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4:06:36

清朝范文篇1

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

清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和发展,并在世界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教育学生不仅要感到自豪,更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黄遵宪的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讲授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清朝封建末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是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反封建和谴责外国侵略罪行的进步小说、爱国新诗和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清代文学艺术不仅在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还有创新,并在世界文艺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在整个清朝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重点分析

清朝是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画家辈出,并有所发展创新。如清初朱耷、石涛的画。朱耷的画以其独特的水墨画体貌,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石涛的画意境苍莽新奇,画法有独特性。对当时扬州画派及后世国画都有影响。清中期的“扬州八怪”,追求个性、立意新奇。清末任伯年、吴昌硕二人的画对近代画风都有影响。

清朝的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量多质高。其中最杰出的有三部名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为神鬼狐妖的故事,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暴露出封建社会官史残酷政治黑暗的现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传奇小说。书中对那些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进士及大小官吏等进行讽刺,暴露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末世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红楼梦》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此为基本线索,再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种种丑恶行为:骄奢淫逸、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狼狈为奸而又互相倾轧,鞭挞了罪恶的封建礼教。

难点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分崩离析,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划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突破方案

在讲清代小说时,可以先了解学生是不看过这些小说或看过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根据学生认识的实际情况,教师或详或略地加以讲解。在讲清代的绘画时,可以选择相关画家的一些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了解清代绘画的特点。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清朝的小说和绘画。

教学难点:《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前两节讲过的有关清朝文化成就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文化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和思想方面的成就,都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朝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发展的情况,清朝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文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小说。

清朝的小说

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教师首先简介作者生平,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幅插图,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看过《聊斋志异》或据此改编的影视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本书的特点是以神鬼狐妖的故事为主要题材,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揭露统治者种种丑恶面目,讽刺科举制度,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教师可以《画皮》为例进行分析)。

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教师首先给学生讲周进落榜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析,教师归纳补充)。作者在小说中对“儒林”中那些利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及大小官吏进行讽刺,揭露了入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毒害。

作者是怎样进行揭露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作者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用辛辣诙谐的语言,通过人物的行动,通过讽刺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的。

(教师简介吴敬梓的生平,并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3、《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教师简介《红楼梦》及前80回的作者曹雪芹的生平。此目既是本节的难点,由于学生《红楼梦》比较熟悉,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谈话法,师生共议。)

(关于思想性,师生共议后教师归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封建礼教的一种叛逆,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的描写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通过对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历史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因此《红杰梦》是一部思想性很强的小说。

《红楼梦》不仅思想性很强,而且艺术很高,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师生共议其艺术性,然后教师归纳。)《红楼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人物及情节的描写自然、逼真。小说中出现的数百人及其之间复杂的关系,不同年龄、性格、阶级、阶层的人都刻划得栩栩如生,语言优美生动,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是深远的。被译成多种文字。

二、清朝的诗歌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简史,及著名诗人,然后指出)唐宋时期的诗歌达到了极盛,清朝诗歌是不如唐宋,但也向前发展了,而且还有创新。(教师简介“诗界革命”口号,介绍主要代表人物,重点讲黄遵宪诗歌的特点)。

三、京剧的形成

(本目主要由学生阅读,然后教师简介介绍有关京剧的基本常识。结合书上插图,讲解相关内容。)

四、清代的绘画

(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部分绘画作品,然后再介绍清朝绘画发展的情况。按照“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分别介绍,最后教师指出)清朝是国画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国画有了发展和创新,画家辈出,并且出现了追求个性的新特点。(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探究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对清代三部小说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进行探究。

1、《聊斋志异》组:学生可以看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也可阅读、观看相关书籍和影视剧,要求参加本组的学生每人讲一个故事,说明蒲松龄是怎样通过写鬼写狐来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

2、《儒林外史》组:建议本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将"周进落考"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编成小话剧,学生通过扮演其中人物来体会作者笔下的儒生们的思想品格,精神面貌,从而使学生理解小说,对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认识这部小说,对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认识这部小说的是以讽刺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第一部讽刺小说。

清朝范文篇2

关键词禁烟师夷长技

提到林则徐稍有点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他领导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运动的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如果近代史知识再多一点,还会知道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么,这样一位干国忠良怎么落得被充军发配的下场呢?又怎样从他的被充军反映出清朝的吏治腐败呢?

一、禁烟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在政治上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但是封建社会即将走到尽头;在经济上,产生于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受到占统治地位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历代统治者奉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正在缓慢地发展着;在对外关系上,极力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企图割断与世界的联系,继续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然而,此时英国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紧随其后,为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弱民穷的中国成为他们理想的对象,但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西方国家的商品在中国销路不畅。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的总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的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六分之一。①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殖民者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他们贿赂清政府官员充当鸦片走私的保护伞,有的官员还直接参与走私。广州水师巡船“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放私入口”。水师副将韩肇庆专门护送走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每万箱抽数百箱报功。韩肇庆竟因此“保擢总兵,赏戴孔雀翎”。福建水师居然全靠协办走私鸦片为业,甚至“夷船之鸦片一时不能进口往往寄顿于炮台附近”。浙江官军也不甘落后。可见,鸦片走私发展成为由军队参与的武装押运储存贩卖的巨大的走私网。英国政府蓝皮书称:“在过去二十年中,中国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走私鸦片的默许,前任和现任巡抚都从中取利,听说北京的军机处也暗中允许”,“他们纵容烟贩从外国船上取走鸦片,有时甚至将官船借以转运”。在军队官吏的保护下,鸦片公开走私。致使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从1799年的4000多箱激增到1839年的40200箱。增长了10倍之多。②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年~1831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年~1834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道光十四年至今(即1838年)渐漏至三千余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数千余万两”。③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和清朝统治,当林则徐向道光帝提出禁烟主张时,清政府内部引起巨大的争论,遭到以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为首的官员的反对。如果他们也是从民族利益出发那么他们的争论尚属政见的不同,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反对就连道光帝也认为他们是鸦片走私的最大的受益者。如果鸦片走私一旦被禁止,他们将失去巨额财富。但是由于道光帝支持林则徐禁烟,他们也只好暗中作梗俟机报复落井下石了。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用民族的利益去换取,可见当时清朝的吏治是多么的腐败。难怪马克思也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评论说:“那些纵容鸦片走私聚敛私财的官吏的贪污行为,都逐渐腐蚀着这个广大的国家机器的各部分之间的唯一精神联系。”当今中国黑恶势力之所以越打越猖狂。竟和当初鸦片走私惊人的相似。这难道与某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没有关系吗?这些官员自甘沉沦丧失了人民公仆的起码的尊严,死心塌地地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执法机关一旦要对黑恶势力采取行动,他们就通风报信使行动落空。这类事件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已经见得不少了。因此要彻底铲除黑恶势力,必须撕破他们的保护伞,清除腐败分子。还社会一片蓝天,还人民一个安宁。二、师夷长技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时代的变化。早在乾隆时期英国派使者马戛尔尼到中国商讨通商事宜。马戛尔尼邀请大将军福安康观看他的卫队演习欧洲新式的火器操法,福安康却冷淡地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奇!”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清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不愿意了解西方情况,所以到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朝统治集团对敌情的无知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④清政府就是在不知己更不知彼的情况下同英国进行较量的。林则徐率先从虚骄自大的状态中惊醒,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将“所得夷书就地翻译”,还组织编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在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积极仿制西方战舰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遭到了顽固派的攻击和满清贵族的猜忌。清入关后为了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平息汉人的抵抗,开始笼络汉人上层为其统治服务但对汉人又保持高度的戒备心理和排斥,阻止汉人的权力太重,为此,清政府实行“满汉双制”。所以当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时,如不加以阻止,就势必提高林则徐的声望,很多不满于清朝统治现状的汉人,就会聚集在林则徐的周围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是满清贵族最不愿意和最害怕的结果。还有林则徐提出的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由于林则徐已经设法购买了英制大炮,又从美国商人手里购买了一艘英国制造的商船并改造成为一只战舰,接着又捐资仿制两艘欧式双桅战舰,还搜集并绘制了多种新式战舰图样交给工匠研制。⑤这说明林则徐在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主张的同时,已经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了,他的这一主张一经道光帝批准,大清国的新式海军即告问世,国防状况也因之而改变。那么,林则徐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满清贵族的权力将会受到汉人集团的有力挑战。这当然更是满清贵族和一些别有用心的汉人官僚不希望的,所以他们疯狂地跳起来进行阻挠以一己之私而置民族利益于不顾。清政府的吏治腐败昭然若揭。

可见不论是“禁烟”还是“师夷长技”都极大地触犯了贪官污吏和顽固守旧势力的既得利益,他们俟机报复妄图置林则徐于死地而后快。林则徐在禁烟的同时在军事上做好痛击英国殖民者的充分准备,所以,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侵略者在广东海面并未捞到便宜,就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负责京畿安全的直隶总督琦善既没有做任何的战前准备,更没有率部抵抗。而是在道光帝面前进谗言。当他同英军谈判时,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向英国侵略者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一定严惩林则徐。不久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充军伊犁。

参考文献

清朝范文篇3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清朝天文学家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及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的内容和价值。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的成就。徐寿和华蘅芳的译书活动及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近代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及其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制造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通过对清朝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突出事迹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和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需要有一批为她献身的志士仁人。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清朝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时期,但是在文化方面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刻苦钻研前人的成果,勇于创新,为国争光,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在清朝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锡阐、吴其浚在天文、生物领域所作的贡献,表明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科技领域的水平。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成就,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华民族具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分析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冯如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飞机设计师,他研制的飞机,在1910年试飞成功,其飞行高度,飞行距离和速度均创当时的世界纪录。在中国乃至世界飞机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国人争了光。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清朝末年,我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难点分析

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是他发明了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天文知识的局限,对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詹天佑的图像,然后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强调他生活在近代,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学生时代少年留美,勤奋学习,立志报国,回国后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曾完成英、德、日无力完成的滦河大桥,后来又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京张铁路。在讲京张铁路时,要详细讲解当时工程的难度,遇到的困难,詹天佑是怎样一一克服的,使学生理解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京张铁路的重要意义。

难点突破方案

“王锡阐和《晓庵新法》”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首先介绍天文学家王锡阐的生平事迹,然后演示“凌日现象”的多媒体软件。通过演示,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凌日”等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王锡阐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中西天文历法,有所发明创造的精神。

小字部分主要讲的是关于“食分”问题,西方天文学家的错误观点,以及王锡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阐述,可指导学生阅读以帮助理解正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

教学难点: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的主权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正处在这样一种转变的动荡时期。尽管时局动荡,仍有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勇于探索求实,革新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节课,我们先学习清朝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提问: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到了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教师首先介绍王锡阐的生平事迹,在讲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发明和创造时,因为涉及一些天文学的名词概念,学生不太好理解。教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凌日”边讲解概念。

然后讲解王锡阐如何不迷信洋人的观点,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西方天文学理论在“食分”问题上的错误。

最后让学生在书上划出本目重点要掌握的知识。

二、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清朝除了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发明外,清朝中期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浚,他编写了一部《植物名实图考》。(引导学生看书中文字及插图,然后提出问题)

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部书是怎样编成的?

