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1:15:36

清朝文化

清朝文化范文篇1

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清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和发展,并在世界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教育学生不仅要感到自豪,更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黄遵宪的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讲授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清朝封建末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是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反封建和谴责外国侵略罪行的进步小说、爱国新诗和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清代文学艺术不仅在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还有创新,并在世界文艺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在整个清朝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清朝是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画家辈出,并有所发展创新。如清初朱耷、石涛的画。朱耷的画以其独特的水墨画体貌,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石涛的画意境苍莽新奇,画法有独特性。对当时扬州画派及后世国画都有影响。清中期的“扬州八怪”,追求个性、立意新奇。清末任伯年、吴昌硕二人的画对近代画风都有影响。

清朝的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量多质高。其中最杰出的有三部名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为神鬼狐妖的故事,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暴露出封建社会官史残酷政治黑暗的现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传奇小说。书中对那些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进士及大小官吏等进行讽刺,暴露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末世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红楼梦》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此为基本线索,再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种种丑恶行为:骄奢淫逸、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狼狈为奸而又互相倾轧,鞭挞了罪恶的封建礼教。

难点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分崩离析,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划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突破方案

在讲清代小说时,可以先了解学生是不看过这些小说或看过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根据学生认识的实际情况,教师或详或略地加以讲解。在讲清代的绘画时,可以选择相关画家的一些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了解清代绘画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清朝的小说和绘画。

教学难点:《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前两节讲过的有关清朝文化成就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文化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和思想方面的成就,都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朝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发展的情况,清朝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文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小说。

清朝的小说

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教师首先简介作者生平,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幅插图,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看过《聊斋志异》或据此改编的影视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本书的特点是以神鬼狐妖的故事为主要题材,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揭露统治者种种丑恶面目,讽刺科举制度,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教师可以《画皮》为例进行分析)。

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教师首先给学生讲周进落榜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析,教师归纳补充)。作者在小说中对“儒林”中那些利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及大小官吏进行讽刺,揭露了入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毒害。

作者是怎样进行揭露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用辛辣诙谐的语言,通过人物的行动,通过讽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的。

(教师简介吴敬梓的生平,并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3、《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教师简介《红楼梦》及前80回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此目既是本节的难点,由于学生《红楼梦》比较熟悉,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谈话法,师生共议。)

(关于思想性,师生共议后教师归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封建礼教的一种叛逆,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的描写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历史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因此《红杰梦》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小说。

《红楼梦》不仅思想性很强,而且艺术很高,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师生共议其艺术性,然后教师归纳。)《红楼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人物及情节的描写自然、逼真。小说中出现的数百人及其之间复杂的关系,不同年龄、性格、阶级、阶层的人都刻划得栩栩如生,语言优美生动,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是深远的。被译成多种文字。

二、清朝的诗歌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简史,及著名诗人,然后指出)唐宋时期的诗歌达到了极盛,清朝诗歌是不如唐宋,但也向前发展了,而且还有创新。(教师简介“诗界革命”口号,介绍主要代表人物,重点讲黄遵宪诗歌的特点)。

三、京剧的形成

(本目主要由学生阅读,然后教师简介介绍有关京剧的基本常识。结合书上插图,讲解相关内容。)

四、清代的绘画

(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部分绘画作品,然后再介绍清朝绘画发展的情况。按照“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分别介绍,最后教师指出)清朝是国画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国画有了发展和创新,画家辈出,并且出现了追求个性的新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探究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对清代三部小说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进行探究。

1、《聊斋志异》组:学生可以看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也可阅读、观看相关书籍和影视剧,要求参加本组的学生每人讲一个故事,说明蒲松龄是怎样通过写鬼写狐来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

2、《儒林外史》组:建议本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将"周进落考"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编成小话剧,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来体会作者笔下的儒生们的思想品格,精神面貌,从而使学生理解小说,对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认识这部小说,对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认识这部小说的是以讽刺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

清朝文化范文篇2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清朝天文学家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及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的内容和价值。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的成就。徐寿和华蘅芳的译书活动及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近代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及其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制造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通过对清朝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突出事迹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和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需要有一批为她献身的志士仁人。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清朝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时期,但是在文化方面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刻苦钻研前人的成果,勇于创新,为国争光,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在清朝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锡阐、吴其浚在天文、生物领域所作的贡献,表明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科技领域的水平。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成就,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华民族具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分析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冯如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飞机设计师,他研制的飞机,在1910年试飞成功,其飞行高度,飞行距离和速度均创当时的世界纪录。在中国乃至世界飞机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国人争了光。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清朝末年,我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难点分析

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是他发明了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天文知识的局限,对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詹天佑的图像,然后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强调他生活在近代,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学生时代少年留美,勤奋学习,立志报国,回国后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曾完成英、德、日无力完成的滦河大桥,后来又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京张铁路。在讲京张铁路时,要详细讲解当时工程的难度,遇到的困难,詹天佑是怎样一一克服的,使学生理解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京张铁路的重要意义。

难点突破方案

“王锡阐和《晓庵新法》”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首先介绍天文学家王锡阐的生平事迹,然后演示“凌日现象”的多媒体软件。通过演示,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凌日”等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王锡阐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中西天文历法,有所发明创造的精神。

小字部分主要讲的是关于“食分”问题,西方天文学家的错误观点,以及王锡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阐述,可指导学生阅读以帮助理解正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

教学难点: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的主权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正处在这样一种转变的动荡时期。尽管时局动荡,仍有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勇于探索求实,革新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节课,我们先学习清朝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提问: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到了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教师首先介绍王锡阐的生平事迹,在讲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发明和创造时,因为涉及一些天文学的名词概念,学生不太好理解。教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凌日”边讲解概念。

然后讲解王锡阐如何不迷信洋人的观点,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西方天文学理论在“食分”问题上的错误。

最后让学生在书上划出本目重点要掌握的知识。

二、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清朝除了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发明外,清朝中期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浚,他编写了一部《植物名实图考》。(引导学生看书中文字及插图,然后提出问题)

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部书是怎样编成的?

我们应该学习吴期浚的什么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归纳)这部书记载的植物种类多,插图十分精确,吴其浚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又不迷信古人,对每一种植物都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纠正前人记述植物的错误,这种求实和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刚才我们讲了天文学和植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体现出了新的特点,有什么新特点呢?(请同学们看书一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这时期西方科学技术不断介绍到中国来,李善就是清朝杰出的数字家、翻译家。写了许多数学书籍,其中《方圆阐幽》,李善兰根据自己的独到见解,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李善兰的成就说明中国人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聪明才智。他还同外国人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

除李善兰外以译书名的还有徐寿和华蘅芳。(教师简介徐寿、华蘅芳的成就,并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要点。)徐寿和华蘅芳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木壳船《黄鹄号》,这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如此,中国人自己还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教师首先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然后讲述京张铁路工程的艰巨)京张铁路修建时资金少,机器短缺,技术力量也薄弱,特别是八达岭、居庸关一带山势陡峭,工程十分艰巨,不仅在当时国内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帝国主义根本不想念中国人能修这条铁路。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率领铁路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一条“人”字形轨道,降低了坡度,仅用了四年时间保证了全线通车。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凭借着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聪明才智完全具有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五、飞机设计师冯如

在中国近代还有一位热爱祖国,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设计制造出飞机的年青人冯如。(教师讲述冯如的生平事迹),他在1910年制成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在国际飞行协会举行的比赛上,他驾驶自制的飞机荣获第一名。冯如拒绝了美国人的高薪聘请,回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让学生看插图《冯如和他制造的飞机》)。

清朝文化范文篇3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魏源的进步思想、《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严复其人、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内容和影响、清末教育制度变革的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清末爱国思想出现的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候,严复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并译著《天演论》,宣传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引导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在封建末世,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魏源、严复等人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向西方学习,这种励志图强,勇于探索、革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是“清朝的文化”中关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封建末世中国文化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变化很有帮助。清朝末年,社会腐朽、落后,国家主权不断沦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爱国的思想家们不甘落后,勇于革新进取,使得在封建末世社会黑暗之时,在我国思想文化界呈现出一些鲜活进步的现象。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是其中的积极倡导者,他编写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启导着中国知识界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新动向。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严复正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著名思想家,他所宣传的社会进步理论,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去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寻找救国之路。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严复译著《天演论》及其作用。本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天演论》是什么样的著作并不了解,严复翻译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什么?在当时为何能产生巨大影响?这都需要把严复的思想同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考虑,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魏源和《海国图志》:这是本课重点之一。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魏源等人开明思想出现的原因。然后,教师简介魏源的生平,引导学生看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主要围绕魏源思想产生的背景、《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要让学生领会魏源思想的爱国性。

难点突破方案

严复和《天演论》: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引导回忆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的情况,指出严复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结合小字,对严复的生平作一简单介绍。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严复的思想形成的背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严复力主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关于《天演论》及其进化论的观点,教师可以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小字部分,着重指出严复翻译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宣传“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为19世纪末期的维新变法运动摇旗呐喊。最后,点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上节课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末年,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就,但中国依然落后挨打,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于是一些爱国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寻找救国之路。由此导入新课。

《四库全书》:引导学生掌握该书的性质、分类以及对中国文化典籍的保存即可。书中插图和小字部分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

难点:严复译著《天演论》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清朝末年,我国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不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一些进步思想家们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从而引出新课。

二、《四库全书》:

性质:这是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大丛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分类和意义: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共收录各类书籍3000多种,近8万卷,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删改、销毁了大量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也是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

三、魏源和《海国图志》

1.简介魏源的生平。

2.《海国图志》: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后,教师指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一部专著,也是介绍和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著作。这部书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魏源思想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魏源的思想有什么进步性?产生了什么影响?

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表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启迪人们通过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四、严复和《天演论》

1.简介严复:引导学生回忆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就在天津主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的史实。结合本目小字第一段,指出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地介绍。

2.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提问:严复生活的时代和魏源生活的时代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严复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是与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变法思想高涨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他的思想比魏源更全面、更深入,是“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化的结果。

3.《天演论》及其影响:为了介绍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严复一生翻译了大量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以《天演论》的影响最大。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小字第二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看书讨论《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真实目的在于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合理性,通过变法使社会由落后变为先进是自然之理,抨击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错误观点。很显然,严复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对封建保守思想进行了有利的抨击,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师指导,以学生自学为主)

1.背景:传统科举制度的弊端在于脱离社会实际,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的影响,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时代的要求。

2.新教育制度建立:1903年,张之洞等奏准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制度。1905年,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小结: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的落后,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抵御外侮、变革社会,实现国家的富强这种进步的思想引导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找救国的道路。这种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爱国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设计

清朝的文化——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一、《四库全书》——世界最大的丛书

二、进步思想家——“与时俱进”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严复的思想:效仿西方,变法救国

(2)《天演论》及其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三、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旧教育制度的弊端

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和废除科举制

探究活动

清朝文化范文篇4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清朝天文学家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及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的内容和价值。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的成就。徐寿和华蘅芳的译书活动及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近代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及其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制造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通过对清朝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突出事迹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和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需要有一批为她献身的志士仁人。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清朝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时期,但是在文化方面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刻苦钻研前人的成果,勇于创新,为国争光,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在清朝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锡阐、吴其浚在天文、生物领域所作的贡献,表明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科技领域的水平。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成就,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华民族具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分析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冯如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飞机设计师,他研制的飞机,在1910年试飞成功,其飞行高度,飞行距离和速度均创当时的世界纪录。在中国乃至世界飞机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国人争了光。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清朝末年,我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难点分析

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是他发明了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天文知识的局限,对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詹天佑的图像,然后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强调他生活在近代,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学生时代少年留美,勤奋学习,立志报国,回国后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曾完成英、德、日无力完成的滦河大桥,后来又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京张铁路。在讲京张铁路时,要详细讲解当时工程的难度,遇到的困难,詹天佑是怎样一一克服的,使学生理解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京张铁路的重要意义。

难点突破方案

“王锡阐和《晓庵新法》”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首先介绍天文学家王锡阐的生平事迹,然后演示“凌日现象”的多媒体软件。通过演示,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凌日”等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王锡阐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中西天文历法,有所发明创造的精神。

小字部分主要讲的是关于“食分”问题,西方天文学家的错误观点,以及王锡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阐述,可指导学生阅读以帮助理解正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

教学难点: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的主权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正处在这样一种转变的动荡时期。尽管时局动荡,仍有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勇于探索求实,革新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节课,我们先学习清朝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提问: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到了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教师首先介绍王锡阐的生平事迹,在讲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发明和创造时,因为涉及一些天文学的名词概念,学生不太好理解。教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凌日”边讲解概念。

然后讲解王锡阐如何不迷信洋人的观点,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西方天文学理论在“食分”问题上的错误。

最后让学生在书上划出本目重点要掌握的知识。

二、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清朝除了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发明外,清朝中期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浚,他编写了一部《植物名实图考》。(引导学生看书中文字及插图,然后提出问题)

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部书是怎样编成的?

