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9:28:24

损失范文篇1

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在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法发〔2009〕40号司法文件的最新实务解读,介绍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四项计算规则,提出了相关计算公式,分配了举证责任,并得出司法认定的计算步骤,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标准。

[关键词]可得利益;损失;计算;认定

可得利益损失,是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的问题,而且也是经常出现争议的问题。多年来由于相关认定规则比较模糊并难以把握,因此不少法院在判决中支持的并不多,且关于其计算方法和标准也是多种多样,裁判结果也有较大悬殊。鉴于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便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1],如何掌握和处理好可得利益损失(或类似)纠纷也成为司法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

一、可得利益损失概说

(一)可得利益损失的法律属性

1、可得利益与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是指在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合同中,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因对方的违约行为而受到的预期纯利润的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受害人因违约方违约而遭受的上述预期纯利润的损失。通常而言,常见的可得利益损失包括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等[2]。

2、可得利益的特点

可得利益是未来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实现性,以及可预见性。

3、可得利益的性质

(1)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包括依合同取得对方交付的财产并利用其从事生产后可以取得的预期纯利润以及通过劳务或服务合同获得并使用该劳务或服务后获得的纯利润等,但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润所支付的费用及税收等。故可得利益主要包括生产利润、经营利润、转售利润等。

(2)可得利益不仅存在于合同领域,而且广泛存在于侵权领域。同属于可得利益,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赔偿,在其他情况下理应同样对待。

(3)可得利益损失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财产损失,也可以是机会损失,更可以是精神利益损失。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物质利益的保护,法律一开始并不认可机会损失及精神利益损失,但随着人们对机会损失及精神利益损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它们的重要性也不断地被强调,立法也为此打开了接纳之门。

(4)可得利益损失大小的确定仍须考虑损害方的利益,受其预见性的约束。这种预见性的约束是对损害方的倾斜,也是法律公正的体现。在具体案件中,预见性的考量需要结合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以合理人的标准综合评判。

4、可得利益损失的立法演变

过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下并不强调可得利益损失问题,更多的是积极损失的问题。在《合同法》颁行之前,《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九条及《技术合同法》第十七条就对可得利益损失做了规定,《合同法》颁布之后,关于可得利益损失的规定,主要散见于《种子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3]、《农业法》第七十六条[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5],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6]。而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第三部分的第9条、第10条、第11条[7],则从区分可得利益损失类型、综合运用计算规则、适当分配举证责任的角度,提出认定可得利益损失的指导意见。

从以上法律规定来看,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体系并不完备,在精神利益损失、机会损失的赔偿方面还有很多空白,需要日后加以完善。在财产性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方面,损失数额的确定相对容易,实践中的方法也较为成熟,而机会损失和精神利益损失的赔偿则相对困难。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损失的非财产性,难以用金钱加以衡量。当然,无法衡量不代表不应予以赔偿,反而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本着完全赔偿的原则确定赔偿数额。

5、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构成要件

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方面,我国合同法采取的主要是严格责任制。因此就违约损害赔偿来说,只要具备违约行为、损害事实、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这三个要件,违约方就要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至于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在所不问。作为违约损害赔偿一部分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当然也要具备上述三个要件。

(二)积极损失与可得利益损失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从违约损害赔偿来讲,我国《合同法》采取的是完全赔偿的原则,包括了积极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8]。积极损失是当事人现有财产的损失,就可得利益损失来讲,是指在合同履行后,当事人利用合同标的从事生产经营可以获得的利益的丧失。只有赔偿了全部损失,才能使守约方获得相当于合同得到正常履行情况下的同等收益,才能督促当事人有效地履行合同。如果只赔偿这种积极损失,而不赔偿这种可得利益损失,则只能使守约方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这不仅对守约方来讲不公平,实质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讲,纵容了违约方。

因违约而可能导致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一般有四种:

1、为准备履行合同义务而支出的费用的损失。就是为了履行合同而支出了必要的费用。守约方因对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被浪费掉的履行合同义务所支出的这部分必要的费用。在正常情况下,本来履行这种合同是可以获得补偿的,但是由于违约方的违约,使这部分费用无法得到补偿。

2、价值损失。守约方应得到的履行与其实际得到的履行之间的差价的损失或者价值差额。比如说在买卖合同中,由于卖方拒绝在约定期间内交货,当时市场处在涨价状态,作为买方来讲,遭受的便是合同价和市场价的差价的损失。

3、利润损失。一方当事人在取得对方交付财产的基础上,利用该财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取的收益。比如说,生产设备在买卖过程中,由于对方迟延交货而耽搁了生产,造成了生产利润方面出现的损失。

4、其他损失。指受害人价值损失之外的其他损失。比如说,为了防止这种损失扩大而采取补救措施,这种补救措施恰恰是因为违约而不得不采取的为了防止损失扩大的一种补救方式。再比如,由于上家违约而导致不能向下家履行合同,而向下家支出的必要的合同当中约定的违约金,也归到其他损失中。

第一种、第二种、第四种都属于积极损失,只有第三种可归结为一种可得利益损失,也就是我们说的利润损失。

二、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与认定问题

可得利益损失,从表面上看它的操作性很弱,但只要将合同法和民法原理共同结合起来看其实还是有操作性的,其是可以被比较精确计算出来的,而且是有相关的计算规则和计算公式的。如果可得利益损失不能被精确确定的话,就不要判,如果能被精确的话,就要判[9]。这是司法工作要坚持的原则。

(一)计算规则(或限制规则)

可得利益损失要不要有所限制?作为司法是要公平保护交易双方利益的。违约损害的赔偿不仅仅要保护守约方,还应该为当事人的交易提供一种鼓励,谋求社会利益的共同增进。对于完全赔偿责任的限制就是要求在保护守约方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限制不仅适用于积极损失,同时也适用于可得利益损失,但在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项规则:

1、可预见规则

可预见规则,又称应当预见规则,即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违约方在缔约时应当预见的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其既明确规定了可预见性,又坚持违约方仅对其在订约时能够预见到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应该赔偿可得利益损失,但是不能超过违约方在缔约时所能预见到的因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这个但书就是可预见性规则法律上的规定。根据这个规则,就把不可预见性的损失一刀削掉了。这就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可预见损失怎么预见?预见什么?标准是什么?

把握这个规则时要注意三点:首先预见的主体应该是违约方;其次,预见的时间应当是订约之时,而不是违约时。应当以订立时预见到的情况来决定违约方是否属于应当预见,不然的话对违约方的交易风险就过于强求了;再次,对于预见的内容,不但要求根据对方的身份预见到损失的类型,还应当包括合理预见到损失的数量(额),才更符合预见性原则的目的[10]。最后,对预见性的举证,完全交由守约方和违约方都不妥当,这便要有一个客观标准来判断违约方的主观状态。

判断合理预见的标准体现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合理预见应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合理(人)标准,一个是违约方的特殊标准。所谓合理(人)标准,就是说只要违约方是一个正常人能够预见到的,就推定他应该预见到,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所谓违约方的特殊标准,就是违约方对非违约方身份识别的问题[11],具体要考虑违约方的自身身份、职业,违约方对非违约方身份的了解,违约方索取对价的高低、非违约方向违约方对特殊信息的披露等,详见举例说明[12]。如果从职业、身份等出发,违约方的预见能力可能高于社会一般人的话,就应当考虑按照违约方的实际预见能力来确定这种赔偿范围。当然,对于违约方的特殊预见能力应该由守约方来举证。

可见在适用可预见标准时,合理标准和身份识别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标准要结合在一起,才能比较准确地适用可预见规则。

2、减轻损害规则(减损规则)

减损规则,就是《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所规定的防止损失扩大规则。即一方违约后,另一方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损失的扩大,若没有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1)理论依据

一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客观要求;二是因果关系论,本应减轻而没有减轻的损失,等于非违约方自已的作为或不作为所造成的,违约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已中断,违约方自不必再对此部分损失负责。

(2)适用条件

一是非违约方具备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的客观条件。对于守约方来讲,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措施是否得当,应根据守约方采取减损行为时的情况加以判断,这是一个客观标准;二是非违约方具备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的主观条件。要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而不应拘泥于客观结果;三是非违约方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的后果。

(3)合理性判断

该规则的核心是衡量守约方为防止损失扩大而采取的减损措施的合理性问题。减损措施的目的在于促使非违约方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不应要求非违约方采取会给其带来不适当负担、危险或屈辱的措施。故非违约方行为合理性判断至少有三个因素来考量:一要注意采取减损措施的时机,不应以事后的情况来衡量先前的行为是否合理;二要注意采取减损措施的方法、费用是否适当[13];三要注意采取减损措施时的主观心态及行为在当时合理与否。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非违约方采取这种合理的减损措施所支出的费用应该由违约方来承担。

3、损益相抵规则

损益相抵规则,是指守约方基于导致损失发生的同一违约行为而获得利益时,其所能请求的实际赔偿额为损失减去利益的差额。该规则旨在确定受害人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净损失”(真实损失)。该规则虽然合同法上没有规定,但可以从民法理论推导出来,就是违约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了损失,但是违约使对方获得了收益,应当把收益刨除出去。通常说违约只会造成损失,怎么会有收益呢?其实是存在的,很多合同中就有收益的情况[14]。

(1)理论依据

损益相抵规则在于补偿非违约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并非使非违约方因此获得不当得利,因此非违约方不得因损害赔偿所得较未受到损害时更为优越。

(2)适用条件

一是违约行为发生后,非违约方不仅遭受损失,而且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二是损失与利益是基于同一违约行为产生,两者有因果关系。

(3)可扣除利益

一是受害方本应缴纳的税收;二是继续履行合同本应支付但因违约行为的发生而免予支付的费用;三是标的物毁损后的残余价值等。

4、过失相抵规则

过失相抵规则,是指非违约方对于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非违约方应当对自己的过错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以相应地减轻违约方的赔偿责任。主要见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15]。

过失相抵首先要求非违约方有过错,其次非违约方过失必须是损害发生或者是扩大的共同原因。

(二)计算方法及公式

在当前市场主体违约情形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违约行为通常导致可得利益损失,故如何科学、合理地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1、计算方法

由于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是在违约方已经违约的情况下评价合同在正常履行时的状况,而可得利益的取得常常须具备各种条件,要求当事人将这些条件全部列举出来,并计算出它们对可得利益取得的影响,无疑是十分困难的。

根据合同约定与否,可得利益损失可分为约定赔偿和法定赔偿两种。所谓约定赔偿,是指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按照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损失赔偿额[16]。所谓法定赔偿,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事先就损失赔偿作出约定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确定损失赔偿额。司法实践中要注意的是,约定赔偿优先于法定赔偿。因约定赔偿较为简单,以下仅涉及法定赔偿。

由于交易性质、合同目的等因素不同,在具体案件中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时要考虑的因素也不相同,下面仅就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等几种典型类型予以说明。

1)生产利润损失

这类损失经常发生在生产设备、原材料的买卖合同违约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买方因卖方迟延交货而耽搁生产所遭受的生产利润损失,即为可得利益损失。其一般可根据延误的生产期限与可比利润率来计算。

在一个财务制度非常健全的生产企业或者公司,这种可比利润率是受害人在以往一定期间内平均的经营利润,实践当中也经常出现这个生产企业和公司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计算出其同期的平均的生产利润率,这是就要考虑到同类企业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其月、季或者年平均生产利润率。

当然在应当采取减损措施的情况下,所延误的生产期限应计算至已经或可以采取减损措施之日为止。

(2)经营利润损失

这类损失多与承包、租赁合同及劳务、服务合同等有关,因一方违约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经营利润损失。在通常情况下,非违约方的经营利润损失可以参照已履行期间的利润率来计算剩余期间的利润损失[17]。

(3)转售利润损失

这类损失多与商贸公司有关,在连环购销当中更是经常出现。这类损失一般为转售合同与原合同价款的差额,再扣除必要的转售成本。当然此处的转售合同必须是在违约发生之前签订,这里面有一个时间界限[18]。

2、计算公式

结合计算规则及计算方法会得出相对比较具体的可得利益损失计算公式: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可得利益损失总额-违约方不可预见的损失-非违约方不当扩大的损失-非违约方因违约获得的利益-非违约方过失造成的损失-必要的交易成本。

(三)认定标准

司法实践中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按照约定赔偿优先于法定赔偿的原则,综合运用可预见规则、减损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及过失相抵规则等,从非违约方主张的可得利益赔偿总额中扣除违约方不可预见的损失、非违约方不当扩大的损失、非违约方因违约获得的利益、非违约方亦有过失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必要的交易成本,以合理认定法定赔偿的可得利益损失。

(四)计算与认定要注意的问题

1、受害人或者守约方所主张的损失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即首先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2、要求赔偿的可得利益应当是纯利润,不应当包括为取得这些利益所支出的费用及税收等,同时也要考虑到几个因素,比如说市场价格上的因素、原材料供应状况、守约方的生产条件,这些对利润的取得都有影响。

