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2:07:15

农业院校

农业院校范文篇1

关键词: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艺术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美育教育作用逐渐凸显。教育部于2006年提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全日制本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目标,为高等院校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奠定理论基础[1]。然而,大部分高等院校未按《方案》要求设置公共艺术选修课,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地位亟待提高。目前学界对公共艺术选修课研究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内涵、特征等理论性研究,如林玉恒、鲁士发提出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个原则,即人文性、普及性、多样性、参与性[2];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功能、必要性的分析,如李莲香指出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3];关于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问题及对策,如冯兰芳从师资、课程建设、艺术学科群建设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分析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针对具体艺术选修课的微观研究,如陶冶分析《戏曲鉴赏》课程建设的实践及存在问题[4]。农业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提出艺术教育培养形式主要包括开设艺术类选修课与组织开展各类艺术活动[5]。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中心环节,艺术类选修课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取得一定成效。农业院校比综合类高校更需重视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学生渴望艺术教育。农业院校涉农专业较多且农村户籍生源比例较高,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艺术学习经历与艺术活动体验,因此在艺术学习与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热情与积极性。二是相关专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如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包括在宠物医院从事宠物美容与服饰搭配等工作;园林与园艺专业毕业生在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种植、场地规划等活动中需要具备空间造型、色彩运用、景观构图等艺术知识。通过对艺术选修课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仅10篇文献与农业院校艺术选修课研究有关,其中5篇文献研究内容较具体:3篇是针对具体课程的微观研究,分别是洪勇辉研究论述农业院校园林植物绘画实验创新课教学;岳敏、施芬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维度探讨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因素[6];孟媛媛从个案出发,分析某学校的艺术课程[7]。另2篇分别是张立波、程贵铭从理论上指出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唐圣菊根据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农林院校的艺术教学实际,提出创新课程设置、刷新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综上,加强农业院校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一、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具有语言教育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音乐、美术、戏剧和园艺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艺术评价、欣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培养气质,完善人格,促进个性,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乐观向上精神的高素质人才[8]。农业院校艺术教育培养目标,是在艺术教育中完成审美与素质教育,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生理学上,大脑功能的开发训练可提升智商与情商。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艺术教育中的形象思维训练可弥补课堂语言教育不足,在开发右脑潜能的同时促进左脑发育,使大脑得到整体均衡提升。爱因斯坦曾说:“我思考问题时不使用语言,而是靠生动有形的形象去进行,当这些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再去花费颇多的努力表达它。”[9]各类艺术思维特征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创造力思维必然包括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国画选修课为例,国画是在宣纸上展现水墨艺术表现力,水墨是国画精髓,无水墨表现力,即无笔意的起、行、收,亦非国画。在作画时考虑水墨的运用,促使大脑充分调动右脑形象思维,顾及画面整体布局,进而达到开动左脑作用,提高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性格与健康心态

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高校大学生中有20.33%至25.63%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10]。人的个性和人格大多通过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过程塑造。在压抑等不良因素环境中,易导致内向、自卑、孤僻、固执、冲动、急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感情脆弱。人格偏执或情绪偏激是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置于艺术环境中,摄影、园艺、绘画、剪纸等公共艺术选修课,可以将艺术承载的积极情感传递给学生,通过学习、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全人格。艺术教育可使学生拥有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在未来面对社会工作压力时能够保持豁达、积极心态。

二、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现存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普遍偏向专业化与单一化,对公共艺术选修课要求较低。《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进入中国农林类大学排行榜前十名的农业院校中,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三所院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选一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其他农业院校则并未对公共艺术选修课作具体要求。在全国近百所农业院校中,艺术教育必修课占总学时2%以上的不足10%,选修课占总学时均不足5%[11]。

(二)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质量不高

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包括摄影、绘画、舞蹈、音乐等多个门类。但由于重视度低,一方面,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设置普遍不够严谨,部分农业院校甚至未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或开设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公共艺术选修课缺少权威且有针对性教材,同时部分农业院校对在校学生的艺术素质现状把握不准,一些校内自编教材或难或易,极大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大部分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仅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教学方法以单一理论讲授为主,不注重课程整体设计,未能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也未构建艺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空间,使学生感受不到艺术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公共艺术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

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是保障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课堂质量的关键,也是校内艺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农业院校以涉农专业为主,艺术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艺术教学交流研讨机会,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更缺乏专业艺术教学管理人员的引导与监督,很难保证公共艺术选修课程质量。目前多数农业院校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尚处于“因师设课”的发展阶段,无法因材施教。

三、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建设探索

(一)正确认识,提高地位

将艺术选修课纳入农业院校学生培养计划中,增设艺术选修课程。目前已有部分农业院校对培养计划加以改革,一方面尝试增加艺术选修课程;如东北农业大学于2015年8月面向全校本科生展开综合素质类选修课程调查问卷,在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综合类217门选修课中,35门公共艺术选修课共获7106票,而最受欢迎前十门选修课中,公共艺术类选修课过半数,其中《当代美国电影》《钢笔书法》《服饰色彩搭配》获得前三名,可见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喜爱程度之高。另一方面由学生会与团委组织举办艺术展演、舞蹈比赛等校园艺术活动,以增加校园艺术氛围。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开设《音乐赏析》《民乐鉴赏》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取得明显教学效果。云南农业大学成立大学生交响乐团,致力将交响乐团建设成为开放的高水平社会服务型乐团,并与成都非凡基金会携手开展为期5年的管乐教育研究与实践,将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需求有机结合[12]。

(二)教材优化,教法灵活

首先,改进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内容。一是建立适合农业院校艺术教育教材体系。农业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首先要适合教学实情,符合课程设计,上下学科知识承接,内容不能曲高和寡。另外,可组织专家编撰教材,根据农业院校学生特点选编与增添不同层次教材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取得良好教学效果[13]。二是教学方法上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多样化、立体式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立体式教学形式即不局限课堂教学,采取开放式教学,丰富学生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指导与实践教学活动引导课堂,以多种形式完成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教学活动。如摄影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可在摄影工作室内拍摄,还可适当增加室外选题拍摄,建立专业影棚,学生动手洗像、成像;美术作品赏析课可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实地感受真实画作,直接拉近美术作品与学生距离,更直观、更生动。

(三)强化师资,提高水平

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多向艺术类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经验交流机会,同时在艺术师资薄弱情况下,为满足教学需要选聘不同艺术专业的外聘教师。部分高校还可从其他专业院校及艺术科研院所等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管理与教学人才,以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社会多方资源,又可增进学校与其他专业单位间的交流合作。

作者:刘少辉 高艳红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萱,韩学周.美国艺术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J].教育与职业,2009(23).

[2]林玉恒,鲁士发.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

[3]李莲香.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陶冶.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以《戏曲鉴赏》选修课程的建设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08(1).

[5]王彦苏.关于大学公共选修课管理的探讨[J].亚太教育,2015(31).

[6]岳敏,施芬.高等农业院校“插花艺术”课实践教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1).

[7]孟媛媛.塔里木大学普通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2).

[8]马岩松.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悉[J].教育研究,2007(5).

[9]唐圣菊.高等农林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12).

[10]肖建宗.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7).

[11]王玮.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发明教育[J].设计艺术,2009(3).

