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2:14:15

损益范文篇1

(一)加拿大会计的规定。

1、加拿大会计对利润的定义摘要:净收益是从收入和利得中减去费用和损失的剩余金额。净收益通常包括除所有者投资及分配提取之外的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事项的结果。

2、加拿大会计对收入的定义摘要:收入是一个企业主体在正常活动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利用其他企业资源而产生的现金、应收款项或其他相应的流入。

3、加拿大会计对利得的定义摘要:在加拿大会计中利得是一个独立的财务报告要素。它是指除收入和所有者投资之外的,对企业实体产生影响的边缘性的或仍然性的交易事项及环境因素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加。

(二)我国会计的规定。

1、我国会计对利润的定义摘要: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2、我国会计对收入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认为摘要: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3、我国会计对利得的定义摘要:利得是指收入以外的其他收益,通常从偶发的经济业务中取得,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目前,我国损益表上没有利得这一要素,但就其涵盖的内容看,它和营业外收入的确认范围基本一致。

(三)比较。

1、加拿大采用资产一负债法定义收入,我国采用收入一费用法定义收入。加拿大对利润的定义则兼顾二种方法。

2、加拿大将利得作为财务报告要素之一,我国的损益表无此要素。

二、收入的确认

(一)加拿大会计对收入的确认。销售产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必须同时符合下述条件,并且款项收取有合理保证时才能确认收入。

1、对销售产品收入的确认条件摘要:(1)销售产品的卖方已将和产品所有权有关的重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主要交易行为完成,卖方未保留和所有权有关的继续管理权或实际控制;(2)对销售产品价款的计量有合理保证。

2、提供劳务、执行长期合同的收入应依据完工百分比法或完成合同法予以确认。当提供劳务或执行长期合同所获价款的计量有合理保证时确认收入。

3、加拿大会计还规定了企业利用其他资源产生收入的确认标准摘要:(1)利息收入,按时间长短确定;(2)特许权收入,按协议的应计收入确定;(3)股利收入,按股东收取的股利确定。

(二)我国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五条规定摘要:“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收入”;“长期工程(包括劳务)合同,一般应当根据完成进度法或者完成合同法合理确认营业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对基本准则中确定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分别就各有关收入规定了具体确认条件。

1、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下列条件均能满足时予以确认摘要:(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和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和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提供劳务。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始并完成的劳务,应在完成劳务时确认收入。如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相关的劳务收入。当以下条件均能满足时,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摘要:(1)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2)和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3)劳务的完成程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3、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发生的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应在满足下述两个条件时确认收入摘要:(1)和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利息收入应按他人使用本企业现金的时间和适用利率计算确定;使用费收入应按有关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三)比较。加拿大会计中所规定的收入确认标准和我国具体准则中的确认标准基本一致。相比之下,我国的规定更为具体、具体,操作性较强。

三、费用的定义

(一)加拿大对费用的定义。费用是一个主体因取得日常收入、提供劳务而产生的资产流出、减少,或增加的负债。显然,采用的仍是资产一负债法。损失在加拿大是财务报表的一个独立要素。损失是指除费用和所有者提取之外的、对实体产生影响的边缘性或偶然性交易事项以及环境因素引起的权益(净资产)的减少。

(二)我国对费用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中认为摘要: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面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制度》认为摘要:企业的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则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比较。

1、加拿大采用资产一负债法定义费用,我国则采用收入一费用法。

2、加拿大定义的费用限于可在本期收入中抵减的耗费。我国会计准则中在对费用作进一步解释时,划分了成本和费用的界限,费用既包含对象化了的费用(成本),也包括从本期收入中扣除的期间费用。我们可以认为成本是资本化的费用,是和资产相关的,如固定资产成本、存货制造或购置成本等。费用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要素,应当是可在本期收入中扣除的耗费,和企业某一时期的损益密切相关;而成本则和资产负债表相关。

四、费用的确认

(一)加拿大对费用的确认。费用和损失通常是在一项支出发生时,或原来确认的资产失去未来经济利益时予以确认。营利性企业和收入存在因果关系的费用通常在和收入确认的同一会计期间内和收入配比;和具体收入无对应关系、只和会计期间有关的费用,计入其发生的期间。假如支出的受益期超过一个会计期间,通常在整个受益期进行分配。

(二)我国对费用的确认。我国费用包括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种。在确认费用时也遵循确认费用的三项普遍原则摘要:因果关系、系统而合理的分配以及当时确认。

五、损益表

(一)加拿大损益表的格式和内容。在加拿大,损益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一般是把各种收入以及各种费用和成本项目分别列出并分别加总,收入总额和成本费用总额的差即是损益净值。损益表应列明如下各项摘要:

(1)中断经营和非常项目前的损益;(2)中断经营损益;(3)非常项目前损益;(4)非常项目损益;(5)本期净损益;(6)每股收益。

加拿大会计损益表反映的内容以“损益满计观”为依据,不限于本期营业有关的内容,损益表公允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1、营业部分报告。是指中断经营和非常项目前的损益部分的报告。这一部分的列报多为一步式,也有用多步式的。所得税作为费用项目在营业部分列示。

2、非营业部分报告。是指中断经营和非常项目以下的项目,包括两个内容摘要:(1)中断经营损益,指出售、放弃企业一部分经营或丧失企业部分经营的所有权;(2)非常项目损益。

当期经营观和损益满计观是两种有关损益表范围的不同观点。当期经营观主张损益表中列示某一主体正常的、重复发生的经营收入和费用,不经常发生或不重复发生的项目应直接计入留存收益表,否则,将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猜测企业未来的利润,导致错误结论。损益满计观则主张损益表应包括企业所有的损和益,若只含正常经营收入,很可能为编报人员操纵利润带来可乘之机。从加拿大公布的建议书可以看出,其损益计算采用的是损益满计观。

(二)我国损益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损益表的基本格式做了统一规定。其主体部分各项目为摘要: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摘要: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摘要:其他业务利润

减摘要: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摘要: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摘要: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摘要:所得税

五、净利润

损益表的附注部分有如下非常项目摘要:1、出售、处置部门或被投资单位所得收益;2、自然灾难发生的损失;3、会计政策变更增(或减)利润总额;4、会计估计变更增(或减)利润总额;5、债务重组损失;6、其他。

(三)比较。

1、两国损益表项目都分为营业利润和非营业利润。

2、营业利润的含义不同,我国营业利润的范围比加拿大小。如加拿大“投资收益’作为“中断经营和非常项目前的损益”,也即投资收益属于营业利润;而根据我国损益表的结构,投资收益是非营业利润。

3、我国的营业外收支和加拿大的利得和损失不尽一致。加拿大将利得和损失按其是否符合非常项目划分为非常项目和正常项目,正常利得和损失就属于企业营业利润的计算范围。因此,我国的某些营业外收支项目可能是加拿大的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

损益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

由于在客观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能及时、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因此,公允价值成为当今国际上主流会计计量属性之一。但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却备受质疑并引起争议,甚至有人说金融危机都是公允价值惹的祸。因此,有必要对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上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作进~步的探讨。

1953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第43号研究报告中指出以非货币交换形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按其放弃或取得资产的公允价值定价,最早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随后,不同组织对公允价值提出了不同定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1ASB)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1AS32)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各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与lAS32相近,认为“公允价值是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其中,SFAS157的公允价值定义被认为是目前最规范、最严谨的。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

公允价值计量中最关键的是如何确定公允价值。FASB将公允价值按照三个层级进行了分类计量。

第一层级:如果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公允价值。

第二层级: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

第三层级:如果该资产及其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按照使用该资产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评估确定。