我们应该学习吴期浚的什么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归纳)这部书记载的植物种类多,插图十分精确,吴其浚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又不迷信古人,对每一种植物都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纠正前人记述植物的错误,这种求实和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刚才我们讲了天文学和植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体现出了新的特点,有什么新特点呢?(请同学们看书一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这时期西方科学技术不断介绍到中国来,李善就是清朝杰出的数字家、翻译家。写了许多数学书籍,其中《方圆阐幽》,李善兰根据自己的独到见解,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李善兰的成就说明中国人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聪明才智。他还同外国人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

除李善兰外以译书名的还有徐寿和华蘅芳。(教师简介徐寿、华蘅芳的成就,并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要点。)徐寿和华蘅芳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木壳船《黄鹄号》,这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如此,中国人自己还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教师首先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然后讲述京张铁路工程的艰巨)京张铁路修建时资金少,机器短缺,技术力量也薄弱,特别是八达岭、居庸关一带山势陡峭,工程十分艰巨,不仅在当时国内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帝国主义根本不想念中国人能修这条铁路。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率领铁路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一条“人”字形轨道,降低了坡度,仅用了四年时间保证了全线通车。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凭借着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聪明才智完全具有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清朝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避暑山庄;清朝时期;历史文化价值

避暑山庄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保存至今的清朝时期避暑山庄包括承德避暑山庄等,这些避暑山庄除了在清朝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外,也是当今我国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清朝时期修建而成的避暑山庄往往耗时较长,就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其始建于1703年,历经三代皇帝方建成。自康熙起,历代皇帝都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也将其用于与多民族领导人的交往合作,故而使得避暑山庄在体现避暑、休闲价值的基础之上,还成为了我国自清朝时期以来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见证。

一、清朝避暑山庄的历史发展

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间,该建筑物的表面价值是为清朝皇帝提供休闲、避暑的场所,也可兼作处理政事的场所。然而,从当时历史发展的情况上来看,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还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与背景。承德避暑山庄修建时的康熙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吴三桂等藩王的叛乱,外有蒙古国边境的动态。康熙机皇帝为了安抚少数民族的民众,稳固国家整体政权,于是下令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开始修建,共历经康熙、乾隆两个阶段,至乾隆十九年修建完毕。自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以来,清朝皇帝每年都会在山庄内接见少数民族的首领以及外国出使使节,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的畅通与有效。据史册记载,清朝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承德避暑山庄内处理与进行。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都城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戈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换言之,承德避暑山庄已成为了清朝时期多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

二、多民族地区融合

有相关研究中指出:清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乃至长久的统治不单单与历任君主英明的管理有关,更与本朝与各民族间关系处理的得当这一因素密切相关。清朝皇帝大多非常注意去争取与团结其他各个少数民族的领头任务,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而在其中,避暑山庄可以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以后,康熙皇帝开始将其作为第二政治中心,成为了接见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外国使节的重要场所。自康熙至乾隆皇帝,他们在位期间先后于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高山族、藏族以及哈萨克族的首领与使节,为各个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乾隆年间,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接见外宾场所的这一职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体现。以乾隆二十四年间为例,乾隆皇帝下令让准格尔蒙古的一支部队迁入承德避暑山庄内居住,将该部队安顿在热河行宫中,实质上使他们成为了清朝的部族,一方面彰显了清朝时期我泱泱大国对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友好,另一方面对促进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多民族融合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除此以外,避暑山庄还成为了清朝皇帝接见重要宗教人物的场所。其中,康熙皇帝就在承德避暑山庄中接见并封赏了喇嘛教的三大活佛。可以说,承德避暑山庄所扮演的角色是接见重要宗教任务,故而有效地帮助了清朝时期统治者对边境事务、政务的处理,且通过积极地沟通与交流,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所起到的作用于意义。乾隆皇帝为了加强对蒙古喀尔喀部落的控制与管理,在哲布圆寂后还下令帮助部落在西藏地界中选出下一任哲布,并且在承德避暑山庄中亲切地接见了他。通过这种方式,清王朝统治者实现了与蒙古宗教活佛的密切沟通与交流,进而加强了对蒙古族部落的管理,在促进清王朝政治局面稳定以及各民族团结共存方面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与外国使节的交流中,避暑山庄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朝皇帝与外国使节在避暑山庄中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获得了诸多来自于外国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将本朝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向世界,对促进文化的双向沟通而言有非常确切的价值。在这一背景之下,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实现了促进本朝多民族、多文化发展的重要目的。

三、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

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建筑艺术博大精深,在体现文化融合的基础之上,建筑风格上面还体现出了多变、多样的特点,具有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承德避暑山庄从建筑布局上来看可以分为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其中,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内共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将南方、北方的建筑特色以及建筑风格充分融合起来。建筑上的“如诗如画”也是对清朝时期所宣扬“满汉一家亲”理念的充分印证。同时,在避暑山庄周边也一并新建了大量的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外八庙,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这些寺庙虽然与避暑山庄相互独立,但在建筑结构整体上又相互衬托,通过这种方式,将避暑山庄的和谐之美淋漓尽致得展现了出来。同时,康熙皇帝更是在避暑山庄的每一处景点题词,更是将汉文化中的诗词之美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换言之,清朝时期所修建的避暑山庄中处处可见汉文化对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意蕴的影响,这不单单是清朝时期统治者对汉文学推崇的一种体现,更是对“满汉一家亲”这一政治理念的贯彻落实,在促进清朝政治政权高度统一,促进多民族间文化和谐交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清朝时期避暑山庄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些避暑山庄不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胜地。在清朝历史中,这些避暑山庄的修建与应用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清朝历史背景下的避暑山庄除了是皇帝们夏天避暑的行宫,更成为了帮助清朝皇帝与多民族领导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场所,可谓是清朝时期的第二大政治中心。文章即以承德避暑山庄为典型代表,详细分析清朝时期所修建避暑山庄发挥的历史文化价值,望能够促进当代社会对避暑山庄的保护,以更好地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精髓。

作者:周江波 单位: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徐兴志,陆贵巧.东西方皇家园林的比较分析——以凡尔赛宫和避暑山庄为例[J].河北林果研究,2010,25(4):418-422.

[2]舒苑.读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的总体思考[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3(3):14-16.

[3]岳爱华,段钟嵘.避暑山庄“水”的审美妙趣[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8(1):6-9.

[4]冯春芳,张斌翀,邱珊珊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对清代承德多元文化的影响[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109-112.

清朝文化范文篇6

1.承袭明制

与先前满族的一些文化相比,明代先进的中原文化必然更加符合当时的统治与时代潮流,因此清入关前后所设立的一些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名称与明如此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等等。但承袭并非意味着完全照搬,这里同样也有部分创新(某些机构和名称为明朝所没有),而创新的源泉就来自于清入关前后特有的制度———八旗制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设立的六部。

2.清朝独创

这里所说的独创按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入关前设立的;二是入关后设立的。入关前包括后金这样的民族统治政权设立的具有奴隶制色彩的议政王大臣、和硕贝勒等机构及官职名称,而入关后则有清朝完全封建化的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等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名称。接下来笔者将以入关前与入关后这两个时间段为切入点,从满汉词语的对照入手来探讨其官制特点,进而说明当时满汉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入关前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

(一)内阁机构及官职名称虽然内阁机构及官职设立于入关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贯穿于清代多个时期,因此其与汉文化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以下所探讨、揭示的内阁机构及官职词语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主要有hebeiamban(议政大臣)、hebeiwangde(议政王大臣会议)、ho觢oibeile(和硕贝勒)、jargūci(扎尔固齐)、bitheiboo(文馆)、baksi(巴克什)、dorgiilanyamun(内三院)、dorgiyamun(内阁)、alihada(大学士)、aisilameicihiyaraalihabitheida(协办大学士)等等。从这些满语词汇我们不难看出内阁机构及官职的民族性与汉文化结合后的特点。hebeiamban(议政大臣)、hebeiwangde(议政王大臣会议)、ho觢oibeile(和硕贝勒)、jargūci(扎尔固齐)是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设立的几个比较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与官职,主要为其独创,民族色彩较为浓厚。

1.hebeiamban议政大臣hebeiwangde议政大臣王会议议政大臣又称为黑白按班,其汉名为议政大臣,平时主要参与国家军国大政的谋划。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此官职名就已现端倪,主要由八旗固山额真(gūsaiejen)兼任。其后的皇太极时期,议政大臣逐渐成为一个比较正式的职衔,如“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固山贝子尼堪等与议政事,每旗设三员,以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在其左右及贝勒之前参议国家大事。”[1]说到这里,笔者就不得不提一下议政王大臣会议了。这是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主要由议政大臣组成。最初议政大臣王会议权力很大,其决策皇帝是不能更改的,甚至都有权决定皇帝的继承,皇太极的即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像多尔衮、鳌拜这样的权臣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总理国政。但伴随着清朝入关后皇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议政大臣渐渐丧失了权力,成为皇帝的附庸,如入关后增加蒙古八旗的固山额真以及六部尚书为议政大臣,表面上看是参与政务的人多了,实质上是对诸王贝勒特权的削弱,避免少数人权力过大;还有就是内阁与军机处的出现等。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议政大臣的职名被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自然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笔者看来,议政大臣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取消是清朝建立统一国家封建政权的必然结果,因为封建统治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皇权专制的逐渐确立,而皇权的集中必然意味着臣权的削弱,所以它们权力的逐渐丧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2.ho觢oibeile和硕贝勒“ho觢o”一词的意思为:“四方之方,方隅,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之角。”[1]由此可见它主要是一个方位词。但是ho觢o与专主一旗的贝勒联系在一起就具有新的涵义,可指代某一旗,也是清代早期封号。清代早期习惯在爵位、封号之前加上“和硕”一词,以显示权力与地位,例如和硕多罗亲王(ho觢oidoronggocinwang)、和硕墨尔根戴青贝勒(ho觢oimergendaicingbeile)。虽然和硕贝勒系清代早期的封号,但另一方面其也是一个重要官职,因为他同样是议政大臣中的重要成员,如《东华录》天命四记载:天命七年(1622)三月,更明定皇子八人为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硕”一词被取消,贝勒也仅仅成为清仿明制封爵后的爵号,其展现的权力与地位已不能和清代早期相比。

3.jargūci扎尔固齐扎尔固齐借自蒙语,汉语意思为理事官,其主要的职能是职掌案件的初审。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设置理讼听证大臣五人,并设扎尔固齐十人佐理。凡有听断之事,先经扎尔固齐十人审问,转交与五大臣,五大臣再审,而后报告贝勒。在笔者看来,扎尔固齐的职能与明清时期的大理寺卿类似,不同的是它有很强的民族政权色彩,同样这也意味着它存在的时间不会长久。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设立了十六佐管大臣和十六调遣大臣,正式标志了扎尔固齐的废止。

