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7:49:13

迁入范文篇1

一、有下列情形的,属正常迁入范围

1、因婚姻关系要求迁入的(含招亲和再婚在内);

2、孤儿投靠其监护人、孤寡老人投靠亲戚的;

3、大学生毕业和退伍军人退伍后尚款安排工作要求回原籍的。

二、有下列情形的,属不允许迁入范围

1、户口已经迁出的;

2、已是城镇户口的;

3、其它无正当理由要求迁入的。

三、正常迁入人员需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局面申请;

2、与当地村民小组签订的宅基地、土地补偿费、田地、林地等分配协议书,并要有80%村民代表签字同意(因婚姻关系要求迁入的可以凭结婚证不要此协议书),招亲和再婚的除外;

3、孤儿、孤寡老人除上述材料外,还需出示迁出地村民小组、村委会和乡镇有关证明。

四、迁入户口者待遇按当事人与小组协议为准。

迁入范文篇2

第二条凡私人以本人资金来城区、小城镇投资购买商品房,需要迁入常住户口的,均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区,是指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

小城镇是指建制镇经批准的规划中心区。

第三条以外人员在普城区和小城镇购买一手商品住宅,其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可以迁入。

第四条以内人员在城区和小城镇有固定合法住房的,其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可以办理城区和小城镇常住户口。

第五条控制农村居民户口迁移。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杜绝因“农转农”户口而引起社会不稳定情况发生,建立农村居民户口迁移从严审批制度。除政策安排移民和农村居民正常的“三投靠”、大学生回乡等户口迁移外,严格控制从外省、、县迁入农村人口。

第六条符合本办法人员的户口迁入手续,按照公安局的有关规定办理。

迁入范文篇3

第二条凡迁入本市行政区域内办理常住户口的人员,均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市公安机关是本市户籍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户口迁移、管理等工作。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具体负责辖区内的户口登记管理工作。

第四条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一)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自愿到我市就业的,可“先落户、后就业”;

(二)入学前户口在本省的大中专毕业生暂未就业的,可持报到证将户口落入省、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三年仍未就业的,将户口迁回原户口所在地;

(三)入学前户口在本市市区及市辖县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毕业后暂未就业非农业户口的,可将户口迁回原户口所在地;农业户口的,可将户口落入省、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三年仍未就业的,须将户口迁入原户口所在地,按自愿的原则可落为非农业户口或农业户口。

第五条符合本规定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机关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毕业证书复印件;

(二)毕业分配报到证复印件;

(三)人事等部门录用证明复印件及用人单位的落户证明;

(四)常住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或毕业院校所在地户籍证明。

第六条被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聘用,且在我市有住房,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含本市急缺的技术工种和特殊工种人员),具有高级职业技能资格的工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第七条符合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部门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毕业证书复印件;

(二)聘用合同复印件;

(三)资格证书复印件;

(四)原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

(五)房屋所有权证书复印件。

第八条在市区购置建筑面积70平方米以上成套商品房且取得房产证,并实际居住的本人、无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第九条本省外州县单位和国家、省直行业单位在本市购建住宅出售给职工的,其无工作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条符合本规定第八、九条规定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机关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购房发票、商品房所有权证书;

(二)原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

(三)婚姻证明;

(四)配偶无工作证明。

第十一条因投资经商、创办企业、纳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一)在本市投资办企业的外商,一次性投资10万美元的,如本人不办理,可允许一名公司工作人员办理户口记;

(二)在市区一次性投资50万元、在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城南新区)一次性投资30万元、在本市市辖县一次性投资20万元的,项目开工或开业后,引资单位出具证明,且有固定住所的,本人、无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三)个体私营企业在本市当年纳税2万元或3年累计纳税4万元以上的,在本市有固定住所的投资者、无工作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二条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机关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投资证明、项目开工开业证明或税票;

(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

(三)原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

(四)婚姻证明;

(五)房屋所有权证;

(六)配偶无工作证明。

第十三条具有本市常住户口人员的配偶、子女、父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一)夫妻两地分居,投靠配偶的;

(二)未成年子女可随父或随母;

(三)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身边无子女,来宁投靠子女的;

(四)父母双亡,投靠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未成年人;

(五)经民政部门依法批准被收养的非直系亲属以及社会福利机构依据法律规定程序收养的弃婴儿和孤儿。

第十四条符合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机关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婚姻证明;

(二)户籍证明、出生证;

(三)父母投靠子女需出具当地乡(镇)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身边无子女的证明;

(四)父母双亡投靠直系亲属的,需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及民政部门出具死亡证明或孤儿证明;

(五)收养的,需出具民政部门的收养证;寄养的,需出具寄养协议和公证机关的公证书。

第十五条其他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一)离退休后来本市定居且在市区有固定住所的干部、工人及其不在职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二)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接受安置的军队转业、退伍军人;

(三)由上级批准安置在本市的地方和军队离退休、退役干部及其无工作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第十六条符合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机关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离(退)休证;

(二)民政、人事部门安置手续;

(三)房屋产权证明;

(四)配偶无工作证明;

(五)原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

第十七条符合随军条件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八条符合本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的,申报户口需向公安机关提交下列相关材料:

(一)任职命令及家属随军报告表;

(二)配偶无工作证明;

(三)原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

(四)婚姻证明。

第十九条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来我市定居的港、澳、台同胞及华侨和留学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或入境证件,可以办理户口登记。

迁入范文篇4

为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促进企业有序流动,合理协调区县利益,现将本市企业跨区迁移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完善税务登记集中管理

