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学生群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0:33:36

弱势学生群体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弱势学生;平等教育

党的十七大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前进的旗帜和道路,还为我们审视现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弱势群体教育至少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重视并加强弱势群体教育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提供更优的教育服务,应该是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民生体现。第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来说,要加强弱势群体教育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哪些人属于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弱势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们最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从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采取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改善他们的教育弱势处境。第三,从统筹兼顾的角度上来说,发展弱势群体教育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大背景。

尽管市南区属于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同样也存在教育的弱势群体,其中主要包括身体上有缺陷、学业上有困难、家庭经济有困难以及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关注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弱势群体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关注特殊教育,实现对残疾学生教育的“零拒绝”

市南区把特殊教育纳入城区建设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为每一位特殊儿童的生命奠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帮助残疾儿童少年自强自立”的教育宗旨;形成了“政府统筹,教育牵头,民政、残联、街道办事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特教工作体系;采取了“融教育、康复于一体”“分类施教、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实现了对残疾学生教育的“零拒绝”。

一是实施政府统筹主导。市南区把特教学校的发展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列入“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并制定发展规划,下发《发展特殊教育的实施意见》,每年政府都与区民政局、区残联等相关部门签订特教工作责任书。区政府先后投资150万元,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三江学校)办学条件。2007年在为残疾学生减免杂费、课本费、取暖费的基础上,又为所有在特教学校上学的市南区残疾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和免费校车。

二是规范管理、科学运作。市南区建立了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两级管理网络,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转学给予优先安排,每学期召开随班就读交流会;在教育教学上提出了“六优先”原则,即对残疾学生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作业、优先安排座位、优先联系家长、优先参与集体活动。三江学校是市南区唯一的一所智障特教学校。目前学校有学生53名,其中轻度智障占10%,中度智障占58%,重度智障占32%。学校在促进办学条件现代化、硬件设施配备标准化、实施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教育特色的挖掘和校园文化的培育。劳动教育、人文关怀让特教彰显独特魅力。学校也因此成为全国特殊教育的窗口学校,受到国家教育部特教处、中残联组联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是促进师资专业发展。市南区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建立“教师发展培训基地”,借助基地先后组织特教干部、教师参与培训。教体局还与青岛市的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医疗康复培训基地,定期派特教教师到医院进行学习,邀请医学专家深入学校指导康复训练。针对特教学校特色班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的现状,市南区还成立了由普校青年教师、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组成的教育义工队伍,为特教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教育策略研究。市南区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构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融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特教课程新体系。设立了常规课、大班课、走读课、助教课、单训课等,构建了“生活对话”“健疗艺疗”等校本课程,确立了十三个特教科研课题,编写了适合智障学生协调训练发展的康训七操。另外我区还努力将特教向两头延伸:一头是向职业教育延伸,成立了山东省弱智教育学校中第一个职业教育班,目前多名职业班毕业生已被企业聘用;另一头是向学前教育延伸,启动“阳光启迪”工程,2004年创办青岛市首家婴幼儿康教中心,目前已吸引了来自全市30多名孩子入园接受康复训练。

(二)关注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全面深化帮困助学工程

近年来,市南区加大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帮扶面,深化帮扶内涵,提高帮扶实效。

一是规范管理运行程序,落实一个“明”字。在局域层面,设立帮困助学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发现—建档—研究—帮扶”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建立数据库,突出帮扶工作的科学性和延续性。在学校层面,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帮扶工作,并在帮扶资源、帮扶制度、帮扶内容、帮扶效果等方面实施系统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地进行。

二是建立立体帮扶网络,体现一个“广”字。市南区确立了区、校、个人三位一体的帮扶机制。“区级帮扶”是建立“帮困助学基金”,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针对特殊学生的需求,统筹规划,实行分类帮扶。“学校帮扶”是学校根据本校特殊学生的类别和实际需求,加强帮扶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富有实效的帮扶活动,不断创新帮扶模式,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个人帮扶”是倡导全区广大干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帮困助学,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三是落实帮困助学行动,突出一个“实”字。市南区为特困学生建立了“帮困助学基金”和“帮困助学金”两项基金,在对特困生以及实际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学生减免课本费、本子费等基础上,每位学生再资助160元。另外,教体局坚持在每年春节、儿童节等节假日中,进行“温馨走访”;建立特困学生特长兴趣班。近三年全区近1500人次的困难学生享受资助和减免。

四是加强帮困助学策略研究,体现一个“深”字。市南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各学校建立了“帮困助学研究小组”,不仅以特困生、贫困生为对象开展研究,还以学困生、单亲学生等特殊需要学生为对象分类别进行策略研究,帮助和引导特殊需要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三)关注新市民子女教育,让“流动的花朵”尽享阳光

近年来市南区新市民子女越来越多,自2004年起,共接收新市民子女近两千名,分别安置在11所小学。市南区把新市民子女教育纳入政府范围,通过宏观协调、合理安排、全员吸纳,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享受“同城待遇”,体现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三项机制,为新市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市南区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为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另外,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包括全纳接收制度、全程跟踪制度、全面评价制度等。同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自2004年9月起对符合接收政策要求的新市民子女一律减免借读费。减免后,仅此一项教体局一学期就要投入12余万元。二是畅通就学绿色通道,为新市民子女家长提供便捷优质服务。重点开展了“四个一”活动。“一次大型咨询活动”是每年5月,教体局举办一场“新市民子女”就学咨询大集;“一部咨询热线”是开通入学咨询热线,并将电话号码在媒体公布;“一次培训活动”是每年召开新市民子女就学政策培训会,对招生政策、劳动合同、住房合同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一次学前普查”是坚持开学前到每位报名的学生家中做入户调查,为新市民子女入校后的教育做好铺垫。

三是一视同仁,面向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启动“温馨工程”。市南区推出“温馨报名”。招生前在各大媒体公布报名时间及办法,分东、西两片设置报名点,对每位前来报名的学生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另外,做好“温馨提示”。开学初学校将班额进行公示,为有入学意愿的家长做好提示。打造“温馨品牌”。针对新市民子女的特点和需求,市南区教体局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呵护。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市南区在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弱势学生成长的实践探索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我们还应当看到,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征程中,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新的思考、新的期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对促进教育公平,让弱势学生同享平等教育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使我区的加强弱势群体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招生人数不断萎缩,所招收学生越来越趋于中、重度残疾,对教师在医疗、康复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学生家庭的经济和教育状况偏低,特困和困难边缘家庭比例不断升高。

特殊教育学校缺乏特教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在职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缺乏特教心理和康复教学经验,成为阻碍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因特教学校的前身是普教学校,缺乏部分配套教育教学康复设施,目前已有的一些设备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和升级。

随着城区发展的加快,区域内新市民子女人数逐年增多,个别学校出现了班额过大现象,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一些外地转进的新市民子女,因地区学制不同,给教师的施教和个人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相对延长了学生转入新校的适应期和过渡期,有的直接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由于受家庭环境、条件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弱势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脱节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三大理念”

第一,树立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理念。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受教育的不平等。这种资源既是指办学设施、教育设施等硬件资源,也指包含教育理念、优质师资、教育文化等在内的软件资源。只有科学地规划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才能保障弱势学生充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真正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确保弱势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第二,树立尊重教育主体差异的理念。每个学生的个体特征、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成长需求不是完全相同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平等教育绝不是整齐划一式的教育,它是基于差异发展上的平等,是让每个孩子的潜力、智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平等。正视个体的差异,放弃对教育同质性的追求,既主张人人都受教育,又追求人人都受适切教育的观念和做法值得提倡和实施。

第三,树立有效补偿差距的理念。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这句话所体现的就是补偿原则。补偿原则应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这种做法是不平等的,但却是公平的。

(二)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注重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的结合。首先要加强政府统筹、做好整体规划。针对特殊教育、困难家庭学生教育、新市民子女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制定长远规划、分层次设立重点建设项目、分步骤促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如在发展特殊教育中,应在对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措施进行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特教资金的投入、加强校舍的改造、设备的完善,以及有计划地加快特教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从而提升特教的整体水平。其次是强调局部推进。要针对各类弱势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计划、分主次、有重点地推进弱势群体教育工作,如针对弱势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可加强对其特长和爱好的培养与研究;针对弱势学生习惯养成问题,可开展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探索和研究等。通过局部推进让市南优质教育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

