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事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9:49:14

水利事业

水利事业范文篇1

1.水利事业单位投资企业资产结构问题

①资产规模较小导致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事业单位从自身业务范围出发设立企业,这造成了投资企业数量多、资产规模较小、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的现状。根据水利部财务司最新统计,部所属事业单位中有123家投资设立了808家企业,其中全资企业有671家,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额还不到万亿元。根据《中央企业2013年度总体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国资委监管的113家中央企资产总额35万亿元,其中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68家。因企业资产分散、战略定位不准、市场目标多元等问题,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盈利水平低下,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较弱。近几年企业平均保值增值率在102%~105%之间,低于国资委监管的央企2013年度平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106.5%。

②投资层级过长,不利于管理。据统计,有的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层级达到7级。复杂的产业链条造成了企业主业不突出、股权关系错综复杂、产权结构不明晰,既不利于投资企业的良性运行,也不利于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有效控制。

2.事业单位所属企业人事管理机制复杂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分流是机构精简的重要工作。一些事业单位为了安置分流人员,将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部分员工通过投资新办企业进行安置。这些企业的设立没有市场目标,没有核心产品,没有竞争性,也无法独立生存,长期依靠政策性补贴勉强生存。另外,事业单位领导与投资企业领导之间存在重叠的问题。部分人员不仅在事业单位任职,还在企业中挂职;或者本人在事业单位任职,近亲家属在相关下属企业任职。这就造成政企不分、人事混乱、自己监管自己,监管机制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3.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机制不规范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应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计入“长期投资”科目核算,同时通过“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和“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核算。据水利部财务司调查,部分事业单位投资企业违反规定通过“其他应收款”或“专项应收款”等科目核算,有的虽进入了“长期投资”科目,但未通过“事业基金”核算,这造成决算报表不能正确反应单位资金变化。事业单位资金往来记账规则违背财税制度。有的企业为偷逃企业所得税,以劳务费名义向事业单位转移收入,事业单位同时冲减事业支出,造成事业单位事业支出和收入不实。部分事业单位以非货币资产甚至是非经营性资产投资企业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和备案管理,国有资产价值被低估,出资股权比例被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贬值、转移甚至流失。

4.企业管理与激励机制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的行政化管理

目前仍是主流模式,对投资企业的高管缺乏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虽然水利部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企业管理者薪资与经营效益盈亏挂钩的政策,但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值得商榷。同时,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手段不多,员工薪酬体系的激励机制不足,企业创造效益的动力缺乏。在人才引进机制上受体制制约严重。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在人员招聘上存在复杂的“裙带”关系,“萝卜招聘”现象,无法引进真正适合自身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发展的人才。人才的缺失,先进理念的不足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缺少前瞻性、竞争性。

二、加强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现象,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的意见》,强调事业单位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以产权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加强事业单位对投资企业监管的重点。

1.促进事业单位投资企业前期可行性论证和民主决策,加快水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事业单位要贯彻指导意见的要求,对转为行政机构的事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合并、划转等方式与投资企业脱钩。事业单位投资新企业要进行详细、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了解相关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对市场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行业前景等进行科学预测,必要时可聘请专业的人员或者机构进行专项调研,组织可行性论证并撰写可行性报告。从根本上杜绝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的盲目性、随意性,降低投资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2.以效率为原则,整合资源、减少层级、推行扁平管理针对目前投资企业层级较多的

现状,应减少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实现扁平化发展。要贯彻落实水利部相关文件精神,对3级以下符合主业发展方向的投资企业,通过无偿划转、产权转让等方式提升管理层次。对非主业、效益差、负债率高的企业,可无偿划转、改制、出售、解散或实施破产等手段进行整合。对因债务、担保等原因难以注销破产的企业,可先歇业。通过整合,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资产规模较大、盈利能力持续的企业,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指导精神,试行建立国有资产运营公司

对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的性质进行分类。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为标准,对产品服务市场化程度高、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实现做大做强。对产品、服务目标单一,地域性强,发展制约因素较多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对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投资企业的资产整合,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治理结构,负责企业的内部管理。事业单位以出资人身份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资本的意图。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再由政府直接任免,改为股东大会选聘产生,并经政府主管部门履行备案。

4.建立健全责、权、利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印发〈规范水利部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和〈规范水利部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导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基础上,根据企业资产规模、市场竞争程度、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等情况的差异,进一步完善企业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对市场化竞争充分的企业逐步加大EVA(经济增加值)在经营业绩考核的比重。建立以经济目标责任制为前提、以绩效考核制度为手段、以激励约束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激励约束管理机制。

5.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市场化

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是企业成功制胜的根本性资源。因此,不仅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市场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特别是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和丰富资源的海外人才,建立有效的聘用争端解决机制,为有关聘用问题提供有效的咨询意见和解决方法。而且还要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建立求有所用、来去自由的柔性流动机制,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方法,建立完善详尽的人才考核制度,健全优胜劣汰机制。

6.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严格水利系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忠实履行职责、正确行使经营管理权、勤俭节约、作风建设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规定了不得有的39种行为,要求将这些规定纳入公司章程,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并规定了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国有水利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职代会制度,强化上级单位对下级企业的监督管理责任,一级管一级,人人负责任,层层抓落实,切实做到预防为先、关口前移,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违反“若干规定”的行为。

7.强化事业单位对企业的活动监督和审计监管

水利事业范文篇2

【关键词】水利事业;会计;内部控制

目前水利事业单位担负着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的服务,国家给予财政补贴,而又因为财政补贴经费的不足,需要面向市场,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来弥补财政不足,所以其仍是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属于预算会计的范畴,收入及其支出需要纳入到国家预算,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收支预算。所以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必须要与单位的运行机制相结合才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资金的有效运用。

一、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一是内部控制对于解决水利事业单位管理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水利事业单位在管理与建设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性的意义。内部控制作为管理现论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水利事业单位用来对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强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途径。内部控制是水利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增强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它是伴随着管理实践的进行而产生和发展的,内部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水利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高低。二是水利事业单位与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而且在规模上大小也不尽相同,水利建设的项目呈现多样化,而且水利建设的地域十分辽阔,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水利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上显得困难重重,水利事业单位要想及时有效地发展与查找管理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就需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并根据这种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水利事业单位的有效健康的发展,只有不断增强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水利事业的建设,保证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

二、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是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无章可循。岗位设置不合理,在水利事业单位中每一个财务部门的岗位都在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履行着其相对应的职责,对其他人的财务核算工作及其财务管理工作发挥着牵制的作用,然而部分单位没有按要求设置足够的工作岗位,或者是设置了相应的岗位但是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岗位人员的安排,从而导致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混岗现象。内控制度中有章不循的现象也很严重,制度执行有偏差,甚至被束之高阁,在经济业务活动中也不按照程序办理,从而使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失去应有的严肃性。二是由于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的缺乏,导致监督执行力度不够。目前许多水利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审计机构,还有一些单位由于对审计机构的不重视,导致没有很好的对财务核算与财务管理进行监督,达不到应有的监督效果,国家财政审计部门们作为水利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机构,在执行监督时以单位资金使用及其效益为重点,对水利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做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而且在查出问题后,只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却忽视了对相关负责人的处罚,甚至采用小事化了的方法去处理发现的问题,从而使内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综合而全面的管理活动,与水利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都有密切联系,财务工作与内控工作涉及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经营的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市场变化等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地反映给财务部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动态地分析企业的盈利,并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工作的要求差距较大,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有国家正规财经学院培养的专业人才,也有其他岗位专业的非专业人员,由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及其学习背景不同,因而在对内部财务会计控制的执行与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限制了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控制作用。

三、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是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会计控制不能发挥行之有效的作用。由于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能充分有效地建立和运行,而且许多单位对建立健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财务工作也不够重视,职员也没有真正理解财务工作在单位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单位内部的监督只是流于形式,造成会计人员没有其应有的责任感。还有部分单位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结合自己单位的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细化,没有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影响会计内部控制,造成许多问题的出现。二是许多水利事业单位都存在预算执行控制不严格,不少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将少部分和项目执行无关的开支列入预算开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预算体系的不足还有单位对预算控制活动执行的不严格,还有一些水利事业单位没有一个明确合理的经费开支的标准和范围,从而导致对财务的监督与控制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当前许多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完成目标的紧迫感不强,对于会计风险意识不强,从而使会计工作中由于组织管理,制度安排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而造成经济的损失,还有许多水利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人员的能力存在与其岗位不匹配的现象,从而使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恰当性和有限性不实用,由于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强,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四是当前许多的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不够及时也不通畅,其往往只是重视预算却不重视对于预算的执行。由于预算是由国家财政拨款,所以管理层对预算十分重视,然而对于预算的执行则得不到领导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领导与财务人员之间的财务信息不畅通,不及时。

四、完善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相关的财务行为的规范力度。对于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其制度得到了行之有效的实施,在制度的形成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的设计及其实施方面的创新性,对于制度的设计方面,要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及其管理的精细化,能够确保制度的有效性,而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更要注重科学监管机制的建立,从而资金的使用都会得到行之有效的规范,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挪用,转移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财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二是要发挥会计工作人员的作用,加强会计人员的控制责任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对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养,落实好会计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业务技能,以及其政治素质,并营造一个相互监督,各司其职,诚实守信的工作氛围,从而确保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到行之有效的实施。三是由于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导致监督执行力度不够,所以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监督的检查,加大对审计的监督力度。要强化对外部相关单位的审计监督检查,对于内部的审计应该定期地或者不定期地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政府赋予的职责的履行进行审计检查,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帮助水利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制度加以改进并完善。要充分认识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性,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加强监督执行的力度,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正确履行政府所赋予的职责。四是水利事业单位的使用资金是以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单位的收支是以经过批准的预算为依据,其预算规定了水利事业单位的支出规模及其支出的方向,所以需要强化对预算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财务规章制度去执行,要对水利事业的财务工作和预算资金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收支管理,建立资金和预算的管理制度,统筹资金的安排,合理编制预算,规范工作程序和财务手续,使预算的执行工作透明化,从而使资金的使用更加有效。五是要加强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评价,尽量减少会计风险,通过对会计内部控制系统的诊断,测试与评估,发现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完善和发展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良好机制,从而有效的防止会计风险的发生。目前形势下,水利事业单位需要统筹内部会计的控制要素,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做到会计控制有标准,使会计操作有制度,过程有监控,岗位有职责,部门有制约,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事业的资金能够合理合法地使用,保证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与法规的要求,同样也能够有效地减少会计风险,保证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与安全。

五、结束语

水利事业单位应该迎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健全和发展内部会计控制,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统筹内部会计控制要素,做到操作上有制度保证,在部门方面有所制约,在控制上有一定的标准,在过程中有所监控,岗位上有职责,对于风险要有所预测,还要对工作有所评价,还要做到对事后工作的考核,保证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水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利用资金,使水利专项资金能够合理并合法地利用,同时也能够保证水利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充分发挥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保证会计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作者:左萍 单位: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水务局财务室

参考文献

[1]简培龙.水管单位管护分开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治淮.2014(01).

[2]王孝忠.关于全省基层水管单位解困问题的调查[J].湖南水利水电.2015(04).

[3]王恒明,骆万里.化解基层水管单位债务的调查和思考[J].治淮.2015(12).

