消极心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3:15:22

消极心理

消极心理范文篇1

论文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防御干预社会支持

论文摘要:作为高中校园弱势群体的贫困生,面对社会压力,往往采取消极的心理防御,从而出现了自卑、焦虑、敏感和偏执等心理问题。通过建立主、客观两个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对贫困生的心理形成有效的干预,帮助他们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贫困生的消极心理防御及其后果

1.1自卑心理严重贫困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卑。大部分的贫困生是来自于偏远山区的,家庭条件差。由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不一致,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城乡间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差异,使贫困生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由于在穿着打扮,吃喝玩乐,生活用具等各方面的明显差距,让他们产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他们开始低估自己,甚至开始否定自己。他们害怕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逐渐陷入自卑的泥潭。他们对人际交往的开支难以承受,对集体活动消极退缩,他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他,而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着这无形的压力。

1.2焦虑心理明显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经济状况,使他们总是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他们焦虑着他们的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甚至他们每天吃多少饭好得精打细算,还要考虑以后的生活费,因为他们的家庭根本拿不出如此繁重的费用。因为这些他们没有办法安安稳稳的去学习;有的为自己的家庭状况焦虑;有的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因此他们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重的压力。在农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在一些像计算机、英语听力、口语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上,他们根本无法去和城里孩子相比。而这种实践性强的能力是后天培养的,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的,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否则反而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感。

1.3人际关系敏感因为长期以来的压抑,自卑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很敏感。他们不愿意和别人谈论经济状况的话题,他们害怕别人给予他的怜悯。他们还怕别人嘲笑自己,他们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多疑,他们和别的学生之间就像有道无形的枷锁。有些同学本来是善意的关心,他们总会把那当作对自己人格尊严的羞辱,从不接受别人对他们善意的帮助。这种敏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4偏执心理强烈城乡间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的巨大差距,让他们感觉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而那些城里的孩子什么都有。他们在暗中的羡慕着别人,还常常对自己发问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家庭背景。而现在整个社会的贫富分化还在进一步拉大,不公平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形成愤世、偏激的心理,他们总是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黑暗一面,看问题欠全面分析,想问题、办事情思路不开阔。如果对自我不能形成客观的评价,总是对外界抱有敌视的目光,对周围人和事的看法发生偏执,贫困生身上总不同程度的带有这种心理。偏执心理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心胸狭窄、遇事不理智易冲动,当他们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甚至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反社会行为。

2通过有效的社会支持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贫困生经常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种状况反映出学校迫切需要教育和辅导贫困生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使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寻找合理方式,帮助、教育贫困生建立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是培养贫困生健康心理的必要途径,而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需要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与之相配合。

2.1主观社会支持的有效性与贫困生对支持的利用度社会支持主要指外界对于贫困生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物质支持。这种支持可以帮助贫困生减少压力,减少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偏见。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导致的各种困难比一般同学更多,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在他们处在最困难最紧张的时期,他们需要外界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而社会资源对他们的支持是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朋友等成员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感情支持及相应的物质支持,有助于高中生对压力环境做出积极的评价和应对,这种积极的反应反过来也可能更有助于个体从环境中获取后续的社会支持,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更好地维护心理健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高中生有意识地体验并从现存生活中挖掘社会支持资源的能力,是构筑高中生心理健康系统的重要环节。在高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给予别人支持和怎么样获取别人的支持,通过训练让高中生学会构建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能够增强自信,进而更好的增进健康。

消极心理范文篇2

在一般中学里,作文教学是不够景气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本交不齐已成为似乎正常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应首先摸清学生对作文产生消极心态的种种因素,采取相应对策,寻求培养中学生作文积极心态的途径。

阻碍中学生写作积极心态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作文的社会氛围、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本人对写作的认识等诸多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写作作文的社会氛围没有真正形成。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对老师的毁誉也在此。因此,都把分数看得很重。而作文,比起死记硬背来用同样时间却抓不到多少分,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下,必然受到轻视。高中阶段,各科教师争地盘、抢时间,在学生的“得分域”内拼死拼活地耕耘;家长配合教师,督促自己的孩子陷入“题海”之中。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社会,看课外书刊被视为不务正业。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了,对作文岂能不冷漠,不厌烦?

其次,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引导存在失误:①引路失当。有的教师不研究学生写作的心理动态,不了解也不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去品味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煞费苦心地探寻中、高考意向,出一些旧、俗、隔、套的文题;方式上步中、高考的后尘,画地为牢;加之作文前的指导不是着眼于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一味传授那些死板的写作理论,除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之外便无话可谈。如此经年累月,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心灵的港湾很难荡起涟漪。②态度失当。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缺乏适度的宽容、不是满腔热情地扶持,而是摆出尊严的面孔说教,甚至任意鄙薄,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三,学生本人对作文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由于种种社会原因以及一些教育机构不太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和同步发展,使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一些原来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觉得作文可以过关,写作时敷衍塞责,热情渐渐耗散。一些原来写作功底就差的同学,饱尝了写作失败的烦恼,进而厌倦、焦虑,不愿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写作之路。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却不能断然否认许多中学生具有潜在的写作积极心态。与作文课上的消极现象相反,学校里普遍存在的另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那就是,中学生课外写日记倾吐自己的心声、写书信交流彼此的心理体会的与日俱增,它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发。

一方面老师在讲台上口口声声地抱怨学生的作文不成样子,作文本凑不够数;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外忙碌地制造他们的“得意”作品——日记和书信。这种强烈的反差启示我们,纯技巧性的作文指导远不如唤起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心态更为重要。我们应调整作文教学思想,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表现他们的存在价值、思想感情为突破口,促成他们对作文产生爱写、想写也能写的最佳心态。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稳定而深厚的感情,就不会视作文如重负,而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里笔者想在命题、指导、写作、评讲中如何切实拉近作文与学生的距离,作些探索。

1.命题时重在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中学生内心世界也是异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命题时,从学生喜怒哀乐中捕捉情感的火花,让他们写自己所知所感所想所愿的事情,就能为其创设积极作文的氛围,学生就可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命题所规定的情境中去。

2.指导时重在诱导学生的情感外射。中学生已开始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并已能将自己的情感投射于外界事物,审美标准上也有了自己的尺度。基于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如作文前对要求写的人或事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复述,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发掘蕴含于事物中的哲理性,达到诱发情感的目的,如果有条件,最好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去体验,让学生心感身受,让美直接拨动感情的琴弦。

3.写作时重在驱动学生的参入意识。在命题后,学生若产生强烈的表现欲,这时必须尽快使学生进入写作过程。教师可给学生三至五分钟的默想时间,起到安定心境、稳定情绪、启动思路的作用。另外,动笔之前要明确规定作文的时间限定和字数,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这两个标度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促进。教师要注意鼓励那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在时间和字数上达标,作文有某些可取之处,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赞许,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感到自己行。当一个学生具备了这种良性心理时,还愁他不交作文,写不好作文吗?

