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0:08:44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1

19世纪以来,由于欧洲及北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各国对金融服务的跨国需求开始大大增加。国际性的融资、保险、外汇交易活动规模在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柏林及美国一些城市日趋扩大,尤其集中于占地2.6平方公里的伦敦城,由此形成最早与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企业集群一伦敦。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世界许多地方进一步渗透。1945年以前,地区性国际金融集聚区已达数十个,二次大战结束后充当过国际金融企业集群(包括地区性的)的城市有: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东京、香港、新加坡、悉尼、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巴拿马等等,其中相当大部分是70年代后开始建立或重新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瑞士,对外开放其金融市场,欧洲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虽然欧洲一些金融城如伦敦正在慢慢复苏其国际金融运作,但总体上跨国融资活动规模增加有限,国际金融集聚趋势此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发达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跨国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自然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企业集聚区,如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开始迅速扩张外,在政府推动下又新建了一批区域性金融集聚区,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等;同时在较为自发的状态下,东京、香港等金融集聚区也开始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联合提供金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集聚,这导致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企业集群的出现。在国际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企业高度集聚格局。如伦敦已拥有18%的全球银行借贷额、33%的全球外汇交易额、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额,以及决定世界黄金价格的黄金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货市场。目前三大国际金融企业集群集聚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60%、国际银行贷款的40%、国际债券发行的30%。新加坡已有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其中银行114家、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公司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逐步明确了其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区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素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目前拥有金融机构210余家,其中70余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其资产总量已达到7137816百万港元。伴随着金融企业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的金融企业集聚格局日益明朗。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产品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和趋势。首先,金融产品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创造,比如资本期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这些产品的出现既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又是各金融机构不断合作的结果。其次,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性。一方面,客户需要实现快速、方便的资金转移、资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和货币资金直接联系,而交易的频繁性要求一笔资金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金融产品存在,这客观上对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产品供给者获取“租金”的利益驱动。区域金融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有动机通过同一种金融产品构成不同的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跨线提供,进而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金融产品复合性特征的强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场化的急剧扩张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对金融企业提供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金融企业集群从根本上说是复合性金融产品需求强化的根本要求。

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区域金融企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它一方面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另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不同金融企业的空间集聚和发展壮大。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全球经济“马赛克”现象。正如Birkin-shaw所说,如果看看美国的硅谷和伦敦的金融业集群,就会发现这样的集群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外资。这两个集群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集群的发展通过外部企业的加入增强了领导能力和升级能力,形成一种自我增强机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能力,进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2

19世纪以来,由于欧洲及北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各国对金融服务的跨国需求开始大大增加。国际性的融资、保险、外汇交易活动规模在欧洲的一些大城市如巴黎、柏林及美国一些城市日趋扩大,尤其集中于占地2.6平方公里的伦敦城,由此形成最早与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企业集群一伦敦。

从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世界许多地方进一步渗透。1945年以前,地区性国际金融集聚区已达数十个,二次大战结束后充当过国际金融企业集群(包括地区性的)的城市有: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东京、香港、新加坡、悉尼、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巴拿马等等,其中相当大部分是70年代后开始建立或重新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瑞士,对外开放其金融市场,欧洲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虽然欧洲一些金融城如伦敦正在慢慢复苏其国际金融运作,但总体上跨国融资活动规模增加有限,国际金融集聚趋势此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发达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跨国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自然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企业集聚区,如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开始迅速扩张外,在政府推动下又新建了一批区域性金融集聚区,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等;同时在较为自发的状态下,东京、香港等金融集聚区也开始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联合提供金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集聚,这导致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企业集群的出现。在国际范围内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企业高度集聚格局。如伦敦已拥有18%的全球银行借贷额、33%的全球外汇交易额、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额,以及决定世界黄金价格的黄金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货市场。目前三大国际金融企业集群集聚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60%、国际银行贷款的40%、国际债券发行的30%。新加坡已有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其中银行114家、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公司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逐步明确了其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区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素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目前拥有金融机构210余家,其中70余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其资产总量已达到7137816百万港元。伴随着金融企业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的金融企业集聚格局日益明朗。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产品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和趋势。首先,金融产品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创造,比如资本期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这些产品的出现既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又是各金融机构不断合作的结果。其次,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性。一方面,客户需要实现快速、方便的资金转移、资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和货币资金直接联系,而交易的频繁性要求一笔资金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金融产品存在,这客观上对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产品供给者获取“租金”的利益驱动。区域金融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有动机通过同一种金融产品构成不同的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跨线提供,进而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金融产品复合性特征的强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场化的急剧扩张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对金融企业提供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金融企业集群从根本上说是复合性金融产品需求强化的根本要求。

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区域金融企业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提高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它一方面以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后盾;另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的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不同金融企业的空间集聚和发展壮大。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发展差距。进而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全球经济“马赛克”现象。正如Birkin-shaw所说,如果看看美国的硅谷和伦敦的金融业集群,就会发现这样的集群像磁铁一样吸引了大量高质量的外资。这两个集群都是各自行业的领头羊,集群的发展通过外部企业的加入增强了领导能力和升级能力,形成一种自我增强机制,提升了集群的竞争能力,进而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制约因素;发展路径

产业集群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大量与其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一种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的产业模式,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一种成功经验。尤其在县域,发展产业集群更是明智之举,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总体特点职称论文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总体来说,考察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每个地理区域的大部分企业基本围绕同一产业、或机密相关产业、或有限的几个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第二,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具有某个或某几个显著的产业特征作为联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最常见的是以供应商-客户作为联结模式,这些内在紧密联系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属企业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纺织产业集群。第三,通过集群成员之间供需关系的连结,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产业链的当地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采购和供应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便利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互动,从而为双方在技术创新中协作创造了条件。第四,产业内部的单个企业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整个集群却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很高的市场占有率。第五,集群产品销售具有极强的市场渗透力,部分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集群和地区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局面,逐渐使该地区成为了某一产品的集群中心。第六,发展过程特征。考察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基本从自发起步,依靠当地一批精英带动,逐渐形成某一种产业雏形,当形成一定气候后,政府部门再给予适当扶持,不断培育和发展其成为具有当地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1]。

二、产业集群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的概念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乃至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产业集群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突破了企业和单一产业的边界,着眼于一个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企业、相关机构、政府、民间组织等的互动。这样使其能够从一个区域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考察可能构成特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考虑临近地区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仅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

产业集群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产业集群观点更贴近竞争的本质,要求政府专注于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障碍,强调通过竞争来促进集群产业的效率和创新,从而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尤其在县域,发展产业集群更是明智之举,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一)产业集群是推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它把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合理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促进产品升级,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进一步增强集体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产业集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可以有效地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农、牧、副、渔等产业发展,扩大周围村集体增收的空间,周边的农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主动从农业生产向其他产业转移,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产业集群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

产业分布呈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利于各种产业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形成不同类型的集群;产业分布呈放射性轴向推进,利于集群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能够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内集聚,为各种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可能,为城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大大加快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

(四)发展产业集群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的利用程度;可以促进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建立联盟等开展购销活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各产业分布呈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利于各种产业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形成不同类型的集群,企业之间细致而紧密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品的创新与产业的升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是推动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县域产业集群企业发展的梗阻因素

(一)在集群企业方面

1.集群企业的“小、低、差”等特点,不利于吸引银行信贷支持。一是规模小。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其产品难以取得足够的市场份额,抵抗市场冲击能力弱,银行对其发放贷款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二是专业化层次低。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技术改造资金投入不足,企业短期化行为突出,产业提升动力不足。三是财务信息透明度差。大多数集群企业是由家属企业发展而来,财务管理不规范,往往不具备规范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金融机构通过正常渠道很难掌握有效的财务信息。四是有效抵押、担保能力差。由于企业规模小,企业的资产三证不齐,无法向银行提供足够的土地、房产作抵押,企业主的车辆、机械设备等作抵押却无法进行有效登记,难以满足银行贷款条件[3]。