4.bitheiboo文馆baksi巴克什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设立文馆(汉译为书房),并把文馆里的文臣(baksi)分为两班“命巴克什达海同笔贴式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布戚等四人翻译汉字书籍,巴克什库尔缠同笔贴式吴巴什、查素喀、胡球、詹霸等四人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2]由此可见文馆的职能:一是翻译汉文典籍;二是记录本朝政事。实际上,文馆就是皇太极的政治咨询机关,即内阁最早的雏形,是受当时明朝的影响而设立的。但这时的文馆还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馆内人员也是数额不定,并且没有首长。

5.dorgiilanyamun内三院内三院于崇德元年(1636年)设立,包括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三个机构,其具体职能是:内国史院,负责记录饮食起居、撰拟诏令、纂修实录等;内秘书院,负责撰写与外藩之间的往来书信、记录各机构的奏疏等;内弘文院,负责注释历代行事的好坏、颁布各种制度等。此时其已经初具内阁的规模,由此可见内三院的进步。此外,内三院的官制这时较之文馆也有了一些变动,那就是正式出现了首长———大学士。三院共大学士四人,学士五人,分别由满人、汉人、蒙古人担任。这时内三院正式成为了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内三院跨了入关前与入关后两个时间段,入关后的内三院较之入关前又有了些变化,如顺治二年(1645年)与翰林院的合并、顺治六年(1649年)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的增加以及顺治八年(1651年)大学士品级的确定等等。

6.dorgiyamun内阁alihada大学士aisilameicihiyaraalihabitheida协办大学士dorgiyamuniashanibitheida内阁学士“内阁”一词满语音译为多尔吉衙门,设立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清入关后帮助皇帝处理国政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虽然内阁在此后经历了两次裁撤,但最后还是在康熙九年(1670年)正式确定下来,成为定制。内阁设有大学士(alihada)、协办大学士(aisilameicihiyaraalihabitheida)、内阁学士(dorgiyamuniashanibitheida)、内阁侍读(dorgiyamuniadahabitheida)等等。其中大学士(满语称为阿里喀达,汉字为中堂)一般都兼殿阁衔,分为满汉两种,品级为正一品,地位好比明朝时的丞相,十分崇高;协办大学士为大学士的副职,主要职能是协助大学士处理内阁事务,“最早为雍正元年至五年间(1723—1727)有署大学士。二年有协理大学士。六年又有额外大学士。十年至十三年(1732—1735)复设有协理大学士。到乾隆四年(1739)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为从一品。”[3]剩下的侍读学士、学士、中书等稍微低一级的官员都在内阁以下的机构内任职。总体来看,虽然清代内阁名义上是中央行政中枢机关,但却并无实权,无形中造就了在清朝统治时期内皇权与阁权的相安无事,这和明朝后期皇权与阁权的激烈斗争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完全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成功压住了阁权,将内阁真正变成了皇帝的顾问机构,进而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推向了顶峰。最后,内阁在乾隆之后逐步被削弱,并于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被废止。bitheiboo(文馆)、dorgiilanyamun(内三院)、dorgiyamun(内阁)这三个机构虽然其中有过反复(这里指内三院与内阁名称的变换),但总的来看是一脉相承的。如果非要找出它们三者的不同,在笔者看来,那就是受汉文化影响的深浅不同。文馆与内三院都是入关前设立的,汉文化影响程度不深,自然各方面都十分简单,而内阁受汉文化影响程度比较深,各部及官职分工较之文馆与内三院更加明确,规模也更加完备。(二)六部机构及官职名称虽然清代六部是以明代官制为蓝本设立的,其职掌也是相近,但就总体而言,明清两代的六部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同主要还是体现在入关前满族社会一种特有的制度———八旗制度在六部内的渗透,而相比入关前,入关后的六部则更为接近明代六部。

二、入关后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

虽然清入关后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也有独创,但总体来看,其大都是通过沿袭明制而设立,民族特色较之入关前也有所淡化。

(一)军机处机构及官职名称军机处(coohainashūniba),全名为“办理军机事务处”(coohainashūnibaitabeicihiyaraba),设立于雍正七年(1730年),为清代独创。虽然在乾隆年间经历了一次裁撤风波,但军机处还是存在了一百八十多年,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被撤废。cooha:军事,有关军事的;nashūn:事机、情况;ba:地方。我们把军机处的满文词语分开来看就很容易发现它的职能是处理军务。当然了,处理军务只是其在初设时的职能,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机处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甚至权力还超过了内阁,成为掌握职掌国家大政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但军机处大多都是按皇帝的命令来处理政务。张德泽在《清代国家机关考略》里将军机处的职能总结为以下几个:“拟写皇帝的谕旨;办理皇帝交议的大政;审办大狱案件;奏补文武官员;考查行军之山川道里与兵马钱粮;查考大典旧案与考证历史事件。”[3]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军机处绝对服从皇帝的特点。与其他行政机构相比,军机处的职官设置显得尤为简单。主要有军机大臣(coohainashūniam-ban)与军机章京(coohainashūnijanggin),而这样的职官设置往往会发展为权力过于集中,进而威胁到皇权。但清朝皇帝却很好的处理了这一点,例如军机大臣与军机章京都为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不设定额的军机大臣;亲王不担任军机大臣等等。自然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也就与军机处一样只是清朝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而已。

(二)内务府机构及官职名称内务府(booiambaniyamun)全称为总管内务府衙门,是直接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并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虽然内务府设立于顺治时期,但其与满族社会一项特有的制度———包衣(booi)制度却渊源极深。“包衣”在《清史满语辞典》解释为:家的、家人之给使的奴仆。[1]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包衣就已经出现了,其主要来源包括俘虏、投充之人等等。其实那时的包衣说白了就是为主人世代服役的奴仆,毫无特权可言,而这种情况在入关后有了极大的改善,包衣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上三旗(内府三旗)服务,隶属内务府;另一部分为下五旗服务;隶属各个王府。另外,他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甚至还可以做官,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内务府的包衣地位更高,待遇更好。由于是为皇族及家族服务的专门机构,内务府存在的时间也更长一些,一直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内务府才随着溥仪的被逐而消失。内务府总管(booiamban)又称为包衣昂邦,汉语意思为家内之臣,是管理内务府事务的最高官员。品级为正二品,无定员,“由侍卫、府属郎中、内三院(内务府所属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非清初之内三院)卿内简用,或以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兼任。”[3]其下设有堂郎中主事、各司员外郎主事、笔贴式等等。虽然内务府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满族的包衣制度,但我们并不能完全把它当做清代独创,因为换个角度来说,内务府也可以说是参考明朝二十四衙门而设立的,因为它下属的一些部院是沿明制而设的。此外,内务府还曾被十三衙门所取代。很大程度上来说,内务府也可以说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清朝文化范文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在西学影响下的近代思想的发展特点;严复的思想及影响;龚振麟、李善兰、徐寿、华衡芳、詹天佑、冯如等人的科技成果及贡献;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维新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京师大学堂;清末新学制的制定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界的教学,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洋务派和维新派兴办的新式学堂的教学,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先进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突出事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2)通过对“西学”影响下的思想,科学和教育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晚清的历史不仅是被侵略的屈辱史,更是不屈的抗争与探索的进步史。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归纳“科学技术的成果”,训练学生列表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2)指导学生阅读表格《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并引导学生运用分项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洋务派的新式学堂创办的时间特点、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培养的目标。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界和教育的变革。向西方学习是晚清文化的一个重大课题,这在思想界尤为突出。思想界本着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宗旨,在向西方学习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选择取舍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不仅在本节,而且在第四章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把握章节内容的关键。清末教育改革是在清政府主持下进行的,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然而,从总体上看,清末办学堂、废科举,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是历史的进步,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难点分析:对“西学”影响下的思想、科技、教育的共同特点及成因的分析是难点。正确理解此问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史料研习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上的难度相对较高。课堂教学设计

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这一段时期我们称之为清朝晚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化。(板书第四章课题)首先,我们学习第一节(板书第一节课题)。“西学”,是指西方先进的科技及思想文化。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沦桑剧变使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痛苦的认识到,昔日他们眼中的“蛮夷”有着比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更高层次的文明。于是,他们走出狭窄的书屋,放开视野,去看世界,学世界,追赶世界。从而使晚清的思想、科技、教育在“西学”的影响下,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一、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界

1.晚清思想界的发展及其特点

师:在前面几章,我们已经学习了近代思想界的各个派别,请大家回忆一下,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的出发点有何共同之处?

生:(回忆并作答)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37页介绍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小字,归纳出思想界向西方学习可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热点分别是什么?

生:(阅读后作答)

师:(出示幻灯)19世纪40~60年代工艺技术19世纪70~90年代“格致之学”19世纪90年代社会科学,政治制度从学习内容看,思想界在学习西方上呈现出什么趋势?

生:(讨论并作答)

师:大家回答得很对。请大家注意这三个阶段的起始时间,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思想界会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如果感到有困难的话,请参考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同桌也可以讨论。(幻灯打出参考问题)①为什么各派会如此急切地向西方学习?各派向西方学习的具体背景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点?②70年代中国经济上发出了什么重大变化,这变化与学习内容的变化间有何联系?③学习热点出现根本性变化是哪一阶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分析、讨论并作答)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给了我不少启发。现在我也谈谈自己的观点,这不是唯一的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在时代的呼唤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思想界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在西学热潮中,贡献最大的是严复。

2.严复的思想及贡献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37页至138页有关严复的内容,概括严复的思想及主要贡献。

生:(阅读课文后作答)

师:严复毕业于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神州船政学堂,反来又曾留学英国。所以他对西学的了解比康有为、梁启超更为系统、深入,对西方社会科学、政治理论的介绍也就更为全面。大家能不能联系当时中国面临的局势及思想界的状况,分析《天演论》所宣传的社会进化理论的进步意义?

生:(思考后作答)

师: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严复的社会进化理论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投身到维新变法的运动中去。《天演论》出版后,社会上许多人纷纷以“竞雄”、“天择”、“适之”为字,胡适的“适”字也是取“适者生存”之意,可见《天演论》是何等深入人心了。随着思想界学习西方层层深入,随着经济的发展,晚清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以表格的形式分人物、称谓、主要贡献三类归纳主要内容。生:(阅读并列表)

师:(检查并总结,如有条件,可选择学生做好的表格由学生自己到前面演示。或者由教师出示写有表格的幻灯片供学生参考。表格略)

生:(分析表格并作答)

师:科学家向西方学习呈现出什么特点,与思想界不同时期的学习热点有何联系?

生:(分析、讨论并作答)

师:同思想界的学习热点相一致,科技向西方学习也经历了由学习兵器制造到学习自然科学的历程,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的赶上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那么,他们获得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呢?请大家引用课文史实加以说明。

生:(讨论并作答)

师:大家讲得很好。他们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爱国图强,所以成就突出。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尤其令人感动。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讲讲詹天佑的故事。(事先布置一个小组准备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注意向学生强调爱国主义的角度及限定时间)

生:(作为小组代表讲叙故事,故事略)

师:正是由于詹天佑等杰出的科技人员把个人的努力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们才会取得令西方人也不敢小瞧的杰出成绩。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进步,政治的变化,晚期教育也开始了革旧立新的过程,最突出的是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和改革。

三、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教育的改革

1.新式学堂的兴办

师: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中较为开明的官员就提出改革封建教育的主张。课文向大家介绍了洋务运动期间和维新变法期间的新式学堂。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41页《洋务派创办的著名新式学堂》表格,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的教学内容及目的同以前相比有了什么变化?从时间看,其教学内容呈现出什么趋势?

生:(阅读表格,思考并作答)

师:请大家继续阅读课文维新运动期间的新式学堂的有关内容,比较一下,此时期创办的学堂比洋务运动时期有了哪些变化?

