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9:41:46

视听范文篇1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前,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愿学地理的原因:一方面它现在不是高考科目;而更为关键的另一方面则在于地理课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增强地理知识与地理趣味的有机结合,而地理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这种结合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表现手法新颖,表现情节、细节生动,极富趣味性,而且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原来比较抽象枯燥的地理事象,学起来不感到空洞乏味,有效防止了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因此,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忱,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进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讲自然带这一节课时,讲授新课前先放一段景观录像——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和亚欧大陆上的温带草原景观。非洲草原上点缀着散生的乔木,时有斑马、长颈鹿、羚羊等出没于草原中;而亚欧大陆的草原景观呈现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视听教学改变和增加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信号,依托学生好奇与求知的心理特征产生一种探求和向往的激情。为什么不同的地区景观不同,同是草原而为什么又呈现各异的景观呢?使调动情趣和引发思维融为一体,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的开发

我们都知道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经过大脑的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将理性认识作用于感性认识的不断往复循环中,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人的理性认识就不会升华和提高,人的智能就不会得到充分开发。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文字和地图及一些简单的教具阐明地理科学内容,缺少大量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情材料加以佐证,给学习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带来了难度。而地理视听教学则由于其形象鲜明、典型、动画造型逼真,使其内容具体直观,描写生动易懂,极富表现力。它既可以提供大量文字材料所无法达到的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直观形象地再现地理事象的时空运行和分布特征,又可以传播大量文字材料无法实现的科学信息。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使学生勤于思考,达到启迪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智能开发的目的。

比如,在讲“火山”之前,先放一段火山爆发时的奇景:乱石飞天、浓烟滚滚,十分壮观。学生就会见其形、生其疑、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分布有规律吗?火山爆发时毁坏家园,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它只有其害而无益吗?等等。另外,地理视听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左右大脑的协调发展。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不同功能的半脑组成。左脑主管语言处理,进行抽象思维、集中思维和分析思维;右脑主管表象处理,进行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视听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两个半脑的综合开发,克服了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的只重左脑的片面性,从而全面合理、充分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能。

3.有利于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高

地理科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是探求自然事象和人文事象空间分布、组合和运用规律的一门跨学科领域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因此,需要学生理解、掌握和记忆的一些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很多,学生们常常为熟记这些抽象、枯燥、纷繁的地理名称、地理概念、地理常数、地理特征而苦恼,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学好地理的诀窍就是死记硬背,可见,提高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性。地理视听教学由于其新颖、多样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眼看、耳听、脑动等多种感官共同运作,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据心理学研究,对信息的储存来说,单纯朗读能识记10%,单纯听到能识记20%,单纯看到能识记30%,可见,视觉对人接受信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视听结合能达到65%。由此可见,地理视听教学,在提高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是其它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二、视听教学与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到复杂的自然事象又包含着纷繁的人文现象,特别是许多地理事象存在于遥远的地方和广阔的空间,发生于久远的年代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地理对象的这种复杂性、抽象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一一直接进行观察,这就给教师传授地理知识和学生认识、理解及掌握地理知识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解决地理教学中这对教与学的矛盾,一直是地理教师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但目前总的来讲地理教学基本上仍然停留在粉笔、挂图加课本的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上,并未使这对矛盾获得根本的解决。

然而,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工业技术产品和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产品的不断开发、应用和普及,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与现实世界的时空距离。现在人们借助于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影碟机等发达的视听工具,在家里便可以周游世界各地,领略世界各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风云变换,重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展望未来世界和发展趋势等,使人们在观看过程中既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又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实现了寓乐于教。

现代化视听技术和产品的广泛使用和普及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改进传统地理教学手段,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的缺陷,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已经成为目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将现代视听技术的电影、幻灯、电视、录音、微机等电气、声光设备,运用于地理教学过程中,把声、形、色结合起来,为地理教学服务的地理视听教学便应运而生。它以其形象、生动、逼真、直观以及各种媒体的合理组合与应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缺陷。

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地理教学中地理视听教学已被广泛的应用。运用地理视听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强化记忆,大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因此,地理视听教学已经成为今天地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视听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地理视听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地理视听教学这一新手段、新方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地理视听教学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也必须认识到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手段,它也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一样有其独特的优点,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地理教学中不分内容、不分形式、不分场合、不分环节地一味强调地理视听教学手段,那么不但达不到它应起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1.注意视听教学与传统教

学的有机结合

<

P>地理视听教学通过电影、幻灯、电视、录像、投影等多样化现代视听媒体手段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视听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新发展。实际上各种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势,它总是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相联系,而相对的表现其优势,只有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目的,发挥媒体的特殊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视听媒体,甚至采用满堂灌,是不可取的。

实验表明:在一堂讲授课上适当地使用3件~7件幻灯片或投影片(复习课可以稍多些),或放映片长15分钟左右的电视录像、5分钟~10分钟电影,或听3分钟~5分钟的录音较合适。在一节课中选用一至两种媒体为好,媒体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再者,评价一节课效果好坏,并不在于我们用的是传统教学手段或现代视听教学手段,也不在于媒体运用的多少,而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运用的教学媒体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是否相适应、相协同。只有在相互联系中遵循整体性、目的性、协同性、实效性、最优化等基本原则,实现各种媒体的优化选择与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注重视听教材的合理选择

视听教材提供给学生的画面场景,既有声音,又有图像,还有色彩及动态,因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视听教材的选择不应单纯片面追求画面及内容的趣味性,而应摆好科学性、思想性与趣味性的关系。要按照科学性是基础,思想性是灵魂,趣味性是手段的原则选材。

视听范文篇2

下面我谈三方面的内容:

一、网络视听媒体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伴随着新一轮的网络技术进步和网络应用创新,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网络视听服务成为最新的亮点。对等网络(P2P)在网络视听节目传播领域广泛应用,突破原有的浏览器/服务器传输模式,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理念;网络节目个人自制内容巨增,强烈冲击着专业制作机构主导内容制作的传统格局;网络节目的种类,不再局限于影视剧和新闻,呈现多样化、细分化特征,节目频道专业化、内容栏目化趋势明显,新的网络视听媒体正在兴起。

当前,我国网民总数已达到1.62亿,宽带上网人数超过1.22亿,三分之二以上的网民经常使用网络影视娱乐服务,而提供网络视听服务的网站已超过4万家。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大众的生活,人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无不在网络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悄然发生着变化。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丰富了思想文化的传播形态,扩展了媒体的表现形式,延伸了人类获取信息、表达情感的手段和能力,革新了媒体内容的存储、传递、继承、更新、生产、消费方式。网络视听媒体适应了人们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收视需求,信息内容不断丰实,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日益扩展,网络文化品位有所提升,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也伴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不健康的内容提供了传播渠道。网上蔓延的腐朽、落后文化,尤其是低俗、色情、暴力等内容,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消极作用。网上、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尤其是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公民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态势及其正反两方面影响,给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引导与规范网络视听媒体的发展是广电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近期,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形成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安全,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明确指出网络文化信息服务具有文化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应纳入文化建设和管理之中。明确要求广电部门负责对网络广播电视、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手机视听节目、播客、IP电视等网络视听媒体的审批和管理。

加强对网络视听媒体的管理,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是中央赋予广电部门的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营造健康文明、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有责任的互联网机构从事网络视听服务业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网络视听媒体成为教育人、鼓舞人、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新途径、新平台、新空间、新渠道。

三、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切实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视听媒体

要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积极研究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认真探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在建设中加强管理,以管理促进发展。

要遵循网络视听媒体特点和规律,实行科学分类管理。通过科学分析网络视听媒体各种业务形态的传播特点和规律,逐步建立网络视听服务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业务指导目录和准入原则,依法实行行业准入管理,既要确保天生自由开放的互联网仍充满活力,还要保证政府管理具备有效的约束力。