上述三个层级中,第一层级公允价值计量依据最为客观。第二层级公允价值计量能直接从市场上取得可观察的市场金额,因此公允价值信息可靠程度相对也较高。这两个层级的公允价值就是交易价格(市价法)。第三层级公允价值计量,无法观察市场金额,而是运用那些估计结果最接近公允价值的可行的估价技术,如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计量(现值法)。显然,估价技术会使公允价值并不一定公允,甚至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业绩的手段,从而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在质量上也可能存在很大问题。

二、公允价(整理)值计量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在客观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有利于夯实企业资产质量,揭示财务风险,正确衡量经营业绩,为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有用决策信息;并且能更加可靠及时地提供有关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信息,能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本定价,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增进了会计信息价值的相关性。

但公允价值是在公平市场中形成的价格,由于绝对公平的市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在应用上往往通过活跃市场下的市场价格计价与非活跃市场下的模型估价两种方法来进行替代。此时,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了。

首先,模型估价代替公允价值不符合公允价值定义。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利用模型估价来替代公允价值,估计出来的价值不符合公允价值定义。从公允价值概念来看,其实质是一种市场价格,是一种符合一定条件的市场形成的价格。所以不论估价模型设计多么完备,都不会得出公平市场上交易双方所认可的价格。因而最终会背离公允价值内涵。

其次,非正常市场下公允价值计量不公允。公允价值要求使用活跃市场的报价来计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取决于活跃市场是否存在一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市场形成的价格还是能够反映资产真实价值的。可是当市场处于泡沫或危机时,这一切就发生了改变,在金融市场处于泡沫时期,资产价格往往脱离账面历史成本而大幅上涨,此时资产价值被高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同样被高估,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大幅度下降。从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受金融市场条件变化的影响,估价技术会发生变化,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利润并不公允,以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样大幅度下降,使投资者对低迷的金融环境失去信心。

此外,目前的公允价值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方式容易导致信息的误读。第一,在目前的公允价值会计下,资产负债表中的计量属性是混杂的。例如,在同一张报表中针对不同的报表项目,有的使用历史成本,有的使用预计未来现值,有的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还包括存在活跃市场下的公允价值和不存在活跃市场下的公允价值两个层级:最后将这些数据合计起来报告为一个资产总额。那么要根据这些混杂的、不同计量基础的信息去推测出资产的真实价值对于一般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降低了会计信息潜在的决策有用性。第二,以公允价值反应报告日相关资产或负债项目,并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不符合谨慎性原则。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属于未实现利得或损失,形成的收益得不到现金流的支持,形成的损失也未直接导致现金流的减少,所以这样处理无疑会影响利润的质量,使财务报告的利润信息的可靠性降低。

由此看来,公允价值的应用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增进了会计信息价值的相关性,而公允价值的假设性,未实现性和非客观性决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局限性,加之目前的公允价值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方式的不妥,这些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如何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得到平衡,使财务报告质量符合各方要求,以及如何完善公允价值相关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及列报的建议

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议,在将金融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舆论压力下,2008年12月30日,美国证监会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报告。报告反对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其他可能替代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都各自存在不足,而退回到历史成本计量将会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报告同时建议应采取促进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和理解、重新设计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模型、为在非活跃市场中确定公允价值制定新的指南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完善现行会计准则。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根据G20领导人峰会和FSB的要求,lASB正在对某些准则作出重大修改,主要包括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列报等准则。2009年7月14日,lASB《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的方案,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从现行的四类简化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两类。

会计界目前正在重新审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局限性,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审慎地处理没有现金流作为支持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又是关键。要让公允价值计量既具备相关性,又具备稳健性,协调和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由此认为,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上,应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及列报进行改进,建议如下:

(一)对未实现的利得不应确认为当期收益,而计入净资产账面价值

在会计实务中,采用公允价值或现值计量能更加公允地反映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的价值,因此一般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项目下又设置了两个明细科目——“成本”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成本”反映资产的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对应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部分未实现损益,在账面上以及报表中将其反映出来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未来业绩以及防范金融资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但如果将未实现损益与已实现损益混为一谈,将使投资者难以从净利润来判断企业的盈利状况。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在该项资产处置前都属于未实现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实现还存在风险,因此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为当期损益是不合理的。可以做如下处理:产生的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收益,属于未实现的资本利得,所以应只反映在资产、负债以及权益的账面价值上,直到利得实现后再予以确认。而针对未实现的损失,基于谨慎性原则在当期确认。对于未实现的(整理)利得,如果仅作为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而不确认为收益,那么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体现了相关性特征,而且遵循了谨慎性原则,由公允价值引发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也是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反思。

(二)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列报,不应该将其混合在营业利润中,而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损益,它不是企业的营业利润,只有在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时,未实现损益才转化为已实现损益,才能将这部分损益反映在营业利润中。所以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列示是不合理的。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指出:企业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数。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未实现损益,但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还是在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项目中列报,这不合理。因此可以将原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列示在利润表的这部分未实现损益也体现在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当未实现损益真正实现时再从“资本公积一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转入当期损益作为当期的已实现损益核算,进而在当期的“营业利润”项目中反映。

(三)明确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充分披露并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技术

由于公允价值估价技术很复杂,因此在报表附注中对公允价值估值的假设、经济背景、依据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尤其在市场价格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公司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后,应在本会计期间公布的报表中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作单独披露,对其因外在环境因素变化而可能发生的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通过外部独立中介机构进行严格审核出具审核报告,真实地反映市场的实际情况和资产的实际价值。这样才能对外提供较为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帮助信息相关使用者作出正确决定。

[参考文献]

损益范文篇3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对“废品损失”的处理

根据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规定,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有两种方法。对于可修复废品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重点关注“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1.如果废品的加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品,即加工进度为100%,则采用平均法,即废品的单位成本与合格品的单位成本相同。但是损失从“生产成本”中转出后,计入“损失或利得”账户“。损失或利得”账户性质为损益类,对损益有直接的影响。平均法下,生产成本降低,单位成本不变,费用增加,利润减少。