二是注重内部提升与外部优化的结合。“内部提升”指弱势学生的接收学校,要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进程中,把提高对弱势学生的教育水平作为衡量办学的重要方面。着力在教育环境、管理制度、文化培育等方面体现对弱势教育的理念和认识、渗透对方法和策略的探索与研究。“外部优化”指不断优化促进学生成长的外部大环境。外部环境是学生发展成长的基本条件。经济、文化、教育、自然环境等因素决定着弱势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优化社会大环境应该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三是注重“输血教育”与“造血教育”的结合。“输血教育”是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齐抓共管,为弱势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更多更优的帮助,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呵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输血”。“造血教育”是以鼓励表扬、榜样示范、说服引导等方式启发弱势群体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努力开展以自主能力为核心的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塑造弱势学生的自信心,开发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这些孩子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三)加强“三项研究”

一是以学校为阵地的弱势群体教育研究。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针对弱势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根本需求,从教育方法、教学策略、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德育工作等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强对弱势群体教育的研究,以研究促实践、以研究求实效。

二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弱势群体教育研究。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的教育素质对弱势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和开展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学校应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对弱势群体家庭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理论支持,重视分析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特点,开展有效的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并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弱势学生;平等教育

党的十七大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前进的旗帜和道路,还为我们审视现状、解决问题、改进工作,不断推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弱势群体教育至少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第一,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重视并加强弱势群体教育是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提供更优的教育服务,应该是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民生体现。第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来说,要加强弱势群体教育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哪些人属于教育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弱势表现在什么地方,他们最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从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采取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改善他们的教育弱势处境。第三,从统筹兼顾的角度上来说,发展弱势群体教育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大背景。

尽管市南区属于经济发达城市的中心城区,同样也存在教育的弱势群体,其中主要包括身体上有缺陷、学业上有困难、家庭经济有困难以及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的学生。关注这些学生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区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弱势群体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关注特殊教育,实现对残疾学生教育的“零拒绝”

市南区把特殊教育纳入城区建设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为本、为每一位特殊儿童的生命奠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帮助残疾儿童少年自强自立”的教育宗旨;形成了“政府统筹,教育牵头,民政、残联、街道办事处、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特教工作体系;采取了“融教育、康复于一体”“分类施教、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实现了对残疾学生教育的“零拒绝”。

一是实施政府统筹主导。市南区把特教学校的发展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列入“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并制定发展规划,下发《发展特殊教育的实施意见》,每年政府都与区民政局、区残联等相关部门签订特教工作责任书。区政府先后投资150万元,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三江学校)办学条件。2007年在为残疾学生减免杂费、课本费、取暖费的基础上,又为所有在特教学校上学的市南区残疾学生提供了免费午餐和免费校车。

二是规范管理、科学运作。市南区建立了残疾学生随班就读两级管理网络,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转学给予优先安排,每学期召开随班就读交流会;在教育教学上提出了“六优先”原则,即对残疾学生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作业、优先安排座位、优先联系家长、优先参与集体活动。三江学校是市南区唯一的一所智障特教学校。目前学校有学生53名,其中轻度智障占10%,中度智障占58%,重度智障占32%。学校在促进办学条件现代化、硬件设施配备标准化、实施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更注重教育特色的挖掘和校园文化的培育。劳动教育、人文关怀让特教彰显独特魅力。学校也因此成为全国特殊教育的窗口学校,受到国家教育部特教处、中残联组联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是促进师资专业发展。市南区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建立“教师发展培训基地”,借助基地先后组织特教干部、教师参与培训。教体局还与青岛市的医疗机构联合建立医疗康复培训基地,定期派特教教师到医院进行学习,邀请医学专家深入学校指导康复训练。针对特教学校特色班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的现状,市南区还成立了由普校青年教师、大学生以及社会人士组成的教育义工队伍,为特教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教育策略研究。市南区加大课程的开发力度,构建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融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特教课程新体系。设立了常规课、大班课、走读课、助教课、单训课等,构建了“生活对话”“健疗艺疗”等校本课程,确立了十三个特教科研课题,编写了适合智障学生协调训练发展的康训七操。另外我区还努力将特教向两头延伸:一头是向职业教育延伸,成立了山东省弱智教育学校中第一个职业教育班,目前多名职业班毕业生已被企业聘用;另一头是向学前教育延伸,启动“阳光启迪”工程,2004年创办青岛市首家婴幼儿康教中心,目前已吸引了来自全市30多名孩子入园接受康复训练。

(二)关注困难家庭子女教育,全面深化帮困助学工程

近年来,市南区加大对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帮扶力度,进一步扩大帮扶面,深化帮扶内涵,提高帮扶实效。

一是规范管理运行程序,落实一个“明”字。在局域层面,设立帮困助学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发现—建档—研究—帮扶”的系统强化管理程序,建立数据库,突出帮扶工作的科学性和延续性。在学校层面,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帮扶工作,并在帮扶资源、帮扶制度、帮扶内容、帮扶效果等方面实施系统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确保帮扶工作有序地进行。

二是建立立体帮扶网络,体现一个“广”字。市南区确立了区、校、个人三位一体的帮扶机制。“区级帮扶”是建立“帮困助学基金”,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针对特殊学生的需求,统筹规划,实行分类帮扶。“学校帮扶”是学校根据本校特殊学生的类别和实际需求,加强帮扶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富有实效的帮扶活动,不断创新帮扶模式,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个人帮扶”是倡导全区广大干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帮困助学,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援助之手。

三是落实帮困助学行动,突出一个“实”字。市南区为特困学生建立了“帮困助学基金”和“帮困助学金”两项基金,在对特困生以及实际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学生减免课本费、本子费等基础上,每位学生再资助160元。另外,教体局坚持在每年春节、儿童节等节假日中,进行“温馨走访”;建立特困学生特长兴趣班。近三年全区近1500人次的困难学生享受资助和减免。

四是加强帮困助学策略研究,体现一个“深”字。市南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各学校建立了“帮困助学研究小组”,不仅以特困生、贫困生为对象开展研究,还以学困生、单亲学生等特殊需要学生为对象分类别进行策略研究,帮助和引导特殊需要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状态。

(三)关注新市民子女教育,让“流动的花朵”尽享阳光

近年来市南区新市民子女越来越多,自2004年起,共接收新市民子女近两千名,分别安置在11所小学。市南区把新市民子女教育纳入政府范围,通过宏观协调、合理安排、全员吸纳,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享受“同城待遇”,体现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三项机制,为新市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市南区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文件,为扎实做好此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另外,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包括全纳接收制度、全程跟踪制度、全面评价制度等。同时,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自2004年9月起对符合接收政策要求的新市民子女一律减免借读费。减免后,仅此一项教体局一学期就要投入12余万元。二是畅通就学绿色通道,为新市民子女家长提供便捷优质服务。重点开展了“四个一”活动。“一次大型咨询活动”是每年5月,教体局举办一场“新市民子女”就学咨询大集;“一部咨询热线”是开通入学咨询热线,并将电话号码在媒体公布;“一次培训活动”是每年召开新市民子女就学政策培训会,对招生政策、劳动合同、住房合同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一次学前普查”是坚持开学前到每位报名的学生家中做入户调查,为新市民子女入校后的教育做好铺垫。

三是一视同仁,面向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启动“温馨工程”。市南区推出“温馨报名”。招生前在各大媒体公布报名时间及办法,分东、西两片设置报名点,对每位前来报名的学生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另外,做好“温馨提示”。开学初学校将班额进行公示,为有入学意愿的家长做好提示。打造“温馨品牌”。针对新市民子女的特点和需求,市南区教体局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关心呵护。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市南区在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弱势学生成长的实践探索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我们还应当看到,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征程中,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发展有了新的定位、新的思考、新的期望。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对促进教育公平,让弱势学生同享平等教育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使我区的加强弱势群体教育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具体表现为:

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招生人数不断萎缩,所招收学生越来越趋于中、重度残疾,对教师在医疗、康复方面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学生家庭的经济和教育状况偏低,特困和困难边缘家庭比例不断升高。

特殊教育学校缺乏特教专业学校毕业的教师,在职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缺乏特教心理和康复教学经验,成为阻碍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因特教学校的前身是普教学校,缺乏部分配套教育教学康复设施,目前已有的一些设备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更新和升级。

随着城区发展的加快,区域内新市民子女人数逐年增多,个别学校出现了班额过大现象,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

一些外地转进的新市民子女,因地区学制不同,给教师的施教和个人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相对延长了学生转入新校的适应期和过渡期,有的直接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

由于受家庭环境、条件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弱势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脱节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弱势学生群体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树立“三大理念”

第一,树立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理念。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受教育的不平等。这种资源既是指办学设施、教育设施等硬件资源,也指包含教育理念、优质师资、教育文化等在内的软件资源。只有科学地规划教育格局,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才能保障弱势学生充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教育真正从起点公平到过程公平,确保弱势学生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第二,树立尊重教育主体差异的理念。每个学生的个体特征、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成长需求不是完全相同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倡导平等教育绝不是整齐划一式的教育,它是基于差异发展上的平等,是让每个孩子的潜力、智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平等。正视个体的差异,放弃对教育同质性的追求,既主张人人都受教育,又追求人人都受适切教育的观念和做法值得提倡和实施。