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净化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保护中国乃至世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要发挥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活动,引导网络视听媒体从业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组建行业自律组织、落实行业规范、讲究社会公德。加强对从业机构负责人,以及网络编辑、版主、主持人等重要岗位人员的培训,强化岗位责任意识。这次的培训班就是落实此项工作的具体措施。

要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建立日常监管制度,完善日常技术管理手段,对从业机构的管理要从简单的准入把关,转换到全程动态管理,随时发现随时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和有害内容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

要鼓励中国特色文化的网络视听产品创作。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网络视听媒体的重要源泉,要加强高品位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推动民族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民族网络文化品牌。

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实际上也是我学习中央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一些体会。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的精神,并且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大家要从政治的、大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视听媒体建设和管理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作风做好这项全新的工作。

视听范文篇3

电子邮件作为Internet网信息交流方式为人们广泛采用,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听媒体信息交流有了更多的要求。目前,以电子邮件发送视、听媒体信息采用2种方式实现:1.视、听媒体以附件发送;2.视、听媒体信息存放地址的超链接,通过超链接可以下载或点播观看。以上方式不足的是:需求收发方邮箱都有大的附件空间;媒体信息私密性弱;邮件系统视、邮件系统视、听功能集成度弱。

我们设计的视、听邮件系统,实现了视听收发功能的集成。克服了目前电子邮件系统发送视、听媒体信息的不足。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在客户端完成采集、编码、加密媒体信息,通过网络上传媒体信息到邮件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邮件接收客户端,通过帐号、口令到邮件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接收邮件,邮件中如有媒体信息的话直接点击就可以通过流媒体服务器直接传输并在接收客户端播放。该系统是我们提出的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邮件系统,系统已经设计实现,并已通过项目专家组的验收。

2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

系统建立在流媒体技术基础上,具有在线观看音、视频信件的电子邮件系统,包括:客户端、邮件服务器与媒体服务器三部分组成。邮件客户端完成邮件编辑、音视频数据采集、音视频数据压缩/加密,上传至媒体服务器;媒体服务器存储媒体数据并返回媒体访问信息,发信端接收并处理媒体访问信息,然后将信送至邮件服务器。

接收邮件客户端,登入邮件服务器后收到发来的邮件,邮件的媒体内容保存在媒体服务器上。邮件客户端收到的仅仅是媒体内容在媒体服务器上的存储信息,通过点播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内容以ASF(AdvancedStreamingFormat(ASF)/高级流格式)流从服务器传到客户端实时播放。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2系统结构

系统由三部分构成:邮件客户端、流媒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如图2所示。

2.2.1邮件客户端模块

由10个子模块组成,如图3所示。

2.2.2流媒体服务器模块

由文件接收模块、WindowsMediaServer组件、多媒体数据库组成。文件接收模块运行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实现文件的接收功能。主要用于接收来自客户端软件上传的文件。并把接收到的文件放置在流媒体服务器上,供流媒体服务处理。

文件接收模块框图,如图4所示:

2.3系统实现

2.3.1开发环境与运行平台

邮件客户端运行在Windows2000或以上操作系统平台,流媒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模块运行在WindowsServer2000操作系统平台。开发环境有WindowsMedia9、WinMail4.2、Delphi7.0开发平台。

2.3.2系统运行界面

1.邮件客户端界面:

2.视频采集界面:

3系统设计技术问题

3.1媒体文件接收模块

WindowsMedia服务器能够用.asf、.wma、.MP3和.wav格式向邮件客户端提供多媒体内容。ASF是建议的流格式,若选择传送流式化.wav或.MP3格式文件,服务器性能会受影响。ASF是一种支持在各类网络和协议下进行数据传递的公开标准。ASF是一种数据格式,适于通过网络发送多媒体流,也同样适于在本地播放。

文件接收模块运行在流媒体服务器上,实现媒体文件的接收、媒体文件数据标记、媒体文件的传输与管理功能。媒体文件接收模块框图,如图4所示,与WindowsMedia服务器同时启动,监听服务端口:5555,程序源代码略。

3.2媒体信息的编码/解码

在邮件客户端媒体信息的采集、上传与接受播放是系统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与系统结构密切相关。流媒体的使用,客户端经过网络接收媒体内容并通过客户端媒体解码功能,实时播放媒体内容。流媒体大大减少了客户端上的等待时间和存储需求。

WindowsMediaTools/WindowsMedia工具,是一套用来为WindowsMedia服务创建ASF内容的工具。这些工具包含WindowsMedia编码器、WindowsMediaAuthor和WindowsMediaASF索引程序;转换实用工具VidToASF和WavToASF;以及文件工具ASFCheck和ASFChop。

邮件客户端模块通过控件直接调用WindowsMedia编码器采集、编码完成媒体信息的采集编码,也可通过编码器完成媒体文件格式的转换。对媒体信息编码为ASF流,它可按任何基础网络传输协议传输。ASF流通过多播或单播从WindowsMedia服务器流向客户端。

对ASF流媒体文件测试,视频(分辨度:800×600;比特率:42kbps;帧/秒:8),音频(比特率:32kbps),编码与分辨度和时间成正比,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

4结束语

视听电子邮件系统作为对传统邮件的创新,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出系统构造的可行性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实现。我们主要设计、编码完成了邮件客户端模块;媒体文件接收模块等程序模块。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达到了功能要求,并通过了项目演示和验收。

随计算机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今后工作有如下展望:(1)使系统功能完善,能够满足应用需求;(2)在视听电子邮件系统开发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视听系统。

参考文献:

[1]WindowsMedia服务帮助文件[Z]

[2]MediaFoundationProgrammingGuide,MicrosoftMediaFoundationSDK[Z]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朱亮.Delphi7多媒体应用技术与实例[M].1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5]李茹李弼程夏阳。E-mail邮件结构分析及其在邮件筛选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11-3).24-27

[6]李志玲石志伟基于XML的文本分类在邮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1-3).244-246

视听范文篇4

一、开设视听课的实践探索

所谓视听课就是组织学生收看并参与由学校电视台精心编制的视听节目,向学生及时传输国内外最新科技、经济、文化和时事政治信息,传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课程。我校开设视听课的主要做法是:

1、成立编辑队伍,搜集有效信息。学校成立了由政教处牵头的由政治、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组成的编辑队伍。负责搜集定录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各套节目尤其是央视第一、二、四、十套节目上播出的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科技博览、子午书简、电视诗歌散文、科普系列、第二起跑线等等节目内容,然后,精心筛选出最好的内容编辑播出。

2、设置课时栏目,保证按时播出。每天设置20分钟的固定课时统一组织学生收看并参与,使全校学生都能及时上好视听课。同时,设置了热点新闻、科技在线、校园法治、文学欣赏、英语园地、校园生活等栏目。

3、学生自主管理,保证良好秩序。为了使开设视听课既不增加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保证全体学生能有序参与,我们实行了学生自主管理制度,不仅保证了视听课的顺利进行,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4、及时反馈与评价,激发学生兴趣。为了使视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并持久开展下去,我们要求学生在看听的同时动手做好笔记,并积极思考所播内容与学过的书本知识之间的联系,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同时开展了与视听课内容配套的每学期1—2次的综合知识竞赛和每天一次的有奖征答活动,由全体学生参与,设立班级集体奖和学生个人奖,获奖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

二、对开设视听课的理性思考

1、开设视听课的原则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课程开发,都必须同时考虑到三个方面,即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的知识性,但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对这三方面有不同的侧重。校本课程开发所表达的是一种“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因此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本区域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还要兼顾学科的知识性。视听课的开设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区域差距造成的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国家社会的需要,还要考虑高考的需要兼顾知识性。为此,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知识经济的信息时代,要求劳动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现在的中学生就是未来的劳动者,因此,视听课必须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内容要有综合性,不仅有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而且有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不仅要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信息,也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信息。不单为某一个学科服务,而是要求学生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及有关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综合知识竞赛的题目也是多学科综合。

