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艺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0:21:40

视听艺术论文

视听艺术论文篇1

在电影中,演员能够穿着各种类型的衣服,就像广告牌一样,引领时装的潮流,成为观众追捧的对象,让服装能够迅速走红。现代电影逐渐细化了分类,因此需要我们对于服装也要进行系统的分类,设电影片头的主题歌就如同一个大型作品的前奏或者绪言,一般都是对电影内容进行主要概括。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方式,将电影中丰富的思想与内涵融为一体,借助和谐的音乐效果与优美的节奏陶冶人的心灵,通过潜移默化的声音来持久深入地引领电影情节的发展,能够对电影的基调及深层次的情感定位进行前期的铺垫,让观众不知不觉进入到在当时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情境中。在众所周知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开头的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能够将人们拉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也成为当前孩子们对母亲表达情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由此可见,在整部电影作品中,主题歌作为电影的领导者,是一种标志能够被观众最先记忆。

电影的片尾主题歌,顾名思义就是在电影的结尾出现的主题歌,它是电影中单一主题歌形式种类中除了电影片头出现的主题歌之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具体的功能却与电影片头的主题歌不同。在电影剧情全部展开之后,片尾的主题歌的任务就像大型作品的尾声与扩展补充一样,对于前面剧情内容的总结,并且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与感慨,拓展了电影的主题内涵,并且能够对结尾进行点题与开放式的艺术表现作用。例如在电影《归心似箭》中的主题歌《雁南飞》,就是一首能够给观众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的经典片尾主题歌。插曲是在电影中一些特点的场景中,针对一些具体情节的内容而创作的,对某种事物或者特点的情感进行描述,进而抒发出特定的情感与情绪,或者能够表现出人物特定情绪的歌曲。插曲能够与电影的剧情联系紧密,一般主要表达出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侧面烘托气氛,推动电影情节的戏剧性地发展,并且能够成为转场与闪回的重要工具。

在电影中,插曲与主题歌一样有着较大的轰动效应。在电影中,插曲一般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主观和客观。例如当表现人物心情的时候,画面中显示的人物唱的歌曲,并且较为客观,能够直接表达出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当作为电影中的局外人的一种评价时,一般较为主观。通过主观声音来播放的插曲,也能够较为直接地抒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客观的演唱歌曲更加能够有着浓厚的主观评论意识。比如在电影《红楼梦》中,由于电影中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在其中的插曲也众多,但是每个插曲都能够十分完整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符合电影情节的发展。例如众所周知的《葬花吟》一曲,就能够体现出林黛玉孤独无依无靠的遭遇,也体现出林黛玉个人的感情世界中如同落败的花朵一样凋零,能够引起观众们的怜悯与感叹。又如《聪明累》一曲,以讽刺辛辣的语气阐述王熙凤的生平,从叱咤风云直到草席裹尸,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王熙凤那悲惨的境地。

电影中主题歌与插曲的主要作用

(一)渲染功能

电影中的歌曲有着渲染气氛的功能,能够为电影营造独特的气氛,进而深化观众的视觉效果。在电影中的歌曲能够发挥渲染气氛的作用过程中,不会着重描绘景物,也不会对电影中的人物情感与创作者的主观态度及评价。通过渲染气氛电影歌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对画面内容进行解释,或者扩展电影对观众的视觉感受,让观众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这种气氛对于音乐与画面来说,是具体而抽象的,而歌曲能够将这种难以琢磨与形容的情感色彩通过歌曲来表达出来,进而让画面形象更加生动与动人。对于电影中主题歌与插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情节性

在我们平时的歌曲中一般不会体现出具体场景的情感渲染,即使有着这种作用,也表现得模糊和不确定。而在电影中,随着画面的开展,能够给电影中的歌曲贯穿了情节性,这时候歌曲与故事内容能够紧密联系,进而达到渲染画面气氛。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对电影中的歌曲有着这样的形容,“音乐能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于是音乐,成为了一种特殊提示,提示着观众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时代的影片。”可以说,从开篇主题歌开始,就起了开场白的作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在电影《圣诞夜惊魂》中,从具有浓郁圣诞气息的歌曲中,能够直接给观众交代了影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并且通过连唱的方式将电影中的主人公也一一交代了出来,不但给人直接利落的感觉,还能够增强了影片的欣赏性。在这部电影中,歌曲能够很好地渲染着电影的内容,调节电影气氛,增强电影画面中的视觉形象与情绪节奏。

2.对比性

在一般的歌曲塑造人物事物形象中,一般与歌曲的风格相一致协调,和谐安静的歌曲对应着美好的景象,而紧张节奏的歌曲都会对应着嘈杂、不安的形象,但是在电影歌曲中有些时候会通过对比的手段来侧面烘托画面内容气氛,增强电影的戏剧效果。例如在电影《指环王》中矮人佛罗德毁掉魔戒的片段,佛罗德并不像将魔戒扔到深渊中。而佛罗德的朋友山姆要他赶紧毁掉魔界,这时候哈比国的小精灵开始和佛罗德因为争抢这支魔戒而进行拼命的殊死搏斗,这时候的画面是恢弘又紧张的。在这时候搭配的插曲反而是悠扬深远的,能够将这场戏深层次的张力表现出来,形成十分大的反差,通过视听结合的统一让观众能够深刻印象。因此可见,电影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与画面情绪不需要相一致,只要合理应用,有些对比的手法更具有独特的渲染效果与戏剧效果。

(二)增加电影连贯性

在电影中,有时候电影歌曲能够起到连贯作用,让审美主体能够对欣赏过的故事内容进行回忆与再现。比如在日本电影《人证》中,主人公服装设计师八杉恭子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名声与地位,不惜杀死了从大洋彼岸美国前来认亲的自己的亲生儿子———黑人乔尼,但是也因此遭到了警察的调查与追捕。在电影的结局,八杉恭子选择了跳崖自尽,她的草帽在半空中飘落,在电影中这一系列的镜头内容并没有人物对白,而随着草帽飘落的是电影主题歌《草帽歌》。这首歌曲在这时候的播放,能够渲染气氛,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愧疚与悲伤的情感,并且将过去的回忆与现在相联系。观众能够将画面中草帽的飘落与《草帽歌》的歌曲声相结合,想起故事的情节,让电影内容有了连贯性。在电影创作中,并不是需要在每处都要设计渲染气氛的歌曲,这样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在电影《城南旧事》中的《送别歌》,创作者在电影中的关键部分采用,并且都不是整个的歌曲。

(三)歌曲的描绘功能

电影中能够通过歌曲来增强剧情中矛盾冲突的紧张度。在电影《埃及王子》中,当摩西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内心十分矛盾,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而在这场戏中,摩西通过插曲《我无所求》来直抒胸臆,表达出了不同角色的转化造成了摩西的内心冲突。可以说,电影中的插曲能够充分表现出摩西内心的挣扎,能够对人物性格刻画起到很大的作用。

视听艺术论文篇2

20世纪以后,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音乐艺术与以往传统音乐相比较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音乐的视觉化,音乐艺术从纯听觉艺术逐步演变成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在过去“听音乐”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看音乐”的现象。音乐艺术家们不仅要考虑如何让听众听好音乐,还要考虑如何让观众“看”好音乐。于是,音乐艺术和设计艺术这两种看似毫不搭界的艺术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趋势,音乐艺术的可设计化成为一个新的历史命题。艺术跨界,产业融合,成为我们观察和思考当代音乐艺术的一个重要维度。

