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机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2:46:50

市政机关

市政机关范文篇1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

自接到通知后,我局党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了这个阶段工作任务。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中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措施、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好自查自纠阶段的专项检查工作。

二、广泛征求意见

我局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召开座谈会2次,发放征求意见表60份已征求意见和建议8条次,广泛听取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对我局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意见和建议。

三、认真自查自纠

我局认真对照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及“八个严禁”、“52个不准”,认真回顾总结反思,逐项开展了自查自纠:

(一)加强领导,组织学习宣传

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高度重视专项检查工作,精心谋划,将其摆上重要日程,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深入研究,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制定工作计划,细化责任分工。一直以来,切实抓好学习培训,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全面掌握《廉政准则》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增强学习贯彻落实《廉政准则》的自觉性。今年6月份,组织系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42人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纪录片《苦涩的虚荣》——李自芬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利用反面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解决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及工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打牢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

(二)严格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我局党员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8个禁止”和“52个不准,一是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没有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没有干涉工程建设;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没有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因公出差,从不住高档宾馆,不乱花国家一分钱;没有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没有违规多占和买卖住房、利用职权委托理财或获取内幕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收受他人钱财和有价证券等,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说的不说。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坚持下基层轻车简从,从不给基层添麻烦,拒绝迎来送往,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二是自2010年1月以来,我局无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信访举报以及受理、核查、查处等情况发生;三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四是在民主生活会或述职述廉报告中认真开展了对照检查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五是按照规定如实向党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单位领导担任担负总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以身作则。

(三)建立健全《廉政准则》相关配套制度

围绕建立干部廉洁从政长效机制的目标,重点逐步建立完善了干部廉政教育、规范性文件和重点领域等岗位制度建设,把制度贯穿于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环节,使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能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通过开展自查自纠,党员领导干部都能严格对照《廉政准则》要求,着力检查自己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问题,用《廉政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强化廉洁自律。完善了相关配套制度,推进监督检查工作,促进了各项廉政规定落到了实处。

(四)严格从政监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

通过《廉政准则》自查自纠活动,使全局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规范从政的信心。结合部门职能,认真分析了我局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严明相关纪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树立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四、下步工作打算

市政机关范文篇2

一、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就当前市政养护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控制现状来看,单位内部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因而也就降低了其对内部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内部财务预算等资金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够清晰、监督工作跟不上、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相关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信息化进程相对迟缓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政养护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当然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市政养护单位中,很多事业单位及各种营利性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上都存在这些问题。

作为价值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财务管理与控制对于单位自身管理的影响以及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价值管理当中有效的监督控制方式,单位内部对于财务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财务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能够辅助决策者提高其决策的水平,保障当地经济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挑战,保持平稳的发展。所以,市政养护单位应当不断加强财务控制与管理,为当地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加强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

要切实加强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首先要从意识上进行转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调整现有的管理控制结构,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对财务管理进行不断的细化,强化对于各项市政施工预算的强制性约束,加强内外部的监督审计力度,从而保障财务管理控制的切实执行。

1.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

管理层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提高对于财务风险这一问题的防范意识,对现有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结构进行调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根据财务管理与控制的需要,合理设置相关的岗位及部门,不管是扁平化的管理还是立体化的管理,市政养护单位需要根据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结构,严格职位的设置和权利的下放,充分做好集权、分权、授权及用权等各方面的工作,从制度及内部组织架构上为财务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保障。

2.进一步细化现有的财务管理

细化现有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对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内容及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从内容上来讲,应当抓住那些能够影响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状况的最主要因素及关键所在,有针对性地对财务方面的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牢牢把握资金流动这条主线,对资金流动的整个过程进行介入跟踪与监控;从管理控制手段上来讲,应当加快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起单位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体系,提高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精细度。

3.着力于对预算的约束,加强内外监督审计力度

市政机关范文篇3

一、主要做法

㈠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2009年10月30日,市委召开全市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作出了集中4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以“转变工作作风、严明组织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活动的决定,对开展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明组织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的紧急通知》,并成立了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转变机关作风、严明组织纪律、提高工作效率”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全市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工作作了详细的部署,明确了各阶段工作工作任务。11月3日,我市召集200余名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召开了全市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动员大会,对开展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步骤方法和有关要求等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市机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有关领导作了动员讲话。会后,全市各单位均成立了本单位作风和纪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制。按照要求分阶段召开本单位的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教育工作会,认真传达落实市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工作的有关精神,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单位的机关作风整顿各阶段实施计划,做到了周密安排、衔接紧凑、精心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㈡严格标准,深入学习

在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阶段,全市各级机关严明学习纪律,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规政策、业务技能等,借鉴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集自学、分组学习、集中学习、电教、专题讨论、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学习方法为一体,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选》、《公务员法》、“八荣八耻”以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等论述。同时,注重把学习贯穿到活动的的全过程,注重学习实效。省、州、市全委会召开后,及时把学习全委会精神特别是学习市六届二次全委会精神纳入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学习,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委会确定的发展思路上来。各机关党还结合各自的实际,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法纪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切实增强了干部尊重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及政策理论水平、遵纪守法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同时,各级机关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做笔记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学习交流与总结经验相结合,重视学风的转变,把学习过程作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截至目前,县级干部完成了人均10000余字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3篇以上;科级领导干部撰写读书笔记5000余字、心得体会2篇。一般干部撰写读书笔记4000余字、心得体会1篇。

