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9:00:58

巧用范文篇1

关键词:动画;幼儿教育;一日活动;结合

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包括入园、晨间活动、早餐、集体教学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区域游戏活动等。教师应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快乐成长,使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挖掘动画片中的有效元素,使之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并在各项活动中根据实践情况,举例说明如何将动画资源与教学有机结合,使幼儿一日活动的教育效果得以优化。

一、巧用动画资源培养幼儿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一日活动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好的行为习惯。如何才能使幼儿高兴地接受习惯培养,自觉地融入到习惯养成中来呢?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幼儿们的性格是千差万别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爱。大头儿子、光头强、奥特曼、喜羊羊、海绵宝宝等,都是幼儿们的最爱。这些人物虽然是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可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因此,教师尝试着用幼儿最熟悉的动画人物的口吻跟幼儿讲话:“要吃饭了,天线宝宝请小朋友去洗小手!”“大头儿子说小宝宝什么都吃才能健康成长!”幼儿们听到这样的话,觉得特别亲切,教育效果自然好得多,有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中大班合理运用动画资源,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分清行为的对与错,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如在“文明小乘客”主题活动中,教师通过动画资源《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片段,让幼儿边看边说,从中感受文明乘车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共规则的后果。这样,幼儿就能巩固已经养成的好习惯。动画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也会激励幼儿主动向他们学习,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这种动画教育环境,使教育目标从抽象变得具体,让幼儿感觉亲切、生动、直观,让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变得轻松有趣。

二、在晨间谈话活动中巧用动画片资源

既然幼儿离不开动画片,教师就应向家长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如《米奇妙妙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蓝猫淘气三千问》《爱探险的朵拉》等,并指导家长利用动画形象引导孩子。在晨间谈话时,教师会问幼儿:“昨晚看电视了吗?”“谁陪你看的?”“你最喜欢动画片中的谁?”“为什么喜欢?”“你想学他的什么?”通过谈话,教师能了解幼儿的家庭生活,并能督促家长配合教育工作。晨间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可以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渐渐地,家长就会对教师的教育手段表示认同,并积极配合教育,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通过动画资源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巧用动画片资源

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主要的游戏活动形式。怎样优化区域游戏活动,使其以宽松的氛围成为幼儿自主学习、游戏的良好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呢?教师可在区域活动设计时巧用动画片中幼儿喜欢的人物给各区域命名,并以动画片中的情景导入,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米奇妙妙屋》就是小班幼儿特别喜欢的动画片,米奇、唐老鸭都是幼儿喜欢的角色。小班的“娃娃家”就命名为“米奇妙妙屋”,选卡区为“妙妙卡”。又如,在美工区,教师以《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教师说:“春天来了,美羊羊在小花园里种下了牵牛花和百合花,可是现在美羊羊的花园里只开了一朵小花,请小朋友们帮忙,让花朵开满整个花园吧!”幼儿们听了都能很开心地进入美工区进行游戏。再如,教师可让幼儿在休息时间看动画版的幼儿画报,其中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等都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画片里的“红袋鼠美食屋”可以直接照搬到幼儿园。这样,幼儿们总是抢着当红袋鼠、火帽子、跳跳蛙这三位大厨,每个大厨都有各自的拿手菜,如“火帽子奶香土豆鸡蛋饼”“跳跳蛙软香紫薯山药粥”“红袋鼠银耳桂圆汤”等。有一个小客人来了,红袋鼠大厨赶快走过去问:“你想吃点什么?”“我有点感冒,什么也不想吃。”小客人说。红袋鼠微笑着说:“你来尝尝我的红袋鼠清香蘑菇汤吧,可以帮你增强食欲,恢复体力。”幼儿们玩得特别投入。利用动画片资源进行情景引导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幼儿自主游戏的大门,赋予了区域游戏以生命力与创造力。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把握幼儿不断生成的兴趣点,使其渗透于教育,贯穿于实践。

