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7:56:56

群众性

群众性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创平安和龙、建和谐社会”主题,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目标,以各单位自编、自演、自筹经费、文化部门指导为主,弘扬主旋律,凝聚人心,振奋和龙精神,以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我市的中心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形式

今年全市群众性文艺活动要以广场表演、民俗舞表演、业余文艺汇演、大型广场集体舞表演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活跃乡镇、厂矿、校园、军营、社区等基层文化活动为重点,把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把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同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迎接和召开全州民俗博览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这个文化阵地,精心设计适合广场表演的各类文化活动,诸如采取业余歌手大赛、服装表演、民俗娱乐、健身表演等形式,充分展示村镇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企业文化,以广场文化的多样性、广泛性、艺术性来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提升广场文化的品位和辐射力。今年广场活动在总结去年活动的经验基础上,要求各乡镇也要组织参与,来充分表现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性,加大对农村群众的文化辐射力度。

2、和龙市职工、农民业余文艺汇演。各镇、街道、市直各系统党委、州直属企事业单位及部分民营企业组队参加文艺汇演,每个代表队排演至少30分钟文艺节目。汇演分职工农民两组进行,并调选优秀节目组成和龙市代表队参加全州业余文艺汇演。系统企业组代表队有:公安局代表队、卫生局代表队、金融系统代表队(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行、建行、农信社、城信社、农发行、银信社等)、财税系统代表队(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邮电系统代表队(通信公司、移动通信、联通公司、邮政局)、保险系统代表队(人寿保险、财险)、电业系统代表队(供电局、农电局)、市直机关党工委代表队、工商局代表队、建设局代表队、林业局代表队、海清公司代表队、天池工贸公司代表队、交通局代表队、教育局代表队、水利局代表队、国土局代表队。乡镇街道组代表队有:东城镇、头道镇、西城镇、八家子镇、福洞镇、龙城镇、南坪镇、崇善镇、文化街、光明街、民惠街。表演形式有声乐类(独唱、重唱、大合唱)、舞蹈类(独舞、双人舞、集体舞)、戏剧曲艺类(小歌剧、相声、快板、小品、杂技、三句半)、器乐类(独奏、合奏)等节目形式自选,以原创节目为主,音乐伴奏限为盒式录音带及现场伴奏。

3、全市民俗文化表演比赛。市政府要组成一支200-300名演员的民俗表演队进,做好参加全州的民俗表演活动及十六届州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准备。

4、大型广场集体舞表演。组织教育、街道系统3000余人排练大型广场集体舞参加全市农民职工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市文化馆要做好舞蹈的创编、辅导、排练、场地安排等各项工作,各参加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排练演出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时间安排

5月22日-9月18日,全市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每周举办2次。举办活动当晚7:00开始至8:30结束。和龙市区计划文艺演出20场,电影放映、民俗表演、秧歌比赛、健身表演、老年交际舞、服装展示等文化活动20场。乡镇广场文化活动16场。共56场。如遇天气变化,活动将择日举行。

8月6日,在市影剧院举办全市业余文艺汇演系统企业组演出。公务员之家

8月7日,在市影剧院举办全市业余文艺汇演乡镇街道组演出,并评选优秀节目,组建全市业余文艺演出代表队。

8月15日组队赴延吉市参加民博会开幕式全州民俗舞表演。当晚在延吉市主要街道举办民俗舞巡街表演。

8月17日,在市人民体育场举办全市农民、职工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大型集体舞。

8月26日,和龙市业余文艺演出代表队参加全州业余文艺汇演,汇演当晚在时代广场、金达莱广场举办汇演节目精品演出,并在延边电视台进行专题展播。

8月27日,和龙市民俗文化表演队参加在延吉市人民体育场举行的全州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演出。

四、活动内容和要求

l、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对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要把文化活动作为展示本单位整体形象,检阅本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职工整体文化素质、精神风貌的窗口,与当前开展的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完成分配的任务。

2、要广泛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作用,使文化活动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抵制歪理邪说、封建迷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3、各单位在活动中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准备排演政治思想性强、艺术水平高,具有较强教育、感召力的新节目参加演出。

4、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对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使文化活动产生积极、广泛的影响。

5、市文化馆担负演出活动的组织、协调、配合、辅导工作,以及提供灯光、音响等演出设备;公安、消防等部门负责安全保卫、消防工作;市电业部门负责演出用电工作;卫生、交通、城建、工商等部门做配合工作,确保各项活动正常进行。

