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5:25:39

配方范文篇1

关键词玉米;配方施肥;校正试验

为探索海原县玉米合理施肥标准及不同肥料比例搭配,建立合理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提供技术参数,开展田间试验,以补充完善玉米施肥指标体系,校正和完善玉米配方肥[1-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地选在西安乡陈湾行政村,属库井灌区,田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质地中壤,土质为灰钙土,肥力均匀一致。前茬为小麦,土壤0~20cm耕层有机质7.76g/kg,全氮0.41g/kg,水解氮52.8g/kg,速效磷6.9mg/kg,速效钾148mg/kg,全盐0.32g/kg,pH值8.6。供试玉米品种为迪卡。供试肥料:碳铵(含纯N17%),重钙(含P2O546%),硫酸钾(含K2O50%),玉米腐殖酸配方肥养分含量46%(腐殖酸含量10%,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0%、7%、9%)。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含钾配方施肥,施碳铵967.5kg/hm2、重钙225kg/hm2、硫酸钾60kg/hm2(A);不含钾配方施肥,施碳铵367.5kg/hm2、重钙489.75kg/hm2(B);腐殖酸施肥,施腐殖酸肥600kg/hm2(C);以习惯施肥,施尿素150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作对照(CK)。采取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85m2,四周设1.0m保护行,处理间走道宽0.8m。每个小区打埂,不串水串肥。

1.3试验方法

按试验设计要求划好小区、走道及保护行,结合耙耱整地,集中深施。4月17日,按株行距30cm×45cm人工划线点播。播种2粒/穴,播深3~4cm,播量22.5kg/hm2。待田间苗出齐后,按小区打埂。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锄草3次,加强田间病虫害防治[3-4]。茎叶、苞叶变黄,籽粒变硬,及时收获。取样时,除去小区边行1~2行,两端50cm左右。每小区均匀取样20~30个果穗,同时统计好全部果穗的个数与重量(田间称)。对取样果穗进行考种、测产[5-6]。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育期及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生育期为160d,处理B、处理C、CK均为159d;各处理从播种期到灌浆期历时相同,成熟期推迟1d。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A、处理C、CK的株高分别为2.25、2.22、2.26m,较处理B株高(2.32m)分别矮0.07、0.10、0.06m;处理B、处理C果穗长均为21cm,较处理A、CK分别高3、2cm,处理B的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均最大,分别为14~18行、37粒、562粒。

2.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B的产值最高为21362.16元/hm2,分别较处理A、处理C、CK高3286.48、1643.24、4756.75元/hm2。习惯施肥区(CK)投入最高,为3795元/hm2,产量最低。处理B的纯收入最高,为17912.16元/hm2,产投比为6.19∶1.00。

配方范文篇2

刚才,县政府和市农委分别就县、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情况作了介绍,成绩令人振奋。最近几年,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三个县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也很有特色。县的配方肥销售网点很健全,万亩示范片的内容非常丰富,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为整个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很有特色,要很好地总结,为全省各地提供借鉴。下面,我就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今年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经覆盖了全省64个县,项目规模3600万亩,接近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从各地项目实施情况看,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增产、节本、增收。今年我省淮河流域遭遇1954年以来的大洪水,但是全省农业仍然是一个大丰收的格局,粮食总产有望再创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的目标有把握实现。

今年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利地支撑了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这两大行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小麦高产攻关的4项实用技术和水稻提升行动的6项关键技术中,测土配方施肥就是其中一项。测土配方施肥是决定产量、成本、效益的一个核心要素。同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也全面提升了土肥体系服务能力。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化验条件,改善了土肥的基础设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最近,农业部对承担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的化验室进行了检测质量抽查考核,全国60个县,其中考核不合格的有15个,而抽查我省的4个县全部合格,这说明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中,各项目县工作是扎实的。

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县工作还不实,项目进度还不快,项目监管还不力,项目资金的使用还不够规范。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项目实施任务完成。

二、下一步工作

这次会议既是项目年度验收会议,也是年终阶段性总结会议,同时还涉及明年项目工作的部署。明天,将用一天的时间对项目专门进行验收。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谈几点意见。

1、确保项目任务完成。各项目县都签订了项目合同,要按合同办事,这次验收过程中如有不达标的县,要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项目涉及内容很多,要逐项落实到位。耕地地力评价开展得怎么样,农户施肥长期观测点是不是落实了,等等。凡是项目规定的任务必须完成。同时要及早谋划明年项目的实施,尤其是今年项目实施存在薄弱环节的县,下年度要赶上来。

2、加强项目组织领导。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措施,也是一项政策措施,是农业补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项目实施的季节性强,工作量大,实施面积、范围广。各项目县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和解决好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3、切实加强项目监管。尤其是项目资金必须按合同规定使用。今年全省64个项目县总投资4550万元,体现了国家对土肥事业的高度重视。如果项目资金用不好、管不好,没有办法交帐。

4、切实完善配方肥的生产、销售和市场监管机制。配方肥的生产、销售和市场监管是整个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测土配方施肥原则上讲就是要施配方肥。如果我们花了很多工夫,取土,测土,把配方研究出来了,最终农民施的不是配方肥,那么前面的工作就白做了。配方肥生产企业的确定要按照规定操作,通过招标来确定。县招标确定3个企业,建立了60多个销售网点,基本上覆盖全县,这就方便了农民购买配方肥。配方肥的的市场监管要严格,生产的配方肥如果达不到配方肥的要求,农民使用后就会影响配方肥的声誉,影响农业部门的形象,影响项目实施效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对配方肥质量进行抽检,请省土肥总站作出安排和部署。测土、配方、加工、销售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系统运作上,县搞得很好,通过专业合作社来统筹产加销各个环节,效果非常好。一定要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企业在配方施肥中的重要作用。

5、切实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性服务。要精心安排好试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要办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这是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也是项目辐射带动的主要载体。示范片建成后,要组织农民和乡镇干部去观摩,增强现场感受,现身说法。要研究控释肥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有机结合问题,各项目县要认真做好控释肥试验,确定专人搞好此事,要把控释肥试验作为整个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加强新型肥料制剂的跟踪和研究。

6、高度重视施肥技术和方法问题。这个问题我在几次测土配方施肥会议上一直强调,目的是防止把测土配方施肥局限在给农民提供配方卡或提供配方肥上。如果施肥方法不当,就很难达到科学施肥的基本要求。水稻的施肥技术好办一些,小麦如果遇到干旱,拔节肥就施不下去,高产就很难实现,要认真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既要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又要注意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法问题。

7、加强项目工作交流。项目实施的动态要及时把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经验要及时总结和宣传。项目完成以后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数据要客观、要科学,要经得起推敲,要能站得住脚跟。

配方范文篇3

减肥涉及面广,产品品种繁多,理论尚不成熟,本文第一部分就制作减肥食品中的基本原理及所涉及的中医及食疗减肥、膳食纤维减肥及脂肪燃烧(自身氧化)生物化学酶转化等的机理和观点作一说明。

众所周知:减肥保健食品有特色才有市场、有效果才有效益。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产品组方设计并阐明其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第二部分重点就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产品以及合成品的组方原则对原料的要求和有关法规作了说明,并分类和举例说明其原理和配方与功效之间的关系。

