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41:06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1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2

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这个故事里,“奶酪”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

钱,一幢豪宅,还可以是自由、健康、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们追寻它,想要得到它,因为我们相信,它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而一旦我们得到了

自己梦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会对它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成为附庸;这时如果我们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们将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今的教育由“应试教育

”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然也跟着变,试问,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能不转变吗?我们业务水平能不提高吗?当前我们学校正进行生本教育,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3

在迷宫中就像是我们触在社会中是一样的,在社会中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人不能只活在单一的一种环境里,必须随着需要来改变自己,虽然你没有从事过一些事情,但是想信自己即使没有做过慢慢来就一定可以的,也许还可以从中体会到接触新的东西带给你的快乐,也可以让你感受到为了目标到努力争取所得到的快乐。从而也可以曾加你的经验,也可以挖掘出你的潜力来。

在社会上生活就不能只停留在生存的状态,而是要保持并有一颗竟争、不断进取的心。

如果在寻找自己位置的同时你适应不了社会的变化,就要试着去改变自己,因为世界不会因为你一个人而改变,想要生活的更好,不妨改变一下自己来看看效果可能会更好。

生活也许很复杂,在寻找自己的梦想的同时可能你会迷路,这就需要从每次的行动中思考和总结经验,要想追寻到目标就要不懈努力,有时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通过实践自己就会明白的。不可以有一点挫折就去放弃,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吓倒而不敢再去前进。谁都有拥有奶酪的权利,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到,这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要失败了就怨天犹人,要想一想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失败,还要有积极的态度,受到挫折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战胜自己,不可以让恐惧占具了你的内心,只有真正超越了内心的恐惧,身心才能真正的轻松,你才可能有更好的信心去面对明天。信念决定你的行动,随着需要去改变,就一定可以,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要时刻准备着。为了你的奶酪做好准备吧!

在生活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跟着一起改变,不可以停留在原点,如果不去改变,那么就将会被社会淘汰,有时候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对的,错了没有关系,要勇于承认、勇于面对,可以自己认识到错,敢于自我批评,这样才对你的人生更有意义。有些事情自己不去尝试是永远不会体会到里面的酸甜苦辣,人生可能也会因此而变的平淡无味,人生本来就是一张白纸,需要你自己去涂上绚丽的色彩,这就看自己要怎么做了。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4

根据部机关开展组工干部读书会活动安排,我在这里将自己近期的读书学习心得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两个方面的坏习惯时常困扰着我:一个是遇到问题时,习惯用老经验、老方法去解决,主动思考不够,危机感不强,属于思想懒惰,我概括为:知难行易;另一个是完成工作任务时,目标、方法和途径很明确,但实际工作动力不足,节奏缓慢,属于行动懒惰,我概括为:知易行难。这对坏习惯,在很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却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拦路虎。为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近期我先后读了两本书,并从中找到了答案。

一、学唧唧,不做思想的矮人

第一本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只有几十页纸,我是一口气读完的,里面的故事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书中有四个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四个共同生活在一个迷宫里,以奶酪作为生活追求的目标。有一天,他们发现习惯了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奶酪突然不见了!面对变化,每个人的反应截然不同:嗅嗅、匆匆马上投入到寻找奶酪的征程,并且很快找到了丰富的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则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知所措。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唧唧下定决心,加入到寻找新奶酪的行动当中,最终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原地怨天尤人,终无所获。

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迷宫”代表了我们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而“奶酪”则代表着我们努力奋斗、矢志追求的人生目标。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外在的变化是一种必然,平时要勤于思考,培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并在变化来临时从容应对。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多种岗位的工作经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时刻充满工作激情,保持危机意识,有着灵敏的嗅觉和积极的行动,并像“唧唧”一样正确对待外界的客观变化,不断进行心理调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心态与外界变化调整到同频共振上来,简单地说就是“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自己”,以最好的心境去工作和生活。

仔细想来,我自己以前也曾扮演过“哼哼”的角色,喜欢在安定的环境中有条不紊的做好自己的事情,躺在自己的那块奶酪上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缺少主动思考、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动力。《谁动了我的奶酪》恰如一部思想上的永动机,时刻提醒我思维观念要始终保持动态变化,更要坦然面对和接受各种变化的挑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不仅要对本职工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同时,更要对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的细微变化做到未雨绸缪,超前思考、主动思考、提前预判,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从而将工作做得更加全面、到位。学唧唧,不做思想的矮人

二、学罗文,做行动的巨人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知难行易的困惑,而我向大家汇报的另一本书,则对指导我如何解决知易行难有一定的启发。这本书就是美国人阿尔伯特-哈伯德写的《致加西亚的信》。

故事发生在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殖民属地而发动的历史上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因形势所迫急需和古巴起义军头领加西亚将军联系,然而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在深山的什么地方,没有任何与之联系的有效途径。有人推荐陆军中尉----罗文去完成这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罗文领了任务一句话也没说,甚至没有问:有什么装备?有什么人配合我完成任务?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读完《致加西亚的信》,我感到书中揭示的道理很简单,解决知易行难这一困扰的答案就在这里:那就是心无旁骛地去执行命令。不要为找太多借口和假设太多困难,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有私心杂念地做好就行,这就是高效的工作方法。公务员之家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5

大家下午好!在丝丝的秋风里,我们迎来了金色的九月,九月是个收获季节,在这样一个富有寓意的季节里,****局“我喜爱的一本书”职工读书活动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相聚一堂,分享这份收获的喜跃。

*****局职工读书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首先我非常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光临本次演讲比赛的领导。他们是:

……

同时,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是:……

润物细无声,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也许唯有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才能让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请听***的演讲《一次不一样的呼吸》。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读书的过程就是在点滴中育人的过程,一本薄书,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下面就请听***的演讲《读书、乐趣、做人》,作者:***。

做生活的强者,做真正幸福的人,这是每个人的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真正幸福的人。请听***的演讲《矢志不移》。

绝对责任观,像是哲学范畴的一个名词,但它却体现了一个人对于工作、生活的态度,它是企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请听***的演讲《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绝对责任观》。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事业经受住了考验,正在向着一个个新的目标奋进,面对竞争形势的日益激烈,我们的***职工将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赢来更加灿烂的明天!请听***的演讲《骨子里的精神》。

“以人为本,造福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我们**企业的重要工作要求,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用这句话来概括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再恰当不过。请听***的演讲《企业与职工》。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女性走出了家庭,融入了瞬息万变的社会,撑起半边天的女性们,面临着生存的革命,该怎样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呢?请听***的演讲《热爱你的工作》。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许多根筷子绑在一起,想将其折断,就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凝聚力的作用。请听***的演讲《浅谈凝聚力》,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是同志常说的一句话,这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而是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代,只有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请听***的演讲《读书的收获》,作者**。

**是首批首都文明行业,回首创建历程,我们更加明白,未来的**,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成绩。请听**的演讲《回顾创建路,再续亲人情》。

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作为信息时代的女性,我们不仅要因为可爱而美丽,更要因为自信而美丽。请听***的演讲《愿灿如夏花》。

知识是滋润职工的营养,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企业的时期,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下面请听***的演讲《我们在学习组织中成长》。

在平凡的日子里,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是每天都能发生,然而有时我们的举手之劳,对他人来说也许就是不可或缺的帮助。点滴亦可穿石,不足挂齿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这就是服务“人性化”最具体的解释,下面请听***的演讲《〈冬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作者:**。

创业难,守业更难,发展难,创新更难,企业每一次的发展和创新,都有如走入迷宫般,会遇到重重阻力,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四个小主人公,到底该如何选择?请听***的演讲《我喜爱的那只小老鼠》。

在普通的岁月里,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疲惫茫然还是奋发向上?请听***的演讲《给心灵一片宁静的天空》,作者:***。

人生就是无法预知的未来,有谁会预知下一分钟、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经过了磨练的一次次洗礼,我们始终相信,勇往直前,没有困难是不可战胜的。请听***的演讲《奶酪的启示》。

