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4:18:59

区域性

区域性范文篇1

关键词:区域性供水供水模式

1、问题的提出

在八十年代初,在城市供水水源的调研基础上,于1982年2月四川省给水排水情报网年会期间,第一次提出重力流供水的方案,在研究重力流供水的范围过程中我们引伸出区域性供水的思路,并进一步讨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模式的区别、联系及其实用价值。

2、区域性供水的模式

区域性供水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不仅为中心城市供水,还同时向作为城市、场镇及广大农村集居点供水,按照水源水系、地理环境特征或一定的行政区划确定供水区域,供水面积小至数十平方公里,大至数千平方公里。它把一个区域内的若干个净水厂及其配套企业联合为一体,统一开发、分配水资源,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的新型网络供水系统。我们认为,区域性供水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1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

2.l.l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所辖区域的供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例如,台湾有两个水公司,一个台北市自来水公司,另一个是台湾自来水公司,后者就是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另悉,山东省济宁市已将该市下属各县镇自来水公司统一联合成立济宁市供水集团总公司。

2.l.2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是一个跨行政管理辖区概念的系统,跨地区的供水企业可以浓缩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整个区域经济服务,从而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与效能的发挥。

2.1.3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可以不受一城一镇的限制,较合理地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借助集团化的优势,可以开拓为此服务的诸多工业项目,特别是水工业项目,组织社会化生产,确保原材料、消耗材料的合理调配,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整个企业的运转可以更为有效,求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2.1区域性集中供水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这种多水源、多水厂并网的区域集中供水系统,比原先分散的、独自的、小规模的供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这样的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在日本于1986年已有166个,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亦很多,譬如华盛顿北方水厂的供水范围已达2849km2,供水区域内的地面高差达274m,由两个水厂(一个取湖水、一个取河水)并网供水。

2.2.2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是一个多水源合并管网的管理系统,多水源统一的供水环状管网系统的建立,极大提高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强化调度功能,协调供需关系,使系统处于合理、经济的运行状态。

2.3两种区域性供水模式的密切联系

2.3.1我们在探讨区域性供水的同时,提出了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模式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同属区域性供水范畴。我们认为作这样的区分是有特别意义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形式,区域性供水管理系统也可能过渡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或经济发展程度条件下,即使不能进行区域性集中供水,仅仅通过采用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供水部门和相关企业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水质和供水普及率(水量),提高供水整体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2在可能实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地方,首先实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和各种短期行为,造成长期分散重复小规模建设投资,从而对一定区域统一分配水资源、提高供水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发挥区域性供水企业的规模效益起着促进作用。

3、区域性供水研究的意义

3.1社会发展的趋向

数千年来的文明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大型工业、集团化经济的崛起,人们更加速了向城市迁移。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经济带逐步形成,以当今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例,日本有1/3人口集中在东京的周围地区。就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很快,城市的规模在扩大,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带正在形成,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

3.2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自古至今,凡是有人群起居的地方必然有水源,凡是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有相应的集中供水事业。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资源是有限的,就全世界而言,已有不少专家预测下世纪的主要危机是水危机。而我国的水资源相对而言是不丰富的,平均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730m3/人,仅为世界人均值的l/4。总之,淡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淡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分配、区域性综合规划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3.3区域性供水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

3.3.l区域性供水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但在国内尽管我们在1990年提出建立这样的系统,经四川省科技情报所查新表明还属首次。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性供水系统的出现与发展,必然成为普及城乡供水的趋向之一。

3.3.2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村设一个供水站,一个镇设一个水厂,一个县市设一个自来水公司,他们之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国内是普遍的,他们在开创供水事业上曾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性经济带的形成,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供水系统不进行管理上的深化改革,很难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服好务,很难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饮用水。供水系统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是一个趋向。

4、区域性供水的可行性

4.l跨行政辖区的供水,这将打破目前供水企业隶属一个行政辖区管理的惯例,但供水企业通过股份制管理模式可以协调各行政辖区对供水的需求关系,还可缓解水利部门与城建部门对供水企业隶属关系上的争议。

4.2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中心城市经济带的形成,区域内对供水的水质、水量以及供水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供水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促使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的形成,促使中心城市的供水企业更好地为区域范围内的供水事业服务。

4.3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那种小而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为了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努力,有利于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

4.4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开采、统筹分配,有可能促使区域内供水部门、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否则争水、抢水等问题必将导致社会化矛盾。

4.5近十多年来作为供水系统的建设投资,主要是向用水单位筹集的,政府部门只是政策上的照顾,因此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供水企业亦可按此途径解决。

4.6在条件许可的实施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中,以谁受益、谁出资,谁出资、谁优先的原则,由点、连线到面的实施策略,并且以区域集中供水与局部分散供水相结合的模式规划,不作一刀切。

5、区域性供水量的预测方法

区域范围内的需水量主要分为中心城区的需水量、卫星城镇及县制镇和村镇的需水量,根据各自的供水特点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宜分别用不同方法作预测。预测期限可分为三个期间,即近期、中期、远期。中期的预测应是目前作区域性供水研究中供水量预测的重点。

5.1中心城区

对中心城区的供水量预测,针对其历史数据资料较为完整的特点,可收集近数十年的供水量、售水量、供水人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数据,采用微观定额法、供水量递增率法、时间序列趋势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多种预测方法,然后对预测结果作相应检验和综合分析,即得出中心城区各预测时期的需供水量。

5.2卫星城市和一般县镇

5.2.l对卫星城市的需水量预测,主要依据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卫星城市布局及人口规划,采用微观定额法预测和专家调查法为主,其用水定额与中心城区取值相近,并结合工商业分布确定其需水量。

5.2.2区域内现有的各区、县(市)独成体系的分散供水系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力就近解决当地城镇的供水而自然形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乡村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城市化水平普遍提高,新建和内迁了不少企业,其需水量不是简单按自然递增率递增,而是呈阶跃式剧增,市政供水基础设施能力明显不足。结合各县城目前供水现状特点和供水发展阶段,参照中心城区相应阶段和类似城镇用水量标准,考虑到供水发展规模和水量平衡,可选择多个方案分别计算,结果可能与接问卷统计的专家调查法相差较大。原因较明显,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区的周边县区城镇,随着农村集镇化、乡镇企业的广泛兴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趋势所至,其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这种按自然常规递增测算的结果已明显不能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建议采用在广泛征集各县区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专家调查预测法结果,较为符合地区实际。

5.3农村集镇

这里所指的村镇供水量,是经调研后确认需由集中供水方式解决的部分村镇的需水量。可参照有关村镇供水的资料,结合农村经济改革,乡镇企业及村镇规模发展迅速的状况,城市市域内村镇的用水水平必然向城市水平逼近,仍可根据以定额法为主的计算结果确定其需水量。

6、结论

6.l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是区域性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对供水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成果。

6.2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式,对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它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它有利于供水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它有利于水工业相关项目的发展;而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较好的供水模式,它又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模式,它虽没有推广的普遍意义,但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比如成都地区采用了重力流方式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后在规划的2010年供水工程中可节水10950万m3/a,可节电达2亿kwh/a。

6.3区域性供水摸式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模式,决不应一刀切、一风吹,应因势利导,自愿联合。但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应有所导向。

参考文献:

[1]何维华,试论成都地区区域性供水,成都建筑,1990年10月。

[2]越性藩成都地区实施区域性供水势在必行,市政科技文摘(总第145期),1991年5月。

区域性范文篇2

努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

近两年来,××区围绕商贸中心的定位,充分发挥核心城区优势,突出文峰特色,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辖区商业档次明显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贸中心的框架已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全区商业网点达到个,营业面积达到万平方米,大商场、大超市、大市场达到个,商户发展到了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多户。今年元至月份,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万元,商贸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了%以上。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一、明确定位,大力推进“商贸富区”战略。××区是传统的商贸大区,特别是区划调整后,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定位是政治、商贸和文化中心,这对文峰区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区委、区政府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市行政中心东移为切入点,以东区建设为契机,提出了建设“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社会秩序稳定”的新型核心城区的总目标,组织实施“农业稳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科教兴区”四大战略,把发展商贸作为了振兴文峰经济的长期战略之一。在城区发展定位上,形成了“建设商贸中心”的共识,在实施“商贸富区”的发展战略上,确立了“抓市场、抓招商、抓环境”的工作思路。在空间布局上,在老城区,依托文峰商业步行街、丹尼斯购物广场、北关拱辰广场等大型商场,着力培育核心商圈;在行政东区,围绕商务中心建设,突出沿路发展的产业布局,增强服务功能,打造一批设施先进的大酒店、大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以商业的发展带动酒店业、娱乐业、信息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商贸新区;在城区南部,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积极培育发展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的现代化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通过-年的努力,构筑以大商场、大超市、连锁超市、专业街、专卖店为主线,以综合性市场、专业性市场、现代物流园区为基础,以集贸市场、中小商场、社区超市、便利店、连锁经营店为网络的大商贸格局,努力形成辐射豫北地区的家具、建材、五金、粮油、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等物资的重要集散中心。