减肥保健食品发展日新月异,作者最后就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减肥、保健食品

减肥人群迅速增长,专家预测我国未来10年,肥胖人群将增至2亿人。减肥产品市场还将不断扩大,减肥本身已成为当前时尚。减肥方法很多,如药物、饮食、针灸、吸脂、贴膜、减肥治疗仪等。从销售额看这些方法都远不如减肥保健食品,其原因是大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肥胖者或想保持体型者,因为工作忙,愿意寻找适合自己的,使用方便的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并使减肥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减肥保健食品比减肥药和其它减肥方法更受人们青睐。

下面就其机理与配方作一概要介绍。

一、基本理论

肥胖是一个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相互交错而形成的一种体内脂肪蓄积所致的状态。在此,我们仅讨论单纯性肥胖(即营养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机体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可转化为脂肪,而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蓄,而导致肥胖。大多数人均为单纯性肥胖。在旧中国、困难时期和富裕社会单纯性肥胖人群数量明显不同就是这个道理。用公式表示:

ΔU=Q-W

其中ΔU:代表新增贮存于皮下脂肪的增加值。

Q:代表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cal)。

W:代表消耗的能量(cal)。

由公式可知:愈使ΔU值小,应降低Q值和增加W值。

即平日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就成为减肥的基本层面,而对于某些人群不愿或没有时间运动,如何降低Q值就成为我们讨论的重点。

此即“能量平衡原理”,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是宇宙间的普遍公理。也是单纯性肥胖者进行减肥所应遵循的基本法则。减肥产品有各种理论和原理表述,但是大多缺乏科学实验的药效学、药理学研究数据,我认为只能称之为一种说明和观点。下面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论治减肥

中医学认为肥胖是人体的一种不均衡(失调)现象。多为脾肾阳气不足,七情内伤导致血瘀、气滞,进而形成痰湿,且活动过少而导致气虚,也有因脏腑蕴热、胃热、肠燥、肝虚而导致脂肪聚集,中医认为肥胖症应通过利水、渗湿、消肿、化浊、去瘀、降脂、通便方法进行减肥。古医书中记有“肥人血浊”;“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肥人形胜而气虚”等论述。元代名医朱丹溪曰“肥人气急、气急必肺郁”,因此肥胖与痰湿淤浊、肾阳不足、气虚血瘀息息相关。按中医辩证肥胖可又分为虚证和实证,虚证多见于生活富裕、活动量少,表现为肤白无华,身体沉重,食量少,喜热饮,妇女月经量少,易出汗。经典方剂为《防已黄芪汤》,实证肥胖以风热壅盛,表里俱实、口干舌燥、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典型方剂为《防风通圣丸》。

(二)食疗减肥

食疗、药膳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自周秦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到孟冼的《食疗本草》、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到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有大量关于美容、瘦身中药和食品。结合古代医著约80%以上减肥保健食品大量采用“药食两用”之品。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同为祖国魂宝。将二者结合制成减肥茶即饮用方便,在饮茶同时达到减肥效果,因此颇受消费者欢迎。

用于减肥的荷叶可制作很多减肥食品,在《证治要诀》中有:“荷叶服之、令人赢瘦。”的记载。如荷叶粥,据说杨贵妃常喝此粥。又如“能减肥的菊楂决明饮”(菊花3g、生山渣片15g、草决明15g)用沸水冲、代茶饮,其它如玉米须、羊菔籽等都可制作减肥保健食品。

减肥保健食品多用“药食两用”品种和茶配伍,其中“药食两用”品种有山渣、代代花、决明子、百合、沙棘、赤小豆、金银花、拘杞子、茯苓、桑叶、荷叶、莱菔籽、淡竹叶、菊花、槐花、陈皮、罗汉果等,还有乌龙茶、苦丁茶、普洱茶、绿茶。

(三)膳食纤维减肥:

膳食纤维本身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其散发热量几乎为零,能吸收比自身高达45%的水分,在肠内吸水后膨胀,有减少进食量和起饱腹感的作用。同时其膨胀物还可增加有益菌群,增加结肠蠕动,促进排便,有些膳食纤维还可吸附油脂,并一同排出体外,因此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纤维(各种低聚糖、植物胶)和水不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脂素)。许多减肥食品、减肥饼干、减肥套多大都应用小麦麩、大豆膳食纤维、微晶纤维素、甲壳素等水不溶性纤维和低聚果糖,低聚菊糖、决明子胶等可溶性纤维。如奎科减肥酥中可溶性纤维应≥12%。

(四)酶的作用:

科学实验证明: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通过酶和生物化学作用,可以合成为脂肪。因此:通过服用含可以诱发脂肪酶的活性物质,即可达减肥作用。包括促进增加脂肪分解酶(脂酶)、脂辅酶A(AES)的活性,以在体内加速消耗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抑制脂肪合成酶(FAS)的活性,以阻碍脂肪在体内的合成。如脂肪代谢调节酶(LLOP)和低聚糖和含鞣质的中药均有上述作用。

最近科学研究表明:在乌龙茶和普洱茶提取物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可在酶催化后形成一种缩聚物,可对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后即随粪便排出体外,此外,还可以从血脂和体脂中经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起到同样的作用。

(五)脂肪自身氧化

即所谓“燃烧脂肪”,在产品中加入能够在细胞线粒体内,使脂肪自身氧化,并转化为能量,从而达到减少体内脂肪积累而减肥的目的。要防止减掉的并非脂肪而是蒸发水分。

如L—肉碱(L—Carnitine,VitaminBT),即是利用此原理发展的一种从酵母,曲霉等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的减肥的减肥保健食品填加剂。典型产品有“巨不肥营养减肥套餐”。

另有一种减肥物质是通过抑制人体中的去甲基肾腺素β3受体,使脂肪组织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加速脂肪代谢速率,以产生热量的方式分解人体多余脂肪,应

用此原理制作的典型产品有“曲美减肥胶囊”。

二、配方研究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功能、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和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因此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药品和中成药,而是一种功能类食品,因此进行产品设计和组方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

(一)以药用植物/中药为原料的减肥产品

就当前批准的减肥保健食品进行统计,此类产品约占70%以上,其主要特点如下:

1、对原料的要求:

应按照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中规定的条文,即“以普通食品作为原料生产保健食品仍按食品要求。以中药(药用植物)作为原料生产的应为分三类即:

(1)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种名单

(2)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种名单

(3)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研制减肥保健食品只能选用即是“食品又是药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种名单中的中药作原料。一般市售食品(如茶叶、葱、姜……)是完全可以加入的。新研制的新原料应按照“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进行审批。

2、尽量采用“药食两用”的原料

除保持食品特色(如口感、色泽等)还由于按《保健食品评审技术规程》第18条规定“以普通食品原料或药食品原料或药食两用名单之列物质为原料的产品,一般不要求作毒理学试验”,因此大部分产品配方组成大多以“药食同源”之品为主要原料。”减肥品中大多应用荷叶、决明子、淡竹叶、桑叶、山渣、莱菔籽等为原料。

