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社会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6:46:14

特色社会主义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1

在十年动乱结束,打破“两个凡是”束缚和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现两个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公开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十二大政治报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基本方法、出发点、立足点、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作了分析,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基本道路。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还进一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主要原则。

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按逻辑顺序概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项主要内容,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辩证地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四个方面逻辑关系:新的思想观点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特性与国际社会主义共性的关系;集体智慧与邓小平重大贡献的关系;不断完善、发展与封闭、凝固的关系。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工程。

从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至今的十八年中,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在内的科学体系,并成功地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二、有中国特色会计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会计界带来了生机。葛家滴的《必须替借贷记帐法恢复名誉》一文打响了会计学术拨乱反正的第一炮。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确立,会计理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0年正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提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会计方法体系,是会计理论研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81年和1982年专题学术讨论会提出了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合、具有我国特点的会计学科体系,建立中国式的责任会计和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及形成我国自己的审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副会长谢明在1983年年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希望,经过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和讨论,能够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关于中国会计学会何时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会计”目标尚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在1983年5月提出的(杨纪琉,《会计研究》1987年第5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在1980年1月提出的(陈信元、金楠,《新中国会计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笔者考证,应该是前一种观点,在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公开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后的1983年,才明确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据初步查考,第一次在会计论文中使用“中国特色”一词,是娄尔行、石成岳在1981年发表的“建立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上海会计》1981年第正期);第一次使用“中国特色会计”一词为标题的论文,是彭玉书1985年发表的绅国特色会计方程式的理论探讨”《上海会休切35部第9期》。

三、有中国特色会计的探索

从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年会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之后,理论界一对有中国特色会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1.中国会计有没有中国特色。

赞成中国会计言中国特色的学者主要从我国的社会环境出发来论证。如:谢明在1990年年会上总结说:有中国特色的目标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需要,能够回答理论和实践对会计所提出的问题。杨纪瑰则从国外的情况出发,认为西方各国虽然经济、政治制度大体相同,但法律体系。传统习惯及各国宏观经济管理方式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会计模式,以此来论证不能照搬外国的理论与方法。张佑才在中国会计学会四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上强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已迫在眉睫,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葛家简则从会计理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国际会计准则的统一与协调的辩证关系中,分析各国会计理论的特性与各国准则的差异,并指出“极少国家是照抄照搬别国的”,各国会计理论都具有特色。吴水澎是以会计的本质既有科学技术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作为理论依据,提出有中国特色会计理论这一命题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套用,追求时髦。

也有学者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观点。有人主张摘掉这顶帽子,有人对这种提法是否适当表示怀疑,有人则提出强调中国特色仍然是“左”的思想,应当摒弃。刘玉廷整理了持怀疑者的四个观点:会计是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核心准则制定后大为减少了不同国家会计处理差异、过分强调特色会阻碍国际协调、中国会计改革只要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模式。有的学者把不同观点归结于在理论上、实务上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会计特色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似有似无,若明若暗,口头上多数人认为有,实务上又感到很难捕捉。

2.中国特色会计的三种提法。

在1983年年会暨专题学术讨论会上,谢明副会长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体系”,这是第一种提法。1987年修改中国会计学会章程时,还是这种提法。

以后在总结、回顾这段历史时,都认为1983年年会提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杨纪碗回顾这段历史时透露了消息,“后来大家同意谢明同志的建议,加上“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也是贯彻党的十二大,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实际体现。1992年修改的中国会计学会章程依此作了修改。实际上,1983年年会的纪要所确定的会计理论研究的总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加上了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却未把“中国特点”上升为“中国特色”。这是第二种提法。

1996年中国会计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决议提出,在二十世纪末“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这次大会审议了“九五”科研规划,其说明中对这一改动作了解释:原提法仅仅定位于盈利组织,为了容纳对所有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而作了改动。这一改动应该说是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相关联的。中国会计学会章程也在这次大会上相应作了修改。这是第三种提法。

中国特色会计提法的三次变动,实际上是我国社会环境变化的缩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环境影响会计的集中体现,是会计界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反映。

