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01:56:42

烧伤范文篇1

关键词小儿烧伤病因流行病学

Analysisofthedataof223childrenburnpatients

TianGengjia,LiangHaixia,JiaChiyu,etal.

No.451HospitalofPLA,Xi''''anCity,Shaanxi710000.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ofchildrenburn,sumuptheexperienceandlesson,improvethetreatmentlevel.MethodsReviewthedataofchildrenburninourhospitalfromJanuary1995toDecember2002,analyzethecauseandtheregularityofmorbidity.ResultsChildrenburnoccupy53.5%inallburnpatientsatthesameperiodinourhospital;themorbidityis81.2%insummerandautumn;thepatientsfromru-ralareaoccupy92.8%;thehotliquidisthemainreasonofscaldburn,themorbidityis61%;themortalityis3.1%.ConclusionChildrenburnisthekeypointinpreventionandtreatmentinalongperiod.

Keywordschildrenburncauseofdiseaseepidemiology

烧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防治涉及的学科广泛,与预防医学、普通外科、整形外科、显微外科、内科等诸多领域均有关系。而小儿烧伤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就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救治特点作一初步分析,以引起同行的注意和社会的重视。

1995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共收治12周岁以内各种类型的小儿烧伤223例,治愈216例,死亡7例,治愈率96.9%(216/223)。伤后就诊时间2h~7天。

1流行病学资料

1.1性别特征本组病例:男性126例,占57%,女性97例(43%),男女比例为1.3:1。陆钢等在其《456例小儿烧伤病例分析》[1]中统计男女比例为1.38:1,与我们统计结果基本一致。图1表明小儿烧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1.2年龄分布28天~1岁11例(4.9%),2~3岁72例(32.3%),4~5岁68例(30.5%),6~7岁49例(22.0%),8~12岁23例(10.3%)。其中,2~7岁为189例,占84.8%。如图2所示,表明小儿烧伤患者大部分集中在2~7岁。黄金华等在《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582例综合救治体会》[2]中统计结果为80%,提示在预防小儿烧伤中应以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较差的儿童为主。

1.3烧伤面积烧伤面积2%~80%,平均14.5%。2%~10%62例(27.8%),10%~30%85例(38.1%),30%~50%48例(21.5%),50%~70%17例(7.6%),70%~80%11例(4.9%),如图3所示。提示:中度面积烧伤占很大比例,小儿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差,烧伤面积相对较大。

1.4烧伤深度浅Ⅱ度75例(33.6%),深Ⅱ度117例(52.5%),Ⅲ度烧伤31例(13.9%),如图4所示。小儿皮肤相对薄嫩,一旦烧伤,相同的致伤因素,往往度数较深,程度较重。

1.5致伤因素开水烫伤102例(45.7%),其他热液烫伤33例(14.8%),热液总烫伤占61%;火焰烧伤30例(13.5%),火药烧伤43例(19.3%),伴有吸入性损伤12例,占火焰火药烧伤16.4%,占小儿烧伤总数的5.4%。黎鳌[3]等统计了41例大面积烧伤,有10例发生吸入性损伤,占24.4%,这种差异可能与烧伤面积、诊断手段等有关。化学烧伤6例(2.7%)。其他烧伤9例(4%)。如图5,说明小儿烧伤以热液烫伤为主,这与黄金华[2]等的统计结论一致。

1.6地域分布农村患儿207例(92.8%),城镇16例(7.2%)。如图6所示。说明烧伤患儿主要集中在农村。

1.7季节分布1月~2月11例(4.9%),3月~4月17例(7.6%),5月~6月68例(30.5%),7月~8月54例(24.2%),9月~10月59例(26.5%),11月~12月14例(6.3%)。其中夏秋两季(5月~10月)181例,占81.2%,11月~4月42例(18.8%),如图7所示。提示陕西关中地区小儿烧伤以夏秋季为主,冬春季相对较少。而葛茂星等在《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4]中统计为:夏秋季发病率48%,冬春季为52%,无明显季节差异,考虑为南北地区差异所致。

(本文图片见附页2)(略)

2治疗及结果

大面积烧伤给予抗休克治疗。应用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防治感染。病情稳定后给予彻底清创,能包扎的尽量采用包扎疗法。口服维生素C、E、复合维生素B、复方丹参片等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治疗。4例大面积火药烧伤及3例火焰烧伤,均因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占吸入性损伤的58.3%(7/12),其余全部治愈,治愈率96.9%(216/223)。

3讨论

3.1小儿烧伤特点由于小儿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差,若看护不周,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我院同期收治烧伤患者417例,小儿烧伤约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3.5%(223/417)。肖红等统计的小儿烧伤患者占同期烧伤患者32.8%[5],其差异考虑为资料来源、统计时段及地域环境所致;小儿皮肤娇嫩,真皮较薄,附件少,相同的致伤条件,即可造成深度烧伤;小儿由于机体代偿功能差,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对不良刺激反应较强,抵抗力差,并发症多,全身反应较重。

