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哲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22:43:00

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哲学观;话语生态属性;意识形态

1引言

生态话语分析产生于全球环境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旨在揭示引起生态破坏和社会不公的话语实践,并积极找寻能够促进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话语实践。其与话语分析的最大不同是生态哲学观的参与。生态哲学观(ecologicalphilosophy,ecosophy)最早由挪威哲学家ArneNaess(1995)提出,指与环境相关的一系列态度,价值和假说。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判断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供参照标准。论文首先阐释生态哲学观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之后将生态哲学观和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进行综合对比,并系统梳理二者关系。

2生态哲学观的属性特征

生态哲学观源于研究者对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科学理解,是生态话语分析的伦理框架,也是用以判断人们的话语实践是否符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重要尺度。无论是分析生态话语还是对话语进行生态分析,均有生态哲学观的参与。通过追溯生态哲学观的形成背景及发展动向,我们认为生态哲学观具有3种属性。一是个体性,即生态哲学观并不是某一群体集体持有的、无意识的观念;而是个体主动、有意识选择的结果。黄国文指出,生态哲学观是“由他们(生态话语分析者)的世界观、哲学观、价值观、伦理准则影响和决定的”(黄国文2017:881)。研究者的生态哲学观不同,其分析和判断语篇价值属性的伦理框架就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因而生态哲学观体现个体差异性。尽管个体的生态哲学观蕴含的具体价值准则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涉及人类与其他生物体及生物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回答。二是科学性,即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并不是随性而为的结果,而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在科学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基础上进行。生态伦理框架的建立需要研究者对现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批判性地阅读,需要仔细观察有益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实践,并广泛吸取积极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理念。之所以突出生态哲学观的科学属性,是因为它在哲学层面分属意识范畴,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会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科学的、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能够引导人们做出积极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选择,也能够助力于解决当下的各类生态环境危机。相反,消极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加剧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后续发展。三是历史性,即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扬弃曾经主流的生态观念之上,并在充分考虑当下生态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起来的。研究者对生态哲学观的选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科技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追溯中国传统哲学与外交理念,何伟和魏榕(2018)在研究国际生态话语时提出“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哲学观的个体性、科学性和历史性特征决定它能够成为生态话语研究的伦理框架和生态评价标准,也是生态话语分析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区别性特征。探究生态哲学观的内涵特征是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的前提。

3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对比

3.1相同点。生态哲学观反映个体对环境污染、资源过渡开发、全球变暖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为生态话语分析提供伦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话语分析也关注话语建构的意识形态特征。意识形态最早出现于法国哲学家DestuttdeTracy所著《意识形态的要素》一书中,旨在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哲学基础。生态语言学继承意识形态最朴素的定义,即认为它是有关世界现实的思想体系。同时也强调,它是“为社会中的某一特定群体所集体持有”(Stibbe2015:23)。生态哲学观与意识形态同属哲学中的意识范畴,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它们的相同点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阶级性。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均受社会阶级的影响,因政治权利,经济地位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别而不同。二者均反映某一特定阶级的观念和价值选择。大众对于生态的认识和了解总是源于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宣传和引导,进而形成长久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也是意识形态起作用的最主要方式。相较之下,对生态价值观的选择只是少数群体尤其是生态语言学者的自发行为。他们往往熟知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且对已出现或是将要出现的生态危机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旦这些少数群体掌握政治权利或是话语权力等,他们所选的生态哲学观就会被广泛传播为大众关于生态的认知,进而成为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观念性。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都是存在于人脑中的观念,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属于意识层面,对社会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形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相反,消极落后的意识形态则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同理,尊重自然、符合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生态哲学观会引导人们进行绿色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实践活动;而忽视自然、违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生态哲学观则会引导人们做出破坏自然、打破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消极的生态选择。同时,意识形态和生态哲学观不断发展变化。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更为广阔的路径和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其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自主性,也使得意识形态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最后是现实性。意识形态和生态哲学观都依托于社会现实,是对现实的建构。Halliday(2003)指出,社会现实是有关人类活动的经验,而经验在本质上反映人类意识与物质的交互作用。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是对人类集体经验的加工。生态哲学观是对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体的关系,以及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建构,表征个体对生态关系的认知。生态话语分析者力图通过研究生态话语来揭示为大众广为接受和默认的意识形态特征,并通过与自身生态哲学观的对比来判断该意识形态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2异同点。尽管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均属意识范畴,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同时也体现相应的阶级意志,但二者在研究视角、在对社会语境和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均表现出较大差异。3.2.1视角不同。意识形态隐性地存在于语篇之中。大众不会对影响自己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意识形态进行反思和选择,正如Fowler(1991)指出,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关系的表达,一般不会被发觉,因为人们将其视作正常的,理所应当的存在。关于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态也是隐性的,是生态话语分析者基于语言学理论,具体分析文本之后将其显化,以便为决策者和大众提供价值参考。与意识形态不同,生态哲学观是显性的,是生态语言学者主动选择的结果。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他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模式。因为没有一种“客观的算法”(Stibbe2015:24)可以决定语篇中体现的意识形态是否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者只能将其与自身所持的生态哲学观进行对比,才能判断语篇的生态属性。3.2.2对社会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虽是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但对社会语境的依赖程度却并不相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集体意识的依赖程度。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给予个人的一种集体意识。集体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做出不自觉的行为。因为它在整个人类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Durkheim1933)。而生态哲学观的形成并不依赖集体意识,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可被反省的个体意识。其目的一方面是用于分析话语的生态属性,另一方面就是影响人类改变现有的不良生态习惯,做出有利于生态系统发展的行为选择。二是对社会情境的依赖程度。意识形态根据其具体发生的社会情境可以做抽象与具体之分。抽象的意识形态是统称,统一指有关世界的集体意识。具体到某个社会情境时,则可以分为政治意识形态、科学意识形态和教育意识形态等(Kress,Hodge1979)。生态哲学观没有抽象与具体之分,因为它只能是具体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态度、观念和价值选择。当某一种生态哲学观为大众广泛接受,并已上升为一种集体意识时,就成为意识形态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即生态意识形态。但目前根植于大众思维里的生态意识形态与生态话语分析者倡导的生态哲学观仍有偏差,这便要求生态语言学家在唤醒大众的生态意识、引导大众进行环保实践等方面做出努力。3.2.3与语言本体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与生态哲学观的另一异同点表现在对语言本体的依赖程度上。尽管二者在形成、传播和起作用的方式上都离不开对意义符号的选择和使用,但前者对语言本体的依赖远高于后者。任何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都离不开对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意识关系的讨论,而客观的物质世界与存在于人脑的意义都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然而,目前学界对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无明显关联。世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并不受语言符号的影响。在Chomsky(2004)看来,意识形态的确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但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并无瓜葛。语言只是符号的集合,就其创造力而言,并不足以支撑或维持意识形态的运行。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部分相关。语言可以用来表征意识形态,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使用都先天具备意识形态特征,某些语言符号的使用可以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Lakoff(1987)指出思维系统可以独立存在于词汇和句法表达外。批评话语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组成和建构世界的一种实践”(Fairclough1992:64),并不是普遍存在于语篇之中,而是当语篇中建构出不平等的阶级地位时才显现。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意识形态的表征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使用也总是体现相应的意识形态。Hasan(2009)指出,意识形态的建构源于意义,而意义表达的主要手段是语言。由此,语言为意识形态的构成和传播提供各种资源。Halliday(2003)进一步论证语言的层级结构,两种不同的体现维度,以及三大元功能使其具备表征意识形态的能力。生态话语分析认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集体意识,首先存在于人脑之中,是一种认知行为。其次,意识形态须借助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发挥作用,并不能独立存在。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Stibbe(2015)对媒体报道中有关生态的概念隐喻及认知框架做出阐释,同时也对建构意识形态的语篇使用策略做出剖析,进而为分析生态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特征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相较于意识形态,生态哲学观与语言的关系则显得疏离,其形成主要源于对生态系统运作规律的了解以及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生态哲学观强调的不是对语言词汇语法系统的有意选择,而是判断话语及行为实践的伦理框架。典型的生态哲学观有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观及深度生态观。可持续发展倡导对资源的使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也不能影响后代人的合理需求。社会生态观认为生态破坏的根源在于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以及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深度生态观鼓励人们通过了解其他物种的深层价值来保护生态系统。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看出,对生态哲学观的探讨始终在实践层面进行。通过反映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生态哲学观旨在说服大众做出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行为选择。

4结束语

生态哲学范文篇2

“生态”的词源可追溯于希腊语的“house”或者“environment”,起初是指家或者人们所处的环境,后来“生态”一词发展成为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性”是人类通过思考做出的合理行为的能力,因此,生态理性即作为有机体的人类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下做出的符合理性的行为能力。按照经济学家的解释,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并非能够直接实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尤其在心智方面还存在着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本性,这就直接导致了人类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往往走向暂时趋利于人类的道路,在不断的试探中总结经验调整自身的行为模式。由此看来,生态理性反映了人类的受动性和主动性在与环境的反复互动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行为能力。国外关于生态理性内涵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德雷泽克认为生态理性指人类与环境构成相互依存和协调的系统结构,并且在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下使系统向低熵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高序的稳定系统结构,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应该合理的控制自身行为,以可持续的方式作用于生态系统[1]。第二,以高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理性是基于生态条件的经济活动的效能限度,它反映的是生态文明时代适应环境的意识形态[2]。吉仁泽等人强调了人类的认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不断发展,并且形成人类做出反馈于环境信息结构的合理行为策略[3]。第三,哈耶克和史密斯认为生态理性体现了人类在自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秩序,而这种社会秩序深深的植根于在此之中的个人,由此影响着人类对待生态系统的行为,它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形塑作用[4]。国内关于生态理性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唐代兴指出现代人类文明所沾沾自喜的由科学理性构建出的新技术革命文化,其直接催生了全球化的生态危机。因此,要应对形势窘迫的生态危机,必须突破科学理性的瓶颈,构建生态理性[5]。种海峰认为生态理性是对人类现代性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即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理性思辨,将人类文明实践引向新的方向,是人类文化理性进步的体现[6]。牛庆燕认为生态理性的思维范式包含三个层面:生态理性是系统有机的思维范式,生态理性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思维范式,生态理性是事实与价值相契合的思维范式[7]。因此,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理性的论述可以看出,生态理性是现代人在认识、完善自身与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约束和指导自我实践活动的自觉意识,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真切眷注。这是一种追求全球生态系统安全的理性,它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智性分析与悟性体验相统一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它遵循最优化价值原则、追求限度性的和谐生活方式。生态理性会引起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广泛关注,并且引导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展开。