农业院校范文篇2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推广;作用

1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作用

1.1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造型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2]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员;二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的农业企业管理人才;三是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第一个层次主要是对应本专科生教育,后两个层次属于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高素质的农业推广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才高地”的作用,为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高等农业院校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主要体现在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高层次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和农业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的培养上。这就要求高等农业院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涉农专业,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农业经济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3]1.2农业教育培训。高等农业院校在培养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必须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农业推广中的两个重要的要素:农业推广员、农民,开展农业教育培训。农业推广员是农业科技的传递者,而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二者都是农业推广活动中的两大要素,无论是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还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推广员必须要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才能快速地吸收新知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递给农民。而农民也需具备一些基本的知识,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推广员传递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只有在二者都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的前提下,才能快速地将最新成果转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非常注重对农业推广员和农民的培训。比如美国、日本除了对推广员制订了严格的筛选制度以外,还十分重视对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的培训,定期组织推广员和农民培训,向他们传递最新的技术和农业生产信息,使其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接纳新知识。高素质的农业推广队伍结合高素质的农民队伍必然使得农业推广工作顺利快速地开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优势,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农业教育培训,提高农业推广员和农民的基础知识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的效率。

2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研究的中心,是农业科技研发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是各类高等人才的聚集地。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师一般都身兼数职,在学校担任教师,同时还从事科研工作,此外,还在农业生产一线承担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农业推广的成功经验足以证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能力。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小麦新品种、棉花控制栽培技术、酿酒葡萄简化修剪技术在全国各地应用分别增收4000余万元、4亿余元、2000万元。除了中国农业大学以外,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学校所研发的各种新产品和新技术,都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增量增产,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教师或专家也可以在对农民开展面对面的推广服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找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途径。但值得注意的一点,虽然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数目众多,但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的科研成果却很少,这主要是由于许多的科研项目属于重复研究,并且很多项目缺乏创新性。因此,高校在对教师的课题申请方面一定要严格审查,注意剔除重复研究的课题申请,并保证所申请课题有一定的创新性,且符合农民对技术的实际需求,能为农业生产带来效益。如此一来,可减少课题申报的数量,也保证了科研项目的质量,提高每一个科研项目的经费,确保科技研发任务顺利进行。

3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推广中的推广作用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地,也就必然成为农业成果推广的主力军之一。多年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一直在服务农业科技推广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推广模式。我国意识到了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巨大潜能,为了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推广功能,科技部和教育部于2013年提出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来推动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至今,我国已有30所高校建成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在服务农业推广中不断地探索属于自身特色的推广道路。比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模式、浙江大学的“1+1+N模式”、东北农业大学的“一对一”模式、四川农业大学的“企业+导师+研究生+项目”科技服务模式、“学校+经纪人+农户”的市场培育模式、安徽农业大学的“一站一盟一中心”产学研合作模式等等。高校通过组织专家,形成一个咨询服务团队,每天会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开展咨询服务,并安排该方面的专家进行解答,咨询者提出问题,会由高校的农业科技推广员进行解答,如若问题解答不了,便转给专家解答,总之对于咨询者提出的问题,咨询服务团队都做到“有问必答”。高校专家经常会采用基地示范的形式进行农业推广服务,通过基地示范,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交流,直接将技术传递到农民的手中。专家有时是直接与当地的农技推广员对接,将最新科技成果传递给推广员,再由推广员推广给农民。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模式,就是专家与农民的面对面对接,专家在农民田间学校对当地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活动,农民可以直接到农民田间学校找专家解答疑难问题。浙江大学的“1+1+N”模式、东北农业大学的“一对一”模式则是高校推广专家组与当地农业推广队伍的对接,由推广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地方推广员具体实施推广工作。

4结论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现代农业推广的核心问题之一,只有将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使其在农业经营主体中扩散,并不断地渗透到农业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其一,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其二,需要一批具备一定农业基础知识的农民。其三,需要一批高层次的科研队伍。高等农业院校作为教育、人才、科研等资源的聚集地,每年都为农业发展输送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高等农业院校具备服务农业推广的各种优势,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服务农业推广的优势,对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农业院校在服务农业推广过程中可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宽科研工作的新视野,找到新的课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把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机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科研和推广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的能力。这种集教学、科研、推广于一身的特点,反映了大学既是人才培养的中心,又是我国科研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还是信息传播源,发挥了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4]

作者:彭凌凤 谭焱良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克伟.农业院校服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农村经济学,2013(20):322-323.

[2]周发明.论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2-23.

农业院校范文篇3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对策高校

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心理压力并称当前高校学生三大压力。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实施,就业水平和质量成为衡量教育回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因此,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学校的利益,还关系到社会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破解就业难题,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既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检测指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根据江西农大近两年来毕业生择业行为调查结果,提出加强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有关对策。

一、地方农业院校推进大学生就业凸显的特殊问题

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剧增,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经济体制的转轨的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高校与社会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等等,都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明显的冲击。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除了面临这些普遍的困难和问题,还存在不少特殊的矛盾和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容易与不被看好的现实矛盾

农业院校的农科专业与非农专业相比,办学历史相对较长,师资实力优势明显,就业平台开阔有效。同时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大型农业公司不断涌现,极大地刺激了对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农业院校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普遍看好,常规就业率通常较高。但从事农业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存在工作环境较差、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强度较大、工资待遇偏低等情况,因而既不被他人看好,也不易被自己所认同。容易就业与不被看好也就成为农科专业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对很现实的矛盾。

2.“农”字当头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农”帽尴尬

因为招生时,很多农业院校处于“冷门”的窘境,加上社会传统思想观念对农民的偏见及农业产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等因素,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遭受更多的冷遇。只要是“农”字当头,即使是非农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经常面临各种尴尬:一是把非农专业与农科专业互相混淆,如有的用人单位简单地认为农大的经济学专业就是农业经济学,农大的机制专业就是农机专业,不分青红皂白就把毕业生拒之门外。二是对农业院校的非农专业毕业生产生疑虑,认为农大就是培养农科类专业人才的。“农”字当头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程度的信心缺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态度不容乐观。

3.人文素质优势不足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晕轮效应

因为历史的原因,地方农业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强调专业的要求,而人文学科建设相对处于劣势地位。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农业院校尤其是地方农业院校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欠缺。人文素养方面的欠缺在就业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交往礼节、应答技巧等,一方面或几方面不成熟、不老练、有瑕疵、有破绽,而面试经常“一试成定局”,因此农业院校不少毕业生虽然专业技能不错,为人诚恳上进,却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导致了“一丑遮百俊”的识别“晕轮”,在激烈的竞争中败北,失去了较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4.生源差异对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剪刀差”

与其他各类院校相比,地方农业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跳出“农门”的愿望十分迫切,非常希望能够在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就业。与来自城市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家庭背景、社会接触、就业判别方面处于劣势,更加限制了农村生源毕业生到城市就业的空间,形成了就业竞争的“剪刀差”,对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心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地方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

1.目标定位

针对地方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十分重要。开展大学就业指导的目标定位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目标定位,二是个人目标定位。教育目标定位,就是要把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内容纳人正常的教育教学环节。大学生自主择业,大势所趋。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不仅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修内容,而且还必须要有数量规定,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业余辅导。个人目标定位,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要把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兼顾起来,要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顾此失彼。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就业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自立生存,同时又要认识到,今天的所有经历都是对明天进行的有效投资,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础,既要兼顾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又要兼顾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2.基本原则

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要遵循个性化、多样化、全程化、科学化的原则。要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老师、政工干部、专职指导老师的作用,尽可能结合个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及时消除疑虑,培养乐观的就业心态。特别是农科专业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树立艰苦奋斗谋求长远发展的志向。在不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就业选择。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指导,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临时抱佛脚。要遵循大学生心理生理规律,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开展科学指导。只是为了满足就业需要而开展就业指导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三、加强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探析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产生各种问题和困惑,归根到底是因为毕业生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形势变化所致,地方农业院校学生也不例外。要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关键是提高大学综合素质,增强大学适应就业形势变化的能力。加强地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要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系统全面,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讲求实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建设就业指导队伍。要按照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专职指导老师为骨干、政工干部为主体、专业老师班主任辅导员参与的就业指导队伍。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培训,积极开展就业调查,经常组织研讨交流,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积极发挥专业老师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

2.开展就业知识教育。要把就业指导课纳人必修课的范围,要结合不同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开展就业观念、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要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在大学中开展丰富的就业实践锻炼活动,鼓励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活动。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消除毕业生面对就业产生的“头一回坐轿”的羞怯惊恐心理,避免因为自身失误造成用人单位对自己的误解,逐步消减因为人文素养优势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淡化“一丑遮百俊”的晕轮效应,从而使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充满信心,从容应对。

农业院校范文篇4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创业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以往就业教育思维模式,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岗位的创造者,既可以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成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力量。

(二)创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经济地位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较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不发达;城乡差距较大,农村经济困难重重。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1]。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工作现阶段的首要任务,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是基础,人才是保证。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献身农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农业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创业教育是高等农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由于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从知识体系到教学内容,从人才培养目标到教学方法,从专业设置到培养模式,强调以谋职为取向,以专业教学为中心,注重培养适应型人才,而往往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认为,“在新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至少应具备四种素质,即有新观念,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有团队精神”。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以让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创新、创造、创业的主力军。另外,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有一批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既创造了自己的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更多的人从事这一产业,实现创业致富,如发展智力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业教育的提出,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

