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3:31:58

水电厂

水电厂范文篇1

一、切实抓好组织领导工作

各车间、科室领导要高度重视综治工作,把创建和谐、平安水电厂摆在重要位置,切实承担起维护稳定、和谐、平安的政治责任。班子成员会至少每季度研究部署一次,重点解决车间综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管好的问题,充分调动水电厂各方力量,形成专群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厂。以提高职工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为切入点,对创建工作的参与率为着力点,对创建工作的满意率为落脚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全厂上下营造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

进一步强化车间综治小组建设,组长由主要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由5—7人组成;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资料规范完整;要建立健全综治小组工作制度,针对车间的不同特点和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开展安全文明车间、安全文明班组、安全文明楼院创建活动,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安全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切实加强平安单位创建工作

各车间、科室要把创建平安单位作为和谐平安建设的重点,将平安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部署,制定工作方案,从夯实综治基础抓起,广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打造平安“细胞”,积小安为大安,发挥基层组织建设平安细胞的主体作用,确保基层平安,促进基层和谐。实现单位内部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无“FL功”等邪教组织人员滋事事件和非法宗教活动,不发生刑事案件,无受治安拘留以上处罚人员,无突出治安问题,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无治安灾害和安全生产事故,职工对单位内部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各车间、科室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制,提高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尽量把不稳定的隐患降到最小,防止矛盾纠纷激化。要从稳定是大事,信息无小事的高度,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对职工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稳妥处理好,杜绝不作为。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关心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生活。要建立定期排查和解决本单位不稳定因素的工作制度,及时疏导、化解内部矛盾。

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长效机制。坚持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综治小组要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重点部位、重点事件实行“滚动式”排查,并将排查调处结果报厂保卫科。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调处”的原则,落实化解责任。对车间的矛盾纠纷,由厂保卫科负责,协调有关车间共同化解。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苗头,尽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层层建立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集中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切实抓好治安防范重点工作

加强电站、大坝、水库、物质仓库、摩托车库及其他重点复杂场所和周边乡镇结合部的治安防范,消除事故隐患。完善车间安全保卫工作制度,规范保卫工作台帐,管钱管物等关键岗位每天至少两次巡查。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危险品的管理,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杜绝违章用火用电行为。加强门岗值班,特别是节假日的值班巡逻,防止“三无”盲流人员危害水电厂的治安。

加大治安整治力度,及时制止和处理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坚决查禁“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贩毒、吸毒、制黄贩黄、、聚众等违法犯罪活动。

进一步健全并落实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制度,坚决杜绝发生群体性纠纷戒斗、群体性闹事事件、集体越级上访,杜绝发生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恶性事故。做到信息灵、启动快,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五、切实抓好法制教育和综治宣传工作

加强职工法制教育,灵活利用基层宣传阵地,开展政策宣传、法制教育,使法深入人心;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提高职工守法意识,把依法治厂和以德治厂结合起来,把加强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职工在工作生活中守法、用法、护法,全面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工青妇和老协组织要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提高和谐平安建设层次和水平。

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厂广播站、有线电视台和黑板报、《﹡﹡通讯》等舆论工具在综合治理宣传中的作用,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精神,大力弘扬人间正气,努力营造群众乐于参与、敢于参与综治工作的社会氛围,激发职工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水电厂范文篇2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们全厂职工在这里聚会,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在此,让我代表厂党职工团向向全厂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坚守在运行等工作岗位上的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节日愉快!

*****水电厂从***年建厂以来,已整整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我们曾经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艰难。作为中国XX集团公司的一员,我们又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主人翁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维护企业旗帜的尊严,用碧电人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共创碧电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在当前,全厂职工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隶属关系的改变,丝毫没有改变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而且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厂干部职工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关注安全生产,按照集团公司要求,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扎实开展“树立零违章理念,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全员岗位技能;切实强化责任,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为全年实现“零违章、零缺陷、零故障、零非停”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全厂职工要形成合力,确保今年安全生产等三项责任制的完成。

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全厂职工要深刻认识到我厂人才工作的紧迫性,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人员严重缺乏的现状,要提高对加强人才工作的危机感,树立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有用之才的新的人才评价观。特别是组织人事部门,要尽快拿出我厂人才强企措施,要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带动全厂各项工作的大转变。由于我厂地处偏远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干部职工中过时保守的观念还比较浓,对电力市场竞争的挑战还认识不清、准备不足,甚至有些同志还安于现状、盲目乐观。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已成为制约我厂发展的“总病根”。为此,企业要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职工观念的更新是当前企业急需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广大干部职工在大讨论活动中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查摆目前我厂管理体制和人员思想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活动,真实地反应出制约我厂发展的突出矛盾。并通过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促动职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我厂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进步。

水电厂范文篇3

1.1为加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以下简称测报系统)的管理,保证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在防洪、发电等方面的作用,提高水电工程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原能源部《水电厂防汛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大中型水电厂。其它水电厂可参照执行。

1.3水电厂应根据需要积极建设测报系统。

1.4测报系统建设应遵照实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原则。设备选型原则上应立足于国内。

1.5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2.建设管理

2.1新建水电工程,测报系统的建设按基建程序办理。

2.2已建水电厂,由电厂提出测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报主管单位审查批准。立项后,由主管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和方案审定。水电厂负责组织实施,主管单位负责监督。

2.3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主管单位或业主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招标或议标的方式选择设备和确定施工单位,中标承建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水电厂应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与测报系统建设的全过程,主管单位或业主负责监督。

2.4测报系统建成后,水电厂要对测报系统进行不少于一个水文年的试运行,按有关规范和规定对测报系统的可靠性、畅通率和水文预报方案等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方可验收。

2.5测报系统验收应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由主管单位或业主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进行验收。考核验收资料应整理归档。

2.6测报系统验收后,经过2~3年的运行考核,运行正常,可取消人工测报站。但重点站必须有备用措施。

2.7水电厂应要求设备供货和承建单位保证优质的售后服务,对测报系统发生的问题,要按合同及时解决。

3.运行管理

3.1水电厂负责测报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规程,建立技术档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主管单位或业主负责监督管理。

3.2为保证测报系统设备的安装、测试、巡查和维护,水电厂应配备必要的仪器、仪表和车辆。

3.3测报系统的运行维护实行汛前检查、汛期巡查和汛后检查制度。

3.3.1汛前检查

水电厂应把测报系统的汛前检查列为防汛检查工作的内容之一,对测报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调试,特别是野外设备的运行状况和通信的畅通率等。主管单位应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3.2汛期巡查

水电厂在汛前应对测报系统设备进行定期巡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3.3.3汛后检查

水电厂在汛后应及时对测报系统设备进行认真地检查维护和管理。

3.4汛期测报系统出现故障时,水电厂应及时组织抢修。

3.5水电厂每年汛后应对测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水文预报的情况、测报系统的效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等。总结报告应于年底以前报主管单位。

主管单位应对所辖电厂的测报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并于年底前报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3.6汛后水电厂应针对测报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重大问题报主管单位研究解决。

3.7测报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应作为水电厂运行管理和企业达标创一流的一项考核内容,由主管单位负责考核。

4.人员

4.1水电厂应按设计要求配备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通信、水文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4.2为提高运行管理和维护人员的素质,应加强专业培训工作。

4.2.1水电厂应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参加承建单位的培训工作。

4.2.2主管单位应有计划地组织所辖水电厂测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4.3测报系统维护人员长年从事野外工作,应享受野外巡线人员的待遇。

4.4水电厂或其主管单位应维持测报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

5.奖罚

5.1各级主管部门应对所辖水电厂测报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进行考评,对运行管理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

5.2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发现问题未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测报系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

6.附则

6.1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水电厂范文篇4

关键词:水电厂技术改造科学技术进步

1前言

1993年8月水口水电厂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96年11月最后1台机组并网运行,全厂7台200MW机组通过7回220kV线路输电福建电网。1998年3月500kV升压站投运,大电厂、高电压,水口水电厂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截止2003年8月,十年累计发电量518亿kW·h。

投产以来,电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把加强技术进步放在企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企业工作真正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实施"安全文明生产达标"的过程中,抓住"设备、管理和人员素质"3个环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力度,加快了创建"一流水力发电厂"的进程。

水口水电厂历年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项目、费用情况见表1。

表1历年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项目统计

2机电设备状况及主要技术改造项目

投产初期,工程遗留的缺陷比较多,经逐年大修、技改,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运行环境明显改善。但限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和其它方面一些原因,机电设备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整个装备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和业已形成的电力市场的要求。

2.1水轮发电机组(ZZA315-LJ-800、SF200-56/11950型)

2.1.1转轮

经过几年运行,除#1、2机外,#3-7机转轮的叶片下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密封性能变差。1998、1999年曾先后发生#6、7机转轮严重漏油和进水现象,机组被迫转入大修。2000年2月#6机转轮活塞杆断裂;#7机在扩大性大修中,发现M540螺帽与转轮活塞杆咬死而无法松开。

2000年12月对#6机转轮解体检修,更换了转轮活塞及操作架,并将螺纹联结结构改为卡环式。原叶片枢轴?1000铜瓦材料原为ZQAL9-4,现改为(10-3)铝青铜衬套+(DEVA-BM)衬套的复合结构,从而提高了转轮活塞抗疲劳强度和叶片铜瓦抗磨损能力。

2.1.2主轴密封

水轮机主轴密封采用水压式Y型橡胶端面密封,具有布置紧凑、密封圈磨损后轴向调整量大等优点。但自第1台机组投运以来,主轴密封止水效果就一直不好,漏水量大大超过原设计量(1.5m3/h)。

为彻底解决主轴密封漏水问题,1997年11月结合#1机组大修将原端面密封结构改为填料式结构。填料选用耐高温、弹性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的聚四氟乙烯浸渍碳纤维。改造后,主轴密封漏水量明显减少,符合设计要求。其它机组的主轴密封结构相继进行改造,扭转了一度担心的水机运行水淹导轴承的紧张被动局面。

2.1.3导轴承

水轮机导轴承采用稀油润滑浸油式分块瓦,瓦体为20MnSi铸钢,浇挂巴氏合金瓦衬。轴承润滑油量4m3,采用流道内水流自然冷却。自投运以来,部分机组的导轴承运行瓦温偏高,夏天接近或超过70℃。1995年12月,将#1机水导轴承的轴瓦改用弹性金属塑料瓦。

2.2调速器

水轮机调速器液压部分采用瑞典KMW的E40M电液执行机构;电气部分采用瑞典ABB的HPC600系列数字式调速器。1999年以来,调速器机械控制部分陆续出现多台次的电液转换器故障,造成机组负荷摆动;而调速器电气部分也存在超调现象,直接危及机组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影响电厂SCADA系统成组负荷控制功能的投入。

综合考虑与E40M结构上的有机结合以及参数的合理匹配,采用比例伺服阀取代喷嘴挡板阀,而保留所有其它部件。经改进,调速器的耐油污及防卡涩能力得到较大改善,能够满足其速动性、灵敏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增加排气装置使更换滤油器及机组检修首次启动时的冲击减少了。通过选择恰当的功率前馈系数来抑制功率调节开始时的快速上升和超调,调速器电气部分控制程序的修改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其中,#1机调速器由于长期高强度运行,机柜的主配引导阀衬套磨损较大,压力油内泄严重,调速器运行不稳定,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同时也考虑备品因素,故对调速器机柜进行更新改造。调速器改造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和高于相关标准要求。此举为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提供了成功经验。

2.3主变压器(SFP9-240000/220型)

主变压器是当时厂家特定生产的最新一代低损耗、大容量变压器,属节能型产品。经多年运行表明,该产品基本是成功的;但变压器抗短路能力满足不了当前电网安全运行的要求。针对变压器本身抗短路能力不足,电厂积极商同制造厂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具体的解决办法。

1999年以来,有计划地购置1台变压器,采取轮换的做法陆续对所有在用的6台变压器进行提高抗短路能力改造。主要更换了三相低压线圈,采用自粘性换位导线和双螺旋结构,做好内部线圈的径向支撑和确保幅向充分套紧,并改进低压引线夹持结构;更新油箱壁上的磁屏蔽结构,避免多点接地或悬浮放电引起的局部放电。改造后的变压器机械强度较好,能够承受短路冲击。

