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2:35:13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范文篇1

[关键词]农业资源权植物遗传资源外商投资

因植物遗传资源应用于工商业领域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拥有丰富植物遗传资源的我国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主要投资地。为维护处于弱势的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者的正当利益,我国需设立农业资源权,而这种植物遗传资源所有人利益的扩张,将对我国植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领域的外商投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何谓“农业资源权”

谈及农业资源权,首先要明确何谓植物遗传资源。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CBD)和《农业和粮食植物遗传资源保护条约》的规定,植物遗传资源就是“植物本身和所有的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系”。“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是指来源于植物,对于粮食和农业具有实际或潜在价值的任何遗传材料。

对植物长期种植者来说,因为他们对植物遗传基因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对他们的权利保护及利益分享问题。因而,国际社会提出了“农业资源权(Farmer’sRights)”这一概念。按照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的定义,“农业资源权”指的是那些长期以来为保存、改良和提供植物遗传资源做出贡献的农民,特别是那些生活在原产地和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农民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农民权”。

二、对“农业资源权”的设计对我国植物遗传资源开发领域外资引入的影响

讨论植物遗传资源开发的外商投资是否会受到影响及其程度,与我国设立“农业资源权”的具体操作有很大的关系。

“农业资源权”在国际法层面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我国无论是以CBD等国际条约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成员身份而承担的义务,还是以主要遗传资源国的立场,都要在立法上贯彻该权利。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为能够更有效地参与植物遗传资源利益分享,学者们对其权利主体和权利内容形成以下的认识:

首先,对于其权利主体。按照农业资源权的定义,其主体是农民,而这种农民群体数以万计,将带来具体操作上的困难。对此,有人提出区分事实上的主体和法律上的主体。上述农民群体是农业资源权事实上的主体,而其所属国家是其法律上的主体。国家作为农业资源权事实主体的代表在法律上行使权利并承担义务。

其次,在“农业资源权”框架下,国家作为法律上的主体,通过立法或协议的方式,凭其主权对开发利用者享有事先知情同意权,惠益分享权。作为遗传资源的长期种植者,其权利应包括事先知情同意权、利益补偿及获得其他支持的请求权。

按照上述“农业资源权”的制度设计,使对我国植物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跨国公司,相应的承担了以下的义务:(1)在对其选中的某植物遗传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和利用之前,必须要取得国家和相应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者的事先同意,而不仅仅是通知;(2)若进行专利申请,在其申报材料中必须包含一份所用植物遗传资源的来源的说明。这在我国第三次专利法修改中已经有所体现;(3)与相应资源提供者分享开发利用所带来的惠益,这种惠益既包括允许我国参与产品开发、对我国技术人员进行遗传资源有关的培训、转让相应植物遗传资源研发技术、与我国共有知识产权等,并必然包括经济利益的共享。

这些义务的承担意味着其对我国所进行的相关投资成本的增加,既得利益的可能减损。而这是否会影响我国大力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造成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明显下降?

第一,我国的事先知情同意权及与我国分享植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益方面。以CBD为核心的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国际法律框架已将“遗传资源提供国对遗传资源享有主权”确定为公约原则。根据“尊重他国主权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得在没有经过主权国家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和利用该国遗传资源。基于主权,遗传资源国也就相应的享有了事先知情同意权。对外国跨国公司利用我国植物遗传资源所生惠益之分享权。这是国际社会成员需承担的国际义务。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农业资源权,国家不作为广大植物遗传资源提供者的法律代表,这些都是外商在正当获取我国植物遗传资源时需要承担的,除非其选择非正当手段获得。而因为农业资源权区分事实主体和法律主体,跨国公司并不需要与农业资源权的法律主体产生直接联系。更重要的是,跨国公司还可通过其擅长的缔结协议的谈判来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

农业资源范文篇2

农田生态系统是利用自然资源与人工添加资源生存与发展的半人工生态系统,其产出是两类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最适宜的土壤条件和最佳管理水平下,当水分与肥力能充分满足需求时,作物的最大生产力便由当地的光热和温度条件决定,这是在最优条件下作物产量的理论上限,称作气候生产潜力[1]。作物生长依赖的自然资源主要指光照、降水、气温、土壤及自然肥力,但自然资源受到地理区位限制;土壤结构不佳,供肥能力不足,病虫害猖獗等亦会影响作物的产量。为弥补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必须向农田生态系统补充作物生长所需而当地却短缺的资源,即能减少农田内部消耗并增加其生产力的人为添加的物质与能量,常用的添加资源有:人工辅助动力(农机、电力、人力、役畜),肥料(农家肥、化肥),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农用塑料薄膜,灌溉。要获得尽可能高的生产力,需合理利用两类资源,尤其不应盲目追求人工添加资源投入水平的提高,而应以满足需要为限,因为,随着人工添加资源投入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将增加,投入资源对增产的贡献率在下降,即投入资源的边际效益减少,所以,尽可能节俭、适度地投入人工添加资源不仅经济上合理,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寻找制约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原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护生态环境,有必要了解资源投入产生的增产效果,并据此评价资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在这方面,已有的方法主要是比值分析法[2]、生产函数法[3]、包络分析法[4]、能量效率评价法[5]、因子-能量评价法[6]、能值评价法[7]等。但目前我国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还未形成理论体系,许多理论问题尚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本文以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添加资源为对象,探讨其投入的增产效果。然而,农业生产需投入诸多种类的人工添加资源并收获多种产出,在缺少每种产出和特定资源对应数据的条件下,先用TOPSIS法对多种产出进行综合,在此基础上,借助农业资源的边际投入量研究各种人工添加资源的边际利用状况,以期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了解安徽省各市种植业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地区差异,并在资源利用研究方面有所改进,为从可持续利用角度评价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供方法与依据。

2研究方法

2.1农业资源的边际投入量

仿经济学“边际效益”概念,用边际投入量MRi度量农业资源投入的增产效果:MRi=Δri/ΔQ(1)式中ri为某种具体资源(如电力、农膜、水等);Q则为农业产出(如谷物、棉花、花生、蔬菜等),由于缺少与特定产出对应的投入数据,为便于讨论,本文对产出做了综合,即Q为农业综合产出,综合的方法见2.2章节;Δri及ΔQ为特定资源投入与综合产出在不同时段的变化量。由公式(1)可见,从效果来看,农业投入资源ri有3种利用状态:(1)MRi>0,表示Δri与ΔQ同方向变动,即ri增加或减少,Q相应增加或减少,这表明追加资源ri还有提高产出的余地,此时,MRi越小,表示为了获得同等产出增加量ΔQ,需要追加的资源量Δri越少。(2)MRi<0且Δri<0,表示ri减少Q却相应增加,这意味着现有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节约资源ri的目标,是较理想的资源利用状态。(3)MRi<0且Δri>0,表示ri增加Q却相应减少,这就意味着在现有生产方式下,ri的增加不能产生“增产”效果,继续追加ri已无必要,因而应减少ri的投入。当资源ri处在(1)状态和(2)状态时,表明其得到了较合理的利用,尤其使资源处在(2)状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

