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贷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3:06:01

农业信贷制度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1

(一)农业获得贷款的支持低,农民贷款困难重重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即仅为全国每1元CDP获得贷款水平的46%。虽然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单位GDP所需贷款可能比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62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实际发生过借款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51%。在有过借款的农户中,从亲戚朋友中借款的占58%,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占37%。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供给不足

尽管我国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日益萎缩;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信贷等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名不副实;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信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愈加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影响了其支农的积极性,支农后劲不足。总体来看,金融业支农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撤并和职能调整后,所剩无几的机构和网点几乎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很大部分通过上存净流出农村;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将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其中各乡镇及所辖农村占50%以上,成了加剧农村资金外流的“罪魁祸首”之一;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的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信贷投放上也逐渐偏离农村经济。目前,农信社每年投入农村的资金仅占其吸收存款总额的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一方面,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流向、流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市场调配信贷资源的作用很难发挥

农业信贷市场是促进农业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增加农业信贷资源总量供给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逐渐确立了在农业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面对近乎垄断的农业信贷市场,农信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动力,支农积极性减弱,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贷款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作用。

(五)农业信贷管理机制不畅,信贷业务滞后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周期性”等特点,要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应该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的信贷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和贷款责任追究制,影响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对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上收贷款权限,基层行授信权限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普遍实行第一责任制风险管理和贷款终身追究制,在目前信贷激励与风险约束不对等的情况下,导致信贷员“慎贷”、“惜贷”、“怕贷”思想严重,限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二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5千到1万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贷款利率偏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100%不等,有的还“一浮到顶”,与农业生产收益率较低的现实相比,农民难以承受,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四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的生产周期延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目前县级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县市甚至还没有一家担保公司,且涉农业务稀缺,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种养业农民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之于贷款门槛以外,担保抵押物缺失已经成为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

二、农业信贷制度效用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制度一般具有提供激励机制、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抑制人的机会主义等功能,其中激励和约束是制度的核心功能。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制度创新。农业信贷制度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具体效用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信贷制度一方面硬化了农业投入约束机制,使得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供给;另一方面,利率控制、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作为农业信贷制度的重要措施将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

(二)打破垄断,有效发挥农业信贷市场的作用

农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制度建设。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激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组织进入农业信贷市场,从而打破目前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的局面,引导农业信贷市场竞争有序的发展。

(三)增强风险管理,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农业信贷高风险的特性,不但抑制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贷作用的发挥。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增强农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控性,有效地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四)改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

有效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应当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信贷制度针对农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额度偏低、信贷期限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信贷抵押担保难等问题,通过改进信贷方式、创新信贷品种、下放贷款权限、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为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五)强化、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农业信贷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当地,同时通过利率控制、税收优惠等条件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租金,从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投向农村经济。

三、我国农业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农业信贷制度是对金融机构的农业和农村信贷行为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其目的就是在该制度下,农村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配置信贷资金,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农业信贷制度主要由农业信贷组织制度、农业信贷业务制度、农业信贷管理制度和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等四部分构成。构建我国的农业信贷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农业信贷组织制度

农业信贷组织是构成农业信贷市场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各种农业信贷机构、农业信贷服务组织、农业信贷管理机构等。农业信贷组织制度是规定农业信贷组织设立、运行、关闭等规则的制度体系。一个有效的农业信贷组织制度体系应当能够使组织制度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农业信贷组织激励与约束相容,相互竞争并充满活力,使得农业信贷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目前我国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今后将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等金融机构将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二)农业信贷业务制度

农业信贷业务制度是对农业信贷机构信贷业务的设计与规范,主要包括农业信贷机构设计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农业信贷利率制度和农业信贷担保制度。

1农业信贷结构设计制度。依据实际信贷需求的不同导向,金融机构对信贷类型、种类、期限、额度等设计不同的结构组合。一般来说,我国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合作金融主要提供流动性、短期、小额、信用性贷款;政策性金融主要提供流通领域的短期、专项性贷款;商业性金融主要提供中长期、固定、大额、担保、抵押、质押性贷款。

2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我国对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都规定了严格的、详细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借款用途、还贷能力、还贷计划与方式、借款人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等。规定授信条件是为了保证信贷安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授信条件实施信贷投放。

3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授信权限即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权力限制,包括对授信类型、授信对象、授信项目、授信额度等自主选择权与决定权的限制。授信权限规定了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信贷关系的范围边界。我国农业信贷授信权限仍相对有限,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形成对农村金融需求满足一定程度的抑制。

4农业信贷利率制度。我国农业信贷利率制度设计,具体包括:商业性金融提供农业信贷利率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执行标准,依据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实际利率水平,特别贷款项目可以享受优惠利率;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利率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标准执行,其中的政策性信贷利率则由国务院或中央银行指定利率。政策性信贷的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商业性信贷实际利率水平,形成的利差由中央银行或国家财政给予补救;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的支农信贷利率在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的基础上,其实际执行利率可上浮50%。

5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制定、信贷担保制度,是为了促进并维护金融机构资金融通安全与效率,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的实现,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面向“三农”的信贷,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担保,但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户小额信贷则属于无担保信用贷款。