2.产业集群所属企业经营趋同化特征明显,不利于银行分散信贷风险。首先是企业组织形式、运作模式、产品标准、供应价格基本一致,企业效益受当期商品价格影响明显;其次是集群所属企业普遍存在着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且无技术优势,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频率比较高;第三是目标市场相同,导致集群企业内部过度竞争,使企业陷入增产不增效的境地,企业积累速度放慢;第四是与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发育缓慢,信贷资金一旦投入,极易导致信贷资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因此,虽然集群内的众多企业都符合担保贷款条件,但银行从均衡风险角度考虑,不愿将过多资金集中在该领域。

3.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不少产业集群仅仅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集群内企业产品的关联度也较低。这样的产业集群不能体现出企业间合理竞争和分工合作的优势,无法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二)在政府及中介方面

1.政策扶持集群企业力度不够。地方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对深化中小企业推力不足。未能为集群企业规划好区域建设,完善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水、电、交通、通讯的基本经营条件的具备,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等项目,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完备的环境条件。

2.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行为不合理。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本地的产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限制本地产业集群与外地产业的竞争,扭曲了地方生产系统的合理运行机制,不利于产业集群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过于重视本地大型企业的发展,忽视中小型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活力,缺乏对其的必要支持。忽视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不善于从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中发现机遇,引导和培育本地经济特色,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缺乏横向整合,使资源无效配置和浪费。

3.中介机构少且收费过高,增加了集群企业获取信贷支持的成本。由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产业集群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网络不健全,从而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县级中介评估机构一般只有国土局、房产所和公证外三家,这三个部门还不是专门的信贷评估机构,很难满足整个县域信贷评估需求,而固定资产评估、登记、鉴定相关费用过高,增加了集群企业获取信贷支持的成本。有些地方政府在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建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缺乏周全的规划和有效的行动。

(三)在金融机构方面

1.对发展产业集群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金融机构没有科学把握产业集群的内涵,片面认为企业扎堆在一块就是产业集群,对一部分正在成长的产业集群缺乏长远的金融支持规划。更有个别金融机构认为集群企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形成不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创造不了区域发展品牌,对其信贷扶持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2.严格的信贷政策制约了金融对集群企业的信贷支持。一是评级授信标准高。现行国有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标准严格,要求A级以上的企业才有贷款资格,集群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受规模等条件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信用等级。相当一部分经营比较规范、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集群企业则被排斥在贷款支持范围之外。二是贷款程序繁杂冗长。现行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和审批层次多,审批链条长,与集群企业资金需求快速、频繁等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抵押担保贷款门槛高。据对文昌海淡水养殖企业集群调查,目前农村信用社对种养业贷款规定贷款一万元以上,必须以有效抵押物作为抵押担保。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信贷权限上收,对集群企业信贷资金支持明显减少且门槛抬高。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使众多经营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无缘银行信贷支持。

3.金融服务难以满足集群企业的金融需求。随着集群企业的发展壮大,集群企业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由于县域金融机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县域金融机构难以满足集群企业的金融需求。一是缺乏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对应的民营金融机构。目前集群民营企业亟需的恰恰是与之相配套的民营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萎缩和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不足,难以为集群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二是银行网点设置与产业集群发展资金需求不适应。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经营网点大量撤并,使集群企业外源性资金供给减少。三是县域金融机构缺少创新能力,金融产品单一,难以与集群企业发展进程相适应。在信贷业务品种和信贷业务操作上,未能适应集群企业贷款需求急、频度高、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不能针对不同时期集群企业对金融产品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

四、县域产业集群深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使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需要从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整合、配置当地优势资源,推动中小企业本地化的分工和协作,促进企业集聚,培育特色产业,形成有竞争能力的地方产业集群,走产业集群和产业深化之路。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品升级,切实提高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企业应当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个人的技能,并努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促进企业活动的开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注重企业家群体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对于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应当促进集群内企业家的相互联系、共同学习,给予企业家获得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其个人素质和经营管理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创新起到带头人的作用。

三是加强产业集群内各企业同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探索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应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四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抗御风险能力。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捕捉信息,提高企业抗御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充分运用多种金融避险工具,实行收汇多元化,适当选择远期结售汇、掉期、择期交易等锁定风险交易,或者用押汇的形式提前结汇,以进一步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二)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并举,促进集群企业结构优化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将产业集群发展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使产业集群得到更多地政策支持。出台发展产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激励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如建立地方财政补贴制度、专业人才引进机制,切实落实出口退税及免抵、技改贴息、出口奖励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效应作用,引导和规范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是制定配套政策,引导本地分散的企业逐渐向产业集群集中,利用本地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招商引资,吸引更优秀的企业进入本地产业集群中,带动当地其他企业的发展。为本地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经营设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它们的不断发展、创新,以此培育和壮大本地的产业集群。规划好区域建设,完善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水、电、交通、通讯的基本经营条件的具备,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等项目,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完备的环境条件。公务员之家

三是引导和帮助本地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开拓市场。政府部门应当同行业、企业共同挖掘本地地理、人文、商业传统等有利因素,致力于筹划和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努力提高本地产业集群的知名度。积极组合产品宣传、展示、交易会等活动,对外宣传本地的优势特色产业和产品,促进本地产业与外界的联系,提高产业的外向度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占有率,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外在的推动力量。

四是加快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各级政府应在加强管理、规范的同时,引导和推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企业、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独有的作用[4]。

(三)创新金融服务与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重,促进集群企业结构调整

一是准确定位,找准金融要素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位置。作为经济活动稀缺生产要素之一的金融要素,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要采取积极措施跟进,努力通过将资金合理配置到优势产业和企业集群,并通过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

二是引导和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当前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金融部门要通过资金投向、行业选择,通过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来引导和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贯彻择优扶持信贷原则,重点支持集群龙头企业的发展。目前成熟阶段的产业集群组织形式都是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以少数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为基础,大量中小企业配套分工协作的体系,龙头企业在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集群企业内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其发展生产、扩大销售,支持其开展产品研发和设备更新,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把配套产品和加工辅业分离出来,确保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力度不退。

四是建立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各商业银行应采取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建立符合产业集群发展的金融服务机制,制定符合产业集群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打破原贷款界限,提高融资效率,扩大金融融资规模。

参考文献:

[1]李庆胜.县域成长期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金融支持策略探讨[J].济南金融,2007(1):52-54.

[2]杨家杰.金融与产业集群经济互动发展:济宁实证分析[J].济南金融,2007(1):54-56.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4

[关键词]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结构;广东金融

高新区由于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全球金融业呈现集群化发展。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由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担保、信托、风投、VC、PE和各种类金融机构,以及产权交易所、电信、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各类协会、学会、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等支撑组织组成。它们通过区域内分工与资源共享,可获得成本、信息、知识及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其成本和效率受网络结构、层次、密度等影响。对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的网络结构进行探究,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集群产业组织结构的网络优化,并为我国各地区金融服务集群产业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一、相关文献研究