生:(阅读课文,比较并作答)

师:随着新式学堂在教学目的、内容等方面近代化进程的加深,科举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教育出现了重大的变革。

2.新学制的颁布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师:1904年,清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课文第142页的有关小字,大家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对比封建学制,此章程的进步之处是什么?(学生朗读后幻灯打出有关封建教育的类型、阶段、内容的材料)

生:(一学生朗读小字,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朗读后学生观看幻灯并作答)

师:很好。这个学制的建立和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封建式官学、私学、书院等的学校形式,在教育的类型、阶段、内容上均有了重大改变,顺应了教育近代化的要求,为近代形式的学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这一学制又有它的局限性。请大家结合课文第142而插图《新式学堂学生用发辫当圆规画图作几何习题》,思考一下局限性是什么?生:(阅读插图,思考并作答)

师:为什么会带有浓重的封建烙印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我把大家讲的归纳一下。清末的教育改革是在清政府的主持下进行的,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使近代教育在迈向近代化的同时带有浓重的封建烙印。此学制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此学制颁布的第二年,1905年,开始于隋唐时期,实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旧的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完全终结。课后大家有时间可以总结一下科举制的发展史。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西学”影响下的思想、科技、教育。请大家概括一下他们在发展过程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并作答)

师:史学界称此现象为“西学东渐”,即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最终的结果是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逐渐取代封建主义思想文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近代化,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在动荡的近代中国,我们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在不同阶段,各阶级的人们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抗争与探索,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国家才会在危难中屹立不倒,在探索中不断进步。(课后作业:思考题——我们今天在某些方面向西方学习,那么我们应吸取古人哪些经验、教训?)

第二节新旧交替时期的文学、艺术和史学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史界革命”及其代表人物梁启超、王国维的主要贡献;甲骨文的发现;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诗界革命”和黄遵宪的诗歌;“谴责小说”;京剧的形成;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2.能力方面: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总结新旧交替时期的史学、文学和艺术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史界革命”与“诗界革命”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新旧交替时期,我国一批史学家、诗人、小说家、艺术家满怀爱国热情,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勇于探索和革新,从而推动我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史实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新旧交替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对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意识。

(3)通过对新旧交替时期史学、文学和艺术成就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旧交替的时代特点,从而加强学生对近代国情和近代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转变的认识。4.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列表的方式,归纳史学、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以利于掌握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和各自的特殊性。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145页《冯将军歌》片断,使学生了解应从诗歌反映的内容、表达的感情以及表现形式上的分析诗歌特点。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史界革命”、“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是本节重点。“史界革命”标志着我国近代史学的真正崛起,其代表人物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史学新理论猛烈地批判了封建史学,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王国维运用史学新理论在史学领域的众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果。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助于了解晚清史学的主要特点,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研习能力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诗界革命”是维新变法运动在文学领域的反映,是那个时代的一股进步的文学潮流。它在近代诗界的影响和取得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对当时的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谴责小说”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独有的反映,广泛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及进步意义。“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学习这一内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难点分析:对“史界革命”和“诗界革命”特点与实质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史界革命”与“诗界革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新旧交替。理解这一特点,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辩证分析的能力。因此,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受以往知识影响,学生可能会将这里的“革命”的含义与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混同。而这里的“革命”,实质上是变革维新,是倡导者当年的特定用语。理解这一实质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教学难度相对较高。

课堂教学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介绍了“西学”影响下的思想、科技和教育,这节课我们继续介绍这一时期的史学、文学和艺术(教师板书第二节课题)。

一、新史学和考古的成就

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和史学著作纷纷传入中国,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史学的传统。在“卫种族,长国威”的呼声中,一些史学家向中国传统的封建史学提出了挑战,以改造旧史学、建立新史学为特点的“史界革命”在中华大地勃然兴起,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和王国维。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出破除封建史学,进行“史界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新史学的第一人。20世纪初,他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论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史学观点。在文章中,梁启超为旧史学列了四大罪状。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43页竖体字“梁启超为中国旧史学四弊”,概括主要内容,指出梁启超从哪些方面指出旧史学的弊端?

生:(阅读、讨论、作答)

师:梁启超从服务对象、内容、实质及指导思想上对旧史学进行批判后,鲜明地提出了他的史学新理论。书上列出了他最主要的观点。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44页相关内容加以概括。生:(阅读、概括并作答)

师:这两点对比旧史学新在什么地方?

生:(比较后作答)

师;这两点均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尤其是他关于探求历史发展规律的观点,是其新史观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所以课文用一句话概括了梁启超的主要贡献——奠定了新史学的理论基础。新史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王国维。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44页的相关内容,思考王国维的贡献是什么?与梁启超相比有何不同?

生:(阅读课文、思考并作答)师:王国维运用新史学理论拓展了史学研究的领域。他开创性地研究封建社会无人过问的杂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时期,史学上还有许多明显的进步。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144页第一段介绍历史编纂体例的小字,其他同学边听边概括其主要内容。

生:(一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然后作答)

师: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史学从史学理论到研究领域到史书体例都有了重大的变革,因此,我们称之为“史界革命”。清末考古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现了甲骨文。关于甲骨文我们初中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请大家结合已有知识及课文第144页相关内容明确甲骨文的含义、出土地点、时期及发现甲骨文的重大意义。

二、“诗界革命”与“谴责小说”

1.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

师: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惊醒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探索新知识,关心时局,奋笔写出了不少爱的诗篇。请大家阅读魏源的《秦淮灯船引》,以及课文第145页小字第一段,归纳此时期的诗歌反映的主要内容。(附)《秦淮灯船引》片断:“二百余年桃叶渡,七万里外红毛刀。肯信围城忽尊俎,一夕千戈变干羽。百万金缯万虏欢,倾得蛟宫宝藏完。”

生:(阅读后作答)

师: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诗人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开辟了近代文学的新局面。

2.“诗界革命”

师:甲午战后,政治领域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生:(回忆并作答)

师:维新变法运动在文学领域上的反应是“诗界革命”的兴起。“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等人。他们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请大家据此归纳“诗界革命”的内涵、实质及局限。

生:(归纳并作答)

师:大家讲得都很好,我把主要观点归纳一下。“诗界革命”主张反映新的现实政治社会生活内容,在创作方向、创作内容上对旧的诗歌传统进行了重要的改革。但此时的诗歌并未完全突破旧的诗歌形式,未能实现诗体的真正解放,所以这里所说的“革命”的实质是变革维新。“诗界革命”中成就最大的是黄遵宪。(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145页第二段介绍黄遵宪的小字加深对黄遵宪的认识。)黄遵宪是当时公认的诗坛名将,诗作颇丰,代表作主要有:(出示幻灯)《冯将军歌》(中法战争)《哀旅顺》(中日战争)《乙亥杂诗》()《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八国联军侵华)

师:课文第145页还引用了《冯将军歌》的片断,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大家能不能根据幻灯内容及《冯将军歌》片断概括出黄遵宪诗歌的特点?

生:(思考并作答)

师:很好,正因为他用诗歌记录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出色揭示了民族矛盾,表达了反帝国的激情,所以他的诗被称作“史诗”。

3.谴责小说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146页有关内容,概括“谴责小说”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作品;“谴责小说”的主要特色。(教师可适当补充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有关材料,最好课前发给学生,以便学生从中分析特色)

生:(阅读课文后作答)

师:“谴责小说”空前广泛地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活的写照。清末,西方名著开始翻译成中文。课文第146页介绍了著名的翻译家林纾。(请一位同学朗读)

生:(朗读课文)

师:晚清的艺术也有所创新,最突出的是新剧种和新画派的形成。

三、京剧的形成和著名画派

1.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46页相关内容,归纳京剧形成、发展的线索。强调乾隆年间,道光年间,同治和光绪年间三个阶段。)

生:(阅读、归纳)

师:晚清最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程长庚和谭鑫培。(结合课文第146页小字及有关材料介绍程、谭的有关资料。如有条件,可放有关唱腔的录音,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甲午战后,许多京剧更突出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如《桃花扇》。(可简单介绍《桃花扇》剧情)

2.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

师:随着对外开埠通商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上海和广州成为繁华的大城市。许多画家到这两地卖艺谋生,逐渐形成了上海画派和岭南画派,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重大变化。上海画派的代表人物是任伯年、吴昌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47页有关小字及绘画,领略上海画派泼辣、豪放、活泼、新鲜的风格,感受画家作品中蕴含的对国家、民族的关切之情)

生:(阅读、欣赏、讨论)

师:岭南画派的主要代表是高剑父。在艺术创作上,他大胆吸收西洋画、日本画精华,改变了中国传统画主要用线条表现对象的画法,侧重用水彩或水墨渲染来描绘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师:请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归纳史学、文学、艺术的共同特点)

生:(思考、讨论)

师:我来把大家讲的归纳一下,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爱国、创新同时又新旧交替。当然,“新”是发展的主流。那么,出现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清朝文化范文篇8

清朝末年掌握国家统治实权的慈禧集团,为挽救清王朝的命运,打起维新派的“变法”旗号,下令变法,从而开始了晚清十年之久的变法修律。其中以刑法改革为当时争议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环节。回顾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无论其经验或教训,都是值得后人反思的。

一、清末刑法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自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殖民侵略,封建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外国侵略者打开后,伴随着外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侵入,西方法律法学也开始输入,促进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为修订法典、改良法律创造了条件。1.帝国主义放弃领事裁判权对清朝政府修律立法有直接影响。帝国主义为了促使清朝政府尽快修订法律,以适应和维护它们在中国获取的不断扩大的利益,英、美、日等国在和清朝政府修订商约时都表示,在清朝政府修订法律、改良司法现状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列强的承诺促使清朝政府加速修律改革的活动。西方资本主义逐渐认识到以华治华的重要性,因此表示要放弃领事裁判权。与此同时,清政府也意识到自己的法律制度不能与世界发展相适应,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统治利益,从而被迫进行以修订刑律为主的法制改革。2.法律书籍的翻译。清末翻译的东西方各国法律,不仅数量多、更加系统,翻译质量也比过去更高。大部分翻译工作由修订法律馆承担,所翻译的法律书籍大都是清朝驻外使节通过正式的外交途径得到的,比较准确完整。20世纪初,以修订法律馆为主的广泛而认真的翻译活动,为当时中国制定新的律法和进行变法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基础,也为中国近代法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翻译各国法律书籍是清朝末年西方法律思想输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当时落后的中国人尤其是官员更好地了解了西方的法律思想,也正是因为在思想上有了变革,才大大推动了变法活动的开展。3.国际法学家的影响。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除翻译西方法律外,还聘请西方法学家参与立法。翻译日本刑法书籍时,清朝政府聘请了日本刑法专家来华讲学授课和帮助编定新的刑律。这些法学家不但帮助清朝政府立法,还教授学生、著书立说,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法律改革。4.日本对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对中国震动极大。清朝政府决定以日本为榜样重新修订法律,制定新的刑律。同时大量传播日本刑法理论,聘请日本刑法专家来华讲学。20世纪初,清朝政府实行改革,明确提出了要仿效日本变革。清朝政府实施变法并不是突如其来的,是其通过翻译西方法律书籍、培养法律人才、传播西方法律思想、法律制度而逐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清朝统治阶级对新的观念的认同和部分采纳,才更好地推动了变法的实施与完成。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冲破了中国传统封建法律的体系,为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提供了的条件,并且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法学发展提供了详实全面的思想基础。

