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8:07:27

嵌入式范文篇1

[关键词]嵌入式营销关系营销价值链产业营销

一、嵌入式营销的核心理念

嵌入式营销是一种基于顾客价值链的新型产业营销方式,在对产业顾客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的行动,寻找企业资源能力与顾客盈利模式之间独特的价值匹配,并将其嵌入到顾客的价值链上,使营销活动成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建立长期稳定的营销关系。

嵌入式营销体现了现代营销中的顾客满意、竞争导向和关系营销三个核心理念。第一,嵌入式营销关注顾客满意,在保证顾客满意的基础上,提供价值链增值服务;第二,嵌入式营销在为顾客提供附加价值的同时,需要考虑竞争者的反应与行动,只有采取与竞争者不同的营销活动才能达到嵌入式营销的目的;第三,嵌入式营销是注重关系的营销新思维,将自身的营销活动嵌入到顾客的价值链中,有利于企业与顾客建立起长久且稳定的营销关系。在嵌入式营销所涉及的三种营销理念中,关系营销居于核心地位,嵌入式营销的实质是要与顾客建立一种顾客稳固的营销关系。

二、嵌入式营销的主要特征

嵌入式营销作为一种产业营销新思维,有其区别于一般营销方式的一些特征,下面阐述了嵌入式营销的主要特征:

1.嵌入式营销为顾客提供新属性新价值,创规则而非守规则,从了解顾客到教育顾客,从迎合市场到颠覆市场。

2.嵌入式营销超越了现有的市场边界和竞争空间,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同时,把自己的营销活动深入到顾客的价值链上,成为其创造价值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嵌入式营销是一种针对产业市场顾客的营销方式,因为只有产业顾客才可以分析其价值链活动。其方法并不适用于对消费者的营销,但是他的一些理念也可以为消费者营销提供参考。

4.嵌入式营销注重长期稳定的营销关系的建立。

三、嵌入式营销的一般程序

1.分析产业顾客的价值链活动,寻找与企业资源能力相匹配的独特价值。

2.分析顾客满意因素和竞争对手的反应与活动。

3.创造独特价值并嵌入到顾客价值链中。

4.评价嵌入式营销,保持或创新嵌入式营销的营销活动,以维持与顾客的营销关系。四、嵌入式营销的基本方式

价值链是企业通过经营活动创造更高价值的系统,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基本价值活动和辅助价值活动,价值链的两大部分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嵌入式营销正是通过分析产业顾客的价值链,找到顾客价值链中与企业可以匹配的地方,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深入到顾客价值链中,以建立长期稳定的营销关系。这其中以嵌入内部后勤、运营、市场营销最为典型,下面将就其具体方式一一阐述。

1.嵌入式营销——嵌入顾客内部后勤。所谓嵌入顾客内部后勤的嵌入式营销是指分析产业顾客在其产品投入品的进货、仓储和分配等有关活动,将自己的营销活动与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例如:安富利电子元件部获得海尔的库存所有权,成为其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正是借助了嵌入式营销的力量。安富利电子元件不仅为海尔提供所需要的电子元件,更为重要的是其增值的供应链服务,为海尔提供定期的库存分析,按需要进行自动补给,以确保库存时刻保持在最佳水平。安富利正是抓住了这些本来是由海尔自己来解决的内部后勤问题将自己的营销活动嵌入到海尔的价值链中,成为海尔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从而结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2.嵌入式营销——嵌入顾客运营。在营销过程中将营销活动嵌入到产业顾客价值链中的运营环节,就是嵌入顾客运营的嵌入式营销。例如著名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广州金域的发展历史,金域公司本是一家生产乙肝检测试剂的厂家,为了避免与众多竞争对手的价格战,通过分析医院的产业价值链发现只有少数医院才有试剂最终的检测仪器,大量的医院在使用了试剂之后都要通过其他机构进行最终检测。金域公司就买进一台检测仪器,在销售其检测试剂的同时保证为医院免费提供检测,这样不仅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而且自己所提供的服务成为医院价值链中运营活动的一部分,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最终确立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现在金域公司已经成为了一家专业的第三方检验机构。

3.嵌入式营销——嵌入顾客营销活动。嵌入顾客营销活动的嵌入式营销是指通过分析产业顾客的价值链,将企业的营销活动和顾客的价值链中的市场营销相结合,和顾客的产品收集、储存、散发和购买等活动相联系,比如产品库存、搬运、销售渠道选择等等。在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各种专业的连锁店,比如国美,通过分析家电企业的价值链,得出销售渠道在家电企业中的重要位置,为了达到吸引产业顾客进入其店面进行销售,建立了全国性的连锁商店,成为家电企业分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嵌入式营销不仅只在这三种价值链活动中运用,在其他的主体活动,以及支持活动中都可以采用。

五、小结

嵌入式营销作为一种产业营销的新思维,体现了顾客满意、竞争导向和关系营销的理念,其超越现有竞争空间,为顾客提供价值链增值服务,已达成稳固营销关系的观念,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践行。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2001

嵌入式范文篇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思政

2016年12月7日,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把思政教育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育人根本问题联系起来,给高等教育以重要的启示。[1]从高校课程思政的具体落实情况来看,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大部分仍处于初步阶段,虽然有一些关于思政的工作已经开始进行交流与探讨,但由于缺乏顶层的总体设计,导致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系统,思政与一些专业课程在教学设计、知识点融合等环节上存在明显割裂,没有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嵌入式系统A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极其重视和培养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探讨、实践、领悟等过程,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团队项目、实习和工作密不可分,是课程思政的理想切入点。[2]

一、嵌入式系统A课程思政现状

(一)教师和学生思政教育意识不足

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各大高校管理层也积极响应,号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迫于科研和教学的压力,一线教师响应力度不够,部分教师仍认为讲好专业课是首要任务,思政只是辅助元素,且思政内容不一定每堂课都有。由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思政意识不足。

(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过于形式化

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专业教师无法长期从事嵌入式系统的研发和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对国内外嵌入式系统开发的进展及中外差距没有充分的认识。任课教师融入课程思政的目标不太清晰,经常出现直接灌输思政元素的现象,最终造成课程思政的融入过于形式化。

(三)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从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案的编写,再到最终考核标准都没有足够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暂时无法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全貌。

二、嵌入式系统A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为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升专业教师的授课能力

授课教师均为专业人员,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能够将嵌入式系统A中的知识点与社会热点案例巧妙结合。通过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在课堂上灵活地融合思政元素并将该元素传递下去,在传递思政元素的同时,强调知识理论的重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加强教师思政意识

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思政课程培训,加强专业教师思政意识。专业教师全部为中共党员,思想政治素质高,能够充分体会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3]能够加强价值观念层面的引导与感化[4-6],达到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

(三)构建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准确把握嵌入式系统A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重点,科学设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建议按照以下方式开展研究:第一,开展嵌入式系统课程思政的调研工作,广泛参考兄弟院校在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并了解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目标。对以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为嵌入式系统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提供依据。第二,根据人才需求及学科建设现状,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科现状和需求,在调研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适度调整。第三,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总结同类学科及相关学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出合理的适用于嵌入式系统A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力求将思政教学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第四,使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嵌入式系统课程A思政的教学实践。第五,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第六,达到课程建设目标后,完成各项课程建设指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课件。

