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政府政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4:52:10

人事政府政务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1

[关键词]电子政务;人事档案;档案信息化;问题;策略

档案是政府部门对自身以往活动信息的重要记录,充当着信息凭证的效用。随着政务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政府部门在践行工作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和资料的数量日益激增,而且在倡导转型发展、组织体系改革的同时,政府部门档案资料的种类也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造成了庞大的档案规模,同时也为档案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同时也关系到政府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

一、概念解析

(一)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指的是以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展政务工作,通过对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应用,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政务办公、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电子政务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互联网向国家机关政务领域不断推进的结果。电子政务的实施者主要是那些担负着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实践等相关职责的行政部门,结合对这些部门政务办公需求的分析,可以将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定位在下载网络信息、建设政务网站、构建网络服务体系、实施电子化采购、开展办公自动化、构建政务信息数据库等方面。电子政务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其政务工作方式的去纸质化,无论是工作流程的布设、工作内容的安排,还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基本都进行了电子化的改革。这对于打造公开、透明的政务形象是极为有利的,有助于广大公民、企业更好地行使自己参政议政的权力。

(二)档案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是“互联网+”概念下衍生出来的一种行业新业态形式,是在计算机技术、扫描矩阵CCD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数字摄影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实施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改革,能够顺利实现对各种载体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存档。基于网络互联互通的特点,档案信息化更是为各组织机构之间档案存储网络之间的连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效促进了互联网、政务网、局域网的对接,能够在多组织主体的作用下搭建起一个内容庞大、结构有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这对于档案资料的共享共建都是极为有利的,有助于档案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从内容上来讲,档案信息化主要包含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采集、信息化查阅等三个主要方面,其中涉及的档案资料搜集、整理、统计、鉴别、查阅、采集、修订、归档等各项行为基本都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技术来实现。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档案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更有效地增强了档案管理办公效率,使得档案原件能够得以更好地保护。

二、电子政务背景下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现状

人事档案管理是电子政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而人事档案又能够在人事调用、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为政务管理机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秘书局等六部委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于2020年6月正式出台《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在全国各省市地区极力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总体架构图”中,“电子公文”赫然在列。结合目前电子政务背景下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特将其综合情况进行了如下梳理。

(一)成效

为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各地政府部门按照人事档案管理特点陆续制定了详细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希望能够通过人事档案信息化改革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最大程度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率。各地探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下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前景与应用研究,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进行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内容整合,从政策、人才、技术、体制等方面提供支撑和保障,并结合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情况,利用好现有OA系统、干部任免表编辑器、实名制系统,夯实了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为人力资源战略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快速发展。

(二)问题

在电子政务改革的推动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整体改革成效明显。但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各地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标准规范不统一。电子政务背景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然大势所趋,是电子政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保障。但由于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时间较短的限制,使得工作人员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概念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并且受各地档案管理综合情况差异化的影响,各地在开展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时,无论是对于工作方法模式的选择、流程体系的建设,还是保障支持程度上,都各自显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化特点。这就造成了各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的情况,衍生出人事电子档案分辨率、图像命名方式、档案存储格式差异化等相关问题,也对人事信息化档案的流通、利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二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带来的问题。就目前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来看,多是从电子信息技术、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抽调而来,虽然在自身工作领域有着较为突出的业务能力表现,但却并非档案信息化建设复合型人才,在相对应的领域存在知识盲点、能力缺陷。这也是造成目前一些档案管理专员,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系统,开展高效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为临时借调而来,与原岗位工作并未完全脱离。导致这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精力上无法专注于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严重限制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行进速度。

三、电子政务背景下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

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在电子政务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极具革新意义的综合性整改工作,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认知,并在档案管理方式方法、模式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而这些对于长期以来早已习惯了传统人事档案工作环境的工作人员而言,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作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者,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在工作方式、模式上做适当的革新,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彻底丢弃落后的档案管理思维,改变早已固化的工作习惯。这对于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质量、效率达标而言,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为此,对于档案管理部门而言,要在工作人员中树立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一是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思维。在人员培育中引入“互联网+档案”概念,深化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时代价值的认识;二是树立主动服务的档案管理意识。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内部财务、人事、组织等多部门进行对接,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各部门人事档案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三是树立档案管理工作责任意识。按照岗位特点,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细分,在权责分明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作评价、激励机制,以此确保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上来。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