音乐作为听觉艺术,一直在寻找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以突破听觉的局限,比如现代音乐中的先锋派音乐。通俗音乐在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越来越依赖于视觉元素的创新。如前所述,如果说欣赏音乐的传统方式是被动地以“听音乐”为主的话,那么通俗音乐突出强调视觉效果,通过演唱者的造型、服裝、表演以及舞台灯光、布景、特效,来增强艺术效果,人们欣赏通俗音乐的方式是参与式地与演员应和,即以“看音乐”为主。当代,通俗音乐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形式、商业包裝手段和产业化运行模式,使其兼具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特征。并且这种潮流已经影响到传统音乐的表演,有的钢琴家不再局限于弹钢琴而是手肘脚并用甚至用臀部“坐弹”键盘;一些演奏家们不再局限于演奏更注重表演。在演奏环境上灯光、舞美以及视频技术等要素一应俱全,把听众变成了观众。正如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指出的:“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视觉化在整个现代时期已经是司空见惯,而在今天它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视觉化体现出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向,音乐视觉化(或称“可视化”)是整个文化视觉化的一部分。当代文化各种形态、各个层面的普遍视觉化已成为一种潮流,这种视觉文化呈现出由传统转向现代、由不可视转向普遍可视、由偏重内容转向偏重形式、由模仿现实到超现实、由理性主义静观转向感性主义“动观”等新的特点。周宪提出:视觉文化的当展趋势首要的一条就是“视觉性成为文化主因”,可视性和视觉理解及其解释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当代文化中的高度和普遍视觉化,集中体现在不断强化可视性和视觉快感,这从根本上摧毁了许多传统文化的法则,当然也摧毁了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的法则。卡拉ok、mtv中音乐与视频图像的结合是一种颠覆,演唱(奏)会选择宏大奇特的现场更是一种颠覆,人们用以理解、解释、欣赏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直观图像化和视觉化趋势,视觉传达技术的进步使得视觉需求不断得到新的满足。文化视觉化趋向不仅以视觉满足为主要价值追求,冷落传统的“静听”,还把视觉效果转为更为逼真的触觉效果,如随数字技术、遥感技术发展起来的3d技术等。

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不难理解视觉文化为什么会成为更受大众青睐的文化。相关研究表明:在信息吸收率方面,视觉为83%,听觉为11%;注意力集中程度方面,视觉为81.7%,听觉为54.6%;记忆保持力(三天以上),视觉为20%,听觉为10%,视听结合为68%。当代生活节奏空前加快,相比耗时费力去理解复杂的音乐结构和深刻意义,人们更愿意借助视觉来理解把握作品,或者只是娱乐放松。

音乐的“视觉化”问题,主要指如下几个层面:

1.作为音乐本源的音乐视觉化。音乐的最初形态往往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可见,音乐的最初形态是视听艺术而非纯粹的听觉艺术。音乐独立为听觉艺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的结果。无论劳动起源说,还是巫术说、娱情说、模仿说,均无作曲家、词作者、演唱演奏者之分,也元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传播、音乐营销之分。值得注意的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天在音乐视觉化方面的探索发展是对音乐本源存在状态的一种高级回归——尽管,原始时期的音乐视觉化与今天我们所说的音乐视觉化具有很大的不同。

2.作为音乐创作的音乐视觉化。作曲家的乐谱创作中出现意大利的钉型乐谱、哥德式乐谱等静态的视觉传达;现代西方音乐中的视觉化探索(如约翰·凯奇《4分33秒》)等都类似于音乐视觉化现象。但是这些只是对审美通感联觉的利用,或是以反音乐、非

音乐为取向,不具有本文所说的音乐视觉化的本质特征,即共时可视化。作为音乐本体的音乐创作,可以纳入审美可视化范畴的,应该是指作曲家在作曲过程中同时对应构想它的视觉呈现元素,并把这种视觉元素与作曲有机融为一体的视听一体化创作方法。这样有点像原始时期的“乐舞”式音乐。它的根本特征在于创作初始方式和最终呈现方式的视听共时性。比如谭盾的许多音乐创作是与视觉大师一起完成;又如与其他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动漫音乐、游戏音乐、广告音乐、舞蹈音乐、音乐剧、电子音乐等,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内在高度融合,互为诠释,整体表达,缺一不可。无论从音乐作品还是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来看,都包含视觉化要素,都可以看作音乐创作本体的音乐视觉化。

3.作为音乐表演的本文由收集整理音乐视觉化。音乐表演在音乐产生的原始时期本来就是一体化的,后来当音乐独立为听觉艺术以后,音乐的表演性退居次要位置。音乐审美的静默性、抽象性、多义性和复杂性上升为权威标准。直到现代,随着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发展,音乐表演作为音乐二度创作、音乐欣赏作为三度创作、评论和美学研究作为四度创作的重要性才再次被人们所认可。特别是通俗音乐中的歌手、乐手、舞美、灯光、音响、服裝、化妆、道具、裝置、环境乃至演唱会海报、广告等都作为音乐的重要视觉传达符号逐一纳入进来,并日益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里,音乐的存在方式是形式和内容、主体与客体的高度统一,创作、表演、欣赏的高度统一。如西方通俗音乐中的广场音乐包括摇滚乐、甲壳虫乐队、雅尼乐队、克莱德曼通俗钢琴演奏等等,打破了传统音乐欣赏的被动反馈模式,形成互动参与、自由狂欢的新模式。如果对音乐存在方式的研究不止步于四度创作空间,还可以提出音乐创作的第五度空间,即指音乐表演中的视频制作、形象包裝、舞台设计、灯光音响等音乐多元视觉化传达,这一空间在音乐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中的作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作为音乐传播的音乐视觉化。音乐的传播活动自古有之,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信息的共享活动,也是音乐存在方式的一个方面,只是不同时期传播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已。乐舞是一种初始传播方式,后来的宫廷乐舞、民间说唱、乐谱印刷、音乐会等都是视觉化的传播方式。再后来发展为音乐广播、音乐电视、音乐电影、卡拉ok、大型演唱会等视觉形式传播。当音乐进人信息时代、数字时代,音乐的创作本体、传播载体都纷纷打上了数字化、网络化的印记,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被记录存储在高容量的磁介质上,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机、随身听设备进行传播,“读屏”大行其道,数字技术将音乐的视觉推到了一个新的极致。

音乐与设计初始的本源关系,最为直观的是各种器乐的设计。比如西洋乐器中的钢琴、小提琴、圆号、长号以及中国的琵琶、二胡等,都有一个设计演进的过程。现代通俗音乐中出现的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电吉他、数码钢琴、架子鼓等,包括音响设备、录音设备、音乐播放器等,都是音乐艺术与设计艺术(还加上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不断联姻的结果。设计使这些乐器变得越来越美观、越来越实用。不仅如此,音乐会广告设计、音乐书籍的设计、唱片封面设计、音乐厅的设计等也早已经出现,而后的舞台美术设计(包括灯光、舞美、道具、裝置等)以及服裝、化妆等,实际上也大量运用到了设计的理念和技法。

本文所论的音乐的可设计化,是基于当代通俗音乐高度可视化基础之上的音乐视觉传达特质。

当代通俗音乐有别于传统音乐,这几乎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在作曲技法上有差异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由音乐艺术产业化所导致的音乐个性化、音乐表演化和音乐视觉化。比如,与美声歌唱家不同,一个流行歌手如果缺乏嗓音声线的独特个性,缺乏与众不同的外在形象,就不具备商业价值,自然也就不具备音乐市场认可的艺术价值。在传统音乐里视觉的作用微乎其微,而在通俗音乐中它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观看大多数通俗演唱会,人们并不一定在乎歌手唱的如何,甚至根本就没打算听他如何“唱”,而是看歌手如何“演”,视觉的享受大于听觉的享受,音乐在这里变成了一种背景、一种环境。于是,视觉设计便成为通俗音乐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要素,视觉传达设计也就成为了音乐设计的必要内容。正如现代人不再满足于工业产品只是给人生活实用,人们也不再满足音乐只是单一或主要诉诸于听觉。物质生活的审美化(设计美的出现)和精神生活的物质化(通俗音乐商品及其产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深刻变革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和两大基本现象。现代人对音乐的欣赏方式和审美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导致现代音乐的创作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改变。通俗音乐的商业化、工业化和流行化,不仅表现为音乐生产、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革,还表现为音乐的视觉形式成为音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现代工业品的一种特殊形式,音乐的可视性、表演性被前所未有地凸现出来。