三、课程思政融合教学范例

结合以上方法,通过对嵌入式系统A中第一章内容嵌入式系统概述的讲解,浅谈笔者的设计思路。嵌入式系统概述与课程思政融合点设置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一)学生自生情感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嵌入式系统的技术包括芯片制造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它们对整个嵌入式行业与整体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辐射作用,对于军事实力及国家安全同样至关重要;因此,也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教师引导作用

2017年统计,美国公司占到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一半左右,其次为韩国、日本,中国当前市场份额在5%左右。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市场,但是自给比例仅10%左右,每年的进口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在集成电路的各核心产业链环节缺少足够的、长期的资本投入、研发投入与积累。2017年,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研发支出达到130亿美元、资本支出预计达到120亿美元,仅研发支出就已接近中国全部半导体企业全年的收入之和;高通、博通、英伟达等芯片设计厂商更是将20%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军企业中芯国际2016年资本开支26.3亿美元,研发投入仅3.18亿美元。美国在嵌入式系统技术方面的垄断主要依赖其基础软件的技术垄断,例如Windows操作系统、嵌入式的WinCE,VxWorks等。这些软件源代码不开放,且都是捆绑式销售,对全世界都实行技术封锁,且其中常有彩蛋程序,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都造成了重大威胁。目前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包括国防领域还在使用美国的PC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和ios,对国家安全和自主创新极为不利。在系统软件领域,手机操作系统几乎被IOS与Android两家垄断,两家合计超过98%。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基本上被Windows垄断,Windows装机量接近整体市场的88%,MacOS与Windows合计则超过97%。数据库系统则是由甲骨文独占鳌头。而对于上述领域,中国目前仍然是空白。本课程要给大家讲授的就是著名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它的特点是源代码开放、可剪裁。开放的源代码使我们能够自主控制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而可剪裁性解决了Windows系列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捆绑式销售和技术垄断问题。同时融入以下思政元素: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结合美国制裁中兴和华为事件(中美贸易战),指出我国当前在嵌入式系统开发方面的现状及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和“鸿蒙”操作系统等案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及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敬业精神: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嵌入式系统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向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前辈学习,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品德:指导学生了解国内嵌入式系统的行业标准,了解嵌入式系统行业的发展,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设计系统的任务需求,明确系统的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够按时按量且保质地完成任务。友善性格:以项目的组织方式来进行实践项目的开展,合理分工,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项目完成不同的任务,并在实践过程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学习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2.四个自信道路自信:从我国近年来在嵌入式系统的芯片设计、操作系统设计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自信:以我国在机载嵌入式计算机方面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研发的机载嵌入式系统芯片、机载操作系统为案例,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制度自信:以华为等嵌入式系统企业在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网络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和领先水平为案例,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自信。文化自信:以国内大量的嵌入式系统企业员工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科学思维的精神为例,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采用的授课方法和载体如下:教育方法包括以下三种。讲授法:基本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发展现状。参观体验:组织学生参观航空航天嵌入式领域的科研院所及其设备。榜样示范:以嵌入式行业及航天航空领域的科研领军人物为榜样,组织学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载体建设有以下四种途径。教师人格品行载体:选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四个自信、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授课,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网络载体:利用微信群、QQ群、自媒体等符合现代学生使用习惯的网络载体,推送嵌入式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传媒载体:选取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电视、短视频等,作为传媒载体。活动载体:组织学生参与嵌入式系统行业的社团活动、参观体验、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在各种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三)学生情感升华

对我们的国情要有清醒的认识,对当前已经取得的骄人成绩,不能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对我们在芯片、基础软件等技术领域的受制于人也不能妄自菲薄。青年学子,祖国的未来,2049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这一代人手里实现;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卧薪尝胆,发奋学习,为国家服务,为父母家人争光,为个人事业发展奋斗。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工作融合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关注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关心时政,关注国家发展,拓宽国际视野,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志,熊智,杜支强.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方略研究[J].计算机教育,2021(3):85-89.

[2]蔡丽.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05):96-97.

[3]杨涵.“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2018,22(2):45-46.

[4]新华社评论员.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J].上海教育,2018(1):1.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嵌入式范文篇3

计算机广泛应用,从最开始的普通的低端使用到现在的高端行业应用,对我们的社会生产、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工业化产业水平。

1)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在仪表领域的应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以仪表自动化最为常见。根据自动化仪表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地软硬件剪裁,能够实现高集成、低冗余、体积小,使自动化仪表具有以下功能:传感测量、补偿计算、同时显示、强大的信息处理、比较推理、故障自诊断自测试、自学习自适应智化、完成远程维护、远控制、障预报、信息与共享。自动化仪表的核心是处理器,仪表行业中运用了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以后,处理器性能大大增高,使得自动化仪表有了质的飞跃,使得仪表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嵌入式系统在监控系统应用领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各个领域中都用到远程监控技术,例如交通、校园、小区、医院等等都能对目标场所的生产和生活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远程监控系统主要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以计算机为支持平台,把通讯网络系统和通讯数据标准接口系统,都连接到平台上,这样在机房里就可以监控和管理整个界面了。监控人员通过监测界面显示内容,监控系统运行数据的变化情况(在使用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和检测要求设定阈值)来进行管理和控制。如果系统中部分子系统出现故障,会随时发出报警信号。

3)嵌入式系统在办公生活应用领域。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软件代码小、自动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等,所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家用电器当中,如手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数字电视机、数码相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发展前景

如今天,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变成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领域里的基本技术,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整体最优化。专业处理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方向。专业处理系统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最优化的基础。嵌入式技术的设计方法非常快捷,而且既能面向系统进行设计,又能面向功能进行设计。它的显著特点是标准化、集成化、构件化、可以重复使用等等。这也使得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无线电、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与其它技术的广泛融合,使得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好。目前看,嵌入式计算技术技术的发展可以朝以下五个方面研究。

1)内核的发展方向是微型化、可靠性高、可信度强、实时反馈迅速和构件组件化。

2)程序设计内容专业化,面向行业领域设计符合各个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程序。

3)电子技术发展很快,竞争激烈,不同的厂商和组织之间联盟协作,增强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合作是发展方向之一。

4)嵌入式软件支撑开发环境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可调试化、支持模型驱动。开发工具的要求是:高度集成,功能完备,工具包丰富,有构件库,界面可视化。

5)打破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的界限,在二者中间地带开发,开源与商业软件结合是目前发展的一种趋势。