此外,变压器原储油柜为隔膜式,其隔膜橡胶易损坏而渗油,故更换为新一代免维护的波纹管式储油柜,运行效果良好。

2.4厂用电系统

500kV升压站投产后,将100kVA(35/0.4kV)站用变更新为3150kVA三圈变,增引1路10kV厂用电源,取代不甚可靠的原施工变电源。

3台厂高变负荷开关操作不可靠,刚投运不久就全部更换为SIEMENS真空开关。10kV开关柜(共36面)装设的是SN10型少油断路器,且柜内的电气安全净距达不到现行标准的要求,运行中多次发生绝缘障碍而引发电气事故。2001、2002年分2批进行无油化改造,全部更换为不受环境影响、免维护的SF6绝缘真空开关柜(阿尔斯通GMA型/西门子8DC11型)。

厂区27台室内配电变压器,除了2台照明变(有载调压)和坝顶、开关站4台配变外均为干式变,现将这6台油浸式变压器也全部更换为干式变。

2.5接地网

电站位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厂坝基岩为黑云母花岗岩。设计采用了分流、限流、均压、隔离等先进接地技术,充分利用了厂、坝区自然接地体和降水散流介质。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人工接地网的有效散流面积太小。随着系统短路电流的增大,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过大(发电前实测接地电阻1.42Ω),接地电位偏高,故潜在暂态电压反击和转移电位的危害。

全厂接地网改造按照满足2015年系统短路电流水平设计。工程充分利用电站库水位相对稳定、水深有一定的保证,以及江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弱腐蚀等特点,敷设水下网箱式接地网,增大接地网的散流体积。2002年9月竣工,测得地网(带架空地线)工频接地电阻为0.11Ω,与改造前0.61Ω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以及不同片地网间电位差均满足规程要求。整个改造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2.6自动化部分

电厂自动化改造以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为目标,设备更新以"高可靠、免维护"为标准,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并结合电厂具体情况,尽可能一步到位。

2.6.1自动化元件及控制仪表

几年来,对机组自动化元器件进行了大量的更新改造工作。如DFX24-8型电磁配压阀普遍存在外漏、拒动和自动操作不到位,运行不久就全部更换为力士乐产品。既完善了基础自动化,也为"无泄漏工厂"创造条件。

现场采用的大量数显仪表和控制仪表,品种繁多、信号不一、备品不便,就统一改用FD-2000系列智能型仪表。另外,选用AP3108型扩散硅式陶瓷压力传感器,美国海赋IP101B(IP201B)型插入式流量计和MP621型电磁流量计,以及加拿大妙声力超声波系列传感器(非接触、免维护的一体化液位计)。高品质的元器件,配合高性能的智能化仪表,使许多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包括与SCADA系统接口。

2.6.2计算机监控系统

计算机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监控系统本身,还涉及诸多监控对象和设备。1995年电厂承担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调试工程(属基建项目),主动与供方、设计单位、安装承包商以及监理工程师单位通力合作,实行全过程管理。由于投产初期部分设备可靠性不高,尤其一些自动化元件不过关以及监控系统的应用软件不尽完善,因此监控系统的调试工作步履唯艰。领导到位,组织协调,同时拥有一支责任心强的专业队伍,是保证监控系统顺利投运和持续运行的基础。历时3年的调试、试运行,1998年底通过了1000h可利用率试验。经进一步整改、完善以及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监控系统基本满足了电厂运行和电网调度的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引进,促进了我国水电厂监控技术的发展。当时国内有二十余家水电厂或梯调引进国外先进的监控系统,水口水电厂作为其中的一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其成功投运更为企业双达标、创一流打好基础。然而,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监控系统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远已落后,系统的监控响应速度、数据容量等性能受硬件限制已低于业界对监控系统控制软件的基本要求。

现场实施技改采用NARISJ-500系列微机监控装置与厂站级计算机构成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取代原SI监控系统,整个工程耗资近2000万元。

2.6.3其它

⑴机组进水口快速闸门液压启闭机1999年进行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系统和电气回路)改造和完善,保证了液压启闭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运行和机组、输水管道及建筑物的安全,以及适应远方操作的需要。

⑵油、水、气系统及有关辅助设备采用小闭环控制。几年来,陆续对全厂公用辅助设备控制系统(包括高、低压气机,检修、渗漏排水系统,消防、生活供水系统等)进行可编程逻辑控制(PLC)改造,现已实现集中监测。

⑶厂房桥机现有常规电气控制系统比较落后,且出现多次转子吊入机坑时4个主钩不同步。经论证,将改造为变频调速和采用PLC控制。

2.7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原发电机组、主变压器和厂用变压器等元件保护全部采用集成电路型保护,220kV线路保护其中有1套也是集成电路型保护。1999年开始陆续进行继电保护微机化更新改造。

2.7.1机组、主变继电保护

现行主变差动保护年检时,均发现装置零漂、动作波宽、闭锁角值易发生变化,装置性能不稳定。保护装置的逆变电源运行中经常损坏,影响继电保护装置投入率。而且主变后备保护,大差、引差保护以及发电机2套差动保护的直流熔断器均无法分开,不满足主变保护熔断器N+1和发电机差动保护直流熔断器分开的反措要求。

集成电路型变压器差动保护,要求CT二次采用△接法和Y接法,两者带负载能力不同,区外故障时容易误动。采用微机保护后,靠软件实现对高、低压侧相电流的相角差补偿,可避免CT用△接法。

2.7.2厂用电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切换操作

厂用变压器23台,共有16套备用电源自动投入(BZT)装置。其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采用电磁型继电器,不仅定检和维护工作量大,而且BZT回路不完善,无法实现优化控制。因此,一并进行微机化改造。

2.7.3故障录波器

机组、主变、220kV线路和500kV线路共有5套(3种不同型号)故障录波器,通过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也便于事故分析。

进一步将建立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在发电厂房设置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子站,通过三级数据网与省调通中心主站进行信息沟通;通过电厂内部2Mb数字通道将子站的网络延伸至闽清办公楼分站,使得子站与分站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数据共享;并预留福州调度分站接口。

2.8直流系统

除通信用直流电源外,有厂房220V、48V和开关站48V等3个直流系统。由于发电厂房、220kV开关站、坝顶、船闸等处设备共用一套220V直流电源,负荷分散、系统庞大,因此受外部干扰严重,任何一处问题都可能引起整个直流系统故障。而且,由于设计、安装等原因,全厂事故照明系统经常发生接地故障,从而导致220V直流接地。另外,可控硅整流充电装置设备陈旧、故障率高;铅酸蓄电池,存在漏酸、易爆等隐患。

2001年将220V直流系统改为分散供电方式(一分为三),并采用技术先进、有运行经验的高频开关电源,配套进口免维护蓄电池。而将更换下来的原直流电源专用于事故照明系统,杜绝了事故照明系统交流回路中的寄生电源对直流系统、保护装置的影响。2002年厂房48V直流系统也相继进行了更新改造。

2.9通信系统

为适应"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电厂建立了On-call群呼系统,能随时召唤在厂内巡视、作业或厂外待命的值守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提高了现场快速反应能力。

2002年、2003年先后实施GSM覆盖工程,实现了生活区行政办公楼和厂区主要生产场所手机信号覆盖,进一步改善了整个通信环境。

综合监控。整个工程包括通信网监控管理系统和通信设备监视系统,2套系统建立在同一软件平台上。系统主干网络采用虚拟专用网组网方式和数字微波/光纤的专线数字接口。

2.10大坝溢洪道、泄水底孔液压启闭机

电厂上游有闽北重镇南平市,下游有省会福州市,担负着重大的防汛任务。因此,对防汛设施的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

溢洪道弧门采用接力式液压启闭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调节平衡能力差,造成弧门两侧油缸不同步,易损坏弧门水封和引起弧门振动;而且控制系统不可靠,难以实现集中控制。拟更换为进口油缸及配套的液压控制系统,以策安全。

泄水底孔液压启闭机控制系统落后,油泵、调压阀、电磁阀、控制阀组不可靠;油缸检修无起重设施;继电器控制回路可靠性差,开度仪不能使用(重复性差)。现已重新设计、更换为进口油缸和配套的液压控制系统。

2.11船闸

水口三级船闸是我国水头最高(57.3m)的船闸之一。由于设计和制造等原因,走了一段曲折之路。船闸工程与电站枢纽同期施工,1996年2-8月对外试通航。除了水工建筑物缺陷外,设备选型和制造方面也存在严重问题。最后迫使更换启闭机,选用德国曼内斯曼-力士乐公司的成套液压启闭设备。1998年4月水口船闸正式通航。

3抓住重点,全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

遵循设备更新改造与整治完善并举,坚持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电厂综合自动化水平。加大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主要为解决生产现场难点问题和满足"双达标"、"创一流"的要求,以及旨在电厂综合自动化和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3.1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投产伊始,针对现场实际,积极主动与制造厂家、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依靠科技进步,对机电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和完善化工作,提高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坚持全方位监控、突出辅助设备智能控制的原则,全厂综合自动化水平有明显的进步。同时,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建设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为实现集控值班和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全力以赴组织好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和运行人员的"机电合一"培训考核。1997年底基本实现机电合一、集控值班,并于1998年3月通过了"双达标"验收。

根据《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编制规划,统一认识、全面安排,抓住关键、分步实施。经少人值班方式的过渡,1999年9月开始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运作。2000年5月水口水电厂第14家通过国电公司"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验收,为创一流水电厂奠定了基础。

3.2MIS开发与应用

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创一流企业必备项目。始于1996年,与外协单位合作开发MIS,1997年8月总体设计方案通过省电力局审查。经3年开发、运用,建成计划统计、生产运行、生产技术、安全监察、物资管理和综合查询以及生产实时、办公自动化等8个子系统。整个系统投资308万元,网络覆盖企业管理各层面,实现了全厂生产、经营、人事、物资管理等系统联网,资源共享。2000年4月通过福建电力局MIS实用化验收,授予"达标单位"称号。

推行"一网打尽"工程。如今在业已建成的数字平台上,相继开发运行企业数字信息网和安全监察、财经之窗、人力资源、政工园地、生产技术等网页,以及班组管理、两票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等系统,加快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

3.3设备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

有计划地实施状态检修,是支撑检修体制改革的技术进步措施。按双达标考核指标的要求,1997年编制了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和状态检修规划。积极利用现代诊断与监测技术,加强设备的状态分析,逐步由设备的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

3.3.1大型变压器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1996年11月率先建立了变压器早期故障在线监测系统,首开水电厂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之先河。7台220kV主变压器,安装1套HYDRAN201i监测系统;3台进口500kV变压器也配套安装同类产品,联网运行。2003年继续引进其后续产品,进行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国内第1套T-MAP3100型变压器综合诊断系统安装在水口水电厂#1主变。而"法拉第"变压器在线检测与诊断系统(TNU)安装于水口水电厂#4主变。通过获取和处理变压器关键运行数据,对变压器综合性能进行分析,从而提供诊断和决策信息,是一种动态交互式的自适应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TNU整体具备可移动性,可为多台变压器轮换应用。

3.3.2水电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

基于目前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将建成全国第1套针对转桨式机组、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功能强大的大型水电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该系统具有集成"机组本体稳定性监测"、"定转子气隙和磁场强度监测"、"定子线棒振动监测"、"发电机绝缘监测"、"水轮机空化监测",以及电气参数监测等全部对象的监测能力。通过预警、报警等技术手段,真正解决机组的运行安全问题,降低现场的故障发生率;通过先进的分析诊断方法,找到引发故障的本质原因;通过一系列在线性能评测分析工具,掌握机组的性能规律;通过寿命估计、效率跟踪等方法为设备检修的合理安排提供技术依据。

