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0:37:20

维度范文篇1

换言之,在师德建设的实践中往往是更多地研究和关注教师对民族、对国家、对职业、对学生、对学校等外部世界所应具有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良心、职业责任、职业义务等,而较少研究和关注教师个体内心世界产生冲突、失衡时所应采取的态度、信念、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似乎师德只是约束教师的行为,督促教师自觉为国家、民族、社会、学生的利益而尽职尽责的外在手段,忽略了师德对教师个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提升精神境界、获得幸福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至于教师自身很难发现师德除了对教育事业、对学校、对学生的意义外,对自己有何意义。因此,师德规范对许多教师成了一种外在的要求和压力,使教师体验到的是更多的压抑和无奈,师德建设也往往流于形式,从而影响师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康德曾指出,无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当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康德把这作为一条道德的绝对命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更是首先确认人为目的的一贯性和终结性。师德理应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深层意蕴和道德上的终极意义。何况,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反映在教育领域,个体生命价值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进入教育价值选择的视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个体幸福的关注也将会成为主流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审思师德的工具性价值与人本性价值的意义与定位,寻求师德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之间动态平衡、相互协调的科学关系。师德建设应该走出“目中无人”的功利化、工具化的泥潭,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人类对自身认识、理解的发展和深入,适应教师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的不断增强,关注教师的生命世界和生活世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的意义。这样,我们的师德规范才更符合人性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在生活、教学中践行而彰显其人本意义与价值,从而师德建设机制才可能获得良性运行与发展。

二、维度二:师德的目标选择———崇高性与正当性的并举

由于受传统师德工具化价值取向的折射,在师德的追求目标上,崇高性往往成为人们对教师的人格期待,从过去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今天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都在塑造着教师人格至善的神圣道德形象。诸如教师的职业被举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本身被定格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行为要求被隐喻为:似蜡炬燃烧自己,如春蚕吐尽丝华,像黄牛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与此相应对教师提出了忠诚教育事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无私奉献、做全社会的楷模等相当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及自身人格修养要求。而一旦师德被贴上“崇高”的标签、罩上“神圣”的炫目光环后,教师就会变得似我非我,失去了本体贴近生活的道德感知,失去了自我、自由和幸福,剩下的往往只是不自觉的单向度的牺牲与奉献,这种偏重崇高性、缺乏现实正当性的师德规范未把师德建设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教师提升个人生命质量的内在需求联系起来,这样脱离教师个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缺乏人文内涵的师德使人因承受着人性的苍白而感到敬畏,并最终因其高远而形同虚设。也正因为如此,“当回归现实的生活世界,当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功利物欲的横行,粗俗虚假的泛滥,一味标榜神圣的师德当然就不堪一击。于是,人们惊呼教师的‘缺德’:‘人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对待学生冷漠无情———缺乏爱心;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物欲熏心;人格底线坍塌———形象扭曲。所有这些有悖师德的‘反师德’倾向的反常的恶性膨胀,也使得学校这块净土遭遇重度污染,使教师的生活在浓重商业色彩的诱惑下负重前行,导致精神家园的裂变,在丢掉了心理的自由与安全后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同时,当教师被推上圣坛扮演“圣人”的角色,必然以“完美道德的代言人”出现,必然使教师处于知识垄断者的地位,导致师生关系中教师心理上存在的位差优势,这种先声夺人的俯瞰心态,预定了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的“授—受”关系和在人格上的“主—从”格局的基调,我们所追求的师生平等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镜花水月”。我们知道,作为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是作为平凡人去扮演的一种普通的社会角色,教师职业虽然具有育人的特殊性,但毕竟是一种有着千余万人从事的社会职业,片面强调教师的崇高奉献和牺牲精神而忽视对教师的情感关心、利益保障和需要满足等,且以理想化的社会道德期望作为每一名普通教师的日常生活行为尺度,本身就缺乏人本精神;用社会对教师中精英分子的崇高道德精神的颂扬、赞誉之词与评价度量所有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有失公允。况且,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思想觉悟、职业操守还难以达到理想的境界,教师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既不能脱离社会的经济基础,也不能脱离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应首先肯定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正当性,因正当性更多的是面向个体权利的,关涉自我的生活计划与目标追求,是个人的合理性生存状态。而高尚性则更多的是一种面向公共场域的、指向未来理想的高层次吁求,教师德行养成的过程本该是从正当逐步接近高尚的过程,若以高尚作为唯一的目标来面对所有的教师,这不现实且缺少内在的伦理依据。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师德追求目标,从口号满天飞的浮躁而虚幻的理想主义的光环中摆脱出来,在崇高性与正当性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毋庸置疑,道德是人们对理想世界的把握方式,本身应该具有超越性,特别是教师职业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独特使命,的确应该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但要求每个教师都达到理想的神圣至高境界,皆成为社会的表率与楷模,显然背离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忽略了不同个体的不同道德需要和道德境界,无视人类必需的共同“底线伦理”。考虑到当前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这一社会现实,以强调无私奉献、照亮他人毁灭自己为基本特质的师德目标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更理性、更具有人本主义理念的选择应该是使师德规范建立在社会生活的地基上,建构一种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而又与理想追求相结合的师德规范,让教师走下“圣坛”,融入日常的生活世界中,在体现人文精神理念的师德规范的浸润下,教师们不仅可以毫无保留地奉献,同时也可以问心无愧地索取;不仅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践行道德义务,并同时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发展权利和自我幸福,进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维度三:师德的评价标准———先进性与层次性的兼顾

由于传统理想化师德的引领,在教师道德的评价标准上,我们更多地强调一致性与先进性,忽视了广泛性与层次性。其实,每个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的阶段是有差异的,有的处于生存型状态,有的处于享受型状态,有的则处于发展型状态,这便有了不同的教育境界:或属职业谋生之境界,或属专业发展之境界,或属事业追求之境界;于是也就有了不同的从业态度:或尽职,或敬业,或乐业,可以说每个教师选择了什么样的“道”,也就表现出什么样的“德”。由于过去我们的师德建设未曾切实地体现层次性,而一厢情愿地执着于师德先进性的目标追求,更多的是一种与现实存有距离的理想化的口号和定性的格言,所颁布的师德规范在内容上随意性较大,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师德规范和规则泛化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师德规范整体功能的发挥。当下重要的是,在师德评价标准上,合理确定师德阈限,注重先进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并根据大多数教师应当和可能达到的实际水平,建立起内容合理、具有系统分层、细化可操作的师德规范,以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将师德规范划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师德理想,它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集中体现着师德建设的性质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体现着教育专业至善至美的道德境界,虽大多数教师难以企及,却能给教师整体树立一个不断追求的终极目标。师德理想主要发挥导向和激励功能。其次,师德原则,它是对教师的中级要求,是指导教师的行为准则。在一般情况下,原则所表明的是教育界认为应当而且能够达到的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允许根据情况变通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师德原则主要发挥指导功能。最后,师德规则,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师德规范的核心部分,规定得更明确、更具体、更有约束力,也更具有操作性。师德规则主要发挥约束功能。一句话,应要求教师在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引领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逐渐向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

