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投资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7:42:13

区域投资

区域投资范文篇1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吸引外资的特点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环境逐渐改善

1各成员国投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明显好转

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打击恐怖势力的帮助下,中亚地区的社会环境逐渐改善。各国在经历了2005-2007年的总统换届之后,基本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论文百事通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但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各国的政治环境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中亚各国政局趋于稳定,为各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各成员国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大国和区域组织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商品价格不断攀升的有利条件下,俄、哈、塔、乌等国凭借大量出口资源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俄罗斯GDP增幅连续六年保持在7-8%,中亚国家(除吉尔吉斯外)的GDP增幅已连续六年保持在9%以上。近年来,中国的GDP也实现了年均8—10%的高速增长。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2各成员国调整了与投资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完善外资政策法规及规范监管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国在加入WTO后积极调整了利用外资政策。中国政府逐渐放宽外资准入范围,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逐渐规范了利用外资政策。

俄罗斯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俄罗斯政府根据WTO的要求,调整本国的对外经济活动管理制度,修改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2007年,调整了进出口关税,使总体关税水平逐步下降;并为投资其森林工业的外资提供优惠条件;颁布了《经济特区法》等。

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与投资相关的法律。2003年,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海关事务法》和《投资法》,颁布了《土地法》;2005年又修订了《矿产法》和《投资法》。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2003年实施了新的《外资法》。根据该项法律,外资在吉享受国民待遇,在吉投资不受行业限制。

塔吉克斯坦政府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政策。外资企业在塔吉克斯坦享受国民待遇并根据投资规模享受一定特殊优惠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修订了外商投资管理条例。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2005年颁布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补充措施》,2006年又调整了《外资法》的部分条款,降低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近年来,因各成员国经济形势良好,且政府实施了各种投资促进措施,各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逐年增加。外资在各成员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各成员国的投资监管环境明显改善

近两年来,各成员国政府逐渐改善了投资监管环境。200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商业环境排名反映了这一变化。世界银行对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进行了调查和排名,排名靠前说明投资相对比较容易,投资财产也能得到有效保护。2007年与2006年相比,除塔吉克斯坦外,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二)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吸引外资规模及行业特点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量)1050.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5.0%。

1各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各国吸引外资的数额逐年增加。如果从上合组织区域整体看,2006年各成员国共吸引外资1050.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4.8%,占当年全世界FDI流量的8.1%。2004-2006年期间,该组织成员国吸引外资年均增幅保持在10-20%左右。

2各国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状况及国别构成

(1)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状况

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批发和零售商业、加工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不动产、交通运输、通讯、建筑和金融业。

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石油天然气、矿山冶金工业、金融、房地产、加工制造业。

吉尔吉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金融、加工制造和采矿业。

塔吉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能源、矿山开采业、化工和纺织业。

乌兹别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能源、冶金、轻工、食品、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纺织、基础设施等。

从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看,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采掘业、能源及原材料加工领域,因而各成员国在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2)各成员国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

中国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和开曼群岛。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英国、荷兰、塞浦路斯、卢森堡、瑞士、法国、德国、爱尔兰和美国。

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荷兰、瑞士、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

吉尔吉斯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哈萨克斯坦、英国、德国、中国和土耳其。

塔吉克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俄罗斯、塞浦路斯、美国和英国。

乌兹别克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韩国、巴基斯坦和中国。

从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上看,受地域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吸引外资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俄、哈、吉、塔、乌等国吸引的投资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上不存在冲突和竞争,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的国别构成中,中国和俄罗斯的投资逐渐增加。由此表明,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一)成员国对外投资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接近五千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能力。哈萨克斯坦的外汇储备已达到384.4亿美元,有较大幅度提高。中、俄、哈三国的对外投资呈快速上升势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合计34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7倍。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俄罗斯境外投资为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43.6%。相比之下,吉、塔、乌还不具备对外投资能力。

(二)对外投资领域及形式日趋多样化

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服务业、矿产资源开采业、金融业、商业、交通运输及加工制造业。

俄罗斯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冶金加工制造业、能源行业、服务业等。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除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外,跨国并购和融资的比重逐渐增加。

总体而言,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对外投资能力远低于其吸引外资的能力,这既表明该区域的对外投资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说明提高成员国间的相互投资仍具有较大潜力。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特点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性需求逐年提高,为扩大相互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国扩大吸引外资的同时,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5.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2.1%。而截至2006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合计为17.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4%,略高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水平。但从对外投资流量分析,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加速发展趋势。2006年,中国对上述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量(流量)为5.34亿美元,比2003年的0.59亿美元增长了9倍,占我国当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量的3.3%。而同期,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为3.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8倍,占我国当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量的2.1%。由此可见,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增速大大超过了对东盟十国投资的增长。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俄罗斯居第六位,哈萨克斯坦居第十三位。在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中俄罗斯居第四位,因而上合组织成员国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领域逐渐扩大

随着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增加,投资领域也逐渐扩大。中国对俄、哈、吉、塔、乌等国的投资由2003年前的贸易、林业、农业及加工工业逐渐扩大到了以下领域:

资源开发: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林业采伐和加工;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电信设备、建筑业和房地产;

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家电组装、轻纺;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包括食品加工、农业种植和养殖;

服务业:包括商业、运输服务、旅游、工程承包等。

近年来,区域内出现了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包括中哈石油管道建设和油气资源开发、中俄油气管线支线建设、中哈水电站建设项目和铀矿开发、中乌油气资源开发、中吉乌公路建设、中塔公路建设、中塔和中吉通讯网络建设项目、中俄“波罗的海明珠大型多功能综合社区项目”、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

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投资效果评估

上合组织框架下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项目的增加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扩大了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尤其是落实了对中亚国家的9亿美元优惠买方贷款,带动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使双边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双边贸易的增幅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幅23.5%,而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的增幅明显高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尤其是中国投资较多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双边贸易增幅更加明显。同时,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贸易的增幅明显高于与东盟成员国贸易的增幅。

(二)促进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中国对成员国投资的增加带动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尤其是机电产品的出口,使中方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2005年为例,中国对中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占了出口总额的25.7%。如果将汽车零配件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也纳人机电产品的范围,则机电产品占了中方出口总额的40.7%,机电产品已成为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上合组织成员国也成为我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

在进口商品结构中,能源类商品进口比例逐年增加,原油及成品油进口占到中国自这些国家进口总额的20%左右,成为中方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未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进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满足了各国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三)区域内跨国网络性项目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对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具有重要意义,它既符合哈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也符合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指导方针,是保证两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对于区域内网络性项目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示范效应。目前中国自俄、哈进口的矿物油和矿物燃料占我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12-15%左右,预计未来的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

由中国的乌鲁木齐经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山口至塞米巴拉金斯克是目前中外间开通的最长的国际汽车客货运输线路,全长1363公里,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公路等线路对区域内成员国间客货运输和经贸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区域内交通运输网奠定了基础。

五、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的投资障碍及前景预测

(一)上合组织区域内投资发展的障碍

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长远看,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体现在:

1区域内资金供需不平衡制约投资规模的扩大

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措施计划》,六国共提出了127个合作项目。据初步测算,完成这些项目至少需要100亿美元的投资。与此同时,俄、哈、塔等国均制定了未来5—1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据初步测算,俄罗斯完成这些项目至少需要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哈萨克斯坦需要上千亿美元的投资,塔吉克斯坦需要至少几百亿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仅靠某个国家的力量难以完成这些项目的建设。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资金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预示着区域内扩大相互投资的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区域内金融合作机制有待加强

目前,上合组织已成立了银联体,在推动区域合作项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银联体是一种松散的金融合作形式,采用轮值办法协调工作。从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看。这一机制的运行效率及效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向区域合作项目提供实质性金融支持。

3成员国的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投资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俄罗斯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增加了对外资进入其资源性领域的限制。区域内商务人员的流动还受到诸多限制,甚至影响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此外,社会腐败程度依然严重。因此,区域内改善投资环境任重而道远。

区域投资范文篇2

1.变电站选址定容变电站是电网中的中枢部分,它承载着变换电压、集中分配在网电能的任务。根据当地电网结构和电力用户的分布,合理的确定变电站的位置、参数对电网的规划合理性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以电网的建设为主,电网建成后经济收益的高低对电网的经济性有重大影响。变电站因其特殊的总用在整个电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上游系统来说,变电站属于负荷点,它消耗了由电厂发出的电能,而对于下级用户,变电站又是直接电源,为电力用户源源不断的提供着电能,所以变电站的布局直接影响着电网的运行效率以及上游电站的输电效率。本次规划依据某市新城区区域发展的定位和区域总体规划的实际情况,对新城远期的变电站布点和主变压器容量进行规划。变电站选址的总体规划思路如下:

1.1变电站选址及定容的相关原则

1)变电站选址变电站的选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比如所选取位置的地价因素,如果选取的变电站厂址地价过高,这对变电站造价有一定影响,再次要考虑到变电站位置的可行性,有些地区是不适宜建造变电站的,比如河流湖泊旁边。根据以上因素就能够大概判断出变电站选址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变电站选址的具体方案进行决策。

2)变电容载比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并考虑到新城区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110kV电网变电容载比应在1.9~2范围内。3)电力平衡如果变电站总容积不能够满足负荷所需电容量,就会发生电力事故,根据历年负荷变化规律预测,预计远期新城区范围内10kV负荷总计430.01MW,按照110kV等级容载比1.9~2计算,需110kV(含220kV)变电容量817.0~946.0MVA。

1.2规划结果新城区远期负荷预测结果为430.01MW,取容载比0,计算得到本区共需供10kV电源容量约为860MW。目前规划区范围内有1座220kV变电站,该变电站主要为某市地区辐射供电,仅向规划区配出2回线路供区内的农用负荷。这2回线路为临时供电性质的线路,在规划区各建设项目开始后可作为施工供电线路,规划区建成后将进行拆除。该变电站远期将配出10kV线路,为新城区10kV侧的负荷供电。结合某市地区电网建设安排考虑,区内新增1座220kV变电站,远期容量构成为4×180MVA;考虑区内220kV变电站供10kV能力及线路供电半径要求,需新建110/10kV变电站2座,容量均为3×63MVA。规划后的新城区远期将由2座220kV变电站及2座110kV变电站共同为10kV负荷供电。远期变电站选址定容结果及各变电站供电范围见附图四。变电站规划结果见下表1。“十二五”期间,规划区内电力负荷增长主要来自施工设备。根据2014年负荷预测结果,同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规划“十二五”后期在规划区东南侧新增110kV曲西站布点,一期容量为1×63MVA,则2014年规划区供10kV侧容量为213MVA,容载比达到18。