(三)农业信贷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国务院、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银行行业法规法令,为了保障信贷资金的顺畅流动及其收益安全,我国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资金运行与管理,主要实行:借款人申请制度、贷款行长负责制、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特派参与监督制、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信贷绩效评估制。农村合作金融的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参照商业性金融的信贷管理制度执行;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有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四)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得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性,严重制约着农业信贷的发展,削弱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效应。因此,建立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对增强农村金融基础,提升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说,对于合作金融提供的农业信贷,应在坚持合作制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合作金融体制、改进合作金融治理、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等制度途径加以风险防范与处置;对于商业性金融提供的农业信贷,则应在坚持市场化定位的原则基础上,坚持面向“三农”的根本宗旨,通过机构改革、信贷结构优化与调整、转换运营重心(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扩大信贷跨度)、有效剥离不良资产、相机拓展城市业务等制度途径加以风险防范与处置;对于政策性金融提供的农业信贷,则应在坚持“政策性与银行性”均衡的原则基础上,明确界定政策性金融的信贷权限与支持边界、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信贷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信贷资金的封闭运行与管理机制、健全自营制与制相结合的经营体制等制度途径加以风险防范处置。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2

(一)农业获得贷款的支持低,农民贷款困难重重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即仅为全国每1元CDP获得贷款水平的46%。虽然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单位GDP所需贷款可能比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62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实际发生过借款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51%。在有过借款的农户中,从亲戚朋友中借款的占58%,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占37%。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供给不足

尽管我国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日益萎缩;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信贷等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名不副实;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信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愈加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影响了其支农的积极性,支农后劲不足。总体来看,金融业支农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撤并和职能调整后,所剩无几的机构和网点几乎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很大部分通过上存净流出农村;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将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其中各乡镇及所辖农村占50%以上,成了加剧农村资金外流的“罪魁祸首”之一;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的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信贷投放上也逐渐偏离农村经济。目前,农信社每年投入农村的资金仅占其吸收存款总额的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一方面,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流向、流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市场调配信贷资源的作用很难发挥

农业信贷市场是促进农业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增加农业信贷资源总量供给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逐渐确立了在农业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面对近乎垄断的农业信贷市场,农信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动力,支农积极性减弱,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贷款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作用。

(五)农业信贷管理机制不畅,信贷业务滞后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周期性”等特点,要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应该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的信贷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和贷款责任追究制,影响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对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上收贷款权限,基层行授信权限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普遍实行第一责任制风险管理和贷款终身追究制,在目前信贷激励与风险约束不对等的情况下,导致信贷员“慎贷”、“惜贷”、“怕贷”思想严重,限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二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5千到1万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贷款利率偏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100%不等,有的还“一浮到顶”,与农业生产收益率较低的现实相比,农民难以承受,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四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的生产周期延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目前县级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县市甚至还没有一家担保公司,且涉农业务稀缺,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种养业农民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之于贷款门槛以外,担保抵押物缺失已经成为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

二、农业信贷制度效用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制度一般具有提供激励机制、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抑制人的机会主义等功能,其中激励和约束是制度的核心功能。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制度创新。农业信贷制度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具体效用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信贷制度一方面硬化了农业投入约束机制,使得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供给;另一方面,利率控制、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作为农业信贷制度的重要措施将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

(二)打破垄断,有效发挥农业信贷市场的作用

农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制度建设。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激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组织进入农业信贷市场,从而打破目前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的局面,引导农业信贷市场竞争有序的发展。

(三)增强风险管理,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农业信贷高风险的特性,不但抑制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贷作用的发挥。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增强农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控性,有效地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四)改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

有效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应当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信贷制度针对农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额度偏低、信贷期限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信贷抵押担保难等问题,通过改进信贷方式、创新信贷品种、下放贷款权限、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为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五)强化、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农业信贷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当地,同时通过利率控制、税收优惠等条件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租金,从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投向农村经济。

三、我国农业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农业信贷制度是对金融机构的农业和农村信贷行为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其目的就是在该制度下,农村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配置信贷资金,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农业信贷制度主要由农业信贷组织制度、农业信贷业务制度、农业信贷管理制度和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等四部分构成。构建我国的农业信贷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农业信贷组织制度

农业信贷组织是构成农业信贷市场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各种农业信贷机构、农业信贷服务组织、农业信贷管理机构等。农业信贷组织制度是规定农业信贷组织设立、运行、关闭等规则的制度体系。一个有效的农业信贷组织制度体系应当能够使组织制度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农业信贷组织激励与约束相容,相互竞争并充满活力,使得农业信贷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目前我国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今后将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等金融机构将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二)农业信贷业务制度

农业信贷业务制度是对农业信贷机构信贷业务的设计与规范,主要包括农业信贷机构设计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农业信贷利率制度和农业信贷担保制度。

1农业信贷结构设计制度。依据实际信贷需求的不同导向,金融机构对信贷类型、种类、期限、额度等设计不同的结构组合。一般来说,我国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合作金融主要提供流动性、短期、小额、信用性贷款;政策性金融主要提供流通领域的短期、专项性贷款;商业性金融主要提供中长期、固定、大额、担保、抵押、质押性贷款。

2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我国对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都规定了严格的、详细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借款用途、还贷能力、还贷计划与方式、借款人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等。规定授信条件是为了保证信贷安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授信条件实施信贷投放。

3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授信权限即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权力限制,包括对授信类型、授信对象、授信项目、授信额度等自主选择权与决定权的限制。授信权限规定了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信贷关系的范围边界。我国农业信贷授信权限仍相对有限,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形成对农村金融需求满足一定程度的抑制。