四、维度四:师德的达成方式———规约性与关怀性的结合

维度范文篇2

本文作者:赵保国刘勇工作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消费价值观量表的研究

1.量表的构建本次研究中,我们运用RVS量表的理论框架,以罗克奇提出的基本价值观模型为基础,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同时将农村居民小组座谈会得出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价值观因素融入其中,最终根据消费价值观基本成分的不同,将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划分,即“消费价值目标”和“消费价值手段”。具体的维度构想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量表初稿确定了8个价值观维度,其中消费价值目标包括经济型目标、象征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功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5个维度;消费价值手段包括超前性手段、谨慎性手段和保守性手段3个维度。每个维度含5个测项,总计40个测项,采用李克特自评式五点量表,按照“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确定”、“基本同意”、“完全同意”依次对应l分、2分、3分、4分、5分计分。2.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在正式研究之前,先采用100个方便样本对问卷进行初测,从填写错误和初步信度两方面对问卷初稿做了若干项目的修正,最终保留7个维度,30个测项。在正式研究中,笔者在我国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河南、山东和浙江3大省18个乡镇的农村居民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纸质问卷进行调研,共计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0(1)信度检验。Cronbach-α系数是信度检验中最常用的参考指标。Bryman和Cramer[5]指出,α系数值越高代表信度越好,大于0.80时表示问卷内容具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α系数值不宜低于0.60。运用SPSS17.0对本问卷各维度进行分析,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60,且取值在0.67—0.81之间,这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作为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2)效度检验。为检验问卷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了“KMO球形检定法”。KMO是比较变量间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度量指标,其值越逼近1,代表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SPSS17.0对消费价值目标和消费价值手段分别进行效度检验,其取样适当性数值KMO都在0.80以上,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值达到显著性水平,依据Kaiser[6]的观点,说明样本适合进行因子分析。3.量表的因子识别及验证(1)探索性因子分析。Nunnally[7]认为,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其样本量应至少为量表测项数目的10倍。本研究的初始量表共包含30个题项,因此在做探索性因子分析时,运用SPSS17.0软件从500个样本中随机抽取300个进行分析,并用其余200个样本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鉴于消费者价值观由“消费价值目标”和“消费价值手段”两个方面构成,因而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二者分开进行研究,并采用正交旋转法,方便共同因子辨认及命名,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由表3和表4可知,原来的30个变量已经被归为7大类,表中各个子项目分别归属于对应载荷最大的因子,载荷值均在0.50以上,表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构想效度。经过因子分析,本文提取了7个因子,从各因子的解释变量和顾客价值感知角度可以对这些因子进行如下界定:因子1:“新潮时尚因子”。包含5个测试语句:“与左临右舍相比,我穿的更加时髦”,“我向往城里人新潮的生活”,“我更倾向于购买流行的商品”,“购物时我喜欢尝试新产品”,“保守与时尚之间我更倾向于时尚”。这些语句代表了农村居民对都市新潮生活和时尚元素的喜爱与渴望。因子2:“面子地位因子”。包含5个测试语句:“购买名牌高档商品能让我在朋友或邻居面前更有面子”,“购买廉价或打折降价商品是件丢面子的事情”,“拥有一两件名牌产品,我会觉得与众不同,家里有小轿车等高档品能提高自己在村里的地位”,“穿着打扮象征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这些语句显示了这类农村消费者重视品牌,认为购买或使用名牌产品能使自己更有面子或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购买廉价或打折降价商品是件丢面子的事情,因此对这类消费者来讲,品牌效应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子3:“勤俭节约因子”。包含4个测试语句:“我通常选择购买便宜实惠的商品”,“我倾向于购买打折降价的商品”,“我通常不考虑购买太贵的商品”,“买东西时我经常首先考虑价格”。这些语句显示这类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特别注重价格,倾向于购买便宜实惠、打折降价商品,价格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最主要因素。因子4:“情感需求因子”。包含4个测试语句:“卖场的购物环境会影响我的购买决策”,“售后服务好的产品,让我买起来更放心”,“商家的服务态度会影响我购物的心情”,“别人的意见会影响我的购买决策”。这些语句显示了这类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特别注重购物给他带来的感觉,购物环境是否惬意,购物过程是否有乐趣,购买商品时是否受到了贴心周到的服务,厂家的售后服务是否能让消费者放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子5:“谨慎理性因子”。包含5个测试语句:“我对家里的日常花销非常谨慎”,“选择购买商品时,我经常考虑家里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对我来说过日子应该能省就省”,“购买商品前,我经常会货比三家”,“家里的东西坏的时候,我通常进行修理而不是买新的”。这些语句显示了这类农村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特别谨慎和理性,购物前会考虑家里需要和支付能力,会货比三家,收集到充分的信息后再消费,很少发生冲动消费的行为。因子6:“保守储蓄因子”。包含3个测试语句:“将大部分收入存在银行里很重要”,“我一般不会购买很新奇的产品”,“我认为钱存了比花了强”。这些语句显示了此类农村消费者不会轻易购买新奇的产品,其消费观念甚为保守,储蓄倾向很强烈,认为家庭有一定的存款是生活安全感的保障,因此他们即使有支付能力也很可能不会转化为消费需求,有点守财奴倾向。因子7:“超前消费因子”。包含4个测试语句:“我有时会借钱购买家里支付不起的东西”,“我认同有钱就花、想花就花”,“如果有机会,我愿意贷款购买家里需要的东西”,“我愿意分期付款购买需要支付利息的商品”。这些语句显示了有些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意识超前,认为花明天的钱换取今天的享受很正常,而且他们的消费需求很强烈,为了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宁愿去借钱或贷款。(2)验证性因子分析。对于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我们已经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到了构成“消费价值目标”的4个因子和构成“消费价值手段”的3个因子。但是由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是未知状态,导致所有因子负荷、唯一性方差和因子相关等都是待估值,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又开展了验证性因子分析,以进一步验证各维度的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模型的稳定性。余洪文[8]指出,验证性因子分析能够用于检验潜在变量的存在性、原定假设下的因子结构、评估测量工具的效度并对所涉及的各种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往往通过结构方程建模来测试,可以进行测度模型及包括因子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建模并拟合的统计软件有很多,比如LISREL、AMOS、EQS、MPLUS等,其中最常用的是LISREL。Shumacker和Lomax[9]研究发现,在大部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中,样本数都介于200—500之间。本研究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抽取了500个样本,采用LIS-REL程序对模型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消费价值目标”和“消费价值手段”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研究中,存在许多测量指标和标准,用以表示模型的总体拟合程度,这些拟合指标可以分为三类:绝对拟合指标、相对拟合指标和简约拟合指标。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对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拟合指标,其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一般认为,应该参考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判定某个模型能否被接受[8]。Esbens-en[10]建议同时考虑上述三类指标,其优点在于,同时使用三类指标时,更能够对模型的可接受性达成共识的结果。根据公认的标准,本研究采用的指标如表5所示。根据表6显示,拟合指标大多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证明原设定模型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可接受程度,同时验证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所得出的因子维度是合理的。

研究结论

本文对消费价值观与农村居民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国内外相关消费价值观量表的基础上,自编了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问卷,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结构,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特点。以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包含“消费价值目标”和“消费价值手段”两个方面,“消费价值目标”由“经济性目标”、“象征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四个维度构成,“消费价值手段”由“超前性手段”、“谨慎性手段”和“保守性手段”三个维度构成。根据上述维度的特点,笔者提出假设并通过对应分析、列联表分析及卡方检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证实,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可以通过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来细分我国农村市场。第二,不同消费价值观的农村居民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第三,不同消费价值观的农村居民对品牌选择、商品价位选择和促销活动存在显著差异。第四,不同消费价值观的农村居民具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目的。第五,消费价值观是决定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本质原因,与其所在的地区没有根本联系。四、研究局限及实践意义本文不足表现在:在样本选取上,由于时间和经费不足等原因,调查抽样只在河南、浙江和山东等省份进行,取样还不够全面,因此对于反应全国的整体情况具有一些局限性;在调查方法上,有限的文化水平很可能使农村居民对问卷题项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偏差,并直接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价值观进行研究,可以预测农村居民未来的消费倾向,洞察他们之间的消费差异,并据此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对各细分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有区分度的差异化营销策略。

维度范文篇3

1时间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历史、正视现实、面向未来

时间维度,是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分析和挖掘的精神内核。总结了党和政府在执政历程中的种种经验和优秀传统,分析了在当前这一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所面临的特殊形势和复杂环境,也指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第一,要尊重历史。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雄浑壮阔的革命文化和科学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丰厚的底蕴,在将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时,要关注到精神与这些优秀文化之间的关系,全面总结这些文化之中的优秀因子,在分析解读精神、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这些优秀的因子也纳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之中,鼓励广大高校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和全面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伟大成就,进而由内心自然形成对理论成果的深刻认同。第二,要正视现实。精神是对当前阶段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所承担的发展重任、所应完成的发展目标的全面概括。将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对当前所处时代以及内外部环境做出透彻的解析,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愈加明显,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严峻而复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冲突更加尖锐,多种思潮与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持续升级,高校大学生是最珍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是最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战场,在贯彻落实精神时要注意引导广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强化斗争意识,做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三,要面向未来。习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理想,以梦想激励、振奋和鼓舞全体民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注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引领力。在将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时,与他们共同描画新时代、畅想新未来,要引导广大高校学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导向,引导他们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相结合,将最大化实现自我价值与为人民群众服务紧密关联,通过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这一行为来承担新时代所赋予的重大使命。

2方位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自身在意识

领域、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定位方位维度,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在高等教育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定位。在充分理解精神的前提下,高校应明确自身在这些领域中的定位,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功效、承担使命。第一,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是人类在基于自身思维能力,在环境和信息等条件的影响下为对事物所形成的理解和认知,如,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会议特别指出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强调构筑起一道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围墙”,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安全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治安全的重大举措,高校要充分考虑到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特点,积极借鉴和采纳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成果,设计一整套科学、系统、规范的教育方案,力争培养出具有大批较高政治素养的毕业生。第二,高等教育事业。“为国养士”,我国高等院校在现当代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前阶段,就“德才兼备”这一标准进行分析,其中的“德”,不仅包括道德修养,同时也包括“政治素养”。报告提出了培养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更好地完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应当切实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通过有效举措更加透彻地分析和解读精神,将其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之中,使之成为引领广大学生个体完善的重要精神源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完善与发展。第三,社会主义事业。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为之共同奋斗的伟大理想,社会主义事业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巨大成就,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构成,报告中写到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大高校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公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要求贯彻落实到实处,是尽快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目标的有效举措。

3系统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社会实践、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基本框架

系统维度,即从一个体系之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密切关联角度来考虑,将精神贯彻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之中,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社会实践,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基本框架。第一,立足社会实践。精神是党和政府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深刻领会精神中全面总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广大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总结和反思。高校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当借助有效的实践活动,如党团活动日、志愿者服务、实地参观、讲座,等等,在具体实践中将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促使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养成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观念意识和行为习惯,最终成长为具备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第二,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即从全局视角对整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规划,确保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推进,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完成高等教育所承担的重大历史使命。高校,要坚持精神的指引,审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标准,制定科学严谨的工作目标、方案、计划和流程,并借助强有力的措施将精神贯彻落实下去,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感知到精神的重要力量,真正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意识形态之中。第三,完善基本框架。基本框架,具体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精神的贯彻落实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高校要高度重视,可以在吃透、弄懂精神的基础上,尝试将整个精神融会贯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具体细节之中,确保整个教育有方向、有实践、有评价、有总结,并最终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上。党的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作为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兴盛的未来和希望。思想政治教育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一种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有效路径,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依托时展进行调适和创新,如此方能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精神凝聚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经验和执政智慧,是对过去的有效反思,是对现实的全面审视,也是对未来的种种构想。新的发展时代已经以不可逆转之势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已然发生改变,高校要充分正视当前形势,努力将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切实履行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大举措,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宝贵人才,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蜀望.对高校深入贯彻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的方法探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11).