2.在严格执行计划的企业,应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进一步细分为正常损失、非正常损失和非正常利得三种情况予以处理。正常非正常的判定,取决于废品的数量是否超过计划。比如某企业生产量为1000件,计划损失率为5%,实际损失为50件,计划损失与实际损失一致,这50件为正常损失;若实际损失90件,则存在非正常损失40件;若实际损失为30件,则存在非正常利得20件。(1)正常损失的处理。正常损失产品曾经的加工成本含在“生产成本”中,由合格品承担。根据例1的资料,在西方,应将数据进一步细化,给出相应的损失率。其他资料不变,假设企业计划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率为5%。不可修复废品计划损失为2000件的5%,即100件,本案例中不可修复废品实际也为100件,可见此100件为正常损失,正常损失产品的已耗成本应该由合格品和可修复废品承担,也就是这部分成本不从“生产成本”账户中转出,但是对应的残值及责任人的赔偿应从“生产成本”账户中转出,也就是抵减对应的成本项目。根据表4的资料,可知与表3相比,总成本变化不大,但是各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构成有较大的变化。(2)非正产损失的处理。非正常损失的处理与正常损失的处理完全不同,首先确认非正常损失的数量和曾经的已耗成本从“生产成本”账户中转出,扣除责任人赔偿和残值收入后,计入当期损益。其会计处理为:根据非正常损失已耗成本,借:非正常损失或利得;贷:生产成本。根据残值回收和责任人赔偿的金额,借:残值和应收款;贷:非正常损失或利得。而后将“残值和应收款”账户转入“现金”账户,将“非正常损失或利得”转入“损益”账户。根据例1的资料,给出相应的损失率。其他资料不变,假设企业计划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率为4%。不可修复废品计划损失为2000件的4%,即80件,本案例中不可修复废品实际为100件,可见此80件为正常损失,20件为非正常损失,假设此20件完工程度均为80%。而后,应进一步区分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根据例1的资料损失的残值收入为1800元,责任人赔款为1500元,正常损失的残料和责任人赔款冲减“生产成本”,而非正常损失的残值和责任人赔款冲减“非正常损失或利得”。原材料为一次投料,残料1800元在100件不可修复废品间分配,单位成本为18元,正常损失的残料为1440元(18×80),非正常损失的残值为360元(1800-1440);责任人赔款1500元,采用约当产量法进行分配,80件的正常损失产品中有70件的加工程度为80%,10件加工程度为100%,20件的非正常损失加工程度为80%,约当产量为82件(70×80%+10+20×80%),其中正常损失为66件,非正常损失为16件。单位残值为18.29元(1500÷82)。与正常损失有关的责任人赔款为1207.14元(18.29×66),与非正常损失有关的责任人赔款为292.86元(1500-1207.14)。说明:非正常损失的残值和责任人的赔款冲减“非正常损失或利得”,与“生产成本”无关,应做会计处理为:借:残值360元;贷:非正常损失或利得360元。借:应收赔款292.86元;贷:非正常损失或利得292.86元。(3)非正常利得的处理。根据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处理原则,非正常利得的会计处理与非正常损失的会计处理相反,其处理原则是“非正常利得”要追加成本。首先要计算其成本,进行会计处理。其成本按合格品的成本计算,其会计处理为:借:生产成本;贷:非正常损失或利得。而后考虑“非正常利得”的残值和责任人赔款。其残值或责任人赔款会计处理为:借:非正常利得或损失;贷:残值或责任人赔款。最后分别将“残值”转入“现金”账户,“非正常损失或利得”余额计入“损益”账户。假设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率为6%,即计划损失为120件,计划产量为1880件。根据例1资料,合格品为1880件,可修复废品20件,经过修复可以转变为合格品,不可修复废品实际数量为100件,则存在非正常利得20件。100件不可修复废品残值预算为1800元,责任人赔款预算指标为1500元。其他成本资料不变。首先计算正常损失120件的残值及责任人赔款。因为100件对应的材料和责任人赔款分别为1800元和1500元,则120件的残料作价为2160元(1800÷1000×1200),责任人的赔款为1800元(1500÷1000×1200)。而后计算非正常利得20件对应的成本,生产成本扣除掉正常损失残值和责任人赔款后,按计划产量1880件进行分配,从而计算出单位成本,按合格品的单位成本计算非正常利得对应的成本,合格品含修复后转为合格品的废品。非正常利得废品的单位成本与合格品的单位成本一致。非正常利得废品的单位成本与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一致,而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是按计划的合格品产量计算出来的,即75.3489元。

中西方处理差异分析及对损益的影响

1.中西方处理差异分析。我国对于废品损失的处理是将废品造成的损失全部计入到“生产成本”中去,包括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已耗生产成本,不区分废品产生的环境和原因。这种处理方法是有其产生的背景的,在市场竞争中价格一般不能随意变动,为了增加利润,只能从降低产品成本角度出发,研究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通过将“废品损失”计入产品成本,激励企业降低产品成本,从而起到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而西方对于废品损失的处理是首先进行原因分析,区分为“正常废品损失”“、非正常损失”和“非正常利得”,而后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是“正常损失”,其成本由合格品承担;如果是“非正常损失”,应该从“生产成本”中转出,由当前“非正常损失”承担,其性质为损益类,相当于我国的“营业外支出”;如果实际废品少于计划损失数,产生“非正常利得”,其对应的成本是根据扣除残值和责任人赔偿后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记入“生产成本”账户,同时形成企业的“非正常利得”,相当于我国的“营业外收入”。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对应的残值和责任人赔款分别冲减“生产成本”和“非正常损失或利得”。最后将“非正常损失或利得”账户结平,转入“损益”账户“,损益”账户相当于我国的“本年利润”账户。西方的会计处理原则就是计划内正常损失只将残值和责任人赔偿的部分从生产成本中转出,导致总成本略有下降,单位成本的计算是按合格品数量计算,单位成本有所上升。非正常损失不应由产品承担,相当于非日常发生的事项,应从成本中调整出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性质是营业外损益,而“非正常利得”实质与“非正常损失”相反,所以追加成本,并对应调整当期损益。其处理方法也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其原因有二:首先,根据马克思对于产品成本的界定“W=C+V+M”的理念,“C+V”构成产品的成本“,C”和“V”分别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强调产品的成本是价值补偿的尺度,即能够补偿的部分构成产品的成本,这样就将损失性费用排除在产品成本范围之外了,因为损失性的费用无法得到补偿。会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理论进一步的改进,变得更为灵活合理,西方会计处理方法保持了马克思关于成本范围的限定,将计划外的损失和利得排除在成本之外,而将计划内废品的损失计入产品成本。其次,西方国家与我国企业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注重成本管理,严格执行计划,按计划来确定企业的差异并相应地改进企业的效益。会计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导致了会计的方法随之调整。

2.对于损益的影响。我国的处理不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因为无论是可修复废品还是不可修复废品,不区分产生的原因,不区分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都由“生产成本”承担了。而西方的处理对损益会有直接的影响“,非正常损失”和“非正常利得”均为损益类账户,最终转入“损益”账户,会影响到当期的利润,同时对产品成本有影响。可见方法不同,对于企业有不同的影响。

国际会计趋同与协调背景下废品损失处理的改进建议

实际上废品损失的核算和处理其目标应该是有利于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控制废品的发生,减少废品损失。知识经济一体化促进了跨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国际会计趋同和协调已经成为当今及未来的一大特征,成本会计处理方法的协调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废品损失应该借鉴西方的做法,进一步细化,区别情况处理。当然如果企业废品损失发生得不多,或者企业尚未实施计划指标监督体系,可以简化处理,即按照我国目前的处理方法核算。废品损失的处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废品分类的改进。将废品的分类进一步细化,分为“计划内废品”和“计划外废品”。西方将废品分为“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非正常利得”过于复杂,只要没有超过计划损失率,都可以确定为“计划内废品”,这样在核算上降低了核算成本,即不确定由此而产生的“营业外收入”。

2.核算方法的改进。计划内废品的已耗成本由合格品承担,计划外废品的已耗成本转出,计入“管理费用”,西方是计入“非正常损失”,相当于我国的“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的好处在于可以督促管理人员提高管理职能和效果,改善经营管理,而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将原因归于非正常活动,不利于进行责任考核,起不到降低废品损失的目的。

损益范文篇4

购货付款或销货收款,结算时产生的差额来自于以前发生的交易业务,所以应追溯调整以前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不单独确认当期损益。笔者现举例说明外币交易折合的单项交易观。

[例]甲公司2008年12月20日对美国出口商品,货款双方约定按美元结算,金额5000美元,款项结算日为2009年1月24日。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2008年12月20日为6.90;2008年12月31日为6.80;2009年1月24日为6.84。2008年12月20日甲公司出口商品时,一般以当日汇率对美元进行折合。因此5000(美元)=5000×6.90=34500(元)。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34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6.90)34500

2008年12月31日,年末汇率变动,应按照现行汇率调整相关账户。期末应收账款账户金额应为5000×6.80=34000(元),因此,在原记录基础上调减应收账款34500-34000=500(元),对应科目不作为当期损益,直接冲减收入。即:

借:主营业务收入500

贷:应收账款500

2009年1月24日,按结算日汇率进行折合,应收账款账户金额应为5000×6.84=34200(元),因此,在原记录基础上调增应收账款34200-34000=200(元)。

