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0:50:47

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范文篇1

一、从“基本”看定位

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是乡镇卫生院的主要功能之一。如何实现基本医疗,我们以为:

一是着手解决人员结构问题。其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争取引进专业人才,创造条件留住人才,职能部门要制定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向社区流动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称评聘制度,使他们安心基层,服务基层;其二,走培训提高的路子,主管部门要组织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医技人员有计划地提供无偿培训,使医技人员有进修、深造的机会,着力培养拔尖人才;其三,结合卫生服务站的建立,统一调配人才资源,适度增强服务站的医技力量,实行站际流动,上下互动,解决中心人均门诊量低的问题,提高医护效能;其四,送技术到基层,职能部门组织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力量轮流到卫生院工作的措施很受基层欢迎,要将此作为制度,抓好落实,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一些问题。

二是适度配置与基本医疗相适应的诊疗设备。就目前卫生院的诊疗设备而言,与省卫生厅颁布的配备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一,要有配置规划,对超期服役的设备应逐步淘汰,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其二,落实配置措施,基本医疗是准公共产品,在自我发展能力尚未形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扶持,可考虑两种途径,一是医疗单位筹一点,政府部门支持一点,二是政府部门提供医疗设备,按使用期限折合年收取额收取使用费,额满为止,缓解医疗单位配置资金短缺的矛盾;其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省卫生厅、财政厅对经济困难地区“基本设备扶贫”的力度很大,并要求年底前全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要全面达到“省标”,我市有中后山区,也有老区,应根据乡镇基本设备的状况,积极上向争取扶持。

三是提高农村居民在社区的首诊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的建立,使农村居民一般的常见病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好的治疗成为可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制定相关制度,贴近农民,上门服务,主动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保险基数,适当兼顾门诊费用是镇村多数人的声音,也是必然趋势,在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应成为新型合作医疗的主要医疗机构,农村居民在社区就医补偿标准与二级医院拉开档次,从制度上引导病员向社区分流,就近择医,提高社区首诊率。

四是创医疗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同于医院,无论是自身条件还是政策因素,都不可能朝大而全的医院模式发展。在此前提下,创自身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是落实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现基本医疗的过程中,上靠二级医疗,下连服务站,一方面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些病员必然会转向上级医院;另一方面自身医疗资源又因病员不足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建立病员双向转诊制度,一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二可使康复期患者和一些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得到更贴近服务,减少患者医疗支出。

二、从“要求”看重心

乡镇卫生院是防治结合的卫生机构,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应履行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

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要强化服务功能,逐步推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康复等系统工程,使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落到实处,实现这一目标,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改变公共卫生服务被弱化的倾向,调整人力配备。

二要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提高服务水准。

三要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改善运行环境。

四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制度,把责任落到实处。

三、从“网底”看甚层

村级医疗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转型之际,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强基固本工作:

其一,加强服务站建设,努力改善设施条件。合理规划网点布局,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促进乡村一体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服务站建立要走多元化的路子,一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鼓励自办;二是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按照服务站建设标准,改善卫生室基础条件;三是合作共建,村级经济条件不足的,可研究与服务中心共同建设、完善,委托中心管理,实现互赢;四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村级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站建设和规范村医务室过程中,达到标准符合条件的,应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具备开设条件的,予以清理,改变诊疗环境,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卫生的就诊场所。

卫生服务范文篇2

实现了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筹建及建章立制工作,通过抓网络建设、抓制度完善、抓重点环节。有效地保证了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的平安有效。目前正在进行计算机录入系统。

利用市第二人民医院原有的药品供应网和资源,抓网络建设。把医疗器械的统一配货和监管与药品的统一配货和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运转效率,又同时实现了长效监管。

构筑监管保证体系一是建立各项药品器械管理信制度。二是建立医疗机构负责人例会制度。定期召集负责药品及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抓制度完善。通过会议及时传送信息,解相关情况。

使用环节抓安全。该局要求各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在用后100%毁形,抓重点环节。并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器械购进验收记录和在用的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等。

二、修订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法(试行)

每月通过实行绩效考核动态管理,自2010年3月在区中兴路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绩效考核工作以来。对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完成目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的积极性、发明性调动和发挥出来,达到绩效考核应有的效果。现正在修改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的考核细则,将于4月-5月份在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绩效考核制度,现考核方法正在修改之中。

三、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

组建了14个全科服务团队,区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践全科医师团队为载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目前所做的工作,离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还有一定的差异。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提升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依照我区卫生局培训计划的要求,去上海杨浦区进行配套相应的培训学习,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从4月开始,分4批进行培训学习。每次去3个全科服务团队,共10人,培训实践时间为一个半月。

卫生服务范文篇3

一、乡镇卫生院机构设置

乡镇卫生院共有13间,太平镇、沈所和罗坝镇各有两间,马市镇等7个乡镇各有一家卫生院。马市卫生院和顿岗卫生院是中心卫生院建制,江口、花山和都亨是分院建制。

一般卫生院分三个组,即医疗组、防保组和妇幼组,其他为附属科室,包括药房、检验检查、后勤等科室。中心卫生院有条件的设有中医组和口腔科。

二、乡镇卫生院人员结构

(一)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299名,实有在职在编在岗240人,乡镇卫生院缺编59人,占20%。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每万名户籍人口配置10名医务人员”补助人数为240人。

在职在岗在编人员最多的是城郊,有69人,最少的是深渡水,才2人。卫生院人员结构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取得上岗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有174人,占现有人员总数的72.5

%,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76人,妇幼保健人员26人,注册护士55人,药剂人员7人,检验人员10人;第二类是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有38人,占人员总数的15.83

%;第三类是其他技术人员(含后勤服务人员)27人,占人员总数的11.25

%,其中财会大专或初级资格以上人员8人,工勤人员19人。

编外分为医务人员和非医务人员两类38人。编外医务人员24人,多数是近几年聘用的大中专毕业生,近几年通过参加全国执业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含考试合格正在办理中)有15人,编外非医务人员14人。

(二)在职在编在岗人员社保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高等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身份分配的,社保只缴个人部分,共有176人;一种是合同工和工人招考为聘用制干部身份的,社保全额缴交,共有

64人。

三、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设施情况。卫生院业务用房共15569平方米,其中:危房1685平方米。需改造业务用房的卫生院有沈所、城郊、江口、都亨、澄江、深渡水等六所卫生院,改造面积为7048平方米;需新建业务用房的单位有马市中心卫生院,面积为约2000平方米;司前、隘子、城南、罗坝四所卫生院需要改造业务用房面积为约2400平方米。

现有医疗专用设备:

x光机9台,黑白b超9台,心电图机7台,全自动膜式洗胃机1台,尿液分析仪4台,半自动生化分析仪3台,血球计数仪2台,监护仪1台,手术床1张,图象记录仪1台,血细胞分析仪1台,高频电刀1台,麻醉呼吸机1台,无影灯1台,皮测胆红素1台。

四、乡镇卫生院运作情况

*县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246994人,年门诊量269590人次,年住院量8093人次,防保服务人口246994人。

业务状况较好的是城郊卫生院,业务收入在韶关市乡镇卫生院名列前茅,其妇产科和口腔科是该卫生院主要科室。卫生院业务状况大体上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业务较好的,有城郊、马市和隘子三间卫生院,能正常运作;第二类为业务一般的,有深渡水、都亨二家卫生院,由于在职人员少能保工资;第三类为艰难运作的,有花山、江口、司前、顿岗四间卫生院,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第四类为难于运作的,有澄江、罗坝、沈所、城南四间卫生院,拖欠社保住房公积金,拖欠不足额的工资。

五、乡镇卫生院存在问题

(一)卫生技术人员缺额大。现有执业资格的仅174人,占总编制的58.9%,无执业证上岗证人员较多,部分卫生院存在难以安排值班状况。可以说卫生院医疗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我县卫生院发展的瓶颈。

(二)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医生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保证不了服务区内群众“中病不出镇”,每年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仅报销总数的10%,远远满足不了乡镇群众医疗的需要。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业务状况往往是门可罗雀,与上级医院人满为患形成鲜明对比。

