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8:23:32

全程范文篇1

1.指导选题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开端。能否挑选恰当的标题,关于整篇论文写作是否顺畅,联系非常大。需求慎重考虑,否则,就可能走许多弯路。

指导选题时,论文的选题要有价值。论文价值有理论价值和使用价值之分,选题时,要把使用价值摆在首位。选题时也要充分考虑作者的才干、学识和所掌握的资料等。要力所能及,挑选有才干完结的标题。

2.指导收集资料

资料是写一篇文章必备的。论文假如缺少真实的资料,那么就这篇文章就会毫无意义。

关于写作资料的收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导老师较丰厚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来自图书,包含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等。

当然资料需求作者去收集,指导老师可以制定一个收集资料的目录,如是查询资料,可按时、地、对象拟定目录;如是文献资料,可按书刊名称和发行年月组织目录。

3.指导立意

立意便是建立文章主题。主题在文章中处于中心位置,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主题是其衡量的主要标准。

关于文章的主体:第一要符合现实需求;第二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第三要有独到的见解。

4.指导文章布局

所谓布局,便是考虑和组织文章的整体结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资料,接着就要把文章的结构搭起来。

基本要求是:要环绕主题组织结构;要有清晰、清楚的层次;要完整、天然、紧密。

5.指导起草

起草初稿是写文章最重要的步骤,是依照方案进行的以文字方式实现作者构思的过程。

全程范文篇2

近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中心业务指导下,我街道办事处为民服务全程工作步入了规范、快捷、高效、便民的发展轨道,截止目前共办件14232件,其中二级8538件,三级5694件,办结率99%群众满意率100%,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制,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必然要求,几年来,为切实抓好这项工作,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新思路、出台新办法。

(一)、加强全程业务知识学习。街道班子成员首先带头学习为民服务全程制理论知识,然后扩大到社区和所属单位每位工作人员,真正达到学会弄懂,考试人人过关的目的。

(二)、配齐配强全程力量。在人员分工变动时,我们都及时调整了为民服务全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全程服务投诉中心领导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街道班子成员分管主抓全程工作。其他班子成员人人都分包到社区(村)接收点。把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

(三)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员的素质。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几年来,我们组织多期员业务培训。二是组织外出观摩。组织全街道的业务骨干去兄弟单位参观学习。

二、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营造浓厚氛围

为民服务全程制作为一项新的工作机制,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认可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项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今年以来,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加大为民服务全程工作的宣传力度。

(一)、全程宣传向小街巷延伸

几年中,我们在做好为民服务全程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材料进行宣传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自制宣传栏300余块,全程宣传向小街巷延伸,把什么叫全程?全程公开承诺,全程办理流程图及125项全程项目,放大公开在街面繁华地段、居民小区,让更多群众更充分、更直观了解全程、从而办理各种事情能自觉他去找员。

(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宣传全程

我们充分利用新的办公设备触摸屏宣传全程工作,请软件工程师制作编辑一套全程工作系统,全街道13个社区(村)统一配齐,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看便知,一点就明,极大地方便群众。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办理

全程服务工作不是阶段性工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必须在制度建设,规范业务办理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加强了全程工作制度建设,建立例会制度、通报制度、督查制度,为民服务全程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季一调度,每月一督查,坚持查岗制度,实行每季一评比、一通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的坚决予以通报批评,狠抓业务现规范办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坚决按手册规定的内容和时间规范办件,抓好员工作纪律,对申办各类事项的服务对象,做到态度和蔼、热情、严禁借业务工作之便,向申办人吃、拿、卡、要谋求好处。从而有力保证办件质量。

全程范文篇3

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等方式进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参照实行。第三条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应坚持实事求是、责任明确的原则,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道程序、每个环节记录准确、事实清楚。第四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主要包括选拔任用程序记实和重要情况记实。(一)选拔任用程序记实,主要记载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程序的履行情况。(二)重要情况记实,主要记载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一些特殊情况和重要情况。包括:1、组织提名直接确定为考察对象的情况;2、民主推荐得票不是最多但被确定为考察对象的情况;3、提拔任用人选不是从后备干部中产生的情况;4、考察前及考察期间信访举报情况及调查结论,以及群众有反映但考察组一时难以查清或核实的问题;5、任职前公示期间信访举报情况及调查结论;6、考察组意见、组织(人事)部门任用建议方案、书记办公会酝酿建议、党委(党组)讨论决定意见不一致的情况;7、破格提拔和越级提拔任职的情况;8、超职数配备干部的情况;9、受纪律处分的干部处分期满或撤销处分后重新提拔任用的情况;10、征求执纪执法等部门意见过程中需要说明的情况;11、未按规定执行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和选拔任用工作回避制度的情况;12、需经选举产生的干部因落选或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未通过而另行安排的情况;13、双重管理的干部任免时,主管方、协管方意见不一致时的处理情况;14、提拔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他直系亲属的情况;15、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情况。第五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统一使用《镇江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表》(以下简称《记实表》),一人一表,一事一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干部负责填写,履行完一个程序,应在相应的栏目作记录,最后由干部监督机构负责审核。对重要情况要分阶段、分环节逐条填写清楚,详细、真实地记录时间、地点、责任人、事由、结果。记录必须措词准确,字迹清楚,客观真实,并由记录人、审核人签字,以示负责。第六条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制度的情况,应作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通报。对未按本办法规定记录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记录的,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第七条规范干部任免工作文书档案的管理。《记实表》由干部监督机构或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保存管理。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形成的民主推荐材料、干部考察材料、重要问题的调查情况及结论、征求意见情况、讨论干部会议记录、《记实表》及其他能够反映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的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一并归档,实行规范化管理。第八条正确运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结果。记实结果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的,要依据记实结果认定责任,并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第九条本办法由中共镇江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全程范文篇4