群众性范文篇2

一、创新机制,

打造群众性安全文化理念

建立健全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工作机制,打造工会群众性安全文化理念,关键是要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依靠党委的支持,真正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职工群众热情支持、工会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和考核奖惩管理制度。

首先,要确立“安全、健康、文明”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说,抓安全工作不仅是满足职工对安全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热切期望,还要组织文明生产,实施职工素质工程,为职工创造文明、健康、良好的作业环境。职工个人不仅要自主保安全,还要主动关爱他人,实现互保。

其次,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组织制度。为适应安全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网,形成厂矿、车间、班组各级安全网络管理及组织体系,设立群众监督接待站,负责日常群众监督管理接待工作,把职工群众反馈的各类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督促整改。

第三,要完善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安全责任制教育。无论社会经济形态如何变,外部市场如何变,各级领导和职工在安全生产上承担的责任不能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认真负责地搞好安全生产,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落在每个岗位、每个职工头上,使人人明白自己应负的安全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每个环节,堵住安全漏洞。

第四,建立群众测评制度,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对各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情况,由工会有关部门、人员组成检查小组,深入基层,倾听职工对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处于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中。

二、创新管理,

强化职工安全文化行为

强化职工安全文化行为,在管理方法上应体现“严、活、爱”这3个字。

“严”,体现在贯章贯制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安全文化建设,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统一职工学习安全、重视安全的行为,以严明的奖惩保证各项安全规程的认真执行和落实,使职工从规范化、制度化的安全文化中受到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常抓职工的安全教育,常抓质量标准化工作,常抓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常抓并严惩“三违”人员,坚决不能碍于情面或个别人的威胁而放松甚至放弃持之以恒的安全工作。作为职工,应持之以恒地按章作业,拒绝一切“三违”,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被别人伤害。

“活”,体现在教育形式上。在日常的安全宣教工作过程中,工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形式,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以及安全生产与事故预防的知识、规程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比如: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文化研讨、领导干部话安全、“搞好安全为了谁”大讨论、安全“回头看”、安全工作例会等,努力营造浓厚的“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意识。还可以通过“文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安全警句人人编”等活动,将群众安全文化与职工文艺相结合,以实用的安全知识、文化艺术的品位吸引职工、感染职工,从而达到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作用。使职工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安全文化。

“爱”,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要让职工明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为保证安全生产,使企业财产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对职工生命的爱护,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安全教育工作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安排,有针对性的内容,无论是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还是读报纸,听安全广播,看安全展览或谈心,都要突出实际效果,使职工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我们经常讲“严是爱、松是害”,为什么对一些职工出现“三违”进行严格制止时,职工还不满意呢?关键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不到位,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领导和劳动保护监督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职工真正体会到这种爱是真挚的、实在的,以关爱之情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更新观念,

群众性范文篇3

一、营造氛围,坚持税收科研群众性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创造者。税收科研活动也是一样,只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才有生机和活力。为此,我们着力开展三项工作。

1、力求通俗易懂,培养干部群众参与的浓厚兴趣。过去,一提起税收调研科研,不少同志都认为这是专家学者的事,基层工作与此无关,也没这个能力和水平。对此,我们坚持从两个方面入手,抓好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方面从税收基础管理入手,坚持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结合。重点解决写的问题,如税源调查,我们从过去与收入计划的简单挂钩,上升到税源增减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上的分析,要求每次调研都要形成书面材料,逐渐培养大家的兴趣和习惯。再如业户管理,我们从过去简单的税务登记增减核定,延伸到对失踪户非正常户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应的个税征管办法调整等等。不仅使大家对孤立零散的现象有了连贯的思索,更重要的是真实体会到税收调研科研就在身边,养成了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另一方面从提高调研水平入手,坚持业务培训与写作培训结合。重点解决会写的问题,通过每年一次的短训,使大家了解调研文章的材料准备、提纲编写、通篇布局等写作要领。通过对有价值的调研文稿修改加工、推荐发表,增强对税收调研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全县国税系统上报税收科研文章30篇,受到市局以上奖励14篇。