2.中压配电网远期规划

1规划思路

1)10kV配网主干选用YJV22-3×300导线,载流量为450A,可供负荷约为7MW。

2)根据每个负荷中区远期负荷安排主供回路数量。

3)为了满足“N-1”安全供电准则,每个分区再引入1~2回10kV馈线作为备用线,共同组成1~2组“N供一备”(N≤3)馈线组。

4)每条线路有明确的供电范围。

5)主供回路选择环网柜组网。

6)当分区负荷发展因市政规划调整等原因超出本次预测范围时,可选择环网柜组网单环网接线作为补充。

2规划方案及工程量简况

依据规划思路,结合远期变电站选址方案,对某市新城区远期目标网架进行了规划,对网络规模进行估算。根据负荷中区负荷计算得到各区所需主供及备用回路数统计,至2020年某市新城区共需新建环网柜287座,开关站8座,新建电缆142回,电缆主干总长250.45km。

3规划网架电气分析

1)变电站负载率对规划网架各分区供电线路进行统计,统计结果。

2)线路平均负载率规划网10kV出线总数为142回,区域总负荷为430.01MW,计算可得线路平均负载率为49.77%。3)“N-1”安全校验(1)线路“N-1”安全校验规划网架个供电分区均形成独立的“N供一备”馈线组,并且各主供、备用回路均来自不同变电站或同一座变电站的不同母线。因此规划网架可以通过线路“N-1”校验。(2)变电站主变“N-1”安全校验由于各110kV变电站均为3台配置,且负载率均≤67%,因此在变电站一台主变故障或停运状态下,均不需借助下一级网络即可转供负荷。规划网架可以通过主变“N-1”校验。4)理论线损计算利用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城市电网规划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CNP6计算得到,规划网10kV主干线路线损率为0.86%。

3.“十二五”中压配电网络规划

1“十二五”中压配电网规划目标

1)使电网结构趋向科学完善,各个分区电网之间具有一定的互供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努力提高新城区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规划区城市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施工电源,同时为早期投入使用的电力用户提供电力支持,使网络接线逐步向目标网架过渡,尽可能的避免重复建设。

2)各项运行指标满足《导则》要求。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使电网结构更加合理可靠,对各个变电站的供电负荷合理划分,是电网稳定、安全、高效。

2“十二五”配电网规划思路及方法

1)规划在“十二五”阶段的电网建设中,提高电网规划的前瞻性,要使建设规模能够满足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规划。保证近期电网负荷、着眼远景电网需求,尽量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过度建设和重复建设。

2)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辅助作用,计算机的高速精确计算对于解决复杂的城网规划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降低了规划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缩短了规划工作的周期,提高电网建设进度。

3“十二五”中压配网规划方案

根据上面所述的配电网络规划思路,对某市新城区“十二五”期间中压配电网络进行规划,到2014年某市新城区共有变电站2座,出公网线路28回,环网柜88座,全部为新建环网柜。各变电站出线情况。

二、经济效益分析

某市新城区共需投入资金31037.43万元,其中高压变电站及其配套设施投资4500万元,中压投资23277.7万元,低压投资3259.73万元,才能保证规划项目顺利实施,达到既定规划目标。电网供电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电网输送安全稳定,保证用电用户安全用电。从以上电网规划不难看出,规划电网建成后能够在变电站供电半径内合理分配电能。

1.完善电力网络经过电力网络的建设,合理完善新城区电网建设布局,提高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而且相对于以前的电网模式更加注重电网的经济性。作为企业的电网公司要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前提,合理规划电网,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输电能力,但同时还要达到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防止出现输电能力太弱电网阻塞现象的发生。

2.提高供电企业效益电网供应电力逐步开始市场化进程,现如今电力用户在购买电力供应服务的时候还在购买电力供应保障,电网供应的安全可靠也是电网供电的重要品质,如果电网因事故停止供电,电力用户是有权提出赔偿的。因此,在供电企业成本计算时电网企业的成本除了已有的电网建设成本,电网运行维护成本以外,还应包括由于突发事故造成的电网供电中断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就会带来电网规划建设的成本的增加,电网优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可靠性与电网成本的矛盾。

三、结论

区域投资范文篇3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然而时过境迁,中国及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换,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头十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贸易关税的降低,WTO已经顺利加入,我国整体及大陆各个区域的投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系统,并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便在新世纪和新环境背景下,对中国各区域之投资环境状况的优劣进行全面、科学而准确的度量和评价,揭示各个区域投资环境实际水平的优劣和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以期给国家、各个区域及各级部门一个比较清晰和科学正确的认识,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原则

对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指标选择与指标系统的构建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与可靠性,关系到能否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及各个地区的区情,根据目前国内外投资理论与影响我国及各个地区投资的因素,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为了便于支撑投资评估研究方法,并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状况和衡量区域投资环境质量优劣及水平的高低,在研究、选取和构建评估指标系统时,笔者以为应该遵循和贯彻以下原则:

1.全面性:投资环境系统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多层次的组织系统,同时又受到系统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具有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遴选指标时必须尽量全面、完整地选择各级各类的指标,要使得投资硬环境和软环境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从各个侧面、各个层次去揭示、描述和反映投资环境系统的整体状况的优劣程度,去衡量投资环境水平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以免遗漏某些重要的信息,造成片面性,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的非科学性。

2.简洁性:如前所述,选择投资环境指标系统要遵循全面性的原则,但这并不是说选择指标时必须面面俱到、重复、繁琐。相反,指标的遴选和设置需要考虑典型性和代表性,尽量使含义相同或相关性较大的指标不被选入,用尽可能少但信息量尽可能大的指标去反映多方面的问题,把全面性和简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避免重复、繁琐而造成评估时的多重共线或序列相关。

3.科学性:投资环境系统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应具有确定的、科学的深刻内涵。指标系统的建立应该根据投资环境本身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依据投资环境评价理论和统计指标系统建立的科学理论和原则,选择含义准确、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计算及分析的具体、可靠和实用的指标,以客观、公正、全面、科学地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本质和规律性。

4.系统性:投资环境系统是一个由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指标和指标系统并不是一个静止和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概念。因此,在选择和确定具体指标来构建指标系统时,要综合考虑投资环境的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既要选择反映和衡量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包含反映各个系统相互协调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指标(如政策变量等);既要有反映和描述投资环境系统状况的静态指标,又要有反映和衡量系统质量改善和素质提高的动态指标。同时,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和实际情况的不同,指标系统能够适应动态发展变化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适当调整。

5.可比性:指标系统的构建应该通过借鉴和吸取国内外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便于国内各个地区对比,又能经过适当的调整而方便国际比较,同时又可以进行动态对比。这就要求在选择指标时,必须考虑到指标的历史延续性,同时考虑支撑分析和预测的可能性。因此,为了加强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可比性,必须准确地分析和研究统计资料及其含义,参考统计年鉴和其他相关年鉴及文献,选用范围和口径相对一致的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同时也选用一些总量指标,一方面可以确保因素变量不会因为经济规模、人口多寡或面积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指标体系的综合性和关联性。

6.可操作性:投资环境系统评估指标应该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指标数据的选择、获得、计算或换算,必须立足于现有统计年鉴或文献资料,至少容易获得、计算或换算,并采取国际认可或国内通行的统计口径,指标的含义必须十分明确,便于有效地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三、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

投资环境系统是一个以创造良好的投资场所,吸引外商直接或间接投资为中心目标的非常复杂的开放系统。而衡量投资环境好坏的指标系统则是描述该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发展变化的状况,衡量其质量优劣和发展水平高低的。它应该具有所有系统的结构性、层次性、相关性、整体性、动态适应性等特征。也就是说,投资环境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所有特征,即同样是一个由系统之下的子系统、子系统之下的更低层次的子子系统,以及最低层次元素(要素或因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按照系统论的思想,依据构建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全面、简洁、科学、系统、可比、可操作等原则,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践、为决策服务的初衷,在参考、学习和吸收以往的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大陆31个区域的具体区情,考虑到指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叉、制约以及协调促进的辩证关系,经过反复筛选和相关研究后选择了与投资环境密切相关、代表性大的38项指标,建立了评价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指标系统,如表1所示。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构建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是建立在坚实的统计资料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统计指标系统所涉及的数据可以在我国现有最权威的《中国统计年鉴》上直接或间接(通过简单换算)获取,只有极少量数据需要从其它统计年鉴或文献上取得。

表1显示,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可分为投资环境总目标、投资环境目标层、投资环境次级目标层和具体指标层四个层次。投资环境目标层系统涵盖了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管理环境、资源环境、文化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等7大子系统,分别从24个次级目标层,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政策、经济体制、通货膨胀、金融环境、市场规模、分销网点、市场化程度、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生产要素资源、自然地理环境、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知识环境、交通状况、信息化程度、投资水平、生活质量、医疗卫生条件、社会服务水平、治安状况等25个方面的38项统计指标构成的具体指标层来描述和度量中国及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劣。需要说明的是,这四个层次系统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估指标系统;而且一个具体指标虽然不一定属于某一子系统,但它可描述一个子系统的某一方面,又能反映另一子系统的其它方面。因此,本文对重要的变量指标(如经济发展、投资、人口素质、市场化和生活质量等),选择了多项指标,以体现投资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交叉、影响、制约的辩证关系;而且,所有的指标,按照功能分为描述性、解释性指标(以基础指标为主)的评价、监测和预警性的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为主)。这样作的目的就是期望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来全面、准确、科学地刻画、描述、度量各个区域的投资环境质量的优劣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表1中国区域投资环境指标系统

总目标目标层次级目标层具体指标层单位

经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济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环人均财政收入元

区境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

域指第三产业比重%

投标经济政策优惠政策打分

资子进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环系经济体制外商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

境统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

指通货膨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标金融环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亿元

系外债对外借款亿美元

统市场市场规模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总额亿元

环境分销网点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贸易业网点万个

指标市场化程度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子系非国有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统工业产品市场占有率%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科技与科技水平专利批准数万件

管理环管理水平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境指标技术创新能力人均研究与开发及情报文献机构元/人

子系统支出额

资源环生产要素资源从业人员万人

境指标人均发电量千瓦时

子系统自然地理资源抗灾率%

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值万元

文教环境人力资源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指标子系文化素质万人拥有高校在校学生数人