我们应该学习吴期浚的什么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归纳)这部书记载的植物种类多,插图十分精确,吴其浚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又不迷信古人,对每一种植物都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纠正前人记述植物的错误,这种求实和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刚才我们讲了天文学和植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体现出了新的特点,有什么新特点呢?(请同学们看书一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这时期西方科学技术不断介绍到中国来,李善就是清朝杰出的数字家、翻译家。写了许多数学书籍,其中《方圆阐幽》,李善兰根据自己的独到见解,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李善兰的成就说明中国人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聪明才智。他还同外国人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

除李善兰外以译书名的还有徐寿和华蘅芳。(教师简介徐寿、华蘅芳的成就,并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要点。)徐寿和华蘅芳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木壳船《黄鹄号》,这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如此,中国人自己还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教师首先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然后讲述京张铁路工程的艰巨)京张铁路修建时资金少,机器短缺,技术力量也薄弱,特别是八达岭、居庸关一带山势陡峭,工程十分艰巨,不仅在当时国内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帝国主义根本不想念中国人能修这条铁路。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率领铁路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一条“人”字形轨道,降低了坡度,仅用了四年时间保证了全线通车。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凭借着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聪明才智完全具有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五、飞机设计师冯如

在中国近代还有一位热爱祖国,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设计制造出飞机的年青人冯如。(教师讲述冯如的生平事迹),他在1910年制成一架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在国际飞行协会举行的比赛上,他驾驶自制的飞机荣获第一名。冯如拒绝了美国人的高薪聘请,回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让学生看插图《冯如和他制造的飞机》)。

清朝范文篇4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清朝天文学家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及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的内容和价值。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的成就。徐寿和华蘅芳的译书活动及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近代杰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及其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制造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飞机。

通过对清朝自然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突出事迹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和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需要有一批为她献身的志士仁人。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清朝是我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动荡时期,但是在文化方面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努力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刻苦钻研前人的成果,勇于创新,为国争光,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成就,在清朝的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王锡阐、吴其浚在天文、生物领域所作的贡献,表明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科技领域的水平。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的成就,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华民族具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能力和水平。

重点分析

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冯如是中国近代第一位飞机设计师,他研制的飞机,在1910年试飞成功,其飞行高度,飞行距离和速度均创当时的世界纪录。在中国乃至世界飞机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中国人争了光。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清朝末年,我国的交通事业有所发展,詹天佑是个中国第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工程之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罕见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难关,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减缓了坡度,降低了造价,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利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修成的,在中国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难点分析

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成就,是他发明了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天文知识的局限,对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建议教师首先让学生看詹天佑的图像,然后以饱满的热情,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强调他生活在近代,是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学生时代少年留美,勤奋学习,立志报国,回国后为祖国做出重大贡献:曾完成英、德、日无力完成的滦河大桥,后来又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京张铁路。在讲京张铁路时,要详细讲解当时工程的难度,遇到的困难,詹天佑是怎样一一克服的,使学生理解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京张铁路的重要意义。

难点突破方案

“王锡阐和《晓庵新法》”一目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首先介绍天文学家王锡阐的生平事迹,然后演示“凌日现象”的多媒体软件。通过演示,让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教材中出现的“凌日”等概念。同时让学生体会王锡阐不迷信古人和洋人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深入研究中西天文历法,有所发明创造的精神。

小字部分主要讲的是关于“食分”问题,西方天文学家的错误观点,以及王锡阐对这一问题的正确阐述,可指导学生阅读以帮助理解正文。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飞机设计师冯如。

教学难点:王锡阐条目中涉及的自然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的主权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正处在这样一种转变的动荡时期。尽管时局动荡,仍有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勇于探索求实,革新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节课,我们先学习清朝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王锡阐和《晓庵新法》

提问: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

到了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教师首先介绍王锡阐的生平事迹,在讲王锡阐在天文学上的发明和创造时,因为涉及一些天文学的名词概念,学生不太好理解。教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凌日”边讲解概念。

然后讲解王锡阐如何不迷信洋人的观点,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西方天文学理论在“食分”问题上的错误。

最后让学生在书上划出本目重点要掌握的知识。

二、吴其浚和《植物名实图考》

清朝除了王锡阐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发明外,清朝中期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其浚,他编写了一部《植物名实图考》。(引导学生看书中文字及插图,然后提出问题)

这部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这部书是怎样编成的?

我们应该学习吴期浚的什么精神?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归纳)这部书记载的植物种类多,插图十分精确,吴其浚重视前人的研究成果,但又不迷信古人,对每一种植物都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纠正前人记述植物的错误,这种求实和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李善兰、徐寿和华蘅芳

刚才我们讲了天文学和植物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体现出了新的特点,有什么新特点呢?(请同学们看书一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归纳)这时期西方科学技术不断介绍到中国来,李善就是清朝杰出的数字家、翻译家。写了许多数学书籍,其中《方圆阐幽》,李善兰根据自己的独到见解,阐述了微积分的初步概念。李善兰的成就说明中国人有发展近代科技的聪明才智。他还同外国人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

除李善兰外以译书名的还有徐寿和华蘅芳。(教师简介徐寿、华蘅芳的成就,并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要点。)徐寿和华蘅芳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木壳船《黄鹄号》,这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刻苦钻研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如此,中国人自己还修建了难度极大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教师首先生动地介绍詹天佑的生平事迹,然后讲述京张铁路工程的艰巨)京张铁路修建时资金少,机器短缺,技术力量也薄弱,特别是八达岭、居庸关一带山势陡峭,工程十分艰巨,不仅在当时国内仅有,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帝国主义根本不想念中国人能修这条铁路。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率领铁路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为了确保列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一条“人”字形轨道,降低了坡度,仅用了四年时间保证了全线通车。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凭借着自己的爱国热情和聪明才智完全具有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书上划出知识要点)。

清朝范文篇5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魏源的进步思想、《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严复其人、严复译著《天演论》的内容和影响、清末教育制度变革的情况。

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清末爱国思想出现的背景,分析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魏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候,严复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并译著《天演论》,宣传生物进化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引导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在封建末世,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魏源、严复等人能够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向西方学习,这种励志图强,勇于探索、革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是“清朝的文化”中关于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封建末世中国文化状况以及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变化很有帮助。清朝末年,社会腐朽、落后,国家主权不断沦丧,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爱国的思想家们不甘落后,勇于革新进取,使得在封建末世社会黑暗之时,在我国思想文化界呈现出一些鲜活进步的现象。

重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是其中的积极倡导者,他编写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启导着中国知识界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新动向。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严复正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著名思想家,他所宣传的社会进步理论,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中国知识界去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寻找救国之路。

难点分析

本课难点是严复译著《天演论》及其作用。本目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对《天演论》是什么样的著作并不了解,严复翻译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特别是《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什么?在当时为何能产生巨大影响?这都需要把严复的思想同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联系起来考虑,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重点突破方案

魏源和《海国图志》:这是本课重点之一。结合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分析魏源等人开明思想出现的原因。然后,教师简介魏源的生平,引导学生看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主要围绕魏源思想产生的背景、《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要让学生领会魏源思想的爱国性。

难点突破方案

严复和《天演论》: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引导回忆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创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的情况,指出严复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结合小字,对严复的生平作一简单介绍。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分析严复的思想形成的背景: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严复力主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关于《天演论》及其进化论的观点,教师可以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小字部分,着重指出严复翻译此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宣传“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为19世纪末期的维新变法运动摇旗呐喊。最后,点明严复翻译《天演论》的重要意义。

教法建议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上节课有关科学技术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末年,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就,但中国依然落后挨打,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的腐朽,于是一些爱国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寻找救国之路。由此导入新课。

《四库全书》:引导学生掌握该书的性质、分类以及对中国文化典籍的保存即可。书中插图和小字部分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

难点:严复译著《天演论》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清朝末年,我国出现了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取得了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清朝末年,我国虽然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这不能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腐朽落后,一些进步思想家们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变革社会。从而引出新课。

二、《四库全书》:

性质:这是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大丛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分类和意义: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共收录各类书籍3000多种,近8万卷,保存了十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但是,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删改、销毁了大量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也是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

三、魏源和《海国图志》

1.简介魏源的生平。

2.《海国图志》: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后,教师指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一部专著,也是介绍和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著作。这部书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魏源思想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魏源的思想有什么进步性?产生了什么影响?

