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2:19:56

无锡范文篇1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融资;无锡

民间投资行为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在自发调节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民间投资的机制灵活自由,体现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研究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对分析地方民营企业融资有重要的意义。

一、无锡民营企业的融资的现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会表现为资金的流动,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推动和助力。所以,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一般情况下,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小则引起企业经营的暂时困难,大则会影响企业生存,甚至导致企业倒闭清算。企业能否得到稳定持续的资金支持,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锡民营企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同步发展,时至今日,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是非同寻常,融资的困难相对于以前要改善了很多。但是无锡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还在继续,尤其是金融体制的改革还不是很彻底,所有无锡民营企业的融资也面临相对较大的困难。中小民营企业无论是在企业初创期还是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内部积累的方式去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有调查显示,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在初创阶段,绝大部分靠自有资金解决企业设立需求,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资金的持有人,设立者的合伙人以及社里人与合伙人的家人、亲朋的资金。在企业后续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无锡地区的民营企业的主要还是通过自有资金的支持,除了所有人加大资金的投入外,往往还有所有人出面向其生意伙伴、家人、亲朋借入资金外,也会将企业的前期的绝大部分留存在企业内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来源。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国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为民营企业融资大开绿灯,要求金融企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力度,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金融支持。甚至给民营企业贷款提供优惠政策,也试图通过建立民生银行,组建地方性银行,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保障。但目前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和经济环境的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局没有得到一点改善。各种所有制的金融企业从自身的风控角度考虑,更愿意把大部分贷款发放给风险较小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或者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只是象征性把一部分贷款发放给民营企业中风险较小的企业。对于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贷款难求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严重不符。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有部分质量比较好的企业也通过上市可以从资本市场筹资,但能上市的企业占民营企业的比例很小,即使算上中小板和新三板,民营企业占整个上市公司的比例也不足40%,这也和民营企业的国民经济地位不相适应。

二、无锡民营企业融资瓶颈的原因

1.民营企业的外部原因

第一,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对民营企业的征信和信用评级上有一定的偏差。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征信和信用评级标准不能机械套用到民营企业上,这对民营企业是一种不公平的表现。第二,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的贷款中,更多的是中长期贷款,偏向基础建设等周期比较长的行业企业,较少的是流动资金贷款。民营企业的特点就决定了民营企业更需要在流动资金方面的支持。第三,交易成本方面的因素。商业银行考虑贷款的安全性、风险和回报的对应关系等各方面因素,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到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如果中小民企资不抵债或倒闭,银行的债券很难得到保障,民营企业也不会得到财政兜底,这就导致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2.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无锡范文篇2

1.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方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在中国境内通过电信、邮政、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实现对境外的外国消费者的服务;2.境外消费: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方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中国公民在其他国家短期居留期间,享受国外的医疗服务;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在后者领土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外国服务类企业在中国设立公司为中国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方的领土内提供服务的方式,如某外国律师作为外国律师事务所的驻华代表到中国境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二、无锡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注重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和新兴服务业继续较快发展。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634亿元,增长8.9%。其中,信息服务业高速增长:全年软件产业营业收入144.99亿元,同比增长18%,云计算产值1542.31亿元,同比增长30%;服务外包业务合同总额1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6%;执行金额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8.9%;离岸外包合同金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28.1%;离岸外包执行金额8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其中高端ITO、KPO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分别同比增长68.1%、28.6%。文化产业再获佳绩:文化重点企业继续延续良好势头,除慈文传媒外,当当网、江苏金一文化年度营收均超20亿元;无锡蓉运壹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于12月13日开园,目前入驻企业20家。“智慧无锡”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已吸引17家文化新媒体企业入驻。(二)升级改造使传统服务业行业亮点纷呈。2015年,旅游人数再创新高,全年累计接待游园人数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1%;乡村休闲旅游加快提档升级,以宜兴华东百畅生态园、江阴华西村、无锡十八湾茶文化农庄、阳山桃文化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继续扩大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了无锡乡村旅游的影响力;无锡旅游在与蚂蜂窝、TripAdvisor等平台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了与Google、携程网等大平台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智慧旅游的网络平台。交通运输业也有所回暖: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1.35亿吨,同比增长5.1%;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9亿吨,同比下降5.0%;无锡苏南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60.93万人,同比增长10.3%,货邮吞吐量8.91万吨,同比下降7.3%。尽管全市消费市场运行平稳但增幅回落,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7.6亿元,同比增长9.2%,但中西药品、通信器材、体育娱乐用品、汽车等类商品销售保持较高增长,涨幅分别为19.8%、14.2%、7.9%和8.4%。

三、无锡服务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一)提高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国际竞争力。重点发展软件开发、系统解决方案、云计算、物联网信息、数据挖掘等高端领域外包,着力提高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规模、产业层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欧美、日韩等市场份额占比。大力吸引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国际领军企业落户,在锡建立区域总部或业务交付中心,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窗口或接包中心、境外并购、上市等途径做大做强。力争到2020年培育2-3家从业人员超万人、业务总额超3亿美元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龙头企业。(二)培育文化创意服务出口优势。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出口,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和品牌,扶持培育一批部级、省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工艺美术、文化器材等优势行业出口规模,提升创意设计、数字电影、动漫游戏、演艺出版等新兴行业服务出口比重。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商业化的特色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推动惠山泥人、锡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国际展博会、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扩大文化交流,拓展国际市场。(三)塑造旅游服务国际品牌。围绕“一城一岛一带”建设,深度推进一批特色化、国际化的休闲游、水上游、生态游、文化游、体验游项目,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加大“太湖明珠•魅力无锡”旅游品牌的境外市场推广力度,推动无锡旅游企业与国际旅游机构通过投资、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开展深层次合作,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和接待体系,进一步扩大入境游规模,提升入境游接待水平,实现旅游组织、营销、人才和服务的国际化。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积极推动旅游服务跨境交付。(四)创建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区。大力推动服务贸易企业相对集聚、特色优势明显的地区创建省级以上服务贸易发展创新试点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争取国家、省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先试先行。在平台建设、信息服务、国际推广、重大项目合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推动示范区加快实现资源整合、服务延伸、人才汇聚、企业集聚,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港澳台服务贸易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积极探索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利用港澳台地区服务业发达及资本、信息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大力拓展我市服务贸易的海外市场。

作者:陈俊 单位:无锡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无锡范文篇3

一、无锡不锈钢市场的基本情况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濒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离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是江苏省省辖的一个沿海城市,是中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全市面积4650平方公里,人口430万,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市(县)和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和新区七个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350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收入354.74亿元,同口径增长33.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88.88亿元,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21亿元,增长18.9%;进出口总额218.46亿美元,增长51.9%;协议注册外资65.14亿美元,增长30.1%;到位注册外资32.58亿美元,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13亿元,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8元,增长16.7%;年末人均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7076元,增加3158元。

无锡是典型的工商业城市,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40.2%,2004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百亿元市场增加到6家。无锡不锈钢市场位于无锡综合物流园区,地处沪宁高速公路与312国道之间,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市场群。通过实地考察,感到无锡不锈钢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大。该市沿312国道,东起无锡新区、西至洛社镇30公里的物流带内,目前已建成不锈钢专业市场3处,市场面积50余万平方米,市场经营业户500余户,年市场交易额200余亿元,各市场对财政的贡献超过2亿元。其中,无锡南方不锈钢市场经营面积30余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20亿元;无锡大明不锈钢市场经营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交易额58亿元;无锡华东不锈钢市场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20余亿元。而且,该市目前还在沿312国道规划建设两处不锈钢市场,占地均在100亩左右。

二是市场影响大。无锡不锈钢市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不锈钢交易中心之一,对全国不锈钢的供求和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被业内人士称为“不锈钢价格的晴雨表”。该市最早建成的华东不锈钢市场,是部级重点市场。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该市场逐步被南方不锈钢市场和大明不锈钢市场取代,但整个无锡不锈钢市场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2003年,该市不锈钢交易量仅次于广东佛山,列全国第二位。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无锡不锈钢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超过广东佛山,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市场。

三是直接接轨国际国内市场。无锡不锈钢市场充分发挥其长三角开放城市的口岸优势,紧紧承接上海和华东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将国际国内著名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吸引到该市场,将自身打造为极具竞争实力的一级批发市场。目前,来自欧洲的阿维斯塔、帝森克虏勃、阿赛勒和来自韩国的浦项制铁等全球60家知名钢厂大举涌入无锡不锈钢市场寻找商,形成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供应体系,同时,太原钢铁、宝山钢铁、鞍山钢铁、大连钢铁等数十家国内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均把无锡不锈钢市场作为主要的交易基地。

四是带动作用强。原来无锡并没有不锈钢加工企业,受市场的带动,近年来,该市迅速发展形成100余家不锈钢加工企业。市场带动企业,企业促进市场,短短几年间,在无锡形成一个以不锈钢加工、销售为主体的重要产业。其中,以大明、光大等为代表的无锡不锈钢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含量,先后投资2.3亿元,引进各种高端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采购成本,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五是市场配套完善。目前,无锡不锈钢市场已成功引进3条由德国和意大利制造的水下等离子切割和分条平直生产线、4条国际先进水平的不锈钢冷轧和热轧流水线,一个以国际著名不锈钢厂商为供应链,以世界先进加工设备为装备核心的全国最大不锈钢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崭露头角。

二、无锡不锈钢市场的成功经验

据了解,无锡不锈钢市场的形成与周村不锈钢市场基本在同一时期。但是,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市场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在国内不锈钢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总结无锡不锈钢市场的成功经验,有这样几条可资借鉴:

一是领导重视。无锡市高度重视市场的培育发展,市政府专门成立市场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亲任组长,涉及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及培育、发展等方面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对每个专业市场,也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相关市区的主要负责人牵头挂帅,负责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这个工作班子从市场立项开始,对所有事项一包到底,既负责市场的规划建设,又负责市场的管理服务,市场在建设经营过程中的任何困难问题,都直接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解决,使市场在建设管理全过程都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快捷服务。