3.中国特色会计的涵义。

(1)将“特色”公认的解释引申到会计,就是中国会计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会计的这种独特色彩和风格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会计所呈现的特色。几乎所有的论文都提到这一点。曲晓辉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是由邓小平同志创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推演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点就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因此,认识我国会计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也应该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刘玉廷认为应站在宏观的社会整体而不是站在微观的具体方法层次上考察,特色主要在于一国会计整体框架、会计运行机制或者重大方面的差别。张俊民提出,会计的中国特色就在于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否有一套达到共同富裕要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陈建文认为,现在中国会计体系最大的特色是政府的角色无所不在。这些看法统称为一涵义观。

(2)二涵义观。余秉坚提出两重涵义:从长远的理论研究的奋斗方向和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研究会计理论。陆德明和王鹏提出:外国没有只有中国有和符合中国国情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杨雄胜提出,中国特色会计应满足内(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标准体系)外(我国会计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所接受并便于他们理解我国会计信息)两种基本需要。

(3)三涵义观。杨纪琼在1985年年会上指出中国特色“包括三重意思:第一,对中国会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上升为中国创立的会计理论;第二,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会计理论方法体系进行改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第三,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吸收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并对国外的普遍原理进行分析、鉴别,结合中国的国情加以吸收、消化”。谢明则把这三重意思作为实现途径,而把重视宏观利益、重视民主管理、重视数据的真实科学和讲求经济效益作为中国特色会计的四个基本点。

而杨纪碗在一则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涵义是: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联系、与提高经济效益平行、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借鉴国外会计理论方法。吴水澎概括为当代的(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要求)、中国化的(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立论基础,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并应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马克思主义的(会计理论应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罗飞认为:外国没有的、能解决中国经济实际问题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

(4)四涵义观。张柱中归纳为四个特点:反映社会主义经济本质、适合中国现阶段的特点、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适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杨纪碗简要列举了四条特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以真实的会计核算和严格的会计监督为基本职能、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民主理财为一项重要手段。

对中国特色会计的一涵义到四涵义的理解,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特色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4.中国特色会计的表现。

吴水澎提出,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重新构建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列在最高层次,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应用理论并列,以会计准则基本概念为中介。许亚湖认为,中国特色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会计研究方法理论,会计本质。职能、作用和地位理论,会计对象理论,会计目标理论,会计人员理论,会计方法理论和会计行为准则理论。阎达五设想的四个方面是:会计与会计管理的本质,会计学的理论,会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会计的发展。杨雄胜认为会计的国家特色等深层次问题的解决,首先取决于会计本质等基本理论研究的突破。薛祖云等认为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现在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方法论基础和综合运用各种基础方法的研究方法;研究起点和由一般规律开始的研究路径的研究风格;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与规范理论三位一体的研究内容。

会计的中国特色会在会计基本理论中体现出来,这是众多学者的共同认识。

刘玉廷把中国特色的具体表现概括为七个方面:财政部门主管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在财政部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统一规划和分级管理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从业和任职资格管理,总结我国管理会计的丰富经验,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会计研究方法。郑泽祖归纳为六个方面: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国有企业会计监督,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形式,管理会计模式。谢明认为中国特色体现于所探讨的九个问题:基础会计理论的突破,以《会计法》为中心的法制体系,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相结合的会计管理体制,事前事中事后结合的经营管理型会计实务,责任成本等新的成本核算模式,会计现代化管理,符合中国国情的涉外会计核算办法,会计教育改革,会计发展历史规律的研究。

葛家澎概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成本管理等26个新学科、新领域的前沿课题的研究。从1983年以来的论文中,从中国特色角度来论述的分学科较多的有:管理会计、责任会计、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体系。其次是: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企业财务理论与方法体系、审计准则、会计管理学、管理活动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总会计师设置、会计监督与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物价变动会计、会计事务管理。还提到比较具体的合并报表、绿色会计、会计行为学、验资、注册会计师理论体系、铁路运输财会管理、邯钢的会计经验等。