关键词:棉花调控技术

0引言

新疆农四师六十三团地处塔克尔穆库尔沙漠腹地,年日照2700小时,有效积温3500℃以上,年降雨量148mm,无霜期150天左右,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大风、干旱、冰雹、霜冻等,晴天多雨天少。即有有力的天气条件,又有不利棉花生长的条件,通过多年生产实践,试验研究,在贯彻“矮、密、早、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改进播种方式,选择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团场棉花产量不断提高,全团皮棉单产从2001年的112kg/667m2提高到2006年的136kg/667m2。现将棉花全生育期调控技术简介如下:棉花是无限制生长型植物,具有很强的可朔性,在生长过程中从外源激素、水、肥、温、光等都会影响棉花的长势长相及产量构成因素。合理促控,塑造合理株型均衡田间群体结构和提高光能利用率,是棉花栽培的核心内容。抓好棉花全生育的调控技术,搭好丰产架子,提高结铃率,达到丰产栽培的目的。

1种子调控

1.1晒种:由于棉种休眠期长,需要较长的后熟时间。通过晒种可以起到打破休眠,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的目的。

1.2浸种:用缩节胺200mg/L浸种12小时,幼苗侧根数量增加30%以上,地上部分生长放慢,节间适中(3.4-4.5)cm,出叶速度并不降低,初始果枝平均下降一个节间。苗期一般不需要化控。如雨水多则可视情况轻控。

2蕾期调控

2.1中耕:可以有效提高地温,促进棉苗根系发育。中耕深度先浅后深,做到碎土良好,达到增温保墒的目的。

2.2叶面施肥:补充棉花苗期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硼、锌及少量的氮、磷肥。

2.3受灾棉苗、僵苗一促为主,采取中耕、喷施赤霉素、叶面肥,对发生干旱的面田要提前灌水施肥促苗早发。

2.4喷施缩节胺,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花芽分化,控制基部节间伸长,主茎日生长量控制在0.7-0.9cm之间为宜,根据品种、土壤肥力、长势长相、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化控浓度和次数。

3花期调控

3.1此时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又是水肥供应充足期。在灌水前3-4天必需对棉田进行缩节胺化控,用量在3-5g/667㎡.施用缩节胺次数、时间、用量应结合气候水情、品种、土壤肥力、长势长相灵活掌握。再用药量上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为防早衰进行二次追肥,施尿素8-10kg/667m2。

3.2打顶整枝:通过择除顶心,去掉顶端优势,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养分有效的运输到生殖器官,防止早衰,保证秋桃成铃。

3.3打群尖:抑制叶枝和果枝生长,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保证蕾铃正常发育。

3.4去叶枝、推株并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底部棉铃的发育。

全程范文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程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满足市场需求,切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于处在经济转型升级、迅猛发展期,且自身处于改革创新的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成为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开设物流专业至今,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摸索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一、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育人不足之处

(一)前期参与度不够

学校在开设新专业前,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对目前社会及行业企业的需求做深入了解,再根据自身专业集群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力量、实验实训条件等综合情况进行论证,进而确定选择开设专业。在此过程中,学校往往会先根据国家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选择某个专业,然后根据选定的专业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给相关熟悉的企业发送该调查问卷。但是,有些调查问卷内容是站在学校角度设定。例如,贵单位认为该专业应开设下列哪些课程?从学校的角度看,我们想了解所开专业需要哪些课程作为支撑,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课程知识。从企业角度看,只知道该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人员要能为企业做什么,该企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企业对学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并不清楚。所以,企业只能从调查问卷的字面意思猜测所选课程项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关联性,或者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只要有用的课程都要开设,这样的勾选调查结果势必会对学校开设专业的后续规划及科学合理造成影响。而在走访调研、座谈、论证会等情况下,企业也基本按照学校设定好的开设专业轨迹参与,给出学校已经选定专业相关的建议或意见。企业被动参与,只是学校专业开设论证环节的配角,后续该专业的学生培养及社会输出与参与调研论证的企业无必然联系或关联。这就造成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不一定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专业,或者开设的专业方向偏离了企业需求。企业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参与到学校专业开设研究工作中来,更无法指导及参与专业后续的建设和发展。

