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3:09:58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范文篇1

关键词:绩效管理;生态系统;制度安排;制度变迁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60%以上,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受不当开发活动影响而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处于不同程度的失衡或危机状态,给国家生态安全造成威胁。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首先需要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与安全。生态系统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政府管理部门是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实施者,为解决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建设轻成效、重投入轻产出等粗放式管理问题,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过程中需要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建立绩效导向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这也是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的核心和关键。鉴于政府创新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本文拟借助制度变迁理论,分析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历程、变迁动因、模式特征及发展方向,为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提供支撑。

一、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

1.制度变迁的动因与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诺思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制度作为解释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制度变迁理论也应运而生。制度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的理解差异较大,诺思提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理解为一些人为设计的、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也可称之为制度安排①。制度是由个人或组织生产出来的,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制度供给同样是有限的、稀缺的,随着制度环境变化或人们的理性程度提升,新的制度需求不断产生,当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时,就会催生制度变迁。可见,制度变迁就是新的制度安排替代旧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是制度不均衡的演化过程,之所以出现制度变迁,是由于现行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净收益小于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产生了新的潜在制度需求和潜在制度供给②。导致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不均衡的因素包括制度选择集合的变化、技术进步、制度服务需求的变化等,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最优制度,从而产生制度创新需求③。制度变迁根据动力不同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④。诱致性变迁是一种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的渐进式变迁模式。要素与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化以及技术变迁产生新的制度需求,知识、法律、社会服务等领域的进步支撑新的制度供给。诱致性制度变迁不易解决搭便车问题,且变迁时间周期较长,不能及时满足制度需求。由于行为主体在收益、费用之间存在分歧,只有部分制度不均衡可以通过诱致性创新消除,其余制度不均衡则继续存在。当政府的预期收益高于强制推行制度变迁的预期成本,政府将采取强制行动来消除制度不均衡⑤。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有效性受政府偏好和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等多元因素制约。强制性制度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获取制度创新利益的成本,短期内创造出较高的效益,但在长期强制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利益非均衡化而可能会削弱制度的有效性。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内部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当诱致性制度变迁满足不了制度需求时,由政府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则可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两者是一种互补关系。制度变迁理论以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石。首先,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权结构的创新。对产权的界定、调整和保护是有必要的,因为有效率的产权可以激励人们去从事社会需要的活动,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和搭便车行为的可能性,使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其次,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并为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国家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其他资源要素的变化,协调产权结构与持续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任何制度都是在某种意识形态下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改变会左右现有的制度安排,意识形态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够形成共同利益,从而克服搭便车行为。2.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从时间维度反映制度安排对不断变化环境的适应,变迁方向有可能是正向,也有可能是负向⑥。因此,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制度发展进程,有助于了解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不足,梳理出制度安排未来变迁方向。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政府是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生态系统绩效是政府相关责任主体的工作职责所达到的生态系统保护阶段性结果及其过程中可评价的行为表现。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绩效管理理念在政府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是主管部门与对应责任主体之间就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提升责任主体工作绩效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和实施的管理措施、机制及技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对政府生态系统管理行为的管理,关注的是政府生态系统管理结果与管理目标的接近程度。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不仅关注生态系统质量本身,也关注资金投入、污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等对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趋势的影响⑦。政府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的指导,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同样离不开制度保障。因此,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政府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其核心和关键是要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评估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绩效导向的生态环境管理评价和考核模式。政府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有关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讨论,可以借助制度变迁理论加以分析。从静态来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一套制度体系,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设计出来用以提升政府生态系统管理效能的约束条件;从动态来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一个在一定制度安排约束下落实生态系统保护主体责任、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过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是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图1)。制度环境为制度安排设置了基本边界和范围,是影响和约束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的基础规则,通常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系统质量变化、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公众生态环保诉求等,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面临的外部环境。根据“制度———行为———绩效”的行径,制度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绩效管理行为,并决定了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制度安排是具体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是在制度环境的约束下形成的直接决定生态系统绩效管理行为的具体的规则,并间接影响政府部门在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制度结构是所有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的总和,是按照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要求形成的具有结构特征的制度体系。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既包括制度结构中各项制度安排的创新,也包括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耦联形成的制度结构的调整,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也是下一次制度变迁面临的制度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制度变迁分析

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发展历程是一个根据制度环境变化进行变革的过程,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变化特征,政府主导制订的法规政策起到了形塑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的作用。1.制度变迁历程。(1)1956—1999年:基础制度体系建设。1956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这标志着我国现代生态系统管理的开始,自然保护区网络随之成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在制度环境方面,该时期内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该阶段初期尚未暴露出严重的生态问题,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开始面临巨大压力,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我国需要加快生态系统管理基础制度建设,为开展生态系统管理实践提供制度依据。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在时间上要晚于生态系统管理,由于生态系统管理刚刚起步,因此相关制度安排主要关注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构建了我国综合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侧重于强调污染者的治理和赔偿责任,更加突出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者”身份,“被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公众和企业等行为主体。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意识在部分制度安排中有所体现,主要涉及追究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责任,但责任主体设定和责任范围划分虚化不够明晰,并且更多关注的是政府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预防和监督管理责任,政府责任主体的绩效管理还没有得到实质性开展。(2)2000—2011年:责任管理制度建设。由于许多重要生态区域没有纳入自然保护区体系,我国2000年提出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设想,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正式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确立为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空间单元的组成部分。在制度环境方面,此时期内经济粗放式快速发展给生态系统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破坏等问题开始威胁国家生态安全,而一直以来政府主导实施的生态系统管理效果并不显著,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提高生态系统管理效能成为重要任务,国家开始修订已有政策、法规等制度内容,增加完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相关内容。在制度安排方面,政府主体的责任管理得到重视和完善,首次明确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修订后的生态环保类专项法规均出现了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内容,把环境污染治理责任纳入法律规制范围,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对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总体上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开始得到体现,不仅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加强生态系统管理,更是要对生态系统管理的结果负责,以提升生态系统管理效能。此阶段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内容侧重于责任追究,重约束而轻激励,而且没有明确的生态系统绩效考核标准,难以厘清生态系统管理责任。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主要依附于生态系统管理制度结构,还没有从生态系统管理相关制度中剥离出来。(3)2012年以来:绩效考核评估与考核。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系统空间管理单元进入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等多种类型并存、交叉推进的发展格局。在制度环境方面,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仍十分突出,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生态安全被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传统的部门分割保护模式使得生态系统管理效率低下,必须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态共同体进行保护和管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也为建立健全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机遇,为适应内外部发展要求,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不断得到强化,推动产生相应的制度变迁。在制度安排方面,政府主体的责任管理继续得到完善,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逐渐清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生态系统管理绩效评估与考核成为本阶段制度设计的重点。相关制度安排规定了生态系统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区域生态功能评估结果作为评估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同时作为产业布局、项目审批、财政转移支付和环境保护监管的重要依据。生态系统管理绩效评估增强了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但绩效评估只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都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结果运用集中在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约束”导向的结果使用难以从根本上纠正地方生态系统保护的短视行为,反而强化了履行行政责任要求下地方责任主体的策略性行为。2.制度变迁模式。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本质上取决于不同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⑧。诱致性制度变迁时间周期长,而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客观上要求尽快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提升生态系统管理效能。纵观我国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变迁历程,总是先由政府颁布新的制度,或对已有制度进行修订创新,再通过各种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的引导,实现政府责任主体对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的遵守和运用。因此,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迁模式有利于快速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降低制度变迁时间成本。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也存在明显不足,表现在管理部门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意识和行为滞后于制度变迁速度,容易增加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成本,出现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等现象,影响绩效管理制度的实施效能。此外,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众多,由政府主导推动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使得行政主管部门成为绩效评估和考核中的唯一管理主体,难以实现绩效结果的合理评估、科学应用和科学管理。应构建开放式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使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所涉及的生态区域、社区、管理部门、经营部门等利益主体参与到生态系统绩效管理进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创新成本。3.制度变迁动因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不适应制度需求的结果。从制度需求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高强度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引发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我国部门分割的生态系统管理体系特征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内在连接性的自然特征相背离,造成管理职能交叉和管理空白并存,虽然生态系统保护投入巨大,但管理效果并不明显。而且,生态系统支撑着人类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生态系统保护不仅要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更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制度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必须要提高生态系统管理效能,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从制度供给来看,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最初以依附于生态系统管理制度结构的形式出现,强调管理部门对生态破坏的预防和监督管理责任,但责任主体设定和责任范围划分并不明晰。为了满足生态系统保护的需求,提升生态系统管理效能,开始明确地方政府为辖区生态系统质量的责任主体,生态环境责任纳入法律规制范围,生态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逐渐清晰。当前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安排侧重于绩效评估考核,评估结果作为评估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依据,但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只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性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模式还有待完善。总体看来,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困境,总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也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诉求与路径。现有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供给增强了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但还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地方生态系统保护的短视行为,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仍十分突出,在尚未满足旧的制度需求情况下,新的制度需求已经产生,在这样的制度供求关系下,将催生新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