消极心理范文篇3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实施;教师;消极心理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于1999年开始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研制工作于2001年5月全面启动,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9月起,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等省(自治区)相继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目前正逐步进入最关键的阶段——课程实施阶段。

课程领域普遍认为,课程的改革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启动和动员阶段,即课程采用阶段,是指制订使用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实施、开始使用阶段,即课程实施阶段,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三阶段是持续化、常规化阶段,即课程制度化阶段,就是把课程计划及实施过程作为一种系统模式确定下来。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首先,课程实施是课程采用的现实化。课程计划的确定、课程方案的采用只是明确了课程的应然状态,是课程的理想存在,即告诉人们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应该确定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建立什么样的课程结构以及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但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有没有真正按照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去执行,即课程的实然状态如何,却是由课程实施决定的。课程计划再完美,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没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实施,或者在实施中走了样,那都会使课程的目标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其次,课程实施也是课程制度化的基础。课程制度是课程改革步入正常轨道、进入良性运作的表现,它必须在做课程计划时就被考虑到,但它并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说,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关键是看课程实施的情况。“改革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因为它们从来就未得到实施”[2](J.I.Goodlad)。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起了大规模的课改运动,设计的课程方案和编制的教材有很多都不错,在当时也被普遍看好,但由于在实施中出了问题,有的方案根本就未被真正实施或被扭曲地实施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很多,但教师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去。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新课程的教学中去:深入理解新课程的本质,在课程实施中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效且高效地将新课程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新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权和创造性,根据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不同地区、学校、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对新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适、补充和完善。如果没有教师积极努力的参与,任何好的课程计划都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面对课程变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映却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在我国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师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及其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心理定式

心理定式是人们在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是由于人们过去常用同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看待和解决同一类问题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它会使人们总是按照这种既成的思维惯性去对待和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教师的心理定式不利于他们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一切为了升学,一切为了高考。尽管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他们也愿意接受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并努力根据新课程去组织教学,但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可能还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以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教新课程的内容。受“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式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终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这样的:表面上看教的是新课程的内容,形式上采用的好像也是新课程的方法,但其潜在的指导思想还是应试教育的理念,其中渗透的还是应试教育的文化。也就是说,这些教师只是把新课程作为应试的内容去教而已,是用一种新的应试教育代替了原来的应试教育。比如,新课改明确提出“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各学科教学都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许多教师提出了疑问:高考考不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怎么考?言下之意是,高考不考的东西,培养了干嘛?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在采取教学行为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应试”的心理准备状态,他们不知不觉中还是围绕着“高考”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的。

二、犹疑观望

在实施新课程的最初阶段,很多教师都会比较犹豫、怀疑,表现出观望、徘徊,不主动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的思想和落实新课程的教学,而是被动等待学校的安排;不去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而是观望别人的做法。这些教师中,有的是对我国的新课改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认为我国的课程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新的课程思想尚未成熟,新的课程结构尚未定型,这次课程改革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持续不了几年。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新课程与高考制度不适应,也不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需要,根本实施不下去。所以他们在观望新课改的动向,他们想等待新课程完全成熟、定型后再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有的教师是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觉得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太高,自己很难达到,产生了畏难心理。当然,由于过去现成的教学经验已经不完全有效,有些教师也确实不知道如何实施新课程,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所以他们先观望其他老师是怎么做的,让其他老师先去尝试和摸索,等待其他老师有了成功的教学模式以后,自己再去摹仿。教师的犹疑与观望使得他们不能下定决心,不能以饱满的热情、乐观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去,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程度和进度,阻碍了新课改的推进。而且,教师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创新的精神,这本身就是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

三、惰性心理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过去已有的行为方式一旦成为一种模式,形成习惯以后,便喜欢安于这种现状,倾向于保护这种现有的模式,而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尝试新的做法,这便是惰性。人的惰性心理实际上是保守、贪图安逸的表现,是根深蒂固的。正如鲁迅先生所描述的:“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里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3]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惰性心理是一种巨大的阻力,西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职业的流动性增强,打破了终身制,而教师职业相对还算比较稳定,一些比较传统、喜欢安定的人也因此选择了教师职业。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安稳环境,要求他们放弃自己已经熟悉并且习惯了的教学模式,甚至是一些非常成功的教学经验,重新去摸索一些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这是他们很不情愿的。所以,很多教师对新课改,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产生了抵制,这种抵制直接影响了新课程方案的执行。正如OCR模式所提出的假设: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5]。由于惰性心理的存在,一些教师会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新的课程,从而使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又回到了老路上去。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任何一次新的变革过程中人们都会产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面对新课程的实施,许多教师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产生了紧迫感。他们有的可能不愿意接受新课程,不想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但新课程的实施让他们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因此而产生焦虑;有的是因为自己在心理上、知识技能上尚缺乏充分的准备,但新课程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因此而着急;有的教师则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无法理解新课程的思想,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而担忧。在“首期中小学骨干教师部级培训全程评估研究”的调查中发现,8877%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能力与水平跟不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6]。有些教师甚至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课程,因而成为新课程的牺牲品。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潜能,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但过度的焦虑会使教师一直处在紧张不安的消极情绪之中,无法集中精力投身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也不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富勒等人(Fulleretal,1975)认为[7],教师的成长需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往往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问题,这种生存忧虑使得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控制学生、适应教师工作上;关注情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已经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所以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关注学生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实施直接威胁着一部分教师的生存。据教育部师范司有关负责人透露,所有教师将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新课程岗前培训,未经新课程岗前培训的教师不得教新课程,经培训后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将被淘汰。在新课程面前可以说所有的教师都是新手,他们都要重新经历成长的三个阶段。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但对生存的过分焦虑影响了教师的成长进程,使得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能不能在教师岗位上站稳脚跟而避免失业,他们根本无暇顾及教学的效果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对于新课程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

参考文献:

[1]Fullan,M.TheMeaningofEducationalChange.NewYork:TeachersCollegePress,1982:39.

