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对外加工贸易论文

时间:2022-01-04 03:01:26

威海对外加工贸易论文

1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的现状

1.1从加工贸易总量增幅来看,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保持较高增幅近年来,威海市紧抓日韩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年递增。截至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37.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5.45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71.19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8.0亿美元(依据威海招商网公布数据)。1.2从贸易结构方面来看,威海市及各附属区县进料加工快于来料加工进入21世纪后,威海市在国家及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美、日、韩、新加坡、菲律宾等外资企业加快进入,使进料加工在整个威海市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威海市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1.3从经营主体结构来看,民营企业虽得到较快发展,外商投资依然占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及山东省优惠政策相继出台并落实的基础上,威海市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使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进入威海。外商投资凭借其在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取代国内企业,成为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的主体。同时,随着威海市相关政策的出台,当地民营企业对外加工贸易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此外,山东骨干企业加工贸易整体推动强势,大企业拉动作用明显。1.4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高新科技产品出口日益增加威海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最新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培育港口物流基地、船舶修造及配套基地、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基地、海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现代石化基地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努力培植发展五大领域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战略性产业、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因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在整个威海市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提高。

2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的过程中,威海市的对外加工贸易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瓶颈问题,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2.1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中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年来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但与沿海发达省份的地级市,如温州、无锡、苏州、泉州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纵观威海地区加工贸易,农副产品、纺织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重较大,影响了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的整体结构水平。2.2加工贸易产业链短,对经济增长和产业拉动作用有限尽管加工贸易对威海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仍处于简单装配加工阶段,国内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因而利润较低,加工贸易的示范带动效应相对偏弱。外商投资企业往往对所在企业先进技术实行严格垄断,引进外资所期盼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2.3.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大多缺乏所有权优势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很少有当地特色品牌,缺乏所有权优势。大多数企业只能进行微利的贴牌生产,成为制约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瓶颈之一。

3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亟须转型升级,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政府要完善引资政策,推进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稳定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体系是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威海市除了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进出口设备政策、园区配套设施等相关转入产业的优惠政策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财政优惠政策,以改善产业成长与发展的软环境,简化有关投资项目审批办事程序,为客商主动搞好各项服务。同时扶持并引导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之路。

3.2对外加工企业需提高产业品牌,增加高科技附加值,延长国内价值链产业链条较短、科技含量不高,是制约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威海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在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上下功夫,从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入手,大力发展国内配套产业,同时大力吸引国外技术。近年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在我国的布局日益系统化,跨国公司近年在华投资加大了在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投资。威海市应抓住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把对外加工贸易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平台。要采取加大对大型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等措施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档次,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将劳动力优势转换成产业技术优势。

3.3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关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海洋产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本质是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因此,山东省威海市要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在选择承接相关产业时,应注重充分发挥临海产业优势,充分发展船舶产业、海洋开发与保护产业、现代渔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等产业。

3.4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三个部级经济开发区和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承载能力产业园区被公认为区域品牌建设的最佳载体。威海市产业园区现在做得比较好,威海市现有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出口加工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部级经济开发区,另有乳山经济开发区、文登经济开发区、荣成经济开发区、荣成工业园区等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威海市应充分发挥所辖的三个部级经济开发区和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投资洼地效应,引进有可能形成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在园区建设中,威海市及所辖乳山、荣成等区县应注重高起点规划园区,多层次建设产业园区,设置合理的企业准入机制,把威海市打造成不断扩大园区的产业生态空间,加强产业链的密集程度的极具吸引力的国外先进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总之,要实现对外加工贸易成功转型升级,威海市任重而道远。所辖区要完善引资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外加工贸易企业上面,引导和扶持企业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之路;创新提高产业品牌建设水平,形成在当地甚至是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增加产品高科技成分,提高进出口技术含量,延长国内产业价值链;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三个部级经济开发区和十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承载能力,使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更快更好更可持续地发展。

作者:王琳黄秉帅单位: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