二是政策优惠。无锡不锈钢市场对所有业户均提供三年的政策优惠,企业所得税和地方征收的综合基金,前两年全部免交,第三年减半征收。金融单位也为市场业户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凡在市场内经营的业户,银行可根据其仓储货物提供质押贷款,其中,大户按照库存货物价值的70%提供贷款,小户按60%提供贷款,仅此一项,就为市场业户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资金扶持,极大地缓减了业户的资金压力,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银行提供快速结算业务,业户开出支票,银行间随时办结,随时到帐,加速了市场业户的资金周转,提高了市场业户的信用。

三是部门支持。业户普遍反映,无锡不锈钢市场的经营环境非常优越,从来没有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三乱”行为,在市场上,除了保安等市场管理人员外,基本见不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名从周村去的业户说,他到无锡一年多了,没见过任何一个部门上门检查。在这里,不需要请客送礼,但政府提供的服务非常方便及时到位。大明不锈钢市场设有服务办公室,由当地镇政府派驻工作人员,负责解释政策,帮助办理各种手续,协调解决业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南方不锈钢市场,每月的21日,国税、地税部门都要召集业户召开例会,说明税收政策,提醒业户应该注意的事项,深受业户欢迎。

四是大户带动。在无锡,每个不锈钢市场都有一批大户支撑着市场的发展。其中,南方市场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的业户就达10余户,其中多数是国内各大不锈钢生产企业在江苏的总、总经销商。大明不锈钢市场则是以大明不锈钢公司为主体建设的,该公司是全球七大不锈钢生产企业在江苏的一级商,年销售收入达35亿元,创利税2.17亿元。该公司还引进了国际领先技术的水下等离子切割机、分条平直机等先进设备,在自己加工的同时,也为市场业户提供加工服务,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五是市场规划超前,管理规范。无锡市将不锈钢市场作为无锡综合物流园区的骨干部分,纳入全市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已经建成的3处市场中,除最早建成的华东不锈钢市场因历史原因档次相对落后外,其它专业市场均有较高水平的规划设计。特别是2001年建成的大明不锈钢市场,其经营、仓储、加工功能设计非常完备,得到国际有关方面专家的充分肯定。该市场将经营与仓储加工完全分开,全部产品在仓储区集中整齐摆放,市场人流车流不断,交易十分红火,但整个市场显得干净整洁,看不到其它市场常见的忙乱现象。南方不锈钢市场云集了300余家不锈钢经营企业,但市场内井井有条,没有一户乱摆乱放和店外经营。

三、对我区建设发展不锈钢市场的几点建议

我区的不锈钢市场在发展基础、市场容量、市场知名度以及区位、交通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据市场业户反映,目前周村不锈钢市场是仅次于无锡、佛山的第三大不锈钢市场。但是,与无锡相比,我区市场年交易额仅10亿元左右,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具规模的专业市场,政策扶持、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做大做强我区的不锈钢市场,大有可为,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1、尽快规划建设不锈钢专业市场。目前,我区的不锈钢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其中,XX不锈钢市场已经正式立项,XX不锈钢市场正在规划论证。天河不锈钢市场规划占地110亩,计划建成集经营、仓储、加工为一体的不锈钢加工贸易中心,建成后可容纳不锈钢经营业户90余户,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新增各项税费收入近千万元。该项目已经确定为区级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建议就该项目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重点挂包扶持,促其尽快上马。

2、研究制定扶持发展不锈钢市场的优惠政策。市场的培育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优惠扶持。建议近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无锡不锈钢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无锡的成功经验,就该项目的规划建设召开专题协调会,明确我区培育发展不锈钢市场的有关政策措施。

无锡范文篇4

关键词:无锡;运河;历史文化;景观规划;调查研究

一、运河概况及调研路线

(一)运河概况。无锡古运河南至太湖,北达长江,贯穿整个无锡市区,它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总长度约40千米。无锡古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年前,出于排涝与农业用水的目的,泰伯带领了百姓在梅里挖凿了伯渎河[1]。除此之外,夫差北上讨伐齐国、阖闾攻打楚国,均经过无锡古运河。这条河不但汇集了无锡3000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折射出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作为无锡最早的一条人工河道,它也是人类史上最早的运河[2]。(二)调研路线。本次调查研究选择的调研路线是从运河梁溪大桥南岸处沿运河南岸向北出发,途径锡山大桥、蓉湖大桥、吴桥、凤翔大桥、山北大桥、高桥、惠运大桥;然后从运河惠运大桥北岸处沿运河北岸返回梁溪大桥;接着从运河梁溪大桥北岸处沿运河北岸出发,途径开源大桥、红星桥、盛新大桥、金匮大桥、清宁大桥、金城大桥、新扬大桥、华清大桥、永旺大桥;最后从运河永旺大桥南岸处沿运河南岸返回梁溪大桥。

二、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现状剖析

(一)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开发现状。1.近代工业历史文化景观。拥有大量近代工业文化遗产是无锡段运河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对无锡工业遗产的价值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估。无锡工业沿运河发展,充分利用了水运的便利条件,与运河直接相关[3]。无锡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与运河有着重要的关系,运河带给无锡肥沃的工业土壤,运河沿岸留下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遗迹,它们是无锡工业甚至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历史见证,具体包括老旧工业厂房、仓储设备仪器等方面,堪称价值连城。人们通过无锡运河工业遗产这个窗口可以更好地了解运河,了解工业,了解无锡的发展。因为运河无锡段是整个运河地带工业发展史的浓缩与精华,不仅在科学、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在历史、文化与教育等方面也意义重大。然而,目前还有不少运河工业遗产尚未纳入具体的保护范畴,因此想要对运河近现代工业遗产的价值有更为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必须更加深入开展有关运河工业遗产的调查与研究。2.运河沿岸城镇及相关历史文化街区。运河无锡段城镇空间格局及其与运河的关系比较清晰,拥有较多的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完成大部分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无锡运河沿线城镇是古代建筑艺术的活体见证,老街巷、老字号是反映该地区经济社会繁荣的有力证据,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地域特色价值,也具有自然和历史景观方面的价值,此外还具有科学、艺术和旅游方面的价值[4]。(二)运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散失。除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形态,在运河的开凿、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绚丽多彩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运河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其中包括曲艺、舞蹈、戏剧、文学、民间艺术等内容。在无锡城市化进程中,生活在大运河沿岸的居民对运河的依赖性逐渐在减弱,因此有关运河的工艺、曲艺、传说、故事等越来越少。2.著名市场文化遗存受到严重创伤翻开无锡工商史,解放以后,特别是近20年的大拆大建、城市更新,导致无锡运河沿岸的市场文化和风貌荡然不见。本应该举世闻名的大运河却默默无闻,没有了文化市场的大运河将逐渐失去魅力。(三)深层原因剖析。无锡运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正在走向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内因,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可抗拒的自然老化、风吹日晒在所难免;其二是外因,外部环境的变迁与复杂的社会问题综合作用致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战乱给城市历史文化造成破坏。1937年10月6日,日机轰炸无锡火车站地段,工运桥附近商贸市场尽付一炬。后来的日子里,日机又轰炸西门、周山浜地区,这些地区的集散市场、商店几乎被毁。11月25日至29日日军放火焚烧老北门至三凤桥、老北门外至吴桥的所有商店(均为资金雄厚的绸缎庄、金银珠宝楼、皮货夏布庄、电器材料行、百货批发商店、铜锡器店、五金材料商店、皮件商店、大粮行、南北货栈、山地货行等等),烧毁商店、市场建筑、名胜等近6万间[5]。2.“”期间“破旧立新”“大生产”“”“”给无锡市场文化同样带来不小破坏,“”期间,那些经历日军破坏的具有无锡市场文化代表性的设施,进一步受到破坏。有资料显示,三里桥、工运桥、上下塘、清名桥古运河沿岸等“老码头”的市场古迹,要么被拆,要么被分给市民作为住宅,涉及市场设施超过170万平方米。3.城市更新给无锡历史文化遗存造成严重伤害。尽管无锡做了卓越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但是,曾经短见的所谓战略布局,特别是投资驱动和土地财政之下的大拆大建,还是将原本极具文化价值的特色市场文化摧毁殆尽。特别是三里桥、北大街、大窑路等“米、丝、布、砖”码头“旧貌”,除了部分古窑得到较好保护外,其他无锡曾经引以为傲的市场旧貌,基本不复存在,踪影难觅。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的交叉作用,无锡运河沿岸的发展面临着断层的局面,并且长期处于一种滞后的情形,最终导致无锡运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逐渐走向衰退的趋势。那么如何才能让其再现昨日的繁华盛况,让其充满生机与活力?重构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脉,适宜地修复与开发历史文化景观显得尤为重要。最终通过历史文化景观这个载体将文化特色与商业气息进行整合,从而促进整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复兴与传承。

三、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再发展潜力分析

尽管运河沿岸存在衰退现象,但仍需立足于该地区再发展的未来前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点,首要的任务就是发掘其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其再发展潜力。(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山水名城。在其城区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片段,例如南长街历史文化街区、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等等,它们见证了无锡城市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因此,无锡在21世纪初顺理成章地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二)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无锡运河南侧与太湖毗邻,北侧与长江接轨,运河两岸是吴文化和工商文化的密集地。城区内含有锡惠风景名胜区、清名桥历史街区、下甸桥国家二级港口码头等,文化气息浓厚,交通四通八达。整个运河恰似一条项链将无锡众多旅游景点、景区与旅游线路串联与并联起来,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拥有优越的天然条件,区位极佳。(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运河是无锡城市的经济命脉,曾几何时因其独特的航运功能与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然而由于现代交通的迅猛发展,运河两岸的产业也正在转型,近年来,随着无锡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商贸旅游等事业的开展,运河仍然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座座横跨运河的大桥悄然而立,一条条沿岸而建的绿道顺势而起,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无锡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在逐步改善。这不仅促进了无锡综合经济实力的增长,还为进一步实现无锡历史文脉传承与复兴提供了硬件条件。(四)发展态势愈显良好。充分发挥交通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无锡城市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不断强化无锡在苏锡常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步确立无锡在苏南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地位,继续加强和发展无锡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最终将无锡打造成为苏锡常经济圈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和旅游集散中心。这些优良的政策无疑为无锡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结语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无锡运河沿岸景观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因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条件,又有逐步改善的物质基础条件,因此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江文波.锡城人的枕水情怀:江苏无锡市水生态建设纪实[J].河北水利,2016(3):22.

