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素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8:07:26

生成素范文篇1

1.1Ang1和Ang2的结构Ang1基因在1996年由Davis等[3]首次克隆出来。人Ang1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长臂上(8q22.3~q23),其基因开放的阅读框为1497bp,编码498个氨基酸。Ang1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5000。Ang2基因由Maisonpierre等[4]在1997年从人和小鼠的cDNA文库内首先克隆出来。人Ang2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8q23.1),其基因开放的阅读框为1491bp,编码496个氨基酸。Ang1,Ang2的蛋白结构基本相同,均有信号肽、N端卷曲螺旋结构域(coiledcoildomain,CC)和C端类纤维蛋白原结构域(fibrinogenlikedomain,FL)。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有:(1)Ang1、Ang2的N端信号肽分别由10和2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与血管生成素分泌到细胞外有关。(2)卷曲螺旋结构域分别由180和200个左右氨基酸构成,该断氨基酸序列折叠弯曲,形成卷曲螺旋四级结构,这一结构可能与血管生成素和其他蛋白形成多聚体有关。(3)类纤维蛋白原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性,与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改变该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血管生成素的功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敲除血管生成素其他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保留该结构则其功能没有明显改变[34]。CC和FL结构域之间的连接肽是Ang1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连接的结构域[5]。Ang2和Ang1的主要区别在于CC与FL的交界处前者比后者少1个半胱氨酸,导致了其生物学功能的截然不同。

1.2Ang1和Ang2的生物学功能Ang1和Ang2是Tie2(tyrosinekinasewithimmunoglobulinandepidermalgrowthfactorhomologydomain2)的天然配体。Ang1主要由血管旁支持细胞包括周细胞(pericyte)、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合成,通过旁分泌作用,与附近内皮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其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信号传递。迄今对调控其表达的因素知之甚少。Ang1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1)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内皮细胞生存,减少血管的萎缩和退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同,Ang1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原,不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相互聚合形成血管,而是通过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AKT,稳定细胞活力,抑制凋亡。(2)促进内皮细胞出芽,迁移,趋化。(3)稳定血管,防止渗漏[3,6]。Ang2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通过自分泌作用,与自身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引起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信号传递。因此Ang2的主要功能是竞争性抑制Ang1形成不稳定的血管。缺氧、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因素可促进Ang2表达增高[7]。

2Ang1和Ang2与肿瘤的血管生成

Ang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多多血管性的实体肿瘤中得到了证实,如在人胃癌、肝癌、乳腺癌和胶质细胞瘤等均可见到有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增加,特别是在肿瘤边缘的血管新生区。由此可见,Ang1、Ang2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但目前其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ng2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可促进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的生长;但Ang1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尚有争议。

2.1Ang1与肿瘤血管生成

2.1.1Ang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有研究表明,Ang1可促进肿瘤血管生长。Torimura等[8]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和RealtimePCR检测Ang1及其受体Tie2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59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ng1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均较对照组表达升高,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其受体Tie2表达于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说明Ang1在肝癌的血管生成中起了重要作用。Wang等[910]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53例胃癌组织和23例正常胃粘膜中Ang1的表达,结果显示有66%的胃癌组织中Ang1明显升高且与胃癌细胞株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他们构建正、反义Ang1载体并将其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成瘤试验发现转染正义Ang1组肿瘤生长及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反义转染组肿瘤生长缓慢,血管生长减少。Stratmann等[11]将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同培养于基质胶(matrigel)中,可检测到Ang1的表达,并观察到内皮细胞迁移,形成相互吻合的血管网,血管成条索状;反之,当去除胶质瘤细胞时,未能检测到Ang1的表达,而内皮细胞堆积成团,血管延伸异常。推测肿瘤细胞可分泌Ang1,使内皮细胞迁移、趋化,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Zadeh等[12]将Ang1转染至恶性胶质细胞瘤,建立皮下和颅内动物模型,并用四环素控制Ang1的表达水平,发现Ang1可促进胶质瘤形成“丝球体”(glomeruloidbodies:microvascularproliferationandformationofvascularentities),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而当阻断Ang1/Tie2作用后,“丝球体”形成也被阻断,由此推测Ang1是胶质细胞瘤病理性血管形成的关键调节分子。上述体、内外试验及临床研究均提示Ang1可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与前述结论相反,也有少数人的研究结果认为Ang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Tian等[13]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及组织中Ang1的表达时发现,Ang1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中大量表达,但在组织中的表达率仅为体外培养癌细胞的1/7。在乳腺癌的异种种植瘤动物模型中,Ang1过表达时,肿瘤边缘血管被大量的间充质细胞、周细胞所包绕,血管的扩张及出芽受限,癌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肿瘤生长迟滞。Stoeltzing等[14]用重组Ang1转染人肝癌、结肠癌细胞并种植到裸鼠身上,发现转染Ang1的HT29种植瘤比转染空载体组的体积小,血管密度低,肿瘤细胞增殖程度低,血管周细胞包绕程度高,血管渗透性低。推测Ang1可通过抵抗血管渗漏,抑制血管新生,维持血管稳定,有阻止肿瘤转移的潜能。

2.1.2Ang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尽管目前就Ang1在肿瘤生成中的作用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但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认为Ang1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可能机制。(1)抑制内皮细胞凋亡。Ang1抗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通路。其中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的信号传导在抗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Ang1与Tie2受体结合后,能够引起与受体相连的PI3K的亚基P85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随后活化的PI3K作用磷酸肌醇脂,提高细胞内1、4、5三磷酸肌醇和3、4、5三磷酸肌醇的含量,两者正性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苏氨酸结合磷脂酰肌醇后被磷酸化,磷酸化位点在激活环Thr308和羧基端Ser473,其中Ser473位点是依赖PI3K磷酸化的。Ang1作用后survivin表达升高,可通过抑制caspase7、caspase9磷酸化或Bad等途径抗凋亡[15]。(2)介导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Ang1是一种分泌性的蛋白分子,当肿瘤细胞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后可分泌Ang1,Ang1可促进胞浆素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2)的分泌,促进基底膜的降解,从而使内皮细胞迁移并促进与血管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5]。(3)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有实验发现转染Ang1基因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降低,但目前具体机制不清楚。而认为Ang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是过高的Ang1使血管周细胞包绕程度高,减少了血管渗漏,形成稳定的血管,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由此可见,在肿瘤发展过程中,Ang1形成的稳定血管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可能受到其他一些因子的调节[16]。

2.2Ang2与肿瘤血管生成

2.2.1Ang2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Ang2参与多种肿瘤的血管生成,且与肿瘤血管形成的数目、肿瘤的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Ahmad等[17]应用Ang2cDNA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T29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发现Ang2转染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变大,肿瘤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高;而Ang1转染组肿瘤的生长、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低,推测Ang2可能通过拮抗Ang1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加速肿瘤的生长。Etoh等[18]对胃癌病例的研究也发现,组织中Ang2高表达同时伴有血管密度增高、成熟度下降,患者临床TNM分期晚,术后生存率低。用Ang2转染的胃癌细胞接种裸鼠,结果发现肿瘤转移率增高,且转染的胃癌细胞在体外VEGF存在的条件下,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更多的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和尿激酶等蛋白水解酶,这可能与Ang2促进肿瘤生长、转移有关。

2.2.2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Ang2在早期可促进血管退化。在肿瘤形成早期,肿瘤细胞与宿主共择(cooption)并形成一个血供较好的血管区,但这些血管并不随肿瘤的生长而生长,却发生了退化,同时伴有Ang2表达增多。其可能的原因是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为同一血供,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快、代谢高,较正常组织有优势,此时机体就自分泌Ang2进行“自杀性防御”,破坏被肿瘤组织占据的血管,阻止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这期间VEGF的表达不增高,肿瘤组织表现为血管退化、肿瘤细胞凋亡。随后,边缘残存的肿瘤在缺氧的刺激下,产生大量的VEGF[19]。Ang2参与血管形成的启动阶段和激发阶段。Ang2开始通过拮抗Ang1破坏肿瘤血管,消除血管基底膜和血管旁细胞对血管形成的限制,并激活了内皮细胞;然后,在残余肿瘤细胞受到缺氧等刺激大量分泌VEGF的情况下,活化的内皮细胞对VEGF的作用极为敏感,迅速发生增殖、侵袭、迁徙,新生血管芽生。但由于Ang2的持续高表达拮抗了Ang1稳定血管的作用,所以新生的肿瘤血管管壁不完整,渗透性高。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原宿主成熟血管的退化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双向效应,同时伴有Ang2的持续性增高和VEGF迟发性增高。另外,Ang2可通过细胞整合素激活FAK(focaladhesionkinase)、p130Cas和JNK(cjunNH2terminalkinase),促进MMP2的表达与分泌,引起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引起肿瘤的生长与转移[20]。

3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Ang1和Ang2均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在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Ang1是促进还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受哪些因素或细胞因子的调节?是否在肿瘤形成的不同阶段Ang1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有哪些调控机制?Ang2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部分肿瘤细胞也能分泌Ang2,那么,这些表达Ang2的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某种自分泌调节机制?Ang2对淋巴管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对Ang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望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FolkmanJ.Tumorangiogenesis:therapeuticimplication[J].NEnglJMed,1971,285(21):11821186.

[2]FettJW,StrydomDJ,LobbRR,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giogenin,anangiogenicprotainfromhumancarcinomacells[J].Biochemistry,1985,24(20):54805486.

[3]DavisS,AldrichTH,JonesPF,etal.Isolationofangiopoietin1,aligandfortheTie2receptor,bysecretiontrapexpressioncloning[J].Cell,1996,87(7):11611169.

[4]MaisonpierrePC,SurlC,JonesPF,etal.Angiopoietin2,anatualantagonistforTie2thatdisruptsinvivoangiogenesis[J].Science,1997,277(5322):5560.

[5]ProcopioWN,PelavinPI,LeeWM,etal.Angiopoietin1and2coiledcoildomainsmediatedistincthomooligomerizationpatterns,butfibrinogenlikedomainsmediateligandavtivity[J].BiolChem,1999,274(42):3019630201.

[6]SuriC,McclainJ,ThurstonG,etal.Increasedvascularizationinmiceoverexpressingangiopoietin1[J].Science,1998,282(5388):468471.

[7]GuJ,YamamotoH,OgawaM,etal.Hypoxiainducedupregulationofangipotietin2incolorectalcancer[J].OncolRep,2006,15(4):779783.

[8]TorimuraT,UenoT,KinM,etal.Overexpressionofangiopoietin1and2inhepatocelluarcarcinoma[J].JHepatol,2004,40:799807.

[9]WangJ,WuKC,ZhangDX,etal.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sofangiopoietin1,2andTie2inhumangastriccancer[J].BiochemBiophyResCommun,2005,337:386393.

[10]王钧,吴开春,张德新等.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体内致瘤力及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780.