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表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启迪人们通过学习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四、严复和《天演论》

1.简介严复:引导学生回忆严复在维新变法运动期间,就在天津主办《国闻报》,宣传变法的史实。结合本目小字第一段,指出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地介绍。

2.严复思想形成的背景:提问:严复生活的时代和魏源生活的时代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严复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是与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变法思想高涨的时代背景相适应的。他的思想比魏源更全面、更深入,是“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化的结果。

3.《天演论》及其影响:为了介绍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严复一生翻译了大量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以《天演论》的影响最大。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小字第二段,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看书讨论《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严复翻译《天演论》的真实目的在于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论证变法维新的合理性,通过变法使社会由落后变为先进是自然之理,抨击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错误观点。很显然,严复用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对封建保守思想进行了有利的抨击,启发中国知识界探索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师指导,以学生自学为主)

1.背景:传统科举制度的弊端在于脱离社会实际,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的影响,新式学堂纷纷建立,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时代的要求。

2.新教育制度建立:1903年,张之洞等奏准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制度。1905年,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

小结: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认识到中的落后,他们主张学习西方、抵御外侮、变革社会,实现国家的富强这种进步的思想引导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找救国的道路。这种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爱国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板书设计

清朝的文化——进步的思想家和新教育制度

一、《四库全书》——世界最大的丛书

二、进步思想家——“与时俱进”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1)严复的思想:效仿西方,变法救国

(2)《天演论》及其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三、新教育制度的建立

旧教育制度的弊端

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和废除科举制

探究活动

清朝范文篇6

【关键词】避暑山庄;清朝时期;历史文化价值

避暑山庄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保存至今的清朝时期避暑山庄包括承德避暑山庄等,这些避暑山庄除了在清朝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外,也是当今我国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清朝时期修建而成的避暑山庄往往耗时较长,就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其始建于1703年,历经三代皇帝方建成。自康熙起,历代皇帝都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也将其用于与多民族领导人的交往合作,故而使得避暑山庄在体现避暑、休闲价值的基础之上,还成为了我国自清朝时期以来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一个重要见证。

一、清朝避暑山庄的历史发展

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间,该建筑物的表面价值是为清朝皇帝提供休闲、避暑的场所,也可兼作处理政事的场所。然而,从当时历史发展的情况上来看,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还具有非常浓厚的政治色彩与背景。承德避暑山庄修建时的康熙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吴三桂等藩王的叛乱,外有蒙古国边境的动态。康熙机皇帝为了安抚少数民族的民众,稳固国家整体政权,于是下令修建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开始修建,共历经康熙、乾隆两个阶段,至乾隆十九年修建完毕。自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以来,清朝皇帝每年都会在山庄内接见少数民族的首领以及外国出使使节,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的畅通与有效。据史册记载,清朝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承德避暑山庄内处理与进行。因此,承德避暑山庄也就成了都城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接见并宴赏过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以及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等重要人物,还在此接见过以特使马戈尔尼为首的第一个英国访华使团。换言之,承德避暑山庄已成为了清朝时期多民族沟通与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

二、多民族地区融合

有相关研究中指出:清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乃至长久的统治不单单与历任君主英明的管理有关,更与本朝与各民族间关系处理的得当这一因素密切相关。清朝皇帝大多非常注意去争取与团结其他各个少数民族的领头任务,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而在其中,避暑山庄可以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承德避暑山庄修建以后,康熙皇帝开始将其作为第二政治中心,成为了接见少数民族首领以及外国使节的重要场所。自康熙至乾隆皇帝,他们在位期间先后于承德避暑山庄接见了高山族、藏族以及哈萨克族的首领与使节,为各个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乾隆年间,承德避暑山庄作为接见外宾场所的这一职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体现。以乾隆二十四年间为例,乾隆皇帝下令让准格尔蒙古的一支部队迁入承德避暑山庄内居住,将该部队安顿在热河行宫中,实质上使他们成为了清朝的部族,一方面彰显了清朝时期我泱泱大国对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友好,另一方面对促进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多民族融合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除此以外,避暑山庄还成为了清朝皇帝接见重要宗教人物的场所。其中,康熙皇帝就在承德避暑山庄中接见并封赏了喇嘛教的三大活佛。可以说,承德避暑山庄所扮演的角色是接见重要宗教任务,故而有效地帮助了清朝时期统治者对边境事务、政务的处理,且通过积极地沟通与交流,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地区民众所起到的作用于意义。乾隆皇帝为了加强对蒙古喀尔喀部落的控制与管理,在哲布圆寂后还下令帮助部落在西藏地界中选出下一任哲布,并且在承德避暑山庄中亲切地接见了他。通过这种方式,清王朝统治者实现了与蒙古宗教活佛的密切沟通与交流,进而加强了对蒙古族部落的管理,在促进清王朝政治局面稳定以及各民族团结共存方面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在与外国使节的交流中,避暑山庄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朝皇帝与外国使节在避暑山庄中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获得了诸多来自于外国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将本朝博大精深的文化传向世界,对促进文化的双向沟通而言有非常确切的价值。在这一背景之下,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实现了促进本朝多民族、多文化发展的重要目的。

三、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

清朝时期避暑山庄的建筑艺术博大精深,在体现文化融合的基础之上,建筑风格上面还体现出了多变、多样的特点,具有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承德避暑山庄从建筑布局上来看可以分为平原区、湖区、宫殿区以及山区四个部分。其中,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内共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将南方、北方的建筑特色以及建筑风格充分融合起来。建筑上的“如诗如画”也是对清朝时期所宣扬“满汉一家亲”理念的充分印证。同时,在避暑山庄周边也一并新建了大量的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外八庙,分别为: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这些寺庙虽然与避暑山庄相互独立,但在建筑结构整体上又相互衬托,通过这种方式,将避暑山庄的和谐之美淋漓尽致得展现了出来。同时,康熙皇帝更是在避暑山庄的每一处景点题词,更是将汉文化中的诗词之美充分地展现了出来。换言之,清朝时期所修建的避暑山庄中处处可见汉文化对建筑风格以及建筑意蕴的影响,这不单单是清朝时期统治者对汉文学推崇的一种体现,更是对“满汉一家亲”这一政治理念的贯彻落实,在促进清朝政治政权高度统一,促进多民族间文化和谐交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清朝时期避暑山庄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些避暑山庄不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胜地。在清朝历史中,这些避暑山庄的修建与应用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清朝历史背景下的避暑山庄除了是皇帝们夏天避暑的行宫,更成为了帮助清朝皇帝与多民族领导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场所,可谓是清朝时期的第二大政治中心。文章即以承德避暑山庄为典型代表,详细分析清朝时期所修建避暑山庄发挥的历史文化价值,望能够促进当代社会对避暑山庄的保护,以更好地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精髓。

作者:周江波 单位:承德市避暑山庄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徐兴志,陆贵巧.东西方皇家园林的比较分析——以凡尔赛宫和避暑山庄为例[J].河北林果研究,2010,25(4):418-422.

[2]舒苑.读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的总体思考[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33(3):14-16.

[3]岳爱华,段钟嵘.避暑山庄“水”的审美妙趣[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8(1):6-9.

[4]冯春芳,张斌翀,邱珊珊等.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对清代承德多元文化的影响[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8(1):109-112.

清朝范文篇7

历史上的嫩江流域空旷荒凉,曾是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东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土著少数民族人烟稀少,社会生活水平低下,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不事耕种,不识五谷,捕鱼为食。“暑用鱼皮,寒用狗皮”,处于蛮荒未开发之状态,直至清朝以来的源源不断的外来移民到来,对嫩江地区的商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一、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

(一)流人

清初之际,为了镇压南方各省的反清武装起义,清政府把内地各种“罪犯”遣戍到黑龙江地区,即所谓的“流人”。这些大多因“科场之罪”、“文字之狱”或“反叛之嫌”而成为“流人”,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被流放到嫩江流域的卜魁(齐齐哈尔),此后又流放至布特哈、摩尔根等地。流放的人数越来越多,“嘉庆年间(1796~1820年),发配到黑龙江地区的流人,约有一万多人,其中大多数为汉族人。他们除充当水手、站丁和壮士外,多数是‘赏给旗甲为奴’”①。这些被拨给驻防旗人为奴的流人,或充当水手、庄头、庄丁、站丁等。康熙初年流放人数最多,关内各省在黑龙江者几乎“无省无人”②。为了充实边疆人口、安扎营地、戍守边防,从而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清政府多次向嫩江地区的卜魁增加人口,以至于卜魁成了流人的主要集中地,被称为清政府所设置的“没有屋顶的大监狱”。“流人”平时在站地、官庄劳动,因他们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到康、雍、乾时,已经在嫩江开垦了大量的土地,对当地的农、副业技术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随着“流人”的不断涌入,他们给嫩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二)流民

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除“流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民”。嫩江流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适合农作物的栽培与种植,但由历代政府官方招垦或强迫而来的关内移民终因迁移路途遥远,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移民未能定居于此,因此“流民”到达嫩江流域的人数起初并不多。清朝时沙俄骚扰黑龙江地区越来越频繁,甚至数次深入嫩江流域。鉴于此,清朝政府积极着手实施动员流民来充实嫩江流域开发的政策。即使清政府多次下旨招垦,但终因路途遥远、气候寒冷等原因流民迁至嫩江流域垦殖的并不多见。直至清朝中期,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破产农民因土地兼并、苛捐杂税以及天灾人祸的逼迫而破产,他们长途跋涉,落脚嫩江流域垦荒种地,他们起初为佃工,或者投身服劳役。嫩江水滋润着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吸引着关内流民的目光,他们不甘心仅局限于租种佃主原有的土地,而以“借旗田之名,额外开荒,希图存身,旗人亦借以广取租利,巧为护庇”③。