㈢发扬民主,开门教育

在征求意见,对照检查阶段,各级机关十分注重发扬民主,坚决把社会监督引入机关,监督权交给干部群众。为切实查找本单位及干部个人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市各单位按要求纷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有关部门、乡镇甚至到村、社听取、收集意见。绝大多数单位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进行问卷测评、设置群众监督信箱等多种形式,及时收集上级机关、基层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各部门各单位认真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组织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开展谈心活动,认真查找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征求的意见、查找问题,梳理了一些领导班子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管理松懈、大局意识较差、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干部队伍当中存在的服务态度差、上班迟到、早退、不严格请销假、工作期间上网玩游戏、打牌等问题,认真撰写剖析材料,详细的制定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并在单位全体干部职工会上进行对照检查,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集中教育活动期间,全市各单位共发放各类征求意见表2000多份,召开各种形式的征求意见座谈会近60多次,各类谈心活动80余次,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均撰写了有深度的剖析材料。

㈣制定措施,切实整改

我市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工作,始终贯彻“查摆问题、深挖根源、边整边改、推进工作”的基本要求,通过认真剖析,归纳总结出全市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不够深入,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二是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三是部分单位机关管理不严,制度执行不力;四是工作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五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多,解决问题不够到位等。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及时梳理归纳,对症下药,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从目前整改情况来看,各单位都能敢于面对问题,积极地想办法、出措施,完善整改方案,切实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整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㈤严格要求,加强督查

为确保机关作风整顿不走过场,市委将机关作风整顿工作列入专项目标管理,进行专项考核,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时一并评定。在制定各阶段的实施意见时,针对实际情况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要求各单位将每个阶段安排部署和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书面报市机关作风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全市机关作风整顿工作扎实有效。为加强督查指导,市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各单位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进行抽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则随时对全市各乡镇、市级各部门作风整顿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及时总结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并要求各单位限时整改。同时,领导小组还组织各单位相互之间进行互查互访工作,以此来确保此次专项教育活动取得实效。互查互访中,各单位通过听汇报、查资料、座谈、实地查看、征求意见等方式,对查访单位机关作风整顿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在查问题、提要求的同时,互查单位相互学习交流,吸收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己所用,达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全市各部门共计开展互查互访20余次。

二、取得的成效

㈠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通过集中教育活动,机关工作人员对开展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教育活动的目标任务、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等有了明确的认识。普遍认为,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是加速德令哈发展,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需要;是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树立良好机关形象的需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威信的需要,开展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㈡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通过集中教育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思想作风进一步得到改进,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各部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争先创优、加快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进一步增强,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增素质,在实践中长才干,集中教育活动的效果进一步得到了体现。

㈢机关的组织纪律进一步严明。经过一个阶段以来的集中教育,广大机关干部的组织纪律性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一些影响机关形象,损害政府威信的机关不良现象得到有效的改观,广大干部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新起色,能够自觉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严格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严明工作纪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风清气正、步调一致,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的工作氛围正在形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此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个别单位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上依然存在拖拉现象;学习不够深入,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关心职工的学习、生活等不够。另外,由于临近年终,个别单位忙于具体事物,对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工作较为放松等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市六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为契机,突出整改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抓整改;围绕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抓整改,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力度。各党委要立足于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特点,把转变机关作风和纪律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开展,建立健全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机关的内部管理和干部职工的从政行为。在探索加强机关制度上下功夫,在强化制度落实上花力气,在寻求用制度管人管事上用心思,用制度来巩固集中教育活动成果,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市政机关范文篇4

根据市直单位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的要求,公司结合实际,认真按照有关工作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经过近五个月来四个阶段的思想动员、查找问题、落实措施和总结提高,干部职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组织纪律上得到明显加强,工作效率上得到明显提高,实实在在促进了公司三个文明的发展。现将公司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推动作风整顿深入进行。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落实,基于此,公司领导对整顿作风建设十分重视,把这次整顿机关作风工作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经过全面的思想动员和学习讨论,使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定抓好抓实这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压力感和责任感,为深入扎实地开展好这次整顿机关作风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各项措施,确保整顿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在这次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中,公司坚持边整边改的原则,通过结合民主生活会和纪律教育月两项工作的开展,突出抓住整顿作风活动中的查找问题和落实措施两个阶段工作重点,切实查找机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实事求是研制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同时在公司班子的领导和监督下,全力抓好各项整改工作的落实,提高整顿效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作风整顿工作效果明显。通过作风整顿,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正确树立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摆正了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和奉献精神;各股室部门改善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在职责范围内尽职尽责做好各项维修工作,热情回复市民反映的市政维修问题,并以最快速度予以解决和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简化了有关的工作程序,使各项工作在确保得到有效落实的前提下,保证高效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组织纪律有了明显加强,广大干部职工更加自觉遵守国家规章制度和公司的有关制度,更加主动服从公司工作安排,履行岗位职责。

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虽然通过这次机关作风集中整顿,公司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公司班子还清醒地认识到,公司的作风整顿工作还任重而道远,还须继续努力,把作风整顿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还须认真把学习教育贯穿下去,把调查研究贯穿下去,把落实整改贯穿下去,为全面提高公司的作风建设作更大努力。

市政机关范文篇5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指导,是指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原则及立法精神和政策规定,立足市容市政管理职能,针对不同情况,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提示、劝阻、建议等非强制性方式,谋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引导其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第三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应当依法实施行政指导,不得超越其法定权限和管辖范围。

第四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采取的方案、方式应与行政指导的目的具有必要的和合理的联系,行政指导行为应基于正当、合理的考虑,内容应当适度,合乎情理,并且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实施的行政指导应当公正、规范,同一事项的行政指导不因相对人的身份、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实施的行政指导事项、形式等内容应当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公开,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

第六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相对人的意愿,通过说理,使行政管理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相对人拒绝接受行政指导的,市容市政管理机关不得对其采取或变相采取强制措施以及其他不利于相对人的行政处理行为。