第三,树立有效补偿差距的理念。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这句话所体现的就是补偿原则。补偿原则应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这种做法是不平等的,但却是公平的。

(二)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注重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的结合。首先要加强政府统筹、做好整体规划。针对特殊教育、困难家庭学生教育、新市民子女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制定长远规划、分层次设立重点建设项目、分步骤促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如在发展特殊教育中,应在对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措施进行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特教资金的投入、加强校舍的改造、设备的完善,以及有计划地加快特教专业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从而提升特教的整体水平。其次是强调局部推进。要针对各类弱势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计划、分主次、有重点地推进弱势群体教育工作,如针对弱势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可加强对其特长和爱好的培养与研究;针对弱势学生习惯养成问题,可开展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探索和研究等。通过局部推进让市南优质教育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孩子。

二是注重内部提升与外部优化的结合。“内部提升”指弱势学生的接收学校,要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办学水平的进程中,把提高对弱势学生的教育水平作为衡量办学的重要方面。着力在教育环境、管理制度、文化培育等方面体现对弱势教育的理念和认识、渗透对方法和策略的探索与研究。“外部优化”指不断优化促进学生成长的外部大环境。外部环境是学生发展成长的基本条件。经济、文化、教育、自然环境等因素决定着弱势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和效益。关注弱势群体教育,优化社会大环境应该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三是注重“输血教育”与“造血教育”的结合。“输血教育”是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齐抓共管,为弱势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更多更优的帮助,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呵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输血”。“造血教育”是以鼓励表扬、榜样示范、说服引导等方式启发弱势群体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努力开展以自主能力为核心的自立、自强、自尊、自信教育,多角度、全方位塑造弱势学生的自信心,开发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这些孩子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奉献社会、服务他人。

(三)加强“三项研究”

一是以学校为阵地的弱势群体教育研究。坚持以学校为教育主阵地,针对弱势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根本需求,从教育方法、教学策略、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德育工作等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强对弱势群体教育的研究,以研究促实践、以研究求实效。

二是以家庭为主体的弱势群体教育研究。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的教育环境、家长的教育素质对弱势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和开展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学校应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对弱势群体家庭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理论支持,重视分析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特点,开展有效的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并形成科学完善的教育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3

我国大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得到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大学生体质方面的研究频频出现,成为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献资料显示,大量研究主要是针对正常学生群体,而有关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质方面的研究报道却依然少见。鉴于此,本研究在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既往病史、膳食与营养、生活规律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试图通过体育教学干预改善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及心理状况,从而使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有益改善,进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实现,使高校体育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就是指在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不及格(≤59分)的群体,其中不包括因病或残疾而免测的大学生。本研究以山西省高校为例,随机抽取了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8所高校体质测试不及格的在校大一、大二的8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并随机抽取太原理工大学被调查学生中的90名体质弱势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生60名,女生30名。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研究遵循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问卷设计的要求,参照同类型问卷设计的原则,设计了《山西省大学生体质弱势状况和影响因素调查表》,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复测试法进行信度检验,在第一次发放问卷20天后对部分学生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共20份问卷),两次填答问卷间的相关系数为0.84,证明可信性显著。同时,通过对同一学校不同学生对部分题目的回答以及对同一份问卷不同题目但内容大致相同问题的回答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调查可信度较高的结果。(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共向8所高校的调查对象发放800份,收回759份,回收率94.9%,有效问卷736份,有效率97.0%。其中男生为372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50.5%,女生364人,占有效调查人数的49.5%。

2.2.2专家咨询法

走访了山西省体质健康研究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向他们了解了体质测试以及监控状况、指标选取、参加测试人员的培训等问题。

2.2.3分析法

通过对山西省8所高校在校体质弱势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该类群体在膳食与营养、生活规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体育教学干预后的实验班进行了干预前后的深入分析。

2.2.4实验法

随机抽取太原理工大学被调查体质弱势群体中的90名大学生分成3个实验班,其中男生两个班,女生一个班,每班30人。对其进行体育教学干预,为期一学年。

2.2.5测量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了8项指标实验前后的测试。身体形态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身体机能指标包括血压、脉搏、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包括50米、800米(女)、1000米(男)、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台阶试验、跳绳、握力。使用的器材为各校学生体质监测的检测器材,该套器材完全符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要求。

2.2.6数理统计法

本论文的数据来源于2011年山西省教育厅《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信息中心的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5.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3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基本情况

3.1身高标准体重指数

调查数据显示,在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轻体重率为36.46%,超重率为29.20%,标准体重的学生仅有三分之一。而该群体中男生超重率为47.40%,轻体重率为29.63%;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超重率为10.99%,轻体重率为43.28%。可以看出,该群体大学生身体形态异常是导致体质测试不及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身体形态方面表现出的明显性别差异同样值得深入思考。

3.2既往病史状况

问卷调查数据表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大部分无病史,男女生平均率达到80.97%,但也有19.07%的学生有患病史,病种多样,病因复杂。在调查中了解到,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或现在患病,但他们为了避免保健课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加入到体质状况正常的学生当中上课。比如,一部分学生患有腰椎椎间盘突出慢性病,病情基本不影响小负荷和正常负荷的体育课和日常的身体锻炼,但有针对性的腰背肌力量、柔韧、协调素质练习则会受到很大限制,进而影响到整个身体素质的发展。据了解,类似这样的学生为数还不少,这部分学生的既往病史成为其体质测试不及格的原因之一。

3.3膳食与营养情况

营养不良会使人精神不振、乏力,营养过剩则会引起许多慢性病,导致肥胖等问题,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直接影响高校学生身体质量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膳食与营养方面的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在饮食的选择上以口味喜好作为标准,占64.62%,注重营养搭配的仅占11.11%,由此可以得出,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在膳食营养搭配方面存在严重误区。从体质弱势群体饱餐情况来看,有时吃不饱的女大学生竟占到24.46%,而对应项的男生仅占0.27%。通过与该群体女生的交谈与调查了解到,女大学生吃不饱的原因是多数女生想要通过节食来达到减肥、瘦身目标。另外,吃得很饱的该群体男生达到22.63%,对应项的女生仅占0.38%,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个结果正好与上述BMI指数男女生超体重率和轻体重率存在的性别差异相一致。

3.4生活规律情况

《黄帝内经•素问篇》有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劳而不疲”。而“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正是我们今天所讲规律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养生之道。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进行的生活规律方面的调查表明,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经常不吃早餐的人数达到20.40%,每天坚持吃的仅仅为18.08%。众所周知,吃早餐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科学早餐要求早餐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好,营养摄入要均衡。上述情况反映出该群体大学生普遍对早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其中男生不吃早餐人数居多,比女生高10.24%,这可能与这部分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有直接关系。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男生普遍晚上休息时间比较晚,24点以后睡觉很正常,宿舍内的电脑作业、游戏等是影响他们睡觉晚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这些学生为了早晨的贪睡而舍去吃早餐的时间。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中有相当部分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而且比较严重[3-5]。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学生仅占26.41%,而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达到69.33%,尤其是男生,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的达到71.71%。经常熬夜(睡眠在5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9.67%。研究进一步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课余大部分时间安排情况进行的调查发现,从事网上游戏活动的男生达到34.12%,也就是说,三分之一以上的男生将课余大部分时间用在网络游戏上。这个数据进一步支持了男生中有71.71%的学生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下及10.21%的学生经常熬夜(睡眠在5小时以下)的结果,也证实了为什么有25.52%的男生经常不吃早餐,不是不愿意吃或真的对早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而是沉迷于网络引起的睡眠不足导致无法按时吃早餐,日久成习。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但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6-8]。从调查中还发现,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课余参加体育锻炼的仅占51.48%,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兴趣、无人指导、没有锻炼环境、由于自身状况不懂得如何锻炼、性格内向等。从以上分析来看,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大部分生活不规律,不吃早餐,睡眠不足,课余不参与体育锻炼,尤其有一部分同学熬夜,迷恋于网络和游戏,男生抽烟喝酒现象比较严重,可谓是“食饮无节,起居无常,以忘为常,故精气耗散,形神疲惫”,对体质健康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是造成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4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

4.1体育教学干预方案设计与实施

针对这一特殊群体,体育教学干预采用了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内主要采用独立授课,即把这一特殊群体分成3个实验班,其中2个男生班,1个女生班,每班分别单独授课。为他们单独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为期1学年(36周,每周5次,每次90min),其中实践课30周,健康知识讲座6周(均在每学期第一周和最后两周进行)。课余锻炼采用健身运动处方的形式进行(36周,每周5次,每次60min)。