[2]Jackson,P.W(ed).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92:403.

[3]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07.

[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6.

[5]Gross,N.BasicIssuesinManagementofEducationalChangeefforts,inR.E.HerriottandN.Gross(eds.)TheDynamicsofPlannedEducationalChange,1979.

消极心理范文篇4

摘要: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冲击了德育效果,一直是一中学生德育中的难题。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以及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解决方法。

中学生多正处于青春期前后时间,正是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像一个反冲活塞一样堵塞了德育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一直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难题。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存在,使中学生在接受德育时,对教育的道理听不进去,对一些要求、规定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对宣扬的先进典型经常不屑一顾,等等。结果造成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严重时还会产生对立情绪。如果不及时捎除这种消极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消极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可行的矫正疏导的方法,来消除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切实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一、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消极否定性

在德育中,中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表示否定的消极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在接受德育时,往往对某个内容、形式或方法表示否定,不肯接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轻蔑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甚至有明知故犯故意违背的行为;在对领导的态度上,有的是不冷不热敬而远之,有的是表面服从背后乱说怪话,而有的则是公开对抗顶撞激化矛盾。

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是客观事物经过中学生的主观体验而产生的主观对客观的情感与态度。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不是依据事物的客观性、事情的是非曲直去进行客观真实的评判,而主要是依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去判断、去表达,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它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当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不利的,就会引起否定性的体验,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反对、不满、厌恶等,这样消极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

三是,具有现实可变性和较强的重塑性

从逆反心理自身形成来看,是人们的生理、心理诸要素经过一系列多层次的变化改组而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而其存在着可变性,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打破这种消极的对抗性暂时性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积极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就可以消除主体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只要调适疏导的方法对路,是能够消除其消极心理,并能够实现其积极肯定心理的重塑。

二、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

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2.1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中学生由于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尚不够均衡,因此,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他们好胜心强,说话办事总是想争个你高我低,遇事容易冲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对抗性。许多中学生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对现实中的一切看不顺眼,久而久之,心理便会产生逆变。

2.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其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审美需要、成就需要转变。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求新,自主意识增强,从而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滞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致使中学生对这种德育现状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另外,一些教育者的形象和素质与现代中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缺少应有的人格魁力,进取精神差,思想境界低,说做不一致,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也容易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3教育内容空洞和方法的不切实际是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

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总得有一定的,’G!子”,一定的“载体”,即这种心理的产生必须得有一定原因引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事物之上,这种心理才能释放出来,从而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而我们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引起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引子”和“载体”。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三、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中学生个人成长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只有消除中学生心中存在的这种消极否定心理,让中学生真正肯于积极地接受德育,才能使德育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疏导,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学生存在的消极逆反心理进行疏导,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

3.1晓之以理法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先天就有的,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赞成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以理服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力戒“假大空”,坚持讲真话,讲真理,不言过其实,不凭空捏造,虚构典型。

3.2动之以情法

疏导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去讲,中学生接受的程度就大不一样。所以教育者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体贴人作为进行德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管理与排扰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达到心理相通。

3.3人格感染法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实施疏导教育,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的力量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因此,教育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中学生,在中学生中树立起廉洁奉公、勤政为兵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3.4区别对待法

对中学生的褒贬要恰如其分,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掌握时机。尤其是批评中学生,更要把握分寸,依据教育对象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能个别批评的,尽量不扩大范围。很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者的方法简单生硬而造成的。因而一定要注意改进教育的方法,讲究技巧,尽量避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引发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3.5参与认知法

消极心理范文篇5

关键词: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德育调适

1.中学生德育中消极逆反心理的特点

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接受德育过程中由于受某种原因(如教育者或教育内容、形式等等)的影响和刺激而产生的对某事物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消极否定心理状态。在学校德育实践当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过分宣扬某个典型,越是有人不买帐,反而有意疏远;过分批评某人所犯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一些人的同情和亲近;越是不准干的事,越是有人偏要去做……中学生这些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在心理学中都归属为消极逆反心理。

中学生在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消极否定性

在德育中,中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表示否定的消极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在接受德育时,往往对某个内容、形式或方法表示否定,不肯接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轻蔑行为规范的约束力和权威性,甚至有明知故犯故意违背的行为;在对领导的态度上,有的是不冷不热敬而远之,有的是表面服从背后乱说怪话,而有的则是公开对抗顶撞激化矛盾。

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是客观事物经过中学生的主观体验而产生的主观对客观的情感与态度。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不是依据事物的客观性、事情的是非曲直去进行客观真实的评判,而主要是依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去判断、去表达,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它以自己的感觉为标准,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当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对自己不利的,就会引起否定性的体验,产生消极的情感,如反对、不满、厌恶等,这样消极的逆反心理就产生了。

三是,具有现实可变性和较强的重塑性

从逆反心理自身形成来看,是人们的生理、心理诸要素经过一系列多层次的变化改组而形成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因而其存在着可变性,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打破这种消极的对抗性暂时性神经联系,建立新的积极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就可以消除主体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只要调适疏导的方法对路,是能够消除其消极心理,并能够实现其积极肯定心理的重塑。

2.诱发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原因

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在德育中产生消极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2.1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