(二)合作中深度不够

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需要紧跟社会发展,了解行业企业动态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能用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大多停留在一份协议、几次交流座谈、几周企业实践等层面。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中,学校根据既定的方案实施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上由学校教师完成所有教学内容。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的接触机会较少,仅通过课本、学校老师、校内实训室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传统[1]。例如,物流专业,每年的双十一成为电商销售的固定节日,双十一前后时段的电商爆单,给快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大快递企业快件量屡屡创新高,此时段的用工需求也成为快递企业完成爆单任务的关键。而此时也成为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学生整班成批实践的一个契机。学生可以真实地去感受物流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节奏、企业文化等。在此时段,由于企业超乎平常的工作节奏,并不能系统科学地去对学生进行培训及指导,学生不能深入了解企业及岗位职责,学习到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甚至,由于现实的工作压力,学生心理及身体的承受力有限,让学生对相关企业的工作节奏产生抵触,失去对行业企业的正确认知,导致后续实习及就业出现选择误区,也影响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效果。所以,这种浅层次、生硬的校企合作缺乏系统规划与设计,对学生的培养没有周期有序的计划安排。这仅是迈出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实现了形式上校企合作,还未达到深度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三)后续的培养不够

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衔接社会企业,检验前期所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这也是学校与企业的人才交接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离开学校,到企业顶岗实习,主要由企业的带教老师负责技术、岗位、环境等学习和指导,而学校则需要做好相应实习生跟踪管理等工作。此阶段学校的参与度会大大下降,而企业则按照自身生产经营节奏迅速将实习学生安排至工作岗位。在实习期内,虽然学校安排的实习老师会对相应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但是,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可控,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都会受限,专业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此时,学生更依赖和需要企业的交流和指导。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节奏和工作重心完全不同于学校,企业安排的实习带教老师不同于学校的专职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都会受各自岗位工作的时间、压力、难易等情况不能很好地实施,而对于学生的心理疏导更是无法也无暇更多的关注。尤其物流企业高运转、快节奏的行业特征,以及基层工作对体力和心力的消耗,让学生在心理上和身体上不能很好地适应,容易出现抵触、抱怨、消极怠工等情况,造成不良的实习氛围及效果。实习阶段,学校与相关实习企业的衔接过渡工作还不够细致、周到、全面,学校觉得学生实习了,更多的应该是企业接管,学校只是协助;而企业则直接将学生看作员工,按照企业岗位的标准要求学生。在此期间,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应用及过渡相对容易,但学生的心理及职业理念的进一步塑造跨度较大,学校及企业的投入及再教育都相对较弱,而这将影响学生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效率及质量。

二、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全程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不能只是点的合作,更需要线的合作,需要双方在学生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形成完整的链,这就需要企业全程参与到专业教育及建设过程中去。

(一)企业从“头”参与,共同打造专业

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需要从源头合作和融合,在专业开设之初,就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研讨、论证。这种研讨、论证不是一两次座谈会,一两份调查问卷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双方从各自的专业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及决策。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分析及自身软硬件情况选择意向性专业,再将选择的专业交由企业,由企业对相关专业目前的建设基础、发展方向、市场潜力等进行分析论证。企业对相关专业的了解是最真实、最透彻、最深刻的,他们深知专业所涉行业需要哪些专业知识、需要怎样的专业技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综合素养。要将设定给企业的选择题,转变为企业的自答题,不将企业限定在学校划定的框框之内,让学校真正知道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要教会学生哪些知识和技能。虽然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快节奏的生产与经营,但在高速高质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面对学校迫切了解应该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时,应主动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开设的工作中来。企业应深知现在的商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看似与企业经营无关的教育工作,实则是为企业的将来服务,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就是企业将来的生产主力军。企业明确地将行业发展所需告知学校,学校才能准确地将该专业知识体系、技能要点、职业素养等细化及构建出来。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及技能,并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相关可能涉及的拓展课程及技能。同时,对需要突破、提升的趋势性课程及技能提出需求,这将利于86山西青年学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及竞争力的提升。而企业文化的交流探讨,则给学校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提供了方向,利于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设计及制定,需要企业全程的参与,在一次次的交流研讨中不断完善,让专业的开设更具科学性及可行性,课程体系也更符合专业所需,同时,也为企业后续招到所需之人、可用之人、能用之人奠定基础。

(二)企业从“中”协同,共同培育学生

在专业开设后,往往有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应该是学校分内职责的误区。学生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学校专任教师对其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常常是学生获取知识及技能的唯一渠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容易与社会及企业脱节,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没有职业氛围的学习,学生很难有职业感及专业认同感。现在很多学校也在尝试校企联合招生等模式,在传统的第一次师生见面中,升级为师生企三方见面,企业参与专业建设从招生开始。企业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学生、了解教育市场;学校在多方的接触与沟通下,也能更清楚专业的发展方向,更加合理科学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而对于学生,可以尽早地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对企业对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及专业学习有更明确的目标。开学第一课,企业积极参与,将企业文化更好地展示,并将该专业的职业要求及职业远景告知学生,便于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增强学习该专业的信心,这比专任教师单纯进行专业教育效果更佳。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企业专家及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甚至开设专门的企业专业课程,从实战的角度为学生分析专业案例,讲解专业知识,让学生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学习实战技能知识。企业兼职教师能为学生带来最前沿、最真实的行业企业动态及文化,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情况,岗位要求、职业道德等,对职业角色提前认知,对职业心理进行提前建设,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更加完整,职业素养得到积累与提升。

