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装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5:06:43

农业装备

农业装备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转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观念,拓展农机安全监理范围,健全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促进我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准确掌握全区以卷帘机、微耕机为重点的设施农业装备分布情况,实施培训、考核、检验、宣教和技术服务,建立监理档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设施农业装备安全事故。

三、工作安排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年12月1日至年1月31日,工作内容为各街道摸清辖区内卷帘机、微耕机的数量,分布情况,建立监管档案,并上报区农业局农机办。

第二阶段为年2月1日至10月31日,工作内容为全面治理,开展重点检查、排查安全隐患。期间,区农业局将对街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第三阶段为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进行工作总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推广引导。

一是政策引导,通过优化购机补贴目录,引导企业开发安全可靠、质优价廉、节能环保的设施农业装备;

二是技术引导,通过组织现场演示会、产品推介会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引导农民购买、使用国家认证、信誉良好、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服务到位的设施农业装备;

三是补贴引导,把卷帘机、微耕机等设施农业装备列为购机补贴的范围,通过实施购机补贴,加快对落后、淘汰设施农业装备的更新报废步伐;要加强拆解销毁管理,防止淘汰的设备再次流入市场;要做好设施农业装备的质量投诉和事故处理等工作,及时向生产企业反馈质量改进意见,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三包”服务水平,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二)加强教育培训。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积极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要根据实际组织编写卷帘机安全操作挂图等设施农业装备安全使用知识读物,免费发放农户;要结合安全检查,深入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地,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现场技术指导,使农民掌握安全操作知识;要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和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将设施农业装备操作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免费培训,通过专家讲课、观看安全操作光盘、现场演示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安全生产培训,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对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发给操作技能培训合格结业证书。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登记管理。要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建立设施农业装备档案,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要建立分户账,区农业局建立总账,并建立电子档案;

二是要建立、健全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农机合作社或农业经营组织对重点设施农业装备要明确责任,专人负责;

三是实施微耕机编号管理。要参照手扶拖拉机管理,免费做好微耕机的登记备案工作;

四是建立定期检验制度。要认真贯彻《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每2年1次的实地免费检验,有效提高设施农业装备的安全技术水平;

五是加强对销售和安装企业的管理。销售企业要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同时要向用户提供产品的安全操作手册。

(四)加强安全检查。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监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安全检查和技术维护,做到排查安全事故隐患经常化、制度化,坚决杜绝私自生产和组装卷帘机等行为。对检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经告知拒不排除并继续使用的,予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拒不停止使用的,扣押存在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对检查中未发现的隐患或对发现的隐患整改不到位而导致发生较大以上农业机械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农业装备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装备;智能网联技术;网络建设;发展

无论是整个国家的农业还是广西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农副产品都没有竞争优势,除了科技落后之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程度尤其是智能网联化的高端农业装备水平不高更是主要原因。为了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于2015年5月8日印发了[2015]28号文件《中国制造2015》,宗旨是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我国十个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天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国家将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大力推动十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从《中国制造2015年》可以看出:农业机械装备是《中国制造2015年》的十个重点领域之一。根据《中国制造2015年》广西农机主管部门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在这个规划中,又包含了水稻、糖料蔗机械化等其它的专项规划。但在这些规划中,大部分是以机械化为中心,融合智能网联技术的却不多。因此,本文根据广西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广西农机目前的现状,重点讨论基于智能网联技术下广西农机的发展。

一、什么是智能网联技术

智能网联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合称,人工智能技术是人为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工作,如感知、学习、逻辑判断、决策等,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具有人类大脑的少部分功能;网联技术是指多种网络互联互联在一起,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的技术,它涵盖了移动互联网、因特网、云端、现代通信、现在信息、GPS(北斗)等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目前在汽车上的应用方兴未艾,尤其发达国家,争相推农机论坛GUANGXINONGYEJIXIEHUA出多种无人驾驶汽车,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目的是占领未来汽车市场的份额。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样,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力争走在世界的前列。目的就是改变中国汽车技术落后的现状,实现中国的汽车业的弯道超车,走在世界的领跑前列。同样,在农业装备方面,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介绍,农业装备是融合生物和农艺技术,集成机械、电子、液压、信息等高新技术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先进装备。要实现这些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就需要借鉴智能网联汽车一样,让农业装备与网络相联,即智能网联农业装备,实现信息共享,远程监控,GPS与导航、云端及无人操控技术。最终目的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力,降低我国农副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副产品在国际的竞争力。