二、搭建平台,加快商贸市场建设步伐。近年来,我区紧紧抓住旧城改造和东区建设的机遇,加快商业设施建设,为商贸业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一是打造大十字核心商业区。狠抓了文峰中路及商业步行街的管理,努力提升北大街商业街的品位,服务好唐子巷精品商业街、夏绿地城市广场、供销社商贸一条街的建设,引资多万元对明珠商厦进行了装修改造,建成了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郝氏名酒城。以文峰中路、文峰商业步行街、北大街商业步行街、唐子巷商业街为主体,丹尼斯、亚细亚、拱辰广场、银基商贸城等为支撑的核心商业区日益繁荣,集人气,聚财气,现代商贸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为商贸业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积极推进大市场、大商场、大超市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建了兴达汽贸大市场、美特好超市、华丰农贸市场、家多福超市等大型批零市场,加快了龙兴汽配市场、文兰市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步伐,为发展商贸提供了空间。目前,辖区建成和在建的营业面积超万米的大型商业设施达到了个。三是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结合市整体规划,依托京珠高速、京广铁路、国道和在建的东外环、南外环、安林高速、高宝公路,规划了中华路、宝莲寺两个物流园,鼓励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企业进行整合重组,积极争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我区,总投资亿元的金桥物流广场已达成了入驻园区的意向。市运输总公司正对宝莲寺物流园项目进行考察,意向建设占地亩的物流基地。同时,加紧推进宝莲寺工业区和高庄工业区的建设,引导城区企业腾地换业、退二进三。四是努力提升城区管理品位。我们树立“城市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下功夫搞好城市管理,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改造提升北大街商业档次,对店外经营及占道经营进行彻底治理,清理店外经营及占道经营商户多户,拆除违章建筑处平方米,投资多万元,铺设了花岗岩路面,完善配套措施,街容街貌焕然一新,把一个昔日脏乱差、群众怨声载道的老商街,改造成了靓丽的不夜步行街;开展声势浩大的街区整治活动,把文峰中路及四环作为重点,共拆除违章建筑和有碍观瞻建筑万平方米,清理不规范牌匾、广告个,粉刷、清洗、整修墙面万平方米,亮化商业门店多处,打造了“一路两街”三大品牌;大力整治规范市场环境,集中治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取缔摊群点,退路经营,划行归市,共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规范治理农贸市场,有效改善了全区市场环境。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招商引资,打造商贸中心品牌。我区以招商引资为主线,提高商业档次,打造商贸特色,有效改变了辖区商业品牌少、规模小的格局,为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打下了基础。一是大招商。实行全员招商。出台了《关于实行招商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意见》和《考核办法》,把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实行抵押金制度,对部门和乡镇、办事处进行绩效考评,奖惩挂钩。各乡镇、办事处、区直部门拿出三分之一的力量招商引资跑项目,建立了全员招商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招大商。建立招商项目库,对在谈和在建重点项目,由名县级领导牵头,跟踪服务,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办理各种手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经常过问重点项目,并深入到施工现场询问进度,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促使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见效。在得知市重点工程金桥物流广场因土地、规划等问题有意投资我区,区主要领导亲自包项目,亲自参与项目的洽谈,亲自主持会议研究解决客商关注的征地等问题。今年以来,一批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相继落户我区,拱辰广场、兴达汽贸城、华丰农贸市场等大市场、大商场、大超市先后投入运营,夏绿地城市广场、新天地娱乐中心、龙兴汽配市场等一批投资超千万的大型商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同时签订了两家物流企业意向合同。三是招名商。运用网上招商、委托招商、招商等手段,实行企业招商、组团招商、以商招商,发挥温州商会的作用,引进了世界强之一的肯德基连锁店;在丹尼斯追加投资扩建的基础上,又达成了投资万建设丹尼斯东区店的意向;夏绿地广场项目正在与国内大型连锁企业上海世纪联华洽谈,力争年内签约;香港宜美佳女子百货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中。一批国内外知名商业连锁企业入驻文峰,对我区商贸业态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月份,全区共引进商业项目个,合同利用区外资金万元、域外资金万元、境外资金万美元,实际到位分别达到万元、万元和万美元。

区域性范文篇3

风险因素是引发风险事件致使风险损失的条件。现代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错综复杂性,既包括风险的有形因素,如自然风险因素、市场风险因素和技术风险因素等,又包括风险的无形因素,如道德风险因素和社会风险因素等。农业风险因素是决定农业保险需求特征的直接原因,然而从现代农业的产业组织与管理角度来看,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决定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的内在原因。

1.1农业生产结构与农业风险因素的系统性及客观性

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要求合理安排各部门间的比重关系,并在农业生产资源有效利用条件下建立一个高效、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1]。广义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门类。种植业也被称为狭义的农业,这是由种植业的基础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因此,种植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关键。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种植业的农业总产值构成从2000年的55.7%降至2012年的52.5%,但其绝对数仍从13873.6亿元增加至46940.5亿元。这与政府的民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致的[2]。再从各类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与直接经济损失来看,旱灾、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风雹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仍然是影响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风险事件,以2010年为例,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5339.9亿元,占全年农业生产总值的7.7%[3]。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致使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1)系统性特征。优化种植业结构要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各生产项目之间的比重,以保证农产品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势必会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因素的影响;种植业结构优化不但要求增加农产品产量,而且要求通过灌溉技术、播种技术、施肥技术及农业机械化作业等改进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势必会受科学技术副作用和使用不当等技术风险因素的影响。(2)客观性特征。由种植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种植业结构优化必定会遭受农业自然风险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实施农业保险供给能够规避具有系统性与客观性特征的农业生产风险因素,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因此,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

1.2农业生产区域化与农业风险因素的伴生性及同步性

1981年编制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根据农业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差异与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地域特点将全国划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并根据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进一步划分为38个二级农业区。根据农业区划划分,在东部,淮河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是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淮河秦岭以南的南方地区,是水稻以及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主产区。在西部,祁连山以北的甘新地区与祁连山以南的青藏高原地区是以放牧业为主的地区[4]。因此,农业生产区域化致使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1)伴生性特征。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与农业风险因素是相伴而生的,如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平原辽阔,水土资源丰富,采用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东北主要的农业基地,然而由于灌溉与防洪设施落后,土壤具有沼泽化和盐渍化特征,水土出现流失现象,且春季易干旱、风沙严重;内蒙的北部牧区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稳定、优质、高产的现代化畜牧业基地,但由于白灾黑灾频繁,牧业生产极不稳定。(2)同步性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化要求农业生产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与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与措施,进行精耕细作,实现农业集约化,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农业生产区域化也要求农业生产规模适度扩大,降低平均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区域化与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农业风险因素具有同步性特征。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实施农业保险供给能够规避具有伴生性与同步性特征的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因此,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

1.3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风险因素的关联性及动态性

传统农业以分散经营为主,农业生产门类与生产项目有限,而现代农业将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运输销售业等准经济部门融为一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系统,并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征来看,一是通过龙头企业与多元化参与主体的组织协作,实现了利益共享的运作方式;二是通过稳定的经营制度、组织方式,提高了竞争能力与管理水平;三是通过一体化的运营约束机制,实行了风险共担的经营原则[5]。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致使农业风险因素表现出:(1)关联性特征。关联性与非关联性(即独立性)是2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小而全”的农业生产与经营结构要求农户具备独自承担风险的能力,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农业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实现风险共担的经营原则及具备管控农业风险的联动机制。(2)动态性特征。随着农业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现代农业具有外向型特点,因此,农业风险因素不仅涉及国内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而且延伸至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及制度风险等,农业风险因素具有明显动态性特征。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实施农业保险供给能够规避具有关联性与动态性特征的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农业保险需求特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从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所揭示的农业风险因素的系统性、客观性、伴生性、同步性、关联性及动态性等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即农业生产的结构性需求、农业生产的区域性需求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需求。

2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与区域性供给

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长期停滞的小农经济[6]。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农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且再生产各个环节被分离,因此,仍不能称其为产业。而现代农业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大农业,属于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风险因素错综复杂,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多元化的组织体系,根据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农业保险应该实施区域性供给。