[11]StratmannA,RisauW,PlateKH.Celltypespecificexpressionofangiopoietin1andangiopoietin2suggestsaroleinGlioblastomaangiogenesis[J].AmJPathol,1998,14591466.

[12]ZadehG,RetiR,KoushanK,etal.Regulationofthepathologicalvasculatureofmalignantastrocytomasbyangiopoietin1[J].Neoplasia,2005,7(12):10811090.

[13]TianS,HayesAJ,MethenyBarlowLJ,etal.Stabilizationofbreastcancerxenografttumorneovasculaturebyangiopoietin1[J].BrJCancer,2002,86(4):645651.

[14]StoeltzingO,AhmadSA,LiuW,etal.Angiopoietin1inhibitsvascularpermeability,angiogenesis,andgrowthhepaticcoloncancertumor[J].CancerRes,2003,63(12):33703377.

[15]KimI,KimHG,SoJN,etal.Angiopoietin1regulatesendothelialcellsurvivalthroughthepho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J].CircRes,2000,86(1):2429.

[16]ChantrainCF,HenrietP,JodeleS,etal.Mechanismsofpericyterecruitmentintumorangiogenesis:anewroleformetalloproteinases[J].EurJCancer,2006,42:310318.

[17]AhmadAS,LinW,JungYD,etal.Theeffectsofangiopoietin1and2ontumorgrowthandangiogenesisinhumancoloncancer[J].CancerRes,2001,61(4):12551259.

[18]EtohT,InoueH,TanakaS,etal.Angiopoietin2isrelatedtotumorangiogenesisingastriccarcinoma:possibleinvivoregulationviainductionofproteases[J].CancerRes,2001,61(5):21452153.

生成素范文篇2

【关键词】左卡尼汀;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由多种原因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生成减少及红细胞寿命缩短是主要原因,但临床上部分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效果不是很显著,目前认为可能与体内左卡尼汀(L-canitine,肉碱)缺乏有关。我们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0例肾性贫血,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取在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在本院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原发病例分别为肾小球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18例,动脉硬化性肾病7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入选标准:血透透析3个月以上,血细胞比容<0.25,每周透析2~3次,每次4~4.5h,检查无铁、叶酸、VitB12缺乏,无顽固性高血压及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近期无输血、失血、感染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56.8±14.3)岁,血液透析(6.5±3.3)个月,每周2~3次,每次4~4.5h;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4.7±16.8)岁,血液透析(6.8±3.7)个月,每周2~3次,每次4~4.5h,两者在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方式、透析剂量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方面均相匹配。

1.2治疗方法两组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U/kg,分2~3次进行。同时常规口服铁剂、叶酸和VitB12。治疗组于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疗程共12周。而对照组不用该药,治疗前和治疗后抽血查Hb、HCT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

1.3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Hb、HCT及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检验结果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前后Hb、HCT和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变化见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Hb、HCT比较,P值均<0.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两组间Hb、HCT比较,P值均<0.00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和HCT纠正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卡尼汀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表1治疗前后Hb、HCT血浆游离卡尼汀浓度变化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贫血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认为导致肾性贫血的因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故目前临床上已成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不是很显著。国外文献报道,肉碱缺乏是肾性贫血的另一重要因素,肉碱缺乏可以导致正常红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寿命缩短[1]。肉碱是一种四价氨化和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它能参与脂肪酸的氧化,作为转运载体携带脂肪酸穿越线粒体内。肉碱主要来源食物摄取,动物性食品中的含量很高,如肉类和乳制品,生物利用度54%~87%,其次肝脏和肾脏也会合成肉碱,故一般不会缺乏[2]。而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肉碱合成明显减少,同时富含肉碱的食物摄入相对不足,再加上血液透析也会有清除一部分肉碱,因此会发生肉碱缺乏。肉碱缺乏时可影响线粒体内游离脂肪酸的氧化,致使脂类在胞浆中积聚,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引起能量缺乏;同时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积聚,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有明显的肉碱缺乏,补充肉碱(左卡尼汀)后血浆卡尼汀浓度明显升高,这与国外报道一致[3]。

本项观察结果证实,左卡尼汀与红细胞生成素合用可显著提高Hb、HCT水平,纠正肾性贫血,这可能由于:(1)左卡尼汀减少了红细胞长链酰基肉碱的积聚,改变了红细胞膜的脂质成份,增加了红细胞对不同类型应激的抵抗,降低了红细胞的脆性,最终延长了红细胞寿命;(2)左卡尼汀使尿毒症病人的脂肪酸转运及氧化性增加,提高了钠-钾-三磷酸腺苷泵的活性,从而稳定红细胞膜,提高红细胞比容[4]。(3)左卡尼汀还可通过对骨髓红系祖细胞的作用,提高了疗效[5]。因此,左卡尼汀对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贫血有改善作用。

总结本研究和既往结果[6],笔者认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合用能显著提高Hb、HCT水平。使一些单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较差患者,经合并使用左卡尼汀治疗后可取得满意疗效,为顽固性肾性贫血的治疗找到了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rduiniA,ManncinelliG,RadattiGL,etal.Roleofcarrutineandcarnitinepalmitoytransferaseasintegralcomponentsofthepathwayformembrancephospholiqidfattyacidturnoverinintacthumanerythrocytes.JBiolChem,1992,267:12673.

2林锋.左卡尼汀在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中华胃肠道杂志,2003,3(1):42.

3Josefk,GertM,ElisabethL,etal.Anermiaandcarnitinesupplementationinhemodialyzedpatients.KindeyInl,1999,55(Suppl69):93-106.

4NikolaosS,GeorgeA,TelemachosT,etal.EffectofL-carnitinesupplememationonredbloodcellsdeformabilityinhemodialysispatients.GenFail,2000,22(1):73-80.

生成素范文篇3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肿瘤;血管生成;血管新生

早在1971年,美国学者Folkman[1]就曾提出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来源于人肿瘤组织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细胞因子[2]。目前已知该家族包括Ang1,2,3,4四个成员,其中Ang1、2与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并且有关该家族成员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正日益增多。现就Ang1和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Ang1和Ang2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1.1Ang1和Ang2的结构Ang1基因在1996年由Davis等[3]首次克隆出来。人Ang1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长臂上(8q22.3~q23),其基因开放的阅读框为1497bp,编码498个氨基酸。Ang1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5000。Ang2基因由Maisonpierre等[4]在1997年从人和小鼠的cDNA文库内首先克隆出来。人Ang2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8q23.1),其基因开放的阅读框为1491bp,编码496个氨基酸。Ang1,Ang2的蛋白结构基本相同,均有信号肽、N端卷曲螺旋结构域(coiledcoildomain,CC)和C端类纤维蛋白原结构域(fibrinogenlikedomain,FL)。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有:(1)Ang1、Ang2的N端信号肽分别由10和2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与血管生成素分泌到细胞外有关。(2)卷曲螺旋结构域分别由180和200个左右氨基酸构成,该断氨基酸序列折叠弯曲,形成卷曲螺旋四级结构,这一结构可能与血管生成素和其他蛋白形成多聚体有关。(3)类纤维蛋白原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性,与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改变该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血管生成素的功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敲除血管生成素其他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保留该结构则其功能没有明显改变[34]。CC和FL结构域之间的连接肽是Ang1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连接的结构域[5]。Ang2和Ang1的主要区别在于CC与FL的交界处前者比后者少1个半胱氨酸,导致了其生物学功能的截然不同。

1.2Ang1和Ang2的生物学功能Ang1和Ang2是Tie2(tyrosinekinasewithimmunoglobulinandepidermalgrowthfactorhomologydomain2)的天然配体。Ang1主要由血管旁支持细胞包括周细胞(pericyte)、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合成,通过旁分泌作用,与附近内皮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其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信号传递。迄今对调控其表达的因素知之甚少。Ang1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1)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内皮细胞生存,减少血管的萎缩和退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同,Ang1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原,不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相互聚合形成血管,而是通过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AKT,稳定细胞活力,抑制凋亡。(2)促进内皮细胞出芽,迁移,趋化。(3)稳定血管,防止渗漏[3,6]。Ang2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通过自分泌作用,与自身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引起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信号传递。因此Ang2的主要功能是竞争性抑制Ang1形成不稳定的血管。缺氧、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因素可促进Ang2表达增高[7]。

2Ang1和Ang2与肿瘤的血管生成

Ang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多多血管性的实体肿瘤中得到了证实,如在人胃癌、肝癌、乳腺癌和胶质细胞瘤等均可见到有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增加,特别是在肿瘤边缘的血管新生区。由此可见,Ang1、Ang2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但目前其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ng2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可促进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的生长;但Ang1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尚有争议。

2.1Ang1与肿瘤血管生成

2.1.1Ang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有研究表明,Ang1可促进肿瘤血管生长。Torimura等[8]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和RealtimePCR检测Ang1及其受体Tie2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59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ng1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均较对照组表达升高,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其受体Tie2表达于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说明Ang1在肝癌的血管生成中起了重要作用。Wang等[910]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53例胃癌组织和23例正常胃粘膜中Ang1的表达,结果显示有66%的胃癌组织中Ang1明显升高且与胃癌细胞株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他们构建正、反义Ang1载体并将其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成瘤试验发现转染正义Ang1组肿瘤生长及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反义转染组肿瘤生长缓慢,血管生长减少。Stratmann等[11]将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同培养于基质胶(matrigel)中,可检测到Ang1的表达,并观察到内皮细胞迁移,形成相互吻合的血管网,血管成条索状;反之,当去除胶质瘤细胞时,未能检测到Ang1的表达,而内皮细胞堆积成团,血管延伸异常。推测肿瘤细胞可分泌Ang1,使内皮细胞迁移、趋化,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Zadeh等[12]将Ang1转染至恶性胶质细胞瘤,建立皮下和颅内动物模型,并用四环素控制Ang1的表达水平,发现Ang1可促进胶质瘤形成“丝球体”(glomeruloidbodies:microvascularproliferationandformationofvascularentities),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而当阻断Ang1/Tie2作用后,“丝球体”形成也被阻断,由此推测Ang1是胶质细胞瘤病理性血管形成的关键调节分子。上述体、内外试验及临床研究均提示Ang1可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与前述结论相反,也有少数人的研究结果认为Ang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Tian等[13]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及组织中Ang1的表达时发现,Ang1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中大量表达,但在组织中的表达率仅为体外培养癌细胞的1/7。在乳腺癌的异种种植瘤动物模型中,Ang1过表达时,肿瘤边缘血管被大量的间充质细胞、周细胞所包绕,血管的扩张及出芽受限,癌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肿瘤生长迟滞。Stoeltzing等[14]用重组Ang1转染人肝癌、结肠癌细胞并种植到裸鼠身上,发现转染Ang1的HT29种植瘤比转染空载体组的体积小,血管密度低,肿瘤细胞增殖程度低,血管周细胞包绕程度高,血管渗透性低。推测Ang1可通过抵抗血管渗漏,抑制血管新生,维持血管稳定,有阻止肿瘤转移的潜能。