4.1.1课内采取独立授课

(1)内容的确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慢跑、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剑)、游戏等,在课前课后根据体质弱势群体学生所呈现的肺活量、下肢力量、有氧耐力及柔韧性较差和肥胖的体质特征,采取柔韧性练习、耐力跑练习、下肢力量练习等运动方式,加强素质练习,内容包括韧带牵拉、单杆悬垂/斜身引体(女)、俯卧撑/立卧撑(男)、耐力跑。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重点进行韧带牵拉练习,在体育课最后30min安排俯卧撑/立卧撑练习(男)、单杆悬垂/斜身引体(女)、单/双腿跳跃练习和耐力跑练习等。健康知识讲座的主要内容有科学运动的特点及其方法,健身运动处方的运用与制定,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各种疾病如何进行预防与康复,如何科学控制体重等。主要目的通过健康知识讲座,让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认识到运动是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的主要途径;了解各种运动的特点及其方法;科学了解自己身体状况,了解各种疾病的病因、预防和康复;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树立参加体育锻炼的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及其如何进行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设定靶心率达到75%最大心率的强度是一个运动阈值。由于运动训练强度太小,所以,较低心率的运动不能提高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ACSM(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运动训练强度大小的典型运动模式为:每周3~5次,每次20min~60min,采用50%~80%最大吸氧量(或60%~90%最大心率)的强度进行,可提高心肺功能。因此,根据这一特殊群体的情况,靶心率适宜范围为50%~80%HRmax,其中HRmax=220-平均年龄。如俯卧撑/立卧撑(男)、单杠悬垂/斜身引体(女)、单/双脚跳跃各2组,组间间歇以心率恢复到120次/min为标准,开始下一组练习;1200~1600m耐力跑为110~130s/400m[2]。强度监控心率的控制是监控锻炼质量的重要方式。(1)选取若干班里运动成绩中等的男、女学生,测试并记录被试在每组练习结束后的即时心率;(2)运用RPE表[3],记录被试每组练习结束即刻及整个干预过程中的主观体力感觉;(3)由所选择的中等运动成绩男、女被试学生自测并记录次日晨起时的1min基础脉搏。以此作为课内运动强度与课外健身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之一。运动频率上课时间均为每周5次,每次90min,其中,前60min为体育课正常教学内容,后30min为加强素质的练习,即90min活动时间中达靶心率的运动时间为30min/节。

4.1.2课余采用健身运动处方教学

“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是一个循环反复的工程,一个融可行性、科学性、趣味性、实效性、安全性于一体的工程,是一个增强个体自觉锻炼身体意识的工程[4]。“健身运动处方”教学的特点是以个体学生客观存在的体质问题为依据,其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设计和制定均建立在分析评价个体体质状况测试基础之上,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性别、身心特点、场地、气候等多种因素为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制定针对性的练习内容、运动强度、频率。健身运动处方是在完全动态的情况下实施的,需要经常做一些测试和评价工作,以及时对处方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其效果不断地进行监督以便更新内容,以得到个体身体练习长期和短期的锻炼效益。(1)内容的确定运动内容是以有氧耐力运动项目为主,如球类、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登山等,辅助以柔韧性练习和力量性运动,如静力伸展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2)运动强度及频率健身运动处方教学过程中运动心率应达到最大心率的60%-85%,运动频率5次/周。每次总运动时间为30min-60min,其中运动主项维持靶心率至少持续10min以上。每次运动都应包括练前的准备活动和练后的整理活动。柔韧性练习在每次准备活动当中进行,力量练习可在准备活动后进行。如进行负重肌肉练习,一般可用本人最大力量负荷的40%-60%或8~12RM(最大重复重量)进行,每次3组,每组练习3次,隔天进行[6]。(3)强度监控课外健身运动处方的实施主要由课题组指派一位了解运动干预计划及要求的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同时,每个班指定一位同学担任组长,主要负责监督其他同学课余完成锻炼的进展情况与监控运动强度,并做记录。(4)注意事项有既往病史的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因无人指导几乎不参加体育活动,导致运动不足,体质下滑。我们针对这部分大学生做到4周一体检,发现问题马上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而全面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健康情况。(5)健身运动处方实施程序为每位学生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时,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系统的检查与测试,获得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所必须的全面资料,这样制定的运动处方内容、强度、频率才能切实符合个人的身体条件,锻炼的效果才会最佳。第一步: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测试、调查了解学生体质状况、运动爱好及运动历程,对学生做出整体评价。第二步:依据健身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以及强度监控的数据),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安排练习计划。第三步:预实施健身运动处方,跟踪,并做记录;同时,根据学生反应以及强度监控的数据,对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修改和微调。第四步:实施健身运动处方。

4.2体育教学干预结果分析

4.2.1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干预后,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得分较干预前具有显著性差异。从性别角度看,教学干预对改善男生的身高体重指数具有显著性意义,对女生而言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弱势群体中男生肥胖学生多,通过36周的体育教学干预使得这部分学生的体重有明显下降,而女生轻体重学生较多,虽然教学干预对增长女生体重有作用,但由于女生“以瘦为美”的审美意识促使她们注重节食控制体重的增长,因此出现了体育教学干预后身高标准体重男生差异显著,女生差异不显著。

4.2.2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表3和表4表明,体育教学干预后,男生和女生的脉搏和肺活量较干预前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学干预对改善学生的血压没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脏每博输出量的大小,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体育教学干预的手段主要是独立授课和健身运动处方,在练习内容的设置上重点服务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环境有积极作用,但练习内容和方法对学生气息训练不够,再加上干预时间较短,对血管环境的作用不明显,自然对血压的改善效果一般。教学干预方法通过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训练,加强了弱势群体学生的心脏泵血功能和肺呼吸的最大通气能力,使得弱势群体学生相对较高的脉搏出现明显下降,较低的肺活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4.2.3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表5的数据表明,体育教学干预后,学生身体素质总得分较干预前具有显著性差异。除了握力体重指数有性别差异,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性别上的一致性。分析原因,教学干预对改善女生的手臂肌肉力量效果一般,而从人们的生活技能和需求看,男生的手臂肌肉力量就比女生大,因此日常锻炼也会出现女生比男生手臂力量小,另外男生体重下降也是导致干预后男生握力指数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主要原因。表6表明,除握力指标外,其他指标在教学干预前后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也表现出一致性。说明通过体育教学干预,体质弱势学生体质测试不及格率高的趋势出现了明显下降,干预对改善体质弱势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有显著作用。

4.2.4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7的数据表明,干预后体质弱势学生的测试因子均值和阳性数均低于干预前的水平,其中躯体化、人际、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强迫、偏执、精神疾病因子虽有差异,却不具有显著性。这与体育教学干预手段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运动处方和健身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干预,使得体质弱势学生对健身运动功能的理解和吸收有积极意义,长期坚持健身运动练习,可使学生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善心理品质,故而“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明显降低。此外,对体质弱势学生的干预,注重“运动体验”和“量力而动”的引导,强调与人、与环境、与自己和谐相处,因此在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相处、安全感方面也有很大改善。“人际”、“敌对”、“恐怖”因子明显降低[9,10]。

5结论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4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好像都离我们好远,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直到在前不久看到了一则报道:按照国际标准,我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型社会。才发现我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而在2004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65岁以上的老人96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7.6%。进一步超过了老年型的标准,呈现了老人基数大,地区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的特点。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也和全国一样,现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全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20多万,并在以年均3.34%的速度增长。一些资料显示,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而实际入住率只有0.86%。可见,为保障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合现状的养老方式,是亟待解决的。

在为期三十天的假期中,我先后来到了乌鲁木齐市的几所老年公寓,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病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市和水磨沟区的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向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与老人进行访谈,进行资料整理等方式对家乡养老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的枢纽,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全市现辖7区1县,拥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49个民族。总人口208.2万人,是个远离内地其他城市的大城市。

它的发展与中国其他大城市不同,受到了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人口、宗教等因素的制约。相较于内地其他相同规模的大城市,我的家乡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家乡在发展,在变化。新一代的人口开始进入老龄化。其独立消费的能力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固守“能吃饱穿暖就行”的消费观念。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健康和娱乐支出更多的费用。老年市场的服务需求也将随之不断的增大,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开发潜力巨大。此次回乡调查,通过走访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家乡的老龄产业服务与开发远远落后于市场的要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以养老院的发现现状来说,就有以下几方面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一:养老服务机构单一,不能满足大众需求。

一个有着20多万老龄人口的城市里,只有19家养老院,且鱼龙混杂。民政局公布的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的年检结果显示,其中只有16家机构被认定为养老“正规军”。公办企业两家,公办民营机构四家,其余为民办机构。按照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计算,这些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入住的需求,有大量的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先现今都找不到合适的住所,这样的现象数见不鲜。

