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21:13:27

农业种植

农业种植范文篇1

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利用’SN识别污染来源的报道,同时结合其他的同位素来研究稍酸盐的循环、迁移、混合等过程。MeLay和or吧enl71研究指出,较严重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主要与化肥施用量较高的蔬菜种植有关,蔬菜种植区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粮食作物种植区或城市区域。国外在对土壤稍态氮淋失已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在土壤硝化作用、硝态氮淋失条件、硝态氮移动力学与数学模型以及硝态氮淋失的防治和对策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l8]。土壤稍态氮迁移转化规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泛关注19川。不同种植条件下土壤稍态氮的渗漏特征呈现不同变化趋势,主要受降雨灌溉和施肥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硝态氮淋失量与降雨量密切相关,随着雨量增多和雨强增大,氮素的淋失量和迁移强度也相应增加。这部分硝态氮是很难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最终只能引起农田氮素的大量淋失,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对于不同的施肥种类,通常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淋溶损失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硝态氮、亚硝态氮、按态氮、有机氮。渗漏水中氮的浓度与土壤中氮素的淋失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51。农业集约化种植程度高,施肥频率高,施肥量大,这些因素都加重了农田氮素的损失,也对地下水的污染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评估农业集约化种植氮素流失途径及其行为特征,特别是评估硝态氮淋溶损失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为防治水污染、制定流域最佳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分析,阐明了硝态氮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土壤硝态氮变化趋势,建立了土壤硝态氮浓度和地下水稍态氮浓度响应关系,为农业集约化种植区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和优化田间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江阴市典型农业集约化种植区为研究对象。江阴市2000年后农业生产中年化肥使用总量达56000多t,农药使用总量达1000多t,每亩耕地平均年投入量分别比上世纪50年代增加8倍和20倍。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如大量无公害蔬菜基地、花卉基地和水果基地的建设,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化肥使用量的增加等使得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不仅直接导致部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下降,而且土壤质量的恶化又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选取了3种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磺土镇葡萄种植园、西石桥镇东支蔬菜基地、西石桥镇常规种植区。在研究区域3种不同种植方式采样点,分布着3种不同的水稻土。综合考虑土壤质地和种植作物,划分5个土壤剖面,布置3个地下水观测井,分别位于葡萄种植园、东支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的实验农田内。3种土样的分层按照平均分层法分为:0一20、20一40、40一60、60一80、80一100cm总共为5层。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采用集约化统一管理,常规种植区按当地农事习惯施肥和灌溉。

1.2土壤基本性质测定

土壤体积质量(容重)用环刀法测定;土壤质地用吸管法测定;土壤基本性质测定和室内实验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进行测定。表!列出了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结果。

1.3土壤硝态氮运移监测方案

在监测期内,每隔15天在上述每个典型种植区内沿“S”形路线随机选取5点,用土钻按0一20、20一40、40一60、60一80、80一100。m间隔,分5个层次采集O一100cm剖面的土壤样品。采集时在每块样地应多采些混合土样,剔除土样中含的根茬等杂物,将每个种植区的同一层次各样点土样混合均匀后装入密封袋中标记,随即放入冰盒密封保存。由于每个地区种植的作物不同,其中葡萄种植园的采样点选在行内两葡萄植株间,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采样点则选在作物种植的行间。土壤溶液渗滤管是用直径为3cm的塑料离心管制作。在管壁上等距离(1cm)打直径约2mm的小孔,外部用300目的尼龙布缠裹3层后扎紧,阻止土壤颗粒进入,离心管上部有橡皮塞封口,将硬质塑料细管(直径约3mm)一端穿过橡皮塞插入离心管底部,别一端露出地表供其抽取滤液。在3种农业种植方式农田利用安装PVC地下水管取样井的办法设置地下水收集点,进行浅层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动态监测,在作物生长期间以一定的时间间隔(每周)采集水样。土壤硝态氮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测定。将采集后预留的土样风干后过1mm筛,称取59土壤样品,然后加入1mol/LKCI溶液浸提,震荡6Omin,过滤后上清液放入一4℃冰箱中保存,采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浸提液中稍态氮含量。

2结果与讨论

2.1土壤剖面硝态氮动态变化与降雨灌溉的响应关系

大多数作物的根系不发达,属于浅根作物,对水肥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因此经常性的灌溉对保证作物的生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次追肥和频繁灌水是传统作物种植中的普遍现象。集约化种植模式,以灌溉施肥统一化,操作规范化,农田劳作机械化等为特点,表现出区别于常规种植模式的一面,这种区别反应在硝态氮渗漏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治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约化种植和常规种植在灌溉体系上存在差异,比较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和农家常规种植菜园近5年灌溉情况如图l所示,集约化种植区灌溉量相对稳定,主要集中在30一40mm之间,在图中表现为灌溉累积频率呈现正态分布。常规种植区灌溉相对随意,灌溉量在15一20mm,45一50mm之间,由于灌溉量的随意性导致灌溉累积频率呈现出离散型分布的特点。有着显著的关系:浓度上,降雨或灌溉后,硝态氮随水分运移到土壤下层,造成硝态氮渗漏浓度增大。灌溉量越大,硝态氮淋失浓度越高,灌溉对硝态氮淋失起重要的作用,这也与Waddelll川的研究基本一致;时间上,硝态氮浓度增大时间滞后于降雨或灌溉时间。由此可见,降雨和灌溉是影响硝态氮渗漏的主要因素。比较两种种植体系不同时期硝态氮渗漏浓度变化(图2),集约化葡萄种植园灌溉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种植区,灌溉量也比较均匀有序,硝态氮渗漏浓度比较均匀,在6月底产生比较大的突跃,这主要是由于葡萄花期已过,进入坐果期,施入大量硫酸钱作为追肥,同时2008年6月底江南地区普降大雨,进一步推动了硝态氮向土壤深处的淋失。相比而言,常规种植区的灌溉量比较随意,硝态氮的渗漏浓度也体现了无序的变化,其数值远远小于集约化种植区硝态氮的渗漏浓度,这主要是由灌溉和施肥联合作用的结果。

2.2土壤中硝态氮垂向迁移特征

3种不同种植情况下土壤剖面硝态氮迁移特征如图3所示:总体上看,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土壤硝态氮含量远远大于常规种植区,对2008年4月10日到9月28日的土壤表层溶液稍态氮的浓度变化监测显示,葡萄种植园平均值为39.69m留kg,蔬菜基地为6.50m眺g,常规种植区为5.28m叭g。这主要是由于集约化种植区土壤的施肥量过大,远远大于植物的吸收量,造成了集约化种植区土壤硝态氮含量过高。分析3种种植方式下土壤硝态氮的变化趋势(图3),在5月中旬和6月底,3个地点的硝态氮浓度都同时出现了突跃。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施肥和灌溉两方面因素引起的:①5月中旬葡萄种植园施加大量花前肥,为葡萄树开花提供足够营养;蔬菜基地在油菜收获后,施加了大量的有机肥作为底肥准备种植黄瓜;常规种植区也己经收获油菜,增加土壤肥力准备种植大豆。同时施肥量葡萄种植园>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在图3中表现为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两种种植条件下硝态氮的突跃明显大于常规种植区中硝态氮的突跃。②5月中旬和6月底的大雨给硝态氮的运移提供了动力,“水随盐走,水去盐存”,大量的土壤水分运动始终是土壤氮素淋溶运移的媒介和驱动力。在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高峰过后,土壤剖面从上到下各层之间呈现了溶质运移的现象。在3种不同种植情况下,施肥后硝态氮在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了相同的趋势,当作物生长需氮量大于施氮量时,在降雨或者灌溉的影响下,土壤表层到深层硝态氮浓度都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种植方式下,底层土壤稍态氮浓度的峰值都会依次滞后于上层土壤硝态氮浓度。当底层土壤的硝态氮浓度在施肥前后都低于表层土壤的硝态氮浓度时,这说明这段时间处于作物的旺盛生长期,作物吸收氮素的量大于施氮量。