二、智能网联农业装备的目前的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期,美国将卫星导航系统安装在农业装备上,从而开始农业装备高科技、高性能、智能化的先河。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智能网联农业不仅已基本实现全面机械化,而且智能网联农业装备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虽然近年来,国内智能网联农业装备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还处在研发阶段,目前能够成熟与应用的几乎不多,目前使用的大部分智能网联的农业装备以进口为主,尤其大型的装备。由此可见,我们国家智能网联的农业装备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较,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动力农业装备,如拖拉机、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械、植保机械等国外的产品,在行走、操控、人机工程等早已实现无人状态下工作。这些机械,上面各种传感器,装有多台计算机系统,在本机器上实现车内联网之外,还通过移动网络与大数据、云端计算、GPS相连,人们只要把手机打开就可以随时随地监控到这些机械的工作,并能用手机进行实时操控。这些设备本身既有了智能功能又与网络相连,完全不需要人在现场操控。近来,国内的“福田”“一拖”等农业装备企业,也开始重视农业装备智能网络方面的研究,但还在测试阶段,离实用还有一段距离。在作业农业装备,如播种、施肥、整地、田间管理等方面,也实现了无人操控激光平地、变量施肥与喷药等。通过引进和合资,使得国内的这类设备,一部分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如带有智能网联功能的约翰迪尔系列自走式喷雾机广泛应用于玉米、高粱、棉花、甘蔗等高杆作物的大面积、高效率和精准植保作业。综合上述,在大型动力农业智能网络装备方面,国外已经实用化多年,我们正在起步阶段;在作业农业智能网联装备方面,我国通过引进合资等方式,有些已是国际水平。但总体还是落后。

三、智能网联技术下广西农业机械的发展思考

(一)广西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的重点

广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7%以上,平原约占20%。广西主要是种植水稻和甘蔗。“十三五”时期是我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时期。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区农业厅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中明确指出了粮食产业、糖料蔗产业、水果产业、蔬菜产业、蚕桑产业是我区农业的五大产业,也是发展的重点产业。因此,我区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是立足这五大产业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规划精神,结合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广西农机局组织编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包含《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广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广西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广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等多项规划。这些规划是保证在城镇化发展中,农村劳力在向城市转移的情况下,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装备来完成我区农业稳定、高效、快速、优质、绿色发展的前提。

(二)广西农业网联通信设备的建设

1.完善移动网络和GPS(或者北斗导航)等

互联网的建设网络互联尤其是移动网络、GPS(或者北斗导航)、大数据、及云端与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的互联,是农业机械装备实现无人驾驶、无人操控、数据上传、数据计算的精准保证。因此,在重要农业生产区域,必须建设快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和移动通信

2.建立资源共享办公室,协调各地智能网联

农业机械装备的运行智能网联农业机械转备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单个设备自己在运行,它涉及到装备本身、移动通信、大数据、云端等设备。因此从省到地市应该有办公室来协调数据的共享,如地块图形、道路变化、地块墒情、病虫害预警及专家处理方案等等,都要求数据中心给予共享。

3.重点规划好耕地模块及道路建设

智能网联农业机械装备是在全自动无人操控状态下运行的,如自动驾驶、自动行进、自动施肥、自动整地,这就需要道路情况、地块的形状等资料信息。

(三)广西智能网联农业装备制造业的思考

1.采用技术引进、合资和政府政策支持发展

我区的智能网联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广西农业机械装备的生产制造企业,一直以来,都落后于全国。目前有一些服务于本区农业的低端装备,连自动化功能都没有达到,在此种条件下,想要靠区内力量直接跨越式发展到智能网联的农业机械装备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走技术引进、合资生产、政府扶持的模式。

2.优先发展中型类动力和采收类智能网联型机械

由于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7%以上,平原约占20%。大型的地块不多,无法使大型机械设备顺利开展作业。因此,广西不宜发展大型的智能网联的农业机械装备,只能发展中小型智能网联农业机械装备。

3.引导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及制造企业转为农业生产服务

目前有不少小型农业生产装备制造企业和公司,因装备了智能网络农业机械装备而实现无人驾驶、无人操控后,将失去市场,这个时候应该引导这些企业的服务也转移,从服行业中取得利润,把一部分政府补贴往他们身上倾斜,使农业机械装备真正为农民服务。

参考文献:

[1]www.gxny.gov.cn/govpublic/jcxxgk/ghjh/fzgh/201705/t20170502_534648.htmhttp:/l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网《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http:/www.gxnj.gov.cn/show.html?ID=2084a22e-fe9d-4abe-8867-9e6cd27c5459广西农业机械化局网《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3]郑文钟.国内外农业智能化装备发展的现状[J].现代农机,2015(06).