(三)以药养医的环境仍然存在,卫生院在公益性和市场性之间徘徊不定。过半卫生院自己养活不了自己。

(四)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大。在职人员培训比例不高。参加各种培训的比例过低,时间不长,继续医学教育缺乏经费支持和统筹安排。疗工作压力大。乡镇卫生院存在着诊疗水平有限,急救设备设施简陋、管理不严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稍有疏忽,就发现医疗事故。只要一出医疗问题,医疗业务一落千丈。如澄江、沈所卫生院,如今的医疗业务不到出医疗问题前的三分之一。

(六)省补人员面临较大缺额。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每万名户籍人口配置10名医务人员”补助人数为240人。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在职在编人员240人,其中,持有执业资格的仅174人,三年后,即到2010年省将按实有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拨款,加上近三年退休20人左右,缺额将达90

人。

(七)房屋、设备简陋,诊疗病人大部分还靠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而相应辅助科室形同虚设,不能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严重影响当地的卫生事业发展。

(八)公共卫生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承担广大百姓的预防保健,完全属于公益性质,在开展预防保健这项工作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五、乡镇卫生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的的投入不足。以药养医的体制和房屋、设备简陋是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

(二)卫生院人员缺额大的主要原因是招聘实用人才难,吸引力不强。乡镇卫生院的不利因素,一是在山区工作的环境较差,二是收入较低,三是医疗技术水平难于提高。在韶关市春季人才招聘会上,市直单位招人门庭若市,乡镇卫生院则无人问津。

(三)缺具有执业资格人员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时,政策性照顾安排家属子女中大部分是非卫生技术人员,二是执业医师法的出台实施使一部分人员不符合条件参加执业医师资格和护士资格考试,部分人员多次参加考试不合格。三是卫生院校毕业生毕业时,能领取学历证书,但不能领取执业资格证书,毕业上岗一年后才可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与师范类毕业生毕业时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发放反差太大。

(四)卫生院的医疗业务性质存在风险。由于医术水平有限,影响诊断和治疗,如有医疗问题,在群众中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业务上一落千丈,几年都难于恢复名誉,恢复到正常业务。

六、关于加快发展乡镇卫生院的建议

(一)逐步配强配齐卫生技术人员,保证老百姓“中病不出镇”。每年通过向社会上招考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健全人才吸引机制。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使高学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二)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使乡镇卫生院从自食其力以药养医转到政府养医。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以农村为重点”,“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落实省委[2007]9号文精神,“从2007年起,对全省乡镇卫生院按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与建设。”“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事业费主要由县(市、区)级财政负责,省和市级财政给予支持。”

逐步改造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逐步购置、更新设备设施。

(三)逐步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区域卫生规划,按功能将乡镇卫生院明确划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加强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工作项目等因素,合理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规范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和岗位设置。严格准入条件,禁止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对不符合执业资格人员,要逐步分流、清退。

(四)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确定的农村公共卫生基本项目,卫生院设置防保机构,配置专门人员,承担区域内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规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诊疗行为,为农民提供能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等诊治服务。

卫生服务范文篇4

一、*年全县卫生工作情况

20*我县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健全;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医疗服务更加规范;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年医疗卫生单位总收入34065.71万元,其中财政补助4955.06万元(含基建补助1231万元),医疗单位医药收入28517.66万元;全年门急诊192.95万人次,出院21569人次;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的57.03%;至年底全系统总资产4.92亿,较去年的4.23亿增加0.69亿,净资产4.33亿,较去年3.76亿的增加0.57亿。

(一)支援*抗震救灾,抗震救灾精神得到发扬。

一是抽调精干力量赴川支援抗震救灾。“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局把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立即做出安排和部署,动员和组织全县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先后紧急派出赴*应急救援工作人员8名,救护车1辆。在抗震救灾第一线,8名同志冒着频繁余震和随时山体塌方带来的生命危险,克服了通讯不畅、道路不通、给养不足等种种难以想象的生活困难,不畏艰险,深入灾区,进驻村镇,连续作战,全力开展医疗急救、卫生防疫、健康宣教、卫生监督、环境消杀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此外,5月26日我局紧急调用8辆救护车,赴杭州转运在**地震中受伤的伤员到*继续治疗。县委、县政府高度卫生系统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县委副书记姚沈良、副县长马小平多次亲自欢送和迎接卫生系统赴川支援人员,县委组织部部长滕根林等领导专程看望慰问支援*抗震救灾队员。

二是积极组织开展赈灾募捐活动。5月14日起我局上下全部投入到县红十字会的抗震救灾募捐活动中,通过设立接受捐款地点(办公室)、上街现场募捐(县电影院旁)以及接受银行汇款三种形式接受爱心企业、热心公众捐款。县红十字会累计接受社会公众捐款人民币3761254.01元,美元200元,港币120元,韩元100000元,日元10000元(所有外币兑换成人民币2693.11元)。到目前,在抗震救灾应急救援期间县红十字会通过省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累计汇款1709305.84元;8月18日根据市政府调拨令汇出捐款资金62.5万元,专项支援*地震灾区建设安置过渡房125套;11月18日根据县政府调拨令,向县援建指挥部划转100万元,专项用于我县对口支援*乡援建项目。剩余捐款及利息434837.84元,将根据县政府指令继续用于对口支援*乡灾后重建项目。

三是全面做好对口支援*乡卫生重建工作。根据省卫生厅《*省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县卫生重建工作实施方案》,从6月下旬开始我局及时将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从应急救援阶段转入到支援灾后重建阶段,我县负责对口支援*县*乡的卫生重建工作,整个周期为三年。6月26日下午派出首批对口支援队员,到12月底共派出四批9名对口支援队员。对口支援队员们及时摸清当地的基本情况以及医疗卫生工作情况,在帮助当地卫生院做好日常诊疗工作的同时,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积极协助卫生防疫等工作,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到目前*乡卫生院基本恢复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

(二)强化公共卫生工作,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1、卫生应急能力得到加强。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全县卫生应急机制进一步健全。10月30日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模拟演练,全面检验了我县基层单位应急能力,锻炼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有效应对问题奶粉安全事故处置工作,确保患儿筛查和救治工作做到有力、有序、有效。迅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诊疗专家小组,多次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掌握相关诊疗技术培训,对全县3岁以下儿童使用奶粉情况开展拉网式调查,共调查3岁以下婴幼儿7517人,其中流动人口婴幼儿1392人,经调查食用三鹿奶粉婴儿人数585人,食用其他品牌奶粉婴幼儿5381人。从19日开始,全县镇以上医疗机构对3周岁以下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开展免费筛查,全面落实分层、分级、分区域筛查政策,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救治。据统计,我县累计接诊(筛查)患儿总数7625例,累计确诊患儿81例,累计住院治疗患儿20例,全部治愈出院,全县未发现危重病患儿。此外,还及时处置了百步窑厂甲肝疫情及通元镇部分学校、幼托机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加强。全年全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0种1217例,报告发病率258.54/10万。一是加强手足口病防控。今年4月安徽阜阳通报手足口病疫情后,我县迅速部署落实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分批分期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培训,提高防治队伍的技术力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工作。对全县82家托幼机构组织开展督导检查,4月30日起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及时开展预诊工作,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访视工作及疫点的消毒处理,避免了疫情的扩散,全县未发生危重病例和死亡病例。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后,全年我县共报告手足口病人362例(18例为实验室诊断,其中EV71手足口病5例,其他肠道病毒13例)。二是加强艾滋病防治。进一步落实以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为重点的“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推进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认真抓好羁押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检测,对手术病人术前和孕产妇产前免费开展艾滋病检测,全年共开展各类人群监测人次,检出HIV阳性2例。启动了外来务工人员宣传教育工程,同时对暗娼、注射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开展行为干预,共干预1504人次。三是加强结核病防治。强化结核病归口管理,全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60例,其中新涂阳病人90例,圆满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任务指标。加大督导力度,做好病人随访工作,短程督导化疗率100%,年初我县被列为*省第三批结核病耐药监测项目县。四是加强血吸虫病等地方病防治。顺利完成春季查、灭螺工作,全县查螺103个村,查螺面积843716平方米,我县已连续19年未查到钉螺。继续做好中央补助地方晚血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工作,全年共救助晚血病人19人次,救助金额35900元。重视疟疾防控工作,检测到间日疟原虫阳性者2例,均为外来输入病例,及时予以正规治疗。五是加强霍乱防控。认真做好“三管一灭”措施,规范开展肠道门诊,加强外环境水样监测,全年我县未发现霍乱病例。六是加强免疫规划工作。全年我县对儿童预防接种90733人次,2月份开始对全县15岁以下儿童开展乙肝、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重点做好外来学生的补种工作,并与教育部门加强配合开展督导检查。上半年与全国及我省麻疹疫情呈高发态势相比,我县发病情况总体平稳。根据上级统一部署,1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对全县8月龄至6周岁儿童(包括流动儿童)及初三学生免费接种麻疹疫苗。年初于城卫生院被命名为*省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3、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断加强。以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为载体,全面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履行好卫生部门监督职责。据统计全年共出动执法检查2257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935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76起,立案27件。一是派出机构建设有新加强。落实人员,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添置办公设备,县卫生监督所3个派出机构全面开展工作,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得到有效加强。二是食品卫生监管有新亮点。牵头抓好“五小行业”整治工作,扎实推进“十小行业”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小餐饮规范建设,在澉浦镇开展试点,其他各镇区开展调查摸底。进一步推进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为重点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积极推广“五常法”管理。加强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农贸市场食品检测,督促落实进货索证制度。继续推行农村家宴申报备案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厨师管理,农村厨师培训率、体检率分别达到为91.40%和85.66%,全年共对640户农户的家宴进行了指导,县卫生监督所被评为全省农村家庭聚餐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县级先进单位。全年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三是职业卫生监管有新突破。49家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价工作,对重点粉尘行业和灯泡企业职业卫生开展摸底调查和监督监测,继续落实好企业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全年举办职业卫生培训班5期,214人接受了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2330人,发现职业禁忌症5人、职业病3人。四是医疗市场监管有新成果。对中小医疗机构推行分级管理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医疗市场的监管工作,把好机构、人员准入关,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净化医疗市场。共取缔无证行医11起,立案4起。五是学校卫生监管有新举措。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校园健康行动”,确保师生饮食饮水安全,严防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