三、制度变迁理论理论对推进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启示

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理论能够为推进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及解决出现的问题提供一定启示。通过构建并创新多种制度,降低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变迁成本,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管理成本,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效能。1.适应制度环境。制度环境变化是产生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在特定制度环境中设计出来的约束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经济社会背景、管理目标和首要任务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态系统管理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及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已经成为生态系统管理的首要任务。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的空间单元同样在不断丰富完善,在原先的自然保护区单一管理单元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国家公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等在内的多样化自然保护地体系。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提高生态系统管理成效提出新的制度需求,生态系统绩效管理需要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变迁,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以实现预期收益的增加。2.健全制度体系。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管理制度体系化。目前国家法律体系内并没有专门针对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法律规范,现有的规则约束散布在多项法规中,政府制定的指导意见、办法等成为指导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主要制度依据,责任主体主要担负生态系统保护行政责任,法律责任没有得到体现。虽然政策的灵活性使得生态系统绩效管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推开并实施,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制保障,政策办法的不稳定性和非强制性使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和权威性受到影响,各地区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权衡地执行政策制度的现象,因此,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停留在政策、规章层面存在不足,必须健全生态系统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专门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法律规范。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立法需要体现以下内容:一是绩效管理主体和客体,管理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等;管理客体主要包括直接负有生态系统保护责任的政府部门和个人。二是绩效管理内容和指标体系,特别要筛选与国家生态安全相关的关键性指标。三是绩效管理方法和程序,程序设计原则上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实施、绩效评估与诊断、绩效反馈与提升等方面。四是绩效管理的法律责任,明确规定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主体、客体与其权利相对等的法律责任。3.完善制度安排。首先是科学构建生态系统绩效评估体系,生态系统绩效评估应以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重点,根据客观需求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采用“业绩绩效+表现绩效”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业绩绩效是对生态系统保护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表现绩效是对责任主体的生态系统保护能力、工作表现等进行评定。突出不同地区生态系统保护目标差异和全国生态安全布局的总体要求,制定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绩效评估体系。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不仅仅是绩效评估,还需要搭建包括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实施、绩效评估与诊断、绩效反馈与提升等方面在内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流程,实行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其中在绩效反馈与提升环节,鉴于我国生态系统保护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在当前注重管控型绩效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发展激励型绩效管理,建立奖优罚劣的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结果运用流程,将生态系统绩效评估结果与加强和改进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结合起来,改变重评比轻诊断、重奖惩轻改进的管理流程,注重反馈生态系统绩效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被评估责任主体持续改进生态系统管理工作。4.发挥产权作用。根据制度变迁理论的相关研究,必须设计适当的产权制度,明确界定产权,以便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搭便车行为的可能性,从而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几率。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中应注重发挥产权的支撑引领作用,以激励相关主体从事生态系统保护活动,并使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接近相等。产权制度关系到清晰界定生态系统管理主体的权利、责任与利益,规范相关行为主体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行为,给予责任主体以激励和约束,提高生态系统管理效能。完善产权制度的重要前提是界定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地产权,建立健全基于自然生态保护地和生态资源所有权而衍生出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体系,依法赋予产权主体对自然生态保护地的处置权、收益权,提升产权主体参与生态系统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5.多元主体共治。我国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由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推进,政府既是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主体,也是管理客体,为应对上级考核往往采取短期策略性行为。生态系统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需要建立包括公众参与在内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公众参与生态系统绩效管理有利于实现公众的生态诉求与广泛监督,有利于提升政府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弥补政府生态系统绩效管理的部门缺陷和不足。多元主体在生态系统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和权利需要得到明确,生态系统绩效评估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估,在规划绩效管理、制定绩效目标、绩效考核结果监督和反馈等环节注重吸收公众意见,公众满意度应成为生态系统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改变地区竞争情形下的环境非合作行为,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从体制机制方面进行较大改革。首先,需要提高地方官员考核标准中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推动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等追究机制的建立,纠正单纯以增长作为考核指标的官员考核体系。其次,加快推进环境保护系统的垂直管理。当前体制下各级环保部门隶属当地政府,各级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由地方政府决定,加快推行环境保护体系的垂直管理,推动建立立体的环境治理框架十分必要⑨。

四、结论

生态系统范文篇2

一、基于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模型组成

(一)共同体及课堂管理生态系统。“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认为共同体意味着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in由此可见,共同体是社会组织内成员间的一种联结,一种合作,一种交互影响,彼此共享成果的有机群体。在共同体中,追求“共享观念”“共同理解”,共同体中承载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体的精神意识,是一种归属和认同。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是指在课堂生态系统下所从事的管理活动,而课堂生态系统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的。在课堂生态系统中,作为一种非生物环境的教室给课堂生态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空,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产生能量,而是作为有机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输出了能量而形成了课堂生态。[21课堂生态系统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非生物意义的课堂由生物与其环境共同组成了系统的整体,因此,这一环境的生态组成有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自然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是教师通过管理手段协调教学环境,学生乃至学生心理保证各因子正常运行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二)共同体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模型特征。1.个体责任和集体分享相辅相成。在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中,个体会与集体融入在一起,个体责任的承担和集体中的分享会相辅相成。学生有可能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产生学习动机,更有可能出于彼此间的相互尊重和共同的精神意识而考虑到对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做出选择并负起责任。此外,学生通过合作探寻来提出他们概括出来的真实问题,从而制定适合共同体的规章和行为规范,违反则按照规章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是治理,更是一种教育。学生在管理体悟中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完善共同体规则的制定,在合作的氛围中使学生个体责任和集体分享相辅相成。2.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共同体下,集体意识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由共同的观念和价值观联结在一起,在角色和义务上形成一个互惠的关系结构。在角色上,教师更多地充当教育者、管理者,学生更多地充当受教育者、被管理者。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念,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将“管”视为“教”的管理活动,激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在课堂上行为不妥之处,从而主动去改正,继而保证了课堂纪律,以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在义务上,教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义务,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学生去做人。共同体下的课堂管理会让教师在课堂中时刻记得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这种义务也渗透在管理过程中。3.具有共同精神意识的发展愿景。共同精神意识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度的集体意识,指教师和学生间达到了高度一致的观念,而具有共同精神意识的愿景则是有了共同的前进方向。在共同体下,每一个体都会意识到自己是共同体中的一分子,自我的言行会影响到共同体系统中其他成员的成长及最终愿景的达成。从而在这种共同的观念和愿景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基于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中,每个人都是管理者,都是学习者,都是教育者,相互学习,彼此影响,互相监督,最终达成共同体的目标发展愿景。

二、基于共同体的课堂管理生态系统构建策略

1.树立“管理即教育”的理念。“管理即教育”强调管理过程也是一种教育过程。管理是一种影响,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其影响方式则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在管理过程中实现。正是在这种影响下,组织这一共同体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教育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同样也强调影响,这种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教育的影响更为深刻。教育影响包括作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运用这种影响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管理不同于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它也不直接培养人(公民),而是为人的培养提供辅助性、支持性服务的活动。1312.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自我教育、相互激励的场所,让学生参与管理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师生共同讨论制定课堂规则的内容和处理方法,让学生自觉思考需要这些规则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不良行为后果,这样由学生创造“规则”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通过规则增加“管理”的约束力而且有利于课堂管理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实施。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管理行为的理念和态度,决定着他们对课堂环境的构建模式,反之,课堂管理一经形成,又对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产生影响。[41因此,创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有效课堂管理所采取的必要途径,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3.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管理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尊重他人对于人际关系的优化至关重要,由于师生关系是教育场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以“尊重”为核心的课堂管理倡导教师应适时抛弃权威和“金口玉言”。首先,要尊重差异,学生个性因人而异,应采用不同管理方式。其次,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将教师的主动管理变成学生的自我管理。4.营造和谐的生生关系。课堂管理中要注意对学生群体的影响。课堂管理的对象更多指向学生群体,由于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并在一起学习生活而形成了所谓的“同龄群体”。这一群体成了学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注意识别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调控。适当的调控既指适时,又指适度。适时即应及时处理,否则可能会有更严重的行为发生,适度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于严格,可能滋生学生对教师行为的不满。因此,无论是何时还是何种程度的管理,都要考虑对学生的处理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的影响。

作者:赵越 齐鸣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孙芙蓉?课堂生态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生态系统范文篇3

高强度的资源利用与持续增加的食物、纤维、能量、材料需求正在导致对地球表面有限自然资源的消耗强度日益增长。当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强度是50年前的3.5倍,超过承载能力的20%[1]。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公布的结果显示,全球60%生态系统已经退化,其中人类活动是主要诱因之一[2],其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存储量和自然界遗传和进化的速度,对后代的需求带来了严重威胁[3]。高强度的自然资源利用使得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1,2,4]。