三、结束语

嵌入式范文篇4

1嵌入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为了加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在嵌入式课程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在嵌入式实验实际教学中发现了以下问题。缺乏针对性强的实验平台。嵌入式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实践性,通常情况下,教学所用的实验平台(实验箱)是委托科教仪器公司开发的。由于教学投入不足,经常出现设备板子烧毁,讲义资料不全,实验箱不完善导致能开设的实验不多,由于部分源代码不开源等现象,所以相关实验基本上都是演示性的实验,或者与其他学科共同使用一套实验设备,没有本学科专业特色,很难实现视频采集、音视频压缩、网络传输等功能。这些因素皆不利于通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缺乏灵活的实验设计及讲义。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开发困难,既要考虑不同平台的差异,又要具备一定的稳定及易行性条件。以往这些类型的软件开发都是由硬件厂商包办,且提供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解决方案五花八门。而实验设计应侧重于主流操作系统下软件的实践和创新。此外,大多数学生照着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甚至不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理论知识。这显然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目的背道而驰。而实验课时少也是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嵌入式系统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学生先要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C++程序设计、DSP原理及应用等嵌入式相关课程,等到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和编程能力之后,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理论性教学和实验教学交叉进行,再加上总课时的限制,使得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大大减少。虽然已从原有实验课时占较少课时的状态,调整到实验课时占总课时一半的状态,课内实验还是远不能满足对学生的培养需求。

2实验教学配套设施

本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是一套功能完善的实验箱,选用ARM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的主流配置。实验箱上提供有教学系统采用的各种测试点(包括图像视频采集输入、I/O输出等),方便教学中使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多路数字信号源(包括四路视频输入功能);ARM开发系统功能等众多功能。此套基于双核处理器架构(双核处理器架构,是指采用一个ARM核及一个SoC图像处理核的架构芯片)的四路DVR教学实验箱,可以实现视频采集,H.264压缩,音频压缩,网络传输以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等功能,主要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等高年级学生的通信专业课程设计、通信专业大型实验、毕业设计、电子设计竞赛以及研究生的数字通信实验而设计,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班学生使用以及自学使用。此外,还配有教学资料光盘,以及分层次、系统的实验指导书。实验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由于嵌入式系统涉及的知识广、综合性强和应用性强,且软硬件技术不断革新,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而本套实验箱正是由授课老师参与研发,对于一些新进的通信类教师也开放学习与研究。在对嵌入式实验平台有个系统的认识之后,遇到突发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提高了实验课效率。

3实验教学设计

结合理论教学,嵌入式系统实验的重点放在软件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结构、开发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从而设置多种配置方案、多层次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验操作,设置一些基础型和模块化的实验使其对原理有更透彻的认知。当学生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通过设置综合型的实验使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与提高。此外,为了达到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创新型实验的设置也必不可少。减少基础型实验,同时增大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并加入可选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主制定实验内容。另外,为了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需要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的方式方法之外,还在综合型实验中设置了较多通信类实验课程。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地进行实践操作,符合渐进性的教学规律。为了解决课时少的问题,设置了一部分课外可操作的实验,使一部分有兴趣而不满足于课内学习设计的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时间与空间。

3.1基础型实验基础型实验多为验证型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嵌入式软件的一般开发流程,熟悉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为之后的综合型实验和自主创新型实验做好准备。这部分实验指导书较详细,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软件开发知识。基于本实验系统设计的基础实验主要如下。ADS环境下的汇编指令实验。本实验介绍了ADS环境下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和调试的一般流程,以及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对GM8180开发板进行初始化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ADS开发环境。建立Linux虚拟机及熟悉常用命令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在Windows系统下面搭建Linux服务器,并学会基本的Linux命令和操作。Linux交叉编译平台实验。通过在Linux下建立交叉编译平台和使用交叉编译平台编译源代码的方法,使学生熟悉和理解交叉编译的原理和概念,学会建立Linux交叉编译平台。程序下载烧写实验。本实验介绍了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ARMBOOT)和Linux内核的方法,从而学生可以掌握下载编译好的BootLoader(ARMBOOT)和Linux内核的方法以及建立NFS文件系统的方法。Mount挂载(nfs/usb/sd)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能掌握配置linux下nfs服务的方法和mount挂载usb/sd的方法。

3.2综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根据之前的理论教学与基础性实验的练习,综合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的软件开发能力。这部分教学实践实行“教师逐步放手,学生动手去做”的原则,故实验指导书编写得简明扼要。为了达到综合培养的目的,既要包括多方面的知识与设计要求,又要有空间让学生自己发挥。ADS下混合编程。本实验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在ADS环境下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和调试,巩固使用AXD和Mulit-ICE调试的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与串口通信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在ADS环境下的操作和JTAG的下载和调试,掌握使用C语言对GPIO端口控制。GPIO驱动实验、I2C驱动实验。在理解Linux驱动程序的结构、原理和I2C协议的原理,掌握Linux驱动程序的编程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Linux动态加载驱动程序模块的方法。图像合成实验。本实验要求学生具有图像合成的知识,熟练进行实验设备的连接和调试、寄存器的设置,能够修改配置文件,深入理解图像合成的原理。MMC/SD驱动实验。在学生掌握了MMC/SD卡接口的基本原理、MMC/SD驱动的结构以及SD卡的挂载的方法和测试方法后,能够配置、编译Linux内核,在实验箱上烧写Linux内核,建立NFS文件系统,并运行测试程序进行SD卡的读写。视频网络传输实验。学生在了解了视频网络传输协议工作过程及原理之后,学会在IP网络中实现视频传输的方法。Web服务器实验、单Server多Client实验。在本实验之前,学生已经熟悉了Web服务器原理及工作过程,通过路由器将实验箱和PC机连接,编写简单的服务器代码,在PC机上运行IE浏览器,能够查看网页服务器是否运行;以及熟练开启Linux,能向多个客户端发送视频数据。远程控制视频实验。本实验要求学生理解远程控制的原理,通过本实验掌握在Windows下TCP客户端建立及通信的过程,及Linux下TCP服务器建立及通信的过程。

3.3创新型实验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里,嵌入式软件已经逐渐成为嵌入式产品设计创新和增值的关键因素,所以实验教学应侧重于软件实践和创新。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着重培养。针对本实验系统的可开放性,设计了一些具有创新型的实验,比如修改内核的内部代码,从而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些机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再加上指导教师对实验系统原理的熟知,即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导致实验系统瘫痪也能及时得以解决,让学生放心大胆进行实践设计。在实验课堂上,学生难免会依赖于实验设备以及教师的指导而缺乏自主思考的动力,再加上实验室开放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自主创新设计有些困难。课程选用ARM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的主流配置,学生可以在课外利用PC机上的Linux进行代码编写,可行之后再利用实验箱进行验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渗透性的认知,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基于此,在课程设置上,加进了学生自主安排时间。

3.4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院校级“建龙基金”、“运河杯”等课外科技立项活动。活动基金提供实验平台,而通信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长处设立通信网络与设备等的项目计划,申请资金设备并在导师的同意后获得实验室开放资源。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省级、部级电子设计大赛及其他各种嵌入式应用型竞赛,让感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

嵌入式范文篇5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如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结构比较的简单,那么就没有将嵌入式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进去,确实是否应用嵌入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时,需要将系统性功能应用的客观需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但是,目前很多有着较大难度的实际问题都需要使用现代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来解决,那么就需要对操作系统的需求进行适当增加。另外,操作系统功能越来越复杂,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强化和改进嵌入式计算机的内部操作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操作系统应用到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分别是开发系统、专用操作系统以及商用操作系统,其中,专用操作系统是专业厂家所专门定制的,这种嵌入式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是为了对本公司成产商品的特质进行强化。但是,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讲,却是透明的。对比来讲,专用系统没有较高的整体性能,但是正对性却比较的强,因此,比其他的普通计算机操作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我们在对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功能性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就是嵌入式计算机操作陈谷,相较于其他普通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嵌入式应用程序是存在着很大不同的,这些差异存在于诸多方面,比如操作开发工具、设计编码语言以及存储形式等等。