2.3不同农业种植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析

对江阴3种不同种植区土壤硝态氮浓度进行统计分析如表3所示。在3种种植方式中,对不同时间相同土壤层的硝态氮浓度加权平均,纵向比较土壤各个剖面稍态氮浓度,得到3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硝态氮浓度随空间变化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4所示。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的层平均浓度均大于常规种植区硝态氮浓度,分别为常规种植区土层硝态氮层平均浓度的9倍和1.!倍,这主要是由于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的施肥量过大引起的。标准差也呈现这种变化规律,葡萄种植园>蔬菜基地>常规种植区,说明集约化种植区土壤剖面每层硝态氮浓度变化幅度也较大。主要是由于:土壤大部分时候处于非饱和条件下,硝态氮在土壤水中移动,主要驱动力是基质势、溶质势和重力势,集约化种植区施肥量大,硝态氮向下迁移过程中受到溶质势的作用比较强,硝态氮运移速度较快,层与层之间硝态氮浓度变化比较显著,这种现象反映在数据的统计学上,便是每层硝态氮浓度的标准差比较大。

2.4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响应关系

2.4.1不同种植方式下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动态变化特征在实验期间,共采集地下水样21次,对3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田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图4)显示,集约化种植区(葡萄种植园和蔬菜基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于常规种植区,在降雨或者灌溉后,随水分运移,当土壤层累积了较多的硝态氮后,在长期的降雨或者灌溉的作用下,过多的水分会带着稍态氮逐渐向土壤深层迁移。2008年4月至9月对3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田间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测定表明:地下水中硝态氮含量因作物施氮和灌溉水平不同而表现了不同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图3),集约化葡萄种植园地下水中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值达342m留L,平均值11.2m留L,是常规种植区平均值1.35mg/L的8倍,蔬菜基地硝态氮含量平均值为4.12m留L,也达到了常规种植区的3倍之多。由此可见,集约化种植区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远远大于常规种植区。

2.4.2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响应关系对3种不同种植方式氮肥投入量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随氮肥投入量(x)增加,地下水硝态氮含量(y)明显增加,各个不同种植区相关性方程为:葡萄种植园:y二0.1824x一51.53:=0.83蔬菜基地:夕=0.133lx一72.56;=0.69常规种植区:少二0.126gx一54.69。二0.36由于常规种植区灌溉施肥频繁,受人为干扰比较大,所以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和施氮量的相关性偏低。每公顷增加Ikg氮肥投入量,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0.1524、0.1331和0.1269mg/L。根据地下水的硝态氮含量限值,利用构建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和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响应关系,可知当氮肥施氮量达400k留hmZ时,易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而调查表明集约化种植区尤其葡萄种植园氮肥投入量高达700一800k沙mZ,甚至更高,氮肥不能全部被作物所吸收利用,在降雨和灌溉的影响下极易淋洗进入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增加,葡萄种植区硝态氮含量在雨季最高达到34.2m岁L。

农业种植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种植业;发展;策略

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推广机构不断完善,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提高农业生产方面效果显著。从省、市到县、乡也建立了更多的农业推广机构,参与农业推广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专职的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关键的职责,其把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成果送到了田间地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为农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农业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民自身素质不高。随着经济的腾飞,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农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农民涌向了城市、城镇,他们认为打工的收入要比种地的收入多,因而,种地的积极性不高。而留守在农村的是一些老弱人员,其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所以,在接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方面能力有限,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只是得过且过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田地的耕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进行,使农民不能有效地利用科学知识来指导农业种植业的生产,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脚步[1]。1.2在农业种植中没有完全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农业推广主要为农民带来科学种田的技术,不过,由于农业推广体制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非农收入要比农业的效益高,因而在农业生产上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降低,这也使得农业推广体制的作用不能完全发挥,使农业推广陷入尴尬的境地[2]。

2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策略

2.1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在现阶段,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服务,从种植的规划到种植的技术问题,无一不能用科学技术来解决。而农业推广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的机构,从土壤的检测、种子的选择到种植生产的各个环节,科技都起到了技术的指导作用,为农业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农民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解放,在应用新技术指导生产方面还存在严重的缺陷。为此,政府要加大农业推广的宣传力度,利用信息平台向农民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经常开展各种种植技术讲座,切实为农民解决种植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让农民能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作用。同时,把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供给农民,使农民能够自觉地信赖农业科技推广,转变思想认识,真正地使农业推广得到普及,为农民提高经济效益服好务。例如,在除草剂刚出现时,有很多农民持观望的态度,不太相信除草剂的性能;还有一部分农民仍沿用传统的人工除草方式,费时、费力还效果不好。这时候,农业推广技术人员上门为农民讲解除草剂的知识及其除草原理,使人们对科学除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地越来越多的农民用上了除草剂,有利地推动了农业种植的发展和进步。2.2加强农技人员队伍的建设。在农业种植方面需要既有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技能型人才作指导,而农技人员正好有这个特点,所以,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推广工作效果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农业推广部门应加强对这些人才的管理,建立健全学习和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新技术讲座,使他们能够不断地积累实践经验,了解农业科技发展状况,熟悉农业种植业的新知识、新工艺,不断丰富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农民在预防病虫害时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农药,以粉剂农药为例,农民朋友在使用时就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粉剂农药必须兑水使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实际上粉剂农药不易被水湿润,所以不能加水使用,一般情况下都是喷粉使用;再就是可湿性粉剂却用来喷粉,可湿性粉剂因为含有易吸湿的湿润剂,容易结块,所以不能作粉剂使用[3]。在使用农药时有些农民想当然地应用,这些错误的用法是农民经常发生的,不但降低了药效,也容易发生药害。对于这样的问题,有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讲解,使农民明白其中的道理,就不会出现错误的用法。2.3创新农业种植理念。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只有创新农业种植的理念,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绿色是农业的本色,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达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使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发生变化,以农业推广促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和谐发展。总的来说,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农业发展的科学论断,农业种植业要以此为契机,形成绿色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海峰,陶佩君,陈曦,等.重构组织化农业推广框架模型的理论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90-98.

[2]佟云清.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6(19):9.