(2)系统性原则。任何局部要素都是整体系统的一部分,离开了整体系统,局部要素就会失其应有的意义。认识事物也是如此,任何热点、方针、政策都必须放在一定的背景和整体中,才能正确认识其意义。因此,视听课必须让学生了解热点、方针、政策等的来龙去脉、社会影响、发展趋势,使内容具有系统性。为此,对国内外发生的新闻热点、焦点事件,我们尽可能将中央电视台各类新闻节目或专题节目中的相关深度报道评论,经过精心筛选后编辑在一起播出或安排系列播出,使学生对事件有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在节目编辑中,对新闻热点、焦点事件,注意其后续报道和追踪报道,让学生对事件的发展进程有系统的认识。

(3)针对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课程的设置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视听课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发挥视听媒体声像并茂,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和较强的感染力等特点,还要具有针对性,必须合乎中学生的心理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视听课的内容不仅要有知识性、科学性,还要具有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坚持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

只有最新的信息学生才最感兴趣,才最有好奇心,因此,视听课上播出的新闻热点等节目内容一定要注重时效性,编播人员要善于及时捕捉中央电视台各套节目播出的最新信息,及时制作播出。

(4)教育性原则。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需要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学会做人,更好地发展。同时,视听课的设置还必须考虑国家社会的需要。因此,视听课内容的选择必须在科学性知识性的同时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策教育,使学生学会遵纪守法,热爱祖国。

(5)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视听课的开设也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首先,让学生实行视听课的自主管理;其次,让学生对视听课的内容提出建议。再次,鼓励学生不要盲从权威的观点,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6)激励性原则。视听课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对所学材料的认别、加工和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评价、及时反馈调节完善的过程。由于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即反馈),可以加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为通过反馈,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的程度,又有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与不足。为了使视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巩固深化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对学生起激励作用,必须重视视听课的及时反馈与评价。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成就动机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毅力也会增强。个体竞赛效果更好,但容易使胜者骄、败者馁,而团体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这是社会所需要的。

有研究表明,当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因性动机稳定性较差时,需要用强化来维持,对于青少年学生这种倾向较为明显。为了使反馈和竞赛的促进作用得于进一步发挥,我们科学地使用了奖赏。奖赏作为一种重要的强化方式,对促进学生上好视听课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象不固定的强化方式效果较好。采用个人奖励与团体奖励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竞赛和有奖征答对学生学习视听课可以起激励作用。

2、开设视听课的意义

(1)是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课程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多样化需求,具有较大的个性和选择性。而地处农村的学校由于学生主要来自农村,信息闭塞,知识面狭窄,又没有看报阅读的习惯,同时,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信息缺乏了解,综合素质较差。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要求学生时代要有广泛的兴趣,多方面摄取知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而视听课提供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政治、经济、文化又有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内容,能让学生占有大量的信息、广泛的知识,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正好能有效弥补农村学生的弱点。因此,开设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需要。知识经济社会不仅要求人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有较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代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行全人教育满足未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而我国现行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远远落后于欧美,往往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视听课的设置弥补可以这个不足,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视听范文篇5

一、服装表演艺术创作的审美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变化,服装表演诞生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艺术活动。它是一个区别于严肃的歌剧表演、严谨的戏曲表演以及其它表演的艺术品种,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前沿性、市场性、大众性、娱乐性、时尚性。前沿性是服装表演艺术的根本所在,他既有创新的特征又具备时尚的潜质。毫无疑问,服装表演艺术是引领时尚的前沿审美活动。但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服装表演艺术通常不是让人们欣赏已经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的审美观念的,而是向人们展示一种新鲜的、尚未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审美,具有超前的特性。标新立异,应该是一名设计师和服装表演编导最为重要的艺术特质。市场性似乎应该永远是一名艺术家最为痛恨和努力要摆脱的。但恐怕服装表演艺术是个例外,因为服装表演艺术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服装在模特表演的过程中不但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同时还推动着服装市场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商业利润,服装表演艺术也得以深入发展并成为了永远的朝阳产业。所谓大众性即是蕴含于服装表演之中的一种先天的“通俗的意识”。服装表演一般是以商场促销和服装品牌促销的表演形式呈现,目的是为了刺激并引导大众的消费。服装表演的大众化立场使服装表演真正关心大众作为个体的自身,服装表演的大众化特征决定了其主题主要反映来自大众切身的审美特征和着装状态。所谓娱乐性是指包含在服装表演之中的强调其观赏性或是强调其文化性和审美性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取悦欣赏者的手段。娱乐性意味着服装表演的主题可以是多样性的,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展示内容。另一方面,服装表演的娱乐性还体现在观众的审美趣味方面。这种表演的目的除了愉悦欣赏者,还可以是强调文化性和审美性,这就脱离了大众口味的层面,上升到体现审美趣味的更高层面。不过尽管如此,我们的服装表演艺术的编导们也千万要记住:永远不要把我们的服装表演艺术弄成一个让人提不起精神的所谓的“严肃”艺术。时尚性是指服装表演在表现形式和风格上,被人们所追逐的新颖和别具一格的“前卫”意识。时尚性要求服装表演必须借助于夸张或超越的表演方式来适应和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必须能够借助于浓艳或夸张的化妆,创意性强的服装、多变的灯光、专业的音响甚至舞蹈表演等手段来创造独特的视听氛围以及其它可能使观众获得的感官刺激,运用这些展示手段来表现不曾表现过的令人赏心悦目而又兴奋的表演内容。所以,从服装表演的审美取向来看,我们对服装表演的艺术审美应以人体美为基本原则,从服装表演的不同性质、不同风格、不同功能方面对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服装色彩、服装面料、服装结构)进行审视。总的说来,服装表演作为表演艺术的一个品种,其艺术风格、美学意义、审美价值要体现大众性、娱乐性和时尚性。在这中间,无论表演的形式和状态如何的变化,如何的丰富,如何的时髦以及如何的标新立异,皆要体现服装表演的审美实质,因此,服装表演的审美追求即是视觉和谐与听觉和谐的完美统一。

二、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觉和谐的要求与手段

近年来,国际知名内衣品牌的服装表演活动——“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成为国际时尚界关注的焦点和效仿的大事件,由众多著名模特来展示内衣华贵性感的主题服装表演活动,其经典震撼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国内服装表演编导去学习和借鉴。首先,“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舞台设计是根据服装表演的主题配合灯光、音乐与编排方式体现编导的设计构思,充分展示顶级内衣的整体形象,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构成模特与观众的距离和接触关系的空间条件。“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舞台设计往往打破常规,尽量使模特走台进行穿插表演时有较大的表演空间,使其自然地进行表演。最大特点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没有演出的隔绝感,更加生活、随意、自然化。其次,舞台背景和标题的处理与表演主题、格调一致,处理手法大多比较单纯。而舞台色彩使用纯净的素色,突出服装作品,背景板的处理多采用与服装主题相协调的LED高清投影技术,还有舞台机械的处理,如旋转的背景板和升降的舞台等,营造一种神秘的气氛,背景上最醒目的是品牌标识和服装表演的标题,在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的同时,也让这种神秘的气氛融为一体。另外,服装表演灯光效果的设计也是达成视觉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和手段。从整体表演效果而言,灯光的作用是为突出服装的肌理感、层次感和造型感,表现模特的容貌和修长优美的线条,改变空间大小,构成空间隔断,形成独特的舞台风格和艺术氛围。高规格或电视播出艺术类时装表演和一些大型的服装会上,优秀的灯光设计能够营造独特的艺术气氛,完美地表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和艺术创造力,构造情调,渲染主题。所以,服装表演编导平时需要多积累舞台设计和灯光设计的知识与技巧,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服装表演作品,以便在表演编排时达到更为完美的效果。