总之,中国会计特色的表现应该是全方位、多方面的。

5.中国会计特色的成因——会计环境。

在研究中国会计特色中要研究会计环境问题是在中国会计学会“八五”时期科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但仅列了中外会计之比较的课题。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把“关于会计与社会发展、经济环境等关系问题的研究列为第一项研究内容,并作为研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首先需要明确并取得共识的重大问题。

中国会计学会1994年提出的重点科研课题,从对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经济管理体制、文化道德素养、价值观念及生产力水平等的研究来把握中国特色问题,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会计环境的五要素。

关于会计环境问题,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专题研讨。如:郭道扬的《会计环境论》和中国会计学会的许多重点课题,对会计环境有了多角度的分析。进入2000年,集中论述会计环境与中国特色会计关系的论文明显增多,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刘玉廷提出了四要素:政治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环境、教育发展水平和文化环境。曲晓辉论证了三要素: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教育和文化环境。郑泽祖提出了:民主与集中的政治环境,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逐步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等共同决定着现阶段中国会计的特色。

对于会计环境的研究,就有学者是直接运用政治经济学范畴来分析的。肯连碧就将环境与特色相联系,提出会计环境特色的三个方面: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与前面的划分实质上相同,只是不同的归类而已。

中国的会计环境形成了中国会计的特色,但是对会计环境要素的剖析和表述尚有多种见解。

6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2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激励人心,旗帜凝聚力量。在当今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使我们党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将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首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在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半个多世纪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使中国不断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其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近30年来,闽北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新世纪新阶段,闽北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才能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除了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别无他途。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在原有的水平上。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按照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切实把握和正确运用这些规律,着力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时展的要求,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上,不断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3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不但立足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同时也积极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尤其是东方落后的但最早取得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1917年当列宁领导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就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全新课题。马克思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苏维埃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举措受挫以后,列宁结合俄国生产力的实际条件提出“新经济政策”,对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中国也是在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来看,许多方面直接沿袭了“新经济政策”的做法。基于“社会主义的困难就在于它要用外人所创造的材料来建立,可是又只有这样才能建成社会主义”,“只有利用资本主义为反对我们而创造的材料,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提出了包括“自由贸易”、租让制、合营公司、“国家资本主义”等形式的“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是指不禁止一切私人的非国营商业的发展,这一贸易形式被列宁认为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租让制是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设备为俄国所用,加速国内经济的发展;合营公司是一种苏维埃俄国与外国资本合股经营的半租让性质企业。这些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思想的形成至少有三个理论思考:其一,社会主义应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在所有制形式上,社会主义应该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其三,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成果正是这些理论思考的实际结果。列宁在领导执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指出:“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不是象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明确提出了“党政分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针对“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问题。从那时起到党的十七大,党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体制方面进行探索的理论成果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肇始于列宁的探索。

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撑一种理论对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离不开对本民族已有的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主政治、对外关系中的平等互利和从本国国情出发的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来源,这种渊源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把孙中山提出的这些原则和价值取向作为理论支撑点。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就是从国际上列在平等地位;民权主义,就是要拿本国的政治弄成到大家在政治上有一个平等的地位,以民为主,拿民来治国家;民生主义,就是弄到人民生计上、经济上的平等。”这些主张实现平等的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认同和接受。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表示“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上的平等,在建国后直接推动国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转型,确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归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更完整地体现人民群众在经济地位上的平等,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大锅饭”的制度安排,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公正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孙中山在经济上主张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在一定的范围和领域里可以引进西方人才,以及利用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他指出:“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孙中山提出的利用外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的设想可以说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先声。邓小平也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本世纪内不能变,下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也不能变”。经过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如今中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开放格局,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发挥本国的比较经济优势。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十八大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孙中山主张借鉴外国资源的同时又强调民族独立和平等互利,强调“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的基本原则。1920年,孙中山在谈及中美合作时建议:“美国的资本家们与中国人联合,共同开发中国的实业。美国人提供机器,负担外国专家们的开支;中国人提供原料和人力。合作的基础建立于平等互惠的原则上。美国的资本当可获得应得的利益,但非过度的报酬。”孙中山主张的独立和平等互利原则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独立自主原则是一致的。独立自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邓小平指出:“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走自己的路”。孙中山从本国国情出发的思想暗合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照办别国模式。对于欧美文明,孙中山从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欧美有欧美的社会,我们有我们的社会,彼此的人情风土各不相同”。孙中山提出的从中国国情出发的观点同样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新时期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思想: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自己的创造,是我们在实践中付出巨大代价和创造性的劳动获得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经过长期探索的正确选择,是我们自己的法宝。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供参考,在实践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对于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来说,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后,始终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经受住了各种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世纪、新情况、新课题,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思想,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的道路。