农业种植范文篇3

关键词:种植业保险;巨灾保险;问题;发展方向

以甘肃的经济举例来谈,农业是它的首要经济基础,同时它是自然灾害频发,灾情面积极广的省份,甘肃种植业的发展好与坏直接决定着他的农民收入水平,稳定性以及经济的发展。种植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现如今甘肃的种植业保险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去解决,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种植业保险覆盖面窄,政府政策不健全,农业生产面临着风险不分散等问题,2004年年底,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仅达到1.67亿元。从这个小例子可看出我国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以及发展并不全面,所以在我看来农业保险的制度的完善刻不容缓。自我国农业保险恢复设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发展遵循着产品生命周期的道路,幼稚,发展,缓慢发展,停滞。据我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发表统计2010年,全国的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为135.68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89亿元,其中种植业保险保费收入占据农业保险大部分比例,约为79.54%,这说明我国的政策是取得一定进步,但是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生产总值的0.04%,占全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较低比例。现如今的大经济环境下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民对投保农业保险的投保意识不强

据统计,“十二五”期末,我国农村人口已达到6.9亿,农业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而这些人口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比例投保保险,1992到200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下降了4.21亿元,到2004年,人均保费还不足0.5元。一旦风险不可避免,农民的收入会受到很大损失,农民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不利于社会稳定。而农业保险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保险保费费率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支持他去投保一份保险。

2.信息不对称,易发生逆向选择

保险人自然没有投保人对自己的土地,种植农作物,环境条件那么了解,即便农民对保险人如实告知,保险人对土地的地形,属性都没有数据来源去支持它对农业保险的业务进行有效的分析,一旦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对其的定损,理赔没有依据。

3.政府的政策不够完善

虽然农业保险使得国家财政压力小,但是政府不能不履行他的职能—宏观调控,农业保险不同于其他商业保险,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损失金额将会巨大,保险赔付率过高赔付也会使保险公司遭受很大的损失,所以商业保险公司不愿经营此项业务甚至停办农业保险。这就更要求财政补贴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对于我国来说农业保险的补贴是逐年提升的,足以显示国家对农民,农业的重视,但是还是不足以维持保险公司的经营。政府的农业保险推进政策发展缓慢,没有相关的立法和规章制度支持它去完善农业保险。而商业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更会使得农业保险的发展受到阻碍。

4.人才供给不足

众所周知人才对一个行业的重要性,对于农业保险市场也不例外,营销人员对于农业保险的宣传不够完善,其次保险人只注重保费的收取,没有关注业务的质量及后续的服务,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不懂得如何争取自己的利益。再者创新型人才不足,农业保险险种单一,保险的设计没有很好的迎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因此人才的培育应是当前形势下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主要面临上述的问题有很多可以解决的措施,捉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首先,我们可以了解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从中汲取经验,增加财政补贴。根据新疆的各地州市2015年农业保险承保情况,国家财政拨付2015年自治区本级配套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1.58亿元,进一步推动新疆保险工作开展。我们国家一直在做出努力。其次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对于在最近提出的巨灾保险的出台应给予高度的重视,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法制办的保险法修改草案中也提出“国家建立有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据悉,地震巨灾保险也会马上出台。什么是巨灾保险?巨灾保险即为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如果不实行巨灾保险,对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构成了一个难题。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巨灾保险的试点,包括宁波,深圳等多个城市,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还应以保险人,投保人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摒弃私欲,共同为国家的农业保险做出牺牲与贡献,达到双赢的局面。与此同时国家可以将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发行关于巨灾保险的证券,发挥市场的作用,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基础,所以应加强宣传,努力完善法律条文。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人才的力量,俗话说,人能尽其才则万事兴。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我国应该大力培养农业保险的人才,作为国家的潜在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所学报效国家,政府可以在各大高校建立农业保险试点,增加农业保险的设计大赛,讲座,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我看来,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近几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逐年上升,国家对农业保险高度重视,2015年11月9日农村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农业互助保险人的法国“取经之旅”成功进行,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农业保险会更上一步。

作者:宋楠 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婷婷.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出路[J].世界农业,2009(3).

农业种植范文篇4

1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关系

农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促进农业种植业的飞速发展,提升农业种植产量,提高农民素质。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能够获得学习新知识、了解新农业科技的平台,打破传统农业种植思想,促使农业种植业逐渐向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2.1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保障,还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经济产业,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推动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重要作用就是促进农业发展,利用技术优势优化农业种植业的结构,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助力,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传统农业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势在必行。想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需要实现机械化生产,利用机械提高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基于此,推广农业技术,有助于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还可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支撑,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局限。2.2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多元化需求。目前,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部分地区还实现了生态农业发展以及种植业一条龙服务,优化了产业结构,满足了多元化需求。部分地区实现了农作物生产销售一体化,塑造了品牌,扩大了规模,通过包装加工,将农产品运输到各个地区,实现了自营自销,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还可以尽可能缩短中间环节,避免中间商挣差价,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新鲜优质的产品,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此外,通过生态生产,可以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同时发展牧渔业,优化产业结构,在保障农业种植效率与质量的情况下,发展现代化农业,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总而言之,农业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种植业健康发展。2.3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相辅相成,通过农业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种植业快速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种植业提供技术指导,在农业种植业的支撑下,农业技术推广又能够进一步发展,实现现代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提升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效率与质量[2]。众所周知,种植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种植质量与产量,尤其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虽然土地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种面积不容乐观,为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解决温饱问题,就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种植的产量与质量。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广,提高种植产量与质量成为可能,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我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机械化生产、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其中的显著代表,由此可见,农业技术推广的显著作用就是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促进种植业快速发展。

3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技术推广难以推动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如农民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不足,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受阻,进而影响到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农业推广方法不合理,仅仅是通过理论推广,未能将新农业技术获得的成果展现出来,说服力不强,而且很多农业企业在没有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一般不会铤而走险接受新技术、新方法,造成农业技术推广进程缓慢,不利于农业种植业的长远发展。

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推动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为新事物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农业种植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通过推广农业创新机制、改善农业推广方法以及加强农业种植业培训等手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4.1推广农业创新机制。现代农业需要技术支撑,而农业技术需要农业推广,因此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直接将科学技术与生产有机结合,将科学技术与农民需求相结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推广农业创新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推广农业创新机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1)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农业创新。农业对地区具有较高的要求,不同植物对气候、环境、土壤有不同的要求,有的种植物喜欢干旱,有的植物喜欢潮湿,因此,在推广农业创新机制的过程中,也需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农作物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创新,在农业发展形势下结合农村实际,以农村经济为基础推广农业创新机制,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2)加强科研、教育,构建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农业种植业推广体系。为达到理想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必须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对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通过研发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创新机制,建立适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种植业健康发展[3]。3)建设产业试验站,建立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技术离不开理论支撑,也离不开实践检验,为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需要建立试验站,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形成特色推广体系,确保农业技术快速发展。4.2改进农业推广方法。农业推广方法会直接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因此,改进农业推广方法是推进农业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提升农业种植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改进农业推广方法需要注意以下4点。1)优化中介服务,发挥政府的力量,要求政府部门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等机构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站等机构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进行有效指导[4]。2)完善科技服务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发展,开展针对性农业科技服务,改进农业推广方法,确保农业技术顺利推广。3)发展现代农业,重视评估服务,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注重技术产权交易,将信息技术融入农业技术推广中,重视农业信息服务,改进农业推广方法,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4)改进农业推广方法,以新品种、新技术为切入点,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做好种植示范与实验工作,在不断研究实验的过程中,改进农业推广方法,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以便获得理想的农业种植效果[5]。4.3加强农业种植业培训。加强农业种植业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此同时,技术决定着生产效率与质量,加强技术培训,注重技术研发,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因此,加强农业种植业培训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应从计算机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机器使用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培训,并对其进行农业种植业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农业技术推广创造有利的条件,为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创造可能。

5结语

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满足多元化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还可以通过加强农业种植业培训、改进农业推广方法等措施促进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稳步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芳.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种子科技,2018,37(4):10.