产业集群是由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是指一组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并相互联系的机构,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因具有共性和互补而联系在一起。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包括仇保兴、王缉慈等学者开始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并吸引了众多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农学等领域学者进行研究。对产业集群网络模型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Porter(1998)、魏江(2003)、王缉慈(2004)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网络是区域集群中各行为主体在交换和传递资源中发生联系的各种关系总和,是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之间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并最终组成了“企业战略、竞争结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撑产业、政策与机会”六要素协同发展的钻石竞争优势模型。Michael(1997)、谢洪明(2007)、郭新燕(2008)、项后军(2010)等学者发现集群网络密度、规模,关系的强度、频率,行为特征等多个变量对集群网络的资源配置效应发挥着重要影响。产业集群并不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而是一定程度上通过作用于企业的网络关系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随后,集群网络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被应用到了金融服务业。张卫国(2010)、卢亚娟(2011)、马毅(2012)认为:金融服务集群各主体间通过地域根植将获得政府支持,信息和资源的协作共享降低了金融业务成本并提高了金融效率;同时区域集群网络的独特声誉机制、以及多重监督与网络互助机制可让企业获得额外的区域竞争优势,是促进区域经济创新的重要引擎。在此基础上,姬国军(2010)、高连和(2014)、马毅(2016)继续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等视角分析了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的组织模式、组织边界及组织特征等。与此同时,阎彦明(2009)、顾丽敏(2010)、刘辉和申玉铭(2013)分别分析了上海、江苏、北京金融服务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与关系。李俊峰和张晓涛(2017)运用mapinfo软件进行定位与画图,对北京市金融业集聚情况进行分析。彭永芳(2017)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的金融服务集群化发展研究,认为金融服务集群注定将成为驱动当前时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总体上看,现有的研究在金融服务集群的网络性质、机制、效应、行为等均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并对北、上等一线城市的金融服务集群网络有了具体的描述,未有广东金融高新区等区域性的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相关研究;同时阎彦明、刘辉等学者主要采用的是区域面板层级的数据,缺少更加微观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例,将更加微观、直观的展现二线中等城市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探索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网络优势与短板,为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业的结构优化提供素材,为产业集群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金融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二、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

广东金融高新区于2007年由广东省政府批准设立,坐落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片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定位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200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将广东金融高新区功能定位提升为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2009-2010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完成基础建设,首批金融后台运营中心入驻。2010年底,金融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标志着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后台集聚基本成型,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抓住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趋势,佛山民间金融街和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成功落户。2018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提出“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和“现代产业金融中心”双定位,并以千灯湖创投小镇作为金融高新区发展新支柱,以“区块链+”金融科技为金融高新区创新亮点,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的形成,体现了该区域金融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金融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结构现状及特征分析

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是一个庞大的创新网络组织,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涉及上千家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本文首先确定网络的边界和网络节点的选择。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网络的边界,选择高新区内的相关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作为网络独立的节点,以网络结构的边来表示节点之间发生的联系。节点之间的联系具体包括:信息交流、技术联系、合作研发、技术培训、服务产品供给、信息数据交换、人才交流等。(一)网络能级不断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经济板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大的产业支撑、雄厚的民间资本、优良的营商环境。广东金融高新区是广东第一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全国第一个“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截止2020年上半年,总投资规模超1329亿元,核心区累计引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金融电子结算中心、友邦、汇丰、毕马威、中国人保等864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涵盖银行、保险、证券、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态,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超过6万名①。这使得广东金融高新区的网络节点数量、节点规模不断提升,逐步发展成为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以及辐射亚太的金融大数据中心。(二)国际金融后台产业集聚基地。广东金融高新区紧跟金融创新,深化金融后台基地建设,吸引了大批优秀的金融后台服务企业入驻。通过对广东金融高新区吸引金融后台产业集聚动因进行分析,广东金融高新区具备先天优势:以政府为主导,服务效率高,政策优惠;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具有运营成本优势及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能在高新区内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金融后台项目,也从最简单的业务流程集聚,向金融高端管理及研发业务转型升级。广东金融高新区连续4年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科技服务园区十强”荣誉。(三)大中小金融机构网络联结共生。广东金融高新区国际金融后台集聚模式以少数核心金融后台运营中心为基础,集聚大量创新性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外包)的中小企业,大中小金融机构网络联结共生。金融后台营运中心选址受自身发展战略和区位因素影响;而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外包)的中小企业,则受金融后台营运中心影响,就近选择金融后台运营中心聚集地,以方便合作及互动。进驻广东金融高新区后,核心金融后台营运中心之间通过人员交流,形成水平网络;金融后台营运中心与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外包)的中小企业通过产品服务供给、技术交流等,形成垂直网络。由此组成的大中小金融后台机构联结共生网络,核心企业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构成金融后台业务的发包与承接。高新区内形成的共生网络,形成集聚效应,增强了节点之间的联接密度,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四)多种金融网络形态集聚耦合。广东金融高新区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建成金融服务业集聚形态。最为突出的包括“国际金融后台”和“现代产业金融”两大核心集聚区域,构成比较完整的金融服务业市场体系。同时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呈加速发展态势。金融后台形成“金融后台运营中心(基地)”、“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外包)”、“金融泛服务外包机构”等集聚形态;现代产业金融形成“千灯湖创投小镇”、“区块链+金融科技”等集聚形态。多元集群网络互相依赖和作用,形成浓厚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两大集聚形态共同发展,相互支撑,构成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业的整体网络体系。并随着多种集群网络耦合程度提高,构成具备系统凝聚力的区域金融发展环境。

四、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网络创新实施模型

借助产业集群网络体系绩效评价经典钻石模型(波特,2001),结合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产业地位和特征,为分析、评价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金融产业集群创新,建立“广东金融高新区集群网络创新实施模型”。该模型以金融机构组织、战略为核心,由六个方面要素构成,包括同业竞争、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撑产业四个技术要素和机会、政府两个影响因素。金融机构组织、战略起到核心作用,各要素对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金融服务业集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四个技术要素和两个影响因素,构成钻石模型(如图):(一)生产要素。广东金融高新区定位为“国际化金融后台”和“现代产业金融”集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的集聚,增强了金融机构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意愿,加速了集群内社会网络关系的形成。广东金融高新区集聚大量的资本、技术、知识、专业人才,对金融机构获取资源提供有利条件。金融机构通过社会网络关系获取知识和技术后,结合自身机构内部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业务服务水平。(二)金融资源供需市场。金融资源供给和需求成为金融服务集群的发展动力,佛山市南海区2019年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201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556.1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671.01亿元②。2019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新引进项目268个,新增注册资本超225亿元;千灯湖创投小镇注册成立的基金类机构602家,募集资金总额超726亿元;“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吸引40多家金融科技创新团队进驻;南海区IPO企业数量1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3家③。佛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庞大的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市场,为广东金融高新区的金融服务集群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三)金融同业竞争。不同类型金融后台、创投基金、“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在集群内部形成合作与竞争关系,激烈的竞争为金融机构组织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良好的竞争促使金融机构通过互相模仿、吸收,推动集群内部金融创新。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网络呈多核式(核心企业)与网状式(中小企业)混合而成的产业集群,创新知识通过竞争合作,从核心企业传递到中小企业,使集群内部形成竞争合作和技术创新效应。(四)支撑产业。金融服务集群内金融机构依托支撑产业,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协会、中介机构等,通过正式的合作与非正式的社会网络互相联系,建立集群内的区域创新平台。金融与相关支撑产业集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集群网络效益。(五)机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东金融高新区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集聚大量金融优势资源。广东金融高新区为全省金融战略平台,国际化金融后台进一步扩容提质,打造产业金融新优势,推动“金科产”融合与发展。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巨大市场潜力,为整个金融集群网络系统带来更多的机会。充分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发展新优势新高地,并抓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六)政府。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网络的形成,大体与我国经济机构转型、广东省的金融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广东金融高新区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的金融服务集群网络体系。在不同建设阶段,双方的地位有所差异。在集群网络建设初期,政府主导高新区规划建设,并成立高新区管理委员会对高新区进行管理;随着高新区核心企业的入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集群网络逐步形成。

五、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服务集群创新网络优化升级对策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5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6