水利事业范文篇3

“推进科学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这个主题及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促进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远安的水利事业如何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我认为:

一、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发展应当是我们做好任何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想问题、干事业没有科学的理念和出发点,这项事业是没有生命力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理念。以人为本,发展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最基本的生存利益为代价,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因为所谓的发展需要带来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等后患。全面协调可持续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要有全局观念、整体利益观念和长远发展的观念。科学发展绝不能搞“今日有酒今日醉”和有水快流,绝不能吃祖宗饭抢子孙碗。更不能做让后人唾弃的事。我们有建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所以,现在所做的事情不仅在当代有价值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同时也要能够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认可,并为后人谋福祉。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在发展中一贯的主张,也是处理发展中各种关系的根本方法。发展不能只考虑某一个方面、某一个地方或者只考虑当前,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既要有近期目标,也要有长远规划。

二、科学发展必须特别关注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人民大众的生活生产和生存发展,也就是人民大众的基本权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我们发展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生存条件,为了更好的发展。关心民生,关注民生,发展民生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所在。所以,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是科学发展核心内容。同时,我们的党,我们党干部都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我们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科学发展的目的和要求。

三、促进水利事业走在前列的思考。远安水利事业经过建国以来的建设和发展,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但是,因为这些水利设施不断老化,年久失修,不能很好的发挥效益;又因为远安块头小,山区地形复杂,水利设施投入多灌溉面积少,效益不明显,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难度大,制约着远安水利事业的发展。我浮浅的认为:要使远安水利事业走在前列,应当从下几个着手做好工作。一是要科学规划。依照国家现行水利政策,根据远安的县情实际,认真科学的做好水利事业发展规划。以中小型水利设施和现有的水利工程为重点,采取除险加固、民办公助、硬化设施综合治理的方式,提倡民众谋水利、民众兴水利、民众干水利,充分发挥农民办水利的积极性,再经过3—5年的努力,逐步提高水利设施的利用率,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二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由于我县块头小,水利建设规模小,加之山区地形复杂,水利工程投入大灌溉面积少,效益不明显,增加了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难度,建议是否把这些小型水利工程按照地形和灌区区域方式实行项目包装打捆,重点应当是小型水利工程、中小型水库加固除险、堰塘整治、输水渠道、山区集雨抗旱和河道护岸整治等。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第一,加大对水利建设工程的审核审批力度和建设质量的监督,以及安全生产和建设工期的督导,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合法,质量过硬,安全施工和效益的发挥。第二,要引导农村各级组织及用水者协会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及维修,保障其发挥更好地效率。四是要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国家明确水资源管理逐步向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清洁、节约保护、合理开发、有序开发和结合管理转变。就远安的水资源状况看,应当属于少水或缺水地区。更应该意识到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要通过水法规的宣传,促进水资源的管理逐步法制化规范化,推进水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有序开发,充分利用水源水能,使其发挥更好的效益。同时,加大水政执法力度,查处和打击违法的水事活动。五是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要使水利事业走在前列,干部队伍是决定因素。要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作风精良、业务精湛、工作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培养干部职工“走在前列”的思想意识,使其在思想、作风、工作各个方面都有一种争创一流,敢于当先的热情,在水利事业建设与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远安水利事业走在前列甘当孺子牛,促进远安水利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向前发展。

水利事业范文篇4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衣食住行等民生基本保障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事业单位作为向市场提供水资源技术和服务的重要部门,本身具有公共性和服务型,保障水利事业单位稳定安全健康发展,对稳定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一方面水利事业单位在进行必要的服务保障时财务支出较大,需要国家拨款援助和地方政府财务支持;另一方面水利事业单位自身会计制度不健全,在发展过程会计制度改革不完善,没有随经济发展进行适应变革,导致财务状况出现问题。对此,近几年我国也开始对此进行相应的制度改革,进行政策干预,水利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但是还是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水利事业单位必须科学制定会计制度体系,着力打造全面、真实、有效的会计服务体系。

一、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水利资源相差万千,因此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种类也相对复杂,既有公益性质的国家援助项目,也有以市场自主的单位自负盈亏,同时还有国家扶持和面向市场两者结合的单位性质,这就造成了水利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会计财务制度方面的混乱,财权职责模糊,为单位财务核算带来不利影响。(1)会计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在当前水利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没有良好的控制环境,在会计具体业务工作中存在一些审核和编制工作内容重合,某些情况下自审自编,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监督,增大了财务问题出现的概率。此外,还有不少水利事业单位没有严格落实国家相关规定,会计制度还是沿用以往传统方式进行,导致与当前水利事业发展不相匹配,不能正确指导单位服务和技术革新,也就失去了对单位财务工作的全面把控和科学引导作用,最终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财务问题,影响水利事业单位发展。(2)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由于水利事业单位种类的复杂性以及各地区实际情况,单位的固定资产分布广、数量多,其历史欠账、政策变更等因素较多,导致在这方面的管理工作相对较为困难,针对当前各地区专家学者研究和探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一是对固定资产不进行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有着本身的价值所在,在财务核算时必须进行计算,否则将导致出现账面资产与实际拥有资产不符的严重问题。二是忽视后期维护管理,不少水利事业单位在进行必要业务开展时采购价值高昂的设备和仪器,但是在后期缺乏对其有效维护,导致提前报废或损坏,给水利单位带来巨额的财产损失。三是长期搁置、资源浪费,不少固定资产在必要的投入后,仅发挥了一次或几次实际作用,便被束之高阁,一方面增大管理难度,另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四是在年报季报等必要财务报告中没有及时进行信息更新和结算,导致账面资产前后对应不上,给财务工作带来难题。(3)会计财务预算编制问题。在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中,预算是重要的管理内容,是通过以往单位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财务支出收入管理,科学的财务预算可以指导单位工作更加高效高质,避免出现收支不平衡,造成的财务风险。当前水利事业单位中,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常常流于形式,不能通过预算科学合理的指导单位生产服务;部分预算不达标,缺乏对单位财务的全面统筹支配,无法进行合理的账面说明,会计报告没有事实根据,缺乏科学有效性。(4)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对于任何单位来说,会计工作出现失误必将对单位未来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当前各地区水利事业单位还存在着刻板思想,认为只要不碰触法律红线、不做违规违纪行为就能高枕无忧、平安无事,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制度的不完备不但会引发内部风险,同样,来自外部的风险也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这是水利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遇见的客观存在的风险。单位会计人员必须在遵循会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增强对财务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规范自身行为和单位财务出纳行为,对各种不利因素进行控制排除,避免过于形式化导致单位会计工作冗繁杂乱。(5)专项经费没有落实。水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拨款援助,另一方面是单位提供市场服务获取合理报酬。在国家资助资金中,大部分是规定了资金用途,是做某方面事业的专项资金,例如抗旱灾、防涝灾害、保护水资源、建设水利设施、研发新技术等等,不能挪作他用。专项资金是国家保障水利事业单位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由于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混乱,经常出现专项资金被挪作他用,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单位长此以往,拆东墙补西墙,导致越来越难以厘清财务账目,不利于水利事业发展。

二、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完善措施

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下,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水利事业单位作为基础民生工程,对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提高整体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充分适应我国经济制度改革,推进水利行业健康发展,水利事业单位必须优化完善会计制度,不断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保持事业单位发展与市场经济向匹配。同时,完善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提高单位内部管理、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需求,单位的会计制度影响着内部员工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激励作用,这种作用既潜移默化又影响深远。1.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完备的会计制度是企业财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去指导和规范会计从业者的行为。首先要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对水利事业单位涉及的水资源管理、防旱涝灾害、保障基本民生用水等方面工作内容进行财务支持和行为规范,进一步统筹单位资金管理,合理分配支出。其次还要建立科学的基础性财务制度,对水利事业单位各方面业务进行财务分类支出,建立详细账目、同时,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落实一岗双责、岗位监管职责,对重要的会计岗位实行轮岗制度,确保从业者能够公平公正开展工作。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水利事业单位在开展各种项目工作的过程中,涉及种类和数目较多的固定资产,资金总量数额较大,对其的合理健康管理也成为单位会计人员对财务方面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加强对单位固定资产科学管理的思想意识,固定资产虽然无法向流动资产一样直接进行资金支出,但是其具备生产属性和对单位重要方面业务的开展推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水利事业单位会计从业者必须提升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全面认识;二是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评估,并将其作为年报的重要内容进行核算,对报废的设备和设施及时进行账目更新,科学制定财务支持方案,保障水利事业单位职能不受设备方面影响,定期开展固定资产全面排查活动,对水利单位新增的账目外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建立财务维修专项资金,通过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固定资产保值增值,为水利事业单位效益提升做出积极贡献。3.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提升水利事业单位会计从业水平,提高工作质量是完善会计制度的重要举措,在家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的同时,对财务预算方面也要进行优化改善,首先要提升单位会计预算水平,科学编制,其次要根据实际情况,保障收支均衡,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最后要严格根据预算进行业务开展,做到资金支出有依据、用途有目标、结果有反馈,对预算外财务支出要及时进行研究部署,确保水利事业单位生产服务不受影响。

三、结语

水利是国之根本。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完善是单位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对推动水利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单位必须站在全局发展的角度进行会计制度改革,规范会计从业者行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同时要强化监管,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以财务管理的上档升级来驱动水利事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浅谈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财会学习,2020.

2.刘晓琴.切实做好新时代基层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25).

3.任美玲.加强基层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环球市场,2019(17).

4.张艳俊,王利刚.中央水利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海河水利,2019(02).

5.葛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市场观察,2019(11).

6.雷莉.对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当代会计,2019(21).

水利事业范文篇5

一自然地理背景下的多种水利类型

我国水利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类型多种多样,这是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使然。

基于所处地理纬度、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各地水利工程的类型、数量和规模有很大差异。在各种自然地理条件中,对水利有直接影响的是气候和地形条件。

(一)气候条件与水利

我国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优点在于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适于植物生长;而其缺点则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季节分布和地区分布有很大差异。此外,我国从青藏高原向东呈阶梯状向太平洋倾斜的地貌特点,进一步加剧了气候的地区差异,加剧了降水的不均匀性。我国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从1600毫米以上递减到不足200毫米,多寡悬殊。东部地区不仅降水多,而且全年降水量的60%—80%又集中于6月至9月的4个月里,其中最大1个月的降雨,又往往占全年降水的30%—50%,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徐光启在《勾股义序》一文中说到,大禹平治水土时曾应用数学勾股计算,此后历代制定历法无不依赖数学,但“独水学久废,即有专门名家,代不一二人,亦绝不闻以勾股从事”。见《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83页。

洪水。而旱灾的发生更遍及全国,即使是雨量丰沛的两广地区和东南沿海也不例外。这是由于降雨分配往往和农作物生长需水期不相适应。①这是现代的情况。古代的情况也相类似。据《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前594)人们对灾害的定义是“天反时为灾”,即认为风、雨、寒、暑不依时令,与作物生长季节不相适应,就会导致灾害。

历史气候在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②也有灾害群发期出现,③但从百年左右的时间尺度比较来看,相邻时间段一般只有不太大的量的改变,并没有重大的差异。当然,随着种植区向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扩展,种植制度的改变(例如由一年一作到一年两作,或作物品种的增加),以及城镇的扩大和人口的繁衍等,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增长。

气候条件的差异,主要是降水量的不同,促成了相应的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干旱地区,例如新疆的吐鲁番盆地,主要依靠坎儿井引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半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地区,多为引河水灌溉的渠系工程,作物多为旱作;半湿润的东北和华北平原也以旱作为主,其中华北平原因有大面积盐碱地,还要注意排水;而在湿润地区,则多种水田。

水利虽有益于社会,但它的发展也要有所节制,首先是要受水资源条件的限制。有些地区,由于政治或经济的需要,亟须发展水利,但由于水资源不足,人们兴修水利的努力,最终只能是画饼充饥。例如,元明清三代建都今天的北京,为了缓解首都地区的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应的紧张,曾多次仿效江南水田的办法,在今河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最后终因“北方水土之性迥异南方”④而告失败。即便有条件进行灌溉,也往往限于水资源不足,只有依靠加强水利管理,严格水利法规来平衡地区之间的用水矛盾,以及依据各自的重要性的不同,因地制宜地确定城镇供水、灌溉、航运、水力机械等部门用水的先后次序、时间和水量。例如唐代郑白渠就有许多合理分配用水的有代表性的事例。

水资源条件也并非千古不变的,在历史时期中往往存在丰水和枯水间隔出现的情况,水利建设也需要借鉴历史规律,作出相应的改进。例如汉晋时期,淮北地区就曾反复出现丰水和枯水的情况,当地水利工程也曾借鉴历史经验,相应地采取或注重灌溉,或在发展灌溉时注重排水的工程调整。

(二)地形条件与水利

从地貌条件来看,我国总的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形复杂。在各类地形中,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高原约占26%,丘陵约占10%,平原和盆地约占3l%。而河流大都顺着地势自西向东流。在复杂的地貌条件下,历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类型。为了贯通大江大河之间的水路运输,我国的运河大都是南北向的。山区则有沟通相邻流域的跨岭运河,例如沟通长江支流湘江和珠江支流漓江的灵渠,就是这种工程的典型。从防洪角度来说,暴雨洪水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据目前统计,我国的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平原的约占国土面积8%的地区的地面高程在江河洪水位以下,可以认为,这些地区都是从江河洪水下面争夺出来的土地,因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分论),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②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75—498页.