2.1.2Ang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尽管目前就Ang1在肿瘤生成中的作用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但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认为Ang1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可能机制。(1)抑制内皮细胞凋亡。Ang1抗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通路。其中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的信号传导在抗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Ang1与Tie2受体结合后,能够引起与受体相连的PI3K的亚基P85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随后活化的PI3K作用磷酸肌醇脂,提高细胞内1、4、5三磷酸肌醇和3、4、5三磷酸肌醇的含量,两者正性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苏氨酸结合磷脂酰肌醇后被磷酸化,磷酸化位点在激活环Thr308和羧基端Ser473,其中Ser473位点是依赖PI3K磷酸化的。Ang1作用后survivin表达升高,可通过抑制caspase7、caspase9磷酸化或Bad等途径抗凋亡[15]。(2)介导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Ang1是一种分泌性的蛋白分子,当肿瘤细胞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后可分泌Ang1,Ang1可促进胞浆素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2)的分泌,促进基底膜的降解,从而使内皮细胞迁移并促进与血管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5]。(3)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有实验发现转染Ang1基因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降低,但目前具体机制不清楚。而认为Ang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是过高的Ang1使血管周细胞包绕程度高,减少了血管渗漏,形成稳定的血管,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由此可见,在肿瘤发展过程中,Ang1形成的稳定血管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可能受到其他一些因子的调节[16]。

2.2Ang2与肿瘤血管生成

2.2.1Ang2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Ang2参与多种肿瘤的血管生成,且与肿瘤血管形成的数目、肿瘤的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Ahmad等[17]应用Ang2cDNA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T29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发现Ang2转染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变大,肿瘤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高;而Ang1转染组肿瘤的生长、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低,推测Ang2可能通过拮抗Ang1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加速肿瘤的生长。Etoh等[18]对胃癌病例的研究也发现,组织中Ang2高表达同时伴有血管密度增高、成熟度下降,患者临床TNM分期晚,术后生存率低。用Ang2转染的胃癌细胞接种裸鼠,结果发现肿瘤转移率增高,且转染的胃癌细胞在体外VEGF存在的条件下,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更多的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和尿激酶等蛋白水解酶,这可能与Ang2促进肿瘤生长、转移有关。

2.2.2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Ang2在早期可促进血管退化。在肿瘤形成早期,肿瘤细胞与宿主共择(cooption)并形成一个血供较好的血管区,但这些血管并不随肿瘤的生长而生长,却发生了退化,同时伴有Ang2表达增多。其可能的原因是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为同一血供,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快、代谢高,较正常组织有优势,此时机体就自分泌Ang2进行“自杀性防御”,破坏被肿瘤组织占据的血管,阻止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这期间VEGF的表达不增高,肿瘤组织表现为血管退化、肿瘤细胞凋亡。随后,边缘残存的肿瘤在缺氧的刺激下,产生大量的VEGF[19]。Ang2参与血管形成的启动阶段和激发阶段。Ang2开始通过拮抗Ang1破坏肿瘤血管,消除血管基底膜和血管旁细胞对血管形成的限制,并激活了内皮细胞;然后,在残余肿瘤细胞受到缺氧等刺激大量分泌VEGF的情况下,活化的内皮细胞对VEGF的作用极为敏感,迅速发生增殖、侵袭、迁徙,新生血管芽生。但由于Ang2的持续高表达拮抗了Ang1稳定血管的作用,所以新生的肿瘤血管管壁不完整,渗透性高。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原宿主成熟血管的退化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双向效应,同时伴有Ang2的持续性增高和VEGF迟发性增高。另外,Ang2可通过细胞整合素激活FAK(focaladhesionkinase)、p130Cas和JNK(cjunNH2terminalkinase),促进MMP2的表达与分泌,引起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引起肿瘤的生长与转移[20]。

3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Ang1和Ang2均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在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Ang1是促进还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受哪些因素或细胞因子的调节?是否在肿瘤形成的不同阶段Ang1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有哪些调控机制?Ang2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部分肿瘤细胞也能分泌Ang2,那么,这些表达Ang2的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某种自分泌调节机制?Ang2对淋巴管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对Ang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望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FolkmanJ.Tumorangiogenesis:therapeuticimplication[J].NEnglJMed,1971,285(21):11821186.

[2]FettJW,StrydomDJ,LobbRR,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giogenin,anangiogenicprotainfromhumancarcinomacells[J].Biochemistry,1985,24(20):54805486.

[3]DavisS,AldrichTH,JonesPF,etal.Isolationofangiopoietin1,aligandfortheTie2receptor,bysecretiontrapexpressioncloning[J].Cell,1996,87(7):11611169.

[4]MaisonpierrePC,SurlC,JonesPF,etal.Angiopoietin2,anatualantagonistforTie2thatdisruptsinvivoangiogenesis[J].Science,1997,277(5322):5560.

[5]ProcopioWN,PelavinPI,LeeWM,etal.Angiopoietin1and2coiledcoildomainsmediatedistincthomooligomerizationpatterns,butfibrinogenlikedomainsmediateligandavtivity[J].BiolChem,1999,274(42):3019630201.

[6]SuriC,McclainJ,ThurstonG,etal.Increasedvascularizationinmiceoverexpressingangiopoietin1[J].Science,1998,282(5388):468471.

[7]GuJ,YamamotoH,OgawaM,etal.Hypoxiainducedupregulationofangipotietin2incolorectalcancer[J].OncolRep,2006,15(4):779783.

[8]TorimuraT,UenoT,KinM,etal.Overexpressionofangiopoietin1and2inhepatocelluarcarcinoma[J].JHepatol,2004,40:799807.

[9]WangJ,WuKC,ZhangDX,etal.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sofangiopoietin1,2andTie2inhumangastriccancer[J].BiochemBiophyResCommun,2005,337:386393.

[10]王钧,吴开春,张德新等.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体内致瘤力及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780.

[11]StratmannA,RisauW,PlateKH.Celltypespecificexpressionofangiopoietin1andangiopoietin2suggestsaroleinGlioblastomaangiogenesis[J].AmJPathol,1998,14591466.

[12]ZadehG,RetiR,KoushanK,etal.Regulationofthepathologicalvasculatureofmalignantastrocytomasbyangiopoietin1[J].Neoplasia,2005,7(12):10811090.

[13]TianS,HayesAJ,MethenyBarlowLJ,etal.Stabilizationofbreastcancerxenografttumorneovasculaturebyangiopoietin1[J].BrJCancer,2002,86(4):645651.

[14]StoeltzingO,AhmadSA,LiuW,etal.Angiopoietin1inhibitsvascularpermeability,angiogenesis,andgrowthhepaticcoloncancertumor[J].CancerRes,2003,63(12):33703377.

[15]KimI,KimHG,SoJN,etal.Angiopoietin1regulatesendothelialcellsurvivalthroughthepho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J].CircRes,2000,86(1):2429.

[16]ChantrainCF,HenrietP,JodeleS,etal.Mechanismsofpericyterecruitmentintumorangiogenesis:anewroleformetalloproteinases[J].EurJCancer,2006,42:310318.

[17]AhmadAS,LinW,JungYD,etal.Theeffectsofangiopoietin1and2ontumorgrowthandangiogenesisinhumancoloncancer[J].CancerRes,2001,61(4):12551259.

[18]EtohT,InoueH,TanakaS,etal.Angiopoietin2isrelatedtotumorangiogenesisingastriccarcinoma:possibleinvivoregulationviainductionofproteases[J].CancerRes,2001,61(5):21452153.

生成素范文篇4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肿瘤;血管生成;血管新生

早在1971年,美国学者Folkman[1]就曾提出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第一个被确定的来源于人肿瘤组织具有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细胞因子[2]。目前已知该家族包括Ang1,2,3,4四个成员,其中Ang1、2与血管生成关系最为密切,并且有关该家族成员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研究正日益增多。现就Ang1和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1Ang1和Ang2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1.1Ang1和Ang2的结构Ang1基因在1996年由Davis等[3]首次克隆出来。人Ang1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长臂上(8q22.3~q23),其基因开放的阅读框为1497bp,编码498个氨基酸。Ang1是一种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75000。Ang2基因由Maisonpierre等[4]在1997年从人和小鼠的cDNA文库内首先克隆出来。人Ang2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8q23.1),其基因开放的阅读框为1491bp,编码496个氨基酸。Ang1,Ang2的蛋白结构基本相同,均有信号肽、N端卷曲螺旋结构域(coiledcoildomain,CC)和C端类纤维蛋白原结构域(fibrinogenlikedomain,FL)。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有:(1)Ang1、Ang2的N端信号肽分别由10和20个疏水氨基酸组成,与血管生成素分泌到细胞外有关。(2)卷曲螺旋结构域分别由180和200个左右氨基酸构成,该断氨基酸序列折叠弯曲,形成卷曲螺旋四级结构,这一结构可能与血管生成素和其他蛋白形成多聚体有关。(3)类纤维蛋白原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性,与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改变该区域的氨基酸序列,血管生成素的功能也发生相应的改变;敲除血管生成素其他区域的氨基酸序列,保留该结构则其功能没有明显改变[34]。CC和FL结构域之间的连接肽是Ang1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连接的结构域[5]。Ang2和Ang1的主要区别在于CC与FL的交界处前者比后者少1个半胱氨酸,导致了其生物学功能的截然不同。

1.2Ang1和Ang2的生物学功能Ang1和Ang2是Tie2(tyrosinekinasewithimmunoglobulinandepidermalgrowthfactorhomologydomain2)的天然配体。Ang1主要由血管旁支持细胞包括周细胞(pericyte)、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合成,通过旁分泌作用,与附近内皮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其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信号传递。迄今对调控其表达的因素知之甚少。Ang1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有:(1)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内皮细胞生存,减少血管的萎缩和退化。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同,Ang1不是细胞有丝分裂原,不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内皮细胞相互聚合形成血管,而是通过激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AKT,稳定细胞活力,抑制凋亡。(2)促进内皮细胞出芽,迁移,趋化。(3)稳定血管,防止渗漏[3,6]。Ang2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通过自分泌作用,与自身细胞膜上的Tie2受体特异性结合,但不引起受体磷酸化和随后的信号传递。因此Ang2的主要功能是竞争性抑制Ang1形成不稳定的血管。缺氧、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因素可促进Ang2表达增高[7]。

2Ang1和Ang2与肿瘤的血管生成

Ang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很多多血管性的实体肿瘤中得到了证实,如在人胃癌、肝癌、乳腺癌和胶质细胞瘤等均可见到有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增加,特别是在肿瘤边缘的血管新生区。由此可见,Ang1、Ang2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但目前其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ng2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可促进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的生长;但Ang1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尚有争议。