2、坚持两个结合,营造群众参与的浓烈氛围。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充分调动两个积极性,是促进基层税收调研科研活动深入开展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县局领导的榜样作用,县局机关的指导作用和科研骨干的示范作用,既保证了面上研究的普遍性,又保证了点上研究的深入性,从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了税收调研科研的成果。一是上级带下级,做出样子。县局明确规定班子成员,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搞调研,每年要出一项调研成果。其中,经济税源调查、机关作风整顿、班子自身建设等“一把手”工程调研文章,获得市税务学会好评。二是机关带基层,想出点子。县局机关既是群众性税收调研科研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税收调研科研的学科带头人。为从理论上阐述群众关心的倾向性问题,我们首先对每次调研活动选定主题,出好试题,让大家围绕主题命题作文。同时,有针对性地充当主笔、当好领唱,写出有分析有例证的重点文章。近年来,我们先后围绕煤炭税收征管、个体税收清查、建材行业起征点调整等中心议题,组织全县国税干部开展研究,并由相关科室写出专稿上报市税务学会。三是骨干带群众,走出新路子。基层税收调研科研活动既是群众自觉参与的过程,也是群众自我提高的过程,但这种参与不是放任自流,这种提高也不是无师自通。为使基层干部职工在调研科研活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充分发挥机关“小秀才”的示范引路作用,经常把他们“得意之作”作为范文进行评点和经验介绍。同时,对税收征管中群众感到困惑的问题,组织科研骨干进行理论上的探索。一段时间,企业关停并转,煤炭行业收入不平稳、建材行业耗能控税管理办法施行难度大以及山区县人才短档等诸多问题和现状,我们及时组织办公室专职文秘人员进行深入调研,撰写出了《关于边##区税务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的思考》以及《税收执法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系统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3、为使大家在调研活动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我们坚持三个一样。一是报喜报忧一样支持,敢担担子。前些年,个体经济发展过热和个体税收增长过缓成为当地一怪,到底是执照发得过多还是税款收得过少?引起不少误解和怀疑。为此我们写出专门调研文章上报市税务学会,并及时给予业户安慰消除顾虑,有效地保护了大家的调研积极性。二是正面负面一样欢迎,不打棍子。在基层上报的税收调研文章中,我们发现在涉及队伍建设方面看法和建议往往比较偏激,有的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对此,我们充分尊重个人的言论自由,在论文评比中该推荐的推荐,该评优的评优,而不以此评定一个同志的个人品德或对领导的态度,从而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信任。三是质高质低一样鼓励,不取笑戏谑。不少基层同志初涉文坛,写作中难免词不达意,令人捧腹,但我们从不以此作为笑料,互相取乐,保护大家的自尊心。同时对有明显模仿痕迹的论文,也是善意的加以引导,不轻易批评责难,从而保护了大家的写作热情。

二、健全机制,坚持税收调研科研经常性。

税收调研科研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收实际工作和理论探索的总结和结晶。要保证基层税收调研科研持之以恒,与时俱进,必须健全必要的机制,把税收调研科研提到税收工作的重要日程。为此,我们重点加强三个机制建设,实现三个增强。

1、健全领导机制,增强税收调研科研的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长效管理是税收调研科研长盛不衰的关键。2006年,我们专门行文成立县局税收科研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组长,办公室文秘人员和机关科研骨干为成员,专门负责税收调研科研活动的组织领导、论文主题的确定、论文评选和筛选上报,使税收调研科研活动有人抓有人管,成为全系统科研活动的组织依托,从而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各层面的调研科研网络。健全的组织领导开创了旬邑国税的学术研究带来了税收调研科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的全新转变。一是群众的自发行为转变成有目的的领导意志,税收调研科研成为贯穿税收工作全过程的一条主线纳入了计划安排。二是少数秀才的个人行为转变成干部职工的集体意志,税收调研科研成为大家关心的共同话题。三是全凭灵感的自由撰稿,转变为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税收调研科研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据统计,近二年来,全县国税系统在市以上刊物发表的调研文章22篇,平均每年11篇。

2、健全管理机制,增强税收调研科研潜力。规范的制度管理是激活群众性税收学术研究内在潜力,保持持久的创作后劲的有效手段。根据近年税收工作实际和调研科研实践,我们着力从三个方面加以规范。一是规范论文报送制度,在量上求突破。根据制度规定,县局领导每人每年完成税收调研论文不少于1篇,县局机关每年上报并用采论文不少于4篇,基层分局每年上报论文不少于4篇,通过必要的量化考核,给群众性的调研活动加压升温。二是规范论文评比制度,在质量上求提高。每年对基层干部职工撰写上报的论文,组成评选小组,从主题思想、基本观点、理论阐述等不同层次分别予以打分,并对评比结果在全系统通报。三是规范考核激励制度,对全系统论文撰写上报和采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管理范围予以考核打分,并设立单项奖励,对获奖者个人予以鼓励。近年来,先后有8篇作品在市税务学会组织评比活动中获奖。