二:老年公寓分布不合理,民营机构举步维艰。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新疆民政厅老年公寓,在那里。我看到了全院近一百多张床位几乎全部都有人住。在这里,我从一位姓张的老人那里知道:张爷爷已经73岁高龄了,前几年张爷爷的老伴离开了人世,而家里也什么人也没有。所以,就入住了养老院。可是,在住之前,光是等床位,就足足等了三个月。随后,我向院里的负责人了解情况,童主任告诉我,现在全院的136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而在2006年来报道的老人已经超过了200多人。许多老人还在不同的地方等着入住。与此相比的位于市郊安宁渠的一所民营老年公寓,在那里的50多个床位只住了8个老人。经过一些资料的显示,由于历史原因,乌鲁木齐市老年公寓分布不合理,老城区养老设施需求量大,而养老公寓少。偏远城区需求量小,而新建老年公寓多。一些民办公寓由于建在离市中心较偏远的地方,社会认知度较差,交通不便,影响了老人入住。而在市里,民办养老机构并不能在房屋建设、用地、征税以及天然气、煤气、暖气费等相关费用上有太多的优惠政策。其次,在和一些老人及家属的交谈过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公办养老院比较正规,收费合理,入住放心。”对民办公寓还有戒备的心理,所以,他们宁愿在家等公办公寓的床位也不愿意入住民办的养老机构。加之,一些民办公寓的收费并不合理,影响了老人们的入住积极性。由于民办老年公寓入住条件低,投资大,大多负载累累,经营举步维艰。

三:针对老人的医疗服务机构较少,护理条件令人忧。

在上网看相关资料的同时,这样的一所养老院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位于我家所在区域的爱心老年偏瘫护理中心。它主要以生活困难、无人照顾的偏瘫老人为服务对象,整个公寓都是为老人的生活起居而精心建造,有专门的轮椅通道,由于一些原因,我没有身临其境去感知,通过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一所兼有医疗服务的机构受到了公众的青睐。与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病医院做护士的小姨的聊天中,我读到了一些信息另一方面的意义。就医难、看病贵是现在公众多普遍反映的问题。那么,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的医疗费用将成为家庭的大包袱。一个很简单的事例,现在,许多大的医院都不再使用尿布,而是改用了一次性的尿片。这样,无疑增加了看病的成本。因此,在我小姨所在的医院,许多病人家属都表示,对于医院这样的举措,他们不能接受,特别是一些医院里的常驻户更是有苦难言,唯有联系一些具有医疗条件的养老院。减小家庭的经济负担。而无奈,市里具有医疗条件的养老院少得可怜且常年爆满。这样的状况,医院里同样有难言之隐。护工的常年缺失,加剧了护理的难度。而作为公共事业及健康事业的人力资本保障,国内现今的护理人员培养还处在摸索的阶段,其次,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对于护理人员这个职位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学历低、薪酬少,劳动量大,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专业护理人员的严重缺少也阻碍了养老院构筑医疗体系的进程。就我看来。除了人力资本,设施、地理环境、资金等方面的因素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毕竟,具有福利性质的医疗机构不是如此容易就能发展起来的。

政府意识到了这些方面的问题,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促进并保障着我市养老服务也的发展。**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转发自治区老龄委办公室和自治区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新政办发〔**〕157号中指出,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认真落实国家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有关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思路,鼓励全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5

【论文摘要】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已占踞半壁江山,高职学院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弱势学生群体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酿成恶性事件,了解心理危机的表现,挖掘心理危机的根源,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和途径,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

一、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危机现状

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是指学生自身应对挫折的心理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主要包括7大类学生:1.家境贫困者;2.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3.人格有明显缺陷者;4.有强烈的罪恶感或不安全感者;5.单亲家庭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看不到“出路”者;6.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7.性格内向者。2005年媒体报导了116起中国大学生自杀事件,高校接连发生大学生由于心理异常等原因而发生的伤人、杀人或自杀的严重事件,教训十分惨痛。据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2006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2006年10月,笔者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本院5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生活中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立即反应阶段: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完全反应阶段: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当心理弱势的学生群体突遇上述突发的挫折事件时心理承受力弱而可能引发危机出现。

二、心理弱势学生群体产生危机的原因

目前,引起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要考试失败等。如失恋可引起严重的痛苦和愤懑情绪,有的可能采取自杀行动,或者把爱变成恨,采取攻击行为,攻击恋爱对象或所谓的第三者;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的考试失败也可能引起痛苦的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退缩、不愿与人接触,严重者也可能采取自杀行动。具体来讲:(1)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者;(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者;(3)个人感情受挫者;(4)人际关系失调者;(5)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者;(6)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者;(7)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8)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9)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者;(10)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者。

三、心理弱势学生群体产生危机的根源

高职学院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是非常复杂的,既有个体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有与学校教育、社会、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1.自我价值取向的单一化。人格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及行为系统中,起核心、支配作用的是个体的价值观念,而基础教育阶段则是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之下,有很多学生都把学习成绩看作是评判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之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忽略了自己在素质、特长和能力等方面优势的发挥及培养。考上大学后,一旦发现自己在学习上不如别人、一向引以为自豪的“资本”不复存在,又没有意识到通过发掘自己在素质、特长和能力等方面优势加以弥补,此时很容易导致自我认知的偏差,引发心理危机。

2.心理求助方式的片面化。心理求助是指当个体遇到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帮助以解决困扰和痛苦的过程。有关研究发现,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都是先力图自己解决,然后才求助,同时大学生对于心理求助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心理问题解决的理念。笔者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发现,虽然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在理念上持肯定态度,但当自己面临心理困惑时,出于不愿暴露隐私或害怕被贴上“精神病人”标签等方面的顾虑,往往对心理咨询持否定态度,不愿寻求心理咨询、不愿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他们往往更崇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正是由于心理求助方式的片面化,致使长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则很可能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3.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大学生要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则需要有一个来自于亲人、同学、朋友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系统。的心理比较闭锁、不善于同别人交流,他们从来不说自己不好的地方,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向别人说,有什么事都自己承担,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缺乏一个有力的心理支持系统,又不愿意寻求专业帮助,当其面临心理问题时则有可能长时问走不出心理困境,产生心理危机。四、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预防危机干预措施

由于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大力开展预防性心理危机干预是减少高职学院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主要措施。

1.大力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利用网络、报纸、板报、海报、广播、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使心理弱势学生群体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树立“有心理困惑时寻求专业帮助是很正常和非常明智”的观念。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和全人教育,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承担起生命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实现大学生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一体化的全面提升,真正培养高质量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预防措施。

2.构建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3.建立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心理档案并及早干预。具体来讲,就是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初即通过心理普查和相关调查,及早发现心理问题学生和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心理档案,对心理弱势学生群体中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应逐一访谈,并根据访谈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心理干预。此外,还应定期对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培训,使他们具备初步的识别心理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及时了解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一旦发现特殊情况应及时与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联系,由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工作中的漏洞。

4.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高校应通过各科教学渗透、“两课”教学、班主任工作、大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生活、各种体育活动等途径,全面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优化校园环境,强化育人意识,真正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工作新态势,使心理弱势学生群体在处处、时时、事事中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以有效预防心理弱势学生群体的心理危机发生。

【参考文献】

[1]叶云明.大学生危机干预策略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6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身体、心理、环境适应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具体说来,这部分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经济拮据型。主要是指贫困生。他们交不起学费,生活十分困难,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这部分人当中有的表现得更努力、积极,主动去争取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减轻经济负担,化压力为动力,变弱势为均势甚至优势;有的则经常生活在焦虑、自卑之中,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表现不积极,性格孤僻,学习上投入不足,成绩不好,拿不到奖学金等甚至考试还不及格。后者由于经常得不到“实质”上的关心,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问题严重时容易走极端,如偷盗、自杀、辍学等。

二是生理缺陷型。主要指身体残疾、有缺陷、体弱多病的学生。这部分人在学生当中占的比例不大,但其弱势不可忽视。他们当中有的对自己的长相、体重极不满意,有的身材比较矮小,身体局部畸形或残疾,有时受到同学的挖苦嘲讽,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大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表现得比较自卑、忧郁,总是担心自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和伤害,做起事来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三是心理脆弱型。这部分学生心理素质差,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打击,经受不起较大的挫折和失败,对周围事物很敏感,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同,一旦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往往表现得比较忧郁、失落、悲伤、精神压抑,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形成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走极端。轰动全国的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心理畸形导致的极端行为。