2嵌入式计算机发展前景

时代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的CPU芯片有着更高集中程度。根据相关专家的预测,我们可以得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芯片将会获得更快的发展。那么,将其在计算机微处理器系统中应用,就可以有效优化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应用面积可以得到有效缩小,机器功耗可以得到减少,从而不需要那么多的成本,开发出更多类型的CPU芯片,更好的应用于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BISC芯片,并且将美国的一些先进芯片技术引入了进来,比如MIPS、SPARS等等,在对那些可以应用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的芯片大量生产。我们还需要重视的是英国近些年来开发出的ARMRISC芯片,这种芯片也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中,不仅受到了越来越多厂家的重视,还得到了快速发展。外国的一些公司开始将嵌入式EX朝着节能方向发展,并且便携式的计算机技术也开始被大力推广和发展,这些因素都会促使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更快的发展,获得更加优良的性能,促使工作实时化得到有效实现。

3结语

嵌入式范文篇6

1嵌入式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为了加强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在嵌入式课程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在嵌入式实验实际教学中发现了以下问题。缺乏针对性强的实验平台。嵌入式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高度的实践性,通常情况下,教学所用的实验平台(实验箱)是委托科教仪器公司开发的。由于教学投入不足,经常出现设备板子烧毁,讲义资料不全,实验箱不完善导致能开设的实验不多,由于部分源代码不开源等现象,所以相关实验基本上都是演示性的实验,或者与其他学科共同使用一套实验设备,没有本学科专业特色,很难实现视频采集、音视频压缩、网络传输等功能。这些因素皆不利于通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缺乏灵活的实验设计及讲义。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开发困难,既要考虑不同平台的差异,又要具备一定的稳定及易行性条件。以往这些类型的软件开发都是由硬件厂商包办,且提供的嵌入式系统软件解决方案五花八门。而实验设计应侧重于主流操作系统下软件的实践和创新。此外,大多数学生照着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甚至不深入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理论知识。这显然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目的背道而驰。而实验课时少也是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嵌入式系统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学生先要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C++程序设计、DSP原理及应用等嵌入式相关课程,等到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和编程能力之后,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理论性教学和实验教学交叉进行,再加上总课时的限制,使得学生自主实验时间大大减少。虽然已从原有实验课时占较少课时的状态,调整到实验课时占总课时一半的状态,课内实验还是远不能满足对学生的培养需求。

2实验教学配套设施

本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是一套功能完善的实验箱,选用ARM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的主流配置。实验箱上提供有教学系统采用的各种测试点(包括图像视频采集输入、I/O输出等),方便教学中使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多路数字信号源(包括四路视频输入功能);ARM开发系统功能等众多功能。此套基于双核处理器架构(双核处理器架构,是指采用一个ARM核及一个SoC图像处理核的架构芯片)的四路DVR教学实验箱,可以实现视频采集,H.264压缩,音频压缩,网络传输以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等功能,主要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等高年级学生的通信专业课程设计、通信专业大型实验、毕业设计、电子设计竞赛以及研究生的数字通信实验而设计,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班学生使用以及自学使用。此外,还配有教学资料光盘,以及分层次、系统的实验指导书。实验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由于嵌入式系统涉及的知识广、综合性强和应用性强,且软硬件技术不断革新,这就需要授课老师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发经验。而本套实验箱正是由授课老师参与研发,对于一些新进的通信类教师也开放学习与研究。在对嵌入式实验平台有个系统的认识之后,遇到突发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授课难度,提高了实验课效率。

3实验教学设计

结合理论教学,嵌入式系统实验的重点放在软件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嵌入式软件系统的结构、开发内容和方式的特殊性,从而设置多种配置方案、多层次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验操作,设置一些基础型和模块化的实验使其对原理有更透彻的认知。当学生理论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可通过设置综合型的实验使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与提高。此外,为了达到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目的,创新型实验的设置也必不可少。减少基础型实验,同时增大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并加入可选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主制定实验内容。另外,为了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需要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的方式方法之外,还在综合型实验中设置了较多通信类实验课程。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浅到深、由基础到综合地进行实践操作,符合渐进性的教学规律。为了解决课时少的问题,设置了一部分课外可操作的实验,使一部分有兴趣而不满足于课内学习设计的学生有更广阔的学习时间与空间。

3.1基础型实验基础型实验多为验证型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嵌入式软件的一般开发流程,熟悉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为之后的综合型实验和自主创新型实验做好准备。这部分实验指导书较详细,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软件开发知识。基于本实验系统设计的基础实验主要如下。ADS环境下的汇编指令实验。本实验介绍了ADS环境下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和调试的一般流程,以及使用汇编语言实现对GM8180开发板进行初始化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ADS开发环境。建立Linux虚拟机及熟悉常用命令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在Windows系统下面搭建Linux服务器,并学会基本的Linux命令和操作。Linux交叉编译平台实验。通过在Linux下建立交叉编译平台和使用交叉编译平台编译源代码的方法,使学生熟悉和理解交叉编译的原理和概念,学会建立Linux交叉编译平台。程序下载烧写实验。本实验介绍了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ARMBOOT)和Linux内核的方法,从而学生可以掌握下载编译好的BootLoader(ARMBOOT)和Linux内核的方法以及建立NFS文件系统的方法。Mount挂载(nfs/usb/sd)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能掌握配置linux下nfs服务的方法和mount挂载usb/sd的方法。

3.2综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根据之前的理论教学与基础性实验的练习,综合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的软件开发能力。这部分教学实践实行“教师逐步放手,学生动手去做”的原则,故实验指导书编写得简明扼要。为了达到综合培养的目的,既要包括多方面的知识与设计要求,又要有空间让学生自己发挥。ADS下混合编程。本实验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在ADS环境下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和调试,巩固使用AXD和Mulit-ICE调试的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与串口通信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在ADS环境下的操作和JTAG的下载和调试,掌握使用C语言对GPIO端口控制。GPIO驱动实验、I2C驱动实验。在理解Linux驱动程序的结构、原理和I2C协议的原理,掌握Linux驱动程序的编程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Linux动态加载驱动程序模块的方法。图像合成实验。本实验要求学生具有图像合成的知识,熟练进行实验设备的连接和调试、寄存器的设置,能够修改配置文件,深入理解图像合成的原理。MMC/SD驱动实验。在学生掌握了MMC/SD卡接口的基本原理、MMC/SD驱动的结构以及SD卡的挂载的方法和测试方法后,能够配置、编译Linux内核,在实验箱上烧写Linux内核,建立NFS文件系统,并运行测试程序进行SD卡的读写。视频网络传输实验。学生在了解了视频网络传输协议工作过程及原理之后,学会在IP网络中实现视频传输的方法。Web服务器实验、单Server多Client实验。在本实验之前,学生已经熟悉了Web服务器原理及工作过程,通过路由器将实验箱和PC机连接,编写简单的服务器代码,在PC机上运行IE浏览器,能够查看网页服务器是否运行;以及熟练开启Linux,能向多个客户端发送视频数据。远程控制视频实验。本实验要求学生理解远程控制的原理,通过本实验掌握在Windows下TCP客户端建立及通信的过程,及Linux下TCP服务器建立及通信的过程。

