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十篇

时间:2023-04-11 14:41:21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1

生活中也有许多“奶酪”它们是等着我们去寻找的。它是一种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目标的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一幢豪宅,还可以是自由,健康,社会的认可或老板的赏识。或许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安宁,甚至还可以是一种运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作文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是(美国)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这本书里有四个小家伙: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代表了我们人性中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本书讲的是: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每天都要在一座迷宫里寻找他们喜爱的奶酪。有一天,在奶酪C站,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奶酪。从此,他们把C站当成自己的家,每天都要到这里来享用奶酪。他们认为,“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但一天早上,他们到达C站时,发现这里已经没有奶酪了。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立刻到迷宫深处去寻找新的奶酪,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却大喊大叫:“谁动了我的奶酪?”唧唧开始变得消沉起来,他不知道没有了奶酪,明天会是怎样?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终于在奶酪N站找到了大量的奶酪。同时,哼哼和唧唧正在忍受着挫折感、饥饿感。有一天,唧唧终于克服了再次进入黑暗迷宫的恐惧,朝未知的领地跑去。尽管他迷路过但他还是以更大的勇气和力量穿行在迷宫中,最后他终于走进了奶酪N站,遇到了早就到了那里的嗅嗅和匆匆。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生活就像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有时我们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只要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像我们打开。这说明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适应生活的变化,及时做调整。

《谁动了我的奶酪》范文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

这本书中把奶酪比做一种能使人感到幸福的东西、或是成功、金钱、自由、健康等一切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让我们回到故事中。有一天,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在一个迷宫奶酪站发现了大量奶酪。它们每天快乐的享受着可口的奶酪。哼哼和唧唧在安逸中逐渐懒惰,没有注意到奶酪正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奶酪吃完了。嗅嗅和匆匆立刻行动起来,而哼哼和唧唧则呆在原来的地方,大声抱怨。两只小老鼠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找到了更的的奶酪。唧唧同时也决定出发去寻找奶酪。它找呀找,终于和小老鼠们会合了···

故事讲到这里就讲完了。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一只无形的手,无数次拿走你的“奶酪”。我们只能尽早做好准备,而不是在遭遇变化后大吃一惊不知所措。而是重新找到“奶酪”,请记住,他们仍会不停地拿走你的“奶酪”。所以应该在一次次的变化中获得经验,努力适应变化。

在遭遇变化后,不要像哼哼——他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这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而应该尽快改变,去寻找新的“奶酪”。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有随“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人生永远不会有一帆风顺,也不会有一劳永逸。不要沉溺在舒适的“安乐窝”中,而应为变化的出现做好准备。当变化来临时,不要再问自己一句话: 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400字翻开《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几行大而醒目的字把我的眼球吸了过去:

生活并不是笔直的通畅的走廊,

让我们轻松自在的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座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

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有一扇门就会想我们打开,

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面幽默风趣的故事有时会逗得我哈哈大笑,仿佛身临其境,与故事中的“嗅嗅”,“匆匆”以寻找新鲜的奶酪,和“哼哼”,“唧唧”一起为找不到奶酪而伤心。但是在故事中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两只只进不退的小老鼠“嗅嗅”和“匆匆”。老鼠的脑袋往往没有人类的脑袋聪明,但是他们却明白一个多数人类都不明白的道理:生活不是一条笔直通畅的走廊,它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必须靠自己去改变它,去寻找一条通畅的道路。这两只小老鼠不会因为奶酪没了,而呆呆地坐在那,等着奶酪回来。他们会走出那,充满信心的寻找下一站有着新鲜奶酪的地方,而且不会回头。我喜欢他们的只进不退。

生活中也有许多“奶酪”它们是等着我们去寻找的。它是一种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目标的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一幢豪宅,还可以是自由,健康,社会的认可或老板的赏识。或许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安宁,甚至还可以是一种运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们追求它,想得到它,因为我们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我自己也有一块梦寐以求的“奶酪”,就是做以为专业的造型师。我从二年级就开始追求它:一放学,做好作业后,我就会给我的长发阿姨做造型。第一次不好时,我就把所有的发圈都拿下来,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弄好。当父母阻止我时,我从来都没有放弃;当同学嘲笑我时,我也从来没有改变过,甚至连想都没想过,它在我心里是一块美味的,新鲜的,大块的“奶酪”。我要抓住它,得到它。即使我以后做不成,但我曾经追求过,我也无怨无悔。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2

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穿着笔挺的函装,谦和有礼。自从1982年出版了《一分钟经理人》后,医学博士出身的他被大众理解成了一名职场寓言家和企业剖析者。这种貌似错位的声望在1998年达到顶峰,《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全世界企业的必读书,人们把自己和书中的角色一一对应,是小老鼠嗅嗅、匆匆型员工,还是小矮人哼哼、唧唧型员工?选择什么角色,寓意着你的职场之路会走向何方。

约翰逊身上有欧洲贵族的气质,但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夏威夷的小岛上过着平静的生活。除了偶尔去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和未来的年轻政治家们分享思考心得,他习惯在家里独处,一面注视着外界的动向,一面刻意保持距离。这种带有距离的观察和思考让《谁动了我的奶酪》、《一分钟经理人》、《礼物》、《孩子,你真棒!》等作品被翻译成47种语言,在全世界卖了上亿册。

在这次亚洲之行前,约翰逊已经30年没有接触过外国媒体。和他同行的是《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John Naisbitt)夫妇。来中国前,他们一并走访了越南。常年待在小岛上的约翰逊说,很惊讶自己所见所闻与想象的不同。他以为越南人痛恨美国,去了后才知道当地人更享受于自己的安居乐业。在越南,约翰逊住在一位当地农民家,因为越战,这位农民失去了一条胳膊。“我很意外,他对我说起过去时,没有非常愤怒!”

“来中国前,我以为中国人严肃、冷酷,政府紧紧地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但是我很高兴看到,其实中国人很快乐,待人热情。”约翰逊说,这次亚洲之行属于自己的私人旅行,他不需要把所见所闻“分享”给肯尼迪政治学院。私下里,他“会和朋友聊聊这个可爱的国家。出来亲眼看看是有帮助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不必听媒体讲过一遍又一遍的故事”。他和奥巴马先后到达中国,谈及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约翰逊说:“奥巴马非常聪明,尽管我个人并不是很了解他,但至少他给人的印象是这样,而且有一副好心肠。我想,总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中国作出最真实的判断。”

接受采访前几天,约翰逊逛了北京的寺庙。期间,他和一位僧人聊了3个小时。“我们在一起仿佛只待了3分钟。”他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比喻形容道。

“他的平静打动了我!这是东方哲学的精髓。”约翰逊边说,边双手比划着在寺庙中看见的塑像的手势 6手与右手相扣,乾坤自在其中。“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姿势对待物质与精神,我们一定会很快乐。”约翰逊喃喃自语。

他的新书《峰与谷》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个人如何实现自我超越、企业如何保有发展动力的寓言。什么是“峰与谷”理论?约翰逊是这样解释的:“人生有高峰,有低谷。没人能一直站在巅峰,也没人永远待在低谷。从低谷向上攀爬的未来是高峰,抵达高峰后要警惕接下来的路就是滑向低谷。以谦卑之心面对高峰,你在顶上的时间或许能长一点。”这么打比方是因为“只有寓言才能让人自己发掘经验和真理”。

太努力工作不一定得到好结果――斯宾塞・约翰逊专访

《新周刊》:《峰与谷》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约翰逊:1985年我产生了创作这个故事最初的灵感。当时我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我自己在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我应该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好时光而不是维持自己的好时光。这是我自己对《峰与谷》的心得。当《谁动了我的奶酪》成为畅销书后。很多读者告诉我,“奶酪”令他们获益良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应该作出改变。但是,他们想知道“如何做”。

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处于发展的巅峰期,10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出版时,中国正面临加入WTO、应对世界经济新规则的巨变。今天,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面临的问题已经由如何应对“变化”转向如何保持长期快速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个人、企业、国家,如果能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保持谦卑、不断学习,那么他/它在峰顶的状态会久一些。

《新周刊》:在《峰与谷》中,你把自己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应对变化。而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你并没有把关注力放在同一焦点上。

约翰逊:《谁动了我的奶酪》说的是人们应当如何应对变化:《峰与谷》说的是人们应当控制变化的局面,并不断创造你的人生高峰期。峰与谷是相连的。一旦你明白这一点,就能不断创造人生高峰。人在巅峰期酿成的错误造成了未来的低谷。

《新周刊》:很多企业都把《谁动了我的奶酪》作为员工必读书,《峰与谷》出版后,CEO们对如何管理员工的方法会有所改变吗?

约翰逊:的确很多世界知名企业都把《谁动了我的奶酪》当作员工必读书。至于这些CEO会不会根据《峰与谷》作出管理上的调整,我不得而知。毕竟,这本书3月才在美国出版。我只能说,我年轻的时候比较喜欢哼哼,当周遭发生变化,哈哈一笑,欣然接受,然后自我调整。但是现在。我更喜欢两只小老鼠。我试着觉察周围发生的变化。这一点与《峰与谷》所揭示的状态相关联――当你处于人生的高峰期时,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问题。

《新周刊》:你任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管理中心的顾问,作为一名常年在小岛上享受平静的作者,你能和未来美国的政治家们分享什么?

约翰逊:思考。对我来说,思考、反省是件更容易做到的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比我要忙得多。而且我对事物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所以我能很好地看清一切。但是他们不一定,他们很忙,而且必须努力工作。对他们来说,我的建议很有帮助。

《新周刊》:你如何看待今天在中国流行的成功学?