3.2病例特征本组病例,男性高于女性(56.5%),与男孩好动有关;农村患儿占92.8%,这与农村经济状况、居住环境较差[6]、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6],安全观念淡薄,农忙季节对小儿疏于管理有关;开水烫伤102例,多发生于夏秋两季收获季节。大人多在野外劳动,对小儿疏于管理或监护,独处或与同伴相处居多,加之夏季天气炎热,穿衣单薄,渴时自己找水,或玩耍时奔跑,使容器内的开水倒在身上烫伤。其中小儿拉倒开水瓶45例,玩耍时不慎撞倒开水瓶或热水壶40例,17例坐入热水锅中烫伤;热液烫伤33例,包括面汤、热油、肉汤、热饭、熔化沥青等烫伤,热液总烫伤占整个病例61%(135/223);2例沥青烧伤均为家人卤猪头肉,熬炼沥青拔猪毛时,患儿撞倒沥青锅烫伤;火焰烧伤30例,大多为患儿玩火引燃室内饰物或野外柴火取暖所致。部分为电线短路起火或用蜡烛照明引燃室内易燃物所致。引燃蚊帐致伤7例,其中4例为一次火灾所致。火药烧伤43例。27例为手工作坊制作纸炮不慎爆炸烧伤。一起烧伤4例,死亡3例。一起烧伤2例,死亡1例。玩纸炮爆炸烧伤12例。患儿没有自救能力,起火后,一味躲避,未能及时脱离火场,除全身烧伤外,呼吸道吸入大量高温高压有毒气体致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病死率极高,可达84%[7];化学烧伤6例,其中酸烧伤3例,碱烧伤2例,502万能胶水1例;其他烧伤9例,包括电击伤、热挤压伤、烙伤及烤伤等。

3.3治疗体会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烧伤后,早期治疗应遵循如下原则:(1)积极抗休克:Ⅱ度面积>5%,就有可能发生休克,结合全身情况,早期即应预防性地抗休克治疗。(2)持续给氧: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一旦休克,缺氧更加严重,持续吸氧是简单有效的必要措施。(3)镇静止痛:因疼痛刺激会加重休克,可肌注度冷丁、非那根各0.5mg/kg。(4)维持尿量:尿量是反映肾功能及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指标。留置导尿,保持每小时尿量1~2ml/kg。(5)控制体温,监测心率,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或婴幼儿,高温可致惊厥。休克期及水肿回吸收期均可引起发热,体温升高,会加快心率,增加代谢率,若心率>150次/min,补足血容量、控制感染的前提下,可肌注鲁米那钠2mg/kg,同时给予物理降温。若心率持续不降,可静注西地兰5μg/kg,口服心得安0.15mg/kg,静滴地塞米松2~5mg。(6)重视口服补液。小儿烧伤,尤其有头面部及四肢烧伤,在建立有效液体通道前,口服补液显得尤为重要,即简单快捷,又安全方便。可于等渗平衡盐内加少许白砂糖直接饮用,应少量多次为宜。(7)尽量采用包扎疗法。小儿多不配合,加上休克期躁动,极易污染创面,尤其在基层医院,条件有限,尽可能采用包扎疗法,以便于护理和保护创面。江文忠等亦认为包扎疗法优于暴露疗法[8]。

3.4教训(1)农忙时节,小儿要有专人看管,不因农活繁忙而疏于对小儿的监护。(2)尽量将开水瓶或壶置于小儿够不着或不易接近的地方,以免小儿抓撞。(3)对于有危险的操作,应有严格的安全措施,尽量不要在家庭或人口稠密区生产易燃易爆品。(4)一旦烧伤,应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本组有83.9%(187/223)的患儿烧伤后第一时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而采用民间所谓的单方、验方、秘方涂抹创面,加重了患儿的损伤。

参考文献

1陆钢,黄志群.456例小儿烧伤病例分析.广西医学,2000,5:775.

2黄金华,刘森,李平松,等.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582例综合救治体会.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2:54-57.

3黎鳌,杨宗城.黎鳌烧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3.

4葛茂星,严刚,刘军,等.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02,2:54.

5肖红,谢挺,林亮,等.1317339例烧伤原因分析.伤害流行病学,2000,21(5):23.

6陈伟东,尹淑玲.735例小儿烧伤的病因学分析.广州医学,2002,33(2):44.

烧伤范文篇2

早期创面的护理目的在于除去异物、清洁创面、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渗出物与水肿,为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创面愈合打好基础。

注意保暖,室温宜保持在28~30℃。剃去烧伤创面周围的毛发(头发、胡须、腋毛、阴毛等),剪短指、趾甲。用肥皂水及清水将创面周围皮肤洗净。以大量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以纱布轻轻擦拭,去除浮于创面上的污垢。若创面污染较重且一时难以获得生理盐水时,也可以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干净后,创面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铺无菌单及消毒的防水布,清创后根据伤情采用暴露或包扎疗法。

Ⅰ度烧伤创面应保持清洁。Ⅱ度烧伤创面小水泡可保留不予处理,要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渗出液抽出,防止感染。Ⅲ度烧伤创面应保持创面干燥,防止感染,保持焦痂完整、择期手术。

2包扎疗法的护理

适用于对四肢污染较轻、创面清洁的烧伤和躁动不合作者。此法便于护理和病人的移动或活动,有利于减轻创面疼痛,防止创面加深,预防创面感染;,且有保温的作用。一定的压力可部分减少创面渗出、减轻创面水肿。此法不利于观察创面,也不适用头面颈、会阴等处创面处理。

首先应协助医生实施包扎疗法,经清创处理后,创面上先敷几层药液纱布,其上再覆盖2~3cm厚度、吸水性强的纱垫,然后以绷带由远端至近端均匀加压包扎,包扎压力要均匀,不宜过紧,注意显露指(趾)末端以观察血液循环,注意有无青紫、发凉、麻木、肿胀长等情况;包扎后,肢体应抬高防止水肿;并经常变换受压部位,防止创面受压,潮湿。经常检查敷料松紧、有无渗出、有无臭味和肢端循环。四肢、关节等部位的包扎应注意保持在防止挛缩的功能位。定时翻身,防止创面长期受压后敷料浸湿,一般可在伤后5天更换敷料,经常观察包扎部位有无红肿、发热、异味,肢端有无青紫、发凉、麻木等,如有,应立即打开敷料,寻找原因。炎热夏季,注意室内通风。当患者体温升高时应注意是否与包扎敷料的范围、厚度有关。