二、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美国、法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和培训体系,因此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创业教育在很多农业院校不受重视,对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还都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形成理性的认识。很多学校都在想尽办法加强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加强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的各项教育,把创业活动看成一个一般性的课外活动,或者认为大学生创业只是个别现象,没有必要全面开展创业教育。相当多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有些也只是就业教育上的一小部分,在教学计划上还没有安排和设置创业方面的教育活动,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更没有培养或引进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的计划[2]。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专业化的师资不足是制约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最重要因素。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展较迟,一些学校对创业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上认为是可有可无,一些教师因为创业教育不被学校重视,也就不会加强此方面的学习研究。对于任何一种教育来说,师资队伍都是其开展的必要前提。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学校应该有一支良好结构和职业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而相当一部分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老师是从事经济管理教学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通过“关于广东省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47.6%的学生对认为学校对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有帮助,79.1%的学生希望得到专业化的老师对创业进行指导、培训及咨询。

(三)受就业观念的影响。

许多学生倾向于低成本、高回报、非风险化的工作,希望工作稳定有保障,目光只局限于眼前,加之自身条件的限制,如创业知识与经验不足、缺乏创业资金、社会人际关系单一、缺乏吃苦拼搏精神等,很不情愿自主创业,而把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作为首选,读书、奋斗的目标就是能当上一官半职。农业院校毕业生尽管掌握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并不愿意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不愿意为发展农业现代化,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献身。即使是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到家乡去建功立业,而是希望毕业后就跳出农门。

三、农业院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业教育观念。

高等农业院校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业型人才,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只有先从思想上解决对创业教育的认识问题,才能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各级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来抓。要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在学校形成人人重视创业教育,人人贯彻、执行创业教育理念的良好氛围,凝聚起学校推广创业教育的合力。

(二)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创业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高等农业院校要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时,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争取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教学之中。积极尝试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业和学科体系[3],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教学活动,系统介绍创业理论、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案例等。创业教育的课程要丰富,要避免偏窄、偏专、偏深,教学内容可包括创业所涉及的法律、新办企业融资、商业计划书、领导艺术、企业管理运作等内容,让学生慢慢树立起自己创业的意识与信心,累积必要的创业知识,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提升师资水平,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

创业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需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业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跨越学科多、实践性强,对师资的要求也较高。要行之有效地开展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一支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主要有这两种解决途径,一是学校通过培训、国际合作、短期进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接受创业观念,具备创业教育的知识,并且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建设、服务一线,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了解前沿的最新情况,将最新的技术、观念带入课堂,贯彻到自己的教学中。二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密切联系,聘请一些在创业热潮中身经百战的民营企业家、管理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主题讲座和培训,介绍创业经验与教训,接受最直接的创业教育。

(四)健全保障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农业院校范文篇5

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问卷共27个问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访者背景因素与创业意愿的关系调查;第二部分是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查,包括独立自主意识、学习能力、领导才能、风险承担能力和抗压能力、接受创业教育情况等.本文研究样本来自华南地区3所农业高校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1份,回收率87.8%。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96.6%。采用EXCEL2010进行受访者基本特征分析,运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本研究对问卷作信度分析,结果发现测评项目的信度系数(标准化克朗巴哈α系数)为0.804,表明问卷结果具有较高信度,问卷调查的数据可靠。

二、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调研结果与分析

1.个体背景因素与大学生基层创业意愿密切相关

由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创业人文环境较差,到农村创业更具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在农村开展种植、养殖或农产品加工等创业活动有很大的风险性。这要求到农村基层创业必须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挑战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坚定的学农爱农兴农的信念。而性别、年级因素、专业、心理素质等可能对农科大学生基层创业意愿的形成带来深刻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明显,男生有创业意愿的占25.0%,女生占18.0%,男生创业意愿显著高于女生;不愿意创业的女生比例高出男生14%(见图1-A)。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更加追求事业成功,风险承担能力更强,更富于冒险精神;另外男生更加相信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拼搏改变命运,取得创业成功,同时还可能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追求工作稳定、男性担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有关系。持无所谓态度(观望)的男生比例比女生高7%,反映男生一方面追求事业成功,同时对创业更加慎重,更显犹豫。不同年级大学生创业意愿有较大差异,愿意创业的学生比例大三>大一≈大二>大四,其中,大四学生愿意创业的比例大幅低于其他年级,而大三学生愿意创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级(高于大四学生17.3%)。相应地,不愿意创业的学生比例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见图1-B)。大三学生经历过创业憧憬和创业教育成功案例激励后,创业冲动和意愿激增,而大四学生历经了找工作、毕业论文、考研等诸多压力后,变得更加现实,甚至有些消沉和疲惫,创业激情被磨灭,创业意愿大幅下降。依据专业特点,将受访学生分为两大类:传统农科类和非传统农科类。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传统农科类学生创业愿意(23.5%)明显高于非传统农科学生(14.7%),无创业意愿的传统农科学生比例(45.0%)明显低于非传统农科学生(56.3%)(见图1-C)。其原因可能包括,传统农科学生较多来自农村,受家庭和自身条件限制,就业相对困难,就业质量不高;所学专业比较对口,凭借专业知识更容易自主创业;农科学生由于专业“冷门”,更具危机感,更加懂得努力拼搏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农科毕业校友中成功创业的案例较多,对农科学生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2.人脉和资金支持、自学能力、风险承担与挑战

意愿以及事业心等对创业意愿形成有重要影响采用Bartlett球形度检验和KMO检验对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样本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概率p值为0.000,即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见表1)。样本的KMO值为0.881,根据Kaiser给出的度量标准,原变量适合做因子(主成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0.6作为纳入标准,运用正交旋转方差最大法提取因子,旋转在7次迭代后收敛,共提取8个因子(见表2),这8个因子共解释了17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77.396%,说明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贡献率较高,该分析结果可以接受。最终提取的8个公因子,涵盖了所有17个变量,根据载荷最大的变量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各原始变量的载荷、公因子的命名、解释变量如表3所示。由此可见,假设一个农业院校大学生的性别、生源地、家庭、年级、专业、社会兼职与实习经历、学生干部经历、创业相关经历等不变时,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主要受到8种因素的影响,依据重要程度由高到底依次为:人脉和资金支持(14.081%)、财富与地位的追求(11.502%)、政策了解(10.261%)、自学能力(10.201%)、创业氛围与教育(9.062%)、事业心(7.571%)、风险承担与挑战意愿(7.494%)以及就业形势感知(7.494%)。将因子分析中所得出的8个因子作为变量,分析其与受访者创业意愿的相关关系。这8个因子与创业意愿的Pearson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即所提取的这8个因子与创业意愿极显著相关。为探明各因子对创业意愿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各因子作为自变量,创业意愿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其中,人脉和资金支持、自学能力、创业氛围与教育、风险承担与挑战意愿以及事业心这5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概率p值均小于0.05,因此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资金和人脉支持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强。据此建立回归方程:y(创业意愿)=-0.291+0.398*x1(人脉和资金支持)-0.183*x2(自学能力)+0.286*x3(创业氛围与教育)+0.264*x4(风险承担与挑战意愿)+0.202*x5(事业心)。观察所有个案的残差数据,标准化残差呈正态分布,并且从回归标准化残差的标准P-P图(见图2)可以看到,散点在直线上或靠近直线,说明变量之间呈线性分布。由此可以推断,回归方程满足线性及方差齐性检验。