四、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巧用动画片资源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应坚持让幼儿每天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玩具,并利用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及剧情巧妙设计情景,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例如,在一次大班户外活动中,教师发现塑料草坪上有幼儿们昨天活动时留下的不容易清扫的拉花碎片,突然想起动画片《红袋鼠生活智慧故事》,就对幼儿们说:“我们都来做红袋鼠工程队的队员好不好?”幼儿们都欢呼着说:“好。”幼儿们推着用小汽车轮胎做的碰碰车,推着红色碰碰车的孩子们扮演着红跑跑,拥有绿色碰碰车的孩子们扮演绿跑跑,蓝色的扮演蓝跑跑,黄色的扮演电电。教师学着红袋鼠的口气宣布了今天的活动是捡垃圾,然后又问:“红袋鼠工程队的队员们,我们怎么样?”“我们都很棒!”红袋鼠工程队的队员们齐声回答。教师像红袋鼠一样,领着大家唱起了《环保歌》:“我们一起,我们一起,捡垃圾。我们的草地,我们的乐园,我们一起爱惜!”幼儿们争抢着捡垃圾,把捡到的垃圾装进了各自的车里,最后驶向了垃圾桶。幼儿的发展是与创设的环境积极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应巧用动画片积极创设适合幼儿成长的环境。

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巧用动画片资源

为使幼儿喜欢的动画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挖掘动画片中的有效元素,使之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例如,在主题活动“预防感冒”中,教师运用动画片《巧虎》帮助幼儿了解有关感冒的信息。幼儿能直接看到平时只听说过的感冒病毒的样子,感到很惊奇,都能认真学习动画中讲述的内容。对教师的提问,幼儿们也能争先恐后地回答,最主要的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主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幼儿们开始变得讲卫生了、爱运动了、喜欢喝白开水了、不挑食了……将动画片资源技术与教学需求相结合,不仅能帮助教师轻松突破教学难点,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幼儿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效果。教师应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挖掘动画片中的教育资源,设计出多种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根据动画片《三只小猪》的音乐特点,对“三只小猪盖房子”“老狼抓小猪”“最后战胜大灰狼”的三个不同的情景,分别用了不同特点的音乐来表现。巧妙地运用动画片中的音乐,可以使幼儿充分了解其乐曲段式。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听音乐时大胆想象、创编,进行情景表演。这样设计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音乐知识,又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

总之,动画资源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动画资源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给幼儿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为幼儿营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只要教师努力探索、发掘、研究,巧用动画资源教学,就会提高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使幼儿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凌雪.动画片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2]吴煜.动画片应用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3]黄应秋.动画片对幼儿语言与认知发展的价值及其指导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17(06).

[4]郑莹莹.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3).

[5]彭红霞.动画片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家庭教育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巧用范文篇2

关键词:家具设计几何形态构造方法应用

一、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概述及历程

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应用概述及历程,是研究几何形态的大小、形状及位置关系的学科。“几何”是英语“geometry”前三个字母“geo”的音译,是几何学的简称,最早见于明代利玛窦(原名玛提欧·利奇,意大利人,1552——1610年)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中,由徐光启所创。由基本的点、线、面元素构成的三维形态,便是通常我们认为的几何形物体。几何形物体在三维空间里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秩序规则性与相对封闭性,大都由三个以上的线与面或两种甚至更多的构成元素结合而形成,常见的有锥体、方体、柱体及球体等存在物体形态。几何形态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与时代的审美情趣,是大自然具象物体图形在构造、线条和外形上被符号化后提炼出的产物。家具设计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主要标志是几何形态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及风格的形成,几何形态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的成长历程中贯穿了始终。几何形态家具发展的历史有其萌芽、成长、成熟以及多元化发展的四个时期。远古时期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各种点、面、线、方、圆、宽等概念,在认识这些概念的基础上,确认它们的位置与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了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家具设计史上每一次的风格变换,几何形态都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及独具个性的造型语言,为追求不同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所青睐。

