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资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4:18:05

任职资格

任职资格范文篇1

行长戴相龙

2000年3月24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其他金融机构。

上述金融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境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子公司和控股机构,境内其他中资机构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银行类机构,适用本办法。

上述金融机构不包括在华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是指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和对经营管理具有决策权或对风险控制起重要作用的人员。

第四条担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职务的人员,应接受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任职资格审核。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核,分核准制和备案制两种。适用核准制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在任命前应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任职资格核准文件;适用备案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任命前应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管理,包括任职资格审核、任职期间考核、任职资格取消及任职资格档案管理。

第二章任职资格

第六条担任金融机构法定代表人,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七条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能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

(二)熟悉并遵守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

(三)具有与担任职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四)具有与担任职务相称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

(五)具有公正、诚实、廉洁的品质,工作作风正派。

第八条担任以下职务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适用核准制,除应满足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担任政策性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8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15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担任总行营业部总经理(主任),一级分行行长、副行长,境内代表机构、办事处主任、副主任、首席代表,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担任一级分行营业部总经理(主任),二级分行行长、副行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担任支行行长,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包括高中、中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二)担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10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15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5年以上);

担任总行营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主任、副主任),一级分行(包括直属分行、下同)行长、副行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8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5年以上);

担任一级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主任、副主任),二级分行行长、副行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4年以上);

担任支行行长,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包括高中、中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核准范围和条件,比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办理。

(三)担任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长、行长、副行长,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8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5年以上);

担任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主任)、分行行长、副行长,异地直属支行行长,应具备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4年以上);

担任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支行行长、城市商业银行营业部总经理(主任)、支行行长,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包括高中、中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对住房储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核准范围和条件,比照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

(四)担任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五)担任城乡信用社市(地)联社理事长、副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副主任,应具备大专以上(包括大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担任县(市)联社理事长、副理事长、主任、副主任,应具备中专以上(包括中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担任城乡信用社理事长、主任,应具备高中、中专以上(包括高中、中专)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3年以上)。

(六)担任境外中资银行类机构中方派出的董事长、副董事长、监事长、行长(总经理)、副行长(副总经理),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8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12年以上(其中金融从业5年以上),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与所任职务相适应的外语;

担任境外中资银行类机构总代表、首席代表,应具备本科以上(包括本科)学历,金融从业6年以上,或从事经济工作9年以上,能熟练地运用一门与所任职务相适应的外语。

(七)对其他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核准范围和条件,比照同类金融机构办理。

第九条对确属工作需要,但不完全符合第八条要求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职务的拟任人,如具备拟任职务所需的专业技能,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具体情况个案审核。

第十条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中属于中共中央、国务院管理的干部的任职资格审核,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对担任国家派驻金融机构监事会的监事长、副监事长,其任职资格依据《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暂行条例》确定。

第十一条担任以下职位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适用备案制:

(一)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董事、行长助理、总稽核、总会计师,信贷、会计、内部审计部门总经理,一级分行行长助理、总稽核、总会计师,支行副行长、国有商业银行支行以下(不包括支行)机构第一负责人。

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备案范围,比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办理。

(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副监事长、董事、行长助理、总稽核、总会计师,信贷、会计、内部审计部门总经理,支行(包括异地直属支行)副行长,城市商业银行副监事长、董事,信贷、财务会计部、内部审计部门总经理,支行副行长。

对住房储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备案范围,比照股份制商业银行办理。

(三)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副监事长、分支机构(包括代表机构)总经理(主任、首席代表)。

(四)城乡信用社县(市)联社监事长,城乡信用社副理事长和副主任。

(五)境外中资银行类机构中方派出的副监事长、董事。

(六)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需要备案的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对以上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除符合本办法第七条外,还应参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执行。

第十二条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临时主持工作超过三个月的副职,应按正职任职资格审核程序和条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

(一)因犯有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罪或者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二)曾经担任因违法经营被吊销营业执照或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对此负有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责任的;

(三)对因工作失误或经济案件给所任职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造成重大损失负有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责任的;

(四)个人负有数额较大的债务且到期未清偿的;

(五)提供虚假材料等弄虚作假行为的;

(六)有、吸毒、等违反社会公德不良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七)已累计两次被中国人民银行或其他监管当局取消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

(八)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担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

第十四条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不得在党政机关任职,不得兼任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从事除本职工作以外的任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第三章任职资格审核与管理

第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行根据金融监管责任制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实行分级审核、分级管理,并及时报上级行备案。

(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审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政策性银行法人机构;

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法人机构;

4.股份制商业银行法人机构;

5.住房储蓄银行;

6.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7.境外中资银行类金融机构。

(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负责审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政策性银行一级、二级分支机构;

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级、二级分支机构;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支机构;

4.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总行营业部、直属支行;

5.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

6.城乡信用社市(地)联社;

7.属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监管的信托投资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负责审核或取消以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政策性银行二级以下分支机构(不包括二级分行);

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二级以下分支机构(不包括二级分行);

3.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以下(不包括分行、直属支行)分支机构;

4.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

5.城市信用社及其县(市)联社、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

6.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初审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报分行审核;初审城乡信用社市(地)联社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报分行审核。

(四)中国人民银行支行负责审核或取消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初审城市信用社及其县(市)联社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报中心支行审核。

金融机构(包括分支机构)新设立时,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核,由中国人民银行机构审批行负责。

对本办法第九条规定需要进行个案审核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经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行初审后,报上一级行审核。

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审核适用核准制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应由任免机构直接向承担任职资格审核责任的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行(以下简称审核行)提交书面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一式三份,包括:

(一)对拟任人进行任职资格审核的请示;

(二)任职资格申请表(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

(三)对拟任人品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的综合鉴定;

(四)拟任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五)拟任人国家认可学历证明复印件、专业技术证明复印件;

(六)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

上述所有书面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对需要初审的,任免机构应先向承担任职资格初审责任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以上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中国人民银行初审行应尽快完成初审,转报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

第十七条对适用核准制的拟任人,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在接到任职资格申请表等书面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完整性审查,5个工作日内无异议,视为申报资料完整。

在确认申报资料完整、并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获得有关监管部门的反馈意见后,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任职资格审核。对未通过任职资格审核的拟任人,中国人民银行应及时向申报机构发出《任职资格否决通知书》。