“行为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人都在里面显示出自己的形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听***的演讲《以人为镜》。

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的企业都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那块曾经以为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奶酪,已在变化与困惑中融化,只有经过了现实的锤炼,才会成就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奶酪。请听****的演讲《自信——通往未来的桥》,作者:***。

到此,比赛已经告一段落,现在评委会正在将各位选手的分数进行汇总。今天,我们的共建单位,*****的****也带来了一段演讲,为比赛祝兴,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演讲。

非常感谢***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

下面,宣读参赛选手的得分:

(领导颁奖)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6

首先,励志图书持续热销。2000年至今,励志图书的销售持续走高,出版规模越来越大,出版品种越来越多。其次,超级畅销书层出不穷。《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一系列畅销书长期占据排行榜前列,基本形成了励志图书出版与阅读的文化场。再次,图书出版者积极参与。目前我国的励志图书出版者中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品牌等级差异,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较低,行业壁垒没有形成,众多出版社蜂拥而上,得利则再接再厉,失利则悄然退场。因此,励志图书的出版者整体积极性颇高。

励志图书正是通过其出版、宣传、销售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影响着我国的出版业和文化界,已经成为目前出版业、文化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关注和研究的感性大于理性。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书评和相关的文化评论,绝大多数皆因励志图书的“庸俗”和商业性质而加以忽略和鄙夷。严肃的读书评论几乎毫无例外地对励志图书持一种否定态度,说它“没有思想”,是“精神垃圾”,甚至斥之为“无聊加扯淡”的拼凑。

一边是知识精英的不屑,一边是现实中持续的出版和热销。励志图书正是在这种冷与热的反差中行走在文化歧视和市场热销的双重环境中,在知识精英和普通大众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分野,这也是出版界关于出版价值和市场效益矛盾的典型表现。

一、我国励志图书出版历程

按照内容,励志图书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类:职场励志类,心理自助类,创富理财类。这三类励志图书又互相结合,就出现了复合式的励志图书。按照图书的组织形式,励志图书可以细分为励志小说、励志散文、小故事、案例集、名人名言录、书信集等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互相糅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励志图书。

(一)我国励志图书出版历程

我国的励志图书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开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国外经典传播期。最早在中国开启励志图书出版先河的,要追溯到《卡耐基系列丛书》。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卡耐基系列丛书》曾经风靡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卡耐基一生写作的《语言的突破》《林肯传》《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伟大的人物》《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7部书仍然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励志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1883-1969)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也被引入中国,如《成功学》《成功的资本》《思考与致富》《成功法则》《人人都能成功》等,其中《思考与致富》畅销世界60年,销量超过3000万册。此外还有《心灵鸡汤》系列,发行56个国家,跨越4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5400万册。直到今天,《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思考与致富》《心灵鸡汤》等仍然很畅销,这些励志图书已经由畅销书转变为常销书。这一时期的励志图书都是来自国外的成功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图书品种集中,商业色彩不浓,较受读者欢迎,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励志”图书的概念。

2.本土励志图书的萌芽期。从台湾作家刘墉开始,出版者才正式提出“励志”的概念。《超越自己》(1989年)、《创造自己》(1990年)、《肯定自己》(1991年)、《我不是教你诈》(1995年)等,这些书用小品文讲述人生的大哲理,对青少年读者颇能起到点拨的作用,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比较畅销。在这一时期,励志图书种类有所增加,既有来自国外的、台湾地区的名家作品,也有大陆作者原创的励志图书。比如1996年出版的《方与圆》影响很大,最初在深圳打工仔打工妹里面流传,后来又被打工族带到各地,最终畅销全国,《方与圆》全三册至2004年在全国正版发行量已接近600万册,还成功进入了我国港台地区,韩国、北美市场。本土励志图书开始萌芽。

3.现代商业化励志图书的成熟期。从世纪之交至今,励志图书的出版与营销行为逐渐成熟起来,这主要是由几本重要的励志图书的出版与成功的商业行为相结合造成的。1999年由海天出版社推出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辟了励志图书出版的新阶段,2001年《谁动了我的奶酪》把该类图书的发展推到一个顶点,2002年的“加西亚”系列为励志图书的出版锦上添花。2003年,《执行》一书的超级畅销,为职场励志图书的炒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在这一年也出现了国内的畅销书《水煮三国》,励志图书可谓大红大紫。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伪书《没有任何借口》在疯狂畅销之后,真相被揭,励志图书遭遇寒冬。

(二)励志图书的读者群分析

图书的读者群分析永远不可能精确到个人,但是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一个集团的阅读共性常常象征性地作为图书读者群分析的基础。励志图书在近几年来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的根本点是因为读者需求,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购买励志图书呢?

曾成功引进过《格调》的著名图书策划人石涛分析说:“励志书的读者主要分三类:职场上的失业者,即将走进职场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及缺少主见爱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追风族。”而曾经策划过数种励志类图书的北京弘文馆图书公司编辑吴金岭分析说:“励志图书的读者从市场来看是以小城镇青年、大学教育水平以下的读者为主力。这些人是读者群的金字塔的基层。”以上出版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具有局限性。笔者以为,励志图书的读者主要集中在非精英阶层和有短期实际效用者。职场上的失业者,渴望成功的青年人,以及用作培训教材的培训机构等都属于这一类。

二、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与销售特点

(一)销售方式

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团购和零售。

1.团购。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再培训,再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术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对工作态度的培训。励志图书市场定位明确,直接服务于企业和职场,因此团购现象比较普遍,这有助于企业与出版商加强互动。较之零售,团购有其明显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在销售方式上,团购现象的出现使得该类图书在口碑传播的途径上呈现集束式效应。一般图书是由点及点式,该类图书则呈现由面及面式的大面积扩张。在回款方式上,团购比例的增加造成了回款方式的变化,一般是先款后书,这种发行方式令出版商们笑逐颜开。例如,《邮差弗雷德》出版以后,中国邮政、中国人寿、联想集团团购量都非常大,团购总量占该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2.零售。近几年励志图书的零售状况一直在攀升,根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励志图书的零售市场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00年,职场励志图书在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码洋占有率仅为0.22%,2001年上升到0.89%,2002年受超级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拉动,其在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占有率迅速上升到20.3%。2003年虽然也有“加西亚”系列的出现,但毕竟不敌“奶酪”当年畅销的势头,其码洋占有率略有下跌为14.3%。随着职场励志图书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同时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同比快速增长,职场励志图书市场的同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略有下降。

(2)动销品种持续增加。图书动销品种是指在零售市场中,单品种图书累计观测销售量大于等于1的图书品种数量。图书的动销品种从数量角度表明了市场的供给程度变化和出版社对该市场的投入力度的变化。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市场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收益,大大提高了众多出版社对励志图书市场的关注程度,参与竞争的出版社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仅有17家出版社参加励志书市场的竞争,2001年增加到31家,2002年增加到55家,2003年迅速增加到98家。各出版社纷纷加大在这类选题开发上的投入力度,职场励志图书的市场动销品种数同样获得了有效的增长,2000年该类图书的动销品种仅为30种,2001年增加到48种,2002年达到101种,2003年大幅增加到200种。

(3)出版社品种规模较小。2000和2001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学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5种,2002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也仅为5种,2003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企业管理出版社动销品种数仅为7种,其中,54家出版社(占参与竞争出版社数量的55%)的动销品种数量各为1种。2000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海天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3种,中信出版社2000年和2001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不过其动销品种数也只有1种和2种,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7种。当然,这些都说明领先出版社并不是靠品种数来取胜,畅销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page_break](二)销售特点