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17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郾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6?郾7平方米、8?郾1平方米,增加到26?郾1平方米、29?郾7平方米。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的年代,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极大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许多前沿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教育改革和发展成就显著,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等不断增强。

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的考验,经受住了90年代中期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经受住了21世纪初“非典”疫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保持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0多美元。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日益得到世界的关注,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自实践的认识是珍贵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更加的珍贵。自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直到刚刚召开的十七大,我们党都始终强调并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表明我们党和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裕中国。

三、十七大报告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的宣言书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明确地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总书记在近三万字的十七大报告中,在反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五条具体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五条具体道路是在现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具体化,这使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路径更加清晰了,这五条具体道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迈出新的步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些阐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新总结,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明确了。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5

当前,公共危机频发给政府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公共危机指的是由于某些无法控制的因素而带来的紧急事件,它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前稳定的社会秩序,对社会安全和大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公共安全的管理和维护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管理,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危机、管理危机则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方面,而这也不断的考验着政府的应对能力。好的危机管理不仅能给公众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本文从政府工作管理中的危机管理入手,浅析了现目前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为日后政府危机管理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政策建议[1]。

2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

随着各级政府职能管理体制的完善,政府危机处理意识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信任水平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实践感悟中我们会发现公众对政府的执政水平、管理水平和应对危机水平仍表现出不满意,例如黄浦江死猪事件、昆明爆恐事件等,这些危机事件爆发后政府所表现出的危机处理能力却差强人意。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目前政府危机管理仍存在较大漏洞,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得出:1)政府观念理念仍错位。政府的官本位思想仍较重,服务意识仍淡薄,权力意识仍很强。很多政府部门仍然觉得自己是管理部门而不是服务部门,自己有着很大权力,可以通过制度强制性手段来处理这些危机。其次,没有建立完善的预警危机机制。危机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突然性,因此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在面对危机事件是具有灵活处理的能力。然而,观念错位、思想陈旧导致部分部门并没有事先应急意识很事中控制能力。很多时候相关政府部门的危机处理还需要上级来指导和引导,不仅耽误了危机处理的黄金事件,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2]。2)危机处理机制不健全。当危机发生时,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有效的控制危机的连带负面效应,尽可能的降低损失。目前,国家出台的有关危机处理的政策中并没有明确指导政府应该如何做。其次,危机的处理需要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处理、联合办公。然而部分政府部门在危机事件爆发时并不是第一时间想着如何处理危机,而是想着推脱责任想,想着其他部门去处理这些危机事件。一推二拖就很有可能加深危机。3)对后续危机事件缺乏管理。我们处理危机事件的核心目的就是要从中借鉴相关经验和吸取相关教训,为以后的突发性事件做预防。目前政府并没有形成一整套有关突发性事件管理的体系,预警机制缺乏、处理程序缺失、后续管理漏洞。在危机事件处理结束后,政府部门很有必要对危机事件进行存档归纳,对经验进行总结,以便在后续的危机管理中寻得前车之鉴。