3、复方配伍是减肥保健食品的精华

减肥中药是以药性理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十八反、十九畏)和方剂中的君、臣、佐、使的配伍,按照辩“证”来组方的。对于减肥保健食品也部分应用了这些理论,同时也具有保健食品的特点。

如:××降脂减肥茶

配方:乌龙茶30g制首乌20g决明子20g泽泻20g山渣10g

方中:乌龙茶除烦渴、清神志、含多种酚类成分,有减肥作用,为主要成分,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脂通便、首乌(制):补肝益肾、养血、祛风,二者为辅,同时配以泽泻:利水、渗湿;山渣:解瘀,诸味共凑化湿、补肝、利水、降脂、通便之功效以达到减肥之效果。

4、应用药用植物/中药提取成分

为适应当今减肥产品要求:要具有高效果、少剂量、服用方便的特点,从而发展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新剂型。并应用中药提取工艺,在新批准的减肥保健食品中,以提取物为原料的产品占有很高的比例。

如:××减肥胶囊

配方:枳实提取物(辛弗林)、荷叶提取物、绞股兰提取物、山渣提取物

方中:枳实提取物中含挥发油且含多种生物碱和黄酮苷,荷叶提取物含荷叶碱,有通便减肥和调节内分泌的作用,绞股兰提取物中绞股兰皂苷,山渣提取物主要为山渣黄酮,二者均有明显降低血脂作用,四种成份合用可达到降脂减肥的目的。

(二)合成品和填加成份

西方、欧美减肥药均为化学合成品(西药)。我国应用较少。经卫生部批准应用的原料有:

配方范文篇4

1.1试验仪器与设备

XK-160开炼机,湖州橡机厂产品;F370密炼机,大连冰山橡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C200E硫化仪,北京友深电子仪器厂产品;50T平板硫化机,湖州橡机厂产品;电子拉力机,广西师大产品。

1.2原材料与试验配方

NR,国产;SBR1500,吉化公司产品;BR9000,上海高桥石化公司产品;N330炭黑,上海卡博特炭黑厂产品;N220炭黑,富春江化工有限公司产品;TB系列导热增强剂,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产品;微晶石墨,湖南郴州石墨厂产品;其余材料均为正常市购原材料。

表一试验配方之一

2结果与讨论

2.1填充型硫化橡胶热传导机理探讨

常用的橡胶填料根据其形状,可分为粉状、纤维状及片状,其硫化橡胶的导热模型依其形状可分为三种:

(1)粉状填料体系模型:该模型由AgariY等人提出,它适用于粉状的高填充量的填料体系,其原理为粒子间彼此接触发生团聚甚至形成导热链。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填料本身的因素也考虑了聚合物的影响。表达公式为:lgλ=φC2lgλ2+(1-φ)lg(C1λ1),式中,λ为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λ1和λ2分别为聚合物和填料的导热系数,φ为填料的体积分数,C1为影响结晶度和聚合物结晶尺寸的因子,C2为形成粒子导热链的自由因子。1≥C2≥0,它体现了形成导热链的难易程序。粒子越容易形成导热链,对复合材料导热性的影响越大,C2就越接近1。

(2)纤维状填料模型:该模型也由AgariY等人提出,适用于纤维状的填料体系。该模型在研究碳纤维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导热性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其能够应用于各种长径比纤维充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预测。公式如下:

lgλ=φ[Clg(L/D)+E]lgλ2+(1-φ)lg(C1λ1),式中,L/D为纤维长径比,C和E是与纤维种类和分散体系种类有关的常数。

(3)片状填料模型:该模型由HattaH等人提出,可预测片状填料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公式为:λ/λ1=1+φ/[S(1-φ)+λ1/(λ2-λ1)],式中,S依赖于导热系数测量的方向:当沿平面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时,S=πd/4X;当测量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数时,S=1-πd/2X(d为片状填料的有效直径,X为片状填料的厚度)根据硫化橡胶的三种导热模型,我们可以认为,填料自身的导热性能及其在基体中的分布形式决定了橡胶制品的导热性能,而橡胶基本材料的导热性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填料和适宜的工艺是制取高性能导热橡胶的关键。

一般而言,橡胶基体中基本上没有热传递所需要的均一致密的有序晶体结构或载荷子,导热性能较差。作为非晶体的橡胶的导热机理是依靠无规排列的分子或原子围绕某一固定位置的热振动,将能量依次传给相邻的分子或原子。其导热性能对温度的变化有依赖性,随着温度升高,可以发生更大基团或链节的振动,导热性增强。另外,橡胶基体的导热性还取决于分子内部的结合紧密程度,除了本身结合紧密外,也可用外界的定向拉伸或模压提高导热性。橡胶基体的导热性也随其相对分子质量、交联度和取向度的增大而增强。BhowmickT研究了6种线形弹性体的导热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0-300K范围内,它们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玻璃化温度附近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在290K时达到平衡。橡胶重复单元上侧基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导热系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由于橡胶基体的导热性能较差,因此,导热橡胶配方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导热填充体系的研究上,这也是本工作的主要内容。

2.2不同填充剂对橡胶基方物理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

导热复合橡胶的导热性能最终由橡胶基体和填料的综合作用决定。无论是粒子还是纤维形式,填料自身的导热性都远大于基体材料。当填充量较小时,填料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之间没有接触和相互作用,此时填料对于整个体系的导热性贡献不大。当填充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填料粒子之间开始有了相互作用,在体系中形成了类似链状和网状的形态,称为导热网链。这些导热网链的取向与热流方向平行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体系的导热性。这类似于一个简单的电路,当两个不同阻值的电阻并联在一起时,在一定的电压下,阻值越小的电阻对于电路中总电流的贡献越大。体系中基体和填料可以分别看作为两个热阻,显然基体本身的导热性很差,相应的热阻就很大,而填料自身的热阻非常小。但是体系中如果在热流方向上未形成导热网链,使得基体热阻和填料热阻之间是串联关系,则在热流方向上的总热阻很大,最终导致体系的导热性较差。而当热流方向上形成导热网链后,填料形成的热阻大大减小,基体热阻和填料热阻之间有了并联关系,这样导热网链对于整个体系导热性起了主导作用而大大提高了体系的导热性。为获得高导热性体系,如何利用各种手段以使体系中的导热网链最大程度地形成从而达到有效热传导是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填料导热能力取决于填料最终的颗粒形状和大小、表面特性、本身的导热性以及其导热性随温度、湿度、压力的变化等因素。在同样的体积分数和导热系数下,纤维状填料可赋予基体更高的导热性。但由于纤维复合材料一般很难达到较高的填充系数,因此其应用较球形填料少。

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的应用为导热配方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纳米材料大部分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且使用成本也十分高,因此,本工作还是把重点放在常用的橡胶助剂与材料上。