二、生态理性、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的逻辑关联

工业革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但是过度追逐资本会导致工具理性的猖獗,并逐步建构成人类社会的主要理性形态,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最终引起生态问题进而引发生态危机。生态环境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根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水、大气、土地等自然资源,但是部分自然资源的增长是极其漫长的过程,当这种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人类发展需求时,就会反向成为人类发展的客观制约因素。应该看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都是基于充沛的自然资源,并且因为环境危机而淘汰的人类文明也比比皆是。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区域起始的人口膨胀导致居住环境恶化,产生土地沙漠化、森林破坏、动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进而直接使该区域的人口急剧下降。因此,和谐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从而让人们反思现有理性形式的可行性,以生态理性为基础思维范式建构的哲学体系推动了全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首先,生态理性指导着生态哲学的思维范式,促使我们对工业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与自然的共同演进中形成的现代化工业文明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生态理性在人类的反思与批判中应运而生,是对工业文明下人类观念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一是哲学自然观的转向,工业革命催生的人类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主从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转变;二是生产范式的转变,即从以现代科学为知识资源的征服性技术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向可再生环境技术转变,最终实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三是发展理念与目标转向,生态理性下人类不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单一效益,而是权衡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抛弃财富至上的价值观念。因此,生态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孕育了生态哲学,促使人类通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反思,为文明的发展方向予以哲学思考。其次,生态哲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之基与实践之源。生态哲学通过哲学的思辨指导绿色运动的开展,又不断的发展生态哲学自身,以至于逐渐走向成熟。从生态哲学的内核来看,它颠覆了传统主客对立的二元论,而是以人与自然共处的有机生态观作为理论核心。生态哲学的发展为我们系统地认识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德国哲学家萨克塞认为,人类在深入探究生态问题之后,逐渐跳出了追逐客观物质欲望的深渊,推动了现代社会人生意义迈向更高境界[8]。毋庸置疑,生态问题关乎人类命运的延续,面对生态问题,就是人类理性深刻思考人何以存在的问题。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对当代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及其前途命运进行深刻反思,在工业文明穷途末路之际,人类必然会重新思考工具理性,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哲学的引导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新的实践路径。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理性和生态哲学发展的价值归宿与最终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能更好地推动生态理性的扩展觉醒、生态哲学的不断完善。西方现性的精神启蒙无不散发着人类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然不再是人类敬畏的对象,而是在人类通往自由彼岸必须要克服的障碍。与此同时,人类对社会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以人类战胜自然能力的强弱为划分,在现性以从必然实现自由的思想引导下,不断刺激人类增强自身控制自然之力,并最终完全实现支配自然。因此,工业文明的思维范式就是工具理性与资本逻辑结合后的无限谋利理念,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其哲学基础的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在生态理性思维范式引领下、在生态哲学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实践行为,是生态理性觉醒和生态哲学发展的价值归宿。同时,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也能更好地完善生态理性与生态哲学的发展。因此,生态理性、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生态理性是思维范式先导,它的觉醒能够促使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哲学基础进行反思,构建新的哲学体系;生态哲学是理论实践基础,它是在生态理性引导下对工业文明哲学基础的反思与批判;生态文明是终极价值归宿,也是生态理性觉醒与生态哲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反过来促使生态理性与生态哲学的完善。

三、探寻生态理性的实践路径,推动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的新发展

生态哲学范文篇3

20世纪是工业文明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一个世纪,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全球人口持续膨胀,社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然而,这些所谓的繁荣景象相对来说都是局部的,是有代价的,那便是大气水体污染、地球增温、土壤侵蚀、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短缺,人类已经被迫沦落到四面楚歌、危机重重的地步了,生存环境不断地变得恶化。大自然不再像往日那样温顺地按照人类想要的方式发展,于是它便开始疯狂地向人类报复,生态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污染、资源日益变得枯竭,从而导致大自然朝着不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这时人类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改造和征服自然,应该尊重和保护大自然,和大自然平等和谐地相处。与此同时,人类为此而采取了大量而广泛的行动,爆发了一场又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生态运动。紧接着生存的本能使得一些有识之士透过由于人类行为而导致环境问题的表面现象,从哲学的高度以批判的精神和反思的态度去审视人们自身对待大自然的态度,进而去研究和探寻引起生态危机的本质原因,从而可以探索出关于人与自然的在未来的关系。所有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人类想要向前进步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关这方面形成的一些理论成果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类自身的文化命运,不仅为人类的当代同时也为下一代的文化创造注入了新的动力。当今,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反思,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然、社会、人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人类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在大自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启发。改进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缓解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系统和谐平衡有序,这便是生态哲学的终极目标。

二、生态哲学的内涵

生态哲学实际上是一个理论体系,分别由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哲学价值论和生态哲学方法论这四个部分有机构成。生态哲学本体论是生态哲学最根本的问题,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世界既不仅仅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单纯指人类世界,而指的是作为整体的“自然—社会—人”的复合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既表现为自然的人化,也表现为人的自然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哲学认识论突破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不再把自己看成是主宰自然的世界中心,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中的组成部分,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影响与依附的关系,共同构成世界乃至宇宙的有机整体。生态哲学价值论则认为自然不仅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需的外在价值,或者叫做工具价值,还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实践与认识活动只有在正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统一后,才可能促使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哲学方法论主张用生态思维,即生态观点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提倡人们用辨证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核心价值。

三、东方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特别是以对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反思为主。再加上我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对气候、天气的依靠性很大,因此“天人合一”作为我国哲学的基本内核,贯穿始终,超越时空,并且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最终形成深层内涵:一直在追求和执着于宇宙自然与社会人生的亲和、统一的境界。同时,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已经融入进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学艺术中,融入进了中国人的日常思维方式中,从而形成了代表我国文化的民族形式,如“天人相参”的思想。儒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认为人类社会与宇宙自然是协调统一的。在儒家学者看来,人作为自然界中的某一组成部分,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与自然对立,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道家将尊重自然规律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与儒家强调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认为人必须遵从顺应自然。老子的相关思想理念是最接近生态伦理的,他最先表达了有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主张天、地、人三才都统一于“道”也即自然,从而提出了“齐同万物”的观点和“重人贵生”的理念,同时从宇宙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态伦理思想。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是却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其中汉传佛教便是中国与印度文化相融合的最好例证。佛教中的“缘起论”阐释出的“整体共生”的生态观便是以系统性、相关性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世界,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之间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依存、互及互入的关系。

四、西方的生态理论

“人类中心主义”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但归根到底全都主张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人处在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将人类的自身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古希腊的智者普罗泰戈拉著名的哲学命题“人是万事的尺度”,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苏格拉底的“神学人类中心主义”都属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动物解放论”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界限,是生态哲学的一大进步。澳大利亚的辛格作为“动物解放论”的代表,提出了“解放动物”的口号,他将“功利主义”作为自己伦理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动物同人一样也能感受到苦乐,从而将道德的主体范围从之前的仅限于人类扩大到了包括动物在内。动物权利运动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人类应该像重视自己的利益一样去考虑动物的权利。因此,“动物解放论”又叫做“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又称为“生物平等主义”,摒弃了“动物中心主义”的的局限性,将道德权利的范围扩大到包含所有生命的整个生物圈。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史怀泽和美国的泰勒。相比较“动物中心主义”而言,将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从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物圈,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依然是沿着解放、权利的道路在走,将人类降低到与其他物种同样的地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于“生物中心主义”与“动物中心主义”只强调生物圈内物种个体的权利与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更加注重生态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它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整个自然界,在承认自然界以及其所属部分拥有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强调益主体多元化,进而推证出自然界的道德权利与地位,从而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

五、生态哲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生态哲学范文篇4

【关键词】限度论生态理性生生精神限度生存限度生存原则

在地球上,人以及所有生命既生存在一个无始无终的宇宙之中,又生存在一个有边有限的世界里,这是因为,整体之于个体始终是无限度的,而个体之于整体则永远是限度化的。生命、物种、人以及地球之于世界,始终是个体之于整体,所以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是一个限度的世界,当我们的行为与活动超出了世界所给予的限度,必然导致整个世界生态失去平衡――而形成生命存在的灾难性根源。本文即是从此出发,通过在考察形成当代人类生态危机的无限度论认知-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尝试重建限度地存在的生存观、伦理理想和行动原则,以为当代人类消解生态危机提供新的视野、态度和。

一、无限度化生存的当代危机

自近代革命以来几百年间,由于其无限度化的生存追求,累积出当代人类全球化生态危机。这种整体性的生态危机,首先表现为生命系统出现多样性锐减状态和非平衡化的分离状态,生命的这种多样性锐减状态和非平衡化的分离状态直接来源于:(1)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对动物世界的生命予以狂捕滥杀;(2)生命的故乡――森林,日益变成了沙漠;(3)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生命系统的全方位侵袭:这些大量排放的污染不仅使水变成了有毒物质,而且更空气变得不干净与不清洁:“由于人们不再拥有清洁的空气,只得把清洁空气包装起来送给他们。在城市中安装起像电话间的氧气室,使居民可以花钱呼吸氧气。这难道就是明天所有城市将出现的情景吗?我们是不是如此地破坏了自然给予我们的遗产,因而我们将死于我们所呼吸的空气。”[1](4)化学药品和化学工业品的广泛使用,使人生活在一个“癌变的世界中”[2]

其次,整个地球上的生存资源系统遭到根基性的破坏,生命与生命之间、资源与资源之间失去了存在意义上的关联性,使它们之间的活力消失或生命停止:“环境危机就是个标志:生命和它的周围事物之间精心雕琢起来的完美的适应开始发生损伤了。由于一种生物和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所有生物和其他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开始中断,因此维持着整体的相互之间的作用和也开始动摇了,而且,在某些地方已经停止了。”[3]

其三,整个人类社会制度、财富分配、生活秩序等等方面对生存信仰、道德理想、精神追求的麻木、失落、分裂、弱化:(1)社会制度、劳动分配、生活秩序源源不断地制造着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对立,即既表现为社会财富的掠夺性瓜分、占有所形成的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对立;也表现为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性对立,权利与义务的非对等化对立;更表现为知与行、说与做的分裂性对立。(2)奴役与控制的行动原则,制造出人与自然对立和人与社会的疏离:“考察一下在流行的关于政府的观念中,存在着道德与的颠倒。政府不再是人们权利的保护者,而是成为最危险的侵犯者;不再是自由的保护者,而是建立一种奴役的体制;不再是使人们免受武力,而是首先使用武力,并在任何方式和中,以它愿意的方式作某种强迫;不再是人们相互关系中,基于客观准则的服务者,而是成为一种极端的和隐蔽的用偶然和恐惧来控制的机构,它没有客观的,而是由盲目的官僚机构所作的任意决断来解释法律;不再保护人们免受奇想的伤害,而是傲慢地把权力植于无限制的奇想之中。在这里,我们很快地发现了这样一种颠倒:政府可以做它想做的任何事情,而公民只有得到同意才可以去做;这是人类最黑暗的时代,由野蛮的力量所控制。”[4](3)物质与精神的对立。马克斯.韦伯曾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一种不确定性的口气预言道:“没有人知道未来谁将生活在这个牢笼之中,或者,在这场巨大发展告终时,是否会出现面貌一新的先知,或者是否会出现旧观念、旧理想的复兴;如若两者皆非,是否会出现病态的、以自我陶醉为粉饰的机械僵尸。因为就这种文化的最后发展阶段而言,确实可以这样说:‘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肝肠;这种一切皆无情趣的现象,意味着文明已经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程度。’”[5]韦伯这番话似乎是时针对当代人类而论的:期望成为物质的巨人的同时,却过早地变成了精神的朱儒。