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作,涉及范围较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工作实施之前,切勿擅自行动,必须在对各方面综合情况进行集中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规划。如此,才能够有效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能够真正达到电子政务相关标准要求。结合上文对目前电子政务背景下各地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综合情况的了解,在这里仅从几个主要的方面对工作规划进行详细介绍。一是制定明确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结合本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综合情况,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行明确。如,统一采用可被计算机快速识别的EXCEL档案数据格式;人员基本信息表内容完整、清晰、无错别字,人事档案目录信息集中的类号、序号、材料名称、材料形成时间、页数、备注等都必须完整填写;多媒体档案数据清晰,格式以JPG为准,图像偏斜度>1°时需要予以纠偏,对扫描产生的黑边、白边必须进行裁边处理;扫描仪必须符合GB/T18788要求,使对比度、亮度保持在中值水平,分辨率设定在300DPI。二是做好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安全处理。电子政务下的人事档案包含了大量的保密信息,虽然部分档案信息被公开使用,但仍有部分关键信息仅能在政府机关内部流通。在进行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时,管理人员必须对此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安全性问题进行科学预判。通过制定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组织流程、构建数字档案用户权限管理机制,切实保障政府部门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三)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支持

有力的基础保障支持,将是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有效且长久实施下去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各地政府部门必须继续做好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保障工作,并结合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为其配备强大的技术、设备、人员保障。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技术支持。当地政府技术部门必须在对其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的基础上,邀请社会上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机构与政府技术部门共同开展专业化的人事档案智能管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档案存储云平台等的开发。并在当地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平台上增设相应的档案管理板块,以便于人事档案相关信息的信息化接收、采集、检索、共享、传播。二是设备支持。依据本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规模大小、任务难度,以及现有相应设备性能的综合分析,进行设备的购置工作。购置对象包括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一些主要设备,如服务器、计算机、平板扫描仪、图像处理软件、打印机等必需设备;以OCR识别转换软件、大幅面扫描仪、高速扫描仪、零边距扫描仪等则属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购置的设备。三是人才支持。电子政务改革的推进,使得人事档案规模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对负责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必须同时具有电子信息技术、档案管理业务等综合能力素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组建电子档案管理人才培训班、设定电子档案专职岗位、制定严格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等多种方式,助力复合型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育。综上所述,电子政务背景下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早已成为了大势所趋。在未来的工作中,各地政府机关单位要在以往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按照党中央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做好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并充分发挥问题导向价值,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以此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园园,付贺.人事档案信息化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创新及应用[J].城建档案,2021(11):29-31.

[2]王博.电子政务背景下档案数字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档案,2021(02):96-97.

[3]龚晶.浅析电子政务背景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J].经济管理文摘,2019(23):129-131.

[4]宋群豹.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透明度改革刍议[J].北京档案,2014(05):33-35.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2

2010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紧密结合人事编制工作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便于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使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步入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轨道,有效地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将我局今年第三季度政务公开工作小结如下:

一、加强人事编制政策宣传,扩宽政务公开渠道

一是丰富网站内容,推进政务公开。第3季度“**人事在线”新增信息250条,其中:本市人事编制信息78条、公招、公选公告(含成绩及公示)55条、总结、报告、通知等其他37条,转载网络信息80条。

二是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第3季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载各类人事编制信息93条,其中计划总结13条、工作动态29条、人事任免21条、其它信息30条。

三是加强信息报送,推进政务公开。按照信息报送要求,今年第3季度,积极向**人事、市委办刊物、市政府政务信息、**网管中心、市直机关工委机关信息、市纪委纪检监察信息累计近100条,及时对人事编制工作动态。人事编制工作政策进行宣传,并按照进度完成了相关部门下达了信息目标任务。

四是加强向新闻媒体信息报送。及时向《**日报》、《**晚报》投人事编制信息稿,并有多篇信息被采用。

五是开展网络互动栏目咨询回复。加强对“**人事在线”的“留言咨询”回复,第3季度共回留言231条;受理“12345”市长热线13件,办结12件,有1件正在办理中。公务员之家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省政务公开规定》以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全省人事编制部门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事编制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政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务公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要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国务院颁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和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强调指出,要把政务公开作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

人事编制部门直接面对社会,服务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和政府人事编制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人事编制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已取得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增添措施,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人事编制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全省人事编制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人事部办公厅关于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办事程序,加强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编制管理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保障。

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逐步建立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程序规范、机制健全的政务公开制度,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人事编制部门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要通过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人事编制工作透明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加有效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人事编制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向社会公开的重点事项。根据人事编制部门的职能职责,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应如实向社会公开。

1.涉及人事编制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行政执法责任落实情况、行政复议事项及结果等;

2.有关人才规划和人才开发事项、全省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计划、工资基金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程序;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专家管理、留学人员管理与服务、博士后管理、专家培养选拔、专家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程序或结果;

4.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职称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程序或结果;

