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8:02:34

微电影

微电影范文篇1

本文作者:王振兴韩强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综合微电影的本性,商业性与艺术性是其基本的两大属性。这在电影中也是时常探讨的话题,但探究微电影的出现根源,它往往比电影体现的商业属性更明显。所以,微电影虽然是兼顾了电影的这两大属性,但是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众所周知,微电影的商业性是其成活的物质基础,艺术性的体现会使受众受到精神的洗礼,转而使更多的人去关注微电影,这样才会促进微电影商业价值的不断提高,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设备,激发其积极的创作欲,从此就形成了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如果只是视商业性为重而轻艺术性,更多的商业元素会挫伤受众的眼球,即使一时抓住了受众获得了成功,就会使商家投入更多的商业元素,这样形成的循环式恶性的,最终,使受众越来越少,以致反感。既要辩证的对待微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又要注重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这样,才能使微电影既有质量又有价值。微电影之灵魂———艺术性“电影是生活的渐近线”。电影的取材来自于自然或是社会生活,其导演不可能凭空想象就能创作出电影,对于微电影的创作也是如此。而微电影的创作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不管微电影的创作怎样高于生活,它总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是导演或编剧从自身的角度运用各种艺术手法综合囊括了现实生活的大部分内容,而对于生活来说,微电影还是在一定的生活范围内取材、构建情节,只能是无线的接近生活。这种无限接近生活的微电影之所以能够有吸引力,就在于它不是对生活现实的断章组合,而是有艺术性创造“生活”,这种生活既有我们在现实中熟悉的一面,又有我们不同于现实而又使我们好奇的一面,这就是微电影创作的内质,也是其创作的意义。为什么要创作微电影,这不仅仅应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为,当然,中国的微电影出现的诱因就是商业性,以赚取利益为重。但仔细揣摩,微电影的来源还是生活,是在生活中的某一部分人率先有了影视短片的创作,然后,才有商家鼓动影视短片与广告的结合,形成今天所说的“微电影”。至此,不能仅仅凭经济的攒动而使微电影发展,真正能使微电影发展的内因应该是其自身的“灵魂”,也就是微电影的精髓。微电影真正面对的是广大的普通受众,而微电影创作源于且高于生活,其艺术性体现的是生活中的“美”,只有美才会让人去乐于接受、深于欣赏,所以,“微电影又是捕捉时间消逝与空间跳跃性的美的艺术”。当然,这里的美体现了很多种,因人而异,通俗的说,能够引起受众关注或记忆的都可称其为美(也包括丑)。

这种艺术性的体现,与导演或编剧有直接的关系,每个创作者的风格迥异,所创作出的美的体现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不管如何去创作都要把握好微电影的灵魂之精髓。微电影创作之艺术体现参看近期相对比较优秀的微电影,各有特色,但需要表现出重点的地方往往不足,比如说微电影中的声音,表现的节奏性不是很强,甚至在短短的时间内还来不及声音的大转换影片就已经结束了,即使影视声音方面的问题谈的很多,在声音的运用上还是不够的。同时,大多数表现力度不够。比如说,情绪积攒的力度不够、心理展现的热度不够等,这些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原因,更是综合艺术手法运用的不足,现简单总结进行理梳:微电影逻辑思维关联的探讨“:逻辑思维(LogicalThinking),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是指符合某种人为制定的思维规则和思维形式的思维方式。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思维方式,常称它为‘抽象思维(Abstractthinking)’或‘闭上眼睛的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逻辑思维是一种综合的至高的思维方式,先有逻辑综合推断,再上升到思维辩证的高度,这体现了微电影应具有的必要性。任何影片都应该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最终达到逻辑思维,微电影是引导观众去在现实中践行一定有意义的活动,这就是观众通过微电影的形象(现实)展现而最终起到对思维抽象的人生意义的反思。这个说法中就已经完成了关联的表征。微电影是将形象思维的现实加入艺术创作的元素呈现在视频载体上,最终达到受众的共鸣或是引起受众的思考与总结,即达到思维逻辑性,这就形成了画面内与画面外的关联,而后者是更高层面的,也是微电影创作的最终意义(当然,在这里也不缺乏观后的商业需求)。现在的一些微电影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更多的缺乏这种层面的关联。再就是情绪、节奏与思维逻辑的关联。这又是另一个角度,即从微电影本身的创作性层面来说的。情绪是激发受众共鸣的重要一点,也是主要的一点,能否打动受众就看情绪表现的如何。好的微电影会使观众落泪(当然,这不是微电影创作的终宿),因为,这是最能直接表征受众情绪的情感体现。作为艺术化的微电影,应该运用声音、画面的节奏性去达到一定的思维逻辑性,现在的一些微电影中,声音很单一,表现的力度不足,这就为逻辑的转进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结果导致欣赏完影片后引不起受众的共鸣,一直处于平淡状态。在这一点上,也是中国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差别所在。微电影创作心理缔结关联的缺失。微电影的呈现可以说是导演或编辑的一种心理展现的实体,当然,微电影针对的对象———受众观影后也会形成自己的心理活动(此时心理是隐形的),同时,微电影内部也存在为完成情节的构建所形成的自身心理趋向,这种心理倾向就是由微电影内部情绪、节奏、人物心理、创作技巧等各方面共同熔铸的。此三种心理状态缔结、关联为一体就是微电影创作的灵魂,因为不管如何去关联,心理状态是抽象的,但展现出这种抽象的东西却需要具象的艺术手段。所以,微电影创作的灵魂终究是艺术诉求。微电影创作技巧转接关联的不足。真正的好的影片是可以忽略特技等效果的。因为特殊效果的出现,本身就是违规的,这么说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争议,但是仔细去想一下,一部好的影片并不是靠特殊效果去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恰恰国际上很多获奖作品并没有过多的特殊效果。一方面,特殊效果的出现是完成了一次炫丽的技巧,但它却打破了影片自身情感、情绪的展现;另一方面,破坏了影片内部的心理活动以及受众思维心理的推断,从而导致了以上三种心理缔结关联的缺失。当然,并不是说不让用特殊效果,而是要用的合理,符合逻辑思维的形式而不至于去终结微电影创作的心理。一个好的特效创作技巧是不会让受众在观影的同时有所察觉,当然这样好的技巧的运用时符合逻辑转接的,是与心理创作活动转接的关联密不可分的。这也是就我国微电影创作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给予的总结,希望能在微电影的创作中遵循一条原则,就是能不用特殊效果尽量不用,如有用时避免特殊效果的喧宾夺主。微电影叙事铺张关联的缺乏。铺张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在这里讲求铺张是在叙事上要求全面的展开,使微电影内容的表现不拘谨,该起的地方一定要起到位,该落的地方必须落到位。叙事铺张的不足也是在目前众多微电影的表现中常见的问题。

微电影本来就是短暂的时间内讲述短小的故事。但叙事铺张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展开(是指意义、内涵表现),这就是微电影应该特有的叙事特点。微电影的叙事铺张不是说从故事的开始到结尾一点不落的展开叙事,而是要讲求节点的选择与转接的关联。微电影的节点就是在表现的“现实”中截取的若干个组成叙事的汇合点。怎么将每个叙事段落铺张展开并将各个节点巧妙的逻辑转接是微电影创作的难点和重点。比如说,在叙事中人物的展现不足,人物情感没有更大限度的表现出来,情绪应该上升到顶点时,突然中段夭折;当然,声音叙事的运用也不到位,在多数的微电影作品中很少讲求声音的叙事,只是单调的音乐承载背景声。所以,画面与声音的叙事铺张性没有展开,同时,人物情感与声音的节奏也没有很好的关联起来。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微电影的发展会走向一个全新的热潮。以上是在结合影视创作中的实践经验与目前微电影创作之不足而进行的浅层的探析,希望中国微电影能够走向新的发展!