(三)站丁、垦民

深入到嫩江流域的外来移民除“流人”、“流民”以外,还有站丁、垦民。源于各种原因,清朝政府对东北长期实行东北封禁政策,因而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东北地区人烟稀少、防务空虚。嫩江流域土著民多为东北渔猎民族,渔猎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土著民居住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分散性,这样就不能形成一个稳固安定的部落村镇,这就给沙俄侵略东北一个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开放东北边疆,招民垦殖,以实边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清政府从1880年开始,在东北边疆开始逐步推行“移民实边”政策。于是,关内北方各省垦民大量涌入东北,深入到嫩江流域得也逐渐增多。原本荒芜的嫩江流域逐渐被开垦成良田。同时,清政府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驻防与沟通联系,在边疆地区普遍设立驿站夫役,亦称“站夫”。各站从事传递和杂役的人丁,谓之站丁。其除传送军报文书外,并承担蹓马、铡草、煮料、探喂、背包等项使役。站丁的设立给原本荒无人烟的嫩江流域带来了生机,“上下站壮丁,自为聚落,每站不下百十家,皆有官方待过客。私开旅店,间亦有之”④。驿站内配备较为齐全,“每个驿站配备有牛、马、车辆,其数目也多少不均。驿站设有站房。供来往官吏、商旅住宿。站房皆是元木垛起来的木刻楞房。房屋宽绰,但大小也不等。一般站房长约三十米,宽约八米,有走廊、地板。大的站房,如摩尔根站房长约三十米,宽约二十来米,能住一百多人。外有马棚、牛栏、仓房。”⑤垦民和站丁的到来,给嫩江流域农业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移民开启嫩江流域民众的商业意识

早年嫩江地区的生产力十分落后,正如书中所载“土性寒浆,春晚霜早,不产五谷,春夏取河鱼为食,秋冬捕野兽为食。鱼干鹿肉,家家堆积为粮焉”。从中可见:早年嫩江地区以传统的渔猎业为生计,即“夏捕鱼为粮,冬捕貂为仓”。由于“不识五谷”、“不事农业”,农业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商业经济更是空白。地理环境上,嫩江地区,地域偏远、驿路稀少,其自然条件在商业贸易上并不算上佳,尤其是赫哲族一般都居住分散,便利的交通尤为重要。由于该地区处于“东北之东北”,大部分处于亚寒带,历史上所处地区更为偏北,因此气候上冬季严寒而漫长,造成驿道长期被冰雪覆盖;而春秋两季江水易泛滥,这更加重了与外界沟通的困难,这对于商业贸易显然是不利的。另外,嫩江地区具有显著的地广人稀特点且自然资源丰富,但这一切却在客观上造成了该地区商业贸易发展的迟滞。广袤的嫩江平原,蕴藏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厚,“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如此丰厚的自然资源足以使本来人口就不多的民族在很少与外界发生经济联系的情况下,仅靠简单的传统渔猎业就能够独立生存,因而形成了封闭式的、内向的自然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商业贸易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无商业贸易意识的产生。因此外来移民之前的嫩江地区的主要贸易形式是为贡貂赏乌林制度以及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如卜魁“流人辟圃种菜……四月后上市鬻之”;要么将关内之物品贩运到东北销售,均是“稍涉贵重”之物。据《龙沙纪略》记载,“卜魁西北二百里山崖,松、柞蓊郁,江冰后,作炭者乃往,故值贱于冬。”许多流人靠采摘木耳、榛子等卖钱为生。虽然这些对于嫩江地区商业贸易的影响幅度有限,但是意义深远;虽然以物易物的交易并不能意味着商品经济已经存在,但该制度以及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开启了边疆少数民族从事商业贸易的意识。随着交易种类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嫩江地区商业经济的影响愈加明显。当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到来后,尤其是原籍或家乡多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移民到来后,该地区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经济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地发展。

三、移民促进嫩江流域农产品的商品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嫩江流域的农产品商品化进程的趋势逐渐增强,其中移民发挥的作用更是加速了该进程。早年嫩江流域农作物的种植业发展落后,虽然黑龙江地区辽阔而肥沃,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始终保持着粗犷经营。农作物种植的目的就是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正如《黑龙江外记》所记载:“黑龙江地利有余,人力不足,非尽惰农也。为兵者一身供役,势难及于耕耘。而闲处者,又无力多购牛、犁以开荒于数十百里之外。故齐齐哈尔等城不过负郭百里内。有田土者,世守其业,余皆樵牧自给,或佣於流人,贾客以图温饱。而膏腴万顷,荒而不冶,曾无过而问之者,盖亦势使之然也”。而嫩江流域的卜魁(齐齐哈尔)土质含沙量高,种植业更为落后。《龙沙纪略》记载:“卜魁四面数十里,皆寒沙,少耕作。城中数万人,咸资食于蒙古糜田。蒙古耕种,岁易其地,待雨乃播,不雨则终不破土,故饥岁恒多。雨后,相水坎处,携妇子、牛羊以往,毡庐孤立,布种则去,不复顾。逮秋复来,草莠杂获。计一亩所得,不及民田之半”。从中可见,早年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技术是很落后的,这种半游牧式的农业粗放式经营造成产量的低下,自然条件优越的松嫩平原在清初之际曾一度出现灾荒现象。清朝时期移民的到来使嫩江流域的农业生产得到相当大的提高,“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前后,随着清政府刑罚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发遣到嫩江流域的流人已达数百人”⑥。这些流人拥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携带籽种和农器。若能充分利用这些流人,配给其农具耕牛,使之驻扎官屯,开垦荒地,积蓄粮谷,充实边防,可谓是一举多得。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傅玉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意义。因此向朝廷请示,在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等地增设数处官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具和耕牛,可由各处的库存粮银来拨用。为了鼓励农业生产,特规定流人在刚开垦荒地的当年免除各种苛捐杂税。第二年缴付一半,第三年开始全部缴付。这个政策极大促进了嫩江流域流人开发土地、开垦农业种植的热情,嫩江地区的农作物种植范围及耕种水平迅速提高,嫩江流域的官庄日渐增多,大片荒田变良田。据统计“依安县初有耕地面积为181850亩,至1930年耕地面积增为1290670亩。甘南清末有耕地14069垧,至1915年增到214094垧。克山县荒地419176垧,至1928年垦出熟地11万垧,而景星、林甸升科熟地达16万垧”⑦此外,移民不断开垦使原来丛林茂密、人烟稀少、寂静安宁的野兽动物的天堂不复存在。为了吸引移民深入开发嫩江流域,年清政府开辟了嫩江流域各地的交通驿道,大量移民涌入嫩江地区,使荒芜的边地逐渐被移民垦殖为良田,连年丰收的农产品除了满足温饱需要外,逐渐有了剩余。这为嫩江流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提供了客观因素。同时原本山林丛生、野兽遍地的自然环境得到破坏,鱼类、兽类资源迅速减少,传统的渔猎业面临着困境进而走向衰败,使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不得不投身农业或其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深,农产品商品化趋势进一步加速,从而促使商业经济的生成。

四、移民促进嫩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

清朝范文篇8

一、满清入关,汉人易服

清王朝是由塞外民族满族入关后建立的,长期生活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游牧风格。清初顺治帝福临入关时为坚守其本民族旧制,不愿意轻易改变原有服式。1644年6月,山海关开关,清兵占领北京,下江南,清世祖即位;第二年6月,福临颁布了“剃发令”,清廷将反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剃发易服这一强制性活动的范围与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因此遭到汉族人民的坚决抵抗。汉族人素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之意识,在“宁可断头,决不剃发”的口号下聚集起来,对满族统治者进行多次斗争,“江阴十日”、“嘉定三屠”、“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短期繁荣,满汉相融

康熙帝作为清代第二代皇帝,同时也作为中国封建史上不可多得的圣明君主,他看到单以野蛮落后的方式去统治中原,实际上破坏了汉族已达到的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于是不得不缓和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激烈矛盾,使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并且在不成文的“十从十不从”、“男从女不从”的条例下,两族矛盾才暂时得到缓解。习俗有极强的传承性,也会随时随地而变,由于两族人民的广泛接触且频繁,所以其演变过程中互为渗透融合,互为影响。

由于满族服饰具有典型的游牧风格,带有浓郁的大自然风格,而中原地带由于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长期以来崇尚文儒柔雅之风,所以满汉两族服饰在相融的过程中,既有互相替代,也保留了各自的服装特色。

清代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相继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钮扣系之,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变化较多,无领子,而另加领衣,俗称“牛舌头”。在满族的服装上采用了汉族冕服中的十二章纹饰,只是不在常服上缀补子,而是直接绣方形或圆形补于衣上,称之为补服;袍服袖口有吐出于外的“箭袖”,具有典型的地区特征,因形似马蹄,被俗称为“马蹄袖”。其形源于北方恶劣天气中避寒而用,待狩猎射箭时又可卷上,不妨碍形动。袍服中还有一种“缺襟袍”,前襟下摆分开,右边裁下一块,比左面略短一尺,便于乘骑,因而谓之“行装”。在“嘉乾”之后,开始效仿汉服,汉服虽屡遭禁止,但其趋势仍在不断扩大。汉族女子清初服装基本与明代相同,到后来不断变化,终于形成清朝服装特色。云肩在明代已现于社会女子之间,可作为礼服,清初女子在行礼或新婚时作为装饰;清初满族与汉族女子各自保留本族发型形制,至中期汉女仿满宫女,以高髻为尚;鞋式旗汉各异,旗女天足,穿木底高跟鞋,汉女缠足,多穿木底弓鞋。

清朝虽有百年盛世,却摆脱不了封建帝制统治的陋病,愚昧的闭关锁国之政,使得国运每况愈下,而此时的服饰却崇尚奢靡,追求繁缛的艺术风格,导致服装边缘、饰物等形成精致细密之风。乾隆时达官贵人为显阔,曾实行过一阵反穿马褂,以炫耀其高级裘皮。在衣服边缘地方施绣镶滚花边是清代女子衣服装饰的一大特点,早期只有三镶五滚,后来越发繁阔,发展为十八镶滚,以至连衣服本料都显见不多了。《红楼梦》中的贾府,不光老爷太太们遍体绮罗,就是妻妾仆人们也穿着绸缎为之,而其中描绘的封建家族生活奢侈无度,服饰攀贵显富,便是这个封建王朝末期腐化的真实缩影。