以畅销书为核心,带动边缘销售,即畅销书对励志图书市场有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绝大多数图书监控销量很小。从2000年到2003年,尽管励志图书的品种数增长很快,但是绝大部分图书的市场监控销量都低于1000册。在各年动销的职场励志类图书中,2000年只有一本书的监控销量高于1000册,2001年增加到5本,2003年增加到38本,但还有81%的图书动销品种低于1000册,其中32%的图书监控销量低于100册。低销量区间分布着绝大部分的图书品种说明,经过几年的发展,绝大部分投放市场的职场励志图书并没有真正解决市场的有效供给问题。

2.畅销书拉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在职场励志类图书市场中,畅销书对于该类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八定律”表现得十分突出,前5名畅销书所占的码洋比重均在50%以上。尤其是在2002年,榜首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监控销量占该细分类市场监控销量的65.5%,码洋比重更是高达66.68%,而其品种比重则不足1%。

3.畅销书对出版社地位提升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从开卷监测的历史数据分析,该细分市场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极不稳定,几乎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仅凭一两种图书的畅销就可以轻松打进市场占有率的前十位。2000年,海天出版社凭借《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畅销占据了该细分市场60.43%的份额,领先优势极为明显。2001年和2002年中信出版社凭借《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超级畅销轻松夺得了该细分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2002年其市场占有率达到66.68%,而排名第二的海天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7%,二者差距十分悬殊。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凭借《把信送给加西亚》上升到第一的位置。

三、是什么原因使励志图书脱颖而出

励志图书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励志图书脱颖而出呢?

1.社会转型期的阅读需求。畅销书的畅销常常反映了社会深处的变化,励志图书的畅销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阅读心理有很大关系。

社会转型期引发的生存需求迅速转变为阅读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成就了一个类别的图书市场,而且给许多出版机构和以此类图书为方向的策划人、著书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都有很多策划机构、咨询机构或培训机构从事励志或管理类图书的研发、引进。《谁动了我的奶酪》《水煮三国》等图书的主题十分鲜明,正是教育人们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自我激励等,可以说励志图书的研发与出版针对性极强、实用性极强,而这种实用基础上的针对性正是社会转型期的阅读需求引发的。

2.现行教育体制社会教育的整体缺位和乏力。现行的教育体制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在为人处世的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经验的指导等方面整体缺位和乏力。这种状况使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这种教育模式会使得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缺少过渡性的教育和指导,进入社会以后常常在心理、生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学校的一些相关教育常常缺少专业性和现实性,过分强调理想主义而忽视了潜规则的理解与内化,这种状况使得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不足,需要承受挫折和接受二次教育。这个重要的二次教育过程,正是出版界和出版人在市场环境下通过励志图书的出版来自发完成的。

3.整合营销的推动力。励志图书门槛低,成本低,利润高,常常成为书商的最爱,对该类图书的策划、出版与营销不遗余力。正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励志图书的商业性突出,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这是励志图书畅销的最直接原因。

4.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优势。由于励志图书的发行常常与现代企业教育和再培训相配合,这种出版与企业培训互动的良性循环使得励志图书在发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的终端发行顺畅会大大提高图书货款回收的速度和效率,反过来又会提高图书出版和印刷的效率。这种良性循环是其他一些图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也是励志图书市场活力极强、持续畅销的重要原因。

5.叙述方式的大众化和通俗性。励志图书大多文字通俗易懂,比较亲切,加上本身的实用性,使得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较近,读者很愿意也很容易接受。这种通俗性辅之以高效的营销手段很快就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四、励志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以实用性为基本导向的励志图书崛起神速,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里占据了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地位,并且以出人意料的效率制造一本又一本超级畅销书。这一个个出版神话都笼罩着灿烂的光环,但是光环背后难免出现阴影,励志图书的出版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1.引进版多而原创少。回想一下近几年来热销的励志类图书,励志图书一直是国外引进版独领风骚。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励志类图书的写作需要具有专业性。在我国,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并不热衷或不善于书籍的写作,而实际出书的作者又往往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这使得原创图书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相较之下国外的作家则具有很大优势。如卡耐基为写作《人性的优点》一书,曾经走访美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数百人,翻阅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数百种,阅读了哲学家论烦恼的几乎全部论述,还开办了一个征服烦恼的实验室进行实践。同样,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支撑。为写作《成功定律》一书,他走访了500位全国杰出人物,整理出成功的15条定律,花费了20年时间完成此书。他将这一成功定律进行了检验,训练了3000名毫无经验的推销员。在6个月之内,这些推销员各自赚进了100万美元。

第二,我国真正的励志类图书起步较晚,引进版图书从开始就以“简单实用”作为自己的原则,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加上引进版很早就开始占领中国市场,在人们的心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效应,这也给国内原创励志图书的出版发行造成了短期难以摆脱的后发劣势。

2.跟风现象严重,观点重复。当年,《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出版,后边就跟了一长串奶酪,达到30多种跟风的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热卖之后跟来了一批送信的。只要是比较热销的图书,都会引来很多跟风之作,这是因为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低,成本低,跟风比较容易。

3.出书速度加快,书籍质量下滑。随着励志图书的畅销,不少出版社加紧推出新作抢占市场,却忽视了书籍的质量,造成了如今的励志图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现在很多书商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出版很多质量不高的励志图书。这是一种短视行为,长期来看会对出版社的品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4.伪书猖獗,自食其果。2005年“3·15”贡献奖的三位候选人之一姜汝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伪书。姜汝祥发现,《执行力》的很多内容竟然是从他的书里面抄袭来的,后来调查的结果更令人吃惊:所谓《执行力》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竟然根本就不存在。伪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直雄踞很多排行榜首位的《没有任何借口》,署名“(美)费拉尔·凯普著,金雨编译”。该书首先于200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到当年10月已重印24次,销量超过200万册。一大批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批量购买,发给员工人手一册,甚至还要求员工学习以后谈“体会”,写“读后感”。随后,图书市场上很快就搭车跟出了多种版本的《没有任何借口》。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没有任何借口Ⅱ》,朝华出版社推出《没有任何借口Ⅱ》(完结版)。9月,企业管理出版社则推出了《没有任何借口全集》。伪书使市场遭受沉重打击。

五、励志图书何去何从

面对几年来励志图书发展的辉煌和阴影,针对伪书出版的教训和启示,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励志图书将何去何从?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图书市场:励志图书依然是图书市场的热点,是各大书店的宠儿,新的励志图书品种依然层出不穷。只是在商业炒作手段上有所顾忌,显得有点战战兢兢。笔者以为,励志图书存在着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决定了励志图书在未来的图书出版中仍将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种存在。这种基础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构筑而成的:社会转型期的阅读心理需求是励志图书生存的土壤;出版体制改革与市场转轨中带来的活力是励志图书发展的推动力;现行教育体制社会教育的整体缺位为励志图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强有力的整合营销是励志图书发展的直接原因;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是励志图书热销的有力保证;大众化的叙述方式使励志图书拥有巨大的读者群。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7

【摘要题】书业经纬

【关键词】励志图书/畅销书/文化场/图书市场

【正文】

近年来,励志图书的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既有对出版界经济效应的有形影响,也有对社会文化价值转变的无形渗透;既是物质层面的进步与创新,也是精神心理层面的建设与突围。这种阅读与文化层面深刻的变革,是通过真切的现实反映出来的。

首先,励志图书持续热销。2000年至今,励志图书的销售持续走高,出版规模越来越大,出版品种越来越多。其次,超级畅销书层出不穷。《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一系列畅销书长期占据排行榜前列,基本形成了励志图书出版与阅读的文化场。再次,图书出版者积极参与。目前我国的励志图书出版者中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品牌等级差异,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较低,行业壁垒没有形成,众多出版社蜂拥而上,得利则再接再厉,失利则悄然退场。因此,励志图书的出版者整体积极性颇高。

励志图书正是通过其出版、宣传、销售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影响着我国的出版业和文化界,已经成为目前出版业、文化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关注和研究的感性大于理性。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书评和相关的文化评论,绝大多数皆因励志图书的“庸俗”和商业性质而加以忽略和鄙夷。严肃的读书评论几乎毫无例外地对励志图书持一种否定态度,说它“没有思想”,是“精神垃圾”,甚至斥之为“无聊加扯淡”的拼凑。