3.4大坝在线监控及反馈分析系统

与河海大学联合,1997年完成规划,1998年完成系统设计,计划分2期实施。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包括综合分析推理库、工程数据库、图库和方法库。系统功能包括: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的观测资料以及与安全有关的设计、施工资料的科学管理;观测资料及时(人工)或实时(自动化)整编和初分析;依据实测资料及分析、反分析成果,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作出评价,实现及时或在线实时监控;对监控发现的异常测值进行反馈分析。该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福建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3.5水情自动测报、水库调度及水务信息管理系统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由1个中心站、11个中继站、53个遥测站组成,具备水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洪水预报、汛期监视、图形报表及水库调度管理自动化等功能。经2000年汛期实用化考核,系统功能、指标、管理均达到了《水电厂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细则》的要求,率先于2000年11月通过由福建电力公司主持、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等13个单位参加的实用化验收。

以完备的水情自动测报为基础,水库调度及水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全面提高了水库调度自动化管理水平,为最大限度发挥发电和防洪效益提供了重要技术保证。1997年以来,水口水电厂水能利用提高率见表2。

表2水口水电厂历年水能利用提高率统计

3.6多媒体视频系统

为了适应220kV开关站无人值守,1997年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工业电视系统对现场重要部位的图像监视。在先期投运的220kV开关站监视系统的基础上,1998年形成了包括发电厂房和500kV升压站在内的工业电视监控网络。1999年进一步覆盖厂区各主要场所,基本满足生产现场安全监视的要求。

3.7智能化保安系统

厂房保安以技术措施为主,建立出入口控制系统,以其合理的配置为工作场所和人员提供高水平的门控方式。所有设备间、装置室安装IC卡智能门锁;卡片设置不同的层次,分别可开启所有房间、开启所管辖的房间或开启单一的房间,最大限度地方便现场人员。

3.8水口水电站仿真系统

1996年与清华大学厂站仿真研究室合作完成"水口水电站仿真系统总体设计",并于1998年5月通过省电力局组织的方案审查。该项目2001年付诸实施,现已投入系统试运用。

该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是:被仿真对象为整座水电站,包括电站的对侧电网。根据水口水电站机组台数多、装机容量大、出线电压高、网络接线复杂等特点,设计规模为多机组、大容量,具有国内水电站的一般性和典型特征。仿真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原型电站的运行参照系统,除了进行运行技能培训外,可以拓展为运行管理培训和检修培训,具有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与验证、电站控制系统的最佳组态(最佳参数配合)的研究与开发等功能。

3.9全面质量管理(TQC)

面向生产实际开展QC小组活动,大力推动全厂QC小组活动的广泛开展。1994年5月率先成立水口水电厂第1个QC小组(主变故障诊断QC小组),获得部级先进QC小组称号。1996-1999年,注册QC小组84个,成果66个,成果率79%。1999年水口水电厂被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电力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2000年以来,电厂每年注册QC小组数量都在30个以上(平均每个班组1个)。至2002年,共注册QC小组99个,成果率上升为84%。

3.10标准化

积极推进企业管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1997年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主要集中精力完善企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近年来,相继对标准体系进行修订与完善。

与国际接轨,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2002年9月机电设备安装与检修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3月企业水力发电及管理活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目前正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

3.11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

2002年开展"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工作,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和有力度的整改,计量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企业技术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增强了企业计量保证能力,为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使计量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下发《计量管理手册》和相关15个程序文件,全方位建章立制规范了企业计量行为,使企业计量工作符合国家、国际标准要求;提高了企业计量信誉度,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当年12月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工作顺利通过国家审核,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合格证书。

4继往开来,进一步搞好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工作

4.1把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有机地融合到双达标、创一流的目标中。

总体规划,统筹兼顾。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锲而不舍。早起步、高起点,认准一项,开展一项,成功一项。本着优质、先进、求实的原则,认真制定技术方案、设计选型原则,博览众采,为我所用,大胆地选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设备、材料和新工艺、新技术。结合设备检修,抓紧实施各项科技和技改项目,努力提高创一流的科技含量。

4.2加强领导,当好科技工作的"主体"。

进一步落实行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对科技工作领导的责任制。认真抓好企业的科技进步规划和年度计划。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力度,不仅要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注重成本、效益意识,避免重复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引领专业技术人员走在科教兴企的前列,开展节水增发、经济运行、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等应用技术的研究,实施数字化工程和仿真系统的建设等,为企业进步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鼓励职工在岗位上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等工程实践。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热忱支持年轻技术人员承担重大科技、技改项目。如"大型水电机组状态监测与诊断系统研究开发"、"大型变压器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应用研究"等项目负责人都是35岁左右的专业人员。

4.3总结经验,让更多的人有所启发和收益。

⑴为全面反映建厂以来的工程技术实践,1998年编辑了《水口水电厂工程技术论文集》,入选50位老中青工程技术人员撰写的70篇文章,内容涉及工程管理、水力机械、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水工建筑及安全监测、水库调度等。

⑵2004年再度编辑《水口水电厂工程技术论文集(第2辑)》,入选近60位专业人员撰写的106篇文章,雅俗共赏,百花竞放,较全面地反映了水口发电公司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

5结语

水电厂范文篇5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

在水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水电已逐渐取代传统火力发电,成为最主要的发电方式。水电的快速发展使水电厂逐渐成为具有高资金投入、高技术支撑等特点的企业,加上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发电侧竞争关系激化,给现代水电厂的生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着机构冗杂、运营效率低等缺点,针对这些不足并结合我国水电厂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学者们提出了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经过实践证明,该生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水电厂生产经营效率与安全防范水平,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水电厂推广,为此针对现代水电厂中的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

1水电厂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及问题

1.1我国水电厂传统生产管理模式。(1)最初阶段,水电厂大都采用机电运行与检修维护分离的生产管理模式,采取“四班三倒”、“五班四倒”等倒班轮换方式,运行人员负责对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设备维护人员负责对水电厂各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工作时间,各专业人员按工作时间安排负责各自岗位工作,休息时间则按值班安排轮流值班。这种生产管理模式下,水电厂存在机构冗杂、人员密集、效率低下等问题,目前大多数水电厂均不采用这种模式,仅在较为落后、偏远地区的传统水电厂采用。(2)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我国大多数水电厂采取机电运行合一、检修维护分离的生产管理模式。为了解决水电厂机构人员冗杂的问题,水电厂设立集中控制中心,运行人员在控制中心内对水电厂内各种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并根据电厂实际生产状况对生产活动、人员工作进行实时调度控制,从而达到精简人员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水电厂设有专门的检修维护部门,由专业检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当设备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或故障时,仅靠厂内的检修人员往往无法使设备及时恢复正常运行,此时需要将检修工作外包给其他单位。非工作时间内,由运行人员轮流值班,以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有人员进行应急处理与情况记录与通报。1.2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1)员工的运维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传统运维分离的生产管理模式导致水电厂员工对运维管理方面的认识不到位,缺乏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势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2)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众所周知,电力生产是将一次能源转换为二次能源的过程,水电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传统水电厂生产管理体系较为宽松,没有形成严格的规章制度,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因此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3)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不达标。电力生产过程对设备的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水电厂的设备检修维护工作格外重要。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传统水电厂的运维检修人员可能存在安全意识不到位、检修维护技术不达标等问题,给设备运行埋下了隐患,不利于水电厂的长期稳定运行与发展。

2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及其特点

上述生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电厂机构冗杂副班长兼技术负责每班2人运维值班员每班22~27人总计49~60人图1运维部组织结构的问题,削减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但也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逐步深入而变得差强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电厂经营效率,相关单位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水电厂的运行与维护工作变成了一个整体,不再委派专门的运行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而是由同一批员工负责水电厂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这种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优化水电厂的组织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与水电厂的生产管理效率,是未来我国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国内数个水电厂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相较于以往的生产管理模式,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具有4个特点。(1)组织结构简单清晰。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精简水电厂的组织结构,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导致水电厂机构冗杂,部门众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不方便。但在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下,水电厂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每个水电厂厂内通常仅设立一个部门,负责各种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这一举措能够提高水电厂的运维工作效率与决策效率,符合集中管理、统一运营的发展理念。(2)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团队意识是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重点强调的内容,也是改善水电厂生产经营效率的必经之路。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注重提升运维团队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强调水电厂应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日常任务通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部署,能够达到优化工作效率、提高团队凝聚力的目的。(3)员工综合素质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在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下,同一员工既是运行人员,也是维护检修人员,每个人都对多项任务负责,承担多项义务与责任,这就对员工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工作需要,水电厂会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因此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运维工作规范化。传统生产模式下,水电厂组织机构数量众多,难以制定相应的制度统筹各部门工作,各部门协作能力与效率均较低。在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下,部门数量得到精简,有利于企业制定统一、具有针对性的规范与制度,有利于水电厂运行维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规章制度的层面确保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各项工作的完成质量,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经营效益。

3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在水电厂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采取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水电厂数量还较少,但根据现阶段的应用情况来看,这种生产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水电厂的生产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运维合一这种生产管理模式必将在我国水电厂内大范围推广应用。现以我国某水电厂生产管理模式的实际改革方式为例,对运维合一模式在水电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3.1组织机构设置。(1)作为较早实行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的水电厂,该水电厂设立了运维部,负责日常的运行与检修维护工作,各岗位及工作人员安排数量如表1。组织结构如图1。(2)从员工人数可以看出,整个水电厂负责运维工作的员工仅有(49~60)人,远少于传统水电厂。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完善的培训,达到“一工多能”的目的,减小生产成本,提高水电厂核心竞争力。3.2运维合一的具体实施。(1)管理模式。该水电厂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了运维合一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程,从制度上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2)系统培训。运维合一生产管理模式对员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运行、维护两方面的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了系统培训,全方位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建立了学习型、技术型的生产团队,为企业的正常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3)设备主人制。落实设备主人制,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所有设备均有人维护与管理。设备主人通过日常巡视、专业化巡视和技术监督等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缺陷,认真开展缺陷分析,查找问题根源,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缺陷的发生;对暂时无法消除的设备安全隐患,做好记录,跟踪观察,防患于未然。同时,设备主人及时更新和完善设备基础台账信息;收集、归档修试报告、设备说明书、图纸资料;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加强设备检修的过程管理,抓好见证验收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4结语

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水电厂的生产经营效率与核心竞争力,减少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水电厂的发展方向。各部门应加大对运维合一模式的分析与研究,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进,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勇,陈豪,张芳明,黄杰,凌培伟.水电厂运维合一模式的培训创新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8(2):66-68.

[2]彭章良,杨德芳.浅论现代水电厂运维合一的生产管理[J].四川水力发电,2014,33(3):162-164.