2.1Ang1与肿瘤血管生成

2.1.1Ang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有研究表明,Ang1可促进肿瘤血管生长。Torimura等[8]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和RealtimePCR检测Ang1及其受体Tie2在不同肝癌细胞系和59例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ng1在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和肝癌组织中均较对照组表达升高,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其受体Tie2表达于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说明Ang1在肝癌的血管生成中起了重要作用。Wang等[910]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53例胃癌组织和23例正常胃粘膜中Ang1的表达,结果显示有66%的胃癌组织中Ang1明显升高且与胃癌细胞株的分化程度有相关性。他们构建正、反义Ang1载体并将其转染至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成瘤试验发现转染正义Ang1组肿瘤生长及血管生长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反义转染组肿瘤生长缓慢,血管生长减少。Stratmann等[11]将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共同培养于基质胶(matrigel)中,可检测到Ang1的表达,并观察到内皮细胞迁移,形成相互吻合的血管网,血管成条索状;反之,当去除胶质瘤细胞时,未能检测到Ang1的表达,而内皮细胞堆积成团,血管延伸异常。推测肿瘤细胞可分泌Ang1,使内皮细胞迁移、趋化,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Zadeh等[12]将Ang1转染至恶性胶质细胞瘤,建立皮下和颅内动物模型,并用四环素控制Ang1的表达水平,发现Ang1可促进胶质瘤形成“丝球体”(glomeruloidbodies:microvascularproliferationandformationofvascularentities),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而当阻断Ang1/Tie2作用后,“丝球体”形成也被阻断,由此推测Ang1是胶质细胞瘤病理性血管形成的关键调节分子。上述体、内外试验及临床研究均提示Ang1可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与前述结论相反,也有少数人的研究结果认为Ang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Tian等[13]用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及组织中Ang1的表达时发现,Ang1在体外培养的癌细胞中大量表达,但在组织中的表达率仅为体外培养癌细胞的1/7。在乳腺癌的异种种植瘤动物模型中,Ang1过表达时,肿瘤边缘血管被大量的间充质细胞、周细胞所包绕,血管的扩张及出芽受限,癌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肿瘤生长迟滞。Stoeltzing等[14]用重组Ang1转染人肝癌、结肠癌细胞并种植到裸鼠身上,发现转染Ang1的HT29种植瘤比转染空载体组的体积小,血管密度低,肿瘤细胞增殖程度低,血管周细胞包绕程度高,血管渗透性低。推测Ang1可通过抵抗血管渗漏,抑制血管新生,维持血管稳定,有阻止肿瘤转移的潜能。

2.1.2Ang1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尽管目前就Ang1在肿瘤生成中的作用尚未形成一致观点,但其参与肿瘤血管生成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认为Ang1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可能机制。(1)抑制内皮细胞凋亡。Ang1抗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通路。其中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的信号传导在抗凋亡中起到重要作用。Ang1与Tie2受体结合后,能够引起与受体相连的PI3K的亚基P85磷酸化从而激活PI3K。随后活化的PI3K作用磷酸肌醇脂,提高细胞内1、4、5三磷酸肌醇和3、4、5三磷酸肌醇的含量,两者正性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苏氨酸结合磷脂酰肌醇后被磷酸化,磷酸化位点在激活环Thr308和羧基端Ser473,其中Ser473位点是依赖PI3K磷酸化的。Ang1作用后survivin表达升高,可通过抑制caspase7、caspase9磷酸化或Bad等途径抗凋亡[15]。(2)介导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Ang1是一种分泌性的蛋白分子,当肿瘤细胞受到各种因素作用后可分泌Ang1,Ang1可促进胞浆素及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2)的分泌,促进基底膜的降解,从而使内皮细胞迁移并促进与血管旁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5]。(3)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有实验发现转染Ang1基因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降低,但目前具体机制不清楚。而认为Ang1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是过高的Ang1使血管周细胞包绕程度高,减少了血管渗漏,形成稳定的血管,从而抑制了肿瘤的生长。由此可见,在肿瘤发展过程中,Ang1形成的稳定血管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可能受到其他一些因子的调节[16]。

2.2Ang2与肿瘤血管生成

2.2.1Ang2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的作用Ang2参与多种肿瘤的血管生成,且与肿瘤血管形成的数目、肿瘤的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Ahmad等[17]应用Ang2cDNA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T29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发现Ang2转染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变大,肿瘤组织内血管密度明显增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高;而Ang1转染组肿瘤的生长、血管密度均较对照组低,推测Ang2可能通过拮抗Ang1促进血管新生,从而加速肿瘤的生长。Etoh等[18]对胃癌病例的研究也发现,组织中Ang2高表达同时伴有血管密度增高、成熟度下降,患者临床TNM分期晚,术后生存率低。用Ang2转染的胃癌细胞接种裸鼠,结果发现肿瘤转移率增高,且转染的胃癌细胞在体外VEGF存在的条件下,能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更多的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和尿激酶等蛋白水解酶,这可能与Ang2促进肿瘤生长、转移有关。

2.2.2Ang2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Ang2在早期可促进血管退化。在肿瘤形成早期,肿瘤细胞与宿主共择(cooption)并形成一个血供较好的血管区,但这些血管并不随肿瘤的生长而生长,却发生了退化,同时伴有Ang2表达增多。其可能的原因是肿瘤组织和健康组织为同一血供,由于肿瘤组织生长快、代谢高,较正常组织有优势,此时机体就自分泌Ang2进行“自杀性防御”,破坏被肿瘤组织占据的血管,阻止肿瘤的进一步生长。这期间VEGF的表达不增高,肿瘤组织表现为血管退化、肿瘤细胞凋亡。随后,边缘残存的肿瘤在缺氧的刺激下,产生大量的VEGF[19]。Ang2参与血管形成的启动阶段和激发阶段。Ang2开始通过拮抗Ang1破坏肿瘤血管,消除血管基底膜和血管旁细胞对血管形成的限制,并激活了内皮细胞;然后,在残余肿瘤细胞受到缺氧等刺激大量分泌VEGF的情况下,活化的内皮细胞对VEGF的作用极为敏感,迅速发生增殖、侵袭、迁徙,新生血管芽生。但由于Ang2的持续高表达拮抗了Ang1稳定血管的作用,所以新生的肿瘤血管管壁不完整,渗透性高。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原宿主成熟血管的退化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双向效应,同时伴有Ang2的持续性增高和VEGF迟发性增高。另外,Ang2可通过细胞整合素激活FAK(focaladhesionkinase)、p130Cas和JNK(cjunNH2terminalkinase),促进MMP2的表达与分泌,引起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引起肿瘤的生长与转移[20]。

3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Ang1和Ang2均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在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Ang1是促进还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受哪些因素或细胞因子的调节?是否在肿瘤形成的不同阶段Ang1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有哪些调控机制?Ang2主要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部分肿瘤细胞也能分泌Ang2,那么,这些表达Ang2的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是否存在某种自分泌调节机制?Ang2对淋巴管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对Ang信号转导、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望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FolkmanJ.Tumorangiogenesis:therapeuticimplication[J].NEnglJMed,1971,285(21):11821186.

[2]FettJW,StrydomDJ,LobbRR,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angiogenin,anangiogenicprotainfromhumancarcinomacells[J].Biochemistry,1985,24(20):54805486.

[3]DavisS,AldrichTH,JonesPF,etal.Isolationofangiopoietin1,aligandfortheTie2receptor,bysecretiontrapexpressioncloning[J].Cell,1996,87(7):11611169.

[4]MaisonpierrePC,SurlC,JonesPF,etal.Angiopoietin2,anatualantagonistforTie2thatdisruptsinvivoangiogenesis[J].Science,1997,277(5322):5560.

[5]ProcopioWN,PelavinPI,LeeWM,etal.Angiopoietin1and2coiledcoildomainsmediatedistincthomooligomerizationpatterns,butfibrinogenlikedomainsmediateligandavtivity[J].BiolChem,1999,274(42):3019630201.

[6]SuriC,McclainJ,ThurstonG,etal.Increasedvascularizationinmiceoverexpressingangiopoietin1[J].Science,1998,282(5388):468471.

[7]GuJ,YamamotoH,OgawaM,etal.Hypoxiainducedupregulationofangipotietin2incolorectalcancer[J].OncolRep,2006,15(4):779783.

[8]TorimuraT,UenoT,KinM,etal.Overexpressionofangiopoietin1and2inhepatocelluarcarcinoma[J].JHepatol,2004,40:799807.

[9]WangJ,WuKC,ZhangDX,etal.Expressionandclinicalsignificancesofangiopoietin1,2andTie2inhumangastriccancer[J].BiochemBiophyResCommun,2005,337:386393.

[10]王钧,吴开春,张德新等.人血管生成素1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体内致瘤力及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华肿瘤杂志,2005,27:7780.

[11]StratmannA,RisauW,PlateKH.Celltypespecificexpressionofangiopoietin1andangiopoietin2suggestsaroleinGlioblastomaangiogenesis[J].AmJPathol,1998,14591466.

[12]ZadehG,RetiR,KoushanK,etal.Regulationofthepathologicalvasculatureofmalignantastrocytomasbyangiopoietin1[J].Neoplasia,2005,7(12):10811090.

[13]TianS,HayesAJ,MethenyBarlowLJ,etal.Stabilizationofbreastcancerxenografttumorneovasculaturebyangiopoietin1[J].BrJCancer,2002,86(4):645651.

[14]StoeltzingO,AhmadSA,LiuW,etal.Angiopoietin1inhibitsvascularpermeability,angiogenesis,andgrowthhepaticcoloncancertumor[J].CancerRes,2003,63(12):33703377.

[15]KimI,KimHG,SoJN,etal.Angiopoietin1regulatesendothelialcellsurvivalthroughthephophatidylinositol3kinase/akt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J].CircRes,2000,86(1):2429.

[16]ChantrainCF,HenrietP,JodeleS,etal.Mechanismsofpericyterecruitmentintumorangiogenesis:anewroleformetalloproteinases[J].EurJCancer,2006,42:310318.

[17]AhmadAS,LinW,JungYD,etal.Theeffectsofangiopoietin1and2ontumorgrowthandangiogenesisinhumancoloncancer[J].CancerRes,2001,61(4):12551259.

[18]EtohT,InoueH,TanakaS,etal.Angiopoietin2isrelatedtotumorangiogenesisingastriccarcinoma:possibleinvivoregulationviainductionofproteases[J].CancerRes,2001,61(5):21452153.