第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需要对适用于核准制的拟任人进行考试、考察或谈话。

中国人民银行对适用于核准制的拟任人进行谈话,应安排相应的人员。

第十九条金融机构报送适用备案制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应由任免机构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提交书面报备材料。报备材料应一式三份,包括:

(一)任职资格备案表(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

(二)拟任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三)拟任人国家认可学历证明复印件、专业技术证明复印件;

(四)中国人民银行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二十条对适用备案制的拟任人,中国人民银行在接到完整的报备材料后,对需否决拟任人任职资格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申报机构发出《任职资格否决通知书》。

拟任人若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应否决其任职资格: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二)有本办法第十三条所列情形。

第二十一条金融机构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决定,应同时抄报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和监管行。

第二十二条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其任职机构的上级机构或干部管理机构应对该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离任审计,并对其工作业绩作出综合评价,金融机构上级机构或干部管理机构不能进行离任审计的,金融机构应聘请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外部审计师进行。

离任审计应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离任高级管理人员。对离任后拟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申报机构在提交申报材料的同时,应提交离任审计报告;对因工作原因不能同时提交离任审计报告的,需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第二十三条离任审计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分管业务经营状况,包括资产质量、赢利水平等;

(二)分管业务合规合法情况;

(三)分管业务内控建设和风险管理情况;

(四)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重大经济或刑事案件以及本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五)审计结论。

第二十四条对金融机构系统内同级机构、同类性质岗位之间作平行调动的,需要核准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若已经经过任职资格审核,原有任职资格仍然有效,不需重新进行核准,可在任职后提交离任审计报告,但仍需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对存在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原有任职资格失效,中国人民银行将重新审核其任职资格:

(一)金融机构不能在拟任人任职后40天内提交离任审计报告,也未提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做出说明;

(二)离任审计报告结论不实;

(三)经离任审计,离任审计对象存在本办法所规定不宜担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

第二十五条对跨系统任职、跨地区任职或本系统内升职、需要核准的拟任人,如果原任职机构的监管部门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在审核其任职资格时,可就拟任人的品行征求拟任人原任职机构和监管部门的意见,该意见和金融机构的申报材料一并作为任职资格的审核依据。

第二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应建立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档案。任职资格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

(一)任职资格申请材料;

(二)中国人民银行凭以审核的有关文件、资料;

(三)中国人民银行核准或取消任职资格的文件;

(四)金融机构对高级管理人员作出的处分决定;

(五)其他重要资料。

第二十七条中国人民银行应对具有不良记录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专档,这些人员包括:

(一)被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任职资格的;

(二)被中国证券业监管部门或中国保险业监管部门取消任职资格的;

(三)境外监管当局认为不适合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

(四)有重大违规、违纪行为的;

(五)中国人民银行认为需要建立专档管理的具有其他不良记录的金融从业人员。

档案内容应包括个人履历、身份证件复印件、相关文件资料、不良记录书面材料等信息。

第四章任职资格取消

第二十八条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违反《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及其他有关法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有权依法取消其一定时期直至终身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对违反《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及其他有关法规、规定受到撤职处分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中国人民银行将取消其5至10年(包括10年)直至终身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对违反《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及其他有关法规、规定受到开除处分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中国人民银行将取消其终身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本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本机构内部规章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处分的同时,必须报中国人民银行审核行和监管行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可视情节轻重,取消其1至10年直至终身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第二十九条对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负有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责任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情节轻重及后果,取消1至10年(包括1年)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

(一)因长期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连续的严重亏损;

(二)发生重大金融犯罪案件后,不及时报案并采取相应措施,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查案、办案,干扰或妨碍案件查处;

(三)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长期不健全或执行监督不力,造成重大资产损失,或导致发生重大金融犯罪案件;

(四)拒绝、干扰、阻挠或严重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管;

(五)因严重违规违章经营、内部制度不健全或长期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金融机构被接管、被迫合并或宣告破产,或者引发区域性或系统性金融危机;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其他中国人民银行认定应取消任职资格的情形。

第三十条对已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发现在前任机构任职期间存在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及其他不宜担任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中国人民银行可取消其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

第三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对取消任职资格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应采用适当形式,进行公开或内部通报。

第三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取消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决定后,如果被处理者或其所在金融机构不服,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行政复议。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对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可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其他有关法规、规定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程序向中国人民银行申报任职资格审核;

(二)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虚假申报材料;

(三)未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抄报高级管理人员任免决定;

(四)未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抄报对高级管理人员纪律处分决定;

(五)其他违反本办法的情形。

第三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在本办法实施前颁布的有关文件、规定如与本办法不一致,按本办法执行。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颁布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自本办法之日起废止。

第三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任职资格范文篇2

第一条为了促进保险公司加强经营管理,完善公司治理,实现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以下简称财务负责人),是指保险公司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第三条保险公司应当设立财务负责人职位。

保险公司任命财务负责人,应当在任命前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申请核准拟任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未经核准的,不得以任何形式任命。

第四条财务负责人应当勤勉尽责,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遵守保险公司章程和职业准则。

第五条中国保监会依法对财务负责人的任职和履职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任职资格管理

第六条财务负责人应当具有诚信勤勉的品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具备履行职务必需的专业知识、从业经历和管理能力。

第七条担任财务负责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从事金融工作5年以上或者从事经济工作8年以上;

(三)具有在企事业单位或者国家机关担任领导或者管理职务的任职经历;

(四)具有国内外会计、财务、投资或者精算等相关领域的合法专业资格,或者具有国内会计或者审计系列高级职称;

(五)熟悉履行职责所需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在会计、精算、投资或者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

(六)对保险业的经营规律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能够熟练使用中文进行工作;

(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具有财会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可以豁免本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条件,并可以适当放宽从事金融工作或者经济工作的年限。

从事金融工作10年以上并且在金融机构担任5年以上管理职务的,可以豁免本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条件。

第八条有《保险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中禁止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情形之一,或者有中国保监会规定不适宜担任财务负责人的其他情形的,不得担任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

曾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论其申请核准任职资格时是否超过《保险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或者中国保监会其他规定中规定的禁入年限,均不得担任财务负责人。

第九条保险公司任命财务负责人,应当在任命前向中国保监会申请核准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提交下列书面材料一式三份,并同时提交有关电子文档:

(一)董事会拟任命财务负责人的决议;

(二)拟任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核准申请书;

(三)《保险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申请表》;

(四)拟任财务负责人身份证、学历证书、专业资格证书、职称证明等有关文件的复印件,有护照的应当同时提供护照复印件;

(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的证明;

(六)离职时进行离任审计的,提交离任审计报告,没有进行离任审计的,由原任职单位作出未进行离任审计的说明,不能提交上述资料的,由拟任财务负责人作出书面说明;

(七)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经中国保监会核准开业的保险公司,应当在取得开业核准文件之后1个月以内,按照前款规定向中国保监会申请核准拟任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第十条中国保监会应当自受理任职资格核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以内,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20个工作日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中国保监会主席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决定核准的,颁发任职资格核准文件;决定不予核准的,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中国保监会对任职资格核准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可以包括下列方式:

(一)审查任职申请材料;

(二)对拟任财务负责人进行任职考察谈话;

(三)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十二条任职考察谈话可以包括下列内容:

(一)了解拟任财务负责人对保险业经营规律的认识,对拟任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认识;

(二)对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重要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掌握情况;

(三)对担任财务负责人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提示;

(四)中国保监会认为应当考察或者提示的其他内容。

任职考察谈话应当作成书面记录,由考察人和拟任财务负责人双方签字。

第十三条中国保监会可以向拟任财务负责人原任职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征询意见,了解拟任财务负责人的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财务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任职资格自动失效,拟再担任财务负责人的,应当重新核准任职资格:

(一)因辞职、被免职或者被撤职等原因离职的;

(二)受到责令予以撤换的行政处罚的;

(三)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

第三章财务负责人职责

第十五条保险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财务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

第十六条财务负责人的聘任、解聘及其报酬事项,由保险公司董事会根据总经理提名决定。

保险公司董事会应当对财务负责人的履职行为进行持续评估和定期考核,及时更换不能胜任的财务负责人。

第十七条财务负责人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建立和维护与财务报告有关的内部控制体系,负责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负责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资金调度、收益分配、经营绩效评估等;

(三)负责或者参与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管理;

(四)参与战略规划等重大经营管理活动;

(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监管规定,审核、签署对外披露的有关数据和报告;

(六)中国保监会规定以及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

第十八条财务负责人向董事会和总经理报告工作。

保险公司应当规定董事会每半年至少听取一次财务负责人就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应当注意问题等事项的汇报。

第十九条财务负责人在签署财务报告、偿付能力报告等文件之前,应当向保险公司负责精算、投资以及风险管理等相关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书面征询意见。

第二十条保险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务负责人应当依据其职责,及时向董事会、总经理或者相关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纠正建议;董事会、总经理没有采取措施纠正的,财务负责人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报告,并有权拒绝在相关文件上签字:

(一)经营活动或者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违反保险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监管规定的;

(二)严重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合法权益的;

(三)保险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侵犯保险公司合法权益,给保险公司经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

第二十一条财务负责人有权获得履行职责所需的数据、文件、资料等相关信息,保险公司有关部门和人员不得进行非法干预,不得隐瞒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保险公司应当规定财务负责人有权列席与其职责相关的董事会会议。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保险公司任命财务负责人,应当依照本规定经中国保监会核准任职资格;情况特殊需要指定临时财务负责人的,临时任职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

保险公司任命临时财务负责人,应当在作出任职或者免职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临时财务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更换:

(一)有本规定禁止担任财务负责人情形的;

(二)中国保监会规定不适宜行使财务负责人职责的。

第二十三条保险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保监会可以对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财务负责人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管谈话,并可以视情形责令限期整改:

(一)没有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财务负责人职责和权利的;

(二)公司治理结构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导致财务负责人难以获取履行职责所需的数据、文件、资料等相关信息的;

(三)有证据证明财务负责人违背本规定中规定的职责,或者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忠实和勤勉义务,可能给保险公司经营造成严重危害的;

(四)保险公司在财务负责人职责范围内的有关经营管理活动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可能给保险公司经营造成严重危害的;

(五)中国保监会认为应当提示风险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财务负责人因辞职、被免职或者被撤职等原因离职的,保险公司应当在做出批准辞职或者免职、撤职等决定的同时,将决定文件抄报中国保监会,并同时提交对财务负责人免职或者撤职的原因说明。

第二十五条财务负责人应当持续进行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学习,参加中国保监会组织或者认可的培训。

任职资格范文篇3

关键词: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管理意识的觉醒,企业管理者开始探索一种能够保持企业良性运营方向、兼顾企业发展短期与长期利益,同时承担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以获得利益相关者认可的一种公司治理制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便应运而生。独立董事这项精美的职务设计发端于美国,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1]。随着欧美国家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法律对于独立董事占比数量的要求显著提高,独立董事制度也在活跃的经济土壤中逐渐成熟,至今已成为公司治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要素,其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978年以后,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被逐渐引入,经历了早期萌芽、制度确立的立法进程,最终在2004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独立董事制度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该项制度在中国公司领域应用的实际效果与引入者的初衷呈现出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陈旧落后,较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董事经理人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机会主义行为频发,加之业务水平和治理经验不足,对公司发展与经营方向的决策质量较低,独立董事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大股东仰仗自身雄厚股本在公司经营和做重大决策时肆意妄为,加之缺乏有效内部监督和外部管控,使得公司及相关者权益受到侵害,因此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已刻不容缓[2]。究其根本,可归结到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设置上。如何引进合格的独立董事,如何让独立董事发挥其最大化的监督作用,从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企业发展活力,从而探究一种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标准和规范,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法律制度设计、市场经济需求以及公司自身情况进行思考。本文从法商结合的维度,以中外对比研究为视角,探究中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进一步完善的法律规则[3]。