水电厂范文篇6

关键词:H9000水电厂综合自动化

引言

在国家电力公司(包括原水利电力部、原能源部、原电力部)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的水电自动化工作自二十世纪80年代的科研试点逐步进入了90年代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点和推广的阶段,建设并完成了一大批水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力地推动了水电行业的技术进步。目前,已有29个水电厂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20个水电厂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的一流水电厂验收,还有相当已批水电厂已经具备了验收的条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科院自动化所作为行业的自动化专业科研单位,自始至终地参加了与水电厂综合自动化有关的科研、推广及“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创一流水电厂的工作,完成了包括东北白山梯级在内的一百多个大中小型水利水电自动化工程,出口埃塞俄比亚TisAbay二级电站的系统已投入了商业化运行,完成了隔河岩电站引进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工程,实现了湖南镇100MW机组扩建电站的“关门运行”,为白山等六大水电厂实现创“一流水电厂”创造了必要条件,2001年联合中标三峡梯级调度中心及左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2002年连续在洪江、碗米坡、株州航电等国际招标工程中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意义非同一般。

本文首先回顾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的在科研试点、实用推广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三个历史阶段的工作历程,然后重点介绍近年来H9000系统结合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工作进行的改进工作,在水电厂创一流和实现AGC方面的经验,H9000V3.0系统的新功能和兼容性方面的进步。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科研试点阶段:我国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水电部的水科院和南自所及机械部的天传所分别在富春江、葛洲坝二江和永定河梯级进行试点研究,研制成功的富春江水电厂多微机分布控制系统于1984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试点,尝试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电厂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从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科研、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由于经验不足,研制周期过长,资金缺乏,使基础自动化配套改造不够,影响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另外,在系统的规模、功能、结构、工艺、可靠性以及软件的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实用推广阶段:原水电部于1987年和1993年先后制定了“七五期间水电厂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规划”和“八五期间以及2000年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推广应用规划”,两批共规划了67个大中型水电厂。根据“七五”规划,到1993年,先后又有27座水电站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如葛洲坝二江、鲁布革、富春江、丹江口、新安江、铜街子、安康、石泉、龙羊峡、东江、白山等。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了工业化生产,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形成了几种成熟的推荐模式。同时,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关科研院所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各类工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的开发研制生产任务,一大批科技人才茁壮成长。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阶段:通过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实现减人增效,创国际一流企业,是国家电力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1994年原电力部在东北太平湾水电厂会议提出的建议,由安生司主持、水科院自动化所等单位参加,讨论制定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试行)》并由电力部于1996年颁布执行。与此同时,电力部颁布试行了《一流水电厂的考核标准》。1994年太平湾会议还确定了葛洲坝二江、太平湾等5个水电厂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第一批试点单位,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点工作由此拉开帷幕。1996年又扩大白山、紧水滩、龚嘴等9个水电厂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两批试点带动了水电行业的自动化技术进步,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安装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总数约300套,而在这一阶段内,国内总共新安装投运的监控系统约250套,其中水科院自动化所新投系统100套,电自院新投运约120套,其余系统由国外公司或国内其他厂家提供。

与1994年以前比较,“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阶段的工作特点是:(1)各水电厂自动化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要求上计算机监控系统,并把监控系统当作全厂“创一流”工作的重点,以监控系统带动全厂的自动化改造,为监控系统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局面。(2)监控系统的功能齐全,软件和硬件标准化程度高,开发周期短,性能指标先进,普遍达到了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实用性强,可靠性好,成功率高,满足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3)部级科研开发骨干队伍逐渐形成,形成了自主品牌的监控系统,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如水科院的H9000系列分布开放系统和电自院的SSJ系列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占领了国内水电市场。(4)系统的实用化程度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管理的现代化,为减人增效奠定了技术基础,取得了实效。

H9000系统与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技术

H9000系统是水科院自动化所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设计开发的面向水电应用的分布开放系统,我国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科研成果。该系统的设计不仅吸收了国外公司产品的先进技术路线,使H9000系统的总体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根据我们多年的工程经验和对水电自动化理解,结合1994年国电公司颁布的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导则,在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水电厂有人和“无人”对监控系统在可靠性、冗余措施、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功能齐全,软件和硬件标准化程度高,组态能力强,开发周期短,符合中国国情,实用性强,可靠性好,系统投运成功率高,满足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为此,H9000系统不仅具有常规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而且进一步开发完善了下列功能:

完善的硬件与软件冗余体系

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后,由于现场值班人员减少,每值往往只有两人,当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时,消缺人员一般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抵达现场,因此对于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要求有较高的冗余度,在系统降阶运行时不影响电站的安全。

为了满足要求,H9000系统的硬件可采用多层次的冗余措施,如数据库管理站、操作员站、通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网络通道、主控级UPS、LCU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器、CPU模块、通讯模块、I/O通道、现地总线、机箱电源、机柜电源等,全部可以实现冗余配置,由软件实现冗余设备的检测与故障诊断,实现冗余部件的无扰动切换,确保系统中某一部件的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部件由消缺人员及时处理。

另外,H9000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技术采用了无主设计的概念,即系统中任何一个计算机节点的应用软件配置是完全相同的,如数据库管理站、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相同的软件配置根据不同的功能授权实现不同的功能。当任何一个计算机节点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功能授权调整实现功能的重新分配。如正常运行时,工程师站不具备现场设备的操作控制权,但经过权限的调整,可以进行控制操作。因此,当一个系统具有多台计算机节点时,计算机出现全部调试故障的概率可以认为是零,H9000系统永远是可控的。目前由于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相对丰富,很多原先需要很高配置的设备完成的工作一般计算机均能完成,因此,H9000系统将现地人机联系计算机节点的功能也充分提升,基本上可以完成主控级的人机联系任务,使H9000系统的控制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On-call技术

H9000系统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设置定义,当发生事故时,监控系统可根据定义声光信号,进行语音报警、电话自动报警、传呼报警或手机短信息报警,实现On-call。系统还可根据需要将几个电话或传呼机号码按一定的优先级顺序排列,系统可根据定义的顺序依次进行呼叫。系统还提供电话查询功能,任何人只要拨查询电话,即可查询电站当前设备运行情况,如有无故障及故障报警信息,重要运行参数等。On-call技术已成为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重要设备。H9000/On-call也已被三峡梯级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采用。

电脑值班员技术

在隔河岩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电脑值班员”的概念,并且被采纳实施。这是无人值班、关门电站最具有特色的功能之一。

通过考察和调研,结合我国水电厂的运行方式与当前电网结构,我们初步提出了安全稳定智能控制和智能电脑值班的概念、功能要求和实现方法,使水电厂在没有现地值班人员的情况下,从保证主、辅设备安全角度出发,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处理各类随机异常情况和隐患,经严格的条件判别和闭锁,进行控制和调节。本功能好比一位经验丰富、责任感强而又不知疲惫的老值长时刻值守在现场,保证水电厂主、辅设备的安全,并尽可能运行在最佳工况。

自诊断与远程维护技术

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功能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H9000系统为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具备完善的自诊断与自恢复功能,系统各设备不仅自检,还可通过网络进行互检,形成系统检测报告。诊断分硬件检测和软件检测。硬件检测包括CPU、内存、I/0通道、电源、网络、通讯接口等。软件检测包括软件异常中断、通信链路故障等。系统可将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可对冗余的异常部件进行自动切换。

监控系统具有远方诊断及远方维护功能。通过远方诊断及维护系统,可以实现远方故障诊断及远方系统维护。

H9000与创“一流水电厂”

通过与用户的通力配合,目前采用H9000系统已经很多,并且已许多投入AGC功能,特别是龙羊峡、东风、东江等几个大型或特大型水电厂实现了AGC自动控制,白山、乌溪江和紧水滩先后实现梯级电站AGC,优化运行,并已有白山、龙羊峡、紧水滩、乌溪江、东风以及东江等6个水电厂先后顺利通过了国电公司“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一流水电厂”验收。

东北白山梯级电站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规模宏大,性能指标卓越,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型梯级水电站巨型机组的现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远方集中实时监控运行,首次成功地采用了110公里超长距离的高速以太网通讯,标志着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进入高速网络时代。监控系统不仅实现了厂内AGC、梯级电站本地调频,而且实现了梯级调度全厂负荷自动分配,实现了与东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讯,实现电网的统一调度、负荷的合理分配,使白山梯级电站监控系统根据电网远方负荷给定,由AGC实现了梯级电站的优化控制。该项目于1999年3月通过国电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受到东北电管局及国家电力公司鉴定小组有关专家、领导及白山电厂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系统在“远方集中监控总体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获国电公司200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于2000年通过国电公司“一流水电厂”验收。

贵州东风水电厂AGC先后完成了与省调之间双微波通道的SC1801规约通讯、厂内及远方AGC负荷分配功能、远方负荷调节、远方开停机、远方给定全厂总负荷、远方给定负荷曲线等功能,由电厂AGC完成机组的合和经济负荷的分配。2001年11月,贵州省调进一步修改了调度规程,较好地解决了无人值班条件下AGC对接地中性点问题的处理及机组的自动开、停问题,既保证了电网的安全性,又满足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成为国内第一个自动按调度负荷曲线运行、实现远方自动开停机的电厂。由于有省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东风电厂的AGC功能国内最先进完善,得到国电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在2002年1月贵州东风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验收会上,国电公司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该厂的自动化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该厂在AGC方面仅次于广蓄,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监控系统按省调负荷曲线自动开停机和负荷调整,实时性好,对保证贵州系统“西电东送”电能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受到了电网调度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龙羊峡水电厂是西北电网第一调频厂,装机容量为4台320MW机组,2001年3月在西北网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采用DNP3.0网络通讯,实现网调远方AGC。龙羊峡AGC由网调给出远方开停机命令和实时功率设定值,远方开停机命令和实时功率设定值通过数字通道传送,成功地解决了大机组远方平稳开停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乌溪江水电厂自动化改造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电厂先后安排40余人参加了监控系统培训,较好地掌握了技术,成为技术骨干,承担了大部分系统的功能开发、设备现场安装调试工作,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厂11台机组共16套LCU的安装调试工作,整个工程自1998年5月启动到1999年5月省公司验收,只经历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创造了“乌溪江速度”。另外,1996年乌溪江扩建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采用H9000系列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远方监控系统与机组发电同步投运,实现了远方实时监控和现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1998年进一步取消了夜间巡视,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的关门电站,引起国家电力公司安运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目前,仍有一批采用H9000系统的水电厂正在积极进行准备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服务和合作”的精神,做好支持配合工作,争取使H9000的每一个用户都能顺利跨入“一流水电厂”的行列。

H9000系统的新进展与兼容性考虑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满足电力生产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我们在全面继承H9000系统的开放性、友善性、标准化、通用化及面向对象等优点的基础上,于2001年研制开发了H9000V3.0系统,进一步吸收了国内外系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在系统结构、WEB浏览、最新国际标准通讯规约库及软件包、集成开发工具软件及高级应用软件等方面有较大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在湖北隔河岩、福建高砂、天津大张庄、重庆江口等一系列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下面简要介绍H9000V3.0系统的技术特色。

新型的系统结构

由于工业控制微机(简称IPC)结构复杂,有机械旋转部件如硬盘、风扇等,是LCU乃至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瓶颈。H9000V3.0在系统结构有较大改进,LCU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直接上以太网的方式,在控制主回路中取消了IPC,IPC仅作为现地的辅助控制人机联系设备,系统正常运行时,IPC可以退出运行。由于控制主回路取消IPC,使LCU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可以很好地满足下一阶段水电厂无人值班运行的要求。IPC也可由智能化液晶操作面板代替,可靠性可进一步提高。

在进行H9000V3.0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H9000老系统的兼容性,可确保H9000的老系统平稳升级到V3.0,并且新老系统可全兼容混合运行,因此老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途径。

WEB浏览

由于因特网普遍采用浏览器等瘦客户端软件,系统的使用及维护十分方便,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H9000V3.0增加了WEB浏览功能,系统仅需增加配置WEB服务器,安装woixWEB服务器端软件。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设硬件或软件防火墙。同样,WEB浏览功能充分考虑了与H9000系统原有图形界面的兼容性,woix软件可完全识别原H9000系统的*.dbin图形文件,并且外观效果与oix完全一致,实现了百分之百兼容。

H9000/Toolkit系统集成工具软件

H9000V3.0系统在原开发工具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不仅提供IPM交互图形开发系统、DBgen数据库开发系统、PDC综合计算工具软件、ControlLock控制闭锁工具软件、API接口等,而且新开发研制了DEtool数据工程软件。特别是DEtool,将系统集成开发工作于一体,成为包括数据库、语音、控制闭锁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开发工具软件,强化了系统集成与数据工程的可视化,并且具有学习指导性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开发集成效率和质量,也为设计部门和最终用户提供了有效的系统设计开发手段,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国际标准通讯规约

通过与ABB、Alstom等公司在三峡工程的合作,H9000V3.0系统在通讯规约方面获得进一步充实,不仅支持DL476-92、m4f、SC1801、CDC8890TypeII、CDT及Polling等传统远动规约,而且研制开发了IEC870-5、DNP3.0、TASE-2规约通讯软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讯软件包。

高级应用软件

H9000V3.0系统在AGC/AVC等高级应用软件方面有较大进展,实现了白山、乌溪江等梯级水电厂的联合AGC,在东江等水电厂实现了AGC/AVC,在龙羊峡、乌江渡、东风等水电厂实现了调度远方AGC,其中贵州东风水电厂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电站监控系统按省调负荷曲线自动开停机和负荷调整,实时性好,对保证贵州系统“西电东送”电能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更多的水电厂实现了电站AGC功能。