[2]朱蓉,张鸣.无锡工业遗产保护与在利用的现状与思考[J].创意与设计,2015(2):78-79.

[3]李德楠.无锡段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4(2):202-203.

[4]李莉.无锡运河风光带景观设计研究[J].当代视觉艺术研究,2009(4):53-54.

无锡范文篇5

关键词:自媒体;营销策略;旅游营销

互联网时代,电台、电视及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降低,以微博、微信、直播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学者研究,使用自媒体进行乡村旅游营销时的主要问题为:经营者使用自媒体营销数量少、意识差;基础设施发展不足与游客数量少导致的低经济效益之间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地利用自媒体建立无锡古运河旅游特色品牌,对于促进无锡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自媒体与自媒体营销

1.1自媒体。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具有“共享”、“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自媒体在“5w传播模式”中,在主体、对象、内容、渠道、效果的每个环节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最为显著的为传者与受者的改变与合一;其次,门槛的降低虽然牺牲了一定的专业性,但极大地发挥了每个人的创造力与言论自由,使传播的内容新奇而有特点;在传播效果上,自媒体将原先由传统媒体机构主导的“点到面”的传播变为“点到点”的对等传播,虽然没有巨大的覆盖面,但更为精准、方便与快捷[3]。自媒体在近十年发展迅速,自媒体人从明星到各行各业的大众群体,在各大行业具有影响力,产生着巨大的商业价值[4]。1.2自媒体营销。自媒体营销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上,通过整合利用各类自媒体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受众确定,开展营销,协调和维护客户关系。由于自媒体具有低成本、低门槛、时间空间限制小、参与对象范围大等特点,自媒体营销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自媒体营销是传统营销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从定位、整合、互动三个方面确定自媒体营销策略。首先是定位。自媒体应当与营销主体定位相匹配,一方面,自媒体的内容与营销主体品牌定位相匹配,符合品牌核心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与目标人群相匹配,符合目标群体的媒介使用偏好与阅读习惯。其次是整合。首先,自媒体能够通过链接不同终端而实现跨平台信息整合;其次是实现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的整合;最后是完成信息渠道、支付渠道、运营渠道等多类型渠道的整合。最后是互动。互动是自媒体营销的重要特点,自媒体互动具有即时性、低成本的信息传播特性,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网上即时互动,还能够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资金流、物流等方面的互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营销效率。

2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现状

2.1无锡古运河的历史沿革。无锡的古运河历史悠久,从夫差开凿邗沟算起,已有近2500年历史,全长虽然只有40.8km,但在整条京杭大运河中是保存历史遗存最多、保存风貌最完整、最具江南水乡风情的一段古运河。伴随着2014年大运河的成功申遗,2017年6月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作为全国唯一被运河“环抱”的城市,无锡将花费650亿在古运河沿线规划打造“大运河文化带”,重大项目统计共计23项。力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在今后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文化长足发展。2.2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品牌定位。①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区域功能定位。无锡古运河环抱无锡市中心,在旧城“龟背形”的格局下,梁溪区古运河段两岸有着最为密集的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保护单位”、24处“省级保护单位”、48处“市级保护单位”),清明桥和惠山两大历史文化街区相隔分布。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一贯重视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古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无锡市“十三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被明确提出: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清名桥、运河故道,建设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完成清名桥等历史文化街区、礼社等古村落保护修复。因此,无锡段古运河及其被环绕的古城承担了传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提升无锡城市特色魅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任。②无锡古运河旅游的文化定位。古运河积淀了无锡独有的吴地民情民俗,也承载了无锡特有的历史文化。因此,无锡古运河旅游是传承和呈现无锡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沿古运河,不仅有“四大菜系八大帮”中的苏菜系苏锡帮美食,还有吴歌、锡剧、江南丝竹二胡等民间艺术,以及惠山泥人、留青竹刻、锡绣等民间工艺和提灯会、庙会节、河灯等无锡民俗。江南传统历史街坊更是遍布两岸。同时,无锡因河设市,由河而兴,因此,古运河又承载了无锡工商文化的品牌。无锡素来就是“鱼米之乡”,城市历史上有名的米、布、丝、钱“四大码头”就在运河两岸;沿岸更有工业遗产30多处。西水墩旁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茂新面粉厂旧址更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3自媒体在无锡古运河旅游营销中的应用策略

旅游涉及交通客运、餐饮、住宿等多个环节,传统旅游营销投入成本较高、互动性弱、客户感知效果较差,自媒体营销能够较好地弥补传统营销方式的弱点。因此,利用自媒体平台,把更多的旅游信息在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上,可以增加受众的规模,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5]。3.1定位策略。①微博的定位。定位于热点传播平台。根据企鹅智酷关于微博的调查报告,微博忠实用户中女性比男性高近10%,90后(包括00后)是占比最高的年龄群,关注热点事件是微博忠实用户的最主要诉求,占比73.5%。利用微博营销优势在于相比于微信公众号,不需要用户关注就可以推送广告内容。因此,针对年轻群体,特别是年轻女性,前期在推广时可以利用微博作为资讯新闻平台,最新活动讯息,扩大曝光度,吸引目标用户的关注;其次,新浪微博数据中心的《2018微博电商白皮书》显示,超过60%的用户愿意购买明星同款,70%以上的用户对红人推荐的产品持积极态度。因此,可以利用明星效应,邀请明星介绍当季运河周边赏花活动、节假日主题活动等。微博的分享功能更能帮助无限传播给更多的受众,在初期扩大影响力。②短视频的定位。定位于形象展示平台。企鹅智酷的“企鹅调研平台”于2018年的《快手&抖音用户研究报告》中,短视频媒体的用户大都为二三四及四线以下城市中24岁以下女性。在“通常会关注的用户”统计中,“有意思的普通人”与“有才艺的达人”占比较高,分别为57.0%和53.3%。因此,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在前期邀请无锡的非遗传承人,通过新奇的工艺制作小视频(留青竹刻的隽永、锡绣中双面精微绣的微妙、惠山大阿福的福气满满),吸引用户了解无锡江南手艺人、关注无锡古运河旅游。也可采用广受欢迎的李子柒模式,将各类江南名点的制作过程(惠山油酥、梁溪脆鳝、无锡小笼包等)制作成诗意视频,展现运河人家普通而精致的生活。③知乎的定位。定位于深度营销平台。知乎用户的长文接受度较高,普遍乐于参与深度互动,针对各类话题爱回答、点赞、分享和质疑。知乎联合艾瑞共同出台的《知乎用户刻画及媒体价值研究报告》显示,用户的两类核心群体,分别是24岁以下的新新人类(22%)和25-35岁的社会中坚(61%)。知乎高学历、高收入小康人群都为70%以上。在用户诉求上,渴望通过知乎学习知识与自我提升的用户占比最多,达70.6%。因此,知乎作为深度内容营销的主要平台,知识消费潜力巨大。在旅游推广上,可以重点推荐惠山古镇中118座祠堂组成的祠堂群、两岸各类工厂旧址所形成的民族工商业文化等;邀请知乎平台上的历史专家普及运河文化;通过知乎上各个用户之间的探讨,激发其进一步探索无锡古运河旅游的深厚韵味。④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定位于沟通互动平台。微信深入人们生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的《2017年微信经济社会影响力》显示,87.6%的用户最常使用的app是微信。且根据企鹅智酷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微信用户中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占比超过五成,消费潜力较强。所以,借助微信这个平台,可以向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广泛地进行旅游品牌推广。但是微信公众号的订阅类型中,在新闻咨询方面的占比最高,达40.2%,其次是兴趣爱好相关,为38.5%。因此,若非江南水乡旅游或者文化旅游的忠实爱好者,不会关注无锡古运河旅游相关的公众号,更不会置顶。所以,对于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应多聚焦旅游信息的详细列示、新产品的推送等;做好与老用户、忠实粉丝的关系维护。在推广上,依靠用户之间在朋友圈的主动转发来进行有效的二次传播。3.2整合传播策略。①各大平台使用的整合。通过对各大自媒体平台受众差异的比较,整合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平台和信息呈现方式,实现对不同信息搜索偏好的整合。在喜马拉雅FM播送无锡运河的奇闻轶事增加好感度;在知乎上撰写有价值的文字旅游攻略用于引流,便于后续其他平台的继续营销;在抖音上线无锡古风特色美食视频吸引关注;在微博上精选简短讯息推送,帮助了解最新节日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置分类版块,以便订阅读者进一步查询具体信息,确定旅游方案。同时,在旅游网站上推送古运河主题的团队旅游方案来吸引团队游客的关注。②服务渠道的整合。完成旅游业线上线下服务的整合。在线上各平台的信息传播、品牌推广、客户引流完成后,积极合作线下各类实体店商家,提供住宿、餐饮、手工体验活动等咨询预约付款方式,直接给予具体的预约和付费通道,方便完成整个旅游产品变现。政府在整合监管时,应给予一定程度政策上的支持,关注企业长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而不拘泥于前期起步效果的滞后性[7]。3.3互动策略。①情感互动。在线上互动中分享内容性建议,建立情感纽带,发展意见领袖合伙人。自媒体的线上互动并不是依靠信息的不间断洗脑和从上而下的灌输,而是用真实、高效、有用的信息完成旅游决策需求的满足,更是用有趣、新奇、动人的内容完成发现需求的满足。在互动中可以提供分段精品旅游路线(“蓉湖溯源”、“北塘米市”、“梁溪晓月”、“望湖薰风”等八段历史文化主题景观);各个沿岸景区的基本情况(门票价格、开放时间、基本游览时长);小众特色游乐项目(惠山泥人制作、锡剧欣赏、汉服古装租借)等的推荐。同时通过品牌形象的拟人化打破非个体品牌的壁垒。如在无锡古运河旅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发诸如“运河姑娘”、“雨巷姑娘”的形象化个体,不仅可以通过亲切的问答帮助游客了解基本信息,还能随时陪聊和互动。线上自媒体平台众多,单个的平台受众及其影响力较有限,可以与部分意见领袖达成合作,力求通过线上的二次分享,来提升营销效率。在微博、个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撰写文章推荐,让观众切身感受到无锡古运河旅游的文化氛围。②交易互动。在线上线下互动中实现旅游产品的变现。根据后台大数据的分析,将线下的各类旅游体验产品分类,个性化推荐给游客。其次,利用自媒体平台这个销售媒介,拓宽销售网络,通过鼓励团购等活动,薄利多销并且打响旅游品牌以及知名度。然后,对实时销售、预定量进行追踪,及时根据线上需求,更改旅游项目;根据自媒体平台,如微博的话题热度、公众号的咨询量等及时安排线下餐饮、住宿、物流的服务人员。最后,力求质量稳定,长期供求相平衡[8-10]。③互动体验。在线下的互动中巩固强化体验效果[11]。第一,统筹规划古运河沿岸景区中的现代服务,做到将现代科技融入古镇大环境;添加创意水墨涂鸦、街角园林景观等,从细节处烘托大运河文化带的水乡氛围。第二,要加强宣传,提高运河周边人员,如乡镇人家、商铺老板、饭馆伙计等,对于整体古运河品牌的了解与认同,力求引领全民协作创建特色文化氛围。第三,针对运河周边乡镇人家,提高经营者使用自媒体营销的意识,帮助构建自媒体电商平台、完善实时物流系统,在线上宣传销售他们的运河土特产。第四,线上自媒体商家可以线下在各地设立临门街市的体验服务中心。一方面增加初期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通过游客实地的接触,让游客感受古运河孕育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体验人与水共生的温情生活。