(二)国内背景清朝末年以前的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落后的农业社会,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思想都涌入了中国,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和传统社会结构。这时的中国不仅社会内部受到震荡,还要承受外部环境带来的刺激,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社会结构和统治方式。而受到最大影响的便是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法律制度,而作为统治国家工具的刑法无疑是要被变革的。1.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对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影响。“宗法与农业经济结构的结合,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固的基础。专制主义的统治制度矗立于其上,以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笼罩于其中,它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渗透,成为一个十分协调的,‘永恒不变’的整体”。①纵观当时的社会环境,清朝末年正处在一个动荡的国际环境中,西方帝国主义通过鸦片打开了中国大门。鸦片战争之后,外国的商品和资本不断输入中国,使得中国几千年形成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结构。与此同时,阶级关系中除了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还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说明了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后,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关系。依据辩证的唯物历史观,这也必然影响到上层建筑的变化,而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统治意志,属于上层建筑。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将用新的法律制度代替旧的法律制度这一现实问题。2.《马关条约》对清朝末年经济的影响。《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1895年到1900年短短6年间,国内商人、地主就创办了厂矿企业104家,资本总额达2302万元。《辛丑条约》订立后,帝国主义更把中国作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资本输出地,加快了对华的投资步伐。②帝国主义在鸦片战争之后加快了对中国的投资,将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原料产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在中国获取大量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末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当时复杂的社会结构都要求有法律来进行保护和调整,若果还是一味地运用过去封建的法律制度体系来维护当时人们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社会阶层的复杂化必然导致社会纠纷的增多,要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巩固清朝政府的地位就必须变法,而刑法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工具更应当得到变革,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3.清朝末年出现社会新兴阶层。清朝末年中国出现了不少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一些具有改良主义思想的政治家、法学家,他们在不断引进和翻译西方法律和法学著作时,西方法律法学的精神随之渗入到他们的思想之中,作为当时新兴的社会阶层,他们更加渴望摆脱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束缚,他们号召并支持变法修律,而在当时也就出现了像沈家本一样的众多支持变革的仁人志士。正是因为他们,才使得西方法律知识得到普及,人们观念得以更新。

二、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内容和特征

(一)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内容

1.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历程。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从修订《大清律例》开始,颁布了《大清现行刑律》。其后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专门刑法典《大清新刑律》,标志着清朝末年刑法改革基本完成。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可以说是一场近现代意义的法制变革运动①,而刑法变革大部分都来自于西方法律的理论。这就意味着用西方法学理论来变革当时传统的法学理论,对于当时中国的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可能全盘接受的;统治阶级想保住自己的权利,也不可能让外来理论完全渗入到自己制定的法律理论中;而坚持变法的新型阶层由于自身的软弱,变法也不可能彻头彻尾地进行,这就导致了最后清朝政府颁布了《暂行章程》五条,这是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过程,尽管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产物,但仍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艰难。2.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立法成果。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立法成果《大清现行刑律》,尽管只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典,但它是清末刑法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最能体现它的重要性的是将其与旧律《大清律例》比较所体现出的变化,这些变化正是清末刑法改革立法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改律名为“现行刑律”,并突出“刑律”二字,表明法典已经逐步单一化,使得法律制度更加完善。“现行”二字可以看出此部法典只是在当时所用,体现了其过渡性;而在律典结构上取消了旧律例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职权而设立的六律总目,除保留“名例”作为总则外,将各条按其性质分隶三十门,从而表示了它在体例上的改进;②此外还区分了民刑,确定旧律例中承继、分产、婚姻、田宅、钱债等纯属民事的条款不再科刑,这也促进了法律的分门别类,更好地区分刑事与民事,从而使法律制度更为完善。由于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可以说是近现代意义的法律改革,标志着封建刑法体制也得到变革。《大清现行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方法,体现了西方自由刑为主的刑制思想③,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罪名,如“妨害国交”、“妨害选举”、“私铸银圆”、“破坏交通”等罪行,从而更好地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④然而,《大清现行刑律》毕竟是一部过渡性的法律法典,它只是对旧律的局部和形式上的改动。《大清新刑律》使用西方的法律概念,按照西方的法律理论制定新的刑制,它的颁布标志着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基本完成,对之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刑事立法有很深刻的影响。《大清新刑律》按照近代“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体系,采用总则、分则的结构形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典,使刑法从此作为独立的部门发展起来。⑤《大清新刑律》还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刑法的原则,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⑥这也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从根本上否定了罪刑擅断的传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西方法学的输入对清末刑法改革的深刻影响,使得这次变革的内容更加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除此之外,《大清新刑律》还更定刑制、更新罪名,不但第一次将刑罚改为主刑、从刑两大类,也第一次废除了封建文五刑制度,采用新的法律术语和西方的法律概念。这些内容上的变化都让我们了解到,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不是一次虚幻的改革,而是立法并通过立法内容使得这次变法得以完成。尽管《大清新刑律》颁布后并没有实施,仍然说明了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乃至以后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法律基础和榜样。清末颁布《大清新刑律》,法典后附有的《暂行章程》保留了部分旧的法律制度。这是由于当时的变革处在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之下,封建专制主义固守在统治者心中,要想彻底的变革是不可能的,加上变革势力的软弱和守旧势力的阻挠,更不可能完全推翻旧的法律体制,其结果是新律仍然保留了一些封建法律制度。虽然这些内容与新律的主要内容有所矛盾也并不是刑法改革的目的,这是清王朝实行变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尽管矛盾,仍然是清末刑法改革立法成果内容的体现。3.刑法改革理念触动礼法之争。清末刑法改革引发了礼法之争,可以说礼法之争贯穿于整个改革过程。礼法之中的礼指礼教,法指法理。礼教和法理是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前者维护封建法律制度,后者支持资产阶级法律思想。①清末刑法变革过程中礼法之争更为明显,也正是因为有了礼教与法理的争论才使刑法变革更为激烈,尤其体现在《大清新刑律》的立法指导思想上。这部法典内容暴露出的在封建法律制度和西方法律制度的矛盾,就体现了清朝末年刑法变革指导思想的一次争论,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法律体制与西方法律体制的一次大的冲突,更加深刻地体现了清末刑法改革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

(二)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特征

清末刑法改革很不彻底,内容上仍然保留了许多与西方法律体制相违背的东西,但对动摇封建法律制度和发展中国近代法律制度的意义重大,其自身也展现出与以往任何一次变法不同的特征。第一,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立法主要是参照资产阶级国家尤其是日本等国的法律,重要的法典制定还聘请了外国法学家参与,这体现了清末刑法改革具有近现代意义革。制定的新法典其渊源主要是西方近代法律,但仍然保留了传统旧律的部分内容,让人觉得遗憾:在有利于变法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本来可以进行全面的法律变革,却因为腐朽势力的强大与抗争势力的软弱以及没有认清当时国情,没有将良好的法律思想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而导致了这次变革的失败,制定的新律没有得到实施。第二,清朝末年刑法改革使刑法逐步成为单独的部门法律,突破了两千多年封建旧律以刑为主的传统编纂模式,是中国立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第三,清末刑法改革最为明显的是体现在改革刑制方面,所颁布的《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都对刑制进行了改革,尤其是采用了西方国家近代刑法以自由刑为中心的新刑制,并且引用了罪刑法定原则,客观上促使了中国法制走上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标志着古老的中华法系的解体。整个过程中出现了立法之争等众多阻碍因素,展现出清朝末年刑法改革在将中国法制推向近代化过程中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标志着中国法制开始由封建法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法制转变,清末刑法改革也就成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开端之一。

三、清末刑法改革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一)清朝末年刑法改革的影响

清朝末年刑法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专制,仍然是在传统法制文化统治下进行的一次变革,表面上收回了领事裁判权,实际上是为了维持清朝政府的统治。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仍然促进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次变革才使一个封闭的国家接触到外界的新思潮、新事物,从而促使新兴阶层的人们去反思、去探索,为了找到一条救亡图存之路而努力进行法律变革。清朝末年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下,这也使清末改革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法律变革,其影响也不同。清末刑法改革是为适应正在改变的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符合世界潮流和中国近代化的客观需要,因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大清新刑律》标志着中国传统刑法的解体,以大陆法系为基础的现代刑法体系在中国开始形成,中国刑法现代化的进程由此展开。《大清新刑律》是资产阶级刑法理论同旧律中的刑法理论相互融合而成,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向国人展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刑法的原则如罪刑法定原则,而且刑法不再与其他部门法一体,成为单一的刑法典,为以后中国法制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和思想基础。清末刑法改革中的礼法之争,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今我国法制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清末法律改革一度轰轰烈烈,对近代法制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但真正的价值并未体现出来,法理派所追求的法制近代化的目的并未实现。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变革引发礼法之争,才使清末刑法变革更为激烈,更加全面;正因为有了集权与分权、守旧与图新、立法与变制的各种斗争,才使最终完成的一系列新法更加完善,对中国以后的法制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借鉴。

清朝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城市发展

1城市概况

沈阳城市发展历史悠久,是清朝文化的发祥地。沈阳注重城市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的保护,促进了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提高了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突出前清文化、民国文化和工业文化三大文化内涵,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形成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及古树名木四部分的保护体系。加强对民族和地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推进沈阳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盛京皇城及锡伯族家庙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整合中山路欧风街和老北市民俗文化元素等一批文化街区,改造建设了西塔、满融两大朝鲜族文化特色区域,保护发展锡伯族文化,全面塑造了一批代表城市特色的文化品牌。沈阳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其城市发展规划将传统与现展融合,寻找一条适合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之路,促进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现存问题

2.1开发性破坏较为严重。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进行着剧烈的改造,大规模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古街老巷,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把一些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拆除,在城区的一些街道大力兴建现代化高楼,一些文物单位被高层建筑物包围而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破坏了古城的历史格局和原有的空间尺度。城市中的历史保护区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包含着众多的历史信息,是名城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许多名城由于不断地改造、侵蚀保护区,许多历史保护区被挤占,规划确定的保护区范围不断缩小,或被全部拆除。2.2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我国的文化古城保护立法体系采用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相结合的方式,国家制定全国性保护法律及其法规性文件,地方在立法权限范围内制定地方性法规、法规性文件。在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历史文化名城这三个保护层次中,文物保护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名城与保护区目前仅有少量的法规性文件,缺乏与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缺少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强制手段,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难做到依法行政,难以追究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

3沈阳城市价值

3.1历史价值。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72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3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史,先后经历了战国、辽、后金(清初)、民国和建国初等多个重要发展时期,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300年,沈阳开始作为东北地区的边塞重镇。一直延续发展至明末,建成以沈阳中卫为核心,由堡、墩、台等组成的防御体系,并在辽代建成具有完整城市形态的沈州城。1625年,沈阳成为后金的都城,进而发展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地和陪都。清朝末期,在殖民主义入侵的过程中,地方势力逐步兴起,沈阳又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和抗日战争的最前沿,发生了日俄战争、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解放之后,沈阳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和“东方鲁尔”,创造了数百个工业第一。3.2文化价值。(1)具有清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以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为标志,开创了“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辉煌发展历程。此后,皇太极在这里将女真族改为满族,建立了大清王朝,并完成盛京都城的建设。由此,沈阳的古代文化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以满族文化为主,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关内外各民族及宗教文化融合发展的清前文化。到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的清前文化逐步演变成当时中华文化发展的主体。(2)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沈阳地区主要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土著民族。到战国以前,主要分布着肃慎、东胡等游猎民族。后随着中原汉族、契丹、女真、蒙古、日本、朝鲜等民族的交替进入,多民族、多宗教融合发展的人文环境逐渐形成。沈阳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包容性的历史遗迹等,如古人类文化遗址——新乐遗址,古墓葬、烽火台遗址;清朝留下的故宫和陵园昭陵、福陵建筑文化;外表华丽的殖民主义近代商业建筑群体;奉系高官们相继建造的官邸、公馆;多元并存的宗教文化载体;中西结合的近代工业及民用建筑,如沈阳车站、沈阳东北大学等。