4、妇幼保健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全面启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全年妇女病体检人数约35524人,占应检人数的60%,查出妇女病15640人次。开展孕前优生医学检测545对夫妇。切实加强网络和队伍建设,规范产科质量建设,注重高危妊娠管理,努力降低我县剖宫产率。稳步推进儿保工作,积极开展儿童听力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产前筛查工作。3月中旬对全县托儿园所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我县连续7年未发生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案例(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12‰、婴儿死亡率6.72‰。

5、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设立健康教育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利用各种卫生纪念日开展上街宣传活动,通过健康墙报、手机短信、宣教资料等广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治意识和防病能力。在于城南圣服饰有限公司启动健康促进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深化除四害工作,开展了四害本底调查,完善县城除四害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广至餐饮业、医院等单位,同时加强对四害消杀日常监督和管理,使我县城区的四害密度基本控制在不足危害的程度。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县“五大联创”办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卫生系统所承担的创卫复评工作任务,确保了省级卫生县城复评工作顺利通过。抓好各类创建工作的指导,澉浦镇创建省级卫生镇通过了省爱卫会的明查暗访,“灭蟑先进城区”通过了市爱卫会的复查考核。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改厕工作进一步推进,全到累计改水受益率98.23%,农村卫生户厕率95.04%,粪便害化处理率92.89%。

(三)抓好农民健康工程,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1、积极实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门制订文件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三大类12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把公共卫生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结合,由责任医生承担辖区内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定考核办法与标准,从而强化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落实。通过开展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乡镇卫生院的信誉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

2、巩固发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加大宣传力度,分级落实责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20*度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了162元,筹集基金总额4211万元,全县参保总人数259963人,其中农村居民参保253790人,参保率93.8%;城镇居民参保6173人,参保率76%。全县享受合作医疗补偿共517378人次,累计补偿金额4055.62万元,当年度基金结余率3.68%,其中享受门诊报销共有501682人次,报销金额528.65万元,门诊补偿率20%;享受住院报销共有15696人次,报销额3526.97万元,住院补偿率38.33%;享受补偿金额万元以上有602人,其中2人享受7万元封顶。以民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年初为方便参保居民,在沈荡医院、于城卫生院设立实时结报点,采取人工方式进行门诊费用实时结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合作医疗报销信息化网络系统升级建设被列为20*度政府实事工程,及时制定了我县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升级方案,先后完成了硬件采购、机房装修、网络建设等,在沈荡、于城2个镇试点基础上,12月底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刷卡报销。同时将民政救助系统纳入合作医疗实时结报系统,在全省首家实行城乡合作医疗报销、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实时结报信息系统“三合一”,从而合理整合政府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3、启动新一轮农民健康体检。县政府制定了20*-2009年度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实施方案,并于6月19日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我局协调、指导各镇(区)和乡镇卫生院做好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加强体检质量监督,确保乙肝表面抗原、GPT等新增检测项目落实到位。全县各卫生院细化本区域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进度安排,落实体检人员,全面做好新一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年全县完成体检人数140759人,其中成年人体检99245人,占应体成年人总数的45.5%,查出各类疾病37357例。2月27日省卫生厅检查组来我县调研督查第一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情况,对我县的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4、努力提高卫生院服务能力。切实抓好卫生支农工作,按照省卫生厅“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工作要求,3家县级单位第三年选派技术人员赴对口支援单位开展传、帮、带工作,带动基层单位技术水平的提高。推进农村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建设,加强对在创建期内卫生院的业务指导,通元地区医院顺利通过终期考核验收,于城卫生院积极迎接中期考核验收。

(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内涵得到深化。

一是进一步推进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对县城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进行调整,在原来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上再新建3个,年底前全面完成基本建设并正式投入使用。为规范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赴杭州下城区潮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参观学习。

二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内涵。出台文件进一步落实责任医生制度,明确农村公共卫生工作要求。推进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百步、于城、石泉、武原4家单位创建单位顺利市卫生局专家组复评,基本达到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六位一体”功能进一步发挥,全面推进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不断完善基层精神卫生工作网络,在沈荡镇开展试点,4月份召开现场会议在全县推开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共排摸到精神疾病患者2060人,其中一级管治35人,二级管治344人,三级管治918人,四级管治763人。在此基础上认真抓好精神病人的分级管理、日常防治康复工作。继续加强社区康复工作,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开展调查摸底,并建立康复档案。年内,我县通过了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县复评。

三是进一步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重点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管理,上半年出台文件统一全县乡村医生分配制度,加大考核奖励力度,每年按责任区域管辖人口人均1元标准,根据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情况进行公共卫生工作奖励。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保障体系,结合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12月底县卫生局会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财政局、县人事局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县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有关事项的实施意见》,妥善解决了已纳入一体化管理但尚未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百步镇悄适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姚水泉被评为*省优秀社区责任医生,于城镇八字村社区服务站吴锡荣被评为20*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五)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1、强化医疗质量监管。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和“双优一满意”活动,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医院正规化建设。建立健全质控、责任管理、分析通报等制度,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加强医疗安全预警。全面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不定期组织开展乡镇卫生院急诊值班情况抽查,减少医疗安全隐患。加大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管理力度,减少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规范医疗机构外配处方药物管理。

2、加大卫生基本建设力度。县妇保院住院楼正式投入使用;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年底完成地下室工程;百步镇横港卫生院迁建工程列入20*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现已正进行征地、设计等前期工作。开展大型设备配置专题调查,进一步规范大型设备配置审批程序。镇卫生院进一步加大医疗设备更新力度,6家卫生院新购了全自动生化仪,7家卫生院购置了彩超,至此我县实现彩超全覆盖。

3、加强卫生科技建设。继续实施科研奖励制度,激发和调动广大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加强对科研项目立项、评审、技术创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确保各类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20*全系统上报科研项目17个,其中11个被列为*县20*度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县“金桥工程”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启动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明确了考核机构、考核内容、考核组织、考核结果的处理,统一对全县医师进行医疗业务水平和法律法规考试。重视人员素质培养,全年组织157人参加2007年医师资格考试,83人参加好医生远程教育,51人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5人参加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名,15人参加超声培训。

(六)实施群众满意工程,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得到改善。

一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动员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坚持辅导学习和大讨论相结合,深刻理解十七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同时结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二是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着力点,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扎实推进“创业服务年”、“创新推进年”活动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破解难题,做到研究新对策,落实新措施,解决新问题,谋划新发展,更好地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充实调整了相关单位领导班子,选派年轻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三是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主线,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举办了全县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教育辅导会;改进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强化医药价格管理,县级医疗单位与药品中标单位签订了廉洁责任书,对医疗设备进行集中招、议标;加强工程建设的廉政建设工作,县人民医院等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别签订廉政责任书,确保工程建设健康正常开展。