微电影范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微电影;创作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微电影的产业的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国外,微电影这个含义还未出现,但是却有与此相类的短片电影。这两者从根本上来看,这两者是有相似之处,但也是有所不同。从拍摄的范围来看,电影短片的拍摄的范围要比微电影的拍摄范围广。微电影的情节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某一特定的环境下展开的,通过拍摄的技巧,将各种事情连接起来,来表达主题的内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微电影不断的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由最初的微制作来表达一定的内容到现在用来广告宣传,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的方式,成为新媒体的手段。

一、微电影具有的特点

微电影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电影的时间较短微电影一般的时间范围是从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短期的时间可以让观众运用空闲的时间来看。观众就不会特意的抽出专门的时间观看,就很便利。(2)电影的生产期短由于微电影的播放的时间短,专业化的制作周期也短,导演就可以拍出更多的作品。(3)所需的投资金额小微电影所需要的成本同电影相比,只是电影投资的几分之一,所需的资金范围由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微电影主要是产生于信息快速发展的阶段,新媒体的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微电影的出现。碎片化时代的微经济,也为微电影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满足自身对于审美的需求,满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丰富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方式。微电影由于其小巧的特点,小小的时间,巧妙的情节内容。填补了现代人们碎片化时间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这样的特点,使得现代的人们接受的很快,逐渐的,微电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广告商看到微电影的发展空间,便开始用微电影来进行广告,让观众的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释放,这样快节奏的情绪释放方式得到了人们的欢迎,微电影的创作也在不断的丰富了起来。

二、在新媒体中对于微电影的创作

要想让微电影可以长远的发展下去,我们不仅要好好地利用好微电影的特点,还要注意对于微电影内容的创作,制作短小而精悍的剧情和情节的内容。只有专业性和文化性的视频才能称之为电影[1]。微电影要想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微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微电影,其与传统电影的制作方式还是相同和类似的。也是需要从编剧、集资、拍片的准备、组合这些方面来着手准备。但是,微电影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于剧本的创作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分的表现故事的情节,丰满人物的形象,让故事简短并且有富含寓意。微电影的短时间的创作要有自己的创意和特色,创意和特色是吸引人的关键。较高的创作的内容就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创作者有了更好的创意并且能够将这些创意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样有助于微电影的长远的发展。而且,目前我国举办了很多了“微电影节”或者“微电影比赛”的活动。这些活动就为喜欢微电影的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这些创作者之间进行切磋。另外,这些高手在民间,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高手被发现,更多的人参与这其中,甚至还有可能有专门机构的出现,聚集各种民间的创意与制作方式。这样的操作有助于集中人才,更好的创作出高质量的微电影,这样对微电影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大的一个团体,对于寻找资金的支持也比较的容易,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资金的动力[2]。或者是可以成立微电影的协会,吸引有兴趣的人加入这一行,会这个行业作出更好质量的微电影。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电影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专业化的提升有助于帮助微电影的发展,提升微电影的商业价值和文化格调。微电影这个产业逐渐的也会可以发展成为影视行业、广告行业或者是新媒体行业。这些行业让微电影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让了微电影的创作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当中。电影的出现,让人们又重新的关注了自己生活。到了现在,新媒体微电影的出现,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友好的利用,更好地引起人们对于生活的关注。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作出与时俱进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管波.青春映像--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青年创作主体的影像文化呈现[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4(7):45-45.

[2]于新辉.时代镜像•文本映照——新时期十年青春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01):75-77.

[3]米高峰,王博.媒介生态学视域下的当代主旋律电影发展[J].电影文学,2018,(13):25-27.

微电影范文篇3

一、网络媒体催生微电影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将人们带入了全媒体的新时代;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能便捷、低成本的参与到媒介传播上来。微电影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有学者曾经指出“网络视频,是小成本电影生存与发展的另一片蓝海”。[2]微电影作为一种超低成本的新式影片,其发展也得益于网络视频平台推动。视频网站历经10年左右的发展,从原来的30家不到壮大至500家,从原来单一的“播客网站”拓展成涵盖影视、新闻、广告多维传播媒介。北美科技数字娱乐线上调查报告显示,在线视频已经成了美国用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七成的网民习惯在网上观看各种视频。2010年4月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指出,截止2009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为在网上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同比增长44.9%;用户覆盖率达到78.5%。国内外的调查和研究报告都表明,影视节目的点击率名列前茅;国外YouTobe网站正逐步向“电影频道”的方向发展,国内优酷、土豆、酷6等重要视频网站也有大量的影视视频。广阔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庞大的消费者群体,为很多影视等视频的传播和消费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与渠道,微电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从恶搞电影《无极》的网络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发展到今天专业制作、形式严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电影作品《老男孩》,微电影经历了由萌芽到成长的过程,这其中网络功不可没。微博的出现拓展了微电影的生存空间。微博作为一个舶来品,2010年在大陆地区全面开花给人们提供了宽广的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据统计,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就已经突破1亿。微博用户之间以“关注”和“被关注”形成信任关系链传播将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广大受众,即“病毒式”传播。用这种方式来宣传、传播微电影,比传统的媒介更有优势。2010年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其投资方凯迪拉克公司充分利用其官方微博来宣传造势和传播。据统计凯迪拉克公司拥有微博粉丝数近30万,其发一条消息超过地方性报纸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如2010年12月27日其了“【微电影#一触即发#正式公映!】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来临,让我们共同欣赏吴彦祖和凯迪拉克SLS赛威2.0TSIDI共同演绎的微电影先锋巨制《一触即发》!”,其转发量为22602,评论量为2332;如果算上二次转发,其数量更大,效果也是巨大的。3G手机、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网络传媒的新媒介,使得微电影深入到每一位受众的生活中。微电影的字节量一般都不大,通过Wifi或3G网络无线上网的设备完全可以43播放和转发。可以说,网络传播技术的成熟为微电影的兴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时代需求呼唤微电影

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给微电影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但是微电影的出现也离不开时代的需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被越来越分散,被无形的分割成零散的碎片,很难将注意力集中起来。一些快餐文化因此逐步受到追捧,微电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院线电影一般都是时间比较长,或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而且有一定的空间要求。相比之下,微电影播放时间短,场所安排灵活,设备要求低,而且基本可以享受到一般电影中的音响、画面效果及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如2011年5月公映的姜文导演的《看球记》,以短短十分钟的时间叙述了一位离异父亲满怀热情和希望,带着一年中难得见几次面的儿子去看球的艰难历程,展现了父子间朴素的亲情;制作精良,内容感人。时长4分钟的微电影作品《温情的牛奶》则讲述一个送奶工在送奶途中帮助一个小女孩的温馨故事。

微电影以微小形式挤入人们工作中的休息和上班途中的时间间隙,以电影内容消解疲劳或打发枯燥,满足公众需求,自然受到大家喜欢。微电影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利益的驱使。拍摄微电影的动机一般有两种:一是草根拍摄,为了“说出自己心中的故事”,重在表现自我;二是为了广告而刻意制作,为某种产品,或某个地方做宣传。而且第二种情况占了很大的比例,是主要推动力量,如《一触即发》和《66号公路》其背后的广告主是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四夜奇谭》的广告主是三星公司,宜昌市政府则直接投资制作了《相约山楂树》来宣传地方形象。商家们摒弃传统的广告手段,采用微电影形式融入或嵌入广告宣传,一方面是微电影形式新颖容易吸引大众眼球;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广告手段多是“填鸭式”、“强迫式”的,日益为受众所抵制。和润传媒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网络弹出广告的容忍度”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对此容忍度几乎为零,由此也可见传统广告手段不仅难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甚至还可能伤害品牌。将广告与电影的主要元素交融在一起的微电影,以一种“不是广告的广告”进行软性化传播,在广告主与消费之间找到了一个黄金支点,引领着广告革新趋势。“碎片时代”下,微电影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传统广告手段的乏力也给微电影的破土而出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三、微电影的局限及发展思路探析

微电影能够迅速的吸引人们眼球,在短时间掀起一股“微电影”风暴,除了网络媒体技术的成熟和当下时代需求之外,全新的传播形式、恰当的营销手段以及明星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周迅、张静初、余乐文、朱雨辰等加盟《四夜奇谭》,吴彦祖加盟《一触即发》,莫文蔚加盟《66号公路》,朱珠加盟《极光之城》,姜文导演《看球记》,徐峥自导自演《一部佳作的诞生》等,明星、导演个人影响力对这些微电影的驱动也是巨大的。但是,微电影要想取得长远发展,我们不得不透过其光鲜的表面,正视其局限性:其一,微电影与院线电影相比,播放时长短,故事情节、电影要素都难以完美展现,在叙述和表现力方面效果明显不足;因此也有专家质疑微电影能否称为“电影”。其二,广告植入。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微电影与广告的跨界合作是必然趋势,如何巧妙地把广告与电影融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广告植入过多则影响电影的纯度,容易变成一个“四不像”的怪胎,也容易掉入广告传统套路;广告表现力不足则影响其商业价值,也不能很好的吸引投资取得长足发展。

面对当前发展瓶颈,我们认为微电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剧本创意是核心。某影视广告公司总经理王某曾说:“微电影最重要的还是编剧,没有好的编剧,资源、费用等硬件即使再好,也不会出现佳作;同时剧本题材也有局限性,当微电影数量大幅度增加的时候,整体效果如何还真不好说”。[3]剧本,作为影视创作最重要的元素,是决定影视作品好坏的关键。缺乏好的剧本,以及剧本大规模制作后能否创新是当前最担心的问题。微电影的播放时长限制着影视元素的安排,只有做到故事张力性与画面效果震撼性之间的契合,才能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不亚于“大片”带来的冲击感,从而迎合观众的审美期待。