[2]沙尔合提•加曼哈拉.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7(1):7.

[3]吉宝红.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31):194.

[4]张立荣.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吉林农业,2018(21):53.

农业种植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技术早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打破传统农业在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局限性,促进农业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重视及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转变农业种植业发展理念,实现最新科研成果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技术服务机制,实现种植结构优化升级。

1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

1.1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展开,能够推动农业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农业种植生产提供现代化的专业技术指导,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作物质量。农业种植业从业者关注的核心在于作物的产量与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农业用地数量不断减少,因此为保证社会粮食安全与稳定供应,对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有效利用率。而开展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基于先进的技术手段,利用农业机械种植农作物,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劳动力紧缺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降低劳动难度与劳动量,减少人员与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还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作物种植的产量及质量,实现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造福社会大众[1]。

1.2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农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农业技术推广能够在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现代化的先进农业技术不断地调整及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生产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传统农业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及生态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因此必须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率。其次通过农业技术推广,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农业种植活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状

2.1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完善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一般是以政府部门为主,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或者机构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与上级指示组织各项工作,这样直接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相背离,且并未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无法达到农业生产实际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并未建立健全的推广激励机制,导致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欠佳,直接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此外,政府部门并未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而导致推广工作的资金、人员及配置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有效开展[2]。

2.2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近年来,我国农业技术发展迅速,因此对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因为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导致工作欠缺充足资金及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另外,欠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导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良性发展。

2.3农民思想观念传统

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无法轻易地尝试先进的农业技术,且并未正确了解农业技术与农业产量和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普遍认为种植结构的调整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推广方式与模式存在落后性,无法让农民直观地了解农业技术的优势,影响区域内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部分地区受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民对新技术存在排斥心理,并且随着劳动力转移,农业种植人员大多文化素养较低,很难接受新型的农业技术与机械,因此限制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展开。

3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策略

3.1加大推广机制的创新力度

为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保证其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应当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与优化力度,保证技术和生产实际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从而充分发挥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作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创新推广方式及理念。农作物类型不同,其对环境、土壤及气候等生产要素的要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按照种植地区和农作物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创新与优化,从而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科研、教育等机构的联合力度,采取分工协作且共同参与的原则,构建完善的农业种植业推广工作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及经费投入,研发最新的农业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技术保障。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的创新力度,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与支持职能,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大力扶持发展农民种植服务组织,并且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基础保障体系,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示范性项目的建设力度,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地拓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加大农业技术信息化服务体系及农业产权交易管理体系等项目的建设力度,实现农业新技术及最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根据地区内农业种植业发展现状与需求,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为农民直观地呈现农业技术的成果,调动农民使用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程度上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与效果[3]。

3.2做好基础组织建设工作

为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正确认识到推广人员的重要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等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因此,必须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建设力度,积极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展开。针对在职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必须增强专业培训工作,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培训与考核机制、内部培训与外出学习结合,督促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并且不断地积累成功的实践经验,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了解区域内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情况与实际需求,正确地处理农民遇到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树立信心,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机制,充分考虑应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加大农业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做好岗前培训与岗位考核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严格考核才能上岗,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展开。

3.3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项经费,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科研机构等提供充足的运作资金,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基层农业技术研究机构、农业技术示范性基地等科研机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保障农业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专项农业技术补贴资金及优惠政策,加大规模化与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扶持力度,为规模化农业生产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补贴,以点带面加速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不断地完善及优化惠农政策,打消农民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质量完成。提高推广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此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序展开。与此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规章制度,落实各个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等,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加大监督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针对不达标的工作情况必须给予一定处罚,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结束语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种植业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重视及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深入分析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遇到的难题与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与完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成效,加速农业种植业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8):155.

[2]梁秀雪,杨君,刘娜,等.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消费导刊,2020(23):35.

农业种植范文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农业种植业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当代科技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下,大量先进的农业技术逐步应用到各个地区,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水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至关重要。尤其是针对农业机械化、种植产业科学化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更需要持续不断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在种植产业中切实发挥农业技术的价值。

1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广袤的版图上,无数劳动人民在土地上发展种植产业。随着时代不断向前推进,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和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当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对推动各个地区农业种植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推广,即将现代科学农业种植技术、管理理念、发展思维普及到相关地区的过程。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农业技术推广是帮助各个地区形成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治疗的重要事业。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种植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尤其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方面差异较大,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中西部地区相较于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部分地区农民依然按照传统落后的方式进行种植,种植效率低、品质差,农民收入也不可观[1]。因此,有必要从种植意识、管理方式和直接的技术资源等角度,针对这部分地区进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另外,针对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依然要合理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保证农业种植业高水平发展。

2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

2.1促进种植业产量与质量的提升。衡量农业种植产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就是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相较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比较紧缺,因此需要重视农业种植产业的增产增量。而农作物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也与种植人员的收入相关[2]。如,在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基于杂交技术的杂交水稻品种,在我国乃至全球多个地区都得到了推广,以极高产量和可靠品质解决了几十亿人的粮食问题。另外,当代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持续推进,通过科学的施肥技巧,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作物增产增值。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对于提升农业种植产量、质量有重要作用。2.2更有利于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我国民众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农业种植已不单单是种植各类基本的粮食作物,很多地区都开始逐步推进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进一步来讲,很多地区也开始将农业与工业、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农业种植、加工、销售、服务的一条龙产业,与此同时,通过品牌策划和推广,建立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以德州市为例,2020年3月9日,该市由农业农村局主导的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打造项目中标成交,这个涉及到德州市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以及反季节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绿色农业品85牌项目,对提高当地农业发展水平有重要价值。显然,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促进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3]。2.3推动农业发展向着现代化进行。在现代化国家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从农业种植业角度来讲,机械化种植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不仅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推动农业种植业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尤其是当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农业种植产业中的应用,可以让种植人员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制定合理的管护措施,还可以通过相关数据信息的分析持续提高种植管理水准,对促进多方农业技术交流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农业技术的持续推广,可以促进农业种植和管理方式的进步,是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动力。

3加强农业推广促进种植业向前发展的具体对策

3.1完善推广方案。农业技术推广方案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全面了解相关地区农业种植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了解和考察的内容包括当地农作物类型、产量、质量,机械化普及率、现代技术应用效果,以及民众科学种植意识水平等[4]。如,德州市作为山东地区一个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错的地区,虽然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率较高,但是在经济作物的种植及现代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缺乏科学意识。对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将重点放在高新农业技术和经济作物种植、管理及推广方面。完善的推广方案,有助于解决相关地区农业种植产业在技术理念方面存在的不足,可有效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价值。3.2提高队伍素质。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随着当代农业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相关单位需要适当提高相关岗位人员准入门槛,同时,结合提高待遇和有效激励机制来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制定合理化的人员培训和人才储备计划,确保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有可靠的人才储备。如,相关政府部门、农业技术企业可以加强与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合作,在专业化教育中加入农业技术推广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由农业技术企业与学校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校企合作机会[5]。通过这种方式,可长效地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奠定可靠的人才基础,确保农业技术的推广事业可持续发展。另外,需要持续不断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让其愿意深入到基层去了解情况,并结合实际制定推广策略,且愿意为农业技术的普及而服务于民众。3.3改善保障体系。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及人员需要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公益项目。因此,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推广环境,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大投资,并制定完善有效的工作指导计划。发挥政府的调控和指导能力,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另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违规行为的人或事,进行严厉惩罚,维护农业技术推广环境。在人力资源的挖掘和管理方面,需要制定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合作机制,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体系[6]。以这种方式,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性,进一步发挥推广价值。同时,政府需要持续不断做好基层宣传推广工作,让各个地区农业种植户深刻认识到现代农业技术的价值和意义,改变人们传统种植思维和思想。利用政府的公信力,有助于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扫除障碍,让社会民众、基层农业种植者愿意信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4结语

当代社会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农业都需要重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针对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为此,农业技术推广单位需要深入到各个地区农业种植产业的基层,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发展滞后的原因。然后通过制定完善科学的推广计划,基于专业素质极高的推广人才队伍,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另外,政府和农业技术企业也需要在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做出努力,共同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价值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芳艳.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农家科技,2019(12):16.