2.1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为农业保险实施区域性供给创造了条件。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运行方式将会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常态运行机制,原因可归结为: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满足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的同时,也符合现阶段我国深化农村改革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是实施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首要条件。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业再生产主要是以小规模的分散经营形式存在。“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既不满足农业保险开展的技术条件,也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组织模式的创新。现代农业重视农业资源的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益的实现,要求逐步摆脱“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向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和产业化等方向发展。因此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一方面能满足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与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2.2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利于差异性需求业务的开展

农业保险的技术处理是制约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主要瓶颈,即农业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经营风险难以区划、定损与理赔责任不易确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因此与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明显的差别。现代农业的生产特点与产业化发展趋势满足农业保险经营所遵循的大数法则,易于统计农业保险的平均保额损失率,符合农业保险区域差异性业务开展的技术条件。另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借助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来确定损失程度和理赔方法是不易的。现代农业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控农业生产的技术特点和作业方式,这为农业保险定损、理赔和责任划分提供了依据。由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区域分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为基础的(如在农业区域化基础上形成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因而满足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区划的条件,便于农业保险区域性业务的开展。传统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采取统一风险区划、统一费率厘定、统一保费补贴、统一组织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农业保险险种的开发及农业保险组织体系的创新[7]。现代农业的生产特点与产业化发展趋势决定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利于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为农业保险构建多元化组织体系创造了条件。

2.3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便于政府实施差异性需求政策

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起到新经济体制时期的复苏再到农业现代化发展时期的大面积试点经营,农业保险发展历程艰辛。农业保险不同发展阶段对其功能作用认识也存在差别。农业保险发展的初期阶段是将其等同于商业性保险对待,强调其价值补偿功能与资金融通功能,导致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作举步维艰。由于农业保险是与农业这一特殊产业联系在一起,现代农业发展时期对其属性与功能作用认识发生了转变,转而强调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要求采取政策性方式运作,同时业内部分学者也视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村社会民生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8]。然而,现阶段农业保险的政策效用并未得以体现,这既与农业保险开展的现实条件有关,同时也与对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的认识有联系。因此,现阶段农业保险的发展,应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的生产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与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差异,以差异性需求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为发展目标。通过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结合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工、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以差异性区域供给政策的实施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及产业化经营的实现,发挥农业保险制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农业与农村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平衡。

3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建议

从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差异性需求业务的开展和政府实施差异性需求政策实施等层面来看,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建议既要结合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特征,同时又必须依托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3.1区域性供给政策的实施须依托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

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需要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保险人的保费补贴、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与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设立等方面。传统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采取无差异的政府政策支持,导致农业保险的政策效用难以发挥。基于差异性需求特征的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政策可借助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加以实施。譬如,现阶段政府可以把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政策与对农业土地的补贴政策结合起来实施。该措施的可操作性表现为:(1)该种保费补贴形式不但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也满足了农民在多样化生产与经营条件下对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2)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与政府农业土地补贴政策是并行实施的,因而具有强制性一面,政府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性农业保险的供给。(3)农业土地补贴政策是根据土地所处的区域、土地保护和利用情况、土地耕种的农产品品种以及土地产生的效益等不同加以实施的[9],因此,也利于农业保费补贴数量的确定及农业保险差异性需求险种的开发等。(4)该种补贴形式能够在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结构接近或相同的地域加以推广与实施。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税收优惠、农业保险专项基金的设立等均可借助政府的农业支持制度进行差异化政策实施,以保证其政策支持的精准性与指向性。

3.2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须借助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农业保险的技术处理是制约传统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的主要瓶颈,即农业保险费率难以厘定、经营风险难以区划、定损与理赔责任不易确定等。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业务的开展须借助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布局是以农业区划为依据,以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和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与组合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与生态规律,围绕社会需要与市场需求,获取农业生产的最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农业保险的区域性供给创造了条件。譬如,可借助农业生产的区划来确定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区划,以适应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该措施的可操作性表现为:(1)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要求根据农业生产项目的特点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生产项目的选择与组合,因此,农业保险经营风险的区划与农业生产区划具有同步性,且区划方法与手段具有针对性。(2)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要求遵循突出重点、全面发展的原则,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及产业化经营,因此,也利于农业保险费率的厘定及保险责任的监管等。(3)同时通过对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能为验证农业生产布局合理与否提供决策参考。

3.3区域性供给组织体系的构建须结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合理分配资源,调节供求;通过竞争机制,改进技术,获取效益;通过交换机制,保障行为主体利益。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商品率。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组织体系的构建同样需要结合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譬如,可借助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设计农业保险组织模式。该种措施的可操作性表现为:(1)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产业链各方行为主体实现风险共担原则及管控农业风险联动机制,这为农业保险区域性组织模式的设计提供了空间。(2)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通过龙头企业与多元化参与主体的组织协作,实现利益共享的运作方式,这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运行模式创造了条件。(3)同时农业保险区域性组织模式的设计为现阶段农业保险由试点经营到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实施依据。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保险组织模式必须走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道路。据此,保监会提出了符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4种组织模式,即政府代办的商业性经营模式、专业性经营模式、相互保险经营模式、政策性经营模式。单一的农业保险组织模式肯定不符合农业保险的差异性需求特征。农业保险区域性供给组织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通盘考虑。

4结论

区域性范文篇4

一、充分认识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实现和保持党组织全覆盖的难度很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由于没有场所、经费和时间,党员教育和党组织活动不够正常。这些都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转变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既可以帮助所在行业或区域内没有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做好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又可以通过建强党总支来带动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保证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以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为主要目的,通过调整党组织设置、创新工作载体、转变工作方式,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全覆盖的格局,通过整合行业内、区域内与党建工作相关的各类资源,使每个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做到设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管理科学,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建立非公有制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应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1、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建。组建要坚持行业相近、地域相临的原则,既可以利用党总支所覆盖企业同属一个工业小区的地利优势,也可以利用所覆盖企业同属一个行业的产业优势。党总支在组建过程中要合理确定规模、大小,原则上党员数不超过100名,所辖支部不超过15个。对于党员人数在10人以下、没有固定党员活动室的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原则上要加入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

2、选配职业化党务工作者。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在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内部产生稳定的、熟悉党务的支部书记难度较大。因此,要把选配职业化的、稳定的党务工作者作为组建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的重要内容来抓。党总支书记一般由镇领导、正(副)主任科员或者机关中层干部兼任,每个党总支原则上配备1-2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专职党务工作者既可以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也可以聘用退休、下岗人员中的优秀党员。

3、完善党建活动阵地。党总支不仅要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党务工作者,还要有稳定的党建活动阵地,使之成为看得见的“党员之家”。党建活动阵地原则上要有能容纳所有党员的活动室、齐全的电化教育设施和必要的党员教育材料。完善党建活动阵地要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通过资源整合来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设施。党员活动室一方面可以配备在所覆盖企业的会议室内,另一方面也可以借用相邻的党员服务中心、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建设施。

4、保障必要的活动经费。要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经费的保障机制,一方面严格执行省委组织部《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的通知》的要求,督促所覆盖的企业按照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千分之五的比例交纳党组织活动经费,另一方面市委组织部返还的非公有制企业党费,原则上优先用于党总支的设施投入和日常活动开支。对于由于各种原因,活动经费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上级党委要适当给予补助。

四、规范管理制度,切实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规范化建设

非公有制企业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要成为党员管理有效的指导机构和实施者,成为组织党员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要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切实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规范化建设。

1、明确工作目标。要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做好行业性、区域性党总支的各项工作。党总支要成员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整体素质高;教育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企业生产经营、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党内的各项制度,较好的履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引导企业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切实维护职工在工资、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权益,使党总支的各项工作符合职工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肯定。

区域性范文篇5

1区域性党建模式,突破了单位建党模式的条框制约,有利于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更好地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领导职能

长期以来,我们党实行的是一种被称为“计划全控型”的社会结构方式,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党依靠执政权力将社会成员纳入到各种行政单位之中,同时将党的组织系统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对社会成员实施有力的影响,即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织的建党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脱离行政机构的“两新”组织,这使党的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组织体系出现了“空白点”,党的工作出现了“盲点”,一定程度上将制约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基于这一情况,我们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有利于实现‘两个全覆盖’”的原则,顺应经济区域化、人才集聚化的趋势,制订出台了《关于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党建工作的意见(试行)》。

