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5:11:57

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范文篇1

作为一名身在农村普通的农村电工,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每一个农村电工工作的基本标准,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咱农电工的本职;因为“满意”是无止境的,只有用心去做,不断拓展服务深度,才能让群众满意。

黄赛扣,是一名普通党员,1990起在本村从事电工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多个年头,有几多收获,也有几多感慨。

十多年的农电工作,悟出一个道道:群众满意是农村电工永远的标准。

在这十几个年头中,他担任过村电工,接触群众600多户。体制改革后,他进入了供电所,担任过抄收员、施工员、现在与同事一起担任全辖区的近20000户客户的抢修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时刻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带头作用,切身感受到,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满意,在工作中要“威与信并行,德与才相济”,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有人把搞好群众关系简单地看作吃吃喝喝,拉拉关系就成,其实不然,作为一名农电工,为农民服务是自己的职责,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称,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他们都会牢记在心中。俗话说“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就是这个道理。

以前,他在收缴电费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老百姓对电费电价提出质疑,有时言语不勘入耳,他经常耐心地向群众解释和宣传。其实老百姓大多数都非常配合工作,但如果我们一味的蛮横强行,那工作是根本无法开展的。记得2002年,在抗洪保电工作中,我们这里的电工可谓24小时待命,遇到险情,他居住的村哪座排涝站出现故障,他就出现在哪里,随叫随到,从无怨言,群众对此非常满意。

记得他在一次收缴电费过程中,发现一处被风刮断的树枝就要担在400v的线路上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就会发生用电安全与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由于他多年来工作的努力,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好的影响,所以到村里求援,没用多少言语,他举动受到群众的感动,得到村干部的支持,很多群众主动来帮忙,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平时真诚优质的服务换来了老百姓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群众满意范文篇2

受人民委派、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机关,人大。其性质决定了工作必需充分地体现民意。也就是说,人大行使权力必需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规范。

人大就要对人民负责,要常怀为民之心。人民选举发生了人大。就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我工作效果的唯一规范。人大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利益,必需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多兴为民之举,依法履行职责,最大水平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基础。

尽职尽责,要恪守为民之责。人大的根本之责是代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只有恪尽职守。才干不负人民的重托。要高度重视立法权,始终注重维护群众利益,从源头上保证社会公平与正义;要依法行使决定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事业的重大事项上,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的意愿,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大胆行使监督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毫不懈怠地抓发展、促改革、保稳定,尽职尽责地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积极行使人事任免权,监督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总之,要通过努力,把经济搞上去,把社会搞和谐,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安康的生活。这是为民之责,也是提高群众满意度的根本之策。

群众满意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公正执法和优质服务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大力加强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广大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效解决少数部门、站所存在的吃拿卡要、作风粗暴、办事不公、效率低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让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直接评议和监督区直部门及其基层站所的服务行为,树立典型,表彰基层满意的区直部门和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惩戒作风恶劣、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部门、基层站所,促进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成为廉洁、勤政、务实、规范、高效的窗口。

二、创建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在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中开展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开展经济、法律、科技、业务等知识学习活动,提高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制度和作风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建立首问责任制度,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制约机制,强化群众监督,规范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在全面改进工作作风的同时,公益型部门和站所重点要提高服务质量,经营型部门和站所重点要拓宽服务渠道,执法型部门和站所重点要提高公正执法水平。

(三)努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反映和呼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每年解决若干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组织实施工作

从2002年起,凡在基层设有站所的财政、税务、公安、法院、民政、教育、卫生、工商、交通、公路、司法、国土、建设、邮电、供电、银行、信用社、环保、计生、文化、粮食、农业、水利、林业、农机、水产、畜牧等部门,都要开展创建活动。各部门要把开展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基层政风建设的重要举措长期坚持下去。

创建活动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进行,区各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创建工作,根据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分别制定本系统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组织基层站所开展创建活动。具体实施意见及每季度创建工作进度情况报区委组织部、人事局备案。区委组织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创建活动的督查工作。镇党委、政府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加强领导,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四、评议工作

在创建的基础上,开展“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评议活动。

(一)评议标准

“基层满意区直部门”的总体标准是: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素质高,能够带领干部职工围绕本区工作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出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作用;培养一种好的作(行)风,提高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干部职工爱岗敬业,行为规范,廉洁勤政;做出一番好的工作成绩,在全市同行业或同系统中表现突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满意。