5.公务员职位管理、考试录用、考核、职务升降、任免、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回避、纪律、奖励、惩戒、申诉控告、辞职辞退等方面的政策、程序或结果;

6.人才流动、人才市场建设、聘用人员合同鉴证、内调干部安置、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人事争议仲裁和行政复议等方面的政策、程序或结果;

7.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8.公务员培训工作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政策、程序或结果;

9.聘请外国专家和派员出国(境)培训等方面的政策、程序或结果;

10.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安置程序等;

11.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以及机构编制管理、事业单位管理等方面需要公开的政策、程序或结果等。

凡列入政务公开的项目,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应按照“政策依据、审批条件、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时限要求、结果反馈”等进行公开,其中涉及收费的项目,要公开收费依据和标准。同时,还要向社会公开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内设机构的职能职责和人员组成情况、各类人事人才和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咨询和投诉方式等。

(二)在单位内部公开的主要事项。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内部事权、财权、人事权的运行情况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面向本单位职工公开。事权公开主要包括本级人事编制部门的重大决策事项、决策依据、决策程序和运行过程;财权公开主要包括本级人事编制部门财政预决算情况和内部财务收支情况,招待费、差旅费的开支使用情况,大额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情况,重要物资采购和项目招投标情况等;人事权公开主要包括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干部考核和奖惩、公务员录用等工作运行的依据、程序和结果,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其他应当在单位内部公开的重要事项。

全省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编制本单位的政务公开目录,区分情况向社会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要及时主动地向社会公开应当让公众广泛知晓和参与的事项。对于不能公开或者暂时不宜公开的事项,承办单位应书面说明理由,报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政务公开的内容,要真实、全面、可靠。重大事项向社会或者在一定范围公布后,要通过适当方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并再次公布整改结果。

四、人事编制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形式

在政务公开的形式上,要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规范有序、节约成本,方便群众、利于监督。根据公开的内容和特点,采取适当形式进行公开,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全省各级人事编制部门政务公开的形式主要包括:

(一)运用电子网络载体公开。能在网上公开的要及时在网上公开,探索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途径;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人事编制部门应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充分利用人事编制信息技术手段,逐步扩大网上人事编制服务项目和范围。

(二)设置政务公开栏公开。在办公场所或方便群众观瞻的地点设置固定的政务公开栏、职责公告牌、电子触摸屏等进行公开。

(三)推行“一站式服务”。坚持亮牌上岗制度;有许可和服务职能的内部单位,应通过进驻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窗口办公,或在机关内部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四)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通过召开新闻会或新闻通气会等,适时向媒体最新政策和工作动态。

(五)通过会议、文件和自办刊物公开。适时邀请有关部门、人事编制工作监督员和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通过下发文件、交流刊物、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等形式,公开人事编制重大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六)向相关当事人公开。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依申请公开事项或信访事项,要在规定时限内依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或来信来访当事人进行答复,或作信息反馈。

(七)接受社会监督评议。通过设立举报箱、厅(局)长信箱、征求意见簿,向社会公布人事监督电话和“12310”编制工作监督举报电话,落实专人受理投诉,接受社会监督。

五、人事编制部门推行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人事编制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形成在党组统一领导下,由本单位推行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内部有关处(科、股、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要把政务公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各项人事编制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要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调研,加强政务公开的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严格审查把关。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审查制度,把能否公开、怎样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作为审查内容。通过预先审查,严格政务公开程序,准确把握政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限等,严格限制不公开的范围。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4

一、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近年来,我市各级人事部门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契机,以构建“阳光人事”、“和谐人事”、“法治人事”为目标,以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不断加大了人事政务公开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市县人事部门都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把政务公开作为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的一项重大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政务公开与人事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办公室具体承办、各科室中心支持配合、纪检监察监督检查”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和落实政务公开责任制,有的还将政务公开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年终进行考评。乐安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年终各奖项挂钩,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实到位。

2、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加强政务公开制度机制建设,是确保公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市县人事部门都十分重视制度机制建设,认真按照各级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建章立制,加强管理。为了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级人事部门普遍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清理规范了内部操作程序,建立健全了内外监督机制。市人事局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的实施方案、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政务公开监督制度、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亮牌上岗制、首问责任制、行政执法责任制、重点业务工作AB角制、限时办结制等项制度,形成了健全的制度体系,从机制上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

3、突出重点,全面公开。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过程中,市县人事部门基本上能做到从公开决策程序、公开权力运行入手,要求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形式公开人事部门的职能、人事政策、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理结果。尤其注重结合人事工作特色,重点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三支一扶”、军转干部安置,职称评聘,人事考试,各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与市拨尖人才选拔等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人事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着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和谐人事环境。