四是以行风评议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6月下旬开始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县纠风办、卫生局紧密配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职责明确;行风评议代表积极参与,认真履行职责;各参评单位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有序推进,从而确保了评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行风评议期间,共召开各类座谈会17次,查找各类问题81个,同时积极开展整改,修订完善各项制度14条,推行便民措施31项。通过卫生行风民主评议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进一步改善了行业作风,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形象。

五是以关注民生、维护民计为根本点,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坚持和完善卫生行风承诺制度,公开收费标准,认真做好医疗费用清单制;进一步推进院务公开工作,逐步健全医院内部决策、人事、分配、财务、采购等事项的公开制度,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规范医疗行为,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七、统筹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中医药工作。以创建*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中医在中药中国行”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医药工作。对照《*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验收细则》,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注重中医药人才培训,加强中医药知识培训,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抓好龙头,带动全局,营造亮点,发挥特色,全县中医药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年内分别通过了省、市专家组评估验收,成功创建省级中医工作先进县。百步镇社区卫生中心积极创建省级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示范单位,石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原镇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成为*市首批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是顺利完成农村卫生协会换届工作。7月3日下午,县农村卫生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召开,44位会员代表审议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县农村卫生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县农村卫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三是切实加强红十会工作。12月日举行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成员,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开展上街宣传活动,扩大红十字会影响。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对县供电局等8家单位培训卫生救护员264人次。认真做好无偿献血的社会宣传和动员组织工作,继续保持临床用血全部来自群众自愿无偿献血,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新增57人。加强与省红十会联系,12月27日省红十字会向沈荡医院赠送价值约13.65万元的医疗仪器一批。

四是认真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为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快速、有效的医疗卫生保障,如全省青少年柔道比赛、奥运火炬传递仪式、世界禁止化学武器检查组来盐核查、全省政府信息公开会议、高考等等活动,及时落实人员切实做好医疗卫生保障。全年圆满完成25次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卫生服务范文篇5

1兵团团场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及兵团各级对团场医疗卫生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团场医院的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医务工作者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师以上医院对团场医院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师以上医院经常到团场医院做医疗、服务指导,团场医院选派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师以上医院支持团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机制已经建立,并坚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兵团团场的医疗卫生事业虽然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与职工群众的医疗保健和医疗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三是仍有患者不相信团场医疗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或者对团场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服务不满意,造成许多负面影响。1.1市场原因分析。1.1.1职工群众盲目跟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大电视、网络媒体对医疗保健的宣传增多,媒体的宣传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宣传某样保健品,或者某种治疗方式,有些很大程度上不系统,加之职工群众文化水平以及对医疗保健认识的不足等方面的影响,盲目就医。1.1.2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各团场医院、连队卫生室的发展建设状况参差不齐,多数连队医疗卫生条件十分简陋,基础设施较差,连队多是一些日常用药,如治疗感冒、发烧、咳嗽,以及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药物,药品数量也十分有限;医疗器械欠缺,如连队卫生室没有大型医疗设备,中小型医疗设备种类也十分有限。1.1.3医疗卫生方面人才短缺,服务水平难以提升。团场医院医疗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团场医疗技术条件有限,医疗服务水平仍较低,难以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一部分患者无法就地、就近治疗,加之大部分团场医院距离师以上医院距离较远,一些急性突发病的不到及时治疗而延误病情。1.2患者消费行为分析。一是在患者消费时不能直观地展示服务产品和它的使用价值,增加了医疗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难度;二是患者在购买服务产品时无法预期其消费效果,无法估计其成本与收益,从而增加了患者的购买风险。

2医疗卫生领域发展策略SWOT分析法

近年来,医患矛盾逐渐增多,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因病致贫现象仍存在,但由于医疗保障、患者消费行为、医疗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医疗卫生未达到预期发展效果,现通过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等四方面因素对兵团团场医疗卫生领域发展提出营销策略,进一步提高团场医疗卫生发展建设,建立和谐医疗卫生环境。2.1团场医疗卫生优势分析及对策。兵团团场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职工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团场医院和连队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能力有所提高,电视、网络等的普及,使团场职工群众接收信息的范围增大,疾病预防能力有所提高。道路交通不断发展建设,职工群众看病更加便利。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大医疗卫生优势资源的便利,提出营销策略。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群众更加注重身体健康,促进自觉就医。第二,提高人口素质。随着人们知识层面的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增强,更能学习、理解医疗卫生知识。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职工群众防病治病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宣传。每年世界和国家有多个宣传日,如:母亲节、艾滋病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等,相关部门以及团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服务室、连队卫生室等把宣传服务工作落实到位,真正做到宣传于群众,而不是为形式而宣传,从而提高团场居民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增强职工群众防病治病的意识。2.2团场医疗卫生劣势分析及对策。兵团人口数较少,且相对分散,大多数团场处在沙漠边缘、西北边境线或是戈壁和盐碱滩中,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兵团27%的城镇人口有70%的卫生资源,而73%的团场职工群众却只有30%的卫生资源,存在明显的资源分配不均。团场医院及连队卫生室医疗设施的落后与不完善,加之医护人员水平有限,导致许多病症无法诊断明确,造成很多患者都倾向于到师级以上的而医疗机构去诊断治疗。因此,加强对团场医院及连队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团场医院及连队卫生室硬件的设备水平,促使团场职工有更多的医疗资源可有效利用。加强二、三级医院对团场医院、连队卫生室的对口支援力度,选派优秀的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团场医院进行工作指导。团场医院可选派优秀的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与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团场医务人员整体的医疗保健与服务水平,使职工群众在团场、连队等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诊治一般疾病,真正患有较重、较复杂的疾病再到上级医院诊断治疗,从而提高团场医院的就诊率、诊断率、治愈率,并且能够减轻上级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上级医院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2.3机会分析及对策。目前兵团响应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团场医疗卫生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促进团场医疗卫生的建设发展。一是各团场医院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二是发展“互联网+”现代医疗新思路,依托“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发展、标准化运行”的现代经营理念,提高团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各团场医院更加注重医患关系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各团场医疗行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4威胁分析及对策。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人民群众可以多方面学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有的媒体注重对保健品的宣传,造成消费者对医疗卫生用品效果的质疑,加之医疗体制存在的缺陷和人民群众对医疗体制的不了解,以及媒体对负面新闻的大力报道,如医护人员收红包等,造成很多人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不信任,认为不给红包就不会认真看病,还有的认为医生过度检查。因此,增强医患的信任,广大群众学习医疗保健知识,熟悉医疗体制,尤为关键,3经济评估了解并掌握患者对团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满意,针对七团、八团、十六团、六团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对团场医疗卫生技术不满意,多数患者认为团场医疗资源缺乏。为更好更快发展医疗卫生,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探寻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团场实际,因地制宜,提高团场医疗卫生技术,合理分配资源。

作者:张欢欢 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志龙,戴鑫,黎樊帅.服务营销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J].管理学报,2005,(2):217.

[2]赵宪军.农产品市场营销组合策略[N].湖北科技报,2004(005).

[3]刘文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医疗卫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7):24-26.

[4]杨洪昌刘金星.服务营销理念的再思考[J].商业研究,2000,(3):120.