1.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萌芽阶段

无论是西方的中世纪,还是东方的封建时代晚期,家具设计中很难见到纯几何形态的家具。那时的家具大多被人们加上了许多图腾造型,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客观物象能抵御邪恶,具有保护作用并给人以安全感。在家具的腿部及扶手、靠背,装饰都成为此类“生命化”的表现载体,尽管它们原有的魔力概念和含义早已被人们忘却,但此类的家具样式还是得以流传,即便是造型极为简单的家具也被赋予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形象,西方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以及中国清代的家具设计风格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迅速发展,机械化大生产需求以及人们对物象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这使得设计造型开始朝着简洁及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在现代家具设计史上,几何形态家具设计风格萌芽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英国格拉斯哥(苏格兰首府)著名设计师麦金托什(CharlesR.Mackintosh,1868—1928年)。麦金托什是格拉斯哥派(Glasgow)的领袖人物,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部分作品与新艺术运动相呼应,不少设计史家也将其划入新艺术的范畴。但与别的新艺术流派相比,他与受他影响的维也纳“分离派”成员将几何形态作为主要造型语言运用在家具设计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预示着欧洲设计由传统向现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麦金托什一生中设计了大量的家具和其他家用产品,均具有几何形态的高直风格,这同时也反映出设计师片面追求造型的形式感,最终会影响到产品的结构与使用功能。高靠背椅是麦金托什几何形态家具设计的典型代表(图1)。这些著名的椅子已经去除了具象的烦琐装饰,只是运用单纯的结构语言和规整的几何形态来表达其风格。这类椅子一般都是坐起来不舒服,且常常暴露出实际人机工学结构的缺陷,制造方法上也无技术性创新。但为了缓和刻板的几何形式,他常常在油漆的家具上绘出几枝程式化的红玫瑰花饰,以打破视觉上的缺陷。

2.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成长阶段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种设计风格流派的更替与崛起,为以几何形态作为设计风格在家具设计领域的成长提供了契机。围绕以几何和抽象化为中心的设计革命,是以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以及理性主义等现代设计运动的交替上演而展开的。在这一时期里,众多的设计师虽然从不同的设计角度提出了各种哲学及艺术思想和设计理念,但在艺术表现语言与造型特征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即几何与抽象化的倾向,所以把这一时期以几何形态来作为设计风格定义为其成长时期。这时期的设计师与艺术家们努力寻求三维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以近似纯净的几何形态、材料光洁的质地、精细的做工工艺来表现设计。这时的传统家具设计被设计师归纳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对元素进行简单的新结构组合,依然保持单体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观性。荷兰设计师格里特·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1888——1965年)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人物,他在家具设计的造型上,特别强调反复运用几何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作为家具构成的基本元素被提炼出来,在家具设计中反复运用各样的几何基本形和原色彩,努力以理性思维来打破模仿自然形态的传统思维,在非对称设计层面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广泛的运用(图2)。

3.几何形态家具设计风格的成熟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到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影响而逐渐成熟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即所谓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这一时期是几何形态设计风格的成熟时期。设计方式上以减少主义理念与原则为主,追求片面而单一的形式成为设计的中心。正因为这些设计思想与几何形态风格不谋而合,所以运用几何形态元素来造型成为这一时期设计师的首选。他们把形式作为象征性的力量,将对几何形态的追求作为产品造型的第一性设计原则。芬兰家具设计大师艾洛·阿尼奥(EeroAarnio,1932年)是这一时期家具设计的典型代表人物。自20世纪60年代起,他便开始用塑料进行实验,让家具告别了由支腿、靠背和节点构成的传统设计形式。与自然纹理木材相反,他用鲜明的、化学染色的人造材料使人们得到了很大的乐趣。艾洛·阿尼奥设计的几何形态家具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球椅(1966年)、泡沫椅(1968年)和香皂椅(1968年)(图3)。这些几何形态家具大多将制作材质剪切成标准的几何形体,在一个独立存在的围合空间中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具产品。这种运用极其简洁的几何形态来设计制作家具,是那个时代家具设计风格成熟的象征。

4.几何形态家具风格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几何形态设计风格也走向多元化。战后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所宣扬的目的性消失,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不满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的简单理性的单一设计理念,于是出现了国际主义风格的批评者——后现代主义设计。它与现代表现主义的国际风格提倡的设计理念截然相反,在设计形式上主张多样化,特别注重家具产品的人文含义及对人性的关注,强调家具形态的文化内涵,设计观念主张新旧糅合、兼容并蓄,同时处理好家具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这些设计主张促进了艺术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并对几何形态风格设计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时期几何形态风格的典型代表,是80年代在意大利米兰成立的“孟菲斯集团”,著名的设计师埃托·索特萨斯(EttoreSottsass,1917——2007年)是其主要发起者,也是将现代设计运动推向高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极具个性和时代特征,通常以简洁明快的几何形态作为主要设计元素,运用重构方法达到与传统常规设计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同时,设计中除了家具造型简洁和色彩艳俗,还包含着儿童心理某些特征。图4为设计大师索特萨斯的家具设计作品,这些形态奇异的书架使用了塑料贴面,颜色鲜艳,极像一个抽象的雕塑作品,其拼贴组合的几何造型几乎没有提供可以放置的空间,毫无疑义,它不具备书架的功能。这些远离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设计品,至今仍然是设计界争论的话题。