统知识环境万人图书销售量册

基础设施交通状况货运量万吨

环境指标信息化程度邮电业务量亿元

子系统投资水平万人固定资产投资额元

社会服务生活质量恩格尔系数%

环境指标职工平均工资元

子系统人均寿命年

实际销售商品房面积万平方米

医疗卫生条件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人

社会服务水平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万人

治安状况财政基建支出中公检法经费比重%

四、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选择

在投资环境指标系统建立以后,以之作为支撑,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和区域差异划分。如引言所述,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评估方法可供选择,如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评估法等。笔者认为,目前比较成熟可供选择的投资环境评估方法有(专家)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因子(素)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聚类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有定性的主观赋权法(如综合评分法),也有定量的客观评估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实际的研究中,仅用单一方法去评估投资环境的优劣,其结果并不一定科学、可靠,也难以令人信服。科学可行的做法是同时选用多种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种定量方法相结合(如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对投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组合评价与区域差异划分(如聚类分析)。

本文的思路也正基于此。即通过上述构建的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参考《中国统计年鉴》及其它各种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建立投资环境评估数据库,选择恰当的评估方法如因子分析法、综合评分法进行组合式的综合集成评价,对各种结果进行几何平均、简单加权平均(或采用其他可行方法)得到一个综合值,然后再利用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采用聚类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类型差异划分和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划分,从而对各个区域之投资环境状况重新进行全面、科学而准确的研究,以便相互验证。如果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且互相补充,则证明综合评价结果科学可靠,可以揭示和反映各个区域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大小、投资环境实际水平的高低和区域差异程度的大小,并使综合评判结果更具说服力和解释力,实现对客观投资环境现实的科学认识。

收稿日期:2002-01-16

【参考文献】

[1]王慧炯,闵建罗.中国的投资环境[M].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出版社.1987.

[2]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J].经济研究,1994(2).

[3]鲁明泓.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投资环境的评估[J].经济研究,1997(12).

区域投资范文篇4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博弈分析

一、博弈论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博弈论(GameTheory)又称对策论或游戏论,是研究多人谋略和决策问题的理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一个博弈问题必须至少有两个或多个参与博弈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这些主体在博弈过程中都有各自的切身利益。由于利益的驱动,他们在作出自己的决策时,总想选取最优战略。(2)博弈中的各个主体之间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竞争贯穿博弈的全过程,同时竞争又将博弈的主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较量。(3)主体之间要进行较量,每一个博弈主体就要尽量掌握博弈中对手的特点和已经采取或可能采取的行动的知识和信息。(4)各个博弈主体都十分关心博弈结果。博弈结果通俗地说就是输赢大小,博弈论用收益(或效用)来描述博弈结果。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1)参与者(Players):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通常又称为参与人或局中人。参与者参加博弈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行动,以期使自己的收益(或效用)水平最大化。(2)行动(Actions):是指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一时刻作出的战略选择。(3)信息(Information):指的是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能了解到和观察到的知识。信息对参与者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一个参与者在每一次进行决策之前,他必须根据观察到其它参与者的行动和了解到的有关情况作出自己的最佳选择。(4)战略(Strategies):是参与者如何对其它参与者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参与者在什么时候应该选择什么行动。(5)收益(pay):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者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或期望效用。效用通常表现为博弈结果中的赢输、得失、盈亏。效用必须能用数值刻画其大小。博弈论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一个参与者的收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战略选择,而且取决于所有参与者的战略选择。或者说,收益是所有参与者各选定一个战略形成的战略组合的函数。(6)结果(outcome):是博弈分析者最为感兴趣的要素的集合,是他认为最有可能的行动或战略组合。

二、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主体的利益关系

(一)高等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

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对高等教育产品的经济属性分析如下:

一方面,高等教育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1)在一定条件下,高等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比如,在既定的高等教育投入下,增加一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会影响其他人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其边际成本为正。(2)高等教育服务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高等教育提供的一些利益对个人来说是可分的。每个享受了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都会从中得到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高等教育提供的利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通过受教育者外溢给了社会。表现在全社会都能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身上获益,包括全社会制度的创新、科技开发和产品更新能力、民族文化与道德水平的提高。

因此,高等教育既不是纯粹的私人产品,也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而是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产品,即准公共产品。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构成及其利益关系

高等教育服务所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区域内高等教育多元投资主体具有不同的投资需求。政府投资是为了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个人(即学生及家庭)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经济的和非经济的收益;企业投资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回报;高等学校自身是为了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尽管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预期目的,但当他们投资于同一所高等学校时,就成为多元的投资主体,也是多元的利益主体。

1.政府主体。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对社会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其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与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比有显著提高,因而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强,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配合政府做好工作,更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政府的各种社会目标的实现。其次,高校本身也常常成为高新技术的“发源地”,世界几大高新科技工业区都是依著名大学而建的。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因此,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外部效应是巨大的,不仅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带来极大的非经济利益。因而,政府是高等教育的直接和间接受益者,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投资者之一。

2.个人(即学生及家庭)主体。受教育者个人——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最直接受益者。高等教育在总体上可视为是一种收益内在化的“私人产品或服务”,因而高等教育能够给受教育者带来较高的收益——即受教育者个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增进自身的人力资本获得预期经济收益和各种非货币性满足。

从预期经济收益来看,个人收益与教育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个人受教育年限与私人收益与费用坐标(图1)来清晰地表示。

从非经济利益来看,高等教育接受者还可获得其他非货币收益。对于学生及家庭来说,高等教育在消费上更具排他性,私人产品的特征更为突出。因此,学生及家庭理应成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之一。

3.企业主体。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指企业从自身的发展和利益出发,对高等教育所进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货币表现。广义的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有两种:一是通过国家税收转为政府投资的间接投资;二是直接投资和捐赠。狭义的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仅指直接投资和捐赠。其主要形式包括:企业职工在职培训的教育费用支出,对教育机构的科学研究合同、培训合同支付的费用,企业对教育机构的无偿捐赠、对大学生的“委托培养”和“有偿分配”。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企业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企业是高等教育成果的主要摘取者和教育投资的主要收益者。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并取胜,都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践证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成正比的。其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企业拥有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通过吸纳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大量利用高校专利成果,实施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加企业利润,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而,企业也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

4.高等教育机构(高校)主体。高等院校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人,随着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拨款方式除公式拨款、合同拨款以外,将更多地出现绩效拨款,将办学质量与年度效能核算相结合,以更好地体现效率原则,促进办学质量好、水平高的学校及其学科专业的发展。所以,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经营校办企业、开展社会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形式来弥补教育投资的不足,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实力,并可以获得较高的政府财政投入支持。因而,高等教育机构也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投资主体。

由上文的分析可见,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应该包括区域内政府(即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及个人(即学生及家庭)。另外,我们如果把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系统应该与其他区域的高等教育系统存在一定的互动联系,即地方政府之间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同时,区域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是国家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即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会发生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下文所研究的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主体仅限于区域内部的政府(即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及个人(即学生及家庭)。

三、区域高等教育各投资主体的博弈分析

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博弈关系涉及许多方面。由上文对各投资主体构成及利益关系的分析可知,区域内部的政府、企业、高校及个人可以形成许多两两博弈关系、三方博弈关系以及多方博弈关系。在此,仅分析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高校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一)高校与高校之间

高等教育资源具有共享性,各高校单独提供高等教育资源的能力有限,如果各高校能够彼此合作,可使高等教育资源提供不足的现象有所缓解。

1.同质高校之间。这里的“同质高校”指办学条件及学校资源基本相当的两所高校,可以是两所重点高校,也可以是两所普通高校。在此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假设某一区域内部存在甲、乙两所同质高校,二者对某一高等教育资源都没有独立提供的能力,需要二者合作提供。设提供该高等教育资源共需投资为C,如果二者选择合作提供,甲、乙高校各需付出成本为0.5C和0.5C,则甲、乙两所高校都能获得收益为R,设C>R>0.5C>0;如果二者选择不合作提供,不提供的一方得益为R,而提供的一方需独立支付全部成本C,则提供方的得益为R-C<0。很明显,如果有一方选择了不合作提供的话,另一方则不可能选择提供。

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模型,如果甲、乙两所高校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当甲校选择合作提供时,乙校的最佳选择是不提供;当乙校选择合作提供时,甲校的最佳选择是不提供。此处的纳什均衡解是“不提供,不提供”即(0,0),其结果便是高等教育投资提供的不足,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偏离,没有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存在改进的可能。

通过本博弈模型的分析可见,我国目前区域内部同质高校之间高等教育投资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一种可能是高校资源过于贫乏,即使合作也没有能力提供;另一种可能是当合作有能力提供高等教育资源时,往往会陷入这种“囚徒困境”。为了解决区域内同质高校之间高等教育投资提供不足的困境,需要靠政府的投资引导和激励诱导,增加同质高校之间提供高等教育资源的动力和约束力,以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致,达到最优均衡。

2.异质高校之间。这里的“异质高校”指办学条件及学校资源相差悬殊的两所高校,即指一所重点高校和一所普通高校。在此构建博弈支付矩阵模型如表2所示。

假设某一区域内部存在丙(重点)、丁(普通)两所异质高校,某种高等教育投资活动给重点高校丙带来的效用改进为R,给普通高校丁带来的效用改进为r,而丙校独自提供高等教育投资导致的效用减少为c,丁校独自提供高等教育投资导致的效用减少为C,丙校和丁校平均分摊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导致的效用减少分别为0.5c和0.5C。其中R>C>r>0,C>c>0。

这是一种典型的“智猪博弈”模型,在该支付矩阵中,重点高校丙和普通高校丁各自采取“提供”和“不提供”策略的博弈均衡为(提供,不提供)即(R-c,r)。对于“高校丁”而言,“不提供”即为占优策略解,但对于“高校丙”而言,仅存在纳什均衡解“提供”,却不存在占优策略解。

通过本博弈模型的分析可见,如果两所高校都不提供投资,则会导致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发展缓慢;如果普通高校丁进行投资而重点高校丙“搭便车”,则会导致普通高校发展滞后且差距进一步拉大,而重点高校丙可能因规模过大出现不经济现象;重点高校丙和普通高校丁在选择策略的博弈均衡为(提供,不提供)的情况下,能促使普通高校迅速成长,而重点高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因而,区域内重点高校丙和普通高校丁之间,理应重点高校丙独立提供至少应是多提供高等教育投资才符合教育公平和社会效用最大化原则。