中学生由于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的尚不够均衡,因此,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他们往往由于好奇心重,对不允许知道的东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别有兴趣,你越禁止,他越想知道;你不让看的东西,偏要想方设法看。他们好胜心强,说话办事总是想争个你高我低,遇事容易冲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对抗性。许多中学生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常常把自己的认识当做衡量事物的标准,对现实中的一切看不顺眼,久而久之,心理便会产生逆变。

2.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其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审美需要、成就需要转变。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求新,自主意识增强,从而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滞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致使中学生对这种德育现状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另外,一些教育者的形象和素质与现代中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缺少应有的人格魁力,进取精神差,思想境界低,说做不一致,不能引起情感共鸣,也容易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2.3教育内容空洞和方法的不切实际是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

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总得有一定的,’G!子”,一定的“载体”,即这种心理的产生必须得有一定原因引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事物之上,这种心理才能释放出来,从而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而我们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引起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引子”和“载体”。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3.消除中学生德育中的消极逆反心理的几种方法

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不仅影响中学生个人成长进步,更为重要的是消极逆反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施,削弱了德育的效果。只有消除中学生心中存在的这种消极否定心理,让中学生真正肯于积极地接受德育,才能使德育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因此加强对中学生消极逆反心理的疏导,就成为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学生存在的消极逆反心理进行疏导,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

3.1晓之以理法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先天就有的,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诉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应该赞成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以理服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育才有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要力戒“假大空”,坚持讲真话,讲真理,不言过其实,不凭空捏造,虚构典型。

3.2动之以情法

疏导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它往往取决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相容。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去讲,中学生接受的程度就大不一样。所以教育者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体贴人作为进行德育的感情基础,做到说理与关心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管理与排扰相结合,尽可能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差距,达到心理相通。

3.3人格感染法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实施疏导教育,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人格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的力量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往往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因此,教育者要首先从自身做起,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中学生,在中学生中树立起廉洁奉公、勤政为兵的良好形象,这样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

3.4区别对待法

对中学生的褒贬要恰如其分,表扬批评要把握分寸,掌握时机。尤其是批评中学生,更要把握分寸,依据教育对象的性格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能个别批评的,尽量不扩大范围。很多时候,人们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教育者的方法简单生硬而造成的。因而一定要注意改进教育的方法,讲究技巧,尽量避免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行为而引发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3.5参与认知法

消极心理范文篇6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主要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把消极心理信息传送出去.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因子:消极心理信息和信源.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信息从何而来?其实,人生在世总有烦恼,这些烦恼是消极心理信息的源头.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的消极心理信息量比较大,原因在于成长中的大学生面临许多矛盾冲突:一是大学生开放的心态与较弱的信息甄别能力产生冲突.大学生刚刚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生涯中解脱出来,渴望了解社会,乐于接受新知识,但由于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社会上的消极信息偏听偏信,从而成为“看破红尘”型愤青.二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和意志力薄弱产生冲突.大学生处在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大大增强,但父母的溺爱造成的意志力薄弱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常常面临“志大才疏”的尴尬.当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一次次遭遇挫折时,难免产生苦闷、惆怅心理.三是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参与欲与易冲动的情绪产生冲突.大学生为融入社会,往往有意识地扩大社会交往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但从生理上来说,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体内激素的大量分泌导致他们情绪不稳定,行事冲动,参与社会活动越多,矛盾冲突也就越多.德国著名学者普兰德说:“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怀着憧憬,将目光从个人的小天地转向宽广的社会.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受和被人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在消极心理产生之后,大学生为什么要把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出去呢?

笔者认为,首要的原因是宣泄.信息输出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本能需求.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并对其进行评判、取舍、储存,最终将这一经过处理的信息向外输出,使自己成为信源.这一入一出的过程,维持着系统的信息平衡.如果故意将压在体内的信息不输出,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最终可能出现“信息爆炸”,导致心理疾病.CNNIC(中国信息网络信息中心)指出,自媒体的使用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多数自媒体的使用者都将其作为自我宣泄的工具.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宣泄在网络环境下变得很难控制.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在现实中,人们都有被社会赋予的角色,因此言语和行为会受到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而一旦处于网络匿名状态,个体的行为往往会突破一些界限,造成消极信息泛滥.智威汤逊2008年的一项关于中国大陆青年网络行为的调查显示,73%的中国青年认为其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做任何事情,说任何他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话.另外,大学生传递消极心理信息还有引人注意、增进交往的要求.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里2005年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传播的“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传播行为的主体不是传受关系,而是平等的参与者,他们共同建构仪式,其最终目的在于构建仪式发起者希望的秩序或实现对仪式发起者的认同;重视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符号,将个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内,使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情感之中,通过巩固现有的共同价值,以达到预设的传播效果.这一理论在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中的表现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往往将一条消极心理信息浓缩为熟知的符号或标准的口号(如“郁闷”),多方向地、重复地传递给自己的同学、朋友,以获得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维持与朋辈的集体情感.