[2]刘新荣,刘洁.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农家科技,2019(9):16.

[3]郑腾慧.论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22):113.

[4]高树海.探究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21):218.

[5]田园月.浅析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J].南方农业,2019,13(18):143-144.

农业种植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推广;农业种植业;重要性;应用

1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根据广西种植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2016—2020年期间,广西积极推动农业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保持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以及农业增加值持续较快增长。回顾广西地区农业种植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在“十三五”期间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引导下,广西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框架,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1500万t以上,产量保持全国第一。通过建设7个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不断推进广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在农业种植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广西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农业推广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在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通过新技术的推广,为农业种植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方向,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促进农作物产量和品种丰富度的提升,通过推广新品种,对传统品种进行改良,取代劣质品种,不断提高农业种植业的产品质量,从而形成地区竞争力。③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广西的许多地区,农业种植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提高农业推广工作效率,可以使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实现农民增收目标,改善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1]。

2农业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应用对策

2.1新品种的推广。在农业推广工作中,新品种的推广可以改变农业种植业的产品结构,及时淘汰劣质农作物品种,推动农作物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从而满足市场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在新品种的推广中应合理确定主要推广品种,结合农业种植业的特色发展需求,加强特色优质品种的推广。比如在水稻新品种推广方面,广西水稻新品种主要包括桂育系列桂育8号、野香优系列野香优莉丝、野香优丝苗、丰田优系列丰田伏泰香占、又香优系列又香优丝苗;在玉米新品种方面,主要包括桂单166、绿海系列绿海733、正大系列正大808、809、迪卡系列迪卡009、011等;还有甘蔗新品种的推广,包括桂糖03-2287品种、桂糖29号、32号、桂糖02-1156、桂辐98-296、桂糖07-994品种等。这些新品种不仅适应于当地种植条件,而且在产品性状、培育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种植业收入。目前新品种的推广已经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相关产业领域也非常关注于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比如具有代表性的广西柑橘产业,截至2018年,广西柑橘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大关,是继蔗糖产业之后又一个千亿规模产业。目前,广西柑橘种植面积达到46.67万hm2,产量超过700万t,是国内最大的沃柑、金桔和沙糖桔产区。2.2新农药的推广。新农药的推广也是农业推广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由此导致目前国内农药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必须积极探索新农药推广工作的突破口。在推广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农药产品定位与农作物的经济价值相匹配,比如对于收入500元/667m2以上的农作物,可以作为新农药品种研发及推广的主要对象,而对低收入农作物进行推广则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进而导致推广效果不佳。在推广过程中,还要与合适的经销商进行合作。目前,经销商仍然是新农药产品推广的主要渠道,而且在此方面工作经验丰富,有利于提升新农药产品的推广效果。其次,在新农药产品推广过程中,应建立一整套的推广服务机制。对于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新农药客户而言,其主要关心农药产品的使用效果及经济成本,在确保经济成本合理性的基础上,应通过提供良好的推广服务,帮助其掌握新农药的使用方法,从而真正发挥新农药的产品优势。最后,应根据农业种植业的生态发展要求,加快环境友好型新农药的推广,兼顾药效与环境效益,从而为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新技术的推广

在农业新技术推广方面,广西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目前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新技术推广模式,同时发挥农民的主动性,通过大范围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积极构建农业新技术示范基地,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优势,从而主动引进新技术方式开展生产活动。在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包括新技术扶持政策、推广经费保障制度、推广人员培训制度等。近年来,在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下,农业种植业新技术研发速度较快,推广工作则相对滞后。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经费和人力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农业新技术推广人员培养方面,应建立专业院校、推广工作站以及相关社会机构的合作机制,形成专业推广人员培养能力,通过培养更多合格的推广人员,改善新技术推广的工作成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工作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大面积、高效率地开展农业推广工作,不断加快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可以从各个方面改善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条件,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突出地方农业种植业的特点,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农业种植范文篇8

一、我区农业种植业的用水条件与种植结构现状

(一)农业用水条件

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2.46万亩,其中水田8.68万亩(不包括临城),20*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0010亩,一亩单季晚稻用水量在600方左右,种植水稻年总用水量为3000万方,其中需要水库蓄水灌溉的约为1500万方,占全区农业总水库蓄水用量2850万方的52.6%。全区总蓄水量6128万方,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旱灾的频率较高,靠天收成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20*年,很多乡镇出现了农业生产给生活和工业生产让水的情况,使农业生产大面积受旱减产。为此,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已是刻不容缓。

(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进行水田种植结构调整,水稻从早晚稻二季逐步改成单季晚稻,水稻复种面积从1990年的23.5万亩减少到20*年的5万亩。目前,全区已调整了34660亩,占现有86783亩水田的39.93%,通过“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每年可节省农业用水为250万立方左右。

种植结构由单一种植水稻为主逐步调整成水稻、蔬菜瓜果、旱粮等多种种植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政府加大对“水改旱”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是我区现在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年复种面积为9.25万亩,产量14万吨。形成了以白泉、马岙、双桥、盐仓等乡镇街道为主的蔬菜主产区,到20*年全区共建成省、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34只、面积16520亩,但全区每年还需要从外地调入蔬菜瓜果1.5万吨左右。随着连岛大桥的即将开通,港口工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区的外来人口将大量增加,到“十一五”末,预计我区蔬菜瓜果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7万吨以上,优质无公害蔬菜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2、旱粮:旱粮是我区传统的种植作物,20*年全区种植面积为4.3万亩,其中玉米0.68万亩、番薯0、98万亩、大豆1.1万亩、蚕(豌)豆0.94万亩、大小麦0、06万亩。据市粮食局提供资料,我市2006年从市外调入玉米2.8万吨、大豆2.5万吨、进口大豆62万吨。因此,发展旱粮生产是我区“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3、水果: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现在水田种植水果10000亩,其中葡萄2000亩、梨2000亩、桃1000亩、柑桔及香柚5000亩。本地外畈涂地富含微量元素,生产的葡萄、柑桔、香柚口味上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优质水果呈供不应求状态,因此优质葡萄、柑桔等水果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花卉苗木:我区现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900亩。随着我市生态建设的推进,打造“海上花园城市”的实施,花卉苗木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5、牧草:我区现种植黑麦草等牧草3500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鹅、羊、牛奶等食草动物及其动物副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草食畜牧业将呈较快发展趋势,牧草种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制约我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区农业“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用水已大幅度减少,但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速度缓慢。