二、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造型方法

几何形态元素在注重家具产品造型极致简约化的同时,也强调美学的表现和功能应用,以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为原则,来达到低碳理念的要求,是一类简约的造型语言。以几何形态作为设计语言的家具体现了三种基本特征:一是设计表现形式的极端简化,这些家具都使用基本形态(如球体、柱体、锥体、方体等)、单原色,设计上不去刻意追求风格,忽略了家具产品使用的客观性;二是在家具设计创作中使用最少的基本要素,遵循极少主义;三是家具设计功能的合理性,强调家具产品造型的完美与精炼。在现代家具设计过程中,几何形态的应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几何形体的独立组合应用

在家具设计中,把单个几何形体(如球、柱、锥、方体等)作为造型主体而直接组合应用,只对形体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的创造处理,从而获得优美的家具产品造型。这种方法是单个几何体独立应用时进行外观艺术形态处理的常用方法。艾洛·阿尼奥的设计作品,是把这些家具作为单个几何体通过减法创造而获得的。此外,许多著名家具设计大师均善于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相关的家具设计。丹麦家具设计师维奈·潘顿(VernerPanton,1926——1998年)设计的几何形态椅子(图5),图左为锥形椅,图右为锥形钢丝椅。这两种椅子造型方式相同,均以锥体为基本形。设计师采用减法创造,对形体进行一定的切割,从而获得造型优美的设计作品。

2.几何形体的复合组合应用

几何形态家具设计中的基本几何体的组合应用,是以某一种几何体(如锥、球、方体等)为基本单元或模块,通过再加法创造的原则(如插、叠、垫、绑等)而构成的一种形态独特、外形简洁的新产品,也可将其理解为基本形的复合整理相加组合体。图6为同一基本几何体组合应用的家具设计作品,图左为美国家具设计大师乔治·尼尔森(GeorgeNelson,1907——1986年)的“向日葵沙发”,这款沙发的主体被分解成一个个的小圆,其简洁的造型、明丽的色彩和自由组合的构思对家具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右是由富有创意的家具制造公司AnimiCausa出品的Feel坐具系统,该产品灵感来源于分子结构,由120个富有弹性的圆球材料组成,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其组合成任何家具造型。

3.几何形体的其他表现与应用

除了上面说到的两种设计造型手段可构成新的家具产品外,还可通过外部机械将家具的材质进行扭、曲、挤、接等来获得新的几何形态家具。这些造型方式突破了现有家具设计规则的束缚,释放设计师的思维与想象空间,展现了现代家具设计的灵活性,延展了家具的功能。

巧用范文篇3

与英语专业相比,大学英语学习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备、学时和学习氛围与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课时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只开设了读写课,听力和口语融于阅读教学之中。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师队伍及相关的教学资源配置严重不足,语言教学需要的小班教学难以实现。

不仅如此,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不高还与其他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脱节。大学英语教材课文多以反映英美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为主,学生在教师讲授、词典解释、教参注释及翻译的帮助下,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把英文语篇转换成汉语翻译语篇。二是学生倾向对语言要点进行分类或强制式机械记忆,从而割裂了语篇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关系,把词汇、表达方式与汉语对应起来识记,忽略其语法范畴知识和语篇情景意义。由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重重阻碍。

首先表现在课堂口语复述和相关的阅读语篇练习中。学生不能用学过的、语义上相互连贯的词和表达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更不能依据英文语篇的形与义的衔接与连贯规律再现原文的主要内容。词汇英汉对应式能记忆方式,导致语言应用中的“硬译”现象,出现汉式英语。

其次,学生缺乏必要的巩固和内化语言知识的交际环境。除了课堂之外,学生很少有应用英语的机会。不仅小班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如此,条件差的大班教学情况更糟,学生依赖的课堂英语交际机会十分有限。再加上学生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他们了解的大多是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知识和此背景下的高校生活。这样就造成课堂上教材语言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背景知识的交际语境不协调。

其结果充分反映在学生的日常主题交际和写作中。在英语口语角训练中,学生谈论的范围有限。了解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知识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很系统,很熟悉,但专业性太强,需要大量的术语和逻辑较强的语篇结构,学生无法表达;另一方面,对每天通过不同的汉语媒体了解的社会和自己熟知的校园生活,无法从“英汉对照”的词汇库中灵活地再功和调用。