[2]陈鹤松.党的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探究[J].高教论坛,2018(1).

[3]周苏娅.聚焦新的历史方位让党的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堂[J].奋斗,2018(1).

维度范文篇4

【关键词】公民社会;艺术维度;美育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建设理论。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家正积极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公民社会的构建具有多种结构性要素和维度。从艺术维度出发,其能为公民社会的文化建设提供良好条件,推动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和生活建设,提高公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因此,艺术维度构建对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

公民社会,又叫市民社会(Civil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该概念源于西方社会变革历程,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公民社会理论在早期较为复杂,且观点并不统一。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正式提出了公民社会的概念,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对其加以完善,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属于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要素,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价值原则。其结构性要素包括私人领域、志愿性社团、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基本价值与原则有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和开放性、参与性和法治原则。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公民性是指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可能性和规定,如从事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应承担的责任与能力,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认同。公民文化是指公民在参与公民性活动中应具备的文化素质,是公民性的重要组成。我国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应加强公民文化的建设,提升公民的精神水平和文化素养。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艺术在公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深化,增强公民对艺术的理解力,将有利于公民社会的构建。

二、艺术维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根据公民社会的开放性和公开性,应当在公共领域突出艺术性,以促进公民社会的构建。在公民社会进行艺术维度构建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应当考虑现代人城市聚居的生活方式,公共领域的艺术设计应当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推动社会进步。在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猛,产业革新较快,倡导以人为本、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有利于重新认识和评估人类的自身价值和地位,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应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与爱护,并将其体现在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如公共艺术创作活动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二)大众参与原则。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应当积极调动大众的参与性,以推动公民社会的构建,这要从唤醒公民的意识觉醒开始,让公民社会的艺术建构活动关联到每一个人,使更多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艺术活动提供大量的创作空间。公民也能在参与中获得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三)情景交融原则。艺术追求以情动人,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艺术能以美妙的旋律或无声的语言唤起人们的生活热情。在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中,应强调人性与情感的回归,不断深化人们的理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增强感性认知,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升公民社会艺术维度构建的品质。(四)继承与创新原则。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应当融入现代生活理念,以科技成果推动艺术创作,并反映社会的科学和文化水平。社会在发展,人类也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更新社会文化价值。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应当重视传统和历史,注重传承和发展优秀的艺术,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带有当下时代特征的艺术成果,加强创新与探索,实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五)可持续发展原则。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活动应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突出可持续发展原则。人们应从制度、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完善公民社会,使之与生态文化相融合,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艺术的积极作用。

三、艺术维度的构建

当前,我国的公民社会构建正稳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其艺术维度构建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原则,采取符合我国国情的艺术维度构建策略,提高公民艺术涵养。武汉市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经过漫长的发展,自近代以来,逐渐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武汉城市功能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体现在城市的公共艺术方面。下面,笔者以武汉市为例,分析公民社会艺术维度的构建方式,希望能加深人们对当代公民社会艺术维度构建的理解。(一)加强法制建设。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使我国城市相关部门能够从法律、法规、条例等角度对艺术建设实施规划、审批与管理,将城市中的艺术建设纳入相关法律中,做到有法可依。地方相关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发展需求的地方性法规,加强对艺术维度构建的规划、组织、实施、资金筹集、验收及维护与保养等方面的管理,使各地的艺术建设活动以可持续发展方式向前推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武汉市政府一直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先后出台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力图将武汉市的商贸文化融入城市建设中。规划政策提出要保护传统历史文化建筑及武汉长江大桥等,形成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体现出武汉市鲜明的城市文化。在这一背景下,这些建筑及公共设施中的艺术元素也能顺势得到重视和弘扬,这对艺术维度构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二)制定公共艺术规划方针。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公共艺术规划方针,指导我国公共艺术建设,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公共艺术规划应当与我国艺术产业发展相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都应符合公共艺术规划的原则,并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以保证公共艺术建设循序渐进的开展。武汉的公共艺术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城市各区域公共艺术的发展相对不平衡,其呈现主题与形式也相对单一,如武汉汉阳龟山风景区的赤壁大战全景画馆的建筑与整个龟山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并不协调,受到广泛质疑。因此,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制定公共艺术的规划方针十分必要。(三)加强职能化管理。为了加快公民社会中的艺术维度构建,应当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公民社会中各项公共艺术事业进行管理,如文化遗产、公共雕塑等。加强政府职能管理,派专人管理文化遗产,保持文化遗产的状态良好,让后代也能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是公民社会艺术维度构建的责任之一。同时,管理机构可以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于各地公共艺术品的建设和保护,实现艺术维度构建可持续发展。武汉市在东湖风景区设立了“寓言雕塑”主题公园,占地4.4公顷,位于东湖听涛景区的最南端。该公园将东湖自然山水环境与现代公园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以古代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等为主题创作了群组雕塑。这批雕塑富含哲理,造型简洁、古朴,让游人在游玩时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寓言雕塑”主题公园由东湖风景区统一规划、管理,同时对其进行监督和保护,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公共艺术环境。(四)加强公众参与。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强调公民的参与性,要求公民尽可能地参与到艺术维度构建中,使得公共艺术真正成为面向大众的艺术,这将有利于推动艺术在城市中的发展与繁盛,也有利于提升公民的艺术鉴赏能力。汉口江滩是武汉市最具标志性的自然环境之一。武汉市政府对汉口江滩进行了防洪和环境综合整治后,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娱乐休闲设施,增设了系列公共艺术品,为市民提供了具有滨江文化的公共休闲空间,使其成为人们感受武汉城市文化的重要场所。新汉口江滩拥有大面积的立体绿化带,西面长江,与黄鹤楼隔江相望,东邻江汉路步行街和沿江租界建筑群,南连龙王庙,具有开阔的视野及优雅的临水活动空间,成为武汉市中心城区内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态景观长廊。武汉市民可以漫步其中,感受自然与艺术结合后带来的美好景致。(五)突出科技性。科技的进步产生了大量新材料和新技术,使得艺术创作在手段和材料等方面都有所更新,并诞生了大量艺术品。在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中,人们应加强艺术创作对科技的运用,并积极促进传统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以创作出具有现代感且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品。武汉市地铁3号线是2016年新建的地铁线,被称为全国第一条艺术地铁线。部分地铁3号线的站名能够展示其沿线的历史,如二七路站的设计构思来源于“二七”大罢工。该地铁站以“二七荣光”为主题,将历史题材与当代艺术相结合,表达革命主题,缅怀先烈,致敬历史。地铁建设技术与当代艺术结合后,构建了独具匠心的公共艺术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公民社会中的艺术维度构建是我国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要求现代社会中的公共艺术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文化艺术性。加强公民社会的艺术维度构建,能够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审美能力,强化社会的美育功能,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建设,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建设。

作者:徐晓风 王升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一川.通向公民社会的艺术批评[J].艺术评论,2012(3).

[2]李公明.公共艺术与公民社会建设[J].上海艺术家,2014(6).

[3]李昕.公民社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理性分析[J].民族艺术,2008(2).

[4]许健,张克端,李沙.雕塑问题与公民社会——许健与张克端对话录[J].美术观察,2011(8).

[5]潘耀昌.公众触摸话语权——谈公共艺术机制[J].艺术当代,2008(5).