一边是知识精英的不屑,一边是现实中持续的出版和热销。励志图书正是在这种冷与热的反差中行走在文化歧视和市场热销的双重环境中,在知识精英和普通大众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分野,这也是出版界关于出版价值和市场效益矛盾的典型表现。

一、我国励志图书出版历程

按照内容,励志图书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类:职场励志类,心理自助类,创富理财类。这三类励志图书又互相结合,就出现了复合式的励志图书。按照图书的组织形式,励志图书可以细分为励志小说、励志散文、小故事、案例集、名人名言录、书信集等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互相糅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励志图书。

(一)我国励志图书出版历程

我国的励志图书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开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国外经典传播期。最早在中国开启励志图书出版先河的,要追溯到《卡耐基系列丛书》。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卡耐基系列丛书》曾经风靡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卡耐基一生写作的《语言的突破》《林肯传》《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伟大的人物》《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7部书仍然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励志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1883-1969)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也被引入中国,如《成功学》《成功的资本》《思考与致富》《成功法则》《人人都能成功》等,其中《思考与致富》畅销世界60年,销量超过3000万册。此外还有《心灵鸡汤》系列,发行56个国家,跨越4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5400万册。直到今天,《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思考与致富》《心灵鸡汤》等仍然很畅销,这些励志图书已经由畅销书转变为常销书。这一时期的励志图书都是来自国外的成功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图书品种集中,商业色彩不浓,较受读者欢迎,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励志”图书的概念。

2.本土励志图书的萌芽期。从台湾作家刘墉开始,出版者才正式提出“励志”的概念。《超越自己》(1989年)、《创造自己》(1990年)、《肯定自己》(1991年)、《我不是教你诈》(1995年)等,这些书用小品文讲述人生的大哲理,对青少年读者颇能起到点拨的作用,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比较畅销。在这一时期,励志图书种类有所增加,既有来自国外的、台湾地区的名家作品,也有大陆作者原创的励志图书。比如1996年出版的《方与圆》影响很大,最初在深圳打工仔打工妹里面流传,后来又被打工族带到各地,最终畅销全国,《方与圆》全三册至2004年在全国正版发行量已接近600万册,还成功进入了我国港台地区,韩国、北美市场。本土励志图书开始萌芽。

3.现代商业化励志图书的成熟期。从世纪之交至今,励志图书的出版与营销行为逐渐成熟起来,这主要是由几本重要的励志图书的出版与成功的商业行为相结合造成的。1999年由海天出版社推出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辟了励志图书出版的新阶段,2001年《谁动了我的奶酪》把该类图书的发展推到一个顶点,2002年的“加西亚”系列为励志图书的出版锦上添花。2003年,《执行》一书的超级畅销,为职场励志图书的炒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在这一年也出现了国内的畅销书《水煮三国》,励志图书可谓大红大紫。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伪书《没有任何借口》在疯狂畅销之后,真相被揭,励志图书遭遇寒冬。

(二)励志图书的读者群分析

图书的读者群分析永远不可能精确到个人,但是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一个集团的阅读共性常常象征性地作为图书读者群分析的基础。励志图书在近几年来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的根本点是因为读者需求,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购买励志图书呢?

曾成功引进过《格调》的著名图书策划人石涛分析说:“励志书的读者主要分三类:职场上的失业者,即将走进职场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及缺少主见爱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追风族。”而曾经策划过数种励志类图书的北京弘文馆图书公司编辑吴金岭分析说:“励志图书的读者从市场来看是以小城镇青年、大学教育水平以下的读者为主力。这些人是读者群的金字塔的基层。”以上出版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具有局限性。笔者以为,励志图书的读者主要集中在非精英阶层和有短期实际效用者。职场上的失业者,渴望成功的青年人,以及用作培训教材的培训机构等都属于这一类。

二、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与销售特点

(一)销售方式

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团购和零售。

1.团购。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再培训,再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术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对工作态度的培训。励志图书市场定位明确,直接服务于企业和职场,因此团购现象比较普遍,这有助于企业与出版商加强互动。较之零售,团购有其明显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在销售方式上,团购现象的出现使得该类图书在口碑传播的途径上呈现集束式效应。一般图书是由点及点式,该类图书则呈现由面及面式的大面积扩张。在回款方式上,团购比例的增加造成了回款方式的变化,一般是先款后书,这种发行方式令出版商们笑逐颜开。例如,《邮差弗雷德》出版以后,中国邮政、中国人寿、联想集团团购量都非常大,团购总量占该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2.零售。近几年励志图书的零售状况一直在攀升,根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励志图书的零售市场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00年,职场励志图书在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码洋占有率仅为0.22%,2001年上升到0.89%,2002年受超级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拉动,其在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占有率迅速上升到20.3%。2003年虽然也有“加西亚”系列的出现,但毕竟不敌“奶酪”当年畅销的势头,其码洋占有率略有下跌为14.3%。随着职场励志图书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同时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同比快速增长,职场励志图书市场的同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略有下降。

(2)动销品种持续增加。图书动销品种是指在零售市场中,单品种图书累计观测销售量大于等于1的图书品种数量。图书的动销品种从数量角度表明了市场的供给程度变化和出版社对该市场的投入力度的变化。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市场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收益,大大提高了众多出版社对励志图书市场的关注程度,参与竞争的出版社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仅有17家出版社参加励志书市场的竞争,2001年增加到31家,2002年增加到55家,2003年迅速增加到98家。各出版社纷纷加大在这类选题开发上的投入力度,职场励志图书的市场动销品种数同样获得了有效的增长,2000年该类图书的动销品种仅为30种,2001年增加到48种,2002年达到101种,2003年大幅增加到200种。

(3)出版社品种规模较小。2000和2001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学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5种,2002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也仅为5种,2003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企业管理出版社动销品种数仅为7种,其中,54家出版社(占参与竞争出版社数量的55%)的动销品种数量各为1种。2000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海天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3种,中信出版社2000年和2001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不过其动销品种数也只有1种和2种,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7种。当然,这些都说明领先出版社并不是靠品种数来取胜,畅销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page_break](二)销售特点

以畅销书为核心,带动边缘销售,即畅销书对励志图书市场有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绝大多数图书监控销量很小。从2000年到2003年,尽管励志图书的品种数增长很快,但是绝大部分图书的市场监控销量都低于1000册。在各年动销的职场励志类图书中,2000年只有一本书的监控销量高于1000册,2001年增加到5本,2003年增加到38本,但还有81%的图书动销品种低于1000册,其中32%的图书监控销量低于100册。低销量区间分布着绝大部分的图书品种说明,经过几年的发展,绝大部分投放市场的职场励志图书并没有真正解决市场的有效供给问题。

2.畅销书拉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在职场励志类图书市场中,畅销书对于该类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八定律”表现得十分突出,前5名畅销书所占的码洋比重均在50%以上。尤其是在2002年,榜首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监控销量占该细分类市场监控销量的65.5%,码洋比重更是高达66.68%,而其品种比重则不足1%。

3.畅销书对出版社地位提升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从开卷监测的历史数据分析,该细分市场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极不稳定,几乎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仅凭一两种图书的畅销就可以轻松打进市场占有率的前十位。2000年,海天出版社凭借《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畅销占据了该细分市场60.43%的份额,领先优势极为明显。2001年和2002年中信出版社凭借《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超级畅销轻松夺得了该细分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2002年其市场占有率达到66.68%,而排名第二的海天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7%,二者差距十分悬殊。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凭借《把信送给加西亚》上升到第一的位置。

三、是什么原因使励志图书脱颖而出

励志图书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励志图书脱颖而出呢?