二、无限度观念的源流:观念理性向科学理性的泛滥

形成全球化生态危机的根本推动力是人类自以为是的无限度论观念、信仰和价值原则。

无限度论观念、信仰和价值原则的思想基础是人类中心论,其价值目标是物质幸福论,其外在的行动纲领和行动原则是物质霸权主义和绝对经济技术理性,其普遍的生存方式是以消费主义观念为核心的感官纵欲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精神核心是人类尺度论: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进而,人成为世界的立法者:人为自然立法(康德)。当人充当起为自然立法的角色时,也就实现了对自然的否定:“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6]洛克的这一思想背后有两个支撑点:一是他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因为贫困和匮乏才把人变得邪恶丑陋;二是大自然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和资源。因而,人要追求幸福,必须全面地否定自然;人要实现幸福,必须绝对地控制自然:全面地否定自然是为了绝对地控制自然。而对自然的否定性控制必须合成一道工序来完成,即把自然变成一个没有生命的、僵死的、可以由人来进行绝对控制和改变的机械钟表,使它能够为人们无限度利用并以此满足人的无限度欲望——的那样一道机械化工作程序和工艺流程。这个工作由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牛顿、洛克、亚当.斯密等人来完成:弗兰西斯.培根为机械(钟表)世界观指明哲学方向,笛卡尔为其提供精确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由牛顿来完成其整体的大厦工程,最后由洛克和亚当、斯密来做完善工作。机械论世界观自其开创以来一直主宰人类生活近300年,它所喧哗的基本思想是一种无限度论哲学思想:无限的宇宙世界有个可以在天体运行中观察到精确的数学,科学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宇宙天体力学规律,组建起有利于世界和自然服务于个人追求物质的方式的社会,一旦这样,就可建立起人向自然上紧发条的激励机制:个人向自然索取而所创造的财富越多,人类积累的财富就越多,人类积累的财富越多,社会就越有秩序,生活就越幸福。由此,洛克关于自然服务于人的观念得到了正面确立:只要人类对幸福的欲望没有止境,自然世界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就没有尽头;只要物质财富还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秩序的来源和标志,自然世界将永远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来源。这一观念在亚当.斯密得到了更符合人的欲望的解释与定位:人类全部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动机)是物质的私利(欲望),人在追求物质利益时都是以欲望的满足为中心的,因而以绝对的自我利益为动力、以积累和创造无限度的物质财富为幸福和进步的标志、以向自然进行无限度的资源索取为手段----构成了无限度论生存的道德蓝图。这种道德既体现了绝对的物质霸权主义观念,也张扬着绝对经济技术理性思想。

客观地讲,以无限度主义的机械论世界观,其本质精神却是科学理性。而科学理性的预设前提恰恰是观念理性:观念理性的生成,是其人的认识经历了从宇宙神秘论向人的主体论的求确立: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古希腊前期的哲学是关于神秘奇幻的世界本原和宇宙生成的自然哲学;智者运动产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开辟了精神探索由自然而人事的道路,人类中心论思想由此产生。然就其哲学思维来讲,则体现为从以经验直观为体现形式的具体性、比拊性思维向观念理性思维的真正实现,这一思维形式通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相继努力而获得了整体的构建。

观念理性只是从观念上确立了人的中心地位和主宰权威,人要能够真正获得实践上的幸福,还必须解决如下三个根本性问题:第一,只有使自然资源处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状态时,人类幸福才可能得到根本的保证;第二,只有当自然世界处于人类的绝对控制之下并成为人类所用的这样一种关系状态时,人类幸福才获得可喜的前景;第三,只有当人类获得了能够任意地支配世界的能力时,才可能创造出以物质财富为根本标志的幸福生活来。而科学理性则能够整体地解决如上三个问题,并为完全满足人类的全要与愿望而建立起了以机械论世界观为认知模型的实践论行动方案:第一,宇宙自然世界的是按照机械主义的力学模型建立起来的,人类一旦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宇宙自然世界的规律,自然由此变成了一只硕大无朋的钟表,完全落入人类的意志控制之下,构成了服务于人类幸福的机械。第二,自然世界的资源蕴藏量也如宇宙力学的钟表原理一样,是周而复始地处于自运动(即自生)状态,用牛顿的话来讲,就是世界运动----能量互换----物质不灭。因而,第三,人类幸福与否,根本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积累、创造物质财富的雄心、信念、能力、手段、方式。解决之道有二:一是创建起鼓动幸福论雄心和支撑人类幸福论信念的物质(霸权)主义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二是创建起绝对经济技术理性的实践体系。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集中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绝对依赖与崇拜为主体形态,以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分配机制、消费模式、价值原则、审美风格等等均以服务、激励、促进科学探索和技术开发为根本保证。

三、限度生存论:生态理性的精神指向

地看,观念理性是无限度论思想的源,理性是无限度论的流。其从源向流的演变过程,亦是使所全面追求创造的物质变成对人的绝对霸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需要――是首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高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决定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将文明与所有其他文明形式区别开来,它也合符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关于至上的观点。”[7]当物质变成霸权时,人与物的关系产生全面的颠倒,人与世界(包括他人、社会、国家)之间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物质关系:人是物质的动物、财富的动物、金钱的动物、钞票的动物。不仅如此,在人把自己定格为与物质的纯粹关系中,物质、金钱、财富、钞票事实地演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权力,人与物之间凝结成了一种形上的权力关系:人是权力的动物----为物质、财富、金钱、钞票而斗争,就是为权力而斗争;为权力而展开争夺,就是在为物质、财富、金钱、钞票而放手搏斗。在这一实实在在的生存运动中,人与人的关系被隐退、取消和无情的化解了。所以,人的社会、人的生活,只能“注重收入、财富、物质的繁荣,并把它们视为是社会生活的核心。”[8]

客观地看,把物质推向霸权道路的真正动力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绝对依赖和膜拜所形成的科学-技术主义信仰。因为人们相信:科学技术是万能,是无止无境的物质财富之源,是开创人间幸福的不竭动力。在这一信念支配下,绝对经济技术理性构成了霸权主义的奠基石,物质霸权主义构成了强力推行绝对经济技术理性的开路先锋。

在以物质霸权主义为纲领和以绝对经济技术理性为原则的科学理性主宰下,人类对物质财富增长的激情通过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而推向极端:立竿见影的最大效益观念,是其步调一致的行动目标原则;无休无止地征服,是其最杰出的行为表现;大机器范式和技术化生存,成为其伟大的杰作;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和高浪费的消费主义,是其整体的生存方式;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所造成的自然、生物、人、社会以至人文精神等等方面的整体生态危机,则是其不可避免的负产物。

“危险所在之处,也生成着解救。”[9]当代人类要要消除其整体存在之生态危机,必须学会承担此而求自我拯救,这要求我们必须在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重建起彻底改变观念,改变思想,改变行动原则和生存方式的价值导向系统、伦理理想与行为规范。这首先要求人类的创新,即创立一种限度论的哲学本体论(存在论智慧)、认识论(论)、实践论(行动原则)。这种限度论的哲学思想、价值导向系统、行动原则与伦理规范,应建立在如下的整体生态理性精神、信念、信仰基础上:

万物有灵:生态理性精神的认知方向生态理性就是努力恢复人类古老的智慧活力,追求世界生命中心论和自然和谐幸福观。在中西哲学思想的源头上,“万物有灵”是其共同的认知取向与价值定位:人与地球上的生命万物,都是灵性、灵气、灵光、灵魂的存在者,他们的灵性、灵气、灵光、灵魂,都是宇宙自然的平等恩泽,是天赋于所有物和一切生命的基本权利。只有万物有灵,才有万物之生命;惟有万物之生命,才可能使人类这一物种生命获得其最高灵性。因而,平等地善待一切生命,真诚地维护一切物、一切存在形式、一切生命的尊严,这将构成人类生存幸福与快乐的终极动力之源。

生生不息:生态理性精神的基本生存原则20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全部努力就是“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事物本身的哲学目标就是回到自然、生命、人的整体存在本身:人、生命、自然,此三者原本一体,互动生存,生生不息。在思想的源头,老子所开创的大“道”智慧,就是对人、生命、自然互动生存、生生不息之神秘意志、神圣法则的天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宇宙自然的最高法则,就是整体化互动的生-变法则:因生而变,由变而生,由生而再变----以此生生不息:生生不息,这是万物消长盛衰、人类生存繁衍和天地一体、人物融一的内在动力之源。东方先圣的神谕,同样在西方圣哲的伟大生命中流淌:古希腊前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关于世界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的哲学领悟,同样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自然、生命、人此三者本原于一而终归于一的生生不息原则。

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生态理性精神的思想基础中西哲学源头的天启智慧是万物有灵论和生生不息;其思想根基是“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所谓“自然为人立法”,是指宇宙自然创造了人类的同时,创造了人类何以才能够和谐幸福地生活的终极法则,这一终极法则就是宇宙世界整体存在论和人、生命与自然、地球之间的存在互动论和相互依存论;所谓“人为自然护法”,是指人作为整个世界中的最高灵性者,必须努力去维护、完善和弘扬宇宙整体存在、生存互动和相互依存的法则:自然为人立法,是人类开创终极幸福的根本保证;人为自然护法,构成了人类生存真正幸福的终极之源。

生命为本、人人平等和和个体主体:生态理性精神的价值追求生态理性精神即是普遍的生命权利精神、人人平等精神和个体主体精神:每种生命都具有平等地在这个世界上求取独立存在与生存的生命权利,这种权利是不可任意地侵犯与剥夺的,维护这一普遍的生命权利,是当代人类的基本生存职责;并且,只有真正建立起以生命为本的精神原则,人人平等的生存原则和个体主体的价值原则才可能得到全面的确立。

四、协调共生: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

生态理性精神的实践指向是限度生存。而限度生存的实践原则即由人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平等的人道和公正等为具体原则所构成的开放性生态系统。

人与环境的协调:限度生存的整体实践原则自然和地球给予人类生存提供了存在的现实条件,它们的价值之于人首先是一种存在(目的论)价值,然后才是一种使用(即手段)价值。以此,人类必须抛弃自然征服论的观念,建立起尊重自然、尊重地球、尊重资源环境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去“必须发展一种对自然的新态度,它的基础是同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10]这首先要求重建人与地球、资源之间的真正协调和谐的生存关系,这种生存关系的普遍形成最终以对资源运用限度原则和理性节约原则的社会化建立运用为具体标志:“如果我们不能持久地和节俭地使用地球上的资源,我们将毁灭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尊重自然的限度,并采用在该限度内行得通的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11]其次是重建人与人文环境之间协调关系。从本质上讲,人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既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更是物质、精神与幸福之关系。因而,重建人与人文环境之关系的协调,即是真正构建起财富与生命或精神与物质的协调幸福观。其三是彻底抛弃物质霸权主义行动纲领和绝对经济技术理性行动原则,重建政府、社会、个人三者的生存关系,使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生存、限度发展。