然而,面对日益退化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控制欲望仍在不断增强,对其服务的需求和消耗持续上升。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消耗的持续上升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开发性的利用,如城市化;二是半人工化的开发利用,如农田的改造和耕作制度的革新;三是对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耗费式利用,如对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消耗。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均自然资产最为稀缺的国家之一,也是人均生态系统服务最为稀缺的国家。生态系统服务的合理利用和维护是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矛盾核心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下,自然资产的储量、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能力都在急剧下降,与此相反,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产品的无偿或低价消耗,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总量却在急剧攀升,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在生态脆弱区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蒙古高原地区过去的30年里,人类为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新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集约化土地利用及草地连续和高强度过牧[5,6];蒙古族传统的牧场使用方式和生产秩序的巨大变化、以及向半游牧和定居式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其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结构趋向多元化和高水准[5,6],致使草地开垦和过牧曾以空前的速度发展,对内蒙乃至整个华北、东北亚的气候和生态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突出表现为由于土地退化、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引发的沙尘暴灾害,以及过牧、土地开垦和撂荒导致的数倍、甚至百倍的土壤侵蚀[7]。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构建生态系统高效持续消耗模式,有助于把握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方向,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消耗驱动下的环境效应研究还远远不足。因此,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是资源生态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将在分析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驱动下的环境效应及其表现方式。研究对生态恢复和人-地关系研究的延伸和深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将为我国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提供科学基础。

2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与间接消耗

以家庭为核心的消费者行为一般与其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模式及其环境后果相关联,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一般也是以家庭为单元,而不是消费者个体。农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其消耗模式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体消耗不仅仅取决于农户数量及其消费特点,还与自然、技术、经济、行为习惯及时间和空间变化密切相关。图1显示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由自然界生产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产品被农户直接或间接消费,这些生产和消费活动最终都要形成废弃物。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直接消耗主要是对供给服务和文化愉悦服务的消耗,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是被人们为了满足消耗性目的(如果其他用户可以获取的产品数量减少)或者非消耗性目的(其他用户可以获取的数量没有减少)而直接使用的。在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对食品产品、对作薪材或者用于建筑的木材及医药产品的获取,以及用于消费的动物狩猎都是消耗性使用的例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非消耗性使用包括欣赏和文化愉悦(例如观赏野生动植物和观鸟、水上运动,以及不需要收获产品的精神和社会效用)。

许多生态系统服务是被用作生产人们使用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中间投入。例如:食物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土壤养分,以及授粉与生物控制服务等。此外,还有一些生态系统服务是对人们享受其他最终的消费性愉悦产品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例如:净化水质、同化废弃物,以及可以供给新鲜空气和洁净水从而降低健康风险的其他调节服务。这类效益主要对应于MA的调解服务和支持服务。例如:人类并没有直接消费土壤形成服务,但土壤形成通过直接影响供给服务的作物生产服务而间接对人类消费产生影响[8]。对能源的间接消费包括用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能源消耗,对欧盟11个国家研究发现,间接能源的消费与居民总支出成直线关系,国家之间能源间接消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些主要消费项目对能源的消耗上,如食物、休闲娱乐、文化、住房、宾馆和餐饮[9]。研究同时表明,农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购买和消费,以及维持农户生活的方式均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政府相关政策对农户生产与消费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对一些生态系统服务和产品的生产,来进一步影响消耗方式和行为。

3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形成机制研究

消耗模式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可以归纳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部分。

净初级生产力(NPP,NetPrimaryProductivity)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NPP是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碳量(GPP)与暗呼吸消耗碳量之差,反映了植物群落在自然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并受气候因子(如光、温度、CO2浓度、降雨等),土壤(如营养元素、土壤质地、有机物分解、呼吸过程)和人为因素(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影响。遥感技术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和基于遥感观测生理生态理论研究的进展使大尺度生态系统格局和过程的定量、动态观测成为可能。近年来,基于遥感数据的光能利用率模型逐步趋于成熟,这些模型中根据各自模型的结构原理将高时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NOAA/AVHRR,MODIS)应用其中,实现了对全球NPP的估算。目前被学术界广泛采用的是生态系统生产力光能利用率模型(VPM)[10]。

土壤保土保水功能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保持和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和防风固沙,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从1970年-198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揭示出影响区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因素主要有土壤属性、地形与植被。其中土壤属性从机理上主要包括影响土壤渗透性的孔隙度和土壤质地以及影响土壤抗蚀性的团粒性质与有机质含量等。而植被在土壤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主要是对降雨能量的削减作用以及保水和抗侵蚀作用,常用植被地上部分生物量、植被盖度、植物群落多样性等度量。对草地样方长期定位实验研究证实,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群落多样性大幅降低,冷蒿及狼毒等日益成为优势种。退化草地土壤表层水分含量明显下降,土壤容重与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少,土壤全氮、有机质和全磷含量严重下降。

土壤保持水土功能研究的方法,长期以来主要利用小尺度土壤侵蚀试验观测与小区长期定位实验和土壤样方研究等,主要关注土壤质地、容重、孔隙度、含水量、pH值、有机质含量、主要养分含量、主要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土壤侵蚀速率等特性和一些表征地表理化性状的宏观参数(如NDVI、LAI、NPP等)的变化[11]。近年来,以定量、精准、快速为特征的同位素示踪、稀土元素示踪、土壤地球化学指标法等地球化学示踪和评估方法应运而生,例如利用137Cs或210Pbex对土壤侵蚀速率、过程与土壤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因子等进行地球化学示踪和定量评估[12],这些研究对摸清水土侵蚀的过程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经济因素以多种形式作用于消耗模式形成。为数不多的研究指出,人类通过对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消耗来获得惠益,这种实际消耗取决于生态系统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以及消费链各个环节多种因素作用[13]。Curran和deSherbinin[14](2004)综合研究了影响消耗的因素,发现主要包括政策、人口、经济、市场、消费趋势、宣传、文化规范,以及管理方式。研究表明,保护方法与相应政策的制定是保护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单独靠环境政策不会阻止驱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的因素。在满足消费的同时,人类可以通过更多地依赖于经济流通、生活方式的选择、市场的结构与功能、当地安全情况及人类的投资、合理消费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等阻止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

与此同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扩散及供给和消耗区域关联性日益成为影响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才能充分表达其主导作用和效果,而且最容易观测[11];另一方面,同一生态系统服务的不同提供者能够在一系列时空尺度范围内提供服务;同时,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利益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时空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区级的产品、服务、物质、能量经常是跨区域输送的。近期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当地消耗的许多产品和服务来源于远近不同的异地,因而,相对于消耗地,生态系统服务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往往是在异地。Benjamin等强调[15](2011),在研究供给区与消耗区关系时,定量制图的方法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在空间尺度通过供给与消耗区的依存性来进行生态系统空间管理,通过科学研究找出当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适宜平衡点是生态系统服务朝着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发展的重要步骤。然而,到目前为止,仅仅少数研究涉及对当地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异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学者将其归咎为第一手的消耗数据获取难度较大。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来源分析,可以分别从服务供给端和消费端展开。在服务供给端,根据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扩散机理,应用空间建模方法进行模拟研究;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端,可根据对利益相关者生态服务消耗的调研数据和市场调研数据,确定各种生态服务和产品的来源,以实现对所消耗生态系统服务的来源地和路径追踪。

围绕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的跨区域特征,一些实证研究也在逐步展开。如对蒙古高原生态服务消耗研究证实,消耗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态系统服务可利用性、可达性及经济发展水平[16];虽然人们总在浑然不觉地消耗着景观愉悦服务,但相关的景观与生态过程维持服务直接影响着消耗的程度和范围[17]。生态系统服务因其生产和消耗地域的差异分为原位性服务和移位性服务[18],如对水源涵养服务消耗很多情况下为移位性消耗,对一定的区域而言,水源涵养服务的消耗指生产满足一定人口的物品和服务消耗所需的水资源,相关研究正在进一步拓展生态服务消耗的研究领域。

4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影响分析

4.1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经济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的快速变化需要人类改变对生态系统认知和利用方式,同时,人类福祉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系统服务提供和人类对生态服务的管理利用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动态关系。然而,生态服务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尝试优化某一种服务常常会导致其他服务功能的降低或损失。因此,研究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的方式、强度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组合与相互关系,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关系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包括生态工程、生态评价与规划等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的活动;消极影响包括开发性的利用和占用等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19]。人类活动方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地球生境、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而引起的。同时,这些影响极其复杂,某种人类活动方式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同样,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以由多种人类活动方式所导致。代表性的研究揭示出蒙古高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风蚀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耕地显著高于草地、林地和灌丛面积的增加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不同退化梯度和放牧指数对土壤的影响呈现多样性。在黄土高原,坡改梯和退耕还林则增强了该区域的土壤保持功能[20]。

人口日益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加大了对生态系统的压力。生态系统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技术、人的行为、政策、社会体系以及其他综合因素[21]。对某个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可能同时引起其它一些服务的变化,例如,通过开发森林对木材资源的消费,将导致水文径流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前者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产品生产和供给(如农业生产及农产品提供),最终影响到农户收入变化;而后者通过影响生态系统生物物理过程和生物化学循环,影响人类所依赖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从而影响人类福祉[22](图2)。在那些由于过度消耗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和能源)给人类健康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危害的地方,如果大幅度减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量,将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同时也能减少对生命支持系统的压力。