为了使重点高校增强高等教育投资的意愿,政府应实施激励政策的引导,从而增加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收益。

(二)高校与政府之间

政府部门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主体,同时也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政府的行为利益是希望高校通过有效、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策略选择,使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充分共享。一种情况是政府有作为,即政府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从宏观上对高等教育共享进行合理引导,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种情况是政府无作为,即政府在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可能出现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过多地干涉高校内部的事务,阻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

目前我国高校是受政府的监督指导来办学。而且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时,往往更倾向于重点高校,以便使重点高校能带动区域内普通高校共同发展。为了简化研究,这里把区域内重点高校抽象为一个高校。假定高校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积极参与共享和消极参与共享;政府也有两种可选择的策略:有作为和无作为。在此构建博弈支付矩阵模型如表3所示。区域高校与政府部门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在是否积极共享高等教育资源方面进行着混合策略博弈行为。

假设政府部门在有作为时对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投资为Cj,无作为时对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投资为Cx(设Cj>Cx);区域高校积极参与共享时的收益为R,消极参与共享的收益为R+△R(在区域总体生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消极共享在短期内反而有可能增加会提高自身的收益);政府部门对高校消极参与共享的惩罚为Cf。又假定高校以p的概率积极参与共享,以1-p的概率消极参与共享;政府部门以q的概率足额投资和合理引导(有作为),以1-q的概率少量投资和不合理指导(无作为)。再假设区域内高校与政府部门的预期效用分别为U1和U2,则二者的混合策略博弈支付矩阵模型见表3。

根据表3中所列的支付矩阵计算二者预期效用U1和U2如下:

U1=pqR+p(1-q)R+(1-p)q(R+△R-Cf)+(1-p)(1-q)(R+△R)

U2=pq(-Cj)+p(1-q)(-Cx)+(1-p)q(Cf-Cj)+(1-p)(1-q)(-Cx)

当U1和U2关于p和q的一阶偏导数为零时,可使区域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混合策略博弈达到纳什均衡,则得到:

U1/?鄣p=qCf-△R=0

U2/?鄣q=Cf-Cj-pCf-Cx+qCx=0

所以纳什均衡解为:q=△R/Cf,p=1-(Cj-Cx)/Cf,且Cj>Cx

于是,区域高校以p=1-(Cj-Cx)/Cf的概率积极参与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政府部门以q=△R/Cf的概率为推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足额投资和合理引导。

通过本博弈模型的分析可见:区域高校消极参与共享的额外收益△R与政府部门合理引导的概率q成正比;政府部门对消极参与共享的惩罚力度Cf与区域高校积极参与共享的概率p成正比;政府部门有作为与无作为时的投资成本差距(Cj-Cx)越大,政府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就会越倾向于无作为,区域高校选择消极参与共享的概率1-p就会越大。

(三)高校、企业与政府之间

亨瑞?埃茨科瓦茨(HenryEtzkowitz)(1997)通过引入生物学中的三螺旋概念,首次提出使用三螺旋模型来分析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关系的动力学,并用以解释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关系。自此,三螺旋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结构理论。勒特?雷德斯道夫(LoetLeydesdorff)(1997)对此概念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该模型的理论系统如图2所示。其具体结构是政府、大学、产业等三机构在保持各自独立身份的同时,又都表现出另外两个机构的一些能力,也就是说政府、大学和产业三机构除了完成他们的传统功能外,还表现出另外两机构的作用。由于三重螺旋模型超越了以往的大学—产业、大学—政府、产业—政府的双螺旋关系模式,克服了以往的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忽略国家层面考虑的不足,自提出以来一直为学界所热衷。

由三螺旋模型可知,区域内高等教育投资的三个主体政府、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假设在博弈模型中只有一所高校、一家企业和区域地方政府。在此构建区域内高校、企业与政府之间博弈支付矩阵模型如表4所示。

高校和企业在博弈中均有两种选择:合作或者不合作;政府也有两种选择:有作为或者无作为,且在有作为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两种结果,即政府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起促进作用或者抑制作用。公务员之家

设在高校和企业均选择合作的情况下,高校的收益为Iu,企业的收益为Ic;当政府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起促进作用时,高校将得到额外的收益Ru,企业将得到额外的收益Rc,当政府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起抑制作用时,高校将损失Lu,企业将损失Lc;政府代表了整个社会公众的利益,设政府有作为时的成本是-C,相应地,在政府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起促进作用时,可以得到-C+Ru+Rc的利益,起抑制作用时,将损失-C-Lu-Lc。

根据博弈矩阵模型来计算混合战略博弈纳什均衡解:

首先,在已知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的概率为p的情况下,政府有作为和无作为时的预期收益为U1和U2。

U1=p[qa(-C+Ru+Rc)+(1-qa)(-C-Lu-Lc)]+(1-p)[qa(-C)+(1-qa)(-C)]

U2=-p(-Lu-Lc)

当U1=U2时,可得高校与企业合作时的最优概率为:

p*=C/qa(Ru+Rc+Lu+Lc)。

其次,在已知政府有作为的概率为q的情况下,高校合作和不合作时的预期收益为U3和U4。

U3=q[qa(Iu+Ru)+(1-qa)(Iu-Lu)]+(1-q)Iu

U4=0

当U3=U4时,可得高校在博弈均衡时政府有作为时的最优概率为:

q*=Iu/Lu-qa(Ru+Lu)。

同理,可得企业在博弈均衡时政府有作为时的最优概率为:

q**=Ic/Lc-qa(Rc+Lc)。

由此,可以建立高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为:

[p*=C/qa(Ru+Rc+Lu+Lc);q*=Iu/Lu-qa(Ru+Lu)]

[p*=C/qa(Ru+Rc+Lu+Lc);q**=Ic/Lc-qa(Rc+Lc)]

由上述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可知,高校与企业是否选择合作取决于政府行为是否起促进作用及合作所得到的收益,政府是否选择有作为取决于其所付出的成本C和整个社会的最终收益。

四、高等教育投资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文对区域高等教育投资主体间几种博弈关系的分析,提出几点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建议。

1.在观念方面,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既要正视其高等教育的经济属性,又要重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在发挥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及家庭个人的作用。

2.在法制方面,尽快完善高等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政策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进程。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看,高等教育投资全靠政府的财政投资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对高等教育投资制度进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放低私人办学的门槛,使更多的社会私人资源进入到高等教育部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并对私人办学进行监督,规范其正当有序地发展。

3.在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对高校和企业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把推动资源共享作为对主要负责人政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考评机制能激发高校和企业的内在积极性,可以产生进行高等教育合作投资的强大动力。

同时,政府应制定激励相容的利益机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在校际资源共享和校企合作过程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与个人予以奖励或补贴,降低其共享(或合作)成本或提高其共享(或合作)收益;同时对阻碍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或合作)的单位与个人予以告诫或惩罚,引导他们的理性行为。

4.在舆论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对高等教育在人才质量培养和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监督作用。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这就决定了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应利用市场机制进行间接引导,使区域高等教育投资的多元主体能形成共享的文化氛围,使舆论监督、行政监督和法律监督产生联动作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益。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项目(115A——069)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5~81

2.全贤唐,张健.经济博弈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8~54

3.王鑫.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J].高教研究,2006(4)

4.石鸿,刘颖.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4(1)

5.周志强,袁玉明,谷洪波,李石新.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动力匮乏的博弈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6.谢凡,刘禹宏.公平视域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三方博弈分析[J].福建论坛,2010(2)

区域投资范文篇5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环境逐渐改善

1各成员国投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明显好转

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打击恐怖势力的帮助下,中亚地区的社会环境逐渐改善。各国在经历了2005-2007年的总统换届之后,基本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但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各国的政治环境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中亚各国政局趋于稳定,为各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各成员国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大国和区域组织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商品价格不断攀升的有利条件下,俄、哈、塔、乌等国凭借大量出口资源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俄罗斯GDP增幅连续六年保持在7-8%,中亚国家(除吉尔吉斯外)的GDP增幅已连续六年保持在9%以上。近年来,中国的GDP也实现了年均8—10%的高速增长。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2各成员国调整了与投资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完善外资政策法规及规范监管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国在加入WTO后积极调整了利用外资政策。中国政府逐渐放宽外资准入范围,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逐渐规范了利用外资政策。

俄罗斯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俄罗斯政府根据WTO的要求,调整本国的对外经济活动管理制度,修改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2007年,调整了进出口关税,使总体关税水平逐步下降;并为投资其森林工业的外资提供优惠条件;颁布了《经济特区法》等。

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与投资相关的法律。2003年,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海关事务法》和《投资法》,颁布了《土地法》;2005年又修订了《矿产法》和《投资法》。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2003年实施了新的《外资法》。根据该项法律,外资在吉享受国民待遇,在吉投资不受行业限制。

塔吉克斯坦政府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政策。外资企业在塔吉克斯坦享受国民待遇并根据投资规模享受一定特殊优惠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修订了外商投资管理条例。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2005年颁布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补充措施》,2006年又调整了《外资法》的部分条款,降低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近年来,因各成员国经济形势良好,且政府实施了各种投资促进措施,各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逐年增加。外资在各成员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各成员国的投资监管环境明显改善

近两年来,各成员国政府逐渐改善了投资监管环境。200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商业环境排名反映了这一变化。世界银行对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进行了调查和排名,排名靠前说明投资相对比较容易,投资财产也能得到有效保护。2007年与2006年相比,除塔吉克斯坦外,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二)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吸引外资规模及行业特点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量)1050.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5.0%。

1各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各国吸引外资的数额逐年增加。如果从上合组织区域整体看,2006年各成员国共吸引外资1050.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4.8%,占当年全世界FDI流量的8.1%。2004-2006年期间,该组织成员国吸引外资年均增幅保持在10-20%左右。

2各国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状况及国别构成

(1)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状况

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批发和零售商业、加工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不动产、交通运输、通讯、建筑和金融业。

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石油天然气、矿山冶金工业、金融、房地产、加工制造业。

吉尔吉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金融、加工制造和采矿业。

塔吉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能源、矿山开采业、化工和纺织业。

乌兹别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能源、冶金、轻工、食品、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纺织、基础设施等。

从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看,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采掘业、能源及原材料加工领域,因而各成员国在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2)各成员国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