1独立董事选任资格的现状

1.1欧美国家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现状。1.1.1积极资格的认定。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聘任独立董事时,主要思考六个问题[4]:第一,品行要求。鉴于独立董事在公司重大决策上起着很大作用,品行和道德操守是独立董事选任资格的关键条件。第二,从业经验要求。公司面临重大危机时,经验丰富的独立董事能够从独特视角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处理和解决公司面临的问题,使公司化险为夷。第三,决断力。独立董事应保持对法规、市场变化、行业新特点的高度敏感性,并能有效地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情况对市场行情、公司业务走向进行预判和推理,做出有利于公司良性运行、开拓发展的决策。第四,足够精力保障。再优秀的独立董事,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投入公司运营中,独立董事制度的各种优势也不能得以显现,这也是英美公司董事会不会花高价聘任“花瓶董事”的原因。第五,善于合作。合作是企业和团队所秉持的精神理念。即使经营理念不同,但学会倾听与合作,是一名合格独立董事所必须具备的素养。第六,无利益冲突。公司在兼并、交易等复杂的经营运作中,董事的独立性事关决策的公正性、客观性,以及公司核心利益。故遴选董事时,必须选出与公司没有利益冲突的人担任独立董事,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独立董事做决策时的客观性,进而保障公司利益。1.1.2消极资格的认定。消极资格是指独立董事不允许存在的情形的条件。各国制度设计繁杂,但大同小异。主要包括六个维度的限制:一是资格股的限制。资格股是指运营良好的公司为了激励独立董事更好地履行职责,允许独立董事持有一些业绩良好、盈利潜能大的股票,从正面回避独立董事的机会主义行为。各国对此规定各异:其中英国和法国对此持肯定态度,独立董事必须持有适量资格股,不仅是从正面激励独立董事恪尽职守,更是将独立董事自身利益紧紧地跟公司利益绑在一起,希冀从根本上消除独立董事机会主义倾向。日本和美国对此却与英、法意见相左,公司聘任独立董事不允许配以资格股。认为激励独立董事的方式有很多,资格股的配备从长期来看可能滋生惰性,不利于促进独立董事的积极性。相反,规定不允许持股更是为了保障独立董事的超脱地位。德国态度居于两者之间,既不明确规定必须持有,也未明确反对。保留了一个意思自治的空间———公司章程另有规定除外,来协调这个问题。二是任职限制。其是指在独立董事任职前期和任职时不得再充任本企业其他职位。例如《美国公司治理规则》规定在任职前一定年度内,独立董事不允许在该公司任职,包括高管和一般基层员工;比利时出台更明确的细则:独立董事不能曾任职于其他利益相关企业[5]。三是业务限制。是指拟任职人员,如果曾经经营事项与拟任职公司主营业务或其他附属业务存在一定关联度,将不能任职该公司的独立董事[5]。美国对此有详细的要求,拟任职的独立董事之前必须与企业没有业务关联度,和企业整条供应链、流水线上各个部门和单位也没有利害关系,更不能与拟任职公司之前存在任何的雇佣或者是委托关系。四是亲属关系限制。和利益相关者有亲属关联性,均禁止其担任利益相关公司的独立董事。关于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规定在各国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限定与规范,这对于探究我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积极与消极条件奠定了实务基础,具有法律与制度层面的借鉴意义。1.2中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现状。1.2.1积极资格规定。中国大陆对于独立董事积极任职资格的规定,多散见于中国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之中。此规定较细致,包含很多具体的要求,综合而言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知识和技能要求。这份文件中,关于选聘独立董事有三个关于知识和技能上的明确要求:熟悉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熟悉有关于上市公司运作的实体和程序法律规定;从事五年以上法务和经营管理工作。有财务管理、法务和经营管理经验是中国证监会对担任独立董事在能力方面的三大要求。然而在实际中,同时具备以上三方面能力的人才较为匮乏,难以兼顾协调。该规定实施不久,中国上市公司关于选任独立董事的实务工作中就反映出一个现象:董事会在聘任独立董事时一方面往往选择大学或是研究机构里面头衔多、名望大的学术大腕,董事会呈现出名家大讲坛的态势;另一方面则往往选任实务界的专业人才,对于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公司经营理念掌握较少,不易接受西方前沿的管理理论和实务经验,通常基本照搬自己原来的经营模式[5]。从某种层面上讲,实务中难以选聘出理论和实务兼备的综合型独立董事。(2)时间和精力要求。独立董事能够恪尽职守,在公司面临重大决策和困境时能够发挥作用,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充裕的时间是需要得到保证的。为此,证监会做出独立董事仅能兼职5家上市公司的明文规定。1.2.2消极资格的规定。是指担任独立董事不应当存在的情形,包括以下方面资格限制:(1)中国《公司法》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第一百二十三条列举任职独立董事的四大类禁止条件:首先绝对禁止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被聘任为独立董事;其次,曾有经济犯罪记录并自受处罚之日起未满足禁止执业年限的高管不能受聘为独立董事;其三,因为自身管理决策的失误而导致公司被清算、破产倒闭的公司高管,不得担任独立董事;最后是独立董事必须保证自身资信状况良好,不能有超过自身收入状况的巨额负债。(2)任职限制:独立董事不能由公职人员担任,同时也不能由证监会禁止进入者担任。(3)持股限制。《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独立董事不能由直接或间接持股1%以上或者是持股量位列前十位的人担任。(4)职务限制。《指导意见》强调,独立董事不能由在上市公司或附属企业里履行财务管理、法务和经营管理职能的人担任。(5)业务限制。《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拟任职人员如果曾经经营事项与该公司主营业务或其他附属业务存在一定关联度,将不能任职该公司的独立董事。(6)亲属关系限制。《指导意见》明确强调,拟任职人员的父母子女配偶等直系血亲、旁系血亲和主要姻亲关系的人员在其拟任职公司任职或是持有一定股份,该人员禁止在该公司任职独立董事。(7)其他限制。《指导意见》还附有一个兜底条款,用以补充条文暂未名列的其他独立董事消极任职资格规定。