农业装备范文篇3

为了全面提升大棚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应用和推广物理农业技术,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防止病从口入的危险,也可满足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蔬菜和保障农业食品安全的需要,其市场前景必定十分广阔。

1.1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的优势

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数据证明,应用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明显提高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使得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大大降低,生产出了大量的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另外,大棚蔬菜物理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产生的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菜农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应用的主要物理农业技术具体包括: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磁化处理达到作物增产的目的;温室静电除雾除尘防病促生系统;声波助长可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二氧化碳气肥系统;使用电子杀虫灯来保护农作物。利用这些技术可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表明了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极其值得推广。

1.2应用及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棚蔬菜中,物理农业技术的应用尽管在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极其突出的作用,但该技术的推广仍存在一些的问题,主要包括:

(1)物理农业技术较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大多数菜农一时间还不能完全接受,导致使用该技术的大棚数量和规模不够,故统一市场很难形成。

(2)大棚蔬菜物理农业装备价格较高,菜农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回收时间相对过长。

(3)大棚蔬菜物理农业装备作业面积少,利用率低。

(4)专业的监管认证机构还未成立,使得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销售情况不好,蔬菜价格与投入不成正比。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菜农应用物理农业技术的积极性,阻碍了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应用的推广。

2.加快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应用及推广的建议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绿色环保无害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大,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显得日益突出,因此,必须要加快大棚蔬菜物理技术应用及推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2.1加大物理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

通过当地电视台栏目和报纸等广泛宣传,让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更快更好的被广大市民消费者接受认可,提高消费者远离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健康生活理念。还可以通过举办现场活动的方式加大物理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宣传力度,办立培训班并编写培训教材,加强对农户和和农机技术人员的指导培训,使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得以普及,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和认知并最终接受该项技术。

2.2采取措施降低物理农业装备成本

要想提高农户使用物理农业装备的积极性可通过增加装备购置补贴的方法来实现。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对中央农机具购置补贴,好好地使用该项优惠政策,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及时的解决农户的资金问题;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的额度、种类和数量;对于购置物理农业装备的农户,另外增加更实惠的补贴政策,让农户看到政府的扶持和支持,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中。

2.3采取措施提高物理农业装备利用率

部分大棚蔬菜物理农机技术装备调试安装完成后,需要一直固定在该大棚里,使得装备利用率降低,针对装备的这个特殊性,应该鼓励农机公司、农机生产企业和大棚农户多方参与,设立物理农业装备示范推广点,把物理农业装备安装放置到示范推广点的大棚中。另外,需要根据大棚面积来确定装备的型号,避免出现大材小用的现象,保证装备利用率。技术人员必须在设备安装调试和作物生长期等各个环节,对物理农业装备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等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装备的正常运转。通过良好的技术服务和支持,促进大棚蔬菜物理农业技术大面积的推广。

2.4尽快成立专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监管认证机构

成立专业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监管认证机构,加快绿色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尽可能增加该类蔬菜产品的销售渠道,保障它的销售状况,能够卖出菜农们自己满意的价格,让菜农通过收入的增长,来增加使用物理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3.总结

农业装备范文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使得学校和企业对接,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技能、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农业机械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新华社2018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机装备和职业农民被再次提及,并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文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工具,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农民将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吉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农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农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经营等先进模式越来越普及。农业装备已经走进广大农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投入。而行业内高素质的农机装备类人才却供不应求,因此各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应加大力度,把握市场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的农业装备类专业对实践操作性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农业机械的使用,更要掌握农机的故障检测和维修,而地方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政策扶持有限、社会资源紧缺、校企合作困难,那么如何开展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与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地方高职院校农业装备类专业发展的瓶颈。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革新,传统行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面临一定困境。为改变这一现状,探索更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的学生,使之更适合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势在必行。(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是一种学校和企业间深入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的模式,学校与企业经过研究由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源如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这类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更贴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学生的实训内容就是企业的生产内容,使学生真正掌握能够在企业应用的知识技能,避免“毕业就失业”的情况出现;学校在培养学生进行实用技能的同时,一方面生产了一定数量的产品,两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后备人才。(2)开展校企“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培养一般在学生入学之前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人才培养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以“订单”方式开展人才培养。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个高职院校都在努力探寻新的、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订单”培养的教学模式开始风靡各校。然而在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课程制定不和理、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不断磨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促进“订单式”培养切实落实。(3)联合教学,开发教材。现今学校农业装备类专业教材数量有限,尤其是跟得上农机行业发展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一本符合行业实际、高质量的教材就变得很重要。农业装备类专业的教学在开发教材时可以邀请企业和行业内的专家技师共同参与,探讨开发出更适合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教材。这样的教材更具有实用性,更能跟上行业的发展。(4)建立校企兼职教师制度。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专职教师擅长的领域能力有限,很难满足各方面的教学需求,教师凭借原有的知识、技能很难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吉林省在农业装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农机类企业很多,而且部分企业规模很大,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我省高职院校可借助区位优势,与企业深入合作,除了派教师到企业学习之外,也可以聘请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为外聘教师,向学生传授更具实用性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专业知识。