本着按规定办理迁移且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原则,对基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引起的正常迁移,要抓紧制定和实施迁移纳税人的发票预留使用办法,实现发票使用上的“无缝衔接”。即:企业在迁出地税务机关进行清算期间,迁出地税务机关应继续提供生产经营所需发票;且企业同时可在迁达地税务机关办理开业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待迁出地税务机关注销迁移手续办理完毕,即可到迁入地税务机关购买发票。迁出地税务机关应加紧处理,原则上在一个月内办结企业的迁移注销登记。

二、严肃处理违规行为

对反映税务机关设置障碍阻扰企业正常搬迁行为的投诉,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通报批评,并责成限期改正。对屡次出现类似情况的税务机关,将在年终工作考核中扣分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合理调整区县利益

(一)对企业迁移前一年缴纳区县级税收收入超过500万元或迁移前三年缴纳的区县级税收收入年度平均值超过500万元的跨区迁移行为,调整收入基数。由企业迁出区县财政部门向市财政局提出调整收入基数的书面申请。经市税务局核实后,市财政局在企业迁移起五年内,每年通过财力结算调减迁入区县的收入基数,相应调增迁出区县的收入基数,一定基数五年不变。

收入基数以企业迁移前三年缴纳的区县级税收收入年度平均值为准。

区县税务部门应及时与区县财政部门沟通企业迁移情况。

(二)对不符合上述调整收入基数条件的企业跨区迁移行为,原则上不调整收入基数,但迁入与迁出区县协商一致的,可由相关区县财政部门联合向市财政局提出调整收入基数的书面申请。经市税务局核实后,市财政局在企业迁移起五年内,每年通过财力结算调减迁入区县的收入基数,相应调增迁出区县的收入基数,一定基数五年不变。

收入基数以迁出、迁入区县协商一致的数额为准。

(三)凡企业迁移后享受了迁入区县自行制定的与企业税收直接挂钩的返还政策,或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性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商贸型企业享受了迁入区县自行制定的各项财政扶持政策的,都将视为违反规定的利益驱动行为的非正常流动。迁出区县的财政部门可向市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市财税部门核实情况属实的,市财政局将采取惩罚性措施:

1.未对迁移企业调整收入基数的,自市财税部门核实后五年内,每年通过财力结算调减迁入区县的收入基数,相应调增迁出区县的收入基数。

收入基数以企业迁移前三年缴纳的区县级税收收入年度平均值为准。

2.按迁入区县返还给企业财政资金的1~2倍,扣减迁入区县的财力。扣减财力项目纳入年度市与区县的财力结算中,所扣财力全部用于增加市级转移支付规模。

四、本规定自2*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市财政局

*市国家税务局

迁入范文篇5

切实配合乡村建设和开发,为了加快精品城区建设步伐。规范和加强乡村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迁坟工作,根据《市殡葬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迁坟范围及时间

墓主亲属应在用地单位和主管部门迁坟公告规定的时限内予以迁移。根据《市殡葬管理条例》逾期不迁移的由用地单位起葬,因城市建设、开发、土地流转用地及规划区域用地范围内的坟头、墓碑。送殡仪馆火化,由殡仪馆编号入册,骨灰保管两年;期满后墓主仍不认领的由殡仪馆自行处置。无墓碑又无人认领的坟墓,由用地单位按无主坟墓处理。

二、迁坟地点

墓主亲属可选择迁入区政府在故园设立的上街区建设用地坟墓迁移区,需迁移坟墓。也可自行选择上街区以外其它墓园。

三、迁坟补贴

由用地单位支付给墓主亲属。凡迁往故园安葬的由墓主亲属和故园签订相关协议。迁坟弥补金额依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弥补安排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郑政文〔〕87号)规定的规范执行。

宽0.3米,凡迁入故园的骨灰可在该园骨灰堂建成后免费存放20年;凡迁入棺木的棺木规格必需符合故园的管理要求(长1.7米。高0.3米)遵照故园整体规划的前提下,迁入的骨灰或棺木,均可自行选择树葬、草坪葬、艺术葬的安葬方式。如选择草坪葬方式的可免费迁入;如选择树葬方式的政府每棺补助50元;如选择艺术葬方式的具体设计形式须征得故园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费用自理。

迁入范文篇6

一、搬迁入住情况

截止目前,镇实际搬迁入住17户77人。进城入园17户77人,实际搬迁入住17户77人(安置小区17户77人,安置小区0户0人),实际搬迁入住率100%。

二、旧宅腾退情况

全镇17户搬迁户,经乡、村核实,符合保留政策的安置户1户,其中:属于“一宅多户”情况的安置户0户,属于“无宅基地”情况的安置户1户;符合旧宅腾退条件的16户,已全面完成16户腾退任务,腾退率100%。实现复垦复绿8亩,复垦复绿率100%。

三、后续产业情况

进城入园安置户后续产业情况:安置点17户,县内务工7户,县外务工9户,养殖1户。

四、问题整改情况

各级各类巡视督查反馈问题包括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装修进度缓慢、“一户一档”资料不规范、易地搬迁入住率低、拆旧复垦进度缓慢、搬迁入住质量不高生活痕迹不明显等已全面整改完成。