凡具有视觉特征的物质形态产品(也包括绝大多数文化产品)都要求具备设计的要素。所以现代设计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也就成为必然。随着时代变迁,现代设计也已经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符号学理论、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混沌理论、绿色设计等新思潮的出现,已经打破传统设计学的范畴。从现代设计的实践发展来看,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等设计活动已经出现把视觉传达与听觉传达、形式传达与内容传达融为一体的趋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计学中所谓的“功能与形式”,其内涵与外延必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至少在“功能”上不会局限于人们的物质需求,它一定会指向人类的精神追求、文化追求,设计的对象也一定会从一般物质形态扩大到精神形态、文化形态。对于这一点,一些设计学理论研究者已经开始给予关注。比

如德国的马克斯·本泽和伊丽莎白·瓦尔特在《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一书中,就把舞台设计、音乐(记谱系统)以及电视广告、影视片、动画片等复合系统纳入视觉传达设计系统的范畴。设计学家尹定邦先生认为,随着今后数字技术、传播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还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传达媒体由印刷、影视向多媒体领域发展,视觉符号形式已经或正在由平面为主扩大到三维、四维形式,传达方式由单向传达向交互式传达发展。由此,音乐从创作生产、表演到传播推广,与设计艺术整体融合是大势所趋。

从音乐视觉化的几个基本层面看,可设计化也蕴含其中。作为音乐创作本体的可设计化,是指:音乐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的革命性变革,视觉设计成为音乐创作的新要素;对那些已经实现音乐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形式,如电影音乐、动漫音乐、游戏音乐等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和提升。作为音乐表演的可设计化,是指:无论音乐厅表演还是广场音乐表演,对表演者形象、舞台环境等多元视觉要素进行更为精巧的预先策划设计,以取得与欣赏者完美互动的效果。作为音乐传播的可设计化,则是指运用设计的方法不断推出更新更好功能更强大的音乐播放设备、播放软件和平台,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音乐电视、音乐电影等产品。

在探讨了音乐的视觉化、可设计化之后,我们对其现实意义便有了如下认识:

(一)催生音乐设计。所谓音乐设计,主要指在现代通俗音乐高度可视化的背景下,音乐生产者从特定的设计理念出发,在准确把握人们音乐消费趣味和需求的基础上,对物质形态或精神形态的音乐产品进行预先设定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是设计艺术在文化工业(通俗音乐或流行音乐工业)的具体运用。它遵循设计艺术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同时体现文化工业特别是音乐工业的规律和特点。它主要应该包括如下范畴:音乐创作设计、音乐表演设计、音乐媒介和音乐传播设计、音乐器乐设计、音乐产品包裝和广告设计、音响工程设计、环境音乐设计、影视剧和广告音乐设计、音乐剧设计、mv设计等。它们分别归属于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三大类型,或是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两大类型。现代通俗音乐设计是一种综合设计艺术,它围绕音乐艺术整合了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设计领域,涵盖了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视听一体化艺术和复合多媒体艺术的相关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还包括了音响工程设计、背景音乐等一类的听觉设计,比如人声设计、模拟现实的立体环绕音响等听觉信息设计。它突破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框架,更加接近音乐艺术本身。

(二)助推音乐工业化。当代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音乐不断被产业化、工业化。虽然一些学者对这种工业化浪潮后现代文化极为反感,但是作为艺术回归大众、回归生活的一个有效路径,音乐的工业化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流行文化在其创作中,通过不断向传统道德和传统价值观挑战,实际上实现了生活艺术化和艺术生活化的双向美学理论革命”,也就是实现了艺术向生活的回归。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双向“革命”,实现艺术的第二个回归:向大众的回归。

中国音乐的产业化浪潮中,通俗音乐是排头兵,是整个文化产业的主力军。音乐文化产业化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文化产品可以被复制和批量生产,通过商业化的营销使原来那些长期停留于少数文化贵族圈的艺术成为大众共享的产品;在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音乐的创造和传播。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兴起的“卡拉ok”热、“mtv”热、“歌星走穴”热、“超女快男”热、“网络音乐”热、“手机彩铃”热等,音乐在产业化的同时,也在实现音乐的大众化。音乐作品商品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损耗原有艺术审美内涵和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当音乐成为商品,音乐商业活动成为产业,音乐艺术与设计艺术的跨界融合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现代音乐产业化,是以现代通俗音乐为主体、涵盖传统音乐商业活动在内的一整套体系和运作过程。音乐的产业化为音乐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在整个音乐产业化的过程中,音乐设计历史性地成为了主角。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中,音乐设计无疑具有了关键性的意义。音乐策划人、音乐策划公司,在对音乐活动进行策划组织、对歌手进行声线定位与形象包裝、对音乐作品进行宣传推广时,都会自觉不自觉运用到音乐设计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一流的设计和策划实现音乐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听觉符号与视觉符号的完美统一,赢得市场,在更好地传达音乐文化内涵的同时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到了数字音乐时代,音乐作品的视频设计更为重要,优秀的视频设计能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审美内容,表达音乐内涵。

通俗音乐与时尚艺术有着密切关系。著名歌星常常引领时尚潮流。“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为设计和视觉化的世界里。因此,从设计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可以更加深入地触及视觉文化中时尚的深层问题。”比如,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它是将某种设想或概念赋予某个事物,不仅能够造成视觉快感,吸引视觉注意力,有利于传达视觉信息;而且还能在建构价值的同时传达价值,有意识地体现民族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品味。所以,音乐艺术借助设计“主要关心事物应该是的样子,还关心如何用发明的人造物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的特性,主动介入时尚文化,引导时尚文化,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三)促进设计艺术的发展进步。尹定邦认为,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更有可能推动设计进步。比如1990年前后设计师与音乐家、舞蹈家、导演、编剧以及摄影、舞

台美术家等合作制作出了“太阳神”等一大批商业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电视广告片。

我们知道,设计是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程中的一种有意识的谋划活动,它体现着人类的理性和情感特征,体现着人们对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追求。过去谈到设计,或者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工艺美术等视觉艺术或器物制造方面的一种艺术创造活动。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设计,其共同特征就是一种同时合乎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体现人类艺术创造能力的活动。现代设计行为是与现代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对产品实用性需求和审美性需求同时增长的趋势紧密相连的。从19世纪末西方现代设计运动的鼻祖莫里斯算起,设计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设计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展示设计等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服裝设计、室内设计等先后进入设计学的领域和设计家的视野。这种现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向和客观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照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三大类型。其中视觉传达设计(西方又叫信息设计informationdesign),涉及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舞台艺术、音乐(记谱系统)等视觉符号系统,传达媒体扩大到现代多媒体系统等复合系统。由此可见,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将会与音乐艺术进一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

视听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接受理论;表演者;受众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21-01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西方康斯坦茨学派创立的接受理论已经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并在理论和实践运用中日趋完善。接受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一反以往文艺理论中只注重作品和作家的传统,而将读者提升到与作家平等的地位,从而在作家、作品、读者的三维空间中研究文学;这一理论也因改变了传统的旧观念,而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支持。

近年来音乐工作者们努力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运用到音乐领域里,但相关研究都局限在总体的把握上。本文将接受理论的四大主要观点与声乐表演艺术相结合,谈谈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表现。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学者一起来讨论这一课题,使声乐表演艺术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一、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走向“读者”――接受理论的基础

任何艺术作品具有的审美特质只是一种可能性,只有在被听众欣赏时,这种可能性才转化为现实性,潜在的音乐审美特质才按照其特性指向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姚斯在其接受理论的观点中提出:在作者、作品、读者这三者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己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听众的欣赏活动也是一种积极,自主的体验过程,听众的主动参与和反馈与演唱者的精彩演绎共同完成了声乐艺术的实现。正如接受美学中提到的,作品的意义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