4农业信贷利率制度。我国农业信贷利率制度设计,具体包括:商业性金融提供农业信贷利率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执行标准,依据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实际利率水平,特别贷款项目可以享受优惠利率;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利率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标准执行,其中的政策性信贷利率则由国务院或中央银行指定利率。政策性信贷的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商业性信贷实际利率水平,形成的利差由中央银行或国家财政给予补救;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的支农信贷利率在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的基础上,其实际执行利率可上浮50%。

5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制定、信贷担保制度,是为了促进并维护金融机构资金融通安全与效率,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的实现,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面向“三农”的信贷,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担保,但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户小额信贷则属于无担保信用贷款。

(三)农业信贷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国务院、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银行行业法规法令,为了保障信贷资金的顺畅流动及其收益安全,我国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资金运行与管理,主要实行:借款人申请制度、贷款行长负责制、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特派参与监督制、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信贷绩效评估制。农村合作金融的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参照商业性金融的信贷管理制度执行;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有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3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金融抑制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本文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信贷制度对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的效用,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信贷制度的基本框架。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陷入了“低生产率一低收入一低储蓄、低资本积累一低生产率”的恶性循环。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增加资本积累是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的一条重要出路,通过对农业的投人进而增加资本积累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农业信贷资金已经成了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导致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不高,对农业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破解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信贷制度。因此,构建因国情制宜的农业信贷制度,破解农村金融抑制难题,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金融抑制殛其症结

(一)农业获得贷款的支持低,农民贷款困难重重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即仅为全国每1元CDP获得贷款水平的46%。虽然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单位GDP所需贷款可能比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62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实际发生过借款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51%。在有过借款的农户中,从亲戚朋友中借款的占58%,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占37%。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供给不足

尽管我国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日益萎缩;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信贷等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名不副实;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信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愈加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影响了其支农的积极性,支农后劲不足。总体来看,金融业支农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撤并和职能调整后,所剩无几的机构和网点几乎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很大部分通过上存净流出农村;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将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其中各乡镇及所辖农村占50%以上,成了加剧农村资金外流的“罪魁祸首”之一;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的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信贷投放上也逐渐偏离农村经济。目前,农信社每年投入农村的资金仅占其吸收存款总额的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一方面,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流向、流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市场调配信贷资源的作用很难发挥

农业信贷市场是促进农业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增加农业信贷资源总量供给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逐渐确立了在农业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面对近乎垄断的农业信贷市场,农信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动力,支农积极性减弱,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贷款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作用。

(五)农业信贷管理机制不畅,信贷业务滞后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周期性”等特点,要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应该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的信贷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和贷款责任追究制,影响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对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上收贷款权限,基层行授信权限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普遍实行第一责任制风险管理和贷款终身追究制,在目前信贷激励与风险约束不对等的情况下,导致信贷员“慎贷”、“惜贷”、“怕贷”思想严重,限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二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5千到1万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贷款利率偏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100%不等,有的还“一浮到顶”,与农业生产收益率较低的现实相比,农民难以承受,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四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的生产周期延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目前县级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县市甚至还没有一家担保公司,且涉农业务稀缺,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种养业农民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之于贷款门槛以外,担保抵押物缺失已经成为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

二、农业信贷制度效用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制度一般具有提供激励机制、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抑制人的机会主义等功能,其中激励和约束是制度的核心功能。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制度创新。农业信贷制度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具体效用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信贷制度一方面硬化了农业投入约束机制,使得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供给;另一方面,利率控制、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作为农业信贷制度的重要措施将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

(二)打破垄断,有效发挥农业信贷市场的作用

农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制度建设。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激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组织进入农业信贷市场,从而打破目前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的局面,引导农业信贷市场竞争有序的发展。

(三)增强风险管理,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农业信贷高风险的特性,不但抑制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贷作用的发挥。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增强农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控性,有效地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四)改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

有效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应当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信贷制度针对农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额度偏低、信贷期限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信贷抵押担保难等问题,通过改进信贷方式、创新信贷品种、下放贷款权限、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为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五)强化、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农业信贷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当地,同时通过利率控制、税收优惠等条件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租金,从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投向农村经济三、我国农业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农业信贷制度是对金融机构的农业和农村信贷行为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其目的就是在该制度下,农村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配置信贷资金,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农业信贷制度主要由农业信贷组织制度、农业信贷业务制度、农业信贷管理制度和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等四部分构成。构建我国的农业信贷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农业信贷组织制度

农业信贷组织是构成农业信贷市场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各种农业信贷机构、农业信贷服务组织、农业信贷管理机构等。农业信贷组织制度是规定农业信贷组织设立、运行、关闭等规则的制度体系。一个有效的农业信贷组织制度体系应当能够使组织制度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农业信贷组织激励与约束相容,相互竞争并充满活力,使得农业信贷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目前我国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今后将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等金融机构将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二)农业信贷业务制度

农业信贷业务制度是对农业信贷机构信贷业务的设计与规范,主要包括农业信贷机构设计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农业信贷利率制度和农业信贷担保制度。

1农业信贷结构设计制度。依据实际信贷需求的不同导向,金融机构对信贷类型、种类、期限、额度等设计不同的结构组合。一般来说,我国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合作金融主要提供流动性、短期、小额、信用性贷款;政策性金融主要提供流通领域的短期、专项性贷款;商业性金融主要提供中长期、固定、大额、担保、抵押、质押性贷款。

2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我国对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都规定了严格的、详细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借款用途、还贷能力、还贷计划与方式、借款人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等。规定授信条件是为了保证信贷安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授信条件实施信贷投放。