3、对可得利益损失不能强调全部赔偿,还要考虑根据非违约方的具体情况的不同区别对待。比如新成立的企业,其可得利益损失就其赔偿来讲,在同等条件下一般来讲应当低于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的老企业。再比如说,一个总经销性质公司和一个零售企业在可得利益损失问题上,也是有所区别的,前者获得可得利益的条件,通常来讲一般要优于后者。

三、认定可得利益损失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对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国家没有证据法,我们的证据制度还不完善,证据的认定与运用是一个法官裁判案件的核心问题。故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作为违约方,一般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非违约方没有采取合理减损措施而导致损失扩大;非违约方因违约而获得利益;非违约方的过失等;作为非违约方,则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有:其遭受的可得利益损失总额;必要的交易成本等。

对于可以预见的损失,既可以由非违约方举证,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裁量;至于不可预见的损失,则既可以由守约方举证,也可以由违约方来举证,还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裁量。

四、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步骤

结合以上计算规则及计算公式,便可归纳出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确定非违约方可得利益的损失额,这部分应该由守约方或者受害人负举证责任;第二步,确定可得利益损失哪些是违约方在合同订立时可以预见的,这一部分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以根据案情分配举证责任;第三步,确定非违约方有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减少损失,其应当由违约方承担举证责任;第四步,确定非违约方是否因违约有可能获得一种不当得利,若有也应当在损失中扣除;第五步,确定非违约方对损失是否有过错,若有过错应当在损失中做出必要的扣除;第六步,考察非违约方获取可得利益的能力和条件,以确定合理的赔偿额,这实际上也是赋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五、不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的情形

不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的情形,至少有三种:

第一种情形,是合同法第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在欺诈的情况下不赔偿可得利益损失。因为合同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存在欺诈的情况下,要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而不适用合同法上的可得利益损失。

第二种情形,是造成人身损害、死亡的情况下不能适用可得利益损失。合同主要调整的是财产关系,当一方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人身损害,已不是合同问题而是侵权了,应该适用侵权法来解决,这不是合同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种情形,是合同双方事先约定了损失的计算方法时,不能适用可得利益损失。当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方法约定之后,得出损失是大是小、精确与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合同双方立约时就已经预见到了这个数额,是要按照事先预见的数额来赔偿的。

以上这些,已被最高人民法院法发〔2009〕40号文件所确认。即存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欺诈经营的场合,因违约导致人身伤害、死亡以及精神损害场合,以及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等场合情形的,不宜适用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规则。

注释

[1]宋晓明.商事审判中的疑难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商法前沿论坛系列之二)[EB/OL].中国民商法律网,2006-11-16.

[2]孙晓光.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解决之道——就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疑难问题访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晓明[J].人民司法,2007(13).

[3]《种子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4]《农业法》第七十六条:农业生产资料使用者因生产资料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该生产资料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货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因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应当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害赔偿额。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根据其研究开发成本、实施该项商业秘密的收益、可得利益、可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等因素确定。

[6]《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三、区分可得利益损失类型,妥善认定可得利益损失9、在当前市场主体违约情形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违约行为通常导致可得利益损失。根据交易的性质、合同的目的等因素,可得利益损失主要分为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等类型。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买卖合同违约中,因出卖人违约而造成买受人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生产利润损失。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同以及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合同中,因一方违约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经营利润损失。先后系列买卖合同中,因原合同出卖方违约而造成其后的转售合同出售方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转售利润损失。10、人民法院在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综合运用可预见规则、减损规则、损益相抵规则以及过失相抵规则等,从非违约方主张的可得利益赔偿总额中扣除违约方不可预见的损失、非违约方不当扩大的损失、非违约方因违约获得的利益、非违约方亦有过失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必要的交易成本。存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欺诈经营、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当事人约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以及因违约导致人身伤亡、精神损害等情形的,不宜适用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规则。11、人民法院认定可得利益损失时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违约方一般应当承担非违约方没有采取合理减损措施而导致损失扩大、非违约方因违约而获得利益以及非违约方亦有过失的举证责任;非违约方应当承担其遭受的可得利益损失总额、必要的交易成本的举证责任。对于可以预见的损失,既可以由非违约方举证,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裁量。

[8]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实用问答[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9]王闯.合同法中的几个疑难问题[EB/OL].中外民商裁判网,2006-11-3.

[10]根据是否考虑守约方的特殊情况,可将损失分为一般损失和特殊损失。这里讲的一般损失是一个合理人可以预见到的,应当予以赔偿。而特殊损失是指守约方在特殊情况下所产生的损失,仅当违约方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的,才能获得赔偿。

[11]影响违约方特殊预见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A、违约方的自身身份、职业。违约方的身份、职来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其对合同标的物的功能、用途等的了解程度,进而影响其对违约造成损失大小的预见能力。如对同一批货物,承运人显然不如该货物的制造商对货物的功能、用途以及受害人所需货物的目的了解地更清楚。故在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违约时,给受害方造成的转卖或利用利润损失则不属于合现预见的范围。B、违约人对受害方身份的了解。如买方为生产性企业,则卖方违约时,买方所遭受的生产利润损失属于卖方合理预见的范围,但买方提出的转卖利润损失则不属于合理预见的范围。C、违约方索取对价的高低。对价往往与合同潜在的风险成正比,风险越大,索价相应越高。因此,索价较高的违约方对损失的预见能力要高于索价较低的违约方。D、受害方向违约方对特殊信息的披露。违约方一般对合同标的物的通常用途相联系的损失负责。但如果受害方将合同标的物的特殊用途相关信息向违约方披露后,与此相联系的损失违约方即应当预见。

[12]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太原的一个棉服加工厂,与新疆棉花生产基地签订棉花买卖合同,在合同文本上,双方都盖章了。如果新疆那方违约了,说棉花涨价不卖给太原方了,给太原一方造成了损失,其中有可得利益损失,太原一方就可以主张可得利益损失了。新疆那方要不想赔偿损失的话,要首先预见到太原是什么类型的损失。因为合同章上是一个棉服加工厂,新疆这方违约,他缔约时能预见到,如果他不把棉花给太原方,太原这方肯定会受到生产利润的损失,所以说身份是很重要的。如果太原一方没有进行棉服生产,把棉花给倒卖了,卖给另外一家了,而且说是一万五买进来,一万七卖出去的,现在你不给我棉花,我拿不到差价,人家还追究我的违约责任,所以太原方要向新疆方主张转售利润损失。这样做是不行的。因为新疆一方在缔约时不可能预见到太原一方买棉花是倒卖,太原方是一个加工企业不是一个商贸企业,所以太原一方的身份就对损失的预见产生决定性作用。同样,比如说一个经营电子游戏的网吧,网吧里有三百台电脑,是从某电脑公司买来的。其中有100台坏了,坏了后就要求电脑公司来维修,说好半个月把100台电脑维修好,后来电脑公司晚了一个月才修完。网吧属于经营企业,它要主张损失,电脑公司这方能预见到的,是经营损失,如果有可得利润也是经营利润。后来实际纠纷发生时,网吧把电脑卖了,因为电脑公司没有及时修好电脑,转售利润也没有得到。如果要求赔偿转售利润损失,那法院也不应该支持,因为电脑公司在修电脑的时候,没有预见到网吧的电脑是卖的,因为网吧只能经营赚钱。

[13]第一个是采取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时,要考虑成本的费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拿刚才新疆和太原两方棉花购销的案子来说,假如太原这方不是加工企业,是商贸企业,他和下家签订合同了,新疆方不给棉花就会导致太原方的转售可得利益损失。他就找另外一家生产棉花的生产基地买,太原方从新疆方买棉花是一万五,新疆违约后太原再去买时,棉花涨价了,要花一万九才买来,而转售时才卖一万七。象这种情况,这种防止损失扩大的措施成本太高,如果违约方说你可以去再买,当时他买没有那个价格,只有很高的价格,成本太高了,这种情况下,太原一方没有花高价去买棉花来弥补损失,就不应该说人为地造成损失扩大,在费用太高的情况下,他没有采取措施就不能认为不合理,这个成本费用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第二个要考虑非违约方当时能不能采取一些合理措施。在判断他如何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时,关键是看非违约方当时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如果尽心尽力了,且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导致了损失扩大的话,违约方对于扩大的损失也是要给予赔偿的。受害人支出的费用能否获赔取决于行为是否合理,而不是看它是否达到了减损的实际效果。

[14]还以新疆和太原两家企业买卖棉花的例子来说,如果太原一方是一家经营企业,要买对方的棉花,需要交经营税,新疆一方若没有给太原一方供应棉花,太原一方没有经营就不用交经营税了,太原一方就不能主张交纳经营税的有关费用。而且若对方违约导致了货物毁损,货物的残余物还是有价值的,残余物的价值也是收益,就应当从损失中扣除。

[15]《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

[16]司法实务中应注意的是,只要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纠纷案件当事人事先有此约定,且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即应确认此约定有效,并优先适用此方法计算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同时,承认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额和计算标准,既可以减轻人民法院在实际确定可得利益损失方面的困难,也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减轻当事人讼累。

损失范文篇2

纯经济损失,又称之为金钱损失,在英文中一般表述为pureeconomicloss。在我国学说上,也称之为纯粹经济损失、纯经济上损失等。对于纯经济损失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立法和学说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本文比较认同这样一种定义:纯经济损失是受害人直接遭受的、非因受害人的人身或有形财产遭受损害而间接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利益或金钱上的损失[1]。该定义揭示了纯经济损失的基本特征:

1.独立性。纯粹经济损失是“一种在任何方面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都没有关联的经济损失”(注:①1972年《瑞典赔偿法》第2条。)。但是,在真实的世界里,任何一种利益都以几乎无限多样的方式互相连接着。一种损失不与身体或者财产损害相联系,不可能是现实世界的实际状况,只能是概念上的截取。因此,纯经济损失的独立性是指其与受害人(主张损害赔偿之人)的身体或者财产损害没有关联,而不是说与任何人身和财产损害没有关联。

2.无形性。纯经济损失是受害人因为他人的加害行为(不仅仅是侵权行为)遭受了经济上的损失,但是这种损失不是由于受害人有形的人身伤害和有形的财产损害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3.直接性。纯经济损失是加害行为在受害人处直接导致的后果,而不是受害人的人身或有形财产遭受损害后间接引起的损失。这种直接性需要根据加害行为与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是否还有一个受到损害的“中介”来区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加害人的加害行为与受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还有一个受到损害的“中介”性质的利益。这种“中介”性质的利益既可能是受害人的利益又可能是他人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如果这个“中介”性质的利益是受害人所有,那么由该“中介”性质的利益又引起的经济利益的损失就不是纯经济损失,而是一种间接的损失,例如由于人身遭受伤害而导致的工资利益的丧失、医疗费用的支出、受害人的抚养人或赡养人的抚养、赡养利益的丧失就不是一种纯经济损失。相反,在“挖断电缆”的案件中,由于施工者挖断的电缆属于输电公司所有而非钢铁公司所有,施工者对输电公司实施了侵权行为,但是并没有对钢铁公司实施侵权行为(至少根据传统民法是这样的),但挖断电缆又是造成钢铁公司损失的直接原因,挖断电缆的行为与钢铁公司的损失之间没有涉及到钢铁公司其他“中介”性质的利益丧失,所以钢铁公司受到的损失是一种纯经济损失。第二种情况是不存在“中介”性质的利益损失的情况。在该种场合下,只需要因果关系的存在以及受害人遭受无形的、直接的经济上的不利益即可。当然,在有些案件中纯经济损失与有形利益的损失是并存的,此时需要根据上述规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纯经济损失是加诸于受害人整体财产上的一种不利益,而非基于受害人某项具体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侵害而发生的。这种损失体现为受害人整体财产的变动,可以根据受害人在加害原因发生前后的财产差额来计算[2]。这种整体财产的变动与具体的财产或人身损害无关,但这并不否认受害人所遭受的纯经济损失和其所遭受的有形财产损失可以并存[3],如挖断电缆案型。

5.纯经济损失是一个由法律工作者为了因应法律实践需要而拟制的技术概念,是对不同主体间财产和人身权利集合的人为截取,其意图是将此类损害纳入一般不予赔偿的范围。与受害人(赔偿权利人)人身和财产损害没有任何关联的经济损失在范围上和损失的计算上存在不确定性,并且这种损失在多数情况下可能是难以预料、难以控制的。例如,道路交通事故导致道路阻塞,有人因此误了飞机、错过了商务谈判或医院急救。对这类损失予以赔偿可能过度限制社会主体的行动自由,阻碍社会生活的自如运行[4]。

二、纯经济损失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理清纯经济损失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能明确纯经济损失在损害赔偿法中的地位,有利于纯经济损失理论的发展和司法运用。学说上关于损失的分类,主要有财产上损失与非财产上损失、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履行利益损失和信赖利益损失等,以下就纯经济损失与这些损失分类的关系进行进一步阐述。