三、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到订单式培养到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等方式,都是为了促进学校与企业共进,实现双赢。当然校企合作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学校热、企业冷”,校企合作沦为形式。高职院校深入研究校企合作目的是促进自身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企业作为营利机构,其生存的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没有利润,或者利润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因此,由于很多校企合作中学校没有为企业带来足够的利润,导致校企合作沦为形式,学校革新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四、结语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方面可以通过与农业装备类企业的合作,调整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可以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才为学生传授实用技能,也可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学习。总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一定会获得双方互利共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党素芳.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143-148.

农业装备范文篇5

1.相互促进

当前,农机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力军,这是由于农机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相互提高的原因。近几年,我国农村逐渐引进各种大中型农业机械,它们具有安全、高效、低耗的特点。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仅解放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提高农业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机业的发展以及农机的大量使用与推广。

2.相互制约

如果农业机械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将造成不协调,影响发展。一方面,农村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的收入较低,购买力不强,再加上农业机械是先进的生产工具,价格比较高,这就影响了农机的使用,也制约了农机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实践证明,引进农业机械的地区农业发展的速度要明显高于没有使用农机的地区。如果一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要求较高,但是市场上的农机生产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农民劳动强度增大,农村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以上就说明了农业机械与农村经济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农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机的安全运营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前提,加强农机管理是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但是,我国的农机管理不是很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农机操作人员素质偏低

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加强农机管理就是登记、审查,事实上登记、审查只是一部分,加强农机管理最关键的是对人的管理。目前,我国部分农机操作人员素质偏低,他们掌握的操作技术跟不上现代农机具发展的步伐,无法做到科学的操作各种现代农机具。而且一部分农机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这严重的影响了农机的使用推广。

2.农业装备较落后

农机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广先进实用、质优价廉的农机具,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有些地区农民所使用的耕作方式还是原始的人工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却收获甚微。这种生产方式极大地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增长。

3.部分农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

加强农机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农机站的部分农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未做好服务上门工作,未能做到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排忧解难,与农民的沟通较少,致使不能很好的将维修技术、操作章程传授给农民,这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加强农机管理需要注意的方面

1.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

加强农机管理,最关键的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要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举办培训班,加强安全操作意识,让农机操作人员从思想上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让操作人员熟悉并掌握交通法规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二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宣传违章操作的害处,从而引起操作人员的警觉。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素质,引导他们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农机具,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机效益,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

2.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装备

同志曾经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由此看出,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装备不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拿我国农业对拖拉机的引进与使用来看,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这不但使农民脱贫致富,还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可见,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装备是十分有益的。

3.强化农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农业装备范文篇6

关键词:崇明小菠菜;设施栽培;机械化生产;整地;播种;采收

崇明小菠菜是上海市崇明区地方特色品种,该品种不同于普通直立型菠菜品种,其植株呈匍匐状,个头矮小,茎叶圆润肥厚,营养价值高,可炒食或凉拌,深受上海地区消费者的喜爱,在上海地区绿叶菜消费中占比较大。但是,由于崇明小菠菜株型奇特,其栽培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成本高,而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目前崇明区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出现了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再加上适用于崇明小菠菜生产的农业机械偏少等,限制了崇明小菠菜这一特色蔬菜的产业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崇明小菠菜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笔者于2020—2021年开展了崇明小菠菜设施栽培中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最终通过从农机选型、配置方案等关键生产环节入手,同时根据土壤状态、崇明小菠菜农艺特征等不断对农机具进行参数调控和设定,顺利集成了崇明小菠菜设施栽培中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栽培技术。现拟将相关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以期促进该技术在崇明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进而实现崇明小菠菜生产的省工节本、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1机械化整地作畦

1.1整地

在崇明小菠菜播种前(崇明小菠菜的常规播种时间为9月),按照“深、平、齐、碎、墒、净”的标准对设施大棚进行整地,并通过多次旋耕达到细碎耕层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崇明小菠菜根系生长的目的。具体措施为:在播种前10d左右,在前茬作物清理完毕的基础上,每667m2设施大棚施入商品有机肥1000~2000kg,然后使用上海田惠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深翻机(1G-152)进行深翻,要求深翻均匀、翻土深度达30cm,从而确保能将杂草、上茬根系和秸秆等翻入到土壤层以下,促进其腐熟和灭活有害物质,进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消灭土传病虫害,为崇明小菠菜前期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播种前5d左右,设施大棚使用上海田惠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耕机进行第1次机械旋耕,旋耕后立即进行机械平整,平整后每667m2施入复合肥10kg,然后再进行第2次机械旋耕,以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且碎土率达90%以上。