“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总体标准是: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创新的服务机制;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满意的服务效果;有突出的工作成绩。具体条件是:

1.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领导班子团结协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廉洁勤政;队伍纪律严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3.服务机制健全,建立站所长负责制以及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办事限时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

4.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工作业绩突出,行业风气端正,职业道德良好。

5.坚持政务公开,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办事依据、程序、时限、结果、纪律和监督方式,认真落实便民利民措施。

6.服务方式不断改进,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主动热情,规范高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二)评议办法

评议工作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进行。对区直部门的评议,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组织。镇(街道)党委、政府负责对设在镇(街道)站所的民主评议工作。

民主评议要广泛发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对评议的结果和群众举报的问题要向区直部门、基层站所及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反馈。评议期间,区、镇(街道)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要设立举报和投诉电话、信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组织核查,保证评议的质量。

评议的具体办法另行下达。

(三)总结整改

对“基层满意部门”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进行表彰。对群众不满意、问题较多、反映较大的区直部门和基层站所,上级主管部门要责令其进行认真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对作风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站所和人员要给予必要的惩戒。

五、几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深入。

(二)坚持群众路线,实行“开门创建”。创建活动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创建活动的成果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衡量标准,评议工作要坚持以群众评议为主,公开、公平和公正。

群众满意范文篇4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教育进入新世纪的崇高历史使命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重要特征之一是知识生产的地位逐渐凸显,教育既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公民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实际上,教育在把发展建立在个人和社区认真负责参与的基础上的同时,应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在其中的社会和进步做出贡献。”

教育的基本性质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不仅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国民的社会心理、风俗习尚、道德规范的演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文化传统传承与知识体系创新方面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将为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力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的要素,而发展生产力的终极目标还是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旗帜鲜明地突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际上,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完善,越对人的发展程度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才能为全体国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可靠的保证。

总书记在今年初谈社会主义荣辱观时提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最近又强调指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这些论述进一步确认了教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性,阐明了教育在21世纪推进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集中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的现实需要。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点

由于我们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旧的封建社会文化的较长期影响,不少方面还存在着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和政府权力被滥用的“越位”现象,同时也还存在着社会公共利益及法律赋予个人权益的保障“不够到位”的现象。历史经验表明,即使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了,其基本取向仍然是提高效率,并非直接促进社会公平,促进公平的责任在政府。现在,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公办学校违规收费、民办学校违规办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公办学校的财政拨款与监督,或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以后的民办学校监管等方面,没能负责到位,致使出现人民群众不够满意的现象。

总书记指出,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就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将发生根本的改变,长期以来的行政行为边界比较模糊,今后的依法行政行为边界将更加清晰。政府逐步从竞争性经济领域中撤出,从原来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转为只当合格的“裁判员”,特别是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公共教育、公共医疗与社会保障制度,一直被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国家视为事关执政能力和社会安定的三大领域,是任何国家政府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如果说,邓小平同志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环境下曾经告诫我们,“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更多地是对领导者个人寄以厚望。那么,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势必纳入制度建设范畴,而且不光是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还要形成抓教育比抓经济更优先、更重要的机制。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特征,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当我国大多数学龄青年都能够初中毕业,越来越多地进入高中及以上的学校,教育成本势必不断上升,这需要更多的财政经费投入,需要更有效的成本分担和经费筹措机制,同时,需要更完备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经费监管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入一个健全法律、完善执法的新时期,今后,政府在公共教育领域中所负法定责任的到位,将成为检验政府职能转变程度的一个刚性指标。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50美元,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教的入学率分别达到99%、95%、53%和21%,大致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教育总供给能力的增强,特别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包括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招生分配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大多数突破性进展都是在近十多年内完成的。尽管还存在许多令社会不够满意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接触到的许多国外同行经常为中国教育面貌的变化感到惊讶与羡慕。外资多年来看好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觉得中国劳动力、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与素质好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社会和家庭近年来对教育的高强度支持,业已形成教育的经济与社会收益率均显著上升的格局。

但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教育迅速发展,无疑激发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高预期水平,尤其再加上我国独生子女、劳动力价格分化等因素,还有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公众对教育的心理需求正在超越小康社会,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几乎每一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人纷纷以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参照系,都希望以现代化教育标准来要求本国教育,社会旺盛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始终十分突出。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有利于缓解乃至解决这个矛盾,人民群众当然不会满意。