1、产业集群简述。产业集群是产业内部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由于自然、历史、制度等原因,为了达到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某一个地理空间上,集中于一地区,并结成相互关联、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网络结构的一种现象。产业集群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集聚,它具有以下特征:(1)地理集聚特征。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及与之相关的支撑机构在某一地域集聚成群,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2)柔互惠共生性。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依靠自身生产所有有关知识和拥有各种相关资源,去完成知识的经济化过程。为了减小风险、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创新集群中的每个企业都只能从事创新增值链条上的某一环节性工作,实现专业化分工。(3)竞争协同性。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协作是创新集群的一种主要创新方式。竞争使得企业群落中的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以及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并依靠协作伙伴关系在竞争中发展壮大。(4)根植性。集群合作创新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产业根植性)、共同的创新文化(文化根植性)、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地理根植性),这是创新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对集群内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极为重要的意义。(5)资源共享性。众多相关联的企业聚集,可以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并互为创新成果的传播者和使用者。(6)创新组织的开放性。集群式合作创新网络与集群外的其他组织有着密切的开放性联系,集群内的合作创新网络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组织关系,当其中的一种联系变得无效时,这种联系将会被一种新的联系所取代。上述特征,使产业群具有集聚效应,具体表现在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品牌与广告效应等,从而引致产业群的成本优势、创新优势和自增强机制,最终表现为强劲的竞争优势。

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从世界范围看,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

2、综观目前总部经济不同阐述都强调其集聚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总部经济。北京社科院赵弘研究员在2002年9月第一次提出了“总部经济”这一概念。随后的几年中赵弘赵弘研究员通过理论论证和北京总部经济战略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的研究了总部经济中涉及的各类现象的内在动因。“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概念,是对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使我国在经济学领域有了原创性的突破。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来对总部经济进行了定义,林文俏(2003)给出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的描述:“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人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认为:“总部经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效益的集聚性、扩延性、示范性、辐射性、吸引性。”赵弘(2004)从企业角度出发认为:“总部经济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业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史忠良和沈红兵(2005)在分析赵弘的定义后,提出,总部经济是指企业和城市在使双方都能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的目标驱动下形成总部在城市集聚并产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现象。首先,这一概念包含了总部经济涉及的两个方面:企业和城市;其次是总部在城市集聚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企业和城市二者对更高经济效益的追求;再次是总部在城市的集聚能够使企业和城市“双赢”;最后是总部在城市的集聚是一个现实中存在又可观察和研究的经济现象。刘世锦从产业角度出发认为:“总部经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之所以说总部经济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它相关的要素大多数是属于高级生产要素,比如像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研发、金融、营销、物流、会计、律师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等。”贺灿飞(2006)从空间经济视角认为,总部经济是从事增值经济活动的各种类型的企业总部在一定空间内聚集,与相关产业强烈关联并产生外部集聚效益而形成一种经济形态。徐金发等(2006)则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和核心要素,认为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的结果。

从以上各位学者对总部经济的理解来看,尽管总部经济概念和内涵百花齐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强调总部经济的集聚性。

3、在经济发展实际进程中,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总部经济是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集聚在特定区域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总部集聚区域表现了很多产业集群的特性。在经济发展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化的分工,企业为了追求外部规模经济的最大化而在空间上产生聚集。空间范围内聚集的强化,使企业扩展成为具有产业分工联系的企业集群,形成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里的核心企业,特别是规模比较大的核心企业出现后,空间集聚对这些企业的意义开始发生微妙的转化。一方面,集聚的“经济性”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是下降的;另一方面,集聚的“不经济性”却又是日益明显:优越的融资条件、与更上级政府的紧密关系、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等等高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发展更为重要,而这些资源在当地都难以获得。这样,当“非经济性”超过“经济性”时,企业的某些部门就会出现“离心化”的趋势。此时,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扩展表现为一部分企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把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置于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区域。

产业集群存在着影响其形成、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而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不同的。传统的农业集群、工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土地、自然资源、一般劳动力资源、生产管理,高新技术集群的核心要素为知识性劳动力资源、核心技术、知识与信息、管理。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存在相应的核心影响因素。当某区域的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时,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吸引类似企业加入,从而使该产业集群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无疆界世界(BordlessWorld)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例如,收购IBM电脑业务的联想集团将其全球总部设立于美国纽约州Armonk,北京是其中国总部,而生产基地将逐步移入中国。由此可见,职能机构的区域分离并在全球寻求最佳资源配置将日益普遍,特定区域以其综合资源优势有可能成为组织职能机构的总部聚集地,例如美国硅谷已成为全球信息技术的研发中心,印度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软件的研发中心,香港和新加坡是跨国公司亚太地区的总部。这些总部的聚集和产业集群一样具有相似的属性,总部集聚也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现象。总部集群的正外部性能给企业和当地带来竞争优势,而且由于企业总部是组织形态的高端部分,总部集群给企业和所在地带来的影响要深刻得多。

4、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理解,总部经济实质上是一种聚集经济。集聚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与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正外部性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而且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波特认为一个区域之所以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有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熟练的劳动力,具有好的区域形象及大量的产业集中等。总部经济是产业聚集在形式上的一种特例,更进一步的说,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的一种聚集经济。具体来说,(1)总部经济是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大聚合,聚集于某一产业,但又不局限于同一产业内部、或是一条产业链上相互关联企业的聚集,将其外延拓展到了不同产业在同一区域的功能聚集;(2)总部经济的典型形式是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高度聚集,如果区域内总部或总部派出机构聚集的数量不够多,就不会产生一种地域经济现象,也不会产生与总部经济相联系的外部规模经济②;(3)总部经济不是一种低级的、杂乱无章的企业聚集,它所聚集的总部是一个大企业、大集团内部的融资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营运中心、公关中心等,并与企业的生产环节、物流环节等形成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③。因而总部经济是一种特殊的集聚经济,企业总部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成为总部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首要前提。迈克尔·波特认为,一系列的公司和机构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在空间地理位置上的互相集合构成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中,一个区域除了按同一产业进行区域聚集外,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营销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也会在一个区域中集群分布,形成功能集群。正是由于同种功能,在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产生了金融区、贸易区、中央商务区等一系列功能集群区。总部经济宏观表现为功能集群,功能集群区由于主体众多,需求相似,所产生的“磁石效应”,能够吸引一大批各种服务机构在周边分布。

5、简要总结。从上面的分析中,对于产业集群与总部经济的关系,我们有两个结论:第一,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它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总部经济是企业总部在空间地理上由功能集群所形成一种聚集经济。第二,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集聚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三,由于总部集群效应,从而产生总部经济。总部集群是指众多企业总部聚集在中心城市,衍生出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会计师、会议展览、广告传媒、战略咨询等一系列知识型服务业集群。总部集群效应是指集聚一定数量企业总部的城市将会吸引人才、金融、高端服务业等资源要素,从而改善企业总部的商务环境,加上总部企业之间可能存在的业务关系,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落户,而更大规模的总部集群又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任何产业集群都存在集群效应,而这正是产业集群的魅力所在。

二、总部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发展总部经济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不但能够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竞争能力(赵弘,2004)。总部经济是在有效融合企业价值链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在总部集群发展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商务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在一个区域集群分布。正是由于同种功能,在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产生了金融区、贸易区、中央商务区等一系列功能集群区。功能集群区由于主体众多,需求相似,所产生的“磁石效应”,能够吸引一大批各种服务机构在周边分布。这种成熟的服务环境,又反推与其相同的企业功能向本区域聚集,形成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1、总部集群的区域经济带动效应。(1)总部集群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总部经济发展思路,能够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有利于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统筹合作发展。首先,发展总部经济可以有效地集聚和扩散高端生产要素,加快金融、房地产、产权、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使市场结构日趋完善、功能日趋完备,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集聚功能;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可以较快建设商业设施和综合商厦,形成高规模、高档次的发展平台,将汇聚在城市的科研、开发、技术等力量充分利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强化中心城市开发创新功能。其次,总部经济使城市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而是跳出本地,通过与周边区域其他城市的合作,构建总部经济链条关系来实现协调、互动式的发展。通过技术的转让、资本的输出、信息的传播等多种方式,实现物流、人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迅速发展。总部集群的区域辐射能力,势必对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势“兴奋剂”。(2)推进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总部集群将带动区域内产业的迅速升级换代,改变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总部集群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带动相关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为企业总部服务的产业链,具体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等。总部集群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重心转向服务业,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从而优化本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而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3)推进地区的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我国区域统筹发展面临着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在寻求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间的资源类型和察赋差异,寻求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区域间合作发展的路径与模式。总部集群为解决区域统筹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使中心城市与周边欠发达地区之间由产业合作拓展到功能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总部集群对城市化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要素集聚,拓展城市地理空间,降低城市化成本,增强城市功能,提供物质支撑等等。总部集群的建设,对于市场化也具有极强的推进力。如大量金融企业总部聚集在一起,促进金融市场的建设。总部经济还推动了企业、社会、文化的进程。企业家们的集聚使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处于互动当中,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影响,同时带动了企业的服务领域、服务产业。