2.2TOPSIS方法

用TOPSIS法(TechniqueforOrderPreferencebySimilaritytoIdealSolution)[8]确定农业综合产出Q的思路是:将各市的农业产出作为样本,先建立由m个样本(即m个市)和n个指标(即n种农业产出)组成的讨论对象,则n个指标构成了一个n维空间,每个样本对应此空间一个特定点,共有m个空间对应点;再在此空间中找出两个参照点:所有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构成的空间点X+(最大参照样本)、X-(最小参照样本);然后分别计算每个样本与参照样本X+、X-间的距离(即空间两点间的距离)d+、d-;最后计算贴近度Q作为农业综合产出。具体操作步骤是:(1)选择指标并建立矩阵。根据研究目的和指标的可获取性,建立一个由m个样本n个指标构成的矩阵X=(xij)m×n,xij为指标实际值,i为样本序数,j为指标序数。(2)数据标准化处理。通常xij是有量纲的,为排除量纲及数量级的差异造成的影响,需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这样处理后的矩阵为X′=(x′ij)m×n。x′ij=xij-min1≤i≤mxijmax1≤i≤mxij-min1≤i≤mxij(i=1,2,,m;j=1,2,,n)(2)式中max1≤i≤mxij、min1≤i≤mxi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最大、最小值,各元素取值为0≤x′ij≤1。(3)用标准化矩阵X′中各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最大、最小参照样本X+、X-。对产出而言,最大参照样本对应最理想的样本状态,最小参照样本对应最不理想的样本状态。X+=(max1≤i≤mxi1,max1≤i≤mxi2,,max1≤i≤mxin)X-=(min1≤i≤mxi1,min1≤i≤mxi2,,min1≤i≤mxin)(3)(4)用欧氏距离计算各样本与X+、X-间的距离d+、d-:d+i=∑j=1n(xij-xj+)2,d-i=∑j=1n(xij-xj-)20≤d+i,d-i≤1(i=1,2,,m)(4)一个样本所有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它与最大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小(d+=0),与最小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大(d-=1);而一个样本所有指标均为最小值时,它与最大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大(d+=1),与最小参照样本的距离最小(d-=0)。对产出而言,d+i越小表示i样本与期望越接近,d-i越大表示i样本越远离最不理想状态,则i样本状态越好。(5)用一个指数(贴近度Qi)来综合d+i与d-i。对产出来说,Qi越大,表示i样本状态越优。若样本各指标均处于最优(即d+=0)则Qi=1;若样本各指标均处于最劣(即d-=0)则Qi=0。Qi=di-d-i+d+i0≤Qi≤1(i=1,2,,m)(5)。

3结果与讨论

为了解安徽种植业资源利用的增产效果及利用的合理性,选择的农业投入资源为: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r1(kW/hm2)、用电量r2(kW/hm2)、化肥r3(折纯)(kg/hm2)、农药r4(kg/hm2)、农膜r5(kg/hm2),灌溉面积r6、节水灌溉面积r7、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r8(%),单位耕地面积从业人员r9(人/hm2)。农业产出指标则采用:各种作物(包括谷物、棉花、花生、油菜籽、芝麻、黄红麻、烤烟、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出(kg/hm2)。用公式(1)-公式(5)式处理2003年与2009年安徽统计年鉴[9-10]提供的基础数据:先分别对两个时间点的农业投入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各农业投入指标的变化量,以便比较和讨论;再计算相应时点的农业综合产出及其变化量;然后据此计算资源的边际投入量,得到2002年与2008年安徽各市综合产出变化量ΔQ、各种资源边际投入量MRi(表1)。先看安徽省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投入情况。相比2002年,2008年大多数市的农机总动力r1、用电量r2、农膜r5、节水灌溉r7、水土流失治理r8的投入量增加(Δri>0);而大多数市的农药r4、灌溉r6的投入量减少(Δri<0);化肥r3、从业人员r9投入增加与减少的市大致各占一半。巢湖、安庆、马鞍山、滁州市除少数几种农业资源投入增加外,大多数农业资源投入均减少;其余市则是大多数农业资源投入增加。再根据MRi的符号与数值大小讨论农业资源追加投入的效果。

由表1可见,亳州、六安、马鞍山、芜湖、池州、安庆、黄山市的综合产出均增加(ΔQ>0),而ri有增有减,相应有MRi≥0也有MRi<0:Δri≥0时,MRi≥0,即Q随ri增加而提高,表明还可以用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产出,芜湖、黄山、池州、六安、亳州市即如此;Δri<0时,MRi<0,即ri减少Q却在增加,这表明在现有生产方式下,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也可以继续增产,这样的资源利用最为理想,正是资源节约型农业所要追求的生产方式,安庆、马鞍山市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在这种理想状态,因为它们有较多种资源满足Δri<0(即MRi<0)。合肥、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巢湖、宣城、铜陵市的农业综合产出均减少(ΔQ<0),而ri有增有减,相应有MRi≥0也有MRi<0:Δri<0时,MRi≥0,即Q随ri的减少而降低,表明要增加农业产出就不宜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即可以通过追加农业资源投入来实现增产,巢湖市(除MR1、MR2、MR5<0外,其余MRi≥0)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此状态,类似的还有蚌埠、阜阳、淮北市;Δri≥0时,MRi<0,即ri增加Q却在相应减少,这表明在现有生产方式下,ri的增加已不再能增产,继续采用“追加资源来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的生产方式已不可行,是改变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投入的时候了,宣城市(除MR4-MR6>0外,其余MRi<0)的农业资源利用就处此状态,类似的还有铜陵、滁州、宿州、淮南、合肥市。