因此,教育发展是硬道理,需要始终坚持下去。但是,发展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经济实力和国情条件。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劳动力与专门人才的结构都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社会进步的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这样,不同文化程度人口的就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学校的培养能力,而在于产业的吸纳能力和相关的市场配置机制。如果再要超常规地发展教育,不仅条件难以为继,而且不符合企业和社会用人理性化的趋向。

况且,国外的公共教育一般是“政府有钱就发展,钱少小发展,没钱不发展”,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高达几万美元,花几千美元用于公共教育事业毫无困难,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教育多年停步不前,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制于财政。我国受教育人口2.6亿,占世界的22%,财政教育经费只占世界3%左右,人均教育总经费(包括财政经费在内)仅80美元,我们完全是在财政经费和社会投入均不充足的条件下实现了部分阶段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虽然,我国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处于世界很高水平,但是,农村地区有一半学校公用经费低于国家标准,中师学历教师还占相当比例,还有临时代课教师问题,这些仅靠社会投入和民间办学是不行的,都要更多财政投入,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估计我国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中上收入国家水平,可能还需10年以上,而接近高收入国家目前的水平,至少要30年。若从存量劳动力文化程度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我国教育真要在入学机会、经费水平、师资素质、办学条件等全方位赶超发达国家,根本不是几十年的工夫。因此,预计今后的社会教育需求也会在合理引导之下,趋于多样、灵活和务实,一次性学历教育的激烈竞争,迟早会被淡化,逐渐进入贯穿一生的弹性学习平台。相应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也将逐渐地调整到与环境条件相契合的程度。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特别需要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支持和参与

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我们体会到,无论是实施素质教育,还是体制改革,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统筹规划,而且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我国这样的国情国力条件下,仅靠政府一方面而没有多渠道筹措教育资源,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很难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

群众满意范文篇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群众满意度测评是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进一步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促进整改措施落实、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有效途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努力使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的过程,成为进一步发扬民主、倾听群众意见的过程,成为检验成效、巩固成果、促进工作的过程。

测评工作要坚持发扬民主、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原则。

二、主要内容

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要根据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确保取得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的要求,全面检验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形象是否树立起来、先进性要求是否明确起来、先进性实践是否行动起来,着重把握以下内容:

1、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否进一步增强;

2、党员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是否明确,理想信念是否更加坚定,党员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是否进一步强化,先锋模范作用是否进一步发挥;

3、基层党组织是否得到健全,党的组织生活是否经常化、规范化;

4、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否进一步增强,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5、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6、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具备整改条件的是否已经解决或着手解决;

7、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8、工作作风是否明显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是否进一步密切;

9、围绕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定位是否找准、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得力;

10、是否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制度成果,建立健全了党组织和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11、是否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方面有新的探索,提出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2、是否做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三、对象和范围

苏州市委明确要求,这次群众满意度测评要覆盖先进性教育活动三个批次,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两新”组织、农村等各个行业和领域,参加测评的人员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参与面尽可能广一些,要有一定数量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我市参加测评的党员、群众代表人数为3800人左右(参加测评的人数分配计划见附表)。原则上,参加测评的人员中,党员与群众的比例为6:4,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尽可能扩大群众参与面,要适当吸收服务对象代表参加测评。

四、方式方法和时间安排

测评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填写群众满意度测评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认真填写《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表》(见附表)。参加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要在一定范围内召开测评会议,通报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并进行测评。

2、问卷调查。

3、召开座谈会。各单位,各督导组要分别召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直接听取党员和群众意见。党员领导干部可结合分管工作召开座谈会。

4、个别走访。各党组织,各督导组要根据情况,分别走访离退休老同志,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以及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人士等,了解他们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可从实际出发,采取随机抽查、设置征求意见箱等其他有效方式进行。

测评工作从**年5月下旬开始,5月底基本结束。5月30日前及时将测评结果上报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五、组织领导

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比较强,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确保群众满意度测评顺利进行。

1、进行测评之前,各单位要对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访复查,以适当形式进行通报,便于党员群众全面了解情况。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要纳入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之中。

2、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不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作情况的测评,也不是对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测评,而是对先进性教育活动整体情况进行测评。要正确对待测评结果,不要过分追求满意率百分比的高低,注意正确引导党员群众,努力形成大家有序参与、评价客观的良好局面。

