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5:50:45

石漠化范文篇1

一、贵州地区防治石漠化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一)贵州地区治理石漠化的需要

贵州地处岩溶生态脆弱区,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绝大部分区域属于易淋溶区域。而贵州省石漠化的面积和程度居全国之首,其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最广。石漠化直接造成水土流失、生物种群单一,地区贫困,严重阻滞了贵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治理石漠化已经刻不容缓。治理石漠化、环境修复、重塑生态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而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非排他性、消费上的非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属性,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性也使得搭便车的心理广泛存在。只有构建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才能使得封山育林、坡地综合治理石漠化真正落到实处,保护石漠化防治者的合法权益,平衡贵州地区和两江流域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需要贵州地区位于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屏障的作用。为了防治石漠化,贵州地区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贵州地区属于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地区贫困问题仍然是主要问题。防治石漠化、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需要封山育林,植被修复,需投入大量的资金综合治理石漠化。贵州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也需要求生存,求经济发展,这使得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只有完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才能解决地区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平衡利益分配,解决上游区投入而下游区受益的问题,实现公平,保护石漠化治理者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

贵州岩溶区域石漠化的扩展恶化了生态环境,石漠化区域的土壤稀薄且土壤贫瘠,水分下渗严重,不能涵养植被,土壤流失、土地退化日益严重。缺土少水的恶劣生态环境造成植物种群数量下降,只有耐旱性的植物才能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存活,直接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结构趋向单一。植被结构单一化直接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石漠化面积扩展,在恶性循环中有些石漠化严重区域甚至寸草不生。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防治石漠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变陡坡开垦为林草植被保护,综合治理坡地水土流失问题,植草种树,涵养水源,封山育林,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减低石漠化的危害程度。

二、贵州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缺失

目前,我国在《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土保持法》中已经有生态补偿的相关规定,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战略格局。为了防治石漠化,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贵州省在生态保护上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国务院也已经批准了《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可以说,防治石漠化,构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仅有对生态补偿的原则性规定,在实际运用中不具有可操作性,并不能满足防治石漠化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针对石漠化区域生态补偿问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的数额,补偿的方式,这就会造成补偿标准随意性大,补偿不到位,使得治理石漠化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即时、全面的补偿。利益分配不公会导致治理石漠化者的积极性遭受挫败,防治石漠化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缺乏有效监管

贵州省在《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中已经明确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补偿纳入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目前,虽已经确立生态补偿的机制,但是生态补偿只限于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对生态补偿具体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健全,生态补偿的程序规则缺失致使生态补偿中资金运作缺乏规范化,且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证生态补偿费用在防治石漠化中的使用。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资金运用的监督机制的缺位,使得生态补偿费用在防治石漠化中极可能并未用于石漠化的防治,而是被挤占、挪用、截留。这会使得真正治理石漠化者得不到全面、有效的补偿。补偿机制的等值性缺乏将严重影响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严重影响防治石漠化的成效。此外,在石漠化防治中生态补偿资金多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生态补偿资金筹措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政府财力有限,资金来源单一。

(三)缺乏有效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

目前,贵州在治理石漠化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的生态补偿管理体制,各相关部门对于生态补偿设立自身的补偿标准,遵循自身设立的生态补偿程序,部门分割现象严重,各行其是的补偿方式降低了防治石漠化的生态补偿费用的利用效率,不利于生态补偿费用的集中管理。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更是在解决跨省区的生态环境资源补偿问题时面临瓶颈,这造成跨区域省际之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断裂。此外,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机制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与技术支撑,尚未形成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生态效益价值评估体系,这使得上级部门在对跨地区跨部门的生态补偿调节与协调中,缺乏依据与标准,使得纵向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无法有效的发挥。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将严重阻碍生态补偿机制长期性、稳定性的发挥,完善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三、完善贵州地区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机制

(一)完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完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对于阻滞石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保护防治石漠化者的合法权益,重塑激励机制,确保环境保护中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实现公平,实现贵州本地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虽在《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中确立了生态补偿的机制,但只是停留在原则性规定的层面,并未针对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的标准、对象、范围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贵州要完善防治石漠化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必须完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出台符合贵州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笔者建议针对日益严重的石漠化现象,贵州省应出台生态补偿的地方性法规,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对象、补偿资金的来源、补偿方式、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法律责任,明确规定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的程序,使得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强有力的法规的保障,增加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法规的适用性,增加其执行力,使得生态环境修复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提升保护环境、生态修复的积极性。也使得防治石漠化的成效落到实处,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贵州省对于两江流域的生态屏障的作用,实现石漠化防治的长期性、稳定性,平衡贵州省和两江流域的经济利益,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发挥。

(二)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机制的长期性、稳定性的开展关键在于资金的积累。只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保障防治石漠化中生态补偿资金的运用,才能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到位,发挥生态补偿的真正价值。从纵向资金来源的角度分析,争取中央对贵州省的更多的财政支持,用于生态补偿防治石漠化,确保生态补偿机制的成效,实现对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其次,完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由上级部门进行协调,实现两江流域生态获益区对贵州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开发区对生态保护区的财政转移,积累资金,实现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达成防治石漠化的既定目标,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贵州地区甚至是两江流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再次,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生态补偿基金,设立贵州省生态补偿领导小组对生态补偿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可以吸收个人、社会组织的捐赠,积累资金,使得广大公众广泛参与到防治石漠化中,确立生态补偿资金审计制度,完善生态补偿程序,明确违反生态补偿资金管理的法律责任。只有构建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生态补偿资金监督管理机制,才能避免挪用、截留生态补偿资金的情况,使得生态补偿资金补偿到位,保障生态补偿资金补偿的等值性,保障防治石漠化中生态保护者的合法权益。

石漠化范文篇2

认真总结和深入思考,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把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开展好,确保2009年治理任务在今年10月份前全面完成,确保2010年治理任务在明年上半年全面、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彻底扭转当前的被动局面,彻底转变的投资形象。下面,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重要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由于石漠化的普遍性、严重危害性和扩散性,早在九五”时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就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通过有关层面的推动,西南部分地区先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01年3月,推进黔桂滇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写进了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十五”规划纲要中。2004年,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石漠化治理相关的规划研究、培训、治理模式总结和科技攻关等前期工作据此相继开展。2006年,国家全面部署开展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编制工作。2008年下半年,国家第一批石漠化综合防治专项资金投资计划下达,国家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工程正式启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县列入全国100个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试点县。

不但没有很好地抓住,面对如此好的发展机遇。反而在今天全州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出现了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州委、州政府作检讨和表态发言的情况,这是一种耻辱,集中反映出目前我县还存在部门协调不够、项目工作落实不力、有关制度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等方面的问题,部分人员还存在懒、庸、散”现象,从而导致此项工作严重滞后。总而言之,执行力和落实力出了问题,有一句话这样说,宏韬伟略决策要有精于求精的执行”再细致周密的安排部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落实就会是一句空话,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家一定要深思,要反省,不要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力、不作为而成为历史的罪人,全县上下一定要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部门协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切实负起责任,加大治懒、治庸、治散力度,全力以赴扭转被动局面,要为子孙后代保住绿水青山,要对得起的历史,对得起43万人民群众。

二、知耻后勇。

县作为全州石漠化综合防治后进县作了表态发言,今天的会议上。希望大家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差距,对照要求,下苦功夫,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任务全面完成。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转变观念,全力以赴抓好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对当前被动滞后的工作局面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扎实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近期由县政府副县长梅俊同志牵头,副县长刘凡值同志配合,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认真研究、学习和领会这次全州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要深刻领会陈敏书记的讲话精神和陈鸣明州长总结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县(市)乡(镇)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确保任务全面完成的文件,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倒排工期,实施严格的督查制度和过程管理制度,确保任务高质量按期完成。

