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3:09:52

生成教育

生成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后现念;生成教育;教育研究;人的文化生成

长期以来,教育“外铄论”与“内发论”的争论延绵不断。新形势下,随着后现念对人性的张扬,一系列蕴含着“生成”理念的教育问题,如课程与教学生成、知识发生、态度养成、价值观形成等,伴随改革再次受到关注。社会变迁和教育改革的现实,呼唤着对于“生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一、生成教育的缘起:背景与意义

生成教育的提出,基于现代教育的局限与困境。众所周知,随着人类社会、人类生活朝着制度化和科层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教育因其现实功利性而陷入现实性与理想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等诸多矛盾之中,这使得教育本身日益发生异化,而愈来愈成为生活于其中的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时候,学校教育忽视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存在,教育内容远离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在既定的、划一的和认知主义的轨道上循环重复,学校生活愈益呈现出阻抑智慧、束缚个性和消蚀朴素性灵的病态,学习生活不仅不能令学习者赏心悦目、兴趣盎然乃至激情洋溢,反而越发束缚人的思想、压抑人的智慧、剥夺人的权利、限制人的自由……教育过程变成了阻碍人性张扬与成长的过程。正是这样的态势催生了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生成教育理念对教育思想、观念、制度、行为规范、行为过程、行为方式、评价诸方面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解读,表达一种向往未来、超越自我、关怀人的当下生活的诉求。这一自觉追求和坚定信仰,赋予教育中人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生成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生成实现人的生成,这种追求并不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具体目标并教导人们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而在于为人生建立一种信仰,即生命的体验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惟有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淋漓尽致的发挥,方能得以实现。总之,对生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将为我们考察和解决现代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套具有发展意义的理论系统、一种具有创新取向的实践体系和一个具有方法论价值的分析框架。

在当下教育研究的话语系统中,“生成”是一个高频和热门词语。然而,对相关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与概括后,我们发现言说者往往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一概念,存在彼此交织而又互相矛盾的情况。有论者指出,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用存在着泛化、浅化、偏化和窄化的现象。所谓“泛化”现象,如由于对“生成”内涵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的一致性看法,导致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和实践中认识的混乱。所谓“浅化”现象,即对生成的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等,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基础不实、认识浅层泛化。所谓“偏化”现象,即间接的相关研究多(如杜威、皮亚杰等),直接的“正面”研究少;实践层面的研究多,理论层面的研究少(就“正面”的直接研究而言)。所谓“窄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和研究手段上。如内容尚存在许多研究空白点(如对生成的本质、机制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未能从与此相关的多学科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索,如混沌理论、非线性科学等;方法较为单一,已有研究大都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1]以上诸问题的存在,构成了对生成教育本质、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以及研究内容、视野和方法,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概而言之,生成教育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地推动以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为特征的新教育思维的形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方法论指导。其实践价值,则主要在于通过树立并推广一种生成的、演化的、历史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文发展观,促成学校从观念到行动的创新与变革,提升学校教育的理性层次、智慧水平和生命形态。

二、生成教育的含义:基本概念与核心理念

(一)生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1.预成

在教育领域内,预成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当下身心状态和未来发展成就的假设和先定。一系列基于历史经验的人为假设和先定,造成了教育者对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偏执乃至迷信——在预成论的教育观下,教育就是遵循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可重复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使学生获得、掌握、记忆客观知识;教育者循着以往的成功经验和思想足迹,按照预设的规格、标准,通过传递历史经验的方式培养未来人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预设结果的实现过程。由于以机械论哲学为形而上学基础,预成论教育哲学必然地使受教育者“物化”,失去其可能性的未来,从而丧失其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理论的前设和旨归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日益冲突,其所持的教育目的观、过程观及人才观,应该在时代精神的框架下受到深度的检视与批判。

2.养成

养成是一种着重情境熏陶和行动体验的发展机制。养成教育延续和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和主体担当——由他主设计的“预成”开始转向自主体验和自我校正的“养成”,从而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在行动中养成,在养成中发展,成为教育中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发展和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养成机制仍不能体现教育的全部内涵。教育的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的发展终须依循生成之路——在养成机制形成的经验、体验、感悟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反思、辩护与合理性证明的过程,不断形成新的意义,不断建构新的自我,不断创造新的生涯和历史。这是一种在更大程度上张扬主体性的机制,是一条通向受教育者作为、成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主体的生涯发展之路。

3.生成

生成是对“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和近代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否定。此种世界观把世界视为某种外在的、与人无关的、可精确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人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伟大而又渺小的旁观者”。而“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则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2]在这种世界观下,“宇宙是生成的”。“生成是宇宙最本质的特征。有了生成的能力,才有无数新事物的产生。”[3]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在哲学范畴中“生成”反映的是事物的发生、变化与消亡。在生成哲学中,它还指涉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意义上,“生成”与“预成”相对;在心理学意义上,“生成”与“接受”相对;在教育的意义上,“生成”以“遗传”“潜能”“准备”为基础,与“成长”“发展”相应。

4.生成教育

生成教育,是以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及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主体的、对称的、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与理解的机制,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文化生成的教育。作为一种观念、一种理想,生成教育是对教育理论的释义与观照;作为一种机制、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教育实践的引导与规范。生成教育中的“生成”包含两方面的意蕴:功能性教育本身的生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取向的教育本身在一定条件下的发生和演化;教育的特定功能的现实生成——作为教育的对外影响和作用的特定的功能的发生与形成。5.教育的生成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教育从根本上不是天然的、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创造的。教育过程是人的现实的关系、心理、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某些活动的简单叠加,或某种活动的单纯重复。教育亦非简单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所凝结的意义——即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生成。因此,教育的生成,在于强调一种历史的或过程的、心理的或精神的、发生的或建构的、资源的或条件的、人为的或能动的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教育行动、教育效应。一句话,即教育存在。

6.人的(文化)生成

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及其世界并无先定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自由活动,是一个创造性过程。[5]在经过认识论洗礼的现代哲学家们看来,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不可能预设于先,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实践过程及关系的创造性。而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潜在的创造性也就得以在实践中获得其现实性。我们认为,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人的生成与文化的生成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整体地说就是人的文化生成。因而,兼有人为与为人双重性质的教育亦具有生成性,生成的、过程的、实践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观点,应该成为看待教育问题的基本观点。没有教育的真实发生和现实生成,就没有人、教学与文化的一体生成。