农业资源范文篇3

1泉州市农业自然概貌

1.1水源状况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km,水资源相当丰富。地表水总量87.6亿m3,其中可利用的约14.56亿m3。由于山峦坡度大,水力资源也很丰富,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达45万KW,发展山区水电具有广阔前景。泉州江河水面13.33万hm2,浅海滩涂面积7.87万hm2。盛产牡蛎、蛏、蛤、螺、海带、紫菜等贝、藻类200多种。泉州海域10~60m等深线面积3180km2,主要水产生物有50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产量较大的鱼类有20多种。

1.2土地状况全市土壤资源89.67万hm2,包括10个土类,分布有水平和垂直地带特点。全市陆地面积:中山占23%,低山占27.5%,丘陵占28.5%,平原占21%;境内山地66.67万hm2,农耕地1.13万hm2,其中一、二级耕地分别占9.36%和41.1%。

1.3林业状况全市林业用地68.27万hm2,占土地面积62.4%,现有林木蓄积量1830多万m3,森林覆盖率43.75%,绿化程度58.1%。据查,森林植物类有174科599属、1127种(或变种),主要包括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等。永春牛母山和德化戴云山为自然保护区。

2农业经济发展优势资源

2.1侨台资源

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698万人,分布在120个国家和地区;居住在台湾的泉籍同胞900多万人。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全球构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网络,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泉州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泉州与台湾自然条件相似,两地农业生产互补性强,发展泉台农业合作潜力巨大。充分发挥侨台优势,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及优良种苗来武装和改造泉州市农业,逐步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可以推动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业的外向度。

2.2海洋资源

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具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全市沿海渔场面积3936km2、滩涂面积2.53万hm2,10m等深线内海域面积5.33万hm2。有众多的优良港湾,可建较多深水泊位,发展海洋运输、远洋捕捞、近海养殖、滩涂养殖、水产加工潜力巨大,建设海上泉州,具有优越的条件。

2.3市场资源

泉州是全国市场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探索,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资源、资金合理有序流动。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各种综合性和专业市场300多个。数十万供销大军和遍布国内外的供销网点把泉州与全国大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与世界大流通融为一体。这为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外向化提供了现实条件。

2.4产业资源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90%以上。乡镇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稳健发展;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领域进军;经营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产业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扎实推进,并向"两高一优"农业和特色农业方向发展,形成了一批以集约经营、出口创汇为目标,具有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特点的开发性、效益型生产基地,如石狮水产、永春芦柑、安溪茶叶、南安龙眼等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迅速发展,全市现有9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50多万户,初步形成了粮食、水产、畜牧、林业、水果、茶叶、竹笋、食用菌、花卉和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产业化、集约化等特征日益显现。目前,全市粮食规模经营实体达730家,经营面积达2610hm2。

农业资源范文篇4

一、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现状

1.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农业用地保护有所加强。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农业用地面积每年都在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耕地面积年均减少数量逐年递增。2004年开始,湖北省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情况有所好转,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得到加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逐步下降。

(2)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加大。由于农业用地资源减少,湖北省近年来一直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力度,总体上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1年耕地保有量为7144.2万亩,当年耕地年末面积为6998万亩,超出了保有量指标32.43万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2.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湖北省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80毫米,折合降水量2193亿立方米。湖北河流众多。据统计,目前湖北区域面积大于0.1平方公里的湖泊为958个,各类水库5838座,总数位居全国第五,是全国的水库大省。湖北省内浅层地下水储藏量丰富,地下水水质清洁,储量稳定。在农业用水方面,湖北省采用的是传统农业浇灌模式,是粗放经营利用型的用水模式,水量浪费较大。

3.农业气候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湖北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利于农业生产。因此湖北省合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正是因为我省气候自然资源的优越条件,农业一直较为发达,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

4.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

湖北省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位于全国第9位。2010年全省总人口5723.77万,其中乡村人口2877.64万。[2]因此,湖北省劳动力资源是充足的。近年来,湖北省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知识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稳步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因此逐渐提高。

5.农业科技资源利用现状。

湖北作为农业科技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科技创新实力。近年来,我省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通过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6.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五年来,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全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4家,部级龙头企业33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27534个,辐射带动农户645万户次,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收入达到2200元。

(1)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增强。截至2010年,湖北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600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551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2010年达到26家,其中过3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2010年,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125.3亿元,销售收入4514.9亿元,利润总额346.0亿元,出口创汇10.8亿美元,上缴税金177.1亿元。

(2)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加快。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专业合作社达到12601个,相当于2005年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数量的3.8倍;入社农户15万户,注册资金156.7亿元,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

(3)示范园区建设开局良好。湖北省为推进企业集群化发展,确立了20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进入园区的企业达到730个,从业人员19.33万人,新建项目49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6个;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48.3亿元。20个园区中,黄陂、老河口、夷陵、钟祥、沙洋、安陆、鄂州、仙桃、洪湖和监利等1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入驻企业382家,农产品加工值2010年达到627.7亿元。

(4)农业板块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湖北省优质稻、双低油菜、优质棉、优质蔬菜、优质水果茶叶等种植业板块基地面积达到3800万亩;畜禽养殖小区2300多个,牲畜规模饲养量达到2430万头;水产集中健康养殖水面达到500万亩,种植业基地面积、牲畜规模饲养量和水产集中连片养殖面积分别比2005年增长110%、94%和100%。各类生产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优质产品比重显著增加。(5)品牌建设取得新成绩。湖北省农业“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总数达到3997个,总产值372.4亿元。稻花香、国宝桥米等21个品牌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采花、土老憨等24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德炎淡水小龙虾、秭归脐橙等6个品牌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省级名牌(包括著名商标)近600个。

二、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业土地资源紧张,农业用地利用效率低。

(1)农业土地资源紧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水利建设,湖北省耕地面积中水田面积开始大于旱地面积。但耕地总面积由于各种占用而每年都在减少。特别是90年代后期开始,耕地面积年均减少数量逐年递增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全省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只有0.37公顷。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耕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在1996-2003年间,从334.925万公顷,减少到303.345万公顷,净减少31.58万公顷。虽然2003年以后略有增加,但主要得益于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和严格的耕地控制措施的实施。

(2)农业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单位产量低。近十年来,湖北省单位播种面积用电量(农业电动机械)、化学品投入量(农用化肥)和柴油使用量(农业机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到2010年,湖北省单位面积的柴油使用量不足山东的l/3,全国的l/2。与此同时,湖北省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其他省份也存在一定差距,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较低,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也不高。2010年湖北省土地单位产量在全国各地区中占中游水平,可是与其他农业强省相比较仍然有不小的差距,说明湖北省还需要大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单位产量。