三、突出重点。

总理在州我县视察抗旱救灾工作时,今年4月3日至5日。作出了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防治”三位一体全面推进的重要指示,对进一步做好石漠化综合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6月5日至8日,国家联合调研石漠化组、环评国土组、水利组就石漠化防治综合规划、生态建设、水利建设先后到州开展调研。目前,石漠化防治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这一规划的实施,必将极大地促进我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问题。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点是林业工程、水利工程和草地畜牧业工程,抓重点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一是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总理在州我县视察指导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防治“三位一体”高度,积极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编制实施我县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防治综合规划为契机,着力抓好增加植被、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草地畜牧业、农村能源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后续产业等重大任务,确保全面完成我县石漠化综合防治任务。二是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2009年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建设任务,明年上半年完成2010年度建设任务。同时,要搞好县级初步验收、验收资料整理及年度监测评估工作,做好迎接省复查和国家核查的有关准备工作。三是要将石漠化综合防治与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重大生态工程结合起来,整合资金、打捆使用,共同推动石漠化综合防治目标的实现,不断提高治理区森林覆盖率。四是要加强以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建设基本农田为重点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工程区耕地质量;加大坡耕地过度开垦治理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全县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的目标。五是要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特别是石漠化严重地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帮助他实施转移就业。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的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农民转移为城镇居民,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异地致富。六是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旅游)则游的原则,注重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石漠化综合防治的新途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石漠化范文篇3

[关键词]休闲农业;生态治理;乡村旅游

如何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治理、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发展休闲农业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以云南省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案例,介绍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介绍

滇黔桂石漠化贫困区是我国14个连片特殊贫困地区之一,而西畴县是最典型的石漠化贫困县,山区面积占99%,石漠化面积占75.4%,是集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边(边疆)、穷(贫困)、山(山区)和战(原战区)六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被澳大利亚岩溶专家称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之路,改变“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的现状,西畴县委、县政府在兴街镇三光片区800hm2范围内开发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核心示范区,围绕“山、水、林、田、路、村、产业、扶贫、机制”等内容,重点实施“生态修复、水利设施、农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机制建设”八大工程,全力打造成集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五小水利、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统筹发展、民族团结于一体的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西畴县创造了“山顶戴帽子(天然林保护)、山腰系带子(退耕还林)、山脚搭台子(坡改梯)、平地铺毯子(高标准农田治理)、入户修池子(沼气池和小水池)、村庄移位子(移民搬迁)”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模式以及“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经过多年治理,三光村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石漠化治理、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西畴精神学习实践的示范区。333.33hm2以猕猴桃为主的高端水果种植园已经开始挂果;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获得3A景区挂牌,成功申报为国家石漠化公园;乡村风貌治理使乡村变得干净、美丽、宜居;西畴精神展览馆已成为西畴精神的学习传承实践基地。因“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而得名的三光村,已顺利脱贫,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2万元,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三光村变成“群众聪明、干部清明、前途光明”的“三明”村,石漠变绿洲、石窝成桑田,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水土留下来、姑娘嫁进来”的美丽蝶变。

2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特点

2.1发展高端水果产业。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核心示范区引进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高端水果产业,核心区流转土地超333.33hm2,按照“产业园区+旅游基地”、四季有水果、月月有鲜花的理念进行开发建设。示范区引进猕猴桃品种14个,种植猕猴桃233.33hm2,发展主栽品种6个,实现了8—11月均有猕猴桃采摘。同时,示范区建设了配套的冷库、包装分拣线、田间市场、猕猴桃观光走廊、猕猴桃科技展示中心和猕猴桃科普文化馆等产业链设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猕猴桃盛产期,将年产猕猴桃5000t,产值过亿元。除猕猴桃外,还发展了桃、李、梨、柿子、枣子、桑葚和柑橘等多种水果,3月采摘桑葚,4月采摘樱桃,5—6月采摘桃子和李子,10月采摘梨,12月采摘柿子,基本上实现全年有10个月的水果采摘期。水果全部采用绿色和有机标准进行种植,达到一流水果品质,让客户愿意亲近果园、放心享受高品质水果。在发展水果产业的同时,示范区注重观花植物搭配种植。水果本身具备观花效果(如桃花),边角地和路边种植樱花、三角梅、四季玫瑰、芍药、金银花、蓝花楹和万寿菊等观花植物,形成了地里有水果、田边地角和路边有花卉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区[1]。2.2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把果园建设成生产园、观赏园、采摘园、科普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建设配套旅游设施和旅游观赏项目。2.2.1万亩石漠梯田。石漠化治理的一大成就是炸石、垒埂,建设“三保”(保肥、保水、保土)梯田台地(见图3)。大规模用石头垒成的石埂梯田,是具有震撼力的景点。西畴县的梯田石埂(约5万km)可以绕地球1圈,是世界奇迹之一。文山人称“红河有哈尼梯田、文山有石漠梯田”。图3石漠梯田2.2.2上山栈道。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建立了3处上山观赏栈道(见图4),一处为观赏33.33hm2桃花、梨花、李花;一处为近距离观赏园区猕猴桃;一处为最高点,观赏园区全景和欣赏雾海、日出、日落。2.2.3涂鸦基地。园区整理出来一片石头区域,各种石头和石壁林立,适合游客刻画涂抹,专供游客涂鸦。2.2.4园区观光文化走廊。园区建设了640m的猕猴桃文化观赏长廊(见图5),穿猕猴桃园子而过,用石柱、雕塑点缀,布置西畴县农科文化知识和三光片区介绍展板,使游客边走边欣赏边学习。2.2.5猕猴桃科技中心。园区建设猕猴桃科技中心,包括检测化验室、智能化管理中心、专家工作站、产品展示中心和分选包装生产线等,在进行园区管理生产的同时,让游客可以通过观光走廊进行参观,向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管理和产品生产管理过程。2.2.6猕猴桃科普文化。猕猴桃是一种新型水果,许多人并不了解猕猴桃,为加强宣传和科普,让旅客、消费者对猕猴桃有全面的了解,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基地设立了猕猴桃科普文化展厅(800m2),全方位介绍了猕猴桃的起源、分布、生产栽培技术、产品体系、营养价值、科技支撑、扶贫模式、存储方法和食用方法等。在展厅设立了西畴县农特产品展销大厅,让旅客了解西畴县农产品,可以品尝和购买,并配套电商服务,购买后快递送到家。2.3发掘、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花山节”,斗牛、斗鸟是重要的节日活动。三光片区有一个苗族村寨“老黑箐村”,该村结合三光片区旅游打造设立了花山节,建设了活动场所,每年节日期间每天吸引近万人前来参加节日活动。2.4展示脱贫攻坚精神。2.4.1石漠化展览馆。为弘扬“西畴精神”,宣传介绍石漠化治理成就和西畴县脱贫攻坚情况,在基地建设了超1000m2的西畴石漠化展览馆(见图6),并把石漠化展览馆列入文山党校干部培训学习点,由西畴县委党校管理。图6西畴石漠展览馆(西畴精神资料馆)2.4.2西畴精神实践体验基地。在基地开辟了一块西畴精神实践体验基地,游客可以体验挖石头、垒石埂、造梯田、植树造林的艰辛,同时可以从事农事体验活动,给猕猴桃施肥、浇水、绑枝、拔草和采野菜等。2.4.3西畴精神讲习所。园区规划了一个占地4.67hm2的西畴精神讲习所,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2.5开发游客参与的体验活动。基地开发游客参与的活动内容,如举办水果采摘活动、采三七花、挖三七、捡鸡蛋等。2.6引导群众参与。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农村旅馆、农家乐、特色商店等。目前,三光片区已有旅馆4家、接待房间100余间、农家乐6家、特色小商铺10余家。2.7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政府整合资金开展了农村风貌整治,三片区核心区6个村的农村房屋统一铺设小清瓦、进行黄色外墙粉刷,整修村庄道路,加强村庄绿化,把村庄打造成美丽、干净、有文化特色的新农村[2]。