(二)生成教育的核心理念

1.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

不同于动物生命的线性成长,人的生命是创生的,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独特而新奇的,是生成的;一定社会的文化,无不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变化而发展,没有绝对封闭、停滞不前的文化,除非是已经消亡了的文化。人和文化总是现实地生成着的。

2.教育具有生成性,应以生成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人和事

教育中的个体通过教学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在此过程中合目的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即文化;文化通过教学而内化于个体,同样合目的的个体化、个人化(或特殊化)、活化,即人化。人与文化互为手段与目的,通过教育这一中介,两者更为有效地实现着相互同化、相互建构,促进着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特质与内涵为基本表征的新人的文化生成,即学生的“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生成性实乃教育自在之属性,惟有认识并把握这一属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继而实现其所应有的社会职能。

3.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

“建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它为人与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动力。相应地,所谓的“双重”,也就不只是文化对人的建构、使人的发展得到促进,还包括人对文化进化的推动。总之,当代社会对人的特别关注,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看到,原本隐藏其中的教育活动对文化的创造性推动作用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是以文化对具有创造性的人的建构为前提的。因此,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是教育中的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

三、生成教育的探索:现实与未来

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哲学、心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哲学等多学科、多方面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等所包含或体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成思想,特别是生成教育的思想,以及发生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为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厚的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开展对生成教育的深入系统的研究,留下甚至可以说是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教育史上有着丰富的体现生成理念的典型研究。如以往关于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历来积累深厚;关于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对学生主体性的存在结构、影响条件与基本实现方式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活动和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和教学生成理论的研究,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关于教师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特别是主要在操作层面上展开的“生成”与“预成”关系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均直接关乎改革实践的价值取向和操作策略;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交往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普遍重视学习情境的生成、学生学习素养的生成及师生良好教学关系的生成。这些研究和实践,蕴含着大量的生成教育的经验和理念。

对生成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就是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整合提炼中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历史积淀,借助“生成教育”这一全新的主题概念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尝试构建起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在理论层面,应该达成对生成教育、人的文化生成等基本概念、一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深刻解读、系统表述与合理论证,建立起生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应该展开生成教育的探索与行动,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业的“双乐境界”,即

学生:

学(会)——“素质与成绩双高”

会(学)——“成长和愉悦并进”

乐(学)——“意义跟生命同在”

教师:

敬(业)——“理解与尊重相依”

勤(业)——“责任和奉献互动”

创(业)——“继承同创新并举”

乐(业)——“分享与体验共存”

在研究内容方面,下列领域在当前是比较重要并值得深入探讨的:

生成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生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和重要范畴;课程与教学生成的基本理论问题;交往哲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生成问题;生成教育的精神动力机制研究,等等。

生成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存在形式:多元学习方式和生成性教学方式;有效课堂及生成性课堂文化建设;校园内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成研究;生成性校园文化建设;个人品德与和谐人格的生成研究;生涯教育视野中教师发展的内容、途径和取向;生成教育视野中的智慧、情感、意志及其一体化问题,等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有关探索应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寻求真实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经验总结法,以梳理汇总教师和学校的相关经验,为理论分析与批判提供感性素材;个案研究法,以深度剖析生成教育的成功案例,在整体的意义上把握生成教育的精神实质。

总之,按照上述思路与框架,有关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方法论上应该具有演绎与归纳统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多学科视野与教育学立场统一的鲜明特点;在研究内容上应具有基础性、整体性、本土性和现实性。前述基本的理论主张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形成系统的教学创新理论体系,在研究成果上方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增添新的思想成分,并为形成整体化、本土化和创新型的基础教育实践体系提供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9-23.

[2]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45-53.

[3]金吾伦.生成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46.

生成教育范文篇2

生成教育的提出,基于现代教育的局限与困境。众所周知,随着人类社会、人类生活朝着制度化和科层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教育因其现实功利性而陷入现实性与理想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等诸多矛盾之中,这使得教育本身日益发生异化,而愈来愈成为生活于其中的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时候,学校教育忽视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存在,教育内容远离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在既定的、划一的和认知主义的轨道上循环重复,学校生活愈益呈现出阻抑智慧、束缚个性和消蚀朴素性灵的病态,学习生活不仅不能令学习者赏心悦目、兴趣盎然乃至激情洋溢,反而越发束缚人的思想、压抑人的智慧、剥夺人的权利、限制人的自由……教育过程变成了阻碍人性张扬与成长的过程。正是这样的态势催生了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生成教育理念对教育思想、观念、制度、行为规范、行为过程、行为方式、评价诸方面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解读,表达一种向往未来、超越自我、关怀人的当下生活的诉求。这一自觉追求和坚定信仰,赋予教育中人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生成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生成实现人的生成,这种追求并不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具体目标并教导人们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而在于为人生建立一种信仰,即生命的体验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惟有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淋漓尽致的发挥,方能得以实现。总之,对生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将为我们考察和解决现代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套具有发展意义的理论系统、一种具有创新取向的实践体系和一个具有方法论价值的分析框架。

在当下教育研究的话语系统中,“生成”是一个高频和热门词语。然而,对相关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与概括后,我们发现言说者往往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一概念,存在彼此交织而又互相矛盾的情况。有论者指出,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用存在着泛化、浅化、偏化和窄化的现象。所谓“泛化”现象,如由于对“生成”内涵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的一致性看法,导致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和实践中认识的混乱。所谓“浅化”现象,即对生成的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等,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基础不实、认识浅层泛化。所谓“偏化”现象,即间接的相关研究多(如杜威、皮亚杰等),直接的“正面”研究少;实践层面的研究多,理论层面的研究少(就“正面”的直接研究而言)。所谓“窄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和研究手段上。如内容尚存在许多研究空白点(如对生成的本质、机制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未能从与此相关的多学科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索,如混沌理论、非线性科学等;方法较为单一,已有研究大都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1]以上诸问题的存在,构成了对生成教育本质、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以及研究内容、视野和方法,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概而言之,生成教育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地推动以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为特征的新教育思维的形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方法论指导。其实践价值,则主要在于通过树立并推广一种生成的、演化的、历史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文发展观,促成学校从观念到行动的创新与变革,提升学校教育的理性层次、智慧水平和生命形态。