3新时代政府危机管理的优化途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府应当积极转变职能,明确政府地位,更好的提升其工作水平。就危机管理而言,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其危机管理:1)明确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当明确制定一整套危机管理的指导政策,这个政策并不是大方向的指引,而是能具体指导政府部门实践危机管理的智囊库。在危机预警阶段、在危机处理阶段、在危机后续阶段,政府应该如何做、怎样有效率的做,这些实际问题都应该是政策和操作法规里面应当包含的。也就是说,政策必须能从实际操作和技术层面来真正指导危机管理[3]。2)建立一整套危机管理体系。前文所述,危机管理并不只是事中管理,有效地危机管理一定是预警、事中和后续管理的集合。应当明白,完善的预警机制会极大地减少危机的发生,预警机制也是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而后续危机管理则能帮助政府更好的完善危机预警机制,取得双赢效果。其次,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时要注重结合高新通信技术的使用、注重与科技技术的结合,监测、雷达、无人机、热成像等等对危机管理而言都是有效管理危机的技术。3)加强政府责任感意识建设。危机处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果断出击不仅影响着危机处理的效率,同时也代表着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水平。在联合处理危机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感意识,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样能极大地加速危机处理的效率。其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失职部门要严肃批评处理,对于责任部门要奖励和表扬,要让政府部门的人员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从观念上消除不良思想,加快政府危机管理创新[4]。4)培育政府、公众合力效应。现如今,危机处理越来越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不仅要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的监督者,同时也要成为危机管理的参与者。在社区、在企业、在乡村,政府加大对危机处理的硬件投入、完善建立危机反馈信息体系;公众则应该积极参与管理和实践中,确保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新文,张国磊.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回应力研究[J].行政论坛,2013,20(06):30-34.

[2]石路,蒋云根.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理论导刊,2007,(1):9.

[3]宋旭光.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责任、信息与制度[J].财经问题研究,2006,(11):87-92.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历史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一直在为寻求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努力,直到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建立以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认识,导致一个时期内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曲折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也是实践主题。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是一以贯之地紧扣和体现这个主题。可以说,这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报道的主题词、核心词和关键词。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十二大则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概括和阐述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还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系统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体系,并提出了用这个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从而更高地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进入新世纪,*年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强调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来源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又是指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强大思想武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实践证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将党的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与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地朝着最高理想前进,符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意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凝聚党心民心、奋力开拓进取的精神纽带,是中国面向未来,和谐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指引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根本保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初步奠定的国民经济基础上,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对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体制不断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快速增长,人均GDP由*年的226美元增加到*年的2000多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年,我国的GDP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4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到20世纪末,我们就已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来工作成绩时指出: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已雄辩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报告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一个重大的历史贡献。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7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渊源的承续特色

从理论渊源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现出承续性特征。这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坚持和运用上述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必然结果。

其次,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一脉相承。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无疑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国科学运用的理论结晶。以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现实启迪,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机统一体。其三个组成部分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立于中国实际,围绕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一理论主题,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结果,体现出鲜明的相承性特征。

第二,理论品格的创新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邓小平以超人的胆识和巨大的理论勇气,针对“两个凡是”的束缚,在坚持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等相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比较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阐明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就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现实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从而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又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理论风格的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这种民族性首先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汲取理论资源。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总体的形式融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渗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诸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其次,表现在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加以创新,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理论对传统文化中“藏富于民”的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传统文化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与时俱进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做出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论断;科学发展观对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加以运用和发展而得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都是既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高于上述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创造,更好地做到了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最后,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中华民族的形式,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四,理论体系的开放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提法实际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表现在,从理论自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不仅体现于它是在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我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结果,而且体现在这一思想体系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着蕴涵有实践和时代精华的要素。

一方面,这个理论体系是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立的思想,从理论上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条件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这一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肩负起既坚持这个理论、又顺应客观实际的变化创新发展这个理论的历史责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体现了这一理论日益发展和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从制度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大异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基于中国国情自主探索的结果。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模式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把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同社会主义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制结构。在不断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再次,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方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突破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

第二,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突出了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发展多样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反对和抵制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文化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同时,要发展多样化的文化。人民的文化需要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立足点、着眼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多样性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文化艺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从实践上看,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领导人民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这一实践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的总体概括和外在表征。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伴随冷战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这种变化及其引发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

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全新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差异化、差序化的发展格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分工、协作、竞争、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因此建立在竞争和效率的基础之上。三是改变了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托,结合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我们就能清晰地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第一,科学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过程,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浓郁的科学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实践特征。