3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市场化运作不到位。随着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国家石漠化公园批复、3A景区挂牌、千亩猕猴桃投产,三光片区已具备较多旅游亮点和旅游资源。文山浩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文山浩弘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三光片区的旅游开发经营公司。但由于多种原因,旅游公司处于初建阶段,没有开展经营工作,游客自发前来、自由活动,无专门公司组织、服务、引导,也没有实行收费。3.2旅游产品缺乏。前期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村庄整治、农业产业开发,没有专门开发旅游产品,现有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留不住旅客,如缺少玩乐产品、中高档住宿产品等。3.3服务管理不到位。三光片区旅游公司还没有开展经营活动,对旅客没有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4西畴县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4.1继续完善旅游设施。按照景区的基本要求,完善旅游设施,如主要完善旅客接待中心、治安亭、大门,加强旅游标识标牌建设,为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3]。4.2增加旅游产品。由于西畴县地处比较偏远,旅游业刚刚起步,当前阶段应以吸引本地游客为主(文山州430万人)。开发一批旅游产品,使本地旅客能带孩子亲近自然、带老人呼吸新鲜空气等,方可使本地旅客经常性光顾,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还想来。因此,要打造儿童游玩设施、餐饮住宿休闲设施(如半山旅馆)、体验活动设施(如露天烧烤、热气球、溜索等)、野营营地设施等[4]。4.3实施龙头企业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旅游投资公司参与等多种模式,启动旅游公司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活动,实现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带动当地旅游发展。4.4按照4A级景区标准建设国家石漠化公园已经获得批准,要及时按照国家石漠化公园的规划,开发建设国家石漠化公园;按4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争取4A级景区挂牌[5]。4.5与文山大旅游结合。积极融入文山大旅游规划,把三光石漠化休闲农业景区作为文山重要的旅游节点,规划普者黑、西畴三光、麻栗坡老山、天保口岸和广南坝美的文山旅游大环线。4.6景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同步实施。兴街镇作为文山第二大小城镇,今后是重要的交通交汇点,沿边高速(猴桥—富宁)与文麻高速交汇,沿边铁路也过兴街。兴街镇离三光核心区仅仅7km,把兴街规划好、建设好,才能更好地支撑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玲.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9(22):64.

[2]陈先吉.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问题的思考: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84-86.

[3]乔维德.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路径[J].滨州职业学院通讯,2019(Z2):75-77.

[4]乌兰.基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政府职能[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9(6):105-111.

石漠化范文篇4

一、贵州地区石漠化成因分析

(一)岩溶生态环境本身具有脆弱性

贵州省石漠化的面积和程度居全国之首。贵州地处岩溶生态脆弱区,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绝大部分区域属于易淋溶区域。按照石漠化的程度进行区分,贵州省的石漠化土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在石漠化分布区,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平方公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平方公里。全省石漠化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县就有48个。[1]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固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在脆弱的生态环境背景下人为干扰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土地越贫瘠越开发,越开发越贫瘠,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石漠化的面积逐步增长。

(二)人为活动的干扰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

人为活动的干扰主要表现为对岩溶区植被的破坏,过度樵采、乱砍滥伐,陡坡开垦,使得贵州地区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不堪一击。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增长快,经济却较为落后,人地矛盾突出。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惜过度开发土地资源,陡坡开垦造成了植被的破坏和水土资源的流失,加速了石漠化的程度。此外,人地矛盾日益激化,为了满足生存发展需要,过度樵采,以乱砍滥伐的方式掠夺资源,造成岩溶地区植被破坏。已经破坏的植被难以在短期内修复,脆弱的地质条件加上温润的气候环境,造成雨水侵蚀力强而植被修复缓慢,成土缓慢的格局,加剧了石漠化的程度。

二、贵州地区防治石漠化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立法缺失

我们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但是在这些法规中并没有规定石漠化治理的方式。石漠化问题加剧了区域贫困,使得整个西南岩溶区域的经济发展滞后,贵州石漠化面积最大,严重阻碍了贵州经济发展。为解决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国务院批复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根据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贵州省颁布了《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但是,这些规定在效力层次上较低并且缺乏体系化,立法缺乏针对性,环境保护法律零散单一,并未针对日益严重影响生态维护、经济发展的石漠化问题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制。此外,这些规定虽然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总原则,但是在实际防治石漠化中缺乏具体的适用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石漠化防治资金的运用和监管及违反防治石漠化法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随着石漠化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立法空白的问题日益凸显。

(二)缺乏防治石漠化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监督管理体制能够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只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督促防治石漠化中的相关行政主体履行其职权和职责,把防治石漠化的效果落到实处,阻止贵州地区石漠化面积进一步扩大。但是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防治石漠化的规定过于原则,没有明确规定防治石漠化的主管、监督管理机关的职权和职责,在防治石漠化过程中,这使得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多头管理,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的问题日益彰显。第二,没有完善的防治石漠化信息公开机制。我国目前已初步确立了信息公开的机制,这对于督促行政主管机关履行职责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石漠化预警、治理、资金运用的信息公开机制。第三,没有建立健全防治石漠化责任追究制度,这使得防治石漠化的效果不能落到实处。

(三)未形成完善的环境补偿机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补偿性征收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确立了生态补偿的原则,一些省市也确立了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调节生态环境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战略定位。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仅有对生态补偿的原则性规定,并不能满足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需求。在实际操作中,针对石漠化区域生态补偿问题,并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生态补偿的标准、数额和方式,这就会造成补偿标准随意性大,补偿不到位。此外,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脱节补偿方式单一,标准偏低,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生态保护者的积极性;而补偿资金使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考核体系,也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三、贵州地区防治石漠化法律机制的构建

(一)立法

贵州地区石漠化造成了植被破坏,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阻滞了地区经济发展,加剧了地区贫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突出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石漠化防治力度,提高单位面积治理补助标准,到20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全面覆盖工程小区”的战略定位。只有构建完善的防治石漠化的法律机制,才能控制石漠化蔓延的速度,修复生态环境,促进贵州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笔者建议应尽快出台防治石漠化法律,以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预防机制为主导原则,以法律的方式明确规定相关主体在防治石漠化过程中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完善责任体系,规定破坏环境、加剧石漠化现象主体的责任,使得法律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此外,居住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具有分散、分布面广的特点,应在制定防治石漠化法律中汲取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中优良的部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得制定的防治石漠化法律易于被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遵守,增加法律对当地文化的吸收、融合及转变,增加法律的适用性,使得防治石漠化法律的实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通过信息资源的利用,信息成为决策中最重要的依据。确立信息披露制度对于督促石漠化防治中所涉及的相关主体严格履行其责任具有积极作用。信息公开包括了贵州各地区石漠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石漠化灾害预警与处理办法,石漠化防治资金的投入,石漠化防治效果报告,与石漠化防治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最新的有效防治石漠化的技术和项目。相关行政机关应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防治石漠化信息系统,利用这一平台整合防治石漠化中的各类信息,确立防治石漠化的数据库和石漠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信息公开一方面是确立了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的配套保障了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使得防治石漠化资金落到实处,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积极履行防治石漠化的职责,及时解决防治石漠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防治石漠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使得石漠化防治中的相关利益主体了解石漠化防治的法律和政策,便于有效防治石漠化技术和项目的传播。

(三)建立健全防治石漠化责任追究制度

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不仅使本地区的经济难予发展,更是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监督机制的确立,可以督促石漠化防治中的行政主体积极地履行职责,将防治石漠化的效果落到实处,因此,建立健全防治石漠化责任追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石漠化地区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石漠化防治规划确定的石漠化防治任务,逐级签订石漠化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石漠化防治年度目标和任期目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2]到期后石漠化监督机关应该核实石漠化治理的效果,对于没有达到石漠化预期治理效果的,应该责令其整改。石漠化防治监督机关需要对整改后的石漠化治理区域进行再次评估,如还未达到责任书中所确立的目标,相关人员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石漠化范文篇5