3.3创新型实验在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里,嵌入式软件已经逐渐成为嵌入式产品设计创新和增值的关键因素,所以实验教学应侧重于软件实践和创新。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着重培养。针对本实验系统的可开放性,设计了一些具有创新型的实验,比如修改内核的内部代码,从而能使学生深入理解实时操作系统的一些机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再加上指导教师对实验系统原理的熟知,即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导致实验系统瘫痪也能及时得以解决,让学生放心大胆进行实践设计。在实验课堂上,学生难免会依赖于实验设备以及教师的指导而缺乏自主思考的动力,再加上实验室开放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自主创新设计有些困难。课程选用ARM处理器+Linux操作系统的主流配置,学生可以在课外利用PC机上的Linux进行代码编写,可行之后再利用实验箱进行验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渗透性的认知,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基于此,在课程设置上,加进了学生自主安排时间。

3.4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院校级“建龙基金”、“运河杯”等课外科技立项活动。活动基金提供实验平台,而通信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长处设立通信网络与设备等的项目计划,申请资金设备并在导师的同意后获得实验室开放资源。此外,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省级、部级电子设计大赛及其他各种嵌入式应用型竞赛,让感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锻炼的机会。

嵌入式范文篇7

1确定培养目标嵌入式系统是软硬结合的产品,存在于各个领域,这就决定了它的多学科交叉特性[4]。一般嵌入式系统分硬件应用模式和软件应用模式。硬件应用模式主要是以电子技术应用工程为主,从事控制、仪器仪表等方面硬件设计和驱动程序的设计等;软件应用模式主要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工程为主,从事实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设计等。高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5],我们从企业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角度出发[6],通过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活动导向分析,毕业生应具有相应的嵌入式工程设计与调试能力,因此,把嵌入式的应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能力作为核心培养目标。

2建立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以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考虑通信类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建立了高效整合的实践体系。首先,我们基于嵌入式中对硬件电学知识和电路知识的掌握,分别开设60课时的“电工技术”和60课时的“电子技术基础”;其次,基于嵌入式中对软件设计知识的掌握,分别开设90课时“C语言程序设计”和90课时的“单片机项目开发与实践”;最后,通过128课时的“嵌入式项目设计与实践”完成整个教学体系。由于课时有限,在安排课程时宁缺勿滥,既然学了就要学透,学扎实,避免后续课程出现“烫剩饭”现象。为了做到讲、练、讨论相结合,所学的知识能及时实践,做到技能不过夜,少遗忘,因此采用4节课连上的形式,在综合实验室边讲、边练、边讨论完成教学。学生实践时间大于50%。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嵌入式感兴趣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参加由专业教师组织的嵌入式社团,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教师完成某些项目开发和调试工作。有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和嵌入式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

3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环境实验、实训环境关系到教学是否正常完成。嵌入式系统涉及的实验设备种类较多,耗资较大,损坏率比较高,但利用率却较低。为了解决学校与学生两难问题,满足多层次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一方面向学校申请经费,一方面鼓励教师申报科研课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自主研发实验设备。截至2009年中旬,我院教师已申请到江苏省产业化项目一项、江苏省教改项目一项、教育部教职委教改项目一项、院级教改项目一项、院级创新基金一项,到帐经费约5万元。学院已为嵌入式教学体系实验课程配备了实验设备,其中“单片机项目开发与实践”课程采用自主设计的实验板。一般人认为,学好单片机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玩出”来的。为了便于学生购买,应花大力气降低实验板成本。最终,整套成本才25元,学院补贴60%,学生只要付10元就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单片机实验板。实验脱离了实验室的束缚,只要有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嵌入式项目设计与实践”课程采用与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分委会、北京博创公司联合建设的形式,既有Intel公司的PXA270实验箱、三星S3C-2410实验箱,又有便于学生学习购买的三星S3C-2410开发板,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实验、实训的要求。在节省了大量的实验室建设和维护资金的同时,锻炼、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教学实践优质、顺利完成。

4建立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由于嵌入式系统内容比较多、比较综合,我们抓住学生职业需求,以学生以后的工作过程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2部分完成,教会学生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与调试的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部分,通过任务驱动完成Linux程序设计基础教学,如表1所示。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对Linux程序设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设计流程和方法有一个灵活的掌握,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二部分,教师通过职业行为领域引导一些典型的嵌入式系统通信项目在课程中进行分解,把项目的内容分成若干个任务,按照项目开发流程,逐步由易变难,同时将学生分组,锻炼学生团队组织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淡化讲授和实验的界限,采用一体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打乱知识结构,使其内容根据一个个通信项目重新组合在一起。通过做项目将常用的命令和知识点融合其中,突出能力目标。一些使用率低的命令和知识点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也有限,就舍弃不讲,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尽量做到“丢芝麻,捡西瓜”。通过对工作过程分析,抽象出3个典型工作项目,涉及有线、无线通信多个领域,如表2所示。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很快能看到正确结果,成就感很强,兴趣很高,同时通过分组考核,激发学生全队合作意识和创造性。学生根据课程的进度逐步完成项目中的各个模块实验,在课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并应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

5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5.1学生主体,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嵌入式系统内容比较多,仅通过一两种教学方式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我们采用授课、案例分析、演示、实验、查阅资料并总结,以及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能够及时汲取和充分掌握所学知识[7]。初期,我们通过教师在多媒体上做、学生在计算机上模仿的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方法很重要。随着课程的发展,教师讲得越来越少,随之,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手段(如走访、上网、去图书馆、实验等)收集大量信息[8],并利用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最后,根据能力挑选出小老师,辅导其他学生上机[9],并由他们组织学生团队。一些项目基本由学生团队自主完成。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和其他相关专业学生交流,有利于学生对其他知识的摄取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界限,教师是学生团队的合作伙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朋友。教师通过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单纯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受教育者通过职业教育具备一种能力,不仅能“有饭碗”,而且会有一个“好饭碗”。

5.2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嵌入式系统与产业界联系紧密,企业中有工程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水平的技术团队[10]。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分委会、北京博创公司深入合作,从企业中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设计人员和技术团队带学生实训,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完善自身职业素质和工学结合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工学结合受到一线工程设计人员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较快地融入到学习中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嵌入式系统通信模块测试,受到企业和学生的好评,为学生毕业前自我工作定位、合理的自我评价打下很好的基础。

嵌入式范文篇8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项目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各行各业迫切需求大量的嵌入式技术人才,当今“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已成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教学内容是以目前主流的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为完成特定功能进行软硬件设计开发。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常见设计开发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行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1]。