1.纯经济损失与财产上损失、非财产上损失。财产上损失是指可以金钱加以具体计算的受害人一切财产上之不利变动,包括无形的财产损失和有形的财产损失,而非财产上损失则是指受害人所遭受的财产以外的损害,包括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很显然,纯经济损失作为一种无形的经济上的不利益当然是财产上损失的一种,是与有形财产损害相并列的一种财产上损害,即无形财产损失。

2.纯经济损失与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是我国学说上关于损失最常见的一种分类,其具体含义多被等同于所受损失与所失利益[5]。学说一般认为,直接损失又称积极损失、实际损失,是指现有财产的减损,包括既得利益的减少、财物的毁损灭失和费用(如医疗费、丧葬修理费等)的支出。间接损失又称消极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损失,即未来财产的减损。如利润损失、孳息损失等[6]。直接与间接的划分按照通常的理解应是根据因果关系,即由损害事故直接引发的损害为直接损害,非直接引发而系因其他媒介因素的介入所引发的损害则为间接损害[7]。果如此,则所失利益也应为直接损失。如前所述,纯经济损失是由损害行为直接引发的损失,是一种直接损失,但与传统损害赔偿理论中的直接损失的内涵不同(注:①韩世远先生曾指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的分类不能够称得上是一对科学的分类,既然学说通说认为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就是指大陆法系立法及学说所称的“所受损失”与“所失利益”,我们也可以直接接受这对范畴,取代既有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习惯用语。——韩世远:《违约损害赔偿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13~314页。)。例如会计师事务所不实陈述导致股民纯经济损失的案例中,股民并没有遭受任何有形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失,其损失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其他利益遭到损害而引起的,但是这种损失却是股民积极的、实际的损失,是一种直接损失。

3.纯经济损失与履行利益损失、信赖利益损失。履行利益、信赖利益是合同法上的概念。履行利益的损失是指债权人因合同未履行而失去的可获得的利益,履行利益的赔偿使合同达到如同被履行的状态。可见,履行利益的损失是因为债务人违反已经有效成立的合同而导致债权人正常情况下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的丧失,是一种预期利益的损失,而不是有形的既得利益的减损。所以履行利益损失是纯经济损失的一种。信赖利益损失是指由于该信赖合同能够成立而支出的诸如准备履约的费用以及导致与其他人的缔约机会的丧失等,其中有关费用的支出因为是当事人有形的既有利益的损失,所以不是纯经济损失,而缔约机会的丧失则是一种无形的、直接的财产损失,并且可以以金钱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是纯经济损失的一种。因此,履行利益损失是一种纯经济损失,而信赖利益的损失中只有缔约机会的丧失才可以是纯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纯经济损失在现有损害分类体系中并无明确定位,除在财产上损害与非财产上损害的分类中可找到其明确的位置外,在其他损害的分类中,它都处于边缘的位置,与每种分类中的相应损害都存在交叉关系[8]。纯经济损失在现有损害分类体系中虽无明确的定位,但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民法尤其是损害赔偿法如何将其有机整合,是民法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民法发展的新契机。

三、纯经济损失的类型

与纯经济损失的“类型”相近的词还有纯经济损失的“种类”或纯经济损失的“样态”,其实三者都是学说对于纯经济损失的各种表现形态的归纳和总结。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种类侧重于对纯经济损失产生的原因的抽象,而样态或类型则是对纯经济损失形态的直接描述。我国学者在研究纯经济损失问题时,一般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并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所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既包括对于纯经济损失产生原因的抽象,也包括对纯经济损失形态的直接描述,不一而足[9]。本文认为,不管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纯经济损失理论的发展都是通过判例而形成的,而判例是针对各种具体的纯经济损失形态的,并且各种不同的纯经济损失是否能够获得赔偿并没有统一的规则,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本文倾向于用样态或类型来概括纯经济损失的表现形态,并且用代表性的案件来命名某一类型的纯经济损失。

各国学者一般都是在侵权法的框架下来探讨纯经济损失问题,但依纯经济损失的定义和特征,合同法中的履行利益损失和信赖利益损失中的机会损失也属于纯经济损失,并且有些纯经济损失类型兼跨合同法和侵权法两大领域,因此在归纳总结纯经济损失的样态或类型时,应将合同法中的纯经济损失也纳入进来。但合同法中的纯经济损失是否应当赔偿已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本文主要对侵权法中常见的纯经济损失类型进行概括。又因为各国对故意侵权引发的纯经济损失都判定予以赔偿,因此,下文所述只是过失引发的纯经济损失类型。

(一)典型的纯经济损失类型

1.不实陈述案型。即专门职业者(如会计师、鉴定人等)对他人作出不符合事实的说明导致第三人损害。某上市公司委托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制作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而该会计师事务所作出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的不实陈述,以致公司业绩被严重夸大,吸引了不少股民前来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不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被揭露存在重大不实陈述,其股票价格急剧下跌,使得购买该公司股票的股民遭受严重损失。此案中股民所遭受的损失是因会计师事务所重大不实陈述而产生的直接损失,而非其人身、财产本身遭受的损害或因其人身、财产遭受损害而引起。因此,股民所遭受的损失是纯经济损失。在此领域颇具代表性及指导意义的案例是英国上诉法院1964年判决的HedleyByrne&Co.Ltd.V.Heller&PartnersLtd.一案。在该案中,原告HedleyByrne是一家广告公司,与一家名为EasipowerLtd.的公司签约,为该公司策划一次广告宣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HedleyByrne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为谨慎起见,它通过自己的开户行向EasipowerLtd.的开户行Heller&PartnersLtd.写信询问了EasipowerLtd.的资信状况,Heller&PartnersLtd.回信说,EasipowerLtd.的信用良好,并附带声明银行对此不负责任。HedleyByrne的开户行向其转述了这封信,后来这封信的内容被证明存在不实。EasipowerLtd.后来破产,HedleyByrne在合同项下损失达17000英镑,于是向法院诉请Heller&PartnersLtd.予以赔偿。上议院认为,因为被告银行于陈述时附带声明了免责条款,因此不对原告负损害赔偿责任;但它同时认为,若无该项免责声明,被告银行就应承担责任,并不因原告所受之损害为纯经济上损失而有所不同[10]。

2.挖断电缆案型。即甲毁损乙的所有物,导致第三人受纯粹经济损失。如,农夫驾驶的拖拉机因过失撞倒了铁路桥的一个桥墩,导致桥墩维修期间交通中断,某工厂延误交货所受的损失;加工厂排放废油,污染他人养殖的虾蟹,导致供货海鲜餐厅歇业、KTV生意锐减所受的损失。英国的SpartanSteelandAlloysLtd.V.Martin&CoLtd.一案是这类纯经济损失的经典案例,案情如下:原告是伯明翰的一家不锈钢厂,由MidlandElectricityBoard供应电力。被告某施工公司在原告工厂附近挖掘道路施工,其工人疏忽大意损坏了电缆。电力公司在修复电缆期间切断供电长达14小时。原告因为停电受到如下损害:(1)锅炉中的铁块因成为废渣而减少的价值为368英镑;(2)这些铁块如果能顺利炼成,可以获利400英镑;(3)工厂因为停电不能继续营业,按往日的利润计算损失1767英镑[11]。上述第三项损失就是纯粹经济损失,并且没有获得法院的支持。

3.遗嘱无效案型。即因过失提供服务致第三人受损。典型案例是英国1995年的White.V.Jones案,立遗嘱人因为和两个女儿吵架而修改遗嘱,没有留给她们任何遗产。后来双方和好,立遗嘱人准备改回遗嘱,由于律师的过错,没有及时修改遗嘱,立遗嘱人身故后,他的两个女儿起诉律师过失责任,并获得了赔偿。该案中女儿的损失就是纯粹经济损失[12]。

4.油污案型。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石油泄漏常常导致海洋油污事故。一起海洋油污事故发生后,通常会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损失:(1)实际财产损失。泄漏的石油会污染渔具、船舶、码头,有时还会污染海域临近的房屋等。(2)继发性损失(Consequentialdamage)。这是一种由实际财产损失直接引发的收入或利润损失。最常见的情形是渔民在渔具上的污染被清除之前,或者当污染不可能被清除时在该渔具得到更换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出海捕鱼而产生的损失;还有一种情形是,渔民A与渔民B签订了租用渔民B的渔船的合同,但由于渔民B的渔船遭到石油的污染而无法出租给渔民A,由此导致的渔民B的租金收入损失。(3)关联经济损失(Relationaleconomicloss)。这是一种由于一个受害人遭到人身或财产的实际损害后,该损害进一步导致其他人权利或利益受损害的情形。如在上例中,不仅渔民B损失了租金,而且渔民A因为没有按时租用到渔民B的渔船,他原来预期所能获得的利润也落空了。换言之,渔民A也遭受了利润损失。(4)海洋环境经济损失。这是一种因为海洋环境这一公共资源被石油污染,使有关的非资源所有人遭受的损失。如前所述,海洋油污还可能引起邻近的海鲜餐馆歇业,港口、航道关闭,海上运输停顿,前来休闲的游客剧减,当地旅游业衰退,政府税收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在这四类损失中,关联经济损失和海洋环境经济损失属纯粹经济损失[13]。

5.公共设施损害案型。因公共设施损害而发生的纯经济损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纯经济损失类型。如因交通事故而导致道路堵塞,很多人将会遭受经济损失,如汽油费的增加、失去订立合同的机会、债务无法及时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等。更严重的是违章行驶导致桥梁、隧道毁损,因需要长时间修复而影响依赖此桥梁、隧道的人,给他们造成长期的经济损失,这些都是纯经济损失。这类损失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本类损失的初始受害人并不是一般的民事主体,而是代表公众利益的市政机关或者特定公法人;二是本类损失的影响范围一般很广,如果将该等损失置于可赔偿的范围,则会引发诉讼“洪水”。因此,本类损失常常被用来作为限制纯粹经济损失获得赔偿的主要理由。

将纯经济损失与其他损失相区分的最初目的主要是对纯经济损失不予赔偿。但纯经济损失理论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确立了各种类型纯经济损失赔偿的规则。以上五种纯经济损失类型中,电缆案型和公共设施损害案型中纯经济损失基本上不予赔偿。其他类型中的纯经济损失赔偿也限定了严格的条件,并且不同的类型条件不一样,这也是学者基本一致的认识,即对纯经济损失应作类型化研究。

(二)关于其他纯经济损失类型

学者们还常提及的纯经济损失类型有产品责任类型或产品自伤类型、物之使用不能类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雇员和家庭成员人身伤亡类型、合同法领域的纯经济损失类型等。本文认为,这些纯经济损失类型可以适用现有的法律规范获得解决,无需不胜其烦地寻找或创制新的规则。

1.关于产品责任案型。广义的产品责任是指因产品的缺陷或瑕疵造成产品本身的毁损灭失或使用价值降低等履行利益的损失以及产品缺陷导致他人人身、财产等固有利益的损失。如前所述,履行利益损失是一种纯经济损失,通过合同法即可得到救济。侵权法上的产品责任主要是产品的缺陷导致他人人身、财产等固有利益的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如果在造成固有利益损失的同时存在履行利益损失时,是否可以通过侵权法获得履行利益损失即纯经济损失的赔偿。大陆法系的传统做法是,产品责任的赔偿是一种侵权损害赔偿,只对缺陷标的物以外的其他人身、财产损害予以赔偿。其主要依据是履行利益损失的赔偿是合同法的职责,合同法和侵权法各司其职,其界限不可轻易打破,其领域不能随意混同。其实,这种做法只会增加当事人的讼累,也会浪费珍贵的司法资源。因此,本文认为,既然承认加害给付时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说明合同法与侵权法的藩篱并不是不可以突破的,因此产品责任兼顾履行利益损失的赔偿未尝不可。

2.关于物之使用不能类型。甲设在港口边的工厂部分倒塌,为避免进一步的危险,甲依政府机关命令,在港口两边用支架支撑工厂的建筑物,但该支架却封闭了进出港口的水道,致使原告乙的船无法通过水道进出港口装卸货物,因此遭受利润损失。本文认为,这种纯经济损失可以归于“公共设施损害案型”,而无需单独存在。

3.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某商家故意低价(低于成本价)销售某商品,从而导致同样销售该类商品的商家积压商品,造成其损失。或某企业势力庞大,在行业内形成垄断,造成其它企业纷纷倒闭或严重亏损,这些受损企业的损失也可视为纯经济损失。本文认为,这种纯经济损失可由竞争法予以规制。