消耗生态系统服务和不可再生资源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总消耗由人均消费、人口和资源利用效率决定。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要求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降低。虽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由于自然原因经历了变化,但目前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间接驱动因素引起。特别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消费的增长造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不断增长(以及化石燃料的使用不断增长),使得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压力持续增加。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各情景中,预计到2050年人口将增加到81亿到96亿,必然会加剧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数量的急剧增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23],消费者的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深刻影响。总体上,消费者多样性,无论是草食动物还是肉食动物,都倾向于增加该消费者所在营养级的养分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生产力。草食动物可能降低或者提高植物物种多样性,或者没有显著影响,其具体效应取决于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和草食动物的大小。捕食者能通过直接抑制草食动物而间接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和生产力,但这种效应的大小差异很大,甚至效应的方向,都可能随群体内捕食者所占的比例而改变。异速生长法则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在食物网组分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将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消费者-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理解。另外,全球变暖和转基因植物对食物网中消费者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也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除此之外,农户户数变化也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带来影响,即使在人口数量出现下降的情况下,随着户数增多,其消费也增加,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则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24]。

4.2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及其变化格局驱动下水土资源响应的表现形式和机理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驱动下水土侵蚀的变化特点,研究主要集中在界定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对水土保持功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利用农户调研数据分析消耗的生态系统服务来源,定量分析不同梯度和同一梯度内消耗模式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采用典范对应分析和空间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植被和土壤的关系,结合137Cs计算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影响下土壤侵蚀和土壤流失,并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土壤质量、土壤水分、土壤种子库及地上植被生物量、盖度、群落多样性等,构建不同消耗模式的环境效应,开发定量模型耦合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变化与水土侵蚀两大过程,实现不同时空尺度分析,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消耗驱动下土壤保持功能的系统研究提供方法和途径。通过分析实现不同消耗模式对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土壤重要营养物质等重要理化性状影响的定量估算,揭示各个消耗模式环境影响的过程机理,构建水土保持功能响应消耗的表现形式和综合评价体系,探讨农户尺度和样带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与水土保持功能变化机理,构建兼顾合理消耗和水土保持功能维持的可持续消耗模式,定量解决这一科学问题对于合理调整消耗模式并减轻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未来研究工作将在进一步考虑气象、土壤地带性差异的基础上,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下环境效应的过程机理,形成样带尺度和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体系。

消耗结构和格局的变化除了对土地质量产生影响外,还对土地数量带来影响。在土壤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生产食物所需土地数量由人口数量和消费结构决定[25],并由此得出结论,未来消费结构变化将取代人口增长而成为决定食物生产土地面积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西北泾河流域上游的固原市研究证实(表1),由于消耗肉类较少,当地生产肉类所需土地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5.7%,低于全国平均数(8.4%),表明尚有一定空间来提高肉类消费水平,但这取决于当地收入提高水平、意愿、文化习俗等等社会因素[26]。

基于人类消耗及其变化的相对不固定性和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实际中需要明确掌握满足人类基本消费需求的最小土地面积。“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定义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一定食物自给水平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条件下,为了满足每个人正常生活的食物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27]。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由食物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等因子决定。研究结果揭示出,相同消费水平可能需要的土地面积不同。如我国东部地带由于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剧烈降低,因其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耕地生产力水平较低且提高缓慢,人均消费所需耕地面积较大,致使耕地仍然承受了与东部相当的压力。因此得出,对东、中、西部应采取不同的耕地调控对策。

消费结构变化同样对水资源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生产产品和服务时的耗水以及水资源产能等方面。相关研究表明[26],在1961年-2003年期间,我国人均消费变化明显,其中,谷物和根茎类消费呈现下降趋势,蔬菜水果、动物产品、酒类等增加,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了能量摄入增加,并伴随着人均食物消费的水资源需求增加和水资源产能降低[28](图3)。

5不同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及其影响的模拟研究

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相互作用反映在各种不同的尺度,如从很小的范围和很短的时段到很大的范围和很长的时段,局地的小尺度上人类活动可能会在更大尺度上导致大范围变化,针对大尺度格局建立的评估模型在小尺度应用则会影响其结果的精度。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很少存在某一个理想的尺度能够同时满足多个评估目的的要求,需要利用多尺度结合的途径同时开展评估,以便找出生态系统重要变化动态[2]。已有研究表明,在多尺度综合评估中,与尺度有关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确定、分析与理解不同尺度之间的联系。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先在不同尺度上对有关过程进行分析,然后研究其与不同层次结果的关联性。

多主体建模方法(ABM,Agent-BasedModeling)能够采取自下向上的研究思路,通过考察大量个体行为在限制条件下的运行和演化过程来展现这些个体行为在总体上的规律和轨迹。在该方法中,agent一般代表社会系统的独立对象,如人、家庭、机构等,通过模拟这些独立对象在对应自然空间的活动及其与自然空间的相互作用,来揭示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ABM方法的模拟区域较灵活,从乡村到城镇[29],从小尺度到大尺度,均可运用该方法。其应用领域也较为广泛,近年来已经逐渐在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多主体建模方法从个体到总体,从微观到宏观的涌现特性使其成为跨尺度研究的理想工具。这一方法将对研究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同尺度间生态服务与消耗的互动关系,实现生态服务消耗跨尺度模拟,探索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和适应性管理措施有重要应用前景[30]。

生态系统服务消耗研究多基于以农户为基本单元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主要方法包括长时间序列、高精度的行政区社会经济普查和统计数据分析、大量入户问卷调研、参与式社区评估(PRA)、参与式影响评估(FoPIA)、焦点组访谈(FGD)等方法。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尺度研究的需求,往往需要建立多尺度计量方法。当前和今后的研究将主要依据农户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与梯度形成机制,发展生态系统服务消耗多尺度计量方法,解析农户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与梯度形成机制与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轨迹与特征的内在联系;以生产力模型GLO-PEM和VPM模型为基础,融合基于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机理,定量估计与表达生态系统供给与生态服务消耗的时空动态,发展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计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ABM理论,解析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消耗主体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具体内容包括典型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的历史重现;以保护环境为偏好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的多情景模拟,把调查获取的典型区当前的各种要素条件加入模型;以提高以主体生活质量为偏好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的多情景模拟,把各主体的活动偏好改为提高农牧户家庭主体和单个主体的生活质量,调整模型运行环境,分析各因素变化对主体生活质量和生态系统质量的影响;寻找主体生活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平衡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消耗方式的多情景模拟;推理典型区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的适应性条件,构建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与可持续消耗模式模拟平台;分析不同生态服务消耗情景下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模式及其环境影响。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合理消耗的农牧户、个人、政府、企业的应对方式,为实现动态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支持。

6研究展望

(1)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和消耗关系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和消耗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生产的一种服务或者产品,可能被多个消费者使用,而同一个消费者可能消费多来源的产品和服务。

生态系统范文篇4

1.1林业生态系统的形成

林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抗逆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中形成的稳定、和谐,生物与环境共同存在的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虽然存在着可恢复性,但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很长一段的时间。

1.2林业生态系统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进行的绿化造林工作就是一个林业生态系统人工恢复与复原的过程。但认为只要是种上了树就是建造了林业生态系统的想法是不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的创建应当包含建造生物群落、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生物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协调。林业生态系统虽有较强的抗逆性,但也不可忽视外界对林业生态系统的干扰。随着人类活动地域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林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材料,也不可避免第遭到人为的破坏。

1.3林业生态系统工程

林业生态系统工程的目的在于改善、保护与持续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是各项科技设施有条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完善流程,是从环境、生态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研究林业发展,通过人工来改善林业生态系统环境。这样的目的不仅考虑了经济效益,更是结合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能够更好地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林业生态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理论科学形成的,能够最大限度保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将不同项目有序合理的组织在一起。

1.4林业生态系统的森林资源

林业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善和加强是林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重点。森林资源种类丰富,以武汉市为例,林地面积最为辽阔,森林覆盖率21.72%,但林业用地占地总面积比例和森林覆盖率较低,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并不相称。同时,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相符。而增加林业用地,大力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2.1生态系统的原理

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着协调的分工关系,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协作形成的特有整体,且分工明确,各部分都按照相应的规则运转。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信息、物质、能量的转换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合理的运行。

2.2环境综合作用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林业生态系统工程中,众多环境因子都会有自己的计算单位,但是单个因子的作用相对于整体的综合作用存在着差异,每个不同的单个因子就会对系统中的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对于日后林业生态工程的研究是起到至关作用的是对多个因子综合评价。

2.3林业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存在

食物对于所有生物都是至关重要的,是生存的必需品。食物链中的绿色植物被称作为“生产者”,动物中有部分动物以食草来维持生命,绿色植物被食草动物所食,食草动物又会被食肉动物吃掉,食肉动物又会被其他动物所食。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共同制约,共生共荣的生存关系。以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和谐以及统一的。