借:应收账款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实际收款5000美元,按照当日汇率进行折合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51300×6.84)34200

贷:应收账款(5000×6.84)34200

二、两项交易观

对于已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计人当期损益。而对于未实现外币交易汇兑损益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当期确认法,另一种是递延法。

第一,当期确认法

为了反映汇率变动跨越两个会计期间的实际过程,应在每期期末按期末汇率将外币应收应付账户的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并在当期确认汇兑损益。在实际结算日再确认由于上期期末和结算日之间的汇率变动所形成的汇兑损益。将汇兑损益计入“汇兑损益”或“财务费用”账户。承例题:

2008年12月20日甲公司出口商品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34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6.90)34500

2008年12月31日,年末汇率变动,按照现行汇率调整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应收账款账户金额为5000×6.80=34000(元)。因此,在原记录基础上调减应收账款500元,对应科目作为当期损益,计入“汇兑损益”或“财务费用”。即:

借:汇兑损益(财务费用)500

贷:应收账款500

2009年01月24日,按结算日汇率进行折合,应收账款账户金额为34200元。因此,在原记录基础上调增应收账款200元。

借:应收账款200

贷:汇兑损益(财务费用)200

实际收款5000美元,按照当日汇率进行折合:

借:银行存款——美元(5000×6.84)34200

贷:应收账款(5000×6.84)34200

第二,递延法

在会计期末按期末汇率将外币应收应付款项账户的外币金额调整为记账本位币时,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未实现汇兑损益不应直接计人当期损益,而应将它递延到下一个会计期间的结算日。承例题:

2008年12月20日甲公司出口商品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34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6.90)34500

2008年12月31日,年末汇率变动,调整应收账款账户。在原记录基础上调减应收账款500元,对应科目不作为当期损益,记入“递延汇兑损益”。即:

借:递延汇兑损益500

贷:应收账款500

2009年01月24日,按结算日汇率进行折合,应收账款账户金额为34200元,因此,调增应收账款200元。

借:应收账款200

贷:递延汇兑损益200

实际收款5000美元,按照当日汇率进行折合时:

借:银行存款——美元(5000×6.84)34200

贷:应收账款(5000×6.84)34200

同时将递延汇兑损益转入当期损益:

借:汇兑损益(财务费用)300

损益范文篇5

我国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的财产保险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长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国际上财产保险的准备金还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包括:

1、对于未到期责任所计提的准备金(未赚保费准备金),主要涉及的概念包括:未赚保费准备金(unearnedpremiumreserve,简称UPR,也称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延迟获得成本(deferredacquisitioncosts,简称DAC)、附加未到期风险准备金(additionalunexpiredriskreserve,简称AURR)。

2、意外事故准备金,主要涉及的概念包括:巨灾准备金(catastrophereserves)、平衡赔付准备金(claimsequalizationreserves)。

3、已赚保费的准备金,主要涉及的概念包括:已报告赔案准备金(notifiedoutstandingclaims)、已发生未报告赔案准备金(incurredbutnotreportedclaims,简称IBNR)、已发生未充分报告赔案准备金(incurredbutnotenoughreportedclaims,简称IBNER)。

财产保险准备金不同于资产项下的风险准备和跌价准备,它不是为资产的贬值所做的准备,而是公司的负债,是对被保险人的负债,因此,也被称为保单负债或技术负债。准备金,尤其是赔款准备金的核算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是无法事先预料和确定的,因此赔款的发生也是无法事先确定的,因此对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就是一个估计的数字。虽然保险事故的发生是无法事先确定的,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统计,并由此确定保单的费率。在计算准备金时也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准备金的金额。对历史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的选择就是保险公司管理人员根据经验所做的主观判断。因此,保险准备金相对于其他财务项目有着更大的主观性。

下面我们就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进行探讨。

一、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保险合同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源于这样一个事实,保险公司提前确认了收入,而在保单有效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承担保险责任。由于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产生负债的原因在于会计期间与保险合同期间的不相符合。因此,保险公司应对会计期后的保险责任提供保障。

如果我们考虑到一个公司获得其保费的方式,那么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性质和目的就变得清楚了。假设一个公司发出一张为期一年的保单,保费为120元。保费在事先就支付了,由于保单还有一年的责任期,很明显保险公司尚未赚到这些保费,而只是随着保单期限逐步到期而逐步赚得。第一个月底,1/12的时间过去了,保险公司可以有理由认为赚得了这期间的保费,即10元。保费的11/12,或110元,还没有赚得,因为保险公司还没有为剩余的11个月提供保障。

在第六个月底,一半的保费,即60元,赚得了,而另一半还没有赚得。一直到12个月结束后,才能认为获得了全部的保费。在会计期末,应对未赚保费部分发生的赔付提取准备金对应于未到期的责任,这种准备金被称为未赚保费准备金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这一部分应当被认为是被保险人的信托资产。虽然是提前支付的保费,保险公司不能把这些当作自己的资产。保费准备金因此可以被定义为保险公司已收取但未赚得的对被保险人的负债。

对于未到期责任所提取的准备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对于保费的赚取而言,它是对赔款和相关费用所做的准备。其次,对于退保或保险责任的中断而言,它也可以理解为对被保险人的保费退还。从这两个方面可以引出两个有时会令人疑惑的专业术语:“未赚保费”与“未到期风险”。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如果最初签发保单时确定的保费基础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未到期风险可能会超过未赚保费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就需要增加到与业务真实风险相一致的水平,这一过程通过“附加未到期风险准备金”来实现。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

保险公司的全部未决赔案不仅包括保险公司已经知道的赔案,也包括已经发生但保险公司尚未接到报案的赔案。后者包括12月后期发生的但在次年1月1日后保险公司才接到报案的赔案。因此,未决赔款准备金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已报告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准备金(IBNR)。

其中已报告准备金可以分为:个别案件准备金;再报告赔案准备金(指结案后再次索赔,reopenedclaims);对已报告案件另外提取的额外准备金(已发生未充分报告准备金IBNER)。

计算赔案准备金的常用方法包括:

1、单个赔案损失估计法(逐案估算法)

单个赔案损失估计法是指理赔人员通过经验判断来估计赔付金额。当赔案的金额较为确定并且案件数较小时,这个方法很有价值。许多公司都建立这种单个赔案的估损体制,而不论年度财务报告时使用什么计算方法,因为这种估计对于赔案损失调整和评价理赔估损人员的经验水平都很重要。

2、平均价值法

平均价值法是指通过将已报告的案件数量乘以案均赔款(由过去的经验确定)来确定赔款准备金的总额。这种方法在赔案金额的偏差较小时比较适用(例如,车身损伤),并且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在这种方法下,还有必要说明在前一个会计期间发生的在本次报表日期前尚未赔付的赔案的情况。同样,这个额外的部分可以采用逐案估计法或平均价值法。

3、公式或赔付率

公式或赔付率法应用这样一个原理,即相对于保费收入,损失率和查勘费用占一个特定的比例。例如,假设某项保险业务在过去三年中的赔付率(含查勘费用)为60%,那么应计提的赔款准备金就是已赚保费的60%(估计或预期的损失率及查勘费用)减去到目前已经支付的赔款和查勘费用。如果逐案估计的赔款金额大于按照赔付率法计算的准备金,那么必须以较大的金额作为提取准备金的依据。

4、IBNR的计算方法

确定IBNR准备金有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应用阶梯模型,这个计算模型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历史数据来推测未来的赔款情况,并根据推测的未来赔款数据与现实数据的差来确定IBNR。