4、形式多样,渠道通畅。在推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市县人事部门十分注重公开形式的多样化。一是在办公地点设立政务公开栏,公开本局职责、机构设置、办事流程、服务承诺、责任追究、投诉途径等。在科室公开科室职责、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二是实行亮牌上岗制,工作人员一律亮牌上岗,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让群众了解办事人员的身份职责,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在办公场所设立了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全部对外公开业务。四是及时将社会关注的热点事项,通过报纸电台、政府与部门网站等媒体公布。另外,通过举办了“政风行风热线”的形式,公开人事部门的职能、工作内容、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和监督措施等,面对面与服务对象交流,提供咨询,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由于领导重视和思想认识的差异,市县人事部门工作上存在不平衡。一些县投入大,网络全、效果好;少数县重视不够,工作上没有真正摆上位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公开内容不够完善。有些部门和单位没有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三是公开方式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政务公开的时间、方法、程序等方面存在随意性。有的公开时限不明确,一些事项对外公布的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间;有的被动应付,公开范围未达要求。四是公开机制不够健全。对政务公开工作只是形式上参与,没有真正形成协调配合的机制;政务公开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责任追究力度不大,难于落到实处。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单位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为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证。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大力做好《条例》的各项实施工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保障。当前,重点应建立健全七项制度。建立完善政务公开责任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体系;建立政务公开事前审议制度,严格审议公开内容,确保公开信息真实、准确;建立完善政务公开报备制度,建立政务公开工作档案,将审议通过的公开内容统一归档,保存备查;建立完善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定期召开评议会议,对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进行评议,听取意见与建议;建立完善政务公开反馈制度,广泛征求服务对象对政务公开的意见与建议,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建立完善政务公开监督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各种监督手段,实行全方位监督;建立完善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究责任。通过建章立制,健全机制,进一步促进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对机关内部工作的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人事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廉洁勤政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利的监督,更好地为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政务公开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依法公开原则。推行政务公开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二)全面真实原则。“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对办理的各类事项,除涉密和涉私并且依照有关规定不宜公开的以外,都应全面真实地向社会公开。不仅做到内容公开,而且还要过程公开。

(三)及时便民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努力方便群众办事,便于群众知情,有利于群众行使监督权。

目标要求:积极推进人事、编制制度改革,转变管理方式,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促进人事、编制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从制度上、管理方式上保障人民群众对人事编制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使政务公开贯穿于人事编制工作的全过程,成为人事编制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

三、政务公开的内容

(一)市人事局、编办机关各科室及下属二级机构的主要职责。

(二)国家有关人事、编制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人事编制工作发展规划和各类计划。

(三)凡人事局、编办及下属二级机构具有的行政管理事项以及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涉及人事、编制的公共服务项目,除国家明确规定不能公开的以外,都应实行政务公开。要公开项目的名称、相关政策依据、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结果,做到全过程公开。

(四)市人事局、编办及下属二级机构的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要做到项目名称公开,收费标准、程序以及政策依据公开。

四、政务公开的形式

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多种不同的政务公开形式。

(一)公开栏。在局办公楼设立政务公开公告栏和电子屏幕,及时各类信息。

(二)文件公开。通过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开有关政策和事项的办理结果。

(三)媒体公开。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通告有关人事信息。

(四)网上公开。通过市人事人才网,设立市人事局编办政务公开网站,将政务公开的内容通过网站向社会全面公开。

(五)通过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公开。

(六)通过人事业务办理大厅实行政务公开。

五、政务公开制度

政务公开实行如下制度:

(一)预先审查制度。对于各科室(单位)拟出台的政策和决定的事项,应首先经政策法规科和局办公室审核把关,然后由相关责任科室就该政策和事项能否公开、怎样公开、在什么范围公开等,作为审查内容,报局政务公开办进行审查备案。

通过预先审查,准确把握政务公开内容、范围、形式和时限等,严格控制不公开事项的范围。

(二)主动公开制度。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或者服务对象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对于不能公开或者暂不宜公开的事项,承办部门必须说明理由,并报局政务公开办公室备案。如果公开事项变更、撤销或者终止,要及时公开并作出说明。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6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

