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0:28:05

外加剂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砂浆外加剂砌筑砂浆抹灰砂浆

l前言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60%以上的建筑物仍沿用砖、砌块等墙体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浆都为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所谓混合砂浆就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加一定量的石灰膏或石灰粉,以改善其和易性,使之容易施工操作。但由于石灰质量不稳定,导致所配制的砂浆强度低、粘结性差,砌体工程质量,而且由于石灰粉掺加时粉尘大,施工现场劳动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文明施工。因此,如何提高和稳定建筑砂浆的质量,改善施工操作条件等是建筑施工中亟待解决的现实。国外建材市场采用干拌料商品供应砌筑、抹灰用砂浆材料,使用较方便,性能较稳定,但成本很高。国内自70年代末开始,一些地方采用微沫剂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即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松香皂来代替部分或全部石灰。实践证明,砂浆中掺入微沫剂后,能改善和易性,而对其强度有一定影响,加量过多将明显降低砂浆的强度和粘结性,故已很少使用,有的地区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SG系列高效建筑砂浆外加剂(以下简称SG系列外加剂)是一种新型的水泥砂浆拌合物添加剂,它完全不同于微沫剂,它的掺入不仅能显著改善建筑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而且能明显提高水泥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

2配制

SG系列外加剂是根据水泥拌合物的水化机理,选用多种无机材料、有机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偶联添加剂等专用材料配制而成的。为了满足不同施工要求,SG系列外加剂分为SG—l型(砌筑用)及SG—2型(粉刷抹灰用)2种。

3性能

对掺SG系列外加剂配制的建筑砂浆性能作了较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并与末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的性能作了对比。

试验采用杭州双流水泥厂生产的425#散装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细度模数为1.81的建筑用细砂或标准砂;SG—1型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SG—2型外加剂掺量为

水泥用量的0.4%~0.6%。试验按JGJ70—90要求进行。

3.1SG系列外加剂对砂浆用水量、稠度及凝结时间的影晌

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用水量明显下降,在稠度相近时,其用水量可减少10%以上,有的可达20%~30%,甚至更多。

测定结果显示,在水泥砂浆中掺入SG系列外加剂后,其初凝及终凝时间略有延缓,但总体影响不大,略有延缓对施工操作是有利的。

3.2砂桨分层度对比试验

测试结果显示,掺SG系列外加剂的砂浆分层度完全符合砂浆技术要求的规定不大于3cm,明显低于基准砂浆的分层度,甚至比混合砂浆还低,其中SG—2型效果更好,这

说明掺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保水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砂浆的施工性能十分优良。

3.3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的体积变化

掺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表观密度减小,这是因为SG系列外加剂具有表面活性作用,通过搅拌产生引气作用,使砂浆含气量适量增加,和易性提高。与基

准砂浆相比,在相同质量比时体积增加,在不影响砂浆强度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砂灰比例后,其砂浆体积比仍可达到或超过混合砂浆。

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和易性明显改善,用水量相应减少,搅拌后产生的适量微气泡使拌和物骨料颗粒间的接触点大大减少,降低了颗粒间的摩擦力,砂浆表观松软,粘性好,操作方便,在现场施工中获得好评。

3.4SG系列外加剂对砂桨强度的

3.4.1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是性能检验的主要依据,我们对掺有SG—l系列外加剂砂浆及基准砂浆的试块作了一系列抗压强度对比试验。

可见,砂浆中SG—l型外加剂的掺入,当控制砂浆稠度基本一致时,砂浆抗压强度随着外加剂掺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直至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时达最高值,随后略有下降,但在掺量为0.5%时仍比基准砂浆的强度高。其中掺量在0.2%~0.3%效果较显著,因此掺量为0.2%较合适,这样在施工中即使掺量略有波动,也不会造成砂浆强度的下降。

影响砂浆抗压强度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砂的细度对砂浆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选用中砂砂浆的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

对不同砂灰比的砂浆抗压强度也作了试验。由表8可见,随着用砂量的增加,掺SG—1型外加剂的砂浆抗压强度逐渐下降。

我们对掺外加剂砂浆的抗压强度与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也作了比较,可见,在相同砂灰比时,掺外加剂砂浆的抗压强度比混合砂浆有较大提高。

3.4.2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砌筑砂浆的粘接性能好坏比其抗压强度更为重要,因此砂浆的抗剪强度更能反映砌筑特性的要求。

水泥砂浆中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抗剪强度大大高于同配比的基准砂浆及混合砂浆,可提高l~2倍.

从试验结果看,用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粘结的红缸砖试件的抗剪强度比基准砂浆的抗剪强度高3~4倍。在砂浆砖砌体抗剪强度试验中发现: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与砖表面的粘结很牢固,试件在试验中均破坏在砂浆层内,而基准砂浆试件的破坏均发生在砂浆面与砖表面之间;混合砂浆试件破坏时,砂浆呈粉碎性破坏,而砖面上基本没有粘上砂浆。

3.4,3对砂浆的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在砂浆中掺加SG—l型外加剂后,其后期抗压强度有进一步增加.从这点看,SG系列外加剂完全不同于砂浆微沫剂。SG系列外加剂的掺入不仅改善了砂浆的和易性,使施工易于操作,而且能激发水泥颗粒的水化,提高水泥砂浆的强度及砖砌体之间的粘结性。

4

SG系列外加剂呈均匀细粉状,易溶于水,运输及使用十分方便,并已在多项建筑工程上进行试用,效果较理想。例如浙江中天集团承建的杭州市公安局工地,建筑面积3万多m2,原设计采用混合砂浆作砌筑砂浆,后因石灰质量不好,改用掺加SG—1型外加剂水泥砂浆,完全不用石灰,质量配比为水泥:砂:SG—l=1:7:(0,002~0.003),砂浆不泌水,粘结性好,强度高;抹灰采水泥:砂:SG—2=1:5:0.004,拌制的砂浆和易性好,放置2h也不泌水,易施工,不起壳,强度高,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施工条件,降低了施工成本,受到欢迎。又如由余杭二建公司承建的浙江省教委电化中心勾庄工地,建筑面积2050m2,刚开始时,采用混合砂浆,也因石灰质量差,砂浆强度很低,后改用掺加SG—1型外加剂砂浆作砌筑,配合比为水泥:砂:SG—1=1:9:0.002,砂浆强度超过设计M5.0的要求,内外墙粉刷抹灰采用配合比水泥:砂:SG—2=1:(4~6):0.006,墙面粉刷施工已完成,经检查,粉刷层不起壳,不开裂,粘结性很好,顶棚粉刷后,下大雨也未发生渗水现象,该工程节约不少水泥和石灰,效益不错。

5结论

(1)SG系列外加剂能明显改善建筑砂浆拌合物的和易性和保水性,使砂浆松软,不分层,不泌水,便于施工操作;明显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R28可提高10%~30%,随着龄期的增长,砂浆的抗压强度继续增高;同样,它对砂浆的抗剪强度及砂浆砖砌体抗剪强度均有较大提高,可达l~2倍。