(三)企业从“终”接力,共同提升素养

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校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入实习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将前期所学应用于实践的阶段,是自己迈向社会的过渡阶段。此时,由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不能一味的要求企业能全权接棒学校的教育工作,职业院校可与企业就后续的实习阶段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根据实习学生的规模、专业要求、企业现状要求、企业后续计划等情况,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开发设计实习模块,配备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形成相关企业版实习教材等。例如,物流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换代快,工作效率及质量要求高,物流专业学生虽然在学校学习相关设备的操作及技术应用,基本属于实训模拟,缺乏真实企业环境的训练及应用,到企业后,虽然有些设备与学校的实训设备完全一样,但面对真实复杂的工作环境、高效运转并真实考核的岗位要求,学生的技能与之还是有一段差距的。这时,就需要企业人员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心理上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完成相关工作任务,融入工作氛围中去。这种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是学校专任教师无法替代的,这种教学效果也是学校课堂所达不到的。[2]而物流企业基层岗位的实习,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各基层岗位上的抗压力、忍耐力、实干力、钻研力等职业品质和职业精神。在此阶段,学生需要克服角色转变、环境转变、要求转变等身体及心理上的困难。这时,企业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引导、疏导将会大大缩短学生适应企业的周期,并在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迅速提升,为物流企业带来更高效、更优化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企业可以联合学校专任教师将实习期间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分解、重构,将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精神等贯穿其中,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实习教学体系及相关指导手册或实习教材,并在后续的实习工作中推广应用,将人才培养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这也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筛选和储备,并对学生产生较强的职业吸引力。

三、结语

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解决专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在合作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将专业建设转化为企业经营生产的前置环节。按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人才,将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浸入学生心中,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让学生成长为符合企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具有真才实学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原冰.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2):183-185.

全程范文篇6

(一)严格制度监督,切实加大民主集中制落实力度。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我们建立并完善了《中共**区委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区委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有关规定》、《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向全委会、常委会、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等7项制度,重点对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党政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强化对领导干部决策行为的监督。一是要求各党政领导班子明确重大事项的内容,以及不同会议的决策权限;二是规定重大事项必须以会议表决形式由集体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讨论决定;三是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坚持做到不经过调查研究的不决策,不经过专家论证的不决策,不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不决策;四是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必须形成会议纪要,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接受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和上级的监督。实践表明,完善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规范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对于落实民主集中制,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独断专行,防止权利腐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推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干部监督这个手段的运用。几年来,我们通过查阅基层党委班子、行政班子会议记录和组织个别谈话等监督形式,切实达到了发现问题、督促落实、及时纠正、整体提高的功效。在对干部的考察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部分基层党政班子想事随心所欲,定事过于笼统,干事虎头蛇尾,研究问题不细致,制定决策不科学,推进落实不彻底,“决策拍脑门、问责拍大腿”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大事项的会议记录过于简单,甚至没有记载与会人员所发表的意见。部分中层领导班子“一把手”存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的权利失衡现象,过于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作风。有的中层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缺乏领导技能,班子成员之间缺乏良性沟通,在很多决策环节存在严重分歧。发现这些问题之后,区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先后找过4个中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谈话诫勉,并对改正问题的班子给予了及时肯定,对收效较小,不适宜现岗位的2名干部进行了果断调整。

(二)实行目标监督,综合考量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对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每年年初,我们都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考核目标,结合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制定出全区各部门及其班子成员的通用目标和业务目标,并将其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环节予以考量。一是将目标监督纳入评优范畴。为了鼓励扛标单位在全市横向评比中力争上游,我们规定凡在全市目标考核扛标的单位或部门,能够进入全市前两名的,就直接晋级区内目标评比的优秀单位。在目标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和部门,其工作人员的评优比例也相应提高;排为末位的,其工作人员的评优比例也就相应递减。二是将目标监督纳入诫勉程序。为了强化“一把手”的扛标意识,我们对区内年度目标评比中排末位的,第一年实行“一把手”诫勉谈话,第二年仍排末位的,实行引咎辞职或由组织进行调整。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的干部,并经组织考察认定不称职的,免去现任职务;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含20%),或不称职票较多并与基本称职票之和超过50%(含50%)的干部,经考核确实存在问题的,由干部所在部门的上级党委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问题,限期改正。**年,有3名科级干部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区委对他们进行了诫勉谈话;有1个单位连续两年排末位,区委对其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三是将目标监督纳入招商体系。为了响应市委“全党抓企业、全民搞招商”的战略决策,我们规定凡是没有完成招商任务的,坚决实行一律不提拔、一律不评优、一律不发年终奖励工资的“三个一律”政策。这些监督手段的正确实施,为畅通“不胜任”干部的出口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依据。

为了达到综合考量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业绩的目的,我们大胆创新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考核办法,自去年以来,我们一改过去只由主管区级领导对其分管战线进行评价打分的办法,而是由全体区级领导对各部门工作业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有效避免了人情分、保护分和条块割裂的现象,使考核评价体系及结论更加科学、准确、全面。