1.社会转型期的阅读需求。畅销书的畅销常常反映了社会深处的变化,励志图书的畅销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阅读心理有很大关系。

社会转型期引发的生存需求迅速转变为阅读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成就了一个类别的图书市场,而且给许多出版机构和以此类图书为方向的策划人、著书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都有很多策划机构、咨询机构或培训机构从事励志或管理类图书的研发、引进。《谁动了我的奶酪》《水煮三国》等图书的主题十分鲜明,正是教育人们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自我激励等,可以说励志图书的研发与出版针对性极强、实用性极强,而这种实用基础上的针对性正是社会转型期的阅读需求引发的。

2.现行教育体制社会教育的整体缺位和乏力。现行的教育体制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在为人处世的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经验的指导等方面整体缺位和乏力。这种状况使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这种教育模式会使得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缺少过渡性的教育和指导,进入社会以后常常在心理、生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学校的一些相关教育常常缺少专业性和现实性,过分强调理想主义而忽视了潜规则的理解与内化,这种状况使得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不足,需要承受挫折和接受二次教育。这个重要的二次教育过程,正是出版界和出版人在市场环境下通过励志图书的出版来自发完成的。

3.整合营销的推动力。励志图书门槛低,成本低,利润高,常常成为书商的最爱,对该类图书的策划、出版与营销不遗余力。正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励志图书的商业性突出,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这是励志图书畅销的最直接原因。

4.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优势。由于励志图书的发行常常与现代企业教育和再培训相配合,这种出版与企业培训互动的良性循环使得励志图书在发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的终端发行顺畅会大大提高图书货款回收的速度和效率,反过来又会提高图书出版和印刷的效率。这种良性循环是其他一些图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也是励志图书市场活力极强、持续畅销的重要原因。

5.叙述方式的大众化和通俗性。励志图书大多文字通俗易懂,比较亲切,加上本身的实用性,使得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较近,读者很愿意也很容易接受。这种通俗性辅之以高效的营销手段很快就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四、励志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以实用性为基本导向的励志图书崛起神速,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里占据了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地位,并且以出人意料的效率制造一本又一本超级畅销书。这一个个出版神话都笼罩着灿烂的光环,但是光环背后难免出现阴影,励志图书的出版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1.引进版多而原创少。回想一下近几年来热销的励志类图书,励志图书一直是国外引进版独领风骚。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励志类图书的写作需要具有专业性。在我国,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并不热衷或不善于书籍的写作,而实际出书的作者又往往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这使得原创图书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相较之下国外的作家则具有很大优势。如卡耐基为写作《人性的优点》一书,曾经走访美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数百人,翻阅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数百种,阅读了哲学家论烦恼的几乎全部论述,还开办了一个征服烦恼的实验室进行实践。同样,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支撑。为写作《成功定律》一书,他走访了500位全国杰出人物,整理出成功的15条定律,花费了20年时间完成此书。他将这一成功定律进行了检验,训练了3000名毫无经验的推销员。在6个月之内,这些推销员各自赚进了100万美元。

第二,我国真正的励志类图书起步较晚,引进版图书从开始就以“简单实用”作为自己的原则,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加上引进版很早就开始占领中国市场,在人们的心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效应,这也给国内原创励志图书的出版发行造成了短期难以摆脱的后发劣势。

2.跟风现象严重,观点重复。当年,《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出版,后边就跟了一长串奶酪,达到30多种跟风的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热卖之后跟来了一批送信的。只要是比较热销的图书,都会引来很多跟风之作,这是因为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低,成本低,跟风比较容易。

3.出书速度加快,书籍质量下滑。随着励志图书的畅销,不少出版社加紧推出新作抢占市场,却忽视了书籍的质量,造成了如今的励志图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现在很多书商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出版很多质量不高的励志图书。这是一种短视行为,长期来看会对出版社的品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4.伪书猖獗,自食其果。2005年“3·15”贡献奖的三位候选人之一姜汝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伪书。姜汝祥发现,《执行力》的很多内容竟然是从他的书里面抄袭来的,后来调查的结果更令人吃惊:所谓《执行力》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竟然根本就不存在。伪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直雄踞很多排行榜首位的《没有任何借口》,署名“(美)费拉尔·凯普著,金雨编译”。该书首先于200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到当年10月已重印24次,销量超过200万册。一大批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批量购买,发给员工人手一册,甚至还要求员工学习以后谈“体会”,写“读后感”。随后,图书市场上很快就搭车跟出了多种版本的《没有任何借口》。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没有任何借口Ⅱ》,朝华出版社推出《没有任何借口Ⅱ》(完结版)。9月,企业管理出版社则推出了《没有任何借口全集》。伪书使市场遭受沉重打击。

五、励志图书何去何从

面对几年来励志图书发展的辉煌和阴影,针对伪书出版的教训和启示,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励志图书将何去何从?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图书市场:励志图书依然是图书市场的热点,是各大书店的宠儿,新的励志图书品种依然层出不穷。只是在商业炒作手段上有所顾忌,显得有点战战兢兢。笔者以为,励志图书存在着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决定了励志图书在未来的图书出版中仍将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种存在。这种基础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构筑而成的:社会转型期的阅读心理需求是励志图书生存的土壤;出版体制改革与市场转轨中带来的活力是励志图书发展的推动力;现行教育体制社会教育的整体缺位为励志图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强有力的整合营销是励志图书发展的直接原因;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是励志图书热销的有力保证;大众化的叙述方式使励志图书拥有巨大的读者群。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8

大家下午好!在丝丝的秋风里,我们迎来了金色的九月,九月是个收获季节,在这样一个富有寓意的季节里,****局“我喜爱的一本书”职工读书活动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相聚一堂,分享这份收获的喜跃。

*****局职工读书演讲比赛,现在开始。

首先我非常荣幸的向大家介绍,光临本次演讲比赛的领导。他们是:

……

同时,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是:……

润物细无声,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也许唯有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才能让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请听***的演讲《一次不一样的呼吸》。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读书的过程就是在点滴中育人的过程,一本薄书,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转折点,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下面就请听***的演讲《读书、乐趣、做人》,作者:***。

做生活的强者,做真正幸福的人,这是每个人的理想,追求理想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真正幸福的人。请听***的演讲《矢志不移》。

绝对责任观,像是哲学范畴的一个名词,但它却体现了一个人对于工作、生活的态度,它是企业、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请听***的演讲《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绝对责任观》。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事业经受住了考验,正在向着一个个新的目标奋进,面对竞争形势的日益激烈,我们的***职工将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赢来更加灿烂的明天!请听***的演讲《骨子里的精神》。

“以人为本,造福职工”、“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我们**企业的重要工作要求,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用这句话来概括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再恰当不过。请听***的演讲《企业与职工》。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女性走出了家庭,融入了瞬息万变的社会,撑起半边天的女性们,面临着生存的革命,该怎样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呢?请听***的演讲《热爱你的工作》。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许多根筷子绑在一起,想将其折断,就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凝聚力的作用。请听***的演讲《浅谈凝聚力》,作者:**。

“活到老学到老。”是同志常说的一句话,这并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而是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在什么时代,只有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为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请听***的演讲《读书的收获》,作者**。

**是首批首都文明行业,回首创建历程,我们更加明白,未来的**,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成绩。请听**的演讲《回顾创建路,再续亲人情》。

女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作为信息时代的女性,我们不仅要因为可爱而美丽,更要因为自信而美丽。请听***的演讲《愿灿如夏花》。

知识是滋润职工的营养,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企业的时期,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下面请听***的演讲《我们在学习组织中成长》。

在平凡的日子里,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不是每天都能发生,然而有时我们的举手之劳,对他人来说也许就是不可或缺的帮助。点滴亦可穿石,不足挂齿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这就是服务“人性化”最具体的解释,下面请听***的演讲《〈冬夜的灯光〉带来的温暖》,作者:**。

创业难,守业更难,发展难,创新更难,企业每一次的发展和创新,都有如走入迷宫般,会遇到重重阻力,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四个小主人公,到底该如何选择?请听***的演讲《我喜爱的那只小老鼠》。