第七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应当结合市容市政管理实际和特点,适时灵活地将行政指导与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传统方式统一于工作之中,用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以促进职能到位和提高执法效能。

第二章行政指导的组织管理

第八条苏州市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依照本办法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应成立负责行政指导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符合各单位实际的行政指导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强化工作责任,审定指导项目,推进工作落实,评估行政指导成果,监督行政指导行为。

第十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法制机构负责行政指导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对行政指导行为组织实施评估。

第十一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业务机构应当依照其职责规定,具体实施以及组织、指导和监督下级业务机构实施本业务职能范围内的行政指导。

第十二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对在实施行政指导工作中发现和涉及的重大问题,应提交本机关主要负责人或领导班子讨论决定。

第十三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工作机制。要加强对实施行政指导的监督,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要把开展行政指导工作情况列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深化和提高;要全面、客观地汇总和分析行政指导的实施情况,做好有关信息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为市容市政管理工作服务。

第三章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

第十四条行政指导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需要从市容市政管理方面的信息、业务等方面帮助和促成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事业发展,以增进其合法利益;

(二)需要积极预防、抑制、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可能或已经妨害市容市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三)其他适用行政指导的情形。

第十五条行政指导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

(一)向特定行政管理相对人提供辅导、建议;

(二)对特定行政管理相对人提出提示、警示、纠错;

(三)对特定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约见、回访;

(四)向社会或一定范围的行政相对人旨在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行动的信息或者提供咨询意见;

(五)不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指导方式。

第十六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根据举报投诉或日常执法数据分析,在某一违法行为易发时段到来之前,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行政提示,提前告知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各项管理要求,提示、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加强自律。

第十七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巡查中发现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情节较轻、无严重后果、无主观故意并能及时纠正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对其行政警示,要求其立即改正,而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第十八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应当对违法主体行政纠错,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并告知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如何改正违法行为,防止违法后果进一步扩大。

第十九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对处罚数额较大的案件,或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行政回访,督促指导纠违措施,巩固执法效果,促使行政管理相对人继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

第二十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多次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案件存在疑义而难以处理的,应书面约见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其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避免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第二十一条行政指导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电子数据等其他合理的形式。

第二十二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行政指导工作室或行政指导服务窗口。

第二十三条行政指导从市容市政管理机关依职权主动或者行政管理相对人提出申请开始。对依申请而为的行政指导,行政管理相对人有权补充、变更或撤回申请。

第二十四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指导过程中,行政管理相对人可自主决定是否接受、配合行政指导。如明显表示不服从行政指导的,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应当终止行政指导程序,不得强行要求或迫使行政管理相对人服从。

第二十五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指导过程中,发现行政管理相对人有违法行为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不得以实施行政指导为由,不实施依法应当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

第二十六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对实施的行政指导项目,应根据工作实际,适时进行评估。

第二十七条行政指导评估的对象和范围主要有:

(一)行政指导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效果;

(二)行政指导工作意见、工作方案的执行情况与实施成效;

(三)行政指导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影响;

(四)促成行政管理相对人事业发展、增进其合法利益的成果;

(五)推动区域或行业进步的成果;

(六)促进市容市政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以有利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成果;

(七)其他与行政指导工作有关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各级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实施登记台帐,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行政指导具体承办人员应当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行政指导实施完毕后,实施机构应及时做好整理、归档工作。

第四章行政指导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市市容市政管理局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市系统内推行行政指导工作的监督。

第三十条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对行政指导行为进行监督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是否在其职能、职责或管辖事务范围内;

(二)实施行政指导行为的内容是否存在违背事实依据、违背法定依据或政策依据的情形;

(三)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是否采取或变相采取强制措施以及其他不利于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处理行为;

(四)是否以实施行政指导为名,代替依法应予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

(五)是否以实施行政指导为由,不遵守依法应当遵守的行政程序;

(六)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是否非法收费、是否非法牟利;

(七)市容市政管理机关需要监督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一条行政指导监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综合性检查;

(二)定期、不定期抽查;

(三)个案审查;

(四)其他监督方式。

市政机关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符合法律、切合实际、科学严谨、全面及时、注重质量的原则,根据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转变政府职能和关注民生为重点,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为核心,以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促进依法行政为目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市各级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总体目标:通过对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使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包括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下同)、各镇人民政府,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符合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协调衔接的要求,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有效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

二、清理范围、主体及分工

(一)清理范围:本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范围是,2009年6月1日以前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各镇政府,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名义制定的所有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2009年6月1日以前已经由发文机关宣布失效或废止的规范性文件不再清理。

(二)清理主体:清理主体即为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具体包括市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规范性文件各清理主体应当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做好组织清理工作,即发文机关负责对本单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多个机关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机关(以发文文号所属机关为主办机关)负责牵头清理,并征求其他相关机关的意见。

(三)清理分工:

1、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组织清理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及主管实施或牵头组织实施该规范性文件的相关部门、单位按本方案要求提出初步清理意见,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核汇总后,报市政府决定。

2、市政府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及其所主管或扎口管理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负责本单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3、镇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镇政府负责组织清理。

4、行政机关撤销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继续行使其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负责清理;行政机关合并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合并后保留的行政机关负责清理。

三、清理工作的原则及标准

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循法制统一和公开透明,确保合法、有效的原则。

(一)2000年1月1日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原则上应认定为失效,确有保留必要的,应按规定权限,由相关制定机关重新制定。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规范性文件应予以修订、废止或宣布失效,大部分条款或者主要条款内容需要废止或修改的,应当全文废止。

1、超越规定权限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应予以修订或者废止。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规定了应由上位法规定的内容的;

(2)超出上位法授权范围的;