2.农业水资源逐年减少,且严重浪费。

(1)农业水资源减少。湖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近年来水资源总量下降速度较快,人均占有量降低。水资源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构成。2006-2010年,湖北水资源总量从1077.4亿立方米下降到639.69亿立方米,下降了40.6%。同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不具有优势。从有详细统计数据的2001年开始,湖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1、2006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湖北省常年降水量约为3000亿m3,其中约55%消耗于陆面蒸发,只有45%转为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300亿m3)。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0.6,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4倍,浪费惊人。我省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平均每生产1吨粮食需水量达到1500m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节水农业发达国家的一倍以上。湖北省绝大部分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农业浇灌方式,大部分水在沟渠的流动过程中被蒸发,到田间后又有一部分渗漏到地底,水资源使用效率极低。

3.农业气候自然资源利用没有因地制宜。

湖北省由于内跨度和高差等原因而气候复杂多样,灾害性气象天气较多。其中尤以洪涝灾害发生较多,危害大的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夏伏连旱或伏秋连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省性洪涝灾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过7次,给农业生产带来惨重损失,严重地影响着湖北农业产业化发展。湖北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却没有合理规避这些问题,更没有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经济。

4.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农业劳动力效率低。

湖北省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资料显示。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1.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15%,中专占1.85%,大专及大专以上占0.41%。总的来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质量低下。2009年湖北省农民人均收入5035.26元,低于全国5153.17元,更是远远低于农业发达省份,例如东三省、山东等。[3]由此可以反映出湖北省单位农业劳动力所创造的财富低于全国水平,更说明湖北省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与农业发达省份差距很远,需要努力提升。

5.农业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1)农产品单产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湖北谷物每公顷产量为5893.5千克,低于辽宁(5929千克)等八省市,油料每公顷产量为2066.5千克,落后于山东(4116.2千克)等十省市,棉花每公顷产量为1111.1千克,落后于新疆(1725.4千克)等省区。

(2)农作物的良种普及率落后于发达省份。湖北省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红薯、大豆、蚕豆、花生、芝麻、油菜籽、棉花、麻类的良种面积占播种总面积的比率不高,虽然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的良种普及率达到90%以上,但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差距。

(3)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率低。湖北农业科技力量布局比较分散,导致农业常规应用技术升级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有资料表明,目前湖北省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远远低于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无法在广大农村得到普遍应用。

6.农业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1)农业产业化政策不完善。制定某种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资金、技术、人才保证该产业的优先发展。湖北省政府虽在不同时期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但政策、法规尚不配套、不完善,无法使产业化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2)龙头企业规模总体较小,加工转化能力弱。全国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已有20多家,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而我省最大的龙头企业才70亿元,过10亿元的企业还不到30家。2010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39:1,全国平均水平是1.7:1,发达地区超过2:1,发达国家为3:1。我省除了稻米加工外,还没有一家在全国有影响的加工企业。

(3)产品品牌不响,产业外向度不高。近年来省内虽然出现了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制品,但还没有享誉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品牌。“200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全国有40个食品品牌入选,邻省的河南、安徽都有多个食品品牌入选,湖北省只有稻花香一家。湖北省区位优势明显,但优势农产品走出省外的很少,加工制品占领外省市场的份额更小,农产品出口值刚过10亿美元,只有山东省的近十分之一。

(4)农企利益联结不紧。湖北省订单农业还有近40%的农户没有覆盖到,与龙头企业建立比较紧密利益联结关系的农户只有20%左右,订单合同额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5%,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入股,与龙头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很少,难以分享到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的收益。一些地方、部分行业和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还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上。不少订单合同内容过于简单,合同履约率不够高。

三、湖北省农业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1)提高农民文化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首先加强科技培训。素质教育应当围绕提高农民“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切实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其次改善农民结构,针对近年来湖北省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导致留在农村的人员文化素质日益下降的形势,采取积极的措施,鼓励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创业。

(2)投入资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围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二条主线开展农业科技活动,一是农产品加工,主要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优质、高效节水栽培和养殖。除开展科研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等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产品与食品的安全性。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利用现代化浇灌技术。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贯彻“两改一增”的农田节水思路。一是水改旱,发展节水减灾型农业。二是旱改特,减轻抗旱压力,发展节水避旱型农业。三是增加耐旱作物比重,发展节水耐旱型农业。扩大试验示范,推广农田节水适用技术。推广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农田节水高效种植模式,应用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

2.整合资源,提高规模。

(1)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参股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跨区域联合与合作,增强服务功能,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农企双方权利责任,逐步实行合同可追溯管理,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要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以此扩大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

(2)以各地市条件为准,形成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省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围绕优质稻、棉花、双低油菜、生猪、水禽、淡水产品、食用菌、果茶等优势主导产品,进一步扩大板块规模,提升坂块水平,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的农产品板块基地。加快板块基地与龙头企业对接,以龙头企业主体,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3)打造龙头企业,形成优势品牌。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严格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储运全程质量控制,健全各级农业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和追溯体系,夯实农业品牌的发展基础。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尽快做大做强品牌。组织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展销会、订货会,支持在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影响力。组织开展名牌农产品认定工作,建立农产品品牌奖励机制。[4]

(4)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选择一批地域性强、品质优、风味、功效独特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深化湖北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优势产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针对湖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找准难点,攻克重点,是实现湖北农业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大力发展小龙虾、家禽、板栗、魔芋、蜂产品、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

3.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

(1)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规模。首先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明的政策和更富有吸引力的发展环境,调动和发挥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吸纳和聚集各类投资者来湖北省发展农业。其次要创新招商思路。目前,各地招商引资竞争激烈,招商条件都在竞相优惠,如何创新机制,吸引投资者来湖北省对农业进行投资是当前招商工作的中心。

(2)积极开发特色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积极利用湖北省的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产品的外销。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商贸企业集团,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简化工商登记手续,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吸收社会资本等形式,建立跨区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农产品流通大公司、大集团,使之成为我省农产品贸易的龙头企业。[5]大力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和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各类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超市,从而发展湖北省外向型农业经济。

4.高度重视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的农业生产项目。

(1)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食品生产新技术。绿色食品是高科技的产品,研究绿色食品生产高新技术有利于推动绿色食品的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鼓励和支持有关单位和科技人员研究绿色食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技成果。[6]首先开发高产、优质、抗病虫的新品种,加快绿色食品生产栽培技术的配套和推广;其次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强预测、预报,开展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最后制定绿色食品的标准,开展绿色食品加工工艺的引进和应用。