3.兼职、创业教育或培训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密切

调查发现,有社会兼职经历的学生愿意创业的占28.6%,无社会兼职经历的学生具创业意愿的占20.1%,两者之间相差8.5%;有社会兼职经历的学生不愿意创业的比例(40.2%)比无兼职经历学生的比例(53.6%)低13.4%(见图3-A)。表明大学生课余到校外兼职有利于促进创业意愿的形成。积累必要的经验和技术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社会兼职为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能,提振了创业的信心和愿景。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对创业意愿无明显影响。担任和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创业意愿分别为23.5%和22.9%,不愿意创业的比例分别为51.4%和52.2%,均无明显差异(见图3-B)。有研究认为,创业教育中的创业实训有助于培养学生创业兴趣,提升创业意愿。[2]本次调查发现,创业实践和参加创业大赛活动对学生创业意愿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参加过创业实践或创业大赛的学生其创业意愿(40.6%)比未参加创业实践或创业大赛学生(13.5%)高出27.1%,处于观望状态的比例也高出12%,不愿意创业的比例(19.4%)比未参加创业实践或创业大赛的(58.5%)低39.1%(见图3-C)。表明通过亲身参加和创业有关的活动,接触与创业相关的事务,对于了解创业、激发创业热情有积极的影响。洛达克(Roudaki)指出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和强化有重要作用;[3]李(Li)研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和印度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发现,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对创业意愿形成影响很大;[4]大学期间关于创业的学习经历有利于他们提前了解企业如何运作,对他们预测创业能否取得成功,评估是否做出创业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意愿,应该强化创业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让学生了解创业,掌握技能,勇于创业,热爱创业。

4.创业氛围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显著

家庭创业背景对创业意愿形成有较大影响。本次调查发现,亲友中有成功创业案例的学生,愿意创业的比例(23.1%)比无亲友成功创业的学生比例(14.0%)高9.1%,前者无创业意愿的比例(46.0%)比后者(55.6%)低9.6%(见图4-B)。这可能是因为如果处于亲友经营企业的环境当中,对企业的经营运作会有一定了解,或者对企业经营产生兴趣,这样也容易激发创业意愿。这些影响可能在于创业氛围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这种支持能够激励具有创业潜能的大学生坚定创业理想并朝着创业目标前进,从而提高创业的可能性。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创业氛围对学生创业有重要影响。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保障制度、必要的资金扶持和贷款优惠,这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创业意愿无明显差异,即生源地(城镇或农村)对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

三、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路径

1.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三农”的创业理想

首先,应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将解决“三农”问题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目前农村条件艰苦、就业岗位少、薪酬低,很多农业院校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去农村基层发展。因此,农业院校应站在推进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促进学生基层创业的高度开展创业教育,明确创业教育内涵,培养学生从事农业类创业活动所必备的挑战精神、自学能力和事业心,核心是要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着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自觉适应社会需求,将目光转向农村和农业,树立面向农村自主创业的观念。其次,在创业教育中应渗透“学农爱农”的专业思想。一些农业高校把创业教育视为提高就业率的无奈之举,部分涉农专业毕业生把回农村基层创业视为求职不顺之后的选择。学生创业意愿受事业心的追求影响较大,在创业教育中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基层创业所能带来的经济收益、社会价值与地位的提升。农业院校必须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一批立志学农爱农兴农的优秀学子。如袁隆平院士早年读书期间在学校组织的园艺场参观时,对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春华秋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立下了学农爱农的志向。再次,创业教育应与农业知识培训有机结合。农业现代化知识是农科大学生创业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因此,要特别注重农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的高度结合,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农科教育为特色,创业教育为龙头,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的融合。既要突出专业知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也要加大创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强调人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尽量扩大创业教育的受众面,不仅面向有创业兴趣的大学生,更要将创业教育普及到所有在校大学生,尤其要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普及,培养她们的创业意识。在普及创业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层次性、针对性和专业性,分类指导,统筹兼顾,保证农科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要求。还可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专门有针对性地研究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探索农科学生利用农业科技进行创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重视大学生农事训练与实践,积累创业技能

首先,建立农业院校农事训练与实习基地。调查表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和创业实践经历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但是,农业院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相关措施和制度还不完善,创业实践环节薄弱。相对工业类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农业企业发展存在数量少、规模小等问题,这些都导致农科学生创业缺乏平台和载体。因此,农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主动与农业企业合作,建立以科技创新、课程实践、就业实习等为目标的农事训练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农业企业参观、实习和实践。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大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习机会,培养了一批立志农村基层创业的学生。另外通过农业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组织,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机会。其次,在创业教育中融入农业技能实践内容。农业院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农艺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实操能力,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激发其创业意愿。定期举办农业文化节、农业实验技能大赛、农业知识竞赛、生态沙盘制作大赛等活动,强化农业技能和农事实训,畅通科技创新和创业探索的渠道,让学生在参与式的教学中感悟创业。还可尝试举办面向农村的大学生基层创业计划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在比赛中接受农业创业教育和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整合社会资源指导创业实践。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需要与多个部门发生联系,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农业院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人才,其创业教育具有特殊意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起步晚,师资缺乏。一方面需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规定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必须到企业完成;另一方面,农业技术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也可作为创业教育的师资,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训和实践。对愿意在农业领域进行创业的学生,重点开展帮扶和指导,尽量使其掌握一技之长。

3.营造惠农兴农的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业意愿

农业院校范文篇6

关键词: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1]审美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个体文化的成果——人格,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因此,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对人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是其它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而且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理想乐园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其特殊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校园音乐教育是指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以美辐射,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它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美育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音乐素质教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今天,人们对音乐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等神圣的使命和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紧密相连。进入21世纪,现代人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素质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更加突出。

荀子说:“乐者,治人之盛也”,它使人“耳目聪慧,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音乐给人以智慧,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启示。在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初步的鉴赏能力,能在一定意义上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创造生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健康发展。

(一)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它用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一直强调音乐在管理国家、组织社会生活、形成社会需要的道德、精神及人们的心理情感中具有很强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同样肩负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国际歌》在鼓舞人的斗志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优秀的歌曲,鼓舞人们投入斗争洪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一曲遥远而熟悉的《夕歌》,将我们带到上个世纪初那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五四前后的“学堂乐歌”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啊年轻的白杨,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啊年轻的白杨,你好像对我讲,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这样的校园歌曲会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鼓舞,音乐的教育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便传达给了学生。

音乐是一种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美的艺术。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而激起心灵的浪花,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催人奋进;《长城随想》使人浮想联翩;《祈祷》则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任何思想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激发作为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

对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长期不能接受良好、全面的音乐教育,因此开展校园音乐教育能很好地丰富农业院校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二)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能启迪学生智慧,发展智力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变事物的能力,它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现代科学证明,在中、小学校时,那些看谱能唱、会奏的学生,一般其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都较优良。因为,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往往必须既看曲谱又看歌词、音符,从而培养了眼睛的速视能力和耳朵的审美水平,锻炼了脑神经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良好的视、听功能及神经反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增长人的智慧和聪敏。

爱因斯坦所具有的超人的智力,与他酷爱音乐,自幼好学提琴无不关系。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和音乐有着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说:“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为了使头脑清醒,我就拿起小提琴进行演奏。”爱因斯坦和袁隆平都拉小提琴,他们在相应的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最高成就。可见音乐能够促进思维发展,激发人的潜在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对于音乐与智力,贝多芬说得更为深刻:“音乐具有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

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乐,能使我们浑身放松,精神愉快。诚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欣赏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训练头脑,发展身心。

因此,在全国各大农业院校推广音乐素质教育,不仅仅可以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而且对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好处,可以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对农业院校本身教育的发展也极其有利。

(三)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广泛的兴趣、乐观的精神、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和健康的个性是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赢得学习和生活以及事业成功的最基本的因素。农业院校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互通有无的社会,信息即是生命线。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大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

农业院校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大学生更好的与自然、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农业院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其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而且,在农业院校进行音乐教育也可使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掌握一门特长,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与优势。

二、我国农业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业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农业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的位置上,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音乐艺术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在有计划、有组织、整体划一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中成长和发展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弊端,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农业院校作为中国高校的一群特殊的团体,其音乐教育一直是放在辅助发展的位置,对其缺乏重视,因此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中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课程设置是各大高校开展教育的前提,而音乐课在高校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能充分反映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高校教育各有其特点,因此各大高校对于音乐课的设置也不尽相同。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我国各个类型的高校中,艺术类院校音乐课程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类音乐类课程,但是专业性太强,并不适合在普通类高校中推广;师范类高校的音乐课程开设面较广,结构布局较合理,如晓庄学院,按音乐欣赏、器乐、声乐、乐理、舞蹈五大音乐模块来设置,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得音乐指导;农业高校开设的门类较少,如南京农业大学,只有音乐赏析的选修课,这主要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