外加剂范文篇2

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不仅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水泥,节省能源、缩短工期,改善施工条件,满足特种混凝土的技术需要。同时,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等特点。根据不同技术要求,使用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可以获得不同的经济效益。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减水剂,一是使混凝土中的微细气泡均匀分布以提高抗冻和抗渗的能力;二是由于它的分散作用而带来减水增强效果。因而,既能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可使混凝土的1天强度提高1倍以上,这样使配制高强或超高强度混凝土就易于实现。而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不仅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变目前结构设计中存在的“肥梁、胖柱、深基础”等状况。这样,既减轻了房屋的自重,又节省了建筑材料。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减水剂。可延长混凝土由塑性状态进入固态所需的时间,减慢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可满足不同工程,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

混凝土中掺加速凝剂。可满足坑道中喷射混凝土和国防抢修等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要求。混凝土中掺加膨胀、灌浆剂。可使混凝土的密实程度提高,从而增加了“混凝土的稳定性的抗渗、抗冻”等性能。混凝土中掺加引气剂或加气剂,可以调节混凝土的内部含气量。细微气泡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冻及抗渗能力,大气泡可降低混凝土自重对生产轻混凝土十分有利。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可提高对钢筋锈蚀的抵抗力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可减少水泥用量,而达到同样的混凝土标号,一般可以节约水泥15%~25%,同时可以加速模板周转,缩短工期。混凝土外表喷射养护剂。使新浇混凝土表面形成薄膜,从而避免水分蒸发,收到保温、保湿的效果。混凝土中掺加流化剂。可制备自密度,大流动性混凝土,采用泵送溶流新工艺,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外加剂。还能减少混凝土搅拌,成型过程中的能耗,消除震耳欲聋的噪声危害。混凝土中掺加着色剂。可制成各种装饰混凝土。

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和应用,使混凝土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大力发展:早强和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工程中存在的“强度低、自重大、脆性高”的弱点;抗冻剂的使用,为严寒地区创造了冬期施工条件,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大大缩短了工期;随着高效减水剂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流态混凝土技术及泵送浇注新工艺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

2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六类:

(1)改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灌浆剂、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缓凝剂、促凝剂、早强剂等。

(3)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加气剂、发泡剂等。

(4)增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防冻剂、灌浆剂、膨胀剂等。

(5)改进混凝土抗侵蚀作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抗渗剂等。

(6)为混凝土提供特殊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发泡剂、着色剂、杀菌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

3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混凝土制品日益增多的品种和建筑结构复杂化、大型化,对外加剂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今后的混凝土外加剂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复合多功能型。复合多功能型外加剂,在性能上可以取长补短,趋于完善,并且要价格便宜,使用面广,性能良好。

(2)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不断研制开发新品种,使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以满足各种特殊工程的需要,并方便工程使用和质量控制。

(3)发展高强化、抗老化所需用的外加剂。近年来,各国使用的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和最高强度都在不断提高,发展高强化,抗老化所需用的高效能外加剂,为制备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提供条件,利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制备大流动性混凝土,使施工省力,造价降低,工效提高。

4)降低外加剂的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生产外加剂,改革外加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生产物美价廉效高的外加剂产品,为广泛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提高竞争能力。

外加剂范文篇3

关键词:建筑砂浆外加剂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60%以上的建筑物仍沿用砖、砌块等墙体材料。砌筑、抹灰施工中使用的建筑砂浆都为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所谓混合砂浆就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加一定量的石灰膏或石灰粉,以改善其和易性,使之容易施工操作。但由于石灰质量不稳定,导致所配制的砂浆强度低、粘结性差,影响砌体工程质量,而且由于石灰粉掺加时粉尘大,施工现场劳动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文明施工。因此,如何提高和稳定建筑砂浆的质量,改善施工操作条件等是建筑施工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国外建材市场采用干拌料商品供应砌筑、抹灰用砂浆材料,使用较方便,性能较稳定,但成本很高。国内自70年代末开始,一些地方采用微沫剂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即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松香皂来代替部分或全部石灰。实践证明,砂浆中掺入微沫剂后,能改善和易性,而对其强度有一定影响,加量过多将明显降低砂浆的强度和粘结性,故目前已很少使用,有的地区已明文规定禁止使用。SG系列高效建筑砂浆外加剂(以下简称SG系列外加剂)是一种新型的水泥砂浆拌合物添加剂,它完全不同于微沫剂,它的掺入不仅能显著改善建筑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而且能明显提高水泥砂浆的各项性能指标。

一、配制

SG系列外加剂是根据水泥拌合物的水化机理,选用多种无机材料、有机高聚物、表面活性剂、偶联添加剂等专用材料配制而成的。为了满足不同施工要求,SG系列外加剂分为SG—l型(砌筑用)及SG—2型(粉刷抹灰用)2种。

二、性能

对掺SG系列外加剂配制的建筑砂浆性能作了较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并与末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及混合砂浆的性能作了对比。

试验采用杭州双流水泥厂生产的425#散装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的细度模数为1.81的建筑用细砂或标准砂;SG—1型外加剂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2%;SG—2型外加剂掺量为

水泥用量的0.4%~0.6%。试验方法按JGJ70—90要求进行。

(一)SG系列外加剂对砂浆用水量、稠度及凝结时间的影晌

由表1可见,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用水量明显下降,在稠度相近时,其用水量可减少10%以上,有的可达20%~30%,甚至更多。

表2测定结果显示,在水泥砂浆中掺入SG系列外加剂后,其初凝及终凝时间略有延缓,但总体影响不大,略有延缓对施工操作是有利的。

(二)砂桨分层度对比试验

表3测试结果显示,掺SG系列外加剂的砂浆分层度完全符合砂浆技术要求的规定不大于3cm,明显低于基准砂浆的分层度,甚至比混合砂浆还低,其中SG—2型效果更好,这

说明掺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保水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砂浆的施工性能十分优良。

(三)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的体积变化

表4及表5所示,掺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表观密度减小,这是因为SG系列外加剂具有表面活性作用,通过搅拌产生引气作用,使砂浆含气量适量增加,和易性提高。与基

准砂浆相比,在相同质量比时体积增加,在不影响砂浆强度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砂灰比例后,其砂浆体积比仍可达到或超过混合砂浆。

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砂浆的和易性明显改善,用水量相应减少,搅拌后产生的适量微气泡使拌和物骨料颗粒间的接触点大大减少,降低了颗粒间的摩擦力,砂浆表观松软,粘性好,操作方便,在现场施工中获得好评。

(四)SG系列外加剂对砂桨强度的影响

1、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是性能检验的主要依据,我们对掺有SG—l系列外加剂砂浆及基准砂浆的试块作了一系列抗压强度对比试验(见表6)。

由表6可见,砂浆中SG—l型外加剂的掺入,当控制砂浆稠度基本一致时,砂浆抗压强度随着外加剂掺量增加而呈增加趋势,直至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3%时达最高值,随后略有下降,但在掺量为0.5%时仍比基准砂浆的强度高。其中掺量在0.2%~0.3%效果较显著,因此掺量为0.2%较合适,这样在施工中即使掺量略有波动,也不会造成砂浆强度的下降。

影响砂浆抗压强度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砂的细度对砂浆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选用中砂砂浆的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见表7。