二、生成教育的含义:基本概念与核心理念

(一)生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1.预成

在教育领域内,预成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当下身心状态和未来发展成就的假设和先定。一系列基于历史经验的人为假设和先定,造成了教育者对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偏执乃至迷信——在预成论的教育观下,教育就是遵循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可重复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使学生获得、掌握、记忆客观知识;教育者循着以往的成功经验和思想足迹,按照预设的规格、标准,通过传递历史经验的方式培养未来人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预设结果的实现过程。由于以机械论哲学为形而上学基础,预成论教育哲学必然地使受教育者“物化”,失去其可能性的未来,从而丧失其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理论的前设和旨归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日益冲突,其所持的教育目的观、过程观及人才观,应该在时代精神的框架下受到深度的检视与批判。

2.养成

养成是一种着重情境熏陶和行动体验的发展机制。养成教育延续和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和主体担当——由他主设计的“预成”开始转向自主体验和自我校正的“养成”,从而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在行动中养成,在养成中发展,成为教育中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发展和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养成机制仍不能体现教育的全部内涵。教育的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的发展终须依循生成之路——在养成机制形成的经验、体验、感悟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反思、辩护与合理性证明的过程,不断形成新的意义,不断建构新的自我,不断创造新的生涯和历史。这是一种在更大程度上张扬主体性的机制,是一条通向受教育者作为、成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主体的生涯发展之路。

3.生成

生成是对“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和近代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否定。此种世界观把世界视为某种外在的、与人无关的、可精确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人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伟大而又渺小的旁观者”。而“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则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2]在这种世界观下,“宇宙是生成的”。“生成是宇宙最本质的特征。有了生成的能力,才有无数新事物的产生。”[3]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在哲学范畴中“生成”反映的是事物的发生、变化与消亡。在生成哲学中,它还指涉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意义上,“生成”与“预成”相对;在心理学意义上,“生成”与“接受”相对;在教育的意义上,“生成”以“遗传”“潜能”“准备”为基础,与“成长”“发展”相应。

4.生成教育

生成教育,是以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及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主体的、对称的、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与理解的机制,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文化生成的教育。作为一种观念、一种理想,生成教育是对教育理论的释义与观照;作为一种机制、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教育实践的引导与规范。生成教育中的“生成”包含两方面的意蕴:功能性教育本身的生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取向的教育本身在一定条件下的发生和演化;教育的特定功能的现实生成——作为教育的对外影响和作用的特定的功能的发生与形成。

5.教育的生成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教育从根本上不是天然的、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创造的。教育过程是人的现实的关系、心理、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某些活动的简单叠加,或某种活动的单纯重复。教育亦非简单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所凝结的意义——即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生成。因此,教育的生成,在于强调一种历史的或过程的、心理的或精神的、发生的或建构的、资源的或条件的、人为的或能动的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教育行动、教育效应。一句话,即教育存在。

6.人的(文化)生成

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及其世界并无先定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自由活动,是一个创造性过程。[5]在经过认识论洗礼的现代哲学家们看来,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不可能预设于先,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实践过程及关系的创造性。而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潜在的创造性也就得以在实践中获得其现实性。我们认为,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人的生成与文化的生成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整体地说就是人的文化生成。因而,兼有人为与为人双重性质的教育亦具有生成性,生成的、过程的、实践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观点,应该成为看待教育问题的基本观点。没有教育的真实发生和现实生成,就没有人、教学与文化的一体生成。

(二)生成教育的核心理念

1.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

不同于动物生命的线性成长,人的生命是创生的,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独特而新奇的,是生成的;一定社会的文化,无不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变化而发展,没有绝对封闭、停滞不前的文化,除非是已经消亡了的文化。人和文化总是现实地生成着的。

2.教育具有生成性,应以生成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人和事

教育中的个体通过教学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在此过程中合目的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即文化;文化通过教学而内化于个体,同样合目的的个体化、个人化(或特殊化)、活化,即人化。人与文化互为手段与目的,通过教育这一中介,两者更为有效地实现着相互同化、相互建构,促进着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特质与内涵为基本表征的新人的文化生成,即学生的“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生成性实乃教育自在之属性,惟有认识并把握这一属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继而实现其所应有的社会职能。

3.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

“建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它为人与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动力。相应地,所谓的“双重”,也就不只是文化对人的建构、使人的发展得到促进,还包括人对文化进化的推动。总之,当代社会对人的特别关注,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看到,原本隐藏其中的教育活动对文化的创造性推动作用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是以文化对具有创造性的人的建构为前提的。因此,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是教育中的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

三、生成教育的探索:现实与未来

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哲学、心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哲学等多学科、多方面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等所包含或体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成思想,特别是生成教育的思想,以及发生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为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厚的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开展对生成教育的深入系统的研究,留下甚至可以说是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教育史上有着丰富的体现生成理念的典型研究。如以往关于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历来积累深厚;关于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对学生主体性的存在结构、影响条件与基本实现方式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活动和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和教学生成理论的研究,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关于教师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特别是主要在操作层面上展开的“生成”与“预成”关系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均直接关乎改革实践的价值取向和操作策略;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交往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普遍重视学习情境的生成、学生学习素养的生成及师生良好教学关系的生成。这些研究和实践,蕴含着大量的生成教育的经验和理念。

对生成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就是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整合提炼中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历史积淀,借助“生成教育”这一全新的主题概念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尝试构建起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在理论层面,应该达成对生成教育、人的文化生成等基本概念、一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深刻解读、系统表述与合理论证,建立起生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应该展开生成教育的探索与行动,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业的“双乐境界”,即

学生:

学(会)——“素质与成绩双高”

会(学)——“成长和愉悦并进”

乐(学)——“意义跟生命同在”

教师:

敬(业)——“理解与尊重相依”

勤(业)——“责任和奉献互动”

创(业)——“继承同创新并举”

乐(业)——“分享与体验共存”

在研究内容方面,下列领域在当前是比较重要并值得深入探讨的:

生成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生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和重要范畴;课程与教学生成的基本理论问题;交往哲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生成问题;生成教育的精神动力机制研究,等等。

生成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存在形式:多元学习方式和生成性教学方式;有效课堂及生成性课堂文化建设;校园内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成研究;生成性校园文化建设;个人品德与和谐人格的生成研究;生涯教育视野中教师发展的内容、途径和取向;生成教育视野中的智慧、情感、意志及其一体化问题,等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有关探索应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寻求真实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经验总结法,以梳理汇总教师和学校的相关经验,为理论分析与批判提供感性素材;个案研究法,以深度剖析生成教育的成功案例,在整体的意义上把握生成教育的精神实质。

总之,按照上述思路与框架,有关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方法论上应该具有演绎与归纳统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多学科视野与教育学立场统一的鲜明特点;在研究内容上应具有基础性、整体性、本土性和现实性。前述基本的理论主张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形成系统的教学创新理论体系,在研究成果上方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增添新的思想成分,并为形成整体化、本土化和创新型的基础教育实践体系提供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9-23.