1.2作畦

在崇明小菠菜机械化生产中,可使用上海田惠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起垄机(1GLZQ-120)进行机械作畦(该机器可同时进行旋耕、埋石、作畦、镇压、整平等作业,从而使畦面平整、畦形饱满,有利于后期进行机械化采收,且其作畦效率比人工作畦高90~100倍)。为配合后期崇明小菠菜的机械化采收,根据采收机械的采收幅宽和崇明小菠菜的种植农艺要求,一般要求畦底宽1.5m、畦面宽1.2m、畦高15cm,畦的整齐一致性≥95%、偏离性≤5%,畦面平整。

2机械化播种

2.1种子处理

在崇明小菠菜播种前,要精选种子,及时剔除霉籽、瘪籽、虫籽等,确保种子的净度≥99%、纯度≥97%。在精选种子后,采用山东省天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种子破壳机器进行种子处理(该机器可在不损伤种子的基础上,达到种子破壳效果好、损耗率低的目的,且经过破壳处理后种子的出苗率和整齐度高,且菠菜生长一致,有利于后期进行机械化采收)。

2.2播种

待崇明小菠菜种子处理好后,可使用上海田惠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播种机(2BS-18)进行机械播种(该机器可一次性完成开槽、播种、压实等作业,且播种后不需要进行二次覆土;该机器一次播种最多可播种18行,并可根据需求设定株行距,具有播种均匀、高效的优势)。具体播种要求为:株距为4~6cm、行距为6.8cm,每畦播种18行,单粒播种,每667m2播种量为3kg(可较常规人工撒播每667m2节省种子2kg),播种时应尽可能地减少中途停车频率,确保每畦作业不间断,控制漏播率≤3%、重播率≤3%。

3田间管理

3.1温湿度管理

崇明小菠菜生长的最适温度为5~15℃、空气湿度为60%~80%,应依据设施大棚内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好通风、降温、降湿工作。

3.2水分管理

播种后宜采用轻浇水、勤浇水的方法,但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可利用铺设好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滴灌浇水),初次浇水以湿透畦面而畦沟内不见水为宜,以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病害发生或种子腐烂影响出苗率。在播种后5~7d,崇明小菠菜即可齐苗,此后需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一般结合追肥进行适时、适量浇水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浇水均应在晴天下午进行。

3.3施肥管理

在施好基肥的基础上,应视崇明小菠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应遵循“天热宜稀、天冷宜浓”的原则,利用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追肥,且肥料一般要求选用叶菜专用水溶肥,并要求依据推荐使用量进行施用。值得注意的是,在崇明小菠菜采收前20d要求不再浇水、施肥,以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4病虫害防治

崇明小菠菜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蚜虫等,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化学防治等措施,以保证崇明小菠菜绿色、安全生产。

4.1农业防治

具体措施为:及时清除设施大棚内的杂草和病株残体,合理轮作,科学施肥、浇水,保持设施大棚透光通风等。

4.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以黄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为主,其中黄板(大小为25cm×20cm)一般每667m2悬挂25~30张,悬挂高度为距离地面25cm左右。

4.3生物化学防治

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霜霉病可采用687.5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800~15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2%春雷、45%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600~800倍液,或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超赞)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可采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雅刻)500~800倍液,或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隆施)900~1500倍液进行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在崇明小菠菜采收前15d,应停止用药。

5机械化采收

农业装备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问题;对策

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与使用,可在最大限度上优化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避免人力过度劳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1]。

1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机械装备未能因地制宜地予以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装备研究生产时,技术人员未做到因地制宜,仍然照搬先进地区成熟系统,未根据各地区农业生产方式、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致使农业机械装备无法满足多领域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装备的使用效果,使其大范围推广应用受阻。例如,发达地区灌溉技术应用效果较好,但是部分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无法达到灌溉技术应用条件,最终只能采取传统灌溉方式,造成农作物灌溉效果不理想。

1.2农业机械装备地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地形、经济状况、农业生产基地条件、交通水源条件大不相同,农业机械装备应用效果差异明显。一方面,地形不同的各区域对装备需求不同,另一方面,农民经济条件不同,需综合分析农业机械装备的实用性及功能性。