对不同砂灰比的砂浆抗压强度也作了试验。由表8可见,随着用砂量的增加,掺SG—1型外加剂的砂浆抗压强度逐渐下降。

我们对掺外加剂砂浆的抗压强度与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也作了比较,由表9可见,在相同砂灰比时,掺外加剂砂浆的抗压强度比混合砂浆有较大提高。

2、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砌筑砂浆的粘接性能好坏比其抗压强度更为重要,因此砂浆的抗剪强度更能反映砌筑特性的要求。

水泥砂浆中掺加SG系列外加剂后,抗剪强度大大高于同配比的基准砂浆及混合砂浆,可提高l~2倍,见表10。

从试验结果看,用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粘结的红缸砖试件的抗剪强度比基准砂浆的抗剪强度高3~4倍。在砂浆砖砌体抗剪强度试验中发现:掺SG系列外加剂砂浆与砖表面的粘结很牢固,试件在试验中均破坏在砂浆层内,而基准砂浆试件的破坏均发生在砂浆面与砖表面之间;混合砂浆试件破坏时,砂浆呈粉碎性破坏,而砖面上基本没有粘上砂浆。

3、对砂浆的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在砂浆中掺加SG—l型外加剂后,其后期抗压强度有进一步增加,见表11。从这点看,SG系列外加剂完全不同于砂浆微沫剂。SG系列外加剂的掺入不仅改善了砂浆的和易性,使施工易于操作,而且能激发水泥颗粒的水化,提高水泥砂浆的强度及砖砌体之间的粘结性。

三、应用

外加剂范文篇4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

目前,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建设规模很大,外加剂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加入外加剂能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但同时由于外加剂的使用不当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桥涵结构的质量事故屡有发生,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有必要对公路工程中的常用外加剂进行综述。

1外加剂的主要品种

作为水泥混凝土中的第五组分——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等几种常用的外加剂.

2适用范围及性能指标

2.1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在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的适用范围.

3减水剂施工应用技术

3.1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在施工应用之前应检验pH值、密度(或细度)、减水率,符合要求后才可使用,最佳掺量的确定,必须满足工程环境条件的设计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及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根据供货商提供的推荐掺量,通过试配得到一个合理掺量。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大会造成水泥混凝土严重泌水、水泥浆大量流失,导致密实度不足从而影响强度。

3.2减水剂应配制成均匀的溶液。外加剂沉淀的有害作用与外加剂掺量超大是相同的,每天应清除溶液中未能溶解的固体沉淀物。根据工程的需要,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可与其他可混溶的外加剂复配使用。

3.3在高效减水剂中掺入与水泥相适应的缓凝剂、高温缓凝剂、保塑剂或缓凝型减水剂可减少热天坍落度损失,用搅拌车或罐车运输水泥混凝土时,在浇筑现场可二次加入高效减水剂,经快速搅拌均匀后出料,不得多加水,并快速完成浇筑、振捣、饰面等;使用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

3.4养生环节是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不产生开裂和微裂缝的关键环节,因此,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结构,应加强并尽早进行保温保湿养生。掺普通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构件不适宜用于蒸养;掺缓凝型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构件必须保证静停一段时间后,使水泥混凝土形成一定的结构强度才可蒸养。掺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可用蒸养养护。

4引气剂施工应用技术

4.1引气剂应选用表面张力降低值大、水泥稀浆中起泡容量多而细密、泡沫稳定时间长、不溶残渣少的产品。由于在水泥稀浆中的气泡特性与水泥混凝土中的比较相近,所以摇泡试验宜在水泥稀浆中进行。

4.2使用引气剂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及抗拉强度,减少干缩和温度收缩变形量,改善结构抗裂性,也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

4.3对于负温水泥混凝土施工时改善早期抗冻性措施可以从2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加快早期水泥水化,使水泥混凝土尽快达到早期临界强度,可使用早强剂、减水剂、防冻剂;二是掺入引气剂,缓解冻胀所产生的压力。据经验来看,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极限最低气温低于-10℃地区施工的公路水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引气型(早强、防冻)高效减水剂。4.4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可根据公路工程要求及环境气温与(高温)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复合使用,配制溶液时,如产生絮凝或沉淀现象,不得混溶,应分别配制溶液,并分别加入搅拌机内。当原材料、配合比、搅拌时间、运输距离、气温等条件变化时,应微调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和引气缓凝型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含气量基本不变化。

4.5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含气量,应在搅拌机口取样进行现场检测,并应考虑在运输和振捣过程中的损失。

5缓凝剂施工应用技术

5.1热天施工、连续浇筑、泵送等特殊机械工艺下的施工中必须使用缓凝型外加剂,在施工前应检验与所用水泥在该气温下的适应性,优选其适用品种。当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变动或水泥混凝土性能出现变化时,应重新检验缓凝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5.2缓凝型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的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气温、强度等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当气温变化、运距和运输时间变动时,可微调其掺量,应始终保持拌和物具备良好的施工可操作性,并能达到密实度及外观质量要求。

5.3缓凝型外加剂应以溶液与拌和水同时掺入拌和物中,粉剂应提前1d在现场配好溶液,并使其充分溶解,搅拌均匀后使用。溶液中的缓凝型外加剂固体沉淀物,必须每天清除一次。严禁使用分层或沉淀的缓凝型外加剂溶液拌制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溶液中水量应从拌和加水量中扣除。

5.4掺缓凝型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保持在塑性的时间较长,表面水蒸发时间较长,当气候炎热及风力较大时,应在触干或变色时立即喷雾或喷洒养生剂保湿养生,并应在终凝以后立即开始浇水养生。当气温较低时,在保湿养生的同时,应加强保温养生,可覆盖深色塑料薄膜和吸热保温材料。

6早强剂施工应用技术

6.1早强剂是一种专门解决工程中需要尽快或尽早获得水泥混凝土强度问题的专用外加剂。早强剂、早强型减水剂和早强型高效减水剂适用于公路工程需要快速形成强度的快通水泥混凝土结构,蒸养水泥混凝土构件,最低温度不低于-5℃的低温环境中施工的有早强要求的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需要提前张拉和放张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炎热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早强型外加剂。

6.2掺加液态早强剂的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间宜适当延长。粉剂早强剂直接掺入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时,应先与水泥、集料干拌均匀后,再加水,加水后的搅拌时间应延长30s。这是保证粉剂早强剂在水泥混凝土中均匀分布的措施。但对于某些本身是溶液或可全溶的早强剂,仍应使用其溶液,溶液比干粉拌和的匀质性及其使用效果均强得多。

6.3公路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使用早强剂时,其张拉工艺应按试验确定。快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放交通时间,应按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的试验确定。也就是公路工程快通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开放交通时间,应按与结构相同养生条件下,掺早强剂水泥混凝土试件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的试验确定。 

7结语

本文通过对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和早强剂在施工中的应用技术综述,总结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由于外加剂的使用失误而给公路工程带来损失,为在施工过程中正确施加外加剂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S].

[2]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S].

[3]JTT523-2004,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S].