迁入范文篇7

目录

绪论…………………………………………………………..1

一、理论上的探讨…………………………………………..3

二、实践上的探索…………………………………………..5

(一)哪些人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5

(二)因为个体的差异,如何确定其所占份额?………...6

1.原住居民…………………………………………………7

2.政策性搬迁居民…………………………………………8

3.投资置换型迁入户…………………………………………9

4.靠关系和暗箱操作迁入的村民……………………………10

三、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2

1.正确理解民主程序………………………………………….12

2.要严格区分政策性搬迁与非政策性搬迁………………….13

3.关于非政策性搬迁人员户口迁入时没有交纳集体积累需补交集体积累的具体标准及相关政策………………………………….14

4.做好经常性的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工作………….15

5.界定工作中不应忘记社会保障的建立…………………..15

摘要农村集体物权改革的实质是将过去那种对集体资产的无差别共同共有改为有差别的按份共有。然而,在农村物权改革[本文转载自中需要明确哪些人是农村物权的量化对象,每个不同的个体应该占有集体产权多大的份额和权益分配比例。本文试图从理论和怀柔区农村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两个角度去回答谁是真正的农村集体物权所有者,如何保证农村居民的利益分配有序进行。

关键词:成员身份界定物权改革

绪论

农村城市化,主要是指的农民的非农化,然而,当职业的转换进行中,伴随其中的财产关系(农村集体的物权)以及由此而生的利益分配关系,必须及时得到确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在由“村委会”改为“居委会”过程中,集体物权的流失,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在身份置换之前已经确定了财产关系以及较为稳定的预期收益,因此,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转向非农产业,从而减少了农民对城市化进程的恐惧性抵触。既然有如此好处,为什么我们的农村集体物权不能及时得到明确的界定,这里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村里哪些人参与农村集体物权关系的界定。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有碍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建立,甚至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最近一个时期,我区陆续开始新城建设,京城高速路、111国道拓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原本就已经是瓶颈的稀缺资源——土地(或者说是人地矛盾),现在尤显突出。作为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在这场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丧失土地这一最后的基本生产资料,而且,多数农民由于未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加之征地过程中,土地变现价值有一部分被中间环节盘剥,有一部分到手的资金还要为今后的养老、医疗等不确定风险作储备,很难有余钱用于转向二三产业的再投资。此外,由于失地农民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是40、50岁的中老年人群,文化程度、专业技能欠缺,就业转型的可塑性较低,以求职者身份进入劳务市场,必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失地农民的可持续收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在欣赏繁花似锦的城镇的同时,给予市的农民更多地按关注。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对现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体制和制度的创新,即实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方式,使集体资产由共同模糊共有,变为清晰的按份差别共有,使失地农民在取得劳务收入的同时,获得一份稳定的、可持续的资产预期收益,从而解除失地农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感。然而,随着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村里哪些人应该享受这种权益?每个个体享受的份额应该是多少?这两个问题不回答清楚,那么,资产产权的量化就会难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也就无法继续。更为严重的是,产权制度改革这一举措,唤醒了村民的产权意识、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因为,产权的量化,就是对集体资产产权的最后界定。产权一旦量化,每个个体在集体这块大蛋糕中所占的份额就固定了,也就是说他的权益被固定了,接着,今后他在集体可持续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也就随之固定。可以说,产权界定的结果决定了每名村民(股东)今后的生活水平。既然产权界定的结果如此重要,作为利害关系人的每位村民必然要十分关注自己在集体资产产权中的份额,关注界定的过程、程序、政策设计以及政策的实施。我们在为期两年的改革实践中,对这一点感受尤深。很多农民都把对未来的希望系于产权制度改革。在产权量化中一些细小的纰漏,都会引发农民群众的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也可以说,成员身份的界定以及份额的确定是关乎产权制度改革成败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和难点。

作为回答这一问题的尝试,作者从理论、实践上两方面加以探讨,试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化解这一棘手难题的途径。

一、理论上的探讨

世界上相似、相近的东西很多,但相似、相近绝不等于相同。正像一位哲人所说,树上的众多叶子看起来都相似,但没有一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目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对于村民、社员、农民这三个相似、相近的词汇,有的地方不加区别地混用,认为村民、社员、农民属同一概念,因而在理论和现实生活中,从理论到实践造成概念上的混乱,从而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混乱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有碍农村经济有秩序的发展。看来,我们有必要把村民、社员、农民这三个看似相近,其实截然不同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一番。

所谓村民,是一个与地域相连的、社会学的概念。一般系指长期居住在农村里的居民。

所谓社员,是一个与产权相连的、经济学的概念。一般系指经济合作社的成员。

所谓农民,是一个与职业相连的、同时具有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性质的概念。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同时扮演村民、社员与农民三种不同的角色。这里所说的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

一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居民的就业渠道单一,其收入主要靠从事农业生产取得。

二是农村社会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基本处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人口处于非流动或流动程度甚低的状态。

三是国家对人口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和人为的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在上述三种社会经济条件同时存在的农村地区,一个人因出生和长期居住在农村,所以他首先是个村民;又由于该村民从事的是农业生产,所以他又是个农民;再由于我国在五十年代已经全面实现了合作化,由于他自己或者其父辈投资加入了村经济合作社,所以他自然地也是个社员。

当上述三种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某一个、两个或者全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个原本居住在农村的人所扮演的角也就不一定同时既是村民,又是农民,又是社员。

倘若某一个原本居住在其出生地的村民,当他所在的地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三产业发展起来以后,他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去务工或去经商。此时的他,虽然其户籍性质仍然是农业户口,仍然是村民和社员,但由于他已经不是专门从事农业劳动。因而他实际上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农民了,实现了其角色的第一次转换。

倘若此人通过务工或者经商,积累了一定数额的资金,有了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地的愿望,举家迁徙到城市或者小城镇。由于其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中仍然有他的一定份额,所以他仍然保留了社员身份,但已经不是他原来所在村的村民了。那么,这时的他又实现了其角色的第二次转换。

倘若,他符合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规定的条件,取得了在城市或者小城镇落户的资格,由原农业户口变更为非农业户口。此时的他已既不是村民,也不是农民。但由于他在原农村经济合作社的资产中仍有他的一定份额,因此他仍然是社员。这时的他又实现了其角色的第三次转换。