全区14个涉农乡镇(街道),从82年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经几次的适当调整和完善,目前有家庭承包经营户5.11万户,承包水田面积8.68万亩。经过几十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20*年底止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6万亩,涉及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户1.92万户。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五种形式,即转包、出租、互换、代耕、转让,主要是以转包和出租这两种形式为主,占全区总流转面积的93.78%。近几年来,我区通过政策引导,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根据我区目前的土地种植现状还需要再作努力,从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流转周期的短期化。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期限普遍较短,据调查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内的面积占70%。由于流转周期的短期化,容易产生短期行为,维持现状,这样就不能在土地上有好的效益回报,无法进入再投入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于是出现小打小闹,缺乏投资意识和规模效益意识。

二是流转手续私自化。在土地承包权流转之中,手续不规范,表现为私下流转的多、口头协议的多、书面协议的少等。由于存在随意性,自由化程度较高,一旦双方有争议,容易发生纠纷,隐患着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是流转面积分散化。全区2.16万亩的水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的17.31%,共有3428户经营,户均经营6.3亩,最多面积的经营户也只有300亩。出现小面积种植、小范围经营、分散化耕作现象,形成不了连片成块、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格局,造成种植成本增大、效益下降、积极性不高,因此起不了典型示范,推广经验,更带动不了其他农户的致富。

同时,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农户较多、利益较广,加上情况复杂,工作有难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缺乏思想重视,引导不够、服务滞后,使土地流转处于农户之间自流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业节约用水和种植结构调整的进程。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区处于海洋季风性气候,每年6月-10月台风、梅雨较多,下雨较为集中,很多田块的排水设施不完善,河床较浅,蓄水能力不强,渠道漏而不畅,不能做到一日暴雨一日排出,严重影响蔬菜瓜果、旱粮的生长。蔬菜瓜果生产的设施跟标准化、无公害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在只有蔬菜基地进行沟、渠、路配套建设。多数地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化,由于农业的投入大、产出少、效益低的客观实际情况的存在,积极性难以调动。虽然近几年对农业的投入在加大,设施也在不断地改善,但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所以,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化,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阻碍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速度。

(三)农技术力量不足、农民素质偏低。

“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科技含量的高低,现在我区的蔬菜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现有的农技人员大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培养的棉粮油干部,正处于转型阶段,所以不能很好地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全面指导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同时,农业的从业人员老龄化,目前从事农业一产的“50”以上年龄占绝大多数,“50”以下的人员多数都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标志,目的是让人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这点无可置疑。但目前从农的“50”以上人员普遍存在文化不高、观念不新、思想保守,很难吸收农业科技知识,无法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匹配。

(四)扶持奖励政策力度不够。

虽然我区今年出台了扶持土地流转、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专项农业政策,规定对流转20亩以上种植蔬菜、旱粮的三年补助100元,冬季种植小油菜在20亩以上的补助每亩40元。这跟上级政府对种植水稻的补助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08年国家、省对2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每亩有120元,还可以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所以农户对种植旱粮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快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在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水改旱”作为我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来逐步缓解工农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的矛盾。区政府制定了2008年至2010年“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区域规划,3年内全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面积2、5万亩。

(一)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因此,加快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种植经营,是我区进行“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让农民从根本上真正感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土地是人类赖依生存的宝贵资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可以没有农村和农民,但不可能没有农业,就我区而言如何做好农业这块土地文章,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转变观念:一是要从目前的农业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农业生产力去思考、去探讨,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做活、做好、做透;二是要从抛荒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去利用它、开发它,从中变废为宝;三是要从墨守成规的分散经营或挨家挨户的经营中去解放出来,去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四是要从农业这个产业或有或无的存在上解放出来,要名其份、正其身、给其位;五是要从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起新的种植观念和现代机械化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只要我们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我们有能力把先人留下的这块宝贵资源利用得更好。

2、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从目前来看,只有在2006年9月的时候浙江省出台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但对弃耕抛荒的行为处置力度还不够强。所以,建议省级对该办法予以完善,对这种不良行为予以更有力的制止、打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法律层面设置“高压线”,建立起保护好土地资源的长效机制。

3、以创新的思维,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转变观念,制订法规的基础上,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做活做好这块资源文章。要把这块土地资源利用好,提高其产出率,发挥出最大效率,必须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入手做活流转。具体的形式是:“流转有偿、集中经营、市场运作”,就是将目前分包给农户的空闲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有村经济合作社统一回收,将土地相对集中起来,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农业公司或合作社农场主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农业公司支付给村经济合作社的土地租赁费,再由村经济合作社将租赁费支付给农户。但这个形式的运作需要把握好五个环节。

第一、在工作层面上。树立起政府工作就是引导和服务的理念。一是从政府层面,需要出台这方面的扶持政策;二是从农业主管部门层面,需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好在种植规划上、技术上、品种上、人才培训上、机械化推广上全程指导服务,为其参谋,竭尽全力,点击好这块键盘。三是从乡镇政府和村级层面,主要是要解决田从哪里来的问题,做好土地的回笼工作,动田不动册的档案建立、租赁协议的签订、租赁费的发放以及前期的宣传发动等工作。做到“知者献其谋、能者献其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二、在工作方法上。其一是做到“先攻堡垒、后占阵地,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做好经营权流转工作。其二是建立以区政府牵头、农林局、乡镇及村负总责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全面负责调查摸底、宣传发动、方案制订、组织实施和经验总结推广工作,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第三、在市场运作上。组建农业经营公司(或合作社),将回笼的土地统一经营或租赁,并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企业性质为私有制。公司或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风险和享受利益,完全进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

第四、在资金落实上。主要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区里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特别是解决银行贷款问题。因为农业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需要大量购置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的固定资金和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投入资金会很大,需要信贷资金的注入。另一方面需要农业公司组成人员的自身投入,以此来落实资金,确保公司的生产能正常运行。

第五、在人员组成上。主要是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目前将这个农业项目直接提交给市场,可能会出现社会有关人士不感兴趣。工商界人士由于效益不高、回报不丰厚更不感兴趣。农民自身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没有能力承接。所以,目前只能是政府牵头,可以有农林局、乡镇、村相关人员,但要会经营、懂技术、熟情况的人员组成,由这些单位抽调几名人员去兼职经营农业公司,尤其在试点的地方需要他们全身去投入,去付出。让这些“知识分子”去从事农业,也是解决进入工业化时代出现“老龄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吃第一只螃蟹”的人,最合适是这班人。古曰:“欲致鸟者先树木”,让他们去创造成功经验,一旦成功全面推开,将这个典型模式交给“职业农民”或其它有识之士去经营,起到抛砖引玉或者水到渠成的效果。

所以,只有正确把握了人、财、物、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就是解决了地、钱、人的问题。只要有心操作,定能结出硕果。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条件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正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因此需要政府将集中资金对农业的硬件、软件方面进行投入,对规划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使规划的区域内实现沟渠路配套,灌排方便,做到沟渠浆砌化、路面砂石化、栽培设施化、耕作机械化。只有不断的投入,才能逐步改善农业的基本设施,改变靠天收成的局面。在软件方面要对规划区内具有一定规划面积以上的“水改旱”调整,给予直接补助;对“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农业龙头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予以奖励。应当加大对种植玉米、大豆等旱粮作物的补助,补贴资金可以从水务部门争取因“水改旱”节约部分的水费,补助标准不得低于政府对种植水稻的补助。同时要鼓励农户进行季节性“水改旱”,减少冬闲田,因此要积极调动农户种植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完成粮食生产考核任务,实现绿色过冬。对因地势较低,基础设施较差的水田要推广高产、省水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对采取此项技术栽培的农户也进行适当的补助。