1.3农业机械装备买不好、不会用

农民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主体,大部分农民未受过高等教育,对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和认知。在购买过程中,会面临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不能按照各区域农业生产需求选购现代农业机械;另一方面,即使买到高性能农业机械,也无法因地制宜使用,最终影响农业机械使用效果[2]。由此可见,在农业机械装备推广过程中,仅有部分较合适的精细化操作技术得以大范围应用。

2解决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使用问题的对策

2.1因地制宜使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

应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地理条件合理规划种养区域,种养力求做到规模化、规范化,同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装备。在选择时不能单一性地考虑技术条件,应根据当地生产规模选择与农畜产品相适合的机械装备类型。例如,在丘陵或山区,可选择植保无人机等灵活性高的机械装备;在平原地区,要根据地形做进一步规划,如选择适合当地的自动灌溉技术。

2.2提高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少不了人才队伍的支持,要想逐渐扩大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应用范围,既需要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引导,还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做好人员编制和经费方面的协调工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业无才可用、无计可施的发展现状[3]。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士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并使他们成为广大农户的示范者和领头羊。

2.3加快建立农机推广创新体系

农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由于地势等农业生产环境复杂、分布区域较广,在推广现代农业装备过程中,要根据各地区现状,因地制宜开展研发工作,进而实现各地区农作物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推进新型农业装备的使用,以经济带动产业,创新农业示范团队,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2.4重视农机装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

农业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农产品生产管理方面,还体现在农产品质量监测与包装运输方面。在生产环节,应采取施肥灌溉自动化控制技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基础上,有效结合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判断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确定合理的施肥灌溉时间。当农作物进入结果期后,就要采用农用无人机技术,合理监测农作物生长质量,并根据其生长信息采取自动化管理措施。到了农产品运输期,就可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控制生产线,确保农产品供应及质量。随着5G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需与高新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农业智能化管理的目标,将5G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环节,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及精准度。

2.5支持农业机械装备推广

任何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支持。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逐渐应用与普及,智慧农业日益发展,政府部门要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对农业装备自动化课题的研究力度[4]。鼓励各职业院校与科研单位联手,努力培养出一支高精尖、高水准的农业机械装备技术推广队伍,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服务,为现代乡村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农民。此外,应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政策应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共同致力于解决农村生产力及购买力等问题。

3结语

在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农村现代化建设已成时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大范围推广并使用农业机械装备,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为农村培养优质涉农人才,并借助科技力量打造特色乡村。

参考文献:

[1]刘云.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9(8):103.

[2]李小平.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9(6):116.

[3]王治平.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现代农业,2019(2):62-63.

农业装备范文篇8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围绕实现安全生产“三个零增长”总目标,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和监管队伍“三项建设”,严格依法行政,排查事故隐患,创建平安农机,提高监管能力,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三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执法力度,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报废和脱检拖拉机上路等严重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监控;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促进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使农机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加大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安全发展理念得到切实增强。通过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理顺农机监督管理体制,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2012年,全县农机安全监理“三率”水平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确保创建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6个,确保拖拉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市农业局下达的控制指标内,不发生农业机械(道路外)死亡事故,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拖拉机道路交通责任事故。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县农机管理总站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查处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有关规定,严把登记、检验、考试、发证关,坚决做到“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机车不予办证上牌,不按规定检验合格的机车不予办证上牌,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不予核发驾驶证”,杜绝违规异地发牌发证行为,同时要切实做好拖拉机报废更新工作,坚决从源头上把住安全关口。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和查处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违法载客、超速超载、无证驾驶、报废机车上路行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二)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县农机管理总站要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意识,继续深入排查治理农机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建立与落实情况;排查农业机械机库棚、维修、储油等设施安全情况;排查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培训条件有无重大变化、教学管理制度正常运转、学员档案建立及教学大纲、计划等执行情况;排查农机维修站点是否证照齐全、存在超越维修等级承览维修业务及维修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安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农机维修业户开业条件等情况;排查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登记、年度检验情况,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申领、换发、审验情况。加大力度,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作业、不按时参加安全检验的现象进行整治,对驾驶操作人员无证驾驶的现象进行治理,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率、检验率,提高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消除事故隐患。

(三)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教行动。继续以“平安农机”建设为载体,深化“十个一”平安农机主题宣教活动,巩固和创新农机安全片组集中学习活动。结合“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和各项整治行动,充分利用报纸、标语、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及“农民信箱”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机安全宣教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着力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努力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切实增强广大农机从业人员、村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