损益范文篇6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目的

关于会计目标的理论定位,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决策有用论”,二是“受托责任论”,三是“投资者保护论”。在我国,“决策有用论”的目标导向越来越明显。按照“决策有用论”,信息披露是为了满足上市公司的各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人与潜在投资人、债权人、企业员工及政府部门)进行决策的需要,要求所披露的信息必须与决策相关。一般认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构成。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就是增强决策者预测的能力,或者证实或者纠正他们早先的期望。因此可以认为,为了使所披露的信息具有预测价值,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于上市公司信息的结构调整。而将损益区分为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是信息的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这是因为,能够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是收益及其组成,而收益结构的信息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在进行决策时,提高对公司收益质量的关注。

我们知道,企业的交易事项按其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经常发生的、企业正常进行的交易或事项,如出售商品与提供劳务等;二是不经常发生的事项,如资产处置与新股申购冻结利息等。前者产生的损益称为经常性损益,它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后者则产生于企业的非常业务和偶发业务,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根据我国证监会的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既然如此,能反映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只能是经常性收益。一个公司若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制造业绩,说明其生产经营活动遇到了很大麻烦,所制造的业绩虽然能使企业的盈利在短期内改观,但预测价值极差。

根据对1999年至2003年部分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这五年中,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较大,公司盈利质量堪忧。1999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中的13.65%来自非经常性损益,有63家公司的盈利全部来自非经常性损益。2000年度会计报表显示,有992家上市公司涉及非经常性损益,占当年上市公司家数的97%;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在净利润中的地位和贡献也与“年”俱增;111家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半壁江山,57家公司的净利润全部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2001年的99家ST、PT公司中就有21家的净利润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由盈利转为亏损。2002年非经常性损益对12.8%的上市公司更是其主要的利润来源。查看沪市734家上市公司2003年年报,有717家披露了有关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其中410家公司体现为非经常性收益,299家公司体现为非经常性损失,8家公司披露非经常性损益为0;26家盈利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亏损;410家非经常性收益公司中,金杯汽车的收益最为丰厚、高达2.16亿元,其次是凯马B股、为1.20亿元,第三为广州控股、达1.02亿元。

可见,加强对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遏制其利润操纵,是为了提高公司盈利信息的决策相关性。问题是,为什么在监管层加大力度提高信息质量的同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的事实仍然如此严峻?怎样才能使利益相关者透过报表看穿一切呢?

下面的分析或许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

中外的会计信息披露规定中,对非经常性损益有不同的界定。在国外,与非经常性损益相对的概念是非常项目(extraordinaryitems)。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1973年的第30号意见书(APBOpinion30)中将非常项目定义为:非正常的和非经常的事项和交易。非正常(unusual)是指考虑到企业经营所处的环境,具有高度的反常性,并且与企业正常和典型的活动明显的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非经常(infrequent)是指考虑到企业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合理地预计其发生。在界定一个项目是否属于非常项目时,非正常和非经常发生这两项条件缺一不可。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于1992颁布了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FRS3)。FRS3对非常项目作了严格的定义:性质高度异常(ahighdegreeofabnormality)的事项和交易,该项目因企业日常业务活动以外的交易或事项产生,并预期不会再发生(notexpectedtorecur)。

IASC于1993年的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IAS8),规定非常项目是指企业正常活动之外的事项或交易所产生的盈利或损失,因此不期望会经常或定期发生的。

我国在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方面,大多引用证监会的历次规定。截至2004年5月,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有3次规定。1999年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于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2001年4月公布了《问答》第1号,在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时指出,它是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的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2004年1月对《问答》第1号进行了修订,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涵义也重新进行了界定,指出它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并列举了14项应包括在非经常性损益中的项目。

对比中外会计信息披露中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我们发现:

1.中外在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时所采用的标准是有差别的。从APBOpinion30、FSR3、IAS8中可以看出,其界定非经常性损益的出发点是此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和发生频率;而我国证监会的要求中,则认为交易或事项的金额也会影响到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证监会加入此项要求本无可厚非,因为每年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贡献实在是高得惊人,这已在上面说明。但此项规定却有可能产生令监管机构无法预料的结果。这是因为,上市公司完全有可能将一项非经常交易或事项,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达到既粉饰报表又逃避监管的目的。而且,证监会的本次规定中,并没有给出定量的标准作为判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依据和若出现多次相同性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金额是否需要合并披露的规定。

2.证监会本次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规定采取了列举法。这种方法最大的弊端,一是越想罗列齐全则越不容易全面,对未罗列进去的某些项目依然可以操纵。二是“一刀切”的做法有些武断。例如,短期投资业务经常发生的企业,短期投资收益应视为经常性收益;偶发的短期投资,其损益才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事实上,这又回到了会计准则制定所涉及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基础”孰优孰劣的争议中。我们认为,在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时,应采用“原则导向”的标准。理由是:①正如美国SEC首席会计师赫德曼在安然事件后敦促改革美国会计制度时指出的一样,复杂的规则可能会鼓励诈骗而非制止诈骗,因为太复杂反而易找漏洞。②在制定会计信息披露标准时,我国财政部及证监会都有“发言权”。在缺乏“原则导向”的标准时,会发生由监管各方对监管标准的把握不同、而“政出多门”相互矛盾。③对会计师事务所及CPA来说,在运用“规则导向”的会计标准审计上市公司账目时,很难界定上市公司的“擦边球”行为。

如何合理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我们认为,应从交易或事项的性质和发生频率两个角度出发,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标准。具体来说:

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应主要分析产生该项损益的事项或交易是否为公司的持续经营所必须,是否为公司发生的特殊业务。从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交易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如果产生某项损益的事项或交易是公司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则该项损益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来处理。比如,公司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每隔几年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业务,所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就是公司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费用,由此而产生的损益也就应该是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于向关联企业借用资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如果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此项资金借人业务就不是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业务,而是一项特殊的业务,因此多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就应该是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2.考虑损益项目发生的频率。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事项或交易应该是公司发生的偶发性事项或业务,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合理预计是否会发生的业务。正是因为这些事项或交易发生的偶然性,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就应该归属于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公司于本年度获得了当地政府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助500万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现亏损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对于以后年度能否继续获得此类补助则无法进行合理的预计。因此,本年获得的500万元一次性财政补助就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3、制订以原则为导向的披露标准,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为了降低执业风险,注册会计师有必要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准,从而从外部保证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取值得信赖的决策依据。

三、披露形式:表内披露还是表外披露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有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利润的结构。因此,采取何种信息披露形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我们知道,会计信息的披露不外乎表内、表外两种方式。学术研究已经表明,在表内反映和在表外披露的功效是不同的,会对市场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信息仅在附注中披露,报表使用者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使自己成为会计方面的专家,以求掌握:①有些项目没有在财务报表中披露;②在附注中有这些方面的信息;③评价附注中这些项目的信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由于精通上述问题需要花费成本,而且并非所有的报表使用者都能成为会计专家,故而信息若仅在附注中披露,不能在相关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此外,报表提供者与使用者似乎都认为表内反映与表外披露之间有天壤差别。

就非经常性损益而言,自1999年起证监会要求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扣除的项目、涉及的金额;同时还要求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要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以及申请发行新股材料中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内容及金额予以充分披露。可见,在现行的披露规范中,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视,但这种采取表外披露的形式,不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这是因为:①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上市公司完全可以对信息的表达方式进行操纵。比如,使用专业术语描述关联交易的内容,甚至采取“玩概念”的手段。如银广厦事件中,公司大量披露其“萃取技术”所带来的业绩,但即使对专业人事来讲,“萃取技术”也是新名词。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交易实质的判断,影响决策效率。②现行披露内容似乎过于简单,“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两项指标,满足了监管层考核上市公司配股、增发、退市的要求,但对于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信贷决策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全面清楚的信息。

那么,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采取何种形式更合理?