2中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中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对比分析,独立董事制度的设立初衷是为了监督公司管理、优化经营决策,以及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然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中国后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商事环境,与初衷相偏离的现实状况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现存问题的思考。2.1独立董事选任受制于股东至上主义观。在《指导意见》中,独立董事的提名主要是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当今股权稀释化大环境下持股1%以上即为大股东)提出,后续虽然有其他条款进行资格限制,但仍然难改变独立董事选任由大股东支配的局面[6]。由此可见,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受股东利益影响深远,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股东诉求、保护股东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股东诉求的至上性与唯一性导致独立董事的利益出发点过于单一,缺乏综合理性的价值考量,不利于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发挥利益相关群体对于公司的监督作用。2.2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存在误区。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初期,一些企业和业界人士对于该项制度的内涵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其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在于保护股东利益,强调股东权利至上性,而忽视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增强社会整体利益的兼容理论。在独立董事引入国内的后续发展中,大股东越来越占支配地位,制度层面又将利益的天平适当向中小股东倾斜。由此可见,独立董事制度引入视角始终局限于股东利益,而忽视了利益相关者权益。通过分析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股东至上观愈发突显,社会主体参与商事活动频繁,公司与各种利益群体的联系愈加密切,这种利益观存在很大局限[2]。独立董事作为公司外部人,是很好的公司监督者,其所关注的不应当仅仅是股东利益,更在于大政方针的决策上要兼顾债权人、消费者、社区甚至国家等利益相关者们的核心权益,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每一个公司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区,如果能将公司的长远发展与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提升公司社会形象和塑造其无形资产,还可回馈社会,实现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利共赢、友好合作,从而促进公司整体的持续发展。2.3独立董事消极资格的限制不够。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独立董事消极资格要求,但对于独立董事的消极资格的限制范围尚待完善:首先,《指导意见》默许与公司曾有业务往来的人员担任该公司独立董事[5]。该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独立董事行使职权、开展业务造成阻力,最终不利于公司科学决策的形成与执行。国外对于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提出了更为细化的限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若在24个月之内与公司或其相关联子公司或是其他分支机构有20万美元以上的业务往来的人员,禁止担任该公司的独立董事[5]。美国密歇根州《公司法》规定更加严格,对审查交易时间的范围要求更长,限定交易额度更低。相比较而言,中国关于拟任职独立董事与该公司及关联企业的交易额度缺乏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发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此,笔者建议将与公司存在交易关系即不能担任独立董事明列为独立董事选聘的消极资格,以切实保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2.4缺乏完备的独立董事人才库。欧美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效性和稳定性,离不开享有完备的经理人才市场和信用体系两个关键因素[7]。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在这两方面都有欠缺,尤其缺乏完备的独立董事人才库,导致独立董事和股东缺乏一个外部沟通管道,难以建立彼此的信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独立董事履行自身职责。同时,解决独立董事的行权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也离不开二元身份管辖制独立董事人才库体系的保障,即成立全国独立董事总会和地方分会,独立董事也须加入地方协会,同时受总会管辖。一方面,二元身份管理制可确保独立董事的任职状况受到全国和地方行业协会直接监督,履职优差度直接关系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声望;另一方面,尽可能剥离跟公司大股东的关联度,减少大股东对于独立董事的直接影响。然而,中国二元身份管辖制的独立董事人才库体系尚未健全,导致了独立董事行权独立性缺失等系列问题。

3我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完善建议

独立与专业是独立董事的基本特征,笔者围绕独立、专业和遴选态度三方面提出建议。3.1增强独立董事选聘资格的独立性。选聘的独立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独立董事资格的独立性和程序的独立性,让独立董事的工作更加阳光透明,减少利益关系的羁绊。3.1.1增强资格上的独立性。职业准入门槛的设定,是对该项职业内容和职业操守的基本尊重。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也应当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地细化,应结合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必要时可以拟定相应的选拔和认证程序,以减少主观因素影响,选拔出适格和理想的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同时,细化资格独立性中的经济因素。经济上的独立性需要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的支撑,在此引入过错责任,奖励独立董事对公司的功绩,惩罚其所犯的错误,赏罚分明。3.1.2增强产生程序上的独立性。程序上的独立,可以使实体上的义务规范得以确切落实。笔者认为,独立董事选聘兹事体大,应当明确选拔认证程序,使之有章可循。比如,董事会应该起草一份遴选独立董事的公司内部方案,并提交股东大会讨论,投票通过。董事会再按照该遴选方案,在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中遴选合适对象,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核、通过,最终发放独立董事聘书。这既保障了优秀人才得以选拔,又能削弱大股东的权力,最终还可从外部推动独立董事人才库建设的不断完善,可谓一石三鸟。3.2增强独立董事选聘资格的专业性。对于独立董事专业程度的衡量,在遴选标准上应秉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应注重候选人员专业的娴熟和丰富的财务管理、法务和经营管理经验,重点在关联领域及相关领域范围内综合挑选独立董事,以此提升独立董事的专业度。为了优化人才的选拔,客观上需要建立完善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库。首先,由独立董事行业协会牵头,尽可能广泛地吸纳社会优秀的人才进入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库,使独立董事供给量可以充分满足乃至超过市场需求量,可对独立董事形成一种外部竞争压力,鞭策其更加尽心尽力为公司服务。其次,需要完善独立董事的退出机制。根据上市公司的反馈,将不合格的独立董事及时清退出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的优胜劣汰。再次,完善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行业协会和独立董事人才市场的外部监督机制,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通过国家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及人才市场库和公司自身各方共同努力,相信能够保障独立董事任职的专业性。3.3独立董事的遴选应该务实化。中国大陆一些上市公司多是国企改制而来,行政化色彩较浓,不习惯市场运作的机制,反映在独立董事聘任上不严肃、不重效果,所聘任的独立董事拿着公司高薪却对公司少有作为,缺乏长远的利益相关者理念。长期如此,对于公司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在独立董事选聘上,应秉持更务实的态度,回归专业,能者居之,注重实效,不作表面文章。

4结语

通过对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关于独立董事选任资格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指导意见》存在出台初衷有误区、遴选态度上存在股东至上主义观念、消极资格规定不足、缺乏完备的独立董事人才库等局限。笔者从提高独立董事独立性、重视独立董事专业性和遵循务实的遴选态度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完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法律规范,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对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克磊,陶静,赵晓菲.中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93-495.

[2]马更新.独立董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7,26,35.

[3]蔡鑫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与反思[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9-42.

[4]段从清.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与任免机制问题研究[J].江汉论坛,2004(6):40-41.

[5]王立争.论独立董事聘任制度[J].商场现代化,2007(21):281-283.

[6]侯丽艳,秦玉娈,许彩云.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2006(4):37-39,43.