3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授信权限即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权力限制,包括对授信类型、授信对象、授信项目、授信额度等自主选择权与决定权的限制。授信权限规定了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信贷关系的范围边界。我国农业信贷授信权限仍相对有限,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形成对农村金融需求满足一定程度的抑制。

4农业信贷利率制度。我国农业信贷利率制度设计,具体包括:商业性金融提供农业信贷利率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执行标准,依据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实际利率水平,特别贷款项目可以享受优惠利率;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利率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标准执行,其中的政策性信贷利率则由国务院或中央银行指定利率。政策性信贷的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商业性信贷实际利率水平,形成的利差由中央银行或国家财政给予补救;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的支农信贷利率在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的基础上,其实际执行利率可上浮50%。

5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制定、信贷担保制度,是为了促进并维护金融机构资金融通安全与效率,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的实现,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面向“三农”的信贷,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担保,但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户小额信贷则属于无担保信用贷款。

(三)农业信贷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国务院、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银行行业法规法令,为了保障信贷资金的顺畅流动及其收益安全,我国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资金运行与管理,主要实行:借款人申请制度、贷款行长负责制、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特派参与监督制、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信贷绩效评估制。农村合作金融的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参照商业性金融的信贷管理制度执行;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有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4

1.1农业小额信贷概念及原则

农业小额信贷指的是农村信用社为了加大支农信贷投入力度,简化信贷办理手续,提高信贷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进行开办的核定期限及额度内、建立在农户信誉度基础上、不需要担保和抵押的小额贷款,主要适用于从事农村土地作种或者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业主等人群。农业小额信贷应该遵循偿还性、信用性、投向性、方便性、自主性、“三公性”以及量力性等基本原则。

1.2农业小额信贷风险内涵和特点

农业小额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交易对手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贷款本息或者其信用水平发生变化,导致影响金融产品的价值,从而给农村信用社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具有地区风险集聚性、道德风险显著、风险协变性、风险数据“软信息”性、贷款对象特殊性以及风险评估难度大等特点。

2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风险内控文化缺失

信贷风险内控文化作为银行业的一种行业文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理念和认同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现如今,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较快,员工的收入不断增长,便滋生了其自满自大的心理,以致于对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懈怠放松。同时,由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时间较短,内部管理层缺乏建立风险内控文化的意识,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不够重视,未能形成健康的、良好的信贷风险内控文化,便导致农村信用社没有形成健全的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结构和理念,不能做到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风险管理水平自然较差。

2.2小额信贷业务流程不规范

首先,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业务办理人员法律知识较浅薄,没有准确审查相关质押物、抵押物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未依照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容易造成抵押行为的无效;其次,对于农业小额信贷的审贷分离制度执行不到位,审贷分离机构设置滞后,且部分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再次,在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小额信贷管理制度上存在着漏洞,缺少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某些管理人员权力过大、滥用职权、乱批贷款等行为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农业小额信贷责任缺乏落实,导致最后找不到相关负责人;最后,对于贷款人取得农业小额信贷之后使用情况的调查跟踪浮于表面,忽视了贷款人的资信情况、抵押物及质押物的变化情况。

2.3对小额信贷责任人约束不力

农村信用社在办理农业小额信贷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合理的、严谨的信贷项目责任机制,未能将信贷风险管理的责任明确到具体部门、落实到个人,容易出现在农业小额信贷风险发生时互相推诿现象,造成信贷项目的失败。目前农业小额信贷网点数量、人员数量及素质均难以达到要求,在无形当中便增加了农业小额信贷的风险发生机率,而且,在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小额信贷产品的市场营销过程中,没有构建高标准的风险防控机制,仅顾贷款发放数量,对于贷款质量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贷款结构不合理的同时,对于贷款风险的防控不力。同时,在信贷审查审批的关键环节上,审批人员只检查信贷资料的数量齐全与否,缺少对于信贷风险的深入分析,在贷后管理环节上,跟踪检查力度不够,对于潜在的风险未能做到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管理效果不佳。

3改善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3.1重视风险内控文化建设

首先,农村信用社在从事农业小额信贷业务的过程中,要树立统一的科学的信贷风险内控文化,并且认真贯彻执行,从整体出发,构建多层次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以风险内控文化为依据,重视信贷风险的识别和量化,以便较快地吸纳各种先进风险管理理念,真正对敏感的信贷风险分析模型和系统加以运用;其次,按照全面风险管理原则设置合理有效的农业小额信贷管理组织,构筑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准确地执行上级的信贷风险防控指示,加强上下级对信贷风险识别和防范的沟通,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同时,为防范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的发生,在健全经营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主体多元化、产权明晰的发展格局,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引入前沿的信贷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完善内部评级体系,使贷前、贷中及贷后的各项操作进一步规范化,针对信贷风险能够做出切实的预测和防范,从而加强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提高应对信贷风险的能力。

3.2优化小额信贷业务流程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冒名贷款、骗贷现象的频繁发生,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和要求也在提高,农村信用社为保障在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进行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就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信贷风险防范措施,优化农业小额信贷业务流程。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重视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及时发现信贷业务操作和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隐患和漏洞,进而提高农业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有效衡量信贷风险管理成果。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信贷风险分析的软件、硬件系统建设,软件系统建设指的是充分运用各种高级的信贷分析软件实现实时数据分析,硬件系统建设则指其内部要构建信贷风险量化部门,并且具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来完成数据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加快数据库建设步伐,为农业小额信贷风险评级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源,同时,要完善贷款人信用档案,详细记录每个贷款人的贷款时间、还款时间、贷款金额及还款金额等信用历史情况,并且对违约贷款人的数量、违约次数、违约金额等相关数据给予统计,进而计算出一系列衡量信贷风险的指标,对于农业小额信贷而言,只有做好最基本的数据统计工作,才能为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3构建小额信贷责任人的约束机制