3暴露疗法的护理

适用于颜面、颈、会阴、臀以及躯干烧伤,以及严重污染和已经发生感染的创面和大面积深度烧伤。将烧伤创面暴露于温暖、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不用敷料覆盖或包扎,使创面的渗液及坏死组织干燥成痂,以暂时保护创面,对深度烧伤则可抑制焦痂液化与糜烂。

病室应清洁舒适、温暖、干燥,室温30℃左右,注意局部保暖。每日定时翻身,每2小时1次,减少创面受压时间,并保持痂壳干燥、完整,勿使其裂开,每日检查痂壳,如发现痂下感染,发现后立即去痂引流。接触创面处应铺无菌纱布、纱垫、床单,接触创面应戴无菌手套。局部可结合使用电热吹风或远红外线辐射,热风温度为35~40℃。为使创面充分暴露,应经常变换体位,为使腋窝会阴得到充分暴露,患者应尽量呈大字形。关节部位避免过度活动,防止痂皮破裂出血引起感染。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注意病房的消毒隔离,注意保暖,防止大小便污染创面;注意正常皮肤的清洁,预防痱子、毛囊炎、疖肿的发生4心理护理

烧伤是意外事故,病人缺乏心理准备,多造成心理打击和压力。针对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特点及年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心理状态、思想活动,积极做好心理护理。给病人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环境,听取并解答病人或家属的疑问,经常与病人亲切交谈,一般病人早期有恐惧性、压抑反应、过度活动反应;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述,以了解病人焦虑的主要原因,并对病人的焦虑表示理解。逐渐与病人及家属讨论其病情与治疗方案,以及疾病的转归及预后,让其做到心中有数,树立信心。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情,使之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烧伤范文篇3

1.临床资料

小儿烧伤烫伤患儿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5个月~6岁,其中以1~3岁患儿居多,23例(70%),5个月~1岁患儿7例,3~6岁3例,烧伤面积2%~15%,<10%26例,10%~15%7例,四肢烧伤20例,面颈部烧伤8例,躯干部烧伤2例,会阴部烧伤3例,以热液烫伤最多见,火焰烧伤次之。

2.护理

烧伤创面的处理:患儿入科后尽快协助医生进行创面处理,根据烧伤的部位、面积、严重程度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如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磺胺嘧啶银膏、湿润烧伤膏外涂,无菌敷料包扎覆盖,烧伤大型远红外线灯照射创面,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暴露或半暴露疗法。保持创面清洁无菌。补充血容量:在处理创面的同时,迅速应用小儿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顺利,根据医嘱合理规范补充液体量,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的原则,速度1ml/(kg•分),尿量维持在1~1.5ml/(kg•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神志、精神状态、尿量情况,儿童每小时尿量20ml,婴幼儿10ml,小于此量应加速输液。预防感染,给予支持对症治疗,遵医嘱按时按量应用抗生素,肌注破伤风抗毒素,静脉输注香丹、丹参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创面及时给予换药,局部应用生长因子凝胶,湿润烧伤膏,百多邦软膏等外涂药物,注意观察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同时创造合适的病室环境,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紫外线消毒房间1~2次/日,每天用1:100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床、床头桌,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医务人员进入患儿房间要做好消毒隔离,严格各项无菌操作。

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烧伤由于渗液多,机体分解代谢旺盛,消化功能紊乱,大量营养成分的丢失,另外,营养吸收和补充困难,导致创面延迟愈合[1]。因此,营养的摄入至关重要,鼓励患儿早日进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如鸡汤、鱼汤、牛奶等,少量多餐,先流食,半流食,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过渡至普食,如瘦肉、鸡蛋、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宜多吃,小儿对蛋白质、糖类食物消化较好,脂肪类差,因此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进食量少者也可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如10%人血白蛋白2g,1次/日,连用3~5天,小儿氨基酸6g,5~7天,使患儿安全度过感染关。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小儿烧伤的场所主要为居家,家属监管不力和疏忽大意是小儿烧伤的重要因素[2]。

烧伤范文篇4

外耳烧伤感染常见于严重头面部烧伤后,常为多重细菌感染且表现为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1],治疗不当可引起耳廓畸形及外耳道闭锁。本科自2003年以来共成功治愈此类患者47例,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15例来自于本院烧伤治疗中心,32例来自于院外烧伤患者,收治时间2003年9月至2007年6月。其中男41例,女6例,年龄5岁~69岁(平均29岁),烧伤时间最长1.5个月,最短1周,均为深II、III度烧伤,合并外耳道烧伤8例。均住耳廓烧伤病房单独管理。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在红肿明显处低位切开,取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彻底清除脓性分泌物及坏死软骨、肉芽组织,同时尽量保留健康的耳廓软骨。切口要足够大,以利于分辨清楚坏死组织和有活力组织。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放皮片引流,薄层无菌敷料覆盖,局部不使用抗生素冲洗。经验性使用以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静脉滴注抗感染,肿胀严重者短期内使用地塞米松3~5d,5mg/d,一般不超过1周;待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改用1~2种敏感抗菌药物,同时使用东莨菪碱类药物改善微循环;如检出真菌,及时加用大扶康或制霉菌素抗真菌治疗。每日换药1~2次,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保持引流通畅及创腔内干净,及时清理坏死组织和老化肉芽,观察全耳廓血供情况。每日红外线照射15~20min,在换药后进行,敷料尽可能少用,以利散热,冬天天气寒冷应注意局部保暖。外耳道的处理:以硅胶管支撑外耳道,同时每日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耳道。硅胶管支架的制作:将一段长约2.5cm的硅胶管纵形剪开,可修整管径大小,以适应外耳道大小。后期外耳道成形:待整个外耳感染控制后1周左右进行,在局麻下行外耳道游离植皮,磨去外耳道后壁骨质,至骨壁上有小血管渗血后作环形植皮。选用薄层皮片容易成活。石蜡油纱条支撑物3d后小心取出。感染监测:主要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及局部红肿情况。于入院后第1、8、15天取创腔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2结果