维度范文篇5

关键词:平面设计;维度扩展;含义和表现;扩展方法

一、平面设计维度扩展的含义和表现

传统平面设计,是以纸张、墙面等平面媒介为载体,通过图形、色彩、文字来表达作品信息的视觉媒体形式,是一门以二维形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艺术。然而近年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觉图像时代,每天都被大量的视觉信息所包围,为了能够使设计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设计者试图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维度扩展就是其中的重要表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些新的设计手段、设计材质、设计载体等,突破原本的二维空间限制,将平面变得立体,静止变为运动,使平面设计向立体的、动态的、真实的空间形态延伸,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既是新时期平面设计艺术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当代设计者重要的创作追求。

二、当代平面设计维度扩展方法

从当下平面设计的维度扩展方法来看,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扩展是指利用图形、文字、色彩等平面设计要素进行扩展。而外部扩展则是利用设计载体、设计材质等进行扩展。

1.设计内部扩展

众所周知,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近年来的很多创作者都对这三个要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创新,获得了维度扩展的效果。(1)图形维度扩展二维空间的图形自然也是二维的,但是一些创作者却别出心裁,利用三维图形突破了二维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了维度扩展。如青年设计师冯晓华创作的《沟通》,画面中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像是一张桌子,有两个人坐在平行四边形的斜边上,由此实现了人物和边线的垂直关系,获得了从二维到三维的扩展。在此基础上,又在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边放置了两个人物。从表面上看,四个人物是围着一张桌子坐在一起的,但是仔细观看后会发现,四个人物共用一个空间,而又不属于同一个空间,获得了反常的视觉效果,也深刻表现出了作品的主题,即当代人在沟通方面的障碍和困难。对此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曾深刻指出,那些看似矛盾、互悖的图形,总是能够引发观众更加深刻的思考,当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后,也就真正理解了作品。(2)色彩维度扩展色彩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第一要素,也是实现维度扩展的关键,能够给观众强烈的第一印象。如法国一家名为“PANGUR”手工玻璃制造商的LOGO设计,得益于现代印刷业的发达,使一些传统技术所不能表现出的渐变色、透明色、高纯度色等能够精准而逼真的展示出来。该设计针对这一特点,将不同颜色的玻璃碗随意的堆叠在一起,形成了对比、透视、跳跃的立体化色彩效果,既展示出厂家精湛的制作工艺,也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色彩审美体验。日本著名设计师草间弥生也是一位维度扩展的推崇者,并善于用不同色彩的圆点来实现这种追求。如代表作《洁白之屋》,既然是一间洁白的房子,所以墙面、地面都是纯白色的,但是却填满了不同色彩的圆点,不同的色彩交织在一起,瞬间就产生了一种立体感。仔细思考就会明白,作者所谓的这种“洁白”,乃是一种相对的说法,既可以是空无一物,也可以是包罗万象。(3)文字维度扩展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原本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但是在当代一些作品中,也成为了创作者维度扩展的重要方式。美国设计师斯蒂芬创作的《品德教育》中,将学生应具有的好奇心、坚毅、友善等品质,分别以彩色胶带的三维字体形式,投射到了真实的场景中。如画面是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场景,投射出的就是“好奇心”字样;学生在操场上踢球时,投射出的则是“坚毅”的字样。这种文字的立体化展示,以及文字含义和周围环境的高度融合,使原有的教育意义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达。著名运动品牌NIKE的宣传招贴中,有五六个不同字体的“NIKE”LOGO交织在一起,既有手写体,也有印刷体,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但是仔细分辨之后,还是能够分辨出字母本身,暗示了该品牌设计风格的多元化特点。可以看出,图形、色彩和文字,既是构成作品的要素,也是创作者实现维度扩展突破口,实现了设计内部的维度扩展效果。

2.设计外部的维度扩展

(1)载体维度扩展传统平面设计的载体以纸张和墙面为主,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物体可以用来承载平面设计,所以很多创作者也将载体作为了维度扩展的突破口。如MINI汽车的广告,作为著名的小型车品牌,MINI虽然车身小,但是内部空间十分宽敞,为了突出这一点,广告商将一个车头的正面图片放在地铁入口处,并打开了一扇车门,所有人都要经过这扇车门后下楼梯进入地铁,但是却形成了一种视觉错觉,即看起来像是所有人都进入了这辆车一样,用一种诙谐的方式表现出了内部宽敞的主题。印度一则钙片的广告,则直接放在大桥的桥墩上,将整个桥墩包裹起来,使之形成一个骨头的形状,远远望去,像是一根巨大的骨头在支撑着整个大桥,这款钙片的补钙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可以看出,当代创作者已经突破纸张和墙面的载体范畴,更加注重设计与真实环境的结合,寻找这个切合点之后将其作为新的载体,也自然获得了新的设计效果。(2)材质维度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如金属材料、玻璃材料、油泥材料等,都给创作者维度扩展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如汇丰银行一则汽车贷款的广告,一辆豪华车的画面,并不是印在纸媒上,而是印在镜子上,每当人们驻足观看这台轿车的时候,驾驶席上就会映出观看者自己的头像,像是驾驶者正在驾驶这部车子一样,有效增强了作品的体验感,如果观看者也想要这部车子,则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实现。又如日本健身会所的一则广告,先将健身者的现有体型轮廓经过成比例缩小后印在油泥上,然后健身者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利用专用工具对自己的体型进行修正,从原来的大腹便便逐渐变成了苗条舒展,成为了自己健身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此外,还有镂空雕刻工艺、喷砂工艺、激光雕刻工艺等,都能够在平面上进行立体化实物创作,让物体表面呈现新奇化和特殊化的改变,从而让人感受到真实的触感和空间层次感。(3)体验维度扩展传统平面设计中,观众观看纸面或墙面上的设计作品,与作品是处于两个空间的。为了消除这种隔阂感,很多创作者通过互动的生成,努力将作品与欣赏者融为一个整体,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效果。如一则保护鲨鱼的公益海报中,画面主体是一群在海面上畅游的鲨鱼,但是在鲨鱼鳍的部分,还有一个可以掀起来的小图片,掀开之后可以发现,鲨鱼鳍早已被割下成为了盘中餐,只剩下血淋淋的伤口,可谓是触目惊心。其效果显然是直观的讲述和表现所不及的。日本一座写字楼中,有一则贴在地面上的招贴,字体很小,需要人们弯下腰才能看清楚,当人们真正弯腰观看时,才发现文字的内容是:“是时候弯腰活动一下了”。以一种幽默而善意的方式实现了与观众的互动,达到了提倡运动的效果。可以看出,通过合理的互动,能够消除作品和观众的空间距离感,让两者真正融为一体,是一种有着极佳效果的维度扩展新方式。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的飞速发展,让很多创作者纷纷在创作理念、技法等方面进行革新,试图获得全新的视觉呈现效果和信息传递效果,维度扩展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欢。所以作为当代设计者来说,应该对此有充分重视,将维度扩展和更多类型的创新都视为一种重要的理念和追求,让当代平面设计呈现出新的风貌和品质。

作者:任慧娟 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

参考文献:

[1]董鳘靓.视觉元素多维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15(01)

[2]胡海燕,逯海勇.平面上的空间发展——议多维化平面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10)

维度范文篇6

[摘要]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进行探讨,而且进一步地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品牌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分析。

结果:品牌资产有六个维度的要素:品牌知名度、品牌信誉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品牌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

结论:品牌资产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并呈递进关系。

[关键词]心理学品牌资产构成要素

自从1991年美国著名品牌学家阿克尔提出“品牌资产”的概念以来,品牌就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产品的更新速度已经从以前的十几年,几年变成现在的一年,甚至几个月,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最有力的武器,最大的资源。

一、品牌资产的心理学含义

品牌资产﹙BrandEquity﹚是一种具有增值性的无形资产,它源于消费者的品牌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消费者的品牌购买行为又受其品牌心理的驱动,所以品牌资产与消费者的品牌心理之间有实质性的联系。我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做了个简单研究。首先询问第一组的被试如果购买一双质量较好的球鞋他们愿意出多少钱;接着问第二组的被试如果购买的这双球鞋是NIKE的,他愿意出多少钱;最后对第三组也是同样的问题,只是品牌换成了双星的。这次研究的结果非常显著,反映了品牌资产对于人们品牌心理效应的影响,如下表:

针对品牌资产的定义,不少学者或专家都是从消费者的心理来阐述品牌资产的,如:

品牌资产是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总和。

品牌资产是销售者对品牌的认知、联想、忠诚度和对产品质量的感知及与品牌相关的商标、专利等资产。

品牌资产是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值得信赖的承诺的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资产品牌定义为:消费者在某种品牌刺激下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感知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对该品牌带来的市场效益的总和。

二、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

品牌资产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品牌资产的消费者的心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可称为品牌资产结构的维度。这些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的。在品牌资产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其结构维度作出了不同的阐述。如Aaker认为,品牌资产的结构有五个维度组成:品牌质量感知、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和与品牌相关的商标、专利等其他资产,成为阿克尔模型。

品牌资产的三维度结构,用心理学的一般框架加以概述的,把心理学中的认知、动机、态度应用到品牌资产的研究中,认为其维度有:品牌认知、品牌动机和品牌态度。

以上两种都是从品牌资产的横向维度来进行研究的,考虑到心理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而且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接受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所以本文从纵向维度探讨品牌资产的结构。这一过程主要从品牌知名度、品牌信誉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品牌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等六个方面来体现。

1.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就是品牌的名气,即是指知晓品牌的人数以及知晓程度。品牌知名度是品牌资产的基础部分,品牌资产的其他构成要素均要在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之上建立。

品牌知名度是一个中性指标,成功的品牌知名度一定高,但知名度高的品牌不一定是成功的品牌。如以前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三株、巨人、南京冠生园等品牌,都因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品牌资产的其他要素,逐渐走向衰败,甚至消失。所以,检测知名度是好是坏的依据是品牌资产的其他指标,特别是信誉度指标。

2.品牌信誉度

品牌的信誉度是建立在知名度基础之上的,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诸要素的综合看法和评价,也是对某一品牌的信赖程度,它主要是由与品牌相关的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行为指标和技术指标决定的。如果品牌的知名度高,相应的信誉度也高,那么这样就有力于品牌资产的运营;相反,如果品牌的知名度高,但相应的信誉度却很低,只能不利于品牌资产的运营,甚至让品牌臭名昭著。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聚氰胺的出现使得三鹿的知名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信誉度却几乎为零,在消费者的谴责与讨伐声中,曾经价值一百多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宣布破产。