首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由此而来的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党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其次,立足现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科学性特征的重要标志。邓小平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3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条件,邓小平有过精辟的论述:“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4建立在这一科学的认识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经济建设中心论,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一个现实的基础上,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和任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再次,在发展步骤和发展规划方面,坚决纠正了战略目标超越历史阶段的急性病和战略措施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政治化的失误,坚持战略目标的现实可能性与战略措施的可行性的统一。邓小平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精心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提出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实践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开放性特征

正如同志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性决定了它也必然是开放性的,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特征。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融入世界发展中的,本身已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它既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发展的一部分。

其次,从内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十分注重对各国经验、模式、手段的借鉴与吸收。在分清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实现手段基础上,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

第三,渐进性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探索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得以前进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渐进性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历史性表征的概括。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逐渐加深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巩固中提高的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发展理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问题,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6这实际上就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循序渐进性的深刻理解。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循序渐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既有形式的改变,也有内容的更新。

第四,全面性特征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客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实施“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的具体的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全面性的发展特征。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布局,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同志在上述基础上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构。这一探索过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追求全面性特征的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的基本轨迹就是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出“中国特色”。可见,只有真正弄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性,才能真正高举这面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8

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在总结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找到了回答这些问题的基本答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涵盖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等基本任务,关系到治党、治国、治军等一系列基本方针,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战略步骤、发展动力、政治保证、外部条件、祖国统一、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旗帜引领方向,旗帜凝聚人心。用科学理论的旗帜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条根本经验、一个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由其本质特征和内在属性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把握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表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首先,这一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继承前人,又勇于进取,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把理论创新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竭的力量源泉,开拓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其次,这一理论体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国情和世界大势,提出了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判断,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科学分析了时代特征和世界的发展趋势,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在现实的客观基础之上。再次,这一理论体系以不断地解放思想为前提,紧紧抓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中国特色,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最后,这一理论体系崇尚求真务实,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发展的远大目标与现实目标、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政治信仰,在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巨大的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因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为与时展同进步,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因为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奥秘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才能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增强建设的协调性和持续性,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与时俱进,勇于变革,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提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所呈现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开放性,反映了当今时展的潮流和中华民族振兴的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现出无可置疑的真理性、科学性,为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和回答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它不但回答和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它一经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创造性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目标、途径、动力以及根本保障等重大问题,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最早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了理论最初的倡导者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群体。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当时国情结合的全新认识。此后在中共十四大上,当时党的总书记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想。迈入新世纪,在中共十六大上,正式提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战略。“中国梦”是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为首的第五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逐渐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因此,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天的全新的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梦最初的理论基石。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继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梦逐渐成为现实的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国情不断结合的新的产物,是指导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已经取得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而要想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要进一步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国上下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全新的认识,让这一科学理论在“中国梦”的实现中继续发挥保驾护航的旗帜引领作用。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任何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发展制度。中国过去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是我国上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适合当前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制度被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些为我国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提供了优越的制度环境。四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最大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本身就是我党对当前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一种宏远的规划。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梦也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把中国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

二、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今天全新的发展和要求。中国梦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中国梦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以往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更能够为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中国梦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中国梦要求“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因此,从上述我党对中国梦的描述中,就已经提出中国梦是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新的创新与继承。其次,中国梦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新的发展。中国梦更加侧重于从现实角度,即如何通过扎实的努力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让百姓更加有尊严。因此,中国梦与以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比,其具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特点。普通百姓对中国梦会产生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更能够把实现中国梦当做自己切身的职责。有人说,“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平民化的解读。这种说法是比较到位的。严格来说,中国梦本质上还是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但是不过它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综上,中国梦与建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前者不是对后者的排斥,相反是对后者的一种全新的解读与创新。中国梦是平民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时代简化版本。

三、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交融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水乳交融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坚持与不断创新发展,这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理论动力。反过来,中国梦的不断推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供全新的实践素材,进而推动建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因此,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中国梦更加侧重于实践方面的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引领。如果从哲学角度看,我们可以大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做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世界观方面的宏观要求,而中国梦是实现这一世界观的现实方法论。当然,这种比较也许有不当之处,但是大致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结论

特色社会主义范文篇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不是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例如,强调决不搞私有化,但也不是搞单一的公有制,而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样特殊的国情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