卫生服务范文篇6

隆化地区卫生服务建议的探索

重庆南川市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汪力

关键词:隆化地区卫生服务,探索,建议和发展

摘要: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最关心本部门本地区卫生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屋满在上,知之在下,从文秘部落隆化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现状分析,找出成绩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的对策,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南川隆化地区既市主城区和近郊区,辖区有3个街道办事处,49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58408户,175870人,加上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在20万以上,是南川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把隆化地区的卫生工作搞好,的确任重而道远。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加强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疗卫生条件是经过民办银行贷款县和三分之一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后,建立健全了三级医疗保健网,初步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目标。通过实施公共卫生计划,积极开展合作医疗。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大幅度降低了死亡率。居民健康水平和平均期望寿命,均有很大的提高。为经济建设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作出应尽贡献。

隆化地区是卫生资源密集地区,除市级医疗预防机构外,还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民营医院和个体诊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深化,人民生活有了不断的提高,隆化地区卫生事业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卫生事业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有思想观念陈旧,管理体制不顺,工作重点不突出,卫生改革滞后,卫生投入不足等因素。根本的出路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步伐。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出三个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适应新的形式要求和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水平”。认真落实十六大精神,是社会的共同任务,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任务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卫生事业是小康建设的组成部分,如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孕妇死亡率,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等指标,都是小康水平的基本监测指标,淀部门要把卫生事业纳入小康建设规划,卫生部门要围绕小康建设打好总体仗,当代政府历来关心群众疾苦,要进一步加化公民意识,把保护人民健康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把群众生老病死等实际问题解决好,作为执政为民的实际体现。

隆化地区由乡镇化步伐加快行政区规划做了相应的调整,既撤销7乡1镇建制,新成立东城、南城、西城3个街道办事处,新的卫生管理不能有机会组合,形成合力不利于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建立高素质的卫生服务队伍,高效的卫生管理体制和大病统筹的合作医疗制度,要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最好形成卫生所+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模式,即各街道办事处分别建立卫生所主管卫生服务,隆化医疗保障制度。

隆化地区卫生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常住人口近20万。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卫生服务的重要要摆在基层,目前,乡镇卫生院亏损严重,村口卫生站和合作医疗都面临着很多困难。要集中精力把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好,彻底改变基础建设设施落后,卫生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条件较差的状况,二是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控制传染病、流行病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卫生服务范文篇7

一、调查目标

(一)了解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水平及特点,分析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价医改实施效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二)了解城乡不同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分析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产生的影响及对减轻居民医疗经济负担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三)了解重点人群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重点人群对卫生服务的特殊需求以及在利用卫生服务过程中的障碍,为进一步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四)了解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满意度,分析居民满意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为评价医改实施效果及进一步改善服务提供依据;

(五)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与感受,测量医务人员的工作投入、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评价医改对医务人员产生的影响;

(六)了解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调查内容

(一)城乡居民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特征;

(二)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居民两周病伤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等;

(三)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疾病治疗情况、需求未满足程度及原因、居民利用公共卫生服务情况、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类型、水平及费用等;

(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程度、补偿水平、居民对医疗保障制度的利用等;

(五)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过程和结果的满意度;

(六)妇女、儿童、老年人口等重点人群在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特殊需要;

(七)医务人员工作特征、工作感受、执业环境等;

(八)县、乡、村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基本情况、人员服务提供能力、房屋及主要设备、收支状况、服务提供数量与质量等。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抽中住户的实际人口(凡居住并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和其他人,或单身居住、生活的,均作为一个住户)、部分医务人员和基层卫生机构。

调查样本遵循经济有效的抽样原则,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取。覆盖5个乡镇(街道)、10个村(居委会)。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最终的抽样单位是户,在每个样本村(居委会)中随机抽取60户,全市共抽取600户。调查样本可以对城乡、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

四、调查方法与数据录入

卫生服务调查以家庭健康询问调查为主,机构调查为辅。

(一)家庭健康询问调查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调查表的项目对调查住户中的常住人口逐一进行询问。家庭调查设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调查员负责入户调查,调查指导员负责调查的组织、指导、检查及验收工作。调查员和调查指导员应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

(二)医疗卫生机构调查表

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由医疗卫生机构自我填报。调查对象为中心医院和整骨医院、样本乡或街道中所有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样本行政村或居委会中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机构调查由卫生局负责组织填写、收集和质量核查。调查表主要由卫生资源、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及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及管理等内容组成。

(三)医务人员问卷调查

医务人员问卷调查由医务人员按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自我填报。调查范围包括我市的所有三级综合医院、人民医院及样本乡镇(街道)中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调查对象为上述机构中被抽样选中的临床医生、护理及防保人员。由卫生局负责组织填写、收集和质量核查。

为保证数据录入质量,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采取两遍录入的方式。

五、调查组织与时间

卫生局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地现场调查和调查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

全市调查拟定于10月份完成现场调查、进行数据录入、数据审核和报送。

六、调查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调查的顺利开展和调查质量,必须在调查的每一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设计阶段(抽样设计)的质量控制、调查员质量控制、现场调查质量控制和资料整理分析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抓好现场调查阶段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一)调查人员工作职责及调查质量核查

明确调查人员职责与任务是保证调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调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防止出现由于分工不清和责任不明导致的任务遗漏和信息误差等。调查指导员和调查员必须按照调查人员职责及现场工作准则开展工作。调查质量核查制度包括:

1、现场调查中,在每户询问并记录完毕后,调查员都要对填写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疑问应重新询问核实,如有错误要及时改正,有遗漏项目要及时补填;

2、每个乡镇(街道)的调查指导员要对每户的调查表进行逐项审核,从正式调查开始后的当晚就应逐日检查每份调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发现错漏项时,要求调查员应在第二天重新询问予以补充更正,认真核实无误后,方可签字验收;

3、卫生局设立质量考核小组,全程监控调查质量,调查完成后进行复查考核,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的复查考核应在已完成户数中随机抽取5%,通过电话或再入户的方式对复核调查表的内容进行询问,复核调查结果与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符合率;

(二)质量要求

1、调查员调查技术一致性:要求经过培训后,调查人员调查技术达到一致;

2、调查完成率:在三次上门未调查成功而放弃该户时,应从候选户中按顺序递补。调查完成率应控制在85%以上;

卫生服务范文篇8

一、基本现状:

卫生系统作为服务窗口行业,高度重视行风建设,近年来,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重点解决行业不正之风和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纪律建设,医疗机构的总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一)不断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全面实施,服务模式逐步改变且不断提升。2011年开展“光明·微笑”工程和儿童两病救治,累计为2265名白内障患者、74名唇腭裂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治疗。共筛查和105例初诊先天性心脏病疑似患儿、24名先心病患儿、4名白血病患儿赴省内外定点医院进行治疗。为农村居民建立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224510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5%。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二级综合医院服务项目开展率达到95%,重点建设科室达标率达到70%。“农民满意乡镇卫生院”达到50%。

(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巩固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医保报销补偿等相关政策。二是进一步健全新农合制度,巩固新农合参合率在95%以上,三是逐步建立住院费用总额控制机制,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年人均5万元,提高了新农合保障水平。三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制度,落实医保支付政策,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健全了医德医风考评制度、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长效机制,杜绝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杜绝吃、拿、卡、要、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21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2011年我县乡镇卫生院门诊均次费用出现了明显的“两增两降”现象,即门诊均次费用为20.5元,住院病人均次费用257.7元,同比分别下降10.09%、24.4%;门诊病人数增加6.2%,住院病人数增加6.88%,广大农民群众获得了医改带来的实惠。落实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每年卫生局都要对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服务态度、廉洁行医等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2011年调查总体满意度评价平均在98.83%,群众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认为,虽然我县医疗机构在服务态度的改善和服务质量上的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没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卫生资源分布不均。一是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县城。全县医疗机构固定资产78%以上集中在县级医院,乡镇固定资产量不足全县总量的20%,全县最先进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县城三所医院,乡村两级医疗资源依然薄弱。二是人员、床位分布不均。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21人,其中乡镇在编432人,而实际在岗只有321人,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49名,有42名在县级医院,乡镇只占14.3%;全县编制床位1594张,乡镇卫生院床位520张,仅占到全县医疗机构总床位的32.6%。三是业务收入差距较大。2011年全县医疗机构业务收入1.6亿元,而21所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只有1670万元。

调研中发现,县级医院人满为患,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而有部分乡镇卫生院冷冷清清,大小病源都集中到了县级医院,乡镇服务人群萎缩。

(二)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在1998年至2007年间,卫生系统只补充卫生专业人员23名,致使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自2008年县卫生局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安置“三支一扶”人员录用省招执业医师等方式,共补充卫生技术人才258人,人才短缺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未得到根本解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与需求比配相差很大。比如县人民医院现在编制699个,实际在编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6人,根据岗位需求急需补充70余人,其中护理人员44人。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差欠现象更加突出,有的卫生院只有一两个执业医师,医技人员稀少、护理人员不足,造成有编制有岗位有设备无人员的“三有一无”现象,严重影响了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三)医院管理水平不高。医疗机构的管理人才短缺,管理理念滞后,普遍存在未系统学习过现代医院管理知识,多数管理干部来源于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缺乏管理知识的培训。少数医院管理水平较低,个别医院内部管理松懈,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存在滥用抗生素、开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为。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财政全额拨付后,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加之实行绩效工资制,有的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缺乏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新的“大锅饭”和推托病人的现象客观存在,在患者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有些卫生院由于管理松散,少数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操作规程不严,病历书写不规范,有的甚至不写病历;个别医务人员接受患者吃请,收受“红包”,对患者态度生硬,极个别服务态度恶劣,影响了医务人员的整体形象。