外加剂范文篇5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减水剂

一、使用外加剂提高有关效益

混凝土中掺加有关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和早强剂,可使混凝土的7天强度提高1倍以上,降低泌水率,提高减水率,并在标养28天后抗压强度比可达到150%以上,这样在配制高强或超高强度混凝土就易于实现。在混凝土掺加有关外加剂提高强度同时,改善了其和易性和泌水性,调节含气量,提高耐腐蚀性,减弱碱-集料反应,提高钢筋抗锈能力,提高粘结力,这不但扩大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并节省了建筑材料,节约水泥或替代特种水泥。而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可调节凝结时间、改善可泵送性,延缓了砼凝结时间和硬化时间,可满足不同工程,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质量要求。在混凝土中选用外加剂时,要同时考虑水泥的品种和其他成分的特性,并根据目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减水剂,选用时既要考虑经济性,又要注意减水剂的质量稳定性。如遇到水泥和外加剂不适应的问题,必须通过试验排除有关因素,选择适当的减水剂类型,分析水泥有关质量问题,确定合适掺量,砼配合比影响等。在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需注意品种之间的相容性及对砼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和应用,克服了工程中存在的“强度低、自重大、脆性高”等弱点,并确保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大大缩短了工期,推动了流态混凝土技术及泵送浇注新工艺的发展,加速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提高。

二、实现混凝土施工中的低用水量的技术途径

混凝土工作性特性是流动性和其强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水胶比)。我国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混凝土用水量的取值是依据混凝土坍落度和石子最大粒径确定的。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时,用水量仍以满足其工作性为条件,按规范所列经验数据选用。往往用水量的多少,对控制砼强度的高低是有直接影响因素。有时在未使用有关外加剂时候,使用一定用水量时虽然满足了和易性(即坍落度要求),但是其强度往往上不去,甚至达不到设计强度,这是因为水灰比大了,并且水泥的用量又要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以就无法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配合比;而砼在较低塌落度时候,强度是比较容易提高的,但其和易性是不行的。所以,为了既保证和易性又要保证强度的不降低甚至提高,就必须使用有关外加剂。许多流动性混凝土利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减少水泥用量,不仅达到同样的混凝土标号,节约了水泥15%~25%,而且使流动性混凝土施工省力、工效提高、造价低,大大满足了现代化施工要求和特种工程需要。

三、需掌握外加剂的掺量

每种外加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并且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即使同一种型号外加剂,不同的用途都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而且不能单凭厂家推荐用量来确定掺量,还需要通过试验试拌来确定。如果在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如对有引气、缓凝作用的减水剂,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如对于粉剂和水剂又有不同掺量要求,粉剂掺量需少点,因其浓度更高,不宜大量掺入。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小,失去高效能作用,而掺量过大(>1.5%),则会由于泌水而影响质量。氯离子的限制是有要求的,过量会引起钢筋锈蚀等等来控制外加剂的掺量。总之,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在掺加减水剂之前,需通过试验取得用途不同的适量掺量,有关试验可根据国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和有关行业标准对所掺的外加剂量的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收缩性等进行试验。

外加剂需采用适宜的掺加方法。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如减水剂掺加方法大体分为先掺法(在拌合水之前掺入)、同掺法(与拌合水同时掺入)、滞水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于水2~3min加入)、后掺法(在拌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才按1次或几次加入到具有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再经2次或多次搅拌)。不同的掺加方法将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不同品种的减水剂,由于作用机理不同,其掺加方法也不一样。影响外加剂掺加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等,均宜通过试拌确定。

四、新型外加剂中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该品种减水剂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品种,具有“流状”的结构特点,有带有游离的羧酸阴离子团的主链和聚氧乙烯基侧链组成,用改变单体的种类,比例和反应条件可生产出各种不同性能和特性的高性能减水剂。而由分子设计引入不同功能团可生产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其具有更高的减水率、更好塌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主要技术特征:

4.1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低,减水率高聚数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的0.80%-1.25%,减水率可达(20-35)%,与粉煤灰配合使用,使得水胶比较低,适应配制中、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

4.2混凝土流动性大,坍落度损失小由于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所配制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80mm)经时损失小,一小时基本无坍落度损失,二小时经时损失小于15%,弥补了常用萘系高效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易泌水等方面的缺陷,与粉煤灰配合使用,减水剂的小掺量即可获得优异的流动性,适应生产商品混凝土的工艺要求,特别对于泵送混凝土不易发生堵管现象。

4.3与胶凝材料的适应性良好工程实践中,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配制泵送混凝土,同时掺有大量的粉煤灰,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入后,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较好,无明显泌水离析、阻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现象产生,并因其高减水率,适应与粉煤灰配合使用,减小了粉煤灰混凝土的收缩,又使混凝土可泵性得到明显改善,而且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时,水泥用量增加,减水剂用量随着少量增加,水胶比下降,混凝土强度提高;不同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减水剂用量随着胶凝材料用量增加而少量增加,水胶比下降,混凝土的强度随之提高,但混凝士和易性总体保持稳定,坍落度可达(180-240)mm。

4.4适应浇筑防水抗渗混凝土,对施工环境温度要求低羧酸系高效减水剂配制泵送商品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流动性大,易于浇筑密实,加之聚合物对水化产物的聚合活性,生成具有胶凝状态的水化物填充空隙,混凝土密实度、强度大幅度提高,聚合物的填充作用和聚合物膜的密封作用使混凝土抗渗抗裂的性能得到改善;并且粉煤灰掺量大,混凝土水化热小,减水剂的保塑功能明显,适宜大体积混凝土及夏季施工,对于冬季施工,因为水胶比较低,聚合物形成的空间柔性网络,提高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力,使得混凝土早期抗冻性能增强。公务员之家

外加剂范文篇6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现状发展

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也是最主要建筑材料。目前,世界水泥年产量已超过12亿t,我国在数量上占居首位,其产量约为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混凝土年使用量虽未见准确的统计资料,但如以水泥产量推测,估计在我国混凝土年使用量可达6亿m3以上,其工程量之多,社会与经济意义之大,是人所共知的。针对我国今后发展的需要,本文拟在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1预拌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

混凝土的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管理方面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预拌混凝土应用量比重的大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混凝土生产工业化程度的高低。国外实践表明,采用预拌混凝土之后,一般可提高劳动率200%~250%,节约水泥10%~15%,降低生产成本5%左右,还具有保证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实现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优越性。世界上第一座预拌混凝土工厂出现在德国,建造于1903年,以后受到各国的重视,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结果表明,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预拌混凝土的供应量,已达到全部混凝土生产量的60%~80%。

在我国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80年代初的上海、常州两城市。20年来,由于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尤其是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些扶植政策和措施,使城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每年以12%~15%幅度递增。上海、北京、广州、大连、常州等城市应用预拌混凝土量已达到该城市混凝土总用量的80%以上,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全国而言,预拌混凝土占现浇混凝土量的比重还不到30%,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预拌混凝土站,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预拌混凝土尚属起步阶段。而且我国已建成的预拌混凝土站,多属建筑企业或企业集团管理,而经济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已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有许多专业公司专门生产和供应预拌混凝土。