生成素范文篇5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CI)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颅脑影像改变关系。方法:对40例脑梗塞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采用GE-2000型CT扫描机头颅平扫,将脑梗塞患者按梗塞灶大小分组。结果:CI组患者EP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发现,CI组患者血清EPO水平与脑梗塞组的影像测定梗塞面积呈明显负相关(r=-0.640,P<0.05)。结论:EPO水平与影像测定的病损范围大小,是评价脑梗塞患者的严重程度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脑梗塞;促红细胞生成素;CT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1948年由Bonsdor和Jalsvistor首先发现,是机体内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子。Ber-naudin等[1]研究发现脑缺血模型中神经元细胞反星形胶质细胞内出现EPO受体(EPOR)及EPO的表达,EPO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及其与脑血管病间的关系,也受到人们关注。为此,我们对40例CI患者测定EPO,以及CT测定脑梗塞病损范围大小,并对其变化特点和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CI组为武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2000年10月~2001年5月)病房收治40例CI,年龄68~89岁,研究对象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2。另设正常对照组15例,均为健康成年人,年龄70~75岁。根据颅脑CT检查结果,将脑梗塞组按梗塞灶大小分组:小灶组梗塞直径<1.5cm;中灶组梗塞直径1.5~4.0cm;大灶组梗塞直径>4.0cm。

1.2方法EPO的测定:于清晨7时抽取静脉血1ml,经3500r/min离心25分钟,取上清液,-70℃冰冻保存待测EPO。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放免研究所提供。

1.3统计学分析检测结果均以ˉx±s表示,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按需要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均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血清EPO含量表1CI组EPO水平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CI患者血清EPO水平变化比较分析表明,CI组血清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清EPO水平与CI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2.2血清EPO与脑血管影像单的关系表2不同梗塞灶的CI患者血清EPO水平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显示,小灶组和中灶组血清EPO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灶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灶组与中灶组血清EPO含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血清EPO与脑梗塞面积相关性显示,血清EPO与脑梗塞面积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r=-0.640,P<0.01)。

3讨论

Siren等[3]研究报道脑缺血的大鼠动物模型时显示,大鼠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如果控制其血清EPO于较高的水平时,则可减少大鼠24小时后的脑梗死面积,缺面半暗区的有标记的神经细胞内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测定值亦降低,故认为EPO可能防止缺血大鼠模型的神经细胞坏死或缺血半暗区的细胞凋亡过程。本研究检测了40例脑梗塞患者血清EPO含量,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发现随着脑梗塞面积的逐渐增大,血清EPO含量测定值逐渐降低。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血清EPO测定值与CI组的影像测定梗塞面积呈明显负相关。上述特征提示,血清EPO含量的增高,不是由脑血管病的病理性损伤导致的直接结果,很有可能是由机体对于脑血管病变的应急性反应引起。究其原因,一种可能性是随着脑血管病的病损程度加重,机体产生EPO的能力有所降低;另一种可能性是随着脑血管病的病程延长,血清EPO的消耗增大,而导致其含量下降。本研究中,脑梗塞的梗塞面积直径>4.0cm的病例,血清EPO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根据Sakanaka等[4及Sadanotoy等[5]的研究,EPO可减轻脑缺血后继发性丘脑损害及防止N-甲基D-天冬氨酸调节的各氨酸神经细胞兴奋素性,并防止NO调节的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结合本研究结果,脑梗塞面积直径>4.0cm,即出现机体合成EPO的能力明显不足,或者其病损严重,对血中EPO的清耗过多,如果在此种现象出现时,给患者相应的补充EPO,有可能制止脑血管病急性期脑组织病损进展,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细胞的作用,是一个很有必要探索的启示。

参考文献

1BernauclinM,MartiHH,RousselS,etal.Apotentialroleforerythro-poietininfocalpermanentcerebralischemiainmice.JCerebBlooclFlowMetab,1999,19(6):643~651.

2中华神经科学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SirenAl,FratelliM,BrinesM,etal.Erythropoietinpreventsneuronalapptosisaftercerebralischemiaandmetabolicstress.ProcNatlAcaclSciUSA,2001,98(7):4044~4049.

生成素范文篇6

**年,急性透析质量发起组(AcuteDialysisQualityInitiative(ADQI)Group)根据尿量及血清肌酐,提出危重病人ARF分期定义,被称为RIFLE(risk,injure,failure,loss,andendstage)。在20000例病人回顾性研究中发现RIFLE可独立预测ARF病人住院死亡率。另一项回顾性研究也发现RIFLE可预测心脏手术病人ARF的死亡率。

RIFLE分期在肾功能衰竭诊断方面向前迈进重要一步,但早期识别肾功能损害并提供有价值治疗仍较困难,尽管有报道肾功能损伤的蛋白生物指标(类似于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指标一样)可以更早的发现肾脏疾病并提供更加及时治疗。而目前对手术病人尚缺乏预防肾功能衰竭的特殊治疗措施。

一、ARF的原因

ARF分为肾前、肾本身及肾后原因。肾前氮质血症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肾血流量不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缺血性肾小管坏死(ATN)。肾脏原因分为血管、肾小球、间质及肾小管原因。肾后原因包括膀胱及输尿管梗阻。危重病人ARF主要是肾本身原因,ATN是大部分病人潜在原因,文献报道大于70%,ATN起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由于缺血及毒性反应引起。在ICU中,败血症是急性肾衰的第一原因,几乎占50%以上。

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理生理

肾小管坏死发生于近段肾小管S3段,升支粗段坏死较轻。这部分肾区域是相对低氧的外髓部分。低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坏死、凋亡及炎症反应都可能是ARF的病因。推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起肾血管收缩、肾髓质充血,反过来又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钙离子代谢变化、内皮损伤及炎性指标增加。肾小管功能失常可导致ATP匮乏,引起凋亡、细胞结构改变、自由基生成及氧化损伤。

败血症引起ARF,一般认为部分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引起血管收缩造成。但最近一项研究,采用给清醒绵羊注射活大肠杆菌引起败血症从而引起ARF,发现与上述相反结果。将血流探头放置于肺动脉及左肾动脉,同时监测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结果发现注射大肠杆菌后引起高血流动力学状态,系统血管扩张、肾血管扩张及肾血流量明显增加,48h后血清肌酐明显增加,而肌酐清除率下降80%。此项研究提示动物模型或许不能代表人体败血症引起ARF的真实情况。

2.1ARF生物指标

血清肌酐值作为GFR生物指标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GFR明显下降许多小时后血清肌酐才发生变化。而急性肾损伤(AKI)(肌酐轻度改变(0.1-0.5μg/dl)不引起需透析的ARF)临床不容忽视。最近研究表明,肌酐轻度改变即可延长ICU住留时间及住院天数,增加心脏手术后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可增加发生肾衰危险。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ARF非常重要。为尽早诊断和治疗ARF,急需一种可测得ARF生物指标,能够用来反映肾脏目前所处状态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情况。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NGAL)是铁粒子鳌和/转运体,急性肾小管损伤早期表达。虽然结构尚不清,但被认为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过程,可能与肾小管内皮再生有关。最近研究表明NGAL是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对肾移植病人的研究表明尿中NGAL和白介素18(IL-18)增加可预测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而且比血清肌酐增加的预测作用快近24小时。对心脏手术病人前瞻性研究发现术后1小时尿NGAL明显增加。

Caspases(是一类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是细胞内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被认为在细胞许多功能方面起作用,包括凋亡及炎症。IL-18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是由Caspases-1产生的。而Caspases-1在AFR病理中有一定意义。最近研究表明IL-18是体外循环病人及ICU病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生物指标。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是有核细胞产生的基本蛋白。可被肾小球自由滤过,然后被肾小管重吸收和代谢。cystatinC在肾小球滤过率改变(以肌酐作为标准)时是否也发生改变,不同研究结果不一致,在一些ICU病人ARF的研究中发现cystatinC需3天才会有意义的升高,和肌酐相比没有优势。

肾损伤因子-1(KIM-1)是一种跨膜蛋白,肾小管损伤后在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反分化过程中表达,在肾细胞癌病人中也可出现。在急性肾功衰竭时,缺血后12小时内可被检出,对此项指标尚需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予以证实。

2.2ARF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临床仍以维持足够的血容量,维持肾血流灌注,避免使用已知的肾毒性药物作为预防和治疗的手段,其它推荐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抗氧化剂及肾代替治疗(RRT),对这些预防和治疗措施的评价比较困难,因为以往缺乏标准的ARF定义以及ARF的多因素性质及缺乏早期诊断的生物指标。

利尿剂:对552例ARF队列研究显示(在调整covariatesandproperityscores后)利尿剂可增加死亡及肾功能不恢复的危险。相反,BestKidneyInvestigations最近所作的一项前瞻多中心研究发现,利尿剂并不增加ARF病人死亡率。在缺血再灌注引起ARF鼠模型中发现速尿可增加肾血流量,减轻缺血引起的基因表达。在已确诊需要透析的ARF病人中,速尿不能改变生存率及改善肾功能的恢复。总之,仍缺乏强有力证据推荐ARF病人常规使用利尿剂,尽管动物实验结果满意,但人体研究却不能得出相似的结果。

血管活性剂:有研究显示危重病人使用多巴胺可加重肾灌注损害,所以不推荐使用。选择性多巴胺1受体兴奋剂甲磺氨酸菲诺多泮(fenoldopammeaylata)可增加肾血流量,对ARF治疗有益。在有ARF危险的危重病人中,0.1ug/kg.min菲诺多泮不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比2ug/kg.min多巴胺能更有效降低血清肌酐。一项前瞻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发现,菲诺多泮0.09ug/kg.min可预防败血症病人ARF的发生。相反,另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却发现菲诺多泮并不改变已有ARF危重病人死亡情况及透析情况。总之菲诺多泮在预防和治疗ARF方面具有良好前景,但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研究来最终证实。

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是一种抗氧化剂,在预防造影剂引起的肾脏疾病(CIN)方面一些研究作了评价。最近研究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对CIN高危病人可起有益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动物实验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可增加缺血引起的ARF动物模型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滤,在缺血再灌注引起ARF动物模型中发现N-乙酰半胱氨酸在再灌注时不改变肾血流动力学,但可减轻组织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而对腹主动脉瘤及冠脉搭桥开放手术病人却没有发现有益作用。

肾替代疗法(RRT):需RRT治疗的ARF病人死亡率接近50%。尽管相关报道不一致,但临床证据表明增加透析剂量可能对ARF病人的生存有益。最近研究显示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加过滤比单纯过滤可明显增加ARF危重病人的生存率。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最佳RRT方式和剂量。

2.3ARF的实验性药物治疗

除上述治疗外,目前一些新的实验性药物治疗也在研究中,包括:挥发性麻醉剂,促红细胞生成素,腺苷受体兴奋剂及拮抗剂及干细胞治疗。虽然这些治疗在动物ARF模型中显示出有效的作用,但必须认识到许多动物实验结果并不能在人体中同样得到。

挥发性麻醉剂:鼠动物实验发现挥发性麻醉剂可以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人体肾远端小管细胞体外实验中,临床相关剂量七氟醚麻醉4小时可以激活前生存激酶(prosurrivalkinases)ERK和AKT,可上调心源性休克蛋白-70。

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多种组织中表达包括人体肾脏。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内皮水平及小管水平可减损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体内模型中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明显抑制细胞凋亡,改善功能恢复。而且在缺血损伤后6小时内给药有效,再一次表明能够早期作出诊断的生物指标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治疗。回顾性队列研究没有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需RRT的ARF危重病人中与肾功能恢复有关。尚需前瞻随机对比研究来证实红细胞生成素在ARF中的可能有益作用。