声乐表演是在听众的欣赏中成为艺术作品的;声乐演唱活动也不再仅是作家的个人创作活动,而是包括从声乐作品创作到声乐作品演唱再到欣赏者的动力学过程;声乐艺术的历史生命存在于一代代欣赏者的接受长链中,声乐史因而成为声乐接受史,声乐演唱的评论也不能局限于歌曲演唱的分析,而应该转向效果分析,反应批评。一句话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把人类主体性的弘扬从少数演唱者转向广大听众,是人本主义的回归。

二、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期待视野”――接受理论的重点

在姚斯的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主要指的是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的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即读者由以往文学阅读经验形成的先在结构或思维定向。

姚斯的“期待视野”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期待视野是先于作品而存在的。它在听众进入欣赏过程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认识,任何一部声乐作品的的演唱都将唤醒欣赏者以往的听觉记忆,使之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出现某种听觉的期待。其次,期待视野是一个不断改变和建构的动量。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部声乐作品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正是受众的参与赋予声乐作品鲜活的生命,在其演绎中不断获得受众新的反响,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一部作品也就这样一代代的流传下来。第三,期待视野和新的作品之间存在着审美距离。姚斯指出:“如果我们把给定的期待视野和一部新作品的外貌之间的差距描述为审美距离,而对该作品的接受能够通过对熟知经验的否定,或通过将新的相关经验提高到意识的水平,最终改变期待视野”。历史上有许多不朽的作品都是在沉积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在他死后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和传唱的,比才的《卡门》在经受了当时的批判后至今却不断上演,这都是新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改变了旧的期待视野的实例。

三、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空白空缺”――接受理论的延伸

姚斯是和伊瑟尔都赞同不确定性、开放性以及“基本上不确定的意义”这些概念的。文本尚有未被陈述的空白空缺和未定点需要读者的测度、想象与填补。空白空缺是吸引与激发读者想象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

作为音乐形式之一的声乐艺术可谓是文本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它是在音乐元素的基础上添加了文本的语义符号性,这使得它的艺术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活,受众也更容易把握音乐的含义。音乐与文本在时间流动中互相的补充衬托,相辅相成达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与统一。声乐艺术的这种音乐和文学的双重性,为自身创造了明确充分的想象空间。由于它的文本需要遵循音乐作品的原则,有着一般文本所没有的特殊性,这些更为精练、诗化的语言就比一般文本具有更多的空白空缺,让欣赏者去补充填补;然而在文本停止的地方,音乐却依然在延续,音乐的跌宕起伏似乎是文本的无尽延伸,让欣赏者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增补、丰富了作品本身。

一部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隐匿在最深层的,是欣赏者可以感受到而永远看不见摸不着的,作品的思想感情层是最不确定最多空白的,此时欣赏者的重要性在作品最不确定,最需要填补的地方突显出来。可以说,作品的意义包括作品本身所囊括的,同时也包括欣赏者聆听过程中所增补和丰富的。

四、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经验”――接受理论的核心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音乐逐渐分化,形成了不同的体裁,诸如摇篮曲、交响曲、弥撒曲、圆舞曲、小夜曲、轻歌剧……等。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特殊的旋律音调结构,作曲原则。这些体裁的规范和准则,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定形了的适宜的形式,一旦被社会所接受,就融入接受主体的心理定势,作为审美经验代代相传。

一经形成的审美经验具有恒久性,即它会成为欣赏习惯。欣赏者只有乐意接受符合他审美经验的东西,而对违背欣赏习惯的艺术作品,他们不是感到困惑就是感到失望。例如:听惯了古典音乐的欣赏者,对于现在的流行音乐或多或少的存在不适应,而现在的青少年又普遍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老年人多数喜欢旋律舒缓悠扬的曲调,而年轻人喜欢轻快节奏感强的音乐;我国北方地区偏向豪放苍凉的信天游,南方地区则喜好清新典雅的江南小调;这些是因为既定的审美经验对不同欣赏群体的的引导。当然,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可能是流行乐的发烧友,青年人也不乏有传统音乐的爱好者,南北地区的音乐风格也同样能交融影响两个地区的人,旧审美经验的打破是新审美经验建立的开端。因而,审美经验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不断发展的。

对于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士坦茨学派创立的接受理论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来说,以上的四大主要观点能较好的体现二者间的密切联系。当然不是接受理论的所有观点都是准确无误的,都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研究的,在运用接受理论研究声乐表演艺术这一学科时,我们也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声乐艺术的学科特点选择性地汲取接受理论的营养。

おおげ慰嘉南祝

[1]尧 斯. 走向接受美学[A].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P9.

视听艺术论文篇4

关键词:书法艺术 视觉性 文化性 视听性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仅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①以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意义深远。尤其是在书法艺术脱离实用功能的束缚转向成为纯艺术方向发展之后,书法艺术去传统化呈现常态。今人对书法艺术的接受方式、目的与前人完全不同,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呈现出了以满足受众的视觉愉悦和接受书法瞬间的视觉冲击力为主要特征的视觉化发展趋向。

书法艺术的“视觉性”观照

电视较之传统的印刷媒介,具有更为生动和快捷的传播特性。电视媒介传播的视、听双信道特征让受众在接收图像信息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声音对图像传播信息的同步解读。目前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传统艺术正在以多种形式出现在电视娱乐类节目之中,涵盖了戏曲、美术、书法、武术等各个传统文化艺术门类,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占电视文化休闲类节目的半壁江山。借助电视,从艺术经典到当代的文化快餐,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术种类和艺术样式都在借助电视的强大传播功能尽情地向世人展现自身的无穷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球。雅俗兼容的品性、变幻多姿的内容,使中国的传统艺术题材类节目已经成为电视娱乐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隐性的表达方式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的职能。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视觉到书写再到视觉的演变过程。当它由具象的刻画符号演变为抽象的线条符号时就已被人为地烙上了视觉化的艺术印记,这种自开始就注入的方位、视觉意义上的概念,是我们古代先民们几乎是在绝对不自觉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次伟大的创造,从而使文字走向书法表现之后被书法艺术家们进行了拓展,附之以艺术的审美情趣。②汉代的蔡邕在其《笔论》中曾记述“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从中即可以看到古人对书法空间观念的重视程度,在书法其后发展的历程中,书体或表现风格的变化均是建立在这种视觉空间观之上的。在这种视觉空间塑造基础之上,书法艺术的塑造原理及表现手法在历代书法艺术家的努力下日趋丰富多彩,这也是一个书法空间观念从低及高、由浅入深、从表及里、从实用转向真正艺术表现的过程。它奠定了书法艺术几千年来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③正是这种异于其他文字而有足够能力撑起汉字独自发展并延续数千年的视觉审美元素,长久以来却总是隐藏在书法艺术所秉承的厚重文化信息的传递之中。书法艺术走进厅堂悬挂、陈列以前,书法艺术一直是文人墨客们展现自己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方式,更是展现自己才情的一种技能。此时的书法是在满足传递文化信息之后的艺术欣赏,书法作品多是以手卷、扇面、书信等小尺寸的章幅展现的,是一种近距离的艺术欣赏。书法虽然也有题壁、榜书、匾额等形式出现,但它不是书法艺术载体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艺术还停留在文人墨客的手头,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人书斋的案头,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明朝中期以后。随着书写章幅的变大,书法作品款式诸如“中堂”、“条幅”、“横批”等大幅作品的出现,书法艺术逐步从书斋走向了厅堂悬挂、陈列,此时书法艺术追求的是以欣赏者观看书法艺术作品时强悍的视觉冲击力和一刹那的眼球愉悦为终极目的,书法艺术的视觉化特征凸显。如今在厅堂居室悬挂的书法艺术作品,往往是看到书法艺术作品一刹那时的整体视觉艺术效果,这种瞬间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决定着你是否继续浏览下去甚至去阅读书写内容的前提。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媒介的全民普及,中国书法在电视的助推下更是把这种远距离的欣赏和交流转换为视觉文化应用到广泛的人民大众之中,书法艺术转型成为一种纯艺术门类之后,其视觉化发展趋向也日趋明显。此时以千年传承的书法为所谓的精英文化在现实的电视媒介的影响下已消失了原有的界限,而成为可以批量生产的工业。网上展览、电视书法大赛、电视书法讲座、书法展览的跨时空展播等架起了人民大众学习书法、欣赏书法的桥梁,把学习中国书法的高速公路修筑到了世界信息交通的公路网上,书法艺术在电视媒介强大复制功能的作用下也成为一种可以“仿真”的文化艺术,借助电视强大的视听手段,以其“真实”而丰富,不可抗拒的视觉效果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丰富的文化“快餐”。