首先,农村信用社要注重对于农业小额信贷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和风险评估,确认其风险水平合理后才予以发放;其次,明确农业小额信贷发放、使用及回收过程的相关负责人,将信贷风险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加强相关责任人对于农业小额信贷的管理与关注;再次,强化对信贷申报、审批、执行等每个步骤的监督,在整个流程中,要把风险防范作为工作重点;最后,构建严格的农业小额信贷责任人约束机制和考核体系,合理考评其工作业绩,采取恰当的规范条例,并对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责任人给予奖励,对出现问题的责任人要追究相应的责任,以期有效地约束责任人积极参与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可能引发的各种信贷风险。

4结论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5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协同发展

一、引言

201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2018年农业部文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的发展工作一直备受我国政府重视,农业农村金融是开展该项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的推进与改革,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相互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江浙沪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对江浙沪的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有着先导作用。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农村信贷的抵押品,降低农村信贷风险。保险可以部分充当抵押物,降低信贷坏账风险,便于农业信贷的审核和发放(Binswanger,1996),可提高农业贷款人经营效率(Pomareda,1986),有效分散农业信贷风险(顾银宽,2009),解决信贷机构难以获取借款人有效信息的难题,改善信贷机构客户质量(祝国平等,2014)。Galarza(2010)以秘鲁为对象,研究发现农业指数保险可以增强信贷还款信心,减少负面因素对于贷款违约率的冲击。安冬等(2015)对我国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践检验得出结论:农业保险通过缓解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及融资抵押功能要大于其替代效应。农村信贷对农业保险具有促进作用,二者的相互耦合作用有助于激活农村金融。农村信贷服务网点分布广,为农业保险提供网点支持;农村信贷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Han,2013);农户收入的改善会提高农业保险消费决策(王凯,2013),二者的协同发展有利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范文敬,2014),有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提高其贷款意愿,促进农村信贷发展(潘明清等,2015)。

三、理论依据

农业保险有利于促进农村信贷发展。第一、农业保险对于农村信贷中存在的风险起到缓解作用。农业经营者利用农业保险增强财务稳定性,偿付能力得到一定保障;保单亦可视为一项抵押,实现信贷风险的转移。第二、农业保险刺激农业贷款供需。农业经营主体在遭遇损失后,可以利用农业保险减少经济损失,保障农业生产能力,金融机构收回款项可能增大,发放农业贷款更为积极。农业信贷也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第一、信贷机构在农村市场占据优势地位,能够利用庞大的网点为农业保险开拓业务。信贷机构成熟度高,业务广泛,农业保险借助信贷机构可拓宽市场,保障广大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第二、信贷机构客户众多,通过银保合作,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信用风险。第三、信贷机构可为农业保险带来正面效应。信贷机构在农村形象好,农业保险通过其,可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江浙沪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的分析检验

(一)变量选取。本文以上海、江苏、浙江2006~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农业贷款余额(用Y表示)代表农村信贷的进展状况,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用X表示)代表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二)描述性分析。江浙沪地区农村信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浙江的农村信贷明显高于江苏、上海。上海农村信贷在2007~2008年增长较快,2009年后(除2015年)虽增幅较小但仍保持正增长;江苏农村信贷2006~2009年增长较慢且2009~2010年出现负增长,但2010年后以极快的增长速度进行扩张,直到2015年略微呈现下滑趋势;浙江农村信贷的发展涨跌幅度较大且发展不平稳,2007~2008年、2010~2011年出现跌落,其余年间均以较高的增速进行增长。江浙沪地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体呈现正增长,其中江苏的增长速度以及所占比重最大,到2016年达到5919.46百万元,远远超过上海和浙江当年农业保费收入的总和,且从2008年起江苏农业保险的增速就超过了上海、浙江。(三)实证检验。为了消除趋势性在检验过程中的影响,本文选用农业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对数进行接下来的分析,两个变量的对数形式分别为LnY、LnX。1.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是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分析检验的基础,采用ADF-Fisher检验变量的单位根,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lnX、lnY为一阶单整,进一步对lnX、lnY进行协整检验。2.协整检验采用PanelPP和PanelADF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为表2。由表2可知,lnX、lnY存在协整关系。假设一般面板数据模型:yit=α+αi+βxit+εit,yit表示第i个省第t年的农村信贷金额,xit表示第i个省第t年的农业保费收入(i=1,2,3.1=上海SH,2=江苏JS,3=浙江ZJ),αi表示个体对总体α的偏离,εit为随机误差项。lnYit=1.327+2.396lnX1it+0.145lnX2it+0.27lnX3it+αi+εit从数据模型来看,在江苏和浙江农业保费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上海的农业保费收入每增加1单位,农村信贷金额平均增加2.396个单位。上海的农业保费收入对农村信贷金额的影响程度约是江苏的16倍、浙江省的10倍,出现这样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农业人口较少,金融业较为发达,保险业市场发展要优于江、浙两省。3.Granger因果分析检验有上述分析可知,lnx、lny均为平稳序列,并且存在协整关系,两者之间关系显著。运用Eviews8.0对数据进行Granger检验,从而进一步探究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0.05,滞后期为2时,上海、浙江地区的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不构成Granger原因;江苏接受农村信贷是农业保险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但拒绝逆假设。一定程度上说明,江浙沪地区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因果关系薄弱,协同发展效果不佳,即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发展很难能达到“1+1>2”的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6