参考文献:

[1]陈果,沈苏彦.乡村旅游自媒体营销使用情况及发展研究:以溧水石山下村为例[J].电子商务,2019(10):5-6.

[2]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25-27.

[3]张弥弭.基于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品牌传播模式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4]杨川江.电子商务中的自媒体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2):107.

[5]自荟蓉.浅析自媒体对旅游营销的影响[J].经贸实践,2018(24):151-152.

[6]刘莉,陈岩.苏宁云商零售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效果分析[J].电子商务,2018(11):31-32.

[7]袁安鑫,李琦.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客户流失问题研究:以凡客诚品为例[J].电子商务,2020(5):22-23.

[8]丁梧桐,李登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20(6):2-3.

[9]陈姝含,陈健.乡村振兴战略下对于农村电商物流发现的思考:以灌云县同兴镇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5):10-12.

[10]周翔翔,张贞.物流与营销沟通对青年群体网购的影响研究:基于电商购物节情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2):138-140.

无锡范文篇6

我国的乡村旅游自1998年在“华夏城乡游”主题年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旅游业中重要的一环,也为三农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尽管数量不断突破,质量却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旅游产品的同质化严重、文化缺失、开发水平低等。近些年,我国不断出台各种政策,推动乡村旅游的品质提升。报告和2018年、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旅游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为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国家文旅部和发改委等17部门于2018年12月10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引导实现农民致富、投资者获利、乡村环境美化的共赢格局。

2乡村旅游的含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在农村休闲游、体验游的基础上,满足旅游者娱乐、休闲、求知、回归自然等需求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载体,它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促进了城乡之间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的共享和再分配,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促进了城乡融合以及农村的产业融合、集群发展。随着旅游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诠释方式,在生态旅游、绿色旅游风尚的引领下,在国家假日制度的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契机。

3无锡乡村旅游产品梳理

无锡境内有山有水,四季分明、气候适宜,是一个拥有丰富山水资源的江南水乡。它也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同时,无锡经济发达,也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这些都为无锡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锡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产品不断升级,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无锡旅游业的重要板块和经济增长点,丰富了无锡的传统旅游格局。截至2019年10月,全市已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6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江苏省级乡村旅游区117家、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18家,形成了休闲旅游示范村、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乡村度假酒店、休闲农庄、民宿和农家乐集聚区等六大类型构成的产品体系。其中,有以瓜果采摘活动为特色的,如红沙湾生态农业观光园、龙寺生态园、马山慕湾果园、阳山镇、大浮村等;有以赏花为特色的,如慧海湾生态公园、长安镇乡居古庄、雪浪山生态园、江阴嘉茂国际花鸟园、鹅湖玫瑰园等;有山野特色的宜兴农家乐集聚区,也有集观光和民宿于一体的宜兴洑西村、锡山山联村等民宿村落;有田园东方和尚田小镇这样的田园综合体,也有绿羊温泉农场和宜兴竹海新村这样的乡村度假民宿,可以说是门类众多、形式多样。

4目前存在问题

无锡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资源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全面爆发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无锡乡村旅游确实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虽然乡村旅游点数量众多,但是发展良莠不齐,差距较大,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还停留在看看吃吃拍拍照的阶段,产品延伸的空间有限,主要还是以观光、品尝、休闲、购物等为主。而有些景区缺乏旅游专业的管理和服务经验,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盲目盲从,不仅管理不到位,而且产品缺乏创新、内容单一。有些景区的内容单一,仅以赏花和采摘为主,季节性太强,旺季人流如织,淡季门可罗雀,赏花期和采摘期可游可玩,季节一过就一片荒凉。就重游率和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的景区年复一年都是一些老套的活动,或者跟风草草上马一些设施和活动,没有从游客的兴趣点和需求点出发创造新的吸引点,从而导致游客来过便不想再来。综上种种,多是缺乏主题文化打造的原因。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需求,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心灵的调适,因此,只有融入多样化的文化元素,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才能实现其提质增效。

5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的策略研究

5.1挖掘乡村文化内涵。(1)乡土文化。乡村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乡土性,乡村环境和乡村劳作的新鲜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不能仅仅局限于吃吃农家饭、住住农家院,可以借此打造一些特色活动和产品。例如可以打造乡土旅游活动,开放农村生产生活的过程,让游客参与体验劳动。许多农业生产过程对于久居城市的人而言充满了新鲜和挑战,春耕播种、除草施肥、收获晾晒等,都可以开发成趣味活动。就像宜兴茶场在开发时,完全可以把茶叶的历史文化和茶叶的采摘、炒制、表演以及保健功能等结合起来,让游客享受茶园生态之美、体验茶园风情、感受茶文化气息。农村地区的饲养鸡鸭鹅和猪牛羊的活动也可以进行发掘,让游客参与其中,丰富生活体验。许多景区正在开展的小猪快跑、亲子喂养动物等活动,虽然有其趣味性,但是脱离了饲养环境的原真性,缺乏体验的身临其境之感。再如,乡土旅游产品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农产品本身的乡土性和生产者的文化性可以凸显其优势。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土味十足,但是包装、质量、卫生条件差以及附加值低是其劣势。随着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这些土特产也需要改头换面,贯彻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并且融入参与互动环节。游客可以参观或参与农产品的制作过程,了解农业的科技化和现代化,从而增加对农产品的认同感。对于一些价值较低的农产品或农产品废弃物,还可进行艺术处理,和非遗文化结合,如稻草编织、果蔬雕刻、秸秆画等,从而打造乡村旅游文创产品,形成文化品牌,丰富其价值内涵。(2)地域文化。文化是旅游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乡村旅游文化一定要找到其落脚点。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从三千年前泰伯奔吴起,吴文化便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精神文化。其中,有着“江南第一古镇”称号的梅村是吴文化最集中的展示之地,将泰伯的至德文化和吴文化的农耕文化结合起来,打好“泰伯”牌,讲好泰伯故事,打造吴文化旅游综合体。阳山主打“桃文化”品牌,春季赏花、夏季摘果,为了弥补季节性,将火山、书院、古刹等吸引物通盘考虑,使得秋季可露营、冬季可泡汤,既有农家乐,又有民宿住,将阳山打造成具有江南村落原生态景观的开放式景区。有“中国陶都”之称的宜兴丁蜀镇则可打造紫砂特色文化,依托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统筹工艺美术大师和历史文化遗存等资源,从制作体验、健康疗养等角度进行提质升级。(3)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的乡村民俗文化可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欲望,特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都可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有机融合起来。就拿节庆文化来说,老无锡人有一些中秋节的习俗现已渐渐不为人知,可与旅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如吴地有俗语:“八月半,糖馅麦饼镬里熯”,也就是中秋节做麦饼吃麦饼的习俗,还有走三桥、摸秋、摆欢喜酒、烧天香拜月等活动,完全可以对游客进行展示和体验。主打泰伯文化的梅村还可以将泰伯庙会发扬光大,全方位地对吴地民俗进行展示。5.2建立乡村文化自信。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社会,从根本上来说是乡土性的。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现代文明汹涌而来,乡村文明却显得不自信起来,“土气”一度成为负面词语。唤醒对乡村文化的正确认知和尊重自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现下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将乡村变成所谓的“城市公园”的误区,大量人工造景,跟风上马现代化游乐设施,有些地方甚至将原住民迁走,造成了传统乡村的“空心化”,继而走向衰败。所以,要让村民以积极的主人翁状态意识到自身生活场所和生活方式的吸引力,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已拥有的正是城里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从而激发自觉保护乡村本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城乡文明的平等对话,达到城乡文明的交融互通。而外来者,不管是外地游客还是开发者,也将以一种敬重欣赏之心去审视乡村资源,从而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资源,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6结束语

在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文旅、农旅深度融合,打造有亮点、有新意的文化旅游产品,是提升无锡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必然途径。在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效应的同时,还需注重游客体验感的营造,如引入智慧旅游系统,应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智慧乡村,利用大数据进行用户分析,进行文化传播和文旅营销。绿水青山有了文化作伴,才是更有价值的金山银山;乡村旅游有了文化浸润,才能让游客达到更有诗意的远方。

参考文献

[1]李静,刘燕威.基于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28).