[2]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45-53.

[3]金吾伦.生成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4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1.

[5]李文阁.马克思的思维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2(8):11-16.

生成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良好习惯;教师观察;榜样;鼓励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伴,对学生的一举一动可谓了如指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教师会发现学生身上所带有的不利于其成长的习性,对于此类习性,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尽快改正,在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性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儿歌串串唱,习惯里面藏

教师对学生习惯的养成,应当建立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找寻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习惯的培养。比如可以采用儿歌、歌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习惯熏陶,便于习惯记忆。并且此种方式简单易学,能够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起到帮助作用。在进行学生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非常开心,可是玩耍完毕之后却总是忘记洗手,一些学生在吃饭的时候,会很快坐在饭桌前,对于洗手之事早已经抛至九霄云外。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创作歌谣,加以提醒“:小朋友,真叫棒,游戏学习都很强,游戏之后手也脏,洗手记得打肥皂,手儿干净身体棒。”在每次吃饭之前,让学生们念一念这首《洗手歌》,此时没有洗手的学生总会自觉地去水池边将手洗干净,并且还会用上肥皂。慢慢地学生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有的学生还会主动让老师检查,直到老师夸他们手洗得很干净,才会开心地吃饭。在平时,学生们会一边洗手一边念着歌谣,好习惯在学生中间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教师所创作的儿歌尽量要保持词语的押韵,使儿歌念起来顺口,引起学生们日常使用儿歌的兴趣,帮助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多创作蕴含好习惯的儿歌、歌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好榜样,大家互帮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向着标准不断努力,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意识,感受到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意识,促进好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好习惯尽快在学生中得到普及。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一次学生们在玩玩具,一个学生将自己的玩具扔到地上,跑去玩其他的玩具,而另一个学生小强将玩具捡起来放到了桌子上,并将自己的玩具与大家分享。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同学们,随地乱扔东西的行为对不对呀?”学生们大声地回答“:不对”,“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说“:要将东西放到原来的位置。”有的学生说:“乱扔东西不是好学生。”我因势利导,肯定了学生们的说法,并表扬了小强:“大家说得都对,小强就做得非常好,既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管理又分享了玩具。我们要向小强好好学习,好不好?”学生们大声回答“:好”。有了学习榜样,学生们都向小强看齐,进行自律管理,小强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整个班级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建立了好的秩序和习惯。班级要树立学习榜样,教师要指明榜样身上值得大家学习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彼此鼓励,彼此协助,共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鼓励是良方,孩子喜洋洋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坚持好习惯的信心和耐力。批评要委婉,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便于以后的改正。鼓励和赞扬是学生进步的良方,教师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加以运用。例如,在进行学生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从前喜欢在课堂上大喊大叫,我耐心地告诉他,上课大声喊叫会打扰到其他同学的学习,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了批评,但是收效却并不显著,经常还会听他大喊大叫的声音。我依然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服教育,给他讲懂礼貌的故事,直到有一次他乖乖地坐在桌前的小凳子上看书,我不禁赞扬道:“哇,你这样好乖啊,给班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自己也学习到了知识。”他竟然有一点害羞和不好意思,我惊奇地发现,他比之前更加懂得遵守纪律了,走路的时候会放轻脚步,在班级中大喊大叫的行为也减少了很多。于是,我又在班级公开对他进行了表扬,赞扬他进步非常大,其他同学应当向他学习。之后他更加努力学习,还帮助老师对班级进行管理,教导其他同学好好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正在成长的幼苗,鼓励的语言就像灌溉幼苗的泉水,只要合理运用,勤于浇灌就能让幼苗茁壮成长。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运用鼓励语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坚持好习惯的良好氛围。

四、结束语

好习惯能够让学生的成长沿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能够让学生的成长充满正能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应当多开拓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好习惯成为学生成长的好伙伴,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加油站。

作者:陈建军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苏爱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探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7).

生成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课堂;教学改革

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的追求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载体,传统教学观已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生成教学是“生成”与“教学”两个基本概念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1]。在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教学通过对单向塑造学生的传统教学理念的解构,突出了教学个性化的建构,通过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积极追求,呈现出开放、互动、多元的教学特征。本文试图结合教育理论和笔者的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成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一、学生主动生成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支配着一切教学活动,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生成教学的主动性策略是指通过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传统地位关系,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这一地位,并在教学活动中重点关注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思维的成长。要实施小学数学课堂的主动生成策略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情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认知片面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使学生品尝到愉悦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构建起良好的学习信心[2]。第二,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进行新知构建。生成教学原理的提出者维特罗克指出,学生对新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其通过生活和学习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经验,而这就是新知的重要生长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估计教学中的问题生成。

二、情境激发策略

情景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生成教学所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对小学数学生成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手段进行情境创设,促进生成教学的顺利实施。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现实生活情境,实现数学知识与教学主题的关联。人类的数学知识并不是数学家的闭门造车,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社会背景,只有数学教师引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意义进行了解,才能使学生寻求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契合点,进而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其次,通过问题情境在质疑中完成新知的生成。“问题情境”是生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形式。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疑”、怎样“设疑”以及“设疑”知识生成都是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正如《论语》中提出的“不愤不启,不徘不发”,只有教师设置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

三、延伸拓展策略

数学生成教学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被禁锢在具体的每一节课,而应当指向课内外的巨大空间,只有这种时空方面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才能使小学数学生成课堂教学得以真正实现。从延伸拓展的方法上看可以分为课中延伸和课外延伸。课中延伸是之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跨越,达到数学教学主题的升华。例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许多学生会根据平均分的意义产生先有分母,后有分子的错误认知。此时,教师可以果断打破教材体系,迅速过渡到真假分数的学习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同时还可以使后续知识的学习变得水到渠成。课外延伸主要体现为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实现在生活中的新思考,并由此产生实践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提高。例如,在教授《质数与合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了解哥德巴赫猜想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四、结语

通过生成教学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热点。但是,现价段的小学数学生成教学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仍需要在该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不断探索,使生成教学真正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在小学生数学知识建构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应勇伟.小学数学课堂上非预设生成的有效利用[J].浙江教育科学,2017(05):50-52.