(四)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建设。要宣传、贯彻、落实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完善县、镇乡(街道)、农机从业者三级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完善考核奖励机制,促使农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要深化“平安农机”建设,以巩固、完善、提高“平安农机”建设为着力点,要创新形式、提升质量、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把“平安农机”建设工作引向深入。要完善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警农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农田、场院等道路外农机安全巡查制度,强化农机安全动态监管,严防较大以上农机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农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落实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责任制,及时、妥善处理较大以上农机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

(五)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要提高对农机安全监理设施和装备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逐步落实对农机安全技术检验设备、事故处理勘察设备、安全检查专用车辆、安全宣传教育设备、考试机具、办证大厅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科技含量,逐步实现农机安全监理执法的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不断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六)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农机安全监理队伍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保障。要按照农业部的《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建设规范》、《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要求,不断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建设。规范对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管理,所有的考试员、检验员、事故处理员均要持证上岗,农机安全监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风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农机监理作风进一步好转,树立农机监理部门良好形象;乡镇(街道)要落实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健全与农机作业组织、人员的安全生产联系制度,完善基层农机安全监管体系。

(七)加强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县农业局关于开展设施农业装备安全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好设施农业装备安全治理工作。结合“十个一”平安农机主题宣教活动,加强对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的宣传;继续结合阳光工程,搭建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平台,将设施农业装备操作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水平。乡镇(街道)农机管理人员要结合农事进村入户,对微耕机等设施农业装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排查安全隐患,提高设施农业装备的安全生产水平。

(八)着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县农机管理总站要切实做好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牌证管理,努力提高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力争完成“三率”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目标任务。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相关规定,督促做好上道路拖拉机的道路交通责任强制保险工作。结合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认真落实《省拖拉机报废更新管理办法》,抓好老旧拖拉机报废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一)组织发动部署阶段(2012年5月10日前)。县农业局成立以分管局纪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的组织领导,办公室设在县农机管理总站,负责“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部署、协调、落实、督促和信息汇总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在往年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及其他专项行动基础上,按照本工作方案,结合当地实际,认真部署落实。

(二)实施阶段(2012年5月11日-11月30日)。各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按照局的部署重点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县农机管理总站要组织、指导并督促各有关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农机维修站点等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开展执法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以整治拖拉机违法行为为重点的农机安全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机安全宣教活动。

(三)督查验收阶段(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县农机管理总产站要做好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年”的总结,要结合农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各乡镇(街道)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工作进行督查验收。

农业装备范文篇9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象装备;现代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代表,是指利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环境因子。目前来看,设施农业主要分为两类,即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其中设施养殖又可以分为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均有着良好的发展[1]。此外,基于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装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水产养殖中使用聚乙烯网片制作的网箱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对推动集约化水产品养殖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在设施农业气象装备技术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必须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气象装备技术,重点分析、探讨设施农业气象装备技术问题与对策。

1设施农业气象装备技术

从当前设施农业装备应用情况来看,集中体现在设施园艺、设施养殖、食用菌生产、水产养殖等方面。在设施园艺方面,覆盖材料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聚烯烃温室大棚膜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有着良好的耐老化、消雾、防尘抗污功能。温室设施内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物理增产技术装备、物理植保技术装备、喷雾植保机械、耕耙与灌溉类机械装置。以物理植保技术为例,使用的设施装备有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臭氧病虫害防治、防虫网。以耕耙机械装置为例,使用的设施装备有微滴灌装置和微耕机装置。在设施养殖方面,包括防疫装备和生产辅助设备,防疫装备有空间电场防疫系统、等离子体灭菌除臭系统,生产辅助设备包括风机、冷水帘、粪便处理设备、喂料机、喷淋设备。在食用菌生产方面,目前建设重点是环境安全型菇房,配备的设备有空间电场灭菌防病技术装备和促进食用菌生长生长的技术装备。水产养殖方面,当前最常用的是用聚乙烯网片制作的网箱,这种网箱设备主要是增氧机,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目前来看,新型温室设施装备技术系统主要有4种,即温室移栽系统、温室控制系统、温室灌溉系统和温室通风系统。要高质量地实现农业气象环境观测,必须充分做好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量、光照等观测工作,将获得的数据作为设施农业技术调控的参考数据。目前广泛应用的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有环境监控、作物生长监控、农田气象要素监控,在观测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和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业气象自动观测装备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借助自动观测数据可以动态评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以北方地区为例,北方农业设施以日光温室为主,使用的传统温室结构只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但因为北方冬天棚内外的温差很大,导致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比如当温度传感器长时间处于高温变温的环境中时,会发生迟滞现象,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又如当百叶箱的通风效果不佳时,会导致自动传感器的测量值与比对用水银温度计观测值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仍然需要加大对设施农业气象装备技术的研究力度,以此弥补装备技术的缺陷。