3、健全创新机制,增强税收调研科研的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税收科研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只有坚持创新,对传统的税收观念、理论、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进行系统的扬弃,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理论前沿,着眼新的实践,才能胜任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创新学术氛围,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倡导不同观点之间的平等讨论、学术争鸣、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倡导以科学的态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而大力营造尊重个性、信任理解、鼓励探索、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创新科研方法和手段,在课题的选择上,要讲求科学实用,力求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讨论,创新国税科研的手段;要创新学术思维,要敢于打破传统,不断想新点子,出新思路,拿新措施,把研究的气氛活跃起来,反对讲“老话”,说“重话”,人云亦云,停滞不前;要创新奖励评价机制,坚持科研工作科学的评价标准,既要有理论性,也要有实践性,还要有前瞻性。每年定期举办1-2次税收调研科研论文竞赛活动,要求大家个个参与,人人动手,围绕税收工作实践,贴近税收生活实际,检验税收政策在基层贯彻过程中的效果,研讨基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每次竞赛活动参与率达90%以上。其次是以重大活动为契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调研。特别是税收宣传月活动,每年都要围绕税收宣传月主题开展调研科研活动,增强时代感和现实性。今年,我们先后专门组织税收调研班子对县域内煤炭企业税源发展过程和前景进行深层次探索;又利用内部简讯,开辟税收调研科研专栏,为大家提供练笔场所和实践舞台。

群众性范文篇4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体能素质

基层群众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群众性文化体育也是体育的基本范畴,更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基层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帮扶,处理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中的具体问题,构建良好的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有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我国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及高效率的部署、实施。

一、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

(一)公共体育资源的投放。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象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个体,因此,基层群众文化体育的开展,不是一个人、一个机构就可以完成的一个项目,其需要动员社会的力量,举社会之全力来推进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顺利展开。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顾名思义,群众性是多个聚集性的人群,这就需要有公共性的体育活动设备和器材来支撑和保障。公共资源是开展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其有效建设离不开人力、财力、器具的有效投放和正常使用。显而易见,这是个繁琐的过程,但却是个重要的环节,如此强大的投入力度,面对的对象又如此的庞大,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其有序开展将变得异常艰难。公共体育资源的有序投放和使用,其直接受益者就是广大基层群众,而基层群众体能的提高与公共资源的投放使用力度是成正比的。因此,不仅要在投入上进行严格管理,还要着重调查公共资源投放后的使用效果,将公共资源投放的体育锻炼效益最大化,发挥其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避免投放及使用流于表面形式,不可虚张声势性的规模化建设,和盲目建设大型活动中心或场馆,应针对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在人民群众身边建立方便的、实用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场地,并加强对体育资源的合理投放,提高体育资源的精准度投放和利用率的提升。(二)政府职能部门的体育权益。据有关调查显示,现阶段基层群众对体育活动的意识还是有的,但付诸行动的并不多,对公共体育资源的保护意识较薄弱,而政府在其相关的管理环境中,没有明确的且完善的相关机制,面对基层群众对体育锻炼流于口头,实际操作较少,忙起来直接不要的体能活动参与意识,也出现无计可施的状况。面对这样的一个体育资源损坏严重,搁置严重的现实情况,其根本解决办法就是立法,对政府各职能部门进行分工部署及全权负责制,并对公共体育的资源进行有序划分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做到在管理工作中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文化体育活动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社会层次,不同体育活动需求的广大群众,是以维护和加强人民群众体育活动为宗旨的,因此,在建设公共体育资源的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人民群众性实际需求的了解,用合理、有趣的方式,将开展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的重要意义大力普及,促进基层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且在其建设中,不能有盲目的跟风思想,有效落实基层群众的参与至关重要,没有良好的参与度,其体育资源就无法服务于基层群众,如此,再好的体制规范都是空中楼阁,失去支撑和建设效益。(三)适当结合专家的专业支持。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科技应用,是顺应时代的行为,也是提升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提升先进科技在基层体育领域的有效运用,需要相关科技知识的普及,而基层体育公共资源服务领域的相关知识传播者较少,有着较大影响力的科普文学创作也不多见,这种局面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基层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知识的缺失。目前,我国科技领域每年所产出的体育著作相对来说并不少,但这些著作的传播途径都较薄弱,而对于那些能被基层群众所接受、理解的论文习作,并没有得到有力的大面积普及,致使基层群众对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没有较强的领悟和理解渠道。在任何科研的道路上,研究、实践、应用及普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研究出的科技品,才能走向社会被大众所利用。同样,体育科学的研究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性的体育活动实践指导活动,其效果非常好,这种情况下,体育行业的专家及相关学者站在科研的最前端,处于普及知识的最前沿,对实际问题进行剖析,解决疑难问题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在很大程度上根本性地解决了基层群众对体育活动知识匮乏,利用专家的科研依据和高效实践性支持,提升人们群众的体育活动意识,激发其文化体育潜能,增强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是建设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的有效途径。