任职资格范文篇4

[关键词]职位任职资格人力资源管理

任职资格是指某个职位对任职者的各种要求,包括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内容,是对任职角色必须具备的知识、经验、技能与行为之总和。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环境知识、组织(公司)知识;经验包括工作、生活经验和专业工作经验(包括专业成果);技能包括人际关系技能、业务运作能力和业务变革能力;行为由行为模块和行为要项组成。

一、任职资格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基础工作之一

1.任职资格管理是实现“人-岗”匹配的前提。企业为实现目标需要构建或不断完善自己的组织机构,作为组织机构单元要素的职位承载着企业实现目标的分解指标,职位管理包括职位设置、职位职责、职位权限、职位关系、职位承载的关键绩效指标、任职条件等,所有这一切来源于工作分析(职位分析)。职位的任职条件是任职资格管理中的标准,而通过任职资格管理提供符合职位要求的任职者,从而满足岗位对任职者的需要。

2.任职资格管理中所确定的任职条件是企业招聘与调配的依据。招聘与调配的依据来源于职位需要和任职资格,即由职位管理确定的人员编制不足时,任职资格提供所需配备任职的基本要求。

3.任职资格管理为培训提供了方向。培训即是“补差”,一方面,新任职者的任职者知识、能力等某一方面的不足以职位需求时就产生了培训需要;另一方面,岗位的任职条件也会随岗位内涵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微小的变化不可能通过调整任职者来满足,只有通过对现有任职者的培训来实现也才是最现实最经济的。

4.任职资格管理中的任职资格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绩效管理通过目标设定、过程辅导、评价反馈、结果运用四环节来促进企业与个人的提升,绩效目标的来源除企业的目标分解外还结合了职位对任职者的条件要求。

5.任职资格管理是薪酬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据之一。企业薪酬设计遵从“外部均衡、内部均衡、个体均衡”的三原则。外部均衡,即薪酬具有市场竞争性;内部均衡,即薪酬体现岗位价值;个体均衡,即同岗位不同人员由于工作绩效不同薪酬也应不同。付薪除考虑职位价值外,还应该考虑任职者学历、职称、工作经验、工作技能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是任职资格管理的研究范畴,任职资格管理决定着部分的薪酬。

二、任职资格管理体现企业战略对核心能力的要求,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的核心能力来自独特的经营运作方式和员工所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与专长以及规范的业务运作模式、业务流程和企业结构;按业务规范制定的员工行为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的员工任职资格标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保证。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以适应战略的要求,就必须及时规范企业模式,即业务运作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及员工行为标准,并按照员工任职资格要求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让具备适应战略要求的人才进入合适的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地改进绩效,实现经营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当企业的战略作大的调整或重新制定新的战略时,企业需作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员工的任职资格体系和标准也须做相应的变动和提高。

三、任职资格管理通过开辟双重职业发展通道,为员工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留住人才

成功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成为企事业单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重要方面,在人才变动相对容易的现在,许多人将获得能力提高机会的择业选择放于高薪待遇之前。企业的任职资格管理将企业内的职位进行职种、职类、职层的划分,明确不同职层的要求,使员工一目了然自己目前所在位置、自己的选择及今后可能努力达到的位置。

四、任职资格管理可提供人才战略与规划的依据

人才战略与规划是为一个企业机构实现其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证的,将人才战略与规划概括为“人才有多少,人才缺多少,人才缺什么,人才何处来”。要知道人才有多少,就必须对现有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进行现状分析,摸清家底;要知道“人才缺多少,人才缺什么”需要对企业机构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分析实现战略需要多少人和需要什么样的人,也需要以任职资格为依据;要解决“人才何处来”,需要制定出人才的甄选、培养、开发等具体方案与措施,这些措施借助任职资格管理工具,就可有效地调配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开发战略所需要的人才,可大大提高人才培养的开发的经济效益,并缩短其开发时间。

五、推行任职资格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由功能型向过程型转变

任职资格范文篇5

第二条工艺美术专业任职资格评价实行统一大纲、统一评价方式、统一组织的办法。评价工作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第三条工艺美术专业任职资格评价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其中初级的评价形式为理论考试和创作实践考核;中级的评价形式为理论考试、创作实践考核和作品评鉴。

第四条凡**户籍(或取得《**市居住证》一年以上),从事工艺美术专业工作并遵纪守法的在职人员,可申请参加工艺美术专业任职资格评价。

第五条申请参加初级评价的人员,除具备本办法第四条所列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工艺美术专业工作满3年;

(二)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从事工艺美术专业工作见习期满。

第六条申请参加中级评价的人员,除具备本办法第四条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工艺美术专业工作满6年;

(二)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工艺美术专业工作满4年;

(三)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工艺美术专业工作满2年;

(四)博士研究生毕业;

(五)取得工艺美术初级资格满4年。

第七条在工作中有创意、实际工作成绩优异的工艺美术专业人员,由二名以上同行高级专家推荐,并提供业绩证明,可以不受学历限制,申请参加中级资格评价。

任职资格范文篇6

一、申报对象

凡本省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直接从事统计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评结合扩大试点考试合格人员(其中包括国家和省可以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其范围包括:

(一)制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修订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的统计法规制度、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填报汇总审核统计报表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三)加工整理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四)各级统计部门中从事计算机应用、信息资料(刊物)编辑、科学研究、咨询服务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任职条件

(一)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应符合以下条件:

1、遵守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福建省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等统计法律法规;

2、掌握系统的统计理论,具有丰富的统计业务知识

3、有较丰富的统计工作经验,具有解决统计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4、能够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写出较高水平的统计调查报告或较高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平的论文,或能够对统计理论、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提出有重要价值的建议。任现职以来公开出版的专著、译作或由本人单独执笔并在省、地级以上带CN刊号刊物发表的2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统计分析论文(原则上为近五年发表的,2篇论文应是任现职以来逐年发表的,且字数要求在4千字以上)。

5、获博士学位取得统计师资格2年以上;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取得统计师资格5年以上。

6、根据福建省人事厅“关于职称改革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闽职改字[19*]74号)文件精神,凡县(市)属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正常晋升高级职称的应提供任现职以来在《福建统计学刊》上发表过四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章要求应在任现职以来逐年发表的)。

(二)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人员破格评审的申报条件

1、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除符合上述1至4条规定的任职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际或国家部委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或在部级以上CN刊物发表2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由本人独立执笔的在CN号刊物发表3篇以上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获得同行专家的好评与肯定;

(2)在省级以上出版部门正式出版过个人专著5万字以上或译著10万字以上;