倘若,他所在的村经济合作社按照政策规定和社员的意愿,对集体资产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将集体资产由社员集体共同共有,变为社员按份共有明晰了每个社员的产权份额。如果这时的他,按照合作社股份合作的章程规定,自愿将量化给他的股份进行了转让。这时的他就已经不再是社员了,实现了其角色的第四次转换。

在这里,我们实际上是讲述的是一个村民从农民转变为一个城镇居民的全过程。也是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村民、社员、农民相互分离、演化,甚至彻底变异的过程。

一个重要的结论:只要他是一个村的社员,那么不管他的村民身份、农民身份是否已经丧失,他都应该享受其所在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经济权利和待遇。

二、实践上的探索

(一)哪些人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根据我区农村人口的现状,凡符合下列标准的人员,均可界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本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并承担应当履行的义务。

1、在农村土地一轮承包期间(1984年至1997年),已经取得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及衍生的农业人口;

2、按照有关政策进行异地搬迁的强泥石流易发区及其它政策性搬迁的人员;

3、非政策性搬迁的农业户口人员,已经将承包土地交回户口迁出村的集体经济组织,并按照现户口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的规定缴纳了集体积累或入户费,并承包了集体土地、果树,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有些户虽未缴纳集体积累或入户费,但迁入者本人为迁入村投资修路、引进企业,利用社会资金为迁入村做了贡献的,有事实依据和当时村干部证明的,视同交纳了集体积累或入户费)的人员;

4、全家转为入小城镇户口,未办理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手续的人员(被行政、企事业单位录用的人员除外);

5、应征入伍的义务兵;

6、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人员(包括男到女家)及其新生子女;

7、离婚或丧偶,户口未迁出本村的人员及其子女;

8、因结婚(包括再婚)带入的子女(户口已迁入本村的);

9、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收养的子女(户口已迁入本村且不是单立户的);

10、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员;

11、除以上十项以外,按照《社章》的有关规定,经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其它可界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人员。

(二)因为个体的差异,如何确定其所占份额?

众所周知,对于村民而言,由于社区的开放性,农村居民迁入时间的早晚各异,对所在村集体的贡献也会有高低之分。既然如此,在权益享受上尽管同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份额和比例还是应该有所差异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其份额和比例的确定显得尤为艰难。

我们可以借助对以下三类人群的分析,来探讨所占份额及比例的关系如何确定为宜:

对于不同时期迁入的人群来说,取得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原住居民

一般来说,一个村的居民主体是原住居民。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原住居民在村里的比重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原住居民在遇有就业机会时,也会向薪酬更优越、居住环境更好的地区流动。而其所腾出的生存空间正好被较之落后地的区迁移居民所替代。而原住居民比重越大,表明这里的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我们在选择产权制度改革的时候,往往又多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村搞试点,这样新老户的矛盾暴露的就比较集中。如果从公平的角度说,,迁入村的集体资产贡献份额最大的还是原住居民。其理由是:

(1)资本的原始投入主体

合作化时期,原住居民以现金或实物形式入资投股,除了有形资产的投入,更值得一提的是,原住居民还将时分得的土地这一无形资产投入到合作经济组织之中。

(2)资本积累的创造主体

现在村集体资产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由原住民通过投资入股、辛勤劳动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我们作过分析,集体经济增速最快的年份,是在1991年之后,而这一段时间正是城镇化起步和加速的时期。集体资金存量增加,更多的是集体土地因国家建设征用或企业占用变现而来。这一点,在城乡结合部以及城中村表现最为充分。因此,原住居民在资产份额中所占比重和份额应该予以客观公正地体现。

2、政策性搬迁居民。

因为我区的山区部分村生存条件恶劣,或因山洪冲毁了其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政府为其在平原镇乡的某个或某些村提供土地、宅基地等生产生活资料,而搬迁农民是依据政府的相关文件自愿放弃山区原有的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无偿取得平原村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并要求享受同迁入村村民一样的待遇。

从迁入农民的角度看,他已经放弃了原有的生产资料,响应政府的号召,离开养育多年又有很深感情寄托的故土,而且还要面对相对较高生活成本和交际成本的陌生土地,这种置换多少带有一种无奈和隐痛。并不见得像向迁入的农民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拣便宜(或偷着乐)的事”。尤其是搬迁人口多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或寄养在家的幼儿(因为在此之前,年轻人口早已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的城镇)。因此因为政策性搬迁而迁入到新的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人群,他们理应无偿享受到与迁入村村民一样的待遇,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从迁入村原住居民来说,他们提出,政策性搬迁新入住的居民,无偿取得的生产资料是从原住居民原有份额中挤出的份额。是一种变相的集体资产的“平调”(或者说是无偿地划拨)。

从政府角度看,为边远险村险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用意无可厚非,也是应尽职责。但是,这种安排的买单方应该是扮演公共角色的政府,不应是接受移民的村集体。政府应该补偿多少为宜呢?这首先应看政府的财力允许的范围,其次,应该考虑级差地租因素和不同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合理的限度应是确保迁入村的村民权益不因新入户的迁入而有所减少。

那么,新迁入的村民是否也应该享受与原住民同等的待遇呢?我看,这也值得商榷。按说只要迁入的农民符合政策性搬迁的条件,他就应该取得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享受与原住民的同等待遇。然而,我们看到,迁入村民与原住民对迁入村集体资产增值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忽视这种差别,给予迁入村民无差别的待遇和分红权益也是缺乏法理依据的。