口语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从四、六级作文和课堂作文练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方法和效率的问题。记忆词汇缺乏语篇联系性、英汉对译式存记、复用式词汇有限等。在正式文体中使用大量的口语和汉语结构表达式,说明其语言句式结构规则和词汇知识与规则的储存是相互割裂的。词汇和结构由于缺乏相关情景交际应用的巩固和内化,从而难以达到自动化的合理复用。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找到最简单便捷的渠道,即中国传媒英语的阅读与欣赏。首先,中国媒体英语除报道国际新闻、海外风情之外,主要是反映中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秀丽河山、历史遗产等。而且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偏重。有的以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动态为主:有的则以中国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为主。以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媒体英语,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较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媒体英语的专栏性特征也同样反映在中国的英文报刊杂志中。同国外期刊一样,定期发行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及时反映变化的社会,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各媒体以相对固定的栏目从不同的社会视角追踪报道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这样,其语言风格、词汇选择的倾向性也就相对一致,即某一语域的词汇出现频率就比较高,有利于语言词汇的认知与巩固。如自然景观类的栏目,固定刊登描述中国的名山大川。这里不仅可以反复出现描述山河壮丽、秀美的语言词汇,而且具有许多反映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底蕴的“特有”语言表达,如:beautyspots,scenicspot,attractions,landscape,beautiful,charming,spectacular,theSilkRoad,Taoism,Taoist等。其次,中国媒体英语与汉语媒体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和协调性。由于中国媒体英语的目的在于对外宣传中国,因此其内容与汉语媒体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外交事务、国际形势等领域,英汉媒体以不同的语言形式,传播同样内容的事实信息。最后.现代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大众传媒,融声音、影像为一体,使英文材料更富有真实性和形象性。如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国际频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形象、生动、真实地传播和宣传发展中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与此同时也为现代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声像资料。

巧用范文篇4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这一语言手段,让学生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技能的掌握,更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竞争,创造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条件研究表明,学生之间适当的竞争有助于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鼓舞人心的活动。

二、如何巧用赏识教育,活跃英语课堂

1.备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兴趣,是赏识教育的开端

为高中新生上第一堂课,有的老师很为难,不能开始就讲课,怎么上?首堂课时,我就告诉学生,我不仅是他们的teacher,我更愿意做他们的friend,“爱屋及乌”,他们也将会喜欢上你所教的英语这门学科。赏识教育开启信心之源。笔者会问学生:“你们初中英语学得好吗?”只有个别学生说学得不错。我又问:“你们唱过英语歌吗?”没有学生作答,我带头唱“Breakyourheart……”没等我唱完,有些学生抢着唱起来。我笑了,学生们也笑了。于是我抓住时机,问:“想学好英语吗?”“想?”“有信心学好吗?”“有!”我就趁热打铁,“Youdiditverywell.”在这情绪热烈的氛围中,我又提出了学好英语的几点要求,如要有耐心等,并问他们能否做到,学生们兴致高昂地说能做到。这样,第一堂课就在活跃的英语课堂中圆满地结束了。

2.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这样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学生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获得成功,充分显示自己的特长时,在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赞扬和高度评价声中,求成的需要得到满足,愉快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它将化作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更高的积极性,推动其更加努力地从事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绩。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每一个所教的学生都能了如指掌,体察入微,并关心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及方式和成绩现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我经常会说:“Welldone!”“Youdidagoodjob!”“Youmademuchprogress.”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滋味。

三、把握英语教学课堂中赏识教育的度

巧用范文篇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再仅仅依赖于教材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在某些知识的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堂不再是教师满堂灌,课堂的成败评价也不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到底理解、掌握和运用了多少知识。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下授课,采取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现在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不再是以往那种简单枯燥的内容,而是在内容的设计上更突出探究性,其中涉及到很多的生活化问题,学生也对此比较感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巧用生活知识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首先采取的方法就是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融合起来,勾勒出“生活画面”。

二、开展体验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时对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并不重视,仍然把传授知识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从思想品德课的角度讲,它真正的魅力在于启发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卓越的品性。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都是比较喜欢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个性和优势,开展体验式情境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但是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设置能够满足不同个性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为此,这也导致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情境教学时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只适用于部分优秀的学生,有很多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处于边缘地位。究其原因,很多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上考虑得还不够充分,很多常年积累下来的教学习惯仍然没有改变,教学方式不够灵活,所以最终导致学生的体验较少,主体作用被忽视。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体验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教学如实验体验、活动体验、小组合作体验、调查体验、网络体验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增强学生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精心选择生活化的案例,做好引导分析