4.雇员和家庭成员人身伤亡类型。雇员人身伤亡尽管不是对企业经营权的直接干扰,但将使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造成企业的利润损失。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将使其他家庭成员支出医疗费、护理费等现实财产的减少以及可得收入的减少。关于前者,还没找到相关案例予以支持,这种损失其实是很难确定的,因为企业利润的获得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某个雇员的履职不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因此企业不能以雇员的人身伤亡为由起诉侵权人赔偿企业的利润损失。关于后者,各国已有明确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予以规范。

5.关于合同法领域的纯经济损失。学界提到的合同法领域的纯经济损失类型主要有履行利益损失类型、信赖利益损失类型和第三人侵害债权类型。

如前所述,履行利益损失和信赖利益损失都是纯经济损失,但二者都可以通过已有的法律制度获得救济,履行利益损失可适用违约责任制度获得救济,而信赖利益损失则可通过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获得救济。因此,不需要再依据纯经济损失理论确认其是否可以获得救济。第三人侵害债权有很多情形,比较典型的是第三人故意妨碍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使债权人的债权得不到实现。如甲为一影视明星与乙演出公司签有演出协议,丙与甲素有积怨,为了报复甲,在甲演出前一天将甲绑架,致使甲无法在演出当天表演,乙因甲无法表演而失信于大众,不但当天演出门票全额退回,为演出付出的成本无法收回,且在此后的业务开展中也遭受不利。丙的行为即构成第三人侵害债权行为,丙的行为给乙造成的损失即为纯经济损失。这种损失本质上是履行利益的损失,只是因为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因此不能适用违约责任制度要求第三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即使是将第三人侵害债权视为纯经济损失的一种类型,也因为这种类型的纯经济损失几乎都是第三人的故意或第三人与债务人的共同故意造成的,根据纯经济损失赔偿的一般规则都是可以获得赔偿的。

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救济途径和方法,各国有不同的法律规定。我国现行法不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根据《合同法》第121条的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时,债权人只能先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然后由债务人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现在正热烈讨论的侵权责任法的各个学者建议稿都规定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如梁慧星老师主持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侵权责任编)第1575条(第三人侵害合同)规定:“第三人以引诱、胁迫、欺诈等方式使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合同对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该第三人赔偿损失。”王利明老师主持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侵权责任编)第1833条(侵害债权)规定:“第三人明知他人享有债权,以引诱、胁迫等方式阻止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侵害他人债权,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杨立新老师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55条(侵害债权)也有类似规定。虽然法工委的侵权责任法草案中没有关于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规定,但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一制度应该在侵权责任法中予以规定。可以预见,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将会在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得到体现。

四、我国学者对于纯经济损失问题研究的概况

纯经济损失最先是英美法上的概念,后来大陆法系国家也开始借鉴纯经济损失理论对法律没有规定的利益保护进行探讨。我国学者最早专门著文探讨纯经济损失问题的是张民安先生,其发表在梁慧星主编的《民商法论丛》第25卷(2002年12月出版)上的《因侵犯他人纯经济损失而承担的过失侵权责任》一文,洋洋洒洒4万多字。其后不断有关于纯经济损失的在各种期刊上。2004年7月,中国的第一部纯经济损失专著出版,这就是李昊先生的《纯经济上损失赔偿制度研究》,全书共18万字。其后有张小义、钟洪明先生翻译的《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2005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还有张新宝老师早在2001年翻译出版的《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中有大量的关于纯经济损失的论述(注:①当然,王泽鉴先生的《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中的两篇文章《挖断电缆的民事责任:经济上损失的赔偿》和《商品制造者责任与纯粹经济上损失》则是大陆学者最先接触到的论述纯经济损失问题的中文著述。)。之后发表的论文基本上是以上述论著为基础进行的中国纯经济损失处理模式的探讨和纯经济损失的类型化研究。前者如朱广新的《论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模式——我国侵权行为法对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规范样式》(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黄莉萍、朱娟的《侵权中纯经济损失保护模式的比较探讨》(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徐海燕、朱辰昊的《纯粹经济损失赔偿制度研究——兼论证券市场中介机构不实陈述的民事责任》(载《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后者如,彭晋平的《海洋油污损害中的纯粹经济损失赔偿问题》(载《太平洋学报》2006年第11期),郭琛的《对我国产品责任损害赔偿制度的理论探讨——从纯经济损失排除规则说起》(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以及前文提到的徐海燕等的文章。在类型化研究中,对于油污案型的纯经济损失研究最为充分,有大量文章发表,这主要是因为,关于油污损害赔偿中纯经济损失是否可以得到赔偿,几个国际公约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注:①国际社会为应对海洋油污赔偿问题,于1969年签订了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并于1992年通过新的议定书对其进行了修改,一般称为1992民事责任公约(英文简称1992CLC)。同时,作为对1969CLC的补充,1971年签订了关于建立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的国际公约,并于1992年通过新的议定书进行了修改,一般称为1992国际油污基金(英文简称1992Fund),这两个公约都于1995年5月30日生效。中国是1992CLC成员国,但尚未加入1992Fund,目前只有香港地区加入了1992Fund。

)。

随着对纯经济损失问题的认识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例进行纯经济损失理论分析,如王颖琼、黄长明和徐彬的《纯粹经济损失理论之践行——评〈山西日报〉巨额赔偿案》(载《时代法学》2003年第2期),周友军的《纯经济损失及其法律救济——“上海方舟旅行社诉东方航空公司航班延误赔偿”案评析》(载《判解研究》2005年第2辑),以及前文提及的郭琛的文章。

本文认为,关于纯经济损失问题研究的最大成果是对纯经济损失的赔偿进行立法层次的思考。因为纯经济损失的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一般不存在合同关系(注:②虽然在合同法领域存在纯经济损失,但通过合同法的相关制度可以获得救济,无需再引入纯经济损失理论进行分析。),因此学者们主要从侵权法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大陆侵权责任法立法过程中,学者们也注意到了纯经济损失问题在侵权责任法中的地位。杨立新老师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58条(纯粹经济利益损失)规定:“以故意加害他人为目的,致使他人遭受与身体伤害或者财产损害不相关联的经济损失,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如前所述,各国对于故意造成他人纯经济损失的情形,都规定应予赔偿,尽管这个条文只是对这样一个规则的认可,但毕竟表明大陆学界对此问题的深刻认识。

前文在对于各种纯经济损失类型进行探讨时,就已说明本文只是涉及“过失所引发的纯经济损失类型”。关于过失引发的纯经济损失类型,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中都有所涉及(注:③油污案型的纯经济损失赔偿问题主要是在海商法中探讨,因此侵权责任法一般不予涉及。),尤其是不实陈述案型和遗嘱案型,这主要规定在专家责任制度中。如杨立新老师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三章第五节专家责任五个条文,都涵盖了这两种类型,其中第92条和第96条最为明确(注:④第92条【专家责任】以专业知识或者专门技能向公众提供服务的专家,未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操作规程,造成委托人或者第三人损害的,应当依据本节规定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没有过错的除外。第96条【不实信息与不当咨询意见】负有信赖义务的专家提供不实信息或不当咨询意见使受害人遭受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的除外。前款情形,有直接侵权人的,专家承担补充责任。)。

五、我国法律如何应对纯经济损失问题

纯经济损失虽然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不是传统民法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因此大陆民商事法律中没有关于此问题的规定是可以理解的。但比较法上的考察表明,纯经济损失的保护已成为民法上的重要课题。整合我国现有相关法律规范,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对纯经济损失的保护制定基础性规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现行法律关于纯经济损失的规定

1.《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之规定

《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学者一般认为该款并不是对权利保护的列举规定,即并不能将该款理解为“行为侵害他人财产权、人身权”,将其理解为“行为导致他人发生财产、人身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更符合立法的本意[14]。《民法通则》立法之初虽然不可能考虑到纯经济损失的问题,但该款规定也并无排除纯经济损失之本意。因此,如果要将纯经济损失问题整合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之中,那么该款规定可以接纳。因为纯经济损失是加诸于受害人整体财产的损失,可以理解为侵害他人的财产。

2.其它现行法对相关类型纯经济损失的规定

在我国现行法中,对于纯经济损失赔偿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不实陈述案型和遗嘱案型。最典型的是《证券法》第173条的规定:“证券服务机构为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证券业务活动制作、出具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财务顾问报告、资信评级报告或者法律意见书等文件,应当勤勉尽责,对所依据的文件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和验证。其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这里,即使信息披露存在瑕疵,也很难认定中介机构对投资者的财产或者人身有直接侵害行为,因此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属于纯经济损失。虽然《证券法》的该项规定主要是基于对市场安全和投资者信心的保护,而对纯经济损失是否应予赔偿并无明显的考虑,但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对纯经济损失给予赔偿的立法例。

另外,《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中利害关系人所受的损失属于纯经济损失。还有学者提到(注:⑤张新宝老师在其向2008年12月18日在台北举行的“纯粹经济损失”国际研讨会所提交的会议论文《纯粹经济损失:在中国大陆的理论、实践及其展望》一文中提到。)《律师法》第54条(2001年版的第49条)(注:⑥《律师法》第54条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是对律师虚假陈述造成他人的财产损失应予赔偿的规定,但如果仔细考察原文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该条规定的是律师违法执业或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而“当事人”的损失本质上属于履行利益的损失,一般由合同制度来救济。前述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关于专家责任的规定倒是可以认为是对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虚假陈述或服务过失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

还有一些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案件的司法解释也可作为对纯经济损失赔偿的依据,如[1996]第3号《关于金融机构为行政机关批准开办的公司提供注册资金验资报告不实应当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1997]第10号《关于验资单位对多个案件债权人损失应如何承担责任的批复》、[1998]第18号《关于会计事务所为企业出具虚假资金证明应如何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2003]第2号《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

(二)对纯经济损失引入我国法律规范体系的思考

如前所述,与合同有关的纯经济损失可以通过合同责任制度获得救济,但大多数的纯经济损失还是适合由侵权责任法来调整。我国正在制定侵权责任法,如何将纯经济损失的概念和制度整合在侵权责任法以至整个民法体系中,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1.纯经济损失概念引入与我国既有的法律规范体系并无冲突,司法实践中也具有其操作性。如前所述,如果要将纯经济损失问题整合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之中,《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可以接纳。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的工具意义在于它可以将某些经济上或金钱上的不利益做出公开的利益评价,进而确认其是否可以获得法律救济。这不仅使法官适用法律有明确的尺度、判断责任有可行的办法,而且保证了裁判结果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当事人来说,了解纯经济损失在侵权法上一般不予赔偿可以起到息讼的作用,引导当事人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有利于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就此而言,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引入纯经济损失概念,有益于我国侵权法调整方式的进步。

2.在调整纯经济损失时,正确处理契约法与侵权法的关系。民法对民事权益的保护,主要有契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两大制度。契约责任适于救济纯经济损失,因为当事人之间具有特殊关系,可以减少责任范围的不确定性,双方可以依契约条款合理分配契约上的风险。因此,纯经济损失原则上应受契约法调整。在当事人之间没有契约的情况下,如果一方使他方遭受了纯经济损失,才可以求助于侵权法。

3.在侵权责任法中,应考虑纯经济损失的基础性规范与具体类型的规范相结合。关于基础性规范的设置可以借鉴杨立新老师的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第58条(纯粹经济利益损失)并加以补充,作如下规定:第一款为“以故意加害他人为目的,致使他人直接遭受非因身体伤害或者财产损害而间接引起的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第二款为“因过失致使他人直接遭受非因身体伤害或者财产损害而间接引起的经济损失的,本法或其它法律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本法或其它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由法官依据公共政策做出自由裁量”。这个基础性规范很重要,因为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运用纯经济损失的基础性规范和基本理论,对法律生活中出现的新的纯经济损失类型进行分析。当然,对于已经有成熟规则的纯经济损失类型则在侵权法中作出明确的规定。

4.在具体运用纯经济损失概念时,还应注意两点:其一,即使一项损失属于纯经济损失,也并不表明该损失就确定地不能获得赔偿。对于那些其损失范围和受害主体都比较确定的纯经济损失,在特定情况下,并不能排除对该等损失的法律救济。其二,各种类型的纯经济损失是否予以赔偿,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需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类型化研究,以有利于司法操作,这是今后纯经济损失问题研究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2][8][10]李昊.纯经济上损失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7,p7~8,p15,p26.

[3]靳羽.纯经济损失概念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2):p100.

[4][14]张新宝,张小义.论纯粹经济损失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2007(4):p16,p18.

[5]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p443.

[6]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p36.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p58.

[7]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p137.

[9]李昊.纯经济上损失赔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p8~10.张新宝,张小义.论纯粹经济损失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2007(4).李朝亮.纯粹经济损失初论[J/OL].

www.law-/lw/lw_view.asp?no=1929.

[1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7)[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p88.