解决的办法是:给予迁入村民的成员身份,但是在分红权益上按照迁入村后的时间计算出相应的权益系数,然后提交全村村民代表或村民大会予以表决。从产权改革的实践看,多数村民还是理解政策性搬迁的村民享受与原住村民大致相当的待遇,但是,必须有所差别。如果工作做得细致,这种差别尽管很小,原住村民还是能够接受的。但是如果差别很大,就会引起迁入村民的意见,甚至引发群体性上访事件。

3、投资置换型迁入户

这种迁入户往往是有一定经济实力或者是头脑灵活有“路子”的能人。他们在迁入之前,有可能向村集体交纳了数量不菲的的资金,或者在迁入村投资兴办了企业,也有可能是把一种营销渠道或者专有技术引入迁入村,使村集体和村民受益。这种迁入户一般都能为原住村民所接受,而且也容易享受与原住村民相同的待遇。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此类迁入村民,应该认真审核其投资的真实性,特别是不能因此而杂家村集体的债务,其次,要将其给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的收益与村民围起换得成员身份带来的好处进行比对,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应令其补足,并向村集体交足积累。

4、靠关系和暗箱操作迁入的村民

这是一类依靠社会背景和权势,通过向乡、村干部施加压力或行贿的方式,以很低的成本或者零成本迁入新的村级经济组织之中。原住村民意见最大的也是针对这类人群。因为,他们是不劳而获、轻而易举的取得了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并且长期享受与原住村民相同的各种待遇和分红权益,实际上这就是对原住居民的一种经济上的剥夺。

可行的办法,就是要对其身份进行一次甄别,如果按照规定,补交了集体积累资金(也有的村把其称为入户费或公共事业费),那么可以将其视为新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如果没有这样做,那么,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其从现有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中剔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原住居民的利益不受伤害。

我们固然相信民主的公信力。但是当原住居民所占人口比重较小,话语的分量也会随之减轻。如果以民主表决的方式决定产权界定的方案时,原住居民的权益肯定会受到伤害。而这个时候,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不应缺位,应该站出来为原住民伸张正义,最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出台具有约束力的、立场公正的界定政策。

我认为,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全村原住居民和后迁入居民在村居住、劳动和生活的年限全部进行详尽的清查,将集体资产全部量化,切割为集体股、户籍股和劳龄股三种形式。集体股按30-40%的比例提取,用于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善后事宜处置以及不可预见费用支出和村级公益事业支出。户籍股按照现有村民的户籍,是本村农业户籍人口的每人一个标准股;劳龄股按照村民在存居住的时间进行量化。那么如何才最大限度地体现原住居民的利益呢?办法有二:

(1)合理调整户籍股与劳龄股的比例关系。

假设该村集体股的比重定为30%,那么还有70%的资产产权需要量化到经济组织成员,如果其中只设置老龄股和户籍股两种个人股种,从原住居民的利益考虑,就应该将劳龄股的比重提高,比如说他们希望劳龄股所占比重为7成,但是新迁入居民肯定不会同意,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博弈谈判,博弈的结果往往是由新老户的比重所决定。这个结果是否就真的公正吗?我看未必。如果新老户比例在伯仲之间,其博弈的结果也还说得过去,但是当新老户比例向某一方倾斜时,这一博弈结果很有可能显失公平,最终的结果肯定需要政府出面进行裁判。因此我们应在政策安排上作出纠偏性规定,即给出一个大致合理的比例区间,比如户籍股与劳龄股的设置比例为3~5:7~5之间,只要超出这个范围,我们就应该介入调查。

(2)设置劳龄系数

当劳龄股与户籍股比例通过博弈谈判确定无误后,还有一个地方容易使原住居民受到伤害,那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年度对村集体的贡献值是恒定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在60-7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几乎是停滞的,国营企业的工人工资也一直未见增长,村集体经济同样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那个时期的劳动付出;经济增速快的年份是在90年代以后,但是,迁入户居民的大量涌入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依此,将90年代的年度系数定得很高,这样往往会出现一个窘境,即一个年龄较长的原住居民同一个刚迁入时间不算很长的年轻人享受相差不多的劳龄股。我们裁判的标准是什么呢?最科学的就是对现有资产增值的结果按年度进行还原核算,按照不同年份经济的增速、物价指数、增长的质量及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一个科学的、经得住推敲的年度系数。不同年度迁入的人按照不同的年度系数进行量化,确保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也有的人提出,这样计算过于繁琐,那么我们也可以以5年为一个时期段,从1956年开始,划成10个不同的时期段,每个时期段计算一个系数。每个人按照所处时期段享受相应的系数。

三、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理解民主程序

依据1996年12月17日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政府农林办公室下发的《关于村经济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的若干规定(试行)》,这里所称的民主程序是指1996年12月17日以前,经村干部班子会讨论决定和1996年12月17日以后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决议。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出一个时间的概念,就是因为在1996年以前,对于民主程序的理解是,除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外,村干部班子会也算民主程序的一种,而到了1996年12月17日后,村干部班子无权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进行界定,即使界定了也是无效的,应予纠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条关于“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的规定,村民(社员)会议或村民(社员)代表会议在履行民主程序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民主决策。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村民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的崛起固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公正民主与村民的素质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在新、老户产权界定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当原住居民占多数时,其表决的结果肯定会使新迁入户的权益受到程度不同的伤害;原住居民占少数的村,其民意基础必然会向新入户权益倾斜。这时,政府不应表现得无能为力,漠视这种以民主和民意掩盖事实上的不公正。