巧用范文篇6

如果教学中采用直观形象的诱导方式,借助电教媒体提供的实物、模型、图像、声音、色彩等各种形式的感知,给以启发、诱导,让学生建立语言与物品、数与形、色彩与形体、文字与环境的联系,可以从根本上弥补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声画并茂促兴趣「激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多媒体的这一优势,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精神集中愉悦并存的境界。

例如《看月食》一课,在讲日食开始时月亮的变化,也就是课文的第4自然段前,我先用多媒体演示月食的变化过程,并提醒学生边看动画边注意听与课文匹配的解说。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彷佛把他们带入了变幻莫测的天体之中,强化了第一信号系统,在他们的脑海中建立了深刻的表像,加速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缩短了认识事物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彩图排序促智能「转化」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智能。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而能力的发展又成为自学获得知识的前提。知识的获得不是靠灌输,而是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靠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获得的。

在讲《看月食》一课时,我事先通过计算器设计了显示月亮形状及颜色变化的七张彩色图片,然后打印出来,课前发至每个学生手中。在学生经历声画并茂的初步感知后,启发他们仔细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准这段话中写月亮形状和颜色变化的词语,想一想月亮是按什么顺序变化的,把七张彩图按顺序摆放在课桌上。学生积极性很高,读书也读得分外专心。在认真阅读、找准关键词的基础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摆图了,大多数同学摆得又对又快。

运用电教媒体向学生提供具有典型的现象或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多种感官同时激活,进行观察、阅读、思考、操作,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分析语言文字,使学生既获得了新知,又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能力。

三、文字显示促过程「强化」

布鲁纳强调教学过程不应是教师将知识结构「硬塞」给学生,而是启发诱导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不是让学生铭记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某些结论,而应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把七张彩色图片按顺序摆好后,我先在多媒体显示屏上打出第4自然段文字,然后请学生板演,并让他联系课文说出摆图的依据,同时在他联系课文说出摆图的依据,同时在他找出的显示月亮形状变化的词语下加点。诱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分析比较,找出月亮形状变化的规律是由大到小的,并指出,正因为有些同学专心读书的同时能够认真思考,所以摆图又对又快。

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仔细读书,懂得结论的获得应以本为本,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第4段课文,既方便了板演学生,又直观地给在座的学生演示了学习过程,强化了学习过程。

四、综合运用促理解「深化」

学生搞清了月食开始时月亮样子的变化,是否真正读动了课文的这部分内容呢?我看并不尽然。于是我先请同学们观察7张彩图,看看月食开始时除了月亮的形状在由大变小地变化,还发现什么也在变化?学生很快发现月亮的颜色也在由明到暗地变化。这时,我再引导学生从屏幕上打出的文字中找出写月亮颜色变化的字、词,学生不难找出开始是「玉」,最后是「红铜色」。然后我又启发学生思考月亮亮度的变化同时带来了什么变化?要求学生直接找文字屏幕上的句子回答,学生又顺利找出是「天色越来越暗」。最后,我再一次用多媒体演示了月食开始的变化过程,鼓励学生看完后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月食开始时的景象。

巧用范文篇7

方法

准备吸引管内包装塑料袋一个、线剪一把、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待术前所有无菌手术单铺好后,洗手护士用线剪沿着吸引管内包装的封口处将塑料袋整齐剪开,取出吸引管。并将空塑料袋开口一边的两端用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器械台的右侧边缘,让塑料袋的一边紧贴无菌单,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决定。一般是固定在器械台的右侧靠远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让塑料袋的开口向上,洗手护士可以将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废弃物都装入其中,待手术结束后将塑料袋封好和其他医用垃圾一起统一处理。

应用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可以将不需要的废弃物装入其中,比如:手术过程中需要缝扎、结扎止血后的线尾;手术缝线的内包装纸及型号标签;手术中切下来的废弃组织;高频电刀笔上的污垢;不再使用的废弃刀片、缝针;手术切口薄膜的内包装塑料纸;各种引流管根据医生的需要而剪下来的丢弃部分;手术中使用的消毒棉球等等。