在普通的岁月里,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疲惫茫然还是奋发向上?请听***的演讲《给心灵一片宁静的天空》,作者:***。

人生就是无法预知的未来,有谁会预知下一分钟、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经过了磨练的一次次洗礼,我们始终相信,勇往直前,没有困难是不可战胜的。请听***的演讲《奶酪的启示》。

“行为是一面镜子,每一个人都在里面显示出自己的形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请听***的演讲《以人为镜》。

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许多的企业都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那块曾经以为是永远属于自己的奶酪,已在变化与困惑中融化,只有经过了现实的锤炼,才会成就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奶酪。请听****的演讲《自信——通往未来的桥》,作者:***。

到此,比赛已经告一段落,现在评委会正在将各位选手的分数进行汇总。今天,我们的共建单位,*****的****也带来了一段演讲,为比赛祝兴,下面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为我们演讲。

非常感谢***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

下面,宣读参赛选手的得分:

(领导颁奖)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9

【摘要题】书业经纬

【关键词】励志图书/畅销书/文化场/图书市场

【正文】

近年来,励志图书的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既有对出版界经济效应的有形影响,也有对社会文化价值转变的无形渗透;既是物质层面的进步与创新,也是精神心理层面的建设与突围。这种阅读与文化层面深刻的变革,是通过真切的现实反映出来的。

首先,励志图书持续热销。2000年至今,励志图书的销售持续走高,出版规模越来越大,出版品种越来越多。其次,超级畅销书层出不穷。《谁动了我的奶酪》等一系列畅销书长期占据排行榜前列,基本形成了励志图书出版与阅读的文化场。再次,图书出版者积极参与。目前我国的励志图书出版者中还没有出现明显的品牌等级差异,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较低,行业壁垒没有形成,众多出版社蜂拥而上,得利则再接再厉,失利则悄然退场。因此,励志图书的出版者整体积极性颇高。

励志图书正是通过其出版、宣传、销售各方面的突出表现影响着我国的出版业和文化界,已经成为目前出版业、文化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关注和研究的感性大于理性。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书评和相关的文化评论,绝大多数皆因励志图书的“庸俗”和商业性质而加以忽略和鄙夷。严肃的读书评论几乎毫无例外地对励志图书持一种否定态度,说它“没有思想”,是“精神垃圾”,甚至斥之为“无聊加扯淡”的拼凑。

一边是知识精英的不屑,一边是现实中持续的出版和热销。励志图书正是在这种冷与热的反差中行走在文化歧视和市场热销的双重环境中,在知识精英和普通大众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分野,这也是出版界关于出版价值和市场效益矛盾的典型表现。

一、我国励志图书出版历程

按照内容,励志图书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类:职场励志类,心理自助类,创富理财类。这三类励志图书又互相结合,就出现了复合式的励志图书。按照图书的组织形式,励志图书可以细分为励志小说、励志散文、小故事、案例集、名人名言录、书信集等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互相糅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励志图书。

(一)我国励志图书出版历程

我国的励志图书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开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国外经典传播期。最早在中国开启励志图书出版先河的,要追溯到《卡耐基系列丛书》。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卡耐基系列丛书》曾经风靡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卡耐基一生写作的《语言的突破》《林肯传》《人性的弱点》《美好的人生》《伟大的人物》《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7部书仍然在全世界畅销不衰。几乎在同一时期,美国励志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1883-1969)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也被引入中国,如《成功学》《成功的资本》《思考与致富》《成功法则》《人人都能成功》等,其中《思考与致富》畅销世界60年,销量超过3000万册。此外还有《心灵鸡汤》系列,发行56个国家,跨越4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5400万册。直到今天,《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思考与致富》《心灵鸡汤》等仍然很畅销,这些励志图书已经由畅销书转变为常销书。这一时期的励志图书都是来自国外的成功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图书品种集中,商业色彩不浓,较受读者欢迎,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励志”图书的概念。

2.本土励志图书的萌芽期。从台湾作家刘墉开始,出版者才正式提出“励志”的概念。《超越自己》(1989年)、《创造自己》(1990年)、《肯定自己》(1991年)、《我不是教你诈》(1995年)等,这些书用小品文讲述人生的大哲理,对青少年读者颇能起到点拨的作用,因而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比较畅销。在这一时期,励志图书种类有所增加,既有来自国外的、台湾地区的名家作品,也有大陆作者原创的励志图书。比如1996年出版的《方与圆》影响很大,最初在深圳打工仔打工妹里面流传,后来又被打工族带到各地,最终畅销全国,《方与圆》全三册至2004年在全国正版发行量已接近600万册,还成功进入了我国港台地区,韩国、北美市场。本土励志图书开始萌芽。

3.现代商业化励志图书的成熟期。从世纪之交至今,励志图书的出版与营销行为逐渐成熟起来,这主要是由几本重要的励志图书的出版与成功的商业行为相结合造成的。1999年由海天出版社推出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辟了励志图书出版的新阶段,2001年《谁动了我的奶酪》把该类图书的发展推到一个顶点,2002年的“加西亚”系列为励志图书的出版锦上添花。2003年,《执行》一书的超级畅销,为职场励志图书的炒作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在这一年也出现了国内的畅销书《水煮三国》,励志图书可谓大红大紫。2004年,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伪书《没有任何借口》在疯狂畅销之后,真相被揭,励志图书遭遇寒冬。

(二)励志图书的读者群分析

图书的读者群分析永远不可能精确到个人,但是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一个集团的阅读共性常常象征性地作为图书读者群分析的基础。励志图书在近几年来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的根本点是因为读者需求,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在购买励志图书呢?

曾成功引进过《格调》的著名图书策划人石涛分析说:“励志书的读者主要分三类:职场上的失业者,即将走进职场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及缺少主见爱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追风族。”而曾经策划过数种励志类图书的北京弘文馆图书公司编辑吴金岭分析说:“励志图书的读者从市场来看是以小城镇青年、大学教育水平以下的读者为主力。这些人是读者群的金字塔的基层。”以上出版人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具有局限性。笔者以为,励志图书的读者主要集中在非精英阶层和有短期实际效用者。职场上的失业者,渴望成功的青年人,以及用作培训教材的培训机构等都属于这一类。

二、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与销售特点

(一)销售方式

励志图书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团购和零售。

1.团购。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再培训,再培训不仅包括专业技术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对工作态度的培训。励志图书市场定位明确,直接服务于企业和职场,因此团购现象比较普遍,这有助于企业与出版商加强互动。较之零售,团购有其明显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在销售方式上,团购现象的出现使得该类图书在口碑传播的途径上呈现集束式效应。一般图书是由点及点式,该类图书则呈现由面及面式的大面积扩张。在回款方式上,团购比例的增加造成了回款方式的变化,一般是先款后书,这种发行方式令出版商们笑逐颜开。例如,《邮差弗雷德》出版以后,中国邮政、中国人寿、联想集团团购量都非常大,团购总量占该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2.零售。近几年励志图书的零售状况一直在攀升,根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调查,励志图书的零售市场近几年来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00年,职场励志图书在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码洋占有率仅为0.22%,2001年上升到0.89%,2002年受超级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拉动,其在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占有率迅速上升到20.3%。2003年虽然也有“加西亚”系列的出现,但毕竟不敌“奶酪”当年畅销的势头,其码洋占有率略有下跌为14.3%。随着职场励志图书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同时心理自助图书市场的同比快速增长,职场励志图书市场的同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略有下降。

(2)动销品种持续增加。图书动销品种是指在零售市场中,单品种图书累计观测销售量大于等于1的图书品种数量。图书的动销品种从数量角度表明了市场的供给程度变化和出版社对该市场的投入力度的变化。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市场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收益,大大提高了众多出版社对励志图书市场的关注程度,参与竞争的出版社数量迅速增加。2000年仅有17家出版社参加励志书市场的竞争,2001年增加到31家,2002年增加到55家,2003年迅速增加到98家。各出版社纷纷加大在这类选题开发上的投入力度,职场励志图书的市场动销品种数同样获得了有效的增长,2000年该类图书的动销品种仅为30种,2001年增加到48种,2002年达到101种,2003年大幅增加到200种。