中国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和开曼群岛。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英国、荷兰、塞浦路斯、卢森堡、瑞士、法国、德国、爱尔兰和美国。

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荷兰、瑞士、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

吉尔吉斯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哈萨克斯坦、英国、德国、中国和土耳其。

塔吉克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俄罗斯、塞浦路斯、美国和英国。

乌兹别克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韩国、巴基斯坦和中国。

从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上看,受地域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吸引外资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俄、哈、吉、塔、乌等国吸引的投资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上不存在冲突和竞争,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的国别构成中,中国和俄罗斯的投资逐渐增加。由此表明,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一)成员国对外投资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接近五千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能力。哈萨克斯坦的外汇储备已达到384.4亿美元,有较大幅度提高。中、俄、哈三国的对外投资呈快速上升势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合计34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7倍。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俄罗斯境外投资为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43.6%。相比之下,吉、塔、乌还不具备对外投资能力。(二)对外投资领域及形式日趋多样化

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服务业、矿产资源开采业、金融业、商业、交通运输及加工制造业。

俄罗斯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冶金加工制造业、能源行业、服务业等。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除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外,跨国并购和融资的比重逐渐增加。

总体而言,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对外投资能力远低于其吸引外资的能力,这既表明该区域的对外投资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说明提高成员国间的相互投资仍具有较大潜力。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特点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性需求逐年提高,为扩大相互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国扩大吸引外资的同时,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5.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2.1%。而截至2006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合计为17.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4%,略高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水平。但从对外投资流量分析,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加速发展趋势。2006年,中国对上述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量(流量)为5.34亿美元,比2003年的0.59亿美元增长了9倍,占我国当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量的3.3%。而同期,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为3.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8倍,占我国当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量的2.1%。由此可见,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增速大大超过了对东盟十国投资的增长。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俄罗斯居第六位,哈萨克斯坦居第十三位。在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中俄罗斯居第四位,因而上合组织成员国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领域逐渐扩大

随着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增加,投资领域也逐渐扩大。中国对俄、哈、吉、塔、乌等国的投资由2003年前的贸易、林业、农业及加工工业逐渐扩大到了以下领域:

资源开发: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林业采伐和加工;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电信设备、建筑业和房地产;

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家电组装、轻纺;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包括食品加工、农业种植和养殖;

服务业:包括商业、运输服务、旅游、工程承包等。

近年来,区域内出现了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包括中哈石油管道建设和油气资源开发、中俄油气管线支线建设、中哈水电站建设项目和铀矿开发、中乌油气资源开发、中吉乌公路建设、中塔公路建设、中塔和中吉通讯网络建设项目、中俄“波罗的海明珠大型多功能综合社区项目”、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

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投资效果评估

上合组织框架下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项目的增加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扩大了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尤其是落实了对中亚国家的9亿美元优惠买方贷款,带动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使双边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双边贸易的增幅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幅23.5%,而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的增幅明显高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尤其是中国投资较多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双边贸易增幅更加明显。同时,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贸易的增幅明显高于与东盟成员国贸易的增幅。

(二)促进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中国对成员国投资的增加带动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尤其是机电产品的出口,使中方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2005年为例,中国对中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占了出口总额的25.7%。如果将汽车零配件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也纳人机电产品的范围,则机电产品占了中方出口总额的40.7%,机电产品已成为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上合组织成员国也成为我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

在进口商品结构中,能源类商品进口比例逐年增加,原油及成品油进口占到中国自这些国家进口总额的20%左右,成为中方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未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进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满足了各国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三)区域内跨国网络性项目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对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具有重要意义,它既符合哈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也符合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指导方针,是保证两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对于区域内网络性项目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示范效应。目前中国自俄、哈进口的矿物油和矿物燃料占我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12-15%左右,预计未来的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

由中国的乌鲁木齐经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山口至塞米巴拉金斯克是目前中外间开通的最长的国际汽车客货运输线路,全长1363公里,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公路等线路对区域内成员国间客货运输和经贸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区域内交通运输网奠定了基础。

五、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的投资障碍及前景预测

(一)上合组织区域内投资发展的障碍

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长远看,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体现在:

1区域内资金供需不平衡制约投资规模的扩大

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措施计划》,六国共提出了127个合作项目。据初步测算,完成这些项目至少需要100亿美元的投资。与此同时,俄、哈、塔等国均制定了未来5—1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据初步测算,俄罗斯完成这些项目至少需要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哈萨克斯坦需要上千亿美元的投资,塔吉克斯坦需要至少几百亿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仅靠某个国家的力量难以完成这些项目的建设。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资金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预示着区域内扩大相互投资的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区域内金融合作机制有待加强

目前,上合组织已成立了银联体,在推动区域合作项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银联体是一种松散的金融合作形式,采用轮值办法协调工作。从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看。这一机制的运行效率及效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向区域合作项目提供实质性金融支持。

3成员国的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投资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俄罗斯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增加了对外资进入其资源性领域的限制。区域内商务人员的流动还受到诸多限制,甚至影响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此外,社会腐败程度依然严重。因此,区域内改善投资环境任重而道远。

区域投资范文篇6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投资环境逐渐改善

1各成员国投资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明显好转

近年来,在国际社会打击恐怖势力的帮助下,中亚地区的社会环境逐渐改善。各国在经历了2005-2007年的总统换届之后,基本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尽管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动荡,但除吉尔吉斯斯坦外,各国的政治环境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中亚各国政局趋于稳定,为各国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各成员国还加强了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联系,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大国和区域组织关注的焦点。

在国际市场能源和原材料商品价格不断攀升的有利条件下,俄、哈、塔、乌等国凭借大量出口资源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俄罗斯GDP增幅连续六年保持在7-8%,中亚国家(除吉尔吉斯外)的GDP增幅已连续六年保持在9%以上。近年来,中国的GDP也实现了年均8—10%的高速增长。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2各成员国调整了与投资相关的各项政策法规

近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完善外资政策法规及规范监管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国在加入WTO后积极调整了利用外资政策。中国政府逐渐放宽外资准入范围,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改善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逐渐规范了利用外资政策。

俄罗斯调整利用外资的政策。俄罗斯政府根据WTO的要求,调整本国的对外经济活动管理制度,修改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2007年,调整了进出口关税,使总体关税水平逐步下降;并为投资其森林工业的外资提供优惠条件;颁布了《经济特区法》等。

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与投资相关的法律。2003年,哈萨克斯坦政府修订了《海关事务法》和《投资法》,颁布了《土地法》;2005年又修订了《矿产法》和《投资法》。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在2003年实施了新的《外资法》。根据该项法律,外资在吉享受国民待遇,在吉投资不受行业限制。

塔吉克斯坦政府调整了利用外资的政策。外资企业在塔吉克斯坦享受国民待遇并根据投资规模享受一定特殊优惠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修订了外商投资管理条例。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在2005年颁布了《吸引外商投资的补充措施》,2006年又调整了《外资法》的部分条款,降低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

近年来,因各成员国经济形势良好,且政府实施了各种投资促进措施,各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逐年增加。外资在各成员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各成员国的投资监管环境明显改善

近两年来,各成员国政府逐渐改善了投资监管环境。200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商业环境排名反映了这一变化。世界银行对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进行了调查和排名,排名靠前说明投资相对比较容易,投资财产也能得到有效保护。2007年与2006年相比,除塔吉克斯坦外,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二)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吸引外资规模及行业特点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2006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量)1050.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5.0%。

1各国吸引外资的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各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各国吸引外资的数额逐年增加。如果从上合组织区域整体看,2006年各成员国共吸引外资1050.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64.8%,占当年全世界FDI流量的8.1%。2004-2006年期间,该组织成员国吸引外资年均增幅保持在10-20%左右。

2各国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状况及国别构成

(1)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状况

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加工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商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等。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批发和零售商业、加工制造业、矿产资源开发、不动产、交通运输、通讯、建筑和金融业。

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石油天然气、矿山冶金工业、金融、房地产、加工制造业。

吉尔吉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金融、加工制造和采矿业。

塔吉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能源、矿山开采业、化工和纺织业。

乌兹别克斯坦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是:能源、冶金、轻工、食品、电子、通讯、机械制造、纺织、基础设施等。

从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看,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采掘业、能源及原材料加工领域,因而各成员国在吸引外资的行业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2)各成员国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

中国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香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台湾、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和开曼群岛。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英国、荷兰、塞浦路斯、卢森堡、瑞士、法国、德国、爱尔兰和美国。

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荷兰、瑞士、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

吉尔吉斯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哈萨克斯坦、英国、德国、中国和土耳其。

塔吉克斯坦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俄罗斯、塞浦路斯、美国和英国。

乌兹别克吸引外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土耳其、英国、韩国、巴基斯坦和中国。

从吸引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上看,受地域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吸引外资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而俄、哈、吉、塔、乌等国吸引的投资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外资的国别地区构成上不存在冲突和竞争,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在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的国别构成中,中国和俄罗斯的投资逐渐增加。由此表明,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外投资的特点(一)成员国对外投资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的外汇储备接近五千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能力。哈萨克斯坦的外汇储备已达到384.4亿美元,有较大幅度提高。中、俄、哈三国的对外投资呈快速上升势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合计345.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7倍。另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俄罗斯境外投资为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43.6%。相比之下,吉、塔、乌还不具备对外投资能力。

(二)对外投资领域及形式日趋多样化

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服务业、矿产资源开采业、金融业、商业、交通运输及加工制造业。

俄罗斯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包括:冶金加工制造业、能源行业、服务业等。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除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外,跨国并购和融资的比重逐渐增加。

总体而言,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对外投资能力远低于其吸引外资的能力,这既表明该区域的对外投资能力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说明提高成员国间的相互投资仍具有较大潜力。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特点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性需求逐年提高,为扩大相互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各国扩大吸引外资的同时,成员国之间的相互投资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5.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2.1%。而截至2006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合计为17.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4%,略高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水平。但从对外投资流量分析,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呈加速发展趋势。2006年,中国对上述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量(流量)为5.34亿美元,比2003年的0.59亿美元增长了9倍,占我国当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量的3.3%。而同期,中国对东盟十国的直接投资为3.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8倍,占我国当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量的2.1%。由此可见,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增速大大超过了对东盟十国投资的增长。

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俄罗斯居第六位,哈萨克斯坦居第十三位。在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中俄罗斯居第四位,因而上合组织成员国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