三、服装表演艺术活动听觉和谐的要求与手段

在传统的服装表演活动中,音乐通常是作为一种烘托气氛的手段而存在的。然而,这种情况在近年来已发生了变化,无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服装表演的编导们都发现,音乐不仅能让他们在创作中产生灵感,更重要的是音乐还具有充分展现创作者构思、理念、效果的功能。而对于欣赏者来说,也早已不满足于视觉感官的享受,而是追求视觉和听觉完美交融所带来的愉悦。音乐在服装表演艺术活动中大体有两个作用:第一,运用音乐的旋律色彩意境和强烈的节奏音响表现力,限制观众的想象范围,引导观众欣赏的思路,启发观众对服装设计个性的理解与联想;第二,利用音乐的和声织体感表现服装设计自身内在的韵味,同时也使模特更准确地把握服装展示的内涵,表现服装动态时的韵律。所谓限制观众的想象范围,引导观众的欣赏思路,其实也是一种创作手段。通常在服装表演中,除了事先公布的主题,设计师和编导们很难通过服装和模特之外的艺术元素传达自己的创作理念。而更让他们担心的是,观众往往还会产生与他们创作目的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审美感觉。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在现代传播技术飞跃发展的进程中,受益最大的艺术种类莫过于音乐了。优秀的设计师和服装表演艺术的创作者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开始尝试将音乐变为展示自己创作理念的一只无形的手,用这只手指挥或牵引着观众的审美视线。音乐声起,一种特定的情境就开始生成了,相对来说,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观众是很容易被创作者的意图所俘获的。节奏和旋律,是音乐最重要的两个艺术元素。通常来说,服装表演是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现服装内在韵味的。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验到这种韵味的,也就是说,对这种韵味的体验是需要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能力的,而这对于通过电视屏幕和网络视频来观看服装表演的大众来说,未免是有些要求过高了。这种情况在音乐被利用之后有了改变,人们会发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会使服装的这种内在韵味生动起来,鲜活起来。也就是说,音乐弥补了社会大众审美美感的不足。

四、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听和谐交融的要求与手段

服装表演艺术活动视听和谐交融的要求与手段,是以展示服装为切入点向周边艺术门类辐射的过程。服装表演作为新的艺术形态,它不是生活原态的展示,而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服装表演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装设计师、服装模特、服装编导的创作融合及对服装艺术解读的熟悉程度。在服装表演动态的活动中,服装是服装表演艺术的硬性条件,服装的美取决于服装是否提高了着装者的形象,是对服饰的设计技巧、程式、造型规律、流派风格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就审美形式而言,主要体现在色彩、造型、材料三个方面。它与服装设计、舞蹈、音乐、影视表演、绘画等艺术门类之间都会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服装表演人才不仅要懂得服装表演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有解读服装设计语言的能力,展示服装的创造力及综合应用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拓展舞台的视觉感和空间感,创造性地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传递给消费者。由此,服装表演编导应立足于多样化、多渠道的综合素养发展,从创作的理念上完善视听交融的表演环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表演创作体系。在当今的服装表演活动中,一名优秀的服装表演编导,不仅要考虑服装表演现场观众的视听感受,还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在场观众如何能够欣赏服装表演中的精髓。这一点,当然是由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决定的。比如,在美国举办的“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就是通过视频资料让广大观众认知和喜爱。“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的编导,利用先进的摄录系统,从多个角度来记录整场表演活动,再通过后期非线性编辑手法,将整场表演包装成一部时尚大片,让人百看不厌。在确定服装表演活动要进行电视播出或记录时,编导应与摄制人员进行事前的沟通和确认,尤其是要与导播确认清楚整场表演的流程、主题、模特的特点、舞台的设计、灯光的布置、音乐的切换等细节,使导播提前了解整场表演的重点和特色,以便布置好摄像机的位置和数量,从不同的角度、场景来完美记录整场表演。如果是现场直播或现场观众较多的情况下,视频的切换和录制还须与服装表演的彩排一同进行,从而确保录制的安全和完整。

视听范文篇6

1.《奔跑吧•黄河篇》与《山海情》简介

1.1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主旋律拿下同档。。期上星综艺最高关注度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是浙江卫视王牌综艺节目《奔跑吧》的特别篇。2020年,为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浙江卫视《奔跑吧》节目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统筹指导下,深挖“黄河生态经济带”时代价值,推出了6期《奔跑吧•黄河篇》特别节目,并于2020年12月4日在浙江卫视黄金档开播。节目将明星嘉宾带到“黄河生态经济带”沿线地区,从青海的“黄河第一坝”龙羊峡,一路向西溯源至巴颜喀拉山,观众随着明星嘉宾的视线领略“黄河生态经济带”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充分展示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成果和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成就。六期节目在CSM59城市网收视统计中均排名第一,集均收视率破2.7,最高收视率破3,以主旋律内容拿下了同档期上星综艺的最高关注度。1.2电视剧《山海情》:微博话题阅读量破30亿。电视剧《山海情》是“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的重点剧目之一。该剧主要讲述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地区干部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易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该剧自2021年1月12日起于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深圳卫视六大卫视黄金档播出,并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上播出。该剧高开高走,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其平均收视率破1.5。剧中鲜活的人物群像、生动的百姓故事、振奋人心的奋斗精神,迅速征服了各圈层观众,在各个社交平台掀起热议。其中,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破30亿,讨论量破百万。

2.遵循创作规律是主旋律作品振奋人心的基础

谈变化之前,也要先谈谈不变。新时代背景下,主旋律内容要抢占人民群众的娱乐时间,让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想看、爱看,首先要遵循作品最本质的创作规律。2.1选择有代表性的好故事。针对电视剧《山海情》的成功,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在《山海情》创作座谈会上一语道破关键:闽宁镇是个好选题。在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闽宁镇通过易地搬迁、对口帮扶、科教帮扶,成了一个世界罕见、生动典型的脱贫实践案例。闽宁镇的故事自带探索创新、艰苦奋斗精神,这既是天然的宣传材料,也是最佳的戏剧素材,促使《山海情》成为“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的代表性项目。同样的,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也在选题上令人印象深刻。在黄河生态经济带上,节目组选择了“万里黄河第一坝”龙羊峡、沿黄公路、闽宁镇、治沙工程等极具代表性的生态或脱贫项目,讲述这些项目背后精彩动人的建设故事,一方面呈现多年生态治理与脱贫成果,另一方面用嘉宾的走访和游戏环节,突出当地特色,打造地域名片。2.2沉下心来做调研。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介绍,为了讲好故事,2020年5月,电视剧《山海情》的导演、编剧一行到闽宁镇、西海固、福建做深度调研和采访,在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故事中,寻找、提炼能最大程度体现时代精神的人与事,在此之后《山海情》剧本创作思路才逐渐清晰。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的主创人员也走访了黄河生态经济带沿线所有地区,深入了解当地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与典型人物,才把节目流程设计真正与黄河故事结合起来。2.3尊重艺术规律不走捷径。电视剧《山海情》编剧王三毛说,在文艺作品中,情感永远比思想更打动观众,《山海情》就是用最本真的艺术规律,花大气力刻画鲜活的人物和人物身上动人的情感。导演孔笙说,《山海情》的成功归功于该剧不空喊口号,不塑造刻板人物,而是在黄土地上摹画脱贫攻坚人物群像,实实在在地讲述了一个关乎民生民情的故事。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导演姚译添说:“脱贫攻坚、生态经济、乡村振兴……这些词看似都与‘综艺’处于迥然不同的语境,如何用综艺手法讲述宏观的国家主题是最大的课题。”分析电视剧《山海情》、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的成功法则可知,在面对党的百年华诞等宏大的主题宣传时,也应脚踏实地,聆听真实故事,尊重创作规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题材,创作出最动人的主旋律篇章。