生成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对策

化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课改的需要,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对构建新的化学教学形式、加强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提升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等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当前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对于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的理解程度不够,致使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不足: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这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自己的权威,想当然的只是注重教学资料对教学的作用,从而忽视了课堂上一些生成资源。当前许多的化学教师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质疑采取课下延伸的方式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是不正确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及时满足学生的需要才能够让学生有着更多的收获,如不及时解决,教师往往不能够发挥出动态生成型资源的功效,致使学生不能及时的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一些问题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致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影响到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1.2动态生成流于形式: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丰富教学形式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当前仍有许多化学教师在形式的改革方面认识不到位,致使动态生成教学流于形式,失去了具体的教学作用。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活跃课堂的气氛,却忽略了动态生成教学的目的,在化学教学当中,应用动态生成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动态生成的形式,把动态生成教学当成是一种教学任务来完成,而忽略了其具体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学校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明文规定,这就使得教师对多媒体形成了一种依赖,每逢化学课必使用多媒体,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只是将高中化学动态教学进行简单的流程式操作,过于流于形式,致使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1]。

1.3教学问题设计不合理:提问是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当前许多高总化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有可能会导致学生根本不知道问题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在什么地方,甚至会引导错误的方向,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提出的问题数量过多:许多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数量过多,而主要讲解知识的时间过少,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是不合理的;②设计问题难度过深:有的高中化学教师对自己学生的能力不了解,以至于提出的化学问题晦涩难懂,甚至超出了高中化学知识的范围,一旦教师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引导,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问题,对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打击。

2解决对策

2.1更新教学观念:①课程资源观念:教师应当对课程资源深度和广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智慧与教材、教参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课程上的生成,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个性化教学课程;②教学过程观念:“老师教,学生学”是传统的教学观念,这种观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生成教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想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这种化学教学方式才是与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理念相契合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游戏辅助教学等;③教学价值观:教师应当以培养当代优秀的化学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该只是注重应试教育的结果,在高中动态生成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具体的教学价值定位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用知识,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发展个性,使其创新能力尽情发挥,例如组织化学知识应用竞赛、化学现象新发现竞赛等。

2.2教学中的弹性设计:在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资源的生成,要将生成把握在一定范围内,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弹性设计,实现高中化学课程能够随着课堂的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断总结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的经验,实现弹性设计。例如:在进行同分异构现象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对比学习,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了解同分异构的规律和特征。结论: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对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反思,采取有效措施深化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的课堂应用。

作者:杨辉振 单位:贵港市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生成教育范文篇6

一、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与原则

道德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加强学生道德习惯的培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基础道德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懂文明,讲礼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公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道德习惯培养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生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

2.养成性原则。道德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生成的过程,即要注重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道德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3.主体性原则。在道德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持久性原则。道德习惯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要提通过反复的训练,至习而惯之,不能一阵风,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长期,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5.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6.实效性原则。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避免形式主义,要从根本上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

二、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与标准

道德习惯包括文明习惯(语言与行为)、交友习惯(择友与交往)、劳动习惯(意识与能力)、生活习惯(自强与俭朴)、处事习惯(诚信与效率)。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标准:

1.文明习惯标准:举止大方,语言文明,尊老爱幼,扶弱助残,待人热情,助人为乐,爱护公物,文明上网。

2.交友习惯标准:谨慎交友、团结合作,善待朋友,互相谦让,注重沟通,虚心学习,自我反省,宽厚待人。

3.劳动习惯标准:热爱劳动,掌握技能,关心集体,照顾长辈,生活自理,服务他人,承担家务,服务社区。

4.处事习惯标准:珍惜时间,讲求效率,诚实守信,尊守法纪,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健康心理,良好精神。

5.生活习惯标准:按时作息,锻炼身体,仪表端庄,衣着整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远离,珍惜生命,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禁烟禁酒,生活健康。

道德习惯养成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按照不同学段确定教育重点,小学低年级以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以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为重点;初中年级以劳动习惯和交友为重点;高中年级以交友习惯和处事习惯为重点。

三、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道德习惯养成教育遵循“明理——导行——训练——生成”的基本思路,通过以下方法实施教育。

1.榜样示范法: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提示学生的道德行为。

2.行为训练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方式,强化道德行为的生成。

3.习惯矫正法:对不良习惯及时给予提示并给予纠正。

4.自我约束法:运用相关规定,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与能力。

四、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管理与评价

生成教育范文篇7

一、注重细节,加强点滴中养成教育的渗透

习惯的养成犹如积滴成潭,要从细节着手,从小事做起,做到润物细无声。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差,认识事物能力不足,这就要求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说话语气、从作业完成情况、从上课坐姿、从书写规范、从基本礼貌、从教室卫生等抓起。孩子眼中无小事,在大人眼中很不起眼的小事,在孩子心中可是天大的事,这就要求教师从细微处切入,训练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端正态度、仪容仪表、卫生习惯等。帮助学生成为尊重别人,保护环境的有心人。如,校园内不大声喧闹,见到教师要热情问好,衣服整洁,助人为乐……看似平常的一件件小事,往往对学生的道德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习惯基础上的。

二、抓住关键期,重视启蒙时养成教育的效果

关键期是养成教育工作的重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旦错过,就难以得到良好的目标。小学生可塑性强,具有强大的学习与模仿能力,在此期间,教师只有为学生设计优质的人生“模具”,才能使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同时还要注意到这时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性格活跃,自控能力差,兴趣广泛而不持久,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性,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成长历程。面对这些成长中的问题,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是要耐心、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要知道行为是思维的表现,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走进学生,接近师生间的距离,再施以有效的教育策略,使学生自主认识到错误,并自愿改正,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在教育中遇到问题,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开展工作,积极引导,以鼓励、赞扬为主旋律,进行卓有成效的正面教育才是成功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教师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态度,所谓的后进生、差生并不是学生差,而是教育者的水平差,只要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观,后进生也会转化为优等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长为可造之才。因此,养成教育要抓住启蒙期,要在关键期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想要把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学校必须加强低年级的师资配备,选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骨干教师担任低年级教学,坚决不能让习惯培养输在起跑线上。必须从学生入学第一天抓起,进行系统规范,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三、利用“身教”和“镜子”模式,把握养成教育时机