1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本门课程一般是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开课,涉及到前导课程较多,如电路、数电、模电、单片机、传感器、C语言等课程,同时还要对这些课程掌握得比较精通,不能仅限于了解。目前学生学习单片机时普遍学习的是8位单片机,而在嵌入式系统中一般是使用32位单片机,涉及到的知识体系结构更为复杂,除了常见的应用程序的编写,还会涉及到操作系统程序的编写,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远远大过8位单片机,这对刚接触的学生来说会非常吃力[2]。同时本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学生需要学习很多理论知识,由于难度较大,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没有设计足够吸引人的实训内容,实训课时不能很好地与理论课程进行衔接,学生对实训课没有多大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就显得非常重要[3]。

2基于智能小车硬件平台的项目化改造

利用项目化教学,将一个大任务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小任务点,再将每个小任务点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本门课程选用的硬件平台为51智能小车,外形如图1所示。首先,该硬件将智能小车和单片机开发板进行二合一,里面包含单片机开发板一套,不但可以全面学习51单片机开发板基础知识,更可以设计、学习、娱乐三管齐下,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真正做到在娱乐中学习。其次,该装置搭载了电压检测系统,该系统直接插在底板插座上使用,实测系统电压,分析不同实验装置与小车之间的效果参数。最后,该装置支持多种通信连接方式,通过蓝牙、wifi等通信方式,我们可以在电脑、手机上进行远距离操控,为后续学习物联网方面知识打下基础。同时该智能小车拓展性强,适合学生DIY设计,用不同的传感器可完成不同的花样玩法,比如:装上风扇电机可拓展成智能灭火车;在小车上加上超声波舵机云台,云台左右转动,判断周围环境距离,可实现高级避障功能;在小车上插上声音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就可以对小车实现声控和人体感应。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情境,从实用性和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本课程的教学载体,即以“设计小车多功能控制系统”为贯穿项目,在该贯穿项目的基础上下设“设计小车运动控制系统”等5个子项目和15个训练任务,如图2所示。子项目以小车运动控制系统为基石,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小车的功能进行完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小车功能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各个子项目都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思路。

3基于硬件平台的嵌入式课程项目实施

在此,将以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项目为例,来讲解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首先在上课前将本节课的任务要求给出,如表1所示。给出任务要求后,教师接着进行理论教学,讲解本节课所用到的知识点,为了更生动形象,辅以视频、动画、微课等信息化资源,务求让所有学生掌握该知识点。讲完之后,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选取硬件平台的资源,设计硬件电路。除了单片机最小系统外,还需要按键,现有按键资源如图3所示。学生自主选取独立按键和矩阵按键,然后完成硬件电路的接线。硬件电路完成之后,学生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最后教师可以给出图4所示的参考流程图。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程序控制流程图,在KEil4软件中完成程序的编写,编译之后生成HEX文件,最后将HEX文件下载到各自组的智能小车中的单片机,上电之后运行电路,查看能否实现任务要求;如果有问题,则根据错误情况进行软硬件调试,直到现象正确为止。

4结语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课程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且当今信息技术及嵌入式技术更新非常快,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探索符合时展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将硬件平台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培养社会满意、企业认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风波,杨为民.基于高校“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19,5(14):97-98.

[2]肖知明.基于专业群的跨界融合、模块嵌入式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灯具开发设计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17):150-151.

嵌入式范文篇9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在线仿真实验;3D可视化;在线编译

嵌入式系统作为计算机、电子信息及自动化等信息类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学习难度大、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1]。实验教学作为该课程的重要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地点统一组织学生“一人一板”开展实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部分院校因为学生较多,需要分批进行实验,甚至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实验内容以演示或验证性为主[2]。此外,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如果遇到突发性疫情,将无法继续开展教学工作。针对上述教学模式中的不足,结合互联网技术,嵌入式系统在线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应运而生[3-4]。嵌入式在线仿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嵌入式系统实验环境[5-6],学生可自行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通过在线方式开展实验。新的实验形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但为了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1)编译环境配置复杂。目前学生比较熟悉Windows系统作为开发和编译环境,而嵌入式系统实验编译环境一般采用基于Linux的交叉编译的方式,对于不熟悉Linux系统操作的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学习常用操作命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的入门难度,容易降低学生实验兴趣。(2)远程在线实验无法观察实验板数码管和LED灯的状态,导致部分实验内容受限。远程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往往只能通过命令行的方式与实验板进行交互,并通过命令行输出的信息查看实验结果。学生无法观察到实验板的显示状态,所以只能部署仅仅通过命令行操作就能完成的实验内容,限制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和创新性[7]。鉴于上述问题,需要系统设计的创新来突破这些局限,从而使基于在线仿真实验平台的教学质量有质的提升[8-9]。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3D可视的嵌入式系统Web在线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的主要优势包括:(1)设计了一种“一键式”远程在线编译方法,该方法屏蔽了编译细节,学生只需在浏览器中编辑代码,选择编译类型,即可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不需学生花时间配置编译环境,熟悉Linux系统和操作命令,只需重点关注课程实验内容,降低了实验门槛。(2)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Unity3D的可视化模块[10]。该模块实时监控部署在远程服务器端的实验板的输入输出端口,获取数码管、LED灯等显示组件的状态,并基于HTTP协议将数据传递到前端浏览器[11],通过3D渲染的实验板模型进行可视化显示输出。

1系统设计

在线仿真实验平台主要实现学生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实验环境,开展嵌入式系统实验,并通过3D虚拟硬件仿真运行效果。图1是嵌入式系统在线仿真实验平台的总体架构图,该系统由实验服务和Web服务构成,左侧部分连接实验板的调试系统,与实验板进行实际交互,为实验服务。右侧部分为Web服务,负责实验服务部分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将用户指令传递给实验服务并将实验服务返回的结果通过浏览器展示给用户。实验服务部分主要实现两个功能。(1)代码编译。该模块通过接口服务接收用户发送过来的代码文本,然后调用本地编译环境的编译指令,得到编译返回结果并返还给用户。(2)运行程序。该模块通过接口服务接收用户发送过来的指令(Linux指令),然后通过SSH协议发送给连接的实验板,并将返回的运行指令结果以及实验板上的LED和数码管状态返回给Web服务。Web服务部分主要包含三个功能。(1)用户管理服务。Web服务负责管理用户的信息,判断用户的身份,防止用户直接调用实验服务提供的接口,防止实验服务直接暴露在网络中,增加了实验服务的安全性。(2)实验数据管理。该模块记录并保存用户实验时的数据,教师可以为学生实验打分,学生可以查看之前实验的数据,对实验进行复习。(3)仿真页面模块。该模块将Unity引擎嵌入到Web页面中[12],通过调用实验服务接口获取实验板的实时状态,然后将返回的结果以LED灯和数码管的形式显示到前端页面上,模拟了真实实验板的实时状态。实验服务和Web服务之间采用HTTP协议,通过JSON数据包封装进行数据通信。图2是系统的功能逻辑结构图,左侧部分为实验服务结构(也称虚拟机开发服务),右侧部分为Web服务结构。

2核心模块设计

本系统在现有的嵌入式在线实验平台的基础上降低了实验系统操作复杂性,简化了编译操作方式。利用Unity3D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实验板的状态,学生通过仿真实验平台可以获得和实验室相同的实验体验。