三、后期衰败,西风东渐

至清朝后期一切都预示着清王朝已经开始衰败,同样也标志着一个革命时代的开始。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具有一定群众性的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一批带有资产阶级改良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联名上书,建议变法维新,其中既有政治大事,也有服饰习俗。清朝末年人们服饰的变化,不仅是清王朝走向没落的象征,也是西方文化冲击产生的结果,人们由于年龄、性格、职务、爱好、阶层、经济水平和社交范围的不同,也在大同之中求各异: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罗宋帽,下身穿中式裤子,登布鞋,这是中年男子及公务人员交际时装束;西服革履,戴礼帽这是青年男子或从事洋务者所喜好的装束;还有极少数的开明男子的服装中西结合,长袍,西裤,礼帽,皮鞋。而女子的服装着重点在旗袍,旗袍本意为旗女之袍,清末时体宽大,腰平直,衣长至足,衣上饰有寿字和各色花卉图案,如“如意牡丹”、“福禄寿喜”等,制作细腻精巧,色彩讲求层次变化。服装造型基本上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掩盖了女子的身材形体,也就谈不上女性的人体美了。但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开始缩短长度,收紧腰身,衣领紧扣,曲线鲜明,或大襟或斜襟的旗袍为一些女性所青睐,边缘处镶滚花边或刺绣纹饰,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东方女性之美;经济便利,美观饰体,再加上高跟鞋的衬托,更体现出妇女的秀美身姿。

清朝范文篇9

1.承袭明制

与先前满族的一些文化相比,明代先进的中原文化必然更加符合当时的统治与时代潮流,因此清入关前后所设立的一些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名称与明如此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国子监、翰林院等等。但承袭并非意味着完全照搬,这里同样也有部分创新(某些机构和名称为明朝所没有),而创新的源泉就来自于清入关前后特有的制度———八旗制度,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皇太极于天聪五年(1631年)设立的六部。

2.清朝独创

这里所说的独创按时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入关前设立的;二是入关后设立的。入关前包括后金这样的民族统治政权设立的具有奴隶制色彩的议政王大臣、和硕贝勒等机构及官职名称,而入关后则有清朝完全封建化的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等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名称。接下来笔者将以入关前与入关后这两个时间段为切入点,从满汉词语的对照入手来探讨其官制特点,进而说明当时满汉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入关前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

(一)内阁机构及官职名称虽然内阁机构及官职设立于入关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贯穿于清代多个时期,因此其与汉文化的融合也就不可避免。以下所探讨、揭示的内阁机构及官职词语都是颇具代表性的,主要有hebeiamban(议政大臣)、hebeiwangde(议政王大臣会议)、ho觢oibeile(和硕贝勒)、jargūci(扎尔固齐)、bitheiboo(文馆)、baksi(巴克什)、dorgiilanyamun(内三院)、dorgiyamun(内阁)、alihada(大学士)、aisilameicihiyaraalihabitheida(协办大学士)等等。从这些满语词汇我们不难看出内阁机构及官职的民族性与汉文化结合后的特点。hebeiamban(议政大臣)、hebeiwangde(议政王大臣会议)、ho觢oibeile(和硕贝勒)、jargūci(扎尔固齐)是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设立的几个比较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与官职,主要为其独创,民族色彩较为浓厚。

1.hebeiamban议政大臣hebeiwangde议政大臣王会议议政大臣又称为黑白按班,其汉名为议政大臣,平时主要参与国家军国大政的谋划。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此官职名就已现端倪,主要由八旗固山额真(gūsaiejen)兼任。其后的皇太极时期,议政大臣逐渐成为一个比较正式的职衔,如“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固山贝子尼堪等与议政事,每旗设三员,以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在其左右及贝勒之前参议国家大事。”[1]说到这里,笔者就不得不提一下议政王大臣会议了。这是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主要由议政大臣组成。最初议政大臣王会议权力很大,其决策皇帝是不能更改的,甚至都有权决定皇帝的继承,皇太极的即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期像多尔衮、鳌拜这样的权臣都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总理国政。但伴随着清朝入关后皇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议政大臣渐渐丧失了权力,成为皇帝的附庸,如入关后增加蒙古八旗的固山额真以及六部尚书为议政大臣,表面上看是参与政务的人多了,实质上是对诸王贝勒特权的削弱,避免少数人权力过大;还有就是内阁与军机处的出现等。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议政大臣的职名被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自然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笔者看来,议政大臣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取消是清朝建立统一国家封建政权的必然结果,因为封建统治很大程度上也就意味着皇权专制的逐渐确立,而皇权的集中必然意味着臣权的削弱,所以它们权力的逐渐丧失也就不足为奇了。

2.ho觢oibeile和硕贝勒“ho觢o”一词的意思为:“四方之方,方隅,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之角。”[1]由此可见它主要是一个方位词。但是ho觢o与专主一旗的贝勒联系在一起就具有新的涵义,可指代某一旗,也是清代早期封号。清代早期习惯在爵位、封号之前加上“和硕”一词,以显示权力与地位,例如和硕多罗亲王(ho觢oidoronggocinwang)、和硕墨尔根戴青贝勒(ho觢oimergendaicingbeile)。虽然和硕贝勒系清代早期的封号,但另一方面其也是一个重要官职,因为他同样是议政大臣中的重要成员,如《东华录》天命四记载:天命七年(1622)三月,更明定皇子八人为和硕贝勒,共议国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硕”一词被取消,贝勒也仅仅成为清仿明制封爵后的爵号,其展现的权力与地位已不能和清代早期相比。

3.jargūci扎尔固齐扎尔固齐借自蒙语,汉语意思为理事官,其主要的职能是职掌案件的初审。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设置理讼听证大臣五人,并设扎尔固齐十人佐理。凡有听断之事,先经扎尔固齐十人审问,转交与五大臣,五大臣再审,而后报告贝勒。在笔者看来,扎尔固齐的职能与明清时期的大理寺卿类似,不同的是它有很强的民族政权色彩,同样这也意味着它存在的时间不会长久。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设立了十六佐管大臣和十六调遣大臣,正式标志了扎尔固齐的废止。

4.bitheiboo文馆baksi巴克什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设立文馆(汉译为书房),并把文馆里的文臣(baksi)分为两班“命巴克什达海同笔贴式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布戚等四人翻译汉字书籍,巴克什库尔缠同笔贴式吴巴什、查素喀、胡球、詹霸等四人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2]由此可见文馆的职能:一是翻译汉文典籍;二是记录本朝政事。实际上,文馆就是皇太极的政治咨询机关,即内阁最早的雏形,是受当时明朝的影响而设立的。但这时的文馆还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馆内人员也是数额不定,并且没有首长。

5.dorgiilanyamun内三院内三院于崇德元年(1636年)设立,包括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三个机构,其具体职能是:内国史院,负责记录饮食起居、撰拟诏令、纂修实录等;内秘书院,负责撰写与外藩之间的往来书信、记录各机构的奏疏等;内弘文院,负责注释历代行事的好坏、颁布各种制度等。此时其已经初具内阁的规模,由此可见内三院的进步。此外,内三院的官制这时较之文馆也有了一些变动,那就是正式出现了首长———大学士。三院共大学士四人,学士五人,分别由满人、汉人、蒙古人担任。这时内三院正式成为了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内三院跨了入关前与入关后两个时间段,入关后的内三院较之入关前又有了些变化,如顺治二年(1645年)与翰林院的合并、顺治六年(1649年)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的增加以及顺治八年(1651年)大学士品级的确定等等。

6.dorgiyamun内阁alihada大学士aisilameicihiyaraalihabitheida协办大学士dorgiyamuniashanibitheida内阁学士“内阁”一词满语音译为多尔吉衙门,设立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是清入关后帮助皇帝处理国政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虽然内阁在此后经历了两次裁撤,但最后还是在康熙九年(1670年)正式确定下来,成为定制。内阁设有大学士(alihada)、协办大学士(aisilameicihiyaraalihabitheida)、内阁学士(dorgiyamuniashanibitheida)、内阁侍读(dorgiyamuniadahabitheida)等等。其中大学士(满语称为阿里喀达,汉字为中堂)一般都兼殿阁衔,分为满汉两种,品级为正一品,地位好比明朝时的丞相,十分崇高;协办大学士为大学士的副职,主要职能是协助大学士处理内阁事务,“最早为雍正元年至五年间(1723—1727)有署大学士。二年有协理大学士。六年又有额外大学士。十年至十三年(1732—1735)复设有协理大学士。到乾隆四年(1739)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品级,比大学士稍低,为从一品。”[3]剩下的侍读学士、学士、中书等稍微低一级的官员都在内阁以下的机构内任职。总体来看,虽然清代内阁名义上是中央行政中枢机关,但却并无实权,无形中造就了在清朝统治时期内皇权与阁权的相安无事,这和明朝后期皇权与阁权的激烈斗争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见清朝统治者完全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成功压住了阁权,将内阁真正变成了皇帝的顾问机构,进而把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推向了顶峰。最后,内阁在乾隆之后逐步被削弱,并于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被废止。bitheiboo(文馆)、dorgiilanyamun(内三院)、dorgiyamun(内阁)这三个机构虽然其中有过反复(这里指内三院与内阁名称的变换),但总的来看是一脉相承的。如果非要找出它们三者的不同,在笔者看来,那就是受汉文化影响的深浅不同。文馆与内三院都是入关前设立的,汉文化影响程度不深,自然各方面都十分简单,而内阁受汉文化影响程度比较深,各部及官职分工较之文馆与内三院更加明确,规模也更加完备。(二)六部机构及官职名称虽然清代六部是以明代官制为蓝本设立的,其职掌也是相近,但就总体而言,明清两代的六部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不同主要还是体现在入关前满族社会一种特有的制度———八旗制度在六部内的渗透,而相比入关前,入关后的六部则更为接近明代六部。