表一是不同填料对橡胶基方物理机械性能的贡献,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N220炭黑是所有试验材料中补强性能最好的填料,300%定伸应力达到18.5Mpa,拉伸强度达到26.6Mpa,但导热性能不是十分理想,因此,设计导热配方时,N220仅仅作为补强剂使用;ZnO、Fe2O3、、AI2O3不仅没有补强性能,导热性能也不理想,见图一,因此,在进一步设计导热配方时,可以排除使用上述材料的可能;微晶石墨的导热性能虽然比ZnO、Fe2O3、、AI2O3稍好,但补强性能很差,显然也无法作为橡胶的补强剂使用;从表一、图一我们注意到,导热增强剂TB-1不仅具有最好的导热性,其对橡胶的补强性也十分理想,表一显示,300%定伸应力达到9.4Mpa,拉伸强度达到20.0Mpa,可以说能基本满足设计导热配方时材料性能要求;导热增强剂TB-2对橡胶的补强性也十分理想,300%定伸应力达到15.3Mpa,拉伸强度达到24.6Mpa,但导热性能表现得不如TB-1,因此,我们在设计导热配方时也剔除了使用TB-2。

从表一不同填料橡胶基方的物理机械性能并结合其导热特性,本工作优选出TB-1导热增强剂作为设计导热橡胶配方的导热助剂。

2.3导热增强剂TB-1对橡胶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2.3.1不同配方硫化橡胶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图3是用部分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炭黑的硫化橡胶在70~130℃温度下测得的导热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到,二配方的导热系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一现象与前述的导热机理相符;有实际意义的是,使用10份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的胎侧胶,其导热系数值比不用导热增强剂的胎侧胶的导热系数值提高了40%左右。

2.3.2不同配方硫化橡胶比热随温度的变化

图四是用部分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炭黑的硫化橡胶在70~130℃温度下测得的比热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到,二配方的比热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使用10份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的胎侧胶,其比热比不用导热增强剂的胎侧胶的比热高。

2.3.3不同配方硫化橡胶热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图二是用部分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炭黑的硫化橡胶在60~150℃温度下测得的热扩散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到,二配方的热扩散系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价值的是,使用10份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的胎侧胶,其热扩散系数值比不用导热增强剂的胎侧胶的热扩散系数值提高了6%左右。

2.3.4导热增强剂TB-1对轮胎胎侧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表二是部分导热增强剂TB-1代替半补强炭黑的胎侧配方,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胎侧胶中使用10份或20份导热增强剂TB-1,对胎侧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从表二中可以看到,1#~3#配方无论是物理性能还是混炼胶的特性,出乎意料的出奇的一致,如300%定伸应力,1#配方为15.4Mpa,2#、3#配方均为14.7Mpa;拉伸强度1#配方为27.1Mpa,2#、3#配方则分别为28.7Mpa和27.8Mpa,可以说导热增强剂TB-1完全可以代替部分半补强炭黑用于胎侧配方中。从表五中可以看到,使用导热增强剂TB-1的胎侧胶的天候老化性能略优于不用导热增强剂TB-1的胎侧胶,特别是使用导热增强剂TB-1的胎侧胶天候老化后表面颜色不会发生变化,而不用导热增强剂TB-1的胎侧胶天候老化后表面颜色略呈红色,这一特征可能与导热增强剂TB-1与防老剂的亲和力比较好防老剂在胎侧胶中不易迁移有关。

有意义的是,使用导热增强剂TB-1后的胎侧胶的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比热比不用导热增强剂的胎侧胶大,见图二、图三、图四,这一些特性验证了本工作欲提高胎侧胶导热性能的可行性。

2.3.5导热增强剂TB-1对轮胎胎体胶性能的影响

表三是部分导热增强剂TB-1代替N330炭黑的胎体配方,从表三中我们可以看到,胎体胶中用10份、15份导热增强剂TB-1代替N330炭黑,对胎体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很小,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十分接近;从混炼胶的硫化特性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使用了导热增强剂的胎体胶2#、3#配方,混炼胶的焦烧时间比不用导热增强剂的1#配方长,这一点显然对胎体配方设计十分有利;虽然用导热增强剂TB-1代替部分N330炭黑后的2#、3#配方的扯断强度低于不用导热增强剂的1#配方,但2#、3#配方的扯断强度还是大大高于正常生产配方扯断强度,此外,从表三还可以看到,使用了导热增强剂的2#、3#配方,其与骨架材料帘线的附着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生产用配方,因此,将导热增强剂TB-1应用于轮胎胎体配方中是可行的。

2.3.6导热增强剂TB-1对水胎胎体胶性能的影响

表四是水胎配方中用25份导热增强剂TB-1等量代替半补强炭黑后物理机械性能,从表中可以看到,8#、9#二个配方的性能十分接近,而与实际使用的低成本水胎配方比较,则使用导热增强剂TB-1的9#试验配方,其各项物理性能明显高于实际使用的低成本水胎配方,显然,用部分导热增强剂代替半补强炭黑应用于水胎配方中是完全可行的。

令人兴奋的是,使用导热增强剂TB-1的试验配方,其传热速度明显比正常生产使用的水胎配方高,从图五可以看到,在19mm厚的试验胶板的一面施加162℃的热源后,13分钟后至试验结束,二配方的传热温度差达13℃~10℃,很明显,本工作中使用导热增强剂TB-1的试验水胎配方的传热速度快,在轮胎硫化时能缩短水胎的传热时间,因此,在本工作的后阶段,我们为验证导热水胎配方对硫化传热的积极影响,制作了试验水胎进行实际硫化测温,见图六,从图中可以看到,试验水胎硫化时的温度比正常水胎高5~10℃,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硫化温度提高10℃,可使硫化速度提高一倍,因此,尽管导热水胎配方对实际使用的水胎传热温度只提高了5~10℃,但对橡胶企业而言其潜在的利益是明显的,它可以作为轮胎生产厂家缩短硫化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参考依据。

3.结论

导热增强剂TB-1对橡胶具有较高的补强性,其填充橡胶对导热性能也有很好的贡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导热型橡胶补强助剂。

通过配合TB-1导热增强剂,可以提高硫化橡胶的导热性能,对提高应力应变频率较高的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安全性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在厚橡胶制品中使用导热增强剂TB-1,可以避免或减轻在硫化过程中表面过硫而中心欠硫的现象,对提高厚橡胶制品的使用质量十分有利;

轮胎硫化水胎中应用导热配方,可以提高水胎的传热速度,减小水胎传热时的温度梯度,因而可以缩短硫化时间,提高硫化效率,降低能耗;

导热配方可以应用于载重汽车轮胎的胎侧胶和内层胶中,胎侧胶和内层中使用部分导热增强剂,可以将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快地从内部引导到轮胎的表面,对提高载重轮胎的使用寿命特别是轮胎的使用安全性十分有利,导热增强剂的使用比例,胎侧胶宜选择5~15份,内层胶宜选择5~10份;

导热增强剂具有一定的耐光性和耐臭氧性,轮胎胎侧胶配合部分导热增强剂后,轮胎的耐天候老化性能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导热增强剂能减缓防老剂6PPD向胎侧表面迁移,因此,对提高轮胎外观色泽的美观程度十分有利。