生成教育范文篇8

创造性智慧与传统教学中所说的教育机智不完全相同,传统教学中所说的教育机智多指在预定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偶然和突发事件的能力,而创造性智慧则指教师创设、驾驭、引领生成性和不确定性课堂教学的能力。具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能够敏捷地应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丰富资源,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差异,倾听学生有声或无声的言语,体验学生的思想情感,捕捉并进一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为他们的发现和想法感到由衷的惊讶和赞叹。教师在对学生生成信息应对自如的同时也为自我生命的不断超越感到幸福和自豪。创造性智慧是一种转化理论、生成理论的能力。传统教师发展观将教师看作应用理论的操作者,而忽视了教师转化理论、生成理论的能力。这实际上把教育学等同于自然科学,把人当作物,忽视了教育理论的独特性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教育理论是软科学……教育更像一幅农村景象,农场和建筑散布在广大的空间中。教育知识很难形成坚实的、稳固的结构;它零散地分布在场景、问题、参与者和内容中。”[1]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实践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情境性,任何教育理论都难以直接应用到教育活动中,因此,教育理论不像自然科学理论那样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教育理论不是一个固定的、现成拿来可用的东西,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智慧对教育理论进行意义诠释、选择和建构,并创造性地转化为教育实践。无论多么美好的教育理论,如果没有教师创造性智慧的参与,都不可能在教育实践中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富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不仅能够创造性地转化教育理论,使其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而且也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创造、生成教育理论,他们是教育理论形成最富有活力的来源之一。创造性智慧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和态度。没有对教学深沉的热爱,没有不断超越自我的动机,教师就会把教学当作一种外在任务来看待,而不会把教学看作事业和生命,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而拥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会有一种探索教育情境、完善教育活动的强烈意识和愿望,具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把教育事业看作自己生命的内在组成部分,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崇高动机。“第一,创造智慧不只是认识能力,而首先是一种生存态度。在我看来,有创造智慧的人,一定是有勇气的人,他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在问题和现实的矛盾面前有强烈的迎战冲动,他要敢于抓机遇,最重要的要敢于面对自己,不断地追求对自己的超越。问题、挑战、现实中的矛盾和机遇,都是智慧的磨刀石。第二,要有博大的爱心。‘新基础教育’要做到底并做出成绩来,需要我们的教师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爱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乃至爱人类。没有这些爱,就没有教育者深沉的内在动力。”

创造性智慧对教师发展的意义

创造性智慧的形成对教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创造性智慧有利于教师摆脱生命的工具状态、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因此,创造性智慧的形成是技能熟练型教师向创造型教师转化的标志。

(一)创造性智慧有利于教师摆脱生命的工具状态

创造性智慧有利于教师摆脱生命的工具状态。传统教育观把教师作为知识传递的工具,忽视了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教师像一个枯竭的“物”体验着单调而重复的教学生活,丝毫感受不到自我的生命脉搏和精神成长。而创造性智慧使教师的外在工具价值和内在发展价值得到统一,创造性的教学既关注学生的个体性与独特性,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也使教师不断体验到“我”的生存意义与价值,在创造中不断获得自我实现;创造性智慧使教师作为一个积极承担自身力量和丰富内心世界的人,而不是作为依赖他人操作模式的工具体验着教学生活,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精神生命不断生长、自我价值不断实现。

(二)创造性智慧有利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

正是因为创造性智慧使教师摆脱了生命的工具状态,不断在教学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因此,创造性智慧最有利于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马斯洛(A.H.Maslow)提出人生“高峰体验”的论断,即在情绪、情感体验上,个人感受到令自身心醉神迷的快乐,体验到人生最高的幸福;在认知上,个人获得对宇宙万物的存在性认知,领悟到事物的存在性价值;在人格特征上,个人表现出许多与自我实现者相吻合、相重叠的人格特征,获得其最高程度的认同感。因此高峰体验既是个体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又是其“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3]创造的时刻往往是教师获得高峰体验、实现自我的时刻。具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往往迷恋课堂,迷恋学生的成长,他们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师生思维火花碰撞、师生生命成长的极大幸福。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中,感受到一种奇妙、着迷、忘我并与教学、学生融为一体的美好感觉。因此,创造性智慧的形成会使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并把自己的事业与生命成长融为一体,从而生成强烈的内在动机,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和专业发展,这与外在驱动型的教师发展路径是截然不同的。

(三)创造性智慧有利于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创造性智慧有利于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化教学特点,也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学风格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既与教师的知识基础及学术修养有关,更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创造的结果。因此,创造性智慧是激励教师生成自身教学风格创造性智慧:教师专业素养应有之义-54-的重要推动力量。拥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单调教学,而会不断研究教材、学生与教学的特点,在不断思考与创造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个性化教学艺术形成的标志,表明教师已从机械模仿他人走向根据自身个性特色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完美展现。“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4]

教师创造性智慧在教学中的体现

教师创造性智慧在教学中的体现主要包括创造性地重组和理解教材,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信息等。

(一)创造性地重组和理解教材

教师创造性智慧在教学中的体现之一就是能够创造性地重组和理解教材。教材的内容编排受到教育专家儿童观、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尽管教材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但由于它被不同的教师用来教育各具特性的学生,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拥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会把教材和教科书当作资源和工具,利用它们为师生的生命成长服务,而不是将教授教材知识作为目的。他们会深刻理解并创造性地开发教材。他们在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把握学科的价值定位和学科精髓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具体特点,或把教材内容重新组织成逻辑链,或灵活选择、运用更能体现学科价值的知识内容,或用独特的视角、深邃的眼光重新诠释教材内容的意义,进而实现教材逻辑性与学生心理性的结合与统一。

(二)创造性地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传统教学观关注精确细致的教学方案,并以此作为考察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的标准。但详尽精确的教学方案在限制课堂教学生成性的同时,也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会在透彻理解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教学设计并运用自己的独立思想,创造性地设计出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的教学方案。这种教学方案只勾勒出教学的主要步骤和方法,仍有较多空白以便为教学的生成留下空间。弹性化教学方案具有引发学生多种思考和探索的可能,允许教师关注与自己教学方案不一致但很有价值的回答,并根据这些回答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

(三)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信息,生成课堂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技术熟练型教师只要准备好教案,依照教案按部就班地实施就万事大吉了。许多教师多少年来都一直用着一成不变的教案,早已没有了上课的激情和自我发展的动力。对拥有创造性智慧的教师来说,教学是活生生的,每一堂课都是不同的。他们会给予学生探究的空间,并把学生的探究当成生成课堂教学的资源。他们会敏感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并恰当地点拨和应对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梳理、提炼,重新生成课堂教学过程。“初任教师对于教学的实质性展开和儿童发言含义的理解几乎朦朦胧胧,而创造性的资深教师对于课堂的氛围与儿童的动作及话语的变化极其敏感。初任教师眼中的教学集中于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过程,而创造性教师眼里的教学被视为像生物那样的活生生的过程,是全身心参与并时刻处于变化状态的结构。”