二、入关后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

虽然清入关后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及官职也有独创,但总体来看,其大都是通过沿袭明制而设立,民族特色较之入关前也有所淡化。

(一)军机处机构及官职名称军机处(coohainashūniba),全名为“办理军机事务处”(coohainashūnibaitabeicihiyaraba),设立于雍正七年(1730年),为清代独创。虽然在乾隆年间经历了一次裁撤风波,但军机处还是存在了一百八十多年,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被撤废。cooha:军事,有关军事的;nashūn:事机、情况;ba:地方。我们把军机处的满文词语分开来看就很容易发现它的职能是处理军务。当然了,处理军务只是其在初设时的职能,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机处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甚至权力还超过了内阁,成为掌握职掌国家大政重要的中央行政机构,但军机处大多都是按皇帝的命令来处理政务。张德泽在《清代国家机关考略》里将军机处的职能总结为以下几个:“拟写皇帝的谕旨;办理皇帝交议的大政;审办大狱案件;奏补文武官员;考查行军之山川道里与兵马钱粮;查考大典旧案与考证历史事件。”[3]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军机处绝对服从皇帝的特点。与其他行政机构相比,军机处的职官设置显得尤为简单。主要有军机大臣(coohainashūniam-ban)与军机章京(coohainashūnijanggin),而这样的职官设置往往会发展为权力过于集中,进而威胁到皇权。但清朝皇帝却很好的处理了这一点,例如军机大臣与军机章京都为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不设定额的军机大臣;亲王不担任军机大臣等等。自然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也就与军机处一样只是清朝皇帝维护统治的工具而已。

(二)内务府机构及官职名称内务府(booiambaniyamun)全称为总管内务府衙门,是直接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并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虽然内务府设立于顺治时期,但其与满族社会一项特有的制度———包衣(booi)制度却渊源极深。“包衣”在《清史满语辞典》解释为:家的、家人之给使的奴仆。[1]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包衣就已经出现了,其主要来源包括俘虏、投充之人等等。其实那时的包衣说白了就是为主人世代服役的奴仆,毫无特权可言,而这种情况在入关后有了极大的改善,包衣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上三旗(内府三旗)服务,隶属内务府;另一部分为下五旗服务;隶属各个王府。另外,他们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甚至还可以做官,但就整体而言,还是内务府的包衣地位更高,待遇更好。由于是为皇族及家族服务的专门机构,内务府存在的时间也更长一些,一直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内务府才随着溥仪的被逐而消失。内务府总管(booiamban)又称为包衣昂邦,汉语意思为家内之臣,是管理内务府事务的最高官员。品级为正二品,无定员,“由侍卫、府属郎中、内三院(内务府所属上驷院、武备院、奉宸苑,非清初之内三院)卿内简用,或以王公、内大臣、尚书、侍郎兼任。”[3]其下设有堂郎中主事、各司员外郎主事、笔贴式等等。虽然内务府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满族的包衣制度,但我们并不能完全把它当做清代独创,因为换个角度来说,内务府也可以说是参考明朝二十四衙门而设立的,因为它下属的一些部院是沿明制而设的。此外,内务府还曾被十三衙门所取代。很大程度上来说,内务府也可以说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清朝范文篇10

[关键词]科举考试;复试;清代;研究生招生考试

科举考试的复试起于唐宋,明代沿袭并有所发展,而其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则创建于清代。作为一项制度的复试是指乡、会试发榜后,对已经中式的举人、贡士进行的再次考试,其实质是对录取工作的再次认定。复试制度是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五一即为《复试》,这足见其重要程度。毫无疑问,科举复试制度的建立,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而且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考察科举复试制度的内容、产生原因与实施效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与研究清代的科举制度,同时对于我们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复试制度亦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清代科举复试制度的确立

自唐至明的复试,为清代复试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仿效的先例。清代复试制度正是继承前代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与完善而最终形成的。

清代复试制度包括乡试复试与会试复试两部分。清代的乡试复试始于顺治十五年(1658),会试复试则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但直至嘉庆四年(1799)乡、会试复试才“乃著为令”,实际上乡试复试直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始为定制”。由此算来,从始行复试至成为定制,其间经历了百余年;百余年间,复试内容、要求与处罚措施等具体规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复试确立时间的漫长以及内容等具体规定的变化可以看出,清政府对复试意义与作用的认识处于不断加深之中。

1.乡试复试制度的确立之分析

乡试复试从开始实行到成为定制,其间反反复复,时断时续,这反映了政府对复试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乡试复试最初是由于放榜后因有“情弊”而被“指参”。如作为乡试复试之始的顺治十五年(1658)复试之原因即为中式举人“多有贿买情弊”而致“物议沸腾”。史料载:“顺治十五年,帝以顺天、江南考官俱以贿败,亲覆试两闱举人,是为乡试覆试之始。”[1](卷一O八,《选举三》)此次复试结果是:除罚停会试两科者外,还有22人被除名;对此,史料载:“取顺天米汉雯等百八十二名,准会试。江南汪溥勋等九十八名,准作举人。罚停会试、除名者二十二名。”[1](卷一O八,《选举三》)

又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乡试复试原因亦是北闱取士不公,有情弊为人指参。史料载:“康熙三十八年,帝以北闱取士不公,命集内廷覆试。”[1](卷一O八,《选举三》)并规定:“列三等以上者许会试,四等黜之。”[1](卷一O八,《选举三》)雍正七年(1729)顺天乡试奉特旨复试也是此种类型。

经过对复试的多次实践,清政府终于认识到“欲清科场之弊,莫如复试一法”[2](卷二二三)。在乾隆九年(1744)乡试前顺天府府尹蒋炳疏陈:“顺天乡试,业派亲信大臣、监同御史严行搜检。至外省积弊,未能肃清,请于放榜后,令巡抚会同学政,当面复试。”[2](卷二二三)旨意是“如所请行,下部知之”[2](卷二二三)。本次复试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第一次在放榜之前事先决定榜后进行复试,是政府的主动行为,而不是因“指参”而被动采取的措施。本次复试乾隆帝还特颁谕旨:“今应令中式之人填写亲供时,在巡抚衙门内严行防范,该抚会同学政,出《四书》闲冷二题,不在拟议之内者,当面考试,听其尽一日之长。试毕,即将原卷与中式卷一并解部,听候磨勘。”[2](卷二二三)但是,这种有计划的复试只推行了一科,乾隆十二年(1747)便宣告停止。其原因是乾隆九年(1744)顺天乡试搜检严格,效果显著,乾隆帝因此认为只要严格搜检,就可严防弊端。史料载乾隆帝称:“著各该临监等官,临时加意搜检,不许携带片纸只字,务令诸弊悉除,使场规整肃,以收得人之效。至上次复试,原因场期已近,不及严查。今既一体严行搜检,其复试之处著停止。”[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实际情况并非乾隆帝断定的那样,科场积弊在短暂收敛后又重新抬头。因此,在随后的时间里,乾隆帝针对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对某些省份采取了复试之法。如乾隆五十三年(1788)顺天府府尹吴省钦“奏请将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广东、山西六省丙午以前三科由俊秀报捐贡监生中式举人者俱行复试,下部议行”[4](卷四一,《何汝霖传》)。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于顺天等省补行复试的举人问题颇多,有些复试卷与原中卷“如出两手”、“情弊显然”,这促使乾隆帝在徘徊了五十年之后又回到乾隆九年乡试复试的起点,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反复,而是对乡试复试认识逐步加深的结果。此次规定要求:“各省如督抚同在一处者,仍令巡抚监临,著于榜后交与总督严扃复试,其止有巡抚省份,著派布政使会同邻近提镇一员监临,榜后交与巡抚复试。”[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乾隆五十九年(1794),因严行会试复试,乡试复试又告停止。

嘉庆四年(1799)奏准,乡会试复试著为令,亦即“乡试复试,自道光甲辰科后,始为定制”[5]。自此之后乡试后进行复试未再反复,一直坚持到清末。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政府为保证复试质量又做出新的规定:“嗣后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二月初十日前全行到京,取具同乡京官识认印结送部,听候复试。”[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并规定复试于二月十五日在贡院举行。对逾期到达者如何复试作了规定,对未复试者的处罚也作了规定:“其道远逾期到者,归顺天府补行复试。其逾补试期者,归下三科办理。三科内未复试者,永远不准会试,亦不准截取铨选。”[4](卷二八,《吴省钦传》)至此,新科举人于会试年进京参加复试成为定制,清代的乡试复试制度也已经定型。咸丰以后,乡试复试原则再没有改动过,变的只是复试要求、复试内容等具体的条文。

2.会试复试制度的确立之分析

清初会试中式贡士并无复试之说,其原因可能是会试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举行,其考场管理比在地方上举行的乡试要严许多。清代会试复试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是年,顺天解元查为仁因传递之事被发现而逃跑,康熙帝怀疑中式者中或许有令人顶替者,于是在畅春园亲加复试。复试结果是五人被革去进士,保留举人,所缺名额从“各省考试不中落卷内选择取中”[6](卷二四九)。史载:“(康熙)五十一年壬辰,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逸,帝疑新进士有代倩中式者,亲覆试畅春园,黜五人。会试覆试自是始。”[1](卷一O八,《选举三》)显然,会试复试借鉴了乡试复试的做法,二者的目的是一样的:严防弊窦。转二、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得以确立的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清代科举复试从清初沿袭前代偶一为之,到摸索时期的经常举行,再到最终形成定制,其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清代科举复试能够最终确立,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从科举复试发展的过程看,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1.严防弊窦,保证科举取士的公平性