3.品牌认知度

品牌的认知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识别,记忆的程度,使消费者能在观念上形成品牌与产品之间的联系。品牌的认知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品牌认知的深度,这又利于培养消费者对某种品牌的购买习惯,比如当农夫山泉的品牌认知根植于大脑后,当口渴时立刻就能想起“农夫山泉,有点甜”。二是品牌认知的广度,也就是在购买或消费过程中品牌出现的范围,如可口可乐不仅在口渴的时候能喝,而且在其他任何时候都能喝。

品牌认知度与品牌知名度不同,因为后者是品牌认知的初级阶段,仅仅知道品牌的名字而已或是简单地了解,品牌认知往往包括对品牌的品质,特性以及功效的了解,主要强调的是消费者对于某一品牌是否认同和信任。比如消费者都知道太阳神是一种保健品,但对这种保健品的作用则知之甚少,更难与自己的需要联系起来了,这就是知名度高而认知度低的明显例子。要形成良好的品牌认知度,就必须有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

4.品牌联想度

当我们一说起肯德基,我们就会联想到肯德基门前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以及干净卫生,欢乐美好的气氛,时尚快捷的生活方式和彬彬有礼的服务;一提起重庆火锅,就会想起热闹的场面,甚至感觉自己已经闻到了那浓烈的火锅味,让人热血沸腾,这就是品牌的联想度。它主要是指透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是广告、服务、消费体验、销售通道等多方面综合的结果。从心理机制上看,品牌联想是建立在品牌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当对品牌的功能、特性、文化含义以及象征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并与个人的经验或经历相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这样有利于产生品牌联想。消费者即使没有亲自产生消费体验,也可以通过广告或他人的购买行为和语言来获得替代性的体验,由此产生对品牌的联想。所以,品牌联想既可以发生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后,也可以在购买行为之前。

5.品牌满意度

当消费者既对品牌联想产生了良好的体验,又在选择和使用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经验后,品牌满意度就出现了。品牌满意度是消费者形成的一种对品牌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态度。企业为了使品牌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口碑效应,就必须不断提升消费者的品牌满意度。

品牌的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品牌的任何一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不满。因此,营销者必须注意品牌管理中的各个方面,使品牌的各个要素以及每个要素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满意度才能得以实现。

6.品牌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多次表现出来的对某一品牌有倾向性的而非随意的行为反应,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决策和评估过程。

首先,消费者从知道有某一品牌的存在开始,结合它在社会上所具有的信誉度,通过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对该品牌进一步的认知,然后结合自身或他人的经历或经验,引发消费者对品牌所带来的利益的联想,于是产生对该品牌的积极态度,这种积极态度又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广告以及其他营销手段中得到强化,就会引发再次的购买行为。当消费者在不断的购买中,不断的获得高度满意,不断的被强化。在这良性循环中,消费者对品牌的积极满意态度就逐步的形成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它可以由消费者定牌购买的数量和定牌购买的持续时间来衡量。

但针对一些购买数量少而且使用时间长的产品,对品牌文化的喜爱和认同以及对品牌的宣传的积极性等可以用来衡量其品牌忠诚度。如2003年8月,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哈雷迷自发的组织起来,庆祝哈雷•戴维森100年的生日,这是一个品牌忠诚度的典型例证。哈维•戴维森公司的成功之处就是它有一个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强有力的品牌,而且品牌的作用远远超越了其产品所带来的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品牌资产的六个要素不是平行的,而是递进关系的。只有在前一个维度实现的基础上,后面一个维度才能出现;而且随着纬度的不断增加,营销者所必须付出的努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品牌资产的要素维度越高,能够实现的企业也越少。所以,营销者要正确地把握六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品牌运营中采取更有效的品牌推广手段,保证品牌资产的各个要素理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祝平:《品牌管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2]万后芬、周建设:《品牌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汪秀英:《品牌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凯勒著,李乃和译:《战略品牌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AliceM•Tybout.TimCalkins.KelloggonBranding.Posts&TelecomPress,2006.

维度范文篇7

1、形而上的维度。法律现象的直观反映,不是哲学视域目的所在,它在法所繁衍弥漫的时空中,是一种超然状态的反思和审视,不受概念的束缚,不受既存、现存和未存的框架的影响,在理性的星空中自由游弋,是对法律现象的观念基础的思辨升华。也可以说,是物质实体的出发点,精神实体的落脚点。是通过感性认知现实世界之后,又借助理性去寻求完美世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正是对中国法制发展历史的回顾,对法律文化传统的反思,更是立足过去,正视现在,对未来的一种理性的法律文化可行性的理性设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是对今天中国法治适时的法治理念的一种形而上的概括。

2、人性化的维度。以人为本思想是贯穿法律文化理论的应有主线。“……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这一论述阐明了一切理性产物必须具有人本性的基础特征。人作为类的存在物,既是一切事物的出发点,也是一切理论的落脚点,是法律文化进行哲学思辨不能偏离的生命线,人的自由意志能否合理显现则是衡量法律文化的标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人性化体现在不方面:一是人是法治的主体。这里的人是指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主人的权力和权利,依法治理国家,依法维护自己利益。二是人是法治的受益者。执法为民说明了服务对象,公平正义设定了服务标准,人民是法治社会最终目的,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应有之义。三是自由平等的普遍性与互惠性。在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法治成果惠及每一个公民,绝不会因民族、性别、年龄、文化的差别而区别对待,不存在被歧视和忽略的弱势群体,在法律的框架内,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一部分群体的获益不能以牺牲另外一些人的利益为代价,要有互惠理念,法律保障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成果具有普遍性。

3、批判性的维度。批判不是否定一切法律文化,而是敢于善于正视一切法律文化的不完善状态,去揭露并昭示天下,去批判以图超越。一味地顺从,不是哲学所固有的本真维度。在对法律文化的反思中,批判的态度无时不在,它是对历史回响的挑剔和选择,又是对当代迷茫的声讨和鞭策。不过,这种批判也是具有相对性的特征。“不管我们的批判性、否定性的见解具有多大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始终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毕竟是在对象已经开启的问题域中的一种后续性的、回应性的思考。”批判是对现实中不合法现象的指责,对不正确法律文化理念的一种纠正,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内心规范,在批判中使人们获得真知.在批判中走上理性之路,在批判中获得社会的进步

4、开放性的维度。开放性意味着法律文化的哲学思考属于永远的“尚未”范畴,处于永恒的超越状态。析学在途中。终极的理想目标,只是现实努力的方向,只能是无限地接近,而不会到达真实的彼岸。超越的维度是生成的必然要求。超越是批判性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前进的混合体。对人自身的超越、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超越、人与自然界对象化关系的超越、人与对象化世界关系的超越,说明了超越的概念外延的无限性。面对法律文化的这种超越既是对历史,也是对现存,既是对我,也是对他和它,是对人作为类的超越。既存的不一定是真正合理的,现实合理的不一定是要延续继承的,扬弃是超越的永恒主题,是“尚未”的现实内涵。通过对人的法制意识的深层不断蜕变,达到对人所处生存法制环境的改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现象,也有其历史发展周期。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也不是其永恒内容,这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性选择,随着社会发展和二个文明建设的加快,其内容要发生微妙变化,到一定时期还要发生质的飞跃,当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随着国家与法的消失,作为法律文化一部分的法治理念自然也要失去其存在价值。

5、价值化的维度。这显示的是方法论的内容。对法律文化的潜在的肌理的音lJ析,要通过多种价值手段来进行,体现着价值多元化的特征。无论是古代中国作为法律文化精髓的“刑德”思想,还是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理性”、“共和”思想,以及发展到近现代的“平等”、“自由”、“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复杂系统的法制思想,都在各自的时空内,在其有限的主观认知环境和客观状况下,与当时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和追求着时代的公平正义,维护着相对的和谐。今天的中国,公平、正义、效率、秩序、自由、平等、利益,这些具体的评判标准是法律文化作用于法制现象,即影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观念杠杆。这同时也可嫁接到对法律文化的透视过程中。分析现存的法律文化的彰显运行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趋同于人的本质规定性的公平、正义、效率、秩序、自由、平等、利益,这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判断功能。这种价值判断贯穿于整个法治建设过程中,渗透于政府行为、法人行为和公民个人的言行中,特别是在思想上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各种社会主义主体以这种理念为根据,以多元化价值标准作标尽.去判断某种思想、决策和行动是否是理性的需要说明一点,这种价值判断,不是个人的价值观,也不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而是人作为类的价值观,在本文中更可限定为人民的价值观。