农业资源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农业资源范文篇6

一、开展后备农用土地资源调查

农用土地资源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后备农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按照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的工作部署,2009年,我们将采取逐村普查的方法,组织开展全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监测调查。调查内容既包括那些适宜开发但尚未开发利用的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和干废坑塘、废弃灌渠、废弃交通占地、废弃窑坑、坟丘占地等闲散废弃土地,也包括土地资源潜力尚未充分发挥的中低产田、低产果园、低产林地、低产水面等。通过调查,全面查清我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及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并提出相关的调研报告与图件,为各级政府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化解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土地制约瓶颈提供决策依据。调查工作的具体要求见《*市后备农用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实施方案》。

二、开展全市2009年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结构现状监测调查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就我市而言,已连续四年实现粮食增产,这就为进一步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农业生产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为及时掌握我市2009年春季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分析研究全市种植业结构现状,全市将在5-6月开展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现状监测调查。监测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2009年春季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2008年冬季小麦播种面积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等。此外,各县(市)、区还要对本地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好的典型进行调查总结。调查拟采取运行“*市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信息地面公里网监测系统”的方法,以点联户进行入户调查。监测调查的具体要求见“*市2009年春播作物面积和种植结构现状监测调查方案”。各县(市)、区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本项调查工作,确保各项成果的高质量、高水平,为市、县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三、开展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

掌握农业资源利用的动态情况,进行农业资源的监测与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系统的基本职能和优势所在。搞好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合理利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河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冀农区委字(2008)3号”文件精神,河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拟在全省组织开展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方法及时间要求待省部署后我市再另行安排。

四、*市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农业资源区划网站运行维护

农业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农业资源区划网站维护,是全市农业资源区划系统的一项大型长期性基本建设项目,它对改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方法手段、提高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的时效和水平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加快农业资源信息数据库完善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各类农业资源信息数据的整理、分类工作。(2)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网”的运行与调试,进入正式的运转与服务阶段。各县(市)、区农业区划办公室要配合做好本单位网页的维护与信息更新工作,切实发挥好网站的服务功能。(3)逐步实现农业区划档案的电子文档管理,有条件的县、区着手县级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设。(4)完成路北区农业资源监测地面公里网点的布设,完善全市公里网格全覆盖的农业资源监测体系。

五、完成全市2008年度分区农村经济数据年度统计

各县(市)、区要按《*市农业资源区划》的分区范围,于8月底前完成2008年度农村经济数据统计并向市办上报电子文档。

六、继续开展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试验示范区建设

坚持以“深入探索不同区域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模式,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效益,努力拓展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社会影响”为目标,紧密结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和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因地制宜的选题建区。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重点,注重示范推广的成效和社会影响。对于示范效果不明显、推广价值不大、效益低下的示范区,要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示范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各县(市)、区要在4月底前向市上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区建设工作计划,12月20日前上报本年度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七、开展全市耕地土壤墒情遥感监测

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情,对夏粮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快速准确地监测评价我市耕地土壤墒情,全面及时地了解旱情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作物的正常播种和生长,今年我们拟在全市范围内,对不同时段的耕地土壤墒情进行遥感监测。市农业区划办公室拟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区划研究所合作,共同完成5次土壤墒情遥感监测,监测的时间和内容将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安排。

八、开展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开展30周年纪念活动

从1979年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迄今已整整30年。30年来,我市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始终坚持为领导宏观决策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经过几代农业区划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不同阶段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我市农业资源区划工作开展30周年,回顾和总结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更加卓有成效地做好今后的工作,不断开创我市农业区划工作的新局面,今年我们将通过不同形式,举办一系列的纪念活动。拟举办1-2次由我市农业区划战线新老同志、相关业务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举办以展示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成就、弘扬“区划人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各县(市)、区在积极踊跃参加国家、省、市纪念活动的同时,要在本县(市)、区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相关的纪念活动。

农业资源范文篇7

一、目的意义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我县曾于1982年陆续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业资源调查工作,并于1983年相继编制完成了县级的《综合农业区划》和县直各专业部门区划。20年来对指导全县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发性生产的不断深入,农业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体制和市场需求主体的变化更为新时期的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和依据,尽快编制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既是《农业法》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也是新形势对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必然要求。新颁布实施的《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业资源区划或者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区划,建立农业资源监测制度。”农业是由生态、技术、经济组成的社会系统,而农业资源区划正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原则,旨在研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间最大差异和区内最大相似性,目的是指导和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总目的,全幅员地更新调查和分析评价农业自然资源、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的现状、优势和潜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合理确定不同类型的农业功能区,按照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的布局和规模;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为核心内容,因地制宜的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追求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区划要以监测调查、分析评价资源为手段,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要高站位、宽视野地评价研究资源开发战略和资源保护政策,以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

三、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

这次在我县开展的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就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土地、农业、林业、水资源、气候、畜牧、农村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村资金、交通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农业经济等15个专业的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

1.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国土资源局承担)

主要是调查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质量、利用现状、空间变异、生产潜力等情况。

(1)耕地(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2)园地(果园、桑园、其它园地);

(3)林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

(4)牧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

(6)交通用地(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

(7)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上建筑物);

(8)未利用地(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裸岩、石砾地、田坎)。

2.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这次农业资源以土壤、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评价作为重点内容。

(1)土壤类型(土类、亚类、土属、土种)、数量、分布、适宜性等。

(2)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3)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状况;

(4)粮食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区域分布、产值、商品率等);

(5)蔬菜生产状况(品种、规模、各类保护地的面积、区域分布、品牌注册、无公害认证、产值、商品率及产业化水平等)。

(6)农用土地流转状况(土地流转形式、规模、效益等);

3.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与评价(由县气象局承担)

(1)热量资源:主要调查和分析评价气温、农业界限温度及积温、地温及初终霜日期、无霜期等;

(2)光能资源:主要调查分析日照、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及光热生产潜力等;

(3)降水资源:主要调查降水量、土壤水分状况、蒸发及干燥度等;

(4)主要气候灾害调查及评价。

4.水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水务局承担)

(1)现状可利用水资源量;

(2)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现状及变化分析;

(3)水质及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价;

(4)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状况及预测分析;

(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6)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5.林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林业局承担)

(1)林业用地中各类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分布;

(2)用材林林木蓄积量和生长量;