(三)实施科教兴农,立促产业升级

1、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要依托科研院所,引进适宜我区资源条件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我区种植业的科技含量。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按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稳定和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农技人员的作用,落实农技推广经费,定期邀请高等院校、科研究所专家讲课指导,利用各种机会去参观学习先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加大对农技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使其更快更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

2、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其一,由于受传统的种植习惯的影响,新发展蔬菜种植区域的农民生产水平较低,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蔬菜、旱粮等的种植技术,逐步形成科技示范户带动大户,大户带动一般农户的体系。首先在经济效益上让农民得到实惠,然后才能在思想上及时有效地转变这种种植结构调整的观念。其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需要我们把重心放在“职业农民”的培训上,弥补“知识农民”的不足。

3、以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生产的发展。前几年我区的示范基地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带动了马岙、白泉、双桥、金塘等区域蔬菜生产的发展,在今后新区域的发展进程中要继续发挥样板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对新规划的生产区域,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立示范基地,然后逐步推广。

农业种植范文篇9

一、我区农业种植业的用水条件与种植结构现状

(一)农业用水条件

我区现有耕地面积12.46万亩,其中水田8.68万亩(不包括临城),20*年水稻种植面积在50010亩,一亩单季晚稻用水量在600方左右,种植水稻年总用水量为3000万方,其中需要水库蓄水灌溉的约为1500万方,占全区农业总水库蓄水用量2850万方的52.6%。全区总蓄水量6128万方,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省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旱灾的频率较高,靠天收成的现象较为严重。随着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20*年,很多乡镇出现了农业生产给生活和工业生产让水的情况,使农业生产大面积受旱减产。为此,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节水、高效、生态农业,已是刻不容缓。

(二)农业种植结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区进行水田种植结构调整,水稻从早晚稻二季逐步改成单季晚稻,水稻复种面积从1990年的23.5万亩减少到20*年的5万亩。目前,全区已调整了34660亩,占现有86783亩水田的39.93%,通过“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每年可节省农业用水为250万立方左右。

种植结构由单一种植水稻为主逐步调整成水稻、蔬菜瓜果、旱粮等多种种植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政府加大对“水改旱”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扶持,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逐年扩大。

1、蔬菜瓜果:蔬菜瓜果是我区现在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20*年复种面积为9.25万亩,产量14万吨。形成了以白泉、马岙、双桥、盐仓等乡镇街道为主的蔬菜主产区,到20*年全区共建成省、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34只、面积16520亩,但全区每年还需要从外地调入蔬菜瓜果1.5万吨左右。随着连岛大桥的即将开通,港口工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区的外来人口将大量增加,到“十一五”末,预计我区蔬菜瓜果的总需求量将达到17万吨以上,优质无公害蔬菜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2、旱粮:旱粮是我区传统的种植作物,20*年全区种植面积为4.3万亩,其中玉米0.68万亩、番薯0、98万亩、大豆1.1万亩、蚕(豌)豆0.94万亩、大小麦0、06万亩。据市粮食局提供资料,我市2006年从市外调入玉米2.8万吨、大豆2.5万吨、进口大豆62万吨。因此,发展旱粮生产是我区“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3、水果: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现在水田种植水果10000亩,其中葡萄2000亩、梨2000亩、桃1000亩、柑桔及香柚5000亩。本地外畈涂地富含微量元素,生产的葡萄、柑桔、香柚口味上佳,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优质水果呈供不应求状态,因此优质葡萄、柑桔等水果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花卉苗木:我区现有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900亩。随着我市生态建设的推进,打造“海上花园城市”的实施,花卉苗木的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

5、牧草:我区现种植黑麦草等牧草3500亩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鹅、羊、牛奶等食草动物及其动物副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草食畜牧业将呈较快发展趋势,牧草种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制约我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区农业“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用水已大幅度减少,但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流转速度缓慢。

全区14个涉农乡镇(街道),从82年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经几次的适当调整和完善,目前有家庭承包经营户5.11万户,承包水田面积8.68万亩。经过几十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20*年底止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6万亩,涉及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户1.92万户。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五种形式,即转包、出租、互换、代耕、转让,主要是以转包和出租这两种形式为主,占全区总流转面积的93.78%。近几年来,我区通过政策引导,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根据我区目前的土地种植现状还需要再作努力,从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流转周期的短期化。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期限普遍较短,据调查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内的面积占70%。由于流转周期的短期化,容易产生短期行为,维持现状,这样就不能在土地上有好的效益回报,无法进入再投入再生产的良性循环,于是出现小打小闹,缺乏投资意识和规模效益意识。

二是流转手续私自化。在土地承包权流转之中,手续不规范,表现为私下流转的多、口头协议的多、书面协议的少等。由于存在随意性,自由化程度较高,一旦双方有争议,容易发生纠纷,隐患着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是流转面积分散化。全区2.16万亩的水田流转面积,占总面积的17.31%,共有3428户经营,户均经营6.3亩,最多面积的经营户也只有300亩。出现小面积种植、小范围经营、分散化耕作现象,形成不了连片成块、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格局,造成种植成本增大、效益下降、积极性不高,因此起不了典型示范,推广经验,更带动不了其他农户的致富。

同时,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农户较多、利益较广,加上情况复杂,工作有难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缺乏思想重视,引导不够、服务滞后,使土地流转处于农户之间自流状态,严重影响了农业节约用水和种植结构调整的进程。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我区处于海洋季风性气候,每年6月-10月台风、梅雨较多,下雨较为集中,很多田块的排水设施不完善,河床较浅,蓄水能力不强,渠道漏而不畅,不能做到一日暴雨一日排出,严重影响蔬菜瓜果、旱粮的生长。蔬菜瓜果生产的设施跟标准化、无公害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在只有蔬菜基地进行沟、渠、路配套建设。多数地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化,由于农业的投入大、产出少、效益低的客观实际情况的存在,积极性难以调动。虽然近几年对农业的投入在加大,设施也在不断地改善,但也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所以,投入不足设施、设备老化,农业的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阻碍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速度。

(三)农技术力量不足、农民素质偏低。

“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科技含量的高低,现在我区的蔬菜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现有的农技人员大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培养的棉粮油干部,正处于转型阶段,所以不能很好地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全面指导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同时,农业的从业人员老龄化,目前从事农业一产的“50”以上年龄占绝大多数,“50”以下的人员多数都转移到二、三产业,这是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标志,目的是让人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这点无可置疑。但目前从农的“50”以上人员普遍存在文化不高、观念不新、思想保守,很难吸收农业科技知识,无法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匹配。

(四)扶持奖励政策力度不够。

虽然我区今年出台了扶持土地流转、加快“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专项农业政策,规定对流转20亩以上种植蔬菜、旱粮的三年补助100元,冬季种植小油菜在20亩以上的补助每亩40元。这跟上级政府对种植水稻的补助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08年国家、省对2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每亩有120元,还可以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所以农户对种植旱粮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快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在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水改旱”作为我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来逐步缓解工农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的矛盾。区政府制定了2008年至2010年“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发展区域规划,3年内全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面积2、5万亩。