二、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基层群众性体育的发展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基层群众性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内容,是实现在体育工作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和满足广大群众强身健体实际需求的重要体现形式。而改革开放的经验也充分证明,提升我国各级政府及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视,坚持保留基层群众的基础地位,并将基层群众性体育的发展纳入社会整体发展规划,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基层体育活动取得的基础效益。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部分发展项目在不断调整,但基层群众的体育活动从未变动过。继而,组织开展各种基层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国民体能,成为各级政府的职能所在。发展基层体育活动成为社会性的集体活动,将社会各界有利地结合起来,将成为政府对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由政府来主导的,其基础设施是建设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项目的重要基础,为大力推进基层体育活动的大力开展,体育设备的投放及使用,及构建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都是重要的构成因素。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落实的体现方式,政府职能部门在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中的职能实施,应更大程度地向服务型职能转变,从而加快服务职能的快速建立,提升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能服务性,通过建设和完善基层群众性的公共职能服务体制,促进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相关制度和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群众性体育资源保障措施的顺利落实,做好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大力推进基层文化体育活动快速地进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中去。(二)加强政策引导,建立全民参与的体育环境。基层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是社会体育,是普通人民群众的体育,对于这样一个量大面广的体育项目,脱离政府显然是不可行的,而只靠政府,也是难以实现其应有的建设效率的。政府通过制定适宜的法律法规,实现对职能部门的制约及公共性体育设备的保障之后,应大力引导全社会对群众性体育的参与积极性,将基层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放手于社会,动员社会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同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为辅助的群众性社会体育服务机制,并以该机制来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体育需求,让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并制定明确的具体责任制管理方向,坚持以政府为主力、社会组织来实施部署、体育部门进行专业指导和公共资源操作监督的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工作的管理目标。群众性其实就是社会性,社会性的体育项目,应是在政府的部署和监督下进行开展。在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的运行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加强保障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和落实,并逐步集合社会力量改善基层群众性体育的基础环境,努力做到部署到位,服务到位,落实到位。与此同时,体育职能部门也应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大力普及体育活动为人民群众所带来的益处,将建立文化体育项目的意义倡导于基层人员,并加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营造全社会参与的体育活动环境,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及实施。(三)加强基层群众性的分类指导。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社会发展离不开基层群众的努力奋进,因而,要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高效地把基层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迅速的发展起来。有效提升我国的国民体能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根本性意义,因此,无论是基层群众自身,还是政府、社会及各界人士都应对此足够重视,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在构建相关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基层群众的参与力度,是开展基层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高效提升基层群众的参与力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层群众,有其参差不同性,而统一的思想意识指导,其功能发挥严重受限,不能得到每一个群众的理解和实践,这就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和职能部门发挥自身的专业特性,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分类指导,促进基层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的有效实施。根据不同需求和不同的个体条件,既要加强薄弱部分的补充,也要注重潜能特长的优化,努力满足不同基层群众的不同需求。并建立社会文化体育指导的专业队伍,侧重加强基层群众的参与性,扩大文化体育项目的社会影响,逐步将文化体育活动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基层群众当中去,大力推进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顺利开展。

三、结语

当前社会的发展阶段,处于科技快速发展的阶段,而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实施,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广大基层群众,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是提升我国国民体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社会总体进步的重要体现标志。社会发展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人的发展,强国的根本就是强人,随着全民体育的规划部署,我国对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将保持快速、健康的总体趋势。因此,加快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建设步伐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瑛.浅谈如何开展好基层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J].财经界(学术版),6,5:287

[2]何颖.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7,11

[3]王浩.对基层现行体育教学评优活动的思考[J].体育教学,2,6:~42

[4]秦瑒.新农村体育建设中体育文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

[5]许越.浅析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华章,20,11

[6]吴淡杏.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6,11

群众性范文篇5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国务院第505号令公布,并于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抓好《条例》的学习培训

《条例》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范围,承办者、场所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安全许可的条件、程序、时限,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共五章二十六条。《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政府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已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于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单位尤其是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和经常主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旅游、文化、体育等部门,要深入开展学习《条例》,明确《条例》的管辖范围、安全责任、安全管理、法律责任,将贯彻《条例》自觉落实到工作中。区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条例》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使广大群众,特别是承办者了解《条例》的内容,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公安部门作为代表政府实施监管工作的主体,要组织承办者、场所管理者开展《条例》的培训。各单位要分别做好本地区和本系统人员的学习。