损失范文篇3

在市场经济中,部分企业的破产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企业破产的损失应该由谁承担?市场机制要求谁投资谁承担,但事实上,一般投资者只承担了一部分,即净资本部分,其余部分由信用机构和其他施信企业所承担。由于我国的信用机构绝大部分都是国家所有,国有企业又必占据相当的比例,结果企业破产的损失,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家承担的。

(一)空壳企业的破产损失分摊

设企业资产的构成中,自有资本的平均比重为e,信用机构的债权所占的平均比重为r,企业间的相互信用所占平均比重为S;国有企业资产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w。则若一国有空壳企业(指无产可破或扣除所欠工资和税款外没有剩余财产的企业)破产,国家作为破产企业所有者承担的资产损失比例L。由下述公式表示:

Lg=e+r+w×s=1-s+w×s…(1)

根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432-435负与624页,1998年全国工业的自有资本平均比重为e=36.26%,国有企业(以下均指工业企业)的e=35.93%,r=34.4%(其中工业长期贷款按短期贷款的比例计算),全国企业间信用占资产的平均比重为s=1-e-r=29·34%,s=67.84%(比值W为所有者权益之比)。假定信用机构均为国家所有(实际上国家占99%),国家承担的空壳国企破产的平均损失为Lg=35.93%+34.4%+67.84%x×29.34%=90.23%;而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其所有者的平均损失仅为其自有资本部分ef(根据上述数据可算出为36.59%),显然,eg+r+w×s>ef,即一个国有空壳企业破产作为所有者的国家所承担的损失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上看都大大多于非国有空壳企业所有者所承担的损失。

按上述字母的定义,一个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时对信用机构的侵蚀为r,对国有企业的侵蚀为WXS,所以,一个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时要强加给国有资产的平均损失为

Lf=r+w×s………………………(2)

代八年鉴数据,Lf=34.4%+67.84%×29.347%=54.3%。若国有与非国有空壳公司出现的概率相等,则国家对全社会企业破产所承担的损失与非国有企业所承担的损失之比为wLg+(1-w)(r+w×s):ef,即(weg-r+w×s):e………………………………(3)

将数据代人(3)式,结果为2:15:1。

(二)企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能偿还部分信用机构债务

信用机构在破产企业的清产赔偿次序中名列前茅,假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仅够偿还信用机构的部分债务,此时国家作为破产企业所有者承担的资产损失比例Lg,由下述公式表示:

Lg=eg+r1+w×s……………(4)

式中YI为信用机构损失的部分,即信用机构只收回了r-rl的财产。显然信用机构损失越小,国家损失越小,假定r1=0,则按统计年鉴的数据,Lg=eg+w×s—55.83%。

而非国有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的平均损失仍然是ef=36.59%,也就是说,即使金融机构在企业破产中没有损失,国有承担的国有企业破产损失仍大于非国有所有者所承担的企业破产损失。

(三)企业破产后的剩余财产不仅能偿还信用机构的债务,还能偿还其他企业债务,但所有者权益为零

此时国有企业的平均损失为35.93%,非国有企业平均损失为35.59%,由于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非国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在此时平均损失相对较小。

上述数据虽然来自工业企业,但破产分担的公式与数据无关,其原理对全国所有企业均成立。从我国目前破产的情况看,空壳企业占多数,其次是能偿还部分贷款的情况,企业破产没有造成信用机构损失的情况很少。所以,总的来看,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所承担的企业破产损失极不对称。另外,在这里我们还没有将国有资产与非国有资产的自觉保护的程度和水平考虑在内,而事实上,国有资产的自觉保护意识相当之差,远远逊色于非国有资产,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最好的证明。而私有财产,我们就很少听说过有流失。

二、国家减少破产损失的策略选择

根据以上的分析,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不能与私营相同,过去实行的“关、停、并、转”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解决方法,不适合市场经济。为化解破产损失,国家应该从宏观上调控国有资产的经营策略,在全社会破产损失最小化的基础上使国有资产的破产损失尽可能最小化。

(-)减少国有信用机构

根据上面的分析,国家承担巨大破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国家保有大量的信用机构。如果国有信用机构的信用规模(以下简称国有信用规模)缩减1/2,则r缩减1/2,不仅国家对空壳国有企业承担的破产损失会减少r/2,国家对非国有空壳企业的破产损失也会减少r/2,国家与非国有破产损失承担的比例变为(weg+r/2+w×S):ef;实际承担比例从2.15:1减至1.68:1。

事实上国家根本没有必要保有大量的国有信用机构,传统经济学(指开放前的政治经济学)认为银行是经济运行的中枢,国家控制了银行就能控制整个经济。然而,经过近100年的践,人们已经发现,国家并不必控制整个银行系统。只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国家就能够全面控制所有银行以至整个金融系统(传统理论建立时还不知道有中央银行这样一个好的控制工具)。我国现在已经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银行和较全面的监管体系,在这种有力的宏观控制条件下,应该考虑减少国家对信用机构的持股比例。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业是具有一定垄断程度的高利润行业,这种垄断利润应归国家所有。然而发展中国家经验表明,金融业一经国有资本经营,效益普遍降低,甚至形成大量坏帐(我国国有银行的问题并非特殊情况)。因此,减少国有信用机构不仅能降低国家对破产损失的承担比例,而且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使全社会的破产损失缩减。

(二)转卖国有企业

根据前述分析,无论是在空壳情况下还是在信用机构债权能够清偿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破产需要国家承担的损失都很多,所以,国有企业越少,国家所承担的破产损失越少。另外,从国家承担的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损失的公式Lf=r+w×s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W越小,则Lf越小。在信用机构债权能够清偿的条件下,国家承担的非国有企业破产损失的公式Lf=W×S,也与W成正比。可见,国有企业的减少不仅可使国家负担的国企破产损失减少,还可使其对非国企破产损失的承担减少。所以减少国有企业资产总值将减少国家的双重负担,意义重大。若国有企业减少1/2,则不仅国家对国有企业破产的损失减少了1/2,对非国有企业的破产损失承担(在信用机构债权能够清偿的条件下)也减少了1/2,在空壳公司的情况下,则减少至Lf=r/2+W×S。

如果国家没有任何国有企业(包括信用机构则)国家就不承担任何破产损失(美国既是如此)。所以,从理论上看,国家不参与市场投资和竞争,国家财政负担最小,市场效率和社会资产的经营效率最高。但人们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形成现代企业,而且自发的经济难以承担“研究与发展”经费,不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等等……总而言之,人们有众多的理由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需要国家投资。那么,在国家不得不投资举办企业的情况下,怎样才能降低国家所承担的破产损失比例呢?可以采取下面两个办法:

1.尽可能减少用财政资金兴办企业。一些市场自身无法产生仅对社会却又是必须的项目可以通过财政支持(一次性支出,比长年承担责任和风险更好)或减免税收等方法来筹建。在西方国家里,甚至连常规武器都由私人生产,然后卖给国家。这种方法不仅大大减少了财政负担,而且也减少了国家对企业经营的风险承担。如果必须由国家投资,可以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例如部分由国家投资,部分从股票市场筹集,以减少国家持股的比例。

2.将有效益甚至是较高效益的国有企业卖掉,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将亏损的企业卖掉。具体地讲,是应该卖掉生产成熟产品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从长远看是走下坡路的。而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谁也不可能知道,若待人们已经知道企业的效益开始降低再卖掉,其资产的价值已大大下降,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就大打折扣了。国家尽早卖掉成熟产品企业(整体出售)或将国企股份化,并卖出部分股份(部分出售)或卖掉一个或几个生产厂或生产线,有以下两个好处:①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取回其最初的开发创业成本和利润,而将破产损失转移给非国有企业。如果所有国有资产都如此操作,则国家即使投资也不存在破产损失,国有企业也不会有现在这种被动局面。事实上这种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早被其他国家采用过,日本在上世纪末,原西德在60年代都曾将国家开发的国有企业卖给私人(出售股票),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如,西德以三倍多的价格卖掉大众汽车公司使国有资产经营效益大大超过私营资产。②可以避免人才和资本浪费。国有大企业有很多高级技术人员,平均劳动成本很高。长期生产一种产品,保有高级技术人员实际上是一种浪费,因为,技术的变革,极少产生在操作旧工艺的技术人员中,特别是现代化的技术更是如此。例如,80年代培养的电脑技术人员不可能编出新世纪的软件,因为,新一代电脑的原理已经改变,旧的电脑技术人员根本不懂新的编制原理。生产成熟产品的企业难以创造出新产品,又不能辞退高技术人员,随着产品的老化,技术人员也随之老化,而工资却不能减少,效益逐渐降低,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将有用的资本浪费掉)。只要注意一下我国的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就可看出,我国现有国有企业所处的被动局面正是这种长期生产成熟产品的结果。所以国有大企业中的成熟产品生产厂或生产线,如不及时卖掉就是人才和资本的浪费。

基于上述分析,国家经营企业的基本策略应该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成功后再转卖给非国有企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有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而且还能促进全社会技术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通过国家的力量提高全社会科技水平的目的。

(三)强制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根据前述公式(2),非国有空壳企业破产后,国家所承担的损失为Lf=f+W×S,这表明,国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减少非国有企业破产对国有资产的侵蚀,一是减少国有信用规模,减少国有企业的资产比重和企业间的信用;二是尽力提高信用资产质量,使破产企业的r和wXs尽可能减少。

另外,如果将r=1-e-s代入可得公式(2),则

Lf=1-e-s+w×s=(1-s+w×s)-e…………………………(5)

显然e越大,Lf越小,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增加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则国家承担的破产损失就会相对缩小。例如,让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比例从目前的36.59%提升为60%,则金融债务与其他债务的比例之和就小于叙%,若两者比重按原有比例缩小,则企业破产后,由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所承担的损失相应缩小:

Lf=40%×54.68%+W×40%×45.31%一34.16%(比原来的58.37%减少了41.47%)

即国家所承担的损失仅占34.16%,如果国有信用规模再能减少1/2,则国家承担的损失就只剩下17.08%。

公式(2)和(5)向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①减少国有信用规模;②提高信用资产质量;③增加非国有企业的自有资本比例。第一个要求我们已经讨论过,那么后两个要求怎样解决呢?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证明,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从实际情况看,企业对信用机构的侵蚀与企业自有资本的比例关系密切:当一个自有资本比例较小的企业再从其他机构贷款时,它的自有资本比例就会进一步减小。反过来,如果一个企业不增长债务的情况下增加自有资本,虽然负债的绝对额没有减少,但其资产负债率相对减小,破产后能够清偿的债务相应增加,国有机构对破产损失的承担比例相应减少。

损失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选择以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269例医院感染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住院未感染的患者,按1:1比例配对。

1.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以卫生部卫医发尽001]2号《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标准。

1.3酉己对条件病例组与对照组按照年龄相差不到5岁、人院日期相近、性别相同、住院科室相同、出院诊断相同、疾病严重程度相近和付费方式相同的标准进行匹配。

1.4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病案记录,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表逐一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床位费、西药费、成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输血费、手术费、护理费和其他费用等。

1.5统计方法使用SPSSll.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按照a=0DS讨论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例对照配对结果病例对照配对结果(表1)。

2.2医院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69例医院感染病例平均医疗费用为62332.03元,对照组平均医疗费用为29144.84元,病例组是对照组的2.14倍,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例多支出33187.18元,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每天支出的医疗费用分别为1334.34元和1220.41元,差异没有显著性(乃0.05)。不同医疗费用中,病例组的床位费、西药费、成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输血费和护理费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西药费、治疗费和检验费居前3位,分别占总增加费用的59.65%、18.31%和7.12%。

2.3不同病种医院感染经济损失医院感染的经济损失因病种不同而异,不同病种病例组的医疗费用分别为对照组的1.68一2.46倍。其中,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经济损失最高,平均侮例增加医疗费用109769.51元;其次为冠心病患者和旱产儿,分别为39384.67元和28505.21元。各病种病例组的医疗费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4医院感染时住院日的影响269例医院感染病例平均住院日为41.02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22.12天,病例组是对照组的1.85倍,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例比对照组病例多住院18.85天,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ool)。不同病种中,白血病、冠心病、早产儿、肝硬化、脑梗死和肺炎病例组平均住院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又以白血病、冠心病和早产儿居前3位(表4)。

损失范文篇5

一、城市拆迁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

(一)建设诚信服务型政府要解决四大问题

1、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2、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3、加大诚信建设力度4、加大责任制建设力度。1这些要求都体现了建设诚信服务行政府的正确路径,为建设诚信服务型政府指明了方向。

(二)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能

是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实现有效的治理。进而从社会长远利益出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最终确保社会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房屋作为公民的一个私有财产,在西方法学中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我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中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一规定,结束了长期忽视公民私有财产权的现象,是我国法制的一大进步。

二、对我国的城市房屋拆迁的理解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对城市的扩张和旧城区的改造都会涉及到房屋的拆迁问题。

(一)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

它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建设规划要求和政府批准的用地文件,在取得拆迁许可证后,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的房屋和附属物,将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一系列法律行为。3可见,房屋的拆迁一般要涉及到三方的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公民个人。政府对开发商申请房屋拆迁颁发许可证,在开发商与公民个人之间进行调解,最终促使其达成合意,在对公民进行适当的补偿的前提下,允许对城区进行开发、投资,促进经济的迅速、健康的发展。而政府根据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征收征用,在宏观上把握了城市的总体发展,从长远的角度维护城市的长远发展,方便公民的生产和生活。

(二)城市房屋拆迁的分类

房屋的拆迁又可以根据所涉利益的不同分为公益拆迁和私益拆迁。公益性的房屋拆迁与政府的职能密切联系,公益性房屋拆迁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城市建设规划,自己亲自实施或交由交替开发商代为实施的,依法拆除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房屋和附属物,该范围内的单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对其所受损失予以补偿的一系列法律行为。这种公益性的拆迁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并且会对被拆迁人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的法律

行为。公共利益的实现也是政府发挥职能的最终目标,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三、我国服务性政府建设在城市拆迁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一)立法缺陷

我国在立法方面为了保障政府能够依法行政,我国已出台若干法律法规对政府的拆迁的职权上作了相关的规定,最早的是1988年的12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修订了《土地管理法》,颁布了《城市规划法》,1991年的《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994年《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2001年重新制定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4年开始实施《城市房屋拆迁指导意见》,这些法律、法规对拆迁行为进行了规制。这些法律法规存在以下问题:

1、关于房屋和土地的问题

宪法里有规定,土地管理法里有规定,国务院的征地拆迁条例以及各地的《征地条例》中也有规定,具体案例中究竟依据什么法律、法规?现在各地方根据本地的情况有自己的拆迁条例,这些条例是否真的能做到规制政府行政职权、维护被拆迁人的利益不受非法侵犯?