书法艺术的文化性解读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它自诞生之初就依附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就其实质而言,中国书法艺术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文化发展的需要,诸如原始社会的硬器刻写(如甲骨文、石刻),再到后来的软笔书写,无不是为了与不同时期文化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当历史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看做是中国书法艺术成熟发展的标志时,“工在字外”,探寻书法艺术具象形态背后所蕴涵的传统文化性已成为国人审视中国书法艺术的不二法则,书法艺术的文化性解读成为观照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方式。

从符号学的角度观照,书法艺术也是由“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组成。其“所指”自然是书法艺术视觉形象的特征。它是以点画、笔墨等具象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的视觉符号,也即我们常说的书法作品,它涵盖了书法笔墨的浓淡干湿、章幅大小和装裱形式等。这只是书法艺术的表象特征。而其“所指”层面则是指向了涵盖在书法艺术表象特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在流传过程中因书写者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形式各异的书法风格所传递的艺术化了的文化信息。书法艺术在古代社会只是文化阶层的士大夫文人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它是流行于当时“文人圈”里的大众艺术,是文化人出科入士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人人皆习之,人人也皆有成为书法家的可能。书法艺术是那个时代中国文人心路历程的符号表征,是他们发现自我优势、展示自我优势的途径,是一种权力话语,其中技巧性、神秘性、表现性、修养性、文化性都依附于权力话语四周,起到了支撑和肯定的作用。所以,中国书法也时常被当做一种特定的结构形式,引导人们去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④此时的书法艺术的传承者是和文化传播者同属一个个体,书法作品则是众多的文化传播者在使用文字传播文化信息的过程中的结果。自然书法艺术作品也是此时文化传播者们在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结果而流传于世,最终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书法的文化性的体现,也是“中国书法”作为文化符号的所指内容之一,是众多的文化传播者在自我创造与自我超越、优越的自我设计与强烈的情绪表现的共存,在自我创造的同时创造了传统文化。⑤

熊秉明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更提出了书法即文化的观点。他认为书法艺术是“字、书、文”三者的高度统一。“字”是书写的对象“汉字”,“文”即是书写的内容,是书法文学性的体现;“书”是书法家书写的过程。三者互为因果,交互影响,共同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文化性的一面。在中国人最为普通的雅兴习俗也处处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韵味,从商周时代的甲骨卜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金石文字,从风景名胜的题壁、刻石到亭台楼榭的匾额书写,从居家生活的字迹悬挂到喜庆假日的喜帖春联,等等,在除却书法自身所具有的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无不彰显其文化性的一面。

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势必会引起中西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中西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书法呈现出了“去文化”性的趋向。尤其是受市场化、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书法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了职业化、平民化和低俗化的态势,书法艺术在电视媒介的影响下已经转型成为寻常大众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视觉艺术门类,中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呈现常态。此时关注书法艺术的文化底蕴,重新审视书法艺术的文化性解读尤为重要。书法的本质意义在于其外部具象形态背后的厚重文化内涵。文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本源,书法则是文化的具象审美展现。没有以深厚文化为底蕴的纯书法技法展现(如当代流行书风所呈现的看不懂的抽象符号),则必然会失去其内在的韵致,行之不远则是其必然。因此我们欣赏书法艺术的时候不仅要讲究笔墨技巧的娴熟和端正,更要追求书法艺术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意味。

书法艺术视听性表现

中国书法自晋以降,历经1800余年的发展变化,已经从文人书斋案头的书写悄然转换为今人文化生活中的纯艺术欣赏品。尤其是在电视媒介的镜头语言作用下,书法艺术更注重视觉化表现的艺术美感。借助电视的视、听传播功能,一去平面静态的印刷媒介符号传播过程中的解码释义之苦,转而以现代高科技的视、听传播手段,融静态的书法展现于视听音响兼备的动态传播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书法艺术的视听性表现特征。书法艺术的视觉化发展趋势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书法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

电视的视听特性是电视传播的显著特征,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接收信息时的“看”和“听”的双重需要,满足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信息时的视听语言的统一。当书法艺术在脱离其实用功能的束缚转向纯艺术发展之后,人们关注书法艺术的方式也发生了视觉转向。社会节奏加快、快餐式文化消费风靡,电视媒介脱离传统的精英文化意识形态的束缚而走向轻松和愉快、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摆脱“阳春白雪”式的曲高和寡而走向“下里巴人”式的大众形态已成为电视媒介不可避免的时代宿命。电视的娱乐功能和书法艺术的视听享受让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过程变为一种娱乐休闲的过程,同时电视视听的双重信道传播特点也让广大受众跨越了学习书法艺术门槛的高不可攀。⑥书法在电视媒介的作用下已经成为寻常大众点缀生活、愉悦精神世界的休闲艺术形式而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书法走进千家万户势必要借助电视媒介,与电视联姻自然也是书法艺术走向大众的最佳选择。通过电视的镜头语言把书法艺术创作个人封闭式的书斋式“作业”转换成为表演性较强的视听性欣赏艺术。人们通过电视寓教于乐的传递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着书法艺术的传承。电视媒介的视听双重信道传播把书法的纸质静态的呈现模式转换为以光电形式表现的诉诸“声、画、音”等立体的图像传播方式。电视传播主要依靠的是其视觉信息的载体和听觉信息的载体同观众展开的交流,或着说是通过叙事的手法进行讲故事般的陈述,把印刷媒介时代枯燥的单纯的书法符号融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电视由于具有最广泛的大众性而更强调与观众的互动。与观众展开交流可以使电视节目更有对象感,可以使节目内容更具针对性。⑦中央电视台早在1964年举办的电视书法讲座就是对电视与书法联姻的较早尝试。电视直播更是把书法艺术的视听表现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众多作者与评委面对面,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书法创作时,不仅考验的是书写者的书写技巧,更是对书写者平时的文化素养、平时积学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对电视书法大赛评价说:“书法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与现代强势的媒体相结合,对于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⑧

注 释:

①孟建:《视觉文化及涵义》,《中国摄影报》,2006(4)。

②③陈振濂:《书法美学》,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第23页。

④⑤熊沛军:《论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书法》,《艺术百家》,2007(6)。

⑥黎风:《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⑦石长顺:《电视编辑原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⑧吴磊:《民生频道成功举办“墨舞中原”首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河南电视网,2009-02-09,hntv.省略

视听艺术论文篇5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如何配合学校搞好艺术教育,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图书馆如何配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何为艺术教育?即通过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它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整体素质,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艺术类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随后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艺术教育提到了深化教育改革的高度。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类高校,是普及性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而图书馆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窗口,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所以说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来配合学校搞好大学生艺术教育,是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所说的高校图书馆特指普通高校的图书馆)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优势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静谧的读书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图书馆的独特文化氛围有利于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图书馆典雅大方的外观,雅致有序的馆内布置,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视听室的设立, 为开展高品位的文化娱乐形式提供了宽敞、宁静、方便的空间。图书馆静谧的气氛,艺术化的人文环境布置,使读者置身其中,接受着美的熏陶和高尚情趣的感染,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也对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令人身心舒展的人文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开展艺术教育的有利场所。 

2、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坚实后盾 

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不仅有丰富的分门别类的纸质书籍资料,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文献形式由单纯的文本形式向文本与多媒体并重发展。这些现代文献以其形象直观、资料丰富、涵盖面广而具有传统文献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还可以通过更多的电子读物和声像视听资料来寻找智慧与美的感受。这使得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从文献资料方面有了保障。 