无锡范文篇7

古代无锡的人口统计数字,在宋代以前无记载。按明代《弘治无锡县志》的说法,当时的情况是“本县户口之数,自晋宋至唐,率统郡以计,不得其详”。而无锡自西汉建县(清代有人考证指出,无锡建县的历史应再向前推溯到秦始皇时期)以来,一直是县治,所以无锡从西汉至唐代千余年间的人口数字一直阙如,给古代无锡人口研究带来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自宋代以降,无锡人口虽有了统计数字记载,但仔细推敲起来,有些人口数字记载相当有疑点。本文拟从相关史料出发,结合现代考古发现,推测西汉和唐代的无锡人口数量,探究有疑点的人口数字记载,进而勾勒出古代无锡人口演变的轨迹,并作初步分析,以裨无锡地方史研究扩大视野,有利于无锡人口文化研究的深化,最终有利于无锡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西汉无锡人口评估

《前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条目下记有无锡县,这恐怕是目前可看到的无锡第一次正式作为县级行政单位出现在史籍中的记载。西汉时的会稽郡是跨地广袤的行政区域,包括今江苏省东南部、浙江省大部和福建全省。全郡领有26个县、103万人口,平均每县约有4万居民。

西汉时政治、经济重心均在北方,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聚集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会稽郡远离京城长安,总体上还是偏僻落后、人烟稀少的地区,全郡约2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居民4人。但是,人口密度的分布并非是绝对均衡的,当时郡东南隅“欠发展”的福建“每平方公里竟不到一人”(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50页)。这说明会稽郡有不少地方还是无人区。

那么,当时无锡人口的情况怎样呢?排比史料与考古资料可以知道如下有关当时无锡的信息:

1、当时无锡地近郡治所在的吴县(今苏州市),早在商末就由泰伯等作过开发建设,春秋吴国时发展尤快,拥有太湖、伯渎港等运河湖泊的舟楫之利;

2、当时县城,“周二里十九步,高二丈七尺,门一楼四,其郭周十一里百二十八步,墙(高)一丈七尺,门皆有屋”(《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是一座形制齐全、设备良好的城池;

3、无锡汉墓出土有铁鼎、铁釜、铁刀、铁戟等铁制民生日用品和兵器。

4、西汉时无锡人虞俊在京城作官,不愿与篡位的王莽同流合污,壮烈殉国,得到朝廷表彰(至东汉无锡人高彪学问好,“试经第一”,离京城赴外地作官,皇帝特地命众官相送,并为高彪作画像,挂在东观——当时的皇家图书馆,以激励士人)。

上述的这些情况说明,无锡在西汉时就已经是交通便利,社会、经济、文化都是较为发达的地方,且县治所在已颇具规模。

斯大林指出:“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必要成分,没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便不能有任何社会物质生活。”无锡地近会稽郡政治中心,交通又便利,人口组成既有农业人口,也有工商各业等人口,其人口密度必然要大大超过平均值。因此,笔者认为至西汉哀、平时无锡应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县,全县的人口数可达五六万之多。

唐代望县无锡人口扫描

唐大历十二年(777年),无锡升格成为望县。唐代把全国所有的县划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个等级。列为“赤”和“畿”的,是京城长安及洛阳、太原等重镇所治和周围的县,由地理位置而定。其余等级的县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通典·职方志》)为标准而划分。“望”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县。此前关于上县,有个户口标准:“开元十八年(724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以上为上县,……其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唐会要》卷七十二)。无锡的情况是先为“上”县,后为“望”县,因此其居民户数至少有六千,但实际上应该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因为唐代无锡是新兴的经济文化城市。由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在无锡城区中间穿过,周边太湖地区河网密布,无锡交通便利,商业相当繁荣,虽然这方面史料颇为缺少,但无锡唐代墓葬出土有湖北岳州窑的黄釉瓷执壶、湖南铜官窑的釉下彩瓷器和湘阴窑的青瓷高足盘、浙江越窑的茶瓯等著名瓷器,还有华美精致的漆器和铜镜等等,这些珍贵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无锡工商业活跃的面貌。

与工商业活跃相对应,无锡文化活动当时也相当活跃。诗人皇甫冉任无锡县尉,对无锡山水情有独钟,接着著名诗人无锡人李绅又作了宰相,另一宰相李德裕慕名指定无锡惠山泉水为专用饮用水,陆羽又把惠山泉水评为“天下第二泉”,无锡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不少诗人如郎士元、刘长卿、张继、皮日休、陆龟蒙等都曾前来游览,留下许多讴歌无锡山水风光的诗篇,皮日休为惠山景物作诗时,还讽刺了李德裕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将无锡泉水运至京城享受的做法。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这说明唐代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唐代无锡在经济、文化方面比西汉时期有更大的发展,人口当然也大为增加。

唐天宝年间(742-755年),无锡和晋陵、武进、江阴、宜兴五县同属晋陵郡,全郡“户十万二千六百三十一,口六十九万六百七十三”(《旧唐书·地理三》)。照此计算,晋陵郡无锡等五县平均每县户二万余、人口十三万多。这是开元、天宝年间唐代人口发展到顶峰时的数字。无锡于大历十二年(777年)升为“望”县,距离天宝年间不过二三十年,其间虽有安史之乱,并开始藩镇的长期割据,但无锡一带并无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政局基本稳定,人民还是可以休养生息。因此,笔者推测,无锡升为“望”县时人口可达十三万以上,与西汉哀、平时相比,增长了一倍多,这可称为无锡人口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宋元无锡人口激增

元末明初无名氏所撰四卷本《无锡县志》,曾被清代《四库全书总目》的编著者们誉为“词简而事赅,亦地志之善本”。该《无锡县志》对宋代无锡人口情况有如下记载:“案地志,无锡县户口之数,自晋宋至唐,率统郡以计,不得其详。旧称县之主客户共一万六千九百有一人,主户尝二倍于客。绍兴初无锡之户口,始以县计,可考实二万三千三百十四户、一十万五千六百二十一口;南渡后复加以三分之一,为户三万四千三百十一,合口一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七;淳佑间诏计天下民数,无锡得三万七千九百二十六户、一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这是目前在无锡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无锡人口记载,弥足珍贵。

在它之后,明清时期各种《无锡县志》论述宋代人口时,基本上都袭用它的说法,但在对宋淳佑间(1241-1252年)人口数字记载上有不同,且差异巨大:不是照抄为“一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而是“二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后者比前者多出整10万。孰是孰非?

为了弄清这个五六百年来一直无人注意的问题,笔者作了必要的考证如下:

无名氏《无锡县志》的记载中,有一明显笔误:“旧称县之主客户共一万六千九百有一人”。这句末的“人”字应改为“户”字,方才正确通顺。那末,这“一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会不会也是笔误呢?

考《宋史》,把居民户籍划分为主户和客户,是宋代的做法。无名氏《无锡县志》中所说:“旧称县之主客户共一万六千九百有一人(户),主户尝二倍于客”,应是北宋时无锡人口数。据《中国人口史》载,北宋时口户比为4.1,即一户人家平均有4.1人。以此推算,北宋时无锡人口近7万人。这个人口数量比唐代作为“望”县时减少不少。究其原因,是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无锡迭经战乱,“兵寇荐侵,官室民庐鞠为煨烬”(宋聂厚载:《无锡县治记》),造成人口下降,至宋代统一后才慢慢回升。

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年)在河南商丘登基即位,两年后因躲避金兵的进攻,南渡长江,最后于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杭州,偏安一方。在这期间北方人民不堪忍受金人统治,大批人口移居长江以南地区。无锡人口也因此从北宋时的近7万人增至绍兴初的“一十万五千六百二十一口”,以后随着南宋政权的相对稳定,无锡人口又增至“一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七”。

但是,到了淳佑间(1241-1252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自宋端平元年(1234年)金灭亡后,蒙古又发动侵略南宋的战争,持续40余年,直到南宋灭亡。这场战争频繁又残酷,南宋一度苟安的局面完全破坏,人口也开始呈下降趋势。据统计,“绍兴三十年(1160年)全国人口为4545万,淳佑十二年(1252年)则降为4172万”(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表51、52,第278-279页)。无锡的情况怎样?当时无锡地处抵抗蒙古军队入侵的前线,时时受到战争的威胁,人口只会是减少,不会是增加。所以,明清时期各种《无锡县志》所载宋淳佑间(1241-1252年)人口为“二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是错误的。

另外从口户比看,宋淳佑间(1241-1252年)无锡人口也不可能那么多,这所谓的“二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的记载,也是错误的。

宋代赋役实行“推排物力,以定户等”的办法,即按照资产和劳力的多少划分户的等级,再按户的等级确定租税和力役。所以,当时纳税人常常为减轻负担,逃避徭役,采取种种方法降低户的等级。由于这个原因,宋代析产分居现象非常普遍,造成户数多而每户人口少的现象。

据《中国人口史》研究,北宋时口户比为4.1,南宋时则为4。再按无名氏《无锡县志》中记载的人口数和户数计算当时无锡的口户比,得出如下数据:绍兴初无锡口户比为4.3,大批北方人口南渡后降至3.9,淳佑间又降至3.44,呈渐降曲线,与南宋政局变化基本一致,与当时全国的口户比亦较接近。

然而,若按明清时期各种《无锡县志》所载的“二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计算,则宋淳佑间无锡口户比高达6.21,高出当时全国口户比将近1倍,比元、明时期的口户比还大,显然与当时无锡战争紧张状态下人口呈下降趋势的情况相矛盾。

上述几点分析表明,宋淳佑间无锡人口记为“二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是明清时期各种《无锡县志》编纂者们“想当然式”的错误窜改或以讹传讹的结果;而无名氏《无锡县志》记载的“一十三万五百六十八口”,不是笔误,而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记载。它与其他几个数据一道,记录了南宋初人口南下浪潮中无锡人口剧增以及南宋后期无锡人口增长的停滞态势,大致描绘出南宋无锡人口演变的曲线。

自无名氏《无锡县志》以后,各种《无锡县志》关于元代无锡人口的记载是一致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户七万二百四十二,口三十四万八千五百十二”(清《乾隆无锡县志》卷七),是宋代淳佑间人口的2.6倍。

关于元代南方人口激增问题,不少相关著作,如《中国人口史》等,都解释为南宋末人们为躲避元军的野蛮烧杀掳掠而大批逃亡江南的结果。但如果用这种观点解说为什么无锡至元二十七年人口激增至34万多的创纪录水平,是解说不通的。