2、总部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长期努力而形成或创建的为该产业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产物。区域品牌包括3个要素:(1)区域特性。产业区域是区域品牌的重要组成要素。区域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区划和地理的概念,一般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如地理特征、资源优势或人文历史渊源、自然风貌等。(2)品牌内涵。品牌内涵是构成区域品牌的基本要素。一个成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特定的产品属性、利益、价值观念、个性、文化、顾客群体等。区域品牌也是如此,它是某一区域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拥有品牌的一般内涵。(3)产业实力。产业实力构成了区域品牌的基本内容。区域内特定产业、产品所具有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和质量水平、产业内部分工合作程度等,其所体现的实力水平与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成正相关。

总部集群的特征与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是相吻合的。总部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总部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是一个拥有强劲竞争优势产品生产区位的象征。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区域品牌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集群依赖性,大量相同、相近、相关的生产企业的区域集中是区域品牌形成的依托。通过总部集群的自我强化效应,集群逐步成长壮大,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随之提升,逐渐支撑起一种有影响力的产业整体品牌,这就是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与总部集群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区域品牌的形成有着明显的集群依赖特征,是集群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总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会相伴形成区域品牌。总部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已隐含着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这是打造区域品牌的支撑条件和基础。另一方面,作为总部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区域品牌一经形成,对总部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总部集群的基础: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是区域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是当代企业、区域、城市和国家获得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企业总部为什么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我们认为与集群区域的创新环境有很大关系,包括政府为、创新区域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人才政策、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中介的社会服务化系统的完善程度,另还包括基地设施、劳动力、技术与经济存量等硬性因素以及人力资本、资金、技术在内的资源环境等等。创新理论认为总部集群作为一个社会性系统,是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协同形成的一个集合体。它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各种要素的结合,培育地方文化中蕴涵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地方创新主体与合作的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形成等,培育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环境。总部集群是区域经济的创新,而区域经济的创新有赖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1、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基本构成要素。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国内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主体要素(实施创新的机构和组织)和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所构成的网络。该体系通常是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这三个部分构成,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包括的基本构成要素有:(1)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作为由五大行动主体构成的网络型组织,存在着清晰的区域创新网络①。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要依赖各个参与者在创新活动中所结成的网络关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参与者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范式形成了一个创新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企业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产出。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2)功能要素。即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与运行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机制和能力。首先是各主体的内部运营机制健全,其次是主体之间的联系合理,运行高效。企业、科研机构与学校、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之间构建的信息高效流动、资源分配合理、发挥各自优势的机制。(3)环境要素。即创新环境,包括体制、基础设施、社会文化心理和保障条件等,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创新环境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因素。其中,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可以通过主体要素,特别是企业的行为、发展特征和经济效果反映出来。如果一个地区企业发展生机盎然,则能说明该区域的创新体系运转良好。因此,处理好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的结合关系,对于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提高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至关重要。

2、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性。创新不是一个企业孤立的行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需要与外界大量交换信息,因此,研究创新过程必须将企业与企业所处的环境放在同一系统中进行考虑,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绩效的改进要求与各种和创新活动有关的主体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集群化近年来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证资料可以看出,总部集群的一个最主要的优势便是其创新的效应,总部集群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由于总部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而且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活动能够以网络或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总部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就构成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和总部集群均属于区域经济领域研究范畴,其研究范围均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在我国,国家层面下的地理区域通常与行政区域具有合一性。因此,通常意义上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多是指省级创新体系或地区级创新体系。当前,以长三角为典型的跨区域创新体系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了构建大区域框架下创新体系的趋势。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总部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总部集群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制度安排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可以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在这一意义上,总部集群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2)结构关联。企业、大学、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及环境要素具有很大的重叠性。总部的核心单元是企业群和相互依存的企业网络;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主体(大学、企业、政府和中介机构),如果位于集群区域,往往也成为构成总部集群的主体要素,否则就构成总部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通过构建主体间的联系网络和学习机制,创建本地的专有因素,是总部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共同点。此外,区域内共有的知识、技能、人才、市场、公用设施及地域的专有文化等要素本身就构成区域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该区域内众多创新者寻求外部性的动因。(3)功能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总部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总部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区域创新体系强调要促进本地创新要素(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的互动,并通过促进创新主体的良性互动对产业集群发生作用,总部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和扩散也是企业互动作用的结果。因此,促进区域内的知识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是区域创新体系和总部集群的共同功能。(4)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总部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总部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总部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积极培育和推进总部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四、建设总部聚集区、加快总部集群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种产业集群的表现形式,总部经济的发展应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加以考虑。但是,总部集群毕竟是产业集群的一种高端形态,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人才、金融、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总部集群发展应有其特殊的路径选择。

1、实施集群创导(ClusterInitiative)战略。国家或地方为了促进集群的发展,通常在一个或几个集群形成之后,对集群采取一系列推动、治理和创新政策,即实施集群创导。集群创导涉及集群企业、政府和(或)研究机构,是有组织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推动一地区内集群的成长和提高其竞争力。集群创导实施模型为理解、分析、评价集群创导提供了概念框架。该模型基于四个要素:三种驱动力(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集群创导的目标,集群创导的过程)和集群创导的绩效,如图1所示。

图1集群创导实施模型

围绕总部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集群创导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自下而上的方法,针对市场自发形成的集群,政策的关注点是如何发挥市场机制的动力、消除市场失效,政府的角色是总部集群的推进者和仲裁人;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方法,即政府为产业和研究机构的对话设定未来发展的重点框架,确定参与对话的各方并开始对话过程。在设定国家优先序、启动总部集群内外的对话后,主要按照市场引导的过程进行,不需要更多的政府介入。实践证明,集群创导和总部集群政策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消除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失效问题。

虽然总部集群大都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在引导总部集群合理有序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以及防止总部集群退化甚至走向衰退等方面,政府政策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对总部集群的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取市场机制而代之,这样只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政府在集群创导方面,既可以发挥传统的功能作用,如基础设施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等,也可增加一些新颖的内容。关键是针对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治理重点。政府在集群创导方面的作用,集中体现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包括资金供给、本地劳动市场形成、企业家的培育等);区域营销;活跃私营经济,促进公营、私营企业合作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发展行业协会、降低企业进入退出集群壁垒等);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等。

2、将总部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创新体系理论,创新过程实质上是各种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单个企业或机构作为政策作用的对象,以实现区域内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促进各种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总部集群正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总部集群并不意味着区域持续创新活动和竞争优势的长期保持。区域创新网络形成良性的创新循环状态,有赖于其内部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转。区域创新体系的内部机制主要有四个:交互式学习、知识创造和分享、邻近性和社会嵌入性。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要素正是通过系统的内部机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产生了某种输出意义上的改变(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等),进而影响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经济区城内与技术创新的产生、扩散和应用直接相关,并具有内在相互关系的创新主体、组织和机构的复合系统。其获得成功的前提是基于本地的创新网络,即建立在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的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总部集群和空间集聚、产生集聚经济性。总部集群作为一个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的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区域性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因此,要将总部集群建立与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营建创新创业环境,形成活跃的创新创业局面。