(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领域逐渐扩大

随着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相互投资的增加,投资领域也逐渐扩大。中国对俄、哈、吉、塔、乌等国的投资由2003年前的贸易、林业、农业及加工工业逐渐扩大到了以下领域:

资源开发:包括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各类矿产资源开采、林业采伐和加工;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电信设备、建筑业和房地产;

机械制造业:包括汽车、家电组装、轻纺;

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包括食品加工、农业种植和养殖;

服务业:包括商业、运输服务、旅游、工程承包等。

近年来,区域内出现了一些大型合作项目,包括中哈石油管道建设和油气资源开发、中俄油气管线支线建设、中哈水电站建设项目和铀矿开发、中乌油气资源开发、中吉乌公路建设、中塔公路建设、中塔和中吉通讯网络建设项目、中俄“波罗的海明珠大型多功能综合社区项目”、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

四、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投资效果评估

上合组织框架下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项目的增加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扩大了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尤其是落实了对中亚国家的9亿美元优惠买方贷款,带动了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使双边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双边贸易的增幅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幅23.5%,而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的增幅明显高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尤其是中国投资较多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双边贸易增幅更加明显。同时,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贸易的增幅明显高于与东盟成员国贸易的增幅。

(二)促进了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

中国对成员国投资的增加带动了中国商品的出口,尤其是机电产品的出口,使中方的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2005年为例,中国对中亚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占了出口总额的25.7%。如果将汽车零配件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也纳人机电产品的范围,则机电产品占了中方出口总额的40.7%,机电产品已成为中国对这些国家出口的第一大宗商品,上合组织成员国也成为我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重要新兴市场。

在进口商品结构中,能源类商品进口比例逐年增加,原油及成品油进口占到中国自这些国家进口总额的20%左右,成为中方进口的第二大类商品,未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进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各成员国的比较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满足了各国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三)区域内跨国网络性项目为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哈石油管线的建设对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具有重要意义,它既符合哈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战略,也符合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指导方针,是保证两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对于区域内网络性项目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示范效应。目前中国自俄、哈进口的矿物油和矿物燃料占我国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12-15%左右,预计未来的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

由中国的乌鲁木齐经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山口至塞米巴拉金斯克是目前中外间开通的最长的国际汽车客货运输线路,全长1363公里,正在建设中的中吉乌公路等线路对区域内成员国间客货运输和经贸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建立区域内交通运输网奠定了基础。

五、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内的投资障碍及前景预测

(一)上合组织区域内投资发展的障碍

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从长远看,还存在一些障碍,主要体现在:

1区域内资金供需不平衡制约投资规模的扩大

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措施计划》,六国共提出了127个合作项目。据初步测算,完成这些项目至少需要100亿美元的投资。与此同时,俄、哈、塔等国均制定了未来5—1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据初步测算,俄罗斯完成这些项目至少需要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哈萨克斯坦需要上千亿美元的投资,塔吉克斯坦需要至少几百亿美元的投资。这些投资项目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仅靠某个国家的力量难以完成这些项目的建设。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资金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预示着区域内扩大相互投资的潜力较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区域内金融合作机制有待加强

目前,上合组织已成立了银联体,在推动区域合作项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银联体是一种松散的金融合作形式,采用轮值办法协调工作。从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远发展看。这一机制的运行效率及效果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向区域合作项目提供实质性金融支持。

3成员国的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尽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投资自由化程度还比较低。俄罗斯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增加了对外资进入其资源性领域的限制。区域内商务人员的流动还受到诸多限制,甚至影响到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此外,社会腐败程度依然严重。因此,区域内改善投资环境任重而道远。

区域投资范文篇7

论文摘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长三角始终坚持国家政策指导方针,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籍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对长三角联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长三角区域贾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又将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结合不仅可以对贸易波动产生的风险的进行分散,而且FDI通过其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作用,可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服务长三角和服务全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服务全国,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长三角地区己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军区域。近年来,长三角地区16城市继续克服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挑战,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剧增,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猛。

在对外贸易方面,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占据极其重要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贸易额9255亿美元,增长14.4%,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36.1%,占包括珠三角和京津冀在内的三大经济圈贸易总额比重的47.1%0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长三角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04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1%,低于全国下降率0.8个百分点,外贸总量占全国36.4%,较2008年略有提升,外贸吞吐量总体加快回升。

在利用外资方面,长三角区域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随着长三角投资环境持续改善,长三角在基建与服务资源、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势尤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经济活力,令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该地区充满信心,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人民币的升值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更增强了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截至2008年底,长三角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13万户,占整个东部地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总户数的36.6%,到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合计458亿美元,占全国的51%,长三角区域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旺盛,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呈迅猛增长态势。

在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上,苏浙沪三地依据各自的特点,实行错位发展。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引资区域,长三角区域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区域贸易投资发展迅速,外商来长三角区域直接投资的比例逐年上升,同时,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资结构在不断变化,越来越侧重于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智”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这些对长三角能够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概述

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是为全国提供服务、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平台,不仅关系到上海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上海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为获得贸易利益提供服务。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对上海贸易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是我国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发展还会更大地发挥上海口岸的功能作用,带动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而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能进一步推动上海航运行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更具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蓬勃发展。与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发展。

因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内涵应该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承载体;要素齐全、交投活跃的大平台:连接国内国外市场的主通道。这个中心应该具有辐射和服务长三角及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功能。三大中心的统筹规划、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必定会使上海成为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

近年来,贸易投资一体化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投资与贸易的方向相结合是这个时代新兴投资方式的一大发展特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将使得企业由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发展为大型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这将使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不断增加。跨国公司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壮大自身规模、降低经营风险,往往采用横向购并的形式,在某一产业内开展多元化经营、系列化生产。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往往采用垂直一体化战略,其形式既有独资、控股、参股的直接股权控制,也有借助品牌进行的非股权控制的虚拟一体化形式。

(一)贸易投资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投资的增加对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贸易投资一体化能打破区域间贸易的隔阂,这为长三角区域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长三角的资本存量将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十分有利于长三角的发展。

1、吸纳大量就业

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大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呈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的稳定。FDI的涌入,将使这个区域的经济投资更加的活跃;三资企业的发展,政府采取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贸易投资;大型企业的建立为长三角的贸易带来更大的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直接效应是提高了就业水平,间接效应体现在大型企业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利用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了投资,就有了发展的第一步。

2、促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升级

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比例也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与FDI相伴而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促进了该地区利用外资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也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变。

3、扩大了外资规模,改善外贸结构,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长三角的产业分布也因外资的投入发生了变化,规模有所增大。同时外企的加入使长三角的经济更加繁荣,经济形式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FDI企业的加入,有助于我国外贸产品的质量与技术提升,这就提高我国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外商投资开始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导向和资源开发导向转为技术创新导向投资和产业国际转移导向投资,在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特色的区域,外资更多的倾向于电子电气机械行业。这和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趋于制成品是相辅相成的。此外外资企业为政府提供了一笔较为可观的税收收入,是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

(二)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是长三角建设的重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可以借用这个平台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尽管我们国家一直致力于加强长三角区域的建设,但是长三角区域间还是存在着一些瓶颈,如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等问题。要打破这些瓶颈,首先就要内外贸易一体化,消除各省市间的隔阂。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投资环境,首要条件就是贸易投资体制的一体化,这是上海贸易中心建设与长三角区域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必须以长三角区域作为腹地支撑,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力与集聚力,促进地区之间贸易资源共享与联动发展,使上海长三角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的主要据点,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使这一区域的实体经济能同时适应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依托长三角的背景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需要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发展及贸易体制的一体化来保证。

三、结论及建议

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上海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又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提供契机。同时,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反过来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实现长三角区域合作,在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进程中争取共建共赢,应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还因为只有满足了各地的需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才能顺利建成。因此,_仁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需要实现长三角贸易投资的联动发展,依托长三角腹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为实现长三角区域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联动建设,应该做到:

(一)长三角服务贸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长三角服务贸易要引进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服务产品。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度,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逐步放宽市场准人限制。在软件开发、跨境外包、物流服务等行业,让外资充分参与,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劳务市场。长三角企业积极利用外资进人我国服务领域的溢出效应,提高长三角的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

(二)加强保税区的建设和发挥其作用

目前,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建设日益完善。为了进一步推动保税区的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海关总署正在推出新的政策,新政策将着眼于促进出口采购型物流发展。保税区的建设以及其功能的发挥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设举足轻重。_上海洋山港保税区自2005年获批复建设以来,目前仍处于建设中。建设洋山深水港区是一项国家战略,是上海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关键性举措之一。同时,洋山保税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

(三)加强长三角国际贸易协调政策管理

长三角区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管理经验,建立长三角服务贸易政策协调体制与机制。统筹规划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长三角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平衡长三角区域的服务贸易的利益,统筹长三角服务贸易对外谈判和市场协调,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的服务贸易规制和休系。

区域投资范文篇8

一、产业组成结构

我国产业组成结构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从我国各区域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在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看,第一产业在西部地区占比最高,中部其次,东北部第三,东部地区最低;第二产业占比情况刚好相反,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其中中部和西部第二产业在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低于50%。

从产业组成结构的另一方面主导产业状况来看,我国东西部情况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者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的、能通过其前后相关联与旁侧关联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产业部门。一般把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的产业视为主导产业。我国东部地区的主导工业状况与西部有着明显的不同。西部的主导产业类型偏向于基础性的产业,特别是能源、冶金和化工产业,其特征是对资源的高度依赖。东部的主导工业类型则更为丰富,偏向于各类装备制造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小。

在分析区域产业组成结构差异是否是利率投资效应区域差异产生原因之一时,必须先明确不同的产业其利率投资效应的表现情况是否不同,对这一问题,可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利率投资效应在三次产业间是否存在差异。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金融机构短期农业贷款余额”作为第一产业投资情况的考察变量,以“金融机构短期工业贷款余额”与“金融机构短期建筑业贷款余额”的加总来考察第二产业的投资情况,以“金融机构短期商业贷款余额”代表第三产业的投资情况。选取1983-2007年相关数据为样本。为剔除价格影响,将这三组数据除以1983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得到实际贷款额的时间序列变量,记为第一产业RL01,第二产业RL02,第三产业RL03。为避免波动,将这些数据进行对数调整,将对数变换后的时间序列变量记为第一产业LNRL01,第二产业LNRL02,第三产业LNRL03。选取与前文相同的“实际贷款利率”作为利率变量,记为RR,形成利率的时间序列变量。