(一)农村信贷需求呈多元化,信贷额度也呈急速上扬之势

库伦地区的经济结构具有多层次性,从产业结构看,除了第一产业外,第二、第三产业在各地农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地区结构看,各地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水平等方面。从农村地区的经济主体结构来看,有独立从事纯粹农业活动的普通农户;有以雇佣工身份参与经济活动的农户;有从事各种生产经营的个体经济组织,还有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经济结构的这种多层次性决定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多元性特征。

(二)信贷资金需求地域不均,城乡结合部贷款需求量大

库伦地区交通闭塞,一些地区属于生产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如茫汉苏木、三道洼苏木等),农民以农耕为主,很多青壮劳力都靠外出打工,没有新上致富项目的冲动,贷款需求较小。而靠近库伦的元宝山、三家子等苏木乡镇,离镇区较近,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温饱之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热衷于经商办实业,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肉食品加工等产业,一般规模大,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对贷款的需求量较大。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在交通闭塞,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由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发展滞后,使驻地农村信作社放贷困难,存贷比普遍较低;而交通便利,靠近城区由于个体户和外出经商户较多,当地金融需求旺盛,驻地农村信用存贷比例普遍较高。

(三)生活性贷款需求逼近或超过生产性贷款需求

据库伦旗农村信用社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对贷款用途的调查中,农户贷款用于日常消费、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婚丧嫁娶的比例占到47.8%;用于农业生产投资的比例占31.7%;用于各项非农经营投资的比例占到20.5%。这一情况表明:一方面农民的消费观念快速改变,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提高较快,但应付家庭突发事件时,仍然需要外部融资,一般来说,像库伦旗这样经济不发达地区,生活消费性借贷的比例比经济发达地区更高。

(四)农村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持续增加,有效信贷供给不足

库伦旗有140多户涉农中小企业中资金满足度仅为23%,主要原因是企业抵押物不足,信用等级难达要求,银行部门贷款手续繁锁等。

二、当前制约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阻滞因素分析

(一)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农村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架构不匹配,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缺失

1.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呈现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征越发明显,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生产市场化进程加快,专业分工和区域化布局特点显现,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己在形成。农村种养大户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己初具规模。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农业这个大产业派生出许多相关产业。三是打工经济带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个体经济不断发展。

2.农村金融架构呈现出单一化与非农化特征。一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近年来,在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城撤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二是涉农金融机构职能缺位。从库伦地区实际情况看,涉农金融机构职能缺位现象较为明显。农村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信贷服务受制于经营方向与职能定位的影响较大,受资金来源渠道的限制,贷款能力总体有限。农村信用社在改制后,受商业利益的驱动,支农能力有进一步弱化的倾向,向支农地区贷款的积极性降低,甚至有的农村信用社也有全部从农村市场退出的倾向。农业银行支农机制尚在建立之中,目前直接面对农户的信贷业务比例较小。

3.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影响。一方面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征。各类农村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另一方面,以商业化改革为主导的商业银行大幅度淡出高风险低效益的农村金融市场,而根植于农村的小型金融组织发展缓慢,未能弥补农村信贷市场的缺失。退出“快”而进入“慢”,出现“小法人”应对“大三农”的局面。农村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架构之间出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导致农村信贷市场总体失衡。

(二)农村信贷机制方面:信贷的供给机制与农村信贷需求特征不适应,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内在动力不强

1.当前农村信贷需求的特征。一是由于受人口、土地、自然环境以及生产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零散,成本高。二是农民的资金需求周期、季节性强。农业生产受天时季节性影响较大,对资金的需求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三是农民资金需求的时效性强,希望办理贷款手续简便。四是农产品市场波动大,自然风险大,农业利润不大,农户希望银行贷款利率不要浮动过高。五是农村可抵押资产较少,贷款的财产性责任承担能力较差。

2.金融信贷供给特点。一是信贷资源向效益好、风险小,盈利高的行业、部门、区域流动。二是金融部门在向商业化转轨的进程中,严格风险控制,普遍存在贷款权限上收,实施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全国或全省(区)统一的贷款标准等,信贷审批管理出现申报过严、手续过繁、时间过长、审批权过分集中的现象。三是信贷投放呈现集约与规模化,从金融机构的供给来讲,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信贷品种,便于管理与成本控制,规模化信贷投放能获得较高的收益,据此,信贷资金向大项目、大集团、大城市流动明显。四是信贷投放需要借款人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较为充分的质抵押物,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财务报表信息。

3.金融信贷机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影响。金融机构商业化的信贷运作机制无法适应农村地区资金需求,形成了农村金融信贷产品供给与需求相互借位,造成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的寿命周期短,推广性与可复制性差,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开发的涉农信贷新品种应用范围窄,经济效益低,部分金融信贷新产品仅能成为“样品”或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不能形成广泛适应的产品进行推广。金融信贷产品创新的本质是为了扩大市场,获取更高的收益,而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农村贷款交易具有管理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的总体特征。商业市场化信贷服务创新机制在农村地区变得方向不明,因此在农村地区开发信贷服务创新就失去了内在动力。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方面: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差,