3、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按照美国人类学家林顿(Linton)的论述:社会文化是“某特定社会成员共享并相互传递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模式等的总和”。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动力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具体包括:(1)行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它包括人们对创新的接纳、认可程度,敢于冒险的热情和勇气等,是人们创新的原动力。(2)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彼此信任的协作关系是集群创新的关键。(3)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平等、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和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有利于新思想、新技术在区域内的传播、学习。相互信任和开放的心态,使得人们之间交流和互动频繁,加快了新思想、信息和创新扩散的速度。

总部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区域文化,这种区域文化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总部文化来自于总部经济,是在总部基地的环境中诞生的。总部基地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区域,而一个经济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支撑。总部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而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是营造一种有利于区域行为主体(企业、大学、政府机构)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协作的良好的区域产业文化。这种区域产业文化维持总部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集群具有根植性,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该区域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对于那些还没有形成地方优势的总部集群的区域,重要的是培育区域内的企业家和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氛围;对于已经形成地方优势的总部集群区域,也要重视制度文化的创新,以发挥总部集群的竞争优势。营造总部经济文化氛围,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和城市区域形象提升,从而提高总部经济的文化竞争力。

4、开展集群营销,创建总部集群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提高总部集群的竞争力:一方面,可以提升集群的整体形象。建立区域品牌相当于为区域内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区域形象平台,随着区域品牌的发展,区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价值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区域内的所有企业都从中受益,起到传播信息、创造市场需求、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排斥竞争对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获得持续的品牌效应。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单个产品的品牌效应相比,一个地区的品牌效应更形象、更直接,影响力更大,具有更小的风险系数,更高的价值,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

区域品牌作为总部集群的重要无形资产,在总部集群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总部集群发展主体的企业与总部集群推动力量的地方政府应在明晰区域品牌效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区域品牌管理的思路与对策,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区域品牌在总部集群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效应。区位品牌是消费者对一个集群全部产品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因此区位品牌的培育需要集群内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发挥协同效应。总部集群内的各成员要齐心协力实施集群营销,实现营销方式的创新。在培育区位品牌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力量。总部集群中的各个企业是培育区位品牌的主体,企业的品牌形象直接决定了市场和消费者对区位品牌的印象和评价。各种行业协会则是区位品牌形成的经营与管理者。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应该配合政府,以专业化功能接受政府授权,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经营管理活动,推销区域产品,推广区位品牌,切实维护集群的整体利益,在区位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各级政府在区位品牌的培育和维护中则要扮演“引导者”和“护航者”角色。

5、建立有效的总部集群“竞合”机制。“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和普遍的方面,没有好坏与主次之分,都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和其他方面进步的动力。随着集群的不断发展,集群内的企业除了横向竞争外,也会注重纵向方面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多赢合作模式。集群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组合。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实施“总部集群的做大做强”战略,试图以大规模吸引更多的高“禀赋”的企业,来增强集群效应。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只是停留在地理上的扎堆状态,在产业价值链上相关企业没有组织成有序的系统,有的只是无序的竞争。企业总部之间也没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易)关系,企业总部也没有通过共享专用信息和在技术、市场营销、培训、设计等项目上进行合作而获得外部经济,因而不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无法发挥相应的集群效应。为防止盲目扩大集群规模,保证集群的有效性,建立起有效的“竞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集群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的均衡上,只有通过“竞合”机制的淘汰功效的发挥,自然地控制集群的有效规模,才能保证总部集群动态持续发展的活力。

6、推进总部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ina,GVC)。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ina,简称GVC)是为实现商品价值而连接生产和销售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到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生产者和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其利润分配,并且通过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的链接,以支持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在全球范围,有“纽约—伦敦—东京”的金融联系,有“硅谷—新竹—珠三角城市(带)”的生产联系,此类联系超越了地域的邻近关系,从非本地联系、全球联系来研究区域集群创新管理问题恰恰是国际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全球价值链为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这种升级更可以具体化为价值链中的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一是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产业升级路径。二是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总部集群能够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报酬递增、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和合作创新等优势,从而成为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进而促进区域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正如波特所指出的,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促进和发展集群的能力,其核心是集群式创新网络的发展。随着总部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由于区域和全球化的联系日益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要与其它地区和全球产业价值体系相融合,使创新要素在跨区域和全球流动。总部集群的发展也必须与全球价值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只有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髙附加值环节攀升,总部集群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时,要积极实施科技开放互动战略,开展跨区域科技合作和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总部集群融入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价值链。

参考文献

[1]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第70-74页。

[3]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5-23页。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魏守华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年第2期第18-21页。

[6]徐金发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4,10页

[7]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8]田新豹等:《区域经济学对总部经济的解释》[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5-17,23页。

[9]赵弘:《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J],《开放潮》2006年第4期第39-41页。

[10]吴宣恭:《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几个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第4-6页。

[11]赵弘:《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第7期。

[12]贺灿飞:《总部经济再探》[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6月21日。

[13]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5期。

[14]赖国毅:《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基于成都实践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4-6,10页。

[15]赵弘:《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

[16]易孟秋:《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年3月7日。

[17]许惠:《总部经济理论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6月11日。

[18]曹文、陈建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年第5期第15-20,54页。

[19]陈柳钦、杨冬梅:《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EB/OL],

/htm/jjlc/cyjj/2005-05-26-18795.htm。

[20]涂山峰,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

[21]陈柳钦:《产业集群的创新、合作竞争和区域品牌效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0-75页。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7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8

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随着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目前,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优势日益显现。同时,产业集群覆盖了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加速发展,并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区域品牌。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对产业集群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一些地区盲目搞园区建设、铺摊子、上项目,导致地区分割、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产业集群以贴牌生产为主,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对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有些对分散排放没有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严重,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优势和特色,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切实推动产业集群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加强科学规划,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严格贯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准确把握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产业集群整体优势。推进东部加工制造型产业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加快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以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为突破口,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发展专业化协作配套,促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形成一批新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适度发展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二)坚持节约发展,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按照布局合理、土地集约、生态环保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改善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水平,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工业园区等),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依法搞好土地整理,推进土地资源整合,盘活土地存量,用地指标优先向优势产业集群倾斜。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方向,优先满足环保型科技型企业小规模用地需求,为企业集聚发展提供必要空间。

(三)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领头羊”作用。引导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剥离专业化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发展,加快解决产业链薄弱环节。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切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工业。选择若干产业集群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产业集聚区内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等手段,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集群污染综合整治。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方式,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企业治理成本。

(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区域品牌。把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重点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支持产业集群以品牌共享为基础,大力培育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鼓励有关商会、协会或其他中介组织提出地理标志产品和出口企业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申请,依法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展工业旅游和产业旅游,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原则,重点支持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构筑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等)。

(八)规范引导区域产业转移。要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能够发挥区域优势特色的生产能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市场准入条件,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禁止“两高一资”和已明令禁止的落后生产能力转移,切实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搞好产业集群工作

(一)加强对产业集群工作的宏观指导。要充分认识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宏观管理、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要组织研究制定本区域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纳入各级规划体系。加强对产业集群培训力度,建立产业集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体系。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9