在实践中,我们依托社区、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商务楼宇、大型商贸区、专业市场、行业协会或专业团体、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点建立区域性基层党组织,改变传统的以纵向控制为主要特征的“单位建党”模式,注重横向联合,以区域为主体,把区域内所有“两新”组织纳入建党范畴。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考虑基层组织设置、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统筹开展党组织活动,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使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者。如,在奉化西坞街道依托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小区——力邦村,建立力邦村党总支,对周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进行统一管理,工作涵盖周边企业3000多名外来员工,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渗透到了区域内各个企业,创造了社会、企业、员工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海曙、江东两个中心城区针对区域内楼宇经济迅猛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楼宇党建工作,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渗透力,走出了一条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2区域性党建模式,克服了非公有制党建对企业主的过分依赖,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站在工作制高点,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职能

传统的“单位建党”模式,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中,受企业主制肘较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常常会处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两难境地,企业党组织在协调企业、职工、社会三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促进企业、社会和谐发展上难有作为。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还由于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过分依赖企业主的支持,甚至出现组织依附、角色迷乱、职能错位的现象,从而使党组织在党员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面临挑战,基层党组织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组织实施者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而区域性党建模式,作为对传统“单位建党”模式的拓展,党建的对象不仅仅是单个企业,而是把区域内的所有单位作为一个党建整体,推进组织建设,开展组织工作,从而克服了非公有制党建对某个具体企业主过分依赖的弊端,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品格更加独立,工作更加自主,有利于基层党组织登上工作制高点;赋予了基层党组织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经济社会关系的职能,更加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发挥好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职能。

在区域性党建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立足更好地发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着眼顺利推进、提高成效。在组织领导上,建立了县(市)区主抓、乡镇(街道、园区)负主责的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区域性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党员、区域性党组织——楼宇(楼幢、楼道)党员组织——党员等多种组织构架;在组织阵地建设上,依托党员服务中心,采取集中建设、规范配套、共享共用方式予以解决;在经费保障上,通过设立党费专项补助基金、财政列支、企业赞助等方式,确保区域性党组织必要的工作经费;在党务干部配备上,通过下派兼职、区内公推、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拓宽党务工作者的选拔渠道,选配好区域性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同时通过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管理,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适应工作需要。

3区域性党建模式,顺应了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更好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广大党员永葆先进性,做和谐社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择业的高度自由化,大量的基层党员在城乡和产业之间频繁流动,一些党员长期甘当“地下”党员、“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和“三不”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要把这些分布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断流动之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开展活动,让其时时在组织视线之内,人人在组织管理教育之中,处处成为促进和谐社会的表率,单纯的“单位建党”模式下的传统教育管理手段已越来越难以胜任,显得力不从心,急需一种新的组织设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手段来补充加强。

为此,我们进行了各种探索,先后在基层党组织的组建方式上,形成了挂靠联建、强弱联建、村企联建、行业统建等组建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了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的成效。但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众多小型企业的党员人数及有关情况常常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再加新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的成立发展速度,总是快于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发展速度,从而使在这部分单位流动的党员成了教育管理的“盲点”,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淡化,表率作用不明显,与和谐社会建设对党员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推行区域性党建后,以区域的理念来涵盖单位的概念,以动态的管理来突破条框的束缚,从而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规定:流入区域内的党员,区域性基层党组织均应主动接纳,及时为其提供各种服务,对其加强教育管理;不管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有无建立党组织,均应在区域性党组织中登记报到,并参加区域性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企业职责岗和社会义务岗)”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从单位封闭式向区域性的开放式转变,从原来的静态向动态转变,尤其是党员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党员的责任要求。

4区域性党建模式,体现了“集约利用、共建共抓”的理念,有利于整合党建工作资源和力量,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性范文篇6

[关键词]税收负担;区域归宿;优惠政策;产业结构;消费者行为

一、我国税负区域性分布概况

通常,税收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是被用来衡量宏观税收负担大小的一项主要指标,并以此在地区间和国际间进行比较。如果以各地区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指标为基础来考察,一个力求实现区域宏观税负公平的税制体系,应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累进性。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税收占GDP的比重越大。而且,这种税负差异程度应当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所代表的区际经济水平(贫富)差异相适应。本文将首先以此对我国区域性税负总体状况作一简单概括。以下分析采用国家统计部门关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经济概念及地区分类,以保持统计描述口径的一致。

按照东、中、西部的经济带划分,以2004年为例,三大经济区域平均税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7.83%、5.58%和7.19%。尽管从趋势上看,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的格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GDP总量中占到58.38%的东部地区,其税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比西部地区高出个0.64个百分点,占到近1/4GDP总量的中部地区该项指标甚至低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权重只有16.9%。就此而言,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税负分布存在失衡现象,在西部地区反映更为严重。

二、影响我国区域性税负归宿的宏观政策分析

从税收纵向公平的原则出发,税收政策体现在区域负担方面的作用应当是以缩小地区间差异为主,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累进性并未得到显著体现,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累退。造成区域税负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梯度推进”和“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东部地区一系列减税、免税优惠政策。由于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按地区设置,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东、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失衡。在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的过程中,已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四大城市群。而这四大城市群主体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辐射作用很有限。因此,倾斜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东部发达区域与中西部欠发达区域之间本来就存在的投资收益率差距,从而加剧了区域间资源流动的失衡。

此外,由于我国近年来致力于引进外资,涉及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明显多于内资企业,而外资企业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1994年税改之后,外资企业仍享有包括优惠税率、两免三减半、再投资退税在内的多项“超国民待遇”。由于外资企业的地域分布特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引起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宏观税负归宿分配的区域不合理现象。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两会期间,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获得高票通过,内、外资两种类型企业将实行税率为25%的同一企业所得税标准,最早将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无疑将有效地对此类税负地区归宿失衡现象起到积极的纠正作用。

由此可见,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无论从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在执行结果上,都强化了东部地区的政策优势,从而出现东部地区在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并未同比提高的现象,因此而产生的税负分布区域性不均衡,则使得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2.区域性产业结构差异。不可否认,地区经济结构差异,也是造成税负区域分布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发达地区相比,以资源初级开发利用为主体的经济以及粗放型发展方式,是西部乃至中部地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特殊的地理、自然以及社会条件的长期影响作用下,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以农业和能源、矿产采掘等资源初级加工为主体,以部分机械、电子工业和以烟酒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为次主体的独特产业结构。

由于经济构成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使得部分税种的税负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首先,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的增值税作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应当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的。根据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东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增幅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而增值税在其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差异没有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应当看到,在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结构中,东部地区是占有一定优势的。由于现行增值税只允许在销售收入中扣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而对固定资产折旧价值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这样就使得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重工业的税负高于有机构成较低的轻工业。而如前所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生产力布局是:中西部地区偏重于基础材料、工业能源和交通运输,而东部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显然,生产型增值税的税负倾向于由中西部地区承担。

这种区域型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税负差异,在资源税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中西部地区资源税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东部地区平均高出1倍多。这一方面体现出地理因素所决定的特有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水平,仍依赖于低附加值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山西、江西、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等是近两年增长率提高较快的省份,因为这些地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随着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中西部地区会出现资源拉动型的快速增长,从而提高其地区生产总值。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国有企业税负偏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性税负差异产生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而所贡献的税收却增长缓慢。尽管国有企业利润下降以及亏损面扩大的趋势仍然存在,但其承担半数以上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仍被保持着。在我国经济布局中,产业乃至企业的设置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中西部地区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而东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的比重则明显偏高。因此,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负不公的现象,也进一步加重了东部地区低而中西部地区高的区域税负分布失衡状况。

三、我国区域性税负归宿的微观分析——基于消费结构

上述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影响区域税负差异的政策因素,实际上,个体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也会在微观层面对税负分布及归宿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他们处在转嫁链条的末端,对于商品服务类课税尤为如此。除了收入和价格以及相应的弹性状况会成为决定居民消费行为,进而作用于商品课税税负归宿分布的主要变量之外,就现实经济情况而言,区域性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能够测度出区域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税负分布的区域性说明,无疑将是有益的。然而,通常在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模型中,区域因素都是归人扰动项的潜变量。因此,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资料相结合的PanelData模型,以使不可观测的潜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变得可以识别。根据2004年和200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资料,可以就七大类商品的城镇居民消费分别建立消费支出模型矩阵方程组:Yitk=ak+bkxu+zik+uitk,其中:i=1,2,…,31;t=1,2;k=1,2,…,7,分别代表七大类商品。Yitk,表示某地区i的城镇居民家庭t年的人均第k类商品消费支出矩阵,xit则表示某地区i的城镇居民家庭在第t年的可支配收入,zik代表区域性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矩阵,