二、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环节主要是作为信源的大学生通过什么信道和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进行消极心理信息传递.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因子:信道和传递规律.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9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普及长大的,他们的消极心理信息主要通过网络传递.据调查:大学生约有1/3的课余活动时间是在与媒体接触中度过的,其中与网络的接触最为频繁.约有90%的大学生接触过不良信息.一些大学生每天都要上网,查资料、看电影、交朋友,俨然成了“网中人”.除了计算机网络外,大学生还青睐手机网络.据调查,83.9%的大学生每天接触手机,并有49.8%的人每天使用手机2小时以上.另一项对北上广深四地智能手机3G网民的相关调查发现,20~29岁这一年龄段成为最主流的手机网民群体,学历大多在大学本科以上.看来,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主渠道有其客观性.网络上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遵循两条规律:一条是“沉默的螺旋”规律.学者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提出了“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连续性、重复性、类似性、广泛性等使大众传播为公众营造出大的意见环境,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是造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网络信息传递也遵循“沉默的螺旋”规律,具体表现为:当大学生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时,不一定会进行心理信息传递;但当大学生处于消极心理状态时,为了宣泄感情、求得心理平衡,往往需要进行心理信息传递.从这个意义来说,网络上消极心理信息比较多.当极端的、非理性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出去后,一些大学生或是因为感同身受,或是为了表示友好,会对这些消极心理予以肯定甚至追捧.而另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大学生因为害怕孤立,不敢大胆地表达不同意见.于是,消极心理信息通过不断的传递和反馈,一层层地在网络上沉淀,“沉默的螺旋”形成,大学生群体不断受到消极心理信息的感染,信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另一条是“病毒式传递”规律.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在网络上传递得十分迅速,特别是借助于微博、博客、播客、QQ群等方式,能像病毒分裂似地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瞬间传递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以微博传递为例:假设一条消极心理信息在每一次传递中能得到10名“粉丝”转发.第一次传递是由信源发出的,由1名大学生在同一时间传递给了自己的众多“粉丝”;第二次传递发生在其中10名“粉丝”中,他们把这条消极心理信息转发给自己的众多“粉丝”;第三次传递发生在下一级的“粉丝”中,10名“粉丝”每人又有10名转发者,即共100名“粉丝”将这条信息传递出去……每一次的信息传递只需要按一个“转发”键,几乎不耽误时间,这样,消极心理信息以10的n次方的规模传递开来,转眼间就能扩散到网络的各个角落,释放出对信息生态系统巨大的破坏力.

三、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接收与反馈环节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接收与反馈环节主要是作为信宿的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选择、接收与反馈.这一环节有三个关键因子:信息选择、信息接收和信息反馈.信息选择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价值的分析、判断和取舍.现代认知心理学证明,在人所接触的信息中,有99%以上被大脑作为无关的信息而摒弃,只有1%的信息进入主体的意识.网络上的信息如同一个浩瀚的海洋,大学生会选择哪些信息呢?一类是与自身需求相吻合的信息.大学生上网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希望能够在网络上获取对实际生活有帮助的信息.在纷繁的信息流中,与大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吻合度越大的信息,越能引发大学生的注意和选择.另一类是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信息的选择上,他们也会更多地以个人的喜好为衡量标准,因此一些偏激的消极心理信息反而容易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信息接收是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接受和内化.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数量庞大,内容庞杂,无法核实其真实性与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一般会接收两类信息:一类是来自于自己信任的朋友的信息.学者派蒂(Petty)与卡西欧普(Cacioppo)的研究指出,人们对于所得消息的相信与否,主要根据消息的来源线索是否具说服力,而较少以消息本身的内容来考量,只有当受众感觉传播的信息与切身相关并且重要时,说服的效果才会更大.因此,来自大学生信源的消极心理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最大.另一类是与自己的“元认知”相符的信息.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由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监控,若读取的信息与原有的信息模块相似度大,“元认知”会放松监控,信息进入加工内化程序,头脑中的“元认知”再次得到强化,并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如果与原有的信息模块相背离,新信息很可能会被拒绝接收.这一规律使得大学生往往更关注朋辈传递的心理信息,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不感兴趣.信息反馈是大学生接收网络信息后,对信息进行评价,并将这一评价传递出去,从而对信源和其他的信宿产生影响.反馈其实是又一次的信息传递,它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由于网络反馈非常直观和便利,大学生反馈的积极性很高,但常常欠缺理性思考.调查显示,500个大学生中,面对一个网络上的倾向性言论时,选择直接相信言论并进行“转发”、“评论”、“支持”等行为的占28%;而有34%的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再对信息在头脑里加工制作,不过他们承认,这很难逃出已有的观点.于是,网络上的消极心理信息很容易实现“无障碍传递”.另一方面,根据学者G·奥尔波特的研究,人们对流言的传播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简化,即断章取义;二是锐化,即只重视与主题近似的或者不同的但极为显著的特征,以引起听者的注意;三是同化,即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习惯、信念、态度、兴趣、需要、情绪等主观因素对流言内容与细节再加工,对流言的某些空白与不合理部分加以逻辑的完善、补充,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以提高流言的可信性,然后再传播.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在多次的传递与反馈过程中,可能会被不断歪曲,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对信息生态系统的消极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干预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的策略

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分为发送、传递、接收与反馈三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的干预也应从这三个环节着手.在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发送环节,主要的干预策略是营造绿色的信息环境,培育积极的意见领袖.营造绿色的信息环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不能靠“堵”,只能靠“疏”.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形成有其客观性,而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递,靠“禁止”不能杜绝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反而可能加重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应该看到,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也有积极的一面,既能够让大学生宣泄不满情绪、取得心理平衡,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潜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机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这个机会,从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的传递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网络“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本来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者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网络时代,由于信息传递的“碎片化”趋势,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逐渐淡化.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弥补一缺憾,在网络上主动加大主流信息的流量,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正面话题的讨论;在网络下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活跃和谐的生活氛围.这样,网络上偶然的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就不会对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会增强大学生对消极心理信息的免疫力.培育积极的意见领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崇拜权威”的特点,设法培育一批正面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上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网络是一个多中心的领域,每一个中心都有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具有人格魅力和威望,对网络信息最先形成看法和观点,并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消极心理范文篇7

优势理论和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是积极心理学在发展中形成的最具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特殊教育中,由于每个学生自身都具有潜在的性格优势和智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性格优势的充分发挥。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特殊的优势条件和优势性格,在教育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优势实施教学,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积极心理学中的优势理论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积极情绪和自信水平,让学生在教育学习中逐渐完善自身能力,激发他们自身潜能的发挥,促使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的应用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积极的情感体验,减少人们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让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内心的放松与平和。当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产生消极的情绪时,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应对消极的情绪,使人们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眼前的恶劣环境,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扩展性和建构性是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的两个基本功能。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消极情绪的产生后,通过对特定行为的扩展来使人们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行动范围。在积极情绪扩展功能基础上的进行叠加实现的建构功能可以帮助每个个体建构更持久的身体、心理、智力和各种社会资源。