约翰逊:不仅仅在中国,直到今天,成功学在美国也很有市场。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好的一面讲,成功学让人们过上好日子;从坏的一面看,成功学让人变得非常物质。中国人学习西方人的实践方式时,不应该忘记智慧的东方哲学。

《新周刊》:《谁动了我的奶酪》更多针对的是如何辛勤地工作,到了《峰与谷》,可不可以理解为它教人们如何聪明地工作?

约翰逊:我认为《峰与谷》是在教人们应当如何智慧地工作。智慧地工作并不等于辛苦工作。太努力并不一定会得到好结果。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3

勤奋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对书有着浓厚的感情。我从出生开始,就与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书中的滋味多种多样,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这一份份滋味令,我在书的世界流连忘返。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一本书始终令我挥之不去,那就是——《安徒生童话》。每当我拿起它时脑海中便会出现:可怜的卖火柴小女孩的叫卖声,拇指姑娘向往光明的自由的眼神,海的女儿勇敢地走向大海,化为水中的泡沫,艾丽莎兄妹间的亲情……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都有勇敢、勤劳、坚强的毅力,还有牺牲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他教会了我面对世事无常的生活要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一样,微笑着面对。

上小学了,我爱上了小说。在一次巧合中,我读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书中讲了两个小矮人和两只小老鼠的故事。文章主要围绕“奶酪”的获得、拥有、失去,不同的人产生的不同心态,由此产生迥异的行动策略。是像嗅嗅和匆匆,迅速开始行动?还是像哼哼那样害怕变化,否认和拒绝变化?还是像唧唧那样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和学习中有太多的变化,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发生,无论我们是否害怕变化的到来。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当我们面对变化时,我们会害怕,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很正常。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科学的对待畏惧,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避开真正的危险。我们无须拒绝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对变化的态度,在变化中享受变化,拥抱变化,迎接变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奶酪”是一种通过艰辛努力而获得的优越状态。“奶酪”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拥有的核心能力。我们该如何把握和拥有呢?作一种换位思考,我们对于常常向往着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轻狂和喜悦,却难以体会“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李煜伤感情怀。作为这种对比,我们就需要把握今天,把握机会,学会细心保护和精心呵护,不要等手中的“奶酪”变酸、变坏,在无可奈何之中又惊羡别人的拥有。变化是永恒的。尽管还有如同嗅嗅一般因害怕变化而否认变化,怨天尤人的人在,但如唧唧一样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所致。原有的“奶酪”总有一天会消耗,我们该如何面对?卡奈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不要为打碎的玻璃杯而伤心,我们也不要为记忆中的“奶酪”而向往,那只会是“白头宫女话玄宗”的无奈和一厢情愿的神往。我们需要的是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摆脱安逸,超越恐惧,恃机而动,寻找新的“奶酪”。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改变随时会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新的“奶酪”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如鸟儿没有翅膀。所以书籍是我们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会腐朽的东西。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对家里最感兴趣的就非爸爸那黄褐色的大书柜莫属。书柜里装了很多书,我拿不着,就踩着椅子拿。不料,书没拿到,反而摔了一个大跟头。从那以后,爸爸不准我一人拿书,只能叫大人帮着拿。时钟三兄弟整天你追我赶的,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转眼间,我上六年级了,可是我跟书之间的感情却历历在目。

我的读书故事之——喜

一年级的时候,我天天都读爸爸书柜里的书,直到我把书都差不多读完了,爸爸就带我去了书城。那次,我和爸爸买了很多很多的书,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屋顶上的小孩》、《城南旧事》等等,各种各样的书籍应有尽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整天都把书捧在手心里,爱不释手。我上哪儿都带着书,逛街、旅游,甚至睡觉都要把书放在枕头底下。没过几周,爸爸就会带我去一次书城。每次去书城,我都会去汲取书的“营养”。书,可以提高我的写作能力、丰富我的想象力和获取一些课外的知识。

我的读书故事之——怒

一天,我全神贯注地在课桌上看书,一位同学向我借书,我毫不犹豫地把我那本《城南旧事》借给了她。几天后,我来取书,却看到那本书已经损坏了。书上的一层薄膜被撕了一半,书中的页数已经不完整了。当时我看到这一幕时,气极了。真想把那位同学的书也撕了。那位同学看到我很生气,就对我说:“对不起,我会帮你补好的。”听到这话虽然还是很愤怒,但是还是觉得她说了应该能做到。于是让她把书带回家去补好。后来,她真的把书补好还给了我,虽然书上有些粘补的痕迹。

我的读书故事之——哀

偶然有一天,我在书店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本《蓝色的海豚岛》,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被吸引住了。我不假思索的掏出了三个月的零用钱买下了它,我走到了公园的石凳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看着看着,肚子自己叫唤起来了。不过高尔基说过:“书中自有面包在”,我立刻感受到书中的知识填充了饥饿的肚子。我把书里的营养当作午餐,这比真正的午餐更有“味道”。渐渐到了下午,到了该回家的时间,正准备回家,忽然看见一位老人没站稳,上前扶了她一下,然后就回家了,直到回到家里了才发现书还放在石凳上,等回到原处的时候,书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为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而感到哀伤。

我的读书故事之——乐

我从开始认字时,就开始拿书玩。后来认识很多字的时候,就开始看书。我读书的时候速度很快,爸爸就对我说:“不用那么着急,要细细品位书中的知识,会对你受益匪浅的。”后来,爸爸给我讲了毛主席“三温四复”式的阅读方式和“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在书上重要的地方画上符号。还买了一个小本子要我摘抄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和写阅读心得。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4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经常做好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随着二期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恰好犯了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就象斯宾塞•约翰逊在他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所说的:“预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改变,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享受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成长的速度,教师应该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我们更应该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通过不断总结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二、努力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

有人说“实践者是最指挥的”。的确,任何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所以,我们的成长首先得立足课堂。虽然是短短的40分钟,但要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却是一门艺术。没有日积月累的实践,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智慧”的,那就更别说“艺术”了。作为驾驭课堂尚且稚嫩的教师,我们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对次,我对自己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而我认为在二期课改的今天,教师应有“一泓流淌不息的泉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就得有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有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有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对课堂的灵活掌控,把每一个40分钟都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其次,虚心学习,借鉴经验,提高专业修养。当苹果砸到头上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说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在我们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有无数前辈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要借助“巨人的肩膀”成长呢?当然,除了认真研读和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书籍外,我也要虚心向身边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也学习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好的经验和方法,以便缩短自己的成熟期;第三,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展示并不等于出风头。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的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你的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升华。而这些是我们在别人身上搬不来也学不会的。

三、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人们都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无上的荣誉承载着多少人对我们教师的嘱托,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责任之重大。那么要挑起这份重担,我们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职业始终怀着一种激情,我们才能正视一切困难与挫折,才能承受一切委屈与压力,才能在这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坚定和从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今后的道路依然漫长。前方也许荆棘密布,但当你享受学生成长的喜悦时,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个日渐浮躁的年代,我们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是吗?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要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我们就应该享受变化,尝试冒险。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始终怀着激情地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展的步伐,做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

具体措施:

1、科学备课: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学、爱学、喜欢学是备课过程中需要好好考虑和花心思的地方。加强备课的思维性、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针对班级学生情况,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备出自己的风格。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预设,争取效果达达到最佳。

2、认真上课:上课也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现在必须思考的问题。上课应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喜欢数学,提高课堂效率。这样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来吸引住学生,这就是我在这三年内必须要达到的,让每一位学生都爱上数学,爱上数学课,同时注重上课过程的高效率,努力利用每一分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也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及时、认真的批改好学生的作业。并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评语。

3、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利用一切参加各种讲座、交流或研讨会等,向专家与同行学习。认真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听好课,取长补短,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交流。多争取上公开课的机会,用压力给自己动力,多磨练,快成长。在信息技术上多下工夫,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4、做好教学反思: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将在课上所遇到的问题和失误及时记录下来,从主观和客观上去寻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方案,使之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前车之鉴。并且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5

书名的“模仿秀”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12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的销售神话就带动了一场“饶舌秀”,《我动了你的奶酪》《我能动谁的奶酪》《谁敢动我的奶酪》……,一时间可谓“奶香四溢”。再到近些年由《明朝那些事儿》衍生的“那些事儿”系列,《盗墓笔记》之后的“笔记”系列,《货币战争》引发的“战争”系列等等。而借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图书市场又上演了一场“舌尖上的模仿秀”。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于2012年5月14日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影片围绕着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体的人物故事完美呈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为人们展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它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收视水平堪比BBC纪录片,在短时间引起了全社会的热议,更点燃了一股以“舌尖”为主题的文化热。借着这股热潮,其官方授权的同名图书也闪亮登场。然而,《舌尖上的中国》一书却并非一枝独秀,此时图书市场上的“舌尖家族”已是“人丁兴旺”。据北京开卷公司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已出版的冠以“舌尖”之名的图书共计119种,涵盖种类从饮食、散杂文、社交处世、大众健康、产业经济管理、小说、英语、少儿科普、轻工业、传记、生活百科、政治乃至戏剧诗歌。在“舌尖”热潮逐渐消散之际,笔者对自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近一年内出版的“舌尖”图书进行统计,并按照书名中对“舌尖”一词的不同演绎,对其进行分类并分别加以点评,希望借此统计分析反映书名背后的意义。