③高建国,自然灾害群发期的发现和进展,历史自然学的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1994年.

④《清空稿·河渠志四》,康熙四十二年匕谕。

洪水威胁严重。但这些地区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区,目前居住着全国40%的人口,分布着35%的耕地和60%的工农业产值。历史上这些地区也是我国财富集中的地区。可见,防洪除涝自古以来就在我国水利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清代防御海潮的海塘工程竟长达4000千米之多。①至于农田水利的多种类型,更直接取决于各地区的地形和水源条件。见表1-1。

表1-1各种地形和水源条件下的灌溉工程类型

地形

水源

工程类型

典型工程举例

无坝取水渠系

四川灌县都江堰建于战国末年,有灌溉、防洪、航运、放木的综合效益

江河

有坝取水渠系

河北临漳县漳水十二渠有拦水堤坝12座,分头引水(今废)

引水湃渠系

宁夏吴忠县艾山渠,渠口有深入河中的引水湃(今废)

江河高含沙洪水

引水淤灌渠系

陕西三原郑国渠(今泾惠渠)“且灌且粪,长我禾黍”

引洪放淤

北宋熙宁年间引黄河、漳水放淤改良土壤

高山融雪水

渠系

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夏季引融雪水灌溉

滨海江河

闸坝拒咸蓄淡渠系

浙江鄞县它山堰、福建莆田木兰陂等

井水

提水灌溉

汉阴丈人抱瓮取水

河流溪涧

陂塘蓄水渠系

安徽寿县芍陂(今安丰塘)等

陂渠串联

河南南阳六门堰(今废)、湖北宜城白起渠(今长渠)等

泉水

渠系

山西太原难老泉、汾阴瀵水等

水库、塘堰

山西太原智伯渠(今废)等

溪涧

引洪漫地

陕西

滨湖区

江湖

圩、垸、基围

安徽芜湖万春圩、政和圩等湖南华容县的安津垸等

广东南海县桑园围等

对各种地形水源条件下的灌溉排水类型古人有系统归纳,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农书》(成书于1300年前后)中指出:“地上有可兴之雨,其用水有法”田,有引江河水的渠道,有蓄水的陂塘。渠道陂塘工程都有闸门、涵洞来调节水量,以利自流灌溉。如果灌溉水源位置较低,可以用机械提升。如果水源较远,可以修建渠道输水。渠道跨越丘陵沟壑时,还可借助渡槽倒虹吸、隧洞等输水设施。此外,相应于各种水源条件,也有不同的用水方法。徐光启(1562—1633)系统概括旱地用水有五种情况:即“用水之源”,有六种方式;“用水之流”,有七种方式;“用水之潴”,有六种方式;“用水之委”,有四种方式;“作原作潴”(指利用井水和用水池储存的雨水和雪水),有五种方式。他认为:“尽此五法,加以智者神而明之,变而通之,田不得水者寡矣,水之不为田用者亦寡矣。”③

总之,水源、地势条件不同,水利工程类型也不同,“今欲修沟洫,非谓一一如古也。但各因水势地势之宜,纵横曲直,随其所向”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据张文彩,中国海塘工程简史,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②王祯:《农书》卷18,农业出版社,1963年,第349页。

⑧徐光启:《农政全书》卷16,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400~406页。

④转引自宋湛庆,中国古代农田水利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特点,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年,第223页。

二社会进步与水利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社会发展需要水利

春秋时期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前645)对于治国必先治理自然灾害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何谓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疾病)一害也,虫一害也。……五害之属,水最为大”①。可见水旱灾害自古以来就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威胁最大的灾种。怎样减轻水旱灾害呢?古代有许多应对办法,例如储备。由于灾害的发生难以逆料,“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②一般备荒要有三年的储备粮,所以说:“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此之谓国备。”③又例如,使农作物品种多样化。汉代人认为,“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④。这是由于不同品种作物生长季节不同,耐水旱能力也不同,而水旱多为季节性灾害。杂种五谷可以做到这种作物不收,收其他作物;这季不收,收下季,以减轻灾害对社会的损害。当然,抗御水旱灾害的积极办法首先是兴修水利。所以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⑤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都匠水工”)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可见,在古代,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水利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水利建设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是显著的。一方面,水利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变革;另一方面,社会制度的变革又反过来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大禹治水。那时社会已进入原始公社末期’主要经济形式由狩猎、畜牧向农耕过渡,农业已进入锄耕阶段,因此,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必然由丘陵向平原转移。而在黄河等大江大河下游平原生产和生活首先遇到的是洪水的威胁’在一次范围广大的洪水之后,发生了可歌可泣的史诗一一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治水是各部族大规模的集体行动,禹由于指挥成功,使他具有极高的威望和权力,在当时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分化的基础上,禅让制遂转变为世袭制,禹的儿子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治水活动在这次社会变革中,起着某种催化剂的作用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管子·度地》,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以下征引诸子语录均用此版本,不另加注版本.

②《逸周书·文传解第二十五》卷3,丛书集成本。

③《墨子闲诂·七患》,诸子集成本.类似的说法还见于《春秋穀梁传·庄公二十八年》、《淮南子·主术训》等文献。

④《汉书·食货志》卷24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⑤同①。

⑥周魁一,先秦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及其含义的初步解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1978年。3—4期.

水利发展受社会制度的推动或制约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大变革中,由于生产关系的改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春秋战国期间的水利建设和水利科学技术水平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后,进一步促进了水利,特别是工程规模巨大,涉及更大范围的治河工程和运河建设的发展,并在其后较长时期内保持着这种势头。不过,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政治失去活力,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妨碍了水利的进步。例如,清代乾隆年间钱泳在分析水转筒车难以推广的原因时说:“一(水)车需费百余金,一坏即不能用。余谓农家贫者居多,分毫计算,岂能办此。”①也就是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缺乏改革和进取,很难提出超出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要求,水利发展受到制约。经济的发展对水利的依赖尤其显著。隋炀帝开国之初就征发劳役二三百万兴修通济渠和永济渠,完成了全国航运网的贯通。开河劳动是极其艰苦和残酷的。隋炀帝开河的主观动力也曾一再引起讨论和争议,但一般对兴建大运河的实际效果却认识一致,杜佑(735—812)说:“自是天下利于转输”,“运漕商旅,往来不绝”②,是客观的评价。与隋代情况相类似,元代开国之初,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重心在南方的形势,更迫使它必须尽快兴修南北大运河,以沟通南北联系,稳定政治和发展经济。

农田水利的规模一般比防洪和航运为小,常有地区性的进展,并能取得更快的社会效果。例如,即使在分裂时期,地方割据政权为了自身的稳定和发展,也不能对关乎百姓生活和国力增长的农田灌溉事业掉以轻心。在战国时期,秦代为保证统一战争的胜利而于公元前246年兴建的郑国渠起到了“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③的作用,成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三国时,魏、蜀、吴各自在自己的领地上经营,以为兼并战争的资本,其中魏国邓艾在淮河南北发展灌溉屯田,不多几年就取得相当的成绩,“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每东南有事,大军出征,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④。唐末五代也是分裂时期,吴越国盘踞太湖流域一带,为了站稳脚跟,“尝置都水营田使以主水事。募卒为都,号曰撩浅。盖当是时方欲富境御敌,必以是为先务”⑤。进一步奠定了太湖地区农业和地区经济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甚至某任清明有为的地方官,也能领导当地群众,通过兴建农田水利工程,使当地经济面貌和社会秩序焕然一新。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唐州(今河南唐河县)曾因经济落后,许多居民或外迁或遁入山野与朝廷对抗,社会秩序混乱。曾有人建议撤消这个州的建制。嘉祐中(1056—1063)太守赵尚宽领导群众奋发图强。他们首先从水利人手,遵从西汉召信臣的做法,“引水溉田凡数万顷,变硗瘠为膏腴”,又向农民借贷耕牛和农具、种子等,只一年多时间,流民返乡和淮南、湖北内迁居民达2000多户。⑥赵尚宽也因此受到嘉奖。农田水利与地区经济的密切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钱泳:《履园丛话》卷3,笔记小说大观第25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②杜佑:《通典》卷l0、卷177.

③《史记·河渠书》卷29。

④《晋书·食货志》卷26.

⑤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⑥引自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标点本。开明书局二十五史本二千作二十,误。

(三)水利管理在水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正因为水利与社会政治经济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水利工程一般规模较大,涉及不同行政区划,更加需要政府出面来统一规划、组织和管理。所以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代政府都把水利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并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统一管理。在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典籍中,就有水利机构的记载。《尚书》记载“禹作司空”,“平水土”①。《苟子·王制》记载司空的具体职责有:“修堤渠,通沟浍,行水涝,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即管理防洪、除涝、蓄水、灌溉等水利工作是司空的职责。

水利机构的设置,实在是抗御水旱灾害和发展生产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不仅限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较早的亚洲各国,都把水利管理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1853年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②一文中就曾指出:“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在亚洲各国经常可以看到,农业在某一个政府统治下衰落下去,而在另一个政府统治下又复兴起来。收成的好坏在那里决定于政府的好坏,正像在欧洲决定于天气的好坏一样。”他在这里所说的亚洲,具体指的是古代的印度、美索不达米亚、波斯等国。也包括非洲的埃及。

中国的水利管理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在逐步加强,除中央政府中有专管部门外,地方政府也兼管水利,重要灌区还有专门官员负责监督。水利部门所辖治河、航运、灌溉等主要方面的管理逐步分工。唐宋以后,中央政府一般只负责治河、航运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则主要由地方政府甚至由灌区管理机构自行负责。水利管理中,除行政管理之外,古代也重视制定专门法规,唐代《水部式》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管理法规。后代治河、航运又进一步单独制定相应管理条例。灌区的管理章程一般由民间依据历史习惯制定。水利法规和行政管理的完善,是中国水利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水利的突出优点。而中亚地区许多古文明发祥地,之所以日后水利荒废,以至耕地沙漠化,管理松弛是否是原因之一?这个牵涉环境演变的问题,仍是目前许多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三科技和文化进步与水利发展