(3)对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民事权利进行限制的;

(4)违法设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

(5)规定了其他应当由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行政机关设定事项的。

2、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内容明显不当或者显失公平的,应予以修订或者废止。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不适当地限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的;

(2)不适当地增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义务的;

(3)在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等上位法依据的前提下,对不同人群,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不平等待遇的。

3、规范性文件明显不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应予以废止。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违法规定市场准入条件的;

(2)违法设定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含有地方保护、行业保护内容的;

(3)违反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关系原则的;

(4)违反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主体利益彻底脱钩原则的;

(5)违反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要求的;

(6)其他明显不符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

4、规范性文件相互之间发生冲突的,应予以修订或者废止。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对同一事项规定冲突的;

(2)行政管理主体规定冲突的;

(3)行政管理事务权限规定冲突的;

(4)关于特定事项管理权规定冲突的;

(5)行政管理程序规定冲突的;

(6)对同一行为合法性评价标准冲突的;

(7)同一性质的行为所引发的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冲突的;

(8)存在其他方面冲突的。

5、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已被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所代替的,应予以修订或者废止。规范性文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机关的规范性文件已被明令废止的,应予以废止;

6、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期已届满,或者调整对象已经不存在,或者制定的目的已经不能实现的,应宣布失效。

(三)市政府设立的各类非常设机构(包括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性行政机构)、市政府各部门的内设机构以及市政府各工作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不得制定规范性文件。这类主体在本清理方案前制定的内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类文件,必须由原制定单位或设立该机构的机关发文废止,且在规定时限内向社会公布。

四、清理工作步骤

本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从2009年7月1日开始至2009年11月30日结束,共分为4个阶段:

(一)清理准备阶段(2009年7月15日前)

1、各清理主体应当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研究本单位的具体清理工作,对参加清理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动员,及时制定清理工作方案,部署清理工作任务,保证清理工作有序、彻底。各清理主体要建立相关工作机构,明确一名清理工作联络员负责具体工作,并填写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机构及人员信息表(见附件一)报送市政府法制办(联系人:张文平,联系电话:87986126)。

2、市政府法制办做好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历年规范性文件的整理、汇总,按照实施该规范性文件的主管部门进行分类,并随同本方案一并下达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任务。相关单位发现需要清理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确实不属于本部门、单位主管实施或牵头组织实施的,应在一周内移交主管实施或牵头组织实施的部门、单位,并将清理任务交接情况告知市政府法制办,或将该规范性文件的清理任务移送市政府法制办重新确认清理部门、单位。

3、各清理主体对历年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形成本部门、单位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建立清理工作机制,落实清理工作任务。

(二)清理实施阶段(2009年8月31日前)

1、市政府及其办公室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先由主管实施或牵头组织实施该规范性文件的部门、单位根据下达的清理任务(见附录:《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并根据本方案确定的清理工作原则和标准,逐件进行清理,分别提出“继续有效”、“修订”、“废止”或者“失效”等初步清理意见,并按要求逐件填写《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登记表》(见附件二),对确需修改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应同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代市政府起草《关于修改<……>的决定》(样本见附件三,“……”代表原文件名称)。初步清理结束后,各部门、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填写《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四),于2009年8月底前将清理的规范性文件及相关登记表、统计表、修改决定文本的纸质和电子文档送市政府法制办。清理任务不超过10件的部门、单位,必须在7月底前完成初步清理工作,并上报相关初步清理结果和资料。

清理中,相关部门、单位认为除《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目录》外,还有其他应予清理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没有录入清理目录的,也应按本方案要求做好清理工作,提出清理意见,并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结果一并报市政府法制办。

2、清理主体自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本单位负责组织清理,按照本方案要求提出清理意见,对需要修改、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要正式发文并公布,并按要求分别填写《市各部门、各镇政府继续有效及修订规范性文件目录》、《市各部门、各镇政府废止或失效规范性文件汇总表》(见附件五、附件六),于2009年10月20日前将有关表格,修订、废止规范性文件决定和继续有效、修订后规范性文件的纸质及电子文档报市政府法制办。

(三)汇总审核、征求意见阶段(2009年11月15日前)

市政府法制办将抽调、组织有关人员对市各部门报送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初步清理结果进行汇总,集中审核,与相关部门作进一步沟通联系,确认清理意见。

市政府法制办在形成汇总审核意见后,将清理情况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府法制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按程序报市政府讨论决定。

(四)结果公布阶段(2009年11月30日前)

清理工作完成后,各清理主体应将本单位继续有效、废止和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规定,通过《*市人民政府公报》、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经公布现行有效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按照规范性文件有效期的有关规定,实行有效期制度。

清理结束后,未列入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目录向社会正式公布的,今后不得作为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依据。

市政府法制办负责组织牵头,逐步建立全市规范性文件基础数据库,使规范性文件目录及电子文本及时更新,方便查询。

市各部门、各镇政府也应结合本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逐步建立本单位规范性文件的基础数据库。

五、清理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由于本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清理主体要切实加强对清理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本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从依法治国,维护法制统一的高度,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作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层级监督的有效手段,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由分管领导挂帅的工作班子,抽调工作人员,配备相关设备,适当集中时间,全力以赴,确保按时、高质完成本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同时,各部门、单位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等要求,建立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和清理工作制度,确保每隔两年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二)开门清理,接受监督

各清理主体除组织本单位力量进行集中清理外,还可以引入“开门清理”机制。清理中凡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规范性文件,或者对规范性文件的处理有重大分歧意见的,可以举行听证会、论证会或者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专家意见。