在预拌混凝土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需要重视的问题。如:混凝土定价不合理以及混凝土供需双方配合不密切,出现供大于求而导致降低价格出售,因而无法保证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这样恶性循环不利于预拌混凝土的长远发展。

为了保证预拌混凝土的健康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预拌混凝土厂的合理规划和布置,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规模应与当地的建筑和市场需求相匹配,避免盲目发展过度集中。

2)有计划的组织在职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及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有关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

3)规范市场,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使供需双方必须遵守合同,增强合同的法律效力;并制定出合理的预拌混凝土价格体系。使预拌混凝土能在正常的竞争条件下得到发展。

2高性能混凝土的现状和发展

为了弄清当前混凝土在不同用途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美国于80年代曾对很多土建工程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可知,在众所关注的抗压强度以外,亟待改进提高的混凝土性能,依次为体积稳定性、抗渗性、流动性、抗折(拉)强度、护筋性、线膨胀系数等,当然还须降低成本。上述各种性能归纳起来就是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3大类,这正符合十几年来几个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开发中的高性能混凝土(HPC)。

HPC的诞生与发展是近代工程发展的需要。例如高层、大跨度、大荷载、特殊使用条件和严酷的环境(如海上石油钻采平台、海底隧道等)以及对建设速度、经济、节能等有更高要求;同时也由于混凝土技术的提高使HPC成为可行。HPC的先进性使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大,使混凝土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不断增长。

发展HPC的主要途径有:

1)高性能的原材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艺。2)复合化:混凝土本身是水泥基复合材料。HPC必须有活性细掺料和外加剂特别是高效减水剂的加入,常常不仅需要二者同掺,有时还必须同时采用几种外加剂以取得要求的性能,充分发挥复合化的作用,将是HPC取得更大效益的努力方向。

在我国当前条件下,HPC可采用下列原材料:

a)水泥。以42.5#或42.5R硅酸盐水泥为主,也可选用某些特种水泥如铁铝酸盐水泥,碱—矿渣水泥等,但水泥用量过大或细度过细均不利于耐久性。

b)集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坚洁,粒径、粒形、级配和强度与工作性有关,宜先经过试验。工地必须改变不重视集料的坏习惯。

c)活性细掺料。不仅为了节省水泥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工作性(如易泵性)与耐久性的要求。因此,优质活性细掺料如硅灰或粉煤灰、沸石粉以及磨细矿渣已成为HPC的必需组分。二种细掺料复合作用,有时能带来很好的效果。

d)外加剂。首先是高效减水剂,是HPC的必需组分。为的是大幅度减水以提高强度与耐久性。使HPC有足够的流动性、易泵性和填充性,也使是泌水减到最小。掺加活性细掺料时必须掺加足够的减水剂或高效减水剂;为了减少坍落度损失还必须掺加缓凝剂与引气剂;为了早强,可掺加早强剂或采用早强减水剂;为了预防早期收缩可掺加适量膨胀剂。所以,外加剂的复合作用对HPC满足各种功能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HPC的复合化途径除已用得很多的活性细掺料与高效减水剂的复合使用外,还有优质粉煤灰与磨细矿渣的复合,硅

灰与粉煤灰或稻壳灰的复合,沸石粉与粉煤灰的复合等。加入多种外加剂的复合在国内也愈来愈普遍。

我国现在已有条件在不同用途上采用HPC。如世界跨度最长斜拉桥—杨浦大桥和亚洲最高的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以及龙羊峡、葛洲坝等水电站建设。只要我们掌握好混凝土的基本原理,运用已有的经验,经过试验,重视质量,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好和用好不同用途的混凝土,满足各种工程和制品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继续改进提高、不断创新,在混凝土技术上、数量上和质量上走在世界前列。

此外,美英日等国近几年在研究开发几种特高性能水泥基新材料。其主要力学指标,大大超过高强度混凝土,而可与陶瓷、铝、钢等相比拟。例如抗压强度可达300MPa,抗折强度可达150MPa,弹性模量可达50GPa。从这些新的发展,可以说明混凝土性能还有很大潜力,混凝土技术应用方面还有很大开发的余地,有待我们去努力。

3原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1)水泥。由于我国水泥工业发展太快,粗放型带来了严重后果,其中经过认证可用于结构工程的不到三分之一,小水泥厂水泥性较差,且不稳定,通过提出“限制、淘汰、改造、提高”八字方针,改变检验方法与ISO接轨。增产42.5#水泥和某些特种水泥,来满足工程需要。

水泥掺加混合材是正确的、必要的,对性能、经济、环保均有利。矿渣由于细度不足,活性未充分利用,应研究超细磨,将能够节约更多水泥熟料,用作高性能混凝土。

其他如粉煤灰、砖灰、沸石岩、稻壳灰等活性细掺料均有利于混凝土性能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现在国内正大力开发节能水泥、碱—矿渣水泥,低需水量水泥等,也将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2)集料。集料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与经济十分重要,我国混凝土质量不高、不稳定,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使用,这与集料的现状有一定的关系。我国除少数大工地与大城市外,均以分散无计划开采为主。

优良天然集料来源日蹙,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因此必须重视集料的计划生产加强质量控制与供应工作。否则要普遍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水平是不可能的。我国碱活性集料分布范围较大,水泥含碱量也高,必须检验集料碱活性,及早预防碱集料反应的破坏,对于轻集料、人工集料,再生集料以及海砂利用也应重视。

3)外加剂。半个世纪以来,外加剂用得愈来愈普遍,我国在解放初即创造引气剂与减水剂。到如今已发展到20类几百个品种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系列、泵送剂、速凝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阻锈剂、引气剂、消泡剂、着色剂等等。

在混凝土应用中,减水剂尤为重要,减水剂又分为普通型和高效型,高效减水剂具有以下特性:

1)减水率高,可减水18%~20%。

2)减少坍落度损失。

3)在保持强度恒定值时,则能节约水泥10%以上。

4)不含氯离子,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外加剂范文篇7

关键词:冬季施工措施

一、一般情况下在冬季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1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金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最少,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缩短工期。

1.2本工程部分雨、污水管线处于冬季施工,因此必须生产计划中统一安排,并提前落实,做到合理搭接,尽量减少冬季施工的作业面。

1.3已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施工力量,做到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费。

1.4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馈情况,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则及实施方针,根据公司总的原则,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一般工程冬季试过女冠措施和重点工程的单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期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热源设备计划,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项目及热源安排。

1.5外加剂的准备材料部门应根据计划采购订货,其他资源的准备:保温、覆盖材料的设备,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保温、覆盖材料的用量,编制计划,组织进场存放和保管。

1.6技术培训,进入冬季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测温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一下内容: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学习公司制定的冬期施工原则,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学习冬期施工中要采用的新技术;学习冬期施工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消防措施。测温人员的培训应包括的内容:了解测温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学习掌握各种测温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习各分项工程的测温要求,学习记录各种测温数据和填写表格。

1.7施工现场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砼浇筑前完成,达到进入冬期施工的条件。现场准备要求:原料加热设备符合要求,保温围护好;外加剂有储备,保管好,无破裂;供水消防管线,模板的保温措施已完成;测温工作已开始进行,测温记录齐全,现场生活设施做好入冬准备,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未完成工序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停在合理部位。