4沈阳名城空间布局模式

4.1“拼贴式”空间布局特色。沈阳历史城区脉络清晰、完整,反映了清前、清中期、晚清、民国及新中国时期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其独特的清朝陪都皇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近代工业区并存的板块拼贴式空间格局,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近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4.2廓圆城方的都城空间格局特色。清朝初期改造沈阳城建设的盛京城采用《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建设模式,具有独特的空间格局,体现了皇权集中以及“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的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思想。整体表现为“外圆内方、四塔四寺、八门八关、井字格局、宫殿居中、前朝后市”的独特都城格局。4.3方格网加放射路网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满铁附属地的建设在空间与功能组织上独立于清朝改建形成的盛京城之外,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采取了“巴洛克”式的城市空间布局。整体表现为放射加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以火车站为中心,向东放射3条道路,加上平行铁路方向的道路。方格网道路系统采用小街坊路网,使每个街区临街面增多,便于商业上的开发运作。同时,安置了大量公用、民用与居住建筑,居住方式与建筑风格均保留鲜明的日本传统特色。4.4城、水、山交融的空间格局特色。沈阳地处东北地区“白山黑水”的边缘,丘陵山地和平原的交汇地带,东部、南部是长白山和千山山脉,西部是下辽河平原,北部是内蒙古科尔沁沙漠。长白山余脉哈达岭由东北渗入城中,浑河、蒲河及“环城水系”等河流从城市内部及周边流过。城市建设选址位于浑河与蒲河之间,被山体与水系环绕,连同清末至建国初期逐步建设的“环城水系”,共同构成以“山水盛京”为特征的独特自然山水环境。这种东靠山区、西是平原、南临浑河的城市选址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山水“形胜”理念的同时,又有自身的特征,体现了北方游猎民族的生活特色。

5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既是遗产整体格局和风貌集中展现的区域、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通过深入研究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围绕名城内涵确定各项保护内容,以空间为载体,在强化对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与风貌整体保护的同时,也要将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到一起,突出保护主题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性。整合这些散落在城市中的各项历史文化资源,注重结合实地现状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周晓琳 苑泽锴 刘笑 单位:1.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2.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清朝文化范文篇10

首先,清朝的民族压迫和民族的歧视政策是产生近代“排满”民族主义的历史原因。历史告诉我们哪里有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哪里就有民族反抗。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是清朝从过关以来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结果。

清朝的民族压迫政策主要表现为清朝入关时所实行的政策:剃发,易服,圈地,投充。

1,剃发

清朝在入关以前,当清朝的统治者占领辽东地区时,就强迫当地的汉人剃发梳辨,改从满俗。清朝入关后,清廷更连下剃发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行剃发之制,但是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反抗斗争依然很激烈,而剃发更是招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自古以来,蓄发是汉族人民的传统风俗,是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外部表现,强迫剃发,实际上就是要灭族,这个是对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公开挑战,而当时的清廷在全国立足未稳,为了缓和一下各地人民的反抗情绪,清廷不得不暂时停止剃发令的推行,但是随着全国各地反抗清廷势力的扑灭,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已经是基本上确定。1645年6月15日,清廷向全国“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遵依者即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迟疑惜发巧辞争辩者,决不轻贷,违抗者杀无赦。”(1)在州郡的檄文中,更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2)的话。此种残暴的剃发令一出,立刻引起全国人民的反抗,人们为“为了保护他们的头发和服装所表现出来的悲愤和战斗的勇气,甚于保护他们的国家和皇帝。他们往往宁愿掉脑袋也不愿遵从鞑靼风俗”(3)。各地的反剃发的斗争最终都为清廷以残酷的镇压所压制,其中由以嘉定和江阴的斗争为烈。

2,易服

清朝入关后,在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4)强迫各族人民改易满服,这个是清朝民族压迫的又一表现。

3,圈地

清朝入关后,对土地进行疯狂的掠夺,曾三下圈地令,以残暴的手段圈占普通百姓的土地,圈地时间从顺治元年(1644年)首颁圈地令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颁布停圈令,圈地的时间持续了四十余年,波及的地区极为广泛,除了直隶省外,各地驻防八旗,如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宁夏,四川等省的一些地区,也同样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清朝统治者通过圈占的手段究竟掠夺了多少土地,难以做出确切的统计,根据各种不同资料的计算,总共约在十六万余倾至而是万余倾之间,数字之巨,实为惊人。民族压迫的程度可见惨重。

4,投充

迫使各地百姓投充到旗下为奴,这个又是清朝初年的一个严重的民族压迫,满族的封建主为了扩大劳动人手,凭借着权势,强迫大量的民人投充为奴。

清朝的民族歧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官缺分满汉,满族官员可以任汉缺,而汉族官员却不能任满缺,同一职如尚书侍郎,满族的权力大于汉族,另外,满族主要出任高级别的官职,保证满族在政府机构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

2,满族不准许通婚,八旗女子不可以嫁于汉人,而汉族女子则可以嫁于八旗。

3,满族人只能为职业的军人,不准许从事生产活动,满族人的生活全靠政府财政供应。

4,对满族实行与汉族不同的法律,审判机构也是单独,如果是满汉纠纷,满人所受到的处罚要远远轻于汉人。

清朝从入关就开始就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政策,歧视和压迫清廷统治下的广大人民,对各族人民实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猜疑和压迫政策。处处提防,歧视,压迫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人,而辛亥革命“排满”民族主义的出现就是对这样的民族政策的反抗。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中国的解决》一文中,怀着强烈的民族主义的义愤,列举了清政府“把我们作为被征服了的种族来对待”的八条罪行,控诉清朝统治者“贪残无道,实为古仅所未有,二百六是年中,异族凌残之惨,暴君专制之毒,令我汉人刻骨难忍,九世不忘。”

其次,清朝统治者的腐朽和卖国是辛亥革命“排满”民族主义提出的根本原因。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清朝在与帝国主义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朝政府更是和列强签定了屈辱卖国的《辛丑条约》,从此帝国主义的势力深入中国的广大城乡,不仅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统治,清朝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为了保住小朝廷,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公能奉行“量中华之财力,结与国之欢心”“力行实政,正期图报大国之惠于后日。”(5)的卖国投降政策,彻底成为帝国主义驯服的工具,成为了“洋人朝廷”,其在中国统治的正统依据已经不存在。因此,历史赋予了辛亥革命最迫切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挽救中国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命运,只有首先推翻这个腐朽的卖国专制政府。

在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近代“排满”民族主义产生的外部原因。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屡屡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面临着文化生存意义上之“数千年来又有之大变局”,危机意识日深一日,然而,基于生存理性思考而产生的危机意识成为全民族共同心理感受,还是自甲午战争中国败于“蕞尔小国”的日本引起的,甲午战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震动,一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救死不遑”的紧迫感和再难以立足于世界的耻辱感笼罩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强烈的亡国忧患已成为当时思想家和政治行动家们共同的心理感受,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最迫切的任务。

最后,各国亡国史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传播和中国固有的华夷观念是近代“排满”民族主义产生的两大理论来源。近代爱国者从本民族的现实处境出发,都特别关注世界各个国家的亡国惨史的研究和介绍,力图以此为鉴,告诫国人,激发人们的救亡意识。他们大声地疾呼中国“正处在东狼西虎,南弓北矢的时代,正是千钧一发,呼吸存亡的时刻。”这些都对近代“排满”民族主义的提出起到了很强的催化作用。而“排满”革命的“光复旧物”的思想,就直接来源于传统的“华夷之辩”。用章太炎的话说就是“民族主义,自古太原之世,其跟性固已潜在,远至今日,方始发达”,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古典式的民族口号就直接效仿于朱元璋的讨元檄文,而其根源于传统的“春秋大义”,陈天华的“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的呐喊无不渗透着传统的华夷思想。

二、“排满”民族主义在中国民族主义类型中所处的位置

1,从民族主义的文化渊源与时代特征入手,可以区分为传统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两种。传统的民族主义渊源于本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尊王攘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思想,宋朝以后,中原屡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故华夷之防的思想日益发达。鸦片战争以后,国人依据传统的夷夏观,将中国的文化和制度视为最优,而鄙视西方人为非我族类无文化的野蛮人,鄙视他邦为“未闻礼仪之风,仁者教化”的禽兽之国,这种从传统的夷夏观中延续下来的民族主义意识也可以称之为华夏中心主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原本是产生于欧洲,尤以法国大革命为其形成的最主要的标志,他是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看法极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而我国意义上的近代民族主义则产生于辛亥革命的准备阶段,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2,从民族主义作为对本民族的忠诚心理所体认的范围入手,可以区分为以汉族为体认单位的民族主义尤其是“排满”民族主义,和以中华民族这个历史上形成的众多的民族命运的共同体为体认单位的反帝民族主义这样的两种民族主义。用梁启超的说法就是“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他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学说》一文中提到:“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他所谓的“小民族主义”指的是辛亥革命党人所提倡的“排满”民族主义,而“大民族主义”是指国内各个民族联合起来抵御帝国主义的入侵。

3,从民族主义所强调的不同侧重点或民族主义认同情结所采纳的不同符号入手,又可以把民族主义区分为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等方面。族类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或者是种族为认同的符号,强调本民族的利益至高无上,有明显的排斥他族的倾向,强调从来源,血统或者是种族上区分民族,如邹容在其著作《革命军》里要求“厘清种族”即属于族类民族主义的范畴,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也具有族类民族主义的某些特征。政治民族主义以国家政权,政治主体为认同的符号,强调政府唯一合法形态是民族自我统治的政府,基本目标是建立民族主权国家。“排满”民族主义提倡推翻满族所建立的清政府,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政权,强调汉族应该在政权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其实也具有政治民族主义的特征。而中华民族的提法也可以归纳为政治民族主义的范畴,孙中山晚期的民族主义思想也可以归为此类。经济民族主义以提倡经济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为主要的内容,近代以来的“实业救国”是中国经济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文化民族主义是以传统的文化中仍被认为优异的部分即所谓的“国粹”为该民族主义的认同对象,所放映的是一种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精神和各种礼仪制度高于优于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民族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4,从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其他政治,文化思潮的关系入手,或依其对传统,对外来的东西的不同取向态度和排斥情绪的强度,可以区分为革命的民族主义(激进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理性民族主义),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与复古主义的民族主义。激进民族主义激烈反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主张全盘西化,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主张发扬传统。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主张推翻清朝的统治即有革命民族主义的因素在内,同时有希望建立民主共和国,这又吸收了很多的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的思想,是革命民族主义和自由民族主义的相互结合体。

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梁启超在二十世纪初最早提出的,但是他后来抛下了这面旗帜,而辛亥革命接过这面旗帜,越举越高。

“民族主义”这个名词和它的学理,并不为中国人所固有,最初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据说,“民族主义”一词最先是在15世纪出现于德国,1836年首次被列入《牛津的词典》。在西方近代历史上,民族主义思潮大体产生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中,而盛行于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时。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在传播和阐述的过程中,又发展出近代中国自己的显著特色。

有趣的是,中国最早提出“民族主义”一词的,并不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而是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他在《三十自述》中写道:“戊戌九月至日本,十月与横滨商界诸同志谋设《清议报》。自此居日本东京者一年,稍能读东文,思想为之一变。”(7)在《东籍月旦》中介绍日本出版的世界史著作时他也写道:“著最近世史者,往往专叙其民族争竞变迁和政策之烦扰错杂,以属应该不暇。”(8)这把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来历说得清楚。

梁启超明确地宣传“民族主义”的主张,是在他1901年为《清议报》第94,95期册所写的《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他提出问题的着眼点,同样是要回答:在世界的激烈竞争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抵抗列强的侵略,求得中国的生存。他是这样描写一百年来世界大势变的趋势:“今日欧美,则民族主义与民族帝国主义相之时代也。”“专就欧州而论之,则民族主义盛于十九世纪,而其萌达也在十八世纪之下半;民族帝国主义,全盛于二十世纪,而其萌达也在十九世纪之下半。今日之世界,实不外此两大主义活剧之舞台也。”他旗帜鲜明地写道:“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他认为:“民族主义发达之既极,其所以求增进本族之幸福者,无有厌足。内力既充,而不得不思伸之于外”,这就是“帝国主义所以行也”。“今欧美列强皆侠其方刚之力以与我竞争,而吾国于所谓民族主义者,犹未胚胎焉。”“知他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国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国民所当极汲汲或者也。”