2、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这些法律法规只规定了对被拆迁房屋的房屋进行补偿,而未提及对私有房产权人的土地使用权的补偿,补偿的范围过窄。在当事人房屋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土地的无形价值方面并没有作为补偿的因素给与充分的考虑,所以在进一步完善立法上,应当充分考虑土地的价值,以合理的土地评估价给予被拆迁人合理的经济补偿。

(二)政府角色定位缺憾

根据拆迁可划分为公益性的拆迁和私益性的拆迁,政府在私益性拆迁中为了实现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应当放开手臂,让开发商和被拆迁人自己沟通、自由协商。现在我们国家的政府普遍扮演者管制者的角色,开发商获得行政许可后,遇到与被拆迁人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就让政府出面,由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强迫房屋所有人和开发商签订合同。在很大程度上,政府沦为开发商的打手,4损害被拆迁的利益,最终引发社会矛盾,造成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不和谐现象的出现。

(三)执法人员缺乏严格、公正执法

在公益性房屋拆迁中,有政府、名义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对于被拆迁人所面对的应当是政府,但是现实当中政府的职能有政府部门中的公务员进行实现,由此就产生了“政府-政府部门-公务员”的层层委代关系5。这种委代关系导致了行政程序的复杂化,在公共利益中很容易混杂入私人利益,政府原来的动机可能被扭曲,职权可能被滥用,因此必然要减少拆迁管理权力的委代关系。在这种层面上,政府的服务职能的效果被降低,原本有良好的公共目的想要实现,却因为这种病态的层层的委代关系而破坏。

四、结语

本文仅从几个角度对城市房屋拆迁问题进行了浅显的探讨,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信息不公开造成的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出现,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因此遭受损失的当事人进行补偿,避免类似于自焚的事件,减少因拆迁而产生的社会不和谐现象。

【参考文献】

[1]刘兆彬.建设成新服务型政府[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5年1月.

[2]王丽丽徐军田.服务型政府内涵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

损失范文篇6

[关键词]房地产贷款金融风险财政风险

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因为自有资本有限,从而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贷款;个人住房也大量采取向银行按揭贷款;再加上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和为一些企业做担保,我国的房地产行业的高风险已紧紧地与银行、政府、广大的购房者牢牢绑在了一起,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一方面,贷款过分集中于房地产行业,不仅会降低对其他行业的支持,更会造成资金的盲目追捧,引起房地产虚假繁荣和生产过剩,加剧风险的聚集。另一方面,金融体系自身的不健全反过来使得房地产融资运作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很容易使房地产风险扩散化。以土地和房地产为载体的银行贷款主要有三种: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土地储备(抵押)贷款。分析这三类贷款的风险性也就紧紧抓住了土地财政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的核心。

一、房地产开发贷款

房地产开发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仅靠开发商自有资金是无法完成大规模的投资的,需要大量的融资。从国际上看,融资手段主要有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及银行贷款。我国目前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三万多家,但整体素质不高,中小规模的企业占了大多数,市场结构松散,资源利用率低,企业资信条件不高,责任能力不足,房地产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渠道单一,尤其缺少直接融资手段,上市公司只有70多家,另外目前对开发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也有很多限制,因此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依赖银行贷款。过多的依赖银行贷款等于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绑在了银行一辆战车上,对于整个金融系统具有很大的风险性。也许从表-1中我们看到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于国内贷款的比例并不高,但后文我们将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表-11999-2005年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比重表(单位:%)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国家预算资金0.210.120.180.120.090.070.06

国内贷款23.1823.0921.9922.7723.7818.4018.30

债权0.210.060.000.020.000.001.03

利用外资5.352.811.761.611.291.330.12

自筹28.0426.9118.3828.0928.5730.3333.63

其他43.0247.0147.6947.3846.2749.8747.90

资料来源:《房价与泡沫经济》徐滇庆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注:其他项的主要是指购房者所付定金和预售款

首先让我们分析在我国整个房地产开发中都有哪些环节需要开发商动用自有资金。一般说来,开发商在拿地、规划等少数环节上动用自筹资金,但也有连拿地也是通过暗箱操作,尽力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拖地方政府下水,以政府有形之手的协议出让方式获得土地。在一系列国家关于经营性土地必须实行招拍卖后,这种状况有所好转。在拿到土地后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简称“四证”),就可以以土地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从而获得工程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在土建环节,将成本转嫁给建筑承包商带资垫付或者仅付少量建设资金,而一旦房屋结构封顶、取得预售许可证,开发商即可先后收取定金、预收款、首付款和整个房款。从整个过程看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很少,大量仰仗银行贷款,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高位。从下表可以看出,企业资产负债率一直在70%以上,根据2003-2004年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提供的材料,香港前五大上市公司负债率基本在30%-40%。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限额为50%到60%。我国基础行业平均为50%左右,加工业平均65%。房地产开发业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显然风险很大。[1]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

图-12000-2005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资产负债率

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必须从20%提高到35%以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房地产开发资金共筹措17168.8亿元,其中第一大资金来源为“定金和预收款”,达到739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的43.1%;第二大资金来源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为5207.6亿元,增长了38%,占全部资金来源的30.3%;第三大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为3158.4亿元,增长了0.5%,占资金来源的18.4%。但实际上,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主要由商品房销售收入转变而来,大部分来自购房者的银行按揭贷款,按首付30%计算,企业自筹资金中有大约70%来自银行贷款;“定金和预收款”也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以此计算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2]房地产开发资金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缺少相应的风险分散机制,增加了潜在信贷风险,根据相关资料,与我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美国70%以上的房地产开发建设资金是通过直接融资实现的,银行贷款只占10%-15%,风险承担者是分散的。[3]可见我国房地产行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此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金投入,一味的限制银行的贷款比例终归不是长久之计,解决办法是要拓展其他融资渠道,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再从中央银行的角度看一下目前房地产行业给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据央行公布的2006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3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达3.2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15.7%;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2万亿元,占房地产贷款余额的37.8%。我们知道房地产开发行业投资额巨大,投资期长,影响因素复杂,历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目前这种高负债率,大规模经营的环境,又客观上加重了风险程度。一旦某一项目市场定位错误,或经营上出现某些严重失误,造成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遭至灭顶之灾。而开发公司对银行资金的依赖较大,一旦出现大范围的楼市滑坡,便很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指出:房地产开发商贷款质量较差,农行和中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达到16%以上和12%以上,工行和建行的不良贷款率也维持在7%左右。一方面,开发商自有资金比例逐年下降,房地产贷款潜在风险增加。以上海为例,房企自有资金2001年为18.84%、2002年为17.53%、2003年为16.94%。直到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的自有资金比例必须从20%提高到35%以上。另一方面,同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却居高不下,上海2001年为38.12%,2002年达到86.36%,2003年为74.24%,自有资金的利润率竟为同期社会平均利润率的10倍以上。这说明开发商在追逐暴利中,将银子装进口袋,把风险留给银行。

于是中国人民银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在撰写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建议:“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但是央行的这一建议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震动,与百姓和专家的普遍叫好相比,多数开发商表示现房销售将对开发商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希望不要在近期停止期房销售,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大佬任志强写下“万言书”,痛陈取消房屋预售制度的危害。建设部9天后表态,称国家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1994年出台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建立了商品房预售许可制度,自此预售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融资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各主要城市商品房预售比例普遍在8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达90%以上。据有关专家介绍,根据测算,预售项目资金比现售项目资金的动态回收期约缩短10个月。虽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有资金比例提高了,但是同期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却居高不下,以上海为例,2001年为38.12%、2002年达到86.36%、2003年为74.24%,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同期社会平均利润率的10倍以上。[4]但如果取消了预售制度,在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将会使大量的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陷入困顿,从而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给余下的开发商更多涨价的理由。世界上也许根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任何一刀切的政策都有其利弊,我们只有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做出判断。因此可以考虑再次增加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一方面可以淘汰规模小的房产开发企业,减少这些企业凭着很少资本金获得暴利,另一方面又能不至于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维护整个市场的稳定。

二、个人住房贷款

我国2005年的城镇化率是43%,在未来约三十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且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有一千多万人从乡村移居城市。我国2005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是26平方米,伴随着城镇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将是一个获得大发展的持久行业。住房在一个人的生活消费中是一项很大的支出,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一般没有一次性支付整个房款的能力,采取向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偿付房款,以后再逐年逐月的偿还银行贷款,这就是个人住房消费信贷。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的指导意见》,消费信贷的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当年房贷余额就达到426.16亿元。据统计,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由1998年的426.16亿元增长到2005年底的1.84万亿元,8年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长了近43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60.0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由1998年0.49%上升到2005年的8.9%。[5]

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的不良贷款率很低。而据央行研究局课题组研究,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可能存在违约风险,目前,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率不到0.5%,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24%.但按照国际惯例,个人房贷的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年到8年,而我国的个人住房信贷业务是最近3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同时,我国个人诚信系统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也难以对贷款人的贷款行为和资信状况进行充分严格的调查监控。近年来房价渐行渐高,还贷者面临很大压力,而且现代生活的高流动性和高风险性,下岗失业、疾病其他重大变故都可能使还贷者陷入困境。并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于2004年10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30次会议通过,并已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其第六条引起了银行界的普遍关注:“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一司法解释的出台意味着一旦房屋抵押者无力偿还贷款且房产抵押者有充分证据证明该房是其惟一可居住房产,银行就不能因此变卖其所抵押的房屋,即在这种情形下,银行丧失了对房屋的处置权,既不能进行拍卖,也不能强行将住户赶走。这样,银行对抵押者房屋的抵押权即被悬空,其势必增加房贷业务的金融风险。另外一些开发商自有资本金不足,就动员亲朋好友、麾下员工骗取银行贷款补充资本金,更有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国家法律和银行规定的漏洞,骗取银行贷款来从事其他高风险业务,如炒股或者炒房,由于信息不对称,也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三、土地储备(抵押)贷款

土地储备贷款,又叫打捆贷款,由银行与地方政府合作,先以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城市建设投资单位作为承贷主体,将一个城市或区域的若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即“打捆项目”,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这类打捆方式用于房地产开发,所谓的一级土地运营商就扮演了承贷主体的角色。我们知道:地方财政中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于是渐渐的就导致了“银政合作”的产生,那就是“打捆贷款”。我国自推行政企分开以来,政府就不允许直接从事企业方面的工作。于是,地方为了搞建设就纷纷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地方城市建设投资中心,被称为“窗口公司”,以这些公司为载体,以土地和以财政出具的还款承诺作为偿债保证,将一城市或区域的若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向银行贷款的一种融资。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打捆贷款”的诱人之处在于金额巨大,对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于银行来说,因为有政府信誉担保和大量的土地做抵押,往往把这类贷款看作优质贷款。但是由于借款人为财政所属或控股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没有稳定的经营收入来源,因此还款来源得不到保障。虽然财政做出还款承诺,但这种承诺在法律上属一种无效的担保形式,而且《担保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2005年1月26号财政部已出台过一项《财政部关于规范地方财政担保行为的通知》(财金[2005]7号文件),要求地方财政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禁止违规担保。因此一旦财政资金发生问题,贷款将无法按期偿还。另外,打捆贷款中往往存在政府意志较强、银行贷款被动运作的隐患,使银行信贷资金形成较大的潜在风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还本付息压力可以不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承担,一届政府任期5年,而城建打捆融资贷款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在没有法定的政府负债额度约束的情况下,这种偿还责任对地方政府来说是标准的“软约束”,它不但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无限膨胀,也会给下任政府带来更大的财政压力,这种寅吃卯粮的融资方式是注定不能持久的。