3.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唱响主旋律

电视剧《山海情》能突破题材和阵容的限制,征服各个圈层的观众,尤其获得了年轻观众的广泛关注,并在各社交媒体上掀起热议,取得了破圈层的传播效果,与其成功的宣传策略不无关系。出品方正午阳光的金字招牌是吸引年轻观众目光的一大宣传点。近年来,正午阳光出品的影视剧横跨古装传奇、现代冒险、都市家庭、女性群像等剧种,几乎每部作品都会成为热议话题,在年轻观众中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为电视剧《山海情》带来了基础的关注度。《奔跑吧》系列作为浙江卫视的王牌综艺,观众圈层跨度很广,尤其在年轻观众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奔跑吧》系列中植入主旋律内容,能天然吸引年轻观众的目光。电视剧《山海情》开播初期,最有效引起年轻观众注意的是剧中演员,特别是中青年演员的演技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热依扎的流泪片段,郭京飞的福建口音,黄轩的“毁容式”造型,闫妮、姚晨、王莎莎再聚等。演员用精湛的演技、精准的诠释,吸引了不少观众打开电视或网络平台观看剧集。当被剧集吸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时,他们会自发使用能吸引同龄人的“话术”与“梗”,形成极为有效的同龄圈层内的口碑传播,吸引越来越多的同龄人观看。许多年轻观众自称“涌泉村‘精神村民’”,他们会随剧情起伏,为剧中人物操心通水通电、蘑菇种植、农产品市场销路等问题。电视剧《山海情》播出到中后段时,以剧中蘑菇种植故事线引发的“经营类游戏”“种田文再现”等二次元热梗、以剧中年轻人得宝和麦苗的情感故事引发的CP关注度,都可归因于年轻人之间的口碑传播。而对于《奔跑吧》来说,无论是常驻嘉宾还是飞行嘉宾,明星本身就自带话题度与传播效应。主创在设计节目流程时也格外注意保留《奔跑吧》系列的特质与趣味性,让明星自然融入生态保护发展与脱贫攻坚主题中去,当他们认真演绎脱贫攻坚故事、学习当地风俗、参与相关趣味游戏时,就能以自身的影响力和全身心投入的氛围将年轻观众自然带入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成果里。以优质内容为基础,挖掘顺应时代脉搏的宣传点,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唱响主旋律,可以让新时代的年轻人在党的奋斗史中找到情感与精神共鸣,发自内心认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4.综艺与剧集联动,打通全圈层观众综艺节目

《奔跑吧•黄河篇》的第五期名为《黄河水特辑》,具体内容是跑男兄弟团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回顾了当地居民从西海固山区移民到闽宁镇的脱贫故事。第六期是整个《黄河篇》的收官之作,观众随着节目领略了宁夏当地壮美的自然人文风光和防风治沙的瞩目成就。节目收官四天后,电视剧《山海情》在浙江卫视黄金档正式播出,讲述的正是闽宁镇的移民脱贫故事,以及当地引用黄河水灌溉克服缺水的自然条件和实施治沙工程改善当地生态的功绩。综艺与剧集形成了时间上和内容上完美联动和互文。观看过综艺节目的观众会带着熟悉感选择优先观看相关内容的剧集,而观看了剧集的观众也会出于好奇回看综艺作为故事的背景补充。这样的联动能打破综艺或剧集的固有圈层,将各自的观众群体拓展开来,形成更广泛的传播效应。同时,这样的联动也在碎片化娱乐越来越显著的当下,加深了观众对宁夏地区脱贫攻坚故事的印象,也加强了观众对于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理解。未来,还可以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联动方式,譬如将同题材综艺与剧集中相呼应的片段混剪后,用抖音等短视频传播平台进行扩散传播,起到“1+1>2”的传播效果;也可在综艺中穿插剧集剧情的情节,充分调动、串联观众的兴趣点。面对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统视听内容首先要跳出类型限制,在“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大目标下,有效联动,协同发展。其次,要将新媒体工具为我所用,善用其传播特性,将最优质的主旋律内容播洒到最广泛的人民群众中去。

5.用优质的节目内容带动消费,巩固脱贫成果

电视剧《山海情》的剧情里,在福建菌草专家的带领下和闽宁镇农民的努力中,福建的双孢菇终于健康地长在宁夏的村落里,为闽宁镇人民带去了脱贫的希望。观看电视剧《山海情》的观众,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双孢菇,想亲口尝尝这来之不易的扶贫产品。而在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里,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第五期《黄河水特辑》中的一个游戏环节,嘉宾们隔着屏风品尝特产,根据声音猜测特产名称。沙地西红柿等当地特产在全国观众面前依次亮相。整个综艺节目《奔跑吧•黄河篇》可以看成是一个黄河流域的大型宣传片。观众跟随嘉宾的目光,观看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风光,自然会生发到当地游玩的渴望,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镜头里诱人的美食,也极易引发购买热潮,带动当地农产品等特产的销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主题宣传,不仅要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与丰功伟绩,更可以用优质的节目内容带动消费,反哺当地经济,巩固脱贫成果。

6.结语

“守正创新、主动作为、勇开新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我们应及时吸取成功项目的创作与宣传经验,不断应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形势,勇于拥抱时代变化。一双眼看世界,研读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求,用好新媒体工具,让传统视听焕发新光彩;一颗心沉下来,踏踏实实搞好创作,遵循科学的创作规律,为群众带来精彩纷呈、直击内心的主旋律作品,让歌颂党的百年功绩的歌声响彻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毕馨月.《山海情》触动了观众哪根“情”弦?[N].长春日报,2021-02-08(005).

[2]刘昌宇.《山海情》:致敬脱贫战场的奋进者[N].河南日报,2021-02-05(008).

[3]朱志恒.《山海情》拍出了真情实感[N].国家电网报,2021-02-05(005).

[4]寇腾龙.竞技类真人秀节目的现实主义表达及影像书写——以《奔跑吧》第四季为例[J].视听,2021(02):4-7.

[5]脏脏包.《山海情》:好看的扶贫剧[J].廉政瞭望,2021(02):65.

[6]祁王超.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栏目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20:2.

[7]曾楚添.一场全明星的巅峰运动竞技盛宴——评《奔跑吧兄弟》[J].声屏世界,2020(18):43-44.

[8]耿渤添.真人秀节目主旋律化创作的研究——浙江卫视《奔跑吧》个案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5):114-116+123.

[9]陆轶之.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与经验[J].学术探索,2021(01):37-45.

视听范文篇7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影像于一体,创设一种真实的商务英语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体验商务交际情境,从听说读写各方面训练并教授学生技能和知识,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课程。

二、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现状及合作模式介绍

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虽然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应用时间比较早,但事实上目前的教学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停留在传统的、以单一形式的“听”为主的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结合影像,且对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也没有达到有效锻炼。一节商务英语视听说课主要的上课流程是:首先结合课本教师讲解生词及短语,然后观看视频影像资料,最后再回归课本,回答课后问题。如此反复,这种枯燥的上课方式,完全不符合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完全依赖于课本,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呈现出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对语言的输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商务英语试听说课进行改进。其中,合作模式学习法就是一种值得借鉴引用的方法。合作模式是一种基于小组活动为主体,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组织形式。合作模式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目标为导向,发挥个体能力,实现教学过程。

三、合作模式应用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教师课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习惯、性格特征、性别的不同进行有效分组,这样分组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优缺点互补,共同提高。之后在小组成员之中选择一个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为组长,负责协调,组织小组事宜。为了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中选择记录员、总结人、联络员,以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宜。分完小组以后安排各小组成员之间围坐在一起,方便交流讨论,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二)小组合作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及商务英语知识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了解学习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习任务,小组之间合作完成,以Howtofindworkopportunities?和Applyingforajob,whatpreparationsweshoulddo.两个问题为例。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交流,让小组成员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即求职相关的信息有所了解,教师就相关问题对小组进行提问。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之间大概对职业种类、找工作途径、工作性质、工资待遇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最后通过视频播放找工作中应该如何表现,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分角色模拟情境。(三)总结、归纳、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把控课堂,抓准时机对课文内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最后对相关商务知识、英语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及时反馈。评价小组时,要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关注学习过程。从小组成员之间活动方式是否恰当,任务分配是否合理,成员参与度表现如何等方面入手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从而有效激励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表扬学生个体时,用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方式评价,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学习是一个整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个人的成长进步是离不开集体的。有效的评价是督促认可学生的必要手段,所以教师应适当地运用评价机制。合作模式为改进商务英语视听说课提供了新视角,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商务英语试听课中展开合作模式教学,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同时,丰富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者、参与者、实践者,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曾婧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春梅,肖学农.高职商务英语阅读合作学习模式课堂研究[J].职教论坛,2012(11):39-41.