2.5腺苷

根据参与受体亚型不同,腺苷介导肾脏的不同作用,包括血管收缩,血管扩张,管-球反馈及抑制肾素分泌。腺苷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复杂,据报道A1受体激动剂、A2a受体激动剂以及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拮抗剂茶碱都可起到有益作用。最近研究发现茶碱可改善同种异体肾移植鼠的移植肾功能。目前认为腺苷受体可能在ARF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起有益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确定。

2.6干细胞

ARF的另一项治疗措施是干细胞治疗,以帮助损伤小管细胞的再生。动物实验表明,间质干细胞(MSCs)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及顺铂引起的肾病的肾功能,促进功能恢复。最近研究也表明MSCs可能是通过肾的旁分泌细胞起作用,而不是通过转分化成为小管细胞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右旋糖酐铁标记的MSCs分布在肾小球而不是肾小管或血管内皮细胞也支持上述机制。公务员之家

生成素范文篇7

【关键词】肺癌贫血虚劳虚损血虚中西医结合综述

肺癌每年新发病例接近120万[1]。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到20世纪末,肺癌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贫血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欧洲癌症贫血调查(EuropeanCancerAnemiaSurvey,ECAS)对15367例欧洲肿瘤患者进行了研究,以血红蛋白<12g/dL为诊断标准,在各种实体瘤中,妇科肿瘤贫血的发生率最高为81%,其次为肺癌77%[2]。由于铂类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癌中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而贫血与肺癌患者疲乏、生活质量下降相关,并能引起或加重肿瘤细胞乏氧从而影响肺癌治疗疗效,导致患者生存期下降。

1贫血对肿瘤及治疗的影响

正常组织的氧耗与供给平衡,而肿瘤组织的氧耗大于供给[3]。Kelleher等[4]证实了贫血性乏氧的存在,发现随着血红蛋白(Hb)的降低,肿瘤组织的氧分压显著下降,当Hb从14.5g/dL下降至9.5g/dL时,组织乏氧(PO2<2.5mmHg)的发生率从21%升高到76%。

1.1对肿瘤的影响在乏氧状态下,肿瘤细胞可以发生基因组的点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异常以及多倍体形成,其结果是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增加,新的基因突变体形成,进而引起蛋白质组的改变,结果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肿瘤的侵袭性增强,导致肿瘤进展[5]。乏氧还可以引起血管生成增加以及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这些同样可以促进肿瘤的存活和侵袭转移[6]。而肿瘤进展后,进一步加重肿瘤的乏氧,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2对治疗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贫血导致肿瘤细胞乏氧,乏氧可以引起DNA修复酶表达增加,MDR表达增加,从而使肿瘤对放射线、某些类型的化疗药物以及光动力学治疗产生抗拒[7],导致对放、化疗产生耐受,影响肿瘤治疗的疗效[8]。

2贫血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生存率的影响

贫血能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头晕、疲劳、呼吸困难、压抑、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皮温降低,甚至可引起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等[9]。由福克斯癌症中心(FoxChaseCancerCenter,FCCC)学者进行的一项Ⅱ期多中心的临床研究[10]也显示肺癌化疗第3、4周期时,贫血与生活质量下降呈正相关(P<0.05)。

由于贫血可引起肿瘤组织的贫血性乏氧,而乏氧影响放化疗的疗效,降低生存期,所以贫血可能是影响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1113]。

3肺癌引起贫血的发病机制

继发于肺癌的贫血较为复杂,有关研究表明与下列因素有关:(1)肺癌病变是一根本原因。通过对骨髓的直接侵犯或转移,破坏造血细胞,抑制造血功能,控制未成熟细胞释放的屏障,使外周Hb、RBC减少[14]。(2)癌组织大量繁殖,造成造血原料叶酸等缺乏,致RBC生成困难[15];肿瘤细胞恶性增殖使正常细胞减少,导致贫血。(3)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使RBC产生困难,机制是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受阻,幼红细胞增殖受抑制[16]。特别是化疗药物中的铂类,可能损害人体肾小管细胞,从而导致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EPO)减少[17]。(4)(老年人多发)老年人尤其是男性,性腺萎缩,睾丸酮分泌不足,使红细胞生成素减少。(5)长时间咯血造成慢性失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以及食欲减退,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同时肿瘤生长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等引起的贫血。

中医辨证属“虚劳”,“虚损”,“血虚”范畴。气血亏虚是本病之本,脾肾亏虚是重要的病机。

4肺癌贫血的治疗

4.1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两种方法纠正贫血,输血及应用rhEPO,其次还包括补充铁剂输血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是对症治疗的主要措施,但输血可能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增加肝炎、梅毒、艾滋病毒感染的机会,长期多次输血有引起铁负荷过重或出现继发性血色病之虑,应尽量少输血。因此应用rhEPO便成为目前治疗癌症及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主要方法[18]。补充rhEPO可以加速放、化疗所抑制的骨髓红细胞系造血功能的恢复,亦可直接补充继发于放、化疗肾损害所致的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相对不足,符合生理治疗的概念。临床研究证明,rhEPO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输血需求量,提高血红蛋白浓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另外,中药对贫血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现临床研究证实有下列几组中成药对肺癌相关性贫血的治疗有效:(1)健脾益肾,补气生血。实验研究证实[19],健脾益肾颗粒不但能促进骨髓有核细胞分裂,保护造血干细胞,而且能通过提高细胞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补充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等多种途径而发挥生血作用。(2)补肾助阳,益气养血。实验研究证实[20]参附注射液对放化疗引起的肺癌患者贫血有一定改善作用,并且能使KPS评分明显提高,可能是预防实体瘤放化疗副作用的一种有效药物。

4.2肺癌贫血治疗的展望大量的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证明,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和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21],生脉注射液联合健择加顺铂治疗晚期NSCLC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后的骨髓抑制,预防感染,对肝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中西医结合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贫血有着较好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这种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分析原因可能在于:(1)在治疗过程中,研究者多是根据个人经验试探性参与治疗;(2)缺乏前瞻性大样本调查资料;(3)治疗过程中存在局限。

【参考文献】

[1]ParkinDM.Globalcancerstatisticsintheyear2000[J].LanceOncol,2001,2:533.

[2]LudwigH,etal.TheEuropeanCancerAnaemiaSurvey(ECAS):Alarge,multinationa,lprospectivesurveydefi-ningtheprevalence,incidence,andtreatmentofanaemiaincancerpatients[J].EurCancer,2004,40(15):2293.

[3]VaupelP,KelleherDK,HockelM,etal.Oxygenationstatusofmalignanttumors:pathogenesisofhypoxiaandsignificancefortumortherapy[J].SeminOnco,l,2001,28(suppl8):2935.

[4]KelleherDK,MattheinsenU,ThewsO,etal.Bloodflow,oxy-genation,andbioenergeticstatusoftumorsaftererythropoietintreatmentinnormalandanemicrats[J].CancerRes,1996,56:47284734.

[5]李博.贫血对肿瘤患者的影响及治疗[J].癌症进展杂志,2007,5(3):269275.

[6]MichielsC,etal.Regulationofgeneexpressionbyoxygen:NFkappaBandHIF1,twoextremes[J].FreeRadicBiolMed,2002,33(9):1231.

[7]VaupelPandMayerA.Hypoxiaandanemia:Effectsontumorbiologyandtreatmentresistance[J].TransfusClinBio,l,2005,12(1):5.

[8]CellaD.Thefunctionalassessmentofcancertherapyanemia(FACTAn)scale:Anewtoolfortheassessmentofoutcomesincanceranemiaandfatigue[J].SeminHematol,1997,34(Suppl2):13.

生成素范文篇8

【摘要题】人体运动科学

【关键词】高原训练/运动能力/机制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1]。国内外训练工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注意到,生活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耐久力。因此高原训练得到国内外体育界的普遍重视[2],同时高原训练的方法也不断改进,并采取了一些新的训练手段及模拟训练方法(如:高住低练训练法、间歇性低氧训练、低压氧仓训练、呼吸低氧混合气体、模拟高原训练场馆、可调氧分压式睡仓等)。参与高原训练的项目已由原来的一些主要耐力运动项目,如中长跑[3]、竞走[4]、自行车[5]等,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奥运会项目。因此,高原训练仍是目前体育科研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1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

高原训练对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极其复杂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的适应规律。一般认为,人在高原低氧条件下,红细胞生成增多,呼吸循环功能增强是机体在该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性代偿的基本方式,而循环功能的增强是这种代偿反应最重要的表现,机体通过神经反射和高层次神经中枢的调节、控制作用使心输出量和循环血容量增加,补偿细胞内降低了的氧含量,从而提高耐受缺氧的能力,适应恶劣的低氧环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6]。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高原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从而导致机体的V[,o[,2]max]增加。另外,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1]。

1.1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的影响机制

1.1.1高原训练使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

由于高原自然环境相对缺氧,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反应。首先缺氧较早的反应是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造血组织释放大量的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值增加,以便携带和运送更多的氧气到体内各组织,适应机体的需氧量,所以,高原训练期间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是血红蛋白。我国中长跑、游泳、自行车、滑冰等项目多年来高原训练的实践表明,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晨脉下降,血红蛋白增多,乳酸曲线右移值逐周递减,笔者跟随甘肃中长跑、自行车队高原训练期间对运动员主要生理指标的探测也证明了这一点。血红蛋白值的增加,并不是呈直线的,而是呈螺旋状的,总的趋势上升,但随着强度的加大而间或下降[7]。

1.1.2高原训练影响红细胞的因素

研究表明,高原可导致机体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关于高原训练期间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并不一致[8]。冯连世[9]等通过系统观察高原训练期间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血清EPO、RBC、Hb、网织红细胞(RC)及血球压(HCT)的变化规律,探讨高原训练对红细胞生成的作用,为科学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1.1.2.1高原训练缺氧与EPOEPO是一种调节红系祖细胞生成的激素,其血清浓度随血氧含量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维持机体在低氧或高氧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功能,但当它的血氧浓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引起红细胞增多或红细胞生成不足。研究表明,只要血氧浓度下降持续4小时以上,就会刺激体内EPO合成的数量增加,继之血液中EPO浓度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10]。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血中EPO浓度会急剧上升,甚至超过正常基线1000倍以上,但这种变化只在缺氧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时才会发生。

1.1.2.2高原环境与红细胞生成红细胞生成增加,通过网织红细胞(RC)数量的增加,血清铁和铁蛋白的减少得以表现[11]。与单纯地在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相比,高原训练似乎更能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研究发现,在中等海拔训练和久居高原上不参加训练的安静组之间,前者的RC明显增加。这表明缺氧和运动这两种刺激是分别起作用的,红细胞生成的促进因素不仅只与缺氧程度有关。另外,在升到海拔4000m高度的过程中Hb浓度会直线上升,当EPO的活性和血氧饱和度降到低于60%时,Hb浓度又显著降低[12]。