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是增强机关工作的透明度,促进机关管理创新,加快建设公开透明、廉政勤政、务实高效机关的重要手段。县人事局对政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党组把人事人才、机构编制工作政务公开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强化责任。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办公室负责本局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与推进。二是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制定了《县委编办、县人事局政务公开制度》,凡与服务对象利益相关的人事编制业务政策,除涉密及按要求不宜公开的内容外,都视其情况分别对内或对外公开。为了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的推行力度,完善公开形式,扩大公开范围,还制定了《县人事局人才网政务公开制度》,通过人才网和长阳人事局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公开人事政策法规、服务指南、办事程序、办理结果、人事人才工作动态、人事政务信息、人员编制信息和其它需公示的内容。不断加大人事人才政策法规和人事政务信息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事编制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定期研究政务公开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创新公开形式,丰富了公开内容和载体,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强化工作措施,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只有坚持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人事政策、办事程序、办理结果,不断提高人事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才能做到依法行政,规范人事行政行为,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1、完善政务公开形式。对人事编制业务工作,只要不涉密,我们都始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公开办理的政策依据和办理结果。对考试录用、评聘职称、调整工资档次等工作,严格实行“三公开、一监督”的制度,即公开政策原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在局办公楼大厅和长阳人事局办公自动化网设立了对外对内政务公开栏,公开应当公开的事项。同时将人事局、编办的职责任务、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汇编成《政务公开手册》,发放到县直各部门和乡镇。

2、及时更新政务公开内容。为加强人事编制政策的宣传,增强人事编制政策的公开透明度,县人事局建立了网上政务公开更新制度,在人才网和长阳人事局办公自动化网设立人事政策法规与政务信息公开栏,共上网公布人事政策法规32件,更新公开内容12项,其中政策法规类《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的通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办法》、《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伤残待遇的政策问答》及《二00九年职称评审工作有关政策》等受到广泛关注。更新了25个项目的办事程序和服务指南,对各种人事考试信息、人才招聘、引进信息及时上网公告。加大编制政务公开力度,根据人员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信息,严把审核关,坚持网上实名制公示,并在相关单位、窗口、网吧设立了公开查询点。

3、规范人事收费行为。我局采取三项制度,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和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认真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坚持亮证收费,在人才网和人事局大厅政务公开栏公示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把人事部门收费知情权、监督权交给服务对象,增强透明度。二是建立人事收费责任制。各项收费由业务股室和财务室共同把关,业务股室按照物价文件确定的收费项目、标准,开出收费通知单。财务室对收费通知单的收费项目、标准核准后收取费用,出具规范的行政事业收费收据,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三是落实收费责任追究制。对违反人事收费政策的人和事坚决查处,谁违规,谁负责。局纪检组会同办公室对收费行为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健全机关管理制度。我局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把政务公开原则、内容、范围、措施、形式、领导责任、监督检查等问题纳入机关管理制度,使人事人才、机构编制工作政务公开有章可循,逐步规范,使政务公开工作注重实效,逐步提高水平。我们将《县人事局党组工作规则》、《县人事局政务工作规则》等20个规章制度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一名干部职工学习遵守。2012年以来,县人事局严格执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对招待费、机关办公经费、小车运行费、重大采购项目等重要支出实行定期会议通报制,每半年进行一次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抽查,建立起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约监督机制。

三、注重公开实效,促进人事人才工作全面发展

人事人才、机制编制政务公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受到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今年我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新聘请人事编制工作政风行风监督员,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人事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找准薄弱环节,促进人事部门依法行政。

1、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建立了人事工作联系点,今年我们组织专班,分别由局领导带队,深入到部分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和企业,就人事政策法规落实和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宣传政策,听取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使人事、机构编制政务公开面进一步扩大。

2、聘请人事编制工作监督信息员。我们从县纪委、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物价局、审计局、教育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和部分乡镇聘请了12名同志为县人事局党风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监督和批评,及时解决人事、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7

人事局是主管人事人才工作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政府工作部门。切实处理好公务员事业人员公开考录(聘)、高校毕业生就业、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人事争议仲裁等与广大干群密切相关的人事人才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上述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建立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建设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也是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要充分认识加强人事法制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人事关系的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对人事人才工作的领域、任务和职能进行重新定位,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才能真正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公共服务质量,最终为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这也是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关键所在。要集中精力,尽快制定和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当前,重点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制定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其单项法规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二是适时研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相关规定;三是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妥善出台地区津补贴方案,探索制定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四是抓紧研究制定规范人才市场管理和人事争议仲裁等各项工作的地方性规章;五是积极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人事人才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将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绩效列入机关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六是认真做好农村基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充实基层人才队伍;七是认真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政策法规的清理规范工作,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合时宜的人事人才管理办法和政策规定。