令Yikxi、uik分别表示地区i的关于第k类商品Y、x和u在时间上的均值,Yik、x1、utk则分别表示在t年关于第k类商品各地区Y、x和u的均值。整理可得区域性影响的矩阵表达式为:zik=Yik-Y-bk(xi-X)

从模型计算及其检验结果看,除了居住类和医疗保健类商品支出模型拟合优度稍差以外,其他各项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优度。处于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其消费行为的确受到区域性因素影响,而且部分省区一些大类商品影响程度显著,区域性影响zi值如下表所示。结果显示,从食品类支出区域性差异状况来说,东部地区总体比中西部地区更为重视食品类消费,上海、广东、福建、重庆等地表现出较高的z。值;而河北、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食品支出的zi为较低负值。由此可见,区域性因素与地域消费习惯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注重食品类消费,其基础是对食品消费结构及质量不断升级的需求,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种表现。如果单纯从恩格尔系数分析,则可能会得出与其实际生活水平相悖的结论。从税负归宿的社会学角度看,由于各地区对食品类商品消费份额的不同,也会在消费者一方形成相应的税负分布格局。而且这种因区域性影响因素产生的税负,在非流动性或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将很难在不同地区间转嫁。

就衣着类商品支出区域影响值zi而言,东部地区中的大多数省份均小于零,而中部、西部两大区域中的大多数省份为正。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发现,该项区域性影响指标还表现出较强的南北差异,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北、东北的省份zi均大于零,而南方大多数省份zi值为负。由于受到地理条件、气候、传统习惯等因素影响,北方地区的城镇居民对衣着类消费有着更强的需求,从而在消费者所承担的一方形成税负分布的南北差异。而医疗保健类商品消费支出也体现出了类似的趋势。

对于居住类商品消费,zi值较高的地区为天津、上海、北京和广东,这显然与其身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有关,要素的不断集聚无疑加强了居住类消费需求。因此,区域性影响与其房价的不断攀升呈现一致趋势。就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区域性影响而言,中部地区的省份(除了湖南之外)均表现出对该项消费较低的需求,而其他大多数地区差异并不大。

从交通和通讯类商品来看,西部地区各省份表现出较强的需求。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各省份大多地处高原,山区众多,地域辽阔,交通及通讯条件有限且成本较高,对此类商品消费的高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域因素决定的。

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区域影响方面,观察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总体情况,并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有趣的是,不同区域的文化中心的zi值均比较高,例如,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

此外,西藏地区居民消费行为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其食品类、衣着类、交通通讯类消费支出的zi值均为全国各地区中最高,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zi值为全国最低。这种特征显然与其常年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地理条件及民族习惯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从区域角度来说,对不同大类商品课税在上述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从而会造成与之相关的税负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四、改善区域性税负归宿不均衡状况的几点建议

首先,针对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应采取到期后不再延长、不再批准新设等措施,逐步缩小优惠的特定区域范围,以实现地区范畴上的公平对待。不可否认,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在带动特区、开发区等地经济快速起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区域间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已日益凸显。显然,主要适用于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带有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特征,间接造成了上述区域发展失衡格局的形成。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则会引起不同地区之间变相的恶性税收竞争及地方与中央的政策博弈。

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下,应当对这种累退性的导向政策予以及时纠正,以避免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出现各地争设新区、开发区、各类园区的新风潮,促使各地切实通过增强自身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来集聚资本、人力等关键要素,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依赖于税收方面的简单出让,以此来为东、中、西部各大经济区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财税政策空间。同时,应当尽快推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法案的落实,在对环保型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适当保持一定优惠的同时,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以牺牲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代价的低效产业,应当坚决取消税收优惠支持,甚至课以重税。

区域性范文篇7

[关键词]税收负担;区域归宿;优惠政策;产业结构;消费者行为

一、我国税负区域性分布概况

通常,税收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是被用来衡量宏观税收负担大小的一项主要指标,并以此在地区间和国际间进行比较。如果以各地区税收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指标为基础来考察,一个力求实现区域宏观税负公平的税制体系,应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累进性。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税收占GDP的比重越大。而且,这种税负差异程度应当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所代表的区际经济水平(贫富)差异相适应。本文将首先以此对我国区域性税负总体状况作一简单概括。以下分析采用国家统计部门关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经济概念及地区分类,以保持统计描述口径的一致。

按照东、中、西部的经济带划分,以2004年为例,三大经济区域平均税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7.83%、5.58%和7.19%。尽管从趋势上看,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的格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GDP总量中占到58.38%的东部地区,其税收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比西部地区高出个0.64个百分点,占到近1/4GDP总量的中部地区该项指标甚至低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权重只有16.9%。就此而言,三大经济区域之间税负分布存在失衡现象,在西部地区反映更为严重。

二、影响我国区域性税负归宿的宏观政策分析

从税收纵向公平的原则出发,税收政策体现在区域负担方面的作用应当是以缩小地区间差异为主,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累进性并未得到显著体现,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累退。造成区域税负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配合“梯度推进”和“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东部地区一系列减税、免税优惠政策。由于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按地区设置,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东、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失衡。在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的过程中,已先后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四大城市群。而这四大城市群主体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辐射作用很有限。因此,倾斜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大了东部发达区域与中西部欠发达区域之间本来就存在的投资收益率差距,从而加剧了区域间资源流动的失衡。

此外,由于我国近年来致力于引进外资,涉及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明显多于内资企业,而外资企业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1994年税改之后,外资企业仍享有包括优惠税率、两免三减半、再投资退税在内的多项“超国民待遇”。由于外资企业的地域分布特点,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在引起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公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宏观税负归宿分配的区域不合理现象。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两会期间,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获得高票通过,内、外资两种类型企业将实行税率为25%的同一企业所得税标准,最早将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无疑将有效地对此类税负地区归宿失衡现象起到积极的纠正作用。

由此可见,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无论从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在执行结果上,都强化了东部地区的政策优势,从而出现东部地区在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的同时,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并未同比提高的现象,因此而产生的税负分布区域性不均衡,则使得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2.区域性产业结构差异。不可否认,地区经济结构差异,也是造成税负区域分布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发达地区相比,以资源初级开发利用为主体的经济以及粗放型发展方式,是西部乃至中部地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特殊的地理、自然以及社会条件的长期影响作用下,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以农业和能源、矿产采掘等资源初级加工为主体,以部分机械、电子工业和以烟酒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为次主体的独特产业结构。

由于经济构成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使得部分税种的税负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区域性。首先,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的增值税作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应当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的。根据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东部地区国民经济的增幅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而增值税在其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差异没有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应当看到,在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结构中,东部地区是占有一定优势的。由于现行增值税只允许在销售收入中扣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而对固定资产折旧价值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这样就使得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重工业的税负高于有机构成较低的轻工业。而如前所述,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业生产力布局是:中西部地区偏重于基础材料、工业能源和交通运输,而东部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显然,生产型增值税的税负倾向于由中西部地区承担。

这种区域型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税负差异,在资源税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中西部地区资源税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东部地区平均高出1倍多。这一方面体现出地理因素所决定的特有经济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水平,仍依赖于低附加值产业。需要注意的是,山西、江西、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等是近两年增长率提高较快的省份,因为这些地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随着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中西部地区会出现资源拉动型的快速增长,从而提高其地区生产总值。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国有企业税负偏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性税负差异产生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而所贡献的税收却增长缓慢。尽管国有企业利润下降以及亏损面扩大的趋势仍然存在,但其承担半数以上财政收入的分配格局仍被保持着。在我国经济布局中,产业乃至企业的设置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中西部地区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而东部地区中小型企业的比重则明显偏高。因此,不同所有制企业税负不公的现象,也进一步加重了东部地区低而中西部地区高的区域税负分布失衡状况。

三、我国区域性税负归宿的微观分析——基于消费结构

上述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影响区域税负差异的政策因素,实际上,个体消费者及其消费行为也会在微观层面对税负分布及归宿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他们处在转嫁链条的末端,对于商品服务类课税尤为如此。除了收入和价格以及相应的弹性状况会成为决定居民消费行为,进而作用于商品课税税负归宿分布的主要变量之外,就现实经济情况而言,区域性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能够测度出区域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税负分布的区域性说明,无疑将是有益的。然而,通常在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模型中,区域因素都是归人扰动项的潜变量。因此,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资料相结合的PanelData模型,以使不可观测的潜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变得可以识别。根据2004年和200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资料,可以就七大类商品的城镇居民消费分别建立消费支出模型矩阵方程组:Yitk=ak+bkxu+zik+uitk,其中:i=1,2,…,31;t=1,2;k=1,2,…,7,分别代表七大类商品。Yitk,表示某地区i的城镇居民家庭t年的人均第k类商品消费支出矩阵,xit则表示某地区i的城镇居民家庭在第t年的可支配收入,zik代表区域性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矩阵,