教师如何形成创造性智慧

教师要想形成创造性智慧,就必须转变学生观和教育观,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传递当作教育目标,把学生看作具体个人;以研究的意识和心态对待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造和反思;培养职业自我意识。

(一)转变学生观和教育观

创造性智慧的形成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学生观和教育观,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传递当作教育目标,把学生看作具体个人。预定式教学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把学生当作没有差别的物来看待,不管针对什么样的学生,其教学方式、内容和进程都是一样的,教师只需要熟练教学流程就行,根本不需要创造性智慧。教师只有转变这种教育观和学生观,认识到教育对象的独特性,把学生作为具体个人看待,认识到每个具体的学生都有着特别的生活经历,生存于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有着对世界意义的独特理解,才会以开放而不是封闭的眼光认识课堂教学,才会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而不仅仅是教学的对象来看待。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关注、倾听和研究学生,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状态具有敏感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答案,而且思考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这种答案与教师的预期哪些一致、哪些不一致,反映了儿童生活经验和心理的什么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捕捉、重组教学信息,生成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永远鲜活灵动、富有生气。“教师若把人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他的工作就会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息能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和欢乐,自己的生命和才能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7]因此,只有基于把学生作为具体个人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气和激情,才会对教师的人格、智力、应对策略提出挑战,也才能够形成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二)以研究的意识和心态对待教学

创造性智慧的形成还需要教师以研究的意识和心态对待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造和反思。传统教学将教师作为教学模式的执行者而不是研究者,使本应该充满新鲜活力和智慧挑战的课堂成为一成不变的教学车间,从而大大减少了涌现新的问题的可能性,减少了教师探索创造的空间,也无法形成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新课程改革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再依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操作模式,而需要以研究的意识和心态对待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对教育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验证和修改;不再只是做一个被动的教育理论的执行者和消费者,而应是一个教育理论的反思者、探究者和创造者。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研究、作出判断的过程。以研究的意识对待教学能使教师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宽容的心态,而不是自闭于僵化的教学模式或固有的教学答案。教师以一种与学生共同发现真知的态度来对待教学,从而使教学不再是一个目的和旅程都预定的、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充满着惊喜和意外收获的探险活动,这既是一个激发教师创造性智慧的过程,也是形成教师创造性智慧的过程。

生成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中学图书;图书工作;图书管理;养成教育

教育是为了发现人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潜质,发展人的个性,帮助每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学生成长成人的重要阶段是中学阶段,在此阶段均会形成基本的价值观念,如果大力加强养成教育,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即是广大民众的愿望,也是社会长远发展的条件。要说养成教育是一场战争,那么中学图书工作是思想文化教育的阵地,是学校养成教育非常重要的途径,它拥有多种信息服务、良好的环境,给学生提供高尚的文化营养,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学图书工作的作用虽然是隐性的、非理性的、潜移默化的,但是影响深远。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这种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吸取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图书馆对学生产生的是具有陶冶作用的潜移默化,对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成人成才的影响,具有更持久、更特殊的意义。

一、优秀图书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优秀图书对学生具有启迪作用。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读物,具有思想健康,格调优雅,意境开阔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思想教育资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受到崇高精神以及高尚品德的熏陶,获得美好的体验,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启迪学生成才的志气,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健康的心灵以及完美的人格。例如:《爱德华的奇妙旅程》——这是一篇温馨动人的童话,它是关于一个小兔子的故事,它曾在温室里想要用傲慢的态度享受宠爱,把一切的爱当作理所当然,当甜美的梦破碎后,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爱德华在旅途中被击碎成了21块碎片,虽然被修复,但是从支离破碎到原来高贵的面貌的恢复,又能给心带来什么样的旅程?这些经典作品在图书馆安家实在是完美无瑕,最主要的还是学生阅读后会有所启示。科普类读物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孕育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无穷的想象力以及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还可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科普类读物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提高名族的整体科学素养。辅导型读物对学生的知识有扩展作用。辅导型读物是学生的随身良师和第二个课堂,它能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巩固以及加深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是学生加深知识厚度,优化知识体系,扩展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

二、阅读活动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读书活动对学生人文素养也是有所提高的,具有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将阅读视为一种嗜好,在人文关怀的海洋里徜徉。阅读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锻炼。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人们要善于思考并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这需要从小养成潜心研究、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坚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广泛涉及阅读活动,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还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并且能提高创作性思维的能力。例如:开展“一日两读”活动:“晨读古诗”,早晨上课前可以朗读古诗词,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午读经典”,下午上课前读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并且每周开展“书香乐园”手抄报活动;开展“校园读书明星”活动等;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会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三、图书工作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优秀的图书工作者对学生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图书工作者,其言谈举止、仪容仪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教育观念都要良好,以及要有认真的负责的工作态度、坚强的品格,这些对于处于身心发展特殊时期以及感染性很强的中学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榜样示范作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学生会受到健全的图书管理制度的约束作用,所以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在学生制度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有效的作用,对学生良好的自觉行为的产生有着巨大作用。

四、优化图书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

养成教育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对于发挥养成教育的作用,中学图书工作的首要前提是建设适合养成教育需要的一个藏书体系,并且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选购图书并优化,不仅仅要广泛收藏各种教材、各种辅导书、资料书和习题库,更要注重选购一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关于政治思想、社会科学以及哲学、自然科学等书刊资料。要定时对藏书进行剔旧。图书采购工作一定要广泛征求广大学生的宝贵意见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位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内在美的提高。总而言之,在中学生养成教育这项工程里,中学图书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深远。

作者:王燕燕 单位:山西省汾西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志荣.构筑“一体两翼”德育新模式——以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十中学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5)

[2]张万勇.家校合力抓好养成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5(01)

[3]龙耀臻.浅议青少年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考试周刊,2013(97)

[4]赵克明.“语文养成教育”尝试举隅[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12)

[5]刘清文.科学实施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

生成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自我教育;问题导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

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体现着社会文明的内涵。从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到2006年10月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文明素养日趋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多次强调青年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性。2013年5月,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1〕。2014年5月,又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强调,大学生要通过“做好小事、管好小节”“修好公德、私德”“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实现修德〔2〕。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培养什么人”进一步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推进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不仅关系到学生成长成才,而且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