2提升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准确性的策略

2.1应用温度观测装备的关键技术

目前来看,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气象观测中的温度观测装备是温度传感器,主要有3种类型,即热电偶式、电容式、电阻式,气象观测领域最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是电容式。电容式温度传感器的湿敏元件具有良好的感湿能力,湿敏材料的特征参量可以随着内部水分子含量浓度发生线性变化,在评定湿敏元件性能时,需要重点考量线性度、响应时间、湿润带。在技术应用方面,目前湿敏元件技术主要有湿滞和动态响应特性、水蒸气传质机理。从长时间研究过程中发现,湿敏材料对水分子有效渗透系数和有效扩散系数均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是湿敏材料感湿膜的厚度与浓度[2]。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温室大棚是密闭空间,所以会出现低温高湿、高温高湿的情况,若是无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湿敏元件,则湿度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2应用土壤水分观测的关键技术

从长期实践过程中发现,借助土壤水分监测仪器的驻波比法虽然可以得到土壤容积含水率,但与人工观测烘干称重法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自动监测仪器的相对湿度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土层的土壤常数值存在较大的关系,导致自动监测仪器的观测结果一定程度上会受人工测量的土壤常数的影响;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正式使用自动检测仪器前会选择使用传感器输出值与人工的比对结果计算修正值,将修正后的终值直接作为观测结果,因此修正值对观测质量的影响较大。基于土壤水分与土壤特性等相关参数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要想充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在线比对自动监测仪器和人工观测获得的数据,并定期修正,以此确保人工对比可以与装备稳定特性相结合,最大限度缩小自动土壤水分的人工烘干法与驻波比法之间的差异,数据对比后将偏差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保证设施农业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促使数据实现业务化,发挥出土塘水分自动化观测仪器的优势,以此为气象预报和科研领域提供参考性意见[3]。

3设施农业气象装备的发展方向

基于当前阶段设施农业气象装备的应用发展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设施农业气象装备的研究力度,正确把握设施农业气象装备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发展设施农业气象装备。对于设施农业气象装备来说,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与探索的力度。在把握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方向上,考虑当前阶段我国日光温室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设施农业并未完全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今后要将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作为设施农业气象装备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为了确保可以很好地适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要确保观测装备使用的观测手段在不同层次和观测要素均有所调整。比如在北方地区,气象观测装备要具备防掀棚大风、低温寡照、暴雪垮棚、病虫害、高温热害等灾害预防的能力。在环境调节方面,使用的基础数据非常依赖于温室内部的气象观测数据,当前阶段我国在航空、军事预报和天气等领域使用的气象新型装备技术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可以考虑将这些技术与农业气象装备联系起来,促使技术上有很好的融合。此外,农业部门要积极与植保部门加强沟通,将农业气象装备与植保设备有机结合,以此保证和提升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加强对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与探索上,要进一步加大对已经成熟的观测装备技术的研究力度,比如要加大对空气和土壤湿度传感器研究力度,重点从传感器的元件材料、特性和观测介质着手,深入地研究太阳光谱、CO2浓度与作物生长、病虫害关系的理论。除此之外,要利用先进的气象设施,并结合数值预报产品,积极做好温室大棚农用天气预报研究与监测的工作,最大程度地保证和提升温室农作物的品质,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4结语

设施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基于设施农业的特性,要重点加强对设施农业气象观测力度,多使用一些有效的气象装备技术,加强对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制与探索的力度,并尝试使用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以此获取设施农业气象预报,不断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推动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勾卫东,魏娟娟,杨春芽.论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装备保障的重要性[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4):10-11.

[2]程琳,王东育,徐驰.设施农业气象预报的必要性及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8):115-116.

农业装备范文篇10

农业机械属于技术生产的范畴

从实质上讲,农业机械应属于农艺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范畴,就像工业生产中,工业品的加工工艺和实现工艺的生产线都是要由机床等各种加工设备来实现一样,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的农艺也同样是要靠机械和设备来实现的。

纵观发达国家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已由代替人(畜)力劳动、功能单一的简单工具的初级阶段,迈入了具备增产、节本、环保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功能的中级阶段,这也是现代农业所赋予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涵。因此农业机械就是农业生产工艺过程的装备,属于生产技术的范畴。

农业机械应用是农业技术改造、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从人类农业发展进程看,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推动着农牧业生产迈上新的高度,实现了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量的不断增加、劳动生产率和抗灾救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等。

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改造农业,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可以说,现代农业是先进农艺科技与先进机械化技术的完整结合,而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业)体系又奠定了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基础。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实际上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改造和进步的具体体现,农业机械就犹如农业发展的引擎,是动力。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质是技术推广性补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