2.4林业可持续发展布局

结合近20a林业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充分利用这次国家森林契机,对武汉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性进行了远景的规划。以武汉市空间景观特征来看,可以分为3个生态圈层,城近郊区景观圈、垅岗平原生态圈、低山丘陵生态圈。这些生态圈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提高环境的质量。并且生态圈的建立可以大大协调林业生态分布不均等现象,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

3.1修正我国传统林业概念

林业系统的发展就是要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发挥林业系统的综合功能。多年来,很多属于林业范畴之内的东西,如食用菌、中草药、野生动植物、香料植物、果树等都被排除在林业之外。因此,当务之急是使农民认识到这种思想的片面性,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提高种树造林的积极性。

3.2林业生态系统的趋势

在林业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计划中,大部分国家林业发展都做出了新的选择,不论是提供林产品,还是保持森林的生产力增长和稳定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林业对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林业对环境的影响,对现有的森林进行管理经营以及持续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3.3信息技术在林业生态系统的作用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趋势,运用信息手段,建立全国林业生态系统信息网,由数字来驱动林业的发展,以林业活动的数字化为主要的特征,建立一个智能林业系统,集合数据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控设备为一体,实现林业活动的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数字化林业”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森林防火等级的预报、林业灾情的监测,对植被面积进行数字化分析,更有利于林业发展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完善林业生态系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通过明确的信息材料督促相关部门对林业政策的实施,使我国林业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林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4困难立地特殊造林与林业恢复技术

由于现实情况的差异,林业工程区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如石质地、退化草牧场、岩溶土地、干旱河谷、工矿管线等土地,都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难点问题,但最重要的是抗旱。抗旱林业技术包括蓄水、应用保水剂、径流林业、造林苗树规格、选择抗旱的植物等技术,这些技术主要原则是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植被的恢复;土壤缺乏的石质林改造技术等,通过人工促进了植被的恢复,进行不同地质的环境改造。

4林业科技服务基层工程

4.1开展林业科技入户工作

广大林农和基层林业生产部门是林业发展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组织者,他们对林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了林业建设的效果。林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深入生产第一线是帮助林农脱贫致富和提高林业工程建设质量的急切需要。林业厅利用已经组建的林业专家团队进万村入万户通过引发科技资料、科技讲座、发放声像资料、现场科技资讯等形式上下联动、分级组织,产生效果、形成声势、见到效果,对县乡村进行全覆盖。

4.2实施农民林业技术培训计划

为提高村级农民技术员科技知识以及专业素质,推进林业金属的普及,使其成为农村的“乡村专家”,大力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提高林业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造就和培养一批会经营、有技术、懂政策的林业新型农民。组织林业教学、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对示范户帮扶,与村庄共建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科技意识。

5结语

生态系统范文篇5

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产生了极大的变异,这种变异一方面表现为功能生态系统之功能的丧失,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生态系统之功能的变异。

(一)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正如前文所述,民间音乐的原生态生态系统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与人类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诸因素紧密相关的功能生态系统,其中,功能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原生态的状态下其功能极其多样,因而,就存在极其多样的子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但是,一旦其中的某些功能丧失,将会导致相应的子生态系统的消亡,从而导致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的萎缩。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诸因素之间的格局形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的许多事项不再需要依靠音乐就可以完成,因而导致民间音乐功能大量的丧失,如高速运载工具的出现,机器设备代替了人力和畜力,指挥生产、协调劳动动作和鼓舞劳动热情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就丧失其功能;现代通信设备的运用,缩短了人们时间、空间和心理距离,以歌(乐)传情、传信、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功能丧失;现代科学技术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体自身的能力,破除了诸多的迷信,众多用以主持仪式的音乐丧失其仪式功能,等等。随着这些功能逐渐丧失,与之相应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也就随之消亡。接着,随着这些子生态系统逐个消亡,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群也就渐次萎缩。

(二)原生态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异。一方面,民间音乐原生态生态系统的功能在丧失,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消亡;事实上,另一方面,民间音乐又企图从别的地方寻找出路,生态系统又在转化其功能,这就出现了功能的变异。显然,变异产生的前提,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我们将变异前后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就能找出其变异之所在。第一,原来丰富的企盼(动机),诸如希望顺利完成劳动、风调雨顺、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家宅村坊平安、老人长寿、小孩顺利入睡、获得娱乐放松等,均已萎缩,有些已不复存在。如果要讲有所企盼的话,那就是趋利的商业动机——希望挣钱,原来那五花八门的企盼都萎缩为这一个希望,它所表现出来的物质外壳是对民间音乐进行包装。第二,原来的各种场所,如荒山旷野、牧场草地、田头地角、路口水边、祠堂庙宇、家堂香火、喜堂灵堂、街头巷尾等,均不复存在,萎缩成一个方寸的空间——局限于舞台之类的一个划定的表演空间。第三,活动的参与者产生了分化。原来所有在场的人员均为参与者,其中有操作者,没有表演者和观众的称谓,而现在分化出表演者和观众,其泾渭分明,参与者萎缩成操作者(即表演者)。第四,原来丰富的活动项目和音乐程序,如仪式中的哭嫁贺郎、超度亡魂、驱灾解难、祝寿等项目,大为简化,并且从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表演,萎缩成一种残缺的标本。第五,原来那众多的目的也萎缩成一个“获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相关因素的变异之大,在这些变异后的因素作用下,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必定产生变异,原来由众多企盼所生成的、要达到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众多目的之众多功能,萎缩成一个简单的“获利”功能。

(三)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产生。由于上述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各相关因素和功能的变异,民间音乐生态系统必须产生变异,将变成为:包装(商业动机)→表演空间→表演者和观众→表演和观赏→获利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已经严重的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在本质上它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业运作系统,那种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相反,其功利性是主要的。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商业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因而,是一个以功利为主的生态系统,在此,我们将变异后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称作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在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中,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那些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业已消失,它缺乏子生态系统,因而没有其生态系统群。

二、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建

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在其功能性丧失,生态系统群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走进旅游文化产业,企图依附旅游文化产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力,重建新的生态系统,就目前的现实而言,如果任意发展的话,那免不了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的出现。摆在眼前的事实说明,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人为的过程,建构怎样的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做到既有利于民间音乐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发展,又能利于旅游文化产业维持恒久不衰的效益,能做到二者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民间音乐功能变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时候,首先应该理清一个问题,即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是恢复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帮助构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还是来一个折中,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还是别的某一种系统?这是颇值得探究的问题。

1.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不可恢复。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经过千百年来民间音乐的传承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它的功能性决定其系统的运作,一旦功能消失,系统即停止运作,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导致诸多民间音乐的功能消失,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丧失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这一点,必须明白的是:我们总不至于为了挽救一些原生态民间音乐的乐种,将历史倒退过去,让一部分人停留在业已过时的岁月里,不让他们享受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在这方面曾经有不少的探索者做过实验,他们模仿自然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做法,历尽千辛万苦保留或者恢复原生态的环境,建立或保护原生态的村寨,对一部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物品和场地,进行类似封闭式的保护,然而,这些被保护的人认为自己落后,渴望住现代化的洋房、听流行音乐和穿时装,渴望使用现代化的物品。这证明了一个事实: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所以,要想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是根本不可能的。

2.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危机四伏。既然原生态功能生态系统在功能丧失以后不可恢复,那么,就让它随目前的现状左右,成为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这样是否可行?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许多项目的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呈现出一定的繁荣局面。但是,它们大多数注重的是眼前利益,没有注重对民间音乐文化价值的研究和挖掘,多有肤浅的破坏性的开发利用。事实上,大家一同追逐利润,项目雷同和重复,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支点,会对民间音乐价值造成很大的破坏,最终,导致民间音乐更快地消亡,与此同时,相应的旅游文化产业也难以为继。可以说,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显现的是眼前的功利,而并非长远的利益。它只能在“包装(商业动机)→表演→获利”这个框架下运作,不可能作为民间音乐和旅游文化产业二者可持续发展之可以依赖的运作系统。它隐藏着较多的危机。

3.能否构建既原生态又变生态的合二为一的某种系统?这个合二为一的思路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其合理性在于:民间音乐要生存,就要保持其生原生功能生态系统的特点;要它在现实的情形下存活,就要保持它变异后的变生态功力生态系统的特点,使其系统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按照理论上来讲,它是有可能的,实际当中是否可行,那当然需要事实来证明。但是,原生态功能的丧失,不可能恢复,再者,原生态和变生态二者之间的调和,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一个很艰难的转换过程,看来,这个二合一的产物降临的可能性比较小。至于别的某一种生态系统的建构,肯定是有可能的。