但是,梁启超对民族主义中的“宁粉身碎骨,以血染地,而不肯生息于异种人压制之下”的那类内容不能不有相当大的顾虑,因为他存在一种危险,可以导致要求推翻清政府的“排满”主张。这使他感到恐惧不安。特别是当革命派人士借鼓吹民族主张“排满”时,他们的顾虑就更大了。而结果也正如他所担忧的那样,辛亥革命正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倡导“排满”民族主义。

这就造成了一种和奇特的现象:最早在中国提出“民族主义”的立宪派人士,后来却是越来越不愿意谈民族主义,其实原因也是很简单,因为他们提倡民族主义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来维护或者是改善清政府的统治,根本点还是在于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后来辛亥革命党却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掀起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反清浪潮,“民族主义”在清朝最末的十几年里几乎成了“排满”民族主义的同义词,他们放弃或者是不愿意谈论“民族主义”也是在所难免的。

四、会党和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

会党在清朝末年的反清浪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孙中山的最早的革命行动就是从联络会党开始,而会党的“反清复明”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也深深地一向着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

1,会党的“反清复明”的思想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一开始便受到很强烈的反抗,其抵抗之烈,场面之悲壮,“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历历在籍。带康熙时期,清朝的统治日见巩固,各地的反清战争相继失败,大部分的汉族知识分子以感到神州陆沉,天下沦亡,回天无力,所谓“故君日逝,故友以亡,吾将安归,敬俯首阳”,或遁迹山林,或逃禅为僧,或佯狂病颠,后著书立说,以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和敌视。而其中的著书立说更是成为汉族知识分子的一种立身的方式,但是随着清王朝政权的日亦巩固,对这些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的打击也就日亦惨烈,大兴文字狱,严酷地屠戮大批的知识分子,因此,有清一代,要想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表达亡国之痛,屠戮之惨已是不可能,因此一些有“民族思想”的汉族知识分子便通过将下层社会和江湖上一些无家可归者聚集起来,结成社团,“把民族主义思想发到那种团体中生存。”“民族主义能够流传下来,三百年而不绝,全赖会党之力。”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有志竟成》中是这样明确记载会党的历史:“洪门者,创设于明朝的遗老,起于康熙年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身赴义,屡起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之忠烈死亡怠尽,二三遗老,见大势以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6)会党的思想中最鲜明的就是其“反清复明”,有清一代,会党起事多以此为口号,而辛亥革命对其思想进行改造,去除其“复明”的主张,吸收其“反清”的合理成分。在其著作《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一文中对此是这样介绍“他(孙中山)整理了许多明季清初流传下来的以反清复明为基础,后来受了帝国主义压迫而渐次扩大着仇洋彩色的下层结社,使他们渐渐的脱弃农业宗法的会党的性质而入国民革命的正规。”(10)在这里所说的“下层社会”就是指三合会,三点会,哥老会等会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思想也深深大打上会党的“反清复明“思想的烙印。

孙中山幼年其实生活的香山县,就是会党活动活跃的地方,清朝初年就有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五色邦”在这里进行反满活动,此后,香山会党曾“四次兴师大举反满“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香山孙氏家庭,也具有浓厚的反满意识,踞孙中山的胞姐孙妙茜介绍:“其家先人,在清朝从无人应举觅官者”(7),其先世族人中早就有人参加过反满活动,孙中山第十一世代先祖孙鼎标曾参加过“反清复明”起义。在如此的氛围中,年幼的孙中山“热枕种族观念,志愿非常”,据陈剑安提供的资料表明,孙中山很小之时不仅喜欢听反满的故事,还萌发过效法会党的意向。1855年以趋成熟的孙中山曾表示:“欲推翻满清复回汉家山河”,这显然受了会党的“反清复明”的影响,而首先响应孙中山“排满”民族主义的是会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兴中会,这得力于三合会首领邓荫南的帮助,其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排满”口号很清楚地打上会党的“反清复明”的烙印。兴中会的其他重要骨干如陈少白,尤列,程奎光,朱贵全,谢赞泰都是会党分子,要时人的话就是“孙逸仙的左右,可以说多半是会党中人。”1895年的广州之役,1900年的惠州之役,1903年的广州起义和同一时期的黄兴领导的长沙起义,都是以会党为起义的主力。随后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盟书所用的年号——“天运”也是来源于会党,根据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的记载:“同盟会盟书所用‘天运’年号,在当日各同志宣誓时皆不知此年号之出处。。。。。。以余所知,则‘天运’二字实为洪门三合会之年号。。。。。。以洪门文告所用”天运“二字,富有种族上之意义,遂开始采用,。。。。。。总理所举之理由有二:‘(一)语云,胡人无百年之运,满族占据华夏将三百年,其应以告终,此后即为汉族中兴之运,天运二字既汉兴满亡之表示,其意义极为深远。(二)明亡后,中国秘密会堂,如天地会,哥老会,三合诸会,均沿用此年号,由来已久’,此足证明天运二字实为洪门历代人士所用之传统年号,同盟会特袭用耳。”(8)在辛亥革命中起着非常大作用的新军其实也多是会党中人。

五、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思想的宣传

胡汉民在总结辛亥革命成功的经验时,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主要有两条经验:其一是策反新军为“成功革命之重要因素”,其二即为“排满宣传战胜一时之思想者,实为根本之成功”。(9)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的宣传有来两个层面,一个是理性的层面,一是感性的层面。理性的层面主要用与知识水平较高之中等社会,其做法大抵是把西方传的民族主义理论于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辩”结合在一起,《民报》等革命喉舌与立派的激烈论战的大快文章,都可以列出此类。但是下曾社会大多数都未曾受过教育,即令是少数粗识文字者也读不懂那些艰深的民族主义论著,因此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民众而言,要想让他们明了“排满”民族主义之道理,使他们拥护“排满”革命,只有通过感性的文章,感性的宣传方可以收到效果。辛亥革命时期,在革命运动迅速高涨的时候,动员社会群众最为简便而且易于收效的方法还是民族感情的激发与民族仇恨的煽动,在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非常严重的时期,这样的情绪煽动的能够在短期内收到很好的效果,感情的倾注往往胜与理性的诉求,所以任凭梁启超等如何大谈“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反而不如陈天华,邹容的“排满”小册更易于流传。更易于赢得人心。对于这点作为反对革命的杨宽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说:“一切法理论,政治论之复杂,终非人所能尽知,必其操术简单,而后人人能喻,此‘排满革命’四字,所以应于社会程度,而几成为无理由之宗教也。”他又说:“排满革命之理由,各异其言,有曰报仇者,有曰争政权者……,凡理由甚简单而办法甚发复杂者,虽智者不易寻其条理,凡理由甚复杂而办法甚简单者,虽愚者亦能知之,能言之,能行之,范围反较为大,势力反较益增也。”(10)因此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的宣传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扬中国“亡国论”,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非异族所得之中国。中国是汉人的中国,而满人不是中国人,自满族入关之时,中国便已经亡国,现在要恢复汉人国家,就必须将满人驱逐出中国的领土。孙中山在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他认为:“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11)在他看来,在中国只有实行汉人主政,才能算是中国,满人本是塞外东胡,是异种,异族,本不该入主中原。满州未建国前为中国的“羁靡州”不同于中国主权直接覆盖的领土,且未曾在明代取得中国的国籍,满族既不是中国人,清朝取代明朝,便非为一般意义上的皇室更替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为异族所灭。另一革命鼓动家说的更为露骨:“中国立国以来,皆吾汉人之本土。吾汉族生于斯,长于斯,聚国于斯,自有历史以来,数千年于兹。中国之上地,即吾汉族之家产物,而断不容他族盗袭之,以高距吾之主权也,中国自建国以来,蒙古时中国全亡,五胡辽金时中国亡一半,燕云十六州之割,中国之亡非亡,定于汉人之主与否。”所以章太炎在1920年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年”。雷铁崖的《中国已亡之铁案说》中说的更为坦率和露骨“故夫中国之亡非亡,定于汉人之为主与否。历朝易姓而汉人不易,故中国不亡,若中国之君为异族,则中国决定为亡国,次直截了当之言,一见而解,无须援拒法理。”(12)因此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刨清人种”,鼓吹满汉不同种,满族乃异族。邹容在《革命军》中专门列出一章,“革命必刨清人种”,认为“夫人之爱其种有,必内有所结,而外有所排”,他把汉族列为“中国人种”的主干,而把“满州人”列为“西伯利亚人种”蒙古族之一支脉。同时革命党人为增加汉族内部的凝聚力,并把满族异化为“外族”,他们大力黄帝轩辕氏为汉人之鼻祖,为中国人唯一的“始祖公公”,刘师培发表的《黄帝纪年论》中就明确宣告:“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源,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因此“当自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始。”(13)用以否认满族在中国统治,使满族的君主年号流于空文。在此前后,《江苏》杂志第3期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并公开使用黄帝纪年,稍后又有《黄帝魂》和《黄帝书》的出版,天才革命鼓动家陈天华编写的《猛回头》《警世钟》两个小册子,热情洋溢地歌唱黄帝“始祖公公”。

3,鼓吹清朝“暴政”和民族压迫和歧视,详尽地揭露其祸国殃民的深重罪行。如孙中山所言的满族乘“中国多事,长驱直入,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同盟会革命方略》中这样控诉满族“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在这方面革命报刊做了更多的工作,其中作为《民报》临时增刊的《天讨》的火力最集中,影响也最大,《天讨》收有军政府《讨满州檄》,《普告汉人檄》,《四川革命书》,《四川讨满檄》,《江苏革命书》,《河南讨满檄》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结合各地区,各阶层的实际情况,以其切身利害为引爆物,调动大多数人对清朝政府的憎恶和反抗,如《四川革命书》列举满清治蜀苛政有六,即征粮,抽税,镶夺,迫捐,虐杀,筑路,结论是“舍排满而外,决无自全之策”。

六、辛亥革命“排满”民族主义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就是以“排满”民族主义为号召的,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产生的,革命派要推翻当时的君主专制,而当时的君主和皇室又是数百年前以武力入主中原并曾对汉人大肆屠杀的满人,为了减轻革命的阻力,他们当然不会放弃煽动汉人仇满情绪这一有力的手段,他们也很清楚“排满”其实只是推翻君主专制的宣传口号,因此尽管辛亥革命是在“排满”民族主义的口号下发动起来的,尽管汉人在人数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对满族占有无可置疑的优势,但是在各省举行的武装起义并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时,却没有发生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现的那种狂热的大规模的民族仇杀,更不用说什么种族清洗了。其实理由很简单,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是从属于民族主义革命的范畴,孙中山早在1906年即以明确地宣告:革命派之所以主张“排满”,是因为“满州政府要实行排汉主义。我们推翻满州的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他分做两次来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14)即令是曾被认为是“地主阶级反满派”的章太炎,也并非狂热的狭隘的种族复仇主义者,他向人们解释:“是故排满州者,排其皇帝也,排其官吏也,排起士卒也”,并不是要排斥甚至杀害一般的满族百姓,“所欲排者为满人在汉之政府,而今之政府,为满州所窃拒,人所共知,不须别有标目,故简略言之,则曰排满云尔。”(15)正是因为如此,“排满”民族主义才能赢得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众多的民众的人体,辛亥革命才会胜利,才不至于导向悲惨的民族仇杀和民族绝灭。