3、现代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构筑了艺术教育的技术平台 

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其技术环境已足以支持大学生在艺术教育方面的需求。如多功能厅、报告厅、阅览室、视听室的建立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和娱乐空间。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构筑了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技术平台。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法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开展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不以课堂教育为主,而应该多层次、全方位展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配合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1、 增加艺术类文献的馆藏 

艺术文献是指以语言、视觉、听觉符号为载体的纸质文献及多媒体文献,内容包括美术、摄影、音乐、影视等门类。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图书馆在采购纸质文献时应加大文学类图书、艺术基础、艺术鉴赏类图书及相应的艺术门类图书的力度;在采购多媒体文献时应注意相应的随书光盘及艺术类数据库还有音乐、影视类视听资料。视听资料以其特有的声音和图像传递信息,具有存储密度高、内容直观真切、转播效果好的优点,深受广大青年学生青睐。因此这样形象直观、资料丰富、涵盖面广的新型文献应在文献资料收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 

(1)采取灵活多样的导读方式 

图书馆传统的导读方式大多是简单的介绍馆内文献。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渐增强,因此图书馆应打破原来单一的导读方式,在导读内容上,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的导读倾向,增加培养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的经典书籍的推荐和介绍。可以参考一些好的推荐书目,如北京大学动员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联合推荐,推出收书30种的《北京大学学生应读书目》;浙江大学叶鹰教授的《面向学生的推荐书目》,收书30种,随后又将该书目扩展到100种,将使用对象从大、中学生扩展到研究生。在导读形式上,可以利用馆内刊物、专家书评、专题讲座等,融入学生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教育媒体。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为配合学校倡导的“大学生人文学科必读书目”活动,邀请国内人文艺术学科专家学者在图书馆举办中外人文艺术学科经典的导读讲座,场场爆满,深受读者好评。还可以在馆内开辟一个读者交流区,让读者在此交换彼此的思想,并联合校园学生社团,定期开展读书节、读书座谈会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通过新型的导读方式来改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化图书馆的空间、设备、资源、技术,开拓新的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大多数有多功能厅,应聘请学者及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美育理论以及文艺思潮、审美趋势或符合现实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坚持正确的审美导向。还要邀请一些艺术家到校内举办诸如画展、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使学生形象生动的获取艺术知识。这样将会形成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学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对于构筑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会产生导向性的作用。因此这类活动应列入图书馆的工作计划,定期举行。 

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空间,有利于办好宣传服务。可以在图书馆大厅开办橱窗专栏,宣传艺术知识、各艺术门类的中外发展史等等。比如开办“视听剧场”橱窗专栏宣传:影视艺术知识、中外电影发展史、网络影视信息、名著名片介绍、优秀爱国主义影片介绍、每周放映信息等,并定期更新。 

高校图书馆都有较丰富的音乐、影视等音像馆藏,并且具有较好的视听设备,应充分利用利用现代化的声像、电子、网络设备,为大学生提供视听等现代化的服务。可在馆内成立视听室,为读者进行声像资料的咨询检索服务,让读者根据各自需要选取并欣赏声像资料。在这里学生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欣赏各式各样的名曲、名剧,拓宽其知识面。并为学生开展多种专题的影展,同时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在观影后,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学生通过观影、讲座既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也得到了艺术的陶冶。 

3、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与学生形成互动 

为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图书馆应经常面向大学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等展览或竞赛,甚至可以引进一些校外的名家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也可以使其他同学受到美的熏陶。图书馆应为一些优秀作品设置一个展区,这样,一则能使图书馆的环境显得更为优雅;二则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作品;三则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美的鉴赏水平。在校内图书馆主页上开办艺术交流论坛,分为音乐、美术、摄影、戏剧、影视等几部分,邀请学生们对了解或感兴趣的某一门类或某一话题进行评论和讨论,并对图书馆的艺术资源建设和服务发表建议。图书馆也定期开展座谈会、艺术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既可以增加馆员和读者的思想交流,又增进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使馆员和读者的关系更加融洽。 

 

三、结束语 

 

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作为高校课堂教育延伸的图书馆,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读者从审美高度去认识、理解、欣赏、研究艺术作品,使他们悟出其中的艺术内涵,领略艺术的欣赏要领,改善、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健康的人格,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尚需改进和探索。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会出现许多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会有各种困难,我们也要迎风而上,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其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图书馆作用[j].发展论坛,1999(5) 

[2].大学图书馆与素质教育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2(1) 

[3]沈黎萍.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功能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4) 

[4]张春慧.高校图书馆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4) 

[5]徐月玲.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晋图学刊,2007(1) 

视听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民族音乐途径音乐实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民族音乐正在引起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普通高校是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摇篮,如何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改变当代大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摆在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我们有些青年学生,其中包括一些非艺术类名牌大学的学生,除了能唱一些流行歌曲,个别学生会一两件乐器外,他们在音乐方面的修养基本上可算作是一张白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忽视音乐教育,必然会导致人才综合素质的缺陷,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国非艺术院校的学生,应当补上音乐艺术教育这一课。

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是高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的实践,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无法实施。只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音乐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类高校来说,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音乐艺术教育本身有其特殊的特点。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具有直接的音乐经历,在学生主动参与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去发现、感知音乐的内涵和意境,从中既欣赏了音乐,又学到中国音乐知识的愉快体验,让艺术的熏陶真正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有效的音乐实践方法是聆听和模仿。

1.通过“聆听”感受民族音乐

音乐艺术称之为流动的建筑,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人们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倾听、倾听、再倾听。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听”。有兴趣才能去“听”,“听”了才能知其美,才会更有兴趣,“听”得多了才能学会“听”。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音乐欣赏的基本性质是感性的,因为在这项活动中,欣赏者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借助理性去求得认识。高等院校的音乐课应引导学生大量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习惯,教会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能力。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听得多了,他们自然就想学唱,唱得多了,也就越来越喜爱民族音乐。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能准确地演唱难度很大的通俗歌曲,其原因就是他们听得多,耳熟能详,自然会唱。

2.通过“模仿”体验民族音乐

任何一个母亲教孩子说话,不约而同都能由浅入深,从最简单、最重要、最实用的词开始,循序渐进。那么,民族音乐教育也应由浅入深,由简单的、易唱易学的开始,慢慢推进。要先通过欣赏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学唱进一步体验民族音乐的精髓,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学生在反复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逐渐喜爱民族音乐,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学唱,可以从地域风格浓郁的民歌入手,进行模唱。如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介绍民歌的特点、形成、不同地域风格的特色以及演唱技巧等相关知识,可采用多媒体视听技术,通过欣赏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再结合教师亲自演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唱。不要一开始就学唱难度高、结构复杂的作品。学生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不断积累民族音乐作品,在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亲自参与音乐的实践中,让身心得以充分投入和个性的自由抒发。

3.通过深入系统的音乐理论学习探究民族音乐

舒曼说:“只有了解形式,才会明白内容。”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听辨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形式,有意识地加强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音乐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呈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声音的表象,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不断地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才能在听者的头脑中形成联想和想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让欣赏者自己去感知、体验、理解其蕴含在音响律动中的意境,以及歌词文本中的含义或言外之意。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音乐技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科普兰所说的:“聆听者必须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只有掌握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欣赏音乐的过程才不是肤浅的、有限的、片面的,才能解读音乐真正地内涵。

4.借助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深层次理解民族音乐

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发展求新思维,体现出音乐的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多媒体视听技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师通过运用影视放映可视形象,摄影照片、图表投影等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音乐形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民歌、民乐、曲艺等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欣赏美、感觉美、表现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感情,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高校音乐教育应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使中华音乐在学生中树立起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和亲历体验性,在“听、唱、学、看”的音乐实践中,培养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适应高校素质教育和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炎琪,谢坚强,田正田.学生音乐修养.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杨红.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想.中国音乐,2001,1