一、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调研显示,大学生文明素养整体情况向好,访谈中100%的学生对文明行为的认知率较高,对行为文明与否的界限分辨清晰,能意识到文明素养对自身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从教育的主客体来看,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既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不足,也有教育实践层面的差距,在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育人效果评价上,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自我教育机制亟需创设。调研发现,部分学生集体观念、秩序意识淡化,对自我的约束能力较差,尤其是在非公众场合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遵守宿舍建设制度的自觉性不够,部分宿舍“脏、乱、差”仍然存在;虽然期待建立良好的校园秩序,但有时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得行为习惯多立足“方便自己”,维护公共秩序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餐厅就餐时没有文明排队、按序就餐的习惯,也没有主动收拾餐具的自觉行为;学生组织在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标杆牵引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出来,“一心双环”背景下的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对自我职能定位还不够清晰,工作缺乏自主性,部分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淡化,责任感不强,弱化了学生组织的群众基础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协同机制尚未建成。教育主体协同不到位,从现状来看,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任务和责任大,但多集中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身上,集中在团委、学生工作部(处)及学院学生工作层面,专业课教师、教辅人员及其他部门参与育人程度较低;教育内容协同不到位,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阶段性和连贯性不够,不同主体没有根据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和问题,做到“因时而新、因势而变、因事而改”,从入学阶段到毕业阶段,重视度逐渐下降,宿舍“脏、乱、差”和食堂不排队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学生身上的表现尤为突出,也在新生群体中造成了一定的从众效应;教育过程协同不到位,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未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养成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第二课堂、其他实践教育的有效衔接、有机融入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重较低,没有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没有形成浓厚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氛围。(三)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评价机制有待健全。目前,大学生综合测评评定体系、评优评奖、推优入党等制度规范中,虽然都涉及了对学生文明素养的要求,但约束性指标不够具体,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在具体操作中仅仅靠主观判断和评定,并没有将其真正作为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导致育人队伍自觉开展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主动性不高、学生的自我约束性不强,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制约了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是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从高校层面深入剖析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问题的原因,有助于学校将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工作纳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更好地优化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途径和具体措施。(一)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高。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同辈群体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学校各类组织的运行来看,相关部门对学生组织的培养、引导仍有待加强,学生会侧重于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学生社团侧重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班团组织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班级管理,而学生文明素养养成则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真空和盲区,学生组织配合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参与学校建设、引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学校开展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学生干部将“查课”“查宿舍”等作为学校指派的任务疲于应付,部分“文明监督员”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出同辈群体在学生群体中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同时,高年级学生在文明素养养成方面没有树立良好的榜样,“食堂不排队”“带早餐进教室”等行为极容易被低年级学生默认为是“惯习”,互相渗透、模仿,这也是导致某些不文明现象在校园内流行的重要因素。(二)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未有效纳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一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衔接不够。受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家庭教育出现了“断崖式”缺位,家长将育人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引导,尤其是缺少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卫生意识、公共秩序维护等方面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公共意识、公德意识较差。二是学校对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视不够,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都认为养成教育应在大学之前完成,没有将养成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没有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现行的教育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阶段特征以及时代特点,针对性不强。三是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起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大格局,彼此之间的对接、交流、互通不够,没有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形成有效协同,造成了教育环节脱节、内容重复,影响了文明养成教育的效果。(三)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从基础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评价导向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教育评价标准较为单一。高校人才培养多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德育考评、评优授奖等评价体系中,将“”“英语等级考试”“竞赛获奖”等作为重要内容,将学生文明素养作为软指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调查显示,德育考评过程中,除了少数受到学校处分通报的学生,其余学生在文明素养这一部分都能得到满分。

三、加强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路径

2016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较高的文明素养是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聚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短板弱项,以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为抓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育人新格局、新模式,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为先”理念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一)凸显学生主体,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功能。一是推动育人主体下沉,分校、院、班团三个层次推进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打通校院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育人渠道。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相关部门要引导学生组织主动收集、反映学生诉求,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联合、主动设计相关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设立文明监督员,坚持对宿舍、食堂、教室等场所定期进行检查,对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和引导,为学生自主提升文明素养提供空间和平台。二是充分发挥班团组织的作用。二级学院要加强对班风、舍风等的建设,统筹“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生活课堂),将文明素养养成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纳入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纳入学生日常生活,以学风、舍风牵引学生文明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班干部、舍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宿舍朋辈教育模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高年级中选拔优秀的党员、团员以及学生干部为低年级学生配备朋辈辅导员,收集整理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同辈典型引路,形成对学生的正向价值引领,以学生宿舍为主体,以“品行教育”为抓手,打造学生文明素养养成的高地。(二)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的工作机制。一是构建协同推进的育人格局。进一步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工作,加强校领导、中层干部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学生问题反馈、解决机制,紧贴学生思想状况、具体诉求和学生在文明素养养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规范、校纪校规的教育,将《学生规范》《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贯穿日常教育全过程,强化学生自律意识。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要将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以及专业课教学中,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比重,通过健全机制,引导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素养养成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把好人生的“总开关”。紧抓家校联动的育人模式,建立辅导员与家长的常态化沟通协商机制,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辅导员家访”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动态,围绕学生在校表现与家长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将育人工作延伸至寒暑假,共同助推学生成长成才。紧盯薄弱环节,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打造特色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平台、校园网等渠道加大对宿舍文明、食堂文明、教室文明等的宣传力度,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尤其要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地点场所悬挂明显标识,同时还要将文明养成教育嵌入“开学第一课”“道德讲堂”“三信讲坛”等思政工作品牌,重点打造一批质量高、有内涵、覆盖面广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活动,努力构建浸润内心的校园育人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整体水平。(三)强化监督考核,健全学生文明素养的评价体系。一是解决教育主客体对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认识问题,改变以往的“唯成绩论”。学校层面要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进一步加强文明素养养成教育的意见,细化教室文明、宿舍文明、就餐文明等内容的具体量化指标,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学生在宿舍、食堂、教室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纳入德育考评扣分体系,明确评价细则和流程,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全员参与评价。二是明确联合奖惩标准,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比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考评办法、宿舍管理制度、食堂文明规定等,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统筹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把学生日常表现作为各项评优授奖、推优入党、预备党员转正等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发现、培养、确定大学生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典型,并将二级学院文明素养养成教育工作的成效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学校、学院、学生组织联动。由相关学生管理部门牵头,选拔优秀学生成立校园文明督导队,将校园文明督导与学风督查、宿舍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文明行为进行督导,强化规矩意识,匡正不文明行为,切实将制度约束转化为学生文明素养养成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2〕: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