(一)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因此,加快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种植经营,是我区进行“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的关键。让农民从根本上真正感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1、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土地是人类赖依生存的宝贵资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可以没有农村和农民,但不可能没有农业,就我区而言如何做好农业这块土地文章,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转变观念:一是要从目前的农业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农业生产力去思考、去探讨,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做活、做好、做透;二是要从抛荒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去利用它、开发它,从中变废为宝;三是要从墨守成规的分散经营或挨家挨户的经营中去解放出来,去相对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四是要从农业这个产业或有或无的存在上解放出来,要名其份、正其身、给其位;五是要从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起新的种植观念和现代机械化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只要我们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我们有能力把先人留下的这块宝贵资源利用得更好。

2、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从目前来看,只有在2006年9月的时候浙江省出台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但对弃耕抛荒的行为处置力度还不够强。所以,建议省级对该办法予以完善,对这种不良行为予以更有力的制止、打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法律层面设置“高压线”,建立起保护好土地资源的长效机制。

3、以创新的思维,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

在转变观念,制订法规的基础上,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做活做好这块资源文章。要把这块土地资源利用好,提高其产出率,发挥出最大效率,必须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上入手做活流转。具体的形式是:“流转有偿、集中经营、市场运作”,就是将目前分包给农户的空闲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有村经济合作社统一回收,将土地相对集中起来,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农业公司或合作社农场主进行市场化运作,由农业公司支付给村经济合作社的土地租赁费,再由村经济合作社将租赁费支付给农户。但这个形式的运作需要把握好五个环节。

第一、在工作层面上。树立起政府工作就是引导和服务的理念。一是从政府层面,需要出台这方面的扶持政策;二是从农业主管部门层面,需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好在种植规划上、技术上、品种上、人才培训上、机械化推广上全程指导服务,为其参谋,竭尽全力,点击好这块键盘。三是从乡镇政府和村级层面,主要是要解决田从哪里来的问题,做好土地的回笼工作,动田不动册的档案建立、租赁协议的签订、租赁费的发放以及前期的宣传发动等工作。做到“知者献其谋、能者献其力”,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二、在工作方法上。其一是做到“先攻堡垒、后占阵地,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做好经营权流转工作。其二是建立以区政府牵头、农林局、乡镇及村负总责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班子,全面负责调查摸底、宣传发动、方案制订、组织实施和经验总结推广工作,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

第三、在市场运作上。组建农业经营公司(或合作社),将回笼的土地统一经营或租赁,并向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企业性质为私有制。公司或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风险和享受利益,完全进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

第四、在资金落实上。主要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区里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特别是解决银行贷款问题。因为农业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需要大量购置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的固定资金和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投入资金会很大,需要信贷资金的注入。另一方面需要农业公司组成人员的自身投入,以此来落实资金,确保公司的生产能正常运行。

第五、在人员组成上。主要是解决人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目前将这个农业项目直接提交给市场,可能会出现社会有关人士不感兴趣。工商界人士由于效益不高、回报不丰厚更不感兴趣。农民自身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没有能力承接。所以,目前只能是政府牵头,可以有农林局、乡镇、村相关人员,但要会经营、懂技术、熟情况的人员组成,由这些单位抽调几名人员去兼职经营农业公司,尤其在试点的地方需要他们全身去投入,去付出。让这些“知识分子”去从事农业,也是解决进入工业化时代出现“老龄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吃第一只螃蟹”的人,最合适是这班人。古曰:“欲致鸟者先树木”,让他们去创造成功经验,一旦成功全面推开,将这个典型模式交给“职业农民”或其它有识之士去经营,起到抛砖引玉或者水到渠成的效果。

所以,只有正确把握了人、财、物、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就是解决了地、钱、人的问题。只要有心操作,定能结出硕果。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条件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正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因此需要政府将集中资金对农业的硬件、软件方面进行投入,对规划区域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使规划的区域内实现沟渠路配套,灌排方便,做到沟渠浆砌化、路面砂石化、栽培设施化、耕作机械化。只有不断的投入,才能逐步改善农业的基本设施,改变靠天收成的局面。在软件方面要对规划区内具有一定规划面积以上的“水改旱”调整,给予直接补助;对“水改旱”种植结构调整,能发挥积极作用的农业龙头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予以奖励。应当加大对种植玉米、大豆等旱粮作物的补助,补贴资金可以从水务部门争取因“水改旱”节约部分的水费,补助标准不得低于政府对种植水稻的补助。同时要鼓励农户进行季节性“水改旱”,减少冬闲田,因此要积极调动农户种植小麦、油菜等冬季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完成粮食生产考核任务,实现绿色过冬。对因地势较低,基础设施较差的水田要推广高产、省水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对采取此项技术栽培的农户也进行适当的补助。

(三)实施科教兴农,立促产业升级

1、大力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要依托科研院所,引进适宜我区资源条件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我区种植业的科技含量。要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按照区域化布局的要求,稳定和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农技人员的作用,落实农技推广经费,定期邀请高等院校、科研究所专家讲课指导,利用各种机会去参观学习先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加大对农技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使其更快更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

2、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其一,由于受传统的种植习惯的影响,新发展蔬菜种植区域的农民生产水平较低,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蔬菜、旱粮等的种植技术,逐步形成科技示范户带动大户,大户带动一般农户的体系。首先在经济效益上让农民得到实惠,然后才能在思想上及时有效地转变这种种植结构调整的观念。其二,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需要我们把重心放在“职业农民”的培训上,弥补“知识农民”的不足。

3、以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生产的发展。前几年我区的示范基地建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带动了马岙、白泉、双桥、金塘等区域蔬菜生产的发展,在今后新区域的发展进程中要继续发挥样板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对新规划的生产区域,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建立示范基地,然后逐步推广。

农业种植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种植;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对策

1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农业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改进与更新,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种植服务,现在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首先需要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与互动,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情况,并及时调整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地域环境及区域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具体方式也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站在农民的角度,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农业种植技术水平和农业种植知识,促进农民将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过程中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往农民从事农业种植活动多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农业种植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在农业种植中推广农业技术首先要使农民接受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种植知识,以实现对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

2农业种植中农技推广的作用

2.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农业种植业及畜牧业等逐渐向大规模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不断优化农业种植业的产业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在部分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通过在农业种植中推广农业技术,促使农业种植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率,将农业种植业推向规模化和产业化,促进形成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结构体系并实现品牌效应,减少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比重,也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的整体需求,另外,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向生态化发展,缓解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2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伴随社会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种植已经无法快速地满足现代社会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必须将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转变为新型农业种植模式,而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如农业种植中的播种、田间管理、收割以及后期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等多个环节应用现代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可以大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故而在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不仅提供先进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还能在推广过程中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促进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2.3提高农业种植质量和种植产量。尽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人口数量多,因此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所以,提高农业种植质量和种植产量以有效满足人们日常对粮食及粮食产品的需求是农业种植的中心目标,而农业技术是伴随科技和社会发展而来的一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中可以为种植业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及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管理技术,提高农业种植的总体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种植的质量和种植产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更新推广理念。农业技术推广要坚持以农业种植为核心,结合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和种植业的自身情况而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广传播农业技术知识,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培育工作和示范工作以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结合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情况、水肥情况来推广相应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种植水平。3.2改进推广方式。加强农技服务站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设施,结合农业种植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实施;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及成果;根据农业种植需求情况创新农业机制,在农业种植中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加大农业技术的科研力度,重视研究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加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农业新技术及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建立示范基地,并加强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改进,以促进农业种植中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和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