1.1.3高原训练与2,3-二磷酸甘油酸

高原训练可增加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红细胞的更新率,使幼稚红细胞的数量稳定,由于幼稚红细胞更易变形,运氧到工作肌的效率比老细胞更高,所以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就会提高,这可部分地归因于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在幼稚红细胞中较高,它使收缩肌存在部分氧压时,血红蛋白对氧的吸引力下降,提高了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从而使肌体获得更多的氧。高原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红细胞中2,3-DPG水平,以弥补红细胞的破坏对运动能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9]。

1.2高原训练与线粒体

1.2.1低氧对线粒体的影响

低氧及在Ca[2+]存在的条件下,可激活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于次黄嘌呤的反应,分子氧单电子还原为超氧自由基,并引发线粒体膜过氧化反应而损害呼吸氧化磷酸化[13]。研究指出[14],长期高原缺氧导致骨骼肌横断面和线粒体明显下降。通过适宜的高原训练,促进了氧运输系统的改善,增加毛细血管分布和线粒体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氧化酶的活性等[9]。

1.2.2高原训练与苹果酸脱氧酶(MDH)

MDH是机体有氧代谢途径中的催化酶之一,它是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实验表明,有训练者MDH活性的提高与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提高是一致的,均表示有氧氧化能力的提高,所以选用MDH作为有氧氧化途径中酶的代表,以反映机体有氧氧化能力。研究指出[15],模拟不同海拔高度进行1周耐力训练后,平原效应期间,大鼠腓肠肌有氧代谢能力的变化趋为:第1周MDH活性下降,第2周显著回升。其中,2000m组MDH活性变化较稳定,且第2周MDH活性提高,并显著高于平原训练的对照组,表明高原训练有利于提高线粒体的活性。

1.3高原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3.1高原训练对心脏的影响

心电图对高原训练运动员心电图的研究[5]发现,高原训练期间及返回平原后运动员左右心室电图压均较比上高原前显著增加,可能是缺氧环境下训练负荷使心室容积负荷增加,是心脏代偿适应的结果。另外,经高原训练后,运动员普遍呈窦性心动过缓,这种倾向更为明显[4]。

心率李桦等对中日竞走运动员在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生理测试,结果表明:高原训练后期心率明显低于高原训练前期。运动中的最高心率在高原及平原均达到通常公认的极限下负荷(180次/分)的心率水平[4]。

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LDH[,1]/LDH[,2]及CK-MB值升高,而CK-MM值却有所下降,说明高原训练对骨骼肌和心肌的刺激方式有所不同。高原训练可增加心脏的负担,但可减轻骨骼肌的损伤程度[16]。

1.3.2高原训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低氧与肺血管结构重建肺血管结构重建是指肺血管壁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因低氧、高血流剪切力和炎症等损伤因子发生的血管结构改变。肺血管壁的内皮细胞(EC)、平滑肌细胞(SMC)和成纤维细胞(FIB)的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与堆积等变化是肺血管结构成分对缺氧刺激的反应。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合成增多、降解减少是肺动脉壁增厚和顺应性降低的代偿性反应[17]。

肺通气功能刘海平[18]等通过对9名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从高原下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测试发现,在平原第9天左右,肺功能处于良好状态,在通常指标的变化图上,出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表明肺通气功能有所加强。

最大摄氧量对高原的效应许多学者众说纷纭,如BuskirER[19]等认为低氧训练可增加平原时最大吸氧量(V[,o[,2]max]),但SaltinB[20]等研究表明,自行车运动员在海拔2300米高原训练后V[,o[,2]max]却下降。缪素坤等[5]研究发现,高原训练两周后,V[,o[,2]max]绝对值和相对值较平原分别下降,返回平原2周后,V[,o[,2]max]较平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最大功率明显提高。

缓冲系统运动员初到高原,缓冲系统偏酸。到了后期脱离了偏酸状态,说明通过高原训练缓冲系统的能力有所提高[4]。

1.4高原训练对血乳酸的影响

高原训练后期与前期相比,乳酸代谢明显改善,血乳酸—速度曲线右移[4]。还表现在以相同强度运动时,高原的乳酸值明显高于平原,以及高原训练后乳酸浓度下降,逐渐接原安静值。推测原因可能是:(1)乳酸的生成延迟;(2)乳酸的消除能力增强;(3)缓冲系统功能提高[4]。

2小结

高原训练的效果受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训练时间长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高原训练的研究结果,会有许多分歧和争议。在机体对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研究中,EPO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红细胞升高的机理、蛋白质的代谢特点及激素的变化与调节,高原训练的营养与恢复等问题,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冯连世.高原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4):1

[2]付远扬,等.高原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3]Kijinkim.Effectsofthreeweeksofaltitudetrainingonaerobiccapacityofelitemarathoners.[J].The5thinternationalcourseandconferenceonPhysiologicalChemistryandNutritionofexerciseandTraining.Beijing,China,1995

[4]李桦,等.中日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的生理机能及运动能力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5,15(5):30-39

[5]缪素坤,等.高原训练对优秀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2,12(1):47-50

[6]卫小红,等.人体低氧状态心血管功能代偿水平的个体差异[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8,19(1):49-51

[7]韩佐生,等.高原训练结束至下高原参赛间隔时间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8,18(2):52-54

[8]SatinB.Biologicalfindingsondevelopmentalbyaltitudetraining-maindirectionsofactivationandeffectiveapplicationofthemedicineandmasaleresearch[J].IHighAltitudeTrainingConference.Apain,1997

[9]冯连世.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J].体育科学,1998,18(4):78-81

[10]李佳音.红系生成素[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1,14(2):84-86

[11]MairbaurlH,etal.Unchangedinvivop50athighaltitudedespitedecreasedredcellandelevated2,3-DPG[J].J.ApplPhysiol,1990,68(3):1186-1194

[12]MairbaurlH.Red&nbsp;bloodcellfunctioninhypoxiaataltitudeandexercise[J].IntJSportsMed,1994,15:51-63

[13]ZhangY,etal.EffectofacuteexerciseonrespiratoyChinaofmyocardiummitochondriainrats[J].11thInternationalBiophysicsesCongeses,Budapest,Abstracts,1993.204

[14]Cerretlip,etal.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tothestudyoftheeffectsofaltitudeonmusclestructureandfunction.Int.J.SportsMed,1009,11(1):2

[15]王荣辉,等.模拟不同海拔高度低氧训练对大鼠腓肠肌LDH和MDH活性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75-78

[16]赵中应,等.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血清CK、LDH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70-73

[17]蔡英年.肺血管结构重建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J].生物学通报,1996,31(11):1-3

[18]刘海平,等.世居高原竞走运动员在平原训练期间肺通气功能的动态观察[J].体育科学,1994,14(3):68-71

[19]BuskirkER,etal.Maximalperformanceataltitudeonphysicalperformancecapacity.T.Appl.Physical,1967,23:85-89

生成素范文篇9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简称血常规)是临床检验中三大常规检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之首,其临床应用最为广泛。其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形态及相关参数分析三大部分内容,其基本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检验科的地位县的越来越重要,特别是检验科在检测项目的多样性及不同的针对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受到临床科室的重视。现将血液细胞的常规分析做一分析。

近年来由于血液学分析仪器的广泛应用,血液常规检测的项目日益丰富,增加了红细胞比容、红细胞三种平均值计算、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析、网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自动分类计数、血小板比容测定,血小板平均值计算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分析等内容。在基层实验室应开展血液细胞常规检验的基本项目内容。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占总体积的45%左右,血浆占55%左右。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指血液中除有核红细胞以外的所有有核细胞,正常人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五种。

血液细胞的生成、分化、增殖、发育、成熟是一个连续过程,为了医学研究及临床医学工作的需要可将其人为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造血干细胞阶段

造血干细胞是造血组织中一类目前尚无形态学特征描述的功能细胞,其功能特点为:①具有高度自我更新的能力。以保持干细胞池数量的恒定,维持机体终身的稳定造血。②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可向各系列祖细胞分化,然后经过增殖、发育和成熟,成为各系血细胞。

造血于细胞包括全能干细胞及由其分化的骨髓系干细胞和淋巴系于细胞。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到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以及神经和体液因子的调控,其中造血微环境的调控占重要地位。在具有细胞系特异性的造血生长因子的参与调控下,诱导干细胞向各系祖细胞分化。本阶段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

第二阶段祖细胞阶段

骨髓系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系、粒.单核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嗜酸性粒细胞系、嗜碱性粒细胞等祖细胞,淋巴系干细胞分化为T淋巴系和B淋巴系祖细胞。此阶段细胞亦称定向干细胞,有自我维持能力但多向分化能力较第一阶段干细胞差。目前还无此类细胞形态学特征的描述,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区别其类型。

第三阶段原始细胞阶段

此阶段细胞一般又可分为原始细胞、幼稚细胞、成熟细胞三个连续阶段,细胞无多向分化能力。幼稚阶段以上细胞还具备增殖能力,可使细胞数量增多但多无成熟细胞的生理功能。此阶段细胞具备系统和阶段特异的典型形态特征,可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及其他辅助方法进行鉴别。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诱导干细胞向红系祖细胞分化,并能刺激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逐渐成熟,经历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成熟红细胞三个时期。粒-单核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向粒-单核系祖细胞分化,在不同的调控条件下,诱导增殖分化为粒细胞[共经历原始粒细胞、幼粒细胞(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成熟粒细胞、杆状核、分叶核粒细胞)三个时期]和单核细胞(共经历原始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成熟单核细胞三个时期)。成熟单核细胞进入各种组织中转变为组织细胞,后者细胞内如已有吞噬物质称为吞噬细胞。

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eg-CSF)和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jetin,Tpo)诱导巨核系祖细胞的分化,促使巨核系祖细胞的形成、增殖,以及促进巨核细胞的成熟(共经历原始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颗粒型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三个时期)和血小板的生成。

淋巴系干细胞分化为T淋巴系和B淋巴系祖细胞,然后形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共经历原始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成熟淋巴细胞三个时期)。B淋巴细胞受到丝裂原和抗原的刺激,可转化为原免疫细胞,并经历原始浆细胞、幼浆细胞,进一步转变为浆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参加机体体液免疫。

血液与骨髓细胞学检验是临床血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血液学的理论为基础,以检验学的实验方法为手段,以临床血液病为工作对象,创建了一个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血液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密切相联,其参与机体的呼吸、运输、防御、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等各项生理功能活动,维持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内外环境平衡。

生成素范文篇10

ExcitatoryregulativeeffectofnervefibersonLHsecretioninratanteriorpituitary

【Abstract】AIM:Toinvestigatethedirectregulativeeffectofnervefibersonluteinizinghormone(LH)secretioninratanteriorpituitary.METHODS:Eightydiestrusratsdeterminedbyvaginalsmearwererandomlydividedintoshamoperation(SO)andovariectomy(OVX)groups.Sevendaysafteroperations,theanteriorpituitarywasharvestedandsuperfusedwithKrebssolution(KrebsRingerbicabonateBSAbuffer,KRBGA)withorwithouttetrodotoxin(TTX).Electricalfieldstimulation(EFS)wasperformedat10Hzor2Hzfor10minor2min,respectively,andtheperfusatewascontinuouslycollectedevery10minfor130minfromthetime10minbeforeEFSandmeasuredforLHbyradioimmunoassay.RESULTS:IntheanteriorpituitarysuperfusedwithKRBGAwithoutEFS,LHconcentrationwereinasteadybasallevelwithdifferencebetweenthe2groups,(4.8±0.5)IU/LinSOgroup,and(7.1±1.3)IU/LinOVXgroup(P<0.05).EFSat10Hzfor10minsignificantlyincreasedLHsecretioninthetime10minafterceaseofstimulation,from(4.9±0.1)IU/Lto(15.7±0.8)IU/LinSOgroupandfrom(7.5±4.7)IU/Lto(20.0±1.4)IU/LinOVXgroup,respectively(P<0.05).However,theeffectofthesameparameterofEFSwasabolishediftheTTXwasaddedintotheperfusate,andLHconcentrationdecreasedto(5.4±0.5)IU/LinSOgroupand(7.7±0.9)IU/LinOVXgroup10minafterceaseofstimulation.OthervariablesofEFShavenoeffectonLHsecretion.CONCLUSION:ThenervefibersintheanteriorpituitarymayhaveadirectregulativeeffectonLHsecretion.