从出版时间来看,在《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前,图书市场上就已经有15种书名中含有“舌尖”一词的图书,时间从1999年8月直到2012年1月,题材以文艺类图书(7种)和饮食类图书(6种)为主,还有部分语言类图书(2种)。当然,这些图书并无跟风之嫌,因此不做过多讨论。而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开始的一年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成员”加入。具体来看(见表1),第一时间抢占出版先机的自然是官方授权版《舌尖上的中国》。据业内人士透露,纪录片播出后有200多家出版机构争夺同名图书的出版权,最终花落光明日报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朱庆在谈及该书的制作时说道,“5月31日拿到纪录片播出解说词,6月1日完成视频截图和插图挑选,6月3日完成书稿编撰和美文选编,6月7日完成排版设计,6月8日完成三审三校并送审样书,6月11日下厂付印……”[灰鸽:《2012年图书市场十大“热点”扫描》[J],《出版广角》,2013(1)]正是如此神速,让图书版《舌尖上的中国》搭上了“舌尖热”的首次列车,而其惊人的销量也充分印证了影视同期书“时间就是金钱”的黄金原则。7月,光明日报出版社乘胜追击,出版《舌尖上的中国:传世美味炮制完全攻略》,内容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配套菜谱,它在宣传语中写道,“居家解馋全程指导,让您足不出户走遍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舌尖热”牢牢抓住“吃货”心理,让销量又“飞”了一阵。在接下来的8、9、10、12月,乃至2013年的1月和6月,光明日报出版社陆续出版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图书,内容上已经与纪录片完全脱离,还衍生出了《舌尖上的世界》等系列图书,但其销量已成明显下降的趋势(见表1),仅从开卷监测的数据看来,7月份新出图书的销量不足《舌尖上的中国》的1/3,8月份新推出的“世界版”销量仅为其1/10不到。

看来,想依靠热点话题分到一杯“热羹”并非易事,官方授权图书的销量尚且锐减,“跟风之作”的战斗力又如何呢?由表1可见,从2012年6月“舌尖热”的出现,到该年11月,无论是从新书涉及出版社还是图书种数来看,两项数字整体上都呈上升趋势,直至12月份有所下降。然而真正的出版高峰出现在2013年1月,其原因也许与两个事件紧密相关:2012年年末,《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年度网络十大流行语排行把“舌尖”一词位列第三;2013年新年伊始,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做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年度热点和官方文件的双重镀金,使得更多的出版社加入了跟风队伍,该月出版“舌尖”图书的出版社达到了16家,是一年中月平均涉及出版社数量的2.5倍,图书种数也为平均值的2.2倍。然而,如此汹涌的出版高峰却并没能挽救销售颓势,接下来的半年间,“舌尖”图书的销量继续下降,直到5、6月份的时候已经逼近零点。由此可见,借由热点话题拉动图书销量并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是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一个年度性的热点话题,它的有效期也仅仅只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

表1开卷检测书名关键词中含有“舌尖”图书销售情况

表2开卷监测书名关键词中含有“舌尖”图书出版情况

再看“舌尖”图书的种类,图书种数及监控销量最高的为饮食类,种数达到66种,销量超过17万册,其次是与饮食健康相关联的大众健康类,共有11种,销量不到6000册,接下来则是一些看似和“舌尖”并不相关的图书,如社交处世、英语、科技、经管、文艺、少儿科普甚至政治。从整体上看,图书内容与“舌尖”关联度越大,其出版种数也就越多,反之亦然,另外,除饮食类图书销量不错外,其他种类图书的销量均不甚理想。不仅谈吃的书可以叫“舌尖”,就连爱情小说都可以叫“舌尖”,出版社似乎认为,只要冠以“舌尖”二字,读者就会买账,然而事实看来却并非如此。下面,笔者就书名中对“舌尖”一词的不同演绎,对其进行分类统计,希望可以一窥跟风书名之端倪。

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觉细胞多集中在此,因此可以延伸为饮食之意。而大部分以“舌尖”命名的图书也多采用这一层含义,从北京开卷公司监测数据来看,自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间,以“舌尖”一词的本义命名的图书共计88种,而这88种图书又可以按照对《舌尖上的中国》不同层次的衍生具体分为如下两类:

1.直接使用

直接在书名中使用“舌尖上的中国”名称的图书共有37种,从种类上来看全部为生活休闲类图书,大到饮食文化,小到菜品制作,可谓无所不包。而其中由中央电视台官方授权的“舌尖正宗”则是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以纪录片同期书《舌尖上的中国》为核心的系列图书,共计10本,将其与书名关键词含有“舌尖上的中国”的所有图书上市以来的销量情况进行对比(详见表3、表4),可以看出在销量前十位的图书中,光明日报出版的“正宗”《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占据了6个名次,销量为其他图书销量总和的近6倍。在排行榜中占据首位的纪录片同期书《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创下2012图书市场的销售神话。据开卷公司监测的2012年饮食类畅销书排行榜显示,央视版《舌尖上的中国》高居榜首,在该年非虚构畅销书排行榜中,《舌尖上的中国》仍占有一席之地,名列20位。截止于2013年6月16日,该书在当当网上共获得32374条评论,其中99.3%的用户强烈推荐购买,被评为“五星书”,“名门正宗”的实力可见一斑。

2.本义扩展

据统计,除去“舌尖上的中国”以外,书名关键词中含有“舌尖”的图书共有52种,从种类上看以饮食类图书为主,但还包括部分经管类、大众健康类、少儿科普类、科技类甚至戏剧诗歌类图书。例如表4中销量排行第八的《舌尖上的健康——亚健康人群不可不知道的饮食宜忌》和未上榜的《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均为大众健康类书,而《舌尖上的生意:餐饮旺店经营一本通》和《舌尖上的餐饮店:餐饮服务员专题培训手册》则为经管类图书。从销量上看来,排名第一的是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舌尖上的世界》,此时“舌尖效应”正热,出版社趁着余热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图书国际版,延续“舌尖”系列独特大气的设计风格和深入人心的美食记忆,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其他冠以“舌尖”之名的图书销量却并未领先于同类书。同为讲述健康饮食的图书,《舌尖上的健康——亚健康人群不可不知道的饮食宜忌》在当当网上的评论仅为53条,《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也仅为192条,而几乎在同一时期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类书《于康:吃好每天3顿饭》的评论数达到14104条,其在2012年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居27,在2013年上半年更是上升到第20位。可见,在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想要“借题发挥”带动销量,还需要有更为优质的内容做基础。

表3开卷监测书名关键词含有“舌尖上的中国”图书销量排行前十位(2012.6—2013.6)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6

(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200070)

地理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眼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注重质疑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努力创设质疑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质疑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才能真正发挥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作用。

一、新课引入激发学生的质疑欲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在引入新课时,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问题隋境中学习,带着疑问学,带着兴趣学,带着迫切想自我解决问题的愿望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子目标的成功中完成对教学目标的整体突破,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成目标后,其成功的喜悦就会特别强烈。

例如,在“人类活动与气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曾经设计了这样的开头引发学生的质疑:

出示课件:《谁动了我的奶酪》。

生:(小声交流,部分学生在点头。)

师:请你把这个故事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来一起分享。(找一位在点头的学生)

生: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有许多的奶酪,后来发现奶酪越来越少。

师:故事的四位主人公,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卿卿有一天发现曾经堆积如山的奶酪不见了,这时它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生:奶酪到哪里去了?

生:谁拿走了奶酪?

师:哦,它们的第一个反应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那么到底是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猜想一下会是谁呢?

生:自己吃掉了。(部分学生在笑,也有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

师:真馋呀!有人说全球变暖把他们的奶酪给融化掉了,你同意么?

生:啊?(学生纷纷表示诧异。)

师: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但是全球变暖却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出示课件:全球气温上升图,从而导入新课的学习。

又如,在“黄河断流”一节教学时,教师把“疑”作为学生学习的子目标,通过创设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从而确立目标,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首先从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进入,播放一段黄河气势壮观的多媒体录像,让学生体验一下李白诗句中“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感受,紧接着教师说: “诗人李白是否想到过黄河之水有‘奔腾不到海的景观’?”这时学生马上形成疑问: “为什么会断流?发生在黄河的哪一段?出现在什么季节?”这些问题同时又引导学生很快确立了一个个学习的子目标。

目前,不少学校高一正在使用导学案,笔者认为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是应该让学生在课前的探究中能产生疑问,激发主动求知的愿望,在课堂上不被教师牵着鼻子盲目地赶“路”,而是有的放矢地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被调动起来,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简单地报一个答案或说一个结论性的意见,而是让学生主动把自己阅读、体会、思考、质疑和解疑的全过程都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新颖、独到的见解,不迷信权威、教参或老师的意见。

例如,高中地理“人口”一章的教学中,课文资料以图表方式呈现。“1960—2000年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国际比较”表、 “1960~2000年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的国际比较”表、 “2001年部分国家婴儿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寿命比较”表和“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的变化”图、 “我国教育经费的增长”图、 “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图与简短的课文共同组成“我国十分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一学习框架。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有什么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有什么差异,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两类国家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的不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婴儿死亡率有什么不同?平均期望寿命又有怎样的差异?根据“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与人均GDP的国际比较”图分析人均GDP比较高的是哪一类国家?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比较高的又是哪一类国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196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世界的差距是多少?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世界的差距又是多少?196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多少?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又是多少?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的这些变化?同样也完全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与印度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的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为什么有如此明显的差异?根据高一学生已有的人文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图表反映的事实,进行详细的令人信服的比较,让学生知晓、认同和巩固对“我国十分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的理解。

三、引入合作,提升质疑的质量

质疑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引导学生找到质疑关键所在,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引思,要切合实际,与学生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相符合。