配方范文篇5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供试的水稻品种为晚杂五丰优T025。供试肥料为:九化尿素;加拿大产氯化钾;贵溪45%三元复合肥(15-15-15);绿佳牌12%过磷酸钙。试验安排在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刘坑村一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试验田土壤为潴育型潮沙泥田,肥力中等,土壤质地为中壤,地形部位为丘坡麓。前作为水稻。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配方施肥(A)和常规施肥(B)。其中配方施肥根据8250kg/hm2的目标产量确定所施养分的纯量,分别施纯氮179.25kg/hm2、五氧化二磷52.5kg/hm2和氧化钾144.75kg/hm2,即折合实物量为施尿素390kg/hm2、过磷酸钙438kg/hm2和氯化钾241.5kg/hm2,其中氮肥、钾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3∶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而常规施肥按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和施肥方式进行。小区面积为30m2,不设重复,小区间设置宽0.3m、高0.2m的田埂,田埂用塑料薄膜覆盖,实行单灌单排,以防肥料间相互渗透。

1.3试验实施

水稻于2010年7月5日播种,7月29日移栽,栽插规格为17cm×20cm,每穴插2粒谷苗。水分管理采用湿润灌溉和间歇灌溉方式进行,坚持寸水返青、浅水勤灌、干湿相间、适时晒田的原则。试验分别于8月20日和9月4日共晒田2次。11月2日收割,成熟后单收单晒,单计产[2]。肥分管理,处理A,即配方施肥于7月28日施九化尿素195kg/hm2,过磷酸钙438kg/hm2和氯化钾120.75kg/hm2作基肥,8月4日施九化尿素117kg/hm2和氯化钾72.75kg/hm2作分蘖肥施入;8月26日施九化尿素78kg/hm2、氯化钾48kg/hm2作穗肥[2-5]。处理B,即常规施肥于7月28日施贵溪45%三元复合肥300kg/hm2和九化尿素150kg/hm2作基肥;8月4日施贵溪45%三元复合肥150kg/hm2和九化尿素225kg/hm2作追肥。病虫害防治,整个大田生长期共用药3次,第1次为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于8月12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加25%吡蚜酮450g/hm2、75%三环唑600g/hm2和30%苯甲·丙环唑600g/hm2对水675kg喷雾;第2次于8月27日,为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和25%吡蚜酮450g/hm2对水675kg喷雾;第3次于9月12日,为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加25%吡蚜酮600g/hm2、75%三环唑600g/hm2和30%苯甲·丙环唑600g/hm2对水675kg喷雾[3-5]。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施肥水稻比常规施肥的生育期短2d;经田间观察,配方施肥的水稻,长势长相好,剑叶坚挺,秆青谷黄,而常规施肥的水稻表现为叶披且浓。

2.2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都是配方施肥的高,分别比常规施肥的穗长长0.8cm,有效穗数增加24万穗/hm2,每穗总粒数增加6.3粒,每穗实粒数增加7.2粒,结实率增加了1.9个百分点;而株高却是配方施肥的比常规施肥矮2.1cm。

2.3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处理的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小区产量为23.6kg,折合产量达7866.67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866.67kg/hm2,增幅为12.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4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纯收(上接第80页)

益增加2295.7元/hm2,增幅为15.2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比常规施肥处理节省肥料成本215.7元/hm2;常规施肥处理的产出投入比为8.87∶1.00,而配方施肥处理的产出投入比为11.7∶1.0。

配方范文篇6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供试的水稻品种为晚杂五丰优T025。供试肥料为:九化尿素;加拿大产氯化钾;贵溪45%三元复合肥(15-15-15);绿佳牌12%过磷酸钙。试验安排在江西省宁都县梅江镇刘坑村一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试验田土壤为潴育型潮沙泥田,肥力中等,土壤质地为中壤,地形部位为丘坡麓。前作为水稻。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配方施肥(A)和常规施肥(B)。其中配方施肥根据8250kg/hm2的目标产量确定所施养分的纯量,分别施纯氮179.25kg/hm2、五氧化二磷52.5kg/hm2和氧化钾144.75kg/hm2,即折合实物量为施尿素390kg/hm2、过磷酸钙438kg/hm2和氯化钾241.5kg/hm2,其中氮肥、钾肥按基肥∶分蘖肥∶穗肥为5∶3∶2的比例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而常规施肥按当地农民的施肥习惯和施肥方式进行。小区面积为30m2,不设重复,小区间设置宽0.3m、高0.2m的田埂,田埂用塑料薄膜覆盖,实行单灌单排,以防肥料间相互渗透。

1.3试验实施

水稻于2010年7月5日播种,7月29日移栽,栽插规格为17cm×20cm,每穴插2粒谷苗。水分管理采用湿润灌溉和间歇灌溉方式进行,坚持寸水返青、浅水勤灌、干湿相间、适时晒田的原则。试验分别于8月20日和9月4日共晒田2次。11月2日收割,成熟后单收单晒,单计产[2]。肥分管理,处理A,即配方施肥于7月28日施九化尿素195kg/hm2,过磷酸钙438kg/hm2和氯化钾120.75kg/hm2作基肥,8月4日施九化尿素117kg/hm2和氯化钾72.75kg/hm2作分蘖肥施入;8月26日施九化尿素78kg/hm2、氯化钾48kg/hm2作穗肥[2-5]。处理B,即常规施肥于7月28日施贵溪45%三元复合肥300kg/hm2和九化尿素150kg/hm2作基肥;8月4日施贵溪45%三元复合肥150kg/hm2和九化尿素225kg/hm2作追肥。病虫害防治,整个大田生长期共用药3次,第1次为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于8月12日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加25%吡蚜酮450g/hm2、75%三环唑600g/hm2和30%苯甲·丙环唑600g/hm2对水675kg喷雾;第2次于8月27日,为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和25%吡蚜酮450g/hm2对水675kg喷雾;第3次于9月12日,为防治稻纵卷叶螟、钻心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加25%吡蚜酮600g/hm2、75%三环唑600g/hm2和30%苯甲·丙环唑600g/hm2对水675kg喷雾[3-5]。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配方施肥水稻比常规施肥的生育期短2d;经田间观察,配方施肥的水稻,长势长相好,剑叶坚挺,秆青谷黄,而常规施肥的水稻表现为叶披且浓。

2.2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都是配方施肥的高,分别比常规施肥的穗长长0.8cm,有效穗数增加24万穗/hm2,每穗总粒数增加6.3粒,每穗实粒数增加7.2粒,结实率增加了1.9个百分点;而株高却是配方施肥的比常规施肥矮2.1cm。

2.3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处理的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小区产量为23.6kg,折合产量达到7866.67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866.67kg/hm2,增幅为12.3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4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配方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处理纯收(略)

益增加2295.7元/hm2,增幅为15.21%,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比常规施肥处理节省肥料成本215.7元/hm2;常规施肥处理的产出投入比为8.87∶1.00,而配方施肥处理的产出投入比为11.7∶1.0。