(三)周密布置,讲求实效

各清理主体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门、单位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统筹兼顾,周密安排。各清理主体的法制机构要切实负起责任,全面收集整理本部门、单位历年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适当分类,分解清理任务,明确各工作阶段的时限,清理结束后要建立本单位的规范性文件基础数据库,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有效管理机制。

(四)认真细致,保证质量

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要认真细致,清理时对每一份规范性文件都要认真审查,对照上位法和相关政策规定,特别是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对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情况,提出明确的清理意见,确保清理质量。对建议修订或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要写明修订或废止的依据及理由,切实防止清理后规范性文件仍然违法的问题发生。

(五)加强督导,扎实推进

市政机关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推行市容市政管理行政指导,要以党的*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法亲和力,改善执法环境,全面推进和谐城管建设。

2.工作目标:实现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一刚性向刚柔相济转变、由传统行政管理向现代行政管理转变,探索建立和谐共生的新型市容市政管理关系,积极推动“执法型城管”向“服务型城管”转变,实现管理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管理与维权、管理与执法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原则

市容市政管理行政指导,是指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原则及立法精神和政策规定,立足市容市政管理职能,针对不同情况,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提示、劝阻、建议等非强制性方式,谋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引导其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应立足于“城管部门所能、社会民众所愿、法律法规所许”,把握好“立足职能、全面导入、因事制宜、和谐管理”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1.合法性原则。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定职责与职能范围内实施行政指导,所实施的指导行为不应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精神和原则以及国家相关政策。

2.合理性原则。实施行政指导采取的方案、方式应与行政指导的目的具有必要的、合理的联系,行政指导行为应基于正当、合理的考虑,内容应当适度,合乎情理,并且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3.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所实施的行政指导应当公正、规范,同一事项的行政指导不因相对人的身份、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实施的行政指导事项、形式等内容应当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公开,以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

4.以人为本原则。实施的行政指导应当充分尊重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自主选择,通过说理,使行政管理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不得因相对人拒绝接受行政指导而对其采取不利措施。

5.效率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结合市容市政管理实际和特点,适时灵活地将行政指导与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传统方式统一于工作之中,用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以促进职能到位和提高执法效能。

三、主要内容

市容市政管理行政指导应贯穿于市容市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指导人员要在事前、事中、事后,根据不同管理对象和管理行为,具体实施以下行政指导:

(一)审批服务行政引导。是指行政机关根据部门职能,在日常监管中主动为企业或个人服务,事前帮助、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其合法经营、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1.审批事项约见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向市容市政管理窗口咨询有关审批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在确定申请事项基本符合条件后,主动与申请人约定时间到现场勘察,当场向申请人提出修改意见,并将需要办理的手续及材料以书面形式通知服务对象,尽量使申请人到窗口时一次审批完成。

2.审批事项提示。市容市政管理窗口对本窗口申办事项涉及的后续手续及程序,以书面提示单形式,向服务对象就下一环节的审批进行提示,提供有关审批依据及流程,引导申请人做好事项审批,避免申请人利益受到损失。

3.摊点疏导管理。对道路实行分类管理,开辟疏导点,实行定点、定时统一管理;加强与工商、公安、卫生、街道等部门联动,建立流动摊贩入市疏导机制,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规范经营。

(二)整治事项行政提示。是指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开展重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前,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整治事项公告,并主动与相关部门、单位、商家、个人积极进行沟通、说服的行为。适用于道路景观提升、街巷综合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市政设施维修、市区道路大修等综合整治项目。

(三)执法事项行政提示。是指城管执法机关在执法事项发生前,按照“宣传、服务、教育、管理、处罚”五步工作法要求,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开展法规宣传、实施贴心服务、进行说服教育、提示执法事项的制度。

1.法律法规宣传提示。城管执法人员应当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积极向管理相对人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引导当事人学法守法,规范行为。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信访工作,畅通沟通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营造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管执法工作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2.违章高发时段教育提示。对某一违法行为或群众举报投诉高发时段到来前,城管执法人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规章,提示、引导、督促其按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

3.审批事项事后提示。审批事项手续完成后,其事后管理由市容市政管理窗口以提示单形式,提前告知服务对象对审批事项应尽的城市管理法律义务,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发生,达到有效防止和减少社会矛盾的效果。

(四)轻微问题行政警示。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轻微并能及时纠正时,城管执法人员告诫其纠正违法行为,并告知其应明确知晓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而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制度。

1.口头告诫。是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轻微并能够即时改正的事项,执法人员应对其进行口头告诫并做相应记录(记录应包括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事实、改正情况,并由行政管理相对人签字确认)。

2.书面告诫。是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轻微但不能即时改正的事项,执法人员应当制作告诫书,督促其限期改正。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改正违法行为后,应在告诫书上签字,承诺今后不再实施同一违法行为。

(五)突出问题行政约见。是一种以约见形式,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教育,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制度。适用于行政管理相对人出现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违法行为,已被城管执法机关多次处以行政处罚,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案件存在疑义而难以处理的。由城管执法机关书面约见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其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避免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六)管理责任行政建议。是指属于同一类型的行业普遍存在某类违法行为时,或因管理单位管理责任缺失造成某类违法行为时,由城管执法机关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处理结果等情况抄告相关行业协会或管理单位,必要时由市容市政管理部门以建议函形式对违法行为人的主管单位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的制度。

(七)重大案件行政回访。是指市容市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对重大案件或多发案件进行事后回访的制度。

1.重大案件回访。对符合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条件的案件和行政机关认为进行事后回访对规范、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再次发生违法行为有积极作用的案件,由城管执法管理部门负责回访。

2.多发事件回访。在市容市政管理部门职权管辖范围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件、案件和在社会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及群众反复投诉的事件,在处理完毕后,由综合协调或效能督察部门负责定期回访,巩固成果,防止问题回潮。