(一)水利与科技进步

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水利建设的规模和类型也首先决定于生产工具和材料。但在170万年前形成人类(云南元谋人化石距今170万年)以后,直到距今约l万年前,人类才进入新石器时代,并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水利也才有了原始的规模。最初的水利工程大约是池塘和井,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井大约距今5600年左右,③那是汲取生活用水的。进入原始公社末期开始使用铜器。出现了大禹治水那样大规模的水利施工。使用简陋的工具完成了艰巨的治水任务,不能不使后人景仰。至商代中晚期和周代,青铜冶铸技术达到成熟阶段。青铜工具普遍使用,促进农业和水利的发展。那时已开始用井水灌溉,并使用桔槔提取井水。井的衬砌质量也由木圈进步到瓦圈。《管子·乘马》还记载有依据地下水埋藏深度和相应的抗旱能力,把农田分作几类,并据以征收相应的赋税,可见井水灌溉已较普遍。此外,地面沟洫灌溉和排水也已开始普及。《周礼·考工记》中记述有相应于井田制的沟洫灌排系统。《周礼·职方氏》还对分布九州的适宜灌溉的地表水资源有系统的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尚书·舜典》,四部丛刊本。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65页。

③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中,在第二文化层发现一口生活用水井。第二文化层距今约5600年。参见梅福根、吴五贤《七千年前的奇迹一一我国河姆渡古遗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第6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这首先是基于铁工具的出现和应用。特别是战国时期生铁柔化等技术的发明,比欧美各国约早2000年以上。①它使我国钢铁产量和质量都大大超过其他文明古国,也使生铁广泛用作生产工具成为可能,这或许是我国先于其他文明古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铁工具的使用,使大面积的开垦荒地和从事农业生产成为可能,也为兴建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我国水利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今安徽寿县的芍陂、河北临漳县的漳水十二渠等大型灌溉工程;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和沟通淮河和黄河的鸿沟等大型运河;黄河大堤等防洪工程;以及至今让我们引以自豪的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一一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水利的发展基于科技进步的背景,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又反过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达到自流引水和排水的目的,必须进行地形测量。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已经开始应用原始测量技术,即所谓“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②,并由此推动了数学的进步。相传勾股定理就是在大禹治水过程中发现的。③而从《春秋左传》中记载的宣公十一年(前598)和昭公三十二年(前510)的两个修建城池的事例,可以看出当时对城墙和堑壕的土方量,所需人工和材料,劳工往返里程和所吃的粮食都有准确的计算。工程进展顺利,反映出当时数学计算已有较高水平。至于水利科学的产生,生产的需要更是直接的巨大动力。《管子·度地》是战国时期水利科学的代表作。其中记载了明渠水流坡降的计算方法,有压管道输水的基本原理,水跃消能的直观描述等水力学知识;最佳施工季节和土壤含水量掌握等土力学知识;堤防横断面设计和滞洪区设置;水利施工组织和工具配备等。其中的流体力学知识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此外,与农田水利有关的节气和物候知识也有系统地归纳。二十四节气中有关降水的就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以及白露、寒露、霜降等节气,而反映物候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等,也表明了作物生长期和需水状况。

(二)水利与思想文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与思想和学术气氛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封建制的蓬勃兴起,形成了新兴地主阶级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类似于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科学的促进。同时,科技进步反过来又促进了思想解放。例如,在奴隶社会古人对于水旱灾害的控制能力较低,把水旱的自然现象看作人力无法抗拒的天的意志。当干旱严重威胁到来的时候,不得不企求上苍的保佑。这种迷信的仪式叫作“雩”,“雩”礼还作为国家祭祀活动的一种,规定在国家典礼的《周礼》中。到了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大量兴建,人们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对水旱灾害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荀子(前313—前238)就曾一针见血的揭穿雩礼的虚伪,直截了当地指出“雩而雨何也?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④,既然求雨无益,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91页。

②《史记·夏本纪》卷二。

③西汉时期的天文著作《周髀》认为数学起源于大禹时代,三国吴人赵君卿注解说:“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乃勾股之所由生也。”参见钱宝琮校点,《算经十书》,中华书局,1963年,第14页。

④《荀子·天论》,诸子集成本。

还要行此大礼呢?他认为那是政治家为粉饰自己统治的缺陷而杜撰出一个超自然力的神,以欺骗百姓。并进而归纳出著名的唯物主义命题:“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①他对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力的赞颂是难能可贵的。晋代的傅玄(217—278)进一步表述了水利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他说:“陆田者,命悬于天。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则一年功弃矣。(水)田制之由人。人力苟修,则地利可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事。”②。这里所说的水田,泛指有灌溉效益的耕地。傅玄关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事”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不认为是水利改造自然的实践在人们思想中的正确反映。

对于先圣,古人有另外一种迷信。例如把大禹治水时因时制宜采用的疏导的方法,后人多视为经典和不可逾越的教条。战国时代的慎子公然对这种迷信提出批评说:“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九州四海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③痛快淋漓地指出,遵从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需求是治水的惟一法则。时代进步了,治水方法应该相应改变,不必拘泥先圣当年合理而现在过时的治水办法。当然,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并未就此完结,在整个封建时代,反映在治水领域里,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持续不断。

(三)中外水利科技的独立发明与相互借鉴

李约瑟(1900—1995)在其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性有时使人很为难。某些概念、某些学科和某些复杂的发明,有一种使人难以理解的习性,即它们的出现(甚或消失)在旧大陆的两端几乎是同时的。”④他所举出的实例是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中同时出现的齿轮和在公元前后在小亚细亚北部沿海和中国大约同时出现的水轮等发明。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往往源于生产的实际需要,但独立的抽象思维和缜密的科学推理,无疑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源泉。确实,中国和欧洲某些科学发现的同时性是大量的、令人费解的,甚至某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也是那样的不谋而合。例如,东汉时王充(27—97)在解释日月与地球作相对运动,表现为东出而西没时,以转动的石磨上爬行的蚂蚁来比喻。⑤而在大约同时的古罗马《建筑十书》中,对于天象的解释也采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比喻。⑥又如勾股定理的发明也大体是同时的。西方最早提出直角三角形三边比的特例,即3:4:5的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约前584—前496)。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记载了这一发现。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荀子·天论》,诸子集成本。

②宋·《太平御览》卷82l引《傅子》其中佚失的水字,据唐·马总,《意林》卷五,四部备要本,引《傅子》文补充。

⑧《慎子》,诸子集成本。

④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第二分册(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524—525页.

⑤汉·王充:《论衡》,《说日篇》,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第110~111页。类似的比喻会更早一些,因此《晋书·天文志》在用同样的蚁行磨上的比喻解释天象时,没有以王充为依据,而是举出更早一些时候的周髀算学家的认识,“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

⑥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205页。维特鲁威在这里也以放在制造陶器的转轮上的蚂蚁运动为比喻,“尽管蚂蚁对辘轳(转轮)的旋转是反向的,但必然会完成所要走的道路。而且靠近中心的蚂蚁当然很快地走完一周。在辘轳端部的圆周上行进的蚂蚁,尽管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可是由于圆周较大,完成它们的运行就要迟缓得多。”

⑦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建筑十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198页。

而我国最早记载勾股定理的是西汉时期的数学著作《周髀》,约当公元前100年前后。“但勾三、股四、弦五这个特殊例子的发现,可能是很早的”①。可以认为,中西方发现大约也是同时的。

水利事业范文篇6

一、水利发展状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水利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市现有大中型水库8座,总库容3.87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69亿立方米;小型水库110座,总库容0.63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洹河、金堤河、淇河、汤河等;过境河流有漳河、卫河。区域内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沟河23条,蓄滞洪区7处。人工渠道主要有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和万金渠等。万亩以上灌区7处,设计灌溉面积239万亩。机电井81543眼,机电排灌站467处。耕地总面积59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4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8万亩,旱涝保收田317万亩。水土流失面积2916平方公里,已累计治理2051平方公里。农村饮水困难累计解决197.16万人,农村158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

(二)“*”期间水利建设回顾

“*”期间,我市水利工作按照“用足境外配额水、设法蓄住天上水、尽量拦住过境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提高标准抗洪水、水土保持涵养水、处理利用污染水,关键措施在节水”的治水方针,围绕建设供水保障体系、防洪除涝体系和水资源管理体系三大目标,科学规划,灵活调整,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历史机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及水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促进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田水利建设

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动力,以节水灌溉、“三区一闸”、水土保持等工程为重点,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资金,通过广泛组织和深入发动,积极引导群众踊跃投工投资,持续掀起声势浩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年至*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新增30.66万亩,已达到443.9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新增143.38万亩,已达到357.66万亩;旱涝保收田新增17.52万亩,达到317.0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治理5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2051平方公里,以解决西部山丘区和东部苦水区的群众吃水困难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了34.5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15.55万人的饮水安全。安阳市也连续5年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市级“红旗渠精神杯”。

2、水利工程基本建设

“*”期间,我市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历史机遇,不断加快我市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实施了内黄县引黄补源、大功灌区节水技改、林州市引弓入城技改、洹河市区东段治理、茶店坡沟市区段治理、琵琶寺水库除险加固、南谷洞水库除险加固、洪水河改线、跃进渠节水技改、小南海泉域综合治理、婴儿沟综合治理、漳河护岸二期、马家岩水库、洹河河道治理、引岳供水、安钢电厂供水技改、永兴工业供水和环城河引水工程等18项重点水利工程,累计完成3.2亿元。

同时,加大前期工作力度,除已实施的项目外,完成了漳南渠、红旗渠、跃进渠三大灌区节水技改的前期工作,完成了《安阳市城市水系环境规划》、《安阳市水资源综合评价》、《安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规划》、《南海泉泉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保护规划》、《南水北调工程安阳市城市供水规划》和《洪水河治理规划》等。编制了安阳市环城河治理、洹河县区段治理、聂村沟、婴儿沟、御路沟等工程和小南海泉、洹河、滑县、内黄县生态恢复保护工程的可研报告。

3、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了普法宣传,健全了水资源管理体系,成立的水政监察支队,全面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出台了《行业用水标准》、《安阳市洹河管理办法》等文件,普及计量设施安装,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对全市主要入河、库、渠排污口进行了调查。市节水办、城市防汛办公室职能划归市水利局管理,全市各县(市)实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

对市区地下水源井进行全面普查,有计划地封闭自备井,减少地下水开采,制定了《人工回灌地下水工程试验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回灌地下水研究,做好水资源调配。

4、水利信息化建设

增建了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地下水观测井、卫星遥测通讯站以及水环境监测中心等,健全了水利信息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微波通信联通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岳城水库和部分局属单位;建立了防汛信息查询、地理信息、防汛视频会商、城市防汛可视网络测报系统;建立了洹河水文遥测及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初步建成了安阳市国家水文数据库系统;建成了联通全省水利系统的安阳市水利局办公业务网。

5、其它建设

依托水利行业优势,发展水利经济。积极开展城镇供水、勘测设计、工程监理、水利旅游等多种经营工作,深化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调动了群众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

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的勘测、设计、监理和咨询四大系列11个专业分别晋升为甲级资质。红旗渠风景区分别被国家旅游局和水利部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彰武南海水库风景区和洹河风景区被评为河南省省级水利风景区。

(三)水利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水利面临的形势

“九五”、“*”期间,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我市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防洪除涝、供水保障和水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同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事业的需求相比,基础仍然薄弱,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水利面临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二是随着国债资金规模的减少,对水利投资将产生一定影响;三是水的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我市水利事业要认清形势,克服不利因素,抓住我市加快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促进我市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安阳市水利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方面,有的还十分突出。

(1)水资源紧缺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市当地水资源总量约为16.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22立方米,分别约为全国和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7和2/3;亩均水资源量为301立方米,分别约为全国和全省亩均水资源量的1/6和3/4,属资源型缺水地区。为了满足城市生活、生产和农业灌溉的用水需求,致使地下水严重超采和挤占生态用水,全市形成4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并出现以城镇水源地为中心的中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由于大量挤占了水生态环境水量,致使城市和农村的沟渠要么成了排污沟,要么成了涸河,严重破坏了人们居住和生存的环境,与目前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不相称。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市缺水量约3.63亿立方米。由于缺水,进一步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造成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地区间争水,水事纠纷不断发生。