(三)落实责任监督,全面提高正职领导的执政能力。干部监督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对干部的监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重点在于正职领导干部。为此,我们对管理范围内领导班子正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民主作风、选人用人、廉洁自律、抓班子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在这一监督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围绕高标准落实述职述廉报告制度,逐步强化正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政水平。一是指导撰写述职述廉报告,确保述职述廉内容的真实性。通过规范述职述廉报告的内容,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全面述职述廉,内容包括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个别访谈,多层次、多渠道地听取下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意见,融入报告内容。通过强化述职述廉报告材料的审核,注意把握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区分个人的工作成绩和分管部门的工作成绩,个人所起的作用与班子集体和其他成员所起的作用。对报告材料不实事求是,夸大个人成绩,回避群众意见,隐瞒有关情况的,责令修改、补充或重写。二是组织民主测评,扩大述职述廉工作的公开性。在正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时,首先要在本单位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如实反馈民主测评结果;其次,在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正职领导干部要对领导班子及其本人进行述职述廉;同时,被测评的正职领导干部还要征求部分基层服务对象的意见。最后,区委将三个层次的测评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正职领导干部的量化评价分值。三是抓好成果运用,增强述职述廉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我们坚持将述职述廉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要求各单位针对民主测评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研究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对于各单位上报的民主生活会方案,区委组织部门都进行认真审核,主题不突出的要求重新确定或者直接指定,从而增强了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将述职述廉与选人用人结合起来。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经考察后及时提拔重用,或列入后备干部队伍。最近两年我区提拔的12名区直各党政领导班子正职,都是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中群众公认度较高的,而且,这些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都表现出很高的业务素质和执政水平。

为了把责任监督全程落实到位,我们还对即将调任、离任的正职领导进行离任审计,对正职干部在任期间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职务责任、队伍建设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并向常委会提交综合审计报告,作为判定该正职干部在任期间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和干部调配的附属条件。

(四)坚持日常监督,构筑干部监督管理的整体框架。我们在总结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要求,科学提出并实施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联席制度。为了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努力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合力,我们坚持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合作。组织部与纪检部门加强沟通协商,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由纪监、组织、人事、审计、司法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沟通情况,综合分析全区干部政治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在干部提拔调整前,组织部都事前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向组织部门通报党员干部立案调查及查处结果,对有信访反映问题暂未查实的,一律不提交干部任免会议研究。同时,我们积极支持人大做好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和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年以来,区人大对检法两长和5名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述职评议。二是“明确三个重点”。明确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区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时段定位于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休假期间,重点监督内容是政治言行、生活作风、家庭生活、社会交往、邻里关系、个人生活、廉洁自律等七个方面。三是强化党内监督。**年至今,我区组织部门共接到群众举报信件、电话40余件,其中,涉及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15件,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7件。对此,区委责成组织部门对9件线索清晰的举报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对2件经查实的举报及时进行了纠正,涉及的1名拟提拔干部也暂缓提拔。另有7件查而不实的举报,我们也都做出公开解释。区纪检(监察)部门自**年以来,共接到关于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举报15件,选人用人方面的举报5件,并对2件线索清晰的举报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处理。通过实施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意识,使每位领导干部明白自己在上班时间要接受监督,其他任何时间也要接受监督,要时时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给领导干部打了招呼、敲了警钟,使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得到普遍提高。

全程范文篇7

(一)严格制度监督,切实加大民主集中制落实力度。按照两个《条例》的规定,我们建立并完善了《中共**区委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区委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有关规定》、《全委会、常委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向全委会、常委会、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等7项制度,重点对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党政领导班子重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强化对领导干部决策行为的监督。一是要求各党政领导班子明确重大事项的内容,以及不同会议的决策权限;二是规定重大事项必须以会议表决形式由集体决定,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讨论决定;三是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坚持做到不经过调查研究的不决策,不经过专家论证的不决策,不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不决策;四是规定重大事项决策必须形成会议纪要,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以接受领导班子成员、干部群众和上级的监督。实践表明,完善重大事项议事规则,规范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对于落实民主集中制,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独断专行,防止权利腐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推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干部监督这个手段的运用。几年来,我们通过查阅基层党委班子、行政班子会议记录和组织个别谈话等监督形式,切实达到了发现问题、督促落实、及时纠正、整体提高的功效。在对干部的考察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部分基层党政班子想事随心所欲,定事过于笼统,干事虎头蛇尾,研究问题不细致,制定决策不科学,推进落实不彻底,“决策拍脑门、问责拍大腿”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大事项的会议记录过于简单,甚至没有记载与会人员所发表的意见。部分中层领导班子“一把手”存在“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的权利失衡现象,过于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作风。有的中层领导班子党政“一把手”缺乏领导技能,班子成员之间缺乏良性沟通,在很多决策环节存在严重分歧。发现这些问题之后,区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先后找过4个中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谈话诫勉,并对改正问题的班子给予了及时肯定,对收效较小,不适宜现岗位的2名干部进行了果断调整。