(八)典型问题行政披露。是指市容市政管理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披露、公示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秩序、造成严重后果、产生恶劣影响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反复违反法律法规且拒绝整改或拒绝接受行政机关处罚的违法行为,通过提高社会监督力度促进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的制度。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服务城市建设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主动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的有效途径。要抛弃管理就是单纯处罚、许可、收费的传统观念,树立管理也要引导、执法先要服务的现代观念。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市建设法治政府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充分认识行政指导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涵,积极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要力争在短时间内,通过狠抓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行政指导工作机制,实现市容市政管理与城管行政执法模式由粗放、低效管理向精细、高效管理的转变,由突击、运动式管理向经常性、持续性管理的转变,由事后被动管理向事前主动管理的转变;实现市容市政管理水平与执法水平跨越式发展;实现执法绩效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进一步促进市容市政管理和执法机关自身建设,改善执法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关系,不断优化执法管理环境,提升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形象。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各级领导班子要把行政指导工作作为系统性、全局性的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市市容市政管理局成立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

市市容市政管理局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政策法规处负责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规则制度,审定行政指导项目,评估行政指导成果,监督行政指导行为;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市(县)、区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大队开展行政指导工作。

各市(县)、区局要相应成立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在本辖区推进行政指导的具体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要以本意见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市政机关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推行市容市政管理行政指导,要以党的*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法亲和力,改善执法环境,全面推进和谐城管建设。

2.工作目标:实现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单一刚性向刚柔相济转变、由传统行政管理向现代行政管理转变,探索建立和谐共生的新型市容市政管理关系,积极推动“执法型城管”向“服务型城管”转变,实现管理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管理与维权、管理与执法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原则

市容市政管理行政指导,是指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原则及立法精神和政策规定,立足市容市政管理职能,针对不同情况,适时灵活地采取指导、提示、劝阻、建议等非强制性方式,谋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引导其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有效实现一定行政目的的行为。

推行行政指导工作应立足于“城管部门所能、社会民众所愿、法律法规所许”,把握好“立足职能、全面导入、因事制宜、和谐管理”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1.合法性原则。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定职责与职能范围内实施行政指导,所实施的指导行为不应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精神和原则以及国家相关政策。

2.合理性原则。实施行政指导采取的方案、方式应与行政指导的目的具有必要的、合理的联系,行政指导行为应基于正当、合理的考虑,内容应当适度,合乎情理,并且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3.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所实施的行政指导应当公正、规范,同一事项的行政指导不因相对人的身份、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实施的行政指导事项、形式等内容应当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公开,以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

4.以人为本原则。实施的行政指导应当充分尊重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自主选择,通过说理,使行政管理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相对人接受行政指导,不得因相对人拒绝接受行政指导而对其采取不利措施。

5.效率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结合市容市政管理实际和特点,适时灵活地将行政指导与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传统方式统一于工作之中,用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方法,及时、有效地实施,以促进职能到位和提高执法效能。

三、主要内容

市容市政管理行政指导应贯穿于市容市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指导人员要在事前、事中、事后,根据不同管理对象和管理行为,具体实施以下行政指导:

(一)审批服务行政引导。是指行政机关根据部门职能,在日常监管中主动为企业或个人服务,事前帮助、引导其规范自身行为,促进其合法经营、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1.审批事项约见服务。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向市容市政管理窗口咨询有关审批事项。窗口工作人员在确定申请事项基本符合条件后,主动与申请人约定时间到现场勘察,当场向申请人提出修改意见,并将需要办理的手续及材料以书面形式通知服务对象,尽量使申请人到窗口时一次审批完成。

2.审批事项提示。市容市政管理窗口对本窗口申办事项涉及的后续手续及程序,以书面提示单形式,向服务对象就下一环节的审批进行提示,提供有关审批依据及流程,引导申请人做好事项审批,避免申请人利益受到损失。

3.摊点疏导管理。对道路实行分类管理,开辟疏导点,实行定点、定时统一管理;加强与工商、公安、卫生、街道等部门联动,建立流动摊贩入市疏导机制,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规范经营。

(二)整治事项行政提示。是指市容市政管理机关在开展重大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前,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整治事项公告,并主动与相关部门、单位、商家、个人积极进行沟通、说服的行为。适用于道路景观提升、街巷综合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市政设施维修、市区道路大修等综合整治项目。

(三)执法事项行政提示。是指城管执法机关在执法事项发生前,按照“宣传、服务、教育、管理、处罚”五步工作法要求,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开展法规宣传、实施贴心服务、进行说服教育、提示执法事项的制度。

1.法律法规宣传提示。城管执法人员应当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积极向管理相对人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引导当事人学法守法,规范行为。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应当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信访工作,畅通沟通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营造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城管执法工作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2.违章高发时段教育提示。对某一违法行为或群众举报投诉高发时段到来前,城管执法人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规章,提示、引导、督促其按照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

3.审批事项事后提示。审批事项手续完成后,其事后管理由市容市政管理窗口以提示单形式,提前告知服务对象对审批事项应尽的城市管理法律义务,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发生,达到有效防止和减少社会矛盾的效果。

(四)轻微问题行政警示。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轻微并能及时纠正时,城管执法人员告诫其纠正违法行为,并告知其应明确知晓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而不再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制度。

1.口头告诫。是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轻微并能够即时改正的事项,执法人员应对其进行口头告诫并做相应记录(记录应包括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事实、改正情况,并由行政管理相对人签字确认)。

2.书面告诫。是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轻微但不能即时改正的事项,执法人员应当制作告诫书,督促其限期改正。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改正违法行为后,应在告诫书上签字,承诺今后不再实施同一违法行为。