(2)防洪除涝工程标准偏低,安全隐患多。安阳市城市防洪达不到部颁设防10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洹河市区段已治理部分仅达50年一遇标准,下游于曹以下段河道没有治理,泄洪能力仍然受限,对市区安全依然构成严重威胁;市区沟渠、洪水河及相关支流未治理。各县(市)县城(市区)防洪标准达不到部颁防洪标准。如金堤河、汤河河道等未治理。面上沟河排涝标准较低,淤积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排涝能力低,极易形成内涝;石门水库、双全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严重,全市60座病险小水库未得到治理,严重威胁下游安全。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尚未启动。

(3)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时期我市洹河城区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总体上水环境恶化未得到根本遏制。全市废污水排放量1.699亿立方米,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沟渠、河道及水库,使得水质普遍严重污染。岳城水库水质较好,基本达到饮用水标准,彰武水库水质在III—IV类之间,但两水库上游及周边污染源仍有扩大趋势。河流除淇河水质尚好外,洹河、汤河、卫河、金堤河、洪水河等水质均在V类以上;环城河因为生活污水排放,也是污染严重,水质属超V类水质。严重超标的地表水下渗影响地下水质,引起水生态系统恶性循环,导致全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卫河水污染严重,沿河一带地下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内黄、滑县苦(氟)水没有得到根本治理,“*”时期尽管启动了饮水安全工程,但上述地区仍有158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城市供水安全体系基本完成,但我市的水源地保护工作还未开展,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突发性的水质污染仍有威胁城市饮水安全的可能。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916平方公里,已累计治理2051平方公里,还有86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山区开矿、修路不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且已治理面积仍存在质量、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尚需巩固提高,因此保护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4)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与浪费现象并存。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水环境的恶化。除林州山区外,安阳市地下水普遍超采,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地下水埋深市区局部超过40米,内黄县、滑县和汤阴县一般在20米以下,超量开采将会引发局部地区地面沉陷。与此同时,水资源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不高。工业水重复利用率只有78%。大部分城市居民节水意识虽有所提高,但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较低。高标准农业节水面积偏少,节水效果不显著。灌区大部分未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渠道老化失修,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较低,仅有0.35,农业灌溉条件落后。漳河客水资源利用不充分,彰武水库每年都有大量弃水,雨洪资源利用工程较少。

(5)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调配和监控力度不够。截至*年底,我市各县(市)已基本实现了水务管理一体化,但市级水务管理体制还存在不统一的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实现联合调度、统一管理和实时监控,用水水价体系与不同水源、不同用水户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不能较好地起到鼓励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经济杠杆作用。

二、“*”水利发展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目标,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四种观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妥善处理好水利事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安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

1、搞好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做好安阳市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配置规划,争取在“*”内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完成马家岩水库和彰武水库扩容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的利用;积极开展城市雨水利用工作,解决城市环境用水需要。全面主动应对干旱、重视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安阳市缺水抗旱预案,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产和生态用水。

2、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巩固农村人饮解困成果。按照安全饮水标准,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相结合,重点解决沿卫河一带污染水、高氟、苦咸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及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问题。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搞好水源区安全防护、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完善水源地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3、加强防洪体系建设和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管理体系,科学安排洪水出路,有效规避、控制和分散洪水风险,加强防御山洪工作,合理利用雨洪资源。进一步完善防洪预案,提高防洪应急管理能力。完成洹河县区段治理工程和洪水河治理工程,确保安阳市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做好洹河分洪道建设规划,远期使安阳市城市防洪达到100年一遇部颁标准。指导县(市)做好县城的防洪规划。开始实施七大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管理。

4、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为目标,提高农业节水灌溉标准,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加快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工程实施,提高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工业产品生产或服务的用水量定额,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器具使用普及率,初步建立起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等制度,强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深化水价改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积极采取综合应用节水措施,有效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5、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以城市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两河(洹河、洪水河)、一环(环城河)”治理工程为重点,逐步提高城市水生态环境,“*”末安阳城市基本形成“两带、一环”的水系景观框架。继续推进全国地下水保护试点市建设,做好小南海泉、洹河、滑县、内黄生态恢复补源工作。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完善水功能区划管理,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机制。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逐步实施纳污总量控制。加强地下水的管理,研究编制安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制定地下水管理办法,加大地下水限采力度。搞好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使之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度假、弘扬水文化的好场所。

6、深化水利体制制度改革,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力争实现城乡水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主水与客水的统一配置,取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再生水回用的统筹安排,水量、水质、水能和水域的统一管理。积极探索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工程代建制度,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动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水价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水行政审批,提高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能力。加强水利信息,强化社会监督,推进水利政务公开。通过完善预案,增强应对各种水事危机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水行政决策咨询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我市水利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水利优秀人才队伍。

(三)发展目标

1、协助上级部门完成南水北调总干渠工程,做好安阳市南水北调受水区配套工程规划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完成马家岩水库、彰武水库扩容工程建设。

2、解决农村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乡镇供水能力,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

3、完成洹河、洪水河治理工程,使安阳城市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面上沟河满足除涝标准,现有中型病险水库全部得到除险加固,部分重要小水库得到治理。

4、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万亩,旱涝保收田达到32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10万亩。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5。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累计达到2451平方公里,治理度平均达到80%以上,拦渣率达到90%以上。

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6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80立方米。城镇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控制在20%以下。新建筑节水器具安装率达到100%,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0%以上。

6、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管理体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7、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实现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三、“*”时期水利发展的总体布局

根据我市水资源紧缺、水生态环境恶化、防洪工程标准偏低的实际状况,要采取“开源节流”、“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环保“应对措施,继续坚持”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提高标准防洪水、水土保持涵养水、处理利用污染水、关键措施在节水”的治水方针。加强水资源管理、饮水安全、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通过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末我市初步形成水资源配置合理、饮水防洪安全保障有力、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人水和谐相处的局面。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1、水资源状况

我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量不能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需要。目前,我市正常年份需水量约为21.1亿立方米,水资源可供水量约为16.3亿立方米,缺水4.8亿立方米。通过节水,预计到2010年总需水量为20.6亿立方米,缺水量将达到4.3亿立方米。

2、水资源开发利用

“*”期间,我市将完成以下水源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阳段: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全长65公里,总投资约35亿元,我市年分水3.34亿立方米。

马家岩水库:水库总库容279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101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9920万元。水库建成后,平水年可向红旗渠补充水量4540万立方米。

彰武水库扩容:彰武水库经除险加固后,防洪标准已达到设计要求,进一步完成彰武水库131米高程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使正常蓄水位由128.7米提高到131米,增加兴利库容1045万立方米。投资5600万元。

同时,要加快农村和城市集雨工程建设研究,以充分利用雨洪资源。要用足用好国家分配的引漳用水指标,积极开展滑县、内黄引黄工作,充分发挥大功引黄工程效益。

3、节约用水

(1)加强农业节水

全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77%。以建设全国节水示范市为契机,继续扩大节水灌溉面积。一是提高节水灌溉标准,因地制宜地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减少灌溉水的浪费。二是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行科学的灌溉制度,完善田间工程设施,提倡沟灌畦灌。三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低耗水、高效益农业。四是加大灌区节水技改。我市在“*”期间安排部分大中型灌区节水技改,渠系平均水利用系数达到0.50。包括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大功等大型灌区和豆公、琵琶寺、淇河、珠泉等中型灌区。

红旗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干及干渠清淤118公里,防渗衬砌90公里,维修加固建筑物5座,工程总投资2999万元。

跃进渠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工程:总干渠流石坡等段明渠改暗渠,隧洞塌顶段的砌拱加固,渠道衬砌和渠墙加高,总长度为41.075km,工程总投资2995万元。

漳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干渠28.7公里的渠道清淤、防渗,环山干渠3.75公里的渠道防渗及节制闸工程,工程总投资为3000万元。

滑县大功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城关、枣村、贾公、五干排、泥马庙干渠上桥、涵、闸工程,计划投资3000万元。

(2)提高工业节水

要统筹考虑全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条件,调整工业结构布局,实施以水定产,严格限制高耗水项目立项。工业用水要深入开展管理型节水、技术型节水、工艺型节水。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2%,万元产值取水量降至80立方米。

(3)重视城镇生活节水

加强生活节水宣传,合理调整水价,积极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新建筑节水器具安装率达到100%,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0%。加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市污水回用率达到60%。

4、水资源保护

以恢复保护地下水和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研究编制安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制定地下水管理办法,加大地下水限采力度。加强对小南海泉、彰武水库和岳城水库水源地的保护,界定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加强卫河、洹河等主要河道水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对入库、入河排污量实行总量控制,使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II类标准,农村饮用水质得到改善。

(二)供水安全保障

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逐步实施分区、分质供水,提高雨洪资源的利用和中水的回用率。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饮水安全、粮食用水安全、经济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的要求。

1、饮水安全

城市生活用水标准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解决农村60万人的饮水安全,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或《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采取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相结合形式,供水入户率达到95%。水源水量保证率严重缺水地区不低于90%,其他地区不低于95%。进一步探索、创新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机制和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补助为主,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自筹为辅的投资原则。

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搞好水源区安全防护、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等工程建设。完善水源地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性污染事故的能力。

2、城市供水安全

积极扩大工业使用地表水的规模,建设对安钢中板厂、安玻集团、电厂等大型用水户的用水专线,确保对我市重点工业企业的供水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主要考虑用处理过的污水回用和雨洪水。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铺设中水利用管道,尽可能使用处理过的污水,同时在现有河沟上建设蓄水工程,结合小区建设兴建蓄水池等雨洪水蓄水设施。

(三)防洪工程

对洹河、洪水河、汤河等河道进行治理;完成中型及重点小型病险水库加固;综合治理安阳城市水系,疏浚平原地区排涝沟河;抓紧蓄滞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基本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利用洪水的转变。

1、河道和滞洪区

——洹河:治理河道53.05公里,工程总投资12275万元。经过治理后,可使洹河市区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县区段达到20年一遇。加快修建洹河分洪道的前期工作,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建设,远期使城市防洪达到100年一遇的部颁标准。

——洪水河:规划对黄张村至京珠高速段22公里河道,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工程总投资11000万元。

——金线河:规划对洪岩村至河口段8.42公里的河道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右堤按100年一遇设防。

——张北河:张北河发源于石岩村,经王潘流入市区。规划对漳南总干渠胜利洞出口至入洪水河口的8.02公里河段按照50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

——白沙河:白沙河是洪水河一大支流,规划从铁路东开始治理,重点加高左堤,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防止洪水进入市区。

——汤河:汤河穿越汤阴县城,规划对汤河水库以下至入卫河口处42公里河道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治理。

——金堤河:金堤河是滑县县城的一条主要排涝河道,由于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排涝能力大幅下降。规划对八一闸至老爷庙39.55公里河道清淤疏挖。

——卫河浚内沟口:浚内沟是卫河小滩坡滞洪区内的一条主要退水沟。规划对卫河右堤的堵复、浚内沟入卫河口处建防洪闸及二道防线部分堤段培厚加宽。

——滞洪区:安阳市跨海河和黄河两大流域,共涉及蓄滞洪区7处,即黄河流域的北金堤滞洪区及海河流域的长虹渠、白寺坡、小滩坡、任固坡、广润坡、崔家桥滞洪区。7处蓄滞区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避洪设施少、标准低,加之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滞洪,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遭受严重损失。规划对7处滞洪区进行工程建设和安全设施建设。