配方范文篇7

关键词:面向架构服务体系;奶牛饲养;奶牛饲料配方;饲料配方优化;优化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被不断引入到农业设备中,使农业资源更有效地被利用,生产管理更加容易[1]。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对促进农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农民在进行产品决策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研究出有效的农业专家系统已经成为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2]。奶牛业是畜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提高奶牛养殖质量能够有效加强农业生产质量,使奶制品市场更加繁荣,因此研究出优良的奶牛饲料配方显得尤为重要[3]。为了确保所设计的奶牛饲料配方在满足国家设立的营养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最低成本输出,科研学者通过计算机设立了奶牛饲料配方优化系统,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多种原料,并且将计算结果存储起来。一些较高水平的计算机程序还能在分析饲料配方原料的同时,标记出饲料配方原料的变动范围[4]。目前,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设计已经取得相当大的研究成果,但是进行的规划多是刚性条件下的线形优化,以降低成本为最主要的目标,导致缺乏一些必要的饲料原料。原料变动使动物难以适应,生产也变得十分困难[5]。面向架构服务体系是1种应用多个程序的组建模型,体系中的所有服务都可以通过统一的方式进行信息交互。将该体系结构应用到奶牛饲料配方优化系统中,能够很好地解决饲料配方的实际需求,提高奶牛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加强奶牛产业质量,促进奶牛养殖产业的进步[6]。

1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的优化

传统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软件难以与web连接到一起,在进行饲料配方原料决策时,多是根据经验完成的,缺少与外界信息的交流[7]。在加入面向架构服务体系后,系统可以从设计观点出发,综合考虑原料的采购、售后服务、生产方式以及营养情况,给出最佳的设计方案[8]。每个被考虑因素都是互相影响制约的,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得到最好方案。此外,传统的饲料配方系统缺少对用户的分析,系统内部软件多是针对设计者,很少能够针对用户,用户对于系统内部的运行操作缺少了解[9]。1.1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程序的优化。应用面向架构服务体系结构的奶牛饲料配方优化系统的软件程序图如图1所示。图1应用面向架构服务体系结构在优化系统软件程序由图1可知,将架构服务体系结构应用到奶牛饲料配方优化系统软件程序中,可针对如下几个程序进行优化:(1)个性化服务。在加入面向架构服务体系结构后,奶牛饲料配方优化系统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用户名,并且增设了密码,用户只能通过密码才能登录界面,查询历史配方库和原料库,进而设定出新的配方库。用户设定的配方库是独属于自己的,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编辑等操作[10]。(2)统一数据库。饲料配方软件内部含有大量数据,维护和编辑起来比较困难。将面向架构服务体系应用到饲料配方优化系统后,所有的数据被统一到一个数据库中,以代码的方式进行分类,用户观察起来更加直观,操作也更加容易。(3)丰富系统功能。以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和模糊性规划3种方式设计系统功能,使系统功能更加全面。(4)增设多个配方。传统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设计的多是单一产品,以降低成本为核心配方,但是单一配方设计出的产品很容易受到限制[11]。优化后的系统可以生产处多个配方,方便工厂生产多个产品。(5)每次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系统程序都会自动弹出典型配方,作为参考,用户通过分析典型配方来提高优化的质量。除了典型配方外,程序也会显示历史配方,并同时显示历史配方的优点和缺点,帮助用户参考和选取。(6)及时反馈用户信息。利用反馈的用户信息对奶牛饲料配方进行修改,反馈方式共有2种,1种是留言板,另1种是反馈邮件,使用者可以通过这2种方式及时向设计者反馈自己遇到的问题,让设计者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修改,使配方信息更加完善、合理,适用于各种情况[12]。(7)显示饲料配方的平衡图谱。利用网络程序将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平衡图谱显示出来。显示的内容主要有微量元素平衡图谱、营养成分平衡图谱以及维生素平衡图谱。1.2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流程的优化。将架构服务体系结构应用到奶牛饲料配方优化系统后,奶牛饲料制作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制作出来的产品也更加精良。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制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能够根据历史配方操作过程,配方师登录后,系统确认身份,认定身份无误后,允许登录。配方师在主界面中确定规划算法,制作奶牛饲料配方,根据配方编辑配置模型,计算生产成本,生成平衡图谱。系统在配制时,会生成多种规划方法,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输出。

2试验研究

为了验证面向架构服务体系结构在奶牛饲料配方中的优化效果,选用为优化系统和优化系统进行对比,设计了对比试验。2.1试验参数。试验参数如下:被喂养的奶牛平均体重为400kg,每日平均产奶量为25kg,平均乳脂率为3.7%,奶牛共200头,分为2组,每组100头。2.2试验过程。根据上述设定的参数进行试验,选取传统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和本研究的优化后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进行饲料配方制定。根据制定的饲料配方生产饲料,分别对200头生长状态相同或相似的奶牛进行喂养,分析奶牛饲料配方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奶牛的生长效果。2.3试验结果与分析。(1)奶牛饲料配方营养成分对比结果(见图3)图3营养成分对比结果由图3可知,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含有的干物质为82%,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设计的饲料配方含有的干物质为70%,优化系统的干物质含量少于未优化的干物质含量,奶牛会更加喜欢食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设计的配方含有的能量为36%,提供的能量值为3.64MJ/kg,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生产的配方含有的能量为39%,提供的能量值为4.01MJ/kg,奶牛在食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生产的饲料之后,抵抗力更强。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给出的配方含有7%的粗纤维,很难做到营养均衡,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给出的饲料配方含有19%的粗纤维,可以确保奶牛营养均衡。优化的饲料配方系统大大增加了可消化粗蛋白的含量,高达57%,比未优化系统生产的配方含量多出了39%,使奶牛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的蛋白质。除此之外,优化系统生产的饲料在钙和磷的含量上也进行了升级,从原来的4%,增设到9%,使奶牛得到足够的微量元素。(2)奶牛产奶量试验结果(见图4)图4奶牛产奶量试验结果分析图4,在未使用饲料之前,2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都为22.130kg/d。当喂养时间为4d时,使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为22.135kg/d,使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为22.142kg/d;当喂养时间为8d时,使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为22.143kg/d,使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为22.151kg/d,奶牛的产奶量以非线性的方式增加。当喂养时间达到12d时,使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下降到22.137kg/d,而使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依旧处于上升模式,为22.160kg/d,这是因为未优化的饲料配方系统难以做到营养均衡,奶牛长期食用会产生抵抗反应;当喂养时间为16d时,使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下降至22.135kg/d,使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上升到22.175kg/d。当喂养时间为20d时,使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为22.125kg/d,使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提供的饲料配方均产奶量为22.185kg/d,使用2张不同系统生产的饲料配方喂养的奶牛产奶量后期差异极为明显。(3)奶牛患病率试验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当奶牛食用的饲料配方是优化后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生产的饲料配方时,患病率极低,24d的喂养中,奶牛的患病率始终低于10%,而使用未优化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生产的饲料配方的奶牛,患病率极高,并且到了后期不断增加,甚至接近50%。2.4试验结论。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将面向架构服务体系结构应用到奶牛饲料配方系统之后,系统设计出的饲料配方营养更加均衡,更适于奶牛生长。奶牛在使用优化后的奶牛饲料配方系统生产的饲料配方后,生长状态越来越好,身体素质越来越高,患病率有效下降,平均每日的产奶量也在不断增加。