四是胸无大志型。这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缺乏进取精神,很少考虑自己的将来和发展,放任自流,自我约束力差。有的经常逃课,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吧、录相室、电游室、桌球室、歌厅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学无术,经常有多门课程补考甚至重修。他们不仅不关心自己周围发生的事,对自己的事也漠不关心。有的违反校规校纪,经常晚归、夜不归宿甚至在校外租房。有的经教育后仍屡教不改,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老师与家长共同做工作都无济于事。

五是交际自闭型。这部分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懦弱,缺乏基本的交际技能,在交际中处于被动地位,有心事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甚至自己的家人进行沟通。有的缺乏集体意识,经常离群索居,独来独往,交际范围狭窄,将自己自我封闭,缺少人们的关心。有的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或者不敢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有的不能主动去适应新环境,遇到挫折或打击就自我逃避,沉默寡言,一个人承受各种压力,常常将自己的各种想法、打算闷在心里。

六是基础薄弱型。有的来自教育基础相对薄弱的省份,有的来自教育基础好的城市,进入大学时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压力大,学习上非常吃力,加之不够努力,时不时有补考甚至重修,大多难以通过英语四级;也有的原先学习基础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里不思进取,成绩一落千丈,一蹶不振,由学习上的优势转化为弱势。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探析

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家庭的原因。这其中又包括经济、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原因。有的来自老少边穷、农村地区,有的父母是下岗职工,收入微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的教育方式不当,对小孩过于宠爱、纵容,对其成长大包大揽,导致小孩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很少花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有的家庭经常闹矛盾,父母婚姻不和,有的甚至是单亲家庭,与子女交流不够,导致小孩性格孤僻、自卑,产生消极、厌世情绪,给他们的成长蒙上一层阴影;有的家庭对小孩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给小孩的正常成长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使得他们产生反抗、抵触情绪。

2、社会的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逐步完善,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对部分下岗职工、残疾人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不够,导致贫富悬殊过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子女求学、成长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逐渐侵入校园,学生的各种观念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他们常常表现得有悖于常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许多学生不得不面临着就业、竞争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严峻挑战;独身子女的增加使得他们依赖性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缺乏。

3、学校的原因。应该说,许多高校对弱势群体还是给予了充分重视,但收效却并不明显。有的对弱势群体的危害及其社会影响认识不够,“重视”停留在表面,配套措施不完善;有的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方法陈旧,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堵不疏,不注意社会变革时期弱势群体的新特点和具体情况,没有分类教育的措施,常常“一锅煮”,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的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挫折意识、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和培训,使得弱势群体学生在交际、竞争、就业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有的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稳定,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教书与育人被割裂开来,对学生关心、引导得少,有的弱势群体在同学中受到歧视;有的不重视跟学生家长的及时沟通,常常是学生出了大问题后才与家长进行交流,工作严重滞后,缺乏主动性。

4、学生自身的原因。从前述六种弱势群体类型来看,在当前高校,一些学生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价值缺失现象,学习动力不足;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自身的弱势,不注意将自己的弱势转化为优势,背上各种各样的思想包袱;有的学生自我定位高,个性要强,功利思想严重,遇到挫折就情绪失控,而不是分析客观原因,找对策,导致心结越来越多;有的道德观念、纪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适应环境能力差;有的学生心灵空虚,经常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中,产生了厌学甚至厌世情绪,较少与他人交往,集体意识差;有的面对家庭、社会、学习、就业的压力无所适从,压抑、苦闷、悲观、无助情绪潜滋暗长。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加强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由于弱势群体的特点,在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有针对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也要有符合弱势群体特点的针对性的举措,结合他们的实情,注重工作的实效。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我们认为:

1、工作思路上要体现创新,构建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干部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社会要关心弱势群体,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帮扶,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良好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给弱势群体创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空间;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台帮扶弱势群体的办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学生弱势群体的成长;所有老师都应该本着“一切为了服务学生,一切为了培养学生”的原则,在教学、管理、思想教育中对弱势群体给予实质性的帮助和关怀,真正努力做到“有教无类”;注重辅导员老师与学生家长、学生干部三者间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发挥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

2、工作途径上要保持顺畅,搭好网络教育、文化活动、个体教育三个平台。弱势群体往往与人交流较少,他们更愿意通过虚拟网络来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网络教育中,要做到网前、网中和网后教育相结合,主动搭好网络教育平台,使他们愿意与人进行交流;要构建区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将不同学校的弱势群体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实行资源共享。在文化活动中,要注意结合弱势群体的特点,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愿意打开心扉,在锻炼中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在个体教育中,既要体现政策导向,也要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愿意真诚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真正从教育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从而逐步削减弱或消除弱势。

3、工作态度上要注重务实,树立政治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要从人才强国战略、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来做好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不能认为对这个群体的教育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可重可轻,可粗可细;要对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不仅对他们当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跟踪并且准确预见他们当中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要把学生当作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并针对弱势群体的特点,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热情地为他们服好务,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关怀,一种包容;要对社会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也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责任化作切实的行动。

4、工作原则上要用心育人,做到关心、爱心、细心、耐心。弱势群体比其他大学生更需要关心、支持、认同、帮助。在工作中首先要充满爱心,做到“精诚所至”,用真情去打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他人的温暖;在有爱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的言谈举止,从话语和行为中细心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由于心理等各方面原因,在做思想工作时,可能会遇到弱势群体的抵触、冷淡,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自己的言语是否考虑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从而加以改进,用良好的耐心去交流、沟通、说服,跨越交流障碍,达到“金石为开”的教育目的。

5、工作方法上要保持灵活,体现工作的主动性、目的的针对性、方法的系统性、手段的多样性、结果的实效性。在工作主动性方面,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主动与学生交流而不是等学生找上门来;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思考,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做一个救火队员;在目的针对性方面,要围绕“如何使他们走出弱势,将弱变强”、“如何提高他们的生存竞争力”下功夫,实行分类目标管理;在方法系统性方面,要多种方法并用,如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等;在手段多样性上,要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输血与造血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整体教育与分层次教育相结合,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在结果的实效性方面,要因材施教,要分层分类采取措施,最终使弱势群体在教育过程中,从自省走向自立,从自信走向自强。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现状及消极影响

1.经济弱势群体经济压力大,易自卑失落。大学生经济“弱势”群体,即所谓高校贫困学生。大部分贫困生生活费和学费的压力比较大,在理性消费、节俭开支的状况下更多的是捉襟见肘。但有时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经常穿名牌服装、不断购买和变换越来越贵的手机和电脑,贫困生容易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2.身心弱势群体敏感脆弱,易诱发诸多心理疾病。身体残疾大学生自尊心、自卑感较强。心理“弱势”引发的各种危机更是层出不穷,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大学时期的压力来自学业、就业及感情等诸多方面,高校学生由于心理危机走上极端的案例也很多。3.地位弱势群体适应能力不强,易患得患失。大学生地位“弱势”群体指由于学习知识、专业技能其他素质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在参加各类比赛,例如体育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社团活动比赛等方面没有突出表现,和同学们相处不容易。他们受到的关注度较弱,在获得各种奖项和担任班干部方面竞争力都不大。这些学生常常存在失落感,自信心严重缺乏,导致他们的能力难以施展。他们不善于参加集体活动,做事又容易盲目从众。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心理健康,促使其自我教育。首先,父母应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成长。交不起学费、住宿费的经济弱势群体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强,缺乏自信,不能正确看待困难,情绪消沉。作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带来的心理变化。其次,大力倡导“教育关怀”的理念。经济、心理、生理弱势大学生,有的人自尊心极强,拒绝他人帮助;有的人依赖性太强,自己不愿做一点努力;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要求教育工作者通过典型案例的宣讲,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方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充实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1)注重诚实守信教育。个别学生造假、骗贷,不及时还贷等行为都是失去诚信的行为。诚实守信是弱势群体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建立诚信档案,或者建立规范的诚信评价体系。在奖励方面要倾向于重诚信、守承诺的大学生。(2)进行挫折教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可能遇到挫折和困难,一方面,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克服浮躁紧张的心理状态,用挫折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创建一个逼真的环境让他们进行心理训练,从而锻炼其抵抗挫折的能力。(3)推进创业教育。首先,要激励和发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兴趣、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其次,要指导他们认真选择创业形式、创业项目,制定科学、规范、合理的创业计划书,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地参加校级、省级、甚至全国的创业计划大赛,既锻炼了创业能力,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4)感恩教育。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弱势群体大学生学会感恩,一是感恩父母,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要感恩父母给予了生命。二是对救助者的感恩。在自己经济状况好的时候能够主动帮助他人。三是对生活的感恩。只有对生活持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保持对生命与生活的激情。(5)成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弱势群体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一是自我设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劣势、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设计一个合理职业发展目标。二是自我行动。走上社会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岗位的要求灵活地调整目标。三是自我约束。自我约束包括检验、控制、纠偏等环节,并以此来约束自己,以保证具体目标的实现。4.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用心去关爱弱势群体大学生,走到他们中间,深入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教学能力。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激发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指导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三要不断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新的教育方法,为弱势群体大学生提供更大的帮助。