入院首次细菌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杆菌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不动杆菌6株,大肠埃希氏菌9株,肺炎克雷伯菌10株,阴沟肠杆菌9株,粪肠杆菌5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5株,白色念珠菌6株。革兰阴性菌约占75%。药敏试验表现为较严重的多重耐药性,敏感药物种类平均只占19%左右。72h内选择1~2种敏感抗菌药物治疗,25例患者在1周内感染得到控制,22例患者在第2周感染得到控制,无感染坏死扩大及耳廓畸形加重者。7例合并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于感染控制后1周左右施行外耳道成形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放弃外耳道成形手术。

3讨论

烧伤感染的特点是容易产生细菌耐药,且易发多重感染,因此常规使用抗生素不易控制[1,2],医院内感染为主要感染源[3]。耳廓较薄,耳廓软骨血循环较差,感染若不尽快控制可加重局部坏死,从而引起严重的耳廓畸形,甚至需要手术切除。早期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对感染往往难以揍效,因此入院后72h内治疗重点是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保持通畅引流以防止感染坏死进一步扩大。本组47例患者所取脓液中,均培养出1~3种致病菌,大部分耐药。因此选择敏感抗生素及保证充分的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认为,短期内使用地塞米松激素可减轻耳廓软骨膜炎症反应,对避免软骨坏死及耳廓畸形有积极作用,但同时有诱发真菌感染的可能。患者入院前可能已长时间使用强效抗生素,部分患者营养状况不佳,入院时及在院治疗期间均可能并发真菌感染。本组患者在第1周和随后的感染监测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1株,2例对大扶康耐药,1例对制霉菌素耐药。真菌感染早期表现为耳廓及耳周红肿加重,头面部出现脓疱疹,进而向颈部、胸腹部及背部扩散。一旦有此临床表现需及时送真菌培养,并及时选用大扶康、制霉菌素或特比萘芬控制。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综合治疗手段可增强耳廓抗感染能力,可用红外线光照射。局部应保持干燥、温暖,用东莨菪碱0.6mg1次/d静滴改善微循环,效果满意。

烧伤后外耳道成形应在感染控制后早期进行,因外耳道有耵聍腺,如不早期重建外耳道,很容易引起耳道及周围组织的二次感染,加重耳道瘢痕性狭窄或闭锁。因耳道烧伤局部已无正常皮肤,外耳道重建需采用游离植皮。本组7例患者在感染控制后1周左右手术,移植皮片均成活,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未有外耳道再闭锁病例。

耳廓烧伤初期常伴随头面部及全身大面积深度烧伤,早期治疗及护理常被烧伤科医生忽视,待全身烧伤病情稳定时耳廓感染已非常严重,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坏死迅速,一旦坏死将引起不可逆转的耳廓畸形发生,因此治疗上应强调及时、高效,烧伤科医生与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及时沟通可避免大部分严重的耳廓感染坏死。

【参考文献】

1雷万军,孟丽娟,郭天然,等.五年来烧伤病房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6):463~464.

烧伤范文篇5

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30例危重烧伤患者当中,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15~70岁之间,烧伤深度为浅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面积30%~49%的19例,50%~98%的11例。对以上危重烧伤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后,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

2批量危重烧伤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危重烧伤患者当中,出现感染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医护人员未做好感染预防或感染处理的工作、患者自身的体征问题等。以下就危重烧伤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展开具体的分析。2.1医护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当危重烧伤患者以成批的数量出现时,医院救治非常紧急且救治的工作量也非常大。另一方面,由于烧伤患者数量多,媒体以及各级领导等对此也会予以相当的关注。由此,医院的人流量剧增,这对医院救治和护理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则增大[2]。另外,在医护工作当中,手卫生是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医护人员在对危重烧伤患者实施救治和护理工作当中,没有做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控制,以及医护人员未严格做好手卫生,则很容易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及整个监护室感染的暴发。2.2危重烧伤患者自身情况的影响。实际上危重烧伤患者受伤的程度、面积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感染性。①患者烧伤的部位是直接呈现的,另外由于烧伤患者的身体机能如免疫功能等都比较低,发生感染几率本身就非常大,甚至可能还会出现脓毒症,从而出现院内感染。②出现批量烧伤患者的通常情况是,此前患者均处于相对密闭或狭窄的空间当中,患者除了体表出现烧伤之外,实际上还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呼吸道抵抗力则受到严重的影响,致使患者极容易出现感染。2.3外在的环境影响。批量烧伤患者的出现,医院必然要使用较多数量的烧伤重症监护室,同时必然要使用大量的医疗救护器材,如果这些器材的供应不足以及此前的器材管理工作不到位,患者面临的感染危险则越加严重[3]。此外,危重烧伤患者在救治和护理期间,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烤灯下,或者病房的温度、湿度等与患者烧伤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则很容易出现感染。

3批量危重烧伤患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措施

针对批量危重烧伤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医院必定是要采取措施做好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以下则从护理管理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措施。