二、切实办好人事信访,构建和谐环境。构建和谐人事应以处理好人事信访为基础,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第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人事考试、公务员招录、人才评价、专家选拔、工资审批、军转干部安置、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机构编制管理等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社会广泛关注的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严格履行部门职责,坚持原则、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切实把惠及人民群众的各项人事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要认真贯彻《信访条例》,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的时限、程序要求,及时依法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第三,要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化解各种不和谐因素。作为政府人事部门,必须围绕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综合改革,重点突破,全面带动,着力破解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推进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确保程序规范透明。公开是公正的前提,公正是和谐的基础。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既是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迫切需要,更应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不懈追求。第一,要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的理念。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求对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或需要保密的事项外,都应按照时限及时向社会予以公布,尽可能地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率损失,进而维护政府人事部门的公信力。第二,要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的内容。人事部门要通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来促进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就必须将现有的执行层面上的办事公开,逐步转变到决策和监督层面上的信息公开,使之贯穿于人事人才工作的全过程。第三,要不断创新政务公开的载体。按照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尽快建立起一个互通的政务公开信息平台,才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强化政策决策与执行的监督效力,畅通信息反馈渠道,真正发挥电子政务与网上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务公开在更高层次上对建立和谐人事关系的促进作用。

四、强化纠纷调处机制,妥善解决社会矛盾。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一,健全和完善人事执法责任制,不断加强信访工作。要通过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人事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化解矛盾和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第二,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不断加强法制监督。人事部门要本着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对自身行政行为负责的态度,通过正确行使诉讼权利、积极履行诉讼义务,主动与司法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建立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的良好关系,依法维护政府形象和公民权益。第三,继续规范申诉控告工作,不断完善公务员权益保障机制。围绕和谐人事关系的建立,进一步规范申诉控告工作,畅通公务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救济渠道,也是强化人事纠纷诉求调处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以更高的标准开展人事争议工作,更好地发挥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建立和谐人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8

一、工作情况

(一)狠抓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组织有领导、工作有目标、责任有落实,狠抓了组织机构建设。市、县(区)人事局均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具体落实,确定了1—2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工作落实,并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对县区、机关科室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内容,层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从而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政务公开工作责任落实体系,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狠抓载体建设,强化政务信息宣传

为使全市人事系统政务公开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层面,方便社会群众对人事工作的知情、参与和监督,在政务公开方式上,我们突出了“稳”、“固”、“显”特点,不断丰富了公开形式和载体。一是加强了信息网络建设。市、县(区)人事局均加大了投入,联接了党政网、政府公众网、互联网,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定期将人事编制工作信息、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在网上,为广大群众从网上了解XX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便利。二是加强了政务公开栏建设。我局在办公大楼门前设置了固定的政务公开栏2个,坚持每月更新信息内容一次。全市人事部门共建固定的政务公开栏6个,每年制作宣传展版70条期,人事编制工作动态信息和宣传政策法规200余条。三是加强了服务窗口建设。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人事工作窗口,选配了工作人员,规范了接件办件程序及要求,制作了便民宣传资料。全市共有10名工作人员到政务服务中心人事工作窗口办公,共有六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人事工作窗口集中受理。四是加强了报刊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将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法规、人事考试信息、工作动态等进行公开。今年来我局结合保先教育活动开展,在《XX日报》上以三期答记者问方式宣传了公务员考录、人事制度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还将《XX人事》内部刊物扩版为《XX人事人才》,开辟了多个栏目,增加了信息容量,扩大了发行范围。通过以上宣传载体多角度、全方位公开了人事编制工作政策法规和工作信息,较好落实了社会群众对人事工作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事编制工作更好地贴近了社会、贴近了群众。

(三)狠抓制度完善,强化监督管理

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我们围绕长效机制建设,先后建立了“政务公开责任制度”、“政务预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备案制度”、“政务公开反馈制度”、“政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政务公开检查考核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等七项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规范的制度体系。同时我局政务公开办加大了政务公开制度执行落实督查力度,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够力的科室及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并作好情况登记,纳入年终科室考核评比和公务员年度考核内容,取消科室及责任人员评优选先资格。还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士以及服务对象召开行风评议意见恳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诚恳接受批评。一些县区还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代表当行风监督员,不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联席会议,通报政务公开和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切实改进工作。全市共聘请人事工作行风监督员30名。

(四)狠抓规范管理,强化依法行政

为促进人事编制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在开展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从人事编制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工作入手,把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容易产生腐败的环节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规范管理。一是规范了政务公开内容。制定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人事工作透明度的实施意见》,编制出台了《政务公开内容目录》,按照人事工作业务中凡不涉及国家机密,能够公开的事项都应向社会公开、向内部公开的原则和分机构职能、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便民服务、工作动态、对内公开栏、其它等七个类别共清理出面向社会公开事项41项,面向特定社会公开事项12项,对内公开事项52项。二是规范了政务公开形式。对各项公开事项按照公开范围、受知对象分类明确了“公开栏、便民资料、网络、会议、信息刊物”等形式进行公开。三是规范了办事流程。为公开政策规定,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理要求,公开服务承诺,公开办理结果,在对人事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面清理规范基础上,编制了《XX市人事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对60项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逐一从“政策规定、申报条件、申报对象、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标准”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实行对外公开服务承诺,主动把人事编制工作置于社会群众监督之下。