二、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在我国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一般为身体或心理上有残缺的人群,这些人由于自身生理上的原因或家庭、社会的影响,使得他们比正常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不适当的行为或消极的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多表现在孤独、恐怖、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等心理问题,受这些消极的情绪影响也会使得这些学生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把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运用于特殊教育中,就会预防或减弱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带去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身心免疫力。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特殊教育中运用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不仅对学生有积极的作用,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情绪在学生心理上的重复和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会促使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改善,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开展特殊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积极情绪资源,引导并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真诚的积极情绪。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在特殊教育中的建构路径

消极心理范文篇8

研究者2009年5月5日进入PsychoINFO数据库进行检索,以“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为检索词,检索到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keyword)的文献共712篇,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subject)的文献886篇。最早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章发表于1882年,即Ribot,T.A.的研究《记忆的疾病——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但1997年前以积极心理学为研究主题的文献仅有8篇。绝大多数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之后。在886篇文献中,以“情绪”(emotion)为关键词的文献57篇,文献摘要中含“情绪”一词的文献有106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11年,其中对情绪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主题。

积极心理学在塞里格曼等人大力倡导之下,众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如:幸福生活、积极体验、积极情绪、积极个性特征等,以及如何应用和完善研究方法、理论构建及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的主要的心理学刊物中以积极心理学为主题的文章较为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基本理论、产生、应用等方面。对其思想来源的追述及其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反思的论述还很欠缺。

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思想,需要全面了解其理论演变形成,学习用批判的视角剖析其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和分析文献,帮助我国学者全面地了解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发展及其现存问题的争议。

一、对积极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讨论

pton总结了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维度:从主观层面(Subjective)上看,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的主观态度(SubjectiveStates)或积极的情绪,包括个体对自我和未来的建设性的想法,力量感、生命力、自信等;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或坚韧持久的行为模式;在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发展、创造性和积极持久的制度。总结2000年以来的英文文献,对积极心理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讨论;对其理论创新性的讨论;对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的讨论;在心理治疗应用中的效果及其机制的讨论等方面。

1.对“幸福生活”的含义的讨论

追求幸福生活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长期探讨的问题。回顾历史发展,不难发现在不同社会阶段会周期性地回归到对“理想的人”和“幸福生活”(thegoodlife)这些问题的讨论上。而对于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幸福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一样的标准或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找快乐。因此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到达幸福生活的彼岸的讨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幸福生活”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与他人的积极联系、积极的个人品质、高质量的自我生活调节能力。追求幸福生活是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情境下也是不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将幸福看作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时获得的情绪体验,个体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则取决于个人及其在家庭环境中经验的积累。

由于个体对生活的追求不同、目标各异,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是否可以简单地将“幸福生活”的标准建立在实现个人生活目标这个基础之上,有待于讨论。塞里格曼曾提出心理变态者在连环杀人案中获得快意,恐怖分子袭击高楼大厦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都实现了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生活。从个人意义上来说,犯罪分子从反社会行为中获得乐趣,实现了他们自认为的自我价值,而却摧毁了他人的幸福生活。这种幸福的获得以他人的痛苦为代价,由此引发了对幸福生活的标准是否只具有个人意义而超脱于社会道德准则之外的讨论。对积极心理学对“幸福生活”的理解简单化,是心理学家们对其理论首先提出的质疑。

要确定“幸福生活”的内涵,不能脱离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标准,虽然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实现的途径、方式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但又不仅仅是个人理解和体验的问题,个人的幸福感还与他所爱的人的康乐状况相关,因此也与所处的社会情境相关。何谓理想生活,单靠心理学这一个学科并不能作出完整的解答。讨论幸福生活的内涵和意义,不可能回避价值概念,不可能有脱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所谓“价值中立”或“不带价值判断”(“valuefree”neutrality)的立场。对幸福的理解总是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

2.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创新性的讨论

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健康的人应不仅是无病或虚弱,还应包括具有积极的状态。历任的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倡导关注人积极的一面,就连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也对如何创造理想的人这一研究议题着迷。从积极心理学家提出的理论看,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如:强调个人向好的追求,强调好的个人品质具有治愈功能,强调幸福生活等。积极心理学家宣称他们不同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创新之处在于,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研究基础之上,是更科学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却没能发展起来一套研究模式。他们还抨击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和反科学的。

如果积极心理学如其所言是“关于积极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的制度的科学”,那么这些体验、品质和制度是否具有可以超越时空和文化差异的普适性(GrantJewellRich.2001)?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植根于北美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并与先前的追求提升健康、快乐和适应的运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个人主义和实现“美国梦”的现论版(Becker,Marecek2008)。

有研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像一种经济上的炒作行为而非学术研究,它的理论解释将科学狭隘化、简化,它不仅拒绝进行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批判和接受现存的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也拒绝跨文化的心理治疗运动和非西方模式的心理学的影响(EugeneTaylor2001)。

在对于性格力量的论述中,积极心理学提及的优秀品德主要有:智慧与知识、勇气、爱、公正、节制与超越。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就强调一个优秀的人应具备荣誉、秩序、勇敢、责任等品质。对个体积极性格品质的重视并非始于积极心理学,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都曾强调个体不同方面的积极品质。

回顾已有的研究,虽然前人的很多研究并没有用积极心理学这样的名词,但他们的研究内容无疑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例如苏格拉底的快乐说中提到乐观地生活,实现一个人的自然本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如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传承和创新,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力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对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相当多的论述。但早在殖民时期新思潮(NewThought)运动中就指出积极情绪的治愈功能。也就是说积极情绪会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并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

积极情绪是否如其研究所示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足以匹敌消极情绪或消极事件的影响?这是醉心于积极情绪研究的学者应该全面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大力强调积极情绪的作用的B.L.Fredrickson’s(1998,2001)拓展并建立了积极情绪理论。他宣称人们每天体验的复杂情感可以成为导致不同结果的个人资源。有研究以139个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随意安排进入对爱和好意的冥想。结果显示冥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了广泛的个人资源,如增加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社会支持,减少疾病症状。从而可预测参与者提高了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减少了抑郁症状。