【Keywords】electricalfieldstimulation;luteinizinghormone;anteriorpituitary;nervefibers;ovariectomy;tetrodotoxin;rat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对黄体生成素(LH)分泌的神经调节.方法: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大鼠80只,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SO)和去卵巢组(OVX),术后7d处死,取出垂体前叶,用Krebs液或含河豚毒素(TTX)的Krebs液离体灌流,同时施加10Hz或2Hz,时间为10min或2min的电场刺激(EFS).从施加EFS前10min开始,每10min收集灌流液1次,连续收集130min,放免法检测LH浓度.结果:Krebs液单纯灌流时,SO组的LH平均浓度为(4.8±0.5)IU/L,OVX组LH平均浓度为(7.1±1.3)IU/L,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0Hz持续10min的EFS后10min内两组的LH浓度较基础水平有显著增高.SO组由(4.9±0.1)IU/L升高至(15.7±0.8)IU/L;OVX组由(7.5±4.7)IU/L升高至(20.0±1.4)IU/L(P<0.05).而改用含TTX的Krebs液灌流后,同参数的EFS后10min内LH浓度在SO组和OVX组分别为(5.4±0.5)IU/L和(7.7±0.9)IU/L,提示其分泌被显著抑制.其余各参数的EFS对LH分泌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可能对LH的分泌存在直接的调节.

【关键词】电场刺激;黄体生成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卵巢切除术;河豚毒素;大鼠

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是由垂体前叶(anteriorpituitary,AP)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分泌调控传统上认为是下丘脑通过体液途径实现的.近年来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AP内存在P物质(substance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等多种肽能神经纤维[1-2],且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与促性腺激素细胞形成突触[3],但这些纤维对LH的分泌是否有直接调节,目前的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采用离体灌流大鼠AP组织薄片结合电场刺激(electricalfieldstimulation,EFS)的方法[4-5],通过观察灌流液中LH的分泌变化,探讨AP神经纤维对LH分泌是否有直接调控作用,为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神经-体液双重调节假说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成年雌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00~220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5I标记LH的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为天津协和生物有限公司产品;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为原中科院上海生理所产品;SEN301型电刺激仪、监视器为日本NikonKohden公司产品;FJ2003全自动晶体闪烁计数仪为西安国营262厂产品.

1.2方法

1.2.1电场刺激和分组每日作阴道涂片确定其动情周期,待动情周期稳定后,选取动情间期大鼠80只随机等分到假手术(shamoperation,SO)组和去卵巢(ovariectomy,OVX)组.麻醉下,手术暴露SO组大鼠双侧卵巢后即缝合腹腔;OVX组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7d处死动物,取出AP,行电场刺激实验.根据电场刺激频率和强度的不同,SO组40只大鼠随机又分为10个亚组(分别称为SA1~SA5组,SB1~SB5组),每组4只.SA1~SA5组均用Krebs液灌流.其中SA1组不施加电场刺激;SA2组用10Hz电场刺激10min,SA3组用10Hz电场刺激2min;SA4组用2Hz电场刺激10min;SA5组用2Hz电场刺激2min.SB1~SB5组用含1μmol/LTTX的Krebs液灌流,刺激条件与对应的A1~A5组分别相同.OVX组分组同SO组,分别称为OA1~OA5组和OB1~OB5组.

1.2.2组织薄片制备和灌流大鼠断头,迅速取出AP.用自制的多头刀架将AP沿矢状轴切成厚度为0.8mm的组织薄片,迅速移至灌流小室内,用氧饱和的(含950mL/LO2和50mL/LCO2)Krebs液(KrebsRingerbicarbonateBSAbuffer,KRBGA)或含1μmol/LTTX的Krebs液灌流,流速为1×10-4L/min.Krebs液的成分(mmol/L):NaCl119;KCl4.7;CaCl22.5;KH2PO41.2;MgSO41.2;NaHCO325;Glucose11;另含牛血清白蛋白1g/L和杆菌肽40mg/L.平衡灌流50min后开始收集灌流液,每10min收集灌流液1次,连续收集130min,其中第1次灌流液收集后的10min期间施加EFS,继续收集灌流液100min后改用含高钾的Krebs液(mmol/L:NaCl64.9;KCl58.8;余成分同前)灌流10min,以高钾诱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细胞LH的功能性释放,借以判定所测定的垂体细胞的功能状态,各组各时段收集的样品置-20℃冻存待测.

1.2.3LH测定按125I标记LH的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灌流液中LH浓度的测定.LH浓度以IU/L表示.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SA1组:未施加EFS,仅Krebs液单纯灌流,整个灌注过程LH一直处于较低的稳定状态,在4.3~5.5IU/L之间浮动,LH平均浓度为(4.8±0.5)IU/L;②SB1组:用含TTX的Krebs液灌流对LH基础分泌水平无影响,LH平均浓度为(5.0±0.6)IU/L;③SA2组,SB2组:10Hz,10min的EFS后10minLH分泌显著升高(SA2组),这种作用可被TTX阻断(SB2组);④SA3~SA5组,SB3~SB5组的LH浓度在其相应参数EFS后与基础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⑤OA1组:未施加EFS,LH浓度在5.0~10.4IU/L之间波动,平均分泌水平(7.1±1.3)IU/L,较SA1组相比有明显增高(P<0.05);⑥OA2组,OB2组:10Hz,10min的EFS可引发LH分泌的短暂升高(OA2组),这种作用可被TTX阻断(OB2组);⑦OA3~OA5组,OB3~OB5组LH浓度在其相应参数EFS后与基础水平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SA2,SB2,OA2和OB2组的LH值变化曲线见图1.

3讨论

LH是AP分泌的一种重要的生殖激素,传统观点认为其分泌受到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脉冲分泌和性腺甾体激素的负反馈双重调节[6].我们研究组以前的工作发现,卵巢切除可增加AP中神经纤维的数量及其与促性腺激素细胞形成的突触的比例[3,7].在本实验中为了更加容易监测到EFS对离体垂体LH分泌的影响,我们采用了卵巢切除术后7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与假手术组的大鼠相比,无论单纯灌流还是施加各种参数的EFS,OVX组灌流液中LH的浓度均明显高于SO组,提示卵巢切除可使垂体前叶LH分泌增加.

本实验发现,Krebs液灌流的AP组织薄片在10Hz,10min的EFS下LH的分泌明显增加,且该效应在用含1μmol/LTTX的Krebs液灌流时被明显抑制,因而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主要是电场刺激兴奋了垂体前叶的神经纤维所致.尽管垂体腺细胞上存在TTX敏感型Na+通道[8],但它并不与激素的基础分泌有关,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TH)分泌主要是由持久型电压门控Ca2+通道引起的,离体培养的促性腺激素细胞受到刺激兴奋后加入TTX并不能抑制GTH的分泌[9].因此,我们认为EFS主要是兴奋了神经纤维而介导了LH分泌效应,提示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对LH存在直接神经调节.

以前我们曾报道,AP神经纤维对ACTH的分泌存在神经调节[4-5],本实验中我们进一步观察到AP神经纤维对LH的分泌也存在直接的神经调节,引起LH分泌的刺激参数与诱发ACTH分泌的刺激参数不同.LH只有在10Hz,10min的EFS下才出现了分泌水平的改变,而10Hz,2min和2Hz,10min或2min的EFS刺激却没有任何效应,考虑其原因可能是AP内腺细胞膜上递质受体的种类、数量及分布的不同而引起的.10Hz高频刺激可引起AP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经典递质和多肽类递质,而2Hz低频刺激引起经典类递质的释放[10].LH对低频刺激的不敏感的现象提示我们,AP神经纤维调控LH分泌可能是通过促性腺激素细胞膜上的多肽类受体介导的.另外,本实验还观察到LH分泌对10Hz刺激10min与同频率刺激2min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性,说明LH的分泌不仅依赖于刺激频率,还依赖于刺激的时程,这可能与不同刺激方式释放出递质的量有关系.该实验为AP受神经直接调控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也使我们对LH的分泌模式增加了一种新的认识.但是与体液途径相比,垂体前叶内神经纤维的“快速调节”在激素分泌调节中所占的比重及地位尚不明确,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JuG,LiuSJ,MaD.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andSubstancePlikeimmunoreactiveinnervationoftheanteriorpituitaryintherat[J].Neuroscience,1993,54:981-989.

[2]孟繁东,鞠躬.大鼠垂体前叶GAP43样阳性神经纤维与腺细胞之间的关系[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0):887-889.

[3]LiuYY,MorrisJF,JuG.SynapticrelationshipofSubstancePlikeimmunoreactivenervefiberswithglandcellsoftheanteriorpituitaryintherat[J].CellTissueRes,1996,285:227-234.

[4]GaoLZ,JuG.Dualexcitatoryandinhibitoryeffectsofstimulationofintrinsicinnervationoftheanteriorpituitaryon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releaseintherat[J].JNeuroendocrinol,2004,16:5-9.

[5]GaoLZ,ZhangWH,JuG.Suppressionofadrenocorticotricotropichormonereleasebystimulationofthenervefibresintheanteriorpituitary[J].JNeuroendocrinol,2000,12:753-757.

[6]杨增明,孙青原,夏国良,等.生殖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25-360.

[7]魏晓燕,刘津平,贾轶,等.卵巢切除后大鼠垂体前叶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反应性及其与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关系[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3,19(6):349-352.

[8]FredrickVG,DragoslavaZ,StankoSS.Differentialexpressionofionicchannelsinratanteriorpituitarycells[J].MolEndocrinol,2001,15:122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