一、目标与任务

(一)检测目标

全面查清我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动态变化原因,更新石漠化土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编制并提交石漠化监测图斑因子与图形调查成果数据,为国家及地方制定石漠化综合防治政策和有关规划,推进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任务

1、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规定,结合区特点,以镇为基本单位,调查的石漠化土地的面积、程度、分布情况。

2、掌握监测间隔期内全区石漠化土地的动态变化及演变情况。

3、掌握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进展情况,对工程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为国家和地方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4、深入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岩溶地区石漠化过程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与技术措施。

5、更新我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地理信息数据库(与上期相对应),进一步完善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信息管理系统。

二、监测内容与范围

(一)监测内容

1、石漠化土地状况。包括监测市域内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面积、程度和分布现状,以及动态变化情况。

2、石漠化土地演变评价。对监测区域内石漠化演变情况、演变原因进行分析、评价。

3、土地利用状况。包括监测区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现状和动态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

4、植被状况。包括监测区内植被种类、起源、生长状况、主体植被盖度和植被总盖度。

5、土壤状况。包括监测区内岩溶地貌、母岩、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层厚度等。

6、石漠化治理状况。对监测区内治理石漠化采取了生物、工程和综合措施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没有采取治理措施的提出建议采取措施。

(二)监测范围

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范围为:板桥镇、泗渡镇、高坪镇、团泽镇、董公寺镇、高桥镇等六个镇。

三、组建工作机构

我区岩溶地区第二次石漠化监测工作在市林业局的统一部署、安排下,组建区级石漠化监测工作机构,承担并完成我区第二次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任务。成立区石漠化监测领导小组。

四、监测工作程序

(一)监测工作技术准备

1、落实调查工组数和人员(工组长、组员)配备。

2、落实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建立、数据录入与统计、图件制作、监测报告编写等专业人员及技术负责人。

3、明确技术分工与合作事项。

4、收集监测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气象水文资料。

5、购置必要仪器、工具。

(二)开展技术培训

依据《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技术规定》和《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调查)实施细则》,对所有参加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所有参加监测工作的人员全面掌握监测工作的技术标准、操作方法与成果要求。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相关专家指导技术培训、做石漠化监测专题报告。

1、实施单位:由区石漠化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

2、培训人员:全区参加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

3、培训目标:保证参加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人员,严格掌握技术标准,熟悉监测工作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精度,保证监测工作质量,提交合格监测成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岩溶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三)图斑规划及外业调查验证

在建立解译标志的基础上,按照技术规定图斑区划条件和要求进行变化图斑区划,并到现场进行验证和调查,修订图斑界线,填写各项调查因子。

区林业局负责完成本辖区图斑区划及外业调查验证、图斑因子调查表填写、质量检查;辖区图斑数据库与图形库数据录入、逻辑检查;没有条件完成本辖区图斑区划及外业调查验证与数据库建立的市辖单位,由市级石漠化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实施单位,组织技术力量完成。同时接受上级监测机构的监测质量抽查与验收。

(四)监测成果与成果汇总

1、监测图斑因子数据汇总。以区为单位进行监测图斑调查因子数据录入,提交区级石漠化监测图班监测因子县级数据库。

2、监测图斑图形数据汇总。以镇为单位进行监测图斑图形数据汇总,由区林业局进行区级监测图斑图形数据库汇总。

3、区级监测报告。在完成监测图斑因子数据与图形数据录入工作基础上,编制区级石漠化监测报告。在区级石漠化监测报告和质量检查报告的基础上,编写《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报告》,报请市林业局石漠化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区级监测成果进行评审,并按规定程序上报。

五、区级成果的提交

(一)区级监测成果

区级监测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直接向市级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成果内容包括:

1、区级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遥感解译标志库(含影像、照片)。

2、区级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各类面积统计表。

(1)石漠化监测因子调查表

(2)土地利用情况统计表

(3)石漠化治理情况统计表

(4)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完成情况统计表(1)

(5)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完成情况统计表(2)

(6)气象因子调查表

(7)水文情况调查表

(8)社会经济情况调查与统计表

(9)石漠化状况及程度分行政单位统计表

(10)石漠化演变类型分行政单位统计表

(11)石漠化状况及程度分地类统计表

(12)分土地使用权统计表

(13)分植被综合盖度统计表

(14)分石漠化治理措施统计表

(15)分石漠化变化原因统计表

(16)石漠化状况动态转移表

(17)石漠化按行政单位动态变化统计表

3、区级基本图和石漠化状况分布图、石漠化程度分布图、石漠化动态变化分布图、石漠化演变类型分布图等专题图件。所提交图件图幅以A0幅面为准(以光盘为介质提供),提交岩溶地区shape格式的地理信息图形数据库。

4、区级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报告。

5、区级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总结。

六、质量管理

为了统一全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调查成果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保证石漠化监测成果质量,按照国家“建立‘三查一验’的检查验收制度”要求,落实调查工组自查,做好省级和部级质量抽查,确保一次性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成果质量验收。

检查验收方法、内容及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技术规定》(修订),按照《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调查)实施细则》进行操作,确保监测过程执行技术规定,严格掌握标准,做到界线区划准确,调查因子全面、数据正确。

七、工作进度安排

进行技术培训,由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专家负责培训;完成外业调查及外业调查成果审查;完成调查成果数据录入和图纸制作等内业成果,并接受市检查组验收;12月底完成区级数据汇总及调查成果上报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障

成立专业技术组。本项目涉及林业、生态、地质、土壤、地理、信息等多个专业学科,技术内容丰富,按专业不同,在项目责任制的基础上,成立因子调查、录入统计(数据库)、区划制图(图形库)、分析报告等专业技术组,每个专业组重点负责项目相关内容的过程指导、质量控制与省级质量验收,并接受部级检查验收。

(二)质量保障

1、制定质量管理办法。为确保我区石漠化监测成果质量,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参加石漠化监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分别明确任务,落实质量责任,分级落实责任制度,制定《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办法》,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检查与核查,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监测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成立区级石漠化监测工作专家指导组。由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队长梁晓林任组长、主任工程师吴远由等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分别深入到各工组现场指导。

3、组织区级石漠化监测成果专家初审。由区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地石漠化监测成果进行初审。

(三)人力组织

1、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负责协调本辖区石漠化监测工作区质量检查和配合市级验收与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与图形库建立。

2、区林业调查规划队负责本级石漠化监测外业调查、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图形制作、调查报告编制等,向市级石漠化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本级石漠化监测成果。