信贷服务创新缺乏外在因素

一是部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意识不强,按期还款的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获得信贷支持后经营十分可观,但却不愿及时偿还银行贷款,有的企业实在逼急了只愿承担银行利息或干脆赖账,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使银行产生慎贷心理。二是司法环境不容乐观,贷款胜诉案件执行难现象突出。金融机构在通过司法程序保全信贷资产过程中,由于逃废债务的企业和个人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受此影响,执法部门对案件的判决执行督办积极性不高,往往是银行赢了官司输了钱,通过法律途径保全金融资产收益甚微。三是中介组织亟待规范。当前由于对中介机构缺乏有力监管,加之中介机构缺乏合理的资金来源,片面强调收入与服务项目挂钩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少数中介服务机构水平不高,诚信度欠佳。会计、审计等中介失实的财务报告误导银行决策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库伦地区仅有会计中介机构一家,而且是其它地区的机构,缺乏独立的资质,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破解农村信贷服务创新阻滞因素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农村金融需求逐步向多元化转变,当前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突出表现为贷款需求多样化,贷款额度加大化,贷款利率优惠化,贷款办理快捷化,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贷服务必须创新,阻滞因素必须破解。

(一)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信贷创新主体,在有序竞争中开发和运用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动力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性金融和其它金融组织的整体合力与竞争机构的作用,夯实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内在基础;二是继续调整完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的业务分工与市场定位。按照“低门槛、严监管”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地区设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贷款机构。人民银行要出台政策,规定新型金融组织与小额信贷机构将资金主要运用于当地,促进乡镇区域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农村民间融资发展,使民间融资在法律保护下公开合法经营。

(二)发挥货币政策、监管政策、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增强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能力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结合支农贡献给予优惠政策。二是建立科学的县域金融机构的分类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因行制宜的县域银行监管考评体系和指标,适当放松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存贷比例的最高限制,放松对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管制,对农村信贷服务开展较好的机构在机构设置、并购、业务范围、监管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对支农信贷投入力度大,信贷服务产品创新多的农村金融机构给予部分税收的减免。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7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矛盾;出路

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2年得到了较大发展。据中央银行的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就有30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贷款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2.6%;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但农信社小额信贷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加深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双赢的信贷方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1.农户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学理论认为,要实现某一机构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农村信用社而言,贷款业务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农村应该是其最主要的市场,因此能否抓住并赢得一般农户,关系着各家农村信用社今后业务发展与竞争成败。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数以家庭为作业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因而,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追求抵押、担保,寻找大户的贷款方式,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适合的产品。农信社若要不顾自身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和公共关系盲目去抢占城市市场,无异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这无疑源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成功实践。通过部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证明了这一点,其结论为:从风险的角度看,小额农贷的风险低于企业贷款,而对利息收入的贡献却大于企业贷款;从农户小额信贷与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比较来看,如果考虑坏账损失这一风险成本因素在内,农户小额信贷总体收益率反而比企业贷款总体收益率高10.643个百分点。因此,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中坚力量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一种积极表现,同时也是培育自身新的金融业务点和盈利点的需要。

2.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

首先,农信社小额信贷极大地改善了农户贷款环境,而且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村委会成员对本村村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合作组成信用评定小组(有些地区信用社还建立了村信贷协管员制度)对农户进行全面的信用等级评定的方式,并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使农户在规定的信用额度范围内随时可以获得贷款。这种贷款方式对于农户来说,简化了贷款手续,免除了传统商业贷款活动中借款可能发生的公证费、资产评估费、招待费等,也不需要承担国际经典小额贷款模式所涉及的强制储蓄成本、缴纳小组基金的成本、频繁参加小组会议和频繁还款的交通成本及机会成本等;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克服了金融机构与农户贷款博弈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

其次,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支持“三农”中坚金融力量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为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宜春市农信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小额信贷累计投向渔业4000多万元,蔬菜1400多万元,蘑菇700多万元,蛋鸡680万元,鸡场420万元,木业220万元。仅大埠水产养殖区投放贷款达850万元,接近40%农户得到了贷款支持,新增精养渔池400hm2,新增黄颡鱼套养面积333.3hm2,促进了养殖业超常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支柱产业的建设。通过调查,在当地通过贷款发展渔业的农户,户平收入增加2000元,人平纯收入达到了340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

二、三大主要矛盾——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拦路虎”

1.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总贷款额的37%,已有19542家信用社资不抵债,占机构总数的55%。巨额亏损严重削弱了信用社的资金投放能力。央行为弥补信用社贷款资金的不足,采取了输血型的再贷款,但资金规模远不能满足,而且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毕竟还是个新事物,处于试行阶段,要其把大部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对于一向具有“城市化偏好”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确实还需要时间和勇气。

从资金需求方面看,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成功运行,是解除我国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说明农村信用社的借贷资金不再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许多由于获得了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而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的农户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活广告,在这种示范效应下,需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农户肯定会越来越多。随着该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会越来越大。

2.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

(1)期限。目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并未能建立起一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满足农户多方面需求的有效机制。由于农信社自身资金实力有限,现阶段农户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央行的支农再贷款,而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为6个月、9个月,最长为一年,并规定不得展期。

(2)利率。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借贷双方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利率过低,小额信用贷款又会再次成为寻租的对象,中低收入农户又会面临再一次被边缘化的可能。如果利率过高,则会加重农户借贷成本,打消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的念头。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成本和农户的还贷能力实行浮动利率。

(3)金额。由于农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农户的生产也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还要进行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花卉种植等,因此农户的贷款需求与以往相比大大增加。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非但没能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贷款需求变化,而且从农村信用社或者信贷人员自身利益出发,为降低信贷风险,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的现象。