平等人道论:限度生存的基本原则限度生存的内在精神要求就是以生命为中心的新型平等人道观。这种新型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继承了平等看待一切人的人道传统,而且应首先强调平等地看待一切生命和平等地看待自己。

平等地善待一切生命的根本前提是平等地尊重生命;平等地尊重一切生命的实质性道德体现就是敬畏生命:“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12]世界因为有生命才成其为世界,自然因其生命才成为自然:生命构成了自然和世界本身。生命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种道德存在。自然世界是一种自发性的生命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产生生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形式,在于只有他才能够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与其他生命存在的休戚相关性:只有敬畏生命,人才能够帮助和拯救其他生命,才能够使世界生命获得生态平衡,最终使自己获得幸福生存的自然根基。而敬畏生命就是真诚地珍爱生命,维护生命的正当权利,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命存在而去残害或毁灭其他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出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由于疏忽而伤害毁灭生命。”[13]

生命平等原则是人人平等原则的物种基础,当人间还普遍存在着贱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时,人人平等往往是句空话。而平等地看待自己,自己把自己当人看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人,这才是把一切人当人看的社会前提和人本基础。

持续再生:限度生存的发展原则限度地生存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持续增长原则,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持续利用、开发与再生,只有如此,才能全面确立起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观。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观的建立,需要围绕如何实现人类的物质、精神协调幸福这一目标,从深度和广度上开发人类的智慧力量,限度地、节制地开发科学力量和技术力量,使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维护、开发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再生和激励限度生存为主要任务。以此,持续再生原则展开为两个具体性的实践原则,即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开发原则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原则。不可再生性资源为整个生物世规定了一种绝对限度,人类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时应建立起一种绝对限度观念和绝对限度机制,对不可再生资源要适度利用以满足当代人的最低限度的基本需要,但不能危及后代人的需要,并且其利用速度必须低于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应以开发其资源再生力为前提。因而,对其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一定不能慢于其利用速度;同时,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造成污染物的排放速度必须低于环境的自净容量。

公正:限度生存的主要实践原则持续地生存发展观的建立必须以公正原则为根本规范:公正构成了限度地生存发展的起点与目标。

生态哲学范文篇5

讲“天人之际”首先必须讲“天”,但“天”究竟是什么?历来有争议。在《易传》中,明显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天”或者是神,或者是自然界。但是从《易传》各篇的论述来看,答案似乎是明确的。

《易传》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如果天、地相对而言,天泛指地面以上的整个天空,如果再分而言之,大体上又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当时人们所能观察到的宇宙空间,似与天文学、宇宙学有关;一是指地球以上的大气层,似与气象学有关。这两方面的内容在《易传》中都有论述,前者如日、月、星、辰,后者如风、雷、雨、露,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易传》在谈到“天”之诸象时,都与生命现象有关,如“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乾·彖传》)、“天地变化,草木番”(《坤·文言》)。如果天、地合而言之,则常常以“天”代表天、地,亦即代表整个自然界。在《易传》看来,天地间的万物皆“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顺承天”,因此,天能够代表天地自然界。以天为最高神的思想,在《易传》中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地与天相对而言,指人类和一切生命生存于其上的大地,它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家园。没有任何一种生命是能够离开大地的,天空中飞鸟也不例外。天地乾坤如此重要,所以《易传》称之为“易之门”,“易之蕴”,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易”就是讲天地自然界的,天地自然界即是“易”之所蕴涵,这是一个分析的命题。正如《系辞上》所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易传》不仅用天、地代表自然界(亦可称为宇宙自然界),而且看到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意义,这才是《易传》“自然观”的特点。它是从人的生命存在出发去理解自然界的。乾卦之《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卦之《象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万物的生命来源于天,生成于地,正因为如此,《说卦传》将乾、坤二卦视为父母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这所谓“父母”,是指宇宙自然界这个大父母,不是指人类家庭中的父母,是讲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讲人类自身的血缘关系。当然,这里的父、母二字是从人类引伸而来的,因此有人说《易传》对自然界的看法是一种“拟人化”、“移情说”,并进而归结为原始神秘主义。

我们说,这种比拟确实具有某种“原始性”,因为它是从人类生命的最原始、最初始的根源而言的,但是如果把这说成是人与自然混而不分的神秘主义,则是有问题的。因为《易传》不仅明确区分了人与天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材”学说(下面还要讨论),而且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易传》讲天人关系,常常用比拟的方法,(“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比类”、“拟议”等等),这里有深刻的哲学道理,并非一般的自然哲学语言或认识沦的逻辑语言所能说明。因为它处处都关心生命问题,关心人的问题,讲自然界也是从人与自然界的生命关系立论的,不是将自然界单纯地看作一个“对象”。

在《易传》看来,人与自然界本来是统一的,不能分离。人类离了自然界,还有什么生命?自然界离了人类,还有什么意义?乾、坤二卦是代表天、地的,天地本是以发育生长万物为功能。天之大,具有无限性、永恒性,所谓“天地之道恒久不息”,就是形容其无限永恒之意义的。在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中,有些学者提出宇宙是“有限”的,这种学说如果成立,那也是自然科学的问题,并不妨碍天对人而言具有无限性意义。所谓“万物资始”,是说明万物生命是由天而来的,天就是生命之源。地之厚,能够“生物”,也能够“载物”,是一切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所谓“万物资生”,就是说明万物的生命是由地而生成的。在这个意:上,并且仅仅在这个意义上《易传》将天地比之为父母,并没有其他任何神秘的意义。所谓“称乎父”、“称乎母”,只是说在发育生长万物的意义上,天可“称”之为父,地可“称”之为母,父母只是个“称呼”,并不是说天地是真父母。人们说,“大地是人类的母亲”,这不只是文学语言,也是真正的哲学语言。可见,称天地为父母,是有哲学意义的,人类生命确乎是由天地自然界经予的,人对自然界有一种崇敬之心,这是毫不奇怪的,奇怪的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生命,反而傲视自然?晕约毫瞬黄稹?nbsp;

这样看来,人作为天之所“始”,地之所“生”,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一部分,确实与其他万物不同,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在自然界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这正是《易传》所特别强调的,也是《易传》哲学的特殊意义之所在。《系辞传》与《说卦传》都讲到“三材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视为“三材”,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足以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所谓“材”,不只是材质、材料,而且指才能。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没有人之道?天之道在“始万物”,地之道在“生万物”,那么,人之道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易传》所要讲座的问题。其结论就是,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是就卦象卦位而言的。“周易”是由卦组成的,每一卦都有六爻,每两个爻组成一“材”,共有三材,即代表天、地、人。对“易”卦的这种解释,意在说明,“周易”就是讲天、地、人三材之道的,进而言之,是讲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关系问题的。这反映了《系辞》作者对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作用之极端重视,三材并列而人居其一,说明人的地位是很高的。

但是《系辞传》虽提出了“三材”,却没有说明“三材之道”是什么,《说卦传》回答了这个问题。(由此或可说明《系辞下》与《说卦传》的先后问题,即先有《系辞下》而后有《说卦传》;当然也不排除相反的可能性,即先有《说卦传》说明“三材之道”,后来的《系辞下》不必再说了。这类问题只是顺便说说,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说卦传》指明“三材之道”的实际内容,不仅发挥了《易经》思想,而且概括了《易传》各篇的基本精神。

天、地、人三者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则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天、地、人真正统一起来了。

阴阳作为天之道,是两种普遍的要素或成分,同时又是两种最基本的功能或作用。正是这两种要素及其作用推动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产生了一切生命。《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就是对阴阳普遍性意义的认识。在中国哲学中,阴阳可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因此有人称之为“阴阳模式”。但阴阳的根本意义是说明生命的,不是说明无生命的自然界的,是生成论的,不是机械论的,因此它和一般所说的正负还不完全一样。柔刚显然是同阴阳对应的,但阴阳是无形的,多以气言之,故为天之道,柔刚则是有形的,多以形言之,故为地之道。大地上的万物多是有形的,可以感觉到,触摸到,故以柔刚概括之,有些则是就其性能而言的,即具有刚柔之性、现代科学与哲学所说的“刚性材料”与之也有相近的意思。石是刚的,土是柔的,火是刚的,水是柔的,但这些东西及其性能与生命并不是毫无关系,在《易传》看来,它们恰恰是生命存在的条件或基础。

仁义则是就人而言的,只有人才有仁义,也只有人才能尽其仁义而“成物”。所谓“顺性命之理”,就是指人而言的,但“性命之理”,就其根源而言,又是与阴阳、刚柔有联系的,这种联系正是从生命的意义上说的。天地能生物,所生之物便有性命,便足以与天地并立而为三,这正是由人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这里有一种“进化”的无穷过程,这种过程具有道德目的性意义,就是说,自然界的生成变化是向着一个有秩化的目的进行的,人的仁义之性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对此《序卦传》进行了系统说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很清楚,自然界的万物是由天地“生”出来的,这种生成是由低向高发展的,《序卦传》还描述了这一过程的顺序,即:“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这可说是万物生成与人类进化的一幅自然历史图画。“万物”是指一切存在物,包括有生命与无生命之物,而以无生命之物为主。“男女”则是指有生命之物,不只是指人类,雌雄、牝牡皆用“男女”代表。“男女”也就是“阴阳”。由此往后,才有夫妇、父子、君臣等家庭、社会关系,由此便有仁义之性,礼义之措。这里重要的是,人的仁义与天地之阴阳、柔刚是一种生命的“进化”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横向关系,它说明,人性是不能离开“自然性”的。这所谓“自然性”,不是纯粹生物学上所说的生物性,而是具有生命的目的意义和道德意义,也就是说,对人而言,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源,而且是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根源。人之所以能够与天地并立而为三,固然是由于人具有一种特殊地位,但这种特殊地位追根到底是由自然界给予的,而且同时便负有一种使命。

古人显然对当时的“天文”、“地理”和“人文”进行了仔细观察,并从生命活动中体会到人与天地即自然的生命关系,而不是将自然界仅仅作为人之外的对象去观察而已。《系辞下》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究竟是不是伏羲所作,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古之“圣人”作八卦,是在“仰观俯察”与“近取诸身,选取诸物”的过程中作成的。这里所说的“近取诸身”,不仅仅是纯观察的观察问题,而与人自身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密切相关,不仅是客观的观察,而且是主观的体验,观察和体验是不能分开的,也就是说,在观察中有生命体验,在体验中有客观观察。这样作的结果,当然不只是创造出纯客观的“自然哲学”,而是人与自然合一的生命哲学。

这一点被某些人称之为原始落后性与末开化性,即没有将人从自然界真正分离出来,建立起人的独立意识或人的主体性。但是,如前所说《易传》并没有将人与自然完全混一而是很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在于,《易传》己经自觉地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而不只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时,就不仅仅是“法天”、“法地”,即效法天地之义,而是变成了人的内在需要,人的生命目的本身。当《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文言》说,“利贞者,性情也”时,这个意思就更加清楚了,“乾道”即天道,就内在于人而存在,就是人之“性命”,人之“性情”,具体而言,就是仁义。这就是《易传》讲“三材之道”的义蕴所在。