优点

让手术台整洁、美观。洗手护士可随时将不能使用的针、刀片及其它锐利器械装入塑料袋中,避免了意外伤害。塑料袋透明,可以随时很方便地和巡回护士清点手术用物,避免了因不小心让各种异物进入手术切口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手术的安全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手术台巧用无菌塑料袋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大型手术过程中,有近90%的手术需要用吸引管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吸引管的内包装塑料袋不要轻易弃之,合理地利用它,可以给我们的手术带来很多方便。

方法

准备吸引管内包装塑料袋一个、线剪一把、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待术前所有无菌手术单铺好后,洗手护士用线剪沿着吸引管内包装的封口处将塑料袋整齐剪开,取出吸引管。并将空塑料袋开口一边的两端用两把备用的小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器械台的右侧边缘,让塑料袋的一边紧贴无菌单,其具体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决定。一般是固定在器械台的右侧靠远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让塑料袋的开口向上,洗手护士可以将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有废弃物都装入其中,待手术结束后将塑料袋封好和其他医用垃圾一起统一处理。

应用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可以将不需要的废弃物装入其中,比如:手术过程中需要缝扎、结扎止血后的线尾;手术缝线的内包装纸及型号标签;手术中切下来的废弃组织;高频电刀笔上的污垢;不再使用的废弃刀片、缝针;手术切口薄膜的内包装塑料纸;各种引流管根据医生的需要而剪下来的丢弃部分;手术中使用的消毒棉球等等。

巧用范文篇8

文秘工作是常见的一个工作种类,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中都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文秘有大量的时间是与文字打交道,同时又是经常会兼带一些管理工作,甚至会成为领导的帮手和喉舌。

由于文秘工作的特殊性,使文秘工作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管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同时,文秘也是单位里离领导最近的人员,其工作成效会直接影响领导对他的评价。如何做好文秘工作,成为管理工作特别是办公室管理的重点,也成为从领导到文秘本人的工作重心。

做好文秘工作有许多基本的素质和技术,如:灵活的头脑、勤恳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等。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电脑和网络普及而兴起的协同oa,也成为做好文秘工作的有力助手。

协同oa是协同软件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也是协同软件最为基础的应用之一。什么是协同软件呢,按照我国产品竞争力第一的协同软件厂商复旦协达的定义:以互相配合为主要应用目标的软件称之为协同软件。依据《计算机世界》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公文管理、日程管理、信息共享与交流,是目前协同软件的三个应用重点。

虽然协同软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文秘工作的要求,但协同软件能够切实提高文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文秘人员已经成为协同软件最常用的操作者。巧妙地用好协同软件在oa中常见的以下几个方面功能,对做好文秘工作大有帮助。

公文管理,实现协同写作

协同写作是协同oa最早的应用之一,也是目前最为广泛的协同应用。在复旦协达等主流协同软件中,基于协同写作应用思想的公文管理,都作为重要的功能模组单独列出。公文管理中的协同写作思想,能够支持多人依据一定条件,共同编辑、修改、审核一篇文档。协同写作实现了单人电子写作不好实现的一些功能,如:笔迹留痕、电子印章、手写签名与手写批注,同时在文档的修改意见、核稿等方面更加自动化。

日程管理,优化时间管理

协同oa中另一个常见的功能就是日程管理,该功能能够有效优化时间管理的效率。“时间计划”能够帮助文秘做好事前规划,从容面对繁多的工作安排;“工作提醒”无须人为干预和记忆,就能自动化动提醒应该处理的工作,使文秘人员能够大大降低工作安排的记忆量,使工作更加轻松;“日程视图”能够通过图形的方式,一目了然地掌握应该处理的工作,对工作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表单流程,让管理更加规范

文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有人跨越管理规定,不照流程做事的情况。甚至有人找文秘“帮助”,希望文秘能够在领导那里有所通融,使文秘左右为难。复旦协达等协同oa中的表单流程功能,可以将日常工作内容全部表格化,再通过图形化的工作流,将管理表格按照即定的工作程序和规范流转。表单加流程的协同模式,不仅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强了管理的严肃性,使文秘不再面临“人情”与“制度”两难选择的境况。

信息共享与交流,因沟通而和谐

信息共享与交流在复旦协达等协同oa中的对应功能,主要是知识管理、网络硬盘、新闻、通知、公告、讨论,以及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等。协同oa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能使单位内部因信息透明、沟通及时,而营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文秘往往是重要信息的掌握者,通过协同oa能使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能够更加通畅,同时更加正规化,避免“小道消息”和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文秘人员也会因消息与沟通更为得当,从而使自身的工作更有成效。