维度范文篇8

一、模糊语言与语言的模糊性

对于模糊语言语用维度的关注,不仅是语言学内部的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语言哲学发展的一个映射。语言表达能否具有确定的意义,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家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3]69。在语言哲学发展史上,哲学家们对于语言模糊性的态度呈现出从否定到接受并肯定其合理性的态势。总的说来,以弗雷格、罗素等为代表的理想语言学派的哲学家们排斥模糊、歧义等现象,认为它们是语言的“缺陷”[4]553,追求语言的精确、完美,从形式与逻辑角度分析语言,旨在探索语言研究的科学范式,并力求将日常语言转化成为一种理想语言。而以莱尔、格莱斯、奥斯汀等为代表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则将关注焦点转向了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并不否认日常语言经常出现歧义、含混和混乱[5]195,而是肯定其存在的合理性。维特根斯坦[6]49将模糊语言与朦胧相片比较,认为有时模糊和朦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舍奈尔对于模糊语言的态度及所采用的研究维度都符合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的精神。舍奈尔开篇即明义,指出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于语言的模糊、歧义、含糊等现象的否定态度过于简单化[2]1,并强调语言的模糊性实际上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得体地使用模糊语言[2]3。她还进一步声明,对说话者和写作者如何在精确与模糊之间转换以满足交际需求的研究是她的主要目的所在[2]4。值得注意的是,舍奈尔对意义的理解与格莱斯的意义理论也有关联,她将其定义为“表示听者能够根据情境和背景知识,从对特定场合、特定话语的合理推断所能得到的所有命题意义”,即意义包括“句子意义”、“命题内容”、“蕴含”、“含义”等所有方面[2]24。换言之,意义等于语义加语用(semantics+pragmatics=meaning),意义是字面意思(whatissaid)加上含义(whatismeant)[2]29。那么语言的模糊性不仅要从语义层面来分析,而且要从语用意义上来理解。她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一个是让受试者对于不同语境中的相似模糊表达式作出推理,结果很有意思:a)…acarorsomethingcameby…b)They’vegotacarandthat…a句和b句中的模糊用语orsomething及andthat这两个模糊表达式字面意思并没有多大差异,但受试者根据不同语境对两者的蕴含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推理。受试者根据动词cameby将车(car)与“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相关联,对于其后的模糊用语orsomething给出的最佳例证是与“交通工具”这个语义范畴相关的概念,排在前三位的是卡车、大蓬货车、公共汽车[2]146;而b句中的动词got无疑使人更倾向于将汽车与“富人的财产”这个语用范畴相关联起来理解,而其后的模糊用语orthat则被理解为洗衣机、洗碗机、带三间卧室的半独立式房子等与财产相关的概念[2]128。因此,舍奈尔通过此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必须根据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这两方面才能确定一个模糊范畴标记语的范畴指称[2]128。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说,对于模糊语言意义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离不开语义层面的分析和语用层面的推理。

二、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

对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研究者看法不一,但无不涉及哲学维度的问题,如语言与客观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使用等。舍奈尔[2]5-13回顾了前人关于模糊语言根源的讨论,总结起来主要为以下几种观点:语言的模糊性源于语言使用的现实世界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思想的模糊性,而非语言系统本身;模糊语言的使用是出于语言交际的需要。舍奈尔对于语言模糊性根源的认识则综合了不同看法,首先她认为模糊是语言的内在属性[2]9,是语言的构成要素[2]8;其次,她也认为一些模糊语言源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或者源于人们感知世界的局限[2]7。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舍奈尔认同克里斯托和戴维的语用观,即在非正式语境中,说话人可能有意选择模糊语言实现交际目的[7]116。这一点在她对模糊语言现象的形式划分上表现得很明确。舍奈尔探讨的模糊语言主要包括模糊附加词、模糊词语及模糊蕴含这三类模糊语言现象[2]18。我国学者对模糊性的根源也做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区分,如伍铁平[8]141-142指出,要区别两种模糊性:本体模糊性(ontologicalfuzziness)和认识上的模糊性(epistemologicalfuzziness,或者叫观念上的模糊性),前者指的是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如颜色词的模糊性反映了客观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系统,各种颜色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指的是人们头脑中的模糊性,而不是来自客观世界本身界限的不分明。如汉语称谓语“舅舅”反映的是两种亲属关系,壮语则用不同词表达。张乔[1]48则赞同舍奈尔的客观世界存在着一些感知意义上的模糊事物的观点,但不认为客观世界本身有模糊事物存在。正如布莱克所说的,颜色词模糊性的根源“在于语言或不完善的感知:存在颜色过渡的准确点,只是我们没有能力找到它罢了”[8]287。归根结底,学者们考虑更多的是语言与客观世界、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关系,没有像舍奈尔一样重视语言使用者的主观能动因素。

三、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舍奈尔充分运用了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原则,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对自然语言中模糊语的使用和理解进行了语用分析。她还专辟一章(第八章)概括性地讨论了模糊语言在会话中的一些典型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2]173-195:1)提供适量的信息2)刻意保留信息3)说服性使用4)词汇空缺5)缺少具体信息6)置换作用7)自我保护8)权势与礼貌9)非正式性及气氛的营造10)女士语言如下例说明了礼貌因素在模糊语言使用中的作用:Couldwe,whenyougiveusouressaysback—andgiveustitles—couldwesortofmeetorsome-thing—because(.)Imean—theremightbethingswewanttoask[2]190学生在向老师提出直接请求后,通过使用模糊语言sortofmeetorsomething,一方面缓和语气,另一方面提供选择,以减轻对老师面子的威胁。按照格莱斯的理论,说话者既可以遵守会话原则,也可以违反这些准则,说话者违反会话原则时,会产生特殊效果,即他称作的会话含义。舍奈尔分析表明,模糊表达式的使用同样能用格莱斯的理论来解释,例如在语言学会议上报告语料提供者(in-formantwork)工作的一篇论文[2]33:We’vegotaboutfiveorsixofthembutI’monlygoingtotalkaboutthreeofthemtoday.显然这位语言学家知道自己的研究中涉及的语料提供者的确切人数,他本可以遵循数量准则,告诉听众确切的数字,而不使用模糊语言。既然他违反了数量准则,我们可以假定他是要传达言外之意,例如舍奈尔将此会话含义解释为:这个人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即将谈到的这三个语料提供者。品克[9]396指出,使用模糊语言是外交常用策略,他引用了一个有趣的关于女士和外交官区别的笑话:当女士说“不”时,她意思是“也许”;她说“也许”时,其实意为“是”;如果她说“是”,她就不是淑女。当外交官说“是”时,他意思是“也许”;他说“也许”时,其实意为“不”;如果他说“不”,他就不是好外交官[9]396。这个例子不仅表明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而且很好地说明了精确与模糊的辩证关系,精确语言可以表达模糊意思,模糊语言在特定情境下也能表达明确意义。在会话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很好地实现交际目的。反之亦然,创造性模糊语言的使用也可能带来消极后果,品克也给出了模糊语言使用不当的例子,如某两公司签订的商业合同中的模糊用语导致耗资巨大的诉讼等[9]397。

维度范文篇9

市治理主体作为一个包容性的体系,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按照参与的目的和动机,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归结

为三类利益主体: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本文进而提出了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定位、利益

关系、利益互动三个分析维度,以此作为分析城市治理中伙伴关系运行机制的指南。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城市治理;分析维度;伙伴关系

[Abstract]urbangovernanceintheinterestsofmanystakeholdersandcomplex,howurbangovernancei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thecardingsystemisthetaskofthisarticle.City

Managementofthemaincityasaninclusivesystem,themanystakeholdersinvolvedinaccordancewiththelunwen114purposeandmotives,fromanorganizationalformcanbeattributed

Themaininterestforthethreecategories:governmentdepartments,privatesectorandnon-profitorganizations.Inthispaper,thenputforwardtheinterestsofthemainurbangovernancepositioning,theinterestsof

Relations,theinterestsoftheinteractiveanalysisofthreedimensions,asanalysisofurbangovernanceoperatingmechanisminpartnershipguidelines.

[Keywords]stakeholders;urbangovernance;analysisdimension;partnership

治理的核心在于构建多主体之间相关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机制,每个主体的考量和行为都是基于特定的利益需求之上。作为多中心治理的一种形式,城市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就成为分析城市治理的关键因素。

在多元利益主体的整合中、在利益分配或再分配过程中,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性以及满足利益需求的各种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不同利益主体的自身利益偏好与其他利益主体难免发生冲突。城市治理的关键就是分析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实现机制的差别,寻求利益主体的利益整合机制,也就是城市治理的运行机制。梳理城市中的众多利益主体、辨析城市治理中的治理体系的分析维度、寻求城市治理的运行机制,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一、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识别

城市治理中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的讨论、协商以及决策和执行。所谓城市中的利益相关者就是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重大利益影响而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参与其中的人、团体和组织。城市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信息、专业技术和要求的有效表达对城市事务管理的优先有重大影响。或者说,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都是和其角色联系在一起的。以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联合国人居署的一个环保项目)为例,城市中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几个范畴:利益受到环境问题或环境战略和行动计划影响的人,以及行为能够对环境观点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能够控制与环境观点和管理相关的管理工具的人;为环境观点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提供相关信息的人。就具体项目来说,利益相关者更多的是以种机构、组织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城市治理的发展来说,城市中的利益相关者纷繁复杂、形式多样如此繁的利益相关者,导致城市治理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必须明确:如何有效地识别和动员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市治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上面所罗列的只是一个初步的、笼统的提要。随着城市具体问题的变化,这些还会发生变化,可能有的利益主体并没有参加,有的利益主体在过程中会退出。就治理的含义来讲,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参与过程是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城市治理主体是一个包容性的体系,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每个机构都可以充当其中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涉及到的“利益”有着不同的程度,这些程度标志着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差别,在识别时可以进行如下的追问:

*他们被城市治理问题影响的意义有多大?