例如, “地球的伙伴——月球”的第一课时,学生学习内容是了解月球的特征和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从教学目标看, “月球的特征”是“A级”层次的内容,学生要“知晓主要地理事实”。对月球环境的“三小”“三无”“一大”和月面状况,学生都可以通过阅读课文而“知晓”。从学生的认知能力看, “月相变化的原因”历来是学习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用示意图理解(或者说解释)月相的变化,则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重点。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7—28页的课文,了解月球上的环境。比如月球上的引力大小、月球上的大气状况、月球上的昼夜温度变化等等,然后再采用师生互动、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一同讨论月相变化的原因。这样既有“老师跟着学生走”,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在交流和质疑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中,教师的引导固然十分重要,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切磋也能扩大眼界、触发新思,但这些都必须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一种创新和创造。自主学习能力就是不轻易从书本中获取现成的结论,而是独立自主地从事实中、从客观条件的变化中寻求各种因果关系,获得新知的能力。比如:理科教学中学生实验操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操作不仅在课内,在课外活动中同样也能实施。此外,理科教学还应该强调学生能“学以致用”,就是学生能灵活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农业的发展”一课教学前,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则报刊短文: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惊人之问。布朗预言:到达2030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同时粮食的产量因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下降,需从国外进口上亿吨粮食。进而得出‘谁也养活不了中国人’的结论。”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开始多数学生反应强烈,说这是杞人忧天,而当我详叙布朗的论据后,许多学生陷入迷茫之中。此时我加以设问,“农业的发展”这一课的学习,能帮助我们找到驳倒布朗论点的论据吗?这样自然引入新课,学生跃跃欲试,急于到课本中寻找答案,从而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让学生自学,很快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我国农业开发的潜力巨大,粮食前景乐观,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又如,在讲到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是终年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时,可以补充介绍:撒哈拉阿加尔山区有在20世纪的8年里未下过雨的记录,其干旱程度可想而知!这里的气温日较差特别大,一日之内温差可达40—50℃,当地人常用“白昼烈日如烧,夜晚寒风似刀”来形容当地的气候特点。在起伏山区,当太阳下山以后常可听到劈劈啪啪的响声,初到这里的人还误以为是鞭炮声,其实这是由于热胀冷缩使石头爆裂而发出的声音。地理趣闻的引入使学生乐于上地理课,他们盼望教师给他们带来奇闻轶事,浓厚的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动力,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有些地理知识比较抽象笼统,报刊杂志能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例如,讲到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时,适时引入发表在《中国经济时报》中的一段短文: “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的一项预测表明,在目前使用速度下,全球的石油最多还能用39年,天然气为60年,煤为221年。”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用一点少一点的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的理解。

有些报刊新闻牵涉到一定的地理学专业知识,可以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去观察、分析、解释当今世界的重大自然、社会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就感,这也是培养视野开阔,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例如,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的地震,引起了百年罕见的大海啸,海啸横扫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沿岸,造成近20万人死亡,50多万人受伤,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我们在对这场人类大灾难感到震惊与同情的同时,也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英国一个10岁的女孩凭着她在课堂上获知的海啸常识,拯救了泰国普吉岛上数百人的性命。英国《太阳报》在报道这项消息时,把10岁女孩蒂莉( Tilly)称为“海滩天使”。报道说,同母亲到普吉度假的蒂莉在觉察到海潮有异样时,立刻告知母亲。《太阳报》引述蒂莉的话说: “上个学期卡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地震和地震如何引发海啸。”在这种情境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地震和海啸的知识,以及人类防灾抗灾的意识和举措。

报刊杂志,电视新闻中的许多介绍我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及祖国建设成就的资料,适时地向学生介绍,学生感觉可信,易于接受,利于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例如,在讲到长江水能的开发时,补充介绍三峡水电站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其年均发电量为850亿度,相当于每年节约5000万吨原煤,具有发电、环境净化、治水防洪、供水灌溉、开发航运效益等等。三峡工程确实是“功在当代,造福千秋”的宏伟壮举。一些反面事例也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震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如讲到我国水资源问题时,介绍“中华民族摇篮”——黄河的下游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断流,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的河段也不断向上延伸,1997年断流时间达到126天,断流河段700公里。造成黄河断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上游地区对黄河水的过度引取和利用。对这种情况学生感到十分震惊,纷纷表示在发展工农业生产时需要保护水资源,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节约用水。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7

人本主义思想乍现

2100年前的西汉时期,句容已应运而生;但我是在新世纪的2002年9月中下旬,才有机会来到这个江苏省镇江市所辖的句容市。

在句容逗留期间,我听闻这样一则故事,句容市市委书记蒋国星,曾在一次全市的党员干部代表会议上,给所有下属各级官员发了三本书:的《5・31讲话》、国家心血管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洪昭光的《怎样活到一百岁》、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内地“讲政治”的浓厚氛围熏陶之下,何以“第一把手”或我们俗称的“父母官”,会将外国人和养生哲学书籍发给下属学习?

这则讯息,引起了我对素未谋面的市委书记的兴趣。于是,我托友人引见,在抵埠当晚,直接向蒋国星了解其详。憨厚的蒋国星平静表示,这是人之常情。发给的《5・31讲话》这本书,是因为执政党官员需要讲政治,讲政治就需要准确掌握执政党的新思维和理论指导;《怎样活到一百岁》这本小册子在大陆相当流行,让干部们有空也读一读,是因为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尤其需要倍加爱护自己的下属官员,我们希望所有党政干部注意自己的身体,把更多精力投放到工作上,而保持心态平衡,注意养生之道的目的是,为振兴句容地方经济和为百姓多作一些具体的贡献,相信这种春风化雨的方式,远比硬性的纪律教育效果要好得多;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在内地十分畅销,但一般官员由于工作繁忙,未必会留心阅读,了解其中道理,是希望所有干部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不应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时机,为自己和句容市的经济建设,不断寻找新的奶酪。

在海外媒体中,内地官员给外界的粗略印象,经常是毫无人情味,只有原则性的刻板僵硬,以往刻意塑造的英雄典型,几乎不食人间烟火,多半没有七情六欲,至于中共地方基层官员素质以及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务实转变,却很少有媒体予以着墨,有人情味和人文关怀的地方官员,外面世界了解得更少。句容市委书记选中的三本书,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和蒋国星灯下夜谈数小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时代的中共官员,再也不是人们陈旧记忆中的刻板和自大,他们出身平凡,依靠个人的勤勉和努力,希望为一方土地和人民做一些实事的愿望极为强烈,他们对当下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并不陌生,和时代潮流也走得很近,基层官员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普遍,言谈举止和思维方式几乎可以与国际接轨,勇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很多基层官员了解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也深深知道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力排众议为市民修建的两座城市广场,显示了句容市领导努力带领句容从农业大县过渡现代化中等文明城市的决心,数万平方米的新世纪广场成了句容市新景观,和他一墙之隔的是依然陈旧的市政府、市委办公楼,两座办公楼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建筑物了。对此,蒋国星的理由是,市委、市政府办公楼是句容市政建设最后一个项目,句容的城市建设规划一切应以人民需要为先。

句容市官员的施政理念,巧妙地将茅山道家“有容乃大、有求必应”的思想加以融会贯通,发扬光大,他们在吸收外资,做好服务方面,提出“诚信认真,有求必应”的宗旨,提出“能容天下客,能容天下事”的诉求,突显了浓厚的人本思想和人文氛围。笔者注意到,新世纪广场的绿荫草地上,出现了两条极为不对称的石板路径,细问之下,原来是广场落成投入使用之初,不少市民图方便走出一条快捷方式,有关管理部门认为,既然百姓有这种需要,就应满足市民要求,于是专门为此铺设方便小路,而不是采取简单粗暴的罚款以及其它消极严禁措施,或者这也可以给“有容乃大、有求必应”加上贴切注脚。

笔者孤陋寡闻,使我对句容父母官的人情味深感兴趣。句容市委书记蒋国星说,我们这一代人赶上改革开放时代,在具体施政过程中,应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些人本思想,也应尽可能多一些人情味,只有这样,外商对我们才放心,人民对我们才会真正服气。句容市委书记蒋国星的三本书,以及句容不断提倡的诚信服务、有求必应,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让人确有别开生面之感。我们知道在内地,类似句容这样的县级市,应有上千个,但像蒋国星这类型的地方基层官员目前究竟是不是主流,仍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加以认定。

增加对中国的信心

在笔者看来,在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际,即前往河北省西柏坡,乃是一次极具政治象征意义的行程。在西柏坡重温了当年中共领导人进入北京城之前的谆谆教诲,从自付餐费的收据上,人们似乎看到中共新领导群体另

只要新世纪中共官员的多数人,均具有人文关怀的思想养成,具有新的开拓发展意识,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和制度创新的尝试,应该前景乐观。

一个思想的闪光亮点,这个亮点在今年3月间北京“两会”期间以及新的国务院班子和全国人大、政协班子组成之后,也有更清晰的展现。

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和“三个代表”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条件下的别开生面,也是具有高度政治智慧的独创。当慎重提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之后,各级官员未必都能够及时领会他的深刻含义,不过在随后大陆高层对待SARS疫情旗帜鲜明的态度,以及连续采取的果断措施,相信已经让所有的中国人和海内外媒体豁然开朗。

一向给人们温良谦恭俭让印象的、,以快捷泼辣的手段,撤换两位部长级高官。诚如舆论所指出,此次做法,在和平时期的中国是空前的。这一方面表明压力对于中国改革的推动非常重要;但另外,如果当政者没有一丝半点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没有明确的以民为先的理念,是很难挽狂澜于既倒、化被动为主动的,没有这样的主政思路和施政理念,即便是“沧海横流”,也无法尽显英雄本色!