3结论

配方范文篇8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精细化管理;应用

床配方用的颗粒,具有免煎易服、剂量准确、安全卫生、便于携带等优点[1]。然而中药配方颗粒不同于传统中药饮片,在实际管理中,尚缺乏与之相适宜的药品质量监管、有效期管理和包装管理的制度,且医院所用中药配方颗粒为大剂量瓶装,若管理不善,不仅影响药物的质量,危害患者健康,还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为更科学地对医院中药配方颗粒进行管理,中药房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日常工作中,以期改进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为2017~2018年,2018年1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1.2方法。实施前的2017年医院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管理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实施后的2018年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①健全药品管理制度。②根据ABC分类法[2],以配方颗粒监测用量为参考指标对所有库存品种进行分级管理,中药配方颗粒监测用量=月均用量/月工作日总数×15d。③严格编排药品库位码,设计科学合理的药品盘点表。④依托创业医院管理平台,从中提取数据并应用Excel2010软件设计和建立药品采购。⑤实行针对性培训和完善监督措施,设专职人员记录配方颗粒使用情况。1.3观察指标。观察实施前后的中药配方颗粒情况,包括盘点相符率、库存周转天数、断货率等方面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实施后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管理效果,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中药配方颗粒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和患者所接受,为临床用药形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可解决特殊群体服用汤药的需求[3],且医院中药配方颗粒采用智能配方的调剂形式,突破了原先小袋装规格固定的局限性,使中医生开方可随证加减剂量。但中药房要高度认识到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加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管理,确保药品质量、保证患者合理、安全用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3.1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管理问题的原因。(1)政策因素:中药配方颗粒被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畴,但是中药配方颗粒不同于传统中药饮片,其饮片原有形态特征消失的特性,及相比传统中药饮片没有使用期限的规定外增加有效期的管理,故中药配方颗粒的管理制度不能硬搬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需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监管、效期管理和包装管理的制度。(2)社会因素: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用量常受到就诊患者增减、中医师用药习惯变更、季节变换、价格调整、医保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改革等多种因素[4]影响而出现波动较大,加大中药配方颗粒采购和库存的管理难度。(3)人员因素:中药师在调剂配方颗粒时难免会因操作失误出现药品损耗或增多的情况,相应地药品库存亦会随之出现偏差。如果未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将会导致账务不符,甚至断货的情况,或产生医疗纠纷。(4)药品因素:大剂量瓶装中药配方颗粒在开封后易受潮、结块,且易进入细菌、霉菌等微生物,从而影响药品质量。(5)计算机系统因素:现有医院创立的医院管理平台药品采购计划模块,是以药房库存量和自定义领用量为参考标准,不能真实反映院内药品使用情况,不能按临床所需合理制定采购计划。3.2精细化管理模式。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医院中药配方颗粒工作效率偏低,故成立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管理小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1)健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管理制度:参考传统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结合《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与之适宜的采购、验收、库房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如规范采购验收储存养护过程中的期限设置和效期维护、加强对调剂过程中的近效期管理,注意在发药过程中的药嘱交代,以及失效期配方颗粒的报损处理等细则。(2)分级管理:根据ABC分类法[2],以配方颗粒监测用量为参考指标对所有库存品种进行分级:≥1500g为极常用药,设A类;100~1500g为常用药,设B类;50~100g为较常用药,设C类;≤50g为非常用药,设D类。设定各品种库存下限:A类为一半至全部监测用量;B类为100~1500g;C类为50~100g;D类为20~50g。A类中药配方颗粒上限设为下限的4倍,B类上限均设为下限的两倍,C类和D类上限均设为100g。在采购验收过程中,加强对C类和D类药品的进货数量和生产日期的把控,拒绝批号超过半年以上品种。在储存养护过程中,清退库存下限后多余的中药配方颗粒,加强对D类药品的定期检查,做好该类药物的防潮防霉处理措施,减少药品被污染的可能,防止不必要的损失。(3)改造采购、入库、盘点等环节:依托医院管理平台,从中提取实时库存数据并应用Excel2010软件设计和建立药品采购。利用Excel重新设计科学合理的药品盘点表,缩短盘点时间,必要时进行动态盘点[5],实时监测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用量,并进行库存动态反馈调整,提高库存周转率。重新按照用量编排药品库位码,防止发生混乱和错放的情况。改造入库、配方、发药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化流程,使之更具有操作性。(4)实行针对性培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严格做到“四查十对”,实行双人核查制度,以确保配方的正确性。强化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安全风险意识,提升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5)完善监督措施:成立中药质量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对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及检查,每天进行查抽,每周进行1次大范围摸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并上报情况及做好信息备份工作,必要时专人记录药品使用情况。

中药房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改善中药配方颗粒药品情况,使中药配方颗粒实现按需购药,加速周转,减少库存的目标,既能节约医院资源,又能降低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差错,保障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也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李亚玲,曾超,叶云,等.中药传统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3):2378-2382.

[2]尚秋羽.中药库零库存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3):192-193.

[3]王佩铃.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储存方法浅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4):63.

[4]李骏飞,姜建伟,王琼,等.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中药饮片库存周转率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7):73-76.

配方范文篇9

【关键词】高良姜配方颗粒;桉油精;挥发油;气相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preparationprocessof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andestablishadeterminationmethodofeucalyptolintheformulagranules.MethodsThevolatileoilwasextractedwithsteamdistillationmethodandincludedwithβcyclodextrintoavoiditsvolatilization.Thegranulewaspreparedbymixingthewaterextracts,volatileoilandstarch.ThecontentofeucalyptolinthegranulewasdeterminedwiththeGCmethod.ResultsTheoptimumextractionconditionwasasfollows:thecrudedrugwasextractedwith10timesamountofwaterfor5hourstocollectthevolatileoil.TheoptimalinclusionconditionselectedbytheL9(34)orthogonaldesignwasasfollows,theratioofvolatileoiltoβcyclodextrinwas1:9(ml/g),theinclusiontimewas1handthetemperatureoftheinclusionwas45℃.Theregressionequationwasy=26354x0.0404,r=0.9998.Theaveragerecoverywas100.72%andRSDwas2.58%.ConclusionThepreparationprocessof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isstableandfeasible.TheGCmethodforqualitycontrolisaccurateandsuitable.