*他们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治理活动?

*他们关于相关问题的知识、专业技术和信息是什么?

*他们与之相关问题的责任和权力是什么?

*他们如何履行权力和控制工具?

*在他们的团体中的他们的利益是如何被代表的?

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才能建立城市中充分的利益表达机制,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才能够显现出来。这样一个机制的建立,除了依靠城市中的正式制度的规定,如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还依赖于些相关的利益相关者之间非正式的约定,这主要表现为利益相关者之间自组织的程度。

二、城市治理主体与治理体系

对城市治理概念的认定,体现了行政学理论发展在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和反响。无论是新公共管理还是新公共服务理论,都主张把管理与竞争、赋权与绩效审核有效地结合起来,强调多主体的参与,赋予每个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自主决定权以及自主开展活动的空间。强调多种方式的参与,突出了公共管理手段与主体的相应性,各个主体可以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自主设定目标和行为方式。强调绩效审核,又突出了对于各自职责的规范和约束,绩效把决策和执行、行为和结果联系起来。因此,城市治理中各个主体就是在赋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参与到城市中的利益整合过程中。如何将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归类分析,为城市治理研究提供一个简约的框架,是理论研究所必需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就目的来讲可简单分为公益和私益,就手段来讲可简单分为强制性手段和志愿性手段两类。这样按照目的性和手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借用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将人们行为分为四类:即强制性公益、强制性私益、志愿性公益、志愿性私益四种形式,这样就可以相应地将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区分。这种划分只是为了表明社会目的———手段的组合与社会组织分类的关系,现实中,公益与私益、强制与愿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逐渐演变的谱系变化,这也是符合现实生活复杂性的。强制性私益是通过强权手段来为个人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它的表现如政府官员以权谋私、黑社会组织以黑道敛财等,这是非主流社会的一种“暗流机制”,是合法求利机制异化的结果。它们是非法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合法的社会组织在形式上主要就表现为政府部门(广义)、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从社会属性上来讲,基本上都可以归为这三类社会组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城市中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三种利益主体,以建立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多元化城市治理结构,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企业组织、志愿机制与非营利组织三种利益主体和利益实现机制,推进城市治理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国家正在逐步将责任进行转移,国家责任范围逐渐缩小而公民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责任。责任的转移在体制上表现为公私部门界限的模糊,又转而体现为一系列公私部门机构的合作。现代城市政府再作为唯一的治理者,而应由多个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主体组成。参与城市治理的各个利益主体,都是在各自的动力机制下运行的,有着不同的利益追求。这些利益追求随着社会环境、组织自身的要求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城市治理理念的提出,为各种主体凸现自己的利益要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各种利益主体不仅是城市治理主体的一种组织形式,其本身就是城市治理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城市治理中分权化改革的基本方向与结构在多元主体的模式当中,由于职责所在,城市政府是城市治理当中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引导者、维护者。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实现公益,同时政府的行为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城市治理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结果。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公营部门改制、分权给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以形成公共服务提供中的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影响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选择和行为方式。城市政府的动力除了其职责所在之外,中央政府主动或被动的分权是主要的动力,因此中央政府以及其他横向政府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政府进行治理的行为空间。城市中的私营企业参与城市治理,一方面是企业主体社会责任和伦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的具体措施。在全球化的中企业是经济领域的主导者,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状况是决定城市发展速度甚至决定城市兴衰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具有不同的层次,所以对这类利益主体的分析也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我国随着企业改革的进行,公共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少,其在政府主导下更具有政府作用机制的特色,在此并不属于本部分探讨范围。城市私营企业更多作为私营部门代表,其对于城市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二是与政府签订相关的合同;三是以企业对于城市经济的巨大影响,来影响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行为改进。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现代城市中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城市和跨国的大企业集团对城市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跨国公司有时都被称为城市中的“私人政府”,城市治理既需要它们在经济方面的强劲推动,也需要它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本文对非营利组织的使用是在广义上的,主要涉及到非营利组织和公民的与。我们认为社区是一个城市治理的微观领域和行为舞台,而非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因此并不将之视为独立主体进行讨论。非营利组织具有参与城市治理的天然意愿,它们的志愿性质决定了它们是促进城市治理的主动力量,而且在城市治理中,非营利组织还可以以合同伙伴等形式参与到城市部分公共物品的提供中。但是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则存在很大的差别,城市治理就是要突出各种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城市市民的参与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结构,他们既是一种政治参与,也是社会参与,体现了其政治利利益的要求,构成了城市治理发展的微观基础。将上述各种主体进行归纳,我们可以借用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和他的同事曾经建立的一个矩阵来说明城市治理体系作用的变化。

治理作用的变化私人的国家政府的第三方超国家的跨国公司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国家的国家公司20世纪模版国内非营利组织城市的当地企业城市政府城市中的团体这个表说明了在21世纪初各类组织的关系(横坐标)和在各层次区域内所起到的主要治理作用,强调了各种重要的治理作用的多元化,与20世纪的以国家治理为中心的模式相区别。在城市治理中,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的传统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利益选择和行为方式。政府通过强大的组织体系、政治规则来调整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其中权威是行动的准则;私营部门通过价格组织供求来调节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非营利组织则通过价值、标准、信念和信任来调解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

三、城市治理主体的分析维度

城市治理的过程体现为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的过程,良好的城市治理依赖于良好的利益沟通机制和利益整合的机制。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构成了城市治理中三类治理主体,但是从管理主体元性分析,仅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维度,这是远远不够的。进一步要考虑的还有三个问题:这三者在公

共管理中各自承担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这三者之间在公共管理中构成什么样的互动关系?这三者所担当的角色及组成关系是否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陈庆云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研究维度问题。他认为公共管理研究应该确立三个维度,选取不同的管理主体、各主体承当的角色(作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维度,对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分析,会提供一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框架。在治理社会的网络体系中,参与主体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定位,而且要确定自己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治理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网络关系,它是一种动态的整合过程,需要在发展变化中、在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和互动关系。根据前面的这些分析,我们在城市治理中提出了城市治理的三个维度:即利益定位、利益关系、利益作用,以此作为分析城市治理的基本维度,构建城市治理的分析框架。

第一,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定位维度

对于城市治理主体的分析是基于对利益分化的认识。所谓利益分化,主要是由于社会结构性的变革而使得一种既定的利益关系发生重组并进而使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的过程。利益分化的具体特征体现为:原有利益关系的打破和新的利益关系的形成,同时利益分化表现为新的利益差别迅速扩大。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利益分化的过程逐步发育完善起来的。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是一个发育程度较低、分化速度缓慢、同质性较强的社会,社会的政治中心、意识形态中心、经济中心重合为一体,社会资源和权力资源高度集中,国家具有很强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类型和组织方式也简单划一,并按照相同的模式建构和按统一的方式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利益都以政府为代表,利益主体的单一,导致了政府责任负担过重,而其他社会组织发展又缺乏机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1984改革转入城市以来,城市中的各种关系逐渐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纵向的行政分权推动下,城市政府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日渐增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政企关系的改造中,企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社会参与的主要力量;随着政社关系的改进,大量的独立化和分散的非营利组织不断涌现。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分化和利益分化程度的加快,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多元化利益主体,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对他们进行准确的定位就成为他们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在城市治理中,我们看到,随着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利益定位的不断转变,他们需要重新进行利益定位,以确定自己应该具有的利益并寻求新的利益表达途径,进而确定自己在新的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特色。

具体说来,城市中的三个主体特征在作用领域、作为方式、作用力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异奠定了研究它们行为机制的基础。

城市社会三种组织的特征比较政府组织市场组织非营利组织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第三领域高层低层中层政府力量市场力量社群力量公共权力资本权力社会权力公义与秩序原则利润与效率原则自主参与原则政府观职能微观职能原则中层社会职能权威关系契约关系社群关系

在多元主体治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政府的行为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城市治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和活动效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和物品的组织,他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进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益与效率。

第二,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关系维度

多中心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特点,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并非是彼此隔绝、互不相连的,而是构成了相互联结的网络关系结构。这也是治理模式演变的要求。

治理模式的转变

从层级管理模式转变为复杂管理模式,再到网络式的治理模式,这种网络结构最大的特点是网络代表一种“多对多(many—to—many)”结构关系,与等级制下的“一对多”(one—to—many)的关系不同。“多对多”的关系描绘出了网络的密度和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城市治理就是形成了一种“多对多”网络关系,在权威或权力行使的过程中,政府是其中的一个主体,企业、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等形成一种多边关系,而是双边关系。如果再把城市政府置于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那么城市治理就更能表现出一种多层、多中心的复杂网络结构。