二、主要成效

(一)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机关行政效能。把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各级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对其他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实行规范受理、限时办结、公开承诺,不仅使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确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责任明确增强,而且方便了办事单位和群众,大大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二)密切了群众关系,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了人事编制工作透明度,落实了社会群众对人事编制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促进了群众关心的急难问题,社会反映敏感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的解决,实实在在地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规范了行政行为,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编制实施人事编制工作行政审核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面向服务对象全面公开人事编制工作的政策规定及有关要求,为杜绝公务活动中吃、拿、卡、要等腐败行为,预防违法违纪问题发生起到了较好的制约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平衡

尽管我市人事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发展不够平衡。一些县区人事部门、机关部分科室职工认识不够到位,认为政务公开后,人事部门权力减少了,工作难度增大了。因此思想上存在被动情绪,工作上推动不够有力。

(二)政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够有力

虽然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明确了政务公开内容范围和要求,但因市、县(区)编制紧张、人手较少,均无专职人员从事政务公开工作。各科室也没有把政务公开工作当作科室的份内工作来对待。因此政务公开工作落实较难。

(三)政务公开工作缺乏经费支撑

在信息时代,通过网络、公开政务信息是政务公开最快捷的方式。但因我市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单位资金紧缺,市、县区人事部门均没有建立人事工作网站,在党政网、政府公众网上均无人事工作网页,因此使政务公开工作发展和政务公开范围受到限制。

四、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努力使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要把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建设法治政府、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人事部门的一项长期工作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努力使政务公开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9

一、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

我局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市委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以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基层、为广大干部群众、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强化监督,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增加人事人才工作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我局推行政务公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凡是政府法律、法规、规章、要求、行政决定,与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只要不属于党和国家秘密事项,都要对外公开。一要注重针对性。凡运用行政权力办理与社会、基层单位以及群众利益相关、群众普遍关心的事项,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腐败问题的权力运行环节都要实行公开。二是要坚持真实性。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办事的结果必须公开,严禁弄虚作假。三是要讲究时效性。政务公开时间要与公开内容相适应,做到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特别是动态性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每次公开后都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及时作出回应。四是要强调操作性。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真正做到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群众监督。

二、政务公开的内容、责任科室和形式

(一)国家、市颁布实行的有关人事人才工作方面法律、法规、条例、办法、通知以及其它规范性文件。

(二)局机关工作机构、行政职能、职责范围。

(三)局机关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

(四)局机关服务承诺以及投诉途径等。

以上四项由办公室负责,在本局网页中政务公开专栏公开并及时上报区委、信息委。

(五)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者)招考录用,干部调动、任免,机关评先进、奖励、表彰等工作。

(六)军队转业干部及其家属接收、安置工作。

(七)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军转干部培训工作。

(八)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作。

(九)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优秀中青年专家、学科和技术带头人的选拔、推荐和管理工作。

此项工作由公务员管理科负责,在本局网页中政务公开专栏公开并及时上报区委、信息委,其中公务员(机关工作者)招考录用工作还要在《人事》等刊物公开。

(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办理退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福利待遇和管理工作。

(十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培训和考核工作。

(十二)人事争议仲裁工作。

(十三)人才(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工作。

(十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

(十五)人才引进工作。

以上由编办工资科与公共人事服务中心负责,在本局网页中政务公开专栏公开并及时上报区委、信息委。

除了面向社会实行政务公开之外,在本局内部公开内部制度建设、工作运作和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一)干部人事管理情况;(二)干部职工工资标准、福利待遇情况;(三)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以上由办公室负责落实,采取印发内部文件以及召开全局工作会议等形式公开。

三、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根据市政务公开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成立区人事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局领导兼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政务公开监督小组。

人事政府政务范文篇10

一、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务、透明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确保群众“知情权”的重要体现,也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克服人事管理不正之风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