1.8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冬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1.9外加剂的管理,冬季施工使用市售成品或企业内部集中生产的小包装复合外加剂,禁止使用现场无计量临时配制的外加剂。外购的成品复合外加剂,必须有鉴定材料和试验资料。项目自配的复合外加剂必须经公司鉴定,购入生产复合外加剂的原料,须有产品合格证或公司试验室的检验证明。

1.10测温与保温管理

在整个冬期试过女冠过程中项目组织专人进行测温工作,负责测温人员应每天测温情况通知工地负责人,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测温记录最后由技术员归入技术档案,测温项目:每日实测室外最低、最高温度、砂浆温度。

1.11安全消防管理

1.12冬期施工检查工作

1.13冬期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过程中除值班经理每周检查一次外,执法部门应每周组织检查二次冬期施工管理工作,检查各项冬期施工措施的落实,同时做好检查记录。

二、在各个工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凡昼夜室外平均气温连续五昼夜低于+5℃和最低气温低于-3℃时,即由常温施工转入冬期施工。冬季施工又易出质量安全事故。

2.1砌筑工程

冬施期间的砌筑工程主要是采用抗冻砂浆法施工。

2.1.1防冻剂的掺量应根据当日气温和实验配合比实施。

2.1.2当室外大气温低于-10℃及施工上需要时,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应优先加热水,当满足不了热工计算的温度时,再进行砂子加热,但要注意水温不得超过80℃,砂子温度不得超过40℃,水泥不可加热,但应放在不低于0℃得室内。

2.1.3砌筑砂浆使用温度,当气温在-10℃以内,在-10℃~20℃时,为+10℃。搅拌好得砂浆要注意运输、存放、使用时的温度损失,最好随用随拌。

2.1.4操作上应按照“三一”砌筑法砌筑。灰缝应控制在10mm以内,砖砌体在当日施工完毕后,必须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

2.1.5砖上冰、霜、雪要清除,一般不得浇水,冬施工砌筑工程不可采用无熟料水泥,不得使用白灰砂浆或粘土砂浆,砂子要清除冰块。

2.1.6每日砌筑后,应及时在砌筑表面进行保护性覆盖,砌筑表面不得留有砂浆。

2.2钢筋工程

钢筋现场焊接要设置简易挡风及覆盖措施。防止焊后急剧降温。接头在焊接之前应清楚冰雪、污垢杂物。应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进行施焊。钢筋在负温度下进行冷拉时,其温度不宜低于-20℃。

2.3砼工程

在冬施期间应对搅拌站及时提出对原材料,外加剂及到达现场时的砼温度等技术要求,厂家需进行试配合格后,方能生产,以确保砼工程质量。

2.3.1根据自然气温条件和工程的结构类型、原材料、工期限制等要求,从节约能源和降低冬施费用着想,采用蓄热法、掺外加剂、保温材料覆盖的综个法进行施工。

2.3.2砼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上砼热量损失,表面冻结,砼离析、水泥和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砼入模温度不得低于10℃,一般控制在15℃~20℃。

2.3.3砼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浇筑时风力超过4级,需在迎风面采取防风、防冻保扩措施。

2.3.4砼浇筑完毕后,应立即对砼表而进行保温,墙模板外挂阻燃草袋子。砼板上应覆盖一层薄膜,一层阻燃草袋,气温特别低时,再加盖—层阻燃保温材料。

2.3.5作好砼的测温工作,按施工方案布置测温孔,并应编号。砼浇筑前,对测温人员应作详细交底。测温孔应在浇筑砼的同时及时留好。

2.3.6按规定作好冬期施工砼试块管理工作,试块组数应比常温多两组,此两组试块应在施工部位同条件养护。公务员之家

外加剂范文篇8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

1工程概况

国道216线喀拉通克镇到索尔库都克段第KS-1标段位于富蕴县喀拉通克镇规划火车站南侧,起讫点为K222+950~K248+000,全长25.05km,途经G216东侧山前冲洪积扇、低山丘陵走廊,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沿线设施、交通工程等。项目区域为准格尔盆地东北部,无河流分布,局部夹杂旱谷以及暂时小型水洼地,区域气候为温带-寒带大陆干旱气候区。项目所在区域夏季短暂炎热,年均温在3.0~4.0℃;春旱多风少降水,年降雨量在189.6mm左右,最大风速为27m/s;冬季漫长寒冷,最大冻土深度可以达到172cm。同时现场路线得出路段不良地质现象为地震液化、风积雪、强震区。

2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在道路桥梁工程开展过程中,水泥、钢筋、骨料等材料必不可少,只有保证上述材料的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才可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而质量检测是验证水泥、钢筋、骨料、外加剂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与否的主要手段,可以及时验证混凝土材料质量与设计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及时提供优化方案,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减少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隐患。比如,作为混凝土的构成材料,水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材料性能。通过进行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强度性性能差、与其他配料相容性不佳的劣质水泥,规避混凝土结构缺陷问题。

3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存在的不足

当前,部分道路桥梁工程在材料质量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试验操作手法不规范,环境条件控制不规范,检设备量程精度不够,原始记录填写不规范,检测报告所用法定计【量单位不规范,操作者对材料检测方法原理不熟悉,材料检测过程中没有设置通风排放以及有害物质防护装置,等等[1]。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结果准确性,而且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推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4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质量检测要点

4.1路基、路面、中间带排水

路基排水主要用材料为M10砂浆,砌筑C30混凝土预制板加固排水沟梯形断面。为确保M10砂浆与设计要求相符,检测者可以利用砂浆水分测定仪、砂浆稠度测定仪与一级试验机,对拌和完毕的M10砂浆的保水率、稠度、28d抗压强度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在M10砂浆材料质量检测时,检测者应将根据设计比拌和的砂浆一次性装满砂浆试验模具,人工振捣成型后在20.0℃环境下静置24h。进而在标准养护室(温度20.0℃、湿度95%)养护28d后,依据1500N/s的速度持续加荷载至试件破坏,记录、计算破坏荷载与抗压强度。路面排水主要利用S12沥青砂现场浇筑拦水带,配合陶瓷制品制作的急流槽排出表面积水。对于S12沥青砂,检测者需要依据GB/T14684—2011《建设用砂》的相关要求,利用比色法,对沥青砂石粉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沥青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进行重复2次测试;而对于陶瓷制品,检测者可以根据《陶瓷制品检测及缺陷分析》的相关要求,进行建筑陶瓷表面耐磨性、抗龟裂与冲洗、规格尺寸的检测。中间带排水主要是利用AC-5砂砾式沥青混凝土铺筑10.0cm厚砂砾垫层。为判定AC-5砂砾式沥青混凝土与设计要求相符与否,检测者应依据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相关要求,利用马歇尔试验法,在马歇尔击实仪中双面分别击打75次表干法处理的试件,计算AC-5砂砾式沥青混凝土的沥青饱和度、稳定性、流值、毛体积相对密度与空隙率、间隙率[2]。