产业集群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机制实证分析:以宜兴官林镇为例

(一)样本地区经济发展概况本文选取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为例。从样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官林镇位于宜兴市西北部且是全国重点工贸乡镇。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8万,辖1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2009年,该镇GDP为110亿元,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0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宜兴市排名第一且位列无锡市第三。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官林镇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以电线电缆行业为支柱的产业集群。自2000年以来,该地区的电线电缆行业产值从35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369亿元。在此期间,该地区的电线电缆行业经历多次产业升级,从1980年代生产电线到1992年生产电缆,从2000年高压电缆到2009年超高压电缆投产,品质从低端发展到高端,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和完善。2007年,该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线电缆集群生产基地,形成在产业技术、资源、人才及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目前,官林镇已形成以电线电缆、化工、冶炼、橡塑轻机、铜材加工为主导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电线电缆产业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企业,如铜、铝以及其他线缆用材料企业;下游行业较多,包括电网、汽车、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家用电器等。官林镇有各类电线电缆生产企业215家,电线电缆相关企业103家。围绕着电线电缆这个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集聚也已经形成,目前全镇共有金融机构10家、研发机构10家、行业协会和培训机构各1家,这些现代服务企业同样是官林镇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产业集群内部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实证分析1、调查方案和样本选择。笔者于2010年8月对宜兴市官林镇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进行实地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为了保证研究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选择江苏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较为成熟典型地区———宜兴官林镇的电线电缆产业集群为例,并随机挑选部分电线电缆企业进行预调研;其次,根据企业所属产业、企业规模和融资情况的差异,随机抽取100家农村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企业,与企业家或企业财务负责人就企业2007-2009年的生产、经营和融资等情况进行访谈,获取企业经营的第一手数据,最终得到有效样本97个。同时,对官林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了解该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搜集了部分面上数据。2、调查样本企业和企业家基本情况。在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官林镇电线电缆产业起步较早,第一家电线电缆企业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整个产业和企业发展较快的是1990年代,主要是得益于电力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样本企业中52.58%的企业创办于该时期。2000年以来,随着该地区电线电缆行业的集中度逐渐增大,新进入该行业也越来越困难,这一阶段创办的企业占全部样本企业的39.18%。在最终获得的97个电线电缆企业中,企业年龄最大的达到28年,最小的仅为1年,平均企业年龄为11.16年。由于电线电缆行业的特殊性(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样本中的电线电缆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大,平均注册资本为9144.95万元,2009年平均销售额为22.49亿元,平均职工人数为118人。从所有制形式来看,在被调查的97家样本企业中,私营企业有56家,集体企业41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规模差异较大(尤其是以销售额为标准划分),私营企业的规模相对大于集体企业。表1不同所有制电线电缆中小企业平均规模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得到。在接受调查的97家电线电缆行业企业家中,平均年龄为45.69岁;其中,男性占据较大比例,为86.60%;受调查企业家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高中文化以上的样本企业家占比为83.51%,这与电线电缆行业的特征是紧密相关的3、产业集群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和融资机制分析。(1)产业集群外部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条件和机制的影响。理论上,集群的外部效应对企业的融资约束条件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点可以从表3中看出,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使得企业在信贷获取过程中的信息约束、交易成本约束和风险约束降低,提高了潜在的信贷收益,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的信贷可得性。产业集群外部环境对于企业信贷可得性的重要性同样得到了Russoetal.(2001)研究的证实。Russoetal.(2001)以意大利1700家公司为例分析产业集群与企业融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意大利南部地区的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融资时要比北部和中部的产业集群地区的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信贷约束且支付更高的利息。其原因在于,与孤立的中小企业相比,产业集群区域内或产业链上围绕一种最终产品所形成的企业生产网络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和信用条件。接下来,我们使用样本企业的融资结构数据对上述理论进行一定的验证。分析的思路是通过比较产业集群内企业创办初期和目前融资结构和特征,揭示产业集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融资约束和特征的影响方式和路径。从表4对比情况来看,产业集群企业创办初期的融资结构和目前的融资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企业创办初期主要依赖的是自身资本积累和依赖自身社会资本的亲友借款,这两者之和占到资金总额的94%,而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资金仅仅占到5.26%。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区域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企业自身积累在融资结构中的作用趋于变小,来自于外部的商业银行贷款和企业间商业信用占比增加至65.26%,而这与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密切相关。据此,我们认为,随着该地区产业集群程度的不断加深,企业间产业链条和交易网络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集群外部环境效应逐步凸显,提高了企业获得外部金融供给的能力。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融资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相契合的融资结构演变趋势。(2)集群企业内部规模变化对企业融资结构特征的影响。现有企业融资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企业自身存在一个融资增长周期,其融资需求和选择随着企业业务增长、经验的获得以及信息透明化而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也因此与其发展阶段密切相关(Berger&Udell,1998)。新的企业主要依赖于所有者的自有资本;生存下来的具有稳健增长能力的企业能够开拓短期债务融资渠道,但是长期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渠道仍然受限;高速增长的企业在寻找到长期融资渠道之前也不得不受流动性约束并依赖于短期债务融资。其背后的经济原理主要是一方面企业规模变化影响企业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信息的能力,处于成长早期阶段的企业信息透明程度较低,外部融资可得性较低,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增加带来信息透明度增加,外部融资约束逐步放松,这种效应对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而言更为明显;同时规模变化也导致了企业融资规模的增加,尤其是严重依赖自身积累和自身关系网络进行融资的中小企业对于资金需求规模增加,必须突破非正规金融市场对于发展的制约。表5依据规模划分的产业集群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单位:%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得到。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来看,企业融资结构主要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股权融资主要是自有积累资金,包括实收资本和企业积累;债务融资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企业间借贷和信用(主要指应付账款)。调查结果(表5)显示,样本产业集群内部规模较小和规模较大企业的股权融资占比均低于规模中等的企业,200人以上的企业股权融资规模最低。这表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通常伴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状况也日益稳定,企业信息的透明度在增加,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企业更容易通过正规金融市场获得银行贷款。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对于应付账款这类企业间借贷和信用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这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正规金融市场资金获取能力对于非正规金融市场资金的替代,从表5中我们可以发现,200人企业债务融资中的企业间借贷和信用占比最低,仅为7.28%。数据来源:根据调查数据整理得到。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成长与融资结构之间的关系,该理论也得到本文调查的产业集群企业数据的证实。首先,处于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成长早期对自有资金依赖程度较高,譬如,创办不足5年的企业自有资金占到一半以上;其次,随着企业的成长,产业集群网络的作用逐步得到体现,一方面银行贷款比例逐步增加,创办超过15年的企业融资结构中60%均为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企业间信用占比也在不断增加,从10.93%增加至15.93%,这是产业集群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重要特征,即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规模增加的同时外部投资者对于产业集群网络内部信息获取更为容易。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研究产业集群企业融资需求和融资结构特征,重点选取宜兴市官林镇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内的97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产业集群外部环境和内部网络的变化对企业融资需求的影响,最终得到以下几点重要结论:1、区域产业集群外部环境影响集群内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融资结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样本地区产业集群企业创办初期的融资结构与非产业集群企业相比无太大差异,基本以自身资本积累和依赖自身社会资本的亲友借款为主;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企业间交易网络不断延伸,形成围绕一些核心企业的产业链条和网络,基于产业链条和网络的不断延伸,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效应逐步凸显其重要性,集群内部企业更多地依赖于外部银行贷款和上下游企业间的借贷和商业信用,尤其是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借贷和商业信用也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深化。2、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规模的变化也会作用于其融资需求和融资结构。随着集群企业的发展和规模扩大,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比例逐渐加大,16年以上的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的比例达到64.70%。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状况区域稳定,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信息透明度增加,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企业更容易通过正规金融市场获得银行贷款;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于外部银行贷款资金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产业集群内部银企间的信任等社会因素以及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对企业融资影响较大。基于本研究的结论,我们认为,未来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和提升的金融政策应当包括:1、考虑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进行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调查结果显示这部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严重依赖于自身的原始资金积累,是融资最为困难的阶段。同时,增加对创办初期企业家的金融支持,降低创业的资本门槛,为有能力或创业精神的中低收入者提供融资,并为使其中的一部分人成为企业家创造机会,有助于在激发民间的创业和创新活力的同时持续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2、应适时地增加外部金融供给的数量,提高商业性金融供给对产业集聚提升的促进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对产业集群内部和同一产业链条上企业间的信任和交易网络的利用,创新类似于产业链或者价值链金融的产品,以在降低金融机构风险的同时,促进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最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完善和升级。3、针对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活动制定金融扶持措施,鼓励多种地方性资本市场的发展,如私募基金、企业债券的场外交易市场以及天使资本等,改变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过度依赖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以更多的金融产品创新来降低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本文作者:卢亚娟张龙耀工作单位: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