群众满意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为统领,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最高工作标准,把深化群众满意工程与繁荣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民多办实事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相结合,认真查找并切实解决作风、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执行力明显增强、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发展环境明显优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建设“富而强、精而美”的幸福提供坚强保障。

二、目标要求

引导全区上下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服务效率、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凝聚科学发展之力,激发振兴崛起之心,真抓实干、奋起直追,在办实事、惠民生、促和谐、保稳定上下功夫,努力让群众看到更多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三、内容要求

(一)完善机制、搭建载体,使民意反映渠道更加畅通

1、建立部门班子成员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解民困。每名班子成员要确定一个联系点,主动深入到所联系的单位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每月进行一次走访调研,深入到村居农户和企业店铺,及时了解基层群众和企业单位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要每人联系一个困难户,通过观念引导、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等方式,增强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其脱贫解困。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建立“联系卡”并发放给所联系的单位和群众,注明个人岗位职责,联系方式,便于群众沟通联系、反映情况。要建立联系群众工作台帐,对联系活动登记造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做好梳理分类,保证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2、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机制。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走出机关,深入群众,扑下身子访民情,千方百计解民忧,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努力做到进企业解决难题、保项目进度,进万家体察民意、保民生民需,进村居化解矛盾、保和谐稳定,使部门单位的工作决策与发展大局统一起来,与社会稳定统一起来,与群众需求统一起来。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党员干部日常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定期通过上门走访、组织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及设立民情信箱等多种途径,广纳民言、广聚民意,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民生难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通过日常沟通联系,进一步增强党群政群互信,畅通民意民情诉求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使广大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使机关作风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改进。

3、拓展网上定期联系群众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民声网有关功能,依托“在线访谈”栏目,定期组织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上线,通过网络平台,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解答群众难题。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会同区电视台进行跟踪回访,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确保群众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加大群众留言办理质量督导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未决,需多部门协调办理的问题,实行相关部门联合调研办理制度。进一步强化考核通报,将民声网群众留言办理情况与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政风行风评议、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从群众关心的苗头性问题抓起,努力将民声网建成干群沟通的“连心桥”,群众办事的“直通车”。

(二)转变作风、强化执行,使民生保障服务水平更加提高

1、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效能建设。围绕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区强化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以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为重点,把强化执行力、治理“庸懒散”问题作为改进干部作风的突破口,着力解决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纪律涣散以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突出问题。积极拓展“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透明办、限时办”服务平台,加大对禁酒令、上下班纪律等规定执行情况的明察暗访力度,切实改进干部队伍作风,提高工作执行力。

2、进一步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按照“审批收费必须全部公开、审批时限必须压缩到最短、公开电话在规定时段必须有人接听办理”的要求,建立健全部门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值班备勤制“三项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着力实现公开的规范化和内容的全面化,在公开中拉近干部群众距离,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各单位经批准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向社会公开,凡是有幅度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下限执行。

3、进一步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开展“百项办件提效能促项目”活动,对涉及行政审批类、行政处罚类、行政确认类以及公共服务类办结件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情况对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回访,听取有关负责人的意见,对行政行为进行跟踪监察。继续实行环境监测点制度,坚持明察暗访工作机制,严厉查处借执法、服务为名强行搭车收费,向企业摊派、索要赞助,强迫企业购买指定物品、参加协会组织、参加学习考察和评比达标等行为。

(三)突出重点、评建结合,使工作落实更加到位

1、把握活动重点。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项目建设进度、社会事业成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检验活动的“试金石”,把精简审批收费项目、服务企业等工作情况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基本标尺,把群众评价、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活动的重要标准,认真研究为民服务新举措新办法,坚持干字当头,把所有精力放在狠抓落实上,用机关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2、强化日常检查。制定深化群众满意工程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标准,定期调度通报。各部门单位要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根据各自实际分解立项,建立台帐,实行销号制度,狠抓落实。区活动领导小组要采取单位自查、分类抽查、集中观摩、社会评价“四结合”的形式,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不定期组织对各单位办公情况和项目审批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违犯工作纪律和不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追究责任,严肃查处走过场、搞形式行为。

3、坚持评建结合。开展重点科室评议活动,选择与群众生活、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科室,向社会公开职能职责,组织群众进行评议,广泛征求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组织有关科室认真抓好整改,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继续组织好政风行风评议和群众满意度测评,让群众对活动开展成果进行公开评议。