2、水库

——石门水库:总库容109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44万立方米。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2416万元。工程实施后,防洪标准将提高到500年一遇,为水库的安全运行奠定可靠基础,同时可以补充当地的浅层地下水和淇南灌区的灌溉水源,大大改善农田生态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此外,还可发展水库养殖。

——60座病险小水库:我市现有小型水库110座,总库容6365万立方米,总兴利库容3672万立方米。目前,有60座小水库存在病险隐患,其中37座达不到部颁防洪标准,有27座水库工程存在严重问题。病险水库的存在,极易造成险情,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期间,对27座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使其达到部颁防洪标准。工程实施后,可有效发挥其防洪和灌溉效益,有力地促进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3、城区水系治理

安阳市城市水系可概括为两河、一渠、十一沟及诸多坑塘。两河即洹河和洪水河,一渠即万金渠,十一沟是指流经城市内的11条沟渠,包括铁西排洪沟、安丰沟、御路沟、漳涧沟、聂村沟、婴儿沟、邱家沟、瓦亭沟、茶店坡沟及胡官屯南沟、北沟。坑塘主要指老城13座坑塘及城市内现有的一些人工湖和池塘。“*”期间,完成对环城河、洪水河的综合治理,使环城河成为市区的一条绿色水带,洪水河与洹河相呼应,市区北侧以洹河为纽带成为历史文化风光带,南侧以洪水河为纽带成为自然景观风光带。对市区安丰沟、婴儿沟、聂村沟、瓦亭沟、御路沟等排水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标准按照2年一遇城市排涝标准。建设西区截流沟,连通万金渠与洪水河,将南水北调总干渠以东,万金渠以南,洪水河以北的大范围降水,截流后汇入洪水河。

对城市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后,城市水系水质将得到大幅改善,同时可美化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

(四)水生态环境保护

1、水污染防治

做好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管理工作,完善水质监测系统,核定不同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确定河流水体的纳污总量,全面加强河流、水库、灌渠排污口和地下水量、水质监测,对用水和排污实施有效监控,创建人水和谐的水环境。

严格执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入河湖排污口审批和管理,尤其要强化重点用水大户排水水质的监督管理,控制水功能区的污水排放。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严格限制保护区内的各项开发活动,严禁一切排污行为。城区水系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市区生活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全市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

积极参与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铁西宗村、西区安钢两个10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开发区8万吨、洹北9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防止水污染。

到2010年,水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河流、水库水体水质均达到III——IV类水以上。

2、水土保持治理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以预防保护和有效监督为主,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

“*”期间,平均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要达到80平方公里。2010年,力争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51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465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治理度平均达到80%以上,拦渣率达到90%以上。全市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明显好转。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扩大城市植被覆盖率,搞好城市蓄排水工程建设,增强地面纳雨、固土能力,城市开发建设活动要采取措施,对开挖面、堆土场和弃土、弃渣要进行防护,减轻水蚀和风蚀,做到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步,使城市的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

在加强人工治理的同时,加大封禁保护的力度,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促进植被恢复,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

3、生态恢复保护工程建设

以恢复保护水生态为重点,通过建设蓄水工程补充地下水,控制排污总量,防止水质污染。根据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期间,分步实施以下工程。

——小南海泉生态恢复保护工程:通过对涌泉区河道清淤、护岸、污水截流、加固等措施,使小南海泉年增加涌水量明显,水质得到净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

——洹河生态恢复补源工程:新建殷墟橡胶坝船闸枢纽,改造东风橡胶坝,结合洹河分洪口新建秋口拦河节制闸;在洹河西高平~蒋村河段建两座低溢流坝,补充地下水。每年可补充地下水1200万立方米,同时也可美化城区水景观,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

——滑县生态恢复补源工程:以大功河为主干,建4处蓄水补源工程。项目完成后,总蓄水量达800万立方米,可增加调蓄能力540万立方米,实现补源面积49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2986万元。

——内黄县生态恢复补源工程:以引黄补源工程及卫河为主干,开挖34公里河道工程,建相应节水闸、退水闸等建筑物。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

(五)水利信息化

采用先进技术,逐步建立起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相适应的能有效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利信息化体系,“*”期间,建立水利公用信息平台为各个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运用提供统一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管理体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重点建设和建成我市防汛指挥、水利政务、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资源管理决策、水质监测和评价、水保监测与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利规划设计管理8大应用系统;培养和造就一支水利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

(六)水利旅游

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保护水环境的前提下,以水利工程为依托,充分利用山林、水面、工程景观,积极开发建设水利风景区,大力发展水利旅游产业,创建水利旅游精品,打造水利旅游品牌,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建设成为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国家水利风景区红旗渠旅游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彰武南海山水风光、太行平湖南谷洞、小流域生态旅游、环城河水乡风光、洹河及洪水河风景区、南水北调清水走廊等资源优势,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旅游风景区开发建设,培育水利旅游精品。到2010年,全市水利旅游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完美统一。

四、“*”水利重点工程建设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期间,在工程安排上,首先安排饮水安全工程;其次,合理配置水资源,结合城市防洪,逐步治理城市水环境;第三,水源工程,实施南水北调及配套工程,彰武水库扩容;同时,适宜安排灌区节水、生态恢复、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等工程。

“*”期间全面实施“1286”重点工程建设。“一”是以城市水系景观建设为中心,“二”是建设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市和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八”是完成南水北调安阳段总干渠、马家岩水库、彰武水库扩容、石门水库除险加固、红旗渠、跃进渠、漳南渠灌区节水技改、洹河县区段治理等8项重点工程建设,“六”是解决农村6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完成上述工程建设任务,初步测算共需投资42.97亿元,其中南水北调投资35亿元。初步计划争取省以上水利资金2.94亿元(不含南水北调投资35亿元),市级财政安排资金3.11亿元,县乡投资1.92亿元。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水行政管理,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

按照水利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水,依法行政。首先要依据上级部门出台或即将出台的管理细则、办法,抓紧研究制定《安阳市河道堤防修建维护费征收办法》,多渠道筹集修建维护资金;制定《安阳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办法》,为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政策支持,确保饮水安全;制定《安阳市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办法》,对超采区开发利用地下水实行严格控制。其次要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项目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杜绝用水不合理项目的立项,确保工程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第三完善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形成以市、县水行政为主,建立与相关部门相协调的水行政执法网络体系。通过水行政的制度化、规范化,营造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

(二)积极探索水利投资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资体系

多年来,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都是政府投入,随着水市场的形成,大多数水利工程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所以在水利资金投入形式应有所改变。首先分清是社会效益型工程还是生产经营型工程。社会效益型的水利工程以政府投入为主,对生产经营型水利工程,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的管理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其次对已有的水利工程,根据工程性质,采用拍卖、租赁、承包、出售、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办法吸纳社会资金,所得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投入。第三制定优惠政策,利用投资、收费、价格等经济手段,保证投资者的一定利益,鼓励社会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第四对于农村水利工程,采用政府适当补助和扶持政策,调动广大农民水利投入的积极性。

(三)坚持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做好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

1、实施“科技兴水”战略

加大水利建设步伐,必须实施“科技兴水”战略,把水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要发挥计算机信息处理优势,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防洪调度决策、水环境保护以及其他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努力提高全市水利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结合我市水利实际,进行节水技术的研究,大幅度降低单位工业产品的耗水量。积极推广管道输水、喷、滴、渗、微灌高效节水技术。采取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对排灌技术、平原地下水调蓄技术、水库风险调度技术、城市和农村雨洪资源利用技术、分区分质供水等我市水利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重点研究。要重视和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提高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2、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培训

建立健全各级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技术推广网络,加强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情报工作,加强水利教育和技术培训,努力培养造就适应现代化水利需要的水利科技专家队伍和水利干部职工队伍,以推进安阳市水利事业的发展。

3、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加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充实完善项目库。结合我市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实际,要编制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供水规划、城市水生态建设规划、水源地保护规划及安阳市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配置规划、安阳市雨洪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规划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人水和谐的原则,使每个规划同省水利发展规划及流域规划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兴利与除害、开源与节流的关系。突出特色,把握重点,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对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要充分论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力争纳入省发改委项目库。在规划期内,对规划实行动态管理,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对条件成熟的项目,要抓紧实施,使之尽快发挥效益。政府要加大前期工作投入,按照“分级建设、分级负担”的原则,划分事权,明确责任。发改委与财政部门要把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列入计划,安排专项资金。认真做好水利建设项目的科学规划工作,为水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水利事业范文篇7

凉州区水利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制定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政策方案,结合水利系统实际,在局属事业单位内部全面推行了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水利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基本情况

凉州区水利局现有独立核算单位19个,其中科级事业单位17个,企业单位1个;现有正式职工2030人,其中干部329人,固定工552人,合同工1009人,集体工140人;现有离退休人员270人,专业技术人员47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56人,初级职称411人;有管理运行人员1416人,综合经营人员614人;有本科以上学历95人,大专学历365人,中专学历578人,高中以下学历992人。

第二批事业单位改革涉及12个单位,共有在岗职工1414人,其中干部223人,工人1121人,专业技术人员337人;本科以上学历47人,大专316人,中专469人,高中及以下576人,50岁以上81人,56岁以上42人;中层管理干部193人,中层管理机构100个。

二、改革中的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协调指导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凉州区水利局于二○○六年四月十七日召开了水利系统第二批事业单位改革动员大会。会议传达学习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第二批全区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总结了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了第二批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法和步骤。并印发了《凉州区水利局关于第二批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安排意见》

按照水利系统事业单位改革会议的安排,各单位高度重视这次改革,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并安排了具体负责人,把改革的任务落到了实处。为了加强领导,水利局还抽调专人成立了水利事业单位改革办公室,由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具体指导全系统的改革和各单位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全系统共成立改革领导小组10个。通过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明确责任,强化指导,确保了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深入宣传发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水利局的统一部署,各单位在职工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认真传达学习了有关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文件,明确了这次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改革的必要性,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广泛征求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研究了本单位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在改革中可能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实事求是地测算了本单位的岗位人员编制情况,多次召开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改革实施方案,探索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分配激励机制,制定了岗位考核、工资分配、人员分流等一系列的制度办法。在宣传学习中十分重视职工的思想动态,广泛听取群众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对职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力求做到文件内容人人清楚,改革精神深入人心,要求广大职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到改革当中来。通过学习宣传,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行动,为顺利推进改革解除了思想障碍。

(三)、充分发扬民主,职工积极参与

在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在职工中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广泛征求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人员聘用制度实施方案及意见调查表发到每一位职工手中,征询他们的意见及建议。岗位说明书、部门和岗位职责也由各部门和职工共同制定。群众的充分参与是对改革的有效监督,正是有了群众的充分参与,使整个改革工作气氛活跃,保证改革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

(四)、认真开展调研,切实制定方案

各单位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找出本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认真分析研究了本单位的内部机构和岗位编制的设置、竞争上岗办法、聘用管理办法、内部分配办法以及未聘人员分流安置办法,制定了定岗定编方案,拟定了岗位职责,起草了各岗位的职位说明书。各单位的《实施方案》经多次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广泛采纳了一线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方案仔细斟酌,进行了反复修改后报水利局改革办审核。水利局从全局出发,对全系统从业人员按干部、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学历状况、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进行了统计分析,摸清了全系统职工的基本情况,对各单位的改革方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通过调研和审核各单位的改革方案,我们认为基层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有的机构业务重叠交叉,有的业务量很小,有的名称与所开展的业务不够一致。因此,我们要求各单位统一了内设机构,将各单位原有的政工股、人秘股、行政股统一改称为办公室,井泉灌区的打进队统一改称为抗旱服务队。同时撤并了一些业务重复交叉、业务量很小的机构,如西营水管处将原有的四干林场并入第四管理站,四十里水厂和空星墩水厂整体并入农村供水站,撤销了水库土场,相关工作由水库管理所承担。