2.1“一键式”代码编译机制

1)实验板编译环境。实验板使用MY-IMX6-EK314,其内核版本是Linux3.14.52。由于嵌入式平台空间有限、资源匮乏,无法安装并运行平台所需要的编译器,因此在编译代码的过程中,采用了交叉编译的思想。交叉编译的本质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的可执行代码,将代码放到通用主机平台上编译,然后再传到嵌入式平台上运行[13]。经过多次测试,选择运行最稳定的Ubuntu16.04作为代码编译平台。实验中的代码编译主要分为两类,应用程序编译和驱动程序编译。应用程序为用户态的,典型的有控制台打印输出、用户空间文件读写,驱动程序为内核态的,可以读取或赋值嵌入式实验板的寄存器,获取控制实验板的输入和输出。用户态程序编译较为简单,只需要调用编译链将需要编译的代码文件编译成对象文件链接到一起。而驱动程序编译在编译过程中不仅需要链接本地文件,还需要进入到内核源码目录与内核中的对象文件进行链接。2)“一键式”在线远程编译。由于编译环境为Ubuntu16.04,不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Windows系统,学生直接在Linux系统下进行编译操作,相比于在Windows系统下有更多的困难。同时编译操作需要手动在控制台中输入命令,配置编译路径和环境变量,如果学生只有在集成好编译链的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编程的经验,那么在该嵌入式实验板的交叉编译平台下进行代码的编译会存在一定的上手难度。所以在设计的嵌入式平台中,采用了远程在线编译技术。如图3所示,在线远程编译系统整体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前段为Web浏览器端,获取学生输入的代码文本和编译选项。后端为Web服务器端,负责接收代码文本,并将代码在编译环境中进行编译,编译成功后,将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文件通过FTP服务上传到实验板中。后端在本地编译环境中为每个用户建立了独立的工作空间,防止不同用户的代码因为命名相同等问题而改变或丢失。同时程序通过使用Java提供的Process类与操作系统的Shell进行交互,通过事先输入到代码中的编译指令进行编译操作,同时读取指令的返回值来判断编译是否成功,并将编译返回的信息发送给前端,告知学生出现了错误。在线远程编译免去了学生在Ubuntu上进行编译操作,只要有Web浏览器,即可进行代码的编写和编译。学生不用额外花时间安装Ubuntu系统、配置编译环境、熟悉命令,而是将重心移到实验本身。如图4所示,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编辑好的代码,点击提交编译按钮,嵌入式实验板即可得到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

2.2基于Unity3D实验板可视化设计

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硬件资源包含数码管、LED灯、按键,学生在实验的时候能够观察到数码管和LED灯的显示情况,以及能够通过按下按键实现按键控制的逻辑。由于LED灯和数码管实际上是实验板的IO输出端口,按键是IO输入端口,因此可以通过读取实验板的IO寄存器来获得实验板的硬件资源对应的IO端口输入和输出的值,从而获取实验板当前数码管、LED灯和按键的状态[14]。我们在实验板上部署了监控程序,通过周期性读取实验板IO寄存器的值来实时监控实验板的状态,然后将检测到的值通过UDP(userdatagramprotocol)协议传递给与实验板相连的服务器上,服务器作为后端将获取到的实验板信息值缓存下来,浏览器前端通过请求接口获取实验板的状态信息,然后后端将实验板信息传递给前端,前端根据获取到的值对页面进行重新渲染,最终实验板的状态就能够通过Web浏览器真实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实验板3D效果图5所示。由于寄存器的读取是内核态的,而基于Socket的UDP协议通信程序是用户态的,因此我们开发了IO寄存器读写驱动模块,使得用户态应用程序可以按照定义好的格式操作指定的驱动文件,实现制定IO寄存器的读写[15]。监控程序单线程运行,对IO寄存器进行周期性地读写,并通过UDP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不会过多占用硬件资源而影响实验板的正常运行。

3系统测试与教学实践

针对可视化模块的测试,设计了数码管驱动开发及应用实验和GPIO编程实验,学生在客户端编辑代码,并上传到实验板进行编译、运行,浏览器端加载3D实验板模型,实现数码管的可视化输出,程序读取实验板系统时间,并通过数码管进行显示。图5(a)为时分的可视化显示结果。图5(b)所示为GPIO实验的截图,实验内容为每隔1s点亮实验板上的一个LED灯。结合嵌入式系统课程内容,基于3D可视的嵌入式系统Web在线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了8个实验,如表1所示。2020年春季学期,选课人数共有21人,实验平台服务器端共部署4块实验板,平台运行时间为每周一到周六,周日关闭平台进行维护。顺利完成疫情期间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的教学工作。由于目前公开文献中的嵌入式虚拟实验平台主要以虚拟实验环境为主,在实验平台架构和功能上不能满足我校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的需求。对课程组实验平台优化前后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图6)发现,实验1—5的新平台使用时间减少,由于新增实验及实验难度依次增加,新平台使用时间整体呈上升趋势。相比编译优化前和优化后的“一键式”编译,学生平均实验时长有所减少,并且时长差有所减少,原因在于编译优化前学生需要配置交叉编译链等步骤,存在部分学生不熟悉配置步骤。其中实验6的ZLG7290数码管驱动开发实验、实验7的ZLG7290数码管应用开发实验和实验8的GPIO编程实验由于需要观察实验板工作状态,所以原来只能采用线下方式进行,在本文基于3D可视的嵌入式系统Web在线仿真实验平台可以实现在线实验,有效地丰富了实验内容。图6学生实验平均时长实验成绩是实验完成质量、实验报告等综合评定的结果,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2019年秋季学期共有121人上课,采用非3D可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线上实验不支持可视化显示实验板状态信息,关于数码管和GPIO实验需要完全使用线下实验箱完成。2020年春季学期共有21人上课,受到疫情影响,全部采用基于3D可视的线上实验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学生成绩统计结果如图7所示,2019年秋季学期线下实验和2020年春季学期的线上实验的教学效果基本相当,表明该实验平台基本可以代替线下实验箱完成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2020年秋季学期共有146人上课,采用基于3D可视的线上实验和线下实验结合的教学方式,根据最新实验成绩统计,优良率均高于前两个学期。基于3D可视的嵌入式系统Web在线仿真实验平台能够最大化还原实验场景,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碎片时间,通过该实验平台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在课上对实验做进一步验证并对扩展实验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更好的实验成绩,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对2020秋季学期上课的146名学生进行实验体验效果问卷调查,其结果如图8所示,89.72%的学生认为集成一键式编译和3D可视化的线上实验平台操作便捷、实验结果显示效果非常好。可见该实验平台在一键式编译和基于3D可视化方面的优化设计获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4结语

嵌入式范文篇10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项目化;个性化;嵌入式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习资源逐渐数字化、网络化,基于物理空间的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遇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读者粘性降低,图书馆员作用在不断弱化。为了适应变化,图书馆发展转型势在必行,服务重心也须从原来“以图书馆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在高校,如何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中,让图书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使学生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信息素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新方向。[1]从高职院校来看,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实践情况并不理想。尽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理论颇多,但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运行模式。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信息服务需求,以教改项目作为引领,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新模式。