视听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学习环境

1引言

英语视听说教学是高师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型的视听说技能训练方式,是听、说能力培养的提高阶段。英语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平台,创建了教师一学生一教材—媒体互动的学习链,采用了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影像资料对高师生进行以视、听、说为主线的综合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视听说过程中完成语言输入与输出,提高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该模式下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与促进者。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使学生最大限度参与教学实践过程;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与意义建构四要素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建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为推动认知结构发展与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培养综合语言技能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皮亚杰是最早提出建构主义(eonstrucifvism)观点的代表人物。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19r72)从认识的发生与发展角度指出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该过程中逐步建构起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两个基本过程是“同化”与“顺应”。“同化”(assimiktion)指个体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accomodation)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同化”与“顺应”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逐步的建构,在平衡一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调整、提高与发展。

在皮亚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维果斯基关注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作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以维果斯基为核心的维列鲁学派还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维特洛克(M.S.Wittrock1988)研究了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乔纳生(Jonassen.Marra,R.&DJonassen,1992)等人提出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建构主义的研究与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实际应用于英语教学提供了条件。

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3.1视听说教学

视听说教学是一种语言技能训练方式,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阶段。视听说教学以语言视听材料对学习者进行视、听、说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学习者视听过程中的认知、理解、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丰富的影象资料,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认知、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学习者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材料的视听、了解、理解、探索与创新,促进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视听说教学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高师生综合语言技能,使之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能力的发展。视听说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传统意义下英语听、说教学形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依赖词汇或句型反复操练;听、说材料的选择受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词汇量小,知识信息含量满足不了学习需要,内容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存在着差距,甚至远离学生生活而降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与学双方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视听说教学改变了听、说课单调、枯燥的局面,教学环境中融合了图、文、声、光、色,教师通过影像资料实施教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学习。

3.2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的《教学模式》奠定了“教学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乔伊斯等人分析与研究了流行的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教材选择、指导在教室与其它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稳定的结构形式。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系统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形式。中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教学客观规律,为完成特定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形成的系统简明的稳定结构形式;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传统意义下英语教学实践过程由教师、教材、学生组成。三者的作用形成了课堂教学结构即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教学实践过程新的内容,将教师一教材一学生一媒体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3.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个体,重视学习环境的构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与地位。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学习环境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高师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优化学习(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的平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借助丰富的媒体影像资料,以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互动作用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的互动使学习环境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有以下环节:

3.3.1.1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的。理想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展认知与意义建构有很大的帮助。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以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为出发点,将情境创设纳人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通过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人、机对话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英美电影,“身临其境”,“活学活用”。电影欣赏的过程成为“authenticEnglish”语言环境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电影的播放与故事情节的拓展中进入真实的英语生活场景,在娱乐与观赏的动感中培养起电影视听的兴趣和爱好,获得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语感。同时,电影的精听与泛听训练使学生有机会区别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熟悉与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学习各种经典的语句、对白与话语,并积累大量常用短语和句型,以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环境理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融合、探寻新知识的机会,是实现认知结构发展与意义主动建构的有效途径。

3-3.1.2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协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对假设的提出、验证,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协作学习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是实现意义构建的重要环节。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的协作学习指视听实践涉及的方方面面;情景融人、问题展示、小组协商、小组讨论与结果评价;还包括视听资料收集、分析、假设、验证与学习反馈。协作学习过程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协作学习中学习群体(师生、生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融人视听实践中,了解语言知识,创设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协商与交流。协作学习培养学习群体对协作学习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到心中有数,对涉及的学习信息进行协商、讨论,共享思维与智慧,最终实现并共享学习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辅助下的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转为通过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实现人机对话的交互式与多功能立体学习方式,师生一媒体—教材一语言信息输入语言信息输出语言交际实践的学习链创设了一个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实践与创新。

3.3.1.3会话交流

会话交流是协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环境建构不可缺少的内容。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师生、生生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协作学习的平台上,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交流进行协商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与帮助,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想法为大家所共享,有利于推进学习进程与意义建构。英语视听教学环境的构建促进了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心、提高学习水平并发展综合语言技能。同时,多媒体声、光、图、色的优点为会话交流提供生动、直观的立体画面,创设真实语言学习场景,营造出丰富多彩、充满信息交流、活泼生动、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媒体语言教学的参与者与语言知识的接受者,也是语言活动交流者与意义建构的实施者。学生与媒体信息的交流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3.3.1.4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英语视听说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筛选,确定视听“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帮助学生对视听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在视听中能看懂或理解所选电影资料,基本掌握电影的主要语言表达,听懂电影人物词语、对话并积极参与视昕后的语言实践并能在交际实践中对视听内容用流利、连贯的英语交流。学生在视听中获得视听材料信息的多少或视听质量的高低不是靠记或背诵,而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经验与建构相关知识意义的能力。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3.2教与学的角色

3.3.2.1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及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教师提供了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意义主动建构的机会,让视听说实践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视听说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去参与探究、发现、评价与修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与学习规律,诱发学习兴趣,培养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发展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引进自身的实际经历与生活经验进行点评、总结、提升,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视听知识与实际经验的对比体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视听知识与经验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忠实支持者。要努力创设多元平等的课堂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朝着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3.2.2学生角色

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创设了实践平台。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要求创设符合教学内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使学生成为视听说的积极参与者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理想的视听环境使学生融人情景、参与协作、合作交流、主动实现意义建构。与传统听说教学相比,视听说教学的优越性赋予了意义建构新的内容;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也不再是一张任由教师画图的白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促进与指导下能动地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意义建构。同时,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完成探索、发现与意义建构。

4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的意义

4.1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研究成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建构主义的内涵,认清教与学的中心与关系,在指导教师寻求、建构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突破了传统听说教学围城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受课堂、教材、教师话语、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按教师的指引朝所需的目标互动学习。课程设置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合作交流推动学生主动地意义建构,发展探究、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有助于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探究式与讨论式的教学优于传统语言教与学的方式,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的新型人机对话教学模式。师生与生生问的交流有利于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实践效率,是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发展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媒体语言学习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多视角、多功能的学习平台,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一个中心(教师)的局面,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和谐与合作的氛围中认知、探究与创新。因此,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对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赋予了实际意义。

4.2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综合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语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是一个积极、动态、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主动建构意义为目的,在学习环境的建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创新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学生需要而实施。学生的学习成为改变方法、提高效率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也是完成语言技能培养,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视听说教学实施与教材选用应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途径。视听材料全部采用英美电影影象资料,其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展示现实生活场景、贴近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语言学习、模仿,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4.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实现主动意义建构的平台。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孤立的,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视听说教学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是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交融点。视听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学习、了解、探究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英语教材目的语文化知识及文化信息量大的优势,教学实践设计关注语言与文化的比重,以文化“渗透”与“旁白”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学习、熟悉语言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涵义,对比并找出异同,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语言素质。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转变“语言教学只教语言”的传统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为高师英语教学提供—个“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实施的借鉴,为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创新途径。