(3)19*年以前入学的统计财经类大学专科毕业生累计统计工作年限20年以上,且担任统计师职务5年以上的统计专业人员;19*年以前中专毕业累计统计工作年限30年以上且担任统计师职务5年以上的统计专业人员,受聘期间年度考核合格或称职以上者。

2、不具备规定资历人员申报高级统计师资格,除符合上述1至4条规定任职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承担省(部)级以上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第一执笔者;

(3)独立执笔撰写的统计论文或分析资料获国家(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或地、厅、司(局)级一等奖(综合类)以上1篇。

(4)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获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我国统计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综合类)者。

三、评审组织

福建省统计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由福建省统计局负责组建,报省人事厅审批后,负责全省高级统计师的评审工作。组建评委库之后,评委会的产生,则按照闽人发[20*]115号文件规定进行。评委会委员由能正确掌握和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坚持原则,组织纪律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行政领导和已离退休人员一般不参加评委会(库)。

四、有关问题说明

(一)在本单位实行评聘分开之前,推荐评审可以参照已核定的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数进行;在本单位实行评聘分开之后,则可以不受岗位数的限制推荐参加评审,但应根据结构比例进行聘任。

(二)上届评审被否决的人员,应当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后方能重新申报并按规定程序推荐。原已送审的代表作若继续使用,专家已有的鉴定仍然有效。前次未送高评委会进行表决的,应该由本单位重新审核认可并补充新材料。

(三)凡报送高评委评审的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经过公示,在确认真实有效后才能上报。在未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职改办审查,发现不属评审范围、基本任职条件不具备以及其他不符合规定的申报材料,一律退回原单位。

(四)破格申报高级统计师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需组织同行专家对其进行学科论文答辩。

(五)对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谎报工作经历、年限,谎报科研成果者,一经查实,取消其申报资格;已获得任职资格的予以取消,并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任职资格范文篇7

一、建立职称社会化评价组织体系

我市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政府人事职称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与协调。除中小学教师系列外,原委托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组织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全部由洛阳市职称评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评价中心)按社会化评审的要求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的评审工作必须引入社会化评价机制,逐步向社会化评审过渡。

二、创新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方式

根据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要求,打破评审委员会按行业、部门组建的模式,在市人事局职称管理部门授权下,由评价中心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设置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应在跨部门、跨单位的同行专家中选聘并建立评审专家库,组建一支专业性强、学术技术水平高、办事公道的评审专家队伍。评审委员会委员和专业(学科)组成员在评审专家库中随机产生。行政领导不再担任主任(副主任)委员,主任(副主任)委员在抽取的专家中选举产生。

三、拓宽职称评审服务范围

凡在洛阳市工作,与单位确立了人事、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户籍、档案、身份和单位性质限制,只要符合申报条件和有关要求,不受单位岗位数额和结构比例限制,均可自主申报参加社会化职称评审和考试,使在各种所有制单位中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业绩得到公正评价和社会认可。专业技术人员可通过社会化评审获得多种专业技术资格,企业单位可自主聘任,事业单位按岗位数额和结构比例择优聘任。

四、规范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程序

制定简便易行、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社会化职称评审程序,初级职称实行随时申报、相对集中评审(认定),中、高级职称按省统一安排申报和评审。逐步推行职称评审软件,提高职称评审的现代化水平。公开申报条件和程序,公示评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维护和提高我市职称评审的诚信度。

五、创新人才评价方式

建立以考察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的科学、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采用笔试、人机对话、答辩等多种手段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审工作,使评价方法更加科学,评价标准更加统一。

六、加强对职称社会化评审工作的领导

任职资格范文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XXX,现任市行本部XX分理处坐班主任。今天,参加支行副行级任职资格竞聘。

首先,感谢市行党委为我们年轻同志,创造这次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感谢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再次鼓起勇气,走上今天的演讲台。

我现年34岁,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自1995年哈工程高专毕业参加农行工作以来,始终从事会计专业工作,先后做过记账、复核、联行、交换、勾挑等岗位工作。去年,经竞聘被选拔到XX分理处担任坐班主任工作。过去的十年里,我立足会计岗位,不仅系统的掌握了财务会计制度,还利用担任记帐员、复核员、联行员、交换员、勾挑员等机会,积累了比较全面的银行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尤其在担任XX分理处坐班主任期间,我能够全力倾注自己的汗水,使XX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在我的带动下,营业人员都能够各尽其责,朝气蓬勃,营业室上下形成了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看到大家饱满热情的工作,更加激发和鼓舞了我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从95年跨入农行大门以来的10年时间里,我几乎都是在XX路办事处业务一线工作,通过长期与顾客打交道,我掌握了许多仅仅依靠学习而得不到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无论是会计本职工作,还是客户经理营销工作,我都处处走在前列,营销了大量的客户和储蓄存款,02、03年相继被市行、省行抽调,进行会计达标等方面工作的检查,还多次被评为办事处的先进工作者。金融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服务型行业,主要靠服务求发展、以优质服务求生存,尤其作为营业前台,如何更好地提供一流的服务、处理好银行与客户的关系,是事关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财务主管,我既要处理好业务核算的各个环节,当好家、理好财,又要直面客户,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这就要求我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可以说,在农行工作的10年也是我不断学习的10年。根据工作需要,我先后学习了计算机、经济管理、金融法律法规、会计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取得专业的会计师资格,我每天下班后都坚持去专业的辅导班学习,在这一艰苦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地享受着每一次进步所带给我的信心与喜悦。

这次,本着“锻炼自己、奉献农行”的想法,参加竞聘支行副行级任职资格,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任职资格范文篇9

**年8月,市委组织部发出了《关于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广组通[**]64号),各地各单位认真按《通知》要求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了历次任职资格考试。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干部都能如期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重申如下:

一、考试对象

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考试的干部,即拟任县处级(含正县处级和副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未取得《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合格证书》的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非领导职务转任领导职务必须参加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从学校、医院或企业提拔到党政群机关或在《干部任用条例》之列的其他事业单位任职,必须通过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另一类是自愿报名参加考试的干部,即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任职条件的干部,本人申请并经各区市县委组织部或市级部门党组(党委)同意后,均可报名参考。

二、报名时间及地点

全省每年统一组织实施两次考试,分别于5月和11月中下旬进行。5月考试的报名时间为4月10日至4月20日,11月考试的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20日。各区市县委组织部务于每次报名截止时间的次日到市委组织部干训科办理有关报名事宜。