二、规范流程,切实做好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许可

《条例》明确,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实施安全许可制度。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条例》明确的范围和规定的申报许可条件、时限和程序进行申报许可。凡举办大型群众活动预计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以上的,各单位按照《条例》规定,认真填写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表,按照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申请流程,在举办活动日20天前向区公安分局提出书面申请。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区公安分局实施安全许可;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由市公安局实施安全许可。区公安分局接到许可申请后,依法对活动的场所和安全措施等进行审核,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许可,并书面通知活动主办方。各单位要坚决避免不申报和推迟申报现象,以免造成工作被动。全区各企事业单位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也要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许可工作。

由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各类大型群体性活动,统一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书面通知区公安分局,区公安分局根据区人民政府的布置,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抽调足够警力参加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安保工作措施,确保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

三、依法履责,切实加强对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监管

群众性范文篇6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解放思想的历史经验,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追忆和思考。领袖人物力挽狂澜的壮举,党中央大手笔力透纸背的画卷,重大事件惊天动地的震撼,让我们难以忘怀并继续闪耀着开启未来的智慧之光。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普通学者写出了真理标准的大文章,小岗村引领了“包产到户”的大转折,老百姓推动了民族振兴的大变局。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改革发展的首创精神。继续解放思想,不能把解放思想单纯看作上级机关、领导干部的事情,而应重视解放思想的群众性特征,深刻认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的内在一致性。

思想解放的历程,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从本源的意义上讲,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也是推动思想解放的主体力量和原动力。马克思曾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行为称为“历史的主动性”。思想解放也正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这种历史主动性,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基于内在利益驱动和价值判断而由思想主体主动进行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创新过程。以小岗村的做法为例,十几户农民为了吃饱肚子,冒着风险写了一纸文书,把田分了,搞起了“大包干”,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制度安排,没有上级领导的指示,干起来之后才得到上级的赞同,直至后来在全国铺开。这就是一种历史主动性。继续解放思想,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所蕴含的这种历史主动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打破思想僵化的最大动力。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推动思想解放的深厚土壤。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开创性活动,是思想解放的源头活水。

当然,我们在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并不否认领袖人物的巨大贡献。但领袖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土壤和历史环境中孕育成长起来的。邓小平同志被人们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思想解放的最强有力推动者,这绝不是偶然的。因为他把自己看作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和选择,善于把人民群众的成功经验升华为理论和决策,因此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列,被广大人民群众衷心爱戴。可以说,亿万人民群众是领袖人物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领袖人物则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站在这个高度看思想解放,要求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当作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评价标准。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任重而道远,前进的路上仍横亘着许多思想羁绊,尤其需要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继续努力,锐意创新。只有上下呼应,协力运作,才有利于开拓新的思想境界,才能够有力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群众性范文篇7

一、特运培训中心工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工会现状。特运培训中心是厦门特运集团有限公司下设的分公司,为非独立法人企业,现有49名工会会员,其中16名为一线教练员。特运培训中心工会委员会由3人组成,以全面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工作宗旨,积极与职工交流,耐心听取职工的意见及建议,并将合理化建议呈报至企业的议事日程。通过实行企务公开制度,定期召开职工大会等方式,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组织劳动竞赛、扶贫送温暖、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拓宽工会活动的参与面。2.存在的问题。特运培训中心工会委员只有3人,都是一兼多职。职工队伍年龄差距较大,素质高低不一。比如,一线教练员大多为高中学历且年龄偏大的男性,而后勤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确保人人参与工会组织活动,只能沿袭传统的工作模式,导致模式僵化,缺乏活力。工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和一般,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大,这是今后需要努力加强和改进的方向。

二、增强工会的群众性有效途径

群众性范文篇8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生活正处在深刻的变革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文化生活等日趋多样性,这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渠道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引导群众自我教育的好途径,是寓教育于活动、虚功实做的好形式,是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好办法。思想政治工作则担负着把党

的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的职责,担负着动员、激励、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任务。可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群众性、广泛性、教育性和实践性,本质上都是群众工作,都负有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的光荣使命。因此,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应该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而有效的载体。

中央明确指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方式。这说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本身就是在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办法过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晶。如果不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做群众欢迎的事情,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不会充满勃勃生机,更不会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词典解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讲,载体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他物质的物质。那么,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载体包含着途径、方法、形式、方式之意。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作用,就是要求我们珍视和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个好的途径、方法、形式、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其中,并贯穿在全过程和渗透在各个方面、环节,进而达到教育人、服务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提高人的目的。