那么,“易”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经过上面的分析就更加清楚了。历来说“易”者,都认为“易”有三义,三个方面的意义合起来,就能代表“易”的全部精神。所谓三义就是,一者“变易”,即认为“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辩证法”的;这方面的内容确实很丰富,不必多举。二者“简易”,即认为“易”虽然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有人称之为“套子”,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迸这个套子,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甚至可以数字化、符号化。这方面确实也有很多例子。三者“不易”,即认为“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这也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这方面的内容《易传》也讲过。总而言之,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符合《易传》的精神。但是,除此之外,“易”有没有更重要更根本的精神?这正是今日研究易学者应当进一步追问的。其实,《易传》早已作出了回答,这就是“生”,即它的生命意义。讲“变易”也好,“简易”也好,其核心是“生”即生命问题,这就是“易”的根本精神。也就是说,“周易”不是一般的讲世界的辩证法,也不是一般的讲宇宙“模式”,而是落在生命上,所谓乾坤、阴阳、变化等等,都要落在“万物化生”(《系辞下》)上,最终落在人的“性情”、“性命”上。用《易传》的话说,“生生之渭易”,“天地之大德日生”(《系辞上》),这才是“易”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系辞下》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最直接最明确的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也可以说是对“易”之何以为“易”的一个最明确的定义。“易”就是“生”,这也是一个分析命题。“大化流行”、“生生不息”,在中国哲学史上常被人们所引用的这些话,正是从“周易”而来的,也是最能反映中国哲学精神的。“生生”是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不是有一个“主宰者”创造生命,而是自然界本身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就在于“生”,所谓“变化”之理,“易简”之理,说到底就是“生生”之理。

《易传》进而提出天地以“生”为“德”,这就不只是讲生成问题,而是赋予天地以某种道德意义。冯友兰先生所说“天”之诸义中之一义,就有义理之天、道德之天,《易传》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庶乎近之。但是仔细说来,天地虽以“生”为“大德”,但天还是那个自然之天,地还是那个自然之地,天地只是“生生不息”,并没有某种人格化的道德目的道德意识,它既不是如同基督教的上帝那样,以其自身的完美性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也不是如同斯宾诺莎的“上帝”(即自然)或康德的“绝对命令”那样,按照某种“必然性”或“先验法则”创造秩序和人类道德。这些都是实体论的说法,无论“上帝”还是“物自身”,都是绝对实体,而《易传》所说“天”(或“天地”),并不是实体,而是“大化流行”的过程,以其“流行”表明其“存在”,以其“生生”表明其“本体”。

那么,天地以“生”为“德”又有什么意义呢?它说明了自然目的性这一意义,即自然界本身在其变化生成中有一种有序化的秩序,这种有序性包涵着生命的目的性,我们称之为自然目的性。

所说“意义”,当然是对人而言的,离开人,便无“意义”,但这种对人而言的“意义”,却又是自然界所具有的,不是人给它安上去的。何以能知道?由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体验而知。《易传》论“天人之际”,其奥妙就在这里。这不仅是一个价值推论,而且是自然演化的事实。“意义”虽是由人创造的,“目的”也是人的目的,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人的创造,人的目的,又是从何而来?答案只能有三种:一是由上帝或神给予的(自然神论包括在内),或精神实体给予的,这是宗教神学或理性化的神学所主张的;二是由人自己创造的,这是人类中心论所主张的;三是由自然界给予的,这就是《易传》哲学所主张的。《易传》之所以崇尚自然,谈到“天地”时总有一种崇敬感与使命感,原因就在这里。

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在于“生生之德”,自然界的目的性在于“善”(《乾·文言》:“元者,善之长也。”),“德”与“善”都是说明生命价值的,也是对人而言的,其实现则在于人。《易传》言天必言人,言人则必言天,其用意也在于此。人之德性与目的,就其最初根源或“初始条件”而言是由天地即自然界给予的,但要真正变成人的“德性”,则只能靠人自己去实现。后来的中国哲学如玄学、佛学与宋明理学,有“本体论”之说,特别是宋明理学,提出一个道理本体与宇宙本体,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最后根源,但这所谓“本体”,同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即实体)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与《易传》哲学是直接有关的(理学家们都以《易传》为其理论来源与基础),而《易传》哲学虽然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以及“太极生两仪”之说,但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则是讲生命过程的,是讲人在自然界的生生不已的过程中究竟居于何种地位,应起何种作用。所以,人的问题始终是它所关注的。《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是《易传》讲天人之学的真正目的。

按照《易传》的天人观,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如果以“类”言之,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人不仅有特殊地位,而且有特殊作用,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所谓“天人之际”,不是只从“天”一方面来说的,也不是只从“人”一方面来说的,而是从天、人两方面来说的,只有从人与自然两方面着眼,才能说明二者的关系。从“天”方面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这并没有完结,“万物化生”之后,便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这一层说,又有两方面。一是天对人而言,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即自然界使人各有其性命;一是人对天而言,便是“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即实现自然界赋予人的目的,完成人之所以为人之性。

《易经》乾卦卦辞有“元、亨、利、贞”四字,《文言传》解释说,元、亨、利、贞是天之“四德”,又称之为仁、礼、义、正四德,这就真正变成人的德性了。天之“四德”之中,“元者,善之长也”,是说元是善的真正的生长点,但这还只是一种“向善”的自然过程,真正“继”此而生者便是人,人继此而为善,这才是自然目的的实现。人虽然“继”之而有善,但能不能成为人之“性”,还有待人自身去完成,这却是人自身的事,不是“继”之而为善就算完事了。这说明“善”只是一种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出来,真正实现出来还要“成性”。

事实上〈易传》所说的“元”,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仁”即是爱,是一种道德情感。《系辞上》说:“安土敦乎仁,故能爱。”有敦厚的仁德,便能爱万物。这应是人性的真正实现,也是仁的目的的实现。《坤·象辞》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厚德”也就是“敦仁”,“载物”也就是“爱物”。不爱,能有负载万物的责任与气量吗?

“成性”是人自身的事情,但又不只是人自身的事,它关系到如何对待自然界的万物这样一个问题。对待自然界万物的态度问题能不能解决,又关系到人能不能“成性”的问题。所谓“成性”,便蕴涵着对万物的爱,对万物有一种义务。“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

辞上》)“存存”即存其所存,所存之“存”,就是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存其所存,就像出人门户一样,是人人应当实行的,这个“道义”就是道德义务,有没有“道义”,就是能不能尽道德义务。可见《易传》讲“存在”哲学,是有道德意义的,是要追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这个价值就是普遍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

《易传》虽讲普遍的道德理性,但也不能归结为泛道德主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上,它既讲仁,同时也讲知,是仁知并重、德业并进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上》)既要以知“周”天下,又要以道义“济”天下。它还主张“穷神知化”,了解宇宙自然界的神妙变化之道,即生生之道,以此安排人类的生活。人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自然界,取之于自然界,这是人类共同的需要,《易传》也不例外,它对历史上的技术与工具的发明创造是很尊重的,所谓“进德修业”(《乾·文言》)、“崇德广业”、“盛德大业”(《系辞上》)之学,不仅从道德上树立了人的主体性,以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而且从智性上确立了人的主体性,以及认识自然的必要性,“周易”之所以“广大悉备”,由此亦可以得到说明。

“知周乎万物”之知,无疑具有客观认识的性质,“极深研几”、“当名辨物”(《系辞上》)等等,都有认识论、逻辑学的意义。至于“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则包涵着古代协同学的原则。观察、推类等认识方法也都受到极大的重视。知对于德、业都很重要,尤其与功业、事业有直接联系,而“业”是以“致用”为目的的。治理天下是业,创造发明也是业,安排经济、生产活动更是业,其中当然包涵着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研发。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易传》的“崇德广业”之学,将德性与知性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整体互动的联系,而不是只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更不是向知性一面发展。这正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德”不仅是个人的德性,而且要施之于万物,如同自然界的雨露一样,使万物得到它的润泽。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盛德”,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易传》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表现在这里。

“人文”一词是《易传》首先提出的,泛指人类文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以及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都属于“人文”。但是《易传》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开自然界,且只能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去创造,去完成。这就是“人文化成”。《贲·彖

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包括“地文”)代表自然界的变化生生之道。按照《系辞》、《说卦》所说,天之道为阴阳,地之道为柔刚,但《贲·彖传》却以刚柔说明天文,可见,刚柔即是阴阳。刚柔交错而生变化,变化而生生不已,如上所说,我们不能将《易传》所说的“变化”简单地理解为机械的物理变化(尽管它是最基本的),也不能仅仅理解为生物学的自然进化,而应当理解为与人类活动密切相连的生命流行,其中便有目的性和道德进化论的意义。这才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渭易”、“元者善之长,……”以及“复其见天地之心”(《复·彖传》)的意义所在。万物变化是在时间中进行的,生命流行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所以“时”的观念非常重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时变”,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活动,因此,要“观天文”而“察时变”,便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时变”相适应、相谐调。只有在人与自然相适应、相谐调的情况下,才能创造出人类文明,推行“人文”以行之天下,从而出现“天下文明”的景象。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化成”固属于“人文”,却不离“天文”,不仅如此,“化成”本身即包涵着完成自然界的生命过程这一目的,即不仅要行之于“天下”(指社会),而且要行之于“天地”(指自然)。这是人的责任与使命,用《易传》的话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泰·象传》)。“裁成”决不是对自然界实行制裁、控制或任意改造,以满足人的欲望,以显示人的成功,而是裁度以成之,按照自然界的生生之道完成自然界的生命过程。“辅相”即是辅佐天地以完成其生长之“宜”。大要生存,当然需要向大自然索取,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但问题的关键是,人不能只“索取”而不“回报”,只享受其“权利”而不尽其“义务”。正好相反,人在获得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佐”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也就完成了人的生命目的。《易传》所说的“裁成”“辅相”与《中庸》所说的“参赞”“化育”具有相同的意义,都是指通过人的活动,实现自然界的生生之道。这既是人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人的“德性”所要求的,人类的知性活动应当在这一前提下进行。

《易传》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天人合一”境界。这里所说的“天”,具有超越义,但并不是实体,它无非是宇宙自然界的全称,是一种哲学的概括。所谓“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由”。《易传》所说的“大人”、“圣人”,就是实现了这种境界的人。“大人”之所以为“大”,“圣人”之所以为“圣”,就在于他们能与“天德”合一,充分实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是对“天人合一”境界的一个全面的描述,它不仅包括“大人”的道德人格,而且包括“大人”的种种功业。“与天地合其德”之“德”,从天的方面说,就是“生生之德”,“元亨利贞”之德;从人的方面说,就是“性命”之德,“仁义礼正”之德。“生”始终是天德之根本义,由“生”而有仁义等等德性。既然如此,所谓“合德”,就是完成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目的,其中当然包涵着“裁成”“辅相”之功。