(二)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现在我们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重建民间音乐生态系统的问题。这里先提出一个狭义的专业音乐生态系统,这是排除音乐与自然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功能,单就音乐自身而言的整个音乐活动过程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创作、表演和欣赏三个方面,是由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和欣赏诸因素构成的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统。即作曲者→作品→表演时空→表演者和欣赏者→表演→欣赏一般来说,专供欣赏的音乐艺术活动,即遵循这个系统进行运作。在这个运作系统中,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欣赏者的欣赏。这个运作系统与原生态音乐的原生态功能没有关系,它们主要是一种艺术的审美活动。假如我们把民间音乐拿到这个系统内进行运作,那就能够排除其受原生态功能的制约,就很容易避免随其原生态功能丧失而消亡的问题。其实,旅游文化产业中包含着颇相类似的运作环境,我们只要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视角去审视,就能够将其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

在旅游文化产业项目中,其作曲者是一个隐性的因素,为民间无名艺术家;作品为民间音乐项目;表演时空中的空间由专业音乐的音乐厅、舞台转向为旅游景点的表演场所;表演者变成了民间音乐的操作者,他们的表演给游客观赏,游客是观众。其运作系统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民间音乐操作者和游客→表演→欣赏在这个运作系统中游客就是欣赏者,维持系统运作的关键性因素是游客的欣赏。由此可知,旅游文化产业中的民间音乐可以参照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运作,这样,就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会有更多活态的潜力可发挥。当然,这个运作系统还得遵循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旅游产业的运作规律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一般的运作原则是:投资→产品打造→产品消费→获利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就是按照这个系统运行的。这个系统强调的是产业的一面,旅游部门通过表演获取收入,是最终目的,是推动系统运作的根本动力。如果从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角度考虑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那么,它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及其相类似的运作系统存在哪些相通之处呢?现在,我们将二者各因素做一对照:在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运作系统中,“产品打造”就是打造“民间音乐项目”;“产品销售”就是“表演”和“欣赏”;其中的“投资”和“获利”,在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中作为因素是存在的,但不是那么突出,不具有显性特征。

这样,二者就具有了一致性,因而,就具有转换的基础了。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具体地说是把目前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通过转换其着重点,强调其专业音乐生态系统功用的一面,就能够转换成与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形式。这种形式把旅游产业的运作系统、民间音乐的变生态功利生态系统和专业音乐生态系统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具有综合性的功用。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它能排除原生态功能这种致命因素的控制,为民间音乐的活态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民间音乐生态系统。我们要建构的关于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业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民间音乐文化和旅游文化产业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系统。它既要满足民间音乐活态保护和发展的要求,又要使旅游文化产业良性运作,我们必须把此二者结合起来。基于上述的分析,其关键主要在于,借助专业音乐生态系统的特征,建构起与之相类似的运作系统。然而,单是做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的运作方式用于文化,要谨防肤浅地理解文化,谨防对文化价值的破坏和伤害。这在原生态民间音乐功能变异的过程中,是有很深刻的教训的。因此,必须投进科研和教育,发挥研究者和教育部门的作用,从保护文化价值的角度切入,保住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保住其珍贵的文化价值,方能保证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双重可持续发展。综合上述诸方面的因素,我们专门为民间音乐旅游文化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科研(文化价值动机)→民间音乐项目→旅游景点→研究者、表演者和游客→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这个运作系统中,首先以科研为开路先锋,探究民间音乐的文化内涵,代表性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价值,这是整个系统的动因。

旅游景点是民间音乐操作的场域。参与者大概由四种人组成:一是民间音乐的研究者;二是民间音乐项目的策划主持(包括程序和音乐的改编)者;三是旅游产业中民间音乐的操作者——表演者;四是游客(观者),他们在特定的情况下有相容的关系。其活动的过程包括研究、表演和观赏三个方面的过程。最后的目的是达到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并获利。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起因是文化价值的挖掘,目的是文化交流和传承,并在此基础上获利,其核心是文化价值。从整个过程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它虽然脱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关系的实际情况,不再是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了,原生态的功能性已经完全丧失,但是,它却保留了原生态民间音乐本质特色和精髓,能够按照专业音乐的生态系统进行运作,并且包含着产业运作方式,因此,它是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全新的生态系统。我们把它再进一步浓缩,就得到:科研(文化价值动机)→研究、表演和观赏→文化的交流与传承、获利在本质上,它是一个以文化价值为内核的运作系统,这个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运作系统是一个以文化价值动机为驱动力的系统,是在民间音乐通过功能变异后,在融合功能性和功利性生态系统的因素,兼顾民间音乐本身的传承和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性运作的双重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对于濒临消亡的民间音乐而言具有再生的意义,因此,可以称作民间音乐再生态文化生态系统。

三、结语

生态系统范文篇6

关键词:沼肥;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影响;作用

沼肥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肥料,沼肥中富含钾、钠、磷、氮、钙、腐殖酸、有机质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沼肥适用于多种农作物,且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低于普通沤肥。另外,沼肥的制作工序简单,还可以协调饲料、肥料与燃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但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受到某些传统农耕习惯与农耕风俗的影响,对沼肥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同时也没有沼肥的相关制作经验与使用经验,这导致沼肥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面积使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探讨了沼肥在实际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相关作用,希望能为其他推广沼肥使用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沼肥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农业建设走入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道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包括环境和植物,其中前者是植物群落形成的基础,并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而后者以各类农作物为代表,通过科学的耕种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优化,保证了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里,沼肥具有关键性的媒介作用。沼肥既是环境优化过程中的必备要素,也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肥料。沼肥在制作时会用到大量的植物秸秆、杂草落叶与人畜粪便,因此通过推广沼肥能够有效减少农民焚烧秸秆与粪便的排放,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并降低农民种植农作物时购买化肥的成本。另外,通过制作与应用沼肥,能够将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转变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钾、钠、磷、氮、钙等微量元素[2]。所以,沼肥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会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沼肥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作用

2.1提高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沼肥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赤霉素、生长素、单糖、纤维素酸、抗菌素与腐殖酸,因此应用沼肥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在实际的农业种植过程中,沼肥对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成熟的整个过程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播种前使用沼肥或沼液对种子进行浸泡并晾晒,能够提高播种后的成活率,减少有害昆虫对种子的破坏与影响;当农作物的叶片长出后,应用沼肥代替普通叶面肥,能够减少害虫啃食嫩叶,改善植物的抗逆能力,预防农作物倒伏;最后在成熟阶段使用沼肥,能够使农作物的根系发育更加健壮,并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元素,同时,沼肥在地下可以呈现出游离状态,这种状态的微量元素能够更快速地被农作物吸收,提高施肥的有效率,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2.2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沼肥对于很多农作物来说,是一个庞大的“营养库”,能够在农作物的各个阶段为其提供养分。相比起各种化肥,沼肥具有三个明显优势:矿化速度更慢,能够使各种营养元素长期储存在土壤中,对于改善贫瘠土壤的肥力有重要意义;与化肥不互相排斥,沼肥可以为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提供能量,加速微生物固化土壤中的游离氮,使得化肥中的无机氮加速转化成有机氮,减少氮的流失;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固氮能力,通过应用沼肥能增强土壤中各种细菌微生物的活性,使生物氮源大大增多,另外,沼肥中的部分成分与其降解产物,能够通过某些间接方式增加蓝藻与其他种类光合固氮微生物的固氮作用,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2.3改变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化学肥料对于改善土壤性质的作用通常比较有限,相比于化学肥料,沼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作用更加高效、明显,这是因为沼肥能够生成一定的羧基类配位体,并与土壤的粒状表面和某些氢氧聚合物的表面多价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特殊的无机———有机物复合体,并能利用其表面特殊的有机胶膜将临近的土壤颗粒结合成团聚体,并经过脱水作用,使团聚体性质逐渐稳定。这些由土粒形成的团聚体,具有疏松多孔且水稳定性好的特点。有研究表明,尽管化学肥料对当季农作物的产量有更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在农作物的试验中,沼肥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效果,说明采用沼肥能够获得更好的“后续土壤能源”,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3]。

3结语

建立完善的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因此,检验农业植保生态系统是否形成的标准不能以短期的农业收益为主,而应将长远效益作为检验的第一标准。推广农村沼肥的制作与使用,有利于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形成与发展,这也是我国农业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司传权.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61.

[2]苏雯,王晗.论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164-166.