Simulog培训仿真软件

在操作员培训仿真方面,分析研究了水电厂复杂的生产过程,完善和充实水电厂生产过程仿真的总体模型,增加了连续系统仿真、非线性系统仿真及处理等功能,建立和完善处理上述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和Simulog语言,并开发了相关的编译器和仿真器软件,结合H9000系统原有功能,OTS2000培训仿真系统已经可以初步应用于分解和描述比较复杂的连续非线性过程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H9000V3.0在确保技术进步和功能扩充的同时,将新老系统的兼容性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老系统兼容,也就是说H9000系统的V3.0版可以与V2.0版本混合运行,确保老用户系统升级的便利实施,简化过渡期的施工方案,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产品升级而将系统硬件和软件全部推倒重来的做法,保护用户的投资。

结束语

过去的20年,我国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技术从无到有、从“景上添花”的“花架子”到现代化生产运行管理和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无不凝聚了我国水电行业主管领导部门、科研、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等部门几代人的智慧、抱负和辛勤劳动。

过去的20年,也是H9000系统孕育、诞生、成长、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业绩的20年,成为我国水电自动化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和创“一流水电厂”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们再次感谢有关领导、广大用户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将戒骄戒躁,密切注意中国进入WTO后国外公司对我国水电自动化市场的冲击和挑战,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质量方针,永远以用户的需求作为我们的第一需要,不断跟踪国际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更高的技术质量水准,为广大的水利水电用户服务,为水电厂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关门运行、创国际一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德宽:“从H9000谈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国产化问题”,《水电厂自动化》,1998年,第3期。

王德宽等:“H9000分布开放式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第5期。

王德宽等:“水电厂计算机培训仿真技术的设想与初步研究”,《水电厂自动化》,2000年,第3期。

王德宽:“水电厂综合自动化与“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面向21世纪电力科学技术讲座》,2000年10月,中国电力出版社。

H9000andComprehensiveAutomationofHydropowerPlants

水电厂范文篇7

关键词水电厂自动化;开发;发展;技术问题;技术措施;技术条件

引言

随着水电厂"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工作的开展,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基础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水电厂的生产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水电厂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必备条件。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水电厂自动化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舞台。水电厂自动化工作也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有新的发展。如今的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应该成为一个集计算机、控制、通信、网络及电力电子为一体的综合系统。不仅可以完成对单个电厂,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对梯级流域、甚至跨流域的水电厂群的经济运行和安全监控。本文就如何开发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及自动化系统开发方面的技术问题作一点探讨。

1、自动化系统开发的组织过程

1.1、用户参与开发过程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同于一般的机电产品,用户参与其开发过程,对于系统发挥其监控功能十分必要。这是因为:

#由于计算机硬件的可扩展性和软件的灵活性,使监控系统的结构、规模、功能、性能等不可能统一,市场上没有固定的系统可供购买。

#用户的要求差异性很大。电厂规模、重要性、设备状况不同,对监控系统的要求就不同。电厂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人员参与开发是将用户的意图、习惯和对自动化的理解融合到产品中去的最好方式。

#参与开发能使用户最快地掌握系统开发技术,有利于用户对系统的升级、改进、完善及维护,更好地使用系统各项功能。

监控系统从设计到投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设计招标、合同谈判、成立联合设计开发组、用户数据文件收集、开发商设备采购、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出厂验收、现场安装调试、工厂试验及投运等。用户应全过程参与,但真正参与开发是在合同谈判结束和各项技术条件确定后开始的,包括用户数据文件准备、系统集成与开发。

1.2、用户数据文件的准备

监控系统开发的最大工作量在于系统的客户化,而客户化的好坏起决于用户数据是否充分和准确,因此用户在同厂家开发之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数据的收集和准备工作,生产技术人员应包括运行人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员、自动化技术人员。

由运行人员准备的资料有:工作站监控画面、运行报表、历史记录点定义、事件记录报表、操作键盘定义、语音报警语句、电话及ON-CALL传呼定义、统计计算格式等等。

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人员准备的资料有:计算机网络结构、MIS系统操作系统平台、MIS系统和自动化接口软件、网桥、防火墙等。

由自动化技术人员准备的数据资料有:数据库定义表、各项操作流程及防误闭锁条件、各LCU的I/O定义表、LCU顺控及自动倒换流程、AGC、AVC控制参数和边界条件、对外通信数据清单等。

数据文件准备工作一般约需3个月时间,对于尚未投产的新电厂,由于设备还未到位,其运行状况不明,图纸资料不齐全,数据文件准备工作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1.3、双方联合设计开发组联络会议

联合设计开发组一般应有双方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参加。首次联络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一般为:

#用户通报现场数据准备情况,并提交有关资料;

#开发商通报设备采购情况,并就设备变更和系统集成方案征求用户意见;

#双方对合同的理解和技术澄清;

#确定开发的组织方式和开发的时间;

#在随后的开发过程中根据合同要求和实际技术难度,可能还应召开1~3次联合设计开发组联络会。

1.4、系统的集成与软件开发

#硬件系统的集成,一方面是检验合同文件所规定的系统结构、硬件设备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是为软件开发搭建平台,这项工作应由开发商根据简化了的网络结构进行。

#用户应成立厂开发工作组,一般为5~15人组成,并指定工作组负责人。用户工作组成员应包括:自动化专业人员、计算机专业人员和运行经验丰富且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的运行人员。开发商应提供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并提供必要的培训。

开发过程中用户工作组可独立完成的开发任务有:

#监控画面的编辑;

#运行报表的编辑;

#实时数据库原文件的编辑;

#历史数据库原文件的编辑;

#各LCU控制流程的编辑;

#对外通信数据模块原文件的编辑,等等。

用户工作组可协助开发商完成的开发任务有:

#AGC、AVC控制流程;

#事件及报警记录的定义;

#语音、电话报警和ON-CALL信息的定义;

#主站操作流程及防误操作闭锁流程;

#历史数据的统计、计算等等。

现场用户工作组应定期反馈开发进度,全过程监督项目的执行,直到开发工作结束,并一同参与出厂验收。

2、太平哨发电厂监控系统开发过程介绍

太平哨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开发始于1997年,开发的项目范围为计算机主站、网络设备、公用设备LCU。

该项目选定东北电科院自动化所为合作伙伴,项目各阶段的进度如下:

合作意向签订:1997年初

自动化改造方案和施工期进度方案:1997年

技术条件及合同拟定:1998年

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1998年

现场数据文件准备:1998年2~4月

用户工作组开发:1998年5月~10月;1999年9月~12月(1998年1号机组;1999年2~4号机组)。

第一台LCU连入新主站网络运行:1998年10月

系统联调:1999年11月~12月

随着试验的进行,各项功能逐步投入使用。至1999年底,已能实现对四台机组遥测、遥控和遥调。

在该项目中,用户参与开发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数据文件准备阶段,共有20余人参与,历时3个月;第二阶段为开发阶段,共有15人参与,历时6个月。

3、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问题探讨

监控系统是一个客户化程度很高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等取决于客户(包括管理、设计开发、使用等)的要求。在此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3.1、监控系统电源

电厂控制层应设有直流和交流控制电源,监控系统的LCU及自动化装置宜采用交直流双电源、互为备用、无扰切换的供电方式,电源装置的电压选择应保证正常情况下交流供电、直流备用,以减轻直流系统的负担。运行经验表明,UPS在现场环境下使用寿命很短,难以维护,不宜采用(太平哨发电厂正在考虑改进直流供电电源)。

监控系统主站设备(工作站、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的运行环境要达到国家规定要求,采取交流+UPS供电方式较好。

3.2、监控系统与励磁、保护、调速器系统接口

LCU与上述自动化装置一般采用开关量(DIO)接口和通信两种方式。对于DIO方式,由于交换的信号一一对应,接线直观,便于调试和故障查处。但接线较多,有些控制功能,例如有功和无功调节,必须在LCU内编制复杂的PID调节程序,如PID参数不当还可能造成调节性能不佳。现场应用表明,这种方式对无功/电压闭环调节尚能满足要求,但对有功闭环调节,常常出现超调或调节不到位、或凋节时间延长等现象。

上述三种自动化装置宜采用通信方式,LCU直接将给定值传送至电调和励磁装置,实现有功、无功的一次设定;LCU通过通信链路获得各个自动化装置的内部详细状态和微机保护的事故追忆采样值数据包(如果微机保护有此功能的话)。

尽管监控系统与励磁、保护、调速器装置存在接口联系,但各系统间应保持相对独立,并在通信上设置"互检"和容错功能,一方故障不应影响其它系统的正常运行。上述装置中直接作为控制和调节条件的信号(例如主开关状态、机组转速和机组状态等)不应相互转送利用,而应通过高可靠的渠道直接从设备上采集。

3.3、监控系统与现地自动控制回路和装置的功能协调

机组或公共辅助设备,例如冷却水系统、压油泵、深井泵、空压机等,一般设有现地自动控制装置。处理现地自动化与监控系统的关系时,应遵循现地自动化为主的原则,监控系统则通过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无需通信)承担监视、后备控制的任务,一旦发生异常,则发出信号,并通过独立的信号采集进行紧急控制。

直流电源装置也应视为现地自动装置,监控系统只对直流系统和电源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监视,不参与控制。无需建立网络或串行通信联系。

3.4、事件记录与故障录波的考虑

事件记录与故障录波装置都是运行和事故分析的手段。事件记录一般集成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但由于采样速度、内存等限制往往不能提供足以用来分析事故的波形;故障录波一般用在开关站,作为线路故障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具。

机组不必配置故障录波器,因为配置故障录波器会导致信号的重复采集,使二次回路和电缆布置复杂化,而且不可能收集太全的信号(有些设备的关键量、中间计算数据点无法提供接口)。将事故记录与故障录波功能分别由监控系统和具有快速交流采样功能的微机保护装置、微机励磁调节器、微机调速器等分担较为合理。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微机励磁调节器、微机调速器具有判别故障、存储、对时等功能。

3.5、信号返回屏的考虑

信号返回屏是电厂实现集中监视和控制的重要人机交流界面,由于显示直观、清晰可靠,画面和各仪表、元件位置固定,对运行值班十分方便,尤其是事故情况下,运行人员对全厂的状况一目厂然,其作用是计算机屏幕不可替代的(采用大屏幕电视或投影替代也是不可取的)。信号返回屏宜考虑采用一些指针仪表,以反映系统的动态过程(例如系统振荡)。

3.6、工业电视、消防报警、保安、故障录波器及MIS的接入

鉴于监控系统在电厂运行控制中的突出地位,其接入系统越少越好,信息交换量不大时,为了保证各个系统的安全运行,能采用I/O接入的决不采用通信连接。

对工业电视,由于图像信号数据量大,占用网络资源多,不应通过监控网传送,而应自成网络,在控制室设置工业电视专用CRT。但如果工业电视要实现图像自动联控切换功能,仍应以通信方式接入监控系统,通信链路上仅从监控系统单向传送用于图像自动联控切换的信息。而工业电视与电厂管理信息系统(MIS)应联网,以便授权用户进行图像访问。

消防报警对运行监视十分重要,其数据量不大,因此接入监控系统比较合理。消防报警火情信号和保安监视信号可转送给工业电视系统,进行图像自动联控切换。

故障录波器为大容量数据采集和记录分析设备,数据的实时作用不强,离线分析的成分较多,应各自自成系统,并建立各自的中心分析站。从运行管理模式看,电厂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后,控制室运行人员很少,而这两个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十分费时,专业性很强,不适合运行值班人员操作;如果两系统与MIS系统联网,监控系统仅通过I/O对其故障和动作等情况进行监视。专业技术人员通过MIS即可访问两系统,完成数据分析和远程管理功能。

为实现生产发电与电厂管理相结合,MIS应与监控系统联网。由于MIS用户多,MIS上数据多种多样,为安全起见,两网之间除采取防火墙等隔离措施外,还应采用单向数据流(从监控系统流向MIS),控制室设置专用MIS终端。

4、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由I/O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控制硬件、控制软件、人机接口及与信息系统的连接等组成。而水电厂的自动化是从80年代初单个功能装置研制开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典型系统的应用如表1所示:

表1计算机监控系统发展过程表

4.1、功能分布式的星型分层监控系统

以单功能微机装置集成系统,每个微机装置具有特定的功能,但每个微机装置都具有不同功能,如有的微机装置专门采集开关量,有的微机装置专采集模拟量,有的微机装置专门进行控制操作。该系统在分布的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从模式上看不算是很成熟的系统。

4.2、以设备单元分布的星型分层监控系统

为了检修维护的方便,以发电机组为单元,将数据采集与控制集成到一台微机或PLC装置中,构成了现地控制单元LCU。LCU无法直接接入以太网,而计算机非常昂贵,不能使每台LCU都配备CPU(中央处理器)接入以太网,只能将微机作为前置机。这时的系统采用专门的计算机,在应用网络上已跨出了一大步,但相应的国际标准还不完善,尚不能形成理想的开放系统环境。

4.3、基于开放系统的分布式监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越来越复杂和庞大,软件开发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些巨大的资源不仅在这一家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上运行,而且也能在另一家公司制造的计算机上运行,这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开放系统标准:TCP/IP、POSIX、SQL、ODBC、JDBC、OPC等。基于开放系统的分布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具有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监控系统的软件可以安装在任何具有开放系统特点的计算机上。开放系统为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历史舞台。

4.4、基于对象技术的分布式监控系统

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迅速,给软件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软件技术发展到现在除了遵循开放系统标准以外,还应遵循面向对象技术的标准,如:SUN公司的JavaRMI、Microsoft公司的COM/DCOM。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于面向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应用将水电厂运行设备如发电机组、主变、开关等抽象为对象。从系统设计、编程语言选择到用户界面等一系列过程都依据面向对象的理念、原则和技术,这样工作的结果将给用户带来使用和维护上的极大方便。

5、水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措施

水电厂自动化系统必须具备完备的硬件结构,开放的软件平台和强大的应用系统。

5.1、系统结构

目前监控系统的结构基本上以面向网络为基础,系统级设备大多采用Ethernet或FDDI等通用网络设备连接高性能的微机、工作站和服务器,在被控设备现场则较多地采用PLC或智能现地控制单元,再通过现场总线与基础层的智能I/O设备、智能仪表、远程I/O等相联接,构成现地控制子系统,与厂级系统结合形成整个控制系统。

随着安全生产、经济管理及电力市场等功能的扩展,对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系统级设备中64位的工作站、服务器的选用已是绝大多数系统的必然选择,Intel公司的64位TitaniumCPU和微软公司64位Windows操作系统也即将推出,它将带给基于PC和Windows平台的监控系统用户以巨大的寻址空间和远远胜于32位PC的强大运算处理能力。高速交换式以太网(100Mbit/sorlGbit/s)技术的发展克服了以往低速以太网在实时应用上的不足,其更具开放性的标准,众多生产厂商的支持,使其无论是在设备的选购,产品的更换、产品的价格、硬软件的可移植性等诸多方面都比FDDI等其它网络产品有着明显的甚至是无法替代的优势。

对于现地控制单元,智能控制器加上现场总线技术应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根据IEC标准及现场总线基金会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枝结构的通信网络。它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系统开放性;

#互可操作性与可用性;

#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机组容量变大、控制信息量增多,控制任务功能增加,控制负荷加重、网络通信故障都会造成现地控制单元控制能力的降低。针对水电厂被控制对象分散的特点,采用现场总线将分散在现场的智能仪表、智能I/O、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控制器连接成一体。正好体现了分散控制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可靠性,节省了大量信号电缆和控制电缆。所以说,使用现场总线网络较适应分布式、开放式的发展趋势。当然,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主要是要有分散在被控对象现场的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智能执行机构的支持,而目前在水电厂中这些还是大量的旧式装备。只能逐步过渡,最后取代旧式的数字/模拟混合装备和技术,形成全新的全数字式系统。

5.2、软件系统平台

5.2.1、支持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包向通用化、规范化发展

为适应开放化、标准化、网络化、高速化和易用化的发展技术,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软件支持平台和应用软件包应更趋向于通用化、开放化和规范化。从电力行业高可靠性的要求出发,在大中型水电厂监控系统中的UNIX操作系统等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小型水电厂因较多采用PC构架的计算机,所以较多地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数据库方面由于商用数据库在电力生产控制的实时性上还难以充分满足要求,专有的实时数据库+商用的历史数据库形式,这是目前较为普遍的结合方式。由于部分数据库的专用性带来了数据变换的不便,在现今电力行业推进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它的不适应性就凸现出来,较好的办法是遵循统一的标准接口规范,使大家可在统一的"数字总线"上便捷地进行数据交换。

5.2.2、Web、Java等新技术的应用

Web及面向对象的Java等新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引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笔者了解到南瑞自控新近开发的NC-2000监控系统,全面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人机界面采用跨平台的Java来实现,它不仅给用户提供了更加方便地进行可编程二次开发的功能丰富多彩的界面,而且由于Web、Java等技术的采用,前台操作员站的应用支撑软件大大减少,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瘦客户机"。如在大中型电厂用高性能的UNIX工作站或服务器作为全系统的主控机和数据服务器,而用PC机作为操作员站,由Java一次编译,多处运行的特性,不仅可轻松地在操作员站和主处理器等监控系统内的节点获得同样的人机界面,加上Internet/Intranet和Web技术的支持,更可在厂领导办公室、总工办公室和生产等部门任何联网的地方直接浏览到同样的界面,甚至于在任何地点经电话接入后的微机也可以浏览到同样的界面(为保证安全需增加必要的安全措施)。

5.2.3、功能强大的组态工具

用户无需对操作系统命令深入了解,也不需要复杂的编程技巧,不论是在UNIX系统上还是在Windows系统上,都可通过组态界面十分方便地完成:

#数据库测点定义;

#对象定义;

#现地控制单元的各种模件定义;

#处理算法定义;

#通信端口;

#通信协义的定义。

顺序控制流程生成、检测、加载等各种功能的应用定义以及维护,很多功能只需点击鼠标进行选择,既快捷方便,又避免了使用编辑程序产生的输入错误,真正体现主系统服务的面向对象、可靠、开放、友好、可扩展和透明化。

5.3、强大的应用系统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今天,其性能越来越高,其应用也就越来越广泛。随着无人值班工作向纵深发展,也向计算机监控系统无论是系统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几个方面说明如下:

5.3.1、历史数据库系统

历史数据库系统实际上是监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将原来监控系统中需要历史保存的数据、事件和相关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在商用数据库中,供需要时进行查询、打印或备份。历史数据库系统以单独的计算机来实现,具有美观的人机界面,方便的操作方式和丰富多彩的显示形式。这样的配置既减轻了监控系统的负担,减化了监控系统的软件复杂性,增加了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还能通过标准数据库接口SQL、ODBC、JDBC等与其他系统互连,如MIS系统。

5.3.2、电能量监测系统

水电厂中每台发电机、每条线路甚至每台主变都安装了电度量表,传统的电度量采集一般采用由电度量表输出电度量脉冲到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监控系统的设备环节比较多,在监控系统中必须设定电度量初值,一旦有设备退出工作或工作不正常,电度量测量就有误差或以前的测量值丢失,需要重新设定其初值,这种方法实际上无法保证电度量监测的结果正确性,而且维护的工作量也很大。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智能电度量表,它具有智能通信接口。这种电度量表能完整地保存电度量数据,并随时可以通过通信接口取得电度量数据。因此,以这种电度量表为基础,通过电度量表的通信接口,回聚在一起,配备历史数据管理功能的计算机就可以形成电度量监测系统,该系统既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与监控系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为水电厂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5.3.3、效率检测系统

水轮机效率的实时监测对电站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水轮机的在线监测既可用于水电厂机组在安装竣工或大修结束后的现场验收试验,以便检查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又能通过对机组运行性能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提供在不同的水流和工况条件下水轮机性能的实时数据,为确定电厂经济运行中的开机台数和负荷优化分配以及机组的状态检修等提供参考。因此,水轮机效率在线检测一直是实现电厂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和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但是多年来,一方面由于流量的在线检测技术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另外,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也使效率测试难以在电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尽管随着计算机、通信、信息及测控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电厂的广泛应用,给效率在线检测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基础。当前,以厂网分开为基础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电力市场竞价上网亦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保证安全运行,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设备可用率,减少运行和维护费用,已成为每个电厂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

5.3.4、运行人员培训仿真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面对着实际的运行设备,肯定不能在上面随意操作,否则会出现误操作行为,造成事故,任何水电厂都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一些操作不熟炼或新来的运行人员,如何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提高操作水平,进入角色。除了可以进行培训、实习、考试等形式熟悉业务外,应该有一个让运行人员实际动手操作的培训仿真系统。培训仿真系统可作为对监控系统的补充,任何重要的控制操作或复杂的操作,应该在培训仿真系统上验证一次,保证操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水电厂运行的安全。

5.3.5、状态检修系统

这是水电厂热门的课题,设备状态检修和设备运行寿命评估,既是设备检修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状态检测主要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分析技术对水电厂主设备的某些关键部位的参量,如:机组的振动和摆度,发电机绝缘,定子局部放电,变压器绝缘等数据进行在线实时采集和监视,经过集合了现场积累的运行、检修、试验资料和专家经验的智能(专家)系统综合分析,从而对设备可能存在的机械、水力、电气等问题作出一个贴近实际的评估。要作出一个较准确的评估目前尚有很大的难度,国内外都已做了大量的尝试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实施中,它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目前国内大多数水电厂都有了较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集聚了大量监测设备,从节省投资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状态检修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共享,在考虑状态检修系统时应与已建成的监控系统作统筹考虑,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省去一些重复部件的投资,又可以使运行管理人员在执行实时生产控制时,随时监视到生产设备的健康状态,让健康状态良好的设备充分发挥潜力,让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设备减荷承担适当的工作负荷,而让健康状态有问题或趋于出问题的设备及时得到维修。

5.3.6、生产管理系统

目前,虽然许多电厂都有了功能较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但因种种原因还有部分现场设备的监测信号无法输入到监控系统中完成自动监视。所以设备的巡检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加强巡检工作的管理和提高巡检工作的质量,可通过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在当班巡检人员出发前开列出巡检路线,查看设备运行情况,记录设备运行参数,巡检工作完成后,输入相关设备运行参数等信息传输至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对比,并记入历史数据库备查。

按照技术规程要求,电厂在执行设备操作或维护时必须办理相应的一次、二次工作票。这些工作也可以借助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来完成。各相关部门计算机连入该系统的网络后,就不必拿着工作票来回去签票、消票了。它完全成了数字化传输,省时省力,并可随时对签票、消票的详情进行实时和历史的查询。

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的工作还包括:运行值长日志,智能操作票(可由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根据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并经过安全闭锁条件检查),设备缺陷管理,运行台帐等。

5.3.7、智能电话报警服务系统

根据监控系统产生的报警信号,按照告警信号的优先级别和被通知者的处理优先级,提供实时智能报警通知,把生产现场发生的事件经过智能化的处理,通过内部通信系统、电话、寻呼、移动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以最快的速度把报警信息传递给相关的人员,以便他们及时作出对事件的响应。它不仅是一个智能的可通过各种通讯工具报警的系统,而且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交互式语音信息服务中心,无论何时何地通过电话拨入系统可以了解到他所关心的生产设备的运行数据。系统还提供丰富灵活的组态界面,让维护人员或操作人员通过组态界面方便地进行各种用户要求的定义,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

上面提及的系统都是同现有计算机监控系统密切相关的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可配置成相对独立的系统,通过高速网络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也可配置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子系统。它提供了水电厂从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直到面向电力市场的经济运行决策的一整套完善服务功能,支持发电厂生产的现代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6、水电厂"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技术条件

无人值班相对于有人值班而言就是要让自动化系统来完成值班人员日常的工作,包括定时巡视运行设备,记录各设备有关参数和相关事件,按操作票形式进行设备的正常操作,发生事故或故障时,进行反事故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等工作。实现比有人值班更迅速、更可靠、更安全的运行方式。虽然自动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反事故处理能力,在局部范围内起到防止事故扩大的特点,但是事故或故障的出现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少数可以通过一定的处理恢复,但大多数是无法迅速恢复,并需要检修维护人员及时前往现场认真分析处理。因此水电厂"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6.1、具有计算机监控系统