第二,广告植入的“软性化”是关键。对于投资微电影的广告主而言,广告宣传是他们追求的功效。传统广告过于“生硬”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自我意识觉醒”的广告消费者。微电影与传统意义上广告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以情节制胜”。广告效果与故事情节的融合有两种主要切入方式。一是,在主要情节确定的情况之下,将企业的品牌巧妙地融散在情节之中,让部分道具和要素承担着结构故事和传递宣传信息的双重功效,使观众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轻松的接受产品信息,从而达到预期宣传效果。二是,根据企业品牌的特点来设计微电影情节,将所有的影视元素、道具变成广告宣传装饰,使广告在“伪装”下传播。这两种情况各有特点,前者犹如“溶盐入水”巧在“恰到好处”;后者犹如“锦上添花”切忌“过犹不及”。例如,“桔子水晶酒店星座系列微电影”以“星座”和“爱情”为主线讲述每一对男女在桔子水晶酒店发生的故事,重点表现星座男生在爱情中的显著特点,电影情节与广告的契合是值得其它微电影借鉴的。

第三,专业化、规模化是微电影的发展之路。微电影制作成低廉,传播上可以做到零成本,从而降低了微电影的准入门槛,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草根”作品。2011年2月,河北一名大学生花200元创作了时长6分钟的《天堂午餐》,简单的故事传达至诚的孝心,感动了很多网民,仅播出一个月就获得了400万的点击量。优秀的草根作品推动着微电影发展。然而,有专家认为:“虽然微电影相对传统电影和电视的根本区别是人人皆可参与,但微电影的这个新事物,如果又被演绎成另一场狂热的“草根秀”,那就必将形成一种尴尬的局面,势必会影响它的良好发展。”[4]狂热的“草根秀”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容易导致创作的低俗化、庸俗化和媚俗化;所以微电影创作团队专业化、运营团队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和管理规范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的微电影在创意和运作上已有专业团队的影子;也已有专业制作人加入,如姜文的《看球记》、徐峥的《一部佳作的诞生》等;在首届微电影节中张艺谋、冯小刚、陈大明、陈小春等导演、明星对微电影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表示将拍摄微电影。

微电影范文篇4

虽然微电影现在还没有一个学界公认的定义,但是其微时、微周期制作,微小规模投资和以新媒体为主要的传播平台的特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可。2010年,优酷网制作的“11度青春系列”引起网络上的热追,之后便有多部微电影进入人们的视线,如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姜文导演的《看球记》、普通青年人编制表演的《外面的世界》,这些给人们带来微电影在影片质量与思想内涵表达带来无限憧憬,多媒体社交网络应用与无线3G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推广,更是为微电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发展空间。

一、微电影的特征

(一)微时长放映、微投资制作、微平台传播

1.微电影片长短小,内容精悍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网络视频均存在很大区别,一方面它是传统电影与网络视频的结合,有其特有的构思与表达方式,话题的选择引人入胜,内容短小精悍。它是一种新的虚构故事表达样态,短小的故事片段、结构情节都可以构成一部微电影,此外微电影比传统电影的内容来源更生活化,故事情景也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出来,精炼的内容往往传递一定的深度的思想,这样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也让观众对影片记忆深刻。另一方面,微电影在与传统电影明显的不同在于其微时长播放,传统电影至少要有一个多小时的片长,而微电影短则两三分钟,长则二三十分钟。

2.微电影的制作上投入低,时效性强

微电影的“微容量”决定了它的制作不同于传统电影那样耗时费力。据资料显示,一部普通的微电影投资在10到20万元左右,相比很多传统电影亿万元的投资,微电影在制作金额上显出低成本的优势。另外,微电影的准入门槛低,除了专业导演演员拍摄的微电影以外,参与微电影的编排与演出很多都是对此有兴趣的普通民众,例如“南方小镇微电影网”就为草根阶层的人提供微电影拍摄指导与传播的平台,草根阶层的人只需要相关拍摄道具设备便可以出产一部微电影在网络中传播。片长短、制作周期大大缩减,这使微电影有了具有时效性的可能性。微电影可以紧扣时代、社会热点问题,可以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的改编成电影,成为带有社会体温的电影,这是传统电影所无法企及的。例如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后,网友结合这次事件制作的微电影《让人间充满爱》,以唤起人们对冷漠的反思,在网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响应,搜索量短短时间内飙升致第二。从事件发生到微电影的上映,期间不过一个月,微电影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与引人及时深思的时效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3.以网络为主导的微平台传播

院线是传统电影播放的主要渠道,而微电影的传播主导平台则是通过新媒体途径。一方面,网络媒体例如优酷网、土豆网等几大视频网站媒体拥有大量官方或个人制作的微电影资源,同时微电影专有播放网站,如“中国最大的微电影平台———V电影”“南方小镇微电影”等。另外在微博与社交网站上,通过视频连接的方式,大量微电影资源通过转发与分享进行传播,与传播者相关注的人再不断进行二次、三次传播。另一方面,新媒体设备也成为微电影播放的新途径,如3G手机、平板电脑,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让每个人不被束缚在固定的空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网络媒体,微电影的接受与观看也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二)微电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在制作上,传统电影准入门槛比较高,受资金、技术、专业修养、市场风险等因素制约,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很难操作。与之相比,微电影的门槛较低,不需要千万元的资金投入也不需要高清摄像机,技术掌握也比较容易,只要有兴趣有想法,便可以自己创作剧本,担当导演或演员,创作自己的微电影。例如在“南方小镇微电影网”上有励志感人微电影、校园学生微电影、搞笑娱乐微电影都是由对微电影感兴趣的人自发拍摄上传,以网络媒体作为传播工具的。在电影传播上,除了通过网络传播之外,微电影有着更广阔、更加开放的空间,手机、地铁与公交车上的移动终端装置是微电影较于传统电影所特有的传播媒介,其便携与伴随发生的特质,使得微电影可以随时出现在人们身边。

(三)微电影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传统电影是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模式,而网络传播平台的构建,使得微电影有很强的互动性与双向性,它改变了封闭场所与固定银幕所构成的物理空间,观众对于电影的可操控性大大增强,不仅可以自由点播、点评自己喜欢的微电影,人人皆可参与的特质也使得每一条评论与转发参与到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另外,受众在微电影里不再只是旁观者的角色,微电影的制作变为人人都可参与和推动的实践,例如2011年8月别克汽车和新浪视频举办了新浪微剧本大赛“向前的理由@别克”活动,剧本通过新浪微博发送,以不超过5条微博构成一部微剧本作品,选择优胜剧本拍成微电影,并且在新浪及其他视频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这种微电影的创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性,受众通过微博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去,这在传统电影的创作中很难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影制作的流程和观念,通过互动加深受众对微电影的好感,也使得微电影更加亲民。

二、微电影产生的原因分析

技术背景、社会背景、媒介环境和直接的驱动因素都是一个传播现象或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微电影的出现与发展同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追根溯源。

1.Web2.0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种新的现象与行为发生,其后必定有相应的科学技术进步作为支撑,Web2.0不单单是用户能够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而是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至此既成为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成为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由被动的接受网络信息到主动创造网络信息上发展。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新媒体技术在电影上的渗透,不单单说微电影通过网络向受众传播,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通过Web2.0的技术支持上传自己制作微电影作品,网友之间彼此评论、交流与共享。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电影的播放平台,也改变了受众的思维方式与被动接受的地位,“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诉求、平等话语方式和新型消费模式。”②

2.创新广告形式的需要

产品与服务的日趋同化,要区别于其他同类的商品,单纯依靠理性诉求往往效果不佳,而且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广告,那些生硬、单调、直白的叫卖式广告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倦。很多微电影与企业相合作,成为专属于某个品牌自身的宣传片,据时代光影统计显示,仅仅在2012年前三个月,至少已经有数百家企业推出自己的定制微电影,而正在制作中的微电影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微电影更加有受众的针对性,喜爱微电影的多是有较强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微电影式的广告宣传有很好的传播效果,它们往往在几分钟内,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悬念重重,或幽默诙谐,或感人肺腑,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对产品产生信赖与亲近,再配以整合营销,可以实现良好的商业目标。例如联想的《爱在线》将其某型号笔记本塑造成为一种纯洁伟大的爱情象征,观众为故事情节潸然动容时也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产品。总之微电影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观众与商品在情感上的联系,达到商品良好的宣传效果。

3.适应微时代受众的需求

近两年,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不仅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体验,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人认为,在“微时代”,媒体的表现因消费媒体的需要而不断改变。当人们面临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获取更多的信息需要时,我们便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③于是微博、微小说、微新闻,再到多媒体的微电影相继应运而生。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强,青年人往往在等车、走路、坐地铁时才会有零散的闲暇时间,时间碎片化使得文化的快餐消费成为一种需要,于是微电影这样简短灵活、轻松诙谐的电影形式也就更符合现代人的收视条件与需要。