充分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综合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全党重视,全民动手,依靠全社会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综合性优势,就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

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社会团体的组织作用和基层单位的依托作用,建立“大政工”工作格局,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各种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不断增强工作的整体效应。

二是开放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封闭运行,必须开门来做。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开放性优势,就是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出发,从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出发,在继承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多用疏导的方法、群众参与的方法、发扬民主的方法,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始终与时代和人民同行。

三是多样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丰富的内容,决定了二者在形式上的多样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样性优势,就是要科学设计人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坚持把思想教育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广泛性要求和先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因

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交又科学,学问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是困难更是希望。结合实际,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用,要注意把握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因为重视和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作用,就把二者简单地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应当认识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差别,二者各有各的规定性,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我们既不能把二者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抵消,而应当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群众性范文篇9

舞蹈,是人们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一种以美化的人体动作为手段,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活动,抒发人的内心感情,表达人的意志、愿望的人体动作艺术,是一种美的艺术。通观人类历史,舞蹈在多个本文转载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毛诗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形象而生动的道明了舞蹈与其姊妹艺术文学、音乐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呈现出一派喜人的形势。

山区群众性舞蹈活动的喜人形势,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自娱性舞蹈活动空前繁荣。群众乐于参与自娱性舞蹈,动作灵活,步伐简明,场面宏大,情绪活泼,易于在群众中广泛推广和普及。如秧歌舞、绸扇舞、腰鼓舞、集体舞、交谊舞、迪斯科等。近年来,群众自娱性舞蹈活动的开展,遍布城乡各地。特别是笔者所在地的县城,群众的自娱性舞蹈活动无处不见,无处不有。笔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仅县城,有近20支自发组织和结合的群众自娱性舞蹈组织,利用早晚时间,活跃在城区各休闲广场和社区娱乐场所,人数上万人。县老年大学有一支训练有素的秧歌队、腰鼓队时常为群众表演。不仅如此,他(她)们还带上行李被装,到全县各乡场上去为群众作表演。表演中他们还新编一些宣传法制、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破除迷信的秧歌词,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近年来,一些适合老年人强身健体的自娱性舞蹈发展势头也很喜人。一些退休职工利用早晚时间邀约在一起,选一块空坝,就摆开战场。打开收录机,随着悠扬悦耳的音乐声,翩翩起舞,动作协调,舞姿优美,无忧无虑的神情写满脸上,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二、表演性舞蹈斗艳争芳。自编自演的表演性舞蹈包括表演一些成品舞蹈,如《洗衣舞》等多是有组织的进行。机关单位、工厂学校,每逢节假本文原创网站为日和纪念性庆典时,都要组织一些包括演出活动在内的文化艺术活动。舞蹈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每次演出,舞蹈节目的数量是很大的。这类表演性舞蹈,除纯舞蹈作品外,不少舞蹈节目,是以一首歌曲,按歌词内容,编上动作,就成了舞蹈节目。一些独唱节目,配上伴舞,也就成为歌伴舞节目。此外,还有赞美生活、赞美家乡的、自编自演的三人舞、双人舞、单人舞。

近年来,由于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为表演性舞蹈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笔者作了个统计,2004年,县文化馆在县城举办的广场文化活动,全年由机关单位、居委会、学校共演出近500场,演出各类形式的文娱节目800余个,其中舞蹈节目占500个以上。这是一个十分喜人的数字。

三、传统舞蹈重放异彩。传承了千百年的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县文化馆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对全县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抢救性的搜集。之后,对10个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进行了整理。并先后举办过民间舞蹈的演出和调演。土地灯、犀牛灯、龟蚌灯等民间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今年三四月间,县领导把排练矮人舞的任务交给县舞蹈家协会和三峡风大酒店(三星级宾馆),并在全县挑选舞蹈基础好的骨干担任编导。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紧张排练,5月份在三峡风大酒店正式对中外客人表演,获得一致好评。

四、辅导培训多层面展开。县城现有少儿舞蹈训练班(或少儿舞蹈学校)4处,学员300人以上,接受较为正规、科学的舞蹈基础训练。县老年大学开设有舞蹈专业课。县文化馆还经常派出舞蹈干部到一些单位、社区进行舞蹈基础知识培训。仅2004年,文化馆的舞蹈干部就对城区9个单位和乡镇文化站干部进行过舞蹈基础知识的培训。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对普及推广群众性的舞蹈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笔者是一个有着近20个年头的群文舞蹈工作者。当前山区群众性舞蹈活动的蓬勃开展,笔者感到无比的欣喜,欣喜之余,又有几分忧虑之感常常萦回脑际。