视听范文篇9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对策

从改革开放的深化到全球经济朝着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英语学习的热潮在中国迎来一浪又一浪,其中以高校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程尤为突出。高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人才培养为基本的、主要的职能,培养人才居于中心位置。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正是高校为了满足这一国际化的进程中,社会和市场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随着高校商务英语课程的发展,商务英语课程开设的对象也从最初的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到后来的既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也有面向非英语专业的涉外活动相关专业的学生(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即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如今,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提出,这新一轮的进程中,社会和市场势必对于商务英语复合型应用人才有新的需求。随着商务英语迎来的又一个春天这一契机的到来也势必对高校培养出来的商务英语人才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在一系列商务英语课程中,商务英语视听说是一门重要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是一门关键的帮助学生提高商务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和交流的课程。在如此新形势、新背景下,如何使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更加具有成效,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更好的为社会和经济服务是一个值得重新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拟阐述民办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现状,就影响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现状和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非英语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以英语为载体,以英语语言技能、专业商务知识和技能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交流。蔡基刚(2018)指出,国家“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是今后10至20年和我国外语界紧密相关的重大任务,而充沛的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此类人才的培养则有赖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曾在开学第一堂课给学生做过的一次小型问卷调查显示,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商务英语视听说是一门学生期待值较高的课程。然而,该课程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影响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影响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与公办院校的本科学生相比,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有不利于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缺点。首先,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相比较公办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整体上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其次,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自律性方面相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较为逊色。2.课程设置有待优化。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涉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最基本的大学英语课程,高校结合专业开设实质上是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商务英语视听课程的做法无疑是值得称赞的。然而,课程设置诸如开课时间、持续时长等方面还存在有待优化的地方。据笔者所观察了解,有些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开设对象为大一新生,开设时间为大一上学期,每周一次课,持续一个学期。同时开展的商务英语课程还有剑桥商务英语和商务英语写作。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上基础较为薄弱,相比公办本科院校的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显然,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相比一同开课的剑桥商务英语和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视听说更加强调听说,突出口语,注重语言的输出和实践。而口语输出的关键之一是应该建立在有足够输入的基础上的。根据民办本科院校生源的特点,和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以应试英语为主的事实,大一新生在入校阶段即开展口语教学尚有一定的困难。对非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属于专门用途英语。蔡基刚(2004)曾提出,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坚持基础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先后关系。对基础还不扎实的学生,主要还应先学习基础英语。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生大一第一学期即开始结合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学习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仅仅持续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也略显欠妥。3.教材内容缺乏时效性。目前,市场上关于商务英语的教材层出不穷,商务英语视听说方面的教材也是数量惊人,但是教材质量却参差不齐。一些早先被老师们使用过且得到过认可的教材却自出版后一直未进行过新的修订和内容更新,教材配套的视频材料也还是早期拍摄的商务情景剧。新出版的一些教材虽然有使用一些网络上较新的视频资源,但配套的练习设计却是一些简单拼凑,甚至有些内容与相应单元主题毫不相关。良好的教学效果必然跟合适的教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适的教材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教材资源在与时俱进、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问题应该持续关注和重视。4.理想师资力量供不应求。商务英语视听说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其授课的理想师资应该是具有“英语+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他们是一支不仅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而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特别的外语教师队伍(蔡基刚,2004)。但这一类教师还不是大多数。有的商务英语授课由对商务英语感兴趣但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承担;有的授课教师仅仅是英语专业但因教学任务分配、被迫承担教学。这类教师有较好的英语水平,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虽然教师授备课时会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但是限于专业知识不足,阅历尚浅,经验也不足,导致他们对一些专业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理解不到位,上课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有的商务英语授课由属于专业教师但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承担,即“专业+英语”的双语教师承担。这类双语教师与前一类纯英语专业背景教师刚好相反,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语言方面的知识较为不足。据笔者做过的一次非正式访谈了解到,这类双语教师还往往不愿意上商务英语视听说课,在他们的观念里,这类课程归属于语言类课程,应该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承担授课。而不管是纯英语专业背景教师还是双语教师,他们在进行该门课程授课前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和专门的岗前培训。5.硬件设施有待改进,班级规模有待调整。商务英语视听说的授课以传统的教室为多数。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有的甚至人数多至上百人,需要采用阶梯教室授课。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授课过程大致是以视听为依托,结合不同的商务情境让学生进行各种口语操练。学生始终是课堂上的主角,能够通过结合教学情景和具体的商务语境,运用商务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口语训练。由于班级人数过多的限制,即使教师有意在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有意识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也迫于班级人数太多的现状而难以实现。由于人数过多,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的机会也变少,甚至平均到每个人开口说英语的机会都少。现实的课堂往往演变成回到以教师主讲,以教师唱主角的传统课堂场面,而学生大多数时候只能是课堂的听众,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课堂气氛沉闷,造成学生容易分心,或者干脆不听课。尤其是阶梯教室,教师似乎就给前几排的学生上课。虽然是精心备过的课,精心设计过的活动,一节课下来,教师疲惫不堪,挫败感极强。学生也容易感觉上课枯燥无趣,收获不多。另一方面,班级人数相对不多的商务英语视听说授课有的采用的是在语音室进行。语音教室有利于学生进行视听材料的看和听。但语音教室的特点往往是教师在讲台控制台一台电脑,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位置固定,师生,生生之间被隔断玻璃分开。如果学生自律性不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极容易走神和做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玻璃的隔断也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不利于教师发现课堂的异常状况,不利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甚至不利于学生看黑板上的要点板书。也因为场地的限制,学生难以进行商务情景下的模拟和表演活动。一堂本该突出口语的商务英语视听说课很容易无形中上成一堂以听力为主的传统的听力课模式。因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6.考核评价有待更新。随着商务英语的发展,商务英语视听说的考核方式也有所变化。从开始的单一笔试,到如今的笔试+口语模式,或者口语考核。但也有因为班级人数过多、考试时间等因素的整合限制导致考试依然采取了传统的笔试。由于笔试和口试考试特征的差异,此类考核方法容易导致口语较好的学生因未达到预期的成绩而感到沮丧。同时此类考核方式与商务英语视听说强调听说,突出口语,以培养学生的商务口头交际能力的目标相背离。

三.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分析,要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使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更加具有成效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程设置方面。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应该继续为涉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结合专业的如商务英语视听说等商务英语课程。相关决策者应该在课程设置上结合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不能盲目效仿和跟从公办院校的做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优化课程设置。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蔡基刚,2004)。关于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高校的定位问题,秦秀白(2003)曾提出,大学阶段的前两年,即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通用(或一般)学术英语。到了高年级阶段,即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专用学术英语,如:EnglishforBusiness。可见,针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其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在高年级阶段,即大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而对于持续的时长,持续几个学期,高校也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本校情况开设。2.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上,教学效果的好坏跟教材的好坏紧密相关。合适的教材对教学效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原则之一是“真实性”原则,体现在教材方面为教材内容要来自与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练习设计应该体现专用英语的社会文化情景(秦秀白,2003)。在教材资源存在与时俱进、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做得不够好的情况下,教师们不能守株待兔等待改变的到来,也不能随便选择,而是应该在多本教材之间进行资源整合,取长补短,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的优势。在资源的选择上,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和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兼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材料。合适教材的选取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将服务于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培养出有过硬语言技能和商务技能,顺应新时期的要求,能够在商务活动中进行有效交际的复合型应用商务人才。3.师资力量方面。要解决商务英语关于理想师资力量供不应求的状况应该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高校方面。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即:纯英语专业背景和“专业+英语”的两类老师。在现有的这两类教师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帮助他们补足各自所缺少的那部分知识。同时,给这两类教师提供更多合作机会,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使他们能实现优势互补。另外,高校应该鼓励青年外语教师继续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或者选拔优秀青年外语教师,出资资助他们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博学位。第二,教师自身方面。对于从事商务英语教学非双师型的教师,不管是自愿承担还是被迫承担教学,都应该转变从自我开始。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认清与否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提供学习机会,优化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但外部社会大环境和高校提供的环境再好,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外因也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教师自身转变观念,主动加强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补齐短板,自觉向双师型教师队伍靠拢,才能为更好的商务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4.授课条件和教学方法方面。毫无疑问,授课地点和班级规模大小对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用。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的特点是在“视听”基础上,而后进行“说”。鉴于传统教室和语音教室的一些弊端,授课的地点宜以设备良好的多媒体教室。而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又要求对传统课堂布局进行改良,如便于移动的桌椅。这将方便进行小组讨论,方便进行各种商务场景的模拟和角色表演活动。再着,规模适当的班级人数有利于课堂口语活动的实施和口语训练的有效展开。由此可见,规模适当的班级人数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课堂上教师使用的授课方法多种多样。目前较多的用于商务英语视听说课堂的教学方法有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多模态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等。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突出之处。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通,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并在大胆尝试最前沿的教学方法,如文秋芳教授团队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出导向法(POA)。古语有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可见,恰当的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5.考核评价方面。考核评估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重要手段之一。商务英语视听说以强调听说,突出口语,培养学生的商务口头交际能力为目标。因而,理想的考核方式是口语考核。同时,考核应该是平时的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的终结性考核两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考核的形式可以采用全国商务英语口语考试和剑桥商务英语(BEC)口语考试的模式。考核的内容围绕授课内容展开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适当延伸,真正检测学生能否在不同的商务环境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商务交流。