4.微时代去中心化的多元社会提供空间

在多元社会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也渐渐被解构,最近几年十分流行的各类选秀节目、农民歌手、“草根”博客等,抒发了人们的真实情感与独立思考,构成了一段时期中国社会的底色,都是多元社会去中心化的具体表现。在电影制作方面,商业化市场下许多电影大片塑造了与现实严重脱节的环境,理想化色彩浓厚、权威式的说教过多,远远无法满足网络时代观众对于电影的审美需求,微电影是传统电影走下神坛的一种形式,而微电影带有包容性与综合性的时代气息,摆脱了权威叙事,注重的是个体话语的表达和普通真实的生活场景,迎合网络环境下受众各自表达观点的内在心理需要,此外参与制作的人员也突破以往专业要求的限制,多是“草根”一族,这也是多元文化包容性所造就的。多元社会提供了微电影创作所需要的软性条件、多元化观点、多样化形式、个性化表达正是微电影创作的艺术源泉。

三、微电影发展前景展望

1.创新盈利模式,实现规模盈利

由于微电影的播放平台是免费的,能够得到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微电影在播放渠道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现有微电影都是集“电影、新媒体和广告商”于一体的商业模式,不仅盈利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作品本身特别依赖广告会影响到影片的独立性与艺术性,因而微电影一定要实现产业化的经营。不仅依托广告、点击率获得利润,也应当注重其衍生产品的开发,比如《老男孩》影片在网络上受到热捧之后,其主题曲《老男孩》也以单曲的形式出版发行,取得了相当销量,是微电影拓宽收入渠道上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另外,关于微电影所涉及的饮食旅游、服装、玩具等可以作为延伸产品的开发对象,微电影也可以改变成为动漫、小说,使获利方式更加多元。在其他途径上,微电影也可以打破与网络视频媒体合作的局限,与电视媒体合作,扩大版权收入的来源。

2.创作上要突出故事内容本身,提高微电影质量

首先,微电影的优势之一在于它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叙述与受众产生强烈共鸣,因而在内容创作上微电影应当善于利用这一优势,不仅要借特定的背景音乐、时事热点、大事件、社会符号等产生与受众的表层共鸣,也需以受众群体共同的情感感受、人生经历产生深层共鸣。例如微电影《老男孩》就以80后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杰克逊、大弯梁自行车、校园生活、主人公的成长命运来展现又一代人在现实面前遭遇打击但依然固守梦想的故事,这样让人感同身受的故事本身,就引起微电影主要观众———80后青年人的热捧与反馈。其次,微电影的制作要有创造性的独特主意。在文化产品制作日益同质化的年代,作品本身的内容要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才可以有理想的传播效果与受众认可度。不仅在故事情节上,电影要朝着新鲜有趣、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而且在展现手法上微电影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制造幽默和渲染情感等进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观众审美趣味、欣赏水平的提高,微电影的深度思想也不能够忽视,如果电影失去表达的思想与社会传播的价值,那么它就会沦为广告宣传的附庸,成为“娱乐至死”发展想法的牺牲品。再次,微电影的类型也应当有所与拓展与丰富。微电影现在的主题主要是集中在梦想与现实、青春成长故事、生活趣闻轶事上开展而来,影片类型以爱情片、喜剧片为主,这些关键词已经成为观众对微电影的惯有印象,但是微电影要进行长远积极意义的发展,就要对原有类型突破,实现多种尝试。以纪录片、音乐片、动画片来呈现微电影可以是其中的思路之一,公益微电影和院线电影番外篇也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像日本的微电影《回忆积木小屋》就是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内容虽精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这对于中国的微电影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3.提升微电影制作的专业化水平,培养制作的专业人才

专业化的制作公司在电影制作上有多的经验,后期运作上也掌握着多种资源,因而专业化公司的加盟是现有微电影发展的趋势也是其需要。在这方面,盛大旗下的华影盛世推出的微电影原创定制模式,是微电影商业化的最早探索之一,目前已经推出了包括《幸福的起点》《错爱》等数十部作品,其点击量都在几百万到千万。在中低端微电影定制市场中,则涌现出来了一批影视工作室,由于极具草根色彩,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郑云工作室,在优酷中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推出了诸如《明星陪客价格曝光》这类诙谐喜剧作品。专业化制作团队的加入并不会否定微电影的开放性与受众广泛参与性,而是以制作与宣传推广的经验来使微电影行业更加规范。由于微电影这一行业的快速崛起,对于微电影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持续暴增,时代光影网调查发现,当前的微电影从业者中,绝大部分是经由传统影视剧转型而来,另外一部分则来源于新人的加入。由于行业的高速发展,人才的紧缺开始成为制约微电影发展的关键,以微电影剧本编剧为例,目前都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导致拍摄出来的微电影大多都会让人觉得有生涩和做作的感觉。同时,传统视频制作公司似乎也还没有做好转型的准备,在这个新的领域探索有限,因而人才培养的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各大网站和企业要通过电影大赛、影人计划、微电影节等平台发掘新人,培养微电影人才,以实现微电影可持续发展。

微电影范文篇5

关键词:微电影广告;叙事策略;情节;结构;主线

一、线性叙事为“惯用手段”

(一)主线清晰。微电影从网络短视频逐步发展而来,叙事上以线性叙事为主、非线性叙事为辅。首先,单线叙事贯穿影片。克里斯蒂安•麦茨曾在对第二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中指出:“经典电影是作为历史故事而不是话语来呈现的”“它的确切性质以及它作为一种话语的效力之秘密在于,它抹去了话语陈述的一切标记,并伪装为一种故事形式”,电影的叙事在于将叙事所产生的记号给消除,让人觉得是原有故事的发展态势,而不是故意在讲述。电影依靠画面叙事,以屏幕作为载体,从而诉诸于观众的无限遐想、不切实际的梦想乃至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线性叙事作为一种经典的叙事方式,在叙事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时间的连贯性、情节的因果性。微电影广告多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从事件的发生到故事的结束,影片架构清晰。然而,非线性叙事打破了原有时间以及空间的顺序,是一种反传统、多样化的叙事手段,甚至可以说是电影叙事发展过程中创新出来的附属品。其次,主线简单清晰能够在有限时间里将故事叙述清楚。微电影广告由于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多属性表现为短小精悍、互动性强、易于传播。与传统的直白式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更加具有话题性、吸引力和想象力。微电影广告有属于自身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内容受到时间限制的问题。主线清晰成为了短时间内将故事讲清楚的重要条件。(二)结构明确。结构,是对段落、情节、画面等组成部分的组织和安排。经典叙事的线性结构除单一时间向度的线性原则以及因果逻辑之外,还包括打乱了原有时空的线性原则,以交错的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内容。首先,微电影广告的叙事结构以线性顺序推动情节发展。北大宣传片《星空日记》中,讲述了生活在普通家庭、拥有普通的长相的主人公,从拥有梦想、为梦想而奋斗到遭遇挫折,最终实现自己的摘星梦。他经历了同学老师的不理解、同伴的嘲笑、家人的不支持、摘星星梦想的实现,这一系列框架性的构造清晰明确。其次,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为辅。非线性叙事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概念,时空成为不连贯的部分片段的组接,主观性、片段性以及非理性都是非线性叙事的重要结构特点。同时,主观性以及非理性的特点被无限放大。心理叙事线索的介入使得现代电影更加注重非理性的本能和直觉,逻辑性、戏剧性被淡化消解,偶然性得到增强。非线性叙事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具有创意性的叙事表现手段,为微电影的叙事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巧妙的叙事结构可以让原有的剧作内容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好地渲染气氛、塑造环境。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对于原有故事的架构要求很高,在打乱了时间以及空间的情况下将事件叙述清楚,一方面有利于建构故事,故事的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则增加了叙事的难度。微电影广告短小,信息量足,线性叙事原有的简单易懂的逻辑性特点则成为了微电影广告主导叙事结构的不二法则。

二、情节构建的“简单化”