3.1加强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为控制感染做好铺垫

针对危重烧伤患者,要从护理管理方面做好感染的控制,必须以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为坚实的基础,以此首先应当需要注重护理队伍整体工作素质及能力的提高。面对批量的危重烧伤患者,护理工作实际上非常繁重,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要进行消毒灭菌工作等等,因此护理人员既需要专业的护理操作能力,还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或良好的工作态度[4]。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行为会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恢复,关系到危重患者是否可有效避免发生感染,加强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则非常重要。加强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为控制感染做好铺垫,需要医院管理层进行相应的支持:①定期对护理人员实施层流烧伤病房的使用和管理、消毒方法的培训,并完善层流病房及患者护理的相关制度;向护理人员分发相关烧伤患者护理的护理手册,并定期进行提问和考察,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护理和操作的能力;②护理人员自身意识到护理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护理实践当中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③护士长开展和组织查房以及会议,分析和处理危重烧伤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薄弱的环节,进而提出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提高护理管理中感染控制的效果。

3.2医院本身实施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

医院本身实施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为危重症烧伤患者感染控制提供良好的大环境。为此,医院可以首先从大的方向入手,即完善医院的院内感染规章制度。其中针对危重症烧伤患者的感染控制,从各人员、环境、器材物品等等都要有相应的管理、消毒等要求和标准。在此要求和标准之下,护理人员的行为也能够得到相应的规范[5]。另外,针对护理人员的危重症烧伤患者护理工作,同时也确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和标准,以此促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也促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逐步完善。关于实施和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更为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入手:医院可成立院内感染监控小组,小组成员可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兼职医生、护士等构成,该监控小组就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实施监督;监控小组面对批量危重症烧伤患者,就感染控制层面具体分析可能出现感染的因素,并积极采取行动进行预防和控制。3.3针对批量危重症患者实施具体的护理管理感染控制面对批量危重症烧伤患者,做好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还应当从具体工作的落实出发,以下则主要从消毒、隔离、换药3个方面具体工作的落实进行探讨。3.3.1护理管理中的消毒工作护理人员应当保障院内及病房的空气净化。具体工作落实如下:①合理进行洁污分流,严格控制批量危重症烧伤患者病房的人员流动,对病房的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消毒,例如每个星期都对过滤网进行清洗,如有必要可进行更换,不同效用的过滤网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更换;另外,院内感染科2次/月监测空气微生物含量,一旦其含量超标则立即进行消毒净化;②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清洁,虽然批量危重烧伤患者所处病房为层流病房,室内的空气相对比较洁净,但是病房内的物体表面细菌污染还有存留,通常空气当中的微生物会附着在超过0.5μm的尘埃颗粒上,如果不进行清洁,病房空气及环境受到影响,则会提高烧伤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6]。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病房的墙壁、床头桌等,并且要擦拭2次/d,做好消毒清洁。3.3.2护理管理中的隔离工作危重症烧伤患者受到的最为突出的伤害就是没有了皮肤黏膜的保护,这对患者而言必然会造成相应的感染,因此对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非常重要和必要。就此,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如下:①实施保护性隔离和接触隔离措施,保持合理的床距,病人之间物品严禁混用,针对每一位患者使用的体温表、听诊器等物品都需要进行消毒操作,纱垫、敷料、布类等严禁落地;②严格实施洗手制度,手卫生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针对批量危重症烧伤患者更是如此,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使用抗菌性洗手剂去除手部污垢,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用到隔离手套,防止细菌感染3.3.3护理管理中的换药管理护理人员对批量危重症烧伤患者,需要严格进行换药处理。依据相关试验证明,烧伤患者避免感染,换药过程是极为关键一步。在换药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以及菌落数量会超过平时空气中的细菌,而烧伤患者换药是直接暴露在空气当中,大量的敷料导致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增多,则易导致感染的发生。为此,护理人员则需要严格实施无菌技术操作为患者换药,尤其是换药期间患者创伤暴露的时间间隔尽量不超过30min。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批量危重症烧伤患者,必须重视其感染控制。而在感染控制当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对此以上也探讨了相关的护理管理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王红珍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矿业集团滕南医院烧伤科

[参考文献]

[1]徐晓莉,史兆荣,胡佳乐,等.全程精细化管理在批量大面积烧伤伤员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7):755-758.

[2]陈亭,卢嘉渝.批量危重烧伤患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3):421-422.

[3]张玉芬.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25):119-122.

[4]孙丽莉,周阳,李继华,等.控制重度烧伤患者院内感染58例护理体会[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12):1031-1032.

烧伤范文篇6

大面积烧伤早期行切痂植皮术,一般要掌握好时机,在休克得到纠正时进行,麻醉要求浅而镇痛效果好。不加重休克。重症烧伤人院以后,重点是液体复苏及合并症处理,使机体各脏器功能尽量保持较好水平。对于不合作的病人,尤其小儿在应用麻醉性镇痛剂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氯胺酮,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切痂时,由于创面出血多,对病人影响大,据统计每切除1%Ⅲ度烧伤面积约出血50~100mL。输液可以使血液稀释,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血流速度,有利于组织灌流,但应掌握最佳血液稀释程度,目前认为血细胞比容不低于30%,Fib应在l00g/L以上,同时在术中特别注意做好循环功能监测。除观察出血量及动态心率变化外,应观察每小时尿量。一般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则尿量减少;在无肾功能障碍情况下,如每小时尿量能维持在30mL以上,提示血容量正常,低于20~30mL,考虑血容量不足应补充液体,特殊情况下可行CVP监测作为输血补液参考。近年来,大面积烧伤在全身状况稳定的情况下,开展了休克期切痂,主要是减少感染途径、消除细菌培养基地、减轻机体中毒反应、阻断渗出途径、减轻氧自由基的损伤,从而提高治愈翠。但一次切痂不应过大,应掌握在烧伤面积的20%,有条件可切除40%~50%,以避免造成生理功能紊乱。麻醉处理特别要小心,须先保证病人呼吸道畅通,人手术室后静脉注射哌替啶1~2mg/kg、氟哌利多0.1~0.2mg/kg或芬太尼2~4μg/kg,以小剂量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射。绝大多数病人都较为满意耐受切痂手术,并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追加氯胺酮用量。如果烧伤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应用氯胺酮时应格外小心。术中要充分给氧,维持良好的呼吸支持,做好血流动力学监测。如果病人烧伤面积较大或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术中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为佳。烧伤病人绝大部分能在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不主张应用肌松剂。琥珀胆碱可以引起烧伤病人高血压、心室纤颤及心搏停止。如果手术范围局限,应尽量采用局部麻醉。