但RoyF.Baumeister等人却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在2001年所作的综述性研究中,从人们对事件的反应、亲密关系及一般人际关系、情绪、记忆、信息加工、儿童发展、社会支持、形成印象、偏见、反馈等方面,对比了1940~2001年间的大量研究资料,发现人们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比对积极事件的反应要强烈得多,相同强度的消极情绪比积极情绪的影响更深更持久;积极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具有建设意义,但消极的沟通方式更具有破坏亲密关系的力量,人们也往往倾向于记住消极的信息;人们往往更趋向于回避消极情绪体验,而不是增进和持续积极情绪体验;儿童所处的学习环境中不良事件的影响比积极事件要大得多,学坏比学会做好事容易;坏的刺激比好的刺激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就是说,消极情绪和消极反馈比积极的更具冲击力,消极信息的传播比积极信息更彻底,个体回避消极的自我定义的动机比追求积极的自我定义要强。比起好印象和积极的看法,坏印象和偏见容易形成并不易改变。在大量的心理现象中,很难找到好的力量强于坏的力量的证据来支持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Rathunde认为,可能消极情绪会调节和巩固积极情绪的后果,但Fredrickson认为人们也许在获得积极体验时并没意识到自己积累了应付生活事件的技能和资源,而只有遇到困难,产生了消极情绪之时才会用到并强化了这些积累(BarbaraL.Fredrickson,2000)。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如何相互作用,积极情绪如果在维护心理健康和产生心理康复效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话,它们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未能对此作出解释。

4.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效性的讨论

积极心理学家试图通过科学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例如,对以上提及的性格力量,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们已经编制了两个自陈式量表,即:行为价值量表和青少年行为价值量表,对这些性格力量进行评估。但问题在于人的体验和感受建立在不同的标准和经验基础上,具有如此强烈的主观性,是否可以通过数量来测量?

叙事的方法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体特点,但又模糊,难以比较和界定。例如对积极心理学在治疗应激障碍中的普适性,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样本小,而遭到质疑。塞里格曼声称要像实验心理学家那样小心谨慎地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假设、阐释和应用中选择那些突出积极因素的内容,发展出更适合测量和界定积极行为和促进价值观和技能形成的心理测量方法迫在眉睫。

5.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新千年对上个世纪那种关注人性的消极面和力图消除生活中的消极影响的态度和做法提出了挑战。9?11事件后,有治疗师应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激发当事人的乐观心态和对今后生活的希望,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不良心理症状。对20世纪50年代到2006年6月间公开发行的四本主要的咨询心理学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theJournalofCounselingPsychology)、咨询心理学家(TheCounselingPsychologist)、职业评估杂志(theJournalofCareerAssessment)和多元文化心理咨询和发展杂志(theJournalofMulticulturalCounselingandDevelopment)中任选20%(1135篇)研究论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对成就、应付方式、创造性、共情、情商、自我实现、乐观主义、积极情绪、自我信念、生活质量等积极心理现象的关注在20世纪50年代仅有16%,21世纪后的几年里在JCP的研究论文中最高达到56%。21世纪的这几年,这四本杂志中平均有29%的研究关注积极心理现象,其作者鼓励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和拓宽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积极心理学之前,对心理治疗取得成效的因素的研究就指出:治疗师通过利用来访者已有的积极体验和在咨访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愉快的沟通方式,促进了来访者的转变。积极心理学更强调了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在促进来访者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对积极情绪研究的热潮。

针对以上研究趋势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绪的观点,Russell和Fosha(2007)指出,过分地强调积极情绪可能只是起到暂时缓解痛苦和将个体面临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好的心理治疗应具有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师关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哪种情绪在什么情况下由另一种情绪而产生,以使治疗师能更明了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细微变化。对心理治疗过程来说,这两种情绪是缺一不可的。治疗过程就好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跳着你进我退的舞步,在二者较量的过程中来访者实现心理康复。

积极心理学如何从理念到实践应用在心理治疗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要通过改变来访者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实现帮助人们实现以积极的态度来生活这一目标呢?目前虽然有理论的指导,但是还需要对如何实施进行大量实践研究。

二、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讨论对我国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

以上的这些研究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探讨积极心理学内容的借鉴。与国内现有对积极心理学的介绍相比,国外现有的研究对积极心理学的态度和看法并不像国内的学者这样“积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质疑和提问无疑会帮助积极心理学走向深入和完善。因此,研究者客观、辩证地看待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理论及相关实践,同时也启发学者在我国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1.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已经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改变以往重在治疗心理疾病的态度,以发展和预防的眼光,着眼于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积极心理学启发和激励学者开展了对“幸福”这样的主题进行大量研究。在近年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承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积极心理学并不是首次提出人具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也没有首次发现积极的情绪及其作用,其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长久以来多个学科对什么是健康的人、理想的人、如何做理想的人等研究基础之上的。只有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才能有更好的将来。如,在对生活质量的理解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以“福禄寿喜”四字进行了简要概括,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实现和自我决定,可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何为幸福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我国学者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注重发掘本国的文化内涵。

2.开展对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如何各自发挥功能、相互作用的机制的研究

全面看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影响和作用,在研究积极心理现象的同时,不盲目乐观,不能忽视对消极因素的研究,不片面夸大积极情绪等积极心理活动的作用。应看到消极情绪也具有意义,不必持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如果来访者在转化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就实现了心理治疗的价值。例如,在中国的佛学思想中的“空”,就是一种通过自我反思,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的态度将生活中的消极影响化解的途径。