第三,城市治理主体的利益互动维度

根据前文分析,城市治理的主体是利益分化的产物。利益分化可以充当社会结构进行自我调整的驱动器,城市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不仅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利益关系,而且这些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着城市治理的进程。从这一角度可以体会城市治理的形成,“一个新型的社会共同体,往往是在与传统结构相决裂的变革力量作用之下促成的;这使得我们在强调价值观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利益’,考虑不同利益力量之间社会冲突的固有因素”。谈到利益分化在社会结构变迁上的形态时,则是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规范模式、权利和行为准则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果利益分化涉及到单个利益主体,其形态更多地表现为在利益定位和利益实现机制方面的差别。在城市治理体系的利益整合过程中,城市治理的网络也处于动态变化当中。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组成了一个动态、复杂的网络系统。政府成为网络关系的管理者,而不是城市社会中惟一的管制者。它与其他组织一起构成了相互依赖的组织网络。由于网络社会中的问题具有复杂性特点,从而使单个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限制,政府

必须与网络中其他组织合作才可能有效地回应社会。合作就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政府可以不断变更网络的线路和挑选合作的伙伴。网络系统的特点是各个成员通过了解,能够在互动中创造出新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

现代模式传统模式联系的观点,强调城市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把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分离开来广泛动员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社区部门参与政府官僚层级制之外极少参与,主要依赖公共部门的控制和管理关注部门之间、组织之间的影响由部门和传统的专业组织进行组织依赖于自下而上和需求为导向的反应依赖于自上而下和供给为导向的反应和行为聚焦于过程和问题解决,事情完善聚焦于掌握计划、立法控制和统计计划

强调地方能力建设强调行政管理过程和组织稳定如城市治理利益相关者随着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认识和

追求,基于对城市治理的了解和认可,他们的行为也会发生转变,呈现出动态的特点。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城市治理模式与传统城市模式的差别,从中就可以感受到各个主体在利益互动的过程中推动着城市治理的发展。同样在治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动员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激励他们也是持续的任务。这种利益互动的理想是形成利益共享的伙伴关系,这是网络中利益行动者动态关系发展的目标。这些行动者以接受共同目标为基础,都认识到最合理的社会分工是建立在每一个伙伴的各自比较优势基础上,所形成的伙伴关系既包括相互影响、在协同发展和各自保持独立性之间实现平衡,还包括相互尊重、平等参与决策、共同承担责任、透明。因此,伙伴关系在实质上是一种利益联盟。伙伴制能将两个或更多的合作者为了共同(或宣称是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以获得增值效益。双方可以彼此相互影响,一个公共或非营利机构可以促使私营经济的合作者更加注重社会效应,而一个私营公司可以努力影响公共经济,使其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从伙伴机制所隐含的目的来看,伙伴制对参与者的吸引力还在于它在互惠的基础上分散了成败的责任。互惠主要指伙伴关系的互相依赖,每一个行动者都拥有各自的权利并且都承担相应的责任,伙伴各方在决策过程中都是平等参与,并彼此认同各自的使命和目标。

以上三个维度具体到城市治理研究中,在关注具体实证问题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在力图解决一个城市的特定问题时,所涉及的当事人是谁?他们都代表了什么利益?他们构成了什么样的联盟或伙伴关系?能够看到的主体都有什么?发生于哪些参与者和利益之间?在特定的问题领域所涉及的主体是如何互动的?谁是赢家,谁是输家?综合本文观点,城市治理要达到的目标是:各个主体习惯于通过民主协商来处理公共事务、公共问题等;民主协商必须关注各个主体的利益定位、利益关系和利益互动。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平等协商、消除分歧、达成合作行为。城市治理表明了从政府的单一管制到多元治理的路径,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组成的多元化的城市治理结构,综合运用政府管制机制、市场机制、社会机制,来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机制的相互结合依赖于城市发展机制中所

建构的伙伴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StakeholderIdentification&Mobilisation:DraftToolforthe

Local-EPMPhaseOneToolkit·Dec.2000·

[2]席恒.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3.29.

[2]XiHeng.PublicandPrivate:StudyontheMechanismof

PublicUtility.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2003.p29.

[3]王佃利.城市管理转型与城市治理分析框架[J].中国行

政管理,2006(12).

[3]WangDianl.iTheTransformationofUrbanMangementand

theFrameworkofUrbanGovernance·ChinesePublicAd-

ministration,2006(12)·

[4]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J].中

国行政管理,2004(3).

[4]ChenQingyuneta.l.StudyontheTheoryofPublicMan-

agement:Concept,DismentionandMode.lChineseePublie

Administrtion,2004(3)·

[5][7]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

社,2002.4-5,17·

[5][7]SangYucheng.ThePoliticalEraofInterestsPolariza-

tion.Shangha:iXuelinPress,2002.pp4-5,p17·

[6]汪玉凯.公共管理与非政府公共组织[M].北京:中共中

央党校出版社,2003.84.

[6]WangYuka.iPublicManagementandNGOs.Beijing:The

CentralPartySchoolofCPCPress,2003.p84.

[8]JenniferM.Brinkerhof.fGovernment-NonprofitPartner-

ship:ADefiningFramework.PublicAdministrationand

Development,2002(22).

[9][瑞典]英厄马尔·埃兰德.伙伴制与城市治理[J].项

龙译.国际社会科学,2003(2).

[9]IngemarElander.PartnershipandUrbanGovernance.

维度范文篇10

一、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把握“两课”教学的高度

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特别提出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是培养理想人才的地方,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理想人才。何谓理想人才?他与普通的世俗人才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笔者认为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理想人才具有思想上的独立性和进步性,他是能够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和社会潮流的那一部分人,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而产生的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不会随波逐流,他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大学教育的目的决定了“两课”教师决不能也不应该把自己的教学仅仅降低为世俗社会的翻译器,而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真正起到传授知识、引领精神的作用。在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如何在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把握住自己,抓住机遇,发展自己,鼓励大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小我”的作用。

二、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增加“两课”教学的深度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就是使大学生成为高尚道德情操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确切地说是一种社会秩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摆脱两个奴役,一个是自然奴役、一个是社会奴役。所以马克思提出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人类总体从自然界的奴役中摆脱出来。那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发展生产力就需要人的群体生活,需要组成社会。社会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之上的大系统,只有社会大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协调好、平衡好,这个系统才是有序的而非杂乱无章的,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这个秩序通常指的就是社会规则。简单地说对规则的认识和实践就是道德。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首先需要认识这个系统、了解这个秩序,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道德秩序安装的过程。大学生正处于道德秩序安装的过程之中,他们的思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人们的价值取向也由原来的单一化变得日趋多元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到大学生身上,很多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特别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这无疑给两课教师提出巨大的挑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如果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都如此堪忧,那么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才能实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坚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是大学教育必须面临的课题和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道德人格,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加两课教学深度,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

三、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注重“两课”教学的角度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长期以来,学生却成为了被动的知识接受器,丧失了学习主体的地位,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大学生正处于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断乳期,一方面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形成独立的人格,所以,在这一重要阶段,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成为两课教师需要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理论素养外,还应通过自己的问题意识影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转变角度关注青年一代独立人格的养成,提高他们独立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崭新话题。

四、共建和谐师生关系。保持“两课”教学的温度

一直以来,高校政治理论课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有的教师理论素养不高,习惯于当“传声筒”照本宣科,重学习轻效果;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教化,使得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与教师之间有距离感和隔膜感,两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始终对政治理论课教学保持一定的温度,使他们对两课能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关键是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有效完成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为达到这一目标,我觉得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规律,通过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讨论问题,答疑解惑等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和学生主动进行沟通,与学生在思想上加深沟通,感情上引起共鸣。那么学生就会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所学知识,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达到教育目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和谐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更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如果两课教学能够始终在学生心目中保持一定的温度,自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五、秉持与时俱进理念,提高“两课”教学的热度

发挥德育教育作用的关键在于使其真正地进入学生的注意中心。学生能够切实领会,深刻理解,而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当成耳旁风,听完就忘了。怎样才能进入学生的注意中心?毫无疑问,这就要求政治思想理论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讲和说上,而是要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这样才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否则,如果教师所教知识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离,在学生看来课堂上的一些知识似乎与现实生活“对不上号”,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从一定高度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秉持与时俱进理念,提高两课教学的热度,会大大增加理论课的吸引力,使其进入学生的注意中心,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注意正面积极引导。把握好“两课”教学的尺度

我国正进入改革攻坚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深层矛盾凸现,贪污腐败、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不良现象被频繁曝光,无疑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在两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在抨击“假”“丑”“恶”同时更要弘扬“真”“善”“美”。大学课堂不是对社会发泄不满的垃圾场,两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更为可贵的是和学生们一起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尤其让学生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让大多数学生相信通过每个人自身的努力,逐步消解和减少种种不合理、不健康、不道德的社会现象,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完善。把握好教学的尺度,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迷失大方向。

七、动员社会共同参与,拓展“两课”教学的宽度

德育教育是一项民心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协调配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两课教师自己的份内之事,而且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的大事,因此,德育教育理应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现在,针对当代大学生竞争压力大,缺乏挫折教育,心灵脆弱,心理问题出现频繁,有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大胆尝试,纷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危机前干预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高校营造和谐安定的教育、教学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动员社会共同参与,拓展两课教学的宽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