通过进一步梳理,进行分类指导,统一了各基层单位内设机构名称。

统一机构名称后黄羊、杂木、金塔、西营4个水管处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水利股、工程股、财务股、水政股、水利经济股、农村供水股及相应的水库管理所和干渠管理站。

清源、金羊、永昌3个水管所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水利股、财务股、水政股、抗旱服务队和相应的乡镇水管站,并可按各自的实际情况合并业务相近的机构。

水土保持工作站内部机构设置为:办公室、水利水保股、水保预监股。

各单位内部的经营性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置。

按照水利局改革办的意见,各单位对实施方案进一步地修改完善,形成了方案定稿,经水利局转报区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各单位的《方案》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竞争上岗办法操作性强;内部分配办法打破了现有的分配机制,适当拉开了收入差距;未聘人员分流安置有序,《方案》符合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五)、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实行全员聘用制

1、岗位设置

在岗位设置上,各单位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提出内部岗位设置方案,从各自的实际需要出发,因事设岗,以岗定员,核定岗位编制。同时,水利局要求各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岗位的设置:山水灌区机关股室设1名正职,1名副职;各站、所等基层单位设1名正职,视工作量或承担任务的大小设1—2名副职,副职不能超过2名。其它单位机关股室设1名正职;各站、所等基层单位设1名正职,1名副职。

2、全员离岗

岗位和编制重新设定后,实行全员离岗,即全体在职职工(包括干部、工人、劳动合同工)一律打破身分界限,脱离原工作岗位,成为单位内部的自由人,经过自己认真地学习认识和慎重考虑,充分认识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找准自己的位置,尽量给自己一个正确地定位,然后以自己的实力报名竞争能够胜任的岗位。

3、自愿报岗

为了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事业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所有职工都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报名竞争自己选择的岗位。自愿报岗一人可以填报多个志愿,最终通过竞争确定一个岗位。自愿报岗人员经资格审查和单位公示后,符合条件者参加竞争上岗。西营水管处各站段的炊事员多年来一直是雇用当地的农民。在这次改革中他们把炊事员也定为一种岗位,并给予优厚的福利待遇引导职工自愿报名。起初他们把炊事员定为三类岗,尽管有优厚的待遇,但由于职工认识上的偏差和多年来的习惯使他们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因此无人自愿报此岗。处领导通过调研,与职工谈心,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将炊事员岗调整为二类岗,并向报炊事员岗的职工做出了三项保证(即:保证双休日正常休息,保证不承担其它工作,保证每年一套工作服),给职工吃了定心丸。许多职工跃跃欲试,几十人自愿报名竞争炊事员岗位,最后有19人竞争到了炊事员岗位。

4、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严格按照笔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评价等程序进行。水利局要求各单位的笔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集中进行。

水利局领导分工负责,每个考点由1名局领导带领2名工作人员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区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在局领导的陪同巡回督查,并邀请区电视台的记者也进行了跟踪报道,确保了笔试、演讲答辩程序严谨,工作严肃、竞争有序。

为了严肃考场纪律,成立了考点机构,制定了考场纪律,有的单位借用附近学校的教室布置了考场,还聘请了学校老师担任监考。全体职工按照自己所报的岗位分类答卷。考场秩序严肃紧张,井然有序,气氛良好。试卷命题紧扣当前形势和水利行业特点,职工答题认真严谨,考出了水利职工扎实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达到了公平竞争的目的。

演讲答辩分演讲和答辩两个步骤进行,首先由竞聘者进行竞岗演说,然后竞聘者在现场抽取答辩题,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答辩。在答辩中,竞聘人员个个胸有成竹,思路清晰,体现了各自的应对能力,展示出良好的个人风貌和综合素质。评委会从竞岗人员的身体条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敬业精神、组织领导能力等各方面提问考察了本人的综合能力,对每一个竞岗者给予了科学、客观、合理、准确地评分。

在民主测评环节,全体职工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竞岗者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了全面的测评,客观公正地评价了竞岗者的能力水平。

在组织评价环节,单位领导班子根据竞岗者笔试、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结果和平时工作表现,对每一个竞岗对象进行了综合考评。讨论确定了拟聘人员,并以张榜公布的形式进行了公示,最终确定了岗位人选。

据统计,全系统共有1301人参加了竞争上岗,其中竞争中层干部的230人;178人竞争到中层岗位上,其中一般职工竞争到中层岗位的12人,原中层干部落聘29人;一般岗位竞岗人数1149人,竞争上岗1094人;待岗74人。待岗人员通过培训学习、内部转岗、停薪留职等渠道,全部进行了妥善安置。待岗人员认识明确,情绪平稳,目前无上访或对改革提出异议的。

5、聘用管理

在改革中,我们把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基本用人制度作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平等自愿、协调一致”的原则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签定了岗位聘用合同,确定了聘用关系,明确了试用期限、聘用期限、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聘用终止的条件、违犯聘约的责任。在人员管理上,我们针对不同人员、不同岗位和业务特点实行分类管理,打破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对中层领导干部在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实行公开述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改变了以往中层干部单一委任的传统做法,同时实行“公示制”。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按照评聘分开,强化聘任的原则,根据岗位设置、结构比例、职位要求和任职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特别是技能和服务态度决定聘用对象,被聘人员聘到什么岗位,就享受什么岗位待遇。如黄羊水管处有专业技术人员104人,通过这次竞争上岗,只有55人竞争到了专业技术岗位上,其他48人竞争到了一般管理岗位,只能享受一般管理岗位的待遇,1名技术员落聘待岗。对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根据工作任务和需要,在核定的岗位限额内依岗定人,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聘用制管理。

同时,对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的组织管理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考核结果作为职工晋级、续聘、分配、奖惩、解聘的主要依据。

(六)、搞活内部分配机制,实行工效挂钩的分配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水利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改革主要是实行绩效工资制,采用与岗位风险、责任程度、技术含量、工作量大小结合起来,把工资与绩效挂钩,实现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成按职能、绩效拉开一定差距的分配制度。在实际操作上,采用死套活拿的办法,打破了现有的工资分配制度,将人事部门核定的工资作为档案工效,把工资构成中职务工资作为固定工资,以保障职工基本生活,把津贴作为活的部分,建立津贴帐户,进行二次分配。

(七)、广开渠道,妥善安置未聘人员

有竞争就会有淘汰,因此我们在这次改革中十分重视落聘人员的安置,本着“单位内部安置为主,空岗优先安置,鼓励自谋职业”的原则,通过以下几种渠道安置:

单位内部转岗。对未聘人员,各单位及早着手,通过各种渠道,以局多种经营为主,开辟新的就业岗位,采取单位内部转岗聘用的办法进行安置,中层干部落聘后竞争一般管理岗位,一般职工落聘的安排到多种经营项目上。如黄羊水管处用承包经营的办法,将19名落聘人员安排到了农林场;西营水管处利用职工参股的形式创办了预制厂,分流职工30名。

内部待岗。落聘后在单位安排临时岗位,发给一定比例的生活费,待岗期满后给予二次竞岗的机会。

进修培训。立足于挖掘未聘人员潜能,组织未聘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鼓励他们学成后参与二次竞聘。有的单位将未聘人员送到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学成后回单位竞争上岗。

鼓励停薪留职,自谋职业。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未聘人员达成协议,鼓励和支持未聘人员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

三、改革取得的成效

1、精减了机构,使岗位设置趋于合理

撤销了水利综合服务站和水利医务室,将它水电技术学校整合区教育局管理。第二批事业单位涉及到的12个单位现已精减为9个,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0个缩减为90个;中层管理干部由193人缩减为182人,在岗职工由1414人缩减为1386人。改革后的机构运转协调,人员精干高效,初步展示出了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2、改革运行机制,增强了内部活力

一是实行了中层干部聘任制,打破了干部职工的身份界限,中层干部一律实行竞争上岗,由过去的“少数人选人”变为现在的“多数人选人”。通过竞争上岗选拔的中层干部文化层次更高,业务技能更强,更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竞争上岗后,中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上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广大职工负责。更加明确了工作责任和目标,使他们既有了压力,又有了动力。通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解除了职工与单位的行政依附关系,扩大了单位自主权,理顺了干部职工管理体制,极大地改善了“有人无事干,有事无人做”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单位活力有了明显增强。

3、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了广大职工的竞争意识

通过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根本上打破了用人上的终身制和铁饭碗,既给职工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增强了职工的竞争意识。

改革使职工普遍认识到“不爱岗就要下岗,不敬业就要失业”,“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后天努力找工作”。有竞争就有危机,有危机就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通过竞争后上岗,职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竞争意识、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每个职工都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服务质量,形成了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工作氛围。有的职工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加班不要报酬,有的主动创新工作方法,有的积极向领导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主动当好领导参谋助手,通过竞争上岗的中层干部,广泛团结同志,主动征求群众意见,研究科学的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

四、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推进改革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区委、区政府和区事业单位改革办都非常重视水利部门的改革,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水利基层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对水利改革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作了重要指示。水利系统各单位主要领导都做为第一责任人,并将改革列为单位的重点工作来抓,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2、做好稳定工作是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前提是要保持稳定,目的是增强单位活力,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从职工的思想工作入手,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职工明确认识改革的目的意义,积极地投身改革,以平和的心态参与改革,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3、搞活内部分配是改革的关键。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是调动各类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所在。改革中,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重贡献、重实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对工资中的津贴部分实行了二次分配。实行重岗重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工效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分配真正起到了激励和导向作用。

4、实行全员聘用制是改革的核心。实行聘用制,打破了用人上的终身制,打破了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使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体现了单位用人的自主权和职工择业的自主权,形成了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同时,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力义务。使管理更加规范,用人更加灵活。

五、今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

根据水利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下一步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强化聘用制管理和聘后管理工作,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1、不断完善岗位设置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各单位相应的岗位设置还要做进一步地完善和调整。最终建立一个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变化而完善自身的岗位设置体系和岗位设置制度。

2、强化聘用制和聘后管理

如何使聘用工作更加透明、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岗位需要,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的工作,同时如何加强聘后管理、加强考核的客观公正性,也需要在今后的聘用工作进行探索和实践。

3、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水利事业范文篇8

1.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本身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

1.2财务科目分类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明显滞后。多年的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业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而引出了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于如何处理这些会计业务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大多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主旨,它不同与企业生产物质产品,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相对清晰的特点。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的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的摊销进去。因此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以及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造成一定的困难。

2水利财经工作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适应水利建设需要,加强制度规范

①切实加强水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基层水利部门要把涉及民生水利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作为基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预算安排、项目确定、落实配套、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都需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科学安排,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

②规范财务票据。鉴于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靠税收收入的实际,为使税收收入按时足额缴入国库,同时为规范财务票据,在支付每笔工程款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代扣代缴税款,由纳税人向当地的税务机关提出纳税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后,按照工程款的实际发生额核定纳税税额,缴纳税款,开具专用发票。一是规范了财务票据,为财务检查、审计等提供了有效合法的原始凭证;二是杜绝了纳税人偷逃税款、弄虚作假的现象;三是实现了“以票控税”的目的,取得了有效征税的良好效果。

2.2适应水利发展需要,加强资产经营管理

①加强水利资产价值管理。基层水利单位要现实解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必须着力抓好水利经营管理工作。以财政投入为保障,经营管理为补充,资产管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基层水利单位改革和发展。大力开展水利多种经营,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理财范围。在全国3000多亿水利固定资产中,75%以上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如堤防、闸坝、涵洞、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等,这些资产在基建竣工验收后,在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账目就不再作任何反映,其带来的效益及价值补偿,也得不到体现。必须加强这些资产的价值管理,在其寿命期内必须有账面价值,虽不提折旧,但在财务报告补充资料中应反映其磨损状况或反映其当期评估价值。