(3)四旁树、农田林网的规模及蓄积量;

(4)林业用地的土壤和植被状况及其它立地条件;

(5)退耕还林规模及分布;

(6)果树(按品种)面积、产量及分布;

(7)近几年新引进果树品种的栽培规模及效益;

(8)果品生产品牌及商标注册情况;

(9)设施果树的生产规模及分布;

(10)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状况;

(11)果品出口、产业化加工状况及效益;

(12)森林覆盖率现状和变化分析;

(13)林业病虫害及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6.畜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畜牧局承担)

(1)各种作物秸秆、藤蔓、枝叶产量、饲用量及利用率;

(2)人工饲草种植面积及产量;

(3)饲料生产(含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饼类饲料、糠麸粕渣饲料)规模及产量;

(4)各类畜禽品种、饲养量、出(存)栏量和畜禽产品产量;

(5)畜牧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及专业化水平;

(6)畜牧业生产效益分析及新技术推广普及状况。

7.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价(由县水产局承担)

(1)内陆水域面积、可养殖水域面积、已养殖面积;

(2)0—2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已利用的浅海面积、潮间带面积;

(3)海、淡水产品总产量、养殖产量及捕捞产量(能分出品种或大类);

(4)海、淡水水质污染状况及分析;

(5)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现状及消长变化;

(6)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7)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品种、规模及效益;

(8)渔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9)水产品出口、产业化规模、水平及效益分析。

8.农村能源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生物质能的生产规模、数量、折标煤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状况;

(2)地方性常规能源蕴藏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3)太阳能及其利用;

(4)其他形式能源(风能、地热、沼气等)的数量、开发利用的形式及规模;

(5)商品能源用量消长分析;

(6)生产、生活用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7)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

9.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调查及评价(由县统计局承担)

(1)人口数量(总户数、总人口、乡村户数、乡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组成:对人口进行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数量分析;

(3)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的分布规律和地区差异;

(4)劳动力数量:乡村劳动力资源数、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劳动力系数(劳动力占人口数比例)等;

(5)劳动力质量:劳动力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农村各类人才的数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专长及其发挥情况;

(6)劳动力利用结构:劳动力在农村各产业的构成和比例,应特别注意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利用结构问题;

(7)农村劳动力利用率;

(8)劳动力生产率调查分析。

10.农村资金(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资金来源及数量;

(2)农业投资和效果调查分析;

(3)农村消费能力的调查评价。

11.农业技术装备的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农业技术装备的数量、种类、增长变化、拥有量与需要量;

(2)主要农业装备的组合分布、利用率、水平、技术与经济效果(包括实际机耕、机播、机收面积);

(3)农村用电量、化肥、农药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以地膜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

(4)农机总动力、实有机电井数量、有效灌溉及旱涝保收面积;

(5)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12.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调查分析(由县发展计划局承担)

(1)农业生产区域的演变与形成;

(2)区域农业生产的水平与经营规模、方式等特征;

(3)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业的内部结构变化分析。

13.农业经济效益调查与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1)单位农产品成本、资金利用率、产值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和劳动利润率等;

(2)农机作业、水利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调查分析。

14.交通运输条件的调查和分析评价(由县交通局承担)

(1)交通运输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特征,对农产品运输的适宜性;

(2)农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流向、流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状况;

(3)农副产品的运输费用、损耗、运输管理等问题。

15.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调查和评价(由县农村经济局承担)

主要调查分析市场与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基础设施条件、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四、农业资源调查及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是继1992年我县农业资源数据更新调查完成后,又一次大规模的资源更新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和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都要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予以高度重视。本着“严肃科学、讲求实效、勤俭节约、提高质量、依托资源、服务发展”的原则,确定如下资源调查和评价方法:

1.自然资源类数据更新调查

这次农业资源区划中的土地、土壤、气候、水资源、林业、畜牧、水产、农村能源等自然资源类的数据,均须按本专业最新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资源调查实施细则,以调查时或2003年底的数据为基期,再次更新调查自然资源数据,以确保农业区划的数据新、时效强。

2.社会经济类资源数据统计调查

农业资源区划编制中涉及的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条件、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资源数据,按省要求,均采用2003年年底县统计部门的数据,统计部门没有的,引用专业部门掌握的数据,专业部门没有的,则须制定系统的调查方案,组织开展相关的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以确保主要资源数据无遗漏、全幅员。

3.分析评价的原则和重点

在自然资源具有多种适宜性的情况下,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农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应遵循系统论评价原则;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长远与当前相结合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其评价的主要内容为:资源的结构和分布,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资源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资源潜力和优势度,各种资源空间组合效应与农业利用模式选择等。各专业资源评价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效果的统一性,明确各专业资源分析评价的重点。

4.专业组的职责和任务

这次县级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拟恢复组建土地、气候、水资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综合区划等8个专业组。专业组是在*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并完成本专业的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制定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指导各部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工作;组织验收各部门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完成县级资源调查数据汇总;撰写完成本专业县级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成果报告(含图表及多媒体形式成果);按要求向综合区划专业组提供上报本专业的资源数据。

经研究,各专业组在完成本专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提交本专业资源调查与分析评价报告,可不进行划区;综合区划专业组须在分析评价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农业资源区划的编制。

五、步骤及时间安排

按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底完成全省市、县两级农业资源区划,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均须严密组织,精心谋划,其具体步骤及时间安排是:

1.宣传发动,任务部署阶段(2004年8月中旬前)。按省政府要求完成文件起草、方案制定、召开会议、部署任务、健全组织、明确责任。

2.准备阶段(2004年8月底前)。县直各专业组制定并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必要的专家论证,完成相关技术培训。

3.县级各专业资源外业调查阶段(2004年9—12月)。

4.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补充调查阶段(2005年1—5月)。县直各专业组完成外业调查数据并进行汇总,期间须开展必要的补充调查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典型调查,撰写成果报告,绘制成果图表。

5.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成果汇总阶段(2005年6—8月)。

完成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汇总及成果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并请专家论证,复制印刷各类资源区划成果。

六、上报成果要求

1.县须向市上报下列成果

(1)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报告10份;

(2)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资源区划图5张;

(3)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县级农业分区基本情况统计5套;

(4)2005年6月底前向市上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报告、典型报告(不少于8个)10套;

(5)各专业资源调查和分析评价报告,每专业10份。

2.要求县直各专业组须向县农业资源区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下列成果:

(1)8月30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及分析评价实施细则5份;