石漠化范文篇6

在全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年6月14日)郭永祥同志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前不久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沙治沙大会精神,做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这是我省召开的第一次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专题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并为全省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省林业厅组织环保、畜牧、气象、水利等方面的专家分赴阿坝州、甘孜州,历时近一个月,行程数千公里,对川西北沙化土地状况进行了多学科综合考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刚才,省林科院王金锡研究员代表考察队作了川西北沙化问题科学考察报告,若尔盖县、筠连县分别介绍了他们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情况,永昌同志就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了全面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土地沙化是世界性的环境灾害,全球约有9亿人受到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沙化土地分布广、面积大的国家之一,沙化土地分布于包括我省在内的30个省区市。到*4年,全国沙化土地达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虽然我国土地沙化趋势总体上得到遏制,但局部地区仍在继续扩展。严重的土地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沙化也是我省面临的一个严重生态问题。目前,我省有沙化土地91.43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9%,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0.5%。我省沙化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北地区,涉及甘孜、阿坝州的31个县,沙化土地达74.5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面积的81.5%。我省沙化土地占全省幅员面积的比重和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比重虽然不高,但由于我省特别是川西北地区生态区位特殊,而且沙化扩展和蔓延的趋势严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大局都会带来重大影响。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加强防治工作。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土地沙化给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若尔盖县沙化已使30个村庄和30公里公路受到危害,每年经济损失达871万元。个别地方的冬春季节,一连数日黄沙漫天。风沙加剧的时候,农牧民的房顶一夜之间就被压上厚厚的一层沙土,有的住房和牲口棚甚至被压坏,还有的公路被覆盖,导致交通中断。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农牧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增收更是十分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普遍滞后。而且由于可用于放牧的草场越来越少,争夺畜草的纠纷增多,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沙进人退,作为农牧业生产基础的耕地和草场资源损失越来越大。目前,川西北地区基本失去生产力或生产力极低的中度到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达23.12万公顷,相当于我省内地两个中等县的幅员面积。如果这种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农牧民群众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不仅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而且会最终影响到全省可持续发展大局。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是独特的生态区位赋予我省的重大使命。我省沙化土地虽然发生在局部,但是危害在全局。首先,川西北地区地处长江、黄河上游,是两大母亲河重要的水源地。如若尔盖湿地每年为黄河上游提供30%左右的水量,有黄河“蓄水池”之称。土地沙化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直接威胁到两大母亲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川西北地区地处高海拔地区,在季风的作用下,沙尘输送距离更远、扩散范围更宽。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川西北地区沙化是我国北方日趋严重的沙尘暴的启动源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乃至首都北京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再次,川西北沙化土地还侵蚀沼泽湿地和河流,造成沼泽湿地的丧失和河流的改道甚至消失。若尔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泥炭资源远景地质储量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41%,在全世界湿地保护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已经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关注。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独特的地理区位、特殊的地质条件、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也有草原鼠兔危害等生物因素,还有经济社会因素和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对于我省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据考察分析认为,不恰当的人为活动是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一是超载过牧。仅以若尔盖县为例,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86.5万个羊单位,*5年实际载畜量达到328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高达76%。二是滥采乱挖。阿坝州若尔盖、红原、阿坝等县是虫草、贝母主产地,每年采收季节数万人在草地上采挖药材,草地被挖得千疮百孔,局部地方甚至寸草不存。三是破坏湿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增加草场面积,若尔盖县、阿坝县在沼泽里开沟放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并迅速向沙漠化发展。四是机制缺陷。草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没有得到及时推行,牧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不高,草地长期处于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状态。因此,要从根本上遏制川西北土地沙化的趋势,就必须减少人为破坏,把人为活动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和范围之内。当前,我们正处在防沙治沙工作十分关键的时期。从我省土地沙化现状和演变趋势看,一方面,川西北沙区主要是露沙地,沙化的潜在危险性很大,近十年来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增长很快,沙区呈现出扩展和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沙化土地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重度和极重度居次,具备抢救性治理的条件。如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局面,并最终治住沙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错失良机,导致沙化不可逆转,犯下不可改正的错误。从机遇和条件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本的治国方略;各级政府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防沙治沙的物质条件正在改善;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更加关注和支持,防沙治沙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沙区农牧民群众深受沙化之苦,改变面貌的愿望强烈,是我们搞好防沙治沙最坚定、最强大、最持久的力量源泉。除土地沙化外,石漠化也是我省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据*5年监测结果,全省有石漠化土地77万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73万公顷,涉及10个市州46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川南和川西南地区。石漠化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地退化,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石漠化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从今年起将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区市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全省各级政府特别是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的政府,一定要清醒认识土地沙化和石漠化的严峻形势,以对人民、对国家、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作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事来谋划,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来部署,作为解决沙区和石漠化地区民生问题的实事来推进,抓住目前难得的机遇,用好各种有利因素,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二、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科学防沙治沙、综合防沙治沙、依法防沙治沙”的方针,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注重改善生态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注重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注重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沙区生态安全体系,加快沙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逐步缩小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差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尽快使仍在扩展的土地沙化趋势得到遏制,尽快使沙化地区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尽快使沙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10年,我省土地沙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力争使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不再增加,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不再增加;到2020年,全省50%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中度、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0%以上;到2030年,全省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全面治理,林草植被显著增加,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针对我省沙化土地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特别是针对不恰当的人为活动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封禁保护。川西北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防沙治沙应首先着眼于“防”,特别是充分发挥自然修复的作用,加强封禁保护。这是最现实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在我省近年来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中,这个措施已经显现出巨大效力。川西北地区各级防沙治沙规划,要划定封禁范围,明确四至界限。在划定的封禁范围内,禁止一切破坏植被的活动。在牧区,要继续推行轮牧、休牧和围封禁牧制度,推行舍饲圈养和集中育肥。在生态状况极其恶劣、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生态移民。要妥善安排好因封禁保护受到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使他们退得出、稳得住,能逐步致富。(二)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超载过牧、乱采滥挖等过度的人畜活动,是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要从源头上控制土地沙化,就必须调整牧区产业结构,减少资源和环境荷载,以调促防,以转促治。要引导牧区群众改变传统放牧习惯,通过大户集中养殖、增加圈养比例、改变畜牧品种、建设人工牧草基地等措施,提高畜牧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牧畜的商品化率。合理利用草场资源,以草定畜,控制超载过牧。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沙区设施农业,切实改变一些地方滥开乱垦、粗放经营的做法。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替代能源,减轻沙区生活用能对植被资源的依赖,防止滥樵滥采破坏沙区植被。(三)积极开展工程治理。国家投入我省的防沙治沙工程主要有若尔盖试点项目,以及与防沙治沙关系直接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对这些工程一定要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效益。在我省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省政府也将挤出一部分资金,在甘孜、阿坝各选择一个县进行防沙治沙试点。在立足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川西北沙化地区纳入全国防沙治沙工程范围和重点治理区域,尽快启动实施;将川西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治理保护地区,参照“三江源”保护建设模式,加大投入建设力度,实行综合治理。各地特别是沙化重点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项目资金,探索有效的防治模式,建设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的生态保护系统,形成有效的生态屏障,实现人进沙退的治理目标。(四)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把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的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特别要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项目。川西北高原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有广袤的草原、连绵的雪山、独特的民族风情。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五)强化科技支撑。防沙治沙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把科技进步贯穿于防沙治沙的全过程。认真吸取在沼泽里开沟放水加剧土地沙化的教训,采用科学的防沙治沙方法,提高防沙治沙效果。规划的制定要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和各地实际。规划的实施要科学,严格按照程序和规范办事,防止人为决策失当。加强科学研究和推广示范,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防沙治沙新技术,引进和推广适宜沙区的植物新品种。建立健全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特别是农牧民群众的技术培训,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掌握防沙治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六)建立健全法规体系。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贯彻执行《防沙治沙法》,完善防沙治沙法规体系,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省里要尽快研究制定《*省〈防沙治沙法〉实施条例》和《*省湿地保护条例》,建立健全沙化监测和预警制度以及土地沙化责任追究制度。民族自治地方要将防沙治沙作为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监督机制,明确执法责任,坚持严格执法,加大对破坏沙区植被、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保护植被的意识和履行防沙治沙义务的自觉性。(七)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省省情,能够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制定、实施“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措施,允许治理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认真执行防沙治沙税收优惠政策,继续通过财政贴息等途径加大对防沙治沙的信贷支持。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纳入公益林管理的沙区森林资源给予合理补偿,对治理后的沙化土地被征占用或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封禁保护区的给予经济补偿。有关方面要积极研究设立省级生态补偿基金,同时争取把我省纳入国家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石漠化治理工作,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研究和编制规划,制定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突出重点,尽快把石漠化扩展的势头控制下来,并使具备治理条件的石漠化土地逐步得到治理。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工程,采取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把石漠化治理与改善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与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参与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宜宾市近年来在石漠化地区大力发展岩桂等乡土树种,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认真推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石漠化治理,治理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和流转,切实保障治理者的合法权益。国家今年将在我省启动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凡有工程建设任务的地方,一定要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为全省的治理工作提供经验。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沙化和石漠化地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上的决策部署上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切实把这件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一要认真落实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政府负责制。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负总责,并纳入目标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思想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落实到位。这次会上,省政府已与防沙治沙重点地区的甘孜、阿坝、凉山州政府签订责任书,这3个州政府也要与沙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沙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防沙治沙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各地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上的部署,认真编制本地区的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并分解到年度、细化到项目、落实到地块,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完成。二要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林业部门作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和助手。发展和改革部门要把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农业部门要采取改田改土、良种良法等农业综合措施,改变传统耕作习惯,减少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畜牧部门要指导、组织农牧民建设人工草场,调整畜牧结构,控制载畜量,发展现代畜牧业。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沙化和石漠化地区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推广现代节水技术,搞好水土保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国土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和业务支持。环保部门要切实做好沙区和石漠化地区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定环保措施,加大环保力度,防止造成新的环境破坏。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干旱、沙尘暴等气候趋势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提出建议,搞好气象服务。三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切实加强国土荒漠化的警示教育,大力开展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宣传,增强全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进一步发挥沙区和石漠化地区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作用。对在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的浓厚氛围。同志们,搞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搞好我省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工作,为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谢谢大家。