任何对现有信息披露形式的改变,都是在权衡这项改变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若采取表内披露的形式、主要收益是: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使用更易于理解的表内信息及由此带来的决策效率的提高;同时,对于有着良好业绩的上市公司,则减小了在资本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可能。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采取表内披露的形式、主要成本是:上市公司由于改变信息披露形式所引发的成本(包括显形成本及隐性成本)及监管政策变动成本(主要指相关会计准则及披露标准的变动)。在披露形式变更带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有以下两种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披露形式可供选择:

1.将非经常性损益于表内反映。可借鉴国外、如英国的做法,改变现行利润表的格式,将企业利润分为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两部分。此时的利润表将不再是传统的多步式结构,也不再区分主营业务利润与非主营业务利润,而由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两部分组成。在我们看来,现代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大多实行多元化经营,何为主业、何为辅业,有时很难划分。而一项交易或事项的本质是由性质和发生频率来决定的,而不是人为的划分标准。

2.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单独编制附表进行披露。披露内容包括:①交易的性质;②交易的金额;③每项交易的金额占非经常性损益总和的比率;④每项交易的金额占净利润的比率;⑤注册会计师对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性质特殊的交易出具的审计意见;⑥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解释说明。

在具体应用这两种信息披露形式时,考虑到调整成本的大小,我们认为可采用“分步走”的形式,即采用编制附表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信息较改变现有利润表的格式付出的成本最少,因此可以率先实施;改变现行利润表的格式,最能对利润结构信息进行描述,但能否实施,需要利益相关者(主要指企业管理当局与监管机构)的反复博弈。

四、信息披露与监管政策的结合

不论是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还是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形式的探讨,都是在现有监管上市公司的考核评价体系基础上的“增量”改革。我们认为,若想从根本上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利润调节的行为,还须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彻底改革。

目前对上市公司财务考核指标方面的要求如下:

1.申请配股,应当经注册会计师核验,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2.申请增发,应当经注册会计师核验,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且预测本次发行完成后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按申请配股的有关规定计算。

3.特别处理的认定标准是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的净利润为负或者有一年的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

4.暂停上市的认定标准是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5.终止上市的认定标准是最近三年连续亏损,且在限期内未能消除。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监管层已经将非经常性损益的考核列入了上市公司的配股和增发的考核指标中。但在对特别处理公司、暂停上市公司、终止上市公司的考核中,却明显放宽了标准,没有将非经常性损益的考核列入其中。通过分析《中国证券报》第3062,3073,3088,3097,3103,3104,3119期的数据中可知,2003年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较高的20家公司中ST类企业竟达到了8家,占40%.因此,我们认为在考核ST、PT类企业的盈利状况时,也应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同时,在考核评价上市公司时,需要引入现金流量指标。具体来讲,经营性现金流量最能反映企业的实力,而且对比经营性现金流量与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也可以让企业判断经营中的信用政策、借款条件是否需要调整。在考核评价上市公司时,非财务指标的引入也是可以探讨的,比如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位置、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

不管是财务指标还是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与评价,都与信息的真实可靠密不可分,因此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将成为社会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使命,诚信、健康的竞争环境将会创造出“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修订)[S].2004,1.

损益范文篇7

经过查阅沪深两市对外公告的内蒙古18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发现所有企业都存在非经常性损益,而且有些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占比非常大。由表2可知,这些公司共同的特点是每股收益均表现为正数,而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却都是负数,说明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仍然是一些上市公司通用的手段。从各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分析,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明天科技(代码600091)

从明天科技2012年的利润表资料(表3)来看,虽然营业收入和利润均达到了标准,但是与2009年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营业收入2010年和2011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没有达到1000万元的底线,但到了2012年却猛增至3100多万元,涨幅达479%。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2012年与2011年相比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增长了518%(应收账款期末数15260914.29元,期初数2468317.30元),该公司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大部分为赊销所致,是否为了规避新颁布的上市公司风险警示的条件就值得深思了,而这样的操作也给企业未来带来了坏账的风险。从表3数据可以看到,2012年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增加,占到该公司利润总额的1121%,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降低为-0.36;该公司的每股收益从2009年至2012年依次变化为负———正———负———正,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却连续4年均为负数。2011年和2009年非经常性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相对较低,因此这两年的利润呈现为负数。而2012年和2010年非经常性收益占利润的比例高达1121%和561.5%,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均为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处置损益)一项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65%和575.5%。该公司年度报表的董事会报告中说明,从2009年起公司决策层决定,公司化工生产系统停产,并对可搬迁资产进行搬迁,处置相关资产,截至2012年仍处于战略转型期。在主业停产的情况下,该公司能够在2012年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同时在2010年和2012年出现盈利,明显地可以看出是会计作为“魔术师”在报表中的体现了。由于这一操作使这两年的利润总额较前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就避免了连续两年亏损要进行退市风险警示的处理了。明天科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或转销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比例见表4。通过分析明天科技对外公告的年度报告可以发现,该公司2010年盈利额约为1412.49万元,而转销的减值准备合计达到利润总额的225%,如果扣除转销的减值准备所增加的利润,该企业由盈利1412.49万元降为亏损1766.85万元,由此,该公司在2010年摘掉了“ST”的帽子;2011年该公司的减值准备的变动基本回归到自然状态,企业由盈利又变为亏损;到2012年,该公司转销的减值准备的比例又增加到657.3%,当年又变身为盈利。结合前面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明显,说明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缺乏,为了规避退市风险只能采用各种财务手段“创造”利润了。

(二)西水股份(代码600291)

从表2可以看出,该公司2012年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04%,更离奇的是2011年,占比竟高达37314%。虽然2012年和2011年的基本每股收益均为正数,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3833元和-0.3384元,在非经常性损益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分别占到利润总额的67.8%和39116.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在持有期间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而一旦企业需要增加利润时,就可以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原储存在“资本公积”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就可以一次性转入“投资收益”,因此企业可以轻松通过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处置或持有进行盈余管理。(三)华资实业(代码600191)表2显示,2011年和2012年该公司的基本每股收益均为正数,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却都是负数,其中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竟然达到几千倍,这两年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基本都是因为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益所致,这一项占到当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的100%和97%。在这家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蓄水池”作用发挥到了极限,公司一旦无法通过正常经营活动取得主营业务利润,就可以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予以调解。该公司2010—2012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当年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8.5%、31%和25.5%,逐年减少的原因是出售造成的。该公司是一家以制糖业为主的公司,2012年起增加了仓储业务,而且把大量的资金投资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不务正业”之感,致使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量逐年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逐年在减少。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指标

新的退市风险警示提升了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要求,但个别公司仍会采用“魔术师”的手法“变出”利润,这就需要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营业收入、非经常性损益及资产减值等财务数据指标的变化。

(一)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

报表使用者应特别关注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对应的现金流是否同比增加,还需要注意其下一年度的营业收入是否还能增加,否则可能是企业为了规避退市风险警示而采用的一种财务手段,这种调整盈余的手段只能是短期行为。新的退市规定中对营业收入的规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更能起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

(二)非经常性损益占比增大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作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非经常性损益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利润表,而因其偶发性的特点很容易成为公司调节利润的工具。新规中只是规定连续两年亏损进行退市风险警示,并没有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比例有专门的规定,在企业无法通过主营业务取得更多利润的情况下,增加非经常性收益成了一些公司提高盈利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收益增加盈利手段中,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是重点项目,需特别关注。以前述三家上市公司为例,其重点项目占非经常性损益合计的比例见表5。如果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和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合计占非经常性损益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就需要引起报表使用者的注意,说明这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出现问题,只能以缩小投资规模,变卖各项资产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这会影响到企业后续发展的潜力。