《易传》还提出理、性、命三个范畴,成为后儒特别是宋明儒家建立其理学体系的重要来源。周敦颐在其《通书》中,专门设立“理性命”一章,进行了发挥,其他理学家也都视之为重要范畴。后来,理成为理学的最高范畴,性成为理学的核心范畴,命则成为沟通天人的关键范畴。这三个范畴就其关系而言是讲“天人合一”的,其基本思路在《易传》中已经形成了。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就是这一思想的比较完整的表述。

生态哲学范文篇6

关键词:绿色生态设计;哲学;和谐;文化;发展

绿色室内设计是以保护地球生态和对人类生活生存环境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设计,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地球的负载,并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健康。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利用自然的元素与天然的材料来创造自然质朴的室内环境,在此过程中注重强调自然材质肌理的运用,着重表现纤维植物、竹类、木材和金属等。对于那些含有对人类身体有伤害的放射性材料一律禁止使用,像含苯的石膏板、涂料或者是含甲醛的粘胶剂等这些都是不允许出现的。

一、室内绿色生态设计的兴起的价值原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理念的提高,我们对环保和室内设计的结合越来越重视。这些体现最为显著的是人们对自己居住空间材料的运用以及居住环境的设计。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发展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逐渐脱离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准则,而成为追逐利益的工具。狭窄、单调的家居空间设计不但不会带来身心的休整,反而压抑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于建筑本质的回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居空间设计的人本性,现实表现为人们开始注重选择使用环保的木地板以及很多的实木家具,摒弃了传统的大芯板、压缩板、胶合板等一些威胁我们健康的材料。据调查研究表明,人待在室内的时间是最长的,大约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所以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环境的要求有很大提高,虽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让人类的生活也变的便捷。但我们在享受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接受不利的一面,我们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家具、油漆等都会散发很多有毒的气体,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二、家居空间中绿色生态设计的哲学理念

绿色生态设计思维是一种注重和培养人的创新思维的设计理念,要求我们在家居空间中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设计,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绿色生态设计强调我们在家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资源,多使用一些可再生和循环使用的资源从而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体现着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一)提倡生态美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绿色设计融入到家居空间以及生态美学中是一种追求高层次的设计审美情趣,需要我们注重自然美,将使用者与家居空间中的环境高度的结合起来,让使用者和空间环境之间能够交流沟通,有情感的体验。把自然美引用到家居空间里可以使两者能够和谐统一,提倡简单、朴素的美。在选择材料时注重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循环使用的特征,比如自然中的能源。要尽量避免材料的过度浪费以及对环境自然的伤害。这一设计理念是对现代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反思,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支撑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而绿色生态设计是在人的主体性基础上对于人与自然的主体平等性的承认,这一哲学思想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二)注重与本地文化相融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哲学的重要方法,在现代家居空间设计中这一方法论原则构成绿色生态建设的哲学理论基础。在进行家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当地的特色、历史文化和背景。做到现代设计与地方特色相融合的特点。科技是推动我们进步的主要动力,但是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不能遗忘历史文化,我们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要在家居空间的设计中融入地域的特色文化,做到对文化的一种尊重、传承、延续。有效的展示当地的文化,推动其进步发展。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技术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诉求,现代绿色家居设计应充分矛盾的特殊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三)提倡可持续发展原则。绿色生态设计对整个家居空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绿色生态设计将不同种类的自然元素运用到室内,使人居住的空间更加贴近自然。例如通过尽量把房间设计的朝阳,让太阳光自然光进入房间。在省电的同时还可以杀菌消毒。同时尽可能的多使用再生资源,对可再生资源做到充分的利用,尽量做到生产过程无污染,使用过程无污染,使我们整个的家居空间变的安全环保。这一设计理念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社会发展规律的尊重。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在设计过程中就坚持了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了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团队在经济条件下尽可能的使用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并且效果明显。经检测,该室内空间的有害气体含量指数都低于国家所规定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君亮.论生态技术对人的本质的实现[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8,5(01):58-62.

[2]刘新芳.“绿色化”视角下的生态文化建设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

[3]吴燕青.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中国包装工业,2014(12):96+98.

[4]张丽敏,刘静.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绿色环保理念[J].美术大观,2012(05):146.

生态哲学范文篇7

一、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兴起及其东方转向

现代生态伦理学是在人们反思人的自然的关系中产生的。生态伦理学兴起,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英国哲学家边沁第一个主张把道德范围扩大到动物,他认为感受苦乐的能力是获得平等权利的根本特征。1864年,美国学者乔治•帕金•玛什在《人与自然》一书中首次从伦理学角度探讨自然保护问题。1923年史韦兹出版《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后来又提出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一些生物,要求对所有生物行善。(《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1933年,莱奥波尔德(AldoLeopold)发表了《大地伦理学》一文,提出将伦理作为辅助手段管理自然,拓展传统伦理学到自然领域的观点,并在1949年出版的《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生态伦理学的概念,创立了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人与大地的关系,人为人是自然界共同体的成员,应该承认人以外的实体固有的权利,并且确立了生态伦理的科学基础和价值取向。上个世纪6、7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带来的对全球生态危机的更广泛共识的形成和世界生态运动的深入,生态伦理思想也走向系统化。1979年,哈格洛福、罗尔斯顿等人创立了《环境伦理学》学刊,成为该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牌。1986年泰勒(P•W•Taylor)的《尊重自然》一书问世,他主张生命体由于各具其“固有的价值”,自然界的存在并不简单地是我们开发利用的对象,也不能将自然生物仅仅当作是我们利用和消费的资源。美国学者罗尔斯顿1986年出版了《哲学走向荒野》一书,论证了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呼吁应当将所有地球上的自然存在——大气层、岩石圈、地质层、生态圈等都看作是与人具有同等价值和生存权利的存在,应当将道德权利赋予这些存在物。纳什(R•F•Nash)在1989年出版的《自然的权利》著作中指出权利不是人的特权,还应包括动物、植物、土地,甚至所有自然的无机物体。1992年日本伦理学家丸山竹秋发表《地球人的地球伦理》一文,提出地球伦理学以人的生存和地球要素(环境保护)为最大和最终目标。生态环境伦理道德的建构,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它超越了以往狭獈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积极扩展伦理的范围,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到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也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在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过程中,学者们不断反思西方文明模式,反思人对自然的粗暴统治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他们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咎于西方文化主流中的主客二元分立的本体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他们以现代环境运动作为其现实基础,以现代生态学作为其科学依据,以后现代主义及其它人文主义的思想作为其理论来源,力图建立一种包括人、自然乃至宇宙在内的整体主义的生态价值观,用生态伦理来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构筑现代生态伦理的过程中,由于看到西方主流思维方式的狭隘性,现代生态伦理学家在寻求构筑生态伦理的思想资源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东方文化,他们认为东方文化特别中国传统哲学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著名学者F.卡普拉(F.Capra1938——)认为佛教、道家、儒家、禅宗等中深蕴有各种生态智慧,他曾说了一个广为流传的评价“在诸伟大传统中,据我看来,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施韦兹和罗尔斯顿等也十分推崇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尊崇自然、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老子、庄子、孔子、荀子、墨子、孟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名字及其有关著述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施韦兹说:“属于孔子(公元前552-前479年)学派的中国哲学家孟子,就以感人的语言谈到了对动物的同情。老子(公元前6世纪)学派的列子认为,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的差别不很大,即没有象人们通常所想象的那么大。杨朱(应是‘程朱’,指程颢、程颐、朱熹)反对动物只是为了人及其需要而存在的偏见,主张它们的生存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指出,东方传统文化思想对伦理学的理论突破有所帮助,“在这方面似乎东方很有前途。禅宗佛教有一种值得羡慕的对生命的尊重。东方这种思想没有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和自然之间的界限。在西方,自然界被剥夺了它固有的价值,它只有为工具的价值,这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增加的价值。自然界只是人类开发的一种资源。但是禅学不以人类为中心的。它不鼓励剥削资源。禅宗佛教懂得,我们要给予所有事物的完整性,而不去剥夺个体在宇中的特殊意义。它懂得如何把生命的科学和生命的神圣统一起来。”

源于西方的生态伦理学的这种转向,说明了我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和现代生态伦理追求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挖掘和梳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能够对现代生态伦理的构建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启发。

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道、释、法、墨各家都有深厚的思想资源,尽管各家学说分立,但是也有着共同的特征: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为基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注生态、珍惜生命。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以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本精神,对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态传统。

伴随科技进步和西方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人们享受着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生态危机就是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人们对自然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联合国环境署发表的《全球环境二千年展望》的报告指出,地球上的植被、土地已遭严重破坏,全球80%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或被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面临生存环境恶化和精神上的漂泊的双重困境。虽然人们采用了法律、技术和经济等手段来治理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办法治标不治本。环境问题的烽烟四起、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忧虑、回归精神家园的内在需求,使得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从思想层面对这种掠夺式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现代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就是这种反思的成果之一。

生态哲学范文篇8

关键词:人学;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利己主义;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是人,从人学角度研究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反思生态困境、构建生态文明理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反思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困境出发,寻找建构生态文明理论的人学依据,最终将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人学意义上的创新实践。

1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1.1工业文明背景下生态观的人学依据。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人与自然并不分开谈及,更无所谓与人分开的自然概念。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人与自然相分离,人类变成与自然相对的理性存在物,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工业文明以来最核心思想。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在这个宇宙中人类才是至尊荣耀的,拥有绝对目的主体和绝对理性主体两个身份,而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物质需要、具备有用性的一种客观实在[1]。这种界定彰显出人类中心主义以满足人类利益为中心任务,内在包含利己主义与整体主义两种误区,下面逐一说明。1.2利己主义生态人学观。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人与自然关系不断紧张,人类中心主义并不像过去那样对自然进行强力控制,而是变成“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即反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个体化利益和绝对化利益,以人类整体利益为中心评价行为正当与否并主张对自然进行适度合理开发。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转变,因为它改变了以往对待自然狂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还是没有改变以利己主义为核心规定人进而规定自然界的价值观。除此之外,以利己主义规定人的人类中心主义还面临两个困境:第一,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是否能真正保护自然环境?不论是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弱式人类中心主义,核心都是以利益为中心并对自然加以控制。其实我们并不纠结于是否以人类为中心,而是纠结于“利益”作为衡量道德善恶的标准。如果利益二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虽然存在人类理性力量调和,但这种以利益作为追逐对象的人类只能是利己主义、具有生物性质的人[2]。如此一来,不论一个人有多么高尚,离开了利益也就失去了保护自然的动机,自然界也就无法逃脱沦为人类利益附属品的命运。第二,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带来人类社会行为进步?事实证明,世俗、奢侈的利己主义价值观滋生出奢侈消费的种子。奢侈,就像是非法情爱嫡出的孩子,随着他的出世,资本主义也随之产生[3]。工业文明带来消费社会,而利己主义形成奢侈生活方式向各个社会阶层蔓延。这种奢侈消费伴随奢侈需要,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更大规模进行索取。利己主义看似满足人类需求,成为人类发展更高级表征,实际却为人类酿造更大灾难,这并不是一种进步,而是一种倒退。1.3整体主义生态人学观。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看似有理,实际却大大超出具体利益,具有欺骗性。这种欺骗性体现在,真实可触碰的利益都是具体的,而抽象、超越局部利益的人类整体利益并不存在。想让人类活动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消除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对立,只有消灭生产、生活资料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但这在今天并不现实[4]。现实中存在很多具有差异性和相互抗争性的不同利益主体,他们更愿意从实实在在的特殊利益与短期利益而不是抽象整体利益出发来处理环境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少数人靠多数人的劳动满足自身需要,这些少数人得到发展权;而那些多数人,他们却要为迫切需要的东西进行斗争,实质上,多数人发展可能性被耽搁了,能真正受益、垄断发展的只是少数人[5]。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相互推诿、呼喊着“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口号掩盖弱势群体的声音、隐藏资源分配不公事实,人类整体主义所代表的正是这部分人的利益。必须明确,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国家资源为代价获得本国发展是极不道德的,他们对自身错误并不自知,反而更加蛮横责难发展中国家减缓甚至停滞经济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整体主义就成为发达国家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依据,历史也已证明这一点。所以整体主义并不能真正立足人类整体改善生态环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构的人学维度