石漠化范文篇7

在喀斯特山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及其脆弱,决定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苏维词[17]、杨胜天[18]通过研究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指出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易损性强、环境与人口容量小、稳定性低、变异敏感度高、承灾能力弱、自然恢复速率低等特点。覃小群等[19]通过评价广西岩溶县的生态环境,指出喀斯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王世杰[20]等则从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背景、演化与治理角度出发,指出石漠化过程具有区域性、渐发性、潜发性(隐蔽性)、生态破坏性、难恢复性(严重性)等特点。万军[21]、李阳兵[22]等更是指出,石漠化区域贫困人口集中,人口压力大,经济落后,土地退化严重,人地矛盾异常尖锐,部分地区已经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和发展的可能性,粗放式发展经济、掠夺式开发资源,导致其处于“岩溶生态环境破坏—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中。如何有效开展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针对当前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任务重、难度高与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问题突出等矛盾,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消除贫困、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苏维词等[23]指出,要就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及产业化技术、石漠化治理关键技术等与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开展攻关研究、技术创新、技术集成等工作;李先琨等[24]则提出要抓好实验示范区的示范建设,树立样板,推广成功模式。熊生平[11]提出要确定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对石漠化过程的正负面影响和各自的贡献率,朱文孝等[25]则着重指出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建立适合于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模型,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

至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呈现,到现在已经从定义、测算方法、模型、指标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已成功运用于环境、农业、交通、化工、建筑、水利等领域。本文选取经济、环境、农业、林业、畜牧业、水利等行业研究的科技贡献率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反映当前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石漠化综合治理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贡献的前沿理论。科技贡献率的测算经历了测算方法建立、对模型进行修改、完善三个阶段。在测量方法创立阶段,1927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26]首先阐述了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关系的生产函数理论和方法,用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新增产值的贡献,但不能直接计算出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后来又研究出现CES生产函数、VES生产函数、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在修改阶段,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洛[27]对生产函数做出了重大改进,将科技进步纳入生产函数方程,在中性生产函数假设下推导出增长速度方程,定量分离出广义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完善阶段,丹尼森、乔根森[28]等将资本与劳动进一步划分,并且将索洛剩余中可以测度的因素进一步明确出来,从索洛剩余中剔除,使索洛余值越来越小。1978年,著名的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29]、库伯、罗兹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此以后,国外对于科技贡献率的研究相对淡化,然而国内则处于起始阶段,而且此后的研究大多基于计量方法的运用展开的,创新成果较少。对于科技贡献率的认识,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各观点相互补充,完善了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理论。狄昂照[30]提出科技贡献率测算与其计算使用的数据不可分割;庞智强[31]则指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展开,而不应是全部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介于[0,1]之间。杨少华等[32]认为在测算过程中,应把劳动、资本的产出弹性作为一个动态指标来测算,定量地评价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陈颖等[33]提出单纯地分析和比较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不能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质,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许平祥等[34]通过研究指出各个指标只能做到反映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平均效果,不能反映某项具体的政策或技术措施在短时间内的效果,再者,科技进步指标反映的是趋势而不是状况。在科技比较发达地区,科技贡献率反而会低。丁兴烁[35]针对当前测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运用因素分析法构建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科技贡献率的影响程度,可以分析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寻求提高科技创新贡献效应的途径。在基于环境、农业等视角的科技贡献率测算中,张应禄[36]提出仅从纯科技的角度认识这个概念会产生严重的误解,不切实际地使用这个词也会产生严重的偏差。梁俊芬[37]认为农业、林业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仅给解释变量的设置带来困难,而且使模型自身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程智强[38]、魏邦龙[39]、徐保根[40]、卢亚丽[41]等提出在测算过程中,由于对方法的理解不同,加之对原始数据处理不当,使得同样数据资料,产生的测算结果也会不同,为此应把政策、天气作为影响因素加以考虑,而且,测算目标不仅在于经济效益,还在于生态效益。随着科技贡献率研究的深化,研究行业从经济向农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拓展(表1)。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评价

科技贡献率的测算,需要以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的研究作为支撑。经过长期的研究,岩溶石漠化治理的效益评价基本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尚未有一套取得普遍认可的、成熟的、适合于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评价的体系和方法[11]。对石漠化的评价大多为基于统计学的现象调查,评价指标繁杂、获取数据难度大、实用性不强、各因子之间相互交错、信息层次不清[58],使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综合效益与实际状况可能出现偏移。而且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首要目标是生态环境改善,在工程开展和实施工程中,部分工程不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各研究领域的科技贡献率测算研究大多以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为基础,把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目标。而且还没有一套测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综合效益的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和模型[46]。科技贡献率测算过程中以直接经济产出作为唯一产出目标,会使测算结果偏小。在数据获取时,属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范畴的社会经济数据获取困难,把生态效益折算为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今后需建立和完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社会经济数据库,健全石漠化防治综合效益监测体系,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石漠化范文篇8

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数据显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已达153.2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5%;坡耕地面积为282.83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4%,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1.9%,而这些地区又是著名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广西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桂中、桂西北、桂西南和桂东北,桂东南分布面积最少。其中,广西著名旅游景点桂林山水旅游区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作用的影响结果主要有:地表坎坷,土地瘠薄;地下河系发达,地表水渗漏大,径流少;植被大部破坏,造成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十二五”以来,广西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704个,实施面积101万公顷,预算总投资268亿元。为综合治理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广西先后实施了大石山区土地整理、西部生态地区农田整治、桂西五县土地整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和整村推进、“兴边富民”和桂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等,加快推进山、水、田、林、湖、草综合整治,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遏制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守住耕地数量底线。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4—2018年,广西耕地减少面积及减少速度呈逐年下降态势,已连续19年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18年变更调查现状成果中,广西耕地总面积439.39万公顷,比国家确定的广西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436.40万公顷多2.99万公顷,较好地守住了耕地保护底线。质量稳中有升,有效保护了优质耕地资源。2011—2018年,广西耕地质量稳中有升,优等地、高等地面积共49.78万公顷,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国家利用等8.46,总体较好,总体以中高等地为主。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喀斯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根据2018年12月全国岩溶地区第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与2011年第二次石漠化监测结果相比,广西石漠化土地净减39.3万公顷,减少率20.4%,净减面积超过1/5,治理成效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对于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广西采取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为重点,使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典型代表有:广西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共308个子项目,总投资125.56亿元。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由147个子项目组成,预算总投资918.8亿元。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耕地保护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石漠化治理程度亟待提升。广西桂西北岩溶山地山高坡陡,岩溶分布广、面积大、土层薄,其间又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地面崎岖,地表水缺乏,交通不便,土少石多,易旱易涝。地下水埋藏深,土地适宜性较差,土地综合利用率不到70%。坡耕地质量不高。广西坡耕地主要地形为丘陵、台地和山地。坡耕地面积为282.83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64%,主要集中于桂东南、桂西南、桂西、桂北、桂中等地。现有坡耕地中,高等级占9.43%,中、低等级占90.57%。据统计,广西以山地为主的县达38个,占广西总县数的一半左右,石山地区石多土少,土壤及植被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广西山地丘陵占全区陆域土地面积的68.3%,山区、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坡陡谷深,土层浅薄且易被侵蚀,土壤肥力较差,中、低产耕地占77%。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及危害日趋明显,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干旱、洪涝、风暴潮、农林病虫害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压力大。目前,建设占用的耕地大部分为城镇周围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条件较好、土质较肥沃的优质耕地,而补充的新增耕地主要途径是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农村居民点整理以及废弃地复垦利用等,但这些土地多处于低洼易涝、地形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开发出的耕地质量偏低,“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压力大。补充耕地项目与三调成果衔接不畅。广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初步成果显示,耕地流向园地减少耕地总面积占29.01%;广西较多耕地已调查为园地。据统计,现状为水田的耕地,有25%被当地农民改种为旱作物和经济作物,出现了地类认定的冲突与矛盾,对广西已入库补充耕地指标有影响。