消极心理范文篇9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期望重智力,忽视心理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教育观念的因素,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偏差。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提早对孩子进行教育,过分追求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他们让孩子过早学习数学、认字等文化知识,甚至不顾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给孩子报各种兴趣辅导班,学前儿童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童年。这样,过高的期望造成了过高的压力,重视智力的发展忽视了情绪、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影响了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二)行为导向错误,忽视积极品质。学前期是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个时期最直接的影响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导向和暗示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行为导向和暗示,对儿童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良的行为导向和暗示给儿童带来消极的影响。很多家庭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忽视学前儿童积极的品质,消极评价使学前儿童形成错误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缺乏正确性,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父母的观念和行为导向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忽视积极品质而助长消极品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三)教养方式不合理,忽视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等。目前,父母经常对子女采取溺爱和专制的教养方式,或者听从儿童安排,一味迁就儿童,这样助长了儿童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点,或者家长以长辈身份命令儿童,让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儿童缺乏自主性,而且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儿童,这种不尊重儿童的教养方式,给儿童营造的是一种消极的家庭氛围,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儿童内心产生压力和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而且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感等不良品质,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心理学思潮,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分散,主张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要内容大概分为以下三个方向:1.积极的情绪领域。积极的情绪强调主观层面上的积极的情绪体验,例如幸福、乐观、快乐、希望、满足等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是“拓展-构建”理论,“积极情绪能扩建个体的行为或思想,还能帮助个体建立起长远的、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的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而消极情绪的作用则相反”。总之,人要以积极的情绪面对问题,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长远的发展。2.积极的人格领域。积极的人格主要指个人层面的积极方面和积极品质,特别是研究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并主张要以一种更具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看待人类的潜力和发展能力。总之,积极的人格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领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人格有密切的关系,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都影响着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形成。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指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1.重视心理因素,培养积极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个体思维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积极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发展。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既要重视儿童智力发展,也要根据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给予适当的期望,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其次,家长应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儿童,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和对待儿童的消极情绪,帮助儿童正确表达和发泄消极情绪,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后,家长也要创造情境和机会满足儿童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与认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2.重视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积极心理学主张以欣赏性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积极品质方面,这也有利于预防消极品质的出现。因此,家长要重视儿童的积极品质,客观评价儿童。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除了发现问题,更要相信儿童的能力,挖掘儿童的优势,用积极的方式鼓励和表扬他们。其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考虑每个儿童的需要、性格、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客观评价儿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最后,家长要创造条件使儿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自己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塑造积极的人格。3.转变教养方式,创设积极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家庭环境是除幼儿园外影响其身心发展的重要组织系统。研究发现,积极的家庭环境可以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由此可见,学前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会影响其情绪和人格。因此,家长应该为儿童创设积极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首先,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尊重和理解儿童,给儿童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迁就和溺爱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次,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相互关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多向儿童传递积极的情绪,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儿童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愉快。最后,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情况,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家园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样,给儿童创造一个民主、接纳、温暖、和谐、愉悦的积极的家庭环境,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三、小结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亦是如此,心理发展更不要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我们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作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解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因素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创设积极的家庭氛围和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王萍 单位: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消极心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技师学院;课堂心理;教学管理

在技师学院就读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或者总体素质较普通的中学生,想要将这些学生教育好,只是依靠知识与纪律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卑感与自我价值否定,这些问题造成他们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会出现严重的消极情绪。因此技师学院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的课堂心理进行关注,并且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1技师学院学生的课堂心理

1.1自卑心理。(1)学生本身的原因造成自卑。在技师学院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高考的落榜生,因此他们无论在生活上或者学习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失败感。因此也造成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且经常暗示自己是个没有能力、没有价值的人,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而学生将这种负面、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之中,就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不敢面对、或者逃避问题的思想。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知识,这些学生就会将自已藏起来进行自我封闭,并再次否定、贬低自我。(2)教师的原因。国内有一部分教师个人的修养与脾气较差,在技师学院教学的时候,当学生无法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时,教师就会用语言暴力对学生进行责怪、谩骂,并且间接地暗示了学生学习能力差、脑筋不好使等等消极、负面的情绪;有些教师会在责问学生的同时,将一些不利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负面内容渲泻给学生,间接地深化了学生的自卑感与失落感。1.2消极心理。在技师学院学习的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消极的心理,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些是由于学生自卑造成的,从自卑开始,再到否定自已,最后发展成为放弃自我,并且相信自已并没未具备什么才华,严重怀疑自已的能力,并且在上课的时候也处于消极状态中。消极心理的出现的另外一种原因是由于漠然与不放在心上所引起的。所谓的漠然,就是指学生从紧张的中学生活中突然出现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并且没有先前的压力与管理,这造成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已学习是为了什么,这种负面的思想也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消极心理。不放在心上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想与身心并未成熟,学生在遇上困境的时候选择逃避而畏惧思考后续的进展,只把注意力放在当前的享受与放纵,对于学习并没有放在心上,在课堂中做小动作,玩手机、睡觉、甚至逃课。

2对学生课堂心理教学管理的有效举措

2.1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虽然技师学院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可是也担负着将学生培养成材的重任。想要培育学生成材,只是让学生学会职业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适应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协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传道,所谓的道,就是道理、道德,如果教师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出现问题,缺乏耐心与爱心,教学中对学生采取语言暴力的话,那么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学生以及成长造成重要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课堂的主导,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方,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职业素养较差的教师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自卑感与恐惧感,甚至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而一个职业素养好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向着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方向发展。2.2关爱学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只是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也必须要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成绩进行了解与掌握,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与辅导。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学生当前的思想问题进行关注,对于已经产生负面、消极情绪的学生进行关怀、爱护,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上的困境,让所有学生都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如果发现有学生处在低谷的时候,教师应当运用温和的语言,伸出关爱的双手对他们进行开导。2.3灵活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师不仅是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的风向标,也是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朋友。如果想要让学生接受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必须要将自身的人格优点与魅力进行展示,并且也要通过语言的技巧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自卑、或者消极的心理,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不强,造成课程僵硬枯燥,所以教师必须要通过一些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技巧来进行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一些流行、幽默的语言把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表达,能够间接地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认同感与信任感。当教师与学生进行言语沟通的时候,教师就不能够以长辈的口气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站在兄弟姐妹、或者朋友的角度用平和的口吻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所表达的内容,而处于平等地位中的学生也会很乐意与教师分享自已心中的感想,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将难点及时地向教师请教、咨询。

3结语

综上所述,技师学院学生的课堂心理问题必须要通过全体教师的配合与重视,除了关心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情况之外,也要对学生的就业以及心理问题进行关怀,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霞.如果你把他看做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浅议教育心理学在中职学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2016(12):1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