对RR、LNRL01、LNRL02、LNRL03四组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DF检验结果,RR、LNRL02序列本身即平稳,LNRL01、LNRL03序列为一阶单整序列I(1),即本身非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平稳。而上述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均平稳,记为DRR、DLNRL01、DLNRL02、DLNRL03。

对这些一阶差分后的数据进行VAR模型分析。分别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建立VAR模型,每个模型均包含有两个内生变量,分别是“不同产业的实际贷款额”(DLNRL01、DLNRL02、DLNRL03)和“实际贷款利率”(DRR)根据Eviews5.0检验结果,确定第一产业的VAR模型应选择滞后1期,即为VAR(1);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均应选择滞后4期,即均为VAR(4)模型。再检验这三个VAR模型的平稳性,结果显示所有特征多项式的逆根都在单位圆内,所以这三个模型都是稳定的,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

从脉冲响应曲线图及响应数值表中发现,三次产业都在第2期出现一个较强的正向响应,其中第一产业响应最为显著,为0.092660,高出第二产业(0.029066)和第三产业(0.043128)许多,这在经济学原理上较难解释,但利率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从第3期起就大辐度减弱,第4期之后即几乎消失,可见第一产业的利率投资效应表现较为微弱。第二产业在第5期达到最大响应(-0.042477),第三产业在第2期达到最大响应(0.043128),第二、三产业均滞后2期出现负向响应,说明第二、三产业的利率敏感度及受利率影响程度均较强,而第三产业反应尤为突出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本文仅以商业贷款余额作为第三产业的投资变量,而忽略了第三产业中受利率影响较轻的其他行业。

再对三次产业的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利率对三次产业贷款额的贡献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与脉冲响应结果基本一致。按利率的贡献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约52.5%左右)>第三产业(约43.5%左右)>第一产业(约4.666%左右),最大的第二产业贡献率是最微弱的第一产业贡献率的十余倍。

总之,无论是脉冲响应,还是方差分解结果都告诉我们,三次产业的利率投资效应表现各异,第一产业利率敏感度最弱,第二、三产业则较强。

从理论上看,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于资金需求大,其对利率更为敏感;而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对利率的敏感度相对较低。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相对第一产业(农业)来讲,对资本要素的依赖更强,第一产业则更强调劳动要素和资源要素的重要性。

经过实证检验,结合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可知,在我国第二产业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最强,第三产业投资次之,最弱的是第一产业。联系到对各区域产业组成结构差异在我国利率投资效应区域差异产生中的作用的讨论,可以看出敏感性最高的第二产业占比最大的区域——东部地区投资应受利率影响最大,敏感度最低的第一产业占比最大的区域——西部地区投资应受利率影响最小,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介于两者之间。这与利率投资效应区域差异存在性实证检验中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作为投资变量进行检验的结果相吻合。而若仅从工业角度看,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西部地区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性自然小于东部。

二、企业产权结构

我国东、中、西、东北部四大区域的企业构成存在明显差异。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当地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小到大排序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此外,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中小企业的数量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区域投资范文篇9

关键词:交通投资;区域经济;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短期需求拉动效应,是指国家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早期,财政支出会影响地区经济,也就是说,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一部分,交通投资对于有效需求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比如一旦交通投资后,最先受到影响的应该是其上下游的产业,尤其是建筑业,可以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施工材料,与此同时,上下游产业也会带来一定劳动力需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进而对其他产业起到短期需求拉动效应。一般来讲,一个交通项目的建设周期并不长,最多就是3~4年,在这期间,必定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在项目前期建设阶段,投资会通过一些影响路径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整体来讲,这种影响是短期的,而想要产生长远的影响,一般是在项目建设后,因此,交通投资还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长期供给的推动效应。为此,开展交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交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交通投资不仅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还会给当地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便利,并为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很大,具体影响效果如下。

1.1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

交通的完善,有助于贸易往来,带动区域内相关行业发展。加大交通投资有利于带动物流行业发展。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的一部分,尤其是网络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网购愈加频繁,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业与交通行业紧密相连,提高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水平,同时也大幅提升了物流效率。加大交通投资有利于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需求,尤其是在交通网络日渐完善的今天,旅游成为了人们放松心情、娱乐消遣的一种方式。便捷的交通,可以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人流,带动旅游业发展。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针对那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交通网络地完善可以间接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1.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交通对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改善交通体系,加大交通投资,可以进一步提升一个地区的通达性,减少运输成本,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因此,大量研究表明,在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地区,往往会成为大量生产要素集聚的地方,尤其是资本、劳动力及科技等。相反,对于那些交通闭塞的地区,很难将大量生产要素引入,这种情况下,将会导致一种情况出现,即交通越发达的地区,生产要素积累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因此,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加大交通投资意义重大,可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3增加企业经济利润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为了保证地区生产要素快速流动,离不开交通的支持。因此,一个企业想要保证运行正常,同样离不开交通的支持。若地区交通投资不足,作为所有生产生活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很难对区域内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交通投资,加大投入力度,让交通先行。在各个运输活动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区域间流通的关键,因此,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最终惠利于地区发展,推进企业经济稳定发展。

1.4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当一个地区交通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各地区之间的分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地区与地区之间难以形成一个互通有无的整体,将以独立经济体的形式存在,不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流动,无法形成大面积的经济圈,从而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反之,当一个地区交通投资大,交通网络完善,便会加速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最大限度发挥出各地区间的优势,扩大经济圈,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

2交通投资助推区域经济增长的建议

2.1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均衡发展

据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域广阔,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东部地区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是中原地带,是连接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纽带,也是人口大省集中区域,为此,想要缩小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应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投资力度。例如中部地区应加大公路建设方面的投资,不断增加公路通车里程,完善公路建设网络,在中心城市将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优势充分展现出来,这样才能起到扩散的效应,对周围产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有效促进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协作发展,产生巨大的关联效应,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相对较大。我国70%的国境线位于西部地区,因此,有利于进行边境贸易。但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工业基础差、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针对这种情况,想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可以根据方针政策要求,大力开放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提高区域的货物运输流转量。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地区内的交通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2.2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交通基础设施是十分关键的硬件基础,为此,完善和优化交通基础建设体系,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很大程度上加大交通投资可以刺激地区经济增长。与其他投资项目相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收益很小且投资回收期过长,想要通过投资交通项目获取暴利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交通投资又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交通,地区经济很难繁荣起来,因此,要加大交通投资。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要注重交通建设和其上下游产业间的关联性,确保可以形成一个互通、互惠的产业链,做到规范化发展。另外,区域要借助对交通网络的优化,提高交通运输线路的使用率,尽量避免闲置问题,最大化发挥设施的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借助交通基础设施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3科学调整运输方式

新经济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关键点,经济发展由依靠“外需”逐步向“内需”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为了刺激内需,必须注重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空陆等联运发展,优化组织模式,积极构建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科学调整运输方式,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3结语

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地位影响较大。作为一项重要投资,交通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一定程度上,加大交通投资,有助于地区间生产要素配置合理,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和人们的出行成本。相比其他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特点主要有投资高、周期长、范围大等,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无法准确度量经济增长情况,进而会制约交通投资的效果。为了积极发挥交通投资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应积极开展交通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森.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建设差异化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吗———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3):9-20.

[2]王晓东,邓丹萱,赵忠秀.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与Feder模型的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14(4):173-174.

[3]叶昌友,王遐见.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2):40-47.

[4]黄寿峰,王艺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J].经济学家,2012(6):28-34.

[5]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经济研究,2011(3):72-82.

区域投资范文篇10

关键词: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地域结构;战略

二战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科技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异军突起,成为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2O世纪8O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也证明了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动用全球资源、启用全球投资回报最高区位、获得国际经济竞争能力、控制能力的关键。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贸易性和非贸易性两种,其中非贸易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最主要的对外投资形式,也是企业大力推行R&D、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驱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1979年8月13日,国务院提出“出国办企业”,第一次把发展对外投资作为国家政策,从而拉开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加快,但仍显不足。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遵循世界对外直接投资规律,适度发展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是企业投资阶段的重要表征和取得投资成功的关键,加强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域结构特点

1.地区集中性。中国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北美(仅指墨西哥以北的美洲,下同)、大洋洲、亚洲等地区。截止1997年,累计在上述三洲的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22.08%、31.45%、18.05%,共计71.58%;而在拉美、非洲、欧洲分别仅为10%、11.07%和7.35%。从国别分布看,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国及少数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如到1997年底,我国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的有19个,累计存量投资占到总投资的90%。

2.资源指向性。中国自然资源种类相对齐全,总量大;但人均量少,开发成本高,有些资源还比较短缺。因此,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导向性明显。1988年,中国17家最大的跨国经营企业中,有10家属资源开发型。1985年以来,中国一些企业在摩洛哥、尼日利亚、美国、印尼、阿根廷、加蓬等20多个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渔业开发,已经运回数十万吨渔货;中信等公司在北美、拉美、非洲、南太平洋地区开发林业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运回了大量的木材;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在泰国南部的合艾橡胶园附近开办合作公司,累计已向母公司运回1万多吨天然橡胶,满足了母公司的需要;中国治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总投资2.8亿澳元开发铁矿,在以后30年内将运回2亿吨高质量的矿砂。

3.发达国家占主导。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占有主导地位。1979—1990年,其投资总额在发达国家占67.09%,在发展中国家占32.91%;其中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在发达国家为576.95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128.91万美元。当然,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投资比重趋于下降,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减小;而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趋于上升,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增大;但从总体存量投资看,发达国家依然占优势。如1979—1997年,上述两项指标在发达国家分别为51.61%和428.49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8.39%和138.43万美元天元。

4.形成三大核心投资区。中国企业累计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形成三大核心区:(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1979—1990年,在这三个核心区的企业数和投资额比重分别为17.48%、18.47%、5.99%和11.15%、33.18%、30.26%,三者合计分别占41.96%和74.51%。1991—1997年分别为5.16%、13.99%、4.41%和15.09%、29.19%、3.83%,三者合计分别占23.56%和48.11%。1979—1997年分别为8.76%、15.6%、5.22%和11.28%、30.95%、15.88%,三者合计分别占28.61%和58.01%。