(一)艺术与细节的真实。情节设计必须符合真实性原则,即艺术与细节的真实,其中的设计不仅仅包括情节内容的设计,还包括情节与情节之间内容的衔接以及编排。并不是说照搬生活中所发生的琐事,而是将生活的部分戏剧性成分进行提炼,从而创作出合乎情理、合乎生活逻辑的故事情节,即情景再现。情节的创作还要遵循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所描述的创作目标是一系列彼此相连的事件。人物、事件、环境环环相扣,情节逐步推动事件的发展。微电影广告作为大众消费语境之下衍生出来的产品,传播媒介的特性起到主导性的作用,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微电影广告《三分钟》由陈可幸导演,描述火车列车员与家人相约站台见面的故事。车间内嘈杂的环境、站台上焦急等待候车的人群、大大小小的包裹行李、写着福字的大红色的窗花,短片用许多细节,营造出整个大的氛围,细节与艺术的真实给观众带来了的亲切感,拉近了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观众与影片之间更容易产生互动。微电影广告《过年回家》《筷子》《爸爸是个骗子》等,运用小物件作为切入点,大量细节的陈列参与叙事,影片生动且富有感染力,从而在视觉与听觉上打动观众。(二)淡化情节。电影的语言常被称为“视听语言”,这就意味着电影运用的物质元素包括活动的影像和与之相匹配的声音。首先,情节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片段式的组接,形式感增强,对画面与声音的要求提升。情节弱化,台词、独白以及旁白参与叙事的功能增强。人的声音具有很强的造型功能,声音通过语言、力度、音色等表达出许多微妙的信息,包括人物的精神面貌、身体状况、身份地位、性格等。短小的微电影广告惜字如金,由语言承担起大部分的抒情、表意以及叙事的功能。其次,缺乏情节的空泛化叙事造成形式大大超过了内容。叙事上的空洞,使得影片只能在视觉上以奇观印象示人却不能真正从故事上打动观众。开端高潮到结尾摒弃模式化、程序化、简单化的故事情节以及叙事手段,反之以炫酷的镜头运动、特效制作、绚丽梦幻的造梦手段吸引观众。这正是因为在大众消费的时代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偏爱观看视觉冲击力强,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的短片。(三)互动性增强。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影视在不断发展,观众随着观影量的不断提升,已经不再局限于银幕之外,而是想要参与其中。电影与观众的亲近性,要求影片情节的设计、细节内容的含括、场景的构思要符合人们当下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件要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形成互动性。从某种程度上讲,“贺岁片”的出现是电影站在受众的视角以及心理上全方位考虑的结果,也是电影市场化发展过程中衍生的附属品,受众的感受以及票房的高低成为影片创作、发行、放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微电影广告本身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寓意性、指向性和目的性,也可以说是为观众而生的产品,受众接收所传递的信息才能完成短片最终的使命,因此,观众的观影感受以及影片的吸引力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三、结语

微电影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对叙事结构设置、情节设计、影片互动性的掌控尤为重要。线性叙事结构使微电影广告叙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发生和发展,情绪的铺垫,环境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戏剧化、矛盾、冲突以及故事本身内在联系的展开,都清晰明确。清晰的主线贯穿起事件大的走向以及来龙去脉。线性叙事有利于通过时间推移积累情绪,观众也能够在短时间内理解剧情并融入剧情,叙事上简单直接。然而非线性叙事作为反传统、反常规的叙事方式,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为叙事营造更多的可能性,情节缺少直观外在的因果联系,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对于短小的微电影广告而言,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不利于短片的叙事。故事情节的弱化,使语言在叙事造型上功能大大提升,也正是语言的重要作用,在对于语言的提炼、台词的把握以及音乐的选择上都需要创作人员下足功夫。总之,微电影广告在叙事上,应当按照原有故事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叙事方式,做到脉络清晰、叙事流畅,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接收信息,从而引起共鸣。

参考文献:

1.杨晓茹,范玉明.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网络微电影发展研究[J].当代电影,2013(05):128-131.

2.蔡学亮.浅谈新媒体视域下微电影的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2014(06):145-148.

3.聂伟,吴舒.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31-38.

微电影范文篇6

宣教类微电影突出的特征是内容的主旋律化,创作中更多体现的是主流价值观,多选择革命历史题材和与普通群众生活贴近的现实题材,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整个民族的人文品格。与娱乐类微电影不同,宣教类微电影追求的是感动性,即拂动人类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受各类利好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天水宣教类微电影创作呈现井喷状态。从2012年麦积区伯阳镇农民金泉自筹资金自拍微电影《桃乡之恋》开始,天水本土微电影已走过五个年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天水市能够独立完成微电影拍摄的单位或团队已有10多家,不乏在国内各类竞赛单元中获奖者。2017年,宣教类微电影发展更加迅猛,各本土制作单位接单大多已经饱和,但由于各类微电影评比奖励等政策刺激,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二、天水宣教类微电影的市场来源

1.中央以及地方项目打造主旋律宣教微电影,既是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作为和积极承担政治责任的体现,也是其一种市场策略,是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必然选择。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央媒和各级地方官办媒体也不断发起主旋律微电影作品征集评比活动,使得微电影创作不断获得强劲推力,生产活动进入旺盛期。甘肃天水维尔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拍摄的支教题材的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成功入围2016“百部中国梦网络微电影”征集,并获得“社会公益单元最佳影片奖”提名。目前天水还有几家影视公司参与了组织部发起的“百部党建微电影”征集。2.行业宣传需要近年来,党政部门出于宣传和推广的目的,也积极组织拍摄微电影作品,成为宣教类微电影兴起的又一主要动力。目前,天水投拍微电影的部门主要有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市文明办、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县区政府。其中《一路上有你》《爱不释手》《盛如夏花》《执行风暴》《让爱导航》《甘江情》《大地湾之恋》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就属于这种类型。党政部门主导的宣教类微电影的目的和诉求,虽有对社会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宣导,但更多是对本部门、本区域的形象、资源进行影像化的传播,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3.主动创作目前,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影视制作团队也自发创作宣教类微电影,其动机多数基于参与国内的各项赛事评选,为就业增加优势和为产业经营拓展空间,往往制作更加精良,创排的技巧性更高。2016年由天水师范学院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郑晓龙编导的微电影《色彩青春》就属于这类作品。《色彩青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上入围前30强并获得优秀故事片奖,成为西北高校在校大学生参赛唯一获得此殊荣者。

三、宣教类微电影的传播特征

1.“微”体量承载“大”主题短时长反映大主题,迎合“微”时代传播特征。微电影的时长一般在5~30分钟之间,故事紧凑,主题集中鲜明,切合受众主要以手机作为接收终端的心理耐受程度。宣教类微电影的创作切口小,叙事线条单一,剧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层层发展,快速进入高潮,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以支教老师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山路上摔倒为开头,设置了三种表达方式,随着剧情推进,逐步反映出主人公坚守山村、扎根教育的感人情怀,令人印象深刻。宣教类微电影的影像语言表达也更为创新灵活,增加了作品的遐想空间和表达的艺术性。2.“微”终端成就“广”传播宣教类微电影主要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各种“微”应用是展示平台,传播方式快速、立体、便捷。既可通过网站、客户端等视频平台播放,也可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增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普及度广,传播效果好。3.“微”故事传递“真”情感宣教类微电影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如道德模范微电影《爱不释手》,讲述的是道德模范朱召梅20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前夫的故事,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关怀。大多数宣教类微电影都以塑造平民百姓中有奉献精神的小人物为主,其真实感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宣教类微电影创作的技术瓶颈

由于要强调灌输目的,宣教类微电影不可避免与微电影的创排规律产生了内在冲突。这种冲突概括起来就是以抽象的思维驾驭形象的情节,以正确的观念替代现实的逻辑,造成艺术呈现的生硬,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1.题材单一,文学化水平低导演黄健中在出席首届微电影大赛时说:“拍摄微电影的起步是文化基础,要有一种对文化的强烈感受。与所有的文化艺术不同的是,微电影需要的是心灵的真正感受。所有的艺术,文学是基础,文学是人学,对人的认识越深刻,你拍的东西就越好。”天水微电影市场经过几年发育,呈现茁壮的发展态势,但题材的单一、文学化水平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大都聚焦在党建、道德模范、扶贫类题材,同样能够承载宣教功能的古装、科幻等电影的常见题材难以被微电影选择,这对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天水而言是一大缺失。2.说教惯性,手法陈旧宣教类微电影就功能而言,主要是为了传达党政部门的宣传意图或者塑造行业形象,因此,人物角色设定一定会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品质,如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等。这些题材的选取并不存在问题,问题是惯性思维和陈旧的表现手法使得说教的印记难以去除和隐藏,而这往往成为创作的硬伤。3.小说思维难以转为电影思维将微小说改编成微电影是我国微电影领域一种常见的取材模式。两者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即两种类型的文艺作品都集中体现出“微”叙事的特点,在很短的篇幅或时间内,讲述一个耐人寻味或令人震撼的故事。天水宣教类微电影在这种跨界合作上,不乏成功案例,比如,支教微电影《长大了我们都嫁给你》改编自刘志学的微小说《长大了俺都嫁给你》,并一举获得多项大奖,这也成为微电影创作的一条捷径,许多天水微电影爱好者视若法宝,争相仿效。但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小说的表达工具是语言文字,电影的表达工具主要是影像和声音,艺术创作规律不同。电影中一个恰如其分的镜头胜过万千对白,小说则不然,更多讲究的是文学语言的运用。小说思维的先入为主,对微电影的影响往往是源发而且难以改变的。好莱坞著名编剧威廉•M•埃克斯在《你的剧本逊毙了》一书中提出:“小说式写作,只能用一点点或者压根儿一点都别要,‘根本不要’更安全一些。”小说思维对天水宣教类微电影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镜头语言贫乏,长篇累牍的问答式对白占用了很大的篇幅,削弱了电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4.创作团队专业水平低天水这样欠发达的内地城市,其专业电影创作人员基本没有,大多是在实践中边学边干。而电影创作专业性非常强,微电影的呈现手段也应遵循电影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主题思想、剧本创作、情节设置、镜头拍摄、配乐创编、蒙太奇的运用等方面既要遵循这些规律,又要大胆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字形式呈现的“微言大义”得以在电影这一现代形式中得到体现。