喀斯特石漠化山区耕地保护生态建设政策建议

石漠化范文篇9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精神和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的决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大数据、大生态、大扶贫战略行动,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育和弘扬贵州新时代精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推进乡村振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水平,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关岭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的西部,地处珠江上游的北盘江段东岸,整个版图呈斜三角形,国土面积1468.00平方公里。其石漠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5%。境内山脉属乌蒙山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气候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石灰岩植被带内树种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2关岭县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治理与产业扶贫同步推进。具体说来,就是坚持: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2、产业富民,助推脱贫的原则;3、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4、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的原则。

3关岭县林业发展的路径

综合关岭县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气候水文、交通、人口、民族文化、社会经济等实际特点,在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指导下,针对关岭县林业发展提出了以下战略路径:3.1石漠体验带路径。北盘江北岸石漠化体验带国土面积334.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81%。石漠化耕地面积4.82万亩,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4.42万亩。低效林面积8.49万亩,其中树种不适低效林面积7.79万亩。该带立地条件差,多为石漠化土地,土层十分瘠薄,保水保肥能力极差,再加上当地传统的放火烧山习俗,导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该带的旅游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农家乐资源日益增多,旅游业市场前景十分良好。通过建立示范区,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一园4区”,即石漠化治理治理示范区、示范园运营管理区、民俗风情旅游区、配套设施服务区;从而带动整个北盘江北岸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3.2精品水果带路径。董箐水库沿岸精品水果带国土面积366.0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94%。石漠化耕地面积7.36万亩,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积6.47万亩。低效林面积4.98万亩,其中树种不适低效林面积3.06万亩。毗邻黄果树景区,交通区位好,交通便利,运输方便,热量丰富,河流密集,灌溉条件良好,柑橘、黄果、锦橙、樱桃等水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打帮河一带栽植的青芒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效益好,早熟蔬菜和水果发展潜力大。目前该精品水果带由坝陵河花果观光园、断桥百果采摘园、乐安热带风情园等三个主题水果园构成。其在建设过程中整合了“五维合一”的功能体系,即采摘功能、风景功能、码头功能、养生功能、餐饮功能等。通过科学的整合,初步构建起了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现代水果产业体系。3.3顶云刺梨带路径。顶云刺梨产业发展带国土面积283.97平方公里,石漠化耕地面积3.8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地矛盾突出。主要林业经济作物有刺梨、余甘子、晚秋黄梨等,其中刺梨和余甘子可后期加工,产业链长,市场需求高,且十分适宜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为该地区林业发展的突破口。目前该区已有刺梨、余甘子加工厂各一个;应当通过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发展林上林下经济,加大宣传拓展市场等手段促进其发展。3.4普利构树带路径。普利构树产业带国土面积346.12平方公里,是关岭县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也是关岭县产业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普利乡克地村是关岭县扶贫试点。该带的产业主要为关岭黄牛、猪等养殖业,中药种植业,漆树和核桃种植业。针对该区的特点,我们建议应从草本饲料、中药材基地、饲料药材深加工、生态牧场等方面改进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4结语

关岭县从为贵州省的10大重点贫困县之一,石漠化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经济落后。同时,特有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又赋予了它独特的林业资源。笔者认为,从以理论为指导,从上述路径出发,我们就一定能打赢大生态下关岭地区的脱贫战。

参考文献

[1]冯建国.大生态战略行动助力贵州后发赶超[J].当代贵州,2019.3

[2]龙敏.全力推进贵州大生态战略行动[N].贵州日报,2018.12

石漠化范文篇10

0、前言

为配合“广西区域地下水调查与环境地质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考虑到常规地面调查经费严重不足,时间紧迫,调查面广内容较多,常规地面调查难以满足工作要求。决定对广西刁江流域开展环境地质遥感调查工作,工作比例尺为1:10万,利用1998年ETM、TM卫星数据图像作为调查的辅助手段,遥感解译调查的重点环境地质内容是:水土流失、石漠化(岩溶)、内涝与干旱缺水、矿山环境地质等的分布现状。

经遥感调查查明了广西河池市、宜州市、都安县、南丹县等地,环境地质对刁江(中上游)流域造成的危害及分布位置,为“广西区域地下水调查与环境地质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提供依据。

1、环境地质的影像特征

1.1水土流失的影像特征

在TM、ETM影像图上,呈浅红、紫红色,局部夹少量的绿和翠绿色,色彩相对均匀,分布独特并集中,醒目;呈斑块和颗粒纹,以板根状、狭窄的长条状和不规则状为主;水系不甚发育,多以稀疏的单条溪沟为主;分布于峰丛、峰林洼地和硫酸盐岩与碎屑岩山体交换或衔接的部位。地表植被覆盖程度较差,裸露率为±80%。

1.2石漠化(岩溶)的影像特征

在TM、ETM模拟真彩色图像和微机处理图像上,石漠化具有色彩丰富,形状、影纹、地貌等影像特征清晰。

模拟真彩色图像:石漠化呈灰红、暗灰色彩。分布形状呈不规则的棒状,分枝棒状、块体状、具花生壳纹或斑点影纹,以峰林、峰丛、峰丛洼地为主,与实地景观较为接近。

微机处理图像:呈暗红、绛红、大红色彩、分布形状不规则的短棒状,藕节状、块根状、条带状、具桔皮纹、短的垄脊、垄坎、点粒纹影。以峰林峰丛,洼地为主,图像上植被(绿)和石漠化(暗红、绛红)裸露现象反差明显,直观性更强。

1.3内涝的影像特征

在TM、ETM影像图上,呈浅红、紫红色,带翠绿色彩;呈斑块和颗粒状影纹;水系不甚发育,以单条溪沟为主;形状呈狭窄的条带状和不规则状为主;地貌上多为峰丛、峰林洼地。其醒目的解译标志是:洼地周围多有岩溶高峰丛和碎屑岩高大山体环绕,而洼地中仅有一个狭窄的出水口,影像上反映为明显的聚水洼(盆)地。

1.4干旱缺水的影像特征

在TM、ETM影像图上,呈浅红、紫红色,带绿、翠绿色;色彩分布相对均匀,呈斑点、斑块状影纹;水系不发育,局部地段可见单条溪沟;形状呈不规则的狭窄条带状;地貌上多为峰丛、峰林低缓的洼地。其醒目的解译标志是:低缓的洼地中周边多有岩溶峰丛和碎屑岩山体断续环绕,局部地段仅有一些“望天”水塘、水洼分布其中,影像上多数为明显的“田高水低”反映。