(二)实行目标监督,综合考量领导班子的工作业绩。对各级领导班子及其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每年年初,我们都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考核目标,结合各部门的实际工作,制定出全区各部门及其班子成员的通用目标和业务目标,并将其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环节予以考量。一是将目标监督纳入评优范畴。为了鼓励扛标单位在全市横向评比中力争上游,我们规定凡在全市目标考核扛标的单位或部门,能够进入全市前两名的,就直接晋级区内目标评比的优秀单位。在目标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的单位和部门,其工作人员的评优比例也相应提高;排为末位的,其工作人员的评优比例也就相应递减。二是将目标监督纳入诫勉程序。为了强化“一把手”的扛标意识,我们对区内年度目标评比中排末位的,第一年实行“一把手”诫勉谈话,第二年仍排末位的,实行引咎辞职或由组织进行调整。为了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的干部,并经组织考察认定不称职的,免去现任职务;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含20%),或不称职票较多并与基本称职票之和超过50%(含50%)的干部,经考核确实存在问题的,由干部所在部门的上级党委进行诫勉谈话,提出问题,限期改正。**年,有3名科级干部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达到20%以上,区委对他们进行了诫勉谈话;有1个单位连续两年排末位,区委对其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三是将目标监督纳入招商体系。为了响应市委“全党抓企业、全民搞招商”的战略决策,我们规定凡是没有完成招商任务的,坚决实行一律不提拔、一律不评优、一律不发年终奖励工资的“三个一律”政策。这些监督手段的正确实施,为畅通“不胜任”干部的出口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依据。

为了达到综合考量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业绩的目的,我们大胆创新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考核办法,自去年以来,我们一改过去只由主管区级领导对其分管战线进行评价打分的办法,而是由全体区级领导对各部门工作业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有效避免了人情分、保护分和条块割裂的现象,使考核评价体系及结论更加科学、准确、全面。

(三)落实责任监督,全面提高正职领导的执政能力。干部监督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对干部的监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重点在于正职领导干部。为此,我们对管理范围内领导班子正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论学习、民主作风、选人用人、廉洁自律、抓班子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监督。在这一监督过程中,我们重点是围绕高标准落实述职述廉报告制度,逐步强化正职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执政水平。一是指导撰写述职述廉报告,确保述职述廉内容的真实性。通过规范述职述廉报告的内容,要求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全面述职述廉,内容包括思想、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以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个别访谈,多层次、多渠道地听取下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意见,融入报告内容。通过强化述职述廉报告材料的审核,注意把握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工作成效,区分个人的工作成绩和分管部门的工作成绩,个人所起的作用与班子集体和其他成员所起的作用。对报告材料不实事求是,夸大个人成绩,回避群众意见,隐瞒有关情况的,责令修改、补充或重写。二是组织民主测评,扩大述职述廉工作的公开性。在正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时,首先要在本单位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述职述廉,如实反馈民主测评结果;其次,在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正职领导干部要对领导班子及其本人进行述职述廉;同时,被测评的正职领导干部还要征求部分基层服务对象的意见。最后,区委将三个层次的测评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正职领导干部的量化评价分值。三是抓好成果运用,增强述职述廉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我们坚持将述职述廉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要求各单位针对民主测评反映出的突出问题,研究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对于各单位上报的民主生活会方案,区委组织部门都进行认真审核,主题不突出的要求重新确定或者直接指定,从而增强了民主生活会的针对性。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将述职述廉与选人用人结合起来。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反映好的,经考察后及时提拔重用,或列入后备干部队伍。最近两年我区提拔的12名区直各党政领导班子正职,都是在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中群众公认度较高的,而且,这些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都表现出很高的业务素质和执政水平。

为了把责任监督全程落实到位,我们还对即将调任、离任的正职领导进行离任审计,对正职干部在任期间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职务责任、队伍建设责任进行全面审计,并向常委会提交综合审计报告,作为判定该正职干部在任期间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和干部调配的附属条件。

(四)坚持日常监督,构筑干部监督管理的整体框架。我们在总结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要求,科学提出并实施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联席制度。为了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努力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合力,我们坚持以联席会议为载体,加强与执纪执法机关的合作。组织部与纪检部门加强沟通协商,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由纪监、组织、人事、审计、司法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沟通情况,综合分析全区干部政治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在干部提拔调整前,组织部都事前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向组织部门通报党员干部立案调查及查处结果,对有信访反映问题暂未查实的,一律不提交干部任免会议研究。同时,我们积极支持人大做好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和对政府组成人员的述职评议工作。**年以来,区人大对检法两长和5名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述职评议。二是“明确三个重点”。明确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区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时段定位于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节、休假期间,重点监督内容是政治言行、生活作风、家庭生活、社会交往、邻里关系、个人生活、廉洁自律等七个方面。三是强化党内监督。**年至今,我区组织部门共接到群众举报信件、电话40余件,其中,涉及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15件,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7件。对此,区委责成组织部门对9件线索清晰的举报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对2件经查实的举报及时进行了纠正,涉及的1名拟提拔干部也暂缓提拔。另有7件查而不实的举报,我们也都做出公开解释。区纪检(监察)部门自**年以来,共接到关于干部工作作风问题的举报15件,选人用人方面的举报5件,并对2件线索清晰的举报进行了调查核实和处理。通过实施领导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意识,使每位领导干部明白自己在上班时间要接受监督,其他任何时间也要接受监督,要时时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从而给领导干部打了招呼、敲了警钟,使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得到普遍提高。

全程范文篇8

1课题全程管理内容与管理层次

课题的全程管理包括项目建议、课题申报与立项、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结题后的跟踪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一系列管理活动。课题数量多时,可分项目进行管理,也可分阶段管理,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课题管理分为2个层次:基础性管理和创造性管理。基础性管理是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事务性。创造性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强调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并将管理创新融入科研创新之中。前者是如何完成工作,后者是如何做好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效果也不同,如果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然使科研管理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扎实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上,将创造性管理活动融入每个工作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做好课题全程管理工作。