四、方法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年3月)。制定下发深化群众满意工程实施意见,调整充实相应工作机构。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召开相关会议,认真传达,广泛动员,制定实施方案,并通过对自身实施群众满意工程以来的总结回顾,切实提高对深化群众满意工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活动当中。

(二)调研查摆阶段(年3月—4月)。根据各项机制的建立情况,党员干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与广大干部群众和项目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悉心听取意见建议,以民生需求为标准,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剖析、查找原因,建立健全查改问题台帐。3月底以前各单位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为民办的各项实事,并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示。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通过电视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整改提高阶段(年5月—10月)。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逐条逐项进行整改,要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那些事关全局、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整改落实方案要有目标、有措施、有分工、有检查,而且还要定时限、定标准、定职责、定奖惩。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充分吸取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总结评比阶段(年11月)。根据日常活动开展、督导检查、季度点评等情况,对全年活动进行总结验收、评先树优。组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深化群众满意工程情况进行述职,向群众报告各项实事好事完成情况,并与年度政风行风评议相结合,接受全区人民的评判。对行评后三名的单位,取消当年政绩考核先进单位资格。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区委、区政府成立深化群众满意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纪委,主要做好活动的材料起草、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情况通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各级各部门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迅速开展工作。

(二)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要把活动带入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抓项目、办实事、惠民生、促和谐上。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不走过场。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主动选准目标求突破,创造性地完成“自选动作”,确保整个活动既主题突出、达到要求,又特色鲜明、富有成效。

群众满意范文篇7

要坚持求真务实、分类指导。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不搞“一刀切”。工作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努力贴近基层实际、贴近党员实际。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员党的观念,增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利益。把解决群众关注、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始终。既要注意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又要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目标和要求。

要注重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加大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组织生活的要求,抓紧整顿软弱涣散、不起作用的基层党组织。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在活动场所、经费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把解决党员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研究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研究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问题,把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与坚持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把自我教育为主与接受群众监督评议结合起来。注意发现和宣传基层的先进典型和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注意及时发现和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效防止形式主义、铺张浪费等现象,确保学习教育活动既不走过场又不出偏差。

群众满意范文篇8

一、组织领导

“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评选活动在市委的领导下进行。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评选活动的组织领导和评审工作;各镇(区)党(工)委负责候选人的推荐、参评资格初审和有关书面材料的核实申报工作。

二、参评对象

参加开展争创“群众满意的村干部”活动的全市各镇(区)的村干部。

三、参评要求

参加“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评选活动的村级干部,必须做到:政治思想优、道德品质高、敬业精神好、创新能力强、工作实绩大,身体力行,当好表率,争当“致富百姓的引路人、造福人民的热心人、为民解忧的贴心人、廉洁奉公的清白人”,受到群众好评,得到群众公认。

所有参评村干部当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评选资格:(1)、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不到10万元的;(2)、村干部本人家庭的年收入不足2万元的;(3)、近三年内本村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的;(4)、近三年内村干部本人或本村内党员、群众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5)、近三年内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6)、近三年内村干部本人或村级领导班子中有人受到警告以上处分和党员中有受到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

四、评选步骤及办法

1、候选人建议人选的推荐。各镇(区)党(工)委要本着坚持标准、好中选优的原则,认真按照**委发[**]37号文件以及上述参评要求,按照适当的差额比例,将本镇(区)所辖范围内自身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村干部推荐为建议人选,并经党委集体讨论后形成候选人建议人选名单。另外,在“严格要求、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各镇(区)党(工)委还要本着“标准第一、适当兼顾”的原则,在推荐候选人建议人选时照顾到村主要干部与其它干部之间的推荐比例关系,推荐一名以上候选人的要保证有一名候选人建议人选为村支部书记以外的其它村干部(附:《**市“群众满意的村干部”候选人推荐人选参考名额表》)

2、民主测评与实绩考核。各镇(区)党(工)委要在十二月十日之前完成对“群众满意的村干部”候选人建议人选的民主测评与工作实绩百分制考核。

(1)、民主测评:民主测评在候选人建议人选所任职的行政村举行,由各镇(区)党(工)委具体负责实施。在民主测评的前三天要派专人利用各村民小组的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将民主测评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测评对象等基本事项进行公示。参加测评活动的人员为村全体党员、村民小组长以上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为村党支部委员会成员的,参评人员中党员比例不得少于60%;候选人建议人选是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到会人员中村民代表所占比例不得少于50%。测评时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80%,测评才有效;候选人建议人选民主测评满意率少于60%的,取消评选资格。