2、要严格区分政策性搬迁与非政策性搬迁

政策性搬迁是指为了保证全市供水安全或者保护生态环境,或者是处于强泥石流易发区,各级党委、政府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由政府统一组织异地搬迁安置到现在户口所在村。政策性搬迁的农民按照当时的政策,不需要交纳集体积累或入户费就自然取得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在这里,我只是说对于政策性迁入户本身而言,他们取得成员身份不必交纳任何费用,但是买单的负担不是迁入村的原住居民,真正的买单人是政府。如果政府因财力紧张一时无法全部承担,也应将其视为政府的一项负债,待财力允许时再予补偿;

而非政策性搬迁是指除按照市区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进行异地搬迁以外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如果要获得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就必须按照迁入村准许户口迁入时的有关规定,交纳集体积累或入户费后,才能确定其该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3、关于非政策性搬迁人员户口迁入时没有交纳集体积累需补交集体积累的具体标准及相关问题

对于一部分非政策性搬迁人员,户口迁入时既没有为迁入村引进企业、资金,也没有为迁入村做任何贡献,并且没有缴纳集体积累或入户费的,按以下办法处理:

⑴按户口迁入时,已经交纳集体积累户最高的人均标准补交集体积累;

⑵按户口接收村当年人均集体净资产数额补交集体积累,人均集体净资产数额较低的,按该镇当年人均集体净资产平均数补交集体积累;

⑶按一次性人均补交2000元集体积累。

以上三种办法,有关村可任选一种,依据当时入户人口收缴积累后,确定该农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补交集体积累不能扩大化,只限于非政策性搬迁人员户口迁入当年应交积累而没有交积累的,衍生人口不再补交。对于已经缴纳集体积累,缴纳数额不足当年(户口迁入年)人均集体净资产数额,并已经界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不再重新补交;对于缴纳数额超出当年(户口迁入年)人均集体净资产数额的不予退还。

4、做好经常性的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工作

由于在一定期间,村民、农民和社员之间的角色会发生置换,因此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各镇乡党委、政府每年度应布置、检查一次。户籍管理和人口统计,按照惯例,衍生人口及单立户口(包括新入户)的,在每年9月30日前上户口的,统计为当年人口,9月30日以后上户口的,统计为下年度人口。各行政村主管户籍的村干部,应结合当年度户籍核对情况,及时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上报人员增减情况,村干部要在每年1月20日“民主日”时,通报有关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社章》的规定,及时界定新上户口人员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为当年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安排生产、经营、生活、补贴等奠定基础。

5、界定工作中不应忘记社会保障的建立。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主体。曾经还是自给自足的农民,将自己的产权份额交给新的合作组织企业去经营,除了寄希望于那种对股份合作社的美好期待外,也应逐步强化风险意识,为有可能出现的经营亏损和蚀本作好心理准备。因为市场机制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同样会产生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基于农民的承受能力不强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的现实,我建议,凡是开展农村物权改革的村,不管其经济实力如何强,企业经济形势如何看好,都要未雨绸缪,在资产量化前,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为全村村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和医疗保险),这样才能确保农民生活水平的底线,不会因市场经济的风险而丧失殆尽。

那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同样也回避不了谁该享受,如何享受的问题。处置的办法主要有两种:

(1)全村村民无差别享受。

提出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社会保障应该是广覆盖,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的是森林法则,即弱肉强食。允许有强者,也允许弱者(失败者),我们敬重强者,但是弱者也不能因此丧失了生存的权利。因此,全村村民都应该享受这道保障线,而且是无差别享受。

(2)有身份、有差别享受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资金是全村几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资金,有的甚至就是集体土地变现资金。如果是经济组织成员,可以享受,但是应按在村的存续年度体现差别;如果仅仅就是户籍在本村,不是经济组织成员,就不应该享受。

我的看法是,既然是社会保障资金,其性质本来就不同于经营性资金,带有明显的公益性,排他性不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建设农村保障体系的主体是农村的集体资金,而不是国家资金,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排他性。因此,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人理应是出资人,即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人。在符合成员身份的人群中,不论其是年长者还是年幼者,都应无差别享受。

参考文献:

1、《从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变革》中国农业出版社黄中庭,陈涛主编isbn7-109-08881-2

迁入范文篇8

第一条为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户口管理工作,规范户籍准入程序,切实保障本镇居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户籍准入是指户口登记或迁移到本镇。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户籍准入管理包括登记或迁入申请、村民代表同意、村组审核、镇政府研究、派出所依法办理。

第二章工作原则

第四条准入条件法定原则。凡是户口登记或迁移到本镇的,必须具备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新生儿登记、婚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干部录用或调动、军人退伍回乡、其他法律法规或上级政策规定必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除上述六种情况之外,原则上不予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第五条户籍性质不变原则。除法律明确规定之外,在办理户口迁入手续过程中,只办理迁入手续,不改变户籍性质。

第六条户籍迁入不与经济利益挂钩原则。除新生儿登记、婚迁、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当年回乡落户和军人退伍回乡之外,本镇之外户口迁入本镇者,原则上不得参与征地、拆迁等经济补偿的利益分配,在提出申请之前必须与所在村组签定不参与征地、拆迁等经济补偿分配的协议并报行政村和镇政府备案。未办理迁入手续的家庭成员不得参加本村组的福利及各项利益分配。

第三章准入条件

第七条新生婴儿登记:新生婴儿凭婴儿《出生医学证明》、《生育证》和父母的《结婚证》、户口簿办理;政策外生育凭计生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办理户籍登记手续。

第八条婚迁:凭本人书面申请、《结婚证》、双方户口簿办理。

第九条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回原籍落户:毕业后回原籍生活或创业的,可依本人申请及学校开具的迁移证办理手续,但户籍性质不变。毕业后五年未落户,不予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第十条干部、职工工作调动(录用)迁入:经县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录用、招聘、调动的,其本人可申请入户。凭派遣证、调令、《户口迁移证》或任职(录用)通知书、调入单位证明等证明材料办理。