视听艺术论文篇7

论文摘要:对审美意识的关注和培养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理论课程,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使音乐课教学逐渐脱离了艺术范畴。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课程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性特征,并探索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突出音乐美感和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多种方式。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以艺术化的音响之美感染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后潜移默化地善化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美化其言谈举止的。作为高师音乐院系(包括音乐学院音教系)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实施审美教育,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质量,关系着美育能否得以良好实施和广大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方面的意义,如何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以往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的音乐理论课程,还应把加强音乐审美意识作为其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师音教专业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一般包括乐理、和声、歌曲创作、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欣赏等,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以知识性和基础技能为主的课题,因此,灌输式的、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比较盛行,死记硬背、公式化做题、应试性地训练听辨音技能等,一直是学生“应付”理论课程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关注音乐的美感属性,而只是突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即习惯于把理性成分和技术成分从音乐中剥离出来,然后在教学中予以强化。例如,教师致力于音响美感之外的记谱方法说明、和声序进讲解、曲式结构分析、历史背景介绍、音乐家生平描述,或者致力于音程、和弦、节奏模式的分辨、记忆等与音乐审美脱节的技能训练。即使在应该突出审美意义的音乐欣赏课上,用于“讲”音乐的时间也往往比用于感受音乐的时间多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音乐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课程中的音乐本质因素——音乐的艺术性成分,因此,没有把音乐理论课当成要重视艺术审美因素的课程来看待,或者把音乐理论课视为理论掌握第一、审美感受第二甚至对此不予考虑的课程,造成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艺术性的范畴,远离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如此,理论课教师带给学生的常常不是作为生命整体的音乐艺术,而是失去了生命力的音乐技术和音乐知识。学生面对大堆的资料和反复进行的机械训练,也只是疲于应付考试,并无学习热情可言,更谈不上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和获得身心的陶冶。以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对音乐的艺术本质也认识不清,往往难以胜任基础教育中的美育任务。

音乐理论课程虽然名为“理论”课程,实际上却是在经历了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之后,对音乐的艺术特色、艺术背景、审美价值及形式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和学习的课程。这些课程没有一门能够真正脱离实际的音响审美感受和艺术理解,因此,它们依然是艺术性课程,是必须凸显音乐艺术魅力和审美意识的课程。比如,在和声课上所讲授的和声学规则来于对历史上众多音乐家的名作所进行的理论总结。和声效果本身是这些音乐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成分,因而,在学习和声课时,要感受和品味各种独特的和弦音响与有美感意义的和声进行效果,才能理解和声原则和建立基本的和声感觉;乐理课上的各种乐谱记法、表情术语和常用规则,均与音乐作品中的多种音响表现需要密切相关,对乐理的认识和掌握,也同样需要通过欣赏经典的音响例证来获得感性方面的有力支持;而音乐历史的构成更突出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美学观念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历史就是音乐作品的历史、审美体验的历史,只有通过聆听不同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的音乐文献。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把握住它们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才能获得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到音乐历史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还有,视唱练耳课中选用的音调片段及节奏模式,也并非简单拼揍出来的音高和节奏组合。它们或者是可用于构成音乐作品的常见艺术形式,或者就直接源于许多音乐名作,有着内在的艺术组织原则和美学意义,因此也需要用带有美感的视谱演唱和从审美角度出发的听音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辨别、记忆以及认识其音响特点等等。可见,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全部,相反,作为音乐领域内的课程,它们的基础始终是建立在对音响艺术的审美体验、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可以说,离开了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所谓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这些脱离了音乐美感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的将只是死板的教条和盲目的技术,而不是音乐艺术。

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其他高师音乐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主要是培养有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音乐表演类课程一样,都需要抓住音乐课程中的艺术性本质,在传授技能与知识的同时,重视对音乐音响的审美感受,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以和声课的教学为例,要体现其中的艺术属性和审美要求,就应当在听觉审美的基础上,重视对和声效果的感知、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把书本上的所有谱例转化成具体的音响,包括把谱例中的名作片段以乐队、钢琴或声乐的原创演奏、演唱方式播放给学生听,或者采用先细分再整合的方式,先把谱例与习题的各个声部、各种和弦单独呈现之后,再做声部合成、和声序进的处理,其间使投影屏幕上看到的谱例和习题与听觉上感知的音响效果能直接对应,然后,教师再有目地地引导、指点学生鉴赏不同的和声效果带来的不同美感特征和音乐表现意义,赞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的音乐审美感受,从中认识丰富的和声效果,并拥有基本的和声艺术感知能力。在和声作业方面,可以把键盘和声的练习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要求所有的书面和声作业都能以钢琴弹奏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注重专门在键盘上进行的和声连接训练,使学生更多地从听觉的角度鉴别、记忆和选择各种和声效果,积累自己对和声美感的体验,而后掌握相应的和声基础理论与应用原则。相对于过去死记和声规则、强调书面习题完成质量的教学方式,重视和声音响的鉴别能力和听觉审美意识,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和声效果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更接近音乐学习的本质。而且,就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写出高质量的和声书面作业不是其学习的重点,具有正确鉴别和声效果及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才是关键,因为他们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完成美育工作,而不是去讲授和声课或者专职于音乐创作活动。

视听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博,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wWw.lw881.com《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 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和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四、总结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的艺术;绘画则用形体色彩、线条描写客观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是“看”的艺术。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一个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绘画创作中的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只有视觉和听觉效果达到和谐统一的绘画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2. 王彦萍.音乐艺术中的美感[j].青年文学家.2006,(7)

视听艺术论文篇9

摘要:为了加强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利用,本文通过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视听艺术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视听艺术应用应注意的问题两方面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视听艺术应用的意义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设计;视听艺术

课件中涉及的媒体信息越多,其相互间的协调就越重要,如果对它们间的关系处理不好的话,极易使人们的感官互相冲突,影响学习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有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力,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所以,要想使教学内容以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符合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富有吸引力,设计时就要讲究艺术性和审美性,故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视听艺术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视听艺术应用的必要性

1.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生动的信息呈现方式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会收集各种不同的素材,把声音、图像、视频、程序等结合起来,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对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感官进行综合的刺激,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理解知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进行主动学习。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还做过一个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也就是说,如果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学生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的,并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使知识的保持程度大大的提高,达到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把可听、可视、可想、可知、可操作的素材整合在一起,这么多的感官刺激的效果比单一听老师讲课获得的信息要多,从而获得的知识也就更多了。

1.2优化课堂结构,强化教学内容

灵活的视听表现方式能够使复杂的信息变得更容易理解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住所学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将原来“五个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本教材、一本教案)的传统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讯等多种视听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3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对视听觉信息的获取、处理、理解、欣赏、交流和使用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讲授和阅读书本来获取信息,而现代多媒体教学不但将多种视听元素有效地结合了起来,便于理解,而且它所表现的艺术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为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旦有了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促进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久而久之将提高个人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1.4强化学生的艺术素养

通过解读课件中的视听艺术表象,不但可提高学生评价和创作相关的视听觉材料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学会欣赏并创作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一个人的艺术素养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也是人们长期积累经验的结果,所以长时间接触艺术性较强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提高他们欣赏、评价各类艺术的能力。艺术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也必然会形成自己的思想,进而创作出自己的优秀艺术作品。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视听艺术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2.1多媒体课件设计中视听艺术应用应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不同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特征、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在同一教学环境下,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媒体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例如,从文字方面来说,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语言文字理解力不强,课件中要少用文字,多用图像、动画和声音。文字的属性设置应符合其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字号要大,字体以活泼的幼圆字为主,字的颜色以鲜艳的暖色调为主,如红、黄两色。考虑到小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有限,文字最好以逐字、逐行的运动形式呈现,并配以悦耳的音响效果。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迅速发展,追求新颖的独特因素,追求个性的色彩,所以汉字量可适当增加,同时要避免字体单一,为此可插入一些艺术字,多选择能产生更多遐想空间的颜色,如白色、粉红色。文字以特技效果、热字的形式呈现为佳。从声音方面来谈,小学生有好奇、好问的特点,解说要通俗易懂,语言亲切,多设计提问并给予及时的鼓励,解说要抑扬顿挫、节奏舒缓有度。音乐要选择小学生喜爱的儿童曲目。音响的模拟声要真实自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利用计算机自带的模拟声音。中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强、情感丰富,为他们设计的课件要少用解说,多用音乐,用音乐激感,吸引和保持其注意力。