(二)农业院校中的音乐教学发展相对落后

音乐教育的水平是考察一个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指标,而高校要发展音乐教育主要要看音乐教材的规范性、师资力量以及音乐设施的完善。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与中小学相比,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同,艺术类和师范类院校还有自己的指定教材,实施严谨的教学,而农业类院校则没有规范统一的教材,教育方式也较为随意和散漫。

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由于音乐教育在农业院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专业音乐教育成本较高,因此在农业院校中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差。虽然农业拥有一定数量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他的音乐教育师资仍然与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学校相去甚远。

许多高校均设立了音乐艺术教研室或音乐艺术教育中心以及琴房等音乐教育设施,而农业院校因为一般并没有艺术类专业,因此很少有许多先进的音乐设备。

(三)农业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还不够到位

第二课堂是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也是各高校比较重视的方面,通过组建音乐艺术社团、举办艺术活动与艺术节以及参加各种艺术表演艺术竞赛,营造了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而校园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依靠音乐社团和学校音乐文化的推动。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各种类型的高校都有着自己的音乐社团,但是农业院校由于其学科设置的特点,其音乐社团还较为稀少,种类的涵盖范围狭窄,对校园文化构成的影响也不够,农业高校中参加音乐艺术社团的学生并不多。

对于农业院校的校园音乐文化,虽然每年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但是由于其缺乏专门的人才,音乐文化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并不能带动校内广大大学生欣赏音乐文化的氛围。

(四)农业院校师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音乐素质教育在各个高校认识并不一致,但是相比国内其他类型的高校,农业类院校的师生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明显过于功利化,不够深入。

大多数农业院校学生对学习音乐抱有较大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娱活动,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工作抱有热情和责任心,热爱艺术和教育事业,但由于音乐素质教育与就业关系不大,与毕业文凭的获得关系也不大,其成绩难以为社会所认可。教学效果得不到正确评价,对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学习因而逐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三、农业院校推广音乐教育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关于歌曲、歌星的报道无处不在,许多大学生对音乐十分热爱,对大大小小歌星的痴迷甚至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进而造就了所谓的“追星族”。大学生作为校园音乐的主要消费群体,高校作为校园音乐的主要流行场所,音乐在这里的影响最大、最深。

因此,现今社会上流行的音乐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流行音乐的方向标。从这三十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变迁来看,可以给我国农业院校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一)提高大学生辨别、欣赏能力有利于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由于音乐的选择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行为,大学生作为音乐选择的主体,其自身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尤其是对音乐的辨别欣赏能力必然会影响到高校音乐文化的氛围,也会对农业院校的音乐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21世纪的大学生已基本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他们有很强的个性和独立的思维能力。由于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高校流行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辨别、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使得21世纪的高校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依然不能忽视对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辨别、欣赏能力的培养,否则,不健康的流行音乐传入高校,必然会对高校流行音乐的氛围产生不利影响。

(二)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加强农业院校音乐教育

在国家教育部的倡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高校陆续开设了艺术类的课程,音乐方面有“音乐欣赏”、“音乐简史”、“基础乐理”、“合唱与指挥”等程,使普通学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活跃了高校艺术气氛。但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依然存在问题,其内容仍脱离不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以西方古典音乐和民族传统音乐为主,介绍维也纳古典乐派,还有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歌欣赏,中国民族器乐曲欣赏等。

对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希望开设的音乐课程这项,大家的想法都很多。分析数据得出2%的学生选择开设舞蹈课程,27%的学生选择开设音乐鉴赏课,24%的学生选择开设乐器课,另外有10%的学生希望接受流行音乐的学习。这些课程都在各农业院校逐步开展的音乐课程中,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音乐类的课程开设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同学喜欢音乐,但不愿上音乐课。

我认为造成目前这种情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讲解乐理知识,介绍音乐家及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等,忽视了音乐的艺术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二是现代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对人们的欣赏趣味有深刻的影响,并具有导向性,如电台、电视台的流行金曲榜、热线点歌、娱乐节目等,以及“歌迷会”、“发烧友”等活动,如此大的社会音乐环境对包围了青少年学生;三是在社会加快的今天,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流行音乐以其“简单”的特征展示了强大的社会适应性,在新的生产力水平推动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

我们对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的在校生做过一次调查,学生中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和音乐知识主要通过老师指导获得的仅占3O%,而通过课外读物和电视获得的却占60%,这种错位,既削弱了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生活的影响,也降低了大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三)抵制农业院校中不健康的音乐有利于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尚处在认识形态的形成和心理发育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盲目和偏激,缺乏正确的文化选择能力和审美鉴别力。校园音乐良莠繁杂,宽松甚至放任的文化管理使得高校流行音乐泥沙俱下。校园音乐中那些消极颓废、低俗媚俗东西的泛滥流行,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现在无论是高校外的通俗歌曲也好,还是高校内的原创通俗歌曲也好,相当一部分在内容上无病呻吟、空洞无物,沉浸在个人情感的狭小空间,甚至夹杂着一定的颓废情绪。讲求实际、追求实惠,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和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对政治表现出惊人的冷漠[8]。特别是爱情歌曲占了绝大部分,其中不乏不够健康的爱情观和情感体验。

一些经典的民歌、革命歌曲,比如《社会主义好》、《国际歌》等,在所谓的“重新演绎”中完全丧失了本来的意蕴,带有了浓厚的调侃意味,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业院校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客观上淡化或弱化着农业院校大学生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拉大了先进文化、主旋律文化与大学生们的心理距离[9]。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流行音乐的变迁,其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烈、世俗化潮流越来越凶猛、功利性目的越来越明确,加之网络化的高度发达,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求时尚、追逐流行、反叛传统,在追逐流行中不知不觉丧失了自我,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偏离轨道,对主流文化、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的自我疏远[10]。

而且摇滚等通俗歌曲的歇斯底里风格,也极易造成情绪、心态的不稳定、不平和,有碍身心健康。我们应对农业院校中不健康的流行音乐加以重视、抵制,以助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发展农业院校音乐文化的对策

音乐教育在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创造力的开发等方面的确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美化德,优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陶冶性情,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拓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改革。

(一)加强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加大领导管理力度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者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管理者有前瞻性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师有基本的音乐及教育理论武装,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有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兴趣,这是音乐教育在高校立足的最主要的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学校和地区音乐教育接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态度,如果领导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音乐对人的特殊功能,仅仅是为执行上级的指示,那么工作永远不可能做“实”做“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和高校教育分会,建立一支高校艺术管理队伍。设立专门的业务管理机构,规划和指导教学。各高校应设立音乐教育机构,有专人分管艺术教育并将音乐艺术教育列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与常规管理,设置音乐教研室,定期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研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

(二)增加音乐教育的投人,营造氛围

学校的大力协助下购置了必备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科研所需的物品,这是音乐教育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这样我们可以将(演奏之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从不同渠道,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感受音乐,同时获得不同的体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以极其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和进步,使他们自觉地进入教学主体的角色,而教师则成为教学的主导,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三)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音乐教育相比较于一套合适的教材或一套完美的课程设置来说,更依赖于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比当一名优秀的演员更为艰难。作为美的启迪者、传播者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更要掌握美学的一般原理,提高自身领会美、体验美、表现美、饲造美的修养。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许多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因此许多艺术性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而高校的音乐老师大多来源于艺术院校,这样的老师面对思维敏捷、知识丰富的大学生,使得很多老师不能驾驭课堂因此,高校的音乐老师必须兼教学与指导艺术实践于一体,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四)对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进行创新

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因为音乐所有的内容都有体验性和操作性,所以不管是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技能的训练这些外显方式,还是音乐与学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心感受,都要遵循学生学习音乐的特点,特别是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体验、感悟、记忆、积累、探索等。鼓励学生创新表现,引导他们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也真正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理念。

(五)合理设置音乐教学课程

从普及与提高的角度出发,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的结合,应是高校当前和未来较为理想的音乐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是体现音乐审美能力高低的尺度。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大学校园音乐选修课的开设还不够完善。

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须从根基做起—广泛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开出一门综合型的音乐必修课。该课程融基础知识、音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表现手段、描绘手法、曲式结构等于一体,并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大学生学习、感知、理解音乐的突破口。选修课可以分成三大类:音乐知识类,如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作品欣赏;表演实践类,如合唱课、合奏课;个人技能指挥和各类乐器的学习。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李燕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各位!

参考文献:

[1]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2.