4.2特殊路基

盐渍土是该工程案例常见特殊路基,全长达到了30596.6m,需要利用非盐渍土换填后铺设土工布的方法处理。根据GB/T17640—2008《土工合成材料长丝机织土工布》的相关要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布各结构层应满足:布≥150g/m;膜≥3mm/m;布≥150g/m。CBR顶破强度与极限伸长率、撕破强度分别≥3.0kN、30.0%、0.42kN,且厚度超过0.3mm。根据上述要求,检测者可以根据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检测。比如,在检测土工布抗碱性与酸性溶液性能时,可以将土工布试件完全浸渍在酸性、碱性溶液中,进行浸渍前后拉伸性能、尺寸、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与计算;再如,在土工布CBR顶破强度检测时,检测者可以利用专门的土工布CBR顶破试验仪,依据GB/T14800—2010《土工合成材料静态顶破试验(CBR法)》的相关要求,裁剪试样,放入夹具内拧紧,调整加压系统高度并将顶压速度调整至60.0mm/min后记录顶力变形曲线,至试样破坏。

4.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衔接处理需要利用Ⅳ级及以上的土工格栅,JTG/TD32—20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要求道路桥梁工程新旧路基衔接用土工格栅纵向标称抗拉强度伸长率应在13.0%以下,每延米极限抗拉强度纵横向应超过100kN/m,纵横向2.0%伸长率拉伸、焊接极限剥离力则应分别大于55kN/m、30N。依据上述要求,检测者可以利用专业的延伸率检验机、极限拉力试验机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若单向塑料土工格栅应用于长时期受力加筋工程,检测者应对其蠕变性能进行实验,即依据BSENISO10319∶2015《土工织物宽条拉伸试验》的相关方法,在室温下测试样品的拉伸强度。此外,在进行蠕变测试时,通过记录10.0%土工格栅的蠕变强度表征时间进行施加荷载、土工格栅拉伸强度比值的计算。

4.4水泥检测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硅酸盐水泥强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涵盖了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0%)、氯离子含量(<0.06%)、总碱含量(<0.6%)多个方面。依据上述要求,应对水泥中铝酸三钙、氯离子与总碱含量进行检测。对于水泥中铝酸三钙,可以利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法,通过EDTA标准溶液与水泥熔融处理后制备的测试液反应测定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进而根据计算的滴定度、EDTA含量,确定铝酸三钙的含量。而对于水泥中氯离子含量测定,需要检测者分别利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液配合硫酸铁铵指示剂溶液进行测定。对于水泥中总碱含量测定,由于水泥总碱来源存在差异,检测者可以根据碱来源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比如,对于水泥、混凝土膨胀剂、掺合料引起的碱含量上升,可以利用GB/T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总碱;而对于因化学外加剂加入而带来的碱,可以根据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测定水泥中总碱含量。

4.5钢筋检测

钢筋的质量对于道路桥梁整体质量乃至运行安全均具有较大影响。检测者可以依据JGJ/T152—2019《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利用电磁感应法、雷达法、直接法,进行钢筋间距、公称直径、力学性能、锈蚀形状的检测[3]。需要注意的是,在检测之前,检测者应利用校正介电常数的试块对仪器进行校正,特别是雷达仪器,即根据雷达仪器在试件上的扫描结果进行钢筋轴线的标记以及钢筋平均间距的计算,确定雷达仪器检测值、实际量测值之间的差值与标准要求相符。对于钢筋公称直径、力学性能,可以采用直接法检测,即取样称量检测钢筋公称直径、力学性能;而对于钢筋锈蚀形状,因钢筋腐蚀后截面面积会出现损失,需要结合前期力学性能检测时确定的实际受力面积,利用电磁感应法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并判定钢筋的耐久性[4]。

4.6骨料检测

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对道路桥梁工程中骨料使用的一般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涵盖了碱骨料潜在活性(不引起碱、集料碱化学反应)、粗骨料含泥量(<0.7%)、泥块含量(<0.25%)、坚固性(质量损失<10.0%)以及细骨料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坚固性(质量损失<5.0%)[5]。根据上述要求,应对骨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对于碱骨料潜在活性,主要以测定骨料中碱含量为对象,考虑到骨料中碱含量直接测定难度较大,检测者可以先进行骨料中氯离子含量的计算,进而利用氯离子含量检验方法进行骨料中碱含量的折算。或者利用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提及的碱含量变化计算公式,通过试样在马弗炉中熔融消解处理后,在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下对骨料的浸出液进行测定。对于骨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检测,可以利用烘干法,配合浸泡、烘干、淘洗工序,测定骨料石(即粗骨料)的含泥量。或者利用饱和水法,配合浸泡、淘洗工序,测定骨料砂(即细骨料)的含泥量。对于骨料坚固性,检测者可以利用专门坚固性测试用恒温养护设备,结合SL/T352—202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配置硫酸钠溶液并倒入试验设备中。进而将筛分完毕的粗细骨料浸没到设备内,硫酸钠溶液与粗细骨料的体积比应大于5/1。同时调整溶液温度在22.5℃±2.5℃之间,完成后记录粗细骨料质量损失并计算粗细骨料质量损失百分率,以此判断粗细骨料坚固性。

4.7外加剂检测

减水剂、膨胀剂、混凝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是降低混凝土浇筑与成型阶段水化放热的主要材料,可以在控制温度裂缝形成。但是不同外加剂化学成分之间极易存在冲突。因此,在混合使用多种外加剂时,应对外加剂进行兼容性测试。在测试时,检测者应利用实际生产配合比进行水胶比计算,进而计算实验水胶比。在这个基础上,利用实际配比利用的原材料,先加入砂、胶凝材料搅拌10.0s左右,再加入水、外加剂搅拌后,进行扩展度试验。扩展时分2层,每一层插入振捣15次,进行测展度测量,萘系外加剂、羧酸外加剂扩展度应分别在270mm±20mm、350mm±20mm左右,若与上述要求不符,则需要增加(或减少)外加剂掺和量至扩展度合格。一旦外加剂中氯离子检测与要求不符,混凝土耐久性将下降,因此,应依据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进行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检测时可以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配合银电极、甘汞电极,利用硝酸银溶液进行外加剂滴定,通过求解硝酸银溶液浓度,可以得出试样中氯离子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滴定过程中,使用银电极前,检测者应利用细砂纸将电极擦亮方可缓慢浸入稀硝酸溶液内直至出现气体,进而将电极冲洗干净代用;对于甘汞电极,则需要拔出电极上端橡皮塞,保证滴定过程顺利进行。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长期使用过程中安全性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从源头保障道路桥梁的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应根据特殊路基要求,及时进行水泥、外加剂、骨料、钢筋等材料检测,避免劣质材料应用到道路桥梁工程中,保证道路桥梁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雅.道路桥梁工程的原材料试验检测技术探讨[J].居舍,2020(3):25.

[2]闫超超,公晋芳.水泥检测要点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1(16):72-73.

[3]宋非.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8):1-2.

[4]王炎,吴玉龙,吴冰,等.预制叠合板桁架钢筋高度及板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研究[J].建筑安全,2021(8):74-79.