②加强水利无形资产管理。水利事业单位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建设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劳动,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宝贵资源和科研成果,如泥沙开采权、库区和河道两旁的土地使用权、堤坝的通行权、水面航行权、水面养殖权及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具有的良好的声誉等。长期以来,因产权不清或观念落后,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利用。通过明晰产权、统一制定产权经营管理办法、加强监督与考核等产权经营措施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可部分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资金短缺问题。

2.3适应水利改革需要,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

基层水利财经部门要紧密围绕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把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作为水利财经工作的重点。要始终密切关注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大政方针,始终密切关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向和财政政策的变化,立足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需求,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公共财政更多的投入,积极配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推行综合预算,整合性质用途相近、规模较小的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2.4促进农田水利良性运行,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007年,中央财政已基本明确支持13个粮食主产区和4个主要产粮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就包括我省。作为试点省区,我们务必要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要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抓好收费工作,收费标准的确定要以成本核算资料为依据。水利事业单位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同时,建立系统内统一的征收机构,逐步撤销分散于各个单位的收费单元,明确职能,明确分工,提高各项费用的收取率。

2.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利工程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管好用好资金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三个安全”特别是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的重要关口。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做好重点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创新财务管理的方法,把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与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工程造价管理结合起来,与项目审计稽查的要求结合起来,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和特点,学以致用,促进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①重视水利工程财务分析工作。财务分析是从投资者或经营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考察货币收支、盈利和还贷能力。因此,要从水利工程的投资者或经营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按实际支付的价格和现行财务制度,计算工程方案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实际取得的效益,以评价其财务可行性的工作。凡具有财务收入的水力发电、农田灌溉、城市和工业供水等水利工程项目,都应进行财务分析。对于防洪、除涝等除害公益事业项目,则可不进行财务分析。

②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原则,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审批负责制。工程开工后,给承建单位预付工程启动资金,保证工程建设工作的展开,在建设期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进度、质量措施进行检查,阶段性建设期末,经验收合格后准于报账,并及时将工程启动资金扣回。工程款的报审流程设计为:建设方工地旁站人员核实工程实际完成量→承建单位申报→工程总监审核→分管领导预审→主管领导审定。这样,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防止了挤占、挪用和拖欠,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每笔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③正确处理好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财务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一方面要注意克服重工程建设轻财务管理的思想,彻底扭转把工程建设作为硬任务、财务管理当成软任务的倾向,把建设与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建设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防止将财务工作凌驾于工程建设之上,运用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正确使用一级会计科目的同时,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客观形象地真实反映工程进度,设置切合实际的财务报表,提供真实、合法、有用的财务信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为努力创造优质工程提供保障。使投资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改革与加强财务管理的关系,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乃刚.浅议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经济,2008,(1).

[2]桑琳.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务与审计,2008,(3).

[3]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政工作,2008,(6).

水利事业范文篇9

1.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本身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

1.2财务科目分类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明显滞后。多年的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业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而引出了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于如何处理这些会计业务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大多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主旨,它不同与企业生产物质产品,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相对清晰的特点。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的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的摊销进去。因此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以及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造成一定的困难。

2水利财经工作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适应水利建设需要,加强制度规范

①切实加强水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基层水利部门要把涉及民生水利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作为基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预算安排、项目确定、落实配套、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都需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科学安排,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

②规范财务票据。鉴于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靠税收收入的实际,为使税收收入按时足额缴入国库,同时为规范财务票据,在支付每笔工程款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代扣代缴税款,由纳税人向当地的税务机关提出纳税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后,按照工程款的实际发生额核定纳税税额,缴纳税款,开具专用发票。一是规范了财务票据,为财务检查、审计等提供了有效合法的原始凭证;二是杜绝了纳税人偷逃税款、弄虚作假的现象;三是实现了“以票控税”的目的,取得了有效征税的良好效果。

2.2适应水利发展需要,加强资产经营管理

①加强水利资产价值管理。基层水利单位要现实解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必须着力抓好水利经营管理工作。以财政投入为保障,经营管理为补充,资产管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基层水利单位改革和发展。大力开展水利多种经营,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理财范围。在全国3000多亿水利固定资产中,75%以上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如堤防、闸坝、涵洞、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等,这些资产在基建竣工验收后,在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账目就不再作任何反映,其带来的效益及价值补偿,也得不到体现。必须加强这些资产的价值管理,在其寿命期内必须有账面价值,虽不提折旧,但在财务报告补充资料中应反映其磨损状况或反映其当期评估价值。

②加强水利无形资产管理。水利事业单位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建设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劳动,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宝贵资源和科研成果,如泥沙开采权、库区和河道两旁的土地使用权、堤坝的通行权、水面航行权、水面养殖权及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具有的良好的声誉等。长期以来,因产权不清或观念落后,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利用。通过明晰产权、统一制定产权经营管理办法、加强监督与考核等产权经营措施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可部分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资金短缺问题。

2.3适应水利改革需要,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

基层水利财经部门要紧密围绕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把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作为水利财经工作的重点。要始终密切关注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大政方针,始终密切关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向和财政政策的变化,立足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需求,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公共财政更多的投入,积极配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推行综合预算,整合性质用途相近、规模较小的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2.4促进农田水利良性运行,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007年,中央财政已基本明确支持13个粮食主产区和4个主要产粮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就包括我省。作为试点省区,我们务必要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要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抓好收费工作,收费标准的确定要以成本核算资料为依据。水利事业单位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同时,建立系统内统一的征收机构,逐步撤销分散于各个单位的收费单元,明确职能,明确分工,提高各项费用的收取率。

2.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利工程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管好用好资金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三个安全”特别是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的重要关口。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做好重点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创新财务管理的方法,把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与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工程造价管理结合起来,与项目审计稽查的要求结合起来,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和特点,学以致用,促进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①重视水利工程财务分析工作。财务分析是从投资者或经营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考察货币收支、盈利和还贷能力。因此,要从水利工程的投资者或经营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按实际支付的价格和现行财务制度,计算工程方案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实际取得的效益,以评价其财务可行性的工作。凡具有财务收入的水力发电、农田灌溉、城市和工业供水等水利工程项目,都应进行财务分析。对于防洪、除涝等除害公益事业项目,则可不进行财务分析。

②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原则,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审批负责制。工程开工后,给承建单位预付工程启动资金,保证工程建设工作的展开,在建设期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进度、质量措施进行检查,阶段性建设期末,经验收合格后准于报账,并及时将工程启动资金扣回。工程款的报审流程设计为:建设方工地旁站人员核实工程实际完成量→承建单位申报→工程总监审核→分管领导预审→主管领导审定。这样,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防止了挤占、挪用和拖欠,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每笔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③正确处理好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财务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一方面要注意克服重工程建设轻财务管理的思想,彻底扭转把工程建设作为硬任务、财务管理当成软任务的倾向,把建设与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建设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防止将财务工作凌驾于工程建设之上,运用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正确使用一级会计科目的同时,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客观形象地真实反映工程进度,设置切合实际的财务报表,提供真实、合法、有用的财务信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为努力创造优质工程提供保障。使投资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改革与加强财务管理的关系,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乃刚.浅议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经济,2008,(1).

[2]桑琳.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务与审计,2008,(3).

[3]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政工作,2008,(6).

水利事业范文篇10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探讨

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的性质,给社会提供了一定的公共服务,也正因为其具备的这两个性质国家财政会定期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但是国家的财政补贴毕竟有限,无法满足水利事业单位的全部财务需求,水利事业单位不得不融入市场经营的洪流,以向市场提供技术服务为手段来换取资金收入,以补贴所需预算经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的控制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切实符合各项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以水利事业单位的特点来实施会计内部控制,从而保证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根据笔者多年的水利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经验,文章首先对当前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有针对提出若干完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对业界同仁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任何事企业单位都会因为制度设置不合理、工作人员素质不够高、工作技术要求不达标等因素而在会计业务的工作过程中产生无法避免的会计风险,水利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种,自然也和其他企事业部门一样。目前大多数水利事业部门的管理阶层对其会计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不了解、不明白,无法对各项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划,无法科学合理地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组织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不够重视,忽略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培训,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会计人员素质往往高低不一,难以满足各项工作高效运转的实际需求。最后,因为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者重视不足,单位人员无法切身参加内部组织管理的过程,也难以形成会计意识,这就导致事业部门从上至下都缺乏对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正确认识,而所有企事业部门的任何工作只有全体管理者和单位员工共同高度重视并不断努力,才会实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不断发展。而目前水利事业部门这种会计内部整体控制意识薄弱的状态,自然难以促进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相比其他在这方面较为先进的国家而言仍有较大差距,而水利事业单位在不断发展,于是二者之间产生了一组矛盾,相对落后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水利事业部门的实际需求,需要我们不断健全我国水利事业部门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对各项工作的具体的科学的划分,经常出现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混岗等情况。没有适合本水利事业部门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分工不合理、工作流于形式、制度执行有偏差等问题。加之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各领导的不重视,也使得许多较好的相关规章制度变得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当严肃对待我国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三)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

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过程中,许多水利事业部门对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设置,这就影响了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审计机构对单位财务的检查与监督,从而无法有效落实其监督作用。而有些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水利事业部门则因为管理层的不够重视或者故意阻挠而无法实现其核算与监督的职能,甚至缺乏实施核算与监督的权利。

(四)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未融入会计内部控制

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目前仍采用财政拨款制,因此,其所需的主要资金仍然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但事实上,每年的财政预算有限,所以我们应当在水利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和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对其财政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控制。但是,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水利事业单位都并没有对其财政资金做好规划、管理和控制工作,监督机构也没有切实做好监督工作。在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缺乏对预算的控制和对风险的控制容易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从而超出财政预算范围,造成一定的会计风险。

二、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不论是水利事业单位还是其他企事业单位,任何工作都需要上至管理者下至实际工作人员的重视才能推动该项工作的发展。水利事业部门的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水利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准确认识到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合理组织、科学分工,促进水里事业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作用的实现。同时,水利事业部门的管理层级应当注重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会计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控制意识。并且在对会计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过程中,既要加强对他们责任意识的教育,又要不能忽略对他们专业素养的培训。

(二)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我们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满足新时期对水利事业单位工作的客观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健全和完善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制定水利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实情况,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保持创新意识,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在制定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各岗位人员的意见,综合他们的具体意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控制制度。

(三)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首先,水利事业单位应当意识到审计机构对于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理解审计机构的性质和作用,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水利事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其审计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培养,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监督意识,能够在面临问题时从容应对,能够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解决。审计机构应当充分发挥其对水利事业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的职能,在分析和检查中发现问题,帮助水利事业部门完善和发展会计内部控制。

(四)重视预算控制及风险控制在会计内控中的应用

水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大多数均为政府财政拨款,即在财政预算中就对水利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方向和数额做出了预算和规划,因此水利事业单位必须做好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基于此,水利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起严格的预算上报、审批、拨款、考核等制度,并对预算实现跟踪、分析和评估,从而减小超出预算金额的风险,实现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确保有限资金的有效利用,促进水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切实履行其应有的职责。同时,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预算控制及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全体工作人员预算控制和风险控制的意识。

三、结语

总体而言,在新时期背景下,水利事业单位应当顺应新形势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会计内部控制,不断推进其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发展。水利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其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为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实现其公共性和社会性,使水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水里事业单位应有的职能和价值。

作者:魏改花 单位:西平县洪河管理所

参考文献:

[1]高晓娟.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

[2]乔治.对水利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若干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