5.投资重心呈阶段性转移。中国企业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1979—1984年为自发探索阶段。此阶段兴办企业113家,年均不到20家;投资1.27亿美元,年均2100万美元;主要分布在港澳和发展中国家。(2)1985—1991年为起步阶段。1985年,对外贸易合作部制订了海外开办非贸易企业审批办法,1987年国务院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跨国经营试点,促进了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仅1987年就兴办海外企业124家,投资4.1亿美元,为前8年的1.7倍,出现了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次高潮。到1991年底,累计兴办企业1008家,投资13.95亿美元,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巴西、新加坡、原苏联等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大大降低。(3)1992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1992年国务院批准首钢扩大海外投资和经营权,标志着中国海外投资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2—1998年,开办企业1288家,投资12.02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分别为25.56%、49.39%和74.44%、50.61%,呈现出发展中国家投资所占比例上升,发达国家所占比例下降,投资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发展态势。

6.投资行业和存量增长的空间分异日益明显,投资地区不断趋向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以专业贸易公司为主,地区多选择在出口市场集中的东南亚和少数发达国家,且主要投资餐饮、服务业。这是由投资主体的实力有限所决定的。80年代后期,投资主体从专业贸易公司发展到大中型工业企业,由邻近发展中国家向亚非拉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辐射,投资结构转向资源开发、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投资进一步向东欧和韩国等国家拓展,地区、行业亦更加多样化。在发达国家主要投资机电、高新技术研发;在发展中国家以资源开发和纺织、玩具、摩托车、自行车、电视机等行业为主。从投资增量上看,亚洲持续走强,非洲、拉美等投资日益加速,欧洲、北美缓慢提升,澳大利亚及若干国家近年则呈现存量投资递减的趋势。1979—1990年,在亚洲、北美、大洋洲的累计投资分别占总投资的33.72%、31.23%、19.30%;在拉美、非洲、欧洲的投资分别占5.10%、4.90%、5.66%。1991—1997年,在亚洲、非洲、拉美、欧洲的累积投资分别占24.21%、15.59%、13.88%、8.69%,比1990年的累计投资分别增加4.91、10.60、8.22和3.03个百分点;北美、大洋洲的累计投资占29.64%和7.63%,比1990年分别减少4.08和23.60个百分点。1998年对亚洲和非洲的投资分别达0.68亿美元和0.9亿美元,占总投资的22.4%和34.6%。在智利、日本、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存量投资比上年净减221.4亿美元。从国别分布看,1979年开始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到1990年投资国家和地区达106个,美国、加拿大、香港等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存量投资比重为82.42%。到1997年扩展到146个,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前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总投资的68.3%。

二、成因分析

1.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地缘政治和历史文化因素对投资影响很大。美、日、欧洲诸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都选择地理上接近或历史文化联系密切的地区,中国亦不例外。港澳及东南亚在地域上与祖国大陆或我国毗邻,华人、华侨集聚,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认同感,历史上同中国的经济往来就十分频繁。因此,中国许多跨国经营企业对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环境较熟悉,在对外直接投资初级阶段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在此投资有利于回避风险、积累经验,推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提高投资绩效。所以中国对外投资初始阶段的首选区位在该区。同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具有一致性,外交关系融洽,投资的制约因素较少。因此,对外投资最初多选择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战略因素。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与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并非资本剩余国,经济结构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仅有少量的OIL优势,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投资量不大,且囿于信息和便于管理与调控等因素,呈现不平衡的集聚状态。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的情况下,中国为实现赶超战略,开始注重向发达国家投资,来学习和借鉴国外技术,因此投向发达国家的资金大量增加;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引发的资源环境压力逐步增大,大量利用国外自然资源,强化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选择。所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格局的形成。

3.目标国外资政策、市场及开发潜力。外资政策对外资的进人至关重要,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分布和与中国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一致,也说明了这一点。发展中国家一般资源比较丰富,且资金、技术短缺,多处于卖方市场,外资政策宽松,欢迎有利于增加就业的资源开发等劳动密集型投资,这正符合我国的投资特点。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稳定,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对外资开放领域有严格限定,资金需求主要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因此,随着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市场需求转变、外资政策调整及中国投资实力增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断进行地域分化和整合,投资欧美的产业,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劳动、资源密集型投资转向发展中国家,并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增多,呈现地区多元化和布局趋向平衡的特点。这是适应全球一体化和国际政治经济结构转化的重要举措。

三、区域战略分析

1.投资区位选择的战略目标取向。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的成熟阶段,对外投资主要通过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应选择收入和消费水平接近的东道国;到标准化阶段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应选择劳力成本较低的东道国。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对外投资应选择边际产业,向具有比较优势和贸易带动优势的地区投资来促进出口和产业结构优化。折衷理论首次提出了区位优势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技术、资金、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收益。上述理论从发挥和寻求比较优势的动因上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取向。因此,中国企业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布局亦应基于多重目标:(1)增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投资于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市场广阔的东道国,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培育企业与世界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2)带动出口。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今后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将会继续增大,对外投资应选择能带动本国设备、半成品出口的国家,并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3)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遵循“投旧引新”的原理,把轻纺、传统化工、机械等“边际产业”投向一些发展中国家,重新获得发展优势;同时,立足长远,向发达国家投资,学习、引进先进技术,突破各种限制获得资金和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4)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折值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许多矿产资源已经或者即将制约经济发展,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应投资于国外资源丰富区,以获取资源,减轻国内环境污染,赢得新的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总体战略。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向可分为向发达国家的上行投资和向发展中国家的下行投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区位选择上应以下行投资为主,兼顾上行投资。这由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对生产和贸易的经济效果产生的影响所决定。发达国家有完备的市场体系,经济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投资于发达国家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管理、信息。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层次高,我国的相对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难以发挥,在市场上尚难同它们直接竞争。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有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结构相似,文化环境接近。它们工业化水平较低,从生产原料、工具到成套设备都需要进口。我国拥有的小规模优势、适用技术与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与优惠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拓展多元化市场。同时,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还可以旁敲侧击,利用东道国的配额和优惠政策主攻欧美市场。如通过投向一些非洲国家,利用它们享受西欧的特惠关税,主攻西欧市场;对拉美直接投资,可利用北美对该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利用北美的资金、技术和市场。

3.不同区域的投资战略。(1)稳定提高亚洲的投资。如前所述,中国在亚洲的对外投资具有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利因素,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削弱了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但增加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亚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东南亚的森林资源,西亚、中亚的石油、铁、钾盐等对我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无论是中国的小规模优势、适用技术优势还是特色技术优势,如陶瓷、刺绣、园林、中医中药等都适合于在本区投资。同时在本区投资也易于推行“投旧引新”的战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突破因产业结构趋同导致的贸易壁垒和摩擦。本区的港澳台和东南亚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该区各国和地区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投资环境较好。东南亚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不断推进,澜沧江一眉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得到了沿河各国和联合国开发署的高度重视;中亚地区的经济开发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这都有利于中国拓宽对亚洲的投资领域。因此,亚洲不仅是中国过去和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阵地,还将是今后加强投资的重要地区。

(2)有重点的发展对欧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的投资。欧美一直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和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注重对欧美的投资,目的是追求美国高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中国跨国公司更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容量大,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与我国经济联系强,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顺差的来源国,在本区投资有利于冲破贸易壁垒,广泛利用外资,学习先进技术、管理方式,获得丰富的信息,增强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国民经济素质。目前,我国在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主要以开发资源、低水平加工业居多,无法发挥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今后应改善投资结构,以长远利益为主。由于中国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限制,对上述地区投资规模不大,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

(3)积极发展对拉美、非洲、中东欧国家的投资。这些地区不仅有我国紧缺的若干自然资源,而且我国产品和服务在这些地区也比较适销对路,市场前景较好。我国的家电、服装、纺织、皮鞋、丝绸等轻工产品和餐饮业在中东欧很受欢迎,而该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对我国企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拉美的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秘鲁等国的石油、铁、铬、铜和森林资源丰富,投资基础良好,市场潜力大,易于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非洲总体上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低,但利比亚、尼日利亚、南非、扎伊尔、赞比亚等石油、铜、铬、铁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当然,该区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经济混乱,但大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较好,整体的潜力较大。

(4)加强对区域经济组织内部的投资。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紧密性区域组织已经形成,它们的贸易活动以经济区域和经济实体内部循环为主,外部循环为辅,实行严格的有差别的内外政策:区域内实现了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动,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统一工业和产品标准,而对区外进口则缺乏优惠条件。这些区域性组织的对华贸易保护日益加强,如1990年代以来,欧盟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截止2000年1月,欧盟对华反倾销达20多种,覆盖了从日用品到家电到工业品,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华反倾销也不断增多。因此,传统出口很难进入。但中国企业在欧、美仍有很大市场空间。应通过强化投资,绕过关税壁垒,将贸易摩擦变成跨国公司内部的交易,分享经济集团内部企业的优惠待遇,开发这一广阔的市场。另外,还要注意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对环太平洋国家投资,深化与本区的贸易、金融关系,继续以港澳为依托构建21世纪的对外直接投资格局,防止被排除在亚太圈外。

四、建议与对策

1.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支持十分关键。首先,要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政策,并加快人世为企业的非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创造条件,还要通过制定海外直接投资法、产业引导法等,辅以有效的汇率、还贷能力管制,加强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战略管理,规范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行为;其次,实施技术情报支持政策,设立专门机构对重点投资目标的政治前景、市场潜力、制度、劳动力市场进行及时分析,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第三,制订区域和产业相协调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强化支持重点投资区的重点企业,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战略。对中小企业和“边际产业”主要强化信息支持和投资方向引导,使其发挥最大的比较优势,获得投资收益。

2.加快培育跨国公司和专门人才。大跨国公司多施行全球战略,力求区域和产业投资最优化。加快组建中国的跨国公司,形成一批强大的投资主体,是改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的重要举措。同时,人才是企业实行对外非贸易直接投资的关键,世界上许多一流的跨国公司都确定了以人为本的制胜战略,如英特尔、西门子、松下等。我国应加强人才战略,培育出更适应于不同地区发展创业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应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瞬息变化的市场、金融、政局,科学决策,及时规避风险,推动投资布局合理化。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华商网络的“窗口”优势。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集团,选择最优的东道国。力求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协调,并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和行业优势的转变,使投资重点向经济增长速度快、潜力大、综合投资环境好的地区转移。注重利用基于“亲、地、神、业、文”五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华商网络,发挥它熟知当地工商界状况、法律、经营习惯等“世界”优势,选择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小的行业和国家,促进海外投资的地域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纪康。国际直接投资[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33-57.

[2]魏后凯。区位决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14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