1高职院校信息服务需求

教职成[2015]9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坚持教学改革与提升院校治理能力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和教师能力提升相结合开展应用技术研发。”根据这一指示,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或称专业服务馆员)的工作重点应立足于高职教学改革,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2]1.1教学资源,重构与分享。在泛信息时代,网络化、移动化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常态,而专业知识分散在各个数据库中,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个人信息素养很重要。图书馆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就是为师生提供信息素养支持。调查显示,慕课平台上的授课教师,通常要付出数倍于传统教学时间来制作慕课。这对计算机不精通的教师来说,的确是个负担。如果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协助专业教师从各种大数据中提炼出专业所需的数字资源,完成信息检索和处理的工作,则会大大节省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嵌入式服务既有助于实现课程资源平台的重构与分享,提高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的针对性,又能拓展图书馆提高信息素养支持服务的功能。[3]1.2教学模式,与时俱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高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目前学生的求知需求。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及时转换观念,调整自身教学行为,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4]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图书馆学科馆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中,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这种嵌入式服务,即辅助了专业教学,又延伸了教学内涵。[5]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1.3团队合作,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变革和创新,时代需求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不同,现在更注重教学体系整体把控,包括教学素材准备、课堂教学、学生讨论、学生作业和学生测评等。这些教学环节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过去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逐渐变为一种团队合作的模式。[4]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平时要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有时为了完成年度业绩考核,常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信息检索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必要环节,教师分散式研究会导致已有的研究不深入。如果有学科馆员参与,则可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及时为专业教师推送当前学科前沿知识的应用动态,达到拓宽视野、启迪创新的目的,从而避免教师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使其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题研究。因此,专业教师与学科馆员合作是很有必要的。1.4教改项目引领,目标明确。目前高职教师面临主要困境是教学科研考核压力大,缺少必要的经费扶持,缺少高效的教学团队。图书馆若要有效地开展嵌入式服务,首先要解决专业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项目引领下进行图书馆个性化嵌入式服务,与其它嵌入式服务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第一,教改经费的投入是持续推进课堂创新的保证。学科馆员信息意识强,可协助教师发现、挖掘出教学的创新点,提升教改项目申请的通过率,获得一定数量的经费资助。虽然经费的多少不能反映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没有充裕的经费支持,只会凸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第二,通过项目引领,学科馆员嵌入式服务目标明确。教师先有信息服务需求,然后图书馆提供有针对性的嵌入式信息服务,而并非传统的松散服务,避免广撒网、重点不突出的弊端。因此,通过整合式创新,把教改项目作为图书馆个性化嵌入式服务的落脚点,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考核后顾之忧,大大提高教师与馆员合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专业教学效果,加强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目的,是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一条新思路。

2项目引领下图书馆个性化嵌入式服务

由于各个专业涉及的课程知识、文献资源、信息获取与利用,存在着差异性,如何真正嵌入到户,对接教学科研团队,做好个性化嵌入式服务,是高职图书馆未来需要重点研究和探索的方向。要做好项目引领下个性化嵌入式服务,首先,学科馆员要定期定人,深入了解课程,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提供学科前沿和最新学术动态,帮助专业教师找到课程创新的突破点。然后,在申请项目过程中,学科馆员参与项目申请讨论,确定该选题有无新意,内容有无深度,并为项目提供信息检索方面的帮助。在开展课程合作过程中,教学项目贯穿整个嵌入式服务过程。学科馆员随时跟踪专业发展趋势,帮助教师逐步改善和调整项目方案。作为教学设计人员,协助教师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根据课程需要,把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融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既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在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过程中,学科馆员协助搜集与整理课程素材,课上参与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科馆员与专业教师取长补短,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又丰富课程内容,进而更好完成授课目标。[4]

3项目引领下个性化嵌入式服务策略

3.1嵌入式服务整体模型。项目引领下个性化嵌入式服务基本模型是并行结构,有二条主线(教师、学科馆员),如图1所示。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贯穿教改项目执行过程,在不同时期,嵌入教学服务内容有所不同。每个嵌入式服务包括4个阶段:计划阶段P(plan)、实施阶段D(do)、检查阶段C(check)和总结阶段A(action)。3.2嵌入式服务4个阶段。3.2.1计划阶段P(plan)。首先,学科馆员及时主动了解教师的专业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沟通与互动,深入了解专业背景、教学手段及学生学习情况等,为今后的嵌入式服务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这是学科嵌入式服务中最重要一个环节。然后,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学科馆员搜集和分析专业文献资料,推送学术动态和专业趋势报告。与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探讨课程创新方向。在整个项目进程(如项目申请、课题研究、项目结题等)中,学科馆员全程参与,提供检索和服务支持,为教师获取信息资源提供最大的便利。3.2.2实施阶段D(do)。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科馆员作为教学设计参与者,与教师开展课程合作,一起见证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嵌入网络课程建设——资源嵌入:在高职学习过程中,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授课内容、扩展课堂知识所需的资料一般分散在众多数据库之中,可供系统参考的教学资料比较缺乏。如果依托图书馆海量的文献资源,围绕专业课程建立课程学习平台,则会大大提升课程资源服务于教学的针对性。授课前,学科馆员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推荐与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收集相关单元知识点拓展素材(文字、图片、视频、虚拟软件等)、整理章节测试题。在规范上传网络平台资料的格式方面,学科馆员也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改进教学模式——空间嵌入与服务嵌入:除了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图书馆资源嵌入外,图书馆还可提供物理空间,利用馆内空间与设施,与教师共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科馆员全程跟踪服务,深入课堂,解答学生疑问,辅导学生自主搜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获取专业文献的技能,为学生提供课堂延伸阅读的服务。总之,学科馆员工作越有针对性,嵌入式服务就越有成效,也越容易获得专业师生的欢迎。拓展延伸教学内涵——课程嵌入: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如果将信息素养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引导学生从广泛学习资源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则会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效果。由于各专业信息需求有所不同,嵌入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建设一门高质量的嵌入式课程,需要加强馆员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其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化嵌入式教学改革,才能设计出符合专业特色的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嵌入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体现在纸质图书的检索与利用、数字图书的检索与利用、期刊论文检索与利用、特色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等方面。3.2.3检查阶段C(check)。在嵌入式服务执行过程中,时时需要检查网络课程平台资源是否丰富,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预定学生技能目标是否达到,并及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科建设情况,及时补充缺藏的文献或数字资源。3.2.4总结阶段A(action)。总结阶段是回顾和反思的阶段。对嵌入服务中的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和取舍,改进的方案则转下一个循环去实践。如此,周而复始,逐步完善项目引领下的图书馆个性化嵌入式服务模式。嵌入式服务最终成效,取决于图书馆管理机制和学科馆员的能力。目前,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成果评定尚缺标准,要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学科馆员的服务到位,必须从制度上有所约束。随着专业服务多样化,嵌入式服务对学科馆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大多学科馆员的综合实力尚有欠缺,需通过专业进修、自我学习等途径来提升自身业务素养。[6]

参考文献

[1]唐艺.学科馆员-专业教师协同信息行为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10):75-78.

[2]朱燕青.学科馆员与高职院校学科馆员的比较和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2):37-39.

[3]石丽红.MOOC背景下高职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5):109-112.

[4]刘英杰.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师的困境分析及应对策略[J].消费导刊,2015,(10):278-278.

[5]杨木容.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对高职图书馆工作指导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178(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