很多华人在海外仔细观望,掂量着南巡广州,对民众不幸感染SARS病毒所遭受的折磨感到“揪心”的千钧之重,几乎所有海外媒体都注意到一夜白头、夜半垂泪、吴仪针对有关官员在疫情问题上弄虚作假、刻意隐报、瞒报、漏报疫情的红颜冲冠,怒目叱责,以及军委主席为北海舰队潜艇的不幸失事,70名官兵殉职而感到悲恸,夜不能寐……这一切,让曾经惊鸿一瞥接触了蒋国星这样的地方官的我,对贯穿人文关怀的“句容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中国新一代官员一向不为外界所熟悉的一面,有了新的认知。那深深鞠躬的身影,已经在一刹那间,和千百个像蒋国星这样以民为先、处于摸索阶段但已付诸实践的地方官员,形成了新的执政党形象的雏型。

在此之前,我还对我曾经贸贸然归纳的“句容现象”的适应性以及是否在中国具有普遍性意义而感到忐忑不安,但在这次中共领导人全力以赴共体时艰,克服SARS疫情带来的诸种严峻挑战和考验的面前,我更增多了一份对中国未来的信心。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8

这话说得让人过瘾。仔细想想,我们读的书真的是比较土鳖。先不说卡耐基或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已经在中国热卖了N年(各种版本加起来肯定不下100种),就说近年来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刘亦婷》、《加西亚》、《7个习惯》、《水煮三国》、《没有借口》之类,本本销售超过百万册,让人不免心中生疑,难道当今社会上真的有那么多loser吗?不然干吗要没完没了地励志呢?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到了2004年,书业中又冒出来更新鲜的事儿,小说居然也能当励志书来卖了,比如《狼图腾》,让几百万自认为“狼性”不够的男男女女们掌灯夜读,尤其是那些平时根本不读书的人也纷纷加入了“狼性”阅读,指望通过向狼学习强化自己的凶狠,好在职场打拼中一改过去的被动局面。一个在美国的朋友听我这么解释这本书的热卖,苦笑着说:“他们还嫌中国人的狼性不够啊?三年来,我每次回国做生意都让人给坑了。如果大家都读了《狼图腾》,我看我也别再回国了。”

大众把《狼图腾》当作励志书读,实在是出版者始料未及的,策划人也曾申辩说没有想到会如此热卖。但仔细看看该书的包装,就会发现励志书的蛛丝马迹:封底上郑重地印着海尔老板张瑞敏的推荐语,号召大家学习狼的分工协作精神。我不知道有谁会在做文学书时请企业老板推荐。不管是不是有意为之,反正这书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成文学书,应该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媒体显然注意到了励志书泛滥的现象,但声讨目标都对准了书,认为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比,它们只是低智商外国冷饭。但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疯狂消费励志书的超大读者群,这些书根本火不起来。我不想骂书: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图书。

调查显示,读励志书的读者主要分三类:职场上的loser;即将冲进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以及缺少主见爱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追风族。第一种人读了励志书后情况会更恶化,因为残存的自信心也会被磨砺殆尽。第二种人读了励志书后会忘了天高地厚,反而在踏进职场时把事情搞砸了。第三种人最无聊,有事没事跟着别人起哄,且人数众多,除了以讹传讹为恶俗的蔓延推波助澜外,更糟的是会让出版商赚足了钱再出更多的励志书。说到底,励志书热卖是个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上有那么大一个群体缺乏自信,励志书想不畅销也难。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9

有时答案非常实际:烤箱,甚至是带烘烤功能的微波炉。多数情况下,是别人送了这么一个东西,于是就像很多事情一样,你总觉得应该为这个烤箱做点什么,不能让它白白放在那儿。2009年,曹瑾就这样开始烤第一个蛋糕,成品形状色泽都很可疑,但一年之后,她就开出了一家专卖烘焙工具和原料的淘宝店。

这家叫“兔子的烘焙杂货铺”的原料店出售从烘焙模具、打蛋器到低筋面粉、进口蔓越莓干等等各种商品。和很多淘宝烘焙原料店一样,曹瑾在首页设置了一个吸引初级烘焙爱好者的区域:烘焙新手入门工具区。

她自己就是从一个新手礼包开始的,其中包括两个分别是6寸和8寸的铝制模具,一个电动打蛋器和一块奶油奶酪,所有这些可以帮她做成一块乳酪蛋糕。她在类似的礼包里挑选了很久,最后找了一个“便宜、包邮、内容多”的,收货的时候发现模具是瘪的,用手掰了掰就开始用了。

“就是个菜鸟,需要和不需要的东西会一起买回来。”曹瑾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但出乎她意料的是,那些可疑的成品却被亲友称赞不已,这让曹瑾觉得自己应该对烘焙认真一点。

如果曹瑾在2011年或者2012年才成为一个刚刚开始关心烘焙这件事的人,她会发现要找到让自己强大起来的信息会比2009年丰富很多。早期的烘焙爱好者在菜谱、新浪博客的美食首页、美食天下这样的专业网站,以及各类烘焙达人博客上学习配方,现在工具延伸到了移动智能客户端上的各种应用,它们可以提供原料的质量和价格对比,各种配方的改良版本,提供各种档次产品的淘宝店也越来越多。

还有比所有这些更重要的一点:喜欢烘焙的人越来越多了。

君之对这一点感受很深。他在2010年写作并出版的《跟着君之学烘焙》已在短短两年多内重印了20次,成为亚马逊及当当上类似书名的启蒙者。而他于2008年在新浪开设的烘焙博客,目前点击量已经超过1.7亿次。

君之被称为目前最火的“烘焙达人”。君之是一个笔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80后男生的真名是什么,他更爱用这个笔名与烘焙爱好者(其中大多是新手)交流。这些人订阅他的博客,购买他写的书,给他写邮件询问做法或者交流感受。

“以前我们觉得烘焙就是摆在橱窗里面的,一旦你自己能够做出来,给人的成就感和动力是巨大的,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叹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君之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这种源于肯定的成就感几乎在每个烘焙爱好者身上出现,也成为他们彼此交流的主题之 一。

君之在2006年开始尝试烘焙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人交流这些。那时他还在北京邮电大学读大四,看到了一本烘焙书,觉得很好玩。“当时去书店,关于烘焙的书几乎都摆不满一个书架,而且大多都是翻译过来的外国书。”毕业后差不多2年的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烘焙上。“一开始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做,但看到自己的成果后就特别想跟人分享。”

当博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之后,君之开始接连收到一些出版商的邀约,“当时中国这块市场还没有拓展开来,很多出版社的想法我觉得走偏了。”君之说,“好几个(出版商)跟我谈的时候都希望打人的招牌,比如我是男生,他们就想以‘烘焙王子’作为噱头,但烘焙书最重要的是要讲求实用。”直到后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他谈合作的时候,他觉得在理念上是吻合的,这才最终确定下来。

“我觉得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金燕烘焙的创始人倪先生对《第一财经周刊》评价君之时提到他的书胜在简洁明了。他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

金燕烘焙2009年上线,现在是最有名的烘焙原料和模具淘宝店,等级为一个金冠。金燕同时出售烘焙书籍,包括君之的那本书。倪先生原本是一个超市的西点面包师,当他发现很多烘焙工具和需要的原材料在传统超市买不到时,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创业方向。一开始生意规模并不大,但从2011年开始,销量有了明显增加。他同时注意到,最开始客户会把工具和原料一起打包买,但现在买工具的少了,单买原材料的比较多。这意味着新手消费者的比例在降低,更多人开始进入爱好的阶段。

金燕烘焙的客户主要是平均收入中等偏上的公司人,其中不少是年轻妈妈—倪先生称之为“小中产阶级”。“他们有钱有闲,追求更好的精神享受,还享受这种自己动手带来的乐趣。”近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促使“DIY”人群增加的一个因素,但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烘焙成为其中尤其受欢迎的类别。

曹瑾在学了烘焙之后发现“离食物的真相越来越近”,“你能够闻出来那到底是香精的味道还是自然的香味,也能够尝出来是新鲜水果还是果酱的味道。”其实在大概3个月的自学之后,曹瑾就能够烤出卖相和味道都不错的作品了—这件事比她以为的要容易。去年“下厨房”的编辑找到她,希望可以获得转发她在新浪博客上的有关美食菜谱的授权。

曹瑾的蛋糕以及面包作品就这样到了下厨房上。下厨房是一个2011年3月上线的美食应用,同时也有网页版,目前一共拥有130万用户。在这个界面简洁的应用里,你能看到烘焙、早餐、午夜饭、情人节等等特色食谱分类,诱人的图片占据了主体。

“烘焙爱好者在下厨房特别扎堆,”下厨房网站内容主编潘俣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许多活跃用户都比较年轻,这些新生代的美食爱好者都非常喜欢烘焙”。在下厨房的菜谱中,烘焙几乎与家常菜两分天下,这样的比例也出现在菜谱类书籍里。

下厨房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应用,它还是一个移动客户端的小型论坛。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烘焙这个圈子—我们姑且把它视为一个圈子好了—的交流方式。他们的交流里面包含了各种烘焙“术语”,还会彼此询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我做的不够蓬松?”“你打奶油打了多长时间?”“我这个为什么开裂的比较厉害?”他们还会跟风似的做同一款蛋糕。如果你不玩烘焙,你大概听不懂他们在聊些什么,至少不会感受到烘焙爱好者交流时的心情。

唯有照片是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共同爱好。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烘焙爱好者们展示自己成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毕竟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品尝到那个成果,但好看的照片可以流传甚广。

曹瑾在移动硬盘里面储存了几个T的照片,里面记录了从她那第一个形态可疑的乳酪蛋糕到现在各种鲜亮诱人的成果,上个月移动硬盘出了问题丢了一部分,她惋惜得直叹气。曹瑾会从不同角度拍摄照片,然后选择一张她认为最好的上传到博客和下厨房。照片说明里注明所需的原料,详细的制作步骤,甚至还会有每一步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很容易让看菜谱的人跃跃欲试,那些布置都“不会太难”。

只要稍微有点烘焙经验,你就能从类似的论坛里辨别出谁是新手。他们问很多比较基础的问题,比如买什么样的烤箱,奶油奶酪是什么,怎么打发淡奶油,一种东西是否能用另一种东西来替代等。一些新手希望可以更经济地做烘焙,一些则希望码上最好的原料一探究竟。