西方迎来文艺复兴浪潮后,上帝已经不是唯一、至上主体了。人类发现人类自身本就具有强大力量,人代替上帝成为主体、成为宇宙最高统治者,是一种唯一、至上、实体存在物[6]。这体现出西方哲学是人本主义哲学,而人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偏颇为以人的利益为本,所以这种哲学是很难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理论后盾的。在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提供现实路径。第一,从人与人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认为生态问题究其本质是人与社会关系异化,其表征为人与人自身关系异化。不能简单将生态问题归因于科技发展、消费观变化、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困境等肤浅原因,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带来私有制生产关系将人自身、人与社会关系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生态问题由此产生[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成为最高目的,任何影响利润的行为,他都会果断放弃。由此可见,生态危机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方式,想解决生态危机就应变革生产方式,即以生产资料公有的共产主义取代生产资料私有的资本主义。第二,从人与自然维度出发,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关系,他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利己主义人学蕴含,批判片面夸大人类主体作用。认为利己主义以利益为本,将人类物化,是无法带领人类保护自然的。只有扬弃利己主义这种动物式生存模式,对人类存在意义进行重新规定,才能在环境发展中促进人类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批判完全将人类与自然等同的生态中心主义。首先他批判漠视人类主体性思想,毕竟没有人愿意把人类与病毒存在价值等同起来。其次他批判漠视人类实践价值。马克思指出,当人类开始劳动、开始生产所需生活资料时,人类和动物就已经不一样了[5],否定实践也就是否定人性,由此看来生态中心主义是缺乏合理性的。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认识到生态问题本质是人类异化问题。既不片面夸大人类主体作用,也不绝对否定人类主体价值。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受制于自然环境。在生态理论与人学理论之间找到一种微妙平衡和谨慎张力,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积极理论引导。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人学观认为,人的存在、活动,人类社会和历史都要以自然界为前提和基础。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条件,人类和自然不但相互联系、作用,还相互生成、建构。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存在合理性。工业文明发展至今,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文明之所以面临被质疑的境地,除了它是利己主义生长剂之外,还因为它把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完全割裂开来。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和人口大爆炸现状使人类对自然有更大需求,自然界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人类要求;第二,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干预自然、谋求所需自然资源能力得到发展,如大量合成新材料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生态环境;第三,当我们获得大量可利用资源时,同时也制造大量垃圾。这些工业剩余物绝大多数并没有经过生态处理,而是直接排入生态系统,这样实际使环境污染更为严重[8]。这三种表现证明,在工业文明背景下,自然成为人类附属品,工业文明将自然推到人类对立面的位置上,是伴随反自然性质的。但这并不是否定工业文明积极作用,每一次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加深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只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使人类越来越相信自然是可以被控制的,自信使人类冲昏头脑并加大控制自然的力度,可事态越是朝这方向发展,人与自然间矛盾就越来越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工业文明具有利己主义、反自然性特征,长期在人类主宰的摇篮中固步自封,结果只能是自然环境被破坏、人性和人类道德的退化。只有发展生态文明才能恢复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恢复人性完整。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自觉性构建。既然生态问题根本上是解决人类问题,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条件就是完善人性。而完善人性,最重要是完善人类自觉性、完善人类对生态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体现在对过往人类行为的反思、实现人类自我革新、形成对人与自然关系新认知从而形成人类自觉性。这种自然自觉性现在两个层面上:3.2.1人类层面。生态哲学,它存在目的就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拉回正轨,把人类从妄想征服自然的彼岸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来,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纳入自然存在论的领导中,重塑自然权威[6]。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把自然理解成为人类服务的对象物,而应把自然作为独立、完整的整体,人类在自然界中产生发展,首先作为自然人存在,而后才能在社会中联结成为社会人。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类应首先明确自身自然存在属性,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觉性。一方面,人类与动物不同,人类能动进行实践,具有主体独立性,是自然与社会双重存在。人类能在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同时也应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自觉性。人所具有的主体性,不是肆无忌惮向自然索取满足主体欲望,而是在人与自然相对均衡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主体性满足。另一方面,自然先于人类存在,理应获得人类尊重。人类从自然中产生,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条件、提供社会财富和使用价值,这样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就有了真实体验,也能重新确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要求,并逐渐内化为主观选择,指导人们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3.2.2社会层面。生态伦理学认为,伦理的社会功能不仅局限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还要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交往[6]。也就是说,生态不仅是实现自然生态,还包括实现社会生态。社会层面我们还需斟酌两方面问题:第一,利益问题。前面我们已经提及,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备受推崇,但这存在一个问题,人类中心主义是否把“人类”放在中心位置?如果它将人类作为出发点,那怎么还会出现环境恶化?这说明人类中心主义并未真正考虑人类问题。实质上,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利益。如今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比如美团外卖设置“环保单”,再如支付宝设置“蚂蚁森林”为绿色林地做贡献等。但为什么环境问题还是没得到显著改善?因为各利益主体之间差距实在太过悬殊。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利益,把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不得不出卖廉价劳动力并接受发达国家污染产业,这就造成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局面。不仅如此,很多发达国家还在生态问题上推卸责任,比如特朗普就曾表述美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只是发展比较快而已;再如日本宣布退出捕鲸委员会,2019年7月起计划重启商业捕鲸项目。这些都是发达国家扩张本国利益的真实写照。不解决利益问题,人类无法获得长足发展。所以我们必须立足全人类利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类与自然矛盾的和解。第二,代际公正问题。不同时代人类和同时代人类一样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9],罗尔斯正义论理论为代际公正提供启示。当代人和后代人都需要发展,如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而又不损害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成为人类绞尽脑汁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只顾着当代人发展,留给后代人一个残破的生态环境,那么后代人又怎么获得更好发展呢?这是不公平的。幸而更多人意识到代际公正问题并提出新发展模式,例如支付宝蚂蚁森林新推出“生态脱贫模式”,以“豹喜牵绣”为例,既让人们重新认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了解它们的栖息地和顺,又把金钱豹形象以绣品的形式出售,同时出售当地其它特产。大部分收益还是用于建立生态基金,解决人类与其它物种发展冲突问题。这种模式是一举三得,既保障当代人利益诉求,又解决生态矛盾,更为后代人提供一个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让他们也能得到发展。试想如果这种模式被全国推广、全球推广,对生态发展而言是强大推动力,为后代人留下丰富多彩的世界再也不是梦想,代际矛盾并非不可解决。

4结语

工业文明使人类社会进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物质主义模式,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使人们对工业文明产生生态思考,生态文明也逐渐步入大众视野。生态本来是在自然视域下各类食物现象间的关系,是按照自然法则运转的,但当生态进入到文明视域下,就不单指自然界内在运行关系了,而是进一步演化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既然生态问题与人的问题息息相关并最终会影响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那么想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对人自身做审视,增强生态自觉。这种自觉不仅要在人自身方面体现,也要在人与人联结的社会中体现。我们不但要认清人自身在自然界中的定位,也要解决人类社会中关于利益冲突和代际冲突两个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上述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才能真正有全民践行的一天。

参考文献:

[1]寇东亮.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学底蕴[J].河南社会科学,1999(2):18-20.

[2]李勇强,孙道进.生态伦理证成的困境及其现实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7):73-77.

[3]桑巴特,维尔纳.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徐红新.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幻性[J].社会科学论坛,2000(6):23-25.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刘福森.新生态哲学论纲[J].江海学刊,2009(6):12-18.

[7]董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逻辑构架[J].理论视野,2015(6):75-77.

[8]徐春.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24(2):37-45.

生态哲学范文篇9

一、“对话”是生态化学课堂实施的新需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也就是说教育不像一部有序运转的机器,而更像是有机的生态系统。既然是生态系统,那就是有生命的、动态的、结构多元的……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多地开始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心智发展特点,而对话教学能够比较好地将这些对学生的种种“关注”统一在具体的教学中。变教材、教本为对话文本和沟通桥梁,使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真正走进对话时代。

1.“对话”是生态化学教学模式变革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对化学教育真谛的深度追寻,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迫使人们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论层面上,其核心问题就是要改变传统化学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导地位的教学,引入如“实验法”、“探究法”、“情境体验法”等,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培养能“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为最重要目标。生态化学观就是要“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不仅给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机会,也给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机会。”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并通过“对话”来维持良好的学习生态,让课堂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使学生在动态开放的过程中发挥潜能、体验自我价值。

2.“对话”是生态化学有效教学实施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有效互动,是化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也是“对话”型化学生态课堂的建立依据。生态化学下的课堂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之间的对话过程,尽管当下的化学课堂已经开始关注师生的对话,但还普遍存在着对话重心知识化、内容预设化、过程形式化等弊端,使化学课堂教学很难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知识的主动建构,课堂中如抛出“浓、稀硫酸鉴别思路和解决策略”等能让学生充分对话的问题,就可以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生态化学理念主张课堂实施对话教学,强调通过对话使得学生创新知识、生成个性、丰满人性,顺应高中化学新课程以“对话文化”为主导的教学哲学。

3.“对话”是生态化学教学价值体现的需要生态课堂是师生一道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平台,是课堂教学价值的必然体现。新课程下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不是把别人的“现成知识”接受下来,而是把知识变成探究对象,在解决理智问题与生活世界中的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思想和体验。因此,生态化学理念下真正的知识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必然伴随学生新思想、新体验的诞生,是创造新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态化学从感性向理性的华丽转身使得“对话”不再仅仅流于形式,而是成为了一种心灵的对视和沟通。如“化学教学中常见的中毒事故和你的感悟”对话话题,能让学生从传统课堂的“无话可说,无话想说”,到民主课堂的“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再到生态课堂的“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这既有助于知识的创造,又是知识本性的必然要求。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对话作为一种教育精神和原则,使新课程下化学教学的要素在对话中被赋予了创新的意义。