(五)突出问题行政约见。是一种以约见形式,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教育,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制度。适用于行政管理相对人出现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违法行为,已被城管执法机关多次处以行政处罚,屡教不改的;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案件存在疑义而难以处理的。由城管执法机关书面约见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其上级主管单位,要求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避免违法行为再次发生。

(六)管理责任行政建议。是指属于同一类型的行业普遍存在某类违法行为时,或因管理单位管理责任缺失造成某类违法行为时,由城管执法机关将违法行为人的违法事实、处理结果等情况抄告相关行业协会或管理单位,必要时由市容市政管理部门以建议函形式对违法行为人的主管单位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的制度。

(七)重大案件行政回访。是指市容市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对重大案件或多发案件进行事后回访的制度。

1.重大案件回访。对符合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条件的案件和行政机关认为进行事后回访对规范、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再次发生违法行为有积极作用的案件,由城管执法管理部门负责回访。

2.多发事件回访。在市容市政管理部门职权管辖范围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件、案件和在社会具有普遍影响的案件及群众反复投诉的事件,在处理完毕后,由综合协调或效能督察部门负责定期回访,巩固成果,防止问题回潮。

(八)典型问题行政披露。是指市容市政管理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披露、公示严重影响城市市容环境秩序、造成严重后果、产生恶劣影响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反复违反法律法规且拒绝整改或拒绝接受行政机关处罚的违法行为,通过提高社会监督力度促进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的制度。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服务人民群众能力和服务城市建设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引导行政管理相对人主动维护市容环境秩序的有效途径。要抛弃管理就是单纯处罚、许可、收费的传统观念,树立管理也要引导、执法先要服务的现代观念。要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市建设法治政府行动计划》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充分认识行政指导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内涵,积极发挥行政指导的作用。要力争在短时间内,通过狠抓落实,建立起有效的行政指导工作机制,实现市容市政管理与城管行政执法模式由粗放、低效管理向精细、高效管理的转变,由突击、运动式管理向经常性、持续性管理的转变,由事后被动管理向事前主动管理的转变;实现市容市政管理水平与执法水平跨越式发展;实现执法绩效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进一步促进市容市政管理和执法机关自身建设,改善执法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关系,不断优化执法管理环境,提升市容市政管理部门形象。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各级领导班子要把行政指导工作作为系统性、全局性的创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市市容市政管理局成立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

市市容市政管理局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由政策法规处负责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和具体规则制度,审定行政指导项目,评估行政指导成果,监督行政指导行为;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各市(县)、区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大队开展行政指导工作。

各市(县)、区局要相应成立推行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在本辖区推进行政指导的具体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要以本意见为基础,具有可操作性。

市政机关范文篇9

一、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

去年,我办在全市四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中,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和同志“5.31”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按照罗志军市长、许慧玲副市长在全市政府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三个促进,一个加快”,即:促进加快发展、促进转变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围绕政府法制工作重点,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变过去封闭式的工作方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不断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的公开化程度。一是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适应入世要求和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我办先后在机关、基层单位多次举办“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和“适应、利用WTO规则发展自己”的专题讲座。在“十六大”召开前夕,我办以“建设法制城市,推进依法行

政”为题,及时总结近年来我市政府法制建设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并通过新闻媒体和网上向社会进行宣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建立网上法制服务制度。我办网站已于去年7月正式开通,并与市政府政务大厅链接,现设有工作动态、行政法律法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投诉信箱和法制咨询指南等9个栏目,并初步在网上建立了以我办为中心、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娲?室)为成员的政府法制咨询服务网络,为社会各界提供法制咨询和法律求助服务。三是开展“基层法制员”试点工作。通过鼓楼区及其江东街道建立基层法制员制度和街道法制工作接待站,使基层法制工作发挥了“一个窗口,两个功能”的作用,即,窗口宣传接待服务和让广大群众了解行政法律法规、政府行政职能以及监督行政执法的作用,为全面推进政府法制工作进街入区开了好头。

二、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加强地方立法定规工作

我办认真按照年初制定的立法计划,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需要,努力适应入世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体系的要求,从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入手,本着维护政府全局利益、投资者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宗旨,不断改进立法审查,严格立法程序,较好地完成了政府行政管理和改善投资环境需要的一批立法项目。全年共完成《南京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南京市林地管理条例》等6件地方性法规的制订和修订工作;完成《南京失业保险管理办法》、《南京物业管理办法》等8件政府规章以及《南京市大宗货物运输招投标管理办法》等19件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此外,我办还对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和市人大常委会发来征求意见的《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港口法》等16件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进行专项研究,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在今年的立法工作中,我办突出以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和规范行政管理为重点,一是抓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立法项目。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意见》,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重点研究制定《南京市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办法》、《南京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南京市企业使用信息管理实施办法》等一批促进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配合市各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科学技术方面的奖励办法、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人防工程有偿出租出售暂行规定等9个立法项目,同时积极开展立法与执法分开的试点工作,为依法行政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二是规范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按照国家《立法法》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要求,修改和制定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从实体和程序上解决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问题,从源头上提高整体立法水平。同时,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积极吸纳社会公众参与政府重大立法项目的研究、论证,全年共有10件立法项目通过不同形式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对涉及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心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出台后,通过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及时向社会公布。在立法中,我们还十分注意把好涉及行政审批、行政收费和行政处罚事项的审查关。如在审查《南京市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过程中,将事前审批改为事后监管,既满足了加强管理的需要,也符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三是认真做好全市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后续工作。相继出台·了《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对照上位法和上行文的清理结果反复检查,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要求,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文件,坚决予以废止或修改。同时加强对市政府各部门和区县政府文件清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全市市级及区县、部门共清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6624件,其中废止3048件,修改717件,继续有效2859件,整个清理工作已于去年7月份完成。四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全年对市政府各部门、区县政府报送备案的4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此外,我办还坚持地方法规、规章实施周年报告制度。