五、宣教类微电影的创新发展之路

1.打破思维误区,正确认识发展现状宣教类微电影是微电影的重要门类,但不代表微电影产品的全部。以宣教类微电影为主的天水微电影市场,即使有部分作品获得不同层面的奖项,但这并不代表天水微电影总体产业已经具备专业化或者产业化的水平。要实现天水微电影的整体发展,需要将队伍锻炼、市场培育作为抓手,尽可能实现微电影门类从目前宣教类为主向各门类齐全拓展,尤其是向具有商业前景的微电影门类拓展。2.强化艺术探索,提高微电影质量经拍摄过《观音山》的华语女导演李玉曾说,“原创力是电影的未来和生命力!”在激烈的微电影竞争中,要创作出高质量、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作品,原创是根本,创意是途径。随着社会资本对微电影市场的介入,目前天水宣教类微电影为主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商业化运作更加注重产品的商业效益、受众的观影喜好和接受程度,这也将促使天水微电影逐步恢复其影像艺术的本质,呈现出更多艺术含量。3.拓宽微电影营销推广渠道,突破现有盈利模式就像电影的发展需要院线一样,微电影在盈利模式尚未规范化、行业化之前,更需要专业而强势的推广平台。由于在视频领域的先天优势,各地尝试微电影创排的广电单位或官方媒体不在少数,2012年,国内最大的微电影出品方芭乐传媒推出芭乐院线,为微电影制作团队提供院线播放平台,福州微电影联盟也在院线公映微电影,尝试开创微视频行业新的盈利模式。天水微电影市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除了依托自身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实现区域微电影推广的全媒体矩阵式推广外,还要进一步抢抓商业运作和营销推广机遇,积极与微电影商业网站对接,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微电影范文篇7

关键词:微时代;电影;广告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当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根据互联网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接收广告的方式也开始变成从视频播放、网页浏览过程中,这种单一无趣的方式,不仅达不到广告传播的实际效果,同时也会导致人们产生一定的厌烦感。在这种情况下,微电影广告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且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接受。

二、微电影和微电影广告概述

(一)微电影微电影有很多的概念,每个人对微电影的理解都不同,但是在大方向上,微电影指的就是一种能够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播放,一种短期、投入少、情节完整的视频短片。(二)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广告是通过结合到微电影中,达到宣传产品、服务目的的一种全新广告形式,微电影广告的性质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公益性、商业性。公益性的微电影广告就是将宣传公益作为目的,其性质和公益性质的广告类似,只不过这种形式中有完整的故事内容和情节,在宣传上效果更好。而商业性的微电影广告主要是将宣传企业的产品或者是企业服务为核心内容,并且将这些内容有效的贯穿在整个微电影中。

三、微时代背景下电影广告的传播方式

微电影广告主要是为了保证更多人看到,了解其中包含的产品,因此想要达到预想中传播效果,最重要的就是使用合理的方法吸引人们的眼球,以此保证能够获得人们的关注[1]。这就要求作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同时也要使用适合的传播手段,保证更多的人真正接收相关的内容。当前企业为了更加有效的达到应有营销效果,在拍摄好后一般会使用适合的渠道进行传播,其中主要应用的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植入式。这种形式主要是指在电影情节中可以插入一些产品,或者是企业的服务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给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植入的时候主要分为显性植入、隐性植入以及定制三种方式。比较常见的是在台词中植入、演员或者是道具中植入、服饰中植入等,在这些内容中,显性或者隐性的将广告进行植入。而定制主要是指按照企业的文化或者是品牌理念等,量身定做一个剧本,并且将其拍摄完成投放到各种新媒体中,达到宣传企业产品、服务的目的。(二)病毒式。病毒式的传播方法主要是指传播者将微电影,通过社交媒体或者是娱乐网站等进行,这样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微电影就会在人群中进行传播,不断地蔓延开来。这种方式也叫作网络口碑传播模式,其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促使每个传播者都将微电影传播给周围的人,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微电影的传播速度,同时也可能将其上升到社会热点话题。这样一来,这个微电影中的广告就会被大众了解和熟知,并且由于微电影是以视频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防止人们对其进行随意更改,能够有效保证其传播的准确性。(三)线上、线下同时运行模式。这种线上、线下同时运行的模式,在电子商务行业中非常的常见,并且应用也比较广泛。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也可以将这种传播方式有效地利用起来,也就是说,在线上传播的时候,利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社交媒体,如微博等,在线下的时候可以开展各种具有体验意义的活动,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达成更好的传播效果。当前微电影制作的时候,会邀请一些比较有名气或者是和产品气质比较符合的明星,在微博上一些宣传类的消息,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线上宣传手段。这种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宣传形式,不经能够增强人们对产品的记忆力,同时也能够提升人们对产品的亲切程度,为消费者、企业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沟通平台,相比单一的网络宣传,这种方式更加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四、微时代背景下电影广告面临的困境

(一)质量有待提升。由于微电影广告在拍摄的过程中,和普通的电影拍摄非常不同,对拍摄团队、技术、设备等方面都没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导致广告在拍摄的过程中,具有非常强的草根性[2]。也就是说,电影广告在拍摄的时候,更加偏向于写实,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以此保证广告内容能够更加容易的被人们接受和记住,所以这种形式不管是在情节安排上、拍摄技术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缺陷。例如当前有一些微电影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在制作方面以及广告方面都具有一定多样性,但是在这之中,需要同时兼顾电影情节和广告内容,同时又要保证内容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那么必然会采用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元素吸引人们注意力,这导致微电影广告质量一般。(二)资金方面不足。虽然这种模式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但是依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其中资金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这种电影广告的模式,在制作的成本方面,也和其自身的特点一样,呈现出一种“微小”的性质,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微电影广告都能够实现小投资、大回报。在传统的电影获利方面,有非常多的获利渠道,例如票房、植入广告或者是出售电影的版权等,但是微电影却由于其具有网络传播的特点,人们都是在免费观看的情况下,才会去收看微电影。也就是说,网友观看的时候,并不需要付费,这就导致微电影无法利用自身版权获取绝大部分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微电影就不得不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回收成本,最终导致微电影广告出现单一盈利方式的情况。

五、促进微时代背景下电影广告更好发展的策略

(一)保证内容具有创意,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微时代的全新背景下,电影广告想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非常新颖、能够抓住人们眼球的创意作为基础支持,这样才能够使广告变得更加有活力。在信息时代中,创意已经成为了影响微电影广告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意不仅对传统的广告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会对全新的电影广告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想要更好的实现发展,就要积极的传遍传统广告思想,充分发挥出发散思维的作用。并且通过敏锐的观察将新旧元素有效结合在一起,创新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形势、人们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全新的电影广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微时代中的电影广告,可以真正占据一席之地,不断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一触即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为了保证创意能够具有非常明显的突出性和独特性特点,保证电影和广告主题、宣传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就需要将电影的主体和广告创意有机融合,具有一定格调。所以在制作和宣传的时候,要将产品的信息作为主要宣传内容,并且通过了解品牌的实际诉求,将创意的方向和核心内容确定下来,同时也要围绕创意的核心内容,对电影脚本进行修改,提升制作的有效性。(二)重视实际营销模式,提升运营和推广的效果。在微电影出现之前,广告行业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营销理念就是整合营销,微电影广告就非常符合这一营销理念,将这种工作理念有效融入到微电影广告中,能够对融合媒体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微电影广告是将电影、广告有效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方式,其既包含了广告中独有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拥有非常完整的故事和适合的故事情节,所以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营销模式,例如百事可乐公司在每年都会制作的《把乐带回家》系列微电影,就是将微电影这种特殊形式,与广告核心内容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对产品进行宣传。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全新的事物,微电影广告可以充分发挥出其自身具有的独特性特点,对传统媒体形式进行创新,将网络和传统媒体、线上和线下的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以此保证能够有效提升微电影广告影响力,提升整合的效果,促使这种形式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三)加强法制监督工作,提升社会责任感。由于微电影广告是广告的一种全新传播模式,以及其自身具有的特点,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同时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品牌将视线转移到微电影广告中[3]。但是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微电影广告方面的审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监管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一些规定,监管部门的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就为一些广告投放者创造了可乘之机,导致大量的暴力、低俗等内容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对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4]因此为了保证能够制止微电影广告中存在制度缺失、监管不足等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对投放的审核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也就是在微电影广告正式投放之前,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创建有效的审查工作系统,对广告内容的健康性、艺术性等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电影广告展现出更加健康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相似”的情况,以此保证能够有效规范微电影广告行业。[5]

六、结束语

微时代背景下的电影广告,是信息时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产物,是电影技术和商业的有效结合体,其能够脱离单一误区的营销模式,使人们能够在下意识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扩大企业影响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宣传手段,并且分析当下微电影广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制定合理的提升策略,以此保证微时代电影广告,能够在创新理念下实现更好的发展,为今后广告的创新、多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传宁.新媒体时代下微电影广告传播策略分析[J].视听,2020(9):140-141.