作者:曾昆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教育管理

一、问题提出

“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困难和不利境地的劳动者。2002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九届人大五次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弱势群体”,[1]从而使得这一概念非常流行。高校中也存在这样的群体:他们经济条件差,会因消费水平低而感到自卑,又为避免尴尬和节约开支,主动回避一些社交活动。相比于那些经济充裕、自如参与社交的同学,这类大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被称为大学生弱势群体。[2]传统的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因经济方面的弱势,从而处于不利境地的大学生群体。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已基本形成“奖、助、勤、贷、补、减、免”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学生奖助政策体系,并考虑学生就读地区的消费情况,已能够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再辅以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解困措施,可以说在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有力帮扶下,从经济角度看高校不存在经济困难群体。自2002年以来,国内研究者对弱势群体的问题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虽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但均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共同特征进行了客观分析,尝试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帮扶措施,但仍存在不足:1.过于侧重经济层面的帮扶。事实上,经济层面的帮扶。只能解决弱势群体的经济问题,无法在学习、生活、社会竞争、机会获得等方面有效改善其弱势地位。2.教育措施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未能有效把握弱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使得教育措施仅停留在表层,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在对弱势学生进行帮扶的具体工作中,教育者及社会为了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更愿意关注那些成绩优异而在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同时在面对因心理或思想认识问题而处于弱势状态的学生时,会因不具有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使教育沟通过程缺乏有效性,产生“做了大量工作,但收效甚微”的不平衡心理,因而对这部分弱势群体丧失耐心和爱心。因此,与传统弱势群体相比,本研究的目标群体定位于那些因能力素养不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及应对方式消极等而在社会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同时由于现有教育载体设计不完善,导致教育资源未能覆盖到的学生群体。在教育实际工作中,非传统弱势群体的存在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首先,弱势学生自身的发展受限,并对周围同学的成长成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3]因此,本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第一,着重分析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共同特征和心理规律,帮助一线学生工作者深入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行为规律。第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改善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弱势状态,探讨具有操作性强、切实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措施。

二、群体特征及教育管理工作分析

(一)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特征分析。1.能力素养不足。能力素养不足主要体现在生活适应、人际沟通、团队配合等方面的能力欠缺。根据一项针对某高校大一新生适应情况的调查显示,23.3%的大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13.5%的大学生因个人爱好和习惯而与集体生活有冲突;18%的大学生不愿参加社团、文体活动或科技竞赛。[4]由于能力素养不足,在试图改变时往往会遭遇失败,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减弱,更加限制了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的积极行为。同时,为了维护个体的自尊、维持认知平衡而采取一些消极的心理防卫措施,如以“淡泊名利”自居、拒绝参与活动甚至沉迷于网络以逃避现实压力。2.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由于非传统弱势群体具有更多的压力源,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具有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绪体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心理普查为例,我国高校每年有10∼1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其中强迫症状、情绪性格问题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排在前三位。[5]存在心理问题的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会将更多精力用于应对心理困扰,妨碍了个体的成长发展,同时会表现出情绪失控、过度敏感、自我封闭、攻击性强等情绪行为特征,进一步妨碍其与同龄人的互动和教育资源的获得。3.应对方式消极。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期间一直以“鹤立鸡群”的状态生活在同龄人群体中,而进入大学后却成为“平庸之辈”,这种落差会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不能接受现实的自己,渴望回到曾经的“辉煌”。但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无从下手,又难以降低对自己的理想化要求,因而故步自封,表现出思想消极、情绪低沉、行为懈怠、人际关系冷漠等状态,并采取逃避压力、抗拒评比以及远离优秀群体等消极应对方式,来缓解内心的不平衡。如果任其自行发展,就可能陷入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转变成问题学生。(二)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载体设计忽略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等教育载体都可以作为提升非传统弱势学生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这些载体的设计往往采取比赛的形式,以吸引优秀群体参与、获得高级别奖项为目标。即便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学生社团,也形成这样的“行政化”传统:一年级学生作为成员自由参加社团活动,二年级及以上学生则以领导或组织者身份参与,那些在二年级未能获得领导职务的学生往往不能参与社团活动的组织。此外,在活动内容上,即便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社团工作,也往往仅针对一年级学生而开展。因此,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在二年级以后如果不能成为某些活动的主角,就没有机会参与课外活动。这在客观上形成教育载体设计对非传统弱势群体忽略的既定事实。2.教育管理过程存在过度保护倾向。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具体教育管理过程中都能够理解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的处境,因而会对他们的学业予以一定的“照顾”,甚至在处理违纪行为时,考虑到他们的弱势情况而“网开一面”。这种过度保护的倾向剥夺了他们为自己行为承担责任的机会,并强化了他们的弱势地位,更会助长他们的惰性和依赖心理,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也会对其他同学造成负面影响。3.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很多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对非传统弱势群体进行教育引导时感到力不从心,似乎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在他们身上难以见效。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缺乏对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规律的客观认识,对认知层面的不了解会导致情感层面的不理解,因而无法贴近他们的内心,使得沟通缺少“灵魂”。再加上工作技能与方法的缺乏,使得教育工作苍白无力,既挫伤了学生工作者的积极性,又让教育对象反感、抗拒。4.教育管理工作环节缺乏对危险行为的防范预案。由于非传统弱势群体在学生生活中的表现具有隐蔽性、被动性等特征,再加上教育管理工作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得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缺乏有效关注和深度挖掘,同时对可能出现危险行为的群体缺少跟踪性评估,这就导致对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的危险行为缺乏有效的事前预防,对可能诱发危机事件的个体处于放任状态。

三、解决方法与对策

(一)完善教育载体设计,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首先,将学生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握非传统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具体教育载体设计中,注重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和精细化,不以比赛、选优作为唯一途径,而注重全员参与,提高对弱势群体的覆盖和吸引,以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此外,重视社团对非传统弱势群体身心提升的积极作用。学校要有意识地建立一定数量的致力于成员相互尊重、信任、以个人提升为目的的成长型社团,鼓励其在大学期间继续保留社团成员身份,使弱势学生有机会与不同年级、学院和专业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集体。一方面,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有效缓解弱势学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在社团中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能够使弱势学生获得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为个人成长提供动力。其次,提升弱势学生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建立服务于弱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作为弱势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和有力保障,由了解学生情况的辅导员、副书记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推荐参与。同时,学校和学院要加强与基地间的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对弱势学生的实践教育作用。(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在对非传统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具体教育引导时,要树立五种教育理念:1.理解:努力站在弱势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心理与行为;2.尊重:树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的观念,尊重弱势学生的独立人格;3.关心:深入弱势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切实贴近他们;4.鼓励:注重开发弱势学生的价值和潜能,并给与鼓励和支持;5.服务:考虑弱势学生的成长需求,以此为工作导向。(三)突出主体意识,实现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自我转化。切实解决非传统弱势群体问题,不能仅从外在原因中寻求解决办法,更要重视弱势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自我转化。要突出主体意识,体现教育过程的双向性;不能仅看到学生的社会制约性,只将其视为教育对象,还要考虑其独立性和自主性。注重调研,在了解弱势学生“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的基础上,考虑实施“应该干什么”等相应教育计划。大学生非传统弱势群体的转化,一般需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进行适度的自我设计、自我践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最终突破自我束缚,获得积极进取个人状态。在转化过程中,需要外界力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停滞和倒退现象,这就需要学生工作者适时地给予理解和关心,增强其信心,提醒他们要给自己多一些耐心。

作者:林静 李阿特 王世伟 康中和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溶基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2.3.

[2]陈耀.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社会化障碍分析及对策[J].教育评论,2013(03).