区域金融企业集群范文篇10

关键词:金融企业;集群;金融演化

一金融企业集群现象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的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和业务外包,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大量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集聚在一起联合提供金融服务,共同利用信息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金融人才的培养也随之集聚于是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代表的三大国际金融集聚区如伦敦已拥有18%的全球银行借贷额33%的全球外汇交易额60%以上的全球股票成交额,以及决定世界黄金价格的黄金市场和世界第二大金融期货市场目前三大国际金融中心集聚了全球外汇交易量的60%国际银行贷款的40%国际债券发行的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新加坡香港,也出现了明显的金融企业集聚趋势如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亚洲美元市场鼓励证券期货市场建立等措施吸引大量的金融机构集聚目前,新加坡已有各类金融机构600余家,其中银行114家,投资银行53家,保险公司132家,保险中介公司6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公司61家,期货公司32家,财务顾问53家,逐步明确了其亚洲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香港地区借助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因素和区位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亚洲第二大基金管理中心世界主要的黄金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香港目前拥有金融机构210余家,其中70余家为全球100家最大型银行,其资产总量已达到71378.16亿港元伴随着金融企业地域集中步伐的不断加快,地区性的金融企业集聚格局日益明朗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是风起云涌北京的金融街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集聚地,那里聚集了以“一行三会”为核心的国家金融决策机构和众多的金融巨头,目前金融街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金融企业运营总资产达到13万亿元,控制着全国90%以上的信贷资金和65%以上的保险资金上海陆家嘴CBD的金融机构也是济济一堂国内外600余家金融企业聚集于此,一批新兴的金融机构,如全国性商业银行业务运营中心基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纷纷落户上海,各类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逐步加深,金融企业的综合经营趋势初露端倪同时,上海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列为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出台了包括对入驻金融机构总部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对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进行适当奖励扩大对外开放建立银行卡集群效应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力争把陆家嘴建成国家金融改革先行试验区和金融资源集聚高地深圳依托其开放的经济政策毗邻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区位优势,也迅速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企业的集聚地深圳立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建立,通过充分发挥金融企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促进金融机构生产效率的提升随着沈阳金融贸易开发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沈阳正在稳步向东北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目前已集聚了60多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其集聚效应和对外辐射效应初步显现截至2005年底,全球范围内已形成约220个层次不均功能各异的金融企业集群

二我国金融企业集群产生的动因分析:金融演化视角

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不断演化联合行动的结果,其演化会经历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且结构功能不断得以提升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说,金融企业集群的产生发展是金融业由低级到高级由形成到逐步完善成熟的不断演化的结果而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金融企业集群发展的持续动力

(一)金融功能的不断演化扩展需要金融企业通过集群提供联合服务

金融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金融功能的逐步显现扩展提升深化的演进过程金融功能的发展是分阶段分层次,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历史过程在金融的萌芽时期,金融范畴的形成是以货币为标志的,金融体系主要通过货币形式的价值运动促进整个经济过程的运动效率,这时的金融功能只是简单的表现为金融服务和中介等基础功能在金融基础功能不断演化成熟的前提下,金融功能进入了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一时期金融发展迅速,经济中的货币化程度和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源配置越来越主要由金融手段来进行,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由隐性逐渐变成金融的显著特征,金融发展进入了以资源配置为主要功能的金融主导功能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获得了空前发展,金融对经济的渗透性进一步加深,经济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更加广泛的由金融活动来完成,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逐步扩大,金融的方式手段以及金融活动更加丰富发达,金融效率大幅提高这一切使得金融功能的实现有了很多的选择,金融业在上述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承担了风险分散宏观调节等派生功能这样,伴随着金融功能的逐步演进,金融体系越来越复杂,金融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而金融功能作用的发挥是以一定的机构为载体的,在金融功能逐步扩展的情况下,单一金融企业由于其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无法满足金融效率提升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需要一种功能更为全面的组织形态来适应金融功能演进的要求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即使是提供同一产品的金融企业也由于各自的知识生产和配置路径不同而积累了各自不同的能力经验和技能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体化进行多元生产的成本特别是不同能力之间的磨合成本是昂贵的因而在金融企业能力不相似但存在互补的情况下,通过企业集群的形式来进行金融交易,使不同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特有的生产要素结合要求和经营流程路径以及资源管理禀赋进行生产,最终能够形成各自特有的知识能力和核心能力,有利于企业吸收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进而形成范围经济

(二)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产品复合化趋势的产物

随着金融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逐步由单一产品和服务向多元化方向演化,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和趋势首先,金融产品形式上出现了多元化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和人们投资意识的提高,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正在被创造,比如资本期货市场资产证券化等工具的出现这些产品的出现既是市场需求的结果,又是各金融机构不断合作的结果其次,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性一方面,客户需要实现快速方便的资金转移资金更大程度上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和货币资金直接联系,而交易的频繁性要求一笔资金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金融产品存在,这在客观上对金融机构能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要求第三,金融产品供给者获取“租金”的利益驱动金融企业在自身利润最大化和内外竞争压力的推动下,有动机通过同一种金融产品构成不同的业务,实现金融服务的跨线提供,进而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金融产品复合性特征的强化,得益于金融商品市场化的急剧扩张以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对金融企业提供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企业集群从根本上说是复合性金融产品趋势强化的根本要求当前的银行业务外包银信合作的出现充分表明金融机构已经加快了跨线提供服务的步伐

三)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产业演化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根据产业成长的一般规律,金融产业的成长演化过程也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的地位由区域经济的伴随逐步演变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在金融产业发展的形成时期,金融产业的成长是伴随着产业集聚①的发展而出现的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各企业出于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金融产业来提供支持由此,金融逐步成为传统产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门但由于受到自身成长能力的制约,此时的金融产业仅被定为服务中介工具,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微不足道,它是依附于其他产业而存在的此时的金融产业与低层次的金融功能相对应,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尚处于附属作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产业进入了相对成熟阶段,逐步在区域经济的产业机构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动力性条件和主导力量,成为推动主导产业集聚的启动器和神经中枢,此时的金融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种较强的支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产业的数量等级以及布局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成熟,金融产业跃升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推动力,金融产业凭借其强大的“极化效应”引致了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表现出独立运动的地域运动特征在这一阶段,金融业跃升为经济的主导,成为“撬动经济的杠杆”(白钦先,2001)此时的金融资源突破了地域限制,金融产业内部之间的交易日益频繁这促使金融资源在某一时间和空间节点上实现了规模集聚,从而产生了整合资源的要求,最终凝聚成金融企业集群

(四)金融企业集群是金融机构自身演化的高级阶段

与金融功能的演化相对应,早期的金融基础功能是由单一的金融机构来提供的伴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日益明显金融功能的日趋多样化和金融需求的日益复杂化,单一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各金融企业迫于竞争的压力,纷纷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以光大集团中信实业等为代表的纵向一体化组织的蓬勃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在满足消费者金融产品需求解决投资不足等问题的同时,获得了与专用性资产相关的所有权,促进了复合性金融产品的产生但金融控股公司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资产专用性较高容易产生关联风险,由此使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同时金融控股公司自身强大的组织体系增加了其在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因而更需要通过集群来组织生产,降低交易金融产品的成本金融企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市场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介网络组织,通过其空间上的集中,能够充分发挥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效应,进而能够呈现出集群中金融企业生产效率的整体优势因而,与传统金融企业组织模式强调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从个体内部自身寻找和培育竞争能力不同,金融企业集群作为一种虚拟组织,更强调专业化分工条件下的群体竞争合作与互补,强调在竞争合作与互补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