(四)医疗环境不容乐观。2011年全县发生大小医疗纠纷37起,其中28起医院无过错,患者家属无理取闹,辱骂甚至殴打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造成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思想包袱重,工作积极性下降。也造成乡镇卫生院怕出现医疗纠纷而不敢接收病人、推诿病人的现象。在医疗纠纷期间中,家属恶意损害公共卫生设施,造成国家财产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医闹现象严重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关系紧张。

三、原因分析:

1、财政投入不足。县医院、中医院实行财政定额补贴,增人不增资,2011年县医院补贴138万元,还不足离退休人员工资。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年人均15600元,财政预算补助人均8400元,余额则由单位承担,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城乡生活、工作条件、环境和收入的差异,导致乡镇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加上考研、外出、自然减员等多方原因,造成半数乡镇卫生院常规检查科目都无法开展,部分医疗设备闲置浪费,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服务不到位,病源萎缩,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相对下降,容易形成医、患互不信任的不良循环。

3、行业监管不到位。卫生执法人员少、执法设备简陋,监管不到位。

四、几点建议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是引进人才,实现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良性发展。建议县政府制定《县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加快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的岗位需求,从社会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补充到基层卫生院工作,同时用人单位到大专院校自主招聘或引进高、尖、精人才,带动全县整体卫生队伍的提升。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建议县级医院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学科带头人到省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提高,学科带头人要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业务指导,层层提高技术水平,补充专业需要。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采取开展在职学历教育、离职进修、转岗培训等形式,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建议尝试以“定向培养、定期服务、增加津贴、政策倾斜”的方式留住有经验懂技术的成熟医务人员,对长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聘任、业务培养、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解决城里挤、乡镇缺、流向不合理的问题。

2、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基础。一是加大投入。一方面财政足额拨付医务人员工资,落实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加大乡镇基层设施建设投入,一些边远山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如中村、三坊、君埠、龙冈等乡镇卫生院用房严重不足,没有辅助用房,难以合理设置业务科室,一些医疗设备因无房摆放而闲置,检验设备不齐全,基本常规检查无法开展。二是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把城市卫生投入重点转向乡镇、村级卫生机构建设,切实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薄弱问题,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使基层医疗机构真正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三是简化流程,尽快实施新农合补偿“一卡通”,方便群众就医和及时得到补偿。四是建立医疗资源共享制度。建议120急救中心、县级医院的诊断结果等共享,县级医疗机构加强交流,开展疑难病症会诊,整体提高诊疗水平和治愈水平,造福群众。

卫生服务范文篇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二、建设原则

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2008年,建设完成8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38所村卫生室,基本建立起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适应,设施较齐全、专业素质较高、运转有效,初步满足当地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改善就医条件为目标:①改扩建新马桥镇、仲兴乡、杨庙乡、城关镇等4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②刘集镇、连城镇2所乡镇卫生院续建项目;③濠城镇、王庄镇2所乡镇卫生院续建项目。④连城镇马铺村等38所村卫生室项目建设。

五、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按照《**省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指导标准》填平补齐,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村卫生室设备投资按每室6000元标准控制。

六、投资规模

1、2007-2008年杨庙、城关、新马桥、仲兴等4所乡镇卫生院总投资225万元,其中,新马桥中心卫生院总投资55万元;仲兴卫生院50万元;杨庙卫生院60万元;城关镇卫生院60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改扩建业务用房3750平方米。新马桥中心卫生院950平方米;仲兴卫生院800平方米;杨庙卫生院1000平方米;城关镇卫生院1000平方米。刘集镇、连城镇2所乡镇卫生院续建项目,总投资45万元,续建800平方米:其中刘集镇卫生院续建3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地方配套5万);连城镇卫生院续建500平方米,投资25万(地方配套5万);

2、2008年濠城镇、王庄镇2所乡镇卫生院续建项目,总投资45万元,续建750平方米:其中濠城镇卫生院续建300平方米,投资20万元(地方配套5万);王庄镇卫生院续建450平方米,投资25万元(地方配套5万)。

3、2008年马铺村等38所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21.8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2.8万元;土建投资199万元(省财政159.2万元,地方配套39.8万元),新建村卫生室面积3900平方米。

七、经费来源

1、新马桥镇、仲兴乡、杨庙乡、城关镇等4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总投资22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85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刘集镇、连城镇2所乡镇卫生院续建项目,总投资45万元:其中刘集镇卫生院投资2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15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连城镇卫生院投资2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2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以上6所卫生院建设资金2007年已经拨付)

2、濠城镇、王庄镇2所乡镇卫生院续建项目,总投资45万元:其中濠城镇卫生院投资20万元(省级财政15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王庄镇卫生院投资25万元(省级财政20万元,地方配套5万元)。

3、马铺村等38所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总投资221.8万元,其中设备投资22.8万元(省财政);土建投资199万元(省财政159.2万元,地方配套39.8万元)。

八、项目建设期

从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前竣工验收

九、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建设规划。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乡镇数,按照1个乡镇有1所政府兴办的卫生院,一村有一所标准村卫生室,按标准进行填平补齐建设。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项目坚持以县为主,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算审计。项目建设实行县卫生部门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十、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县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县发展改革委、县卫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本区域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审定建设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和其他优惠政策由县发展改革、卫生局、财政局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审批、编制上报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勘探设计、招标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督查、资金使用、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县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职责并予以配合。乡镇负责建设用地划拨的落实和施工环境的保证。

县发展改革委、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按照县政府要求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县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组织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并协调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评估评价工作。

县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统计报表上报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工作;会同县发展改革委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以及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县财政局负责安排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以及资金的拨付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三)制定优惠政策。一是制定出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卫生服务范文篇10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医改主线,扎实推进各项改革。

1、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今年6月,继我县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所有村卫生室全面铺开,实行网上采购药品。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1-5月,乡镇卫生院门诊人均次费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门诊人均次费用从29.4元下降到28.5元,比原来降低了3%,门诊、住院人次快速增长,门诊人次从71607人次增至74626人次,住院人次从347人次增至682人次。

2、县人民医院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一是稳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按照“按劳分配,优绩优酬,院科两级核算”的原则,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向临床一线倾斜,量化到人,总量到科。二是积极推动上下联动,让群众就近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县人民医院已与南大一、二、三附院、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创建省县共建科室;加强与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联系,做实对口帮扶,已争取选派5名特需专家驻点帮带;与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重大疾病实现远程会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与邹桥、吴山等卫生院建立县乡对口帮扶关系,每周各派2名专家驻点坐诊指导和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做实城乡共建对口帮扶工作。三是开展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今年上半年,在7个科室开展临床路径,选定开展临床路径管理18个病种,管理病人数达795人,住院病人每人次费用下降190元,住院天数缩短0.5天。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明显下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合理性明显增强,预防用药时间明显缩短。四是开展优质护理工程,实行护理责任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外一科、内一科等四个科室开展试点工作,实行床位包干责任制,护理绩效实行垂直化管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3、新农合制度进一步健全。一是参合率保持高位稳定。今年参合人数114564人,参合率达98.32%,新农合制度已得到农民的普遍认可。二是运行效果明显增强。1-5月,门诊统筹9.58万人次,受益面为83.59%;住院4874人次,受益面为4.25%;参合农民的住院补偿比逐年增高,住院次均费用增长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新农合统筹基金使用率为102.58%,切实减轻了农民看病经济负担。三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县政府通过统一调配,解决了县农医局自成立以来无办公用房问题,优化服务大厅服务环境,使参合农民能得到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服务;各乡(镇、场)均设立了合医办,有具体分管领导管事,有稳定的经办人员办事;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各乡镇卫生院已全面开通医院管理系统,县农医局正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力争早日实现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在线审核、在线监审。四是补偿水平明显提高。今年,调整新农合补偿政策,减免了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的起付线,住院补偿封顶线由原来5万元提至6万元;对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等15类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参合患者在省、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例提到70%。