因为:1、南下逃亡的人们为安全感驱使,是不大可能到当时地处抵抗元军前线的无锡居住的,只会涌向比较安全的二线地区,如浙江、福建、江西。事实上,上述二线地区在元代的人口数量,确实大大增加了。“江西人口即由南宋的一千零四十一万上升到一千四百四十一万,成为全国人口最多的地方。弹丸之地的浙江竟也由六百八十五万上升到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夺得了‘人口亚军’”(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334页)。2、元军攻占无锡后,因受到无锡军民的英勇抵抗而大肆屠城,无锡人口“十去其四,既又大耗于疫,存者仅十分之五”(无名氏《无锡县志》卷一)。元初无锡人口既受元军的屠杀,又受瘟疫的袭击,只剩下二分之一,减少得惊人。

所以,笔者认为元代无锡人口激增,与南宋末避乱人们的定居无关,而是在元代大一统后,各地人们竞相涌向经济发达地区的结果。无锡土地膏腴、水利发达、商业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大量人口。

无名氏《无锡县志》说,元代无锡人口“其数盖已三倍于古,常所统县五,户口之数皆有不逮矣”,是非常精当的论述。元代无锡已经成为常州路(府)五县中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县,开始从众多同级别的城市中脱颖而出,在史籍中开始享有“常郡壮县”、“东南巨邑”美誉。

现在无锡不少地方史研究者在回顾无锡经济发展历史时常常会提到“明清时期”的辉煌,其实从人口方面分析,这种“辉煌”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元代,也就是说,700多年前无锡经济的发展成就已相当突出,可说是后来无锡成为“小上海”的嚆矢,虽然当时“上海”这个地名还未出现。

明代无锡人口统计扑朔迷离

明代实行户帖制度。由政府统一发给表格,老百姓以户为单位,逐栏登记乡贯、丁口、姓名、年龄、田宅、资产等内容,再由政府汇总成册,因封面为黄色,称为“黄册”。

明代全国的人口资料很齐全,无锡人口资料也相当丰富。据清代各种《无锡县志》记载,明代无锡统计人口有18次之多,居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之首,但仔细研究之,却发现很有些扑朔迷离之处。

明代无锡第一次统计人口在洪武十年(1377年),“户三万三千三百九十八,口十三万八千五十六”(清《乾隆无锡县志》,下同)。元末时割据无锡的地方势力莫天佑先后与张士诚、朱元璋的部队在无锡攻战不休,长达10余年之久,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耕地大片荒芜,人口锐减,加上明初大批富户被迁离无锡,洪武十年时无锡人口才“十三万八千五十六”,与宋代无锡人口数大致持平。

第二次统计人口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进行,得“户三万四千四百八十九,口十七万七千八百十九”。14年间,无锡人口增加近4万。由于当时朱元璋吏治严峻,官员办事比较认真,这个人口统计数字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至景泰三年(1452年),无锡居民统计数达25.1万。从洪武十年(1377年)的13.8万增加到此时的25.1万,无锡人口几近翻了一番,历时75年。

从景泰三年(1452年)到明代无锡最后一次统计人口的崇祯六年(1633年)的181年间,无锡人口一直在25万-28.7万之间徘徊。其中弘治五年(1492年)达27.9万,10年后再次统计人口,竟然不增不减,还是27.9万。更令人不解的是嘉靖元年(1522年)会减至25.3万,而且此后到隆庆六年(1572年)的50年间,竟是“户口数目相同”。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无锡人口增至28.7万,这是明代无锡人口发展的峰值,但至万历四十一年降至25.3万,此后天启三年(1623年)、崇祯六年(1633年)又保持这个25.3万人口数不变。在这181年间,无锡地区无战争(嘉靖间一度发生的倭寇骚扰,对于人口自然增长无根本性影响),又无大规模的移民举动,农业技术也比元代有进一步提高,人口理应有所增长。可是《无锡县志》上记载的人口数字,却是停滞和减少。为什么?

考《明史》,这种人口记载不正常的现象,并非只是在无锡单独存在,而是当时全国的普遍情况,并引起了朝廷的关注。宣宗皇帝曾与群臣讨论过历代户口增减问题。《明史·食货一》载:“户口所以减者,周忱谓投倚于豪门,或冒匠窜两京,或冒行贾四方,举家舟居,莫可踪迹也”。周忱在宣德、正统年间,巡抚江南20年之久,曾亲自调查江南积欠赋税原因,革除积弊,是一位有名的务实的官员。他指出的人口减少原因,反映了明代的实际情况。

无锡嘉靖年间有位跻身“天下十七家巨富”行列的大商人邹望,占有耕地30万亩、僮仆3000人、别墅39所。当时无锡一共只有150万亩耕地,邹望占去五分之一,该有多少人“投倚”于他的门户之下,而在户帖登记中得不到反映?人口实际数字给隐瞒了,不上“黄册”,县志上的人口数字记载因此出现减少现象。

对于明代这种人口隐瞒、记载漏缺的情况,历史上早已有人发现,如清代《乾隆无锡县志》的编纂者们就指出:“其间往往相沿,为隐漏莫核其实,缘赋役从此出也”(清《乾隆无锡县志》卷七)。非但觉察人口的隐漏,而且指出其原因。

《无锡县志》上记载的万历四十一年、天启三年、崇祯六年无锡人口都是“二十五万三千”,这种巧合显然就是清代人所说的“其间往往相沿”--在户帖登记、统计人口时,对于隐漏人口不加清理,抄袭以往旧数据造成的。

从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及无锡本土自然资源消耗情况看,笔者认为明代无锡人口的实际数量应超过元代。

清代无锡人口汇总

清代各种《无锡县志》“户口”章节中记载的大多是人丁(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子)数,把人丁数转化为人口数,需作一估算。

顺治二年(1645年),无锡县人丁统计数为“十三万五千三百八丁”(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下同)。如果加上16岁以下60岁以上的男童老叟,以及女性人口,估计无锡全县人口可达30万上下。但至康熙五十年(1711年)无锡只续增人丁5696名!由此可见,清初隐瞒的人口数量比明初还要大得多。

这种隐瞒人口的情况到康熙五十年(1711年)颁布“续生人丁,永不加赋”,及雍正年间“摊丁入地”--计田征收税赋政策实行后,才逐渐改变,人口统计数字才开始真实起来。

乾隆十四年(1749年)无锡又作人口统计,无锡县“册报排门数目,实在人丁三十七万五百十二口,内男丁十九万一千一百一口,妇女十七万九千四百十一口。”当时无锡已分为无锡、金匮两县,缺金匮县人口数目,但当时有人认为金匮县人口尚多于无锡县。

乾隆六十年(1795年),又只统计人丁数,无锡县有男丁32.5066万,金匮县则有24.1151万,加上两县妇女人口以及16岁以下60岁以上男童老叟,估计无锡人口已超过100万。

道光十年(1830年),无锡再度统计人丁数,这是鸦片战争前无锡最后一次人口统计。当时无锡县“通共男丁三十三万九千五百四十九丁”,金匮县则为“二十五万八千九百三十四丁”。两者合起来,再加上妇女人口等,当时无锡人口可达120万以上,达到封建社会时期无锡人口的最高峰。

无锡人口数量到同治初年又跌入低谷,只达45万左右。但这已是近代人口的变化,可另文分析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无锡人口先后出现过3次高峰。唐代经济重心南移,无锡经济文化有长足发展,居民数量增加至13万以上,达第一个峰值。元代大一统后,无锡优越的地理经济位置吸引大量人口,达34.8万的新峰值,被誉为“东南巨邑”。由于清代雍正年间传统的“计口征税”改为“计亩征税”后,千百年来隐瞒人口现象逐渐改变,人口统计大体真实,至道光十年(1830年)无锡人口达120万左右,为第三个峰值。这个古代无锡人口峰值已与20世纪初的无锡人口相持平。

人口增多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比如,明清时期,“市”的商业规模小于“镇”,前者的人口也自然比后者少,官府要在“镇”设立派出机构,执行税收等公务。明代无锡乡间还没有“镇”的建制,只有“市”,据记载万历年间无锡一共只有洛社、望亭、竹塘、陆墟、甘露五“市”,但至清代乾隆年间,无锡乡间已有市镇20余个,其中羊尖、安镇、东亭、坊前、张泾桥、八士桥等都已达到“镇”的级别了,荡口镇的居民甚至多达4000余户,南连吴县,东接常熟,商贩云集,已成为常州府与苏州府交界处的区域商品流通中心。无锡历史上著名的每年举办10次盛大庙会的民俗风情也形成于此时。

另一方面,人口增多也已对本地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巨大挑战。无锡的自然资源早在明代就已经出现“木不足以备屋材,石不足以供采凿”的危机。比如,据记载当时无锡东郊尤渡里曾有一片宋代栽种的古老树林,树干粗壮,绿荫森森,尤渡里的人们一直以此引以为骄傲,但最后还是被砍伐了用作屋料。由于绿色生态自然环境不断遭遇破坏,动物活动的地盘不断为人类蚕食侵占,至明代嘉靖年间无锡甚至出现了“虎入城”的奇事:一年夏天,一只老虎自东门入城,在街上徐徐散步,引起全城恐慌,最后出动众多猎户,将老虎击毙了事。

国土资源的危机最为突出。清代“邑中田共一百二十万余亩,去民居及坟墓,约耕种之田不及百万亩,……照丁派田得一亩而嬴。计一邑之田未足供一邑之食,无怪乎民生日艰也”(清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一)。由于人多田少,当时无锡大批农民只得把劳力、时间投向家庭手工纺织,以布易米而食,成为主要谋生手段,最后形成原料与产品两头在外的著名“布马头”。

现在一些专家及地方史研究者论及无锡“布马头”时,都笼统地认为这一特殊经济现象早在“明中后期”就已形成。这是缺乏史料证明的臆断。如果能结合当时人口等相关社会、经济情况对无锡“布马头”加以综合性考察分析,也许他们的这个结论就会改变,变得符合无锡“布马头”的真实历史状态。由此可见人口研究对于地方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无锡范文篇8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无锡跻身国际化大都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有助于无锡建设特大型城市

“十一五”期间无锡围绕建设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这个目标,结合特大型城市规划建设,进一步优化无锡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的空间布局,重点搞好现有的“两园一中心”,即无锡综合物流园区、江阴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和无锡口岸物流中心。加快规划建设新的“两园一中心”,即藕塘物流园区、宜兴物流园区以及无锡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大力培育和发展无锡物流业不仅是无锡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关系到无锡在全国乃至全球物流链中的竞争能力,是无锡发展特大型城市功能的需要。可见,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为无锡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助推器”。