生态系统范文篇7

云南高原湖泊属淡水湖,处于低纬度、高海拔亚热带地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基本特征见表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高原湖区所承受的因经济规模和土地利用扩张造成的生态压力巨大,不断出现水质恶化现象。九湖综合治理从未间断过,但效果堪忧,滇池前后治污20年,污染源仍未完全控制;异龙湖已逐渐干涸见底,杞麓湖、星云湖变为劣Ⅴ类水质。究其原因,除综合管理问题外,与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特点也不无关系。

1.1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云南高原湖泊以构造断陷湖为主,湖体狭长,南北向伸展。湖泊多处于水系分水岭,流域面积小,具有封闭与半封闭的特点,加之受降雨季节性及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生态系统表现出很强的脆弱性。以抚仙湖为例,湖体南北狭长,污染物多从南北端注入湖内,出水河流海口又位于东岸中部,该结构决定了抚仙湖具有特别高的污染物滞留率,易发生营养盐累积而导致富营养化。抚仙湖流域面积(463km2)小,仅为湖泊面积的2倍,同时地处干旱缺水区,来水量少,作为典型的高原深水湖泊,水生植物分布面积不足湖面面积的0.1%,整个流域森林覆盖率仅为27.2%。目前湖区水土流失较严重,水生态系统已逐渐衰退,一旦发生全湖污染事件,极难恢复。

1.2高原湖泊生态系统的易受胁迫性

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是多级生态系统综合体,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若某个子系统遭受外力扰动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链的功能,甚至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湖区内的人类活动对湖泊造成直接影响,如沿湖周边的采矿、旅游等开发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湖泊生态系统空间格局的完整性。较之湖滨区开发,湖泊流域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及基础建设对湖泊保护与发展的约束更为重要,也间接反映了湖泊生态系统的易受外力胁迫的特性。九湖流域人口最为密集,是云南粮食的主产区,汇集云南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不甚合理及管理不善,给湖泊流域带来的污染风险会更大、影响更为深远。

2高原湖泊流域总体发展形势

2.1高原湖泊保护与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省开始重视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但治理不及污染速度,导致新问题不断出现,流域人口较多、开发较大的湖泊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湖体萎缩加快,水位下降。气候影响及因湖区开发挤占湖泊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湖泊水体空间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以抚仙湖流域为例,2011年末,流域内澄江、江川、华宁3个县总人口39.5万人,95.5%的人口居住在湖盆区,人口密度高达238人/km2;三产中农业仍占有较大比重。根据抚仙湖2001—2013年的平均水位统计,水位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自2009年云南连续干旱以来下降趋势尤为明显,2012年甚至低于法定最低运行水位,说明抚仙湖已经处于亏水状态运行。b)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随着流域人口逐年增加,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农田施肥强度增加并形成面源污染。此外,湖区生活污水直排加剧了湖泊水质恶化,尤其是近岸水体污染更为严重,造成目前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都是劣Ⅴ类水质。水质的污染也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部分底栖动物随着环境的变化已趋于衰落,反而出现了典型富营养型的蚊害;鱼类种类也日趋减少,甚至濒临灭绝;浮游植物中,喜营养种类渐渐增多,清水性种类渐渐减少;耐污水生植物分布面积、频度和优势度在不断增加,湖泊整体的水生态系统正处于衰退过程中。c)湖泊承载力已不能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湖泊的水质下降,出现富营养化,其根本原因是流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与水环境承载力之间存在矛盾,发展模式粗放带来结构型污染,人口密度超过承载力限制;城市化高速发展,总体规划不甚合理,土地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严重,都导致了湖泊的污染压力剧增,直至超出其承载力。如抚仙湖,按水资源的承载对象,从水量、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几方面,得出流域的综合水资源承载指数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尽管目前水量能够保证区域未来的发展需求,但水质存在下降趋势警示,若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水质将难以满足未来需求。d)综合管理不到位,各方保障措施不力。当前,湖泊综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多个环节:一是对湖泊的基本机理及监测预警、分类评估等支撑技术研究还不够深入;二是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存在交叉,体制机制需要有针对性创新;三是在管理手段上尚欠缺具有针对性的标准体系、管理目标及分类指导策略,即还未形成湖泊与治理的模式;四是流域环境监管、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2水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形势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来,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以牢固树立,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方针,高度概括了最新的治水理念。与此同时,水利部开展并进一步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地方积极践行治水的新内涵和任务。水生态文明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以及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总体方针。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的重要环节,其综合管理既是云南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关乎区域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形势下,云南高原湖泊综合管理应牢固抓住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主要矛盾,针对保护、治理等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明确各高原湖泊流域的特点及任务重点,总结并建立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适宜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构建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模式

云南高原湖泊环境问题多具有“问题在水体,根源在流域”的特征,流域内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综合多学科、多系统、多部门、多目标、多手段进行分析评估,以形成管理策略。为此,现运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建立具有自适应调节性能的云南高原湖泊流域的综合管理架构,探索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的模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和方法,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运用系统工程手段和生态学原理来研究综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来解决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以达到多元惠益的目的,其讲求系统性、整合性、进化性、平衡性及组织性。该方法目前在人文和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安全管理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

3.1总体框架

按照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结合云南省高原湖泊的特性,提出高原湖泊流域系统发展的总体框架。a)现状认知。重点界定研究范围,并完成现状评估。首先,从高原湖泊复合生态系统的组成出发,综合理解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等三大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按研究尺度初步界定三方系统边界,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管理条件、认知条件等;同时划定各子系统的研究对象,明确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其次,收集子系统基础资料,以水资源和湖泊生态系统为重点,对流域各子系统进行现状及价值评估,同时针对子系统之间互相响应结果,梳理出矛盾关系。其中,子系统内部及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湖泊生态子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气候之间的关系、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②流域经济社会子系统中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生产—消费—循环利用之间的关系等;③子系统之间关系,包括经济发展与环境约束的关系、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关系等。b)目标设定。根据现状及价值评估结果,按水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云南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思路初探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分别设定三大子系统的管理目标,总体上确保生态与经济的双位发展,即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健康性及完整性,并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能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并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系统构建。按子系统范畴,结合现状及管理目标,分别构建生态系统模型和流域生态经济模型,并对子系统模型进行耦合。其中,生态系统模型可包含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如PSR、SVM等)、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等。d)自适应管理。在自适应控制思想的基础上,以流域复合系统为对象,划定资源、生态环境承载阈值范围,形成以“辨识—决策—调节”为主要内容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机制,确保流域内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高原湖泊自净能力,并引入风险识别技术,在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因人类活动影响导致不相协调之时,能采取相应措施使之恢复稳定、持续发展的状态,完成整个管理模式的自适应调控。

3.2高原湖泊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思路

考虑到云南高原湖泊现状问题,要使其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问题着眼点不能仅局限于高原湖泊的单一保护与治理,而应跳出湖泊治理的惯有思维,从全流域角度统筹考虑山、水、林、田等与湖泊生态系统相关的生态要素,秉持复合系统观,寻求高原湖泊良性发展之对策。现从水生态文明视角,针对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总体框架的关键环节提出相应对策。a)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统一行政管理。优化流域的生态经济结构和产业时空布局对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使湖泊得以休养生息至为关键,也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适时进行产业转换,避免出现污染风险产业,同时积极开发绿色农业、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生态工程。充分考虑流域统一性和连续性,积极推动行政区划管理,使高原湖泊流域划定在同一行政区内,利于强化城市及重点区域的规划与管理,也可促进资源管理一体化,更有利于促进高原湖泊流域保护与发展。b)深入基础技术研究,探索湖泊保护模式。鉴于目前高原湖泊基础理论研究薄弱,需深入开展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影响机理、污染演变驱动机制、富营养化治理、动态监测预警等基础性研究,并侧重于揭示湖泊—流域系统调控机理等方面的普遍规律,探索研发高原湖泊生态发展的关键技术。从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出发,综合山、水、林、田等生态要素,在系统控源、生态修复、产业结构调整、水体保育、机制创新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并开创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的新模式。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规划,按规划研究、论证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及措施。c)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共建共管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为湖泊立法,针对抚仙湖此一类的战略水体,从国家到地方都应制定相应保护法律,并制定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文件。建立高原湖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水权转让机制、保护与开发互动机制、社会参与共建共管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系统自适应调节等管理机制,以保障管理体系能进一步完善。d)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共建共管合力。利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倡导健康环保的生产、生活习惯,对民众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增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全社会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意识,以形成共生存、共促进、共建管、共治理的合力。

4结语与展望

生态系统范文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系统;重要性

1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同生物群落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大致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2环境破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全球一经济体化的发展,人类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尤其人们不注重对于大自然的保护,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气污染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严重干扰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加之因大气的破坏,致使温室效应产生,使得地球的气温在逐年提高,海平面不断升高,这种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影响,为此有必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人类和地球一个绿色家园。

3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3.1土壤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树木滥砍乱伐使得林地的荒芜,土地的沙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由于人们对于土地使用的不科学,导致土壤污染、土壤退化时有发生。再加上化肥的滥用和不合理的矿山开发,都造成了土壤的严重污染,这些都需要引起人们的警醒。3.2空气污染严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全球的空气质量也开始恶化,特别是大量排出的二氧化碳,不仅污染空气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负面影响。空气污染不仅限制了自然界生物的正常生长,也极大得降低了空气的能见度,这会导致酸雨现象的发生,而酸雨会直接殃及鱼类等物种的生存。而土壤的酸化也必然会遏制森林的成长。全球平均气温逐年上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得灾难性的气候天气也时有发生,而不断排放的工业废气极大地破坏着大气的臭氧层,严重影响着自然生态平衡,这都是不注重生态环保所造成的恶劣后果。3.3水质污染严重。水资源对于人类与生存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宇宙万物的生物要想存活都不能离开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废水开始增多,这些废水大多数没有得到科学的处理,导致地球上纯净的水资源遭到肆意的破坏,这不仅造成严重的地区水质污染,也给人们健康生长造成巨大威胁。3.4固体垃圾污染严重。固体垃圾如今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随着工业垃圾和各种生活垃圾的无度排放,这为科学合理的处理诸多垃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固体垃圾在处理上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传统焚烧、掩埋等垃圾处理方式不仅落后,而且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还很容易释放一些有害气体,再次造成空气污染,掩埋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掩埋处理也会对周边的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4环境保护措施