对于肉芽创面清创植皮术,多在烧伤后期进行,手术时间短,可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也可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总之只要掌握得当,任何麻醉都能取得满意效果。烧伤麻醉中体位的突然改变往往是造成麻醉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虽然在麻醉中一般都以180°转身对循环动力影响较轻,但对烧伤病人却是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在翻身体前应纠正血容量,尽可能将血压心率调整在正常范围内,翻身后立即测量血压心率,同时翻身前一定不能用对呼吸循环抑制的麻醉剂,翻身时要求轻巧、快速,如果需俯卧位时间较长、并有通气功能障碍的烧伤病人,应选择气管内插管,以便进行辅助呼吸以保证大面积烧伤病人,往往要进行多次手术麻醉,在麻醉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病人耐药性、耐受性、变态反应性以及患者是否愿意接受多次麻醉的问题。这时麻醉选择应当符合病人的意愿,使病人愿意接受,并要选择舒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尽量减少病人的抗拒情绪,使麻醉尽可能完善。

烧伤病人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以及换气障碍等都是造成麻醉危险因素。有人统计烧伤面积在50%以上者,心律失常发生率26.5%,因此对于烧伤麻醉一定要实行浅麻醉,气管插管操作要轻,保证足够的有效通气,吸入高浓度氧气。麻醉时间不要过长,如气管插管有困难应提前做好气管切开。

对于老年人,主要根据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并存疾病等进行适当的麻醉选择和处理。术前、术中用药均应最大限度减少用量。在麻醉选择方面,尽量采取对全身影响小、血流动力学较平稳的麻醉方法。在选择椎管内麻醉时,一定要结合老年人代偿能力差的特点,用药剂量要小,阻滞平面不宜过高过宽,以避免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巨大变化。同时要做好呼吸循环功能监测,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低氧血症,确保手术安全。烧伤病人在麻醉中应结合病人对麻醉药反应和术中出血量作相应调整,对于失血量的补充应尽量用全血,防止晶体液输入过多加重水肿,对于术中出血量的估计有时很难准确,往往估计的要比实际出血量要少。有人总结了76例次烧伤面积80%、Ⅲ度烧伤面积50%以上切痂手术的失血量,四肢每1%的出血量为48mL,躯干为91mL。因此术中必须保持血容量的相对稳定,有条件应做好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出量(CO)等监测。目前,应用无创监测心排出量(连续超声多普勒计算机测定)很受烧伤麻醉欢迎,应用日渐增多。

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情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因此术中监测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调节麻醉深度、观察病情发展、指导液体复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保证麻醉安全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应做好呼气末CO2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ECG、血流动力学及体温监测等。

参考文献:

[1]李文硕,张玉清,主编.烧伤麻醉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

烧伤范文篇7

1教学设计

1.1分析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教材为曹伟新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外科护理学》第九章第二节烧伤内容,课时40min。内容包括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处理、护理等。其中部分内容与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休克、感染等相关章节紧密联系,因此,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相关课程内容融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其中的护理规律,融会贯通地学习。授课对象为本科护理专业学生,根据其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烧伤病理生理,掌握烧伤面积计算和分类,掌握并发症预防和护理。②能力目标。准确进行输液护理,维持有效呼吸,会妥善护理烧伤创面,促进患者舒适,掌握烧伤病情观察方法和要点。③情感目标。重视患者情感和自尊需求,提供人文关怀。

1.2教学方法

1.2.1目标教学法

以教学目标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在讲解烧伤抗休克治疗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输液管理。为达此目标,将教材中抗休克治疗和输液相关护理内容整合,综合为5个问题系统讲授:什么时候开始输液、部位及液体种类选择、液体量计算、如何安排输液、输液效果观察,使学生明确重点,掌握输液时机、输液通道选择、输液量的安排以及病情观察等临床护理技能。在讲解重度烧伤内容时,配合临床实例图片,以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讲授,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强化学生的同理心,培养爱伤观念,提高其人文修养。

1.2.2比较法

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容易混淆、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如在讲解不同深度烧伤体征特点时,分别将Ⅰ、Ⅱ、Ⅲ度烧伤进行比较,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进行比较,并将Ⅰ、Ⅱ、Ⅲ度烧伤特点分别归纳为“红斑”、“水疱”、“焦痂”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关键词掌握重点。

1.2.3案例练习法

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如在讲解吸入性损伤时,先以案例讲解,然后播放临床典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其临床表现、提出护理措施,使学生感觉自己置身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学会以科学的思维分析判断并解决问题。

1.2.4数据延伸法

烧伤课程知识点分布零散,采用数据延伸法进行课堂小结,如提问学生“5、6、7”、“1.5mL”、“30~50mL/h”等数据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学生就能够立即思考“5、6、7”是指成人的双上肢体表面积,“1.5mL”是指成人烧伤后第一个24h的输液总量为每1%烧伤面积(Ⅱ°、Ⅲ°)每公斤体质量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30~50mL/h”代表烧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后成人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30~50mL/h。数据延伸法可有效的突出重点,提高学生辨析力,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1.2.5教学过程