令Yikxi、uik分别表示地区i的关于第k类商品Y、x和u在时间上的均值,Yik、x1、utk则分别表示在t年关于第k类商品各地区Y、x和u的均值。整理可得区域性影响的矩阵表达式为:zik=Yik-Y-bk(xi-X)

从模型计算及其检验结果看,除了居住类和医疗保健类商品支出模型拟合优度稍差以外,其他各项均表现出较好的拟合优度。处于不同地区的城镇居民,其消费行为的确受到区域性因素影响,而且部分省区一些大类商品影响程度显著,区域性影响zi值如下表所示。

结果显示,从食品类支出区域性差异状况来说,东部地区总体比中西部地区更为重视食品类消费,上海、广东、福建、重庆等地表现出较高的z。值;而河北、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食品支出的zi为较低负值。由此可见,区域性因素与地域消费习惯和传统习俗密切相关。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注重食品类消费,其基础是对食品消费结构及质量不断升级的需求,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种表现。如果单纯从恩格尔系数分析,则可能会得出与其实际生活水平相悖的结论。从税负归宿的社会学角度看,由于各地区对食品类商品消费份额的不同,也会在消费者一方形成相应的税负分布格局。而且这种因区域性影响因素产生的税负,在非流动性或流动性受限的情况下,将很难在不同地区间转嫁。

就衣着类商品支出区域影响值zi而言,东部地区中的大多数省份均小于零,而中部、西部两大区域中的大多数省份为正。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发现,该项区域性影响指标还表现出较强的南北差异,地理位置上处于西北、东北的省份zi均大于零,而南方大多数省份zi值为负。由于受到地理条件、气候、传统习惯等因素影响,北方地区的城镇居民对衣着类消费有着更强的需求,从而在消费者所承担的一方形成税负分布的南北差异。而医疗保健类商品消费支出也体现出了类似的趋势。

对于居住类商品消费,zi值较高的地区为天津、上海、北京和广东,这显然与其身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有关,要素的不断集聚无疑加强了居住类消费需求。因此,区域性影响与其房价的不断攀升呈现一致趋势。就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区域性影响而言,中部地区的省份(除了湖南之外)均表现出对该项消费较低的需求,而其他大多数地区差异并不大。

从交通和通讯类商品来看,西部地区各省份表现出较强的需求。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各省份大多地处高原,山区众多,地域辽阔,交通及通讯条件有限且成本较高,对此类商品消费的高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域因素决定的。

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区域影响方面,观察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总体情况,并没有呈现出显著差异。而有趣的是,不同区域的文化中心的zi值均比较高,例如,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

此外,西藏地区居民消费行为表现出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其食品类、衣着类、交通通讯类消费支出的zi值均为全国各地区中最高,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zi值为全国最低。这种特征显然与其常年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地理条件及民族习惯密不可分。由此可见,从区域角度来说,对不同大类商品课税在上述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从而会造成与之相关的税负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四、改善区域性税负归宿不均衡状况的几点建议

首先,针对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应采取到期后不再延长、不再批准新设等措施,逐步缩小优惠的特定区域范围,以实现地区范畴上的公平对待。不可否认,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在带动特区、开发区等地经济快速起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区域间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已日益凸显。显然,主要适用于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带有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特征,间接造成了上述区域发展失衡格局的形成。如果继续保持下去,则会引起不同地区之间变相的恶性税收竞争及地方与中央的政策博弈。

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下,应当对这种累退性的导向政策予以及时纠正,以避免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出现各地争设新区、开发区、各类园区的新风潮,促使各地切实通过增强自身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来集聚资本、人力等关键要素,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不是依赖于税收方面的简单出让,以此来为东、中、西部各大经济区域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财税政策空间。同时,应当尽快推动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法案的落实,在对环保型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适当保持一定优惠的同时,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以牺牲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代价的低效产业,应当坚决取消税收优惠支持,甚至课以重税。

区域性范文篇8

关键词: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创新

一、区域性物流企业的特征及服务营销的意义

区域性物流企业最基本的特征即是针对区域经济实体提供更加专业的专项物流服务。当前,物流服务内容主要是仓储运输以及库存的管理等业务,不像是大规模的物流企业提供综合集成性相对强的物流服务。区域性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相对传统,同时对自身的服务行业性质的服务主题表达不充分,所以区域性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要向服务营销方面转变。区域性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主要是集中在服务产品的营销以及客户服务的营销上,服务的核心宗旨就在于市场客户的满意忠诚度,进一步的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加高效的成长。服务营销和传统产品营销特征区别就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无任何表现形式的营销服务,让客户感受不到企业服务的效果及质量,所以区域性物流企业在服务营销的过程中需要加大服务设施配置,品牌的标识,服务人员的工作服,营业场所的统一装饰等设立,同时需要融入到服务营销的管理当中。二是加强物流客户的参与度,由于物流企业服务性质不同,所以需要物流企业在实施物流服务营销的同时,还需引导客户参与其中,以此来实现服务消费的和谐共存。三是物流服务当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特征能够使得物流企业只需要在服务营销过程中提供规范的服务就能取得很高的客户满意度,但是要求物流企业必须针对市场需求来进行细分,并且基于此来进行差异化服务内容的制定。以当前区域性物流企业营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服务营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能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效益和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区域性物流企业的营销策略需要从传统产品营销转变为服务营销。

二、区域性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手段单一陈旧。当前,区域性物流的多数企业营销模式依然是以宣传单的发放为主要宣传手段,或者是在营业网点进行广告牌的设立等,但是这一系列宣传仍然仅仅只是面向的企业,对于客户群体的服务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联系。同时,营销宣传的科学以及系统性非常的欠缺,活动完成以后,后续的跟进以及营销环节中的相关配合工作都没有做到,因此这也是宣传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交易的范围也有效的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与发展水平,进而企业的运行模式也将得到进一步的革新。电子商务对物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如商流电子化的适应,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扩展以及速度和效率的提升等等。然而当前区域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还需要考虑诸多的问题,如何实现营销手段与电子商务之间的有效对接,进而满足电子商务企业的高要求,进一步的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竞争力等。(二)宣传力度不足。区域性物流企业对物流之间的联系非常的重视,而将宣传给忽视了,因此在对客户群体进行宣传的力度上相对缺乏。而当前对于客户群体而言物流企业的认知还仅仅只是建立在网购的基础上,所以物流企业若不能将宣传的力度进一步的加强,那么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势必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一旦失去,物流企业的业务量也会大大消减,甚至会危及到物流企业的生存发展。(三)营销理念落后。以往的区域物流企业营销仅仅只是简单的货物运输,待货物送到以后营销也就全部完成。但当前时代下的区域物流企业服务营销的过程更加的系统化,服务营销工作会更深入的扩展到订单的处理,配送,物流的咨询,代收款以及结算等等。同时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影响着后续客户的服务选择。所以服务的水平绝对着营销的价值。