(三)减值准备的大幅波动

损益范文篇8

实事上,外汇风险的产生与消失直接反映在会计的“汇兑损益”帐户中,同时也可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入或流出。汇兑损益是在持有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期间,由于外币汇率变动而引起的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企业在木同经营情况下,汇兑损益对其实际影响也不同。我们将企业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产品出口型企业(产品出口率在70%以上),第二类企业为内销主导型,第三类企业为内外销比例各在50%左右。

1.第一类企业由于其产品大部分外销,外销的产品收入为外币。如果其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基本相当时,除出口收汇外币种类与外汇负债货币种类不同可能产生外汇风险外,外汇汇率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小的;如果外币货币性资产余额与外币负债余额之差相差悬殊时,则期未有较大数额的汇兑损益进行调整。在汇兑收益时,企业的经营利润增加,并要承担支付所得税的义务从而产生现金流出;在汇兑损失时,经营利润减少,但可以为企业节约所得税的现金流出。总而言之,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汇兑损失还是汇兑收益,并不能构成对企业的实质性的影响,因为企业出口收到的是外汇,偿还外币债务也是使用外汇,而不需要用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再偿还债务。故企业承担的外汇风险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本位币与外币的市场汇率下跌时,将外币兑换成本位币时,将产生实质性的损失。

2.第二类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内销,外汇债务一般是由外汇设备投资、技术引进或是生产中的材料等是用外汇进口而形成的。这类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主要为人民币,而其相当一部分债务必须用外币资金来偿还,由于企业没有外汇收入或仅有少量的外汇收益,要支付外汇债务必须用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再偿还债务。当债务外币汇率上升时,使用人民币的兑换成本也相应地增加;反之,兑换成本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月末对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进行汇率调整后的人民币余额,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的市场价值,充分体现了期求汇兑损益调整的必要性;同时,在外汇汇率变动幅度较大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大。

3.第三类企业的产品内外销比例在50%左右,这类企业只要能把握好外汇资产和外汇负债基本平衡,不论市场的外汇汇率如何变动,企业始终保持较小汇兑损益调整,这样外汇风险也就变得很小。但这类企业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在外汇业务具体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

在众多涉外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如何避免或减小外汇风险已成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一管理过程就是通过对影响外汇汇率因素的分析和预测,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避免外汇风险的目的。外汇风险可以分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主要表现为:(l)以即期或延期付款为支付条件的商品或服务的进出口,在货物装运或服务提供后,而货款或服务费用尚未收支这一期间,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2)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活动,在债权债务未清偿前所存在的风险;(3)待交割的远期外汇合同的一方,在该合同到期时,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化,交易的一方可能用较多或较少货币去换取另一种货币的风险。

会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汇率变化而引起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项目金额的风险。会计风险受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所制约。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涉外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经济风险是一种概率分析,是企业从整体上进行预测、规划和进行经济分析的一个具体过程。经济风险的分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预测能力,预测的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该企业在融资、销售与生产方面的战略决策。

具有外汇风险的涉外企业可以结合每笔交易的特点与贸易实务条件,采取一定的方法防止外汇风险。

1.计价货币从优法。在出口贸易中应该选择硬币或具有上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在进口贸易中应该选择软币或具有下浮趋势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以减少外汇收支可能发生的价值波动损失。

如果坚持上述原则会在货价上蒙受损失机可采取一半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使用硬币,一半使用软币,这样买卖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在合同成交的金额较大时,也可采用两种以上的货币组合计价,但应坚持硬软货币各半的原则。这样在不同货币汇率急剧变动时,可相互缓冲抵消,使买卖双方都能避免外汇风险。

2.提前(拖延)收付法。在提前支付货款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债权人可以得到一笔一定金额的折扣。从这一意义上说,提前付出贷款相同于投资;提前收取货款类似于借款。根据对汇率波动情况预测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时机提前结汇,可以减轻因汇率剧烈变化所受到的损失。

拖延收付是指进出口货币的推迟收取货款或推迟支付货款。尽管拖延收付与提前收付是反向操作方式,但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3.平衡法。平衡法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创造一个与存在风险相同货币、相同金额、相同时期的资金反方向流动。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际性公司取得每笔交易的应收应付外汇货币“完全平衡”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在金额较大时,公司与其领导下的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对于一次性的外汇风险贸易仍可采用平衡法来抵消其风险。

4.利用保值措施,签订保值条款。外汇保值条款虽然都是以硬币保值,以软币支付,但有三种类型,可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使用:(l)计价用硬币,支付用软币。支付时按计价货币与支付货币的现行牌价进行支付,以保证收入不致减少。(2)计价和支付都用软币,但签定合同时明确该货币与另一硬币的比价,如支付时这一比价发生变化,则原货价按这一比价的变动幅度进行调整。(3)确定一个软币与硬币的“商定汇率”,如支付时软币与硬币的比价超过“商定汇率”一定幅度时,才对原货价进行调整。

5.选择好结算方式。一般而言,即期L/C结算方式,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结算方式,收汇安全有保障,但由于不能及时收款,故汇率发生波动的概率就高,从而削弱了收汇的安全性。至于托收结算方式,由于商业信用代替了银行信用,安全性大大减弱。D/A方式安全及时性最差,就是D/P方式,在贸易对手国家出口商品行情下跌,外汇管制加强的情况下,进口商往往不及时付款,收汇落空的风险也很大。所以,为达到安全及时收汇的目的,要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在了解对方资信的情况下,谨慎而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6.利用外汇与借贷投资业务防止外汇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即期合同法。所谓即期合同法,就是具有外汇债权或债务的公司与外汇银行签订购买或出售外汇的即期合同来消除外汇风险。例如日本X公司在二天内要支付一笔金额为200万美元的货款给美国出口商,该公司可直接与银行签订以日元购买200万美元的即期外汇买卖合同。二天后,银行交割给X公司的这笔美元即可用来支付给美国出口商。由于X公司以日元购进了美元,从而实现了资金的反向流动,消除了二天内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可能波动的风险。

损益范文篇9

一、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及披露

在国外,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是以非经常性项目为基础,即非经常性损益是因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损益。如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73年的第30号意见书中将非经常性项目定义为:非正常和非经常的交易或者事项。非正常是指考虑企业经营的环境,交易或者事项具有高度的异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和典型的活动明显不相关或者仅仅偶然相关;非经常是指考虑企业经营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合理的预计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2年颁布了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FRS3)。FRS3将非经常性项目定义为:具有高度异常性的交易或事项,该项目由企业日常业务以外的交易或事项产生。并且预计不会再发生。国际会计准则在1993年的第8号国际会计准则(IAS8)中规定非经常性项目是指企业正常活动之外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盈利或损失,因此不期望会经常或定期发生的。2004年1月,我国证监会在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修订)中,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涵义重新进行了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并列举了14项应包括在非经常性损益中的项目。可以看出,中外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标准是有所区别的。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对于非经常性项目的界定的基本标准是该项交易或事项的性质以及发生频率。相比而言,我国证监会的标准则要宽松一些,并且让上市公司有操作的余地。

从披露形式上看,美国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是在表内进行的,即在损益表里单独列示非常项目税后利得和损失。英国则规定在损益表里单独列示非常收益、非常费用、非常损失、非常损益的所得税。我国证监会从1999年开始要求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增加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而在我国损益表中,则没有明确将非经常性损益予以单独列示。2005年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5年修订)要求:(1)因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等追溯调整以前年度会计数据的,应同时披露调整前后的数据;(2)披露以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在年度报告摘要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部分以表格的形式提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调整后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并以表格的形式列示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内容和金额。《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4年修订)要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以及申请发行新股材料中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内容及金额予以充分披露。