(3)出版社品种规模较小。2000和2001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学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5种,2002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也仅为5种,2003年动销排名第一的企业管理出版社动销品种数仅为7种,其中,54家出版社(占参与竞争出版社数量的55%)的动销品种数量各为1种。2000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海天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3种,中信出版社2000年和2001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不过其动销品种数也只有1种和2种,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的动销品种数仅为7种。当然,这些都说明领先出版社并不是靠品种数来取胜,畅销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销售特点

以畅销书为核心,带动边缘销售,即畅销书对励志图书市场有决定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绝大多数图书监控销量很小。从2000年到2003年,尽管励志图书的品种数增长很快,但是绝大部分图书的市场监控销量都低于1000册。在各年动销的职场励志类图书中,2000年只有一本书的监控销量高于1000册,2001年增加到5本,2003年增加到38本,但还有81%的图书动销品种低于1000册,其中32%的图书监控销量低于100册。低销量区间分布着绝大部分的图书品种说明,经过几年的发展,绝大部分投放市场的职场励志图书并没有真正解决市场的有效供给问题。

2.畅销书拉动整个市场的发展。在职场励志类图书市场中,畅销书对于该类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二八定律”表现得十分突出,前5名畅销书所占的码洋比重均在50%以上。尤其是在2002年,榜首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监控销量占该细分类市场监控销量的65.5%,码洋比重更是高达66.68%,而其品种比重则不足1%。

3.畅销书对出版社地位提升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从开卷监测的历史数据分析,该细分市场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极不稳定,几乎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仅凭一两种图书的畅销就可以轻松打进市场占有率的前十位。2000年,海天出版社凭借《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畅销占据了该细分市场60.43%的份额,领先优势极为明显。2001年和2002年中信出版社凭借《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超级畅销轻松夺得了该细分市场排名第一的位置,2002年其市场占有率达到66.68%,而排名第二的海天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还不足7%,二者差距十分悬殊。2003年企业管理出版社凭借《把信送给加西亚》上升到第一的位置。

三、是什么原因使励志图书脱颖而出

励志图书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励志图书脱颖而出呢?

1.社会转型期的阅读需求。畅销书的畅销常常反映了社会深处的变化,励志图书的畅销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阅读心理有很大关系。

社会转型期引发的生存需求迅速转变为阅读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成就了一个类别的图书市场,而且给许多出版机构和以此类图书为方向的策划人、著书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都有很多策划机构、咨询机构或培训机构从事励志或管理类图书的研发、引进。《谁动了我的奶酪》《水煮三国》等图书的主题十分鲜明,正是教育人们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自我激励等,可以说励志图书的研发与出版针对性极强、实用性极强,而这种实用基础上的针对性正是社会转型期的阅读需求引发的。

2.现行教育体制社会教育的整体缺位和乏力。现行的教育体制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在为人处世的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职场经验的指导等方面整体缺位和乏力。这种状况使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很大,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这种教育模式会使得个人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缺少过渡性的教育和指导,进入社会以后常常在心理、生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学校的一些相关教育常常缺少专业性和现实性,过分强调理想主义而忽视了潜规则的理解与内化,这种状况使得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不足,需要承受挫折和接受二次教育。这个重要的二次教育过程,正是出版界和出版人在市场环境下通过励志图书的出版来自发完成的。

3.整合营销的推动力。励志图书门槛低,成本低,利润高,常常成为书商的最爱,对该类图书的策划、出版与营销不遗余力。正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励志图书的商业性突出,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这是励志图书畅销的最直接原因。

4.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优势。由于励志图书的发行常常与现代企业教育和再培训相配合,这种出版与企业培训互动的良性循环使得励志图书在发行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图书的终端发行顺畅会大大提高图书货款回收的速度和效率,反过来又会提高图书出版和印刷的效率。这种良性循环是其他一些图书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也是励志图书市场活力极强、持续畅销的重要原因。

5.叙述方式的大众化和通俗性。励志图书大多文字通俗易懂,比较亲切,加上本身的实用性,使得图书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较近,读者很愿意也很容易接受。这种通俗性辅之以高效的营销手段很快就会得到读者的认可。

四、励志图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以实用性为基本导向的励志图书崛起神速,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里占据了我国图书市场的重要地位,并且以出人意料的效率制造一本又一本超级畅销书。这一个个出版神话都笼罩着灿烂的光环,但是光环背后难免出现阴影,励志图书的出版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1.引进版多而原创少。回想一下近几年来热销的励志类图书,励志图书一直是国外引进版独领风骚。造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励志类图书的写作需要具有专业性。在我国,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并不热衷或不善于书籍的写作,而实际出书的作者又往往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这使得原创图书缺乏权威性和可信性。相较之下国外的作家则具有很大优势。如卡耐基为写作《人性的优点》一书,曾经走访美国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数百人,翻阅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数百种,阅读了哲学家论烦恼的几乎全部论述,还开办了一个征服烦恼的实验室进行实践。同样,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有深厚的专业背景支撑。为写作《成功定律》一书,他走访了500位全国杰出人物,整理出成功的15条定律,花费了20年时间完成此书。他将这一成功定律进行了检验,训练了3000名毫无经验的推销员。在6个月之内,这些推销员各自赚进了100万美元。

第二,我国真正的励志类图书起步较晚,引进版图书从开始就以“简单实用”作为自己的原则,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加上引进版很早就开始占领中国市场,在人们的心中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效应,这也给国内原创励志图书的出版发行造成了短期难以摆脱的后发劣势。

2.跟风现象严重,观点重复。当年,《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出版,后边就跟了一长串奶酪,达到30多种跟风的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热卖之后跟来了一批送信的。只要是比较热销的图书,都会引来很多跟风之作,这是因为励志图书出版的门槛低,成本低,跟风比较容易。

3.出书速度加快,书籍质量下滑。随着励志图书的畅销,不少出版社加紧推出新作抢占市场,却忽视了书籍的质量,造成了如今的励志图书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现在很多书商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出版社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出版很多质量不高的励志图书。这是一种短视行为,长期来看会对出版社的品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4.伪书猖獗,自食其果。2005年“3·15”贡献奖的三位候选人之一姜汝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伪书。姜汝祥发现,《执行力》的很多内容竟然是从他的书里面抄袭来的,后来调查的结果更令人吃惊:所谓《执行力》的作者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竟然根本就不存在。伪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直雄踞很多排行榜首位的《没有任何借口》,署名“(美)费拉尔·凯普著,金雨编译”。该书首先于200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到当年10月已重印24次,销量超过200万册。一大批国内赫赫有名的企业批量购买,发给员工人手一册,甚至还要求员工学习以后谈“体会”,写“读后感”。随后,图书市场上很快就搭车跟出了多种版本的《没有任何借口》。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没有任何借口Ⅱ》,朝华出版社推出《没有任何借口Ⅱ》(完结版)。9月,企业管理出版社则推出了《没有任何借口全集》。伪书使市场遭受沉重打击。

五、励志图书何去何从

面对几年来励志图书发展的辉煌和阴影,针对伪书出版的教训和启示,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励志图书将何去何从?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图书市场:励志图书依然是图书市场的热点,是各大书店的宠儿,新的励志图书品种依然层出不穷。只是在商业炒作手段上有所顾忌,显得有点战战兢兢。笔者以为,励志图书存在着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决定了励志图书在未来的图书出版中仍将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图书品种存在。这种基础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构筑而成的:社会转型期的阅读心理需求是励志图书生存的土壤;出版体制改革与市场转轨中带来的活力是励志图书发展的推动力;现行教育体制社会教育的整体缺位为励志图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强有力的整合营销是励志图书发展的直接原因;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是励志图书热销的有力保证;大众化的叙述方式使励志图书拥有巨大的读者群。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篇10