实际上央行早就注意到了这类贷款的风险性,早在2003年6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就规定对要控制土地储备贷款的发放,对土地储备机构发放的贷款为抵押贷款,贷款额度不得超过所收购土地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2006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五部委联合发文,紧急规范各类“打捆贷款”,信贷闸门再次收紧。在这份名为《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通知》中,五部委明确规定,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并且严肃要求,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自此土地储备贷款的闸门完全关上。但以前的土地抵押贷款已经有一个很大的存量,据报道,2006年4月份,交通银行新增800亿元授信,支持湖北省“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另外农发行给了300亿元,国开行给了500亿元,工行给了1000亿元,建行给了700亿元,中行给了1000亿元等等,同月,中国建设银行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银政合作协议金额高达1800亿元,刷新了此前所有的纪录,其中1300亿元将投向广东省电力、交通、城建、石化、装备制造业等项目(有关资料表明,仅仅是建设银行一家在2006年上半年与各地政府签署的贷款授信总额就超过了一万亿元),这些贷款的风险有多大?现在看来还没现出大的差池,但其后续效应将有待观察。

注释:

[1]上海名骏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2003年广东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2]中国人民银行.《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

[3]曹旭特.《行业高速增长引发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

[4]马国川.烂尾楼里藏着金融风险[N].中华工商时报2006-11-01

[5]房产机构看楼市.个人住房贷款进入风险释放期[N].中国经营报2006-8-7

[参考文献]:

[1]陈灿煌.房地产金融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济论坛,2006,(03)

[2]张宏雷,徐琮,张银锁.浅谈房地产金融风险[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3).

[3]黄小虎.中国土地管理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损失范文篇7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贷款损失准备的定义,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依据以往的经验统计的贷款准备的金额,公式如下:贷款损失准备(LLr)=s×L贷款损失的逆周期工具与会计准则的协调探析汪淳(银联国际有限公司)当中“L”是贷款总额,“s”是准备金系数。动态准备金则使用了统计模型。每年动态准备金StP=LLr-SP(SP为特别储备金)。如果SP<LLr,则意味着坏账较少,需要增加动态准备金;如果SP<LLr,则意味着坏账更多,应该减少动态准备金。因此银行的准备金总额是一般准备金,特别准备金和动态准备金的总和。用于补足坏账的特别准备金使用的是一种事后确认的形式。动态准备金则相反,是有预见性地在事前预测坏账的准备,他的目的是补足潜在的风险和现有特别准备金之间的差异。本期贷款损失会计准则可能产生顺周期性的影响。但动态准备金的主要思想是要求银行使用准备金来平衡经济周期,银行需要在经济繁荣时期提高风险意识和未来偿付能力,而在经济衰退期间,可以减少准备金来保持资本水平和利润。值得注意的是,动态准备金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帮助银行平滑了其盈利水平,银行因此可以借助这一手段掩盖其实际的利润水平,这增加了投资者的判断难度。因此,动态准备金与当时的会计准则两者之间存在冲突。然而,动态准备金的执行有很多先决条件,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会计准则也需要向预期损失的方向推进。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拟议定新的会计准则,其所更新的第825-15-25-1条规定写到,每个报告日期,实体应确认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准备的限额。预期信贷损失是对于预期无法收回的所有合约现金流的现有估计。这反映出原来的会计准则从实际已经发生损失的模式中脱离出来,并在信贷周期早期承认亏损的可能性。我们发现,动态准备金的内涵与当时会计准则的本质已经产生了矛盾甚至违背了准则的核心。在这一基础上,本文希望能够讨论会计准则如何与动态准备金的概念相协调,以及执行新标准的挑战和对策。

二、从实际损失到预期损失:会计准则和动

态准备金的协调动态准备金平缓了银行的周期性行为。但是,动态准备金是对贷款损失的预测,其克服了现有监管框架体系中的顺周期因素,加强了逆周期的监管,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实际损失(IncurredLoss)原则相悖,因此动态准备金体系与当时国际会计准则相冲突。萨乌瑞纳(Saurina)在2009年指出,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是在其同类贷款已经出现损失的情况下提取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IAS)标准。在2009年,巴塞尔委员会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供了一些列关于替代国际会计准则39号的(IAS)的准则,以协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将相关准则向预期损失的方向改进。这些原则反映了从金融危机中学到的会计经验,并提出新会计准则应该:反映了早期确认贷款损失的必要性,以确保提取充足的准备金;认识到当市场失控或流动不足时,公允价值不是有效的;当罕见情况发生明显导致业务模式发生变化后,应在极少数情况下予以允许将公允价值重新分类为摊销成本;推动跨辖区的公平竞争。2016年6月16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会计准则更新(ASU),要求及时记录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持有的贷款和其他金融工具的信用损失。新的指引促使会计与贷款经济性相一致,要求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立即记录其贷款组合中预期的全部信贷损失,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及时的损失信息。金融资产的所有预期信贷损失均以历史经验、现状、合理的和可支持的预测为依据。金融机构现在将使用前瞻性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其信贷损失估计。

三、披露和收入平滑度问题

动态储备金可能造成不可靠的信息披露: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实际损失还是预期损失,银行会将其合并在一起披露一个总数。这种做法造成了透明度的缺失。这个问题的应对方法就是在利润表中分别展示哪一部分是已经发生损失的储备金,哪一部分是动态储备金。西班牙的动态储备实例是解决信息透明度问题的一个好方式。萨乌瑞纳(Saurina)在2009年指出,商业银行需要发放一般储备金,使公众可以按照储备金估值的规定分别了解到各商业银行的特别储备金和动态储备金。这种分离表明,公众可以清楚地了解银行的净利润和风险的大小。其他一个潜在的隐患是银行很有可能利用动态准备金这一方法操纵其利润,如此披露在报表上的就不是能反映银行真实的利润水平。正如在会计文献中的广泛讨论,全权借款损失准备金并不是万能的。参照1988年的GreenwaldandSinkey,1999年的Ahmedetal.和2001年的LoboandYang的文章,银行经理提供的任何类型的前瞻性全权贷款损失准备金都可能是资本管理或收入平滑的一种信号。从会计角度来看,全权贷款损失准备金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和盈余管理导致了财务报表的失真,降低了提供给市场和投资者的信息的质量。的确,动态准备金的公式具有对费用的计量起到平滑的作用,从而使得利润波动变小,银行的亲周期性就会得到降低。然而,Hsieh,Shen和Lee在2008年发现在缺少动态准备金的情况下,银行也会在入账处理中行使一些会计自由裁量权来致使收入的平滑。我们可以得出,问题的根本并非是动态准备金才给予了银行操纵利润的动机和条件。其他有实证研究表明,动态准备金这一体系让银行利润操纵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佩雷斯等人在2010年指出,在西班牙,动态准备金体系促使银行不再需要行使一些自由裁决权。布什曼和威廉姆斯在2011年指出,从亲周期的角度来看,预期的准备金体系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从而成为减少亲周期性管理的有力方式。Akins,Brian,Dou,Yiwei和NgJeffrey在2017年直接指出,贷款损失确认的及时性是限制贷款腐败的重要机制。

四、执行新标准的挑战与对策

(一)主要挑战。新标准下对于银行数据库对预期损失的准确预计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带来了下面的几个重要挑战:首先,收集历史数据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第二是从形成的预计信用损失模型中收集的默认数据可能不够充分;第三是定量方法估值的使用给低预期投资组合的预期信贷损失带来了挑战。给预期信用损失建立模型的标准是比较局限的,建模的预期信用损失估值是找出调整的部分,虽然有外部评级机构的存在,这一标准也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一致同意从公允价值估值模型的角度来说,首先,有必要对利用权益工具对摊余成本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建立新的模型;其次,扩大套期保值和被套期项目的新标准势必增加新估值模型的范围;再次,信贷风险可能会包括在估值过程中,并且改进现有估值模型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公允价值模型和预期信用损失这两者的运用对无论是员工还是银行的信息系统,都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员工需要学习和建立专业的技能和培养经验判断能力,同时,也少不了银行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体系的支持。这样,即使在一些比如不活跃市场上,对损失也能有准确的判断。(二)对策。对于金融资产,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和各种公允价值估值模型,开发和测试需要提前完成。同时,因为新标准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范围,引入了预期的信用损失模型,增加了数据维度和深度。因此银行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的估值模型和一个减值模型。银行信贷部门、风险部门、会计部门、IT部门和业务部门需要紧密配合,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体系。

五、结语

损失范文篇8

关键词: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保险险别部分损失(单独海损共同海损)

国际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货物在途中极有可能受到损失,货主为了保障货物在一旦遭到损失后能从经济上得到补偿,一般都要投保货物运输险。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是以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货物作为保险标的,被保险人(买方和卖方)向保险人(保险公司)按一定金额投保一定的险别,并交纳保险费,保险人承保以后,如果保险标的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约定范围内的损失,应按规定给予被保险人经济上补偿的一种财产保险。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以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起源最早、历史最久,本文主要论述海洋运输货物保险的险别和海洋货物运输中的损失

一.洋运输货物保险,按照国家保险习惯,可将各种险别分为:

(一)主要险别

A、平安险

平安险这一名称在我国保行业中沿用甚久。人其英文原意是指单独海损不负责赔偿。根据国际保险界对单独海损的解释,它是指部分损失。因此,平安险的原来保障范围只赔全部损失。但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对平安险的责任范围进行了补么和修订,当前平安险的责任范围已经超出只赔全损的限制。概括起来,这一险别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

1、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民被保险货物的实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

2、由于运输工具遭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一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

3、只要运输工具曾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等意外事故,不论这意个事故发生之前或者以后曾在海上遭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

4、在装卸转船过程中,被保险货物一件或数件落海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

5、运输工具遭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在避难港卸货所引起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

6、运输工具遭自然或灾害或意外事故,需要在中途的港口或者在避难港口停靠,因而引起的卸货、装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7、发生共同海损所引起的牺牲、公摊费和救助费用。

8、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危险,被保险人对货物采取抢求、防止或少损失的各种措施,因而产生合理施遇用。但是保险公司承担费用的限额不能超过这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施救费用可以在赔款金额以外的一个保险金额限度内承担.

B、水渍险

水渍险的责任范围除了包括上列“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C、一切险)

一切险的责任范围除包括上列“平安险”和“水渍险”的所有责任外,还包括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各种外来原因所造成保险货物的损失。不论全损或部分损失,除对某些运输途耗的货物,经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双约定在保险单上载明的免赔率外,保险公司都给予赔偿。

上述三种险别都有货物运输的基本险别,被保险人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投保。

此外,保险人可以要求扩展保险期,例如,对某些内陆国家出口货物,如在港口卸货转运内陆,无法按保险条款规定的保险期内到达目的地,即可申请扩展。经保险公司出立凭证予以延长,每日加收一定保险费。

不过,在上述三种基本险别中,明确规定了除外责任。所谓除外责任是指保险公司明确规定不予承保的损失或费用。

(二)附加险别

一般附加包括:

1、偷窃提货不着险:保险有效期内,保险货物被偷走或窃走,以及货物运抵目的地以后,整件未交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2、淡水雨淋险:货物在运输中,由于淡水、雨水以至雪溶所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都应负责赔偿。淡水包括船上淡水舱、水管漏水以及汗等。

3、短量险:负责保险货物数量短少和重量的损失。通常包装货物的短少,保险公司必须要查清外装包是否发生异常现象,如破口、破袋、扯缝等,如属散装货物,往生育装船和卸重量之间的差额作为计算短量的依据。

4、混杂、沾险:保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混进了杂质所造成的损换。例如矿石等混进了泥士、草屑等因而使质量受到影响。此外保险货物因为和其他物质接触而被沾污,例如布匹、纸第、食物、服装等被油类或带色的物质污染因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5、渗漏险流质、半流质的液体物质同和油类物质,在运输地程中因为容器损坏而引起的渗漏损换。如以液体装存的湿肠衣,因为液体渗漏而使肠发生腐烂。变质等损失,均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6、碰损、破碎险:碰损主要是对金属、木质等货物来说的,破碎则主要是对易碎性物质来说的。前者是指在运输途中,因为受到震动、颠簸、挤压而造成货物本身的损失;后者是在运输途中由于装卸野蛮、粗鲁、运输工具的颠震造成货物本身的破裂、断碎的损失。