外加剂范文篇9

1冬季施工准备工作

冬季施工前,结合工程进度安排,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冬季施工方案和各分项工程在不同阶段中的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并进行论证,确保措施可靠、合理、节能降耗。针对不同结构混凝土,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确定水泥型号、外加剂型号、掺量,确定原材料的加热温度、混凝土的出罐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入模温度、采取加热养护时的温度。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冬季施工技术、施工规范,掌握本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措施。编制详细的冬季施工设备、材料计划,保证设备、材料按施工计划提前进场,确保使用。

2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施工准备:提前进行用于冬季施工的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提交外加剂种类、数量等冬季施工材料需求计划。搭建暖棚将拌合站置于棚内,完成供热锅炉、管道的安装调试工作。对水和骨料采取加热措施,以拌合好的混合料温度来控制各种材料的加热温度。施工方案:搭建混凝土搅拌棚,混凝土搅拌在暖棚内进行。对原材料进行加热:水泥及91,3n剂提前运进暖棚预热;优先加热拌和水,其次依次是砂、碎石。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安装保温套,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组织形式和调度方案。采用蓄热养生,养生温度不底于10cC,养生时间不小于28天。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技术指标必须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有产品合格证。同时补做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新品种~t,J0剂,应做掺外加剂混凝土和空白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及其它有关外加剂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冬期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使用的外加剂配置与掺加设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记录。骨料中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水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80℃,骨料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水泥和外加剂不得加热,可提前运入暖棚中预热。当水的加热温度超过60℃时,应改变投料顺序,即先投入骨料和热水,拌匀后再投入水泥和外加剂,搅拌时间延长50%。骨料的加热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加强施工过程中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及成型混凝土的温度监控工作。按要求布置测温孔并编号,按规定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养护的初始温度,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根据养护测温记录,推算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决定同条件试块试压时间、混凝土拆模时间以及拆模后混凝土外表的保温措施,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温度之差不能超过2O℃。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测温每工班至少两次,成型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I临界强度前应每隔2小时测一次,以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温度,直至养护结束。

3钢筋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当环境温度低于一20℃时,不得进行施焊。雪天不得在现场施焊,必须焊接时在钢筋加工棚焊接,室外风力超过4级,焊接时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避免碰到冰雪。根据钢筋的级别、直径、接头形式、焊接位置和焊接环境,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焊接接头分批按规范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实验。每300个同类接头为一批,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切取6个试件(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措施,在构造上应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态。钢筋负温搭接焊的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搭接焊时应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搭接端部的距离≥20mm。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应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在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在以后各层焊缝焊接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搭接焊缝厚度应t>0.3d(钢筋直径),焊缝宽度≥0.7d(钢筋直径)且《8mm。

4机械设备冬季施工措施

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机械在使用前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启动,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5加强冬季便道的维护

冬季施工平时设专人养护施工便道,雪后集中人力清除积雪,确保施工道路路面平整,无结冰或积雪。

外加剂范文篇10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是九运会的主会场,设固定观众座位8万席,总建筑面积达14.56万m2,规模巨大,造型新颖,质量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工期短,由广东建工集团总承包施工,本工程(包括场外环境及附属结构)高性能混凝土用量达13万m3。本工程面积巨大的环状结构看台楼层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其特殊功能要求,花瓣形看台面积达4.25万m。,属超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看台下各楼层面积分别为:首层3.79万m。,2层2.84万m2,3层1.52万m。,4层1.4万nfl。,5层1.24万m2。看台楼层沿径向设计有6道永久性伸缩缝,其间距超长,约为90m。地下室底板面积近2.5万m。,浇筑混凝土量达1.87万m3,虽然其厚度仅为600mm,但分布其中的众多大承台和底板合在一起浇筑施工,合并后的最大厚度达1.7m,亦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底板设计有7条后浇带,分为8大块,最大一块面积达4100m。,底板宽约36m,长约120m,底板后浇带间距超长。超长、超大面积及大体积混凝土是本工程结构的重要特色之一,其裂缝控制也就成为工程施工的重点与难点。

2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本工程混凝土最大输送距离达300m,最大输送高度为60m,为满足泵送混凝土和体育场复杂特殊造型的施工要求,我们大量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体育场北区配置了l台意大利进口的大型现代化搅拌站,产量为90m’/h;南区配置了自动上料和自动称量系统的混凝土搅拌站2座,产量为30~50m3/h。针对本工程的需要,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为了优选原材料和配合比,我们应用“双掺”技术,除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外,还有意识地预先通过试验确定低收缩率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改善其收缩性能。

2.1优选原材料

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如底板施工中采用连续级配骨料,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和人泵坍落度,随不同施工阶段的设计要求与天气变化情况跟踪调整配合比,详见表1。

2.2采用“双掺技术

在本工程施工中,地下室底板使用KFDN-SP8外加剂,看台楼层等混凝土结构根据具体情况,选用HPM一2高效缓凝减水剂、FE—C2外加剂等,这些高效外加剂具有高减水率和良好的保塑性能。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减水效应比较如图1所示。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分别选用黄埔电厂、广州发电厂等的I级或Ⅱ级粉煤灰,采用粉煤灰这种活性的水硬性材料代替部分水泥,补充泵送混凝土中的细骨料,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和流动性,并改善其可泵性和降低水化热,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3配合比选择

混凝土的配合比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易性、坍落度、水泥用量、水化热大小、初凝和终凝时间以及混凝土收缩率等性能指标。根据结构的不同特点和设计要求、气候条件,掺人粉煤灰的影响以及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状况,采用不同技术指标,由实验室试配确定。

(1)地下室底板施工阶段根据现场条件,对底板混凝土提出以下指标:①坍落度12—14cm;②初凝时间6—8h;③掺加高效减水剂,超量掺加I级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④通过试验选定收缩率较小的配合比。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高性能,我们提前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大量反复多次的试验,取得十几组试配数据,测试了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收缩率及收缩与龄期的关系,并采用钢环试验方法测试混凝土的长期收缩情况。测定混凝土收缩率后,有意识地模拟浇筑一块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测试其温度变化和收缩率,确定了表2的配合比,其收缩率为0.12%0,且在14d后基本上不再收缩。实践证明,本配合比是成功的,用I级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大大减少了水泥用量和降低了水化热,在确定了收缩率较小的配比后,据此收缩率确定底板分块的最大长度为45m,相邻块之间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间隔为14d。

(2)看台楼层选择不同的水泥和多种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对外加剂的适应性进行对比试验,得出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施工部位的优化配合比。北区采用深圳产FE—C2外加剂掺量为1.6%,黄埔电厂的Ⅱ级粉煤灰掺量为22%,既满足了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经济性。南区采用HPM一2高效缓凝减水剂和黄埔电厂的Ⅱ级粉煤灰得出的配合比,即:水泥:混合材:砂:石:水:外加剂=l:0.23:2.17:3.20:0.53:0.016,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外加剂用量分别为332,722,1063,176,77,5.28~m3,水胶比0.44%,含砂率40.4%,坍落度145mm,质量密度2370kg//m3,初凝n,-Jl''''~q5—8h,终凝时间8—10h。

3合理增加施工缝数量以改善约束条件在超大面积现浇底板、看台和楼层中,通过合理增加施工缝数量,降低了约束应力,减少了混凝土收缩,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