[2]成露霞.音乐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4.

[3]白国平.高校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5.

[4]陈建华.音乐由来事典[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2-13.

[5]杨兴文.四十国艺术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4-15.

[6]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45-46.

[7]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2-33.

[8]郑慎德,张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8.

[9]余丹红主编.音乐教育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8.

[10]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

[11]金民卿.大众文化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52.

[12]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6.

农业院校范文篇7

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必然需要。档案信息化是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即档案信息化最核心的要素,转为电子档案,以磁盘、光盘等作为介质进行存储,从而为数字化、网络化目标和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平台。作为未来档案信息资源主体,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检验是验证其能否长期安全地提供有效阅读现利用的有效手段。因此,利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既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档案工作改革创新的必然需要[3]。

2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重视度不够信息化建设,尤其是高等农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高等农业院校档案管理机构通常容易被忽视,不受领导重视的部门,对其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

2.2专业人才不足在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专业化训练,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开发与利用缺乏实践经验,从而使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无法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影响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2.3缺乏信息化系统标准目前,各高等农业院校档案馆缺乏统一的发展标准和规划,而要实现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必须要统一档案信息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的管理标准,同时也要统一电子文件的管理标准和纸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

2.4数字化进程缓慢之前高等农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多数是由纸质文档建立的数据库,其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将全部纸质档案文档材料数字化,是一项极其复杂浩大的工程,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信息档案资源陈旧,系统更新缓慢,且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无法有效实施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2.5设备落后,缺乏资金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少之又少,而档案信息化建设则需要配备其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字扫描仪等硬件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档案信息处理系统等软件设备,资金不足,无法配备信息化建设的必备基础设施,技术得不到提升,则会制约档案信息化的工作的发展。

3加强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增强档案信息化意识,制定发展规划高等农业院校领导对档案信息化要充分予以重视,认识其对学校各项事业开展与发展的重要性,对档案信息化的资源配备,信息共享,协作开发等问题能够进行全面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月科学计划,各部门相互协作以加快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2培养专业档案信息化人才加快培养专业档案信息化人才是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档案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纽带,档案馆工作人员负责对高知识含量信息的设计,生产和操作,因此,高等农业院校不仅要加强对在职的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其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还要适时引进具备信息化专业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管理队伍,进而加快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3.3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制定统一的信息化系统标准档案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库,即对档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有效题供档案信息,只有对档案信息资源库进行合理配置,方便利用,才能有效地满足和保证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统一标准和规范也是重中之重,因此应加快制定统一信息化系统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以及规范高等农业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3.4增加资金投入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与维护均需要大量经费,为了维持档案业务的正常运行,学校应增加资金投入,将档案信息资料数字化建设纳入到校园网络建设的总规划和预算中,从而加快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4结束语

农业院校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素质教育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1]审美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个体文化的成果——人格,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因此,校园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对人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是其它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是无法替代的。而且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理想乐园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具有其特殊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校园音乐教育是指凭借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以美辐射,把音乐教育渗透到其它教育中去,充分利用美育对青年学生进行人格培养。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音乐素质教育被正式写进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受到前所未有重视的今天,人们对音乐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等神圣的使命和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紧密相连。进入21世纪,现代人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素质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更加突出。

荀子说:“乐者,治人之盛也”,它使人“耳目聪慧,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音乐给人以智慧,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启示。在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初步的鉴赏能力,能在一定意义上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创造生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健康发展。

(一)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它用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希腊和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一直强调音乐在管理国家、组织社会生活、形成社会需要的道德、精神及人们的心理情感中具有很强的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音乐同样肩负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国际歌》在鼓舞人的斗志上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社会主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优秀的歌曲,鼓舞人们投入斗争洪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光阴似流水,不一会儿,课毕放学归。我们仔细想一回,今天功课明白未?老师讲的话,可曾有违背?父母望儿归,我们一路莫徘徊。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大家努力吧!同学们明天再会。”一曲遥远而熟悉的《夕歌》,将我们带到上个世纪初那令人难以忘怀的岁月,五四前后的“学堂乐歌”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

“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早晨你披着彩霞,傍晚你吻着夕阳。啊年轻的白杨,汲取着大地的营养,啊年轻的白杨,你好像对我讲,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这样的校园歌曲会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鼓舞,音乐的教育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便传达给了学生。

音乐是一种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美的艺术。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而激起心灵的浪花,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慷慨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催人奋进;《长城随想》使人浮想联翩;《祈祷》则塑造人的美好心灵,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任何思想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激发作为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

对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其长期不能接受良好、全面的音乐教育,因此开展校园音乐教育能很好地丰富农业院校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思想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二)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能启迪学生智慧,发展智力

智力是人认识客观规律、改变事物的能力,它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现代科学证明,在中、小学校时,那些看谱能唱、会奏的学生,一般其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都较优良。因为,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往往必须既看曲谱又看歌词、音符,从而培养了眼睛的速视能力和耳朵的审美水平,锻炼了脑神经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良好的视、听功能及神经反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增长人的智慧和聪敏。

爱因斯坦所具有的超人的智力,与他酷爱音乐,自幼好学提琴无不关系。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和音乐有着同样的思维过程。”“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说:“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为了使头脑清醒,我就拿起小提琴进行演奏。”爱因斯坦和袁隆平都拉小提琴,他们在相应的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最高成就。可见音乐能够促进思维发展,激发人的潜在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对于音乐与智力,贝多芬说得更为深刻:“音乐具有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

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类似的体会。听一些轻松愉快的抒情乐,能使我们浑身放松,精神愉快。诚如马克思所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欣赏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训练头脑,发展身心。

因此,在全国各大农业院校推广音乐素质教育,不仅仅可以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而且对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很多的好处,可以提高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对农业院校本身教育的发展也极其有利。

(三)农业院校开展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广泛的兴趣、乐观的精神、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毅力和健康的个性是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赢得学习和生活以及事业成功的最基本的因素。农业院校音乐教育能使大学生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尊重个人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社会,更是一个强调合作、强调沟通、互通有无的社会,信息即是生命线。人与人、人与物、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教会大学生热心参与、相互合作、乐于交往、善于应变的能力尤为重要。

农业院校音乐教育因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大学生更好的与自然、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排练、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不但为农业院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途径,还发展了其个性与特长,增强了集体合作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合,更好的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而且,在农业院校进行音乐教育也可使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掌握一门特长,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与优势。

二、我国农业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业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院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农业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普及的位置上,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修养和人文素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受音乐艺术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在有计划、有组织、整体划一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中成长和发展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弊端,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农业院校作为中国高校的一群特殊的团体,其音乐教育一直是放在辅助发展的位置,对其缺乏重视,因此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一)农业院校中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课程设置是各大高校开展教育的前提,而音乐课在高校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能充分反映高校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高校教育各有其特点,因此各大高校对于音乐课的设置也不尽相同。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在我国各个类型的高校中,艺术类院校音乐课程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类音乐类课程,但是专业性太强,并不适合在普通类高校中推广;师范类高校的音乐课程开设面较广,结构布局较合理,如晓庄学院,按音乐欣赏、器乐、声乐、乐理、舞蹈五大音乐模块来设置,学生可以较为轻松地获得音乐指导;农业高校开设的门类较少,如南京农业大学,只有音乐赏析的选修课,这主要受到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设施的制约。

(二)农业院校中的音乐教学发展相对落后

音乐教育的水平是考察一个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指标,而高校要发展音乐教育主要要看音乐教材的规范性、师资力量以及音乐设施的完善。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与中小学相比,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同,艺术类和师范类院校还有自己的指定教材,实施严谨的教学,而农业类院校则没有规范统一的教材,教育方式也较为随意和散漫。

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由于音乐教育在农业院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专业音乐教育成本较高,因此在农业院校中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差。虽然农业拥有一定数量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但学历、职称层次无法与专业教师队伍相比,他的音乐教育师资仍然与南京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学校相去甚远。