2项目建议

近年来,中药科研领域的专家针对国家颁布的各类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项目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体现了中药研究的发展动态、趋势和前沿。由于项目建议与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①提高自身中医药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把握国家需求,了解学科前沿,掌握科研动态;

②密切关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计划信息,敏锐把握资助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撰写项目建议,若该建议被列入招标计划,将为课题立项奠定良好基础;

③如果项目建议被采用而申报的课题却未被立项,需分析原因并与项目组织部门沟通,确保以后建议成功;

④积极推荐专家参与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和招标指南的制定工作,既能扩大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也利于本单位人员深入理解科研政策导向,从而把握好选题方向。

3课题申报与立项

承担更多的部级重点课题、高水平课题是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实现的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申报、评审与管理已非常普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密切地关注网络招标信息。在获取招标信息后,科研管理部门就要进行申报动员、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课题立项、立项奖励等一系列工作,工作本身有较强的规律性和时效性。

3.1项目与指南的理解

①全面了解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特点,指导科研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研究方向的计划项目进行申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调在完成国家目标基础上的科技创新。

②掌握招标计划的立项背景,正确、深刻地理解招标指南的资助范围与重点,结合中药课题管理经验,在选题方面给申报者以必要的提示与指导。

3.2申请书质量控制

①确保申请书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特别对单位与人员信息严格把关。

②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目标、方案、技术路线等核心内容进行评议,帮助申请者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关注申请者对专家建议的采纳情况,分析课题立项与之的关联,以判断专家的科研指导能力。

③保证经费预算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并从文字角度审核申请书内容,如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流畅等。

3.3申报课题的遴选

①对于限项申报项目,在整体考虑研究机构学科分布、学科发展及科研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优秀课题申报,择优程序的设计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对于不限项申报项目,如果不考虑中标率等因素,可以全部上报,有些选题即使被内部评审专家否定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某些科研创新点在更宽泛的专家群体中也许是被肯定的,且申请者在完善申请书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3.4任务书质量控制

①及时掌握各部门最新的科技管理办法,如科技部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文件是课题任务书管理和其后各环节管理的重要依据。

②对任务书内容进行把关,如经费与任务对等,若结余经费过多将对财务结算产生影响;考核指标与研究内容相关,避免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预算编制合理,以保证在执行每个栏目的预算时不出现过大偏差等。

③与外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应签订正式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4课题过程管理

课题获准立项是课题管理的良好开端,而课题研究最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科研机构“重申报,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家更关注如何争取到课题,而忽视如何完成好课题,甚至出现降低研究目标的情况。课题研究质量高,才有可能获得延续资助,科研工作才会有发展后劲。

4.1课题研究质量控制

课题研究质量的控制需要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决策层及专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研管理人员是多向沟通的中心环节。

①随时关注,主动与研究者沟通和互动,随时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关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鼓励课题组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扶持和培育。

②定期检查,每年组织专家组对在研课题进行评议,与专家共同分析阻碍课题进展的瓶颈所在,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确实无法继续的课题及时终止研究。

③随机抽查,如原始记录是否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实验操作与实验室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④及时反馈,将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决策部门反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将解决方案反馈课题组。⑤奖惩分明,对研究质量高的课题予以奖励,对伪造数据、弄虚作假者予以惩罚。

4.2课题经费管理

经费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涉及财务、科研、课题负责人三方职责与权限的协调,也易成为薄弱工作环节,有些科研机构为加强管理会设专职岗位。

①全面了解各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掌握各办法的不同之处;

②及时采集财务信息为科研管理服务,如课题经费计划数与实际到位数是否一致、经费使用合理性等;

③为财务管理提供科研管理信息,确保经费核算的正确性;

④对某些科目超过预算的课题,提醒课题组及时调整经费支出,必要时向项目组织部门提交预算调整方案。

4.3合作协议管理

课题合作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本单位参与外单位课题,经费拨入;一是外单位参与本单位课题,经费拨出。两种情况均需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并进行规范管理。

①依据《合同法》规定,结合中药科研工作特点,设计统一格式的合作协议文本;

②制定合理的协议审批程序,实行逐级审核制度;

③严格审核协议内容并提出修改建议,如经费约定是否合理、协议经费占课题经费比例、责权利是否统一、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

5结题管理

5.1研究工作总结

①在规定的结题时间之前,督促课题组进行全面的研究工作总结,要求研究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课题整体研究情况。

②将研究报告与任务书考核指标进行对照,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

③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需分析原因并在结题报告中如实说明,必要时可申请延期结题。

5.2课题经费结算

结题工作包括研究工作总结和经费结算二部分内容,经费不结算就不能认定结题工作完成,但目前结题不结帐的情况十分普遍,有些课题甚至挂账十几年,这是课题组与科研机构利益搏弈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严格执行计划项目的财务管理规定为前提。

①要求课题组在提交结题报告前必须进行财务结算,否则不予办理结题手续;

②要求财务部门出具真实的结算报告,必要时双方共同核实账目;

③结算后取消账户,经批准留归课题组的结余经费另立账户管理;