每年的畅销书林林总总,涉及的类别也五花八门。乍一看去,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那么,在当今时代,到底有没有哪一种或哪几种图书占据畅销书排行榜的主流位置呢?换句话说,主要是些什么书在畅销呢?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市场销量和反响最大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图书上:

1.公司类图书。很多畅销书排行榜将这类图书归于经管类,但我们认为,经管类面太宽,不能真正反映这类图书的特性,而应对之进一步具体化。公司类图书是以公司员工为读者对象,以激励公司员工的品质为主旨,如忠诚、勤奋、求变等。每年都有至少三四本这样的书进入排行榜前十位。如下表:

这类书的发行量一般都相当大,远远超过其他的畅销书。例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仅中信出版社就达170万册,而随后的跟风版如《我动了谁的奶酪》等六七个版本也都发行了数10万册。《致加西亚的信》及其跟风版如《把信送给加西亚》等共发了三四百万册,《没有任何借口》总共发了200多万册,《执行》、《自动自发》、《大败局》等也都销售了数10万册,这些数字还不包括盗版的数字。

公司类畅销书上榜的数量多、销量大是其显著特点,其之所以能畅销是与当前人们的心态密切相关的。读者购书有很强的功利性,他们恨不能直接从书中看出人民币,看出桑塔纳。而公司的总裁和经理,又想能培养员工的优良素质,他们也愿意不惜成本购买员工素质类图书发给其雇员,《谁动了我的奶酪》走的主要就是公司团购这条渠道。

2.明星书。顾名思义,是指关于明星或明星本人写的图书,而明星本人写的更为畅销。明星主要是指当红的影视明星和歌星,而其中又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为好卖。自1995年赵忠祥出版《岁月随想》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明星出来作秀。

明星的书动辄数10万册,上百万册。但并非所有明星的书都好卖,作者的口碑及其文笔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3.社会问题分析类图书。这是指那些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状况和社会问题的图书,当然不是指学术报告,而是以纪实或调查报告为其叙述形式的图书。《中国社会阶层分析》和《中国农民调查》都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颇受读者欢迎。值得指出的是,《黄河边的中国》连续多年都能卖,三年之中竟然重印十次,要是在制作、定价和营销方面再下点功夫,成为超级畅销书并非不可能。

4.名作者类图书。一是指各行各业已取得较大社会影响的名人,其中以政经人物的自传最为好卖,如克林顿的《我的生活》、希拉里的《亲历历史》《杰克韦尔奇自传》、吴士宏的《逆风飞扬》都发了几十万册;一是指该作者的书曾至少有一本产生过较大的社会效应,即成名了。这以文学类作家的较为显著,如海岩的书本本都畅销,余秋雨、王文华、二月河、迟莉、贾平凹、陆德明等人的也都销量很大,如《王蒙:我的人生哲学》、周国平的《妞妞》、杨绛的《我们仨》以及韩寒、郭敬明的书发行量也都是以十万册计。这种现象在非文学类图书中也常见。前两年由于央视“百家讲坛”的高收视率,使得其中最火的两位演讲嘉宾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和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一跃成为超级畅销书。

5.家庭教育类。包括励志类图书,是指导父母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以使他们取得优异成绩,成为竞争优胜者的图书。前几年红极一时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以及《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千万别管孩子》、《学习的革命》、《告诉孩子,你真棒》都曾掀起书市一阵一阵的购买热潮。

6.实用类图书。是指指导人们进行有效养生、维权以及美容、社交方面的图书。《求医不如求己》《洪昭光健康忠告》《今日说法》《魅力何来》皆属此类。当社会出现某一危机时,指导人们如何应对该危机的书便能迅速走俏,如2003年SARS肆虐时,各类“非典型手册”很快便上了人们的书架。

二、畅销书的规律性内涵

书本只是一种信息载体,读者不是对书本身感兴趣,而是对书中所附载的信息内容感兴趣。那么,是哪些信息使读者对之有如此强烈的兴趣呢?反言之,作为畅销书,它畅销的是什么呢?

1.畅销的是一种情绪。人们的行为是受到一定的情绪驱使的,人们购买某本书,往往是受到了某种情绪的感染和推动,这种情绪可能是恐慌、关切,也可能是希望、寻求安慰或是其他的什么心理。当某种情绪成为社会普遍的、显著的情绪时,迎合该情绪的图书便能畅销。《中国不高兴》、《中国可以说“不”》对于刚刚有迹象成为大国的我国国民来说,具有莫大的震撼力,畅销不可避免;《谁动了我的奶酪》是2001年底推出的,当时正值“网络寒冬”笼罩全球,中国亦不例外,各大网络公司纷纷裁员,为了安慰和启发被裁员工,IT公司的老总们便团购了大量的书,送给每一个被裁员工。而网络经济大萧条下的在职白领,也争相购买该书,希望从中发现自己“奶酪”失去的原因,并想办法挣来新的“奶酪”。该书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会生存。《穷爸爸富爸爸》系列在中国销了近80万册,也与这种情绪不无干系。

同样,2003年SARS突然来临时,恐慌的情绪萦绕在民众的头上,流行病防治之类的书籍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怪了。

2.畅销的是隐私。对别人隐私的关注是中国国民普遍的心理,隐私描写得越清楚、细节越是具体,对某些读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由此,《绝对隐私》、《天亮以后说分手》一度非常抢手也就可以理解了。

民众对名人尤其是明星隐私的热情更甚于对一般人,所以明星书、名人书多半都能有个像样的销量。但若明星只是写些散文或诗歌之类的书,读者也并不买账,要想成为畅销书也不容易。中央电视台前著名主持人文清的《让心灵打个盹》销售不如人意,与之不无关系;而“黑鸭子组合”在北京签售时,场面非常冷静,门可罗雀;张纪中的《芝麻开门》的市场表现也不能不说不尽人意。

3.畅销的是实用知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意识在民众的头脑中愈发明晰和强烈,表现在购买书籍上,就显现为一种“功利”的色彩,或者说,读者买书也有理性的色彩。在买书的时候,读者必然会考虑,“这本书对我有何用?”“我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一本外表华丽而无甚内容的书,必然会遭到读者的冷遇,而那种能真正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书一般也都能有一个好的销量。

《洪昭光健康忠告》告诫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如何注意养生,培养良好的日常起居行为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而得以畅销;靳羽西的《魅力何来》指导女性如何美容和注意言行举止而备受女性读者欢迎;撒贝宁主持的《今日说法》告诉人们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而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三、图书选题的论证

情绪表达、明星和实用性可以说是当前畅销书所具有的三个基本元素,是畅销书的基本点,也是图书选题能否畅销的基本判断依据。所以,编辑在进行图书选题论证时就应该参考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1.当前的社会情势和社会情绪是什么。综观各个时代的畅销书,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情势是高度吻合的。反过来说,反映当时社会情势和社会情绪的图书就一定能畅销。

《中国不高兴》一书之所以能在一个月内销售就突破60万册,牢牢占据图书排行榜榜首的位置。就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反映了当前我国民众一种普遍的心理。对西方国家的不满也罢,或如西方媒体所中伤的“民族主义”也罢,总之,它表达了民众的“不高兴”心理。而这是有据可查的,2008年的奥运火炬传递,在某些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干扰,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西藏问题的严重干涉,无不激起了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慨。图书是社会情绪的发泄渠道,也是对人们心理的一种抚慰,当然也就会受到人们普遍的推崇。

2.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改善能否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追求也不同了。祈求身体健康和对个人收入的执著追求是当今人们的主要关注点已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种需求,不少出版社推出的书都取得了很好的销量。但考虑这种选题时一定要注意其内容的实用性,不能是说教性质,也不能是理念性质的,而必须是可操作的。《求医不如求己家庭医学全书》就是针对人们最常见的100多种疾病提出了100种复方调理法,而这些调理简单易作,也很有实效,这也就是它一市便受到读者追捧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