“如果非要分类,那一般来说饼干是最简单的,然后是面包,到了慕斯就比较难,不过这样的分类不太准确,比如慕斯里面又分为简单到困难各种等级类型。”

这个说法来自王倞。她和男朋友Mark Huetsch在2009年创办了“派悦坊”烘焙店,其目的只是因为Mark在北京买不到自己喜欢吃的甜点。Mark负责制作和研发,“我最初知道Mark会做派的时候,就觉得好崇拜。”和当时流行的蛋糕品牌“21克”不同,派悦坊最初只做水果派,这是一些无论口味还是造型在中国都不太常见的甜点,比如“淡奶香蕉派”,混合了大量淡奶油和新鲜香蕉,但又有一个硬酥皮底。

如果按照王倞为甜点制作划分等级的方法来划分烘培爱好者,Mark大约属于Top级别的—他不需要看标准配方,他可以创造自己独有的那个。

6岁就在外婆指导下开始做派的Mark喜欢尝试和创新—他经常被人提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以及喜欢把科学和创意结合起来,他曾做过一款“海盐焦糖南瓜慕斯”,利用现在非常流行的“分子美食”—一种特殊的保留物料自然的味道的处理方法。里面吃起来口感像鱼籽的部分,但其实是木瓜肉。但这款产品因为成本太高,厨房制作起来费时太长,现在没有出售。根据王倞提供的数据,派悦坊15%的畅销产品曾因为原料欠佳而停售,他们43%的产品原料为纯进口天然食材。派悦坊现在客户有2万多,平均每单在200元左右。

派悦坊的很多客户同金燕烘焙的客户类型差不多,但很多都有海外留学或者生活的经历。“他们(口味)很刁,而且很懂甜品。有很多会平时自己做烘焙,对原材料非常讲究,也会和Mark交流在做烘焙中遇到的问题。”在说起烘焙在中国的流行时,王倞说她觉得“烘焙代表的是一种让自己feel good的生活方式。”

曹瑾就是这样,她并不怎么喜欢吃甜品,但她特别享受当她把刚出炉的食品捧出来的时候那种扑面而来的成就感,以及带给家人的幸福感。她想要变得“更高级,更专业”。她开始钻研更多的资料,代购一些台湾、日本和美国人写的烘焙书,认真做笔记,甚至做成Excel表格计算各种成分的比例。懂得越多,她也变得越挑剔。尽管“现在我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只会去购买需要的工具。”那些工具还是塞满了好几个柜子。

“事情就是这样的,一入烘焙深似海。”潘俣宁说。她的烘焙轨迹和曹瑾一样:一个烤箱礼物、淘宝店新手礼包、在2009年做出第一个作品。虽然已经玩烘焙3年,潘俣宁觉得自己还不算一个烘焙达人,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

“买了这个模具之后还想要买那个,专门做玛德琳的,专门做咕咕洛夫的……越买越多。而且你看到什么没做过的都想去试着做做看。”玛德琳是一种贝壳状的法式甜点,而咕咕洛夫(Kouglof)是一种像蛋糕的面包,两者制作难度都较高。以前买烘焙书,潘俣宁关注更多的是基础知识讲解的是不是全面,现在再买烘焙书,会更关注里面披露多少私房小技巧,以及介绍的配方是不是有特色。她还会乐于去找一些“大师配方”。

“中国玩烘焙的,原创方子还比较少。”潘俣宁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最近一年开始试着原创,但还不能凭空创造,只能在别人方子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良或者替换,比如她最近的“草莓果粒冻芝士蛋糕”。这其实是冻芝士蛋糕的改良款,其中增加了草莓的含量。当然,试验成功之后,她就把这个菜谱分享到了下厨房上。

根据潘俣宁提供的数据,目前下厨房“烘焙”类目下大约有1.5万个菜谱,在每天新增的150个菜谱中,其中约十分之一是烘焙类,这还不包括未被打上“烘焙”标签的那些。烘焙流行程度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你的感觉和想象。

2010年,一家叫做“ABC料理工作室”(以下简称ABC)的公司在上海大悦城开了第一家店,他们当初看到了一些商机,但没有做更多的市场调查。他们也为失败做好了心理建设。

“我们以为中国人并没有这种习惯。”ABC总经理根山治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而营运的业绩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北京和上海的5个门店用2年的时间超越了他们在日本15年的表现。ABC目前会员数量大约8000,活跃会员占一半(一个月至少上2次课)。2012年的营业额是2011年的3倍,他们希望今年可以做到去年的4倍。

ABC是一个做蛋糕、面包和料理培训的公司,在日本已经有25年的历史。在ABC教室上课时,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扎着围裙,穿着无印良品风格的拖鞋,有的在做一对一的指导,有的是3到4个学生围着一个老师,但一个老师最多只能同时指导4个学生。老师做详细的演示和讲解之后—比如淡奶油打到什么程度—每一步都会让学生动手去做,如此跟进,直到最后把作品做出来,就连如何切蛋糕也包括在教程之内。做好的蛋糕可以装在一个粉色的印有ABC字样的包装盒里带回家。

根山治发现,ABC在中国的会员和日本非常不同:日本顾客是想能够学会在家做,但中国顾客只是把它当做一种乐趣和爱好,享受的是过程;日本会员长期购买的比较多,中国顾客更多的是购买短期课程,进行体验性消费。比如3到6次的,上完之后就不再继续。

但2011年下半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购买长期课程的人增多,现在平均每个会员单次购买的价格是之前的2.5倍”。根山治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另外一个不同体现在所选择的课程类别上,在ABC提供的3类课程中,按照受欢迎程度排名,在日本是料理、面包、蛋糕,但在中国,刚好是完全反过来。

“大家都更喜欢烘焙”,这在ABC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并没有完全预料到。另外一个对于中国市场的发现是除了课程指导外,还要充实娱乐元素。“我们也不是培养厨师的学校,目的是让人更高效、愉快地享受时间。”根山治说。ABC要营造的是另一种社交网络效应,他们的学员通常不会真的把它当作一种技巧来学习,而是做为一种入门体验。如果他们有兴趣,有大量的如曹瑾这样的自学体验来继续。

如果你关心这方面的信息,你会发现淘宝上正在出现大量的自家烘焙的饼干、糕点,曲奇,他们大多是西式的,抹茶、巧克力、芝士、蔓越莓这样的口味比比皆是,他们没有什么完善的物流,有的只支持本地配送,但依然吸引着大量买家。君之把烘焙完全变成一个事业之后,除了继续写博客和写书,也在2010年开了一家自己的烘焙店,专门出售自己的作品,但他并不在淘宝平台出售,而是开了一个独立的网页,客户每年的增长率达到40%。

曹瑾还没有走到这一步,她的淘宝店内还只是出售工具和原料,因为还有工作要处理,她只是这家店的兼职掌柜,不过店里展示的烘焙作品都是出自她手。她也愿意把成果到下厨房,最新“焦糖苹果翻转蛋糕”已经获得了近6000个收藏,201个试做。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篇10

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家,泰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受灾地区多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此次海啸造成这些国家旅游业损失巨大,目前他们虽已着手开展各旅游景点的重建工作,但最重要的无疑还是恢复各国人民重来本地旅游的信心。然而,面对受灾国的呼吁,国内如果有人此时提出要去受灾国旅游度假,可能就会被舆论的口水淹死,因为这可能被认为是缺乏基本的人道情感。比如,前几天,田亮不顾马来西亚的灾难,仍要去拍写真,就被舆论批得无地自容。作为受灾国的泰国反而比我们更坦然更宽容,他们并没有将旅游重建和救灾对立起来,将迅速开展旅游重建看成是大逆不道之举,或者说一定要停止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旅游以示哀悼。对他们而言,旅游就是一项产业,是这些地方发展和生存的基础。灾难的记忆将永存脑海,但经济要发展,旅游要持续而且要想办法振兴。

与此相比,我们对富人、明星们却似乎存有偏狭之感,比如希望他们停下手中的工作,去捐款,并且要大声说自己捐多少钱。对于没有去捐款或者暂时走不开的,就会发出某某为什么没有出来的诘问,而对于捐款数目不详更会问为什么不公开数额,这些行为,并不是国人对于灾难应有的态度。在人道主义救灾面前,我们要相信,许多富人、明星们默默捐款的方式自然有其道理,因为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得已之处。要相信一些富人、明星们没有到场去捐款,也仍然会以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悲悯情怀,哪怕他们没有捐款,只要记住南亚这场灾难,也同样说明心中有对同类的爱心,甚至就算他们没有想起这场灾难,也应该用灾难中的人性之美去感化他,而不是我们目前的彼此怀疑和猜忌,这才是我们整个社会宽容的表现。事实上,也只有社会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宽容,人道主义才会越来越多地展现。而当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让宽容的理念真正流溢于国际交往之中。

南方都市报文/翰楚

酷似天安门不是问题的焦点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仿建天安门的问题焦点放在酷似天安门上。

在封建社会里,皇权的象征之一就是皇宫建筑。谁要是模仿这种建筑式样,就是对皇权的冒犯与挑战,就是大逆不道。随着社会的发展,法治化进程的加快,诸如"天安门"之类曾经象征着皇权的宫殿建筑,已经揭去了神秘的面纱,成为我国建筑艺术上的瑰宝,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既然天安门这样的建筑模式是一种建筑艺术,那么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征得群众的同意后,不管在哪里、不管是谁都可以借鉴与模仿。

我觉得黄金镇真正叫人反感的是,在中央三令五申禁止搞形象工程、自身又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打肿脸充胖子、劳民伤财。真正应该追究的是相关责任人这种不计后果、不考虑群众负担、滥用政绩成本的行为。

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放在这栋办公楼该不该酷似天安门上,只能误导群众,转移视线,为这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开脱。