④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5.3结余经费管理

根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6号)文件精神,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归项目组成员所有、长期挂帐,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这项规定对今后课题经费的预算和执行预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科研机构以往累积的大量长期挂帐课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①结余经费按一定比例划归课题组使用,另立财务帐号管理,用于、申报成果等方面的支出;

②按剩余比例划入研究机构公用经费,用于科研再投入,如设立科研探索基金、科研奖励基金等,以培养科研后续发展能力。

6结题后的跟踪管理

6.1继续申请资助

有些课题可以进行深入探索或扩大领域研究,应鼓励其继续申请各类项目以获得后续经费支持,这类课题往往因积累了深厚的工作基础而较易获得资助。

6.2成果鉴定与申报科技奖励

①在结题课题中甄别比较成熟的课题,帮助课题组在结题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提炼以形成成果报告,并督促其进行成果鉴定。

②根据各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帮助课题组选择适合的奖项进行申报。

③有些课题获得过多次资助,研究工作很深入,可整合为一个比较大的成果进行申报。

6.3成果推广

具有应用性的中药科研成果应及时转化推广,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科研课题的肯定。

①明确成果推广的时机,如中药新药研发课题在研究初期就应寻找合作企业,以保障研发资金充足并利于后期推广;新方法、新模型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应及时。

②在中药科研成果的形成与推广过程中,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方面,特别关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自身权益的保护,如机构名称在产品宣传中的正当使用等。

③对可公开宣传的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制成项目简介以促进成果推广。

7科技档案管理

7.1归档管理

课题归档工作需要课题管理、档案管理、课题组三方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

①课题管理人员要确保每个课题的全程管理资料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全面收集申请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结题报告及其它管理文件,如合作研究协议、任务调整报告等。

②档案管理人员指导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后者将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合并整理归档,并应重视结题后相关资料归档。

③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归档工作制约机制,只有将档案管理与结题、经费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7.2档案利用

①明确利用目的,为课题研究、管理决策或成果推广等提供不同层面的服务,如课题研究多利用原始技术资料,而管理决策需要提纲挈领的摘要内容。

②对束之高阁的成果加以发掘,探讨其深化研究、推广的价值。

③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规范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全程范文篇9

近几年来,我们着眼事前防范,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把监督贯穿于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有力地推动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

完善推荐制度,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一是明确推荐要求。我们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工作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确定干部考察人选,必须经过民主推荐,不准用民主测评代替民主推荐;不准私自设置附加条件、个人引导推荐和随意缩小或改变推荐范围;考察人选必须在推荐票较高的人选中产生,得票较低的不准列为考察对象;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人选必须写出署名书面推荐材料,客观公正介绍被推荐人的情况,并进行民主推荐,不准推荐本人的配偶、子女、直系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准指名确定考察对象。二是加强推荐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委托下级党委(党组)组织推荐的,上级组织部门对民主推荐方案和领导讲话进行认真审核和把关。三是认真审查推荐结果。达不到规定资格和条件的,得票数不在前列又无充足理由的,未经集体研究确定的,均不列为考察人选。

加强考察监督,防止考察失真失实。一是严明考察纪律。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任前考察工作暂行办法》。二是强化干部监督机构的把关职能。考察结束后,提交部务会研究前,干部考察机构要征求干部监督机构的意见;干部监督机构依据考察办法对考察程序、建议任用人选的情况等予以审核,并提出明确意见。三是切实发挥干部监督信息在考察中的作用。设立了电子举报信箱,不断畅通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

规范决策行为,强化决定任用环节的监督。一是规范决策程序,加强对用人决策行为的监督。二是加大对干部任前公示期间举报的查核力度。三是加强对干部试用期间表现情况的监督。我们制定了《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实行试用期制的办法》,建立了组织部门与试用期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共同监督管理试用期干部的责任制,明确了监督管理的内容和责任。

全程范文篇10

现在召开中共*县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回顾总结我县2005年反腐倡廉工作,安排部署20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县委对召开这次纪委全会高度重视,专门听取了纪委的汇报,并对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县五大班子领导,县纪委全体委员,各乡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县直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全县重点企业负责人,县纪检监察机关全体人员,共约*余人。现在,会议开始。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作工作报告;

………………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县委副书记宣读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关于对*问题的通报》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表彰2005年度*先进单位的决定》;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

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县委副书记***宣读县委、县政府《关于表彰2005年度全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的决定》和县纪委监察局《关于表彰2005年度全县纪检监察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

所有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会后到县纪委办公室领取获奖证书。

最后,请县委书记***作重要讲话。

………………

(结束语)同志们,本次会议到此结束。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强调几点:

第一,认真领会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

反腐倡廉是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事。今年的反腐败工作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开展的,是在构建惩防体系的新要求下开展的,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就要和上述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树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狠抓任务落实,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书记对我县今年的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总的方向和总的要求,***书记做了具体部署。今年的反腐败工作有三个重点,一是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二是深化“效能革命”,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三是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持对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今天会议之后,各乡镇、各单位要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和全体人员会议,认真学习*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同志的工作报告,根据会议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尽快制定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具体措施,对反腐败工作要有目标、有分解、有检查、有考核,保证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落实“一岗双责”,努力提高反腐倡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