三、围绕行政管理体制和执法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去年,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继续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主线,进一步探索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我办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和执法试行办法,明确了试点工作机构、试点范围、职责权限、队伍编制、经费安排以及试点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这项工作已于去年9月16日顺利实施。为贯彻国务院17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要求,我办在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跟踪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全市加快推进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试点的工作意见和改进、完善城管综合执法的方案。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转变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要求,我办积极配合各行政执法部门,规范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考核评议制度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全市13个区县和50多个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大力开展文明优质服务和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活动,使行政执法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三是加大对专项执法情况的检查力度。为加强地方立法的后续监督,我办还依法组织市有关部门对市劳动局执行《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办法》和《南京市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办法》一年来的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增强了该部门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力度。去年,按照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组织全市各区、县政府和部门广泛开展贯彻落实《行政处罚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我办牵头组织市人大法制委、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监察局等部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对13个单位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达到了总结经验、交流情况、发现问题、促进整改的目的,对进一步规范全市行政处罚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省政府检查组来南京检查工作时,对我市贯彻《行政处罚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认真做好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换证工作。去年,我办共举办各类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千余人次。通过培训,普遍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同时,为全市近1万名行政执法人员换发了省政府行政执法证。

此外,我办还积极配合市监察局开展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市在原有清理的基础上,又取消了近300项审批项目。

四、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积极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建设

去年,我办继续以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为重点,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认真审理复议案件,切实维护和监督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纠正和制止了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全年共办理210件行政复议案件,其中经过审理作鑫志龆ǖ?20件;申请人撤回申请终止的70件;撤销或变更的10件;其他处理的10件;我办全年办理了行政复议案件28件。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发挥行政复议法定职能方面重点做了四件事,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工作各项制度,对行政复议工作规则、办理程序等一些较为原则、根据实践应当具体化的制度作了细化,法律尚未作规定的方面作了创新,从制度上保证行政复议机关正确履行职责。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行政复议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对贯彻执行行政复议法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强化各级、各部门复议办案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行政复议、应诉人员水平。全年共举办行政复议人员培训班4期,受训人员达800多人次。三是强化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职能,通过加强对区、县部门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做到尽力把管理相对人提出的行政争议消化在行政机关内部,促进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纠偏,提高行政执法的总体水平。四是通过广泛开展行政复议制度的社会宣传和在网上开设行政复议及有关行政执法方面的投诉信箱,增强市民群众和法人组织依法维权的意识,努力改变“不知告、不会告、不敢告”的状况。当年行政法律法规咨询和信访数量明显增加。

五、围绕“转变作风年”目标任务,大力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市政机关范文篇10

一、市直机构改革中党组织、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专职干部配备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出发,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做好市直机构党组织、纪检(监察)机构的设置工作。本着精干、高效,既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又有利于促进所在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原则,配备专职干部,进一步加强市委的统一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市直机构党组、党委(总支、支部)设置的原则

1、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成立党组,隶属市委领导。

2、成立中共**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为市委的派出代表机关,领导市直机关党的工作。

市委工作部门及其管理的行政机构不设立党组或党委。

3、市政府组成部门、市人民团体成立党组,隶属市委领导,党组成员由市委指定,党组由3名以上同级党员行政正副职和纪检组组长组成,党员正职任党组书记,必要时可增设1名副书记。

市政府组成部门,需要对下属单位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可成立党委,隶属市委领导,其机关党组织隶属本部门党委和市直机关工委双重领导。党委的产生办法、职权和工作任务,由市委组织部提出,报市委批准后执行。党委委员一般为5—7人,由同级党员行政正副职和纪委书记组成,书记1人,由党员行政正职担任,必要时可增设1名副书记,可以专职,也可以由党员行政副职担任。

4、市政府组成部门管理的行政机构不成立党组,其党员行政领导正职参加主管部门党组。

5、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可成立党委或党组,隶属市委领导,其机关党组织隶属市直工委领导。市委工作部门、市政府组成部门及群团组织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党员人数百名以上的,可成立基层党委;党员人数50名以上的,成立党总支;党员人数50名以下的,成立党支部。主管部门设党组,且所属单位、党员人数多的,征得市委组织部同意可成立直属机关党委,管理所属企事业单位党的工作。部门直属机关党委接受部门党组指导和市直机关工委领导,党委委员一般为5—7人,总支、支部委员一般为3—5人,委员会按照党章规定由选举产生。在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组织可以调动或指派党组织的负责人。

6、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单位,按一个机构设置党的组织。

三、机关党组织的设置和专职党务干部的配备

为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纪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委工作部门和市政府组成部门及其管理的直属单位、市人民团体,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人数,分别成立机关党支部、总支、党委,隶属市直机关工委领导。机关党组织的书记应由部门党员行政领导副职兼任;机关总支、党委或直属机关党委可设一名专职副书记(按单位中层正职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按机关编制的2—3%配备。

四、纪委、纪检组的设置和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备

为搞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成立中共**市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受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纪委双重领导,负责市直机关各部门的纪律检查工作。市直机构成立党委的单位,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一般由3—5人组成,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1名副书记。委员会由选举产生。

市政府组成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成立党组的,派驻纪检组,纪检组长由市委选配。少数业务性强、行业特点突出、管理任务重的经济管理部门和行政执法、意识形态部门,可设一名纪检组副组长兼监察室主任,列入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由市编办审批。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按机关编制的2%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