2.2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视听艺术应与教学内容合理搭配

无论是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色彩、页面布局,还是声音的应用都应该严格结合教学内容来使用,视听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应该与教学内容所表现的意境相符。例如,陈淼的《桂林山水》描述的是桂林青山绿水的美丽景色,我们在使用色彩的时候就不能用红色做背景,这与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反差,对我们的视觉有很强的冲击力,给人一种烦躁的感受,而整个画面应以青、绿为主,它和文章描述的内容所要表现的意境相符,也给我们以清新、优雅的感受。使用的背景音乐也不应该是铿锵有力的、或是流行的现代动感音乐,而应该使用恬静、淡雅的音乐做背景,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还有演讲的语调、快慢等都应该和教学内容所要表达的清新优雅的氛围相和谐。这样的表现方式才能将学习者带到文章的意境中,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3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视听艺术应用应具有实用性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的课件一般设计得比较漂亮,内容也比较丰富,然而大部分脱离了课堂教学实际,教学实用性差,教师课上使用时总是感觉不尽如人意。从设计的角度看,并不是任何多媒体课件都要同时使用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而要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就如有些教学过程不需要音乐,如果加入音乐反而成了噪音,成了干扰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所以,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课件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视听元素必须精心、准确、体现实用性。

总之,多媒体课件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有很大的优越性,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也是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并被接受,而在课件中信息的表现主要是靠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我们应把视觉文化与听觉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各方感知,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秋生. 谈谈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J]. 中国电化教育,2002(7)

[2]何克抗.多媒体教育应用的重大意义及发展趋势[J].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富君.视觉和视觉艺术[J].西北美术.1996:3

[4]吴为山.视觉艺术心理论纲[J]. 民族艺术.2003:3

[5]何克抗,李文光.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作者简介:盛维娜1981 女 陕西渭南 助教

视听艺术论文篇10

摘要:对审美意识的关注和培养是音乐理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以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理论课程,片面地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使音乐课教学逐渐脱离了艺术范畴。本文分析了音乐理论课程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和艺术性特征,并探索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突出音乐美感和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多种方式。

一、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以艺术化的音响之美感染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审美意识,而后潜移默化地善化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美化其言谈举止的。

作为高师音乐院系(包括音乐学院音教系)中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实施审美教育,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音乐课教学质量,关系着美育能否得以良好实施和广大中小学生的艺术素质水平。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方面的意义,如何加强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以往在这方面比较薄弱的音乐理论课程,还应把加强音乐审美意识作为其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高师音教专业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课程一般包括乐理、和声、歌曲创作、曲式、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欣赏等,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以知识性和基础技能为主的课题,因此,灌输式的、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比较盛行,死记硬背、公式化做题、应试性地训练听辨音技能等,一直是学生“应付”理论课程的主要手段。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关注音乐的美感属性,而只是突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即习惯于把理性成分和技术成分从音乐中剥离出来,然后在教学中予以强化。例如,教师致力于音响美感之外的记谱方法说明、和声序进讲解、曲式结构分析、历史背景介绍、音乐家生平描述,或者致力于音程、和弦、节奏模式的分辨、记忆等与音乐审美脱节的技能训练。即使在应该突出审美意义的音乐欣赏课上,用于“讲”音乐的时间也往往比用于感受音乐的时间多得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音乐理论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了课程中的音乐本质因素——音乐的艺术性成分,因此,没有把音乐理论课当成要重视艺术审美因素的课程来看待,或者把音乐理论课视为理论掌握第一、审美感受第二甚至对此不予考虑的课程,造成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脱离了艺术性的范畴,远离了对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如此,理论课教师带给学生的常常不是作为生命整体的音乐艺术,而是失去了生命力的音乐技术和音乐知识。学生面对大堆的资料和反复进行的机械训练,也只是疲于应付考试,并无学习热情可言,更谈不上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和获得身心的陶冶。以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比较欠缺的,对音乐的艺术本质也认识不清,往往难以胜任基础教育中的美育任务。

二、音乐理论课程虽然名为“理论”课程,实际上却是在经历了对音乐美感的体验之后,对音乐的艺术特色、艺术背景、审美价值及形式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和学习的课程。

这些课程没有一门能够真正脱离实际的音响审美感受和艺术理解,因此,它们依然是艺术性课程,是必须凸显音乐艺术魅力和审美意识的课程。比如,在和声课上所讲授的和声学规则来于对历史上众多音乐家的名作所进行的理论总结。和声效果本身是这些音乐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成分,因而,在学习和声课时,要感受和品味各种独特的和弦音响与有美感意义的和声进行效果,才能理解和声原则和建立基本的和声感觉;乐理课上的各种乐谱记法、表情术语和常用规则,均与音乐作品中的多种音响表现需要密切相关,对乐理的认识和掌握,也同样需要通过欣赏经典的音响例证来获得感性方面的有力支持;而音乐历史的构成更突出了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音乐美学观念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历史就是音乐作品的历史、审美体验的历史,只有通过聆听不同历史阶段的一系列代表性的音乐文献。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把握住它们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才能获得音乐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到音乐历史内部的艺术发展规律;还有,视唱练耳课中选用的音调片段及节奏模式,也并非简单拼揍出来的音高和节奏组合。它们或者是可用于构成音乐作品的常见艺术形式,或者就直接源于许多音乐名作,有着内在的艺术组织原则和美学意义,因此也需要用带有美感的视谱演唱和从审美角度出发的听音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辨别、记忆以及认识其音响特点等等。可见,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内容并不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全部,相反,作为音乐领域内的课程,它们的基础始终是建立在对音响艺术的审美体验、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可以说,离开了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所谓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这些脱离了音乐美感的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获得的将只是死板的教条和盲目的技术,而不是音乐艺术。

三、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与其他高师音乐课程一样,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主要是培养有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因此,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音乐表演类课程一样,都需要抓住音乐课程中的艺术性本质,在传授技能与知识的同时,重视对音乐音响的审美感受,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以和声课的教学为例,要体现其中的艺术属性和审美要求,就应当在听觉审美的基础上,重视对和声效果的感知、分析、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比如,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把书本上的所有谱例转化成具体的音响,包括把谱例中的名作片段以乐队、钢琴或声乐的原创演奏、演唱方式播放给学生听,或者采用先细分再整合的方式,先把谱例与习题的各个声部、各种和弦单独呈现之后,再做声部合成、和声序进的处理,其间使投影屏幕上看到的谱例和习题与听觉上感知的音响效果能直接对应,然后,教师再有目地地引导、指点学生鉴赏不同的和声效果带来的不同美感特征和音乐表现意义,赞助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的音乐审美感受,从中认识丰富的和声效果,并拥有基本的和声艺术感知能力。在和声作业方面,可以把键盘和声的练习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要求所有的书面和声作业都能以钢琴弹奏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注重专门在键盘上进行的和声连接训练,使学生更多地从听觉的角度鉴别、记忆和选择各种和声效果,积累自己对和声美感的体验,而后掌握相应的和声基础理论与应用原则。相对于过去死记和声规则、强调书面习题完成质量的教学方式,重视和声音响的鉴别能力和听觉审美意识,将能切实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和声效果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也更接近音乐学习的本质。而且,就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而言,写出高质量的和声书面作业不是其学习的重点,具有正确鉴别和声效果及欣赏音乐美感的能力才是关键,因为他们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在基础教育中以音乐去完成美育工作,而不是去讲授和声课或者专职于音乐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