[2]刘梦蕾.新媒体时代微电影广告的传播策略研究——以《巴依尔的春节》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6):216-217.

[3]尹翔.微电影广告传播与营销探讨[J].新媒体研究,2020,6(3):66-67.

[4]牛青瑞.新媒体下微电影广告营销策略研究——以微电影广告《看不见的相见》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

微电影范文篇8

1.佳能微电影广告营销分析

1.1佳能广告简介。佳能广告在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姜文导演的《看球记》,该片拍摄于2011年,主线剧情是围绕亲情来构建,讲述的是一个父亲专程带儿子从别的城市来看球赛,可因为别的缘故弄丢了球票,无奈儿子只能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双手举高用相机拍摄足球场内的盛况,最终排到了足球进球的照片。这部微电影在当时引起了十分大的影响,三天点击率即破千万。姜文导演团队精心制作的专业水准引起了各地网友的赞赏,被称作国内微电影广告的标杆,本文将以《看球记》为例,对佳能广告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1.2佳能广告品牌营销优势。1.2.1电影拍摄与品牌联系紧密。在短短五分钟的电影开头,即写明该片由佳能器材进行拍摄,简单而直观地表现出佳能的摄影器材所能拍摄出来的整体效果,效果的好与坏,观众有最直接的感受这是最佳的广告效果,整个电影的拍摄画面都给人一种很温暖的感受,姜文导演习惯抓住每一个细节去感染观众,在这部电影中,父亲所展现的一直都是善良、淳朴、温暖、热心的形象,带着儿子远道而来看球赛因为票忘带无法进入,不惜放下男人的形象尊严祈求检票员,未果后转头再祈求票贩子,最后为了让儿子能够看到球赛,不惜蹲下年迈的身躯让儿子踩在自己肩膀上看球赛,这一举动是整个影片的泪点所在,深厚的亲情扑面而来直击观众的心灵,点明了佳能的广告语,”佳能感动常在”。不管是品牌还是故事都是以感动为主题,从而达到了与佳能品牌形象进行完美结合。1.2.2利用名导演名气影响多方面。当时,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大获成功,票房大卖之后即拍摄了这部微电影,从而吸引了不少冲着姜文而来的观众,这一方面在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微电影广告的宣传,《让子弹飞》的口碑与票房双丰收之后,观众再看到姜文导演的高质量微电影心里的崇拜与喜欢会更加深厚,进而会直接影响到对电影的好感度以及对电影所做的品牌形象的接受度。1.3佳能广告品牌营销劣势。佳能广告虽然拍摄的都是以暖色调,打动人心为主,所拍摄的微电影广告也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将佳能的广告语“感动常在”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自2009年佳能所拍摄的第一支微电影广告“leaveme”以来,都是以感人至深的动情故事来进行叙述的。但是这时他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都是以感人这一种题材来呈现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容易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下面是我在土豆网上收集的佳能的微电影广告在优酷网上的点击率数据,按照电影拍摄所上传的时间进行排序。可以看出,第一支微电影广告确实引起了很高的点击量,第二支微电影由于是姜文导演进行拍摄,所以点击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但当第三次佳能想依靠同样的方法获取点击量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往后每年的作品点击量均是以下滑的趋势的,由此可以看出,单一的题材已经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进而对与该类影片关注度严重下滑,这是佳能广告很大的一个劣势,对比其他的广告,如百事可乐的微电影广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佳能广告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2.其他企业微电影广告案例对比分析

2.1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案例分析。2.1.1百事可乐公司简介。百事饮料国际集团是一个全球性的跨国公司,百事公司于1982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刚刚建成一个装瓶厂,拥有30多家合资企业,总投资近5亿美元。它的“百事”“七喜”“美年达”在中国家喻户晓。百事可乐是一家成功的企业。它自1898年诞生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该公司也处于破产的边缘,经营也有不善的时候。与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百事的成功得益于其远见卓识的领导能力、创新的商业战略、严格的管理以及不断推出的适应市场的创新产品。但百事独特成功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向公司及其产品传递的文化精神。2.1.2案例分析。百事可乐拍摄的《家有儿女》外传《把乐带回家》,引起了网络上巨大的反响,它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与品牌形象关联密切。影片名字为“把乐带回家”,是百事可乐2017年的广告语,在电影名称上就很直接的能够让观众联想到百事可乐的名字,剧情是家里的刘星和小雪都忙于工作无法回家吃年夜饭,但他们都接到了刘梅的电话说要宣布一件大事,大家回到家时,家中出现了一个不速之客,见到夏东海就喊其爸爸将故事情节推向了一个疑惑点,最后才得知是刘梅收养的一个孤儿,在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共同举杯的饮料既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的品牌形象通常与他的名字相关,不管什么事情快乐最重要,但是这部电影做出了品牌形象的突破,家有儿女电视剧与百事可乐的关联度并不大,但是编剧使用用情打动人的方式将两者联系变得十分密切并不生硬,同时把百事可乐的品牌形象推向另一个高度,在开心的时候要喝百事可乐,在家人团聚感人至深的时刻更要喝百事可乐,从而将百事可乐的品牌形象不局限与快乐,将品牌形象赋予了感人至深的另一高度。(2)宣传切入点。该片是在《家有儿女》拍摄12周年的时候将家有儿女的原班人马都召集回来,家有儿女作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从影片的演员阵容就能够吸引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故事的背景也和现实一样是讲述的12年后的故事,12年后刘星、小雪、小雨也都有了自己的职业,以这样一个故事前提进行宣传在第一步就能将大部分的观众吸引来进行观看。(3)多方面的影响力。编剧在刘星与小雪的职业设计上有十分巧妙的作用,刘星12年后成了警察,这与刘星扮演者张一山在同年大火的网络剧《余罪》中饰演的男主角职业是一样的,而小雪的职业设计是公司白领,这也与同年小雪扮演者杨紫在电视剧《欢乐颂》里饰演的角色职业相似,两人的角色职业设计都能够让观众立刻联想到当红的电视作品,从而增加了对电影的好感度与熟悉度,从而对与电影想要表达的品牌内涵更容易接受。2.2两者分析对比结果。百事可乐相比于佳能,更注重于品牌形象的多面性,像益达的广告也是一样的,采用了酸甜苦辣四个故事从各个方面诠释了自己的产品,不将自己的产品品牌形象局限于某一种题材而是更加注重品牌的多变性,敢于创新,从而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在观众心中塑造的品牌形象也会更加深刻。

3.对佳能广告的营销建议

3.1产品的多面性。百事可乐的广告语每年都会进行创新,主题也在随之改变,或是喜悦,或是梦想,或是感动,这是佳能所需要注重的所在,单一的题材直接影响到了观众的视觉体验,长时间没有进行创新的作品,让观众的内心产生严重的倦怠进而对其关注度严重下滑。3.2增强一些产品的互动。百事可乐在拍摄微电影广告之前会邀请网友进行剧情的设定,让网友有自己的参与感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宣传目的性,在影片还没有投入拍摄之前就让大量网友内心有很强的期待性等待电影的拍摄完成。3.3品牌与传播一体化。佳能广告一直以来都是以单一的题材单一的剧集进行拍摄的,可以尝试拍摄系列影片,在每一集的结尾制造悬念从而让观众有所期待下一部的诞生,同时可以利用剧集制造一些社会话题,让大家一提到某个话题或者事务就能够想到佳能的品牌,这样对于更长远的品牌形象影响是更有帮助的。结论网络时代的到来孕育了微电影广告的诞生,各大网络视频网站的出现为微电影广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舞台,微电影广告品牌营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微电影广告的发展道路上,专业的剧情设定和拍摄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敢于创新也是微电影广告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一部良好的影片奠定了品牌当今的地位,敢于创新的想法是品牌长远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殷小彤.微电影广告与品牌营销[J].传媒广角,2017(13):43-44.

[2]高鹏.微电影广告的品牌形象的构建路径[J].传媒广角,2017(15):28-29.