二、“对话”提供了生态化学课堂实施的新视角

生态化学理念下,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更使教学伦理和教学思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把人类社会的实践分为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那么,教学就属于交往实践”。人类的交往实践是在对话中展开的,因此,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也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建构一个极具张力的“生态”化学课堂。建构主义对话理论认为: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习是学生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的对话互动获得知识、建构意义的过程。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复制式教学,由于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置之脑后,因而失去了教育本真的色彩。新课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是构建良好的课堂生态模式,让学生和谐、自由地生长和发展,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生命质量提升和完善的“生态场”。对话教学为生态化学课堂理念的贯彻和实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学生要接受开放的、多元的教育,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教育化学生态课堂是一个多元的、非线性发展的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了整个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进展使我们认识到个体差异的必然存在,同时也认识到智力的多元性。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教育,反映在教学上就是个别化教学,注重差异性。个体差异的存在和智力的多元性要求我们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生态化学主张强调学习者与环境的亲密、和谐、动态平衡的协调关系,开放、多元的教育能够去塑造具有丰富内涵和自由个性的主体,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个性自由发展的过程。生态化学理念下的课堂是一种开放、互动、介入、创新的对话课堂。课前,教师要与化学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对话,要与自我原有的知识进行对话;课上,教师要与学生对话,并参与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原有知识的对话;课后,教师要与教与学的结果、教与学的反思对话。生态化学下的“对话”对于学生和教师双方来说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实际上,“开放”只是对生态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诉求,“互动”才是一种积极对话方式,“介入”(而不是旁观)则是有效对话的一种前提,同时亦是一种结果,而“创新”则是对话教学的终极追求。“对话”为生态化学提供了一种教与学的新关系。

2.放大学生在个体“生态位”上所具有的优势所谓“生态位”,是指在一个群落中,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它物种的时间、空间和功能位置,都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学生作为化学教学生态中的个体自然也有其合适的“生态位”,生态化学主张教学应该首先准确认知并放大每个学生的“生态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选择性地构建教学模块,来选择和创造出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其实化学知识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都是独特的,是主体自我生成的。在对话教学中,对话不仅意味着“共同探讨”、“分享”或“信息的交流”,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大的认识空间,激发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一切,并非教师的完全“预设”,而是在“多重对话”的课堂推进的过程中,灵动地“长”出来的。生态化学下的对话教学实现了学生生长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态位其实就是教学的差异性。生态化学教学主张之下,差异不是负担,而是资源,因为差异才导致竞争、差异才导致合作,也因为差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建立起一种多向、互动和依存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化学教学生态系统。生态化学的本质说到底就在于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生态化学所主张的就是要致力于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要理解和顺应学生的差异,探寻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把化学学习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化学主张从全面完整的角度来看待化学课堂的教与学,它是集动态性、灵活性、生成性于一体的一个教学实体,化学课程、综合环境、师生团队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完整系统,而每一个部分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子系统,各种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生态综合体。其基本图示如下:生态化学主张下的对话关系中,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是平等的、独立的、自组织的“对话源”,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这些“对话源”相互作用,形成“对话流”,进而通过“对话流”不断碰撞、交流、迸发,进而创建一个动态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对话场”。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生态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理解:教学目标的生态化是教学生态化的前提,它是指从传统的“双基”向“三维目标”的发展;教学内容的生态化是化学教学生态化的基本条件,它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进行化学知识的重新建构,进而达到发展自身的目的;教学方式的生态化是化学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实现途径,它是指化学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传授向师生合作互动发展;教学评价的生态化是生态化学课堂实施的根本保障,它是指课堂评价由教师的一言堂向多元评价系统发展。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学习的本质不应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应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没有经过学生自己建构的化学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些学到的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或僵死在大脑中。新课程背景下“生态”样式的化学课堂应是生活的、生命的、灵动的,它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互惠促进。但生态化学不是简单的“点对点”传话,也不是独白式教学,而是要使化学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三、“对话”创设了生态化学课堂实施中师生关系重塑的新机遇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其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交往和沟通,生态化学理念下的“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师生之间一种建立在平等的心灵沟通之上的和谐关系。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师尊生从”关系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常常被抑制,学生的独立人格也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影响了师生交往的有效性。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化学理念下的“对话”引导着课堂教学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师生关系的重构面临新的机遇,这不仅是生态化学教学的需求,也是时展的必然。

1.建立“共享”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告诉”,学生的学就是“倾听”。而生态化学教学主张之下,教师通过课堂对话激励、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让“告诉”和“倾听”都变成一种“共享”。教师的教也是一种“倾听”,学生的学也是一种“告诉”。对话教学要让学生敢于“告诉”,要让教师乐于“倾听”,要让课堂允许“出错”,生态化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基于真诚的合作过程,否则对话只能成为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李镇西老师曾以进餐方式作比方,把课堂教学分为“填鸭式”、“诱导式”、“共享式”三个层次,代表了课堂教学中三种师生关系模式:教师绝对权威而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在行动上似乎并不专制但思想上却分明是学生的主宰;师生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生态化学主张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正是———“共享”,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人格。“共享”的过程就是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高度,还关注学生人文的高度和人生的高度的对话过程。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对话教学的前提,对话的氛围要没有思想的枷锁,充满“自由探究的空气”。一旦离开了平等和民主,对话教学就会滑向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呈现原来的灌输与被灌输、训诫与被训诫的关系。生态化学理念下的对话教学中,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拥有者,也不存在任何垄断话语的特权者”。“对话教学”就其本身而言,就蕴涵着平等民主观念的价值预设。承认、尊重师生双方的主体意义并平等对待,使得教师、学生、文本构成了平等、互动、开放的多维课堂生态体系。在对话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日本学者佐藤学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称为“对话性他者”,“在最近发展区里,他能够发挥可能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发生跳跃的、起一种脚手架作用的他者作用”,对话教学要求教师能注重蹲下来(把自己与学生置于平等的心里高度)与学生交流,变师生之间的“主体———客体”关系为本真的“你———我”关系,注意寻求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一种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对话首先要进行角色认定。生态化学理念下的对话教学,要给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必须首先消解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的权威。教师应走下传统的教学神坛,走进学生中间,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教师从传统的化学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上课也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和创造。让学生在民主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进取的潜能。

生态哲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城市建设;哲学

城市生态湿地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能否将其坚持的原则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原则之间保持一致,对于其建设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分析二者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各自建设的哲学思考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哲学意蕴,从而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做出基础的理论贡献,为社会发展贡献基本力量。

一、概念解析

1.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城市湿地景观是随着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提升,出现的一种新型景观形式,其与传统湿地类型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具有本身典型的湿地特征。城市湿地景观既包括自然湿地的生物、土壤和水文方面的特征,又在规划建设过程加入了人类美学和哲学理念,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群体在观赏、休闲和教育等方面的功能需求。城市生态湿地景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将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重要形式。2.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通过规划、设计、建设等过程,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空间改变成为与农村系统有着本质区别的实物形态,是一项长期发展、周期性较长的社会经济活动。从狭义上来讲,城市建设也可以被认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居民和建设者对城市发展实施改造的活动。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开展的活动类型,也是人类社会追求不断丰富和提升的基本途径。

二、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建设的哲学思考

1.区域原则。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建设基础多种多样,类型也较为复杂,与传统的自然生态保护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利用湿地景观,不仅可以进行科普和自然文化保护,还能够在实际利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其所具有的经济属性和观赏价值,从而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场所。对于基础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来说,城市生态湿地景观还具有内涵的科学教育功能。2.生物多样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是城市湿地建设和运行的基本保障,是在人类社会不断侵占自然生物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为不同生物提供休憩、繁衍场所的基本保障。在城市生态湿地景观设计和建设多样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为大自然的物种提供更加丰富的生存基础,构建一个完善的、丰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其系统的运行不仅为城市物种的丰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境,而且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支撑,为改善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不良后果起到支撑作用。

三、城市建设的哲学思考

1.城市建设协调原则。协同学研究的内涵是系统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从无序向有序演化过程的新兴学科,在其学科理论建设中,将不同要素之间的制约和动态平衡作为研究的重点方向。当系统受到外部参数或一个或多个内部因素变化的干扰时,系统一般会做出响应。当扰动和变化强度较低时,系统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反之则处于不稳定和不稳定状态。只有在达到协同状态下,系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将协同理论引进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当前城市整体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此能够更快地进行研究和评价,科学解决城市协同建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在建筑、人文、自然环境、城市空间形象等外部环境参数的影响下,确保城市系统中的参数产生协同效应,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依照协同学理论的科学指导,准确把握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动态协调过程中实现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提升。2.城市建设的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开放性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的交互作用是全时态的,作用方式的相互的。基于这一概念,城市建设本身也属于典型的开放系统。对于现代城市而言,其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提供居住和物质交换的场所,而是涵盖自然地理体系、人类文明和社会属性在内的,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在诸多不同部门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经济和社会才能够得以充分发展。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说,要确保其运行的稳定,必须不断的与外界空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上的交换,其中自然也包括在环境保护和生物类型上的交换。3.城市建设的总体原。系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是差异整合的过程,要将这些具有差异的系统组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必须有一种互补、相互支持的关系,这也是整合的基础和前提。要充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最优化化,必须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建设。在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流程中,坚持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不同要素变动对最终整体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组成要素,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属性或者社会属性等单一方面来确定其建设要求,而是在城市建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将包括生态属性在内的各种属性充分结合在一起,以此才能够提升城市建设水平。4.城市建设的层次性原则。生态城市建设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人们可以根据地域、质量、时间和内容对生态城市建设体系进行层次划分。城市建设系统的层次结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主观层次结构,而是一个在客观现实基础上出现的多层次体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基本的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居住和办公场所、生态保护场所、休闲娱乐场所等,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城市建设体系。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有限的层次以无限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由此才出现了城市发展的多样性,从而为凸显不同城市特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城市生态湿地景观与城市建设的哲学统一

城市生态湿地景观是城市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基本支撑,因此在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对二者的哲学思考进行深度统一。首先来说,在城市生态湿地景观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二者自身的原则。例如在生态湿地景观建设中,必须要坚持其应有的生物多样性原则,这既是其自身原则的体现,也是城市建设开放性的重要体现。其次是在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坚持局部和整体的原则,也就是将城市生态湿地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哲学理念指导下,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的开展必须服从于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又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为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通过局部的优化达到整体水平的提升。最后是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矛盾统一原则,通过相应的处理方式,将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消除,进而达到有机统一的状态。

五、结语

城市生态湿地景观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支撑。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更加全面的哲学指导原则,将二者工作的开展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上,以此才能够真正提升整体建设水平,最终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达到社会与自然发展的有机统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子瑜.浅析城市生态湿地公园[J].农家参谋,2019(10):204.

[2]赵哲旻.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3]殷鲁秦.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6.

[4]李永杰,刘青为.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生态哲学意蕴[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