(2)2005年6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资源调查及分析报告10份;

其中:农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土壤、农村能源、粮食生产、蔬菜生产、农用土地资源流转5个成果报告;林业资源专业组须分别完成林业和果树生产2个成果报告。

(3)2005年5月15日前上报本专业主要资源现状图5套;

农业资源范文篇8

一、加深对发展*地区特色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农业是*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经济和缩小东*差距创造条件。

(二)发展特色农业是*地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地区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三)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地区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四)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特色农产品对于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进一步明确发展*地区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发展*地区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选择具有一定区域规模、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名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市场需求强的特色农产品。

──突出发展重点。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方面因素,优先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的产品。

──适度规模生产。要考虑特色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生产,做到规模适度,确保产品特性。

──按产业化进行开发。要着眼于特色农产品整个产业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形成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区。

──兼顾生态建设。要从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发展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产品,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每个省区培育形成几个在国内、国际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和特色产业带区,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构建*地区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突出抓好*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

(一)特色种植业产品。*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品质好,质量高,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逐步减少不具备资源优势、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为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腾出空间。抓住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影响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问题,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优质胡麻、油葵等特色油料作物的生产,要注重品种改良和油脂加工技术改造。橡胶生产要立足现有植胶基础,通过新技术的采用、胶树品系改良和增加投入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马铃薯生产要加强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杂粮、杂豆生产要抓好品种改良,形成合理生产规模,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拓宽市场渠道。蚕桑生产要加强基地建设,改良蚕种,提高品质。名贵中药材生产要加快药用植物的人工栽培,建设川贝、天麻、杜仲、枸杞、黄芪等生产基地,扶持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优质烟叶生产要突出特色,提高生产水平,改进加工工艺。

(二)特有园艺产品。*地区具有特殊的物种和气候资源优势,园艺产品品种繁多,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大。这些产品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栽培技术,改造园艺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要发挥鲜切花、球根花卉和花卉种子生产的优势,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加强加工、保鲜等设施建设。优质反季节蔬菜要实施精品战略,推行精细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特色瓜果生产要实行原产地保护制度,适应市场对鲜食和加工专用品种的不同要求,调整品种结构,培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园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大对天然草原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在牧区要推行草原划区轮牧,实行舍饲和半舍饲。在草原生态脆弱区和严重退化地区要实行禁牧和休牧制度,加快草原植被恢复,逐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资源,加强牧草种子基地、草原监理和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等建设,加快草业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带动*草业发展。*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优质牛羊肉、羊毛、羊绒及肉兔等其它草食家畜的主产区。要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畜群品种,提高优质肉牛、肉羊比重,加快发展优质细毛羊,稳定发展绒山羊,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提高畜产品商品率。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秸秆养牛和特色畜禽类生产。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草地畜牧业质量和效益。

(四)高效生态特种水产养殖业。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生产具有较大潜力。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大水面资源和冷水性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湖泊、水库、山区河沟和溪流等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西北地区要结合沿黄河水域开发,改造低洼盐碱地,发展渔业生产。要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模式,发展稻田养鱼、养蟹等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重点发展冷水性鱼类等特种水产品生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不断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良种培育、病害防治、饲料生产、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五)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着眼农村市场,注意开发周边国家市场;既要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加工业,又要发展各种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传统技术生产。要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渠道和网络,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要立足于现有加工能力的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不能盲目铺新摊子。要把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形成规模,更多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采取有利于*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发展特色农业,良种要先行。要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动物保护工程”等项目向*地区特色农业的倾斜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强成套生产技术的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要重点加强草地畜牧业的良种体系、防疫体系和冷链设施建设。针对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特点,要推广耐旱农作物良种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西南地区季节性缺水和蓄水能力差的问题比较突出,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二)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要选择一批产业发展基础好的重点县市,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对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全程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创立一批特色品牌产品。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推动标准入户。

(三)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要尽快研究制定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要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搞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草原法》执法力度,落实草地家庭承包,切实搞好草原建设和保护。采取工程、农艺、化学控制和生物技术等节水措施相结合,建立田间蓄水、抗旱保水、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节水技术体系,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注重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实施保护性耕作。积极推广沼气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资源范文篇9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市*县1500只优质种羊繁育扩建项目在*县兴城镇下寺村种羊场内(*县牧富达种羊场扩建的新场区),预计扩建种羊场羊舍3000m2,宿办室和操作室450m2,养殖种类是优质肉用种羊(萨福克羊、夏洛来羊),项目建成后种羊场年生产种羊为1500只,按签订的协议合同,种羊销售给全县的肉羊改良站点。项目工程拟定建设周期为7个月,预计由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9月竣工验收进入试运营阶段。

本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要使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维持在环境容量所允许的范围内,更积极主动地采用了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变普遍的资源浪费为资源节约,并特别抓好污染治理和生态整治工作,同时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项目全部达产后,根据市场情况,初步预计,种羊年均收入375.00万元,肉羊年均收入64.00万元,经估算年均总收入可达到439.00万元。

二、主要技术

1、主要技术: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种羊纯繁、种羊培育。

2、主要设备:人工授精设备6套,化验室成套设备1套,彩超设备一套。

3、项目本着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原则,修建沼气池。沼气池是使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发酵产生沼气的装置。项目沼气池建于羊舍下方,采用底层出料旋流布料侧水压式结构,进料口设在羊舍地面,由设在地下的进料管采用直插的方式与沼气池发酵间相连接。通过沼气池的修建,不但使羊舍的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电能和燃气。

4、养殖场户对羊只粪便采取及时清理、定点存放,并以土覆盖的方式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其对场地及周边环境影响,并且用作有机肥还田使用。由于秸秆过腹还田,将有效减少因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5、该项目使用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水中无特殊化学物质,经处理后形成中水回用浇洒道路和绿化喷灌;其余排入污水管网,不影响周围环境。

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该项目的建设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使*县养羊业优化升级,形成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科技化。通过畜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进而带动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2、通过该项目建设,延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有利于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食品加工业和饲料加工业规模化、标准化,对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和增强地方经济都有着较大的作用。