[3]田萍.包容性增长与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4).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9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专业师资;教学目标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差”问题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各种报道和争论纷至沓来,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解决大学生体质差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难点问题。目前高校受教育者的人群特征在体质健康方面呈现出多样化,肥胖、瘦弱等特形生,高度近视、大龄及残障、病弱学生群体的不断增加,形成了高校的体质弱势群体,这种状态仍有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了解这种群属在高校接受体育教学的现状,采用体育教学进行干预,是高校体育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1.体质弱势群体的定义

根据当前学生体质发展特点,为了便于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将其分为体质正常型和体质异常型两类。体质正常型是指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体质异常型是指不能够较好完成现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并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学生。后者通常是指体型过度肥胖或瘦弱,以及病、残障的人群,即“体质弱势群体”。体质弱势群体的划分标准由一个充分条件和两个基本标准构成:充分条件是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身体有残障的人群;基本标准之一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在59分(含59分)以下的人群;基本标准之二是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测试结果在以下范围的人群:BMI<20(偏瘦),或BMI≥26.5(肥胖)。达到以上充分条件或两个基本标准的学生群体基本可被确定为“体质弱势群体”对象。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特殊性,把身体素质过差者也列入“体质弱势群体”范围。随着我国高考政策的放宽,一些大龄(30岁以上)、少年(18岁以下)及婚育人群等也有可能被纳入体质弱势群体行列[1]。

2.体质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2.1家庭健康教育管理缺失。家庭教育是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过程环节,人的行为习惯受家庭生活影响较大,家长应背负管理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对于学生健康管理缺失主要受自身健康知识水平、经济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在督促引导孩子开展体育锻炼、合理饮食、财物管理上管理缺失。主要表现为:家长自身不开展体育锻炼,也不带领孩子参与锻炼,孩子和家长生活圈集中于家里和商场超市,造成了体育锻炼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孩子优质的饮食待遇成为某些家长共识,孩子偏食,暴饮暴食,食用高热量物质比比皆是,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瘦弱(营养不均衡)和肥胖的形成;近期校园周边五角食品店、健康卫生得不到保障的饮食摊点密密麻麻,成为残害学生身体健康的另一种途径场所。2.2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健康意识淡化。在考试和分数的教育评价指挥棒下,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文化课的学习,以谋求获得更好的受教育条件、更好的工作和薪酬,而宁愿放弃业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应试教育仍主宰着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方式,在功利因素的驱使下,有些高校为了追求靓丽的考研指标,将课程表安排为学生早晨学习英语,晚上则学习政治或高等数学,学生根本无暇来开展体育锻炼,校方也从不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逐步走向边缘化。随着这种行为越来越普遍,学生也逐渐习惯于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质变差,约束不利,继续不重视的恶性循环。2.3智能化生活方式压缩体育锻炼时空。随着智能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人们再也无需为了生活琐事东奔西走,忙忙碌碌,但智能信息社会也存在弊端,导致了人的懒惰行为,从而导致肢体得不到更多有效的锻炼。高校学生受智能化影响改变了学习生活方式,原来的三点一线生活圈进一步固化(宿舍—教室—食堂),活动空间窄化。当前学生手持手机现象普遍,手机俨然如肢体的一部分不可分割,有些学生为了满足学习的需要,但是仍有玩游戏,浪费大好光阴的现象存在,沉迷于智能手机使得精力集中于一处,空间受限,又抽不出时间开展体育锻炼,体质变差便是自然。

3.高校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

3.1《标准》的区分和硬性挑战。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规定:因病或残疾学生可申请免予执行《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奖学金评选;学生毕业时《标准》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2]。政策因素使得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压力分化,病、残障学生得以关怀及照顾,而身体偏瘦、肥胖者和《标准》测试不及格者因成绩差甚至不能顺利毕业,《标准》颁布为体质弱势群体的区分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赋予高校领导和体育工作者改变体质弱势的重要使命,开展教学干扰迫在眉睫。3.2特殊体育课程专业师资薄弱。吴燕丹在《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一文中指出:截止到2005年,我国还有23.53%高校没有开设特殊体育课,在开设课程的高校中又有70%高校没有较完整的教学大纲[3],同时全国有34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在5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2所地方师范大学设立了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教师,而特殊体育师资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4],目前导致成为体质弱势群体的属因各有不同,必须得到专业化体育教学指导,而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多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育人对接,师资力量薄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体质弱势群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如人意。3.3教学管理弱化资源不到位。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采用“三自主”的“班级授课制”模式,既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授课教师和学习内容。学生通过网上选课的形式选择体育课程。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部分高校不具备良好的软硬条件,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地方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实施起来困难重重[5]。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开设的特殊体育课程也受到冲击,具体表现在:对目标群体的预前工作计划不力,在开班选课前没有对体质正常型与体质弱势群体进行区分;教学场馆不足,无法适量安排针对性的特殊体育课程供体质弱势群体选择,只能少量开班,无法满足体质弱势群体的上课需求;体育器材和设备多是竞技运动项目设备,没有购置康复练习等专业设备,或者经费能够支持,但无安置的场馆区域;由于学生课业较重,课表时段较满,往往难以选到适合的体育课程。3.4体育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同化,评价单一。高校体育课程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质问题比较轻视,在学习运动技能还是增强体质健康上,体育教学目标模糊。目前许多高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节奏慢,运动量小,柔和的太极拳、太极剑等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且有同质化发展趋势,教学内容选择不能有效迎合学生健康需求,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在授课方式、组织形式上还是与普通体育课模式一样,基本没有按体质弱势群体特点与需要进行,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对体质增强帮助不大,无法达到当前形势下的弱势群体体育教育需求。教学评价上没能注重学习过程和健康知识的获得,因此有必要对涉及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加以改进。

4.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的教学干预

弱势学生群体范文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实践

1.前言

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是指在体育学习方面发生偏差、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把这一群体的学生教好、教会是体育教师的责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个体因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研究为普通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提供实践依据,并且对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的全面工作水平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塔里木大学一、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占据比例多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出4个班,共计200人进行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情况调查统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状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调张查分析法;对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特征并初步归类。

2.2.3访谈法;访谈有关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实际感受。

2.2.4观察分析法:观察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3.结果与分析

3.1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主要分类和特征

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几乎存在于每个教学的自然班中,他们有着不同的体育弱势,表现不同的特征。根据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表现出来的特征,其归纳为;心里与行为弱势型、型态发育弱势型、运动能力与技能弱势型三类,其表现主要特征见表1。

3.2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分布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体育弱势学生与实际教学人数比例关系,从塔里木大学大一、二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占据比例较高的班级中随机抽取4个班,进行体育弱势学生分布情况调查.每个班都有一定比例的体育弱势学生,他们占全班人数的31.47%-40.46%,而且不同的类型所占的比例也不相同,运动能力与技能弱势型所占比例最多为13%,依次为心里与行为弱势型是12%,型态发育弱势型为9.5%。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本身汉语水平比较差,体育课大部分都是教师用汉语讲解锻炼方法和技能,在加上和汉族学生一起学习生活,本身的自我认同和自信不高,缺乏运动锻炼的思想,所以长时间就会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技能较差的现象,也会间接导致其型态发育不良。

4.少数民族学生体育弱势学生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存在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常常困扰着教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普遍反映:汉语水平差,和教师其他民族学生交往困难。自卑心理严重,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对体育考试非常恐惧甚至排斥体育教学。同时他们也对体育优异的学生非常羡慕和对学好体育课的渴望。学生的反映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而且我们通过研究找到了其主要的表现特征,掌握了其分类,那我们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4.1使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充分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拥有其健身、键心、启智、情感发展、美育、娱乐等功能,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学业之外需要完善的方面。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自己的重视体育课、自觉的克服体育锻炼方面的各种困难,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和学生交流,耐心细致的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讲清楚、讲透彻,使少数民族弱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接受体育课。

4.2培养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体育弱势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当他们学习和生活在不同民族集体的环境中,他们缺乏自信,缺乏自我和彼此的认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弱势方面和已有的优势,帮他们量身定做锻炼计划,并给予定期的指导和检查,使他们循序渐进,自信心使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当他们努力有结果时,他们也看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会增强,也会促使他们和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交流,提高他们的认同感。

4.3体育教育要有充分的责任心和爱心

教师一般都喜欢教基础好、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的确,基础弱、水平差的学生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而把基础和水平差的学生教好、教会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弱势学生更多的爱心,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他们意见、正面引导、善于启发。对每位体育弱势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他们的缺点及时发现,正确的引导、改进。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必定会影响体育弱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旦他们接受了自己的体育老师,那么他们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

4.4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不同的班级学生体育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体育弱势的学生应让他们先打好基础,逐渐提高其运动技能,并不断的鼓励他们尽快的掌握技术要领,回归正常队伍。

5.结论与建议

5.1通过调查,分析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主要分类及其主要特征,并统计其主要分布情况,为少数民族体育弱势教学生学实践的开展提高科学依据。

5.2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近2年(2013-2014)的教学实践测试,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他们中绝大多改变了对体育课的看法和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3高校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群体存在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呈动态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其类型和特征也随之变化,教学中应及时掌握其主要表现特征及形成原因,及时归纳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措施,帮助体育弱势学生克服困难,真正达到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5.4应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即:肯定少数民族体育弱势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培养他们的体育锻炼热情、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把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

作者:杨伟林 单位:塔里木大学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30-158.

[2]武文杰.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0).

[3]陈文健.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类型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

[4]赵建喜.学校体育弱势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