从实践情况看,我国上市银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披露模糊。上市银行年报披露状况普遍过于模糊笼统,只是简单地照搬了利润表中相关科目的数据。有的没有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分项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和金额以及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扣除数,有的只是简单地披露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两个大项的数据,并未披露营业外收支的具体内容和每一小项的交易数据,而“营业外收支”项目包括债务重组损失、处置固定资产损益、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非货币性交易损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多个项目。显然,一个笼统的汇总数据是难以使报表阅读者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的。2.披露口径不统一。尽管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4年修订)中以列举法指出了14项属非经常性损益的交易事项,但在操作时银行仍有理解上的差异。如: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未扣除所得税影响数,有的银行将“己核销贷款转回数”计入经常性损益,有的则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有的将“营业外收支净额”全部归为非经常性项目,未从营业外收支中剔除按会计制度正常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而有的公司又将其不归为非经常性项目,等等。

3.披露格式与内容不规范。上市银行普遍存在非经常性损益披露格式与内容不规范的问题。如“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后的营业外收支净额”,有的直接披露为“营业外收支净额”,有的披露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非经常性损益中所包括的营业外收支并非与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一致。上市银行这样披露让信息使用者费解,会怀疑银行披露的信息是否准确。

二、规范上市银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建议

1.建议单独针对金融企业的情况对某些条款作出解释。虽然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4年修订)中以列举法指出了14项属非经常性损益的交易事项,但由于金融行业在会计核算上与其他行业差异较大,银行对证监会列举的这14个项目在理解上仍有偏差,这也是造成上市银行存在着重大的非经常性损益未披露的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单独针对金融企业对某些条款作出解释。比如,银行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营业外收入包括:出纳长款收入、结算罚款收入、错账收入及久悬未取款项收入、以及非货币交易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抵债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处置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违约赔偿金及罚款、支付久悬未取款项、错账损失、出纳短款损失、公益性捐赠、抵债资产保管费用、非常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处置抵债资产支出、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损失等。此外,己核销贷款转回数也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银行按会计制度正常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不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但若银行计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的原因是非正常的、偶然的,则应视为非经常性损益。

2.建议规范披露的形式。对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形式时应该考虑决策者的需要,同时还应该考虑“成本收益原则”。任何对现有信息披露形式的改变,都是权衡这项改变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可以披露非经常性损

益信息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接在表内反映。可以借鉴美国和英国的做法,改变现行利润表的格式。不区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利润,而是分为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此时的利润表将不再是传统的多步式结构,而由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两部分组成。非经常性损益和经常性收益则根据具体事项或交易的发生性质和频率予以确定。二是增加现有规定下年度报告摘要的内容。即仍采用附表的形式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予以披露,披露的内容增加为:非经常损益项目的性质、金额,扣除所得税后的影响金额,非经常损益各项目发生频率,占经常损益的比率.占净利润的比率,非经常损益的收现率,注册会计师对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性质特殊的交易出具的审计意见,以及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说明等。同时,按重要性原则对占净利润份额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单独详细注释,为操作方便,建议规定一个非经常损益占净利润的比率,超过这一比率的项目则予以单独列示;对影响较小的项目可作简单说明或合并反映。

损益范文篇10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按金融工具属性进行了分类,各类金融资产在具体会计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针对各类金融资产从确认和计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金融资产减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首次提出“金融资产”这一概念,按金融工具的属性进行了分类,使得分类更为详细,更符合管理要求。金融资产除包括传统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之外,《准则》将按管理目的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除贷款和应收款项外,其余均属于证券类金融资产。三种证券类金融资产在具体核算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之处,处理时比较容易混淆。本文就各种金融资产核算的不同之处作一比较分析。

一、金融资产确认差异比较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两类。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衍生金融资产,其持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而不作为套期工具,持有期限一般较短(三个月)。

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而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不能随意将某项金融资产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此指定通常是指该金融资产不满足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条件的,企业仍可在符合某些特定条件时将其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直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必须符合一定条件。

总的来说,这类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是企业短线投资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企业取得该投资之初即有将其持有至到期的意图,若其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则相应的可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类金融资产主要指的是各种长期债券投资。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没有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限可长可短,比如企业没有意图持有至到期,且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的债券投资。

简而言之,交易性金融资产是衍生金融资产,企业持有意图为短期获利或赎回,属于短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是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意图是长期持有该投资至到期,属于长期债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限可长可短,主要取决于企业取得该资产时的意图。

二、金融资产计量差异比较

(一)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目的通常是短期获利,即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对于其他类金融资产更灵活,交易相对频繁,在一个会计期间该类金融资产可能会发生数次交易,即增减仓操作,从而导致期间内交易费用相对收益较高,交易费用对投资损益的影响明显。较高的交易成本计入金融资产的成本缺少合理性,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仅按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直接作为当期损益,计入“投资收益”账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由于交易不活跃,甚至在持有期间不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交易费用较低,考虑到重要性要求降低核算成本,其初始入账金额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确定。取得金融资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息,各类金融资产处理时均作为应收项目予以单独确认。即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类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本质上均为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上。

(二)后续计量

在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各类金融资产均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将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按公允价值变动额借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或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其账面价值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公允价值变动额,借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再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入当期损益,借或贷记“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虽然都以公允价值反映,但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价格变化频繁,在该金融资产持有期间为客观反映其价格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应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而企业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能随时处置,也没有明确持有至到期的意图,其公允价值变动可认为是暂时性的,因而在持有期间将该变动暂记资本公积,待处置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实现时再转入当期损益,借或贷记“投资收益”,贷或借记“资本公积”。各项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收入,均作为当期损益,计入“投资收益”账户。

(三)金融资产减值

在对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上,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均应对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以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持有到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后续期间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在后续期间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则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其价值变动已在发生时及时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不需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处理。

(四)金融资产重分类

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可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而企业取得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后又改变意图,使该金融资产具备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时,能否将其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却没有明确。

三、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对相同内容的处理方法各异

企业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易费用则计入金融资产成本。对于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只在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调整账面价值。相同内容的不同处理,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2.公允价值计量容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

交易性金融资产及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当期损益,即把潜在的、未实现的投资损益列入资产负债表,从而导致利润不实。

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活跃的资产交换二级市场尚未形成,对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给人为调整账面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留有了余地。

3.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量

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要求计入当期损益,与税法规定相左。税法规定,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收益,因而不影响企业当期应交纳所得税额,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与减少均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由此增加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项目,增加了会计核算工作。另外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确认投资收益。未来现金流量发生改变,则需要重新计算折现率,导致核算过于复杂。

4.金融资产重分类

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意图和能力发生变化的,可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企业取得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后又改变意图,使该金融资产具备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时,能否将其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却没有明确。

(二)改进建议

一是三类金融资产都是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在对相同项目的处理上应尽可能保持一致。比如考虑将交易费用计入各类资产的账面价值。对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为了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情况,三类金融资产均可以公允价值计价,即资产负债表日,随公允价值变动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是为避免将企业未实现的投资损益,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入资产负债表导致利润不实,可考虑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暂不计入当期损益,将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公允价值的取得随意性强的特点,建议政府在公允价值运用上设定一些限制条件,促使企业谨慎使用公允价值。比如可规定基于重要性原则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根据某项金融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加以区别对待。

三是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的重分类问题,如果企业有意图且有能力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债券投资持有至到期时,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贷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