4、基层机构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建立了多渠道补偿机制。截止目前,我县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补偿机制逐步从“财政补助+医疗卫生服务收入+药品收入”向“财政补助+医疗卫生服务收入”转移。已下文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二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制定了《2012年县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规范考核程序,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经费。三是完善绩效分配制度。自2011年元月起,所有乡镇卫生院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依据方案要求,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医德医风等方面考核,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成绩突出倾斜,按季发放。四是积极争取政策,努力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积极向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努力减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债务压力。加强新建项目财务管理,坚决杜绝新债发生。五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与县编办沟通,力争增加30-40个编制,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才瓶颈问题。

(二)稳步推进卫生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

1、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截止目前,聂桥镇中心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现进入装修阶段,其附属工程已开工,预计8月底投入使用;香港红会捐赠吴山红桥分院建设工程已竣工,7月中旬投入使用。今年4月,为创建省级二级甲等妇保所、规范妇幼保健儿童门诊达标建设需要,我局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县政府办已下发文件,同意将原县计生服务站交付县妇幼保健所使用,目前正在办理交接手续。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建设用地选址、设计规划等前期准备就绪,预计10月底将开工建设。海联慈善捐赠项目支持3个村卫生所(室)建设,其中车桥镇义门村卫生所已完工,磨溪乡董家村卫生所和高塘乡大垅村卫生所正在建设中。磨溪乡卫生院周转房建设已基本完工,正在装修中。

2、卫生人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全力引进卫生人才。继续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引进卫生人才,已招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名(含2012年毕业生3名)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为充实乡镇卫生院一线力量,已通过省招聘执业医师1名,向市卫生局、人事局申报了三支一扶医学生需求计划7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公开招聘需求计划17名、乡镇卫生院免费定向培养医学生需求计划4名,招录有关程序即将启动。二是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组织2012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完成了101人高、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和初审工作。三是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远程医学教育。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远程医学教育,强化卫生人员教育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四是注重下属单位班子建设。积极与县委组织部门沟通,在民主测评、考察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公正、注重实绩的原则,调整部分县直卫生单位中层干部,加强其班子建设,其中交流调整岗位5人,提拨使用4人。

3、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控、应急处置及救治和治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适应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抓好特色重点专科专病建设,以“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为目标,选派中医本科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聘用了2名资深推拿人才,积极向上申报添置设备,目前已形成人才结构合理、设备与功能完善、技术过硬的专科格局。组织开展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2次,参训人数达60余人。

4、妇幼保健工作扎实推进。今年上半年,孕产妇管理建卡621人,孕产妇系统管理490人,系统管理率达71.95%;开展全县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85个单位1059名妇女参加检查。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完成新生儿听力筛查315例。加强业务培训,组织全县产、儿、麻醉科主任参加全市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班2期,共计20余人。组织开展全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培训率达80%。

5、卫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截止目前,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开展,各乡镇卫生院及大多数村卫生室信息化平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县农村卫生信息互联互通,为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应急工作。

1、重大疾病防治取得成效。1)手足口病防治。1-5月,共发生手足口病例498例,其中散发病例490例,三起聚集性病例8例,聚集性疫情处置和病例个案调查率均达100%,采集手足口病监测标本19份,监测EV71阳性标本13份。截止目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2)霍乱、艾滋病、结核病防治。自4月起开展霍乱外环境水源检索工作,共采集水样60件,水产品40件,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设立了艾滋病全球基金项目办,完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工作步入正轨。开展在监人员HIV监测74人。1-5月共发现新涂阳病人3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43.48%;初诊病人共198人,查痰191人份,查痰率95.96%;转诊63人,转诊到位46人,转诊到位率73.02%;追踪11人,追踪率100%,追踪到位7人,追踪到位率63.64%,总体到位率84.13%;筛查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属密切接触者48人,筛查率100%;登记治疗病人(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12日)59人,涂阳31人(初诊涂阳28人,复诊涂阳3人),初诊涂阳病人治愈28人,新涂阳病人治愈率93.5%;复治涂阳病人中2人耐多药仍在治疗,1人治愈;涂阴病人28人(含结胸病人7人),均完成疗程,治愈28人,治愈率100%,总体治愈率96.61%;系统管理病人57人,系统管理率100%。开展督导检查2次,覆盖全县13个乡镇,抽查服药点服药病人29人次,纠正不规范服药5人次。3)免疫规划实施情况。1-5月共预防接种20700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951剂次,接种率99.12%;乙肝首针及时率97.42%;卡介苗接种1253剂次,接种率98.73%;脊灰疫苗接种4053剂次,接种率98.71%;百白破疫苗接种4173剂次,接种率98.67%;麻风疫苗接种878剂次,接种率98.43%;麻腮风疫苗864剂次,接种率96.75%;乙脑疫苗接种1558剂次,接种率98.98%;A群流脑接种2076剂次,接种率99.09%;A+C流脑疫苗接种581剂次,接种率97.38%;甲肝疫苗接种643剂次,接种率97.57%。积极开展AFP及麻疹监测工作,采取主动与被动监测方式,未发现AFP病例,排除1例麻疹疑似病例。4)血吸虫病防治。一是抓好查治灭工作。1-5月,共血检查病584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8.47%;查螺266.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53.36%。二是加强血防健康教育。自2009年起一直实施报螺有奖制度;抓好中小学生血防知识宣传,疫区各学校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考试,让中小学生知晓血防知识,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1-5月,共安排血防课程5节,参训学生达400余人次,制作宣传栏、黑板报3期,播放多媒体影像宣传片3次。抓好疫区村民的血防健教工作,发放宣传画约100份、实用性宣传品300件,提高村民的防病意识。强化血防队伍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技能水平。今年上半年,血防站组织职工学习血防及计算机业务知识培训2次,参训人员达30余人次,培训后测试结果均为合格。三是抓好晚血病人救治。血防站严把晚血治疗标准关,确保晚血病人救治质量。1-5月,共救治晚血病人10例,全部治愈出院。积极做好以往治疗晚血病人的随访工作,采取上门、电话询问等方式,随访效果满意,得到病人及其家属好评。

2、卫生应急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健全机制,完善预案。鉴于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应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完善了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案,并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二是积极筹备创建全省应急示范县。县政府下发了《县创建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创建要求,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创建标准。组织行政和业务人员赴南昌市新建县考察学习创建工作,借鉴其好的做法和经验,更好地推动我县创建工作。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充实物资储备。根据卫生应急工作性质,结合应急队伍专业特长,分别成立了医疗救援组、疾病预防控制组、卫生监督组和后勤保障组。在县疾控中心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四)强化医疗服务监管,加大食品安全协调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1、医疗服务监管不断加强。一是强化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规范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机构类别及机构命名。完善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违法、违规执业警示记分制度相结合,认真落实医疗机构校验制度。二是加强医务人员执业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严禁无证行医及跨范围、跨地点行医。今年上半年,查处非法行医案11起,处罚金额达3.7万元。三是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按照“明确目标、分类指导、重点治理、务求实效”的原则,针对重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病种、重点人群,组织开展血液净化、肿瘤性疾病、内镜技术等规范化诊疗工作。四是推进院务公开。组织开展院务公开培训,推行单病种费用状况公开,落实院务公开考核制度。

2、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及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

1)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得到加强。一是巩固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县食安办组织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2次,分析形势,排查隐患,跟踪问效,促使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县政府下发了《县畜禽屠宰管理办法》,县食安办制定并印发了《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推进“五城同创”工作进度的通知》、《每周创建及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等工作文件。二是大力提升综合协调监管水平。借助平台,强化督查。今年上半年,县食安办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为契机,联合创卫办现场督查食品监管各环节16次,针对存在问题,及时下达限期整改意见书。提前介入,现场协调。因食品小作坊监管存在法律盲区,长此以往,食品小作坊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防范于未然,县食安办提前介入,主动与相关监管部门现场协调3次,理顺我县食品小作坊监管问题。

2)卫生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今年上半年,监督检查住宿业93户,抽检公共用品用具140件,合格率90%;检查美容美发店165户,抽检公共用具42件,合格率90%;检查洗浴业14户,抽检公共用品15件,合格率85%;检查娱乐场所7户,抽检公共用品10件,合格率88%;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24家,抽检水样41件,合格率86%。二是加强职业及放射卫生监督检查。通过开展职业病健康危害监督检查,我县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46家,要求企业业主依法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组织208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三是重视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组织卫生监督人员深入全县64所中小学就传染病防治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学校建立了饮水卫生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管理制度和应急工作机制,监督覆盖率达100%。四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重点监督检查全县111家医疗机构,以执业医师执业规范、传染病防控、临床安全用血、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重点检查内容,监督覆盖率达95%,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28名执业人员重新换证。县人民医院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比例达100%。