农业资源范文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社会资源对农业发展越来越重要。化肥是社会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资源,据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占40%~60%。苏联解体前,苏联工业发达使塔吉克斯坦化肥的使用量远远超过世界平均用量,年使用量在15万~20万t,但是从1991年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化肥使用量急剧下滑,由1991年的15万t减少到1994年的6万t,此后基本维持在5万t左右,2010年塔吉克斯坦化肥的使用量仅为4.5万t,平均每公顷用量为60kg,是世界平均用量的1/2,是中国平均用量的1/6。化肥用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塔吉克斯坦独立后工业薄弱,化肥生产能力较低,加之近年农资上涨、农民收入低等因素造成了化肥使用量的减少。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出率的重要手段。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延续,塔吉克斯坦的各种农机具数量并未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增加,反而均呈减少趋势。1991年塔吉克斯坦农业机械拥有量最高,拖拉机达到3.7万辆,平均千公顷耕地拥有46辆,是同时期美国的2倍,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数量也达到发达国家千公顷耕地拥有量水平。然而到了2010年塔吉克斯坦拖拉机保有量只有1.36万辆,较1991年减少了67%,播种机、谷物收获机和采棉机拥有量分别降低了53%、56%和94%,其原因是独立后的近20年,农业部门使用的农机设备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没有得到更新和维修,从而导致目前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很低,一些地区的小麦、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的种植主要还靠人工劳作。

化肥和农机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塔吉克斯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劳动力资源的匮乏对塔吉克斯坦农业的发展更为不利。无论从资源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塔吉克斯坦劳动力资源都很匮乏,据塔吉克斯坦2010年官方统计,仅在俄罗斯打工的就有100多万塔吉克斯坦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其中农村人口占到70%,外出打工的农村人口大多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优秀年轻劳动者,他们长期远离农村使得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多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同时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都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导致田间管理粗放,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新观念也难以推广。

二、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分析

根据1965—2010年塔吉克斯坦农业总产量变化趋势图(图2),可将塔吉克斯坦农业发展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1965—1990年是农业平稳增长的第一阶段,塔吉克斯坦一直是苏联重要的农产品原料供应地,尤其是棉花。因此,在此阶段苏联向塔吉克斯坦投入了大量的农业物资,保障了农业总产量的稳定增长。但从1991—1997年农业进入了急剧下滑的第二阶段,由于受到苏联解体和国内动乱的双重打击,塔吉克斯坦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农业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97年农业总产值降到历史最低点,比1991年减少了50%,棉花总产量减少了57%,蔬菜总产量减少了45%,在这严峻的状况下,塔吉克斯坦采取了一系列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使农业自1998年开始进入了快速恢复的第三阶段,截至2010年塔吉克斯坦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2.29亿美元较1997年增长15倍,粮食和蔬菜总产量分别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25万t和190万t,分别比1997年增加了2倍和4倍,籽棉总产量稍降达到31万t。总产量的不断提高得益于主要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由表2可知,随着农业的发展,主要作物单产水平总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2004年之后作物单产水平提高较为明显,到2010年小麦和蔬菜单产分别达2503.0kg/hm2和24710.0kg/hm2,是1997年产量的1.97倍和2.01倍,同时籽棉单产也增长了18%。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恢复的原因是塔吉克斯坦采取的一系列农业恢复措施,而在这些措施中农业政策、农业贸易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塔吉克斯坦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塔吉克斯坦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是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动力。1991年苏联解体迫使塔吉克斯坦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来帮助本国农业发展,主要的农业政策是土地经营权的转变。1992年,塔吉克斯坦按照《法》的规定,把大部分的山坡土地转让给了私营部门农户,1995年10月9日塔吉克斯坦总统签署了《关于把5万公顷土地划给公民发展私营副业经济的命令》,1997年12月1日总统又签发了类似的命令,决定再把2.5万hm2土地划拨给公民发展私营副业经济,到了2007年塔吉克斯坦的土地经营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由1991年国有农场占农用地的98%,转变到2007年私营土地占到了农用地的70%,并且土地经营私有化的趋势还再不断加大。土地私有化不但调动了塔吉克斯坦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使农业生产和市场更好的结合。同时,塔吉克斯坦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国际援助来帮助农业发展,截至2000年,世界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向塔吉克斯坦共捐助了6.3亿美元用来发展塔吉克斯坦的农业,此外亚洲开发银行为了帮助塔吉克斯坦农业恢复,于2008—2010年也援助了4000万美元。因此,国外农业援助政策和国内农业政策对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2.农业贸易农业贸易是塔吉克斯坦农业快速发展的间接动力。当代交通的发展促使农业贸易快速发展,农业贸易不但能够补充本国农产品需求,而且还能给本国农业发展产生间接动力。由表3可知,塔吉克斯坦近15年农业贸易采取进口粮食的同时出口经济作物,并且农产品进出口值逐年增加。近年粮食进口值接近2亿美元,粮食以小麦为主,年进口量在90万t左右,其次是进口糖料,年进口值平均在5000万美元。由于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满足本国需求,使得塔吉克斯坦能更好地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农产品,增加外汇带动农业发展。棉花是塔吉克斯坦第一大出口农产品,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年出口值保持在1亿美元左右。其次,近年蔬菜和水果随着国内、国际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农民种植水果和蔬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塔吉克斯坦水果和蔬菜的年出口值也突破1亿美元,为塔吉克斯坦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总之,塔吉克斯坦农产品贸易充分体现了塔吉克斯坦农业部对农产品贸易坚持的两个原则,首先是提高居民的粮食保障水平,将生产的农产品(谷物、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供应本国市场,并进口农产品满足其需求;其次是扩大棉花、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增加外汇带动农业发展。

3.种植业结构调整塔吉克斯坦自独立后为了满足本国粮食的需求,提高粮食自给率,塔吉克斯坦通过不断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来满足本国粮食需求(图2),由1991的23万hm2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1万hm2,此后基本维持在40万hm2左右,但近3年(2008—2010)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45万hm2,同时,由图3可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主要是小麦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自1998年后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hm2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此外,塔吉克斯坦通过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来更好地实现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入。由图2可知,塔吉克斯坦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除农业急剧下滑的几年低于30万hm2外,其余各年均保持在35万hm2左右,从图3可以明显看到棉花播种面积历年维持在25万hm2左右,是塔吉克斯坦第一大经济作物,占经济作物的70%左右,但自2007年后棉花的播种面积明显下降,从2007年的25万hm2下降到2010年的16万hm2,棉花播种面积减少了36%。取而代之的是蔬菜和水果播种面积快速增加,蔬菜从2007年的6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近8万hm2,增长了30%,水果的播种面积增长高达1倍,从2007年的1.1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2.1万hm2,蔬菜和水果的播种面积增大体现了塔吉克斯坦当前不断发展具有更大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