一是数量大于质量。这里主要是指的表演性舞蹈。如2004年县城的广场文化活动演出的500多个舞蹈节目,能称得上上乘之作的很少,过目不忘的就更少见了。究其主要原因,怕是缺乏精品意识。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我们的要求,还是文化艺术不断繁荣发展的要求。只有努力创作一大批优秀作品,才能弘扬主旋律,唱响主旋律,最大限度地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群众的斗志,凝聚民族的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用艺术精品去占领群众的业余时间和精神空间,为新时期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是设施设备简陋。据笔者所知,眼下县城无一处象样的群众性舞蹈活动场所。就是几处少儿舞蹈培训班(或少儿舞蹈学校),也是临时租用的房屋,无练功房,音像设施等几乎等于零。这显然是与县城群众性舞蹈活动的开展极不相适应的。

三是发展极不平衡。眼下的形势是:县城好于乡镇,场镇好于农村。就是县城,发展也不平衡。如县城的8个居委会,有百分之八十的居委会,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购置有腰鼓、绸扇、少数民族服装及必要的舞蹈活动演出道具。少数一两个居委会,很少组队参加县里举办的舞蹈比赛及演出活动。

四是舞蹈编导人才缺乏。舞蹈人才,特别是编导人才缺乏,是制约群众性舞蹈活动不断迈向新台阶的关键所在。据笔者回忆,文化部举办的“群星奖”,从1991年举办以来,连续举办了14届,就舞蹈类来讲,县里只有1次选送1个舞蹈节目到重庆市应选,结果:无缘。原因只有一个,舞蹈的编导人才缺乏。

群众性范文篇10

福利村的群众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基础,作为群众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村的体育工作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总体上看,整体仍然十分落后,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作为农村体育的重要内容,福利村群众性体育工作总体上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

一、基本特征

(一)篮球运动占据主导地位,地方特色较为明显。在福利村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中,篮球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羽毛球、拔河、象棋也能够见到,但不普遍。在农闲时节,时常有—个男子邀约一起打上两把篮球。特别在每年的寒、暑假和春节期间,正值学生放假或是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和次数比平常要多,多半是篮球爱好者自发组织。其他诸如象棋、羽毛球等项目比较鲜见,这些项目的参与者主要是老年人和儿童。但在该村开展的体育活动中,有一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活动也被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比如纺纱活动,是该村独创的一种体育比赛项目,主要针对中老年妇女,在一些布依族传统节日里,就可以看到这种集生产、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地方特色体育项目,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二)体育活动经费欠缺,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群众性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福利村由于经济基础较弱,没有经济实体,农民群众还不富裕取消农业税后,村支两委连正常的办公经费都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想举行群众性体育活动投入上也缺少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该村个村民组中只有两个篮球场,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场地和篮板都不同程度的损坏,而且篮球、羽毛球、象棋等体育器材较少,无法满足正常的篮球运动需要,更加谈不上有所发展。

(三)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体育活动不经常化。由于农民群众居住分散、作息时间各不相同,而且在乡镇都没有一定的体育组织机构,在农村更谈不上有组织和相应的管理人员,体育工作在农村就没有相应的支撑点,影响了上下联系,体育活动在这里便成了盲点。另一方面,农村的体育活动仅仅表现为体育爱好者之间的活动,农民只有在闲暇之余才活动一下,更加难以形成经常化。

二、发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建议

发展农村群众性体育运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其中。

(一)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对此,《宪法》和《体育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在当前的条件下,强化政府职能对于发展农村体育具有特殊的意义。为搞好农村体育工作,各级政府应把体育事业纳人农村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经常性研究体育工作,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农民体育协会以及体育运动队等,由乡镇分管同志参与领导,以体育活动组织来带动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文体站(或体育办)等机构,配备文体(体育)专干,关心、支持、督促他们的工作;保证一定的体育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体育活动和比赛形成制度,每年举行多次较大规模的活动和比赛,扩大体育影响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在农村乡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非常重要。乡镇应建立体育工作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由乡镇领导担任负责人;设立健身指导站和文体站(体育站),配备热心体育、精于业务的专于,文体(体育)专于的待遇应与其他干部的一样;应成立农民体育协会和多个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及单项体育协会;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妇联和民兵的作用,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为改变农村乡镇体育骨干少的现状,县级体育部门和乡镇文体站应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体育骨干,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从而逐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