1.5矿山环境地质的影像特征

在TM、ETM影像图上,呈浅紫、紫色,色彩分布不甚均匀,以斑块状影纹为主;水系相对发育,如:矿山区域内可见岩溶暗河、分支水系;其次呈不规则块体,长条状。地貌上以碎屑岩山体为主,岩溶地貌仅见于局部地带,其醒目的解译标志是:呈浅紫、紫色的色彩斑块即:“人为采掘痕迹”反映明显。

2、环境地质的遥感调查成果

根据环境地质TM、ETM数据影像特征进行人机交互解译,环境地质遥感调查成果及其分布现状如下。

2.1水土流失的分布现状

针对刁江流域以上13个地段水土流失的情况,经环境地质遥感解译后,利用Mapgis软件进行了面积统计,其结果

刁江流域裸露岩溶与碎屑岩石总面积3601.20km2。有岩溶面积:3051.20km2;石漠化总面积637.79km2。其中,重度石漠化面积:196.83km2、中度石漠化面积:149.93km2、轻度石漠化面积:291.03km2;河流水库,水塘面积:约7.0km2;碎屑岩石面积:550km2。石漠化分布现状和危害范围,见表3。

2.5矿山环境地质的分布现状

(1)TM、ETM影像特征解译成果:刁江流域等地矿山环境地质的情况,经环境地质遥感解译后,利用Mapgis软件进行了面积统计,其结果见下表6。

刁江流域矿山环境地质的面积统计表表6

序号分布地段面积(km2)序号分布地段面积(km2)

11号矿山区域13.5733号矿山区域7.09

22号矿山区域5.45合计35.37km2

刁江流域的矿山环境地质,经环境地质遥感解译发现,相对严重的地段主要分布于矿山区域1-3号等地段。

(2)黑白航片影像特征解译成果:经遥感解译和微机面积统计。遥感解译出:露天开采场(坑)6处,占地499.50亩;废矿(石)堆8处,占地72亩;尾矿(砂)池12处,占地531.00亩;污水池2处,占地18.5亩,开采矿垌8处。

3、环境地质造成的危害

据广西《1:50万广西环境地质调查》及其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并证实,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或种类)造成的危害是有所不同的,下面将不同的环境地质造成的危害简述如下。

3.1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来自:土层减薄,肥力下降,产量降低;毁坏耕地、淹没农田、弃耕减产;淤积河道,缩短通航里程;淤积塘库,降低灌溉效益;水源枯竭,人畜饮水困难等5个方面。

南丹县的甲坪一塘管的水土流失较严重。河池市的五圩、下考、九圩、保平、长老、三旺等乡镇因水土流失而形成的荒山总面积达53万余亩,大于1500亩的成片荒山地百49片。宜州市有崩岭210处、崩沟42条,造成水土流失面积6.9万余亩,泥沙淹埋耕地2000余亩;都安县拉仁、拉烈、板岭。三只羊、百旺、加贵等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乡镇,其面积达92480亩。

3.2石漠化(岩溶)的危害

恶化环境:造成石山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失衡。由于土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草土生长缓慢、植被稀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使石山区人民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造成石山区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失衡。

可耕土地锐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后形成的石质山、石质地、人为恢复困难,破坏土地的生产能力。

水源枯竭:石漠化严重地段,因无植被保水。河溪、库、塘水源枯竭。往往是雨季易内涝,旱季滴水贵如油。

库塘淤积:石漠化区,因水土容易流失,岩土体被流水携带到洼地、水库、坑塘处堆积。淤积造成水库、水塘底部抬高,失去蓄水功能。

3.3内涝的危害

主要造成低洼处耕地或河岸两侧农田被淹,农作物、粮食颗粒无收,甚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局部地区破坏耕地和农田,使河堤岸崩塌、库坝垮塌。

内涝是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在连片的峰丛洼地区。一般是5天内降雨量达500mm以上,或24小时内降雨量在150mm以上就发生大涝。拉烈、百旺、加贵、拉仁等乡是大涝重灾区。

3.4干旱缺水的危害

干旱缺水主要造成的后果是: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粮食因缺水减产或颗粒无收。并且,恶化自然生态环境。

刁江流域在秋旱期内,部分地区一般连续30天无降雨或降水量小于15mm就发生大旱,多年干旱为63%。如:宜州市的龙头、北牙两乡是秋旱重灾区;都安县两年出现一次中旱,3~4年发生一次大旱,多年干旱频率为45~62%,最大是板岭达62%,拉烈为45%。

流域内的峰丛洼地是易旱区。都安县约有275万人饮水困难,其大部分分布在峰丛洼地区。

3.5矿山环境地质的危害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日显突出,废弃矿渣,矸石无序堆放;采空区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坑道突水;选冶过程中尾矿(砂)、废液、废水、废气的排放污染等等一系列恶化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地表环境被污染,侵占和破坏土地,挤占人类生存空间,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4、环境地质的防治对策与建议

刁江流域环境地质遥感解译调查发现水土流失、内涝与干旱缺水明显是以自然因素影响为主;而石漠化和矿山环境地质是以人为破坏自然环境为主要原因。因此,针对环境地质内容,我们提出一些防治对策与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环境地质综合整治时参考。

4.1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1)明确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伟业。提高全社会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的意识。政府部门要继续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唤起全社会对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作的高度重视。

(2)为了加快石山地区的绿化步伐,各地在实施绿色工程中搞好四个结合。一是石山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补植,加快石山植被恢复速度。二是石山造林与扶贫工程相结合,利用扶贫资金增加石山造林的投入。三是石山造林与改燃节柴、沼气池建设等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减少薪柴消耗,保护石山林木植被。四是石山造林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开发,力争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

(3)各地应继续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鼓励广大群众和个体工商户投资退耕还林。同时,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投入资金,加大退耕还林的步伐,保持水土不再流失。

4.2异地安置人口、减轻人口压力

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强调在人多地少裸岩山区,人争口粮和土地是恶化生态环境之跟班,其结果是剥夺自身的生存条件,并妥善有计划的安排贫困群众下山,集中安置帮助他们脱贫。反复做好异地安置贫困群众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4.3调整产业结构

(1)抓好粮食生产,提高自给水平。引导裸露石山区贫困群众转向种养业,以林为主,林牧并举,利用山地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土特产品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板栗、油菜、油桐、山葡萄、八角、玉桂、桑蚕和山羊生产基地;利用天然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业。

(2)大力发展“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使用沼气,解决了农村能源,减少对林木砍伐,为石山区恢复生态环境创造基本条件。

(3)退耕还林,还林的地方,要帮助山区群众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开展竹编工艺和具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共谋生活新出路。

4.4矿山环境地质综合治理的建设

(1)加强《矿产资源法》和有关环保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矿山所在地群众和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这项基本国策深入人心。

(2)依法把好矿业开采登记关,完善矿业项目开发审批制度。矿山生产与环境保护及土地复垦应同步进行,坚决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3)应加强资源再生产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回收率和资源再生量是避免资源流失,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

(4)尽快充实完善各级矿山环保管理机构,努力提高矿山环保监督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对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矿山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矿山环境的监督管理。对矿山环境地质状况做出定期定时报告制度。

(5)增加矿山环保投入,各级政府部门在人、财、物方面要优先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山环保投入应逐年有所增加,矿山环保科研和监测的经费要有正常的渠道,并予以保证,以便从物质上确保矿山环保技术政策的实施。

5、结论

广西刁江流域环境地质问题:水土流失、石漠化、内涝与干旱缺水、矿山环境地质,用遥感技术方法调查尚属首次。遥感技术方法的优势有如下三点。

(1)遥感图像是地物的一种缩影。地物的色、彩、影纹、形状、地貌特征等都是以不同波谱特征形态记录在图像上。因此,图像上地物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时相多。

(2)根据工作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采用目视解译为主,人机交互解译为辅,为提高解译精度和效率,遥感解译过程是在MAPGIS系统中完成,并提取了水土流失、石漠化、内涝与干旱缺水、矿山环境地质等所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