以临床烧伤病例导入本次课程,多媒体课件封面选择红色火焰为模板,凸显本次课主题。烧伤分类和临床表现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播放典型图片,简易口诀、板书、对比举例、体现关键词等方式讲解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判断;病理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讲解时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章节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并拓展讲解不同阶段护理工作重点,体现护理专业特色,介绍目前国内外对烧伤瘢痕预防和治疗新进展,体现学科知识更新;在讲解烧伤处理和护理内容时,将两部分内容整合一起,综合为烧伤急救、维持有效呼吸、抗休克治疗与护理、创面处理与护理、营养支持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等,使教学安排既遵循教学规律,又结构合理、知识一体化。讲授时插入大量的临床护理图片,如气管切开吸痰、中心静脉导管建立及维护、烧伤翻身床使用等,以临床病例引导,使学生身临其境,对授课内容有深刻的认识,并掌握牢固。教学结束前采用数据延伸法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留思考题,让学生温习并巩固知识点。

烧伤范文篇8

一、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男性131例,172只手;女性54例,70只手;年龄12~65岁,烧伤面积1%~35%。致伤原因:热液烧伤72例,火焰烧伤65例,电弧烧伤31例,化学烧伤12例,热压伤5例,单手128例,双手57例。

1.2治疗方法

1.2.1根据患者入院时创面情况、全身情况及患者自身要求,随机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1.2.2换药或换药后肉芽创面植皮(45例,58只手)创面予以清创后外用碘伏消毒,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换药,包扎时手指置于功能位,各指分开,指端外露,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直到创面愈合或创面形成肉芽后植皮治疗。

1.2.3削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66例,85只手)手术在伤后5天内进行,臂丛或全身麻醉,上臂绑止血带,滚轴刀削除创面坏死组织,气动取皮刀取合适大小中厚皮片移植于创面,0#丝线边缘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4天首次换药,7天开始功能锻炼。

1.2.4浅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74例,99只手)手术在伤后5天内进行,臂丛或全身麻醉,不绑止血带,手术刀与浅筋膜层切除创面坏死组织,保留完好的浅静脉,出血点电凝止血,气动取皮刀取合适大小中厚皮片移植于创面,0#丝线边缘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4天首次换药,7天开始功能锻炼。

1.2.5三组病例均根据全身情况及创面情况,选择抗感染、活血、患肢严格抬高、微波理疗等辅助治疗,后期予以弹力套及硅酮类药物等抗疤痕治疗手段。

二、结果

242只手治愈后随访观察,通过早期切痂植皮治疗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功能及满意的外观,仅轻度线性疤痕增生。通过早期削痂植皮治疗患者大部分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及外观,四例因皮下积血或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导致植皮未能完全成活,通过二次植皮或换药最终创面痊愈,虽无明显功能障碍,但疤痕增生明显,部分患者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连接处形成“台阶”。通过换药治疗患者有16例后期因形成肉芽创面,创面不能自行愈合,通过后期植皮方治愈,大部分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疤痕增生,多数需通过后期整形才能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

三、讨论

手是人的劳动器官,且位于暴露部位。手深Ⅱ度烧伤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使创面愈合,外观恢复,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手功能。故治疗时需全面考虑,包括创面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功能锻炼。

早期手术是取得良好愈后的关键。早期手术可以减轻创面感染,缓解组织水肿对手功能的影响,并可以缩短病程,尽早封闭创面,减少纤维化及瘢痕,所以深度手烧伤早期处理十分重要。

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创面情况、全身情况、手术时间及患者要求综合考虑。但笔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浅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术,可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充分止血,利于皮片成活,因尽力保留表浅静脉及皮下脂肪组织,仍可取得良好的外观。削痂植皮虽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外观及功能,但术中坏死组织的去除与术者经验有很大关系,容易出现清创不彻底,而且皮下易导致积血,影响皮片成活,往往术中为保证皮片成活率而对移植皮片进行打孔引流处理,这样势必会影响愈合后手外观。

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手烧伤的重要措施。鲁开化等分析了100例手烧伤畸形再次整形手术的原因,术后未真正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就是其中之一。功能锻炼可在确定植皮成活后尽早进行,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循序渐进,在被动及主动锻炼的同时配合物理疗法及支具应用等,可以减轻水肿,预防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及瘢痕挛缩,有利于尽快恢复手功能。

创面愈合后外用硅酮类药物联合弹力套综合抗疤痕,可较好的抑制疤痕增生,促进植皮区尽快软化,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外观,利于功能锻炼及手功能恢复。

因此,通过及时正确的手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使深Ⅱ度手烧伤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树良,廖镇江等.烧伤后24小时内对深Ⅱ度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24-26

[2]陈璧.深Ⅱ度创面治疗与愈合后的关系[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9-11

烧伤范文篇9

一、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男性131例,172只手;女性54例,70只手;年龄12~65岁,烧伤面积1%~35%。致伤原因:热液烧伤72例,火焰烧伤65例,电弧烧伤31例,化学烧伤12例,热压伤5例,单手128例,双手57例。

1.2治疗方法

1.2.1根据患者入院时创面情况、全身情况及患者自身要求,随机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1.2.2换药或换药后肉芽创面植皮(45例,58只手)创面予以清创后外用碘伏消毒,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换药,包扎时手指置于功能位,各指分开,指端外露,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直到创面愈合或创面形成肉芽后植皮治疗。

1.2.3削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66例,85只手)手术在伤后5天内进行,臂丛或全身麻醉,上臂绑止血带,滚轴刀削除创面坏死组织,气动取皮刀取合适大小中厚皮片移植于创面,0#丝线边缘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4天首次换药,7天开始功能锻炼。