(五)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

1、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一是长效推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5月,救助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764人,补助资金22.92万元,完成任务数的53%;为育龄妇女发放叶酸1008人,完成任务数的48%;开展尿毒症免费救治工作,完成31名患者免费救治;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对19例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完成任务数的42.2%;大力开展“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工作,对1例白血病患儿实施免费救治,完成任务数的100%;对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免费救治,完成任务数的15%。二是巩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5月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1153人份,电子档案131153人份,完成任务数的155%;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9521人,完成任务数的100%;高血压患者8025人,完成任务数的101%;糖尿病患者2625人,完成任务数的96%;孕产妇保健管理2378人,完成2年任务数的125%(累计数);0-6岁儿童规范管理12318人,完成任务数的101%;精神病规范管理410人,完成任务数的100%;预防接种率达90%以上;卫生监督协管覆盖率达100%。

2、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提供“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重点针对血液净化、腔镜技术等临床专业,继续组织开展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二是大力推行医疗便民惠民措施。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力度,同级医疗机构辅助检查结果互认,树立优化医疗服务新形象。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已开展了住院参合农民“先看病、后付费”的治疗服务。三是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巩固和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规范科室晨晚间护理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实行责任制护理,床位包干到人,精心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满意的护理服务。四是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今年以来,加大临床路径管理推进力度,总结去年的成功经验,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病例的入组率和完成率,县人民医院入径管理病种数达18种,入径科室为7个,入径管理病人数达795人,入组率和完成率分别为63%和98%。五是深入推进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加强处方点评和超常预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对排名靠前的单位负责人和医师实行诫勉谈话。

(六)统筹做好创卫、党建、行风建设等其他方面工作。

1、爱国卫生、创卫等工作深入推进。一是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得到加强。鉴于换届人事调整,县政府对爱卫会组织适时调整,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乡镇爱卫会组织也作了相应调整。为有利工作及事业发展需要,县爱卫办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5人。二是创卫工作扎实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是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德政工程。在“五城同创”委员会正确领导下,全县卫生系统上下一心,迎难而上,做到“四到位”,即“认识到位,思路到位,行动到位,保障到位”,创卫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已进入申报资料阶段,卫生乡(镇、村)、卫生单位(庭院)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市爱卫会现场考核验收,命名市级卫生乡(镇)9个、卫生村20个、卫生庭院80个,推荐申报省级卫生乡(镇)9个,省级卫生村20个。三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成效明显。按照国家卫生县城考核标准要求,调整了全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组织,明确了职责分工;印发了《关于开展春季灭鼠、灭蟑和杀灭蚊蝇活动的通知》,发放了日常防治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举办了病媒生物防制培训班2次,受训人员达200余人;对东风、雁家湖等社区开展综合治理活动,对农贸市场、城区公园等重点场所进行了专项治理消杀。6月初,顺利通过市级病媒生物考核组达标验收。四是健康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开展公众控烟活动,大力宣传吸烟危害。县政府印发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管理规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告》;继续开展卫生系统率先控烟活动,建章立制,加强督查,跟踪问效;组织开展“5.31无烟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群众咨询人数达200余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制作并发放了健康教育知识手册1万余份,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10块,开展健康教育咨询讲座2次。

2、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成效突显。今年,我县卫生系统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紧扣“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强根基,健机制,活动基础得到夯实。一是加强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自活动开展以来,进一步健全党组织职责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培训制度、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员监督制度,完善落实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制度、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二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水平。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优化结构,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营造浓厚活动氛围。2月15日,局党委召开卫生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关于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会议精神,并就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全面部署;局党委多次召开协调会、推进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强化了工作措施。四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今年3月,局党委对9个基层党组织开展分类定级工作,县人民医院党总支等5个基层党组织被定为优秀,卫生监督所等4个党支部被定为一般。五是树立模范典型。注重挖掘、树立在基层组织中立足本职做出一流业绩的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中促医改、立足岗位做贡献上“学先进、见行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环境。2)抓落实,求实效,规定动作不走样。一是做好公开承诺工作。全系统16年党组织、16名党组织书记、172名党员作了切实可行的承诺,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取得了预期效果。二是做好基层联系帮扶工作。继续实行党员联系挂点制度,局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帮扶联系点邹桥乡石门村,开展民情家访活动,听民情、解民难、促和谐,与村干部共商农民增收致富大计,工作得到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可和好评。1-4月,拨付包村帮扶点邹桥乡石门村帮扶资金1.5万元,拨付邹桥乡杨坊村新农村建设建设资金0.5万元。三是抓好党建示范点建设。结合日常党务工作考核,局党委确定县疾控中心党支部为先进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局党委领导多次深入示范点全面指导建设工作,示范点建设在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围绕中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四是巩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四亮四创四比四评”,积极倡导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今年3月,我县卫生系统参加市局组织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集中临床技能大比武活动中成绩突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获大比武优胜单位称号,九名医护人员获岗位技能标兵称号。另外全力打造县疾控中心预防接种门诊部“群众满意窗口”,做好二名医务人员“优质服务标兵”申报工作。

3、整治干部作风活动扎实推进。一是宣传发放,营造氛围。今年2月,全县卫生系统在县人民医院召开动员大会,传达县委县政府及市局关于“整治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会议精神,下发并学习了《全县卫生系统整治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精心部置,全面推进。我局成立整治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对整治活动进行精心安排部署。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我局下发了《县卫生系统开展“整治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及《卫生系统刚性整治干部作风“十个不准”》,集中讨论与个人自查相结合,认真查摆并切实解决卫生系统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服务和促进发展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审批效率明显提高。三是自查自纠,整改提高。通过召开专题民主讨论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分级分层对各单位机关作风进行查摆和互查互摆,查摆了当前干部作风中存在问题18个,其中走访群众征求意见2个,民主测评征求意见2个,直接受理举报1个,上级部门转办4个,日常收集意见和建议9个。针对存在问题和建议,局党政班子专题研究,认真剖析,查找问题根源,对有关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跟踪问效,有力促进整治活动深入开展,改善服务质量和态度,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4、卫生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我局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强化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着力宣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及公立医院改革等医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大力推进卫生应急、疾病防控、妇幼卫生及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的宣传,卫生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创办《卫生工作信息》。积极做好以医改为重点的卫生工作的宣传,使县委、政府领导、各乡镇及相关医改成员单位充分了解医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引导社会各届理解、支持和参与医改等卫生工作。2月15日,我局创办《卫生工作信息》,分政策导读、工作要闻、工作动态、防病提示等四大版块。截止目前,已刊发7期,报送信息达80余条,得到领导和社会各届好评。二是与县电视台联合开办《卫生天地》专栏。为积极策应县委、县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暨迎接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工作的部署,广泛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质、培育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我局与县电视台联合开办《卫生天地》栏目。栏目每月1期,每月第一周周五黄金时段首播,每期节目播放8次。6月8日播放了第1期《县卫生局组织开展对口帮扶义诊活动》,社会反响较好。三是发挥好政府、卫生局等网站平台作用。充分利用新闻网、政府网及卫生局网站重要平台作用,做好卫生信息宣传工作。截止目前,通过网站报送卫生信息90余条,及时政府民生通道网民回复3条,信息报送、上网率位居全县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乡镇卫生院编制偏少,临时人员较多,经济负担重。因我县是人口小县,省编办按农业人口1.2‰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数为134个,后争取2个,共136个编,而全县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197人,临时人员90人,实行药品零差率后,业务收入减少,难以保障工作正常运转。

2、卫生专业人员严重缺乏,面临“优秀人才不愿留,想要的适宜人才进不来”的窘境,极大地制约了医疗机构的发展,难以解决“看病难”问题。

3、近几年国债项目建设,虽解决了乡镇卫生院办公、业务用房需求,但职工宿舍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乡镇卫生院宿舍周转房建设推进较慢。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认真做好民生工程和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做好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和国家卫生县城的申报工作。

2、认真做好妇幼保健及卫生监督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卫生监督所建设项目如期完工;积极向上争取支持,争取乡镇卫生院周转房建设项目。

3、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卫生人才招聘和培训人才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