针对科场弊端,通过复试以确保科举考试制度公平取士,是清代实行复试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在清初复试沿袭前代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事实确实如此,清初乡会试的复试,主要针对的便是科场案与各种舞弊行为。清初的复试,都是在科场舞弊案发生后进行的,因为要保证取士公平,除了对违法者实施严厉处罚外,还要鉴别发生舞弊案的考场的考生是否应该被录取,这自然就需要对考生进行复试。如陈康祺即把乡试复试之始的原因归于顺天、江南科场案:“乡试复试,自道光甲辰科后,始为定制。其实始于顺治十四年是也。是科丁酉,因顺天、江南科场事发,诏令复试。”[5]事实也确实如此,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案导致的顺治十五年(1658)乡试复试的原因与结果前文已述及,此不再赘述。不久后的江南科场案,原因同样是“中式举人,情弊多端”,致使榜发后“口有烦言”,顺治帝“照京闱例”,“亲加复试”[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复试结果是:“江南汪溥勋等九十八名,准作举人。罚停会试、除名者二十二名。”[1](卷一O八,《选举三》)清初的几次复试都与科场舞弊案有关,正如文献所载:“士子与考官勾通关节,国初有问拟腰斩者,立法甚峻。康熙己卯顺天乡试、壬辰会试,雍正己酉顺天乡试,俱奉特旨复试。”[9]

科场案中有一种舞弊即为考生“冒籍跨考”。“冒籍跨考”现象指的是在科举考试体制中,由于录取的“分区定额制”,导致考试竞争激烈地区的考生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进入考试竞争相对不太激烈的地区参加选拔性考试。“冒籍跨考”在宋代出现,至明清时已愈演愈烈,且童生试、乡试以及会试中均有发生。很显然,“冒籍跨考”也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因此,清代科举复试也有针对此弊端的。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会试即有江南、浙江士子冒籍中式,康熙帝因此令中式者复试,并谕旨大学士:“迩来浙江、江南人,冒直隶等处北籍,及代人考试者甚多。十三省语音,朕悉通晓,观人察言即可识辨。著出示遍晓中式进士等,其中冒籍、替代等项,俱赴部实首。复试之日,朕前亦许面奏。倘隐蔽不发,朕一查出,悔至无及。”[6](卷二四九)

2.平息社会舆论,笼络人心

清初在全国局势尚未稳定的情况下即仿明制开科取士,其目的就是要笼络人心,得到世人的颂扬。在此情况下,一旦出现对科举不利的舆论,清政府总是想方设法予以扭转。复试便是平息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自然也可以很好地笼络人心。

清初关于科举制的舆论中,最让清政府感到苦恼的便是对科场弊端及由此导致的取士不公的指责。而且这种舆论还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乡试即出现了“北闱不公,士子鼓噪,作檄讨主试官,以革人为主考,百千为群,押往柴市街杀之”[10]的情况。又如康熙五十年(1711)辛酉科江南乡试,由于主考左必蕃“目不识丁,任副考赵晋所为”[10]而导致榜发后士论哗然,数千士子云集玄妙观,其后更是抬着五路财神像入府学,锁于明伦堂,有人作诗“左邱明有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嘲讽二主考,更有甚者,有人将“贡院”用纸糊改为“卖完”。这虽然是两个极端的例子,但类似士子对科场舞弊不满的舆论并非罕见,清廷不会无视这种情况的存在。出现此等情况,除查明真相严惩舞弊考官、考生外,还要通过复试平息世人的舆论,以彰显公平,笼络人心。如针对康熙三十八年(1699)顺天乡试科场案,康熙帝便令“将所取举人通行齐集内廷复试。如有托故不到者,即行黜革”[6](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另一典型事例是充任福建乡试监临的王恕请旨为一个举人举行复试而得旨予以举行的一场复试,史载:“(王恕)任江安粮道,整饬漕务尤有声。充福建乡试监临,武生邱鹏飞以五经举第一,士论不平,奏请覆试。寻察出实使其弟代作,吏议降调,上特宽之。”[1](卷三O八,《王恕传》)由于“士论不平”而为一个举人举行复试,其目的显然是要平息社会舆论,笼络人心。

3.验证当政者对科场案的怀疑,查明实际情况

清代科举考试在很多乡会试后,都有朝臣、言官弹劾考官、考生,士子议论取士不公的情况出现。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考官、中式者是否真有问题,又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证明。复试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因为作弊考生大多没有真才实学,复试定会使他们露出真面目。因此,复试可以验证当政者对科场案的怀疑,查明实际情况,并进而鉴别出被录取者的优劣,决定是否录取考生。当然,由对考生是否作弊或作弊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查明考官是否舞弊以及如何舞弊。如康熙三十九年(1700)复试后,康熙帝讲述的本次复试的原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此科中式举人,因有情弊为人指参,朕亦闻外议纷纭,故行复试,以验其实。”[6](卷一九七)又如作为会试复试之始的康熙五十一年(1712)会试复试亦是此种原因,是年,顺天解元查为仁因传递之事被发现而逃跑,康熙帝怀疑中式者中或许有令人顶替者,于是在畅春园亲加复试,即“(康熙)五十一年壬辰,顺天解元查为仁以传递事觉而逸,帝疑新进士有代倩中式者,亲覆试畅春园,黜五人。”[1](卷一O八,《选举三》)

为验证当政者对科场案的怀疑,查明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复试,无非两种结果:要么发现考试存在问题,要么验证应试者并无问题。但不管怎样,复试总归打消了当政者的怀疑,让当政者对此次考试放心了。乾隆九年(1744),乾隆帝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本省巡抚会同学政在抚署内当面出题复试,真伪可以立分。”[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

4.选拔真才实学之人,维护科举制度的权威性

从清初采取复试之法到复试制度的确立,其间不管具体的内容如何变化,但复试目的始终未变: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如顺治十五年(1658)顺天乡试时顺治帝即强调:“朕非好为此举,实欲拔取真才,不获已尔。”[6](卷一一四)又如乾隆五十四年(1789),乾隆帝在下令会试复试时指出:“必须严行复试,方可甄拔真才,创惩亻进,是复试一事竟不可少。”[2](卷一三二六)因此,让科举考试选拔具有真才实学之人一直是复试的出发点与目的。

而现实情况是,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日益明显。朝政腐败导致的科场腐败、束缚思想的八股文等使科举制慢慢地走入了死胡同。入清以后,对科举制的批评也日渐增多。如乾隆三年(1738)就出现了科举存废的一次大争论,时任兵部侍郎的舒赫德奏言:“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1](卷一O八,《选举三》)虽然在当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且夫时艺取士,自明至今殆四百年,人知其弊而守之不变者,非不欲变,诚以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以善其后”[11]的反驳下科举制得以不废,但仅从其反驳的原因就可以看出科举制确实存在弊病。在此情况下,为了选拔对朝廷真正有用的人才,为了维护科举制,清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复试制度即是这众多措施中的一个。如果说清初采取复试之法主要是为了保证取士公平、平息舆论以维护科举制的声誉的话,那么复试制度确立后其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录取质量,以便巩固科举考试制度的地位。因为复试制度确立后,不论有无舞弊行为,每科乡会试后都要进行复试,以对中式举人与贡士资格进行重新认定。而复试内容一文一诗中需审查:八股文是否抄袭程文、是否违式;诗是否出粘、出韵,诗句是否粗率;学问是否平常。这显然是为了考察士子的真才实学。士子必须参加复试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与殿试,也才有可能入仕做官,这样的复试无疑具有维护科举制的作用。三、对清代科举复试制度的评价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从复试制度建立的漫长过程,推行复试制度的复杂原因,还是从复试制度的许多具体条例与内容看,复试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清代科举复试制度是大规模选拔考试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对其应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1.复试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慎重选拔的原则

清初的被动复试与以后的主动复试都表现出了这一点。首先,复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惩罚了考试舞弊行为,使滥竽充数、蒙混过关者暴露在阳光之下。前述复试后对考生的罚科、除名与对考官的惩罚是最有力的证明。其次,复试还使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士子得以展露才华。如乾隆五十九年(1794),乾隆帝突然亲临会试复试考场,“询有完卷者否,时无一完卷者,惟一人以已完卷未誊真对,命取其稿呈览,御笔为改诗一韵,其人竟以此获首列”[12](高宗临幸复试场)。

又如同治十三年(1874),年逾六十的举人谢焕章复试时情况是:“甫捷乡闱,入都会试。其复试之文,理境深奥,阅卷者李某几不能句读,以为文理欠通,竟坐褫革。谢固滇中名宿,有及门八人,同上公车,咸愤不与试,群起揭控,事闻于朝,特派大臣复阅,谢得开复。……然谢之文名,由是盛传日下。”[12](谢焕章复试革举人)同治帝还为此特别颁旨承认“谢焕章试卷,用意艰深”,“非文理不通”[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复试慎重选拔的原则从以上两例中可窥见一斑。

2.复试制度的建立使复试主要目的从保证取士公平演变为保证取士质量

这是清政府对复试作用与意义认识不断加深的必然结果,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首先,复试发展的过程。清初是“士子被言者,必再试”,复试在放榜后临时决定,被动举行。乾隆九年(1744)改为提前决定复试,复试成为政府主动的行为。嘉庆四年(1799)乡会试复试著为令。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复试改为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全行到京听候复试。复试发展过程说明复试的目的从单纯打击科场舞弊以防止取士不公演变为对所有中式者进行资格认定,这也充分说明复试主要目的从保证取士公平演变为保证取士质量。其次,违反复试条例,如复试列四等或不入等,不论此前乡试或会试是否作弊,一律罚科或除名。这种规定更明显地说明复试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取士质量。因为复试对于那些学问不扎实,靠背诵陈文等方式投机取巧的士子来说是一道难关。如乾隆三十年(1765)顺天乡试第一名吴光槐头场制艺即为“全录旧文”,经人举报后被革除举人。而道光二十三年(1843)乡试复试定各省新中举人与会试年全行到京听候复试之原因即为“中式者多抄袭陈文,遂定斯例”[13]。伴随复试从单纯防舞弊转变为保证录取质量,对复试卷的评阅也从判断是否“考不入等”转变为寻找试卷中的“疵缪”,如八股文抬写错误,诗失粘、出韵等,一旦出现,就会停科甚至除名。因此,复试定制后的嘉庆道光以后,复试对士子来说是又多了一次选拔考试,这无疑增加了入仕的难度,自然也就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清政府所要求的质量。