第十一条转业、复员、退伍军人落户:符合省、市政策规定的军队转业干部、转业士官、复员、退伍军人,其本人及己随军家属可以入户。凭县民政安置部门出具的(复员、转业、退伍军人落户证明)和本人《退出现役证》办理。

第十二条其他法律法规或上级政策规定必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按上级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操作程序

第十三条户口登记、迁入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1、本人或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

2、村民小组组长及组委会成员签字同意。除新生儿登记、婚迁、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当年回乡落户和军人退伍回乡之外,本镇之外户口迁入本镇者,必须按照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与村组签定不参与征地、拆迁等经济补偿分配的协议。

迁入范文篇9

为进一步强化人口综合治理,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在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经市政府同意,现对已婚育龄妇女户口迁移计划生育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严格查验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建立健全已婚育龄妇女户口迁移信息通报制度

对已婚育龄妇女户口迁移的,迁出地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其签发户口迁移证件前,告知当事人到当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办理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要据实为拟迁出已婚育龄妇女开具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教育,依法处理好遗留问题。

迁入地户口登记机关在为当事人办理落户手续前,告知当事人携带迁出地乡(镇、街道)开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到迁入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办理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的手续。迁入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对属于我市辖区内迁入的,要认真查验其户口迁出地开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并利用WIS系统核对其迁出地信息是否与证明内容一致,审核无误后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为其开具已纳入管理的证明,用信函方式及时向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通报;对从我市辖区外迁入的,需查验迁出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对迁入人员有违法生育现象的,在查验人口和计划生育证明的同时,查验迁出地出具的有效的社会抚养费收据。

二、加强对户口迁出已婚育龄妇女的跟踪管理

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应跟踪落实迁出人员的管理情况。对因办理户口迁出手续超过30天还不能证实已经纳入迁入地计划生育管理的,由迁出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继续承担其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会同迁入地乡(镇、街道)人口计生办查明原因,防止出现“口袋户”、“假迁移”等逃避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的现象,并及时向当地公安部门通报;对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仍在原户籍地居住生活的,按流动人口进行严格管理。对户口迁出、违法生育后又要求回迁户口的,原则上不予办理回迁落户手续,如确需回迁的必须出具户籍地有效的征收到位的社会抚养费收据。

迁入范文篇10

崇明县是三峡移民外迁试点安置县之一,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上海市。2000~2001年崇明县分两批共接收重庆市云阳县移民277户、1210人。落户移民从性别上分:男性590名,女性620名;从年龄来分:18岁以下的390名,18至30岁275名,31至45岁293名,46至60岁145名,60岁以上107名。其中,移民劳动力700名,占移民总人数的57.9%。文化程度结构见表1。可见,外迁移民多为中青年,但文化程度偏低,与崇明当地居民尚有一定差距。

表1三峡外迁移民与崇明县文化程度结构比较单位:%

落户崇明的移民人均1亩承包地、1分自留地,住房标准按上海市规划人均40㎡修建,高于移民补偿人均30㎡的住房标准。“三地”集中,离集镇距离在3km以内,交通便利,土地和住房条件大多好于当地居民。

我们对落户崇明9个镇的149户654位移民进行了跟踪调查。被调查移民均认为外迁后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移民满意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住房、交通、水电使用、土地条件、子女入学、务工机会。

2崇明县外迁移民安置的特点和问题

2.1崇明县落户移民的特点和问题

2.1.1经济压力大

通过对149户移民落户后的困难调查发现,落户后移民的困难主要有经济压力大、生产不适应、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在149户移民中,有135户移民认为经济压力大,且有121户移民将该项列为落户后最大的困难,占调查户的81.2%。有89户移民感到生产不适应,75户移民觉得生活不适应,121户觉得语言不通造成较大的沟通问题(允许进行多项选择)。

经济压力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由于迁出地与迁入地经济条件有较大差距,而移民户原有的经济基础又较差,落户后,移民基本都囊中空空,并且还欠有一大笔建房贷款。②落户后缺少现金收入。尽管在安置时,保证了每个移民有一亩土地,但土地收入太低。我们假设种植一亩水稻收500kg计,40%作为口粮,商品粮的收入约350元,而农本支出约需344元,可见农田收支基本持平,仅够口粮。同时,上海市社会各方面管理相对规范,对务工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较高,不可能象在库区可以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以增加收入,因此移民非农务工增加现金收入相对较难。据对382名移民劳力调查,落户崇明县前有228名外出务工经商,而落户后仅171名,减少59人、近26%。按每户两个劳力推算,直接影响30户移民的经济收入。③迁入地消费高于库区2-3倍。据调查移民户均年收入在3000左右,而户均年支出却达3600元,支出大于收入,且主要的支出在子女教育方面。两年过渡期内移民尚可减免一些费用,两年过渡期后移民的开支,尤其是在子女教育经费上的开支对移民的压力将更大。

2.1.2移民心态复杂

(1)支持政府与依赖政府的思想并存

我们对移民同意外迁的原因和落户后的愿望进行了调查(见表2)。有较多移民选择了“为子女将来”和“改善生活”。但出乎意料的是有144户移民选择了“支持三峡建设”,占调查数的96.6%,而我们并未设计这一选择项。可见大多移民是支持政府的。但从表2可见移民在安排就业、资金帮助、子女教育等方面也对政府寄予无限期望。