Keywords: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Eucalyptol;Volatileoil;GC

高良姜是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病症[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有较强的镇痛止呕[2]、抗溃疡、利胆、抗腹泻[3]、抗菌[4]、抗氧化[5]、抗癌[6]等作用。

高良姜配方颗粒是高良姜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将传统的高良姜饮片改变为颗粒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纤维等无活性成分,增加稳定性,易储存,服用方便。配方颗粒以其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恒定,人为因素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黄连配方颗粒,无论批号是否相同,其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都在测定要求范围之内[7]。目前,关于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控制颗粒中的桉油精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Agilent6820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KQ218型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ZG401电热真空干燥箱天津天宇实验仪器公司;SartoriusBS210S型电子天平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高良姜饮片(由天津中药饮片厂提供),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要求;桉油精对照品(批号110748200507)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正己烷,环已酮为色谱纯,乙醇、β环糊精,淀粉等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高良姜配方颗粒挥发油提取工艺取高良姜200g,加10倍量水提取,用挥发油测定器收集(轻油法)挥发油,每隔1h量取挥发油的体积,考察提取时间与出油率的关系,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知,前5h出油已达总量的95.1%。因此提取时间为5h。表1提取时间的考察(略)

2.2高良姜挥发油的β环糊精的包合

2.2.1挥发油包合工艺正交实验设计预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A)、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C)是影响包合结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物的产率和挥发油的包合率为指标,对包合工艺的各参数进行考察,因素水平设计见表2。表2因素水平(略)

2.2.2挥发油包合物产率的考察称取一定量的β环糊精,按照正交实验的各因素水平搭配顺序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加热使溶解制成2%的溶液,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规定的温度,缓缓滴加挥发油乙醇溶液,边加边搅拌至规定时间,放冷,置冰箱冷藏24h,抽滤,继用10ml石油醚(30~60℃)洗涤,40℃干燥3h,研碎得包合物,计算包合物产率。实验结果见表3。

由表4方差分析可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对包合物产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而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包合物产率无显著影响。

2.2.3挥发油包合率的考察为了考察不同条件下包合效果的优劣,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分析包合产物中所含有的挥发油量。

挥发油包合率=(V1+V2)/V×100%;V1-从包合物中回收得到的挥发油量(ml);V2-空白回收实验中挥发油的损失量(ml);V-挥发油投料量(本实验中为1ml)。

由方差分析表4,可看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是影响挥发油包合率的显著性因素,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对挥发油包合率则无显著性影响。

表3正交实验L9(34)方案和数据处理%

表4方差分析

由包合物的产率和挥发油的包合率两项分析指标可以看出,设定适当的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是包合产物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根据包合率的直观分析可见A3均值远高于A2和A1,根据包合物收得率的直观分析可见A2均值高于A3和A1,综合考虑,选择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9最为合适。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都是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直观分析和成本选择B2C1。因此,最佳包合工艺为A3B2C1。

为验证最佳工艺,重复3次实验,得到平均包合率为89.9%,平均挥发油包合率为88.8%,证明上述包合工艺可靠。

2.3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以高良姜配方颗粒优选后的工艺,即取高良姜饮片500g,加10倍量水,微沸提取5h,同时收集提取液和挥发油。对挥发油按照最佳包合工艺包合、干燥、研碎,备用。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干浸膏,真空干燥,按照干浸膏和淀粉质量比为1∶1的比例加入辅料,混匀,加入75%乙醇适量制成软材,软材过14号筛制成颗粒,60℃下真空干燥24h。然后再按照药材中原有的比例添加挥发油包合物,混匀,即得高良姜配方颗粒。

2.4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定性鉴别

2.4.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高良姜配方颗粒约0.5g,精密称定,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水200ml,并在挥发油提取器内水液面上加约2ml正己烷提取2h,得到含油正已烷定容至5ml,得供试品溶液。

2.4.2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高良姜对照药材5g,按2.5.4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2.4.3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照配方颗粒处方比例取淀粉、β环糊精和药材的水提物浸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作为阴性对照溶液。

2.4.4薄层层析鉴别按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阴性对照品溶液,挥发油,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得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5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含量测定

2.5.1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HP5弹性石英毛细管(30m×0.32mm,0.25μm);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5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180℃,再以20℃·min升至210℃,保持1min;载气N2;进样口温度为220℃,FID检测器温度250℃,进样1.4μl。

2.5.2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定桉油精对照品,用正己烷溶解,制成14.096mg/ml的溶液。

2.5.3内标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环已酮,用正己烷溶解,制成15.654mg/ml的溶液。

2.5.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高良姜配方颗粒约0.5g,精密称定,置挥发油提取器中加水200ml,并在挥发油提取器内水液面上加约2ml正已烷提取2h,置含油正已烷溶液于容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1.10ml,定容至10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5.5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100,140,180,220,260μl,各加内标液150μl,定容至5ml,进行气相测定。以桉油精量为横坐标,以桉油精峰面积/内标物蜂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26354x-0.0404,r=0.9998。

2.5.6精密度实验

取线性关系中的第5份样品连续进样5次,测得RSD为0.76%(n=5)。校正因子平均值为0.8280。

2.5.7重现性实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操作,连续进样,测得RSD为0.845%。

2.5.8稳定性实验

精密称取一份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平行操作,每隔2h进样,连续8h,结果测得RSD为1.59%。

2.5.9加样回收率实验

以2.5.4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5份高良姜配方颗粒样品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及内标液,定容,测定,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2%,RSD为2.58%(n=5)。表5加样回收率实验(略)

2.5.10高良姜配方颗粒含量测定分别精密称取3批高良姜配方颗粒,照2.5.4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计算桉油精含量。结果见表6。表6高良姜配方颗粒含量测定结果(略)

3讨论

3.1本制剂与传统汤剂相比较的优势高良姜配方颗粒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类,故按挥发油的提取方法进行提取,而中医传统汤剂以水提液口服,配方颗粒作为中药汤剂改革的一种形式一方面要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保持与传统汤剂的一致性,故先将提完挥发油的水溶液浓缩干燥,制粒,再按照药材中原有的比例添加挥发油包合物,混匀,达到兼顾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油的目的。

3.2挥发油的包合条件选择在考察挥发油的包合条件时,分别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指标时得到的最佳条件并不一致,但考虑到不一致的条件是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的各个水平,而且从直观分析可以看出它们差别很小,故主要从经济成本方面对非显著性影响因素的水平进行了选择。

本实验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2.

[2]Daitetsushin,KauruKinoshita,KiyotakaKoyama,etal.AntiemeticprinciplesofAlpiniaofficiarum.KunioT[J].JNatProd,2002,65:1315.

[3]朱自平,陈光娟,张明发,等.高良姜的温中止痛药理研究[J].中药材,1991,14(10):37.

[4]宫毓静,安汝国,虞慧,等.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2,33(1):42.

[5]刘小红,张尊听,段玉峰,等.市售天然植物香料的抗氧化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143.

配方范文篇10

一、救灾化肥价格。这次救灾化肥品种为尿素,对县的调拨价格为1170元/吨,供应农民的价格为1200元/吨,中转费30元/吨,超过的中转费用由县财政解决。

二、救灾化肥供应。安徽辉隆集团皖江农资有限公司蚌埠配送中心承担这次救灾化肥的供应,县供销社专门负责我县救灾化肥的调运和供应工作。

三、救灾化肥分配。按照“相对集中、扶持灾情严重地区恢复生产”的原则,救灾化肥分配给马城镇100吨,双桥集、褚集各80吨,淝河、鲍集、河溜、淝南、魏庄、万福、常坟、找郢各60吨,陈集、荆芡、古城、龙亢、唐集、徐圩、兰桥、县直农场各50吨,城关、新城区、荆涂风景区各20吨。

四、救灾化肥款筹集。各乡镇要选择重灾村重灾户进行扶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上按受灾户每亩供应救灾化肥不少于10公斤进行收款,8月8日前完成筹款,8月15日前供应到受灾农民手中。要杜绝大范围内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