三、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创新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营销理念。服务营销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营销手段,真正对外营销的还是企业的产品。服务营销和传统营销最大的区别就是服务营销中企业营销的是服务。服务营销正好能够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然而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是以满足客户安全方面的具体需求。服务营销在购买产品之后则是意味着消费工作的开始,企业不仅注重产品的售出,同时还注重客户通过产品提供相应的服务,进而感受服务体验的全过程。随着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在进行产品购买的同时,更加追求的是产品带来的个性服务,从而得到被尊重的体验感,通过对客户的服务能够提升客户对产品的忠诚度。(二)打造服务品牌。在未来服务的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品牌服务的竞争。在服务营销当中,企业品牌能够提升企业的服务特色以及竞争的优势,所以说服务行业品牌的打造尤为重要。虽然当前服务行业非常多,但是真正做出品牌的不多。主要是由于企业品牌意识薄弱,所以说需要区域性物流企业能够及时的发掘自身的优势,进而打造出自身的特色品牌,以更好的去应对未来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压力。(三)加强服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服务需要服务人员能够与客户进行良性的沟通交流来实现,同时服务人员的行为对物流企业的形象以及服务质量都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建立服务人员队伍的同时,需要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及专业的技术水平,也可以进一步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基于4PS营销组合的营销方案。区域性物流企业产品策略与各大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仓储运输,包装配送,信息管理等等环节。所以在做决策的同时需要依据自身的物流资源以及自身实力基础,来走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服务模式。价格策略以5R原则为基准,根据成本和利润着重加强上下游物流人员之间的合作供应。渠道的策略可以保障与客户群体有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同时将客户传输的需求更好的体现到服务中去。促销策略则是应用媒体进行传输到市场上,将企业的服务项目内容和核心的价值观以及核心利益体现出来,以树立出更加优质的品牌形象优势。(五)签订并落实物流服务合同,创造客户协同运作模式。区域物流企业响应机制的构建非常重要,且必须是企业在进行合同签订的初始阶段就需要及时的得到构建,同时需要在合同落实的期间和客户的沟通互动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尤其是需要以服务综合信息系统的载体为基础,将客户所预期的满意度以及期望值打造出超预期的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管理的质量,并且以此为基础,来保障与客户间的合作能够长期稳定的进行。另外,在物流解决方案的制定中,可以适当的让客户协同融入到其中,通过相关的物流项目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同时对一些突发的状况和风险建立有效完善的应急措施,以客户的参与度进行协同运作的模式,将物流服务标准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六)创新服务项目内容,构建完善的差异化物流服务机制。区域性物流企业需要将自身的仓储运输设施的作用给予充分发挥,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去拓展服务的项目内容,以实现对物流市场多元群体的服务需求,以差异化的营销服务去服务各种不同的群体对区域性物流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区域性物流企业需要将自身和客户的物流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创造出一体化的综合运作,同时加大力度对客户需求信息的划分,对以下的相关服务项目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如包装加工以及货物的运输,配送管理以及支付索赔等服务项目,从而实现更加健全的差异化服务机制。(七)建立健全的物流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提高客户满意度。区域物流企业要想与客户群体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需要利用CRM客户关系就能实现,同时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做出相关的调查统计以及分析,基于此可以为服务营销方案的制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促进物流资源的分配计划得到更加全面的优化以及完善,因此对目标市场客户的需求以及满意度都能够做出更加详细的调查。通过这些交流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对市场目标客户的需求以及建议能够得到实时准确的了解,而CRM系统作为网络信息化的载体可以为企业更加详细的分析出客户的需求,进而将客户群体的满意度进一步的提升。

四、结语

当前就区域性物流企业来说,营销策略需要逐步的转变为服务营销策略,并且在4PS理论 的基础上将服务营销策略进一步的创新。而产品策略上需要将一些特色的物流业务中的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将物流服务合同签订并且落实,同时服务项目的内容也需要做出创新,从而促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机制得到完善的建立。另外,创新服务项目内容强化构建完善的差异化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客户关系管理需要不断地健全,加强创新优质服务,进而提高客服的满意度,基于以上所述才能够发挥出区域性物流企业服务营销创新模式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推动区域物流企业服务营销模式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贾俊龙.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物流营销组合模式研究[J].营销界,2019(35):44+50.

[2]黄本新,黄本建,黄美.物流营销团队胜任力培养研究——以广州汽车行业营销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31-37.

[3]康迪.企业物流营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其优化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154.

区域性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市场主体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襄际,对宜昌市经济、社会、区位、文化、政策等蹲素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研究中的战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蔌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和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宜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构想,借鉴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义,本文认为,所谓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指依托宜昌连接武汉与重庆的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集聚大量金融服务机构特别是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为鄂西经济圈的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健全的金融服务,把宜昌建设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一、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SWOT分析

(一)优势因素(Strengths)

1.区位与文化优势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西北和川I(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资金集聚地和交通要道,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所在地,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辖五区三市五县.面积2.16万平方公里,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135万。宜昌交通四通八达,拥有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连通重庆和武汉的唯一区域性中心城市。近年来,宜昌以三峡水电、磷化煤矿、酵母化工等工业及以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库区文化、土家文化等文化产业和以桔橙、茶叶、核桃等农业带动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同类城市第一位.综合实力仅次于武汉。作为承东启西的川咽喉之地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辐射核心,宜昌区位经济优势十分突出。

2.经济发展优势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08年宜昌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GDP1026.6亿元,增长14.6%;全地域财政收入197.6亿元,增长2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增长24.5%。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210.9亿元,增长3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2亿元,增长22.8%;利税236.9亿元,增长16.5%。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增加值137亿元。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实现增加值338.2亿元,增长11.3%。宜昌市的GDP稳居湖北省第二名.是名副其实的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

3.地缘经济优势

为适应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08年起全力打造宜昌、恩施、神农架等8城市组成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壮大湖北旅游产业。宜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和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2006年出炉的湖北省三峡旅游规划,重点是建设提升黄柏河、三斗坪等5个旅游码头、双神等10条旅游公路,已有部分项目动工.加上先前贯通的“汉十”、“汉宜”高速,神农架至兴山生态公路.以及今年即将通车的宜万铁路、沪蓉高速、沪渝高速等,鄂西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这种完善的交通网络有效的缩短了以宜昌为核心的鄂西经济圈的半径,使该区域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关性更强,增强了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圈的协整效应。

(二)劣势因素

1.金融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小。不及武汉、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城市,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低。证券市场融资规模较小,且上市公司偏少,保险市场发展也较上述城市落后。

2.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辐射能力偏弱。宜昌缺乏实力强、辐射能力广的大型金融机构,如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或保险公司,缺乏机构投资者以及金融公司、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没有外资金融机构。银行新业务、新品种开发和推广不及国内其他城市。证券业主要集中在经纪和委托理财业务上,受证券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债券市场局限于国债,货币和同业拆借不够发达。保险产品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寿险和普通产险上,风险过于集中,信用保险、保证保险、责任保险等相关险种有待拓展。此外,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偏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对外辐射功能有限。

3.金融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尽管宜昌金融机构种类比较齐全.但结构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机构。在金融产业链方面.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扶持和整合,金融产业链不够完整,尤其是信用担保体系、产权交易体系建设和金融法制建设相对滞后。

(三)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

1.国际国内产业人驻.带来巨大金融服务需求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跨国投资加速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必然趋势。国际产业转移由成本战略向市场战略转变的趋势日益明显。并逐步由产业末端向产业上游的研发等核心环节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领域转移.这对宜昌市开展招商引资十分有利。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向亚太地区和中国转移,宜昌如果能够抓住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东移的时机,适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融通国内外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使沿海部分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向西部转移.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将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五大趋势,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重大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宜昌市承接汉渝两大都市区的辐射,发挥承上启下、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宜昌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鄂西生态旅游圈的规划与建设为加快宜昌市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国内金融机构正加速进入,产业集聚趋势逐渐形成

今年以来.一批国内金融机构,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部分国内外知名银行已经率先进驻,逐鹿宜昌。更多的具有外资背景,已经进入中国经营多年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在加强对鄂西经济区发展前景的考察和研究.加快进入鄂西经济区市场的步伐,因此,金融产业集聚趋势正在形成。

(四)竞争因素(Threats)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

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战略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成败都直接关系到今后宜昌经济发展的增长动力和质量。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必然与武汉的“1+8”城市圈形成竞争关系,关系到湖北经济重心的转移、资源和政策的分配。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也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与领导.以避免各地区因局部利益冲突博弈不能很好的发挥预期的资源协同效应。如果这两项经济战略的实施以利益的复杂博弈无果而终。势必将严重的影响到宜昌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实施。

2.来自武汉、重庆近距离二线省会城市的竞争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非常激烈。武汉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构想。重庆和成都则在争取成为西南地区区域金融中心。各地纷纷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金融业发展,推进金融中心建设。武汉与西南地区金融业的兴起会与宜昌争夺建设金融中心所必须的资金和人才等资源。邻近城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战略,都将对宜昌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构成了明显的竞争。

二、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的建设与开发

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情况,都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宜昌市应抓住有利时机,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开放开发。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推进物流、旅游等产业发展.促进南产业结构调整,为金融业创造更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

(二)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中的积极作用

无论自发形成的。还是政府主导的金融产业集聚,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尤其是金融业产业集聚在发展的萌芽期,往往层次较低,金融本地化或根植性不强,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难以产生持久的产业收益,这时需要政府的引导和介入。必须改善政府对金融业调控的方法和手段,规范政府行为,正确发挥政府在推动金融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可考虑成立金融发展的权威机构.加强政府领导,负责宜昌金融业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建立集成化的经济金融信息系统,实现金融信息的共享与挖掘利用。信息平台应与统计、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等经济金融信息系统联结,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向信息平台提供信息。信息系统通过提供查询、分析报告等方式,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公众服务,并以提升金融交易的效率。