许多高校均设立了音乐艺术教研室或音乐艺术教育中心以及琴房等音乐教育设施,而农业院校因为一般并没有艺术类专业,因此很少有许多先进的音乐设备。

(三)农业院校第二课堂的建设还不够到位

第二课堂是音乐艺术教育的特色,也是各高校比较重视的方面,通过组建音乐艺术社团、举办艺术活动与艺术节以及参加各种艺术表演艺术竞赛,营造了校园的文化艺术氛围。而校园音乐教育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依靠音乐社团和学校音乐文化的推动。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各种类型的高校都有着自己的音乐社团,但是农业院校由于其学科设置的特点,其音乐社团还较为稀少,种类的涵盖范围狭窄,对校园文化构成的影响也不够,农业高校中参加音乐艺术社团的学生并不多。

对于农业院校的校园音乐文化,虽然每年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但是由于其缺乏专门的人才,音乐文化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并不能带动校内广大大学生欣赏音乐文化的氛围。

(四)农业院校师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音乐素质教育在各个高校认识并不一致,但是相比国内其他类型的高校,农业类院校的师生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明显过于功利化,不够深入。

大多数农业院校学生对学习音乐抱有较大的兴趣,乐于参加文娱活动,大多数音乐教师对工作抱有热情和责任心,热爱艺术和教育事业,但由于音乐素质教育与就业关系不大,与毕业文凭的获得关系也不大,其成绩难以为社会所认可。教学效果得不到正确评价,对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学习因而逐渐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三、农业院校推广音乐教育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关于歌曲、歌星的报道无处不在,许多大学生对音乐十分热爱,对大大小小歌星的痴迷甚至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进而造就了所谓的“追星族”。大学生作为校园音乐的主要消费群体,高校作为校园音乐的主要流行场所,音乐在这里的影响最大、最深。

因此,现今社会上流行的音乐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流行音乐的方向标。从这三十年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变迁来看,可以给我国农业院校音乐教育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一)提高大学生辨别、欣赏能力有利于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由于音乐的选择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行为,大学生作为音乐选择的主体,其自身所具备的音乐素养尤其是对音乐的辨别欣赏能力必然会影响到高校音乐文化的氛围,也会对农业院校的音乐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21世纪的大学生已基本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他们有很强的个性和独立的思维能力。由于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高校流行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得大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辨别、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流行音乐的健康发展,使得21世纪的高校流行音乐越来越多元化。但是依然不能忽视对当代大学生流行音乐辨别、欣赏能力的培养,否则,不健康的流行音乐传入高校,必然会对高校流行音乐的氛围产生不利影响。

(二)相关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加强农业院校音乐教育

在国家教育部的倡导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高校陆续开设了艺术类的课程,音乐方面有“音乐欣赏”、“音乐简史”、“基础乐理”、“合唱与指挥”等程,使普通学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活跃了高校艺术气氛。但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依然存在问题,其内容仍脱离不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以西方古典音乐和民族传统音乐为主,介绍维也纳古典乐派,还有中国音乐史,中国民歌欣赏,中国民族器乐曲欣赏等。

对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希望开设的音乐课程这项,大家的想法都很多。分析数据得出2%的学生选择开设舞蹈课程,27%的学生选择开设音乐鉴赏课,24%的学生选择开设乐器课,另外有10%的学生希望接受流行音乐的学习。这些课程都在各农业院校逐步开展的音乐课程中,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音乐类的课程开设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同学喜欢音乐,但不愿上音乐课。

我认为造成目前这种情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长期以来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味讲解乐理知识,介绍音乐家及欣赏经典音乐作品等,忽视了音乐的艺术特点,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二是现代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对人们的欣赏趣味有深刻的影响,并具有导向性,如电台、电视台的流行金曲榜、热线点歌、娱乐节目等,以及“歌迷会”、“发烧友”等活动,如此大的社会音乐环境对包围了青少年学生;三是在社会加快的今天,生产和生活的节奏都在加快,流行音乐以其“简单”的特征展示了强大的社会适应性,在新的生产力水平推动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内容。

我们对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大学的在校生做过一次调查,学生中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和音乐知识主要通过老师指导获得的仅占3O%,而通过课外读物和电视获得的却占60%,这种错位,既削弱了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生活的影响,也降低了大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三)抵制农业院校中不健康的音乐有利于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尚处在认识形态的形成和心理发育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盲目和偏激,缺乏正确的文化选择能力和审美鉴别力。校园音乐良莠繁杂,宽松甚至放任的文化管理使得高校流行音乐泥沙俱下。校园音乐中那些消极颓废、低俗媚俗东西的泛滥流行,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现在无论是高校外的通俗歌曲也好,还是高校内的原创通俗歌曲也好,相当一部分在内容上无病呻吟、空洞无物,沉浸在个人情感的狭小空间,甚至夹杂着一定的颓废情绪。讲求实际、追求实惠,对丰富多彩的人生和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缺乏应有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对政治表现出惊人的冷漠[8]。特别是爱情歌曲占了绝大部分,其中不乏不够健康的爱情观和情感体验。

一些经典的民歌、革命歌曲,比如《社会主义好》、《国际歌》等,在所谓的“重新演绎”中完全丧失了本来的意蕴,带有了浓厚的调侃意味,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业院校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客观上淡化或弱化着农业院校大学生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拉大了先进文化、主旋律文化与大学生们的心理距离[9]。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流行音乐的变迁,其商业气息越来越强烈、世俗化潮流越来越凶猛、功利性目的越来越明确,加之网络化的高度发达,一些大学生盲目追求时尚、追逐流行、反叛传统,在追逐流行中不知不觉丧失了自我,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偏离轨道,对主流文化、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的自我疏远[10]。

而且摇滚等通俗歌曲的歇斯底里风格,也极易造成情绪、心态的不稳定、不平和,有碍身心健康。我们应对农业院校中不健康的流行音乐加以重视、抵制,以助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四、发展农业院校音乐文化的对策

音乐教育在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创造力的开发等方面的确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美化德,优化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陶冶性情,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开拓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院校音乐教育的改革。

(一)加强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加大领导管理力度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三者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管理者有前瞻性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师有基本的音乐及教育理论武装,并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学生有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兴趣,这是音乐教育在高校立足的最主要的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学校和地区音乐教育接的好坏,关键在于领导的态度,如果领导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音乐对人的特殊功能,仅仅是为执行上级的指示,那么工作永远不可能做“实”做“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和高校教育分会,建立一支高校艺术管理队伍。设立专门的业务管理机构,规划和指导教学。各高校应设立音乐教育机构,有专人分管艺术教育并将音乐艺术教育列人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与常规管理,设置音乐教研室,定期检查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和教学效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研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

(二)增加音乐教育的投人,营造氛围

学校的大力协助下购置了必备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科研所需的物品,这是音乐教育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这样我们可以将(演奏之类)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可以从不同渠道,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感受音乐,同时获得不同的体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以极其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和进步,使他们自觉地进入教学主体的角色,而教师则成为教学的主导,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

(三)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音乐教育相比较于一套合适的教材或一套完美的课程设置来说,更依赖于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做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比当一名优秀的演员更为艰难。作为美的启迪者、传播者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更要掌握美学的一般原理,提高自身领会美、体验美、表现美、饲造美的修养。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不良风气,许多学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因此许多艺术性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而高校的音乐老师大多来源于艺术院校,这样的老师面对思维敏捷、知识丰富的大学生,使得很多老师不能驾驭课堂因此,高校的音乐老师必须兼教学与指导艺术实践于一体,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一专多能的本领和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四)对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进行创新

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因为音乐所有的内容都有体验性和操作性,所以不管是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技能的训练这些外显方式,还是音乐与学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心感受,都要遵循学生学习音乐的特点,特别是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体验、感悟、记忆、积累、探索等。鼓励学生创新表现,引导他们在参与活动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这也真正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理念。

(五)合理设置音乐教学课程

从普及与提高的角度出发,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机的结合,应是高校当前和未来较为理想的音乐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是体现音乐审美能力高低的尺度。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现在大学校园音乐选修课的开设还不够完善。

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须从根基做起—广泛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开出一门综合型的音乐必修课。该课程融基础知识、音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表现手段、描绘手法、曲式结构等于一体,并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大学生学习、感知、理解音乐的突破口。选修课可以分成三大类:音乐知识类,如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作品欣赏;表演实践类,如合唱课、合奏课;个人技能指挥和各类乐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2.

[2]成露霞.音乐教育研究[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4.

[3]白国平.高校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5.

[4]陈建华.音乐由来事典[M].北京: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2-13.

[5]杨兴文.四十国艺术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4-15.