但是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却有着不可否认的缺陷,第一就是源远流长的大汉族主义和可能会导致国家分裂,因为辛亥革命的建国理论是十八行省,这必然要放弃其他民族的土地。第二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也是导致其革命不失败的原因因为辛亥革命时的一个心理弱点就是“排满等于革命”,满族的统治被斥为异族统治,因此要挽救当时深重的民族危机,就必须推翻清朝政府,结束满人在中国的同志,虽然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带来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方案和“天赋人权”的思想武器,革命领袖孙中山也创立了“三民主义”,但当时加入革命组织的大多数人,所觉悟到的主要是“排满”民族主义和“种族革命”,而对民主思想,共和制度的所知极少,还远未达到对其内容的真正理解,因此,因此一般的民众都因为“排满”就是“革命”,“革命”就是“排满”,只要把满人敢下了台,挂上共和的招牌,让汉人当上大总统,就是革命成功了,“就是极有思想的同志,赞成三民主义,在当时因为只要能够排满,民族主义就能够达到目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就能够自然跟上。”(16)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先是把湖北军政府的都督硬塞给有“地方资望”的汉人官僚黎元洪,之后又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的位置流给为“中外所重”的汉族大吏袁世凯。用章太炎的话来说就是:“今之种族革命,若人人期于颠覆清廷而止,其后利害存亡,悉所不论,吾则顶礼膜拜于斯人矣。”(17)

但是,梁启超对民族主义中的“宁粉身碎骨,以血染地,而不肯生息于异种人压制之下”的那类内容不能不有相当大的顾虑,因为他存在一种危险,可以导致要求推翻清政府的“排满”主张。这使他感到恐惧不安。特别是当革命派人士借鼓吹民族主张“排满”时,他们的顾虑就更大了。而结果也正如他所担忧的那样,辛亥革命正是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出发,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倡导“排满”民族主义。

这就造成了一种和奇特的现象:最早在中国提出“民族主义”的立宪派人士,后来却是越来越不愿意谈民族主义,其实原因也是很简单,因为他们提倡民族主义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来维护或者是改善清政府的统治,根本点还是在于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是后来辛亥革命党却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掀起了规模越来越大的反清浪潮,“民族主义”在清朝最末的十几年里几乎成了“排满”民族主义的同义词,他们放弃或者是不愿意谈论“民族主义”也是在所难免的。

四、会党和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

会党在清朝末年的反清浪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孙中山的最早的革命行动就是从联络会党开始,而会党的“反清复明”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也深深地一向着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

1,会党的“反清复明”的思想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一开始便受到很强烈的反抗,其抵抗之烈,场面之悲壮,“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历历在籍。带康熙时期,清朝的统治日见巩固,各地的反清战争相继失败,大部分的汉族知识分子以感到神州陆沉,天下沦亡,回天无力,所谓“故君日逝,故友以亡,吾将安归,敬俯首阳”,或遁迹山林,或逃禅为僧,或佯狂病颠,后著书立说,以表达对清王朝的不满和敌视。而其中的著书立说更是成为汉族知识分子的一种立身的方式,但是随着清王朝政权的日亦巩固,对这些著书立说的知识分子的打击也就日亦惨烈,大兴文字狱,严酷地屠戮大批的知识分子,因此,有清一代,要想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来表达亡国之痛,屠戮之惨已是不可能,因此一些有“民族思想”的汉族知识分子便通过将下层社会和江湖上一些无家可归者聚集起来,结成社团,“把民族主义思想发到那种团体中生存。”“民族主义能够流传下来,三百年而不绝,全赖会党之力。”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有志竟成》中是这样明确记载会党的历史:“洪门者,创设于明朝的遗老,起于康熙年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臣烈士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身赴义,屡起屡蹶,与虏拼命,然卒不救明朝之亡,迨至康熙之世,清势已盛,而明之忠烈死亡怠尽,二三遗老,见大势以去,无可挽回,乃欲以民族主义之根苗流传后代,故以反清复明之宗旨,结为团体。”(6)会党的思想中最鲜明的就是其“反清复明”,有清一代,会党起事多以此为口号,而辛亥革命对其思想进行改造,去除其“复明”的主张,吸收其“反清”的合理成分。在其著作《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一文中对此是这样介绍“他(孙中山)整理了许多明季清初流传下来的以反清复明为基础,后来受了帝国主义压迫而渐次扩大着仇洋彩色的下层结社,使他们渐渐的脱弃农业宗法的会党的性质而入国民革命的正规。”(10)在这里所说的“下层社会”就是指三合会,三点会,哥老会等会党。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思想也深深大打上会党的“反清复明“思想的烙印。

孙中山幼年其实生活的香山县,就是会党活动活跃的地方,清朝初年就有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五色邦”在这里进行反满活动,此后,香山会党曾“四次兴师大举反满“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香山孙氏家庭,也具有浓厚的反满意识,踞孙中山的胞姐孙妙茜介绍:“其家先人,在清朝从无人应举觅官者”(7),其先世族人中早就有人参加过反满活动,孙中山第十一世代先祖孙鼎标曾参加过“反清复明”起义。在如此的氛围中,年幼的孙中山“热枕种族观念,志愿非常”,据陈剑安提供的资料表明,孙中山很小之时不仅喜欢听反满的故事,还萌发过效法会党的意向。1855年以趋成熟的孙中山曾表示:“欲推翻满清复回汉家山河”,这显然受了会党的“反清复明”的影响,而首先响应孙中山“排满”民族主义的是会党,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革命政党——兴中会,这得力于三合会首领邓荫南的帮助,其纲领中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排满”口号很清楚地打上会党的“反清复明”的烙印。兴中会的其他重要骨干如陈少白,尤列,程奎光,朱贵全,谢赞泰都是会党分子,要时人的话就是“孙逸仙的左右,可以说多半是会党中人。”1895年的广州之役,1900年的惠州之役,1903年的广州起义和同一时期的黄兴领导的长沙起义,都是以会党为起义的主力。随后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盟书所用的年号——“天运”也是来源于会党,根据冯自由在《革命逸史》中的记载:“同盟会盟书所用‘天运’年号,在当日各同志宣誓时皆不知此年号之出处。。。。。。以余所知,则‘天运’二字实为洪门三合会之年号。。。。。。以洪门文告所用”天运“二字,富有种族上之意义,遂开始采用,。。。。。。总理所举之理由有二:‘(一)语云,胡人无百年之运,满族占据华夏将三百年,其应以告终,此后即为汉族中兴之运,天运二字既汉兴满亡之表示,其意义极为深远。(二)明亡后,中国秘密会堂,如天地会,哥老会,三合诸会,均沿用此年号,由来已久’,此足证明天运二字实为洪门历代人士所用之传统年号,同盟会特袭用耳。”(8)在辛亥革命中起着非常大作用的新军其实也多是会党中人。

五、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思想的宣传

胡汉民在总结辛亥革命成功的经验时,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主要有两条经验:其一是策反新军为“成功革命之重要因素”,其二即为“排满宣传战胜一时之思想者,实为根本之成功”。(9)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的宣传有来两个层面,一个是理性的层面,一是感性的层面。理性的层面主要用与知识水平较高之中等社会,其做法大抵是把西方传的民族主义理论于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辩”结合在一起,《民报》等革命喉舌与立派的激烈论战的大快文章,都可以列出此类。但是下曾社会大多数都未曾受过教育,即令是少数粗识文字者也读不懂那些艰深的民族主义论著,因此对于中国大多数的民众而言,要想让他们明了“排满”民族主义之道理,使他们拥护“排满”革命,只有通过感性的文章,感性的宣传方可以收到效果。辛亥革命时期,在革命运动迅速高涨的时候,动员社会群众最为简便而且易于收效的方法还是民族感情的激发与民族仇恨的煽动,在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非常严重的时期,这样的情绪煽动的能够在短期内收到很好的效果,感情的倾注往往胜与理性的诉求,所以任凭梁启超等如何大谈“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反而不如陈天华,邹容的“排满”小册更易于流传。更易于赢得人心。对于这点作为反对革命的杨宽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说:“一切法理论,政治论之复杂,终非人所能尽知,必其操术简单,而后人人能喻,此‘排满革命’四字,所以应于社会程度,而几成为无理由之宗教也。”他又说:“排满革命之理由,各异其言,有曰报仇者,有曰争政权者……,凡理由甚简单而办法甚发复杂者,虽智者不易寻其条理,凡理由甚复杂而办法甚简单者,虽愚者亦能知之,能言之,能行之,范围反较为大,势力反较益增也。”(10)因此辛亥革命的“排满”民族主义的宣传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扬中国“亡国论”,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非异族所得之中国。中国是汉人的中国,而满人不是中国人,自满族入关之时,中国便已经亡国,现在要恢复汉人国家,就必须将满人驱逐出中国的领土。孙中山在这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他认为:“中国几千年以来,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以至于完全亡国,已有了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11)在他看来,在中国只有实行汉人主政,才能算是中国,满人本是塞外东胡,是异种,异族,本不该入主中原。满州未建国前为中国的“羁靡州”不同于中国主权直接覆盖的领土,且未曾在明代取得中国的国籍,满族既不是中国人,清朝取代明朝,便非为一般意义上的皇室更替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为异族所灭。另一革命鼓动家说的更为露骨:“中国立国以来,皆吾汉人之本土。吾汉族生于斯,长于斯,聚国于斯,自有历史以来,数千年于兹。中国之上地,即吾汉族之家产物,而断不容他族盗袭之,以高距吾之主权也,中国自建国以来,蒙古时中国全亡,五胡辽金时中国亡一半,燕云十六州之割,中国之亡非亡,定于汉人之主与否。”所以章太炎在1920年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十年”。雷铁崖的《中国已亡之铁案说》中说的更为坦率和露骨“故夫中国之亡非亡,定于汉人之为主与否。历朝易姓而汉人不易,故中国不亡,若中国之君为异族,则中国决定为亡国,次直截了当之言,一见而解,无须援拒法理。”(12)因此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刨清人种”,鼓吹满汉不同种,满族乃异族。邹容在《革命军》中专门列出一章,“革命必刨清人种”,认为“夫人之爱其种有,必内有所结,而外有所排”,他把汉族列为“中国人种”的主干,而把“满州人”列为“西伯利亚人种”蒙古族之一支脉。同时革命党人为增加汉族内部的凝聚力,并把满族异化为“外族”,他们大力黄帝轩辕氏为汉人之鼻祖,为中国人唯一的“始祖公公”,刘师培发表的《黄帝纪年论》中就明确宣告:“凡一民族,不得不溯其起源,为吾四百兆汉种之鼻祖者谁乎?是为黄帝轩辕氏。”因此“当自用黄帝降生为纪年始。”(13)用以否认满族在中国统治,使满族的君主年号流于空文。在此前后,《江苏》杂志第3期刊登了《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并公开使用黄帝纪年,稍后又有《黄帝魂》和《黄帝书》的出版,天才革命鼓动家陈天华编写的《猛回头》《警世钟》两个小册子,热情洋溢地歌唱黄帝“始祖公公”。

3,鼓吹清朝“暴政”和民族压迫和歧视,详尽地揭露其祸国殃民的深重罪行。如孙中山所言的满族乘“中国多事,长驱直入,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同盟会革命方略》中这样控诉满族“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在这方面革命报刊做了更多的工作,其中作为《民报》临时增刊的《天讨》的火力最集中,影响也最大,《天讨》收有军政府《讨满州檄》,《普告汉人檄》,《四川革命书》,《四川讨满檄》,《江苏革命书》,《河南讨满檄》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结合各地区,各阶层的实际情况,以其切身利害为引爆物,调动大多数人对清朝政府的憎恶和反抗,如《四川革命书》列举满清治蜀苛政有六,即征粮,抽税,镶夺,迫捐,虐杀,筑路,结论是“舍排满而外,决无自全之策”。

六、辛亥革命“排满”民族主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