1.2.4浅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74例,99只手)手术在伤后5天内进行,臂丛或全身麻醉,不绑止血带,手术刀与浅筋膜层切除创面坏死组织,保留完好的浅静脉,出血点电凝止血,气动取皮刀取合适大小中厚皮片移植于创面,0#丝线边缘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4天首次换药,7天开始功能锻炼。

1.2.5三组病例均根据全身情况及创面情况,选择抗感染、活血、患肢严格抬高、微波理疗等辅助治疗,后期予以弹力套及硅酮类药物等抗疤痕治疗手段。

二、结果

242只手治愈后随访观察,通过早期切痂植皮治疗患者皮片均成活良好,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功能及满意的外观,仅轻度线性疤痕增生。通过早期削痂植皮治疗患者大部分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及外观,四例因皮下积血或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导致植皮未能完全成活,通过二次植皮或换药最终创面痊愈,虽无明显功能障碍,但疤痕增生明显,部分患者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连接处形成“台阶”。通过换药治疗患者有16例后期因形成肉芽创面,创面不能自行愈合,通过后期植皮方治愈,大部分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疤痕增生,多数需通过后期整形才能完全或部分恢复功能。

三、讨论

手是人的劳动器官,且位于暴露部位。手深Ⅱ度烧伤治疗的目的,不仅是使创面愈合,外观恢复,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的恢复手功能。故治疗时需全面考虑,包括创面处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功能锻炼。

早期手术是取得良好愈后的关键。早期手术可以减轻创面感染,缓解组织水肿对手功能的影响,并可以缩短病程,尽早封闭创面,减少纤维化及瘢痕,所以深度手烧伤早期处理十分重要。

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根据创面情况、全身情况、手术时间及患者要求综合考虑。但笔者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浅切痂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术,可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充分止血,利于皮片成活,因尽力保留表浅静脉及皮下脂肪组织,仍可取得良好的外观。削痂植皮虽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外观及功能,但术中坏死组织的去除与术者经验有很大关系,容易出现清创不彻底,而且皮下易导致积血,影响皮片成活,往往术中为保证皮片成活率而对移植皮片进行打孔引流处理,这样势必会影响愈合后手外观。

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手烧伤的重要措施。鲁开化等分析了100例手烧伤畸形再次整形手术的原因,术后未真正指导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就是其中之一。功能锻炼可在确定植皮成活后尽早进行,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循序渐进,在被动及主动锻炼的同时配合物理疗法及支具应用等,可以减轻水肿,预防肌腱粘连,关节僵硬及瘢痕挛缩,有利于尽快恢复手功能。

创面愈合后外用硅酮类药物联合弹力套综合抗疤痕,可较好的抑制疤痕增生,促进植皮区尽快软化,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外观,利于功能锻炼及手功能恢复。

因此,通过及时正确的手术,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使深Ⅱ度手烧伤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树良,廖镇江等.烧伤后24小时内对深Ⅱ度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24-26

[2]陈璧.深Ⅱ度创面治疗与愈合后的关系[J].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9-11

烧伤范文篇10

压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压疮以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较为多见,本院肿瘤内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加红外线照射治疗Ⅱ期以上的压疮患者1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压疮患者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5~85岁(平均56岁),均为晚期肿瘤患者;2例合并Ⅱ型糖尿病;压疮面积最大10cm×8cm,最小2cm×2cm。其中3例为院内发生难免压疮,其余均为院外带入。将26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18处);压疮位于尾骶部13处、髋部3处、踝部2处;Ⅱ期压疮15处、Ⅲ期压疮3处;对照组12例(15处);压疮位于尾骶部10处、髋部4处、踝部1处;Ⅱ期压疮13处、Ⅲ期压疮2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压疮的部位、面积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患者均定时翻身,睡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润滑,避免过度干燥,保持病床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及时更换潮湿或被大小便污染的被褥,正确使用便器,增加患者营养,加强责任性,班班床头交接班,并按医嘱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两组患者疮面每天均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去除坏死组织,用5%PVP碘(聚维酮碘)消毒,红外线灯照射30min,经上述处理后,观察组将美宝湿润烧伤膏均匀涂于疮面,厚约1mm,外盖无菌敷料固定,涂药1次/4~6h;对照组用庆大霉素8万U加654-2针10mg的薄纱布覆盖疮面,加盖无菌敷料后用胶布固定。两组疗程均为10~14d。

1.3疗效评定治愈:创面渗出消失,结痂脱落,创口愈合;有效:渗出减少,有肉芽组织新生,创面缩小变浅;未愈:用药后创面无变化或加重;治愈、好转均视为有效[1]。

1.4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压疮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压疮治疗效果比较(处)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压疮是全身或局部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2],随着医院基础护理工作的加强和本院压疮预见性程序的应用,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是很多晚期肿瘤患者由于在院外缺乏良好的护理,压疮的发生仍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也给医护工作带来繁重的任务。

现阶段治疗压疮虽已有多种药物和方法,但是大多数基层医院由于压疮护理新型敷料难以到位,仍采用外科换药和使用抗生素为主,疮面愈合慢疗效差。本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取得较好的疗效。美宝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之功效[3]。美宝湿润烧伤膏能使疮面持续处于湿润状态,给创面创造良好生理湿润环境,换药时创面不易与敷料粘连而致出血,加速创面修复,缩短愈合时间,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还可增加创面局部营养,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改善细胞的血氧供应,改善局部微循环,保持湿润创面的肉芽颗粒,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4],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液化排除坏死组织的作用。

从本观察结果看,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但本资料观察病例数欠多,尚需积累更多病例观察。

【参考文献】

1于瑞花,兰胜才.复方五倍子治疗Ⅱ期以上压疮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3.

2崔焱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