(一)强化“公开”意识,增强公开的自觉性。人事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政府机关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单位。抓好人事政务公开,对于建设透明政府,维护群众利益,从源头治理腐败意义重大。增强公开意识应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一是从公开促进公正、公正才有和谐的高度,去认识政务公开是维护群众利益的迫切需要;二是从政务就是服务的高度,去认识政务公开是建设公共人事服务的现实要求;三是从公开才有监督的高度,去认识政务公开是推进源头治腐的重要举措。思想认识的提高、公开意识的增强必然会对做好公开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规范“公开”内容,确保公开的有效性。维护干部职工利益是人事政务公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干部职工关注什么,就应该公开什么。公开工作要遵循“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根据当前人事工作实际和社会关注焦点,将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军转干部安置、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工人技术等级晋升以及人才招聘引进等作为人事政务公开重点内容。对每项公开的工作,要将政策规定、办事程序、办事结果“三公开”,让公众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政务公开的有效性。

(三)创新“公开”形式,建立社会化公开体系。在公开工作实践中,创新“公开”形式,应本着方便群众了解,有利于接受监督的原则进行。一是继承传统形式,利用政务公开栏进行公开。二是利用会议、媒体公开。对单项工作一般采取会议或媒体方式及时公开。三是利用服务窗口公开,对各项办事项目、办事程序、所需资料、办理时限、责任科室、受理地点和其它适宜公开的事项对公众公开。四是开发网络公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参与人员众多、影响面大的特点,向社会进行公开,增强公开的广泛性。逐步建立多渠道、多途径、全方位的社会化公开体系,达到方便群众、有利监督、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建立制度规范,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

人事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从根本上实现由“人”管理人事向“机制”管理人事进行转变,建立和逐步完善科学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是必经途径和关键所在,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事部门自身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一)推行公开招录制度,规范机关事业单位进人行为,提高选人质量。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选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录用实行公开招考制度有明确规定,2005年国家人事部出台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也明确要求事业单位进人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在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拔人员推行“凡进必考”制度,要严格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机关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政策性安置和涉密岗位外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二是要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做到没有公平可操作的选拔方案不选人,没有公正透明可遵循的程序不选人。防止在制定选拔方案上的倾向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充分考虑岗位需求特点,尊重招录单位对所需人员的素质要求,使招录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更符合岗位需求。推行“凡进必考”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有利于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增强选人的科学性,提高选人质量,改善干部队伍的整体结构。

(二)实行“按绩评分、优者优分”安置办法,推进军转干部分配制度改革。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是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双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队和地方各阶层特别是军转干部本人关注度极高的一项工作。建立一套科学的、兼顾周全的、操作行强的军转干部安置制度势在必行。目前我区实施的《**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确定了“依据转业军官在部队的表现,综合考核、具体量化,按绩评分,优者优分”的安置原则。这一制度的积极意义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按绩评分,注重表现,激发了军官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牺牲奉献的精神。二是,优者优分,鼓励先进,体现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三是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克服了安置中的不正之风。

(三)完善干部选任机制,推进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科级干部作为武清各机关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中坚力量,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区各项发展政策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在科级干部选任工作中,引入竞争上岗和民主测评机制是一种有效尝试。其积极意义在于:第一,健全民主测评机制,处理好“一双眼睛”与“多双眼睛”的关系,避免了领导者“一双眼睛”识人、选人的局限性和失误,提高了识人的准确性。第二,强化“竞争上岗”,处理好“伯乐相马”与“赛场选马”的关系,为个人展示才华,提供公平的舞台,使人才的实绩、能力和群众公认度得以彰显,增强了选人的科学性。第三,推行“任前公示”,处理好“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关系,把选拔过程和结果放到群众中去检验,避免带病提拔,减少了用人的盲目性。

三、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自我教育机制

建设思想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人事干部队伍,是做好人事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事部门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从完善机制入手,努力打造高素质的人事干部队伍。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和业务素质。在学习要求上,要通过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职业能力,做到了解全局工作重点,精通本职业务。在学习内容上,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相结合,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确定学习重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狠抓落实。在学习的方式上,注重“三个带头”,坚持“三个结合”。即:领导成员带头学、中层骨干带头学、党员干部带头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组织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辅导讲座与交流讨论相结合。通过学习教育机制的建设,促进人事干部业务水平有较大提高,人人都能成为独挡一面的行家里手。

(二)强化服务,在创新制度、完善管理上下功夫。“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已是武清全区上下的共识。人事部门如何统筹自身的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真正践行“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就应从制度建设入手,重点从四个方面建章立制。一是推行首问负责制。要求接待群众不推不躲,不等不靠。并且要求做到“三到位”,即:政策解释到位,体现一个“准”字。教育引导到位,体现一个“细”字。关心体贴到位,体现一个“情”字。实现“满意而归”。二是推行限期办结制。对各类型业务的办理时限作出明确规定,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制度保障,接受社会的监督。三是建立企业服务直通道。本着突出重点满足急需的原则,在政策支持、信息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环节,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