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实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具有采用水电厂的机组、辅机、油水风系统、主变、开关站、公用设备、厂用电系统以及各种闸门等的电气量、开入量、温度量、压力、液位、流量等输入信号,完成各种生产流程,如开停机、分合开关等顺序控制,机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调节,AGC、AVC,以及其他设备的操作控制。同时监控系统还具有丰富的人机界面,防误操作的措施和一定的反事故处理能力。

6.2、具有远程控制、调节功能

监控系统不仅具有现地的各种监视、操作和控制功能,而且要具有能与远方控制系统通信能力,上送有关信息,接收远方控制系统的命令来实现远程控制和调节。

6.3、具有ON-CALL功能

现场运行的设备一旦出现事故或故障时,就需要维护人员立即前往现场,了解事故或故障现象,分析事故或故障原因,及时排除事故或故障。如何使维护人员甚至领导能及时、准确、详细的掌握事故或故障信息,这就是无人值班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ON-CALL功能,可以通过电话、呼机或手机呼叫信息或手机短信息。

总之,水电厂通过开发自动化系统,能够提高设备的整体健康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奠定基础。

水电厂范文篇8

关键词:水电厂;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理念;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控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必须严抓企业成本控制意识,做到上至领导下至每一位员工都重视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必须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出发,在企业内部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济管理体制,利用有效控制手段来对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成绩进行衡量,实施全方位成本控制,降低企业成本,从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实施以及提高发电企业的竞争力。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的成本控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必须要加强成本控制,积极创新成本控制的方法,提高成本管控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控制作为水电厂进行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其主要是在实际管理工作时对各项费用进行指导、调节和监督,将实际使用的费用有效控制在预算成本的范围内。成本的降低会提高效率、增加利润、节约资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因此水电厂可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有效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水电厂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必须要遵循相关的原则:一是节约原则。水电厂作为能源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应节约资源和能源,从物力、财力和人力等方面加以优化,并积极改进相关技术,从而减少浪费现象,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二是目标管理原则。该原则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原则,其可行性对水电厂的工作计划提供了依据,有利于部门责任的迅速落实,便于问题的快速解决,实现成本控制的良性循环;三是全面控制原则。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将成本控制贯穿于全过程,强化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将成本与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相挂钩,确保相关部门的业绩中的成本控制具有全面性和实效性。

2水电厂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水电厂作为一项大型水电工程,主要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航运、工农业供水等综合效益。近年来,很多水电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对“严抓严管”和“两个转变”加以全面深化与努力推进,稳步改革,有效实现了自身的协调稳定发展。但是在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控制理念落后。在进行成本控制工作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观念,缺乏市场理念,没有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来控制成本,过于重视短期利益的实现,而忽视长远利益,不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无法全面认识管理的范围,仅仅只对生产和办公环节的成本管理加以重视,而忽视其他环节的成本控制,片面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实效性。此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全面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为成本控制属于财务部门的事务,无法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能,缺乏成本意识,导致成本控制成效的降低;二是全过程控制不力。在实际的成本控制过程中,难以结合市场环境和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仅仅只借助以往的数据来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导致方案单一化和表面化,难以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影响成本的核算;三是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费用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但是水电厂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仅仅只对相关项目的直接费用加以考虑,而忽略相关项目的经营管理费用,并且只要求财务部门进行成本控制,致使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性。此外,水电厂难以落实相关的责任成本制度,导致该制度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差,出现项目受损时无人负责、成本降低时无奖励的现象,严重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3加强水电厂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电厂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水电厂成本管理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由整体成本管理结构的建立到具体账务处理流程严格按照准则要求执行,提出转变成本控制理念、加强会计核算、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和引进市场机制并明确责任目标的应对措施,立足水电厂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水电厂经营的效率效果。

3.1转变成本控制理念

水电厂要想强化成本控制,必须遵循“分级管理,统一预算”的原则,科学制定成本预算方案,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应提高战略成本理念。可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比较和分析成本预算,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成本,有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二是应利用“纵横沟通”的方式编制成本预算。在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对话时,应对成本预算的相关要素加以及时修正,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应对成本预算定额的准确性加以强化。水电厂应科学预测投资效益最大化和成本费用的概算,对短期预算和长期滚动预算进行合理编制,从而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现金流量和资金等;四是应对预算和实际差异分析加以重视。在经营过程中,应重点分析实际与预算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预算的准确性。

3.2加强会计核算

水电厂产生的费用都属于生产成本,根据其本身可控弹性及可预测性的特点,将成本项目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其中可控成本是指根据多年的经验可做出预测、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受使用部门控制影响的成本,包括材料修理费、管理服务费等;不可控成本主要是按规定比例计提发生的成本,包括计提的各项税费。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可控成本的控制,可将可控成本根据费用类型和管理要求划分到部门责任成本。水电厂在强化会计核算时,有效设置费用辅助对象将费用落实到各个责任部门,并严格遵循精细化的管理标准,保证核算工作的明确化、简单化和实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归集和分摊成本及费用时,必须要保证核算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3.3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水电厂在对成本控制制度加以完善时,可从三方面加以考虑:一是加强控制机组维修费用。水电厂应对费用、工时和材料的消耗定额预算加以重视,采用“先技术鉴定后更换”的原则更换设备,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从而降低维修费用。同时应对易损坏的设备进行科学储存,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库存积压的降低,并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促进维护费用的降低;二是加强采购成本管理。成本支出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物资采购,其对水电厂发电质量、成本降低、资源整合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可采用公开招标竞价的方式,实行阳光采购,保证采购过程的公正、公平和公开,促进采购成本的降低;三是强化管理费用的控制。应尽可能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对日常会议费、差旅费、招待费和办公费等支出加以合理控制,精简工作人员,降低人工费用,有效监控预算的具体执行状况,保证会计稽核审查工作的效率。同时应对财务检查工作纪要重视,对超支预警机制加以建立,定期分析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做好财务总结工作,保证成本的有效控制。

3.4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明确责任目标

水电厂可对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找准关键领域和业务重点的绩效指标,并将其分解到不同的部门和个人。同时可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奖惩兑现和绩效考核活动,并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控制成本。此外,相关部门应以成本控制为重点,以自身职能特征为依据对责任目标加以明确,有效划分审批程序及其权限,强化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工作机制的高效性,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当然,水电厂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加以有效发挥,建立有效的预算考核机制,实现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加强预算的技术性和经济性评估,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从而合理控制成本预算。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应积极参与到项目投入与规划的价格评审、经济评审和可行性论证中,保证全过程成本控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结语

综上所述,水电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成本控制理念落后、全过程控制不力、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等,导致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积极遵循节约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全面控制原则,转变成本控制理念,加强会计核算,完善成本控制制度,积极引进市场机制,明确责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和健全成本控制体系,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军萍 单位:湖南省东江水力发电厂

参考文献:

[1]刘金彬,胡世强,杨明娜,曹明才,徐建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部分企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2,(12).

[2]胡东泉.关于新时期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

[3]戴冀芳,欧阳,姚丽琼,李欣.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对策——以宁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5,(10).

[4]苏扬.基于内部控制的凤滩水力发电厂成本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3.

[5]鲁斌.新时期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及解决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5).

水电厂范文篇9

关键词:水电厂;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的持续改革和深入,企业用工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企业员工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企业员工的人事档案是员工历年来学习、工作等社会活动的真实、完整记录,也是企业人事部门在招用、调配、考核、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材料,对于促进企业人才引进、培育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企业员工人事档案的存放和管理,我国在各地相继建立了人才市场,但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管理混乱、档案损毁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其员工档案管理问题尤为突出。以我国水电厂为例,全国各地大中型水电厂不下百家,在职员工多大数百万人,如此庞大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加强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已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员工档案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整体上观念相对落后。由于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没有明显的联系,使得一些单位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误区,也就是造成了企业对于员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忽视。企业对员工档案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其不能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投入再多也做不出明显成绩,对于档案管理,保存得当、不丢失缺损就好,也因此,在对于员工档案管理上,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相对欠缺,造成档案存放和管理条件较差,管理人员投入力度不足,档案管理场所、经费以及人员投入得不到有效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自然出现问题百出的情况。

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给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管理人员也就并不把档案管理工作当回事,并不积极主动,从而工作中屡见失误,造成了一些员工档案的丢失、破损等现象;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整体学历不高、老龄化现象严重,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相对单调乏味,其相关福利待遇也不高,具备专业管理素质的年轻人员并不热衷于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在职管理人员多为临近退休、学历不高的高龄工作人员;此外,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然而,在我国水电厂企业中,除一些相对效益较高的大型水电厂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之外,多数水电厂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

3.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标准和统一规范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机制相对欠缺,并未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条例和准则规范,同样会给档案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管理标准,各水电厂对于员工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混乱,对于档案编号、排序、接受、调离等业务程序缺乏科学的标准流程,使得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错拿、错改等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限制,也使得企业员工档案操作违规现象严重,企业员工档案属于机密资料,管理人员缺乏规范意识,也会造成档案被私自打开、更改、带离等现象出现。

4.档案管理方式的落后

管理方式的落后也是目前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一大因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也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转变。然而,目前我国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方式整体相对落后,其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普及程度较低,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由于企业员工档案信息量大,经常出现档案繁冗及积聚量大等问题,如果硬软件跟不上,则很容易造成系统迟钝、缓慢,甚至出现系统崩溃;此外,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是一项较为繁琐庞大的工作,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档案管理使用的软件缺少信息管理功能和信息通用功能,到目前为止,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还比较落后。

二、提高水电厂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效率的有效对策

1.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对员工档案管理的重视

企业只有认识到了员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促使企业领导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优化档案管理环境,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条件和人员配置,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提高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加强人才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

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存放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既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扎实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对于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更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档案科学化管理的能力。为此,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岗位的福利待遇,吸引年轻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举办档案管理相关基础知识和管理技能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企业还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交流,提升档案管理经验和操作技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平稳发展。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

建立健全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效率。首先,要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档案工作相关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操作流程;其次,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对员工档案的分类、编目等执行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做到档案文件排列有序、保管期限准确易查、案卷封面美观统一,以方便档案的保管和利用;再次,加强对档案管理的法制规范,严厉禁止员工档案被私自查阅、更改和带离,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保证员工档案的信息安全。

4.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应转变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和方式,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此,企业应在员工档案管理中尽快普及电子文件归档以及档案管理数字化,实现档案存储的信息化,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为提高档案管理的快捷服务和工作效率,企业应加快数字化档案管理进程,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完美应用,不但加强档案管理相关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投入,强化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相关软、硬件的研发工作,如内部局域网的构建、各种通信子网、宽带网的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操作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高性能服务器、大容量储存设备等等,以实现数字化管理软、硬件的及时更新与支持。

三、结束语

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对于企业人才建设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管好、用好员工档案是企业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水电厂企业具备接受员工档案资质,就必须对员工档案安全管理负责,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企业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员工档案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员工档案的信息安全。

作者:张云 单位:湖南省电力公司东江水力发电厂

参考文献:

[1]张庆瑜.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理性思考和路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6):254.