4.1保护土壤环境。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导致土地沙漠化的现象多有发生。因此要保护土壤环境首先要对绿色森林资源进行大力的保护,要从法律、法规上制定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坚决杜绝乱砍乱伐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要加大种植森林的力度,确保森林覆盖面的达标。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要加大绿色化肥和农药的研发以从根本上保护土壤资源。对于矿山的开发,严格控制有害重金属的排放,如此才可以为土壤环境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4.2保护空气环境。不断劣变的空气质量,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极大威胁,也为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为此要改善空气污染,一方面要降低工业废气排放,对于污染燃料的使用要严格管控。另一方面要多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废气排放的监管,对于污染空气的企业要给予处罚,促其改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遏制空气污染,更好地促进环境保护的发展。4.3控制水环境污染。工业废水以及建筑工程废水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除了安装废水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外。作为主管部门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力度,从而保证污水得到科学的处理,最大化的提升污水减排效果,促进生态环保的发展。4.4加强固体回收。固体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具有巨大的威胁,应对固体垃圾的污染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要大力宣传绿色环保意识,教育人们在垃圾的处理上注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使废品得到有效的利用,促进回收垃圾健康有序循环与发展。5结语认识环境保护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控制环境进一步恶化,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参考文献

[1]李晓敏.对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研究与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

生态系统范文篇9

1.遵循开放性、互动性原则

企业电子商务构建应遵循互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原则。其中,互动性,即在系统构建时,应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信息流向随外部环境变化而改变,且在电子商务生态环境及主体的二元交互下,各子系统、因子发生变化。因此,在企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中,应综合考虑各要素、因子之间的关系,整体、全面把握系统环境、动态变化、发展趋势,合理构建系统。同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因子之间应保持信息互通,保证系统物质流、信息流畅通,动态协调各主体、因子之间的协作、联系,建立信息流动通渠道,保持子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此外,由于电子商务系统是开放的,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应注意与外界的合作,使各主体根据自身发展合理选择合作对象,进行商品交换。

2.加强系统各个体管理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主要包括领导种群、支持种群、关键种群、环境等结构,整个系统的稳定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强有力的领导种群配置、整合资源,还需要消费者、投资商、客户等关键种群的相互联系、结盟及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完善各结构,加强各部分建设与管理。例如,建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融合采购、物流、销售等流程,为管理人员宏观观测企业运行状况提供平台,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企业未来趋势,帮助企业制定决策,使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得以提升。同时,在外部环境结构上,完善企业电子商务规章制度,确保系统有序运行,并改革、创新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创新需求。此外,加强各种群之间的协同管理,在各种群之间建立一个联合体,协同各主体之间的信息共性,给予个体支持性服务,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

3.控制系统内部环境

加强电子商务系统平台的开发、定期检查维修;健全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工岗位;外部市场环境的调查、建设。例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对整个开发系统的调查、实施阶段进行监督,以确保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可以安全顺利地开展业务,降低企业风险。同时,合理分配、明确各部门、岗位责任,减少组织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强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电子商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一整套控制体系的制定,更需要确保各体系的高效运行。因此,为了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例如,在内部建立一个评审机构,负责评价、监督企业内部工作、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和企业外部环境的调查。通过评价监督,分析企业整体运行情况及面临问题,帮助企业改进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控控制体系的运行效率。同时,加强对数据库、信息平台地监督,定期分析评估信息数据,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4.创新电子商务集群发展模式

为了实现企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营,确保企业的和谐发展,在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系统管理者应积极探寻电子商务集群发展模式,通过建设第三方机构、建设产业载体等方式促进集群的快速发展。例如,在构建企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过程中,加强电子商务园区机构建设,在园区内,建设网络、运输、通信等硬软件设施,为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并通过第三方机构监督企业运行,保障园区的信用服务等。同时,积极建设公共网站平台、服务平台,从而使企业可在园区内进行资产评估、金融交易、工商注册等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企业运营的保障是资金,因此,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基金,加大产品生产等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合理利用、分配电子商务发展资金,有目标地规划企业发展。

二、结束语

生态系统范文篇10

1影响松林生态健康和活力的因子

1.1人为活动

包括侵占林地,道路,采矿,水坝,环境污染,放牧,滥砍滥伐,种质低劣,经营管理不当等,这些因素造成定位空间或地段内生物物种多样化减少,土壤侵蚀程度加重,加重了森林的碎裂程度,加速了生物多样性锐减,导致形成三大效能低下的干扰型或经营型低效松林。

1.2立地条件

在自然状态下因立地条件较差或生长环境恶劣,导致自然形成三大效能低下的原生型低效林。

1.3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包括火灾,松毛虫、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干旱,洪涝,霜冻等,致使多数珍惜的、受威胁的、濒危的或森林物种(主要是动植物)数量、分布等消失或锐减。导致形成三大效能低下的干扰型低效松林。

2松林生态健康和活力的维护方法

2.1增强生物多样性

按照长防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标准,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全面进行“封、改、补、造、抚”的规划和稳步实施。加速森林“效应岛”的形成,同时,采用林隙、林缘适当补植虫媒花植物(花粉和花蜜资源)和拒避植物,以丰富生物多样性。为了丰富马尾松毛虫虫源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松林对生物灾害自我调控功能,赣州曾充分运用“封、改、补、造、抚”等措施,稳步实施了虫源地治理,达到了丰富生物多样性效果。共实施虫源地封山育林72.366万亩,占虫源地面积的100%;成功改造虫源地4789个,占虫源地总数的73.3%;改造虫源地面积50.2319万亩,占虫源地总面积的69.4%。通过治理的虫源地,平均灌木多样性指数从1995年的0.42上升到2003年的0.78,平均针阔混交比例由9:1上升到7:3,平均植被盖度由32%上升到81%,为实现马尾松毛虫的可持续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2.2从严管理“三害”

在林政管理上,应健全基层护林组织,全面封山育林,制止乱砍滥伐和乱猎滥捕的行为;在森林火灾管理上,各级政府要签订防火责任状,严格控制火灾的发生;在危险性病虫防范上,重点加强外来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管理和控制。对危险性森林病虫等应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同时加强复检,控制疫情传播,限期拔除疫点,以防松林抗逆性下降。

2.3清理不健康林木

对近期内由于干旱、病虫害和森林火灾而出现大量死树的松林,要及时采用对死树进行全面清理,选择乡土阔叶树当年更新造林;对将要出现大量死树的林分,结合生态疏伐或景观疏伐,对可疑木进行全面清理,选择乡土阔叶树当年更新造林,以恢复到可持续生长的条件。

2.4强化生态阈值管理

全面封山育林,对少量或零星的经森防机构确认的非危险性有害生物致死木,可依据森林健康有关原理方法,鼓励林业主管部门采取禁止采伐的措施,以实现丰富生物多样性和制止乱砍滥伐行为双重目标。在疏伐过程中适当保留少数倒木和枯立木,以保持林间野生动物和鸟类食物链的持续2;对近期内林业生产或生态保护效益不构成大的危害的病虫,其测报和防治不作硬性要求,便于利用“天然防治”调节病虫种群,以丰富松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链。

2.5依法保护林地

侵占林地,道路,采矿,水坝,环境污染等,致使松林的碎裂程度和林地土壤侵蚀程度加剧。关键要依据《森林法》等有关法规和生态学原理,进行总体规划和科学管理。

2.6适时评估效果

依照“近天然林”模式经营松林,影响松林生态健康和活力的主导因子发生明显变化时,适时评估经营效果。主要内容是对这些主导因子作危险性分析,如对现有或可能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每3—5年定期调查1—2次,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RiskAnalysis)方法,对有害生物进行危险性分析和制定防范策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变化情况如蚯蚓、甲虫、蚂蚁、蜂类、寄生植物等森林健康关键种的多样性指数和威胁的、濒危的或森林物种(主要是动植物)数量、分布等应进行总结评估,作出决策,制定方案,付诸实施。

2.7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科技攻关,开发应用有效的、经济的和环境可接受的森林保护核心技术。主要包括自然界不同时空尺度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与格局,决定生物多样性进化的生态学因子以及进化与生态学过程;景观破碎对种群散布、持久性及种群灭绝的影响及其恢复;制约群落和生态系统聚集的因子,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胁迫反应的途径;将遗传、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编目,确定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速度及其对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以及决定各层次生物多样性的因子;有害生物及病原生物的入侵、扩散和爆发基本规律的研究。

3结语

一个理想的健康森林应该是在这样的森林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病虫害、空气污染、营林措施、木材采伐等)共存对森林的影响不会威胁到现在或将来森林经营的目标[2]。为此,松林生态系统的健康,除经营管理要素外,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火灾的控制等应当是维护松林健康和活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