3.从实施效果看,复试制度没有根除科场弊端

无论是保证取士公平还是保证录取质量,复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在清前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从我们上述分析中罚科、除名的处罚中不难看出。因此,我们说复试制度是大规模考试中的一种成功的和可供借鉴的制度。但清代复试制度并没有根除科场中的所有弊端,如光绪十九年(1793),北闱倩作、顶替中式者数十人,复试后只将学渊、树声、万航三人斥革,其余复试无一黜者,监临各官均免议便是一个典型例子。

一项好的制度何以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呢?这里面有深刻的历史教训。首先,政治腐败导致复试中出现舞弊行为。复试本来是用来防止科场舞弊的,而政治的腐败使其本身成为科场舞弊染指的目标,这就不难理解复试效果为何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乾隆帝在注意到有些中式士子因有舞弊行为而在复试时继续贿赂考官这一问题时强调:“复试一事,秉公详慎为之,切不可复蹈因循之弊。”[2](卷二二三)嘉庆二十五年(1820)御史陈鸿奏称每次复试前都有人向认识的大臣分送自己的试片,希望暗中关照,请求嘉庆帝饬令各大臣不能收阅试片,嘉庆帝因此颁布谕旨:“每逢考试,私送试片,朕所素知,此即系营求嘱托,自应严行禁止。复试、朝考、散馆在迩,倘有私送试片之人,立即指明参办,以杜钻营。”[3](卷三五一,《礼部•贡举•复试》)其次,复试过程中本身出现问题,存有弊端。如康熙三十八年(1699)顺天乡试,士子议论不公,为平息舆论,清政府对北闱举人复试,其结果是中式者“复试皆不黜,只房官降革有差,副考姜宸英毙死于狱,流主考李蟠于沈阳”[10]。既然复试没有人黜革,为何还要流放主考。这说明复试本身出现了问题或弊端。最后,清末复试制度执行不严格也是其实施效果不好的原因。因为再好的制度都要靠严格的执行达到其原始目标。咸丰至光绪时期,特别是同治光绪时期,乾隆嘉庆朝关于复试的谕旨已经被遗忘殆尽,即“洎末造益趋宽大”[1](卷一O八,《选举》)。光绪十九年(1793)作弊数十人,复试只褫革三人即是一个典型表现。

四、对当今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的启示

1.清代科举复试与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的异同

清代科举复试与当今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相比,两者有诸多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清代科举复试是一次独立的考试;而研究生招生复试是整个考试的一部分。与乡会试相比,科举复试是一次独立的考试,其成绩不与之前的乡试或会试成绩累加比较,仅是一次资格认定性的合格考试;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是整个研究生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成绩与初试成绩折合累加后得出考生的成绩,其成绩对考生最终是否被选拔产生影响。其次,清代科举复试是一种过关性的资格认定考试;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具有选拔性。清代科举复试只要复试一文一诗符合规定即可过关,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由于其成绩与初试成绩累加后计算考生总成绩,因此具有选拔性。第三,清代科举复试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阅卷,实行统一标准;而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自行阅卷,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自行制定考试标准。

当然,对两者相似性的分析对我们的启示更大。主要表现在:首先,二者都体现了慎重选拔人才的原则。不论是清代科举复试还是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都使人才的选拔变得更为谨慎,毕竟增加了一次考试使人的才能多了一次被考察的机会,蒙混过关、滥竽充数者更有可能暴露。其次,二者都力图使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二者都具有严防弊窦的功能,也都提升了人才选拔的质量。这无疑保证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性。第三,二者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所选拔人才的质量。清代复试制度建立后其主要目的由保证取士公平变为保证取士质量,当今研究生招生复试的目的也是使所选拔的考生在专业方面有更高的质量。正是由于两者所拥有的诸多相似乃至相同之处,我们才可以从清代科举复试中得到诸多的启示与教训。.清代科举复试对当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启示

虽然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对选拔真实人才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复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复试的重要性没有从思想认识上得到足够重视。第二,复试工作的程序不够规范。第三,复试工作的管理不够规范。第四,复试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于如何解决研究生招生复试中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这是一个逐渐深入的相对长期的过程,切忌急躁冒进。结合清代科举复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

(1)具体性策略,即通过制度性调整与加强,在短期内可以达到目标的措施。主要包括:第一,规范复试程序。清代科举复试有一套程序,并且其具体执行措施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我们的硕士研究生复试要制定出科学规范的流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编制统一的记录表格和评分表格。毫无疑问,灵活的复试方式只有在规范的程序保障下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差额复试的要求下,如果没有规范的程序保证,不仅考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导师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第二,科学地安排复试内容。清代科举复试内容从最初的为防止科举舞弊检查文不对题到最后为保证质量而找疵漏,这适应了其复试的要求。既然我们复试的重点是对学生能力、素质及潜力的考察,那么试题的形式就应灵活多样,其难度应在初试试题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力求避免具有标准化答案的考题。面试须提前准备供考生选择的面试试题,以避免问题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外语能力的测试内容也应该区别专业,不同对待。此外,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应成为复试的重要内容。第三,建立有效的复试监督机制。清代科举复试制度在一定情况下也允许举人表达意见,如上述同治十三年云南举人谢焕章被褫革,其上公车后得以参加复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的监督机制应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公示制度。招生单位要积极利用网络、电话等各种渠道对初试成绩、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办法、复试名单、复试成绩、录取名单等招生全过程进行公示。要确保社会监督发挥效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考生的监督作用。二是监察制度。招生单位必须加强校级管理,实行集体领导,规范复试工作,成立以主管领导任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门监督小组,联合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三是评价制度。复试实施成效的评估是对复试品质的检验。因此复试实施应成立评估小组,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评估报告,以作为及时修正或改进的参考。四是复议制度。成立复议工作小组,公布举报电话及联系方式,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及时处理解决复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调试性策略,即通过制度上与思想上的调整,在中期内可以达到目标的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制定严谨合理的复试组织方式。清代科举复试组织方式相对单一,但对科举考试是适合的。组织方式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研究生复试方式具有灵活多样和判定标准非单一性的特点,要保证其公正和高效,严谨的组织方式不可或缺。招生单位应成立以主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长为组长的复试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有关专家、研究生招生管理人员、督导员和纪检人员等组成。各学科、专业成立至少五名教师组成的复试小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应当安排外校的老师。在复试之前,复试教师首先要接受考前培训,明确复试的意义,了解复试的要求,熟悉复试的程序。第二,加强管理,规范复试工作的各个环节。清代科举复试对考试时间、地点、主考及阅卷都有严格的规定,其对各个环节的把握较为严格。当今研究生复试一般应实行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通常是在校长领导下,由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副校长、研究生处处长、各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院系负责人和学校纪委监察部门组成。各院系应成立以分管负责人或学科点负责人为组长、多名导师参加的复试工作小组。研究生处负责整个复试工作的组织安排,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在既定程序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院系作为政策的实施者,要在复试管理规定的指导下,规范操作,确保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进一步规范复试过程中心理素质考察。硕士研究生的扩招直接导致了硕士研究生强大的就业压力,高层次人才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可忽视。复试的心理素质考察的意义在于在复试阶段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由学校专门的机构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跟踪引导、特别关注,从培养人才、保护人才的角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心理问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3)根本性策略,即不仅从制度上,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调整,在长时期才可以达到目标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复试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复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清代科举复试前期与后期实施效果的差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研究生初试和复试在研究生入学选拔中承担的任务和功能各不相同,初试考察考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复试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研究生选拔考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考察考生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复试只走过场有可能满足该招生单位在数量上的要求,但不利于质量的提高,更影响学校声誉。要提高学校的声誉,促进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选拔优秀的人才,向社会输送合格的高质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是提高高校声誉的最主要的途径,而声誉在学校事务中常常被首先考虑,它直接巩固本科的领域。

因此,要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必须转变“重初试轻复试”的旧的思想观念,从思想认识上切实重视起来。第二,逐步探讨建立复试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考察。招生单位在没有任何政策依据的情况下,很难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察给予否定,如何让这项内容的考察回避形式主义的嫌疑,将是复试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但无论如何,以下问题值得探讨:如何在复试的几十分钟内考察一个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通过一纸政治审查表证明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如果因学生考试作弊受到过记过处分,而剥夺他读硕士研究生的权利是否合理?第三,在复试过程中探索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之路。研究生复试过程中,为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逐步扩大招生单位的自主权、增大复试比重;而招生单位,也在探索加大导师在复试中的自主权,更多地通过面试(包括专业知识、专业前沿、实验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口语听说能力等)来选拔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因此,如何做好面试过程中的量化考核体系及评分标准是招生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保证分科目面试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加大分科面试权重,才能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清史稿[C].北京:中华书局,1976.

[2]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光绪大清会典事例[C].北京:京师官书局,光绪二十五年石印本.

[4]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C].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陈康祺.乡试复试之始[A].郎潜纪闻初笔(卷六)[C].北京:中华书局,1997.

[6]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钦定科场条例[C].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78年(1989年).[8]沈德符.科场•复试[A].万历野获编(卷一六)[C].北京:中华书局,1959.

[9]吴振木.养吉斋丛录(卷九)[C].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10]缪荃孙.记国初科举[A].艺风堂杂钞(卷一)[C].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11]李调元.淡墨录二(卷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