水电厂范文篇10

会议开幕式由广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叶增国主持,广西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广西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李一平理事长致开幕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邴凤山并代表全国大中型水电厂技术协作网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广西自治区科协学会部副部长邓晓安到会讲话,西北地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络成员代表、青海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曲志德代表兄弟学会致词祝贺。会议期间,特邀原国家电力公司生产运营部水电处处长、水电厂状态检修专家组组长杨金栋教高作了专题报告。会议闭幕式,由中电联科技服务中心项目部部长吴建伟主持,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教授郭际康作了会议总结性发言。整个会议的各项议程,经与会代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会议开得生动活泼,内容翔实,涉及范围广泛,富有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符合科技发展观,达到了预期效果。下面就大会的主要方面归纳如下:

一、这次会议是在水电行业高歌猛进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

在祖国的大地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能资源。它的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经济可开发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1912年我国在云南滇池建成的第一座石龙坝水电站至今的近百年间,其中截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水电总装机容量为36万KW(未计台湾),20*年度水电总装机容量为11277万KW,跃居世界首位,是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的5.55倍,年发电量为3369亿kwh,发展速度之快,居世界之最,是我国水电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水电建设迅速发展,水电设备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和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同时跃上一个新台阶,三峡机组投入运行,表明了我国已具备超大型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的综合能力,水电企业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全国水电厂技术学习与交流,联系与协作,实现水电企业“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管理目标,引起了电力系统及水电企业的广泛关注。由学会(协会)协调水电行业力量组织下开了这次宏大的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这是全国水电行业继一九九七年一月召开的又一次学术盛会,对水电厂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高安全经济运行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水电厂技术改造是永恒的主题。

水电行业是能源,是电力行业的一丛群艳,是可再生能源,是绿色的、洁净的能源。水电厂的机电设备是水电厂“建设投资的转化为实现收益的重要作用。”一个水电厂的建设,不论其投资多么巨大,大坝规模多么雄伟,地质、环境、移民多么复杂、艰巨,其投资者最终目标是通过安装发电机组并让其安全稳定运行,以它的电量和容量来实现企业的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不同时期建成的水电站,因受当时的勘测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试验、科技水平所限,不可能达到优化最佳程度,从运行角度来看,水电设备长期运行,也会逐渐老化,所以说,水电厂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技术改造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就全国性的水电厂水电设备技术改造会议就召开了多次,1983年11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题为“水电厂运行管理学术交流”会议;交流了1977年至1983年水电厂运行管理恢复整顿情况和经验;1987年7月中由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专委会、运行管理专委会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水电设备专委会联合举办在福建厦门召开了题为“水电设备设计优化与技术更新。”的学术讨论会,交流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水电运行部门在水电技术改造和更新方面所取得可喜成绩和宝贵经验;1997年1月,国家电力部生产司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运行管理专委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水电站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研讨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网省电力局、设计科研单位、生产厂家及水电厂运行单位代表约170多人,从技术和管理上总结交流了新老水电厂技术改造的新成果、新成绩、新经验,要求水电厂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材料,根据水电厂水电设备使用状况和机组运行性能,从实用出发,实施水电厂整体改造或整机改造。时隔八年多,水电企业的领导、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云集广西桂林,再一次进行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从大、中、小水电厂介绍的技术改造硕果和今后打算,充分说明了水电厂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水电厂的技术改造是不可懈怠的,是永恒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地确保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水电企业运行管理水平。

三、水电厂的技术改造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水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多发电、多调峰,为企业、为社会多作贡献。

会上众多的水电企业领导、专家围绕着这一目的,根据电厂的运行实际,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法介绍了企业技术改造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及明显效益。

1.技术改造是老水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捷径、最经济,提高效益最明显的路。20世纪40年代的老厂—丰满水电厂,在老设备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旧的改造思路,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科技,实施以更新优质高效转轮为核心,对机组全面进行现代化改造,例如4号机(1943年投产运行)的老机组的整机改造,实现了额定功率提高25MW,机组平均效率提高2.5%的指标,经过两年的运行试验,机组的运行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全厂一期工程8台机组经过改造,合计增加容量87.5MW,相当多装了一台机组,每年可多发季节电量3360万kw·h,按年利用小时2020h计,可增发调峰电量143.5万KW·h,全厂年增发电量181*万kw·h,创直接经济效益3600万元;刘家峡水电厂先后用了15年时间,针对机组自身缺陷,设备老化问题,抓住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相关设备的关键技术,对该厂五台机组进行了整机改造增容,实现了机组增加出力,提高效率的预期目标,1号机至4号机分别提高出力13.3%~15.96%,5号机出力增加为23%,由于制造厂转轮机型关系,在原机最优效率92.5%的基础上,5台机组水轮机效率各有不同,而1号机和5号机水轮机最高效率改造后分别达到了95.56%和95.75%;新安江水电厂兴起“二次创业”的高潮,从1999年开始,经过5年的艰苦、卓越的工作,对9号机进行了整机改造,7台机组的水轮机转轮和压油装置,接力器更新,5台机组发电机定子线棒更新,3台机定子铁芯整园改造和3台主变的更新以及电厂综合自动化相关设备改造,实现了电网公司在增容改造工作中的安全目标,达到了优良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其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远大于项目内部收益率的12%);乌溪江水电厂、富水水电厂、古田溪水电厂等中小型水电企业坚持设备技术改造,求生存,寻发展,均取得了企业的明显效益。

2.适应电力市场的电力和电量需求,进行水电厂改造增容,扩机增容,调整利用小时数。大化水电厂针对本厂机组设备存在的问题,重点抓主机的改造,即抓水轮机、发电机关键技术,更换水轮机转轮,修复转轮室,更换发电机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同时在主机改造增容的情况下,实施于相关设备的改造达到了整机改造的效果,改善了机组运行性能,机组增容14%(即扩容56MW),提高了设备的综合管理水平,使该厂济身于广西电力市场或全国电力市场;黄龙滩水电厂是湖北电网重要的调峰电厂,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满足湖北电网调峰,优化系统电源结构,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在依托黄龙滩水电站现有设施,不增加坝高,不改变水库现有功能的前提下,在电站的左侧,建立引水地下厂房,扩机两台单机170MW水轮发电机组(目前一台机组已投产运行),使黄龙滩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510MW,进一步提高了该厂在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葛洲坝水电厂机组长期处于满负荷情况下运行(年平均运行小时数高达6500小时以上),建厂25年,机组及其部件老化,故障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为了实现设备的更新换代,适应三峡工程建后的联合运行,满足电力市场的需求,决定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整体改造,将19台125MW水轮机增容至146MW,即总装机容量由2715MW增至3115MW的宏大技术改造计划。会上,湖北省电力公司王春暖教高以“湖北水电厂水轮机增容改造述评”为题,论述了改造增容实施的几个具体问题,并为大力推广优秀转轮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水电厂技术改造要围绕着企业,社会效益为中心进行,这是衡量水电厂技术改造实施效果的唯一指标。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厂机组单机300MW,机组并网发电,始终困扰的问题是开机并网时间太长,约10~20分钟,通过技术供水系统改造获得了成功,使开机并网时间缩短到1~1.5分钟,郭际康教授在会上详细介绍了高水头电站冷却水源取水方式的一种新模式,即用小水电厂一部分发电尾水作为大水电厂自流技术供水的模式。这种供水方式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被列为华中电网黑启动的电源点,对企业、对电网的效益是无可估量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从水电厂运行稳定性着手,要企业的效益,这是近年来水电厂技术改造的一个特点。水轮发电机组的三部导轴承和推力轴承是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长期以来,轴承故障为设备总故障的50%以上,把它列为可靠程度最低的重要部件,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运行,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弹性金属塑料瓦使用推广改变了这种局面,不少水电厂在设备技术改造中将原来的乌金瓦更换为弹性金属塑料瓦,特别是大中型水电厂,取得了机组安全运行的明显效果,为了更好的使用和维护弹性金属塑料瓦,新安江水电厂王焕栋教高就该瓦磨损原因、分析及对策作了实用性的技术报告,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甘肃电力试验研究院卢建华高工针对老式整流子磨损问题,92年与刘家峡水电厂共同研制,历时12年的艰苦工作,终于完成了全整园抗磨刷度工艺及渡液供给系统,确保了刘家峡水电厂励磁机整流子安全稳定运行;江西拓林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西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在满足电网调度的要求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安排水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特征,进行多种工况试验和分析,确定了机组稳定运行区域,给电厂提出了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应用软件,使机组运时能获得最佳状态和最优效益。

4.以主代辅的技术改造方式是提高水电厂整体运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水电厂控制系统与自动化的技术改造随着主机改造,近年来取得显著的成绩,会议收到这方面的论文约占会议论文总数的四分之一,如果加上水电厂整机改造或整体改造涉及辅机改造的项目内容,将超过会议内容的二分之一。这些文章详细介绍了水电厂调速系统、励磁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水电厂自动化建设完善,改造状况和运行性能,潘家口抽水蓄能电站的监控系统和调速系统都是进口设备,长期运行暴露了很多问题,将国家监控系统ssj-3031型全分布开放式,替代了进口ABB生产监控系统,经开发和调试维护,实现了“四遥功能”,达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三台机组的调速系统更换时采用意大利的性能越优的TC1703型抽水蓄能微机调速器,运行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万安水电厂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调速器和励磁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经调查分析研究,选择了具有高可靠性,技术优良的SAFR-200微机调速器、SADR-2000励磁调节器和FL21500TC可控硅整流装置。由此可见,我国水电厂控制系统与自动化的技术改造不但取得显著的成绩,而且大量的技改技术和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的。

四、实施水电运行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提高水电厂技术改造的可信度。

水电厂设备状态监测是设备技术改造,状态检修的基础,利用监测装置和诊断技术,收集和积累设备的状态信号,根据设备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判断设备有无异常,机组运行性能好坏,或预知故障征兆和故障,以便科学地准确地确定技术改造的内容(或检修内容)并合理地安排技术改造计划(或检修计划),从而加强和提高水电厂技术改造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确保水电厂技术改造,状态检修的实现。为了贯彻国家电力公司水电厂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国电发[2002]508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水电企业等单位报送了多篇论文,会上不少专家、教授就目前水电厂水电机组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以及基于该系统的状态检修的实施技术,结合电厂实际和电网要求作了专题研究报告。东风发电厂是国家电力公司水电厂状态检修试点单位之一,去年完成阶段性验收,该厂生技部主任冯文贵工程师以“东风电厂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应用及状态检修管理体制研究”为题,介绍该厂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参数的选择和布置,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运行情况,并根据国家电力公司“指导意见”进行了状态检修管理体制的探索。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刘晓亭教高,就目前水电厂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实施远程诊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厂、电网运行特点及管理模式,介绍了水电厂水电设备状态监测集成化系统的远程诊断模式、结构特点、实现方式以及该模式(系统)的实施关键技术,供水电企业具体实施时借鉴;水轮机空化空蚀是水电厂长期困扰的问题,清华大学张伟副教授就水轮机空化空蚀现场监测及软件分析作了研究性交流报告,从技术上介绍了实施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用途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武汉大学蒋动教授介绍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分析了大型水轮发电机常见的故障类型及特征,提出了径向基函数网络结构模式;北京华科同安监控技术有限公司郑松远副总经理介绍了TN8000系统集成化的特点,即实施了数据集成、知识集成、数据与知识集成三方面的系统集成过程;为了很好的满足水电厂点检工作,武汉大学陈启卷教授介绍了该院研究的一种用条码标识的运行设备,即用便携式数据采集仪采集参数,以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巡检参数的水电厂运行设备巡检装置。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水电厂设备实施状态检修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五、水电厂技术改造是科学技术,也是管理科学。

与会领导、专家、代表通过大会学习交流和分会交流讨论。交流了经验、沟通了信息、学到了技术、增长了知识,并结合企业的具体问题,进一步探讨了水电厂技术改造的今后目标;探讨了水电厂状态检修的实施环节和关键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大中型水电机组出现的稳定性问题和对策;探讨了中小型水电厂的运行和现代化管理;分析研究了水电厂控制及自动化技术改造的途径和实施目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水电厂的技术改造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也是管理科学,从管理科学来看,水电厂的技术改造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技术改造要有规划,重大项目要有论证;

2.要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管理目标;

3.要有技术改造投资的资金流计划,落实并保证进度用款;

4.要有投入与产出的准确评估。不搞既无企业效益又无社会效益的盲目技改项目;

5.注意效果检验,评价和阶段总结,要从机组运行安全性,实时可用性,经济效益性三个方面进行检验考核。

同时,代表们对学会(协会)具体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内容提了两点建议,供今后学会(协会)具体实施参考,即:一是考虑到科技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遵循水电厂技术改造的规律及效益,在举办如此会议的年限上应3-5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为宜;二是考虑到大型重点科研课题的研讨,由于边界条件复杂和不确定性,涉及学科范围较大(有的属于系统工程),建议实施跨省联合协办方式开展学术活动,拓展学术交流,对科技进步有着明显地推动作用。本次学术研讨会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