四.结语

新形势、新背景下,如何使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更加具有成效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长期工作,尽管目前民办本科院校还存在一些影响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效果的因素,但经过高校和教师共同不懈的努力,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定会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基刚.专门用途英语的信仰与理念的再认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外语研究,2018,35(02):42-47

[2]刘莉雯,孙天玥.“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4):79-84

视听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影视视听;教学应用

教育的信息化变革使得媒体教育元素与教学充分结合,而一些影视作品带来的视听语言成为教学的新支持,这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尤为明显。在影视视听元素的作用下,增强学生写作学习体验,也为学生的写作表达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使得学生文字驾驭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细节观察能力等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影视视听资源所对应的丰富生动的影视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写作教学更富趣味性,更具吸引力,学生也喜欢表达,有话说,会说话。

一、用蒙太奇的方式组织写作内容

在写作教学中,写作内容的有序组织十分重要,文字的表达、情感的流露需要写作内容的大框架支持,在具体的文字表述与情感表达中,作者将与中心思想相关的画面描写组合起来,进行完整的故事叙述或者完整的情感表达,这对应到影视中,往往是镜头的组合,以实现场景的灵活切换和内容的完整描述,实现影片主题的表达。蒙太奇的含义是装配与构成,主要是将零散的素材组合起来,具体到影视制作中则是实现零散的画面与分散声音的组合,进行完整表达,一个个镜头的组合是基于主题表达的需要[1],也跟随作者的思绪灵活调整,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借助蒙太奇的方法指导学生基于自身写作思想进行零散素材元素的串联,最终实现完整的故事呈现。例如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中,主要借助啤酒、音乐等具体的事物进行影片主题的烘托,以表达主人公对自由的渴望。无论是犯人劳动后在太阳照射下,于房顶上品味着千辛万苦得来的啤酒,还是监狱里悠扬的歌声响起,所有犯人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还是在监狱的图书馆里,犯人们在安静地翻阅书籍,学习知识,都为了表达久在监狱里的犯人们对自由、对阳光、对音乐、对知识的渴望等。而这些带有自由意象的元素就借助蒙太奇的处理手法自然地拼接在一起,完成故事的叙述与情感的强化表达。在中职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这种蒙太奇的处理方法,将意境融入到写作当中,让学生更好地找到文章的线索,将零散的写作素材和灵感串联起来。

二、基于特写镜头进行细节的强化表达

在写作中讲述要有重点,情感的表露也有侧重点,因此可以在写作中借助影视视听元素之特写镜头进行写作细节与情感的强化表达。细节类似于文章的血液、灵魂,是无处不在的,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不仅体现在平铺直叙里,也体现在场景的搭建、人物的塑造中。在影视作品中,视听语言对应的特写镜头实现了特定部位或者场景的详尽展示,使得被拍摄的内容充斥于整个大屏幕,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而特写镜头具有局部放大的作用,实现了人物细节性的展示,一些不容易被察觉的信息也可以展示出来[2],吸引人们关注。以《城南旧事》同名电影为例,该影片主要讲述主人公英子视角下的北平人与事。因为是从英子的视角进行描绘呈现,因此英子的眼睛有不少特写,摄影师也着力从多个角度与多个位置展示英子的眼睛,以表达她的纯真与无邪。在英子帮助疯母女相认时有大眼睛的特写镜头,在英子与小偷的谈话中有英子大眼睛的特写镜头,在英子为好朋友打抱不平时有她大眼睛的特写镜头等,这些特写的眼睛镜头实现了主题的烘托,也将影片着力刻画的天真无邪的英子形象刻画得更到位。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特写镜头,让学生关注细节,借助人物的心理活动、具体的场景、话语及动作神情等,实现人物或者形象的刻画,让学生学着用特写镜头的方式表达情感与刻画人物性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观看经典影片,让学生关注细节,分析细节,一起讨论等,让学生将细节关注转移到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更好地遣词造句与细节描绘,让细节的融入为写作表达增色。

三、设置悬念以实现文章的奇妙构思

在文章写作中可以应用悬念的方式,让文章结构更奇特,更吸引人,而设置悬念也是影视视听语言灵活应用的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追求文章写作与表达的“文似看山不喜平”,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悬念的引导下,感受到文章表达的生动、跌宕起伏。以往的学生写作容易陷入流水账的误区,教师引导学生试着给文章设置悬念,以达到起承转合,详略安排得当的目的[3]。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置悬念性的开端,将故事的发展顺序或者故事情节的安排等一一铺陈开,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巧妙的结构变换实现作品布局上的独出心裁,让文章读起来有悬念,有吸引力。例如在经典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其开头就应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主人公在飞机上接到一个电话,接着装作心脏病发作,飞机返航,然后逃之夭夭,而另一位主人公则是接到电话后直接从床上起来,匆忙出门……这样的安排十分吸引人,驱动着人们看下去,学生会好奇这是什么样的电话内容,是谁打来的,两个主人公接到的电话是否有关联等,从而让故事充满悬念[4]。再如电影《基督山伯爵》,是从一个次要人物的回忆开始的,其中穿插着不同的故事描述,时间节点看似也是混乱的,让学生一度想知道整个故事内容。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中于开头设置悬念或者变换写作顺序。可以在写作开篇说到这是一个……的故事,或者这是一个个万万没想到的经历,或者这是怎样一件事让我现在依然心有余悸等,这样的语言表达就很容易设置开头悬念,让读者一探究竟。而在写作顺序的变换中,可以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分为多个不同的片段,让学生思考每个片段的主题是什么,让学生基于片段分析影片的思路,然后转移到写作中,让学生思考哪些可以重点突出,哪些只需要一笔带过,让学生思考尝试不同情节的编排等,以梳理好最佳的叙述顺序,让写作表达更富吸引力。

四、结语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要想取得教育实效,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思路和策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影视视听语言元素的应用为学生的写作表达提供了有效的写作思路,也提供了策略方面的指导,提升教学效果。写作教学中配合影视视听语言及各种元素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写作学习不再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掌握更多的写作经验,获得丰富的写作认知体验,让中职写作教学更富实效。

参考文献

[1]何利红.浅议微写作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8-9.

[2]张伟娜.中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42):66-67.

[3]尹菁艳.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影视视听语言的应用[J].读写算,2018,(3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