7、串味险:例如,茶叶、香料、药材等在运输途中受到一起堆储的皮第、樟脑等异味的影响使品质受到损失。

8、受热、受潮险:例如,船舶在航行途行途中,由于气温骤变,或者因为船上通风设备失灵等使舱内水气凝结、发潮、发热引起货物的损失。

9、钩损险:保险货物在装卸过程中因为使用手钩、吊钩等工具所造成的损失,例如粮食包装袋因吊钩钩坏而造成粮食外漏所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同在承保该险的史下,应予赔偿。

10、包装破裂险:因为包装破裂造成物资的短少、沾污等损失。此外,对于因保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续运安全需要而产生的候补包装、调换包装所支付的费用,保险公司也应负责。

11、锈损险:保险公司负责保险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为生锈造成的损失。不过这种生锈必须在保险期内发生,如原装时就已生锈,保险公司不负责任。

上述11种附加险,不能独立承保,它必须附属于主要险面下。也就是说,只有在投保了主要险别以后,投保人才允许投保附加险。投保“一切险”后,上述险别均包括在内。

特别附加险

特别附加险也属附加险类内,但不属于一切险的范围之内。它往民政治、国家行政管理规章所引起的风险相关连。目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特别附加险别有交货不到险、进口关税险、黄曲霉素险和出口货物到香港(包括九龙在内)或澳门存储仓火险责任扩展条款。此外,还包括战争险和罢工险等。

二.海上运输货物保险所保障的损失,接损失的程度可以分为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两类。

(-)全部损失

全部损失简称全损,可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

1.实际全损又称绝对全损,凡有下列情况下之一者即可构成实际全损:(1)被保险的货物已经完全灭失;(2)被保险货物遭受严重损害丧失原有用途,已不具有任何使用价值;(3)被保险货物丧失已无可挽回;(4)船舶失踪。

2.推定全损是指被保险货物虽未完全灭失,但对被保险人而言已经没有什么用途或价值,凡有下列情况下之一者即为推定全损:(1)被保险货物遭受严重损害,完全灭失已不可避免;(2)被保险货物受损后,修理费用估计要超过货物修复后的价值;(3)被保险货物遭受严重损害之后,继续运抵目的地的运费已超过残存货物的价值;(4)被保险货物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使被保险人失去被保险货物所有权,而收回这一所有权,其所需费用将超过收回被保险货物的价值。

损失范文篇9

一、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分析

2000—2003年,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贷款业务始终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但资本充足率却令人担忧:以2000年至2003年资本充足率年末数为例,深发展一路下跌,从2000年的17.56%降至2003年的6.96%,已突破8%的标准警戒线;浦发银行从2000年的13.5%降至2003年的8.64%;招商银行从2000年至2003年资本充足率也一直呈下降趋势,虽然在2002年时止跌回升,年末数升至12.57%,但2003年又降至10.26%。

从表1和图1分析可知,四家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基本呈下跌趋势,已逐步临近8%的底线,资本充足状况并不乐观。即便如此,各行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否完全真实可信呢?下面笔者将结合各项资产损失准备的计提情况分析资本充足率的真实程度。由于信贷资产、应收款项在银行资产中占比较大,因此本文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坏账损失准备计提分析”和“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三个部分分别论述。

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可起到有效防范坏账损失的作用,同时也是客观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但是较高的贷款损失准备比例也意味着披露较高的不良资产比率、较差的贷款质量、较差的经营成果和较差的财务结构。从表面上看,影响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主要因素是计提比例,实际上这是一种容易导致公众错误理解的认识。事实上,只有在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式和计提范围都一致的情况下,计提比例才有实质意义,否则各银行规定的贷款损失准备比例只能被视为表现准备比例,而不是实际计提比例。综合分析,影响贷款损失准备比例的要素应为三个:计提范围、计提方式和计提比例。

表2—表5对四家上市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从计提范围来看,一是四家上市银行在计提范围上除了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贴现、进出口押汇等业务之外,未明确“银行卡透支、信用垫款”业务,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相关要求不尽一致;二是对计提范围进行了不应有的扣除。如深发展和浦发银行在2002和2003年的计提范围中都明确在既定计提范围的基础上扣除有效的抵押品、质押品和保证价值。这种扣除不仅缺乏制度依据,而且也不合逻辑。由于有效的抵押品、质押品和保证价值并不能避免贷款损失的发生,贷款抵押或质押实质上是将违约风险转化为贷款的追偿风险加上抵押或质押资产价值的风险,第三方担保是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转化为借款人和担保人共同违约的风险。风险的转化可能会使风险量化的数值有所改变,但并不能消除风险。譬如当贷款确实无法收回时,抵押品和质押品作为抵债资产的价值依然存在损失的可能1,现实中也不存在100%的第三方担保履约率,因此直接将抵押品、质押品和保证价值进行扣除无疑缩小了计提范围。特别是在上市银行对抵押品和质押品的价值没有充分明确披露,对何为“有效”也没有具体标准可参照执行的情况下,计提范围极有可能成为管理层随意调节损失准备的手段。

从计提比例来看,人民银行公布的五级分类计提标准为:正常1%,关注2%,次级20%—30%,可疑40%—60%,损失类为100%。2000年,四家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比例尚不规范,各类贷款的损失比例差距较大。2001年—2003年明确了五级分类贷款的损失准备比例,四家上市银行对“正常”和“损失”类贷款的计提比例均为1%和100%,但对“关注”、“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计提比例的规定相差较大。如民生银行把“关注”贷款的计提比例规定为5%,其余三家银行规定的计提比例为2%;深发展和民生银行对“次级”类贷款的计提比例规定为25%,浦发银行与招商银行规定的比例为35%;深发展和民生银行对“可疑”类贷款规定的计提比例为50%,浦发银行规定的比例为70%,招商银行规定的计提比例为65%。计提比例差异过大也影响着各行实际计提准备数的对比分析。

从计提方式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方式目前有全额方式计提和差额方式计提两种。所谓全额方式计提就是按照分类的资产额和确定的计提比例足额计算贷款损失准备;所谓差额方式计提就是按照分类的资产额和确定的计提比例部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当选择差额方式计提时,与全额方式计提的损失准备差距越大,实际贷款损失准备比例就越低,管理当局确定的损失比例也只能成为一种表观损失准备比例。2000年除了招商银行之外,其他三家上市银行均采取全额方式计提损失准备,并详细列示了每一类贷款所计提的损失准备。2001—2003年各上市银行纷纷改变了计提方式和披露策略,所披露的内容变得模糊。如深发展2002年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为70439万元,按照全额方式计提的准备数为323904万元,是实际计提数的4.59倍;浦发银行在2002年计提的实际贷款损失准备比例为1.36%、23.89%和47.78%,比管理当局明确披露的损失比例分别下降0.64%、11.11%和2.22%;民生银行2000和2002年均全额提取了贷款损失准备,2001年和2003年的实际计提数与全额计提数差距不大,是四家银行中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最为充分的一个。各行在披露中只披露计提准备数总额,不按照各类别贷款分别披露损失准备数,不便于监管者实际分析五级分类资产的各行实际计提数额和计提比例。

三、应收款项坏账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四家上市银行对坏账损失的认定标准都遵循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但各银行的计提范围尚不统一,个别银行对该明确的资产范围不明确。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对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仅简单地描述为“其他应收款项和其他流动资产”,没有详细列举具体资产名称。浦发银行列明“拆放款项”属于计提范围,但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都没有明确说明,使人难以判断实际情况。只有深发展详细描述了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并将“存放同业”纳入计提范围之内,超出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范围,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从计提方法来看,深发展采用了一般准备计提和个别项目认定专项准备计提相结合的方法,其他三家银行均采用个别认定法,但这三家银行都没有披露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和各项应收款项资产的详细信息,这样就很难判断三家银行究竟是根据哪些因素计提坏账准备,这也为其人为调节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留下空间和借口。从提取比例来看,尽管《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应明确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但除了深发展之外,其他三家银行对此都没有具体披露,因此报表使用者无法获悉这三家银行究竟是依据怎样的量化比例来判断其坏账损失的,也无法明确其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足和合理。

四、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计提分析

上市银行计提短期投资等六项资产的减值准备并不十分积极,对短期投资、长期投资、抵债资产只是个别行在个别时期计提了减值准备,缺乏计提的连续性。对于无形资产没有一家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具体参见表6)。事实上,对于构成商业银行固定资产主要组成部分的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大量的系统硬件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技术陈旧、损坏和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近几年,各商业银行纷纷对其主要核心业务系统更新换代,构成无形资产主要组成部分的系统软件技术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淘汰和更新,但这些变化在减值准备的提取上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本文认为六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原因与贷款损失准备是一致的,即上市银行不愿意通过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净利润,也不愿意计提减值准备而影响固定资产等六项资产的质量并进而影响银行整体形象。

五、相关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四家上市银行通过缩小计提范围、扣除计提资产价值、不公开计提比例等手段少提或不提各项资产损失准备。在此基础上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尽管符合监管部门8%的标准,但可信度和可比性已大打折扣。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新资本协议强调只有严格贷款评估和分类方法,恰当评价银行资产质量,足额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和其他资产损失准备,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和相关信息披露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任何与国际资本充足率标准的形式上的符合都没有价值。监管部门在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等相关指标考核管理中,一是应要求商业银行制定明晰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其他各类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会计政策。特别是应进一步规范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范围和计提方式,严格贷款保证人资格、保证责任和保证合同的规范性,明确抵(质)押品、抵(质)押权的价值确认原则和价值,分析抵(质)押品的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对资产安全状况的影响;二是要加大对信息披露不规范及虚假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于有关资本充足信息披露不实、采用各种手段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包括追究相关高管人员和董事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BasleCommittee,2001,BaselNewAgreementonCapital\;

\;

\;

4.ZubaidurRahman,1998,Theroleofaccountingdisclosureintheeastasianfinancialcrisis:LessonsLearned?

5.毛晓威,巴曙松,《巴塞尔委员会资本协议的演变与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进展》,《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4月。

6.汤云为,胡奕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巴塞尔原则及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会计研究》,2002年3月。

7.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2002年5月21日下发。

8.中国人民银行《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指引》2004年1月下发。

损失范文篇10

为进一步掌握全国农户粮食产后损失现状,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国家粮食局将于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底组织开展全国农户储粮损失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全国农户储粮损失调查工作(以下简称调查工作)依托“十一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19-4),由国家粮食局组织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对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培训、调查等工作。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要高度重视,确定相关处室负责,责任落实到人,组织好本地区调查工作,以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河南工业大学、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要做好业务培训及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二、培训工作

全国农户储粮损失调查培训(以下简称培训)是搞好这次调查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培训,使调查人员了解此项工作的规范和要求,掌握农户储粮损失调查科学方法,熟悉调查内容,掌握入户调查和对比试验的技能和技术要求,从而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一)培训内容

1.农户储粮损失调查

(1)介绍农户储粮损失调查抽样工作方案;

(2)掌握农户储粮损失调查实施细则及抽样方法;

(3)学习农户储粮损失调查表及培训问卷的填制方法。

2.农户储粮损失对比试验

对进行农户储粮品质变化对比试验的12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对比试验培训。

(1)了解农户储粮损失对比试验的总体目标和工作安排;

(2)学习“品质检测、虫害检测、微生物检测试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农户储粮品质、害虫及微生物研究—扦样及检测记录单”使用方法;

(4)学习如何填写“农村储粮损失对比试验示范点情况汇总表”、“示范点基本情况表”、“农户基本情况调查表”。

(二)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工作拟分三期进行(参会省份详见附件2)。

第一期培训拟于2008年5月底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承办。

第二期培训拟于2008年6月初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河南工业大学承办。

第三期培训拟于2008年6月中旬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承办。

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三)培训范围及人员要求

1.培训范围

各有关省(区、市)参加培训人员的数量不低于附件2规定人员数。全国28个省(区、市)粮食局负责仓储管理的处级干部1名,抽样样本县调查人员1名,12个粮食主产省省级质检站人员1名(名单详见附件2)。

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若考虑在此基础上完成本省(区、市)的损失数据调查,请参照附件3提供的增加样本县数的要求,自行开展培训工作(请将是否开展本省的损失调查工作的意向告知我们,我们将协助开展有关工作)。

2.人员要求

参加调查和对比试验的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粮食储藏工作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从事过粮食仓储及品质检化验工作,具备开展入户调查的能力。其中,参加对比试验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质检资格。

(四)培训费用

培训人员的住宿统一安排,住宿费自理,不收培训及资料费。

三、工作要求

为做好培训准备工作,请各有关省(区、市)粮食局于2008年5月10日前将“参训人员报名表”(附件4)、参加损失调查人员的照片(一张一寸免冠彩色照片)和“农户储粮损失调查样本县信息表”(附件5)报送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

四、其他事项

(一)调查抽样样本县的数据是为了用于测算全国农户粮食产后损失总体情况。国家粮食局将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

(二)调查增补样本县的数据是为了用于测算本省(区、市)农户粮食产后损失情况。所需经费由增补样本省(区、市)粮食局自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