2.强化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培育优质信贷载体。要有一整套的信用评价体系来确保信用价值的实现。3.完善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宜昌目前的担保体系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应加大担保体系建设的政府投资和扶持力度。

4.优化经济、行政环境,有效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向金融部门提供经济信息、发展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及时把好的项目向金融机构推介,为银企合作搭建反应快速的信息共享平台和供需对接的信贷服务平台。同时,要不断优化行政环境。为金融投入营造宽松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切实降低与信贷投入和金融资产保全有关的收费,降低金融机构信贷成本,为金融投入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提升市场主体的层次

1.吸引金融机构落户宜昌。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机构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进入宜昌,壮大金融机构队伍体系,增加交易主体,引导适度竞争。推动金融机构组织创新,满足各类金融需求为满足区域金融中心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积极推动相关银行和企业投资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

2.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主体的层次,增加金融机构的辐射力。一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和政策优惠.打造本土机构总部金融品牌,主要是做好宜昌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把市商业银行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金融品牌:二是要争取全国性金融机构将区域性管理总部设在宜昌,以地区管理总部的聚合与辐射力强化宜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

区域性范文篇10

1.沈阳———区域资源集聚程度较高。在银行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沈阳共有银行营业网点1100个,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254.2亿元,同比增长2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394.9亿元,同比增长12.7%;本外币贷款余额6068.4亿元,同比增长17.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005.7亿元,现金支出10657.9亿元,货币净回笼347.9亿元,同比增长18.9%。此外,作为区域票据中心,沈阳全年实现票据交易量超过东北地区交易总量的2/3。在证券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沈阳共有证券营业机构74家,全年证券交易总额11915.6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股票交易额11373.9亿元,同比下降3.0%;基金交易金额133.5亿元,同比增长40.6%。在保险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沈阳共有保险机构网点250个,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47.1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35.5%;人身险保费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32.2%。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32.9亿元,同比下降17.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6.2亿元,同比下降1.7%;人身险赔付金额15.6亿元,同比下降31.2%。①2.武汉———金融市场基础相对发达。在银行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武汉共有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32家,其中,外资银行4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930.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093.71亿元。此外,武汉还拥有全国起步最早、融资量最大的同业资金拆借市场。在证券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湖北全省证券交易总额同比增长3.6%;期货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84.8%,并拥有5个品种的10个期货交割库;全年境内股票市场融资217.8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68.6亿元,通过增发募集资金149.2亿元,创业板融资10亿元;全年发行企业短期融资券375亿元,中期票据124亿元。在保险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武汉保险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64.49亿元,同比增长34.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0.54亿元,同比增长39.0%;人身险保费收入123.95亿元,同比增长32.0%。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29.49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4.89亿元,同比下降5.7%;人身险赔付金额14.60亿元,同比下降1.0%。3.西安———省内资源集聚程度较高。在银行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西安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044.15亿元,同比增长16.5%;本外币贷款余额6591.73亿元,同比增长19.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880.23亿元,同比增长19.3%;现金支出10610.74亿元,同比增长20.0%;货币净回笼296.48亿元,同比下降3.3%。在证券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陕西省证券交易总额12105.51亿元,其中,股票交易额11909.24亿元,基金交易额47.47亿元,债券交易额8.75亿元;西安市拥有境内上市公司28家,总股本184.38亿股,总市值2718.74亿元。在保险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陕西省共有保险机构432家,其中,财产险178家,人身险254家,保险中介机构95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8.01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30.7%;人身险保费收入124.14亿元,同比增长29.0%。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27.03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4.10亿元,同比增长11.8%;人身险赔付金额12.93亿元,同比增长3.1%。4.重庆———金融资源增长速度较快。在银行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重庆共有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34家,其中,外资银行8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613.9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839.66亿元,同比增长19.0%;本外币贷款余额10999.87亿元,同比增长24.2%。此外,重庆还设有租赁公司3家,担保公司132家,小额贷款公司95家,村镇银行12家。在证券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重庆共有设立分支机构的证券公司23家,证券营业机构111家;全市拥有境内上市公司34家,总股本230.14亿股,股票总市值2645.00亿元,全年通过发行配售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共筹集资金168.70亿元。在保险业方面,截至2010年末,重庆共有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33家,其中,保险公司总部3个,保险从业人员8.8万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5.96亿元,同比增长40.2%;人身险保费收入255.12亿元,增长27.8%。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总额62.10亿元,同比增长9.7%。

1.沈阳———具备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潜力。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沈阳不仅具有较显著的区位优势,而且经济基础较雄厚,具备成为东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潜力。2005年8月,辽宁省政府提出要将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同时,根据国家对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到2015年,沈阳将基本建立起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规范化的地方政府融资渠道、较为完备的金融司法保障体系和覆盖全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完成核心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国际化、生态化建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和东北亚提供金融服务。到2020年,沈阳将全面建立起符合新型工业化和市场化发展要求的全新金融生态体制和机制,金融生态综合评价水平跃居全国金融生态最优地区行列,成为金融市场发达、行政行为规范、法制环境优良、诚信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先进和体制机制合理的部级金融生态示范区,成为在国内及东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武汉———具备中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潜能。武汉是我国中部区域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金融资源集聚地,金融业发展历史悠久。2008年9月,国务院在《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则是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湖北省政府在《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中也提出,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湖北、带动中部、面向全国、联系世界的金融中心。目前,武汉已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目标定位为:依靠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通讯枢纽和经济中心等基本条件,利用现有的金融发展实力,在扩大金融机构发展的基础上,完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使武汉成为华中区域的金融中心。3.西安———设想打造西部区域金融中心。2006年,西安正式提出“打造中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2008年,陕西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以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为目标,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的发展部署。2010年1月,西安将浐灞金融商务区命名为西安金融商务区,并于同年9月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根据陕西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西安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建立以陕西为基地,辐射甘肃、青海、新疆和宁夏等西北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发挥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第二个阶段是建立以西北为核心区,辐射黄河上中游、欧亚大陆经济的延伸地带、东部与西部的连接地带,进而辐射整个西部的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的区域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西安将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任务具体落实为“一个中心、四个高地、五个基本建成”,即建成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建设金融信息高地、金融创新高地、金融产业高地和金融配套服务高地;建成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金融监管安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4.重庆———规划实施长江上游金融中心。2006年,重庆正式提出“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根据《重庆市金融中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重庆将着力推动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创新,发展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金融要素市场体系,打造内陆金融结算中心,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辐射力,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建成以产业发展和投融资活动为基础的结算型区域性金融中心框架体系。到2015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将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10%左右;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数量超过200家;股权投资类企业等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超过400家、力争达到700家;上市公司达到100家左右;金融要素市场年成交量超过4000亿元,金融结算量达到2500亿美元。

1.沈阳———竞争对手较为强大。有利条件: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等城市都先后做出了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并谋求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于上述其他城市,沈阳具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经济基础和先发优势。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更明确提出要将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可见,将沈阳发展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面临挑战:大连将是沈阳最主要的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者。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港口,大连经济金融基础也较好,不仅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证券期货类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时还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外包服务基地。2.武汉———辐射力度有待提升。有利条件: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基础较为雄厚。2008年9月和2010年3月,《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和《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先后获得国家批准。武汉“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得到进一步明确,这将有利于产业资本集聚的加快和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从而推进武汉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步伐。面临挑战:虽然武汉金融市场和机构比较发达,但外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利用外资水平依然较低。同时,武汉周边虽然有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和黄石等城市,但与上海和深圳的城市群相比,其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将对武汉发展区域金融、提升金融辐射力形成制约。3.西安———外部资源有待加大引入。有利条件:西安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资源聚集地,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相对周边城市具有明显的区域金融发展优势。同时,西安也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将有力地推动外部生产要素向西安的集聚,促进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迅速发展。面临挑战:目前,在西安设立分支机构的各类金融机构数量较国内其他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少,西安的金融总部也较少,缺乏向周边金融辐射的载体和能力。同时,西安企业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尚未实现整合和共享,中介机构经营还不够规范,尤其是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此外,西安周边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健全。这些因素都将对西安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制约。4.重庆———集聚和辐射功能有待提高。有利条件: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也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这些都使其具备了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成渝经济区的建立,重庆将承接大量的东部产业转移,并获得更多来自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性金融中心的辐射,这些因素都将大大加快其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面临挑战:金融中心的重要功能就是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而目前,重庆金融机构总部较少,区域辐射能力相对有限;同时,长江上游地区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这将长期影响重庆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发挥。

结论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