1.2有助于无锡拓展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空间

拓展发展新空间是今后一个时期无锡要致力于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发展现代物流业将带动无锡市相关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不仅涉及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业,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包装等设备的制造,还涉及货代、堆场、电子商务、邮政、通信、银行、保险等服务领域。专家分析认为,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达到1∶6,即物流业收入1元,相关行业收入为6元,因此,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无锡“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的支柱产业。

1.3有助于无锡“五个中心”地位的确立

无锡市委“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城市新坐标——“五个中心”,即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国际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区域性旅游度假中心、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它的确定,是市委审时度势,充分衡量无锡自身基础优势后提出的,既彰显无锡富有特色的历史底蕴,又指明了无锡未来发展的方向。“五个中心”以商贸物流产业为纽带,积极拉动国际制造产业、创意设计产业、旅游服务产业、职业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此为着力点提升无锡区域性特大型中心城市的功能,为此无锡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显得迫切又十分关键。

1.4有助于无锡营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

外向型经济是无锡的第一性经济,如何营造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是我们使外向型经济的领先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恰恰可以在提供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配套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如果说,过去外商比较看重各种减免优惠政策,那么今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则更多取决于区域的“物流环境”,无锡必须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制约无锡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瓶颈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无锡综合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但结合无锡的实际情况,无锡还面临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颇多障碍。

2.1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制约

在传统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安排下,物流的许多活动被割裂至各个不同的部门,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国内贸易等,各自独立发展,物流资源分布散乱,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仅运输业就牵涉到铁道部、交通部等若干部门,部门之间缺乏高效协作,致使运输过程中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成为物流过程中的“陷阱”。这些与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相矛盾,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也较大。

2.2物流业规模、服务、技术装备的制约

目前无锡大多数物流企业的真实写照:“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旧”(设施设备陈旧,机械化水平低)。无锡现有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规模都比较小,缺乏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特别是能够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物流网络服务的企业。全市近70%的进口、近90%的出口物流业务被上海、苏州等地的物流企业承接。此外,物流基础设施如仓储设施,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陈旧建筑,装运机械化水平低,普遍缺乏自动监控设备,尤其是缺乏现代物流所必需的网络信息设施,物流信息化普及程度低,制约了物流功能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

2.3不成熟的第三方物流的制约

成熟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物流成功运作的重要保障。尽管第三方物流在无锡得到显著发展,但事实上无锡市接纳和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尚不多,此行业从整体上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统计表明,无锡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所占份额仅约为20%左右。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占社会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当前,无锡还处在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初始期,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无锡尚未被允许经营真正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国有的以物流为主体的公司也尚未完成经营机制的转换,民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虽在崛起却还没有羽毛丰满,同时制造企业把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也尚未形成气候。可见,不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使无锡发展现代物流业显得力不从心。

2.4物流信息平台的制约

现代物流业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条件。现代物流业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而目前无锡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还不完善。一方面,作为无锡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无锡物流信息公用平台初具规模,但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物流平台相比,在物流信息共享协议与标准化、规范化、技术认证、辅助系统等还存在很大差距。另外一方面,作为物流企业现在大部分使用管理信息平台来管理企业事务,90%的物流企业利用计算机办公,有一半的物流企业有自己的网站,但拥有自身的物流信息平台,并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却非常少。因此,物流信息平台的不健全成为无锡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一个瓶颈。

2.5物流成本的制约

从宏观层面讲,据统计2006年无锡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般仅10%左右,无锡现代物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很显然受到高额物流成本的制约;从微观层面讲,据统计2006年无锡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中的比重平均在20%-40%之间,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般仅平均在9.5%-10%之间,其原因在于目前无锡多数企业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自己建车队、船队、仓库,不愿把物流业务交

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另外,在当前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避免员工下岗也不愿交出物流业务。故造成无锡企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效率一般的尴尬局面。

2.6现代物流观念、教育、人才的制约

尽管当前无锡物流很热,但各层面对发展现代物流和开发第三利润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很浅。无锡物流从业人员初具规模,但大多数是从管理、工程、交通运输等专业转行过来,真正掌握物流理论的高层次物流人才屈指可数,其主要原因是无锡的物流教育还比较落后。据调查,预计今后3-5年无锡物流人才缺口将达8万多人,而高级管理层人才缺口达2万多,这是制约无锡物流业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瓶颈”。

3解决无锡发展现代物流业瓶颈的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无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发挥特有经济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原则,提出解决无锡发展现代物流业瓶颈相应的对策,努力实现无锡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3.1政府要进一步深化物流体制改革

加强政府对物流工作的领导,2001年成立由市政府牵头无锡市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无锡市物流工作,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策、协调重大项目建设的有关事宜;通过深化物流体制改革,实现物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物流投资和财税体制改革,消除不利于无锡物流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增强物流业增长的内在动力,大力推动无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3.2加快培育规模物流

首先通过政府鼓励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通过兼并、重组、联营、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加大物流项目投资力度,形成规模效应。鼓励列入我市重点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中的物流企业收购、兼并本市国有、集体的传统物流企业。其次抓住不断增长的物流市场需求,积极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特别是总部型物流企业落户无锡。最后物流企业要通过开展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应用技术集成创新,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规模、提升物流服务水平,逐步建立海外物流营销渠道。最终把无锡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3.3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改进提高为物流产业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无锡市登记注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总数达到800多家,从业人员有一万多人,可以借依托制造业发达、外商投资企业众多、物流外包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通过制定并实施鼓励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优惠政策,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建立专业化物流平台,不断提高全市第三方物流的总体水平,彻底改变当前分布散、规模小、实力弱的局面,逐步实现全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中坚力量。

3.4进一步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根据无锡市经济发展的特点,一方面政府加大对无锡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完善,为无锡的物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无锡要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规范引导,吸引国内外既具有大型物流平台运营管理经验,又具有相当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围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无锡重点产业投资建设专业化第四方物流平台,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分工合作体系,为平台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设施和配套服务,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享受到工商、税务、运管、银行、保险、通信、网络、商务、培训、咨询等体系化支持服务,大幅度提高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

3.5千方百计降低物流成本

从宏观层面讲,无锡政府大力推进物流资源整合,提高物流功能水平,重点要通过资源配置,将相互分割的物流企业逐步纳入集中管理的综合物流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将物流业务分离出去交给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从微观层面讲,无锡的企业可以通过对物流全过程实现供应链管理、效率化配送、利用物流外包、借助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

4.6加速物流人才培养

物流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物流人才的竞争。无锡市与物流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人员的差距。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利用在锡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实行校企合作,培养物流专门人才。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奖励措施,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人才。另外还应鼓励物流企业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企业的整体素质。

5结语

现代物流业是一项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系统化的工程。若想突破无锡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瓶颈,当务之急是要坚持以区域经济和市场为导向,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依靠先进的物流理论、技术和装备,制订科学的区域物流发政策的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努力构筑与国际接轨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如此,才能扫清无锡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实现无锡现代物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无锡市人民政府.无锡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R].2002.

[3]袁尘因.关于无锡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的思路[J].江苏交通,2001,(12):1-4.

[4]薛军.无锡市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思考[J].江苏交通,2001,(1):23-25.

无锡范文篇9

一、无锡不锈钢市场的基本情况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中国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中部,北靠长江,南濒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离南京183公里,东距上海128公里,是江苏省省辖的一个沿海城市,是中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和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全市面积4650平方公里,人口430万,下辖江阴、宜兴两个市(县)和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滨湖区、惠山区、锡山区和新区七个区。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350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收入354.74亿元,同口径增长33.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88.88亿元,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21亿元,增长18.9%;进出口总额218.46亿美元,增长51.9%;协议注册外资65.14亿美元,增长30.1%;到位注册外资32.58亿美元,增长2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13亿元,增长2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88元,增长16.7%;年末人均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27076元,增加3158元。

无锡是典型的工商业城市,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40.2%,2004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百亿元市场增加到6家。无锡不锈钢市场位于无锡综合物流园区,地处沪宁高速公路与312国道之间,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市场群。通过实地考察,感到无锡不锈钢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市场规模大。该市沿312国道,东起无锡新区、西至洛社镇30公里的物流带内,目前已建成不锈钢专业市场3处,市场面积50余万平方米,市场经营业户500余户,年市场交易额200余亿元,各市场对财政的贡献超过2亿元。其中,无锡南方不锈钢市场经营面积30余万平方米,年交易额120亿元;无锡大明不锈钢市场经营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交易额58亿元;无锡华东不锈钢市场经营面积1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20余亿元。而且,该市目前还在沿312国道规划建设两处不锈钢市场,占地均在100亩左右。

二是市场影响大。无锡不锈钢市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不锈钢交易中心之一,对全国不锈钢的供求和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被业内人士称为“不锈钢价格的晴雨表”。该市最早建成的华东不锈钢市场,是部级重点市场。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该市场逐步被南方不锈钢市场和大明不锈钢市场取代,但整个无锡不锈钢市场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2003年,该市不锈钢交易量仅次于广东佛山,列全国第二位。据业内人士反映,目前无锡不锈钢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超过广东佛山,成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市场。

三是直接接轨国际国内市场。无锡不锈钢市场充分发挥其长三角开放城市的口岸优势,紧紧承接上海和华东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将国际国内著名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吸引到该市场,将自身打造为极具竞争实力的一级批发市场。目前,来自欧洲的阿维斯塔、帝森克虏勃、阿赛勒和来自韩国的浦项制铁等全球60家知名钢厂大举涌入无锡不锈钢市场寻找商,形成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供应体系,同时,太原钢铁、宝山钢铁、鞍山钢铁、大连钢铁等数十家国内大型不锈钢生产企业均把无锡不锈钢市场作为主要的交易基地。

四是带动作用强。原来无锡并没有不锈钢加工企业,受市场的带动,近年来,该市迅速发展形成100余家不锈钢加工企业。市场带动企业,企业促进市场,短短几年间,在无锡形成一个以不锈钢加工、销售为主体的重要产业。其中,以大明、光大等为代表的无锡不锈钢企业加快提升科技含量,先后投资2.3亿元,引进各种高端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采购成本,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五是市场配套完善。目前,无锡不锈钢市场已成功引进3条由德国和意大利制造的水下等离子切割和分条平直生产线、4条国际先进水平的不锈钢冷轧和热轧流水线,一个以国际著名不锈钢厂商为供应链,以世界先进加工设备为装备核心的全国最大不锈钢加工配送中心已经崭露头角。