微电影范文篇9

关键词:微电影;德育;团队合作

电影《龙狮小子在成长》由我校14机电贯通2班全体龙狮队成员从2016年5月开始进行剧本创作,2016年7月进行拍摄。张浩同学(班级中无任何职务,仅是龙狮队成员)担任导演,卞修原(班长)担当编剧,丁家浩(班长)负责后勤,班级龙狮队成员作为主演,其他同学协助拍摄。他们把2年来龙狮队成员从选拔到训练时的冲突,最终成为亲密无间的龙兄龙弟的过程用微电影的方式记录下来,电影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的故事再现。电影制作全程没有老师参与指导,以真人真事为模型,学生自编自演自导,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拍摄而成。通过微电影制作的全过程,班级同学变得更加团结,凝聚力空前强大。可见,微电影蕴藏着无穷的德育资源。

一、“微电影”下的德育紧密结合时展要求,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

“00后”成为中职校园主体,他们是在微信、微博、微杂志、微电影、微营销等“微”型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微时代”的他们在微博、微谈、微信、微读、微电影等“微元素”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根据他们的成长特点,德育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用学生易于接受并喜欢的方式开展教育。而微电影恰恰符合当下“微时代”德育的教学理念。微电影创作使学生成为微电影主角,从他们的视角表达自己的想法,向人们传递自己的信息,这样的教育模式贴近学生想要的教育模式。14机电贯通2班的学生听到学校希望把班级龙狮队成员的训练历程拍成微电影的消息后各个抢着当导演、做主演,对于高温下要牺牲自己的暑假休息时间来校拍摄毫无怨言。崇明的学生住得很远,学校在暑假期间不能提供住宿,他们需要自己解决几天的住宿问题,但他们为了有机会出镜,克服困难。“微”时代下长大的学生喜欢这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微电影”下的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时展要求,针对性和实效性强,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可以提高德育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微电影”下的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尊重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德育的根本路径。“微电影”拍摄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通过自己的视角创作他剧本,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创作与拍摄过程中,学生能在自主体验中反思与总结,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微电影”下的德育创新形式能起到磨炼学生意志力、培养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提高综合能力、传递正能量的作用。14机电贯通2班的微电影《龙狮小子在成长》根据学生训练过程中的事件与冲突为蓝本,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剧本创作是一大难题。因为写作基础弱,拍摄前剧本还没有好,这种会说,也有想法,但就是写不出来的现状让学生非常难受。但这一问题并没有影响学生对微电影创作的热情。导演先通过现场说戏的方式用手机拍摄了一部手机版的《龙狮小子在成长》,每一个小场景、小片段在推敲过程中反复修改。手机版本出来后再根据每一场对话写下剧本,这种创造性的剧本创作法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他们反复推敲要改进的地方,提高了审美能力,向人们展示出他们心中的龙狮小子,传递中华文化,实践中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微电影”下的德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

针对中职校学生的就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学生社会能力发展中的重要部分,是德育与时俱进的特点。利用“微电影”,班级成员自己选出拍摄团队,每个人在团队中都有自己的角色,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必须绝对配合,这对提高班级凝聚力有非常好的作用,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微电影《龙狮小子在成长》的正式拍摄时间正值上海市最热的月份,主演们都是住宿生,他们出于对团队的热爱,没有和学校提出任何一点要求,没有任何一句抱怨,白天来学校拍摄,晚上在同学家的地板上睡觉。因为电影拍摄需要,有些学生必须带被子来校,他们自己商量决定哪些人带行礼,拍好以后又自己收拾好带回家,一切好像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一场戏需要全班同学做群演,班长在班级QQ群里发了通知,大家完全没有意见,全班同学按照规定时间全部到齐。最让人感人的是,有一个离校较远的同学路上单程要花4个小时的车程。他为了不耽误拍摄,凌晨4点多出发,很早就到了拍摄现场,他的行为鼓舞了其他同学,大家十分感动,他们觉得班级作为一个拍摄团队,每个人都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班级感到自豪。在微电影的拍摄活动中,班级凝聚力不断提升。

四、“微电影”下的德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的提升

微电影的拍摄过程渗及场地、场次、人员、道具等组织与协调工作,没有一个组织能力极强、领导力十足的人肯定会出问题。为了不浪费任何一项资源,领导者必须有超强的规划、协调、组织能力。导演张浩作为一名普通同学,很少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与领导能力。在拍摄过程中,他借助班长的力量把任务分解下去,然后召开班会说明场次安排表(如下图)。拍摄过程中,张浩不断改时,有模有样的操作让大家逐渐认可了他的导演身份,全力配合。他作为导演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拍摄过程中得到很大提高,大家也认识到他超强的管理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

在“微影星光点亮未来”2017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微电影节上,《龙狮小子在成长》这部以14机电贯通2班学生真人真事为模型,自编自演自导的电影收获了铜奖,在“未来杯”微电影的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以微电影拍摄为载体和手段,灵活运用“微元素”创造性地开展“微教育”活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借助新媒体,有机结合班级管理实际更好地开展德育实践,创新德育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德育水平。从创作剧本到拍摄,再到制作成功一部有模有样的微电影,学生体验了一次影视拍摄的全过程,他们自导自演,成就感十足。大家齐心协力地完成作品,彼此的信任感加强了很多。在数字化德育的教育实践中,学生可以反复温习自己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样的德育方式更易被学生接纳和喜爱,更有实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光云.“微电影”资源在小学品德的应用[J].中小学德育,2016

[2]陆生发.主旋律微高校“立德权人”的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6

微电影范文篇10

一、微电影的兴起

2005年,由中国大陆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其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在网络引起热映。这部短片被看作是微电影的雏形。2010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微博,拉开了微时代的序幕,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具有“微”特点的微电影应运而生。2010年12月27日,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在全国首映。作为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它完全打开了微电影的大门,堪称是微电影时代的里程碑。至此,整个互联网产业,掀起了微电影制作的风潮。2012年微电影进入了大发展之年,搜狐、爱奇艺、优酷等多家视频网站纷纷以“明星牌”、“地狱牌”、“大师牌”来推出自家的微电影系列。微电影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

二、微电影兴起的原因分析

微电影在短短的几年内崛起并迅速发展,进入全民的视野,得益于时代的环境条件以及其自身优势。

1、客观条件

(1)良好的时代条件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固定休闲时间日益减少,但社交活动的次数及零散的时间却有所增加。大众需要一种事物作为闲散时间的消遣,填补其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的空白。微电影以微时长放映、微容量制作、微平台播出等特点满足了碎片化时代下民众的需求。良好的时代条件,成为微电影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

(2)日益壮大的网民规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25亿,较上一年增加14.6%,使用率提升至63.4%。网络平台的拓展,网民规模的壮大,为微电影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主观条件

不可否认,良好的时代条件为“微电影”的崛起扫平了时代障碍。其本身的优势,更是让微电影迅速在国内盛行,以致对传统的电影行业乃至整个视频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微微电影的时长最长不过300秒,满足了大众打发微时间的需求。传播内容上的微,使得微电影的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传播内容的“微”,制作周期的“微”,传播渠道的“微”,传播对象的“微”,微电影正是以“微”的特点得以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符合民众的需要,微电影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与必然性。

(2)低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成本低,门槛低。它不需要专业的技术、摄影设备和处理工具,不需要专业的演职人员,更不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因此,许多业余影视爱好者纷纷致力于微电影的创作中。它的低门槛为民众提供了创作的舞台,使得人人可以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实现当明星的梦想。

(3)简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微电影没有严格的审查机制,从创作到传播的途径都是网络。这也使得微电影的发行仅仅需要一套鼠标和键盘就能实现。简单的发行方式也简化了创作方式,创作者不需要过多地考虑特定的表达主题、表达艺术性及技术含量等内容,只需按照自己的思维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创作。微电影“简”的优势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易于创作者不同价值观的实现。

(4)互动性与自主性的交织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的创作注重与受众的交流,又不缺乏自我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频频与网友互动来征集剧本灵感,分享创作感受。如此一来,所有人都成为了微电影创作的一份子,这种参与性充分肯定了受众的主动权与表达权,促进了微电影的传播。而创作者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用剧本与演员,拥有极大的自主性。互动性与自主性的交织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

三、微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微电影正以迅猛的劲头向前发展,然而与传统电影相比,自身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微电影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质量难以保证

微电影时长的限制造成了其在内容表达上不够完整,主题不够深刻。同时,它的低门槛吸引了大量业余者的参与,各种拍摄与制作水平良莠不齐。此外,国家缺乏严格的审查机制,使得微电影行业鱼龙混杂,质量难以保证。

2、盈利面临挑战

微电影的短时传播无法使它在电影院的院线生存;与广告结合将会使微电影失去社会关注的价值,发展之路越来越窄;免费的传播方式造成了微电影几乎没有任何盈利。对于一部小成本的微电影来说,如何满足受众需求,又不至于沦为广告的附庸,将成为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