潇湘晨报 文/田德政

文/马驰

我现在每天大概要抽一包烟,我自己知道,我的烟量又涨了。我平生第一次抽烟是在上初二的时候,躲在学校后面的小花园里,我的一个同班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了一包没抽完的烟,经过私下里热烈的讨论与严肃的思考,几个人决定把它抽掉,那是一个慵懒的夏日午后,几个十四岁的少年鬼鬼祟祟地给自己的人生开了戒,仿佛是为了给这个仪式增加点紧张的气氛,我们还特地安排了两个同学一前一后望风,为了不让偶然经过这里的学校老师发现。那一包不知从哪个可怜人裤兜里滑落的香烟实在没有给这几个同样可怜的少年带来多大的乐趣,在都被呛得相继咳嗽之后,大家就很快放弃了这个像做贼一样的仪式。再次频繁地接触香烟是上大学以后的事了,老同学面对相互敬烟似乎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成人礼。

我记得我第一次公开在父母的身边抽烟是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那是一次家庭的聚会,一位长辈顺手递给了我一支烟,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很从容地抽掉了,坦率地说,这种从容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丝忐忑,因为我一直在观察着我父母的表情,事实上他们什么反应也没有――一个逐渐长大的儿子开始公开地抽烟了,他们对此保持沉默,这沉默意味着允许。

人为什么要抽烟,烟草究竟能够给人们带来多少乐趣,这个问题许多人有许多种答案。但是通常的事实是,人们在面临压力、焦虑、不安与苦苦思索的时候,似乎更愿意去点燃上一棵香烟,在慢慢升起的烟雾中,享受片刻的逃离与放松,似乎这小小的烟卷在自己的嘴边燃烧的时候,也真的能够把缠绕着自己的压力与焦虑慢慢烧掉,然后在轻烟曼舞中找到自己的对策。或许由于不同的人所要面临的问题也会各自不同,所以市面上的香烟从口味,到品种,从包装,到价钱也都完全不同,但它又不是无穷无尽,那些习惯于抽同一品牌香烟的人,他们的身上也大都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他们所要面临的问题也都大抵相同。也不知道是人群把香烟给划分了,还是香烟把人群给划分了。

大人们不允许一个孩子抽烟,除了在健康方面的关怀以外,恐怕还有一层更深厚的心理动机,那就是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孩子也会有忧愁,有焦虑,有挥之不去的紧张与时时袭来的压力。

我现在每次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我的父亲都要递给我烟抽,我想我以后也会有拿烟递给我儿子的那一刹那――那会是一个成年人对另一个成年人的同情与关怀,毕竟,他也开始承载着生活中的焦虑、不安与无法言说的沉重。

不读书不等于没文化

近日,有媒体报道,五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下降,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多元化是主要原因。其后的相关报道和评议,几乎"唉"声一片。

"学生原来不读书"的忧虑,有些年月了。早在上个世纪,互联网未兴之时,我就曾无数次以先进文化代表的身份,苦心劝谕天天追逐电视动画片的女儿:"多读书吧,我们的知识,都是小时候读书积累过来的。"终于有一天,我被女儿更先进的文化噎得直翻白眼:"我长大了,也对我的孩子说,多看电视吧,我们的知识,都是小时候看电视积累过来的!"

我无法驳倒逻辑和事实都成立的顶撞,尽管和众多父母一样,我对读图人的思维力能否超过读书人深表怀疑。但我又不太相信,文化素质和精神情操,非阅读不能养成。

这里所指的阅读,与求学和术业无关,说的是消闲方式。阅读率走低,全球皆然。据《青年时讯》报道,美国以前被认为最喜欢读书的18岁到34岁的年轻人,现在是阅读最少的一群;日本近半数人当月根本没有读书,比十年前增了10倍;英国40%男性表示他们从不读书。另有《中华读书周报》报道,德国人阅读兴趣也日渐萧索。沙龙读书和艺术活动薰陶出一代又一代绅士淑女的老欧洲,此刻正"皱着眉头隔洋远眺,惴惴忧心于纽约与旧金山遍地蔓延的现象,明日便会登临"。

我以为自己应属5%有读书习惯国民中的一员,但本周没怎么读书,每晚追着凤凰台的"华人纵横天下",看赵小兰,贝聿铭,李昌钰、朱棣文的生动故事和精彩言说,并不觉得自己堕落,因为这些节目的吸引力,大大超过手头的书刊。

按照老广"以形补形"的理论,既然书本的阅读可以提高文字水平,那么声像的观看就能促进语言能力。至于智慧思想和连珠妙语是被读入脑中还是听进心里,有区别吗?而在时效上,印刷媒体与电子媒体总有过去完成时与现在进行时的差别。此处绝妙诠释了黑格尔之言:一个灰色的回忆,不能抗衡现实的生动和自由。

新快报文/小康

“杨翁恋”是一处人造景观

翁小姐和杨老师之间的事,原本不过是周瑜和黄盖之间的事,别人无权置喙。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杨老师在国人眼里是具有崇高地位的,他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很强的外部性:他会成为别人仿效的楷模。

对杨、翁二人来说,最强有力的理由就是爱情!是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翁小姐和杨老师本人,别人都不能代替他们回答这个问题,所有的追问在这回答面前都不得不戛然而止。但这个回答是不是真的就那么天衣无缝呢?杨翁恋最大的可议之处就在于,虽然可声称没有违反爱情的逻辑,但却违反了自然的逻辑。

有网友感叹:"这事发生在名人身上就叫风流佳话,发生在普通人身上就叫老不正经。"话虽刻薄,却不无道理。夫妻年龄相差过大为何会被民众视为不正经?即因它是反自然的。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桃花要到三月才开、雪一般入冬才下等。顺应这些规律就是正经,悖逆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经。翁、杨之间相差半个多世纪,你真的相信他们可达到琴瑟和谐的境界吗?中国80多岁的老灵魂多得去了,有几个能承蒙20多岁的青春如此垂爱呢?

爱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就连翁父也说女儿作出了牺牲,只不过这种牺牲既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罢了。可见连杨老师的准岳父也不认为这真的是爱情,悖逆自然的特点又是如此的明显,民众会用什么理论来解读杨翁恋呢?最合理的当然就是"成本-收益"理论了。不是已有人以此为例再次证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了吗?杨、翁二人各自付出了什么成本,又获得了什么收益,网上有很精到的分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别人说我不厚道。

民间舆论对"老牛吃嫩草"颇不以为然,其实是出自维护自然规律的一种本能,防止这样的婚姻大量出现可能带来的混乱。但一些论者对杨翁恋的激赏,却很让人费解。

大河报文/郭松民

水煮白开水

川菜中有道名菜,叫水煮肉片。一不留神,水煮这类饮食名词成了书上的名吃。近偶然走进一家小书店。一抬头,一排冠以水煮书名的书让人好生奇怪:几家出版社竞相从《水煮春秋战国》吆喝到《水煮楚汉风流》,再到《水煮三国》、《水煮后三国》、《水煮商人》等。

这让人联想到书名中屡见不鲜的跟风现象。比如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面市后,很多《……可以说不》的书慕"名"而书;一部《谁动了我的奶酪》火了后,《我能动谁的奶酪》、《谁也动不了我的奶酪》、《谁敢动我的奶酪》等如绕口令般的一哄而上。这种书名上"低、俗、浅、浮、煮"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跟风现象,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先生认为,这是书商和出版社向市场媚俗的结果。众所周知,饮食是吃,文学是学,名吃与名词不是不能嫁接,但像这样把水煮饮食与经典文学"辣"郎配在一起,看似幽默诙谐,实则哗众取宠,贻笑大方;这样去吸引眼球,水煮读者,玩的是吆喝秀,端的却是败味汤!

其实,就水煮本身来说,无可非议。我们不妨把它看作一种市场的吆喝,就跟闹市中小贩们爱用流血价、跳楼价等来叫喊赚吆喝一样,只不过传媒书商吆喝的范围更广,手段更隐蔽含蓄、婉转文雅一些罢了。比如可以组织作家到处签名售书,或者开个作品研讨会,发点溢美之词以促销什么的。但读者并非都轻信传媒的炒作,作家也并非就一签就灵。笔者就亲眼看到有位出书影星在成都几个小时下来也没有签上几本书的尴尬事。由此想到,文学需要什么,最终还得由读者说了算。我想,如果一本书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哪怕传媒书商喊破嗓子,百般水煮烧烤也是枉然。

中华读书报文/文仕全

农民比市民更幸福?