[6]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45-46.

[7]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32-33.

[8]郑慎德,张军.高校校园文化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8.

[9]余丹红主编.音乐教育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8.

[10]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

[11]金民卿.大众文化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52.

[12]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6.

农业院校范文篇9

关键词:职业能力;农业院校;英语课程;必要性;内涵

高等院校之所以能在众多的院校中脱颖而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其先进的课程体系,培养出相比其他普通院校更为专业的人才。因此,农业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就如何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思考。另外,还需要考虑院校自身概况、学生情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构建出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高素质人才[1]。

1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1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各国人才竞争的加剧,加强人才培养是关键。就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来看,具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极其紧缺,大多数在大学主修英语的学生,都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4]。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融入先进的办学理念、创新大学英语课程管理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探索出适合农业院校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农业院校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改革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对学生和社会经济来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2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然方式。农业院校学生要想实现高质量就业,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内必须的专业课程,还需要掌握就业所必备的英语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就业。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的通用语言,现已经成为全世界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之一。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十分关键,如运用流畅的英语,与国外客户进行贸易洽谈,可以使用英语推销所在企业的产品,运用多渠道、多手段推广企业产品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保证,另外,还有许多方面都会涉及英语的运用。因此,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应围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开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1.3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培养的必然趋势。近几年,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辟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大学英语是农业院校培养新型复合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提高农业院校广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农业院校应该抓住国家政策带来的契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核心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中,使得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全国多所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现状进行问卷、访谈调查发现,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存在较大问题。首先,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设定上,多数农业院校只是照搬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的原则。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和其他的本科院校并无差别,已经失去了高等院校应有的特色性。以下是调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第一,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课时呈下降趋势,多所农业院校将大学英语课程的课时减少后,增加了专业课程的课时数,但班级人数并未减少,且均采用大班上课的模式教学。部分农业院校还未意识到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涣散。第二,大多数农业院校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只注重读写,而轻视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学习缺乏活力,且掌握的英语技能尚浅。“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成为大多数农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会严重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提升较为缓慢[5]。第三,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脱离专业范围,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农业专业所涉及的领域联系不多,学生学习的英语内容对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不沾边。第四,教师教学手段落后、守旧,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减少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被动地学习,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部分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缺乏农业院校自身特色,甚至与普通综合大学使用一样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期末考核主要以笔试为主,少数农业院校会结合听力进行考核。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农业院校并没突出特色办学的优势,也没有推行创新考核方式,而是一味地因循守旧。使得大多数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可见,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抑制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

3改革策略

3.1改革思路。结合课程改革和职业能力的内涵,提出在新形势下农业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多维度入手。3.2具体改革步骤。3.2.1明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农业院校在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农业院校将职业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使得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入跨文化交流的英语技能学习。另外,农业院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英语培养目标,在不同的要求下,学生能根据自身的专业特性有效的学习英语课程。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结合农业院校专业涉及的工作领域,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能力的高素质农业院校人才。3.2.2加强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农业院校充分利用大学英语课程资源,能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堂效率,在选择大学英语课程资源时,要注意该资源是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如农业院校在选择教学大纲时,应关注该教学大纲内是否体现学生的职业能力;网络资源的利用是否符合农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教材、教案编写等都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选择实用性强的农业院校专用教材,在实力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组织农业院校教师共同编写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院校本校课程。另外还可以选择国家为农业院校专门制定的特色英语教材,这样的教材通常会在其中注入人文特点,如加入部分鼓励性的话。3.2.3创新教学方法。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因素。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弊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分组式教学,将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英语课堂中实行问答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分组中感受到凝聚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烦闷枯燥的英语课堂,但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另外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是采用小集体项目式,教师将全班分为不同小组,然后布置同样的项目给这些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去完成教师规定的项目。项目完成后,再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分享、交流和评比。这种项目式教学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是任务式教学,它和项目式教学类似,但任务是教学更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任务完成量。以上创新式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积极的交流中发展英语能力。3.2.4改进英语课程评价方式。针对农业院校学生重读写、轻听说的现状,可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其建立学习档案,针对问题及时改进。在期末考核环节,综合使用多种考核方式,如适当的增加口试和听力内容等。为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跨文化的交际类任选课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或者是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以及英语技能的应用能力。

4结束语

农业院校范文篇10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高等农业院校

加强高等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是新时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1]。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也强调要着力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增强高效的科技创新发展能力。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党的报告将创新定位为引领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的战略部署。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中国也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阶段,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肩负起时展赋予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高等农业院校应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科研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与使命,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应如何根据自身的科研管理工作特点,创新科研管理思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服务的对象是农业科技人员。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人员是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主体和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其他类型的科研人员相比,高等农业院校科研人员呈现总体收入水平不高、人均科研经费偏低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科技项目中用于农业科技的经费比重不超过10%,从人均科研经费来看,2015年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科研人员人均科研经费为5万元,而理工类高校科研人员人均经费为10万元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科研人员的人均科研经费在1999年的时候就超过10万美元[3]。(二)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项目管理内容是农业科研项目。作为以农林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涉农林类的科研项目是高等农林院校科研项目的主体,这些科研项目从来源上分,可以分为农业科研纵向课题和农业科研横向课题。与其他类型高校类似,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项目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少部分的企业支付。但高等农业院校所承担的农业科研项目与其他类型的科研项目相比,具有科研项目周期性长、科研成果公益性、无偿还性的特点,同时科研项目与“三农”紧密联系,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项目为“三农”发展服务。(三)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组织所处的组织环境不同。高等农业院校负责科研管理的组织一般是学校行政系统中的科技部门(如,科研处、社科处等),当前,科技创新活动对高校发展日益重要,科技部门作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项目服务的部门,其在整个学校系统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高等农业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更注重推动农林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国家或区域的农林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服务“三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正因为高等农业院校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组织在所处的组织环境上与其他机构科研组织有很大区别。

二、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平台建设尚不完善。科研管理平台建设尚不完善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由于受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总体不足的制约,高等农业院校在这方面问题更突出,造成既不利于高等农业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4],又导致对科研项目过程管理执行不力。(二)科研管理理念陈旧。一是管理模式传统。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基本为传统的上下垂直型管理的模式,通常表现为上传下达,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缺乏,科研管理权力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三是缺乏竞争意识。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相对封闭,只进不出,根据上级下达的课题进行高校内部的课题分配、管理、协调。封闭的管理体系只会导致科研项目的相对减少、科研能力的不断下降、科研收益的逐渐缩小,从而导致科研竞争力的减弱。四是科研管理手段陈旧。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还主要依赖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和能力,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较低,在物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崛起的时代,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科研管理要求和挑战[5]。五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失。(三)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农业发展更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接地气的技术,但受当前科研评价导向以及创新内在动力缺失的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往往是“闭门造车”式的“自我创造”,缺乏与当地农业企业和农民的互动,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科技的“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常出现错位。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有效实现产业转化的不到10%[6-7]。(四)科研激励机制缺乏。一是分配激励手段单一,分配重物质轻精神。二是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普遍采用正面的科研激励手段,缺少负面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干或干不好不会对科研人员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科研人员缺少科技创新活动的鞭策力。三是科研激励的力度还不够大。受高等农业院校财力和国家绩效总量控制的影响,科研项目的奖励力度总体偏低。四是激励考评体系不合理。在“重量不重质、重文不重用”激励评价体系引导下,农业科研人员过度追求论文的数量,低水平、不适用的论文大量浮现[8-9]。(五)科研管理队伍薄弱。一是科研管理人员少。从一级管理单位来看,每所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处或机构普遍由十几个人组成,但要负责全校科研经费几千万甚至几亿的项目管理,超负荷运转严重,缺乏提供精细管理的基础。从二级科研管理单位来看,科研秘书以教师兼职为主,随意性强,科研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低下。二是科研管理人员的科研管理专业能力偏弱。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人员普遍为非科技管理有关专业出身,缺少科技管理方面的知识,影响科研管理服务质量。从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来看,绝大多数为本科学历,还有一些专科及以下学历的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学历层次较低。三是科研管理人员再学习、培训不够。由于高等农业院校平时业务繁忙,很少有时间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同时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部门也缺少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造成科研管理人员,对有关科研工作的方针、政策等了解不多、不深,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够。

三、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