报名地点:市级部门需参加考试的人员由单位政工(人事)科直接到市委组织部干训科报名,区市县需参加考试的人员在各区市县委组织部报名。

三、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考试地点:中共**市委党校。

四、考务及书籍费

根据省委组织部规定,收取考生100元/人考务费,书籍费50元/套。考试书籍根据考生自愿在市委组织部干训科购买。考务及书籍费可在单位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五、其他事项

1、根据省委组织部文件精神,省级部门垂直管理单位考生既可到省级机关考点参加考试,也可在我市参加考试。请驻市单位及早与主管单位、市委组织部做好衔接工作,确定考试地点。

任职资格范文篇10

培训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2006年7月11日)

同志们:

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班,在县委组织部的积极筹备和精心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今天正式开班了。在此,我代表县委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举办此次培训班,是在基本完成农村“两委”换届后,县委按照省、市委有关培训要求,全面提高农村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素质工程”和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应时之举。就做好这次培训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从2003年农村“两委”换届以来,我们积极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示范班。同时,依托大王店镇棚室林果种植基地、高林村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漕河镇奶牛养殖小区三个“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农村干部党员培训教育基地,加强对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和农村基层干部专业素质培训。通过参加、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全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农村基层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农村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借这个机会,我想说三句话。第一句话,农村干部不容易。农村党支部、村委会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最前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落实者,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我们经常说:“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种各样的任务,各种各样的工作,最后落实到村里,需要你们去安排、去协调、去处理;群众之间有了矛盾,需要你们去调解;百姓的红白事需要你们去操持。可以说事不论巨细,时不分夜昼,有的时候工作急、任务重,领导不满意了要批评,不理解了要埋怨,可以说任劳任怨,这就叫农村干部不容易。第二句话,农村干部不好当。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形势下,农村工作纷繁复杂,问题多,难度大,农村干部直接与群众接触,而且随着农村社会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民主意识、法律意识、政策水平都在逐步提高,这就要求大家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素质、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有关政策。要不然,没法儿领导群众,也没法说服群众、教育群众,所以说农村干部不好当。第三句话,农村干部很光荣。农村工作虽然很苦、很累、很难,但我们应该看到,越是这样,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越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越能增长才干和本事。因为农村干部不容易,因为农村干部不好当,所以农村干部很光荣。是你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艰苦的工作和实际行动落实到千家万户,是你们把群众的冷暖始终挂在心头,费劲心思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是你们冲在党员、群众的前头,带领群众去完成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任务。对于大家的工作县委是支持的,对于大家的难处县委是理解的,对于大家的成长县委也是关心的。希望在座的各位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要把握时机,牢记职责,苦练内功,树好形象。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率民致富、为民办事的能力,为切实提高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严格自律,珍惜机会,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这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集中几天的时间学习,对大家来讲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县委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拔付专项资金给予大力支持,组织部做了细致、充分的、大量的训前准备工作,从有关单位抽调了理论功底好、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授课教师。同时邀请市委党校政策理论研究室贾志敬主任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专题讲座。县委下如此大的力量,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全力支持,根本目的就是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保证大家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本领,担负起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任,促进全县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健康开展。希望大家要端正学习态度,把这次培训作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切实引起重视,不要应付过关;要勤奋学习,深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决不能蜻蜓点水、满足现状;要能够坐得下来、静得下心、钻得进去,克服自满思想和厌倦情绪,真正将学习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注意学习方法,紧紧围绕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现状,结合本村、本人实际,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学,带着问题学,边学习,边思考,要把理论学习用于指导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中,大家还应注意摆正“三个关系”:一是摆正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农村工作头绪多,事情比较繁杂,同志们在日常工作中本来学习的机会就不多,集中参训的机会更少。因此,大家一定要把这几天时间充分利用好,先把手头上的工作放一放,交给其它同志处理,踏下心来,把学习搞好,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二是摆正集训与自学的关系。集中培训,是应时之举,由于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集中,所以质量高,见效快,是提高受训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但短短的几天集训毕竟不能解决过多的问题,我们的大部分时间还需用于工作上,这次培训时间不长,关键还要靠自学。同志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讲学习”的观念,多学一点、学好一点、学实一点、学深一点。三是摆正计划与落实的关系。从目前看,我县的培训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做到了长有规划、短有计划,但也有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干部、党员的培训并未落到实处,有的有计划未落实,有的培训走了形式、走了过场。这次培训后,各乡镇要进行自查,看规划计划制定了没有,是否按规划计划去落实了,县委组织部要全面检查督导落实情况,将培训工作真正纳入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三、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切实保证培训取得实效

这期培训班是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安肃镇、高林村镇、漕河镇、大王店镇四个基层党校承办的。为了保证学习效果,防止流于形式,各有关单位必须紧密配合,协调联动。组织部要抓好组织协调,强化督导;基层党校要注意教学管理、生活安排及安全保障;各乡镇党委要注意做好参训学员的思想工作,并妥善处理在培训期间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化学习环境。总之一句话,要组织好、管理好、学习好、生活好、示范好。为此,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教学上要尽心。各位教师都是从各单位抽调出来的精干力量,要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在备课、讲课等环节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端正态度,集中精力,尽心尽力。同时在教学形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式,注重将课堂教学与典型分析、专题讨论、现场示范和时事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二是生活上要关心。基层党校要在饮食、卫生等方面周密安排,做好充分的后勤保障工作。我在此强调一下,学习期间,学员一律在乡镇机关食堂就餐,不准外出下饭店,不准大吃大喝,这作为一条铁的纪律,希望大家严格遵守和执行。三是管理上要严格。严明纪律,严格要求,健全完善学习守则、考勤、请销假、违纪学员处理等一系列制度,并抓好落实。县委组织部要安排专人进行跟班管理,各乡镇要选派得力干部担任领队协助管理,学员要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不遵守培训纪律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进行通报。总之,要采取必要的办法,严肃教学秩序,保证参训人数,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同志们,举办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资格和村委会主任岗位素质培训班,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策水平、法制观念和处理复杂矛盾问题能力的有益途径,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大家通过这次培训,在加快发展上理出新思路,在改进工作上展示新形象、新水平,在“带头致富、率民致富”方面增长新本领,争做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