(2)、百分制考核: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各镇(区)党(工)委要认真对照“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这一目标要求,本着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对民主测评后形成的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百分制考核。考核小组由各镇(区)党(工)委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镇机关领导成员、定村干部、部分村民代表、镇主要站所负责人组成,人数一般为10人左右。考核采用小组成员各自独立打分、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再计算总评分的办法进行;候选人初步人选所得考核分低于85分的,取消参评资格。

(3)、各镇(区)党(工)委要认真做好民主测评和百分制考核的情况登记,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工作,并与登记表、事迹材料等一并上报。

3、参评材料的填写、申报。民主测评、百分制考核工作结束后,各镇(区)党(工)委要及时做好候选人预备人选参评推荐表(一式三份)、主要事迹材料(字数在1500字左右,一式三份)的填写工作,并对所有书面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于十二月二十五之前报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组织科)。

4、审核、公示、评选。在各镇(区)党(工)委上报材料之后,由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对所有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把关,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二十名正式候选人,并于**年一月上旬通过《**日报》等新闻媒体将二十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向全社会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候选人提名人选,由评审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评选出首批十名**市“群众满意的村干部”。

五、表彰奖励

**年一月份,市委将对首批十名**市“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表彰奖励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1、对评选出的首批十名“群众满意的村干部”,授予**市“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对未进入**市“群众满意的村干部”行列的其余提名候选人,则颁发**市“群众满意的村干部”提名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几点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认真发动。各镇(区)党(工)委要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农民群众共同致富步伐,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评选活动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宣传发动,激发广大基层群众参与本次评选活动的热情,将真正受到群众好评、得到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推荐上来。

群众满意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各科室组织事迹交流和推荐评议,强化机关干部自觉践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市强民富、宜居文明的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推选条件和范围

1.“群众满意集体”重点推选立足各自实际,积极创新思路、健全机制,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在服务对象中有良好形象、工作业绩突出的集体。推选范围为商务局各科室。

2.“群众满意干部”重点推选那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业绩突出,能够立足自身岗位为群众服务,在服务对象和周围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评价的干部。推选范围为商务局所有机关干部。

三、推选程序和时间安排

群众满意范文篇10

坚持把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贯穿始终。注重紧紧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学好《党章》和必读书目的同时,把学习贯彻胡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周密组织,精心安排,深刻领会精髓、把握实质、统一思想、指导实践,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化对“关键是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工程”的认识,把总书记的鼓励作为有力鞭策,进一步完善思路措施,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方法,确保把联系点办成全国教育活动示范点,把潍坊各项事业发展得更快更好。

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突出了“四抓”:一抓深入查摆。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坚持开门搞教育。认真查找党员和党组织、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各参学单位和个人共访谈党员干部86940名、群众60146名,收到各方面意见建议9.28万条,从中归纳梳理出突出问题4417个。二抓党性提高。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积极搞好谈心活动,严肃认真地开好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敞开思想,深挖根源,制定措施,明确方向。三抓问题整改。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精神,对参学单位查摆出的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时限、标准和责任人,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坚持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活动中,全市集中整改突出问题2068个。全市为3万名城市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1400多万元;实施“科普村村通工程”,使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有了永不离村的科普教育主阵地;投资7500多万元,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了30万群众“吃水难”。四抓建章立制。坚持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实践建立健全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

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牢牢把握自我学习、自我剖析、自我整改、自我提高的内在要求,从市委常委做起,认真履行“双重职责”,做到参与学习、谋划活动、发扬民主、查摆整改、服务群众、推动工作“六个在前”,发挥好带头和表率作用。市级31名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参加所在支部的学习,带头开展“九个一”活动。在市级领导带动下,县以上领导干部上党课1679场次,作形势报告931场次。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制定整改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对市委常委征求到的意见,在常委会议上逐项进行了分解,落实了整改责任。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对所提意见和查摆的问题,认真梳理,制定措施,限时整改,共结对帮扶贫困户2487个,带动全市出现了“五万党员结穷亲”的可喜局面,支持资金和物资折款1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