档案管理,文件管理更高效

档案管理是文秘人员日常工作比较繁重的工作内容之一。在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内,因日常工作积累的文件、档案大量存在。有些单位设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文秘人员需要将工作中的文件一一整理送交归档,如果领导需要查阅再借出,阅读完后再归还,如此往复,浪费大量时间。没有设置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单位,文秘往往还会承担档案管理的角色,档案归档、整理、出借、入库等等工作,更是繁重。协同oa中的档案管理功能,能够用电脑自动实现档案在多人间的归还、借阅、入库等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文秘的工作负荷。

巧用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漫画;漫

画与历史的巧妙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漫画生动形象、吸人眼球,能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漫画自身带有讽刺或者幽默的意思,既弥补了历史的抽象性和简约性,又能让学生通过漫画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一、结合漫画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素材本就抽象、简约,如果教师不深入开展的话,学生很容易不理解会觉得历史枯燥无味,慢慢的对历史丧失了学习兴趣,使得历史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如果历史教师利用漫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有着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因为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仍处在发展阶段,图画类的知识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分析、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漫画加以巧妙利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促进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图1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的战争背景时,如果教师按照教材逐条讲解出来,大部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如果教师在讲解之前为学生呈现图1的漫画,学生们肯定会讨论漫画上的内容,为什么皇上被关在笼子里,旁边的大臣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提问:“漫画反应的是哪个朝代的政策呢,统治者待在笼子里真的安全吗?”让学生进行探讨。由此可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利用漫画引出问题,一改之前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原来抽象、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形象,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所在,将学习变成一种享受。

二、结合漫画突破学习重点

历史在学习时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依靠自己的记忆,也能保证在考试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如果只借助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并记忆的。初中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心理、心智都还不成熟,也没有社会经验,对于一些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再现当时的情境,给学生亲临其近的感觉,让学生在此情境中去感悟、去理解,相信一些难点会迎刃而解。例如,在讲解“”时,很多学生不能够理解什么叫做“高指标、浮夸风”,教材中的图画很好的为学生呈现了当时的情境,“大肥猪”、“大玉米”、“大稻穗”等这些漫画,生动形象的展示出当时人们不切实际的追求高粮食产量,不考虑经济状况大放卫星。这样使本课的难点变得简单、幽默,教师借助漫画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不仅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情况有深切的感知,而且巧妙地化解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历史情境的再现,通过漫画创设相应的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是遥不可及,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从而突破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并极大的提升课堂效率。

三、结合漫画训练观察能力

巧用范文篇10

例1.某校举行两次数学竞赛,两次参加的人数相同。第一次及格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5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问有多少人参加数学竞赛?

这道题虽然第一次及格人数与第二次及格人数都是以不及格人数为标准量,但由题意可知两次不及格的人数不同,所以标准量不同。我们不妨用下面方法转化标准量,使其单位“1”统一。

解:设第一次不及格人数为单位“1”,则第二次不及格人数为(“1”-5)。

此题变为:某校举行两次数学竞赛,两次参加人数相同。第一次及格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3倍多4人。第二次及格人数增加5人,恰是(“1”-5)的6倍,即恰是第一次不及格人数的6倍少5×6人。问有多少人参加数学竞赛?

这时我们通过画线段图很容易列出算式:

(5×6+5+4)÷(6-3)

=39÷3

=13(人)……第一次不及格人数

13×3+4+13=56(人)……参加竞赛人数

例2.有两队小朋友做游戏,甲队比乙队的3/4还多10人。若乙队给甲队10人,则甲队是乙队的4/5,求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此题虽然都是以乙队为标准量,但原来乙队人数与调整后乙队人数(即现在乙队人数)不同,所以标准量不同,我们也可以按上面方法进行转化。

设原来乙队为标准量“1”,现在乙队为(“1”-10),现在甲队人数是(“1”-10)×4/5,即现在甲队人数是原来乙队的4/5少10×4/5人。

通过转化此题变为:

有两队小朋友做游戏,甲队比乙队的34还多10人。若乙队给甲队10人,则现在甲队是原来乙队的4/5少10×4/5人。

求两队原来各有多少人?

这时通过画线段图很容易找到对应关系,从而列出算式:

(10+10+10×4/5)÷(4/5-3/4)

=2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