表2移民落户后的愿望调查表(调查149户)户

(2)渴望致富与观望等待意识并存

三峡库区的地理环境恶劣,农民一年忙到头也仅能勉强解决吃饭问题。在调查中,为了改善生活而外迁的移民占80%以上。他们一方面迫切期望政府安排工作,提供生产技术培训和农业信息,但他们面对政府推荐的工作,总是嫌累、嫌苦、嫌待遇低,期待政府安排更好的工作。尽管他们有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传统,但他们顾虑重重:想自己去打工,又怕政府安排工作没自己的份;想接受政府推荐的工作,又怕以后推荐的工作比现在的好;渴望自己能早些致富,又怕自己再也得不到政府的补助。矛盾的心理使他们在彷徨中等待、观望。

(3)特殊公民思想与过度自我保护心理并存

移民一方面突出自己身份,觉得自己应该因此而获得政府和当地人的特殊照顾;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觉得当地人会因为自己是移民,而欺侮和看不起自己。过度的自我保护使他们极度敏感,于是他们总挥舞着拳头掩饰内心的脆弱。

2.1.3文明、法制观念淡漠

2001年8月,崇明县试点安置的移民频频滋生事端,袭击警察、砸毁警车,破坏绿化、挑衅法规制度等等。他们相信用拳头可以解决一切,认为砍几根树枝、打几场架是平常事,哪会触犯什么法规。文明和法制似乎永远不与他们相干。

2.2外迁移民安置工作的特点和问题

2.2.1移民安置问题出现的时间不在“时间的早晚”,而在“稳定和发展”

从跟踪调查了解到,上海市及崇明县对于移民安置工作高度重视,一是选派得力的干部做移民工作,民风纯朴的村组建安置点,确保了组织工作的顺畅;二是移民土地多从集体土地中调出,且对安置村组在国家补偿外另给土地补贴;三是上海市政府补贴每个移民一笔建房资金。显然,由于迁入地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经济、政策上的扶持,有效解决了外迁移民安置中土地调整难、建房资金不足等问题,似乎移民外迁安置一切顺利。但从试点安置的移民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移民复杂的心态、对政府过高的期望,以及移民自身的素质,使外迁移民落户后的稳定和发展变得相当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外迁安置较就地安置移民问题暴露的时间将明显后移。

2.2.2最大的利益冲突不在于土地,而是就业岗位的竞争

以前土地是农民的全部,土地的争夺是外迁移民与当地农民最大的利益冲突。因此解决好土地问题,也就解决好移民安置问题。但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田产出效益的下降,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感越来越弱,甚至渴望脱离土地的束缚。因此尽管迁入地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为每个移民调出一亩很好的地,但移民却不愿耕作。上海某镇甚至发生宁可稻谷烂在田里,移民也不愿收割的场面。移民不再会为土地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但移民在政府推荐下陆续就业时,当地农民发现移民抢占了自己增加现金收入的门路,利益冲突在就业岗位的争夺中再次产生。

2.2.3移民融通融合的主题是社会文化整合

相对于就业利益冲突来说,移民与迁入地社会文化的冲突更为激烈,且影响广泛而深远。移民来自山区,习惯自由散漫、用拳头解决矛盾;而安置三峡外迁移民的11个省市经济相对发达、文明化程度高、法制较为完善。三峡移民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与迁入地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按社会正常发展,这种差距的消失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但由于人口流动引起的这种差距缩短的时间却往往要短得多,其过程自然异常激烈。如果处理得好,这种文明的冲突将促进移民与迁入地迅速融合并共同发展,但处理不好,则可能延缓迁入地文明化进程,对迁入地已构建的文明和社会秩序产生威胁。

3三峡外迁移民安置中注意的问题

3.1补充制定外迁移民资格条件

目前对外迁移民资格审查主要是基于其移民身份的认定。但笔者认为还应当从是否有利于移民在迁入地的稳定和发展考虑,补充制定几条外迁移民资格条件。从落户移民来看,多子女移民户最容易变成贫困户,子女偏多是造成经济压力大的主要因素;缺乏技术专长是创收的主要障碍;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是移民难与当地融合的主要原因。为此,笔者认为在外迁移民资格确定时,应严格控制几种情况:一是多子女移民,如到上海的外迁移民不得超过两个小孩;二是缺乏技术专长,又不愿务农的移民;三是文化素质太低,犯有前科的人。即从迁出地控制好导致外迁移民问题的根源。

3.2努力为移民创造非农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拉大,农村大量富余劳力转移己成迫切需要,为此我们无法要求移民只能困守土地,漠视移民要求推荐安排就业的呼声。外迁移民本身家底薄,与落户的11个省市的农民有很大差距。要稳定和发展,必须得有现金收入。因此,我们既要让移民种好地,解决好口粮问题,同时应努力为移民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将移民纳入全市农村富余劳力转移问题集中统一考虑。这并非超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的范围,而是移民稳定安置的要求,也是将移民送上勤劳致富路的引桥。此外,刚刚迁入的移民不习惯迁入地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要求,对就业和创收有很大影响。笔者认为只要移民的需求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迁入地应降低门槛,多帮助、鼓励、支持移民开展多种经营,走勤劳致富之路。

3.3加强教育培训

对移民加强教育培训,是帮助转变观念,提高劳动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从表2可见,对“生产技术培训和生产信息”需求的移民户多于希望“减免农业税”、“保证子女教育”、“提供贷款”的移民。可见,移民对技能的渴望高于对资金的需求。笔者认为应充分调动移民的积极性,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市场需求为移民提供及时的技能培训和生产信息。其次应加强移民法制教育,减小文明的冲突,使移民能平稳地渡过社会整合期。

3.4完善后期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