《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他们没必要像上班族那样出门就遭遇堵车的痛苦,没必要像公务员那样被强制带薪休假,不会因为生活条件太好而染上糖尿病、脂肪肝等"富贵病",没必要因为国庆放假不知道去哪里旅游而烦恼。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

最近一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表明,在城市中产阶层尚未成气候的背景下,农村已经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民工;而且在城市人疲倦了都市生活而向往乡村田园,以吃农家菜,玩农家乐为时尚之时,农村人整日呆在城市人向往的生活中。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民间俗语云: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西哲云:欲望是一团痛苦---农村人穷惯了,也就穷不怕了,觉得只要不生病不死就幸福了,面对现实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而且拥有的东西很少,就没有害怕失去的恐惧了---而城市人就没有这种潇洒了。

很显然,"农村人幸福感强于城里人"的判断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冰冷的基础上:城市人和农村人幸福的底线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城市人的相对不幸福是建立在一个很高的福利底线上,而农村的相对幸福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低的福利底线上。

说得残酷一点就是:站在一个很低的福利平台上,农村人没有机会享受到城市人的"不幸福"。高的福利孕育了高的期待,相对剥夺中生长出不幸感;低的福利孕育了低的期待,听天由命中生长出一种无奈的幸福感。总之,城市人的"不幸感"是跟未来的消费主义比较,而农村人的幸福是在跟过去的匮乏比较。

这是什么的幸福和什么的不幸啊?关公战秦琼式的幸福感比较折射出何其沉重的现实,何其巨大的鸿沟。

燕赵都市报文/东方木

二大爷的书悄然问世

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一中文系的哥们。他是北京人,有事没事就到我们宿舍天花乱坠地胡侃一气,几年下来,他让我真切地相信了京油子绝不是浪得虚名。但是,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还不是他,而是他在北京的一位二大爷。有次他跟我聊到名人的出书热,非常不齿地说这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你知道吗,我在北京的一位二大爷不久前刚出了一本书!"我赶紧追问他二大爷尊姓大名,但他无论如何也不告诉我,最后只是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二大爷出书缘由:他二大爷是开足疗按摩店的,有一次把一位出版社的编辑伺候得倍儿爽,一来二去,在此位编辑的鼓捣下,他二大爷的书也就悄然问世。

这哥们说他忘了书的名字,只是记得封面上有一个大脚丫子。

考虑到我村里有一位专钉马掌的大爷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能写点对联儿啥的,在这位哥们面前我心里也就平衡了些许。

但我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年头儿似乎随便是个人就能出书。出书的人多了,市面上的书自然也就多了。有人把当前中国书市喻为通货膨胀,意思是说,卖书的人多了,买书的人少了。还有人说国人越来越懒,不爱读书了。在我看来,实在是另有隐情。

还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就有一个特爱买书的仁兄,从大一开始,他就不停的买书,大中小部头的各色书籍几乎充斥了我们宿舍的公共空间。而他买的书,都有一个共性――必附有序或跋。起初,无论是学术专著还是畅销书,只要他买到手中,第二天就能在课上向广大同学老师兜售其中理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宿舍的其他几个人都被他折服得要去寻死觅活,我们一致认为他的阅读能力真是太强了。后来,这位仁兄终于向我们揭开了谜底:"别看那些书弄得那么花哨,正文翻来覆去讲的那些废话都在序言或跋里了。再说了,你们瞧瞧,序言或跋里的字块儿多养眼呐!"

在佩服此位仁兄的无限演绎能力的同时,我从那时起就对出版业的编辑水平叹为观止,这也使我更加坚信,中国图书市场的卖方市场是多么地有根有据。

可怜的韦小宝

在金庸的小说人物中,最可怜的莫过韦小宝了。

其他人物,比如郭靖,虽然憨厚到了虚伪,但终于博得了一代大侠的名声;再比如岳不群,虽然耻辱地死在了武功最差的仪琳手里,但终于为汉语增加了一个伪君子的代名词。好的好到底,坏的坏到底,都算各得其所。惟独韦小宝,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又坏不到极至,让人不知所以。

这里不是想分析小说里的人物,比如这个属于扁平人物,那个属于圆形人物等等,而是说他们在金庸言谈中的地位。说韦小宝可怜,是因为在金庸的嘴里,他也是变来变去的。

最初,金庸写了《韦小宝这小家伙》一文,这样评述自己对韦小宝的态度,"事实上,我写《鹿鼎记》写了五分之一,便已把韦小宝这小家伙当作了好朋友"。

那时,金庸对韦小宝是喜爱的。谁会把自己不喜爱的人当作朋友呢?

后来,大约2001年吧,在广州中山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金庸又说了类似的话:大家要学习郭靖,不要学韦小宝。

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金庸又提起了韦小宝,说真的想过最终让韦小宝七个老婆逐个离他而去,因"这厮实不应可享尽齐人之福","小朋友读到会不好"。

就这样,两三个起落,韦小宝在金庸嘴里便从天堂跌到了地狱,至于从前金庸说过的韦小宝的"义气"之类在现在他当然不会提起了。

其实,韦小宝还是那个韦小宝,贪玩好色,但义薄云天,不过金庸的处境不同了,自然和韦小宝生分了。

从前的金庸,也是一江湖人物,为了增加报纸的销售量,不得已操刀玩起了武侠小说,自然和同为江湖人物的韦小宝多亲多近。而现在,金庸靠近了主流,处了庙堂之高,抛弃个把从前的朋友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不正常的。

从这一点上说,金庸现在的性格和另外一个江湖人物宋江有一些相似。那就是,当着水浒好汉的面绝对不会打开自己的木枷,一旦四下无人,自然落得个轻松自在了。

他这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打紧,可苦了韦小宝了。如果韦小宝泉下有知,当和七个老婆抱头痛哭一场吧。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文/王小山

经济学家的“”心态

最近周其仁教授大谈超英赶美。他在报上发表文章,说他不过是"在转述伟人、前辈、同事和朋友的看法。远看中国,我对这些判断没有异议"。

我们尊重经济学家,是在于他们有我们没有的分析力,不是因为他们更喜欢追星。遗憾的是,周先生把学术明星们彼此矛盾的意见一股脑儿地堆在一起,不加分析地用来支持自己对经济发展的乐观前瞻,颇有些的味道。

比如,他听说美国媒体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问"75年后谁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结果只有一二位肯定地说是美国;一位说如果俄罗斯进入欧盟,就是欧盟;俄罗斯不进欧盟,还是美国。除此之外,八九位诺奖得主,一致说是中国。接着,他又引用林毅夫的预言: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就可以超过美国。

75年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需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比美国高那么几个百分点就可以。但要在2030年超过美国,年增长率就非得两位数不可。这两个预测,对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估计,以百分点计至少相差一倍以上。以年份计也是75年后还是25年后之别。我很少见到经济学家的意见可以差这么远的。你即使是盲信也只能信一家。周先生怎么能对两家都没有异议呢?

最邪乎的是他引述张五常教授:"18年后中国的人均GDP可以向美国叫板。"并说张教授有根据:"就是日本在人均GDP方面发力追美国,实际上也就是二十年。他认为中国现在的势头比当年日本好,可以减去两年,十八年够了。"18年后就是2022年。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多。如果那时中国的人均GDP要能和美国叫板,中国的GDP就至少是美国的四倍。如今中国的GDP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左右。况且美国经济也不是原地踏步。到那时,经济总量至少也翻番了。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按张五常的预测,中国经济从现在到2022年,不是翻三番四番的问题,而是要增长六十几倍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除了靠"亩产万斤粮"之外,大概也是别无他途了。笔者不知道周先生是把张教授看作朋友、同事、前辈,还是伟人。若是朋友和同事的话,最好先去看看他是否喝醉了。

《东方早报》文/薛涌

男人找工作 女人找老公

文/座间翔

闲来无事,翻了翻桌上的一份报纸,头条内容勾不起我丝毫的兴趣。在这张报纸里,与党政大事绝缘的我好像只有中缝广告是合适看的。不过离广告栏最近的一则豆腐块文章还是吸引了我的视线。

据报道,中国男大学生找工作,女大学生找丈夫。对20多所大学的45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最多的男性约43%把专业发展作为主要择业标准,而女性40%考虑的是工作地点和收入……22%的女性坦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家可以遇到梦中白马王子的公司,以便随后同她结婚。""舒适的工作和正常的收入对于一名女性来说足够了。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位出色的丈夫,因为竞争是残忍的……"

电视里经常出现的女性形象大抵是巾帼不让须眉啦,不输男人的职场女强人,以及女人能顶半边天之类。让人觉得所有女性都是挑战男权社会的斗士。而现实的情况恰如这份报告显示,女性不喜欢竞争。女侠,女将,女主管,女强人终究只是女性中的一部分。看了这则消息不禁让人有点失望,女孩子们怎么忽然有那么多不求上进了,还是这种社会分工本来就天经地义?我想当然都不是,只不过我们(男和女)现在都太现实了,比起安逸的生活,口号和理想是那么苍白,而女人作为理性的动物(请原谅我的无礼)比较舍得抛弃"没用的东西"罢了。

作文也要分级制

最近,针对有关人士对中小学生作文考级的质疑,作文考级中心作出回应,其态度是温和的、说理的,比之几年前某些语文教育专家的蛮横不讲理,给人一种最明显的感觉是,社会毕竟又进步了。

然而,态度归态度,道理归道理。据悉,全国中小学生作文考级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由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学术委员会作文考级中心负责,共分12个等级,分别对应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2个年级。

作文考级论者认为完全可以探究出一套科学、规范、系统的作文能力量化评估法。近年来,量化评估方法在人文学科的实施,几乎没有成功的范例。具体到作文,实际上,中国语文教学的问题,恰恰是用冷漠的知识分析取代审美的语文感受,使本该生动活泼的语文沦为僵死的、枯燥的、不受欢迎的量化分析。有一点不应忘记的是,历史上多少蠢事恶事都是以科学的名义实施的。

作文考级论者认为,考级是一个良好而有效的考核手段,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作文水平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考级找到学生的不足,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令人想不通的是,为何不借助国家教师培训计划等方式进行推广、普及,从而实现中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整体提高,而非要搞一个有偿的培训和考级?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谋财的怀疑。有人算过一笔账:报名费120元,从1级考到12级,即使次次过关,也得花1440元,再加培训费、教材费等,全国3亿学生的基数,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不知要养肥多少作文教育专家。

当年,学者董任坚在谈到学者的品格时说,学者的研究不当有一点金钱势力搀杂其间,否则,研究便失了效力,学者便失了信用,且于社会无涓滴的裨益,就是学者的资格亦丧失了。拉贝莱有句名言:"学问无良知即是灵魂的毁灭。"今天,用这些标准来衡量,以教育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永远是值得敬重的。但是,若果如分析者所言,因为利益驱动,不惜以科学的名义,以加重学生的经济和学业负担、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为个人或集团牟利,那么,恐怕就连"学者的资格亦丧失了"。

中国青年 文/周然毅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