二、无锡不锈钢市场的成功经验

据了解,无锡不锈钢市场的形成与周村不锈钢市场基本在同一时期。但是,经过10余年的发展,该市场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在国内不锈钢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总结无锡不锈钢市场的成功经验,有这样几条可资借鉴:

一是领导重视。无锡市高度重视市场的培育发展,市政府专门成立市场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亲任组长,涉及市场规划、建设、管理及培育、发展等方面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对每个专业市场,也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相关市区的主要负责人牵头挂帅,负责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这个工作班子从市场立项开始,对所有事项一包到底,既负责市场的规划建设,又负责市场的管理服务,市场在建设经营过程中的任何困难问题,都直接提交领导小组研究解决,使市场在建设管理全过程都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快捷服务。

二是政策优惠。无锡不锈钢市场对所有业户均提供三年的政策优惠,企业所得税和地方征收的综合基金,前两年全部免交,第三年减半征收。金融单位也为市场业户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凡在市场内经营的业户,银行可根据其仓储货物提供质押贷款,其中,大户按照库存货物价值的70%提供贷款,小户按60%提供贷款,仅此一项,就为市场业户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资金扶持,极大地缓减了业户的资金压力,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银行提供快速结算业务,业户开出支票,银行间随时办结,随时到帐,加速了市场业户的资金周转,提高了市场业户的信用。

三是部门支持。业户普遍反映,无锡不锈钢市场的经营环境非常优越,从来没有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三乱”行为,在市场上,除了保安等市场管理人员外,基本见不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名从周村去的业户说,他到无锡一年多了,没见过任何一个部门上门检查。在这里,不需要请客送礼,但政府提供的服务非常方便及时到位。大明不锈钢市场设有服务办公室,由当地镇政府派驻工作人员,负责解释政策,帮助办理各种手续,协调解决业户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南方不锈钢市场,每月的21日,国税、地税部门都要召集业户召开例会,说明税收政策,提醒业户应该注意的事项,深受业户欢迎。

四是大户带动。在无锡,每个不锈钢市场都有一批大户支撑着市场的发展。其中,南方市场年交易额在5亿元以上的业户就达10余户,其中多数是国内各大不锈钢生产企业在江苏的总、总经销商。大明不锈钢市场则是以大明不锈钢公司为主体建设的,该公司是全球七大不锈钢生产企业在江苏的一级商,年销售收入达35亿元,创利税2.17亿元。该公司还引进了国际领先技术的水下等离子切割机、分条平直机等先进设备,在自己加工的同时,也为市场业户提供加工服务,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五是市场规划超前,管理规范。无锡市将不锈钢市场作为无锡综合物流园区的骨干部分,纳入全市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已经建成的3处市场中,除最早建成的华东不锈钢市场因历史原因档次相对落后外,其它专业市场均有较高水平的规划设计。特别是2001年建成的大明不锈钢市场,其经营、仓储、加工功能设计非常完备,得到国际有关方面专家的充分肯定。该市场将经营与仓储加工完全分开,全部产品在仓储区集中整齐摆放,市场人流车流不断,交易十分红火,但整个市场显得干净整洁,看不到其它市场常见的忙乱现象。南方不锈钢市场云集了300余家不锈钢经营企业,但市场内井井有条,没有一户乱摆乱放和店外经营。

三、对我区建设发展不锈钢市场的几点建议

我区的不锈钢市场在发展基础、市场容量、市场知名度以及区位、交通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据市场业户反映,目前周村不锈钢市场是仅次于无锡、佛山的第三大不锈钢市场。但是,与无锡相比,我区市场年交易额仅10亿元左右,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较具规模的专业市场,政策扶持、市场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差距。做大做强我区的不锈钢市场,大有可为,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1、尽快规划建设不锈钢专业市场。目前,我区的不锈钢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已经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其中,不锈钢市场已经正式立项,不锈钢市场正在规划论证。天河不锈钢市场规划占地110亩,计划建成集经营、仓储、加工为一体的不锈钢加工贸易中心,建成后可容纳不锈钢经营业户90余户,年交易额20亿元以上,新增各项税费收入近千万元。该项目已经确定为区级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建议就该项目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重点挂包扶持,促其尽快上马。

2、研究制定扶持发展不锈钢市场的优惠政策。市场的培育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优惠扶持。建议近期组织有关部门对无锡不锈钢市场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无锡的成功经验,就该项目的规划建设召开专题协调会,明确我区培育发展不锈钢市场的有关政策措施。

无锡范文篇10

(一)电子导游的含义

电子导游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它是相对于人工导游而言的。电子导游是利用电子技术原理制造的各种导游讲解设备系统,用于替代原有的人工导游讲解。电子导游系统是一种旅游讲解专用设备,它可以把景区和陈列展示的物品图文并茂的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边看边听中,汲取知识,了解内涵,享受文化,尤其是最新的多媒体电子导游机,在视频图像的配合下,解说的字正腔圆、语音优美,是个尽心尽责的优秀讲解员。

(二)电子导游的优势

电子导游集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位置服务和电子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提出了自主旅游、轻松旅游的概念,使游客能自由地享受自助游览的乐趣。下面将把电子导游与人工导游进行对比,分析电子导游的优势。

二、无锡灵山胜境景区电子导游的管理现状

电子导游的管理主要包括电子导游讲解器的宣传管理、员工推销时的话语和态度管理、电子讲解器的操作管理、电子导游讲解器的安全管理和电子导游讲解器每天营业额与机器的盘点管理。

(一)电子导游讲解器的宣传管理

电子讲解器的宣传就是在梵宫广场上发宣传单子和宣传书签,让广大游客在进入梵宫之前就提前知道梵宫的电子讲解器,提前了解电子讲解器的租借和使用方法。每个导游进入梵宫后停止讲解,梵宫门口有一个“敬心止语”的牌子,让游客一到门口就能知道梵宫是个清静庄严的佛教圣地,只要看到有导游在讲解,工作人员都会上前阻止。书签则大多是发给散客的,在电子讲解器里面有很多的佛教小故事,可以了解2500年以来佛教的历史和文化,还有梵宫的建筑等多种艺术形态的知识。

(二)推销员的话语和态度管理

在推销时,推销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是相当重要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游客,推销员都必须微笑面对,要有为客人服务的意识。梵宫是一个佛教圣地,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要懂得自己所做的要适合这个场地,适合它的文化要求。所以,即使是推销人员岗前也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行为,应答时的态度都要符合一个五A级景区的服务标准。并且推销员要学会怎样去和游客沟通、交流,懂得游客的需求,对不同的游客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所以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事情,推销员的态度非常之重要。

(三)电子导游讲解器的操作管理

电子讲解器有CD盒厚度,有天蓝色,黄色和深蓝色之分,分别代表了团队、散客和外文,散客机和外文机在收机处时凭机器退还押金,而团队机则不需退还押金。收发员在收发时按标准程序操作,按不同的租用方式收发不同颜色的机器。对于机器本身,它轻巧方便,完全跟随游客的脚步,灵活地讲解各个景点,到点自动感应,无需任何手动操作,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只要调试好并帮他们带上耳机后就可以方便地使用了。在机器的下方有三个按钮,游客只要按其中两个“+、—”音量按钮就可以了,另一个按钮是推销员内部维护时使用的,所以推销员在租赁的同时一定要详细地告知游客使用说明。

(四)电子导游讲解器的安全管理

虽然电子讲解器机身不大,但是它每一台机器的成本很高,所以推销员对散客机收取了每台100元的押金,并且讲解器仅限梵宫使用,带离梵宫后就没任何作用,但不排除会有游客无意中把机器带走。所以,每天都会安排一定的防损人员在各个出口处拦截“落网”机器。可是,梵宫的客流量比较大,而且因为《吉祥颂》的表演人流量比较集中,这样各个路口防损人员的工作量就会很大。管理人员为了减少机器的流失量,特地在每一台机器的带子上装了磁扣,如果带走机器,在出口处会自动报警,这样就减少了防损人员的管理难度,确保了机器的安全管理。

(五)每天营业额与机器的盘点管理

电子讲解器是一个新兴产品。电子导游服务部更是一个新的部门,作为一个刚起步的部门,推销员每天的营业额平时至少可以达到4000元以上,出租700多台机器。对于一个刚起步的部门,它的成绩也在慢慢提高。而对于营业额的管理,每天都会有维护人员统计好给各个点位发了多少台机器,晚上收回多少台,一天租出去的台数要和晚上点位交账的数目相吻合。电子导游讲解器的成本是昂贵的,所以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前,都会有专门的人清点讲解器的数目,确保无任何损失。

三、无锡灵山胜境电子导游的发展前景

(一)正确划分岗位职责

电子导游服务部按工作范围可分为四个岗位,分别是:前台收营,收机处,机器押金周转,维护保管。灵山景区管理者对电子导游员工各个岗位的分配,每天都是轮流互换的,所以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岗位都是现分配。每一个员工对四个岗位都能胜任,但每一个岗位都没有一个真正的责任人。所以,我建议景区固定好各个岗位的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工作的同时,优化服务。

(二)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素质

电子导游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在确保员工服务质量的同时,应该不断地强化员工。首先,说到的就是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不管是以一个工作者或是个人,都应该有一定的素质,有了一定的良好素质,才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一个良好的形象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对于一个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活泼的性格那是个优势,但要懂得一个度。员工有一个活泼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善于与客人打交道,可是对待工作,以及同事,也要细心,用心。我建议灵山实业有限公司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通过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电子导游的岗位比较枯燥无味,单一性很强,员工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而且,通过自身的实际经验,我了解到,灵山胜境电子导游人员每天上班的心情都比较压抑,没有一个奋斗目标,更缺乏对工作的热情。我认为,对于推销这一行业,每天机器租用的营业额与推销员的推销热度有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对于这一现象,公司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适当的奖惩制度,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以这样的手段来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度,确保工作的同时,提高营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