3.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喜事,它既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信贷服务,为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又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可能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来说,太多的利益外溢,因为其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是无法体现在其收益表上的,也就是外部化了,而且在现有体制下又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还有可能承担部分社会成本。因为在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特别是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尚未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可能会承担本应通过保险由社会共同承担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过程中仍出现严重的“扶富不扶贫”的现象。据报道,80%左右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际上是投向了高收人农户,在对中低收人农户发放贷款时,农村信用社仍然较为谨慎,中低收人农户可获得性仍然没有较大的改观。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为发达地区小额信贷资金机会成本会很高,农村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渠道。我曾对宜春市某农村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就该信用联社发放农户小额信贷的总量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900万增加到2006年的3400万,增长率为1.47%。但从其所占该农村联社当年贷款总额来看,该信用联社2003年的贷款总额为18.294亿元,2006年为19.218亿元,增长率为6.24%,明显高于农户小额贷款的增长速度,而且农户小额贷款所占总贷款的份额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分别只占1.59%和1.74%。

三、三大有效措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出路

1.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科学设计农户小额信贷的利率、期限和金额。一要本着为农户着想、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依据风险大小、信用高低和农户的偿还能力,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贷款利率;二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农业生产周期与农业资金周转速度相衔接,坚决克服人为缩短贷款期限和违背农户意愿安排贷款的做法;三要确定符合农户资金实际需求的贷款额。农户小额信贷以“小”为特征,主要解决单个农户的资金需求,防止“垒大户”造成的信贷风险。但小额信贷也不是越小越好,发放的贷款额应至少能维持农户整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量。

2.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建立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农业的双风险性使我们在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过程中,为保证小额信用贷款的良性循环,应规定农户投资的农业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是一种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转嫁给社会的有效途径,并且符合分摊风险的互助原理。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我国自199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以来,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试点,但由于商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利润动机和实际政策功能之间的矛盾,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实践证明,这种商业化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新型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明确界定农业保险公司的性质,专门办理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确定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确定其主要经营目标不是盈利,其经营目的、方式和规则等与商业保险不同。

3.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给予优惠政策,引入竞争机制,给中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具有社会性,能增加社会福利。西方国家社会实践表明,给穷人贷一美元比给富人贷同等数额的款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农信社的农户小额信贷将服务群体扩大到贫困者或低收入人群,则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行为,而且带有公共品性质。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原理,由于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公共品的供给永远是低于最佳供应水平,即公共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没有任何外部条件激励的情况下,向贫困者提供小额信贷显然是没有动力的。作为反贫困主体的国家,不能将带有反贫困性质的业务完全推给已商业化的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减少税费或资金的优惠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如在再贷款利率方面给以适当的优惠以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成本或调整支农再贷款期限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小额信贷营业税与所得税,鼓励农村信用社多发放小额贷款。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支持,允许像邮政储蓄等机构进入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这样不仅可以减低因农户业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压力,而且通过竞争,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增加农业投入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殷红霞.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效应及风险防范[J].理论导刊,2004,(9).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矛盾出路

为了优化农户贷款环境,1999、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2002年得到了大发展。据中央银行的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就有30710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此项目,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2.6%;两种小额贷款余额共近1000亿元,获贷农户5986万户;评定信用村46885个,信用乡镇1736个。农村信用社正以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的舞台上。

1双赢的信贷方式——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

1.1农户小额信贷——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从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是农信社积极开展贷款营销活动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学理论认为,要实现某一机构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能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更快捷地为消费者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农村信用社而言,贷款业务是其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农村应该是其最主要的市场,因此能否抓住并赢得一般农户关系着各家农村信用社今后业务发展与竞争成败。农村市场主体——农民大多数以家庭为作业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需求额度较小,又无有效抵押物作担保品。因而,改变了过去金融机构追求抵押、担保,寻找大户的贷款方式,采取了分散、小额贷款形式,按照农户信用等级或采取联保方式发放的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市场提供的最适合产品。若要不顾自身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和公共关系盲目去抢占城市市场,无异于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信用社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信用社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这无疑源于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成功实践。2002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比年初增加2589亿元,各项贷款增加19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下降7个百分点,实现增盈减亏33.86亿元。通过对湖北省某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与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其结论为:从风险的角度看,小额农贷的风险低于企业贷款,而对利息收入的贡献却大于企业贷款;从农户小额信贷与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比较来看,如果考虑坏账损失这一风险成本因素在内,农户小额信贷总体收益率反而比企业贷款总体收益率高10.643个百分点。因此,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中坚力量的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一种积极表现,同时也是培育自身新的金融业务点和盈利点的需要。

1.2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农户脱贫致富的法宝

首先,农信社小额信贷极大地改善了农户贷款环境,而且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由于村委会成员对本村村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采取与村委会成员合作组成信用评定小组(有些地区信用社还建立了村信贷协管员制度)对农户进行全面的信用等级评定的方式,并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贷款方式使农户在规定的信用额度范围内随时可以获得贷款。这种贷款方式对于农户来说,简化了贷款手续,免除了传统商业贷款活动中借款可能发生的公证费、资产评估费、招待费等,也不需要承担国际经典小额贷款模式所涉及的强制储蓄成本、缴纳小组基金的成本、频繁参加小组会议和频繁还款的交通成本及机会成本等;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克服了金融机构与农户贷款博弈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

其次,实践证明,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有效缓解农村金融抑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支持“三农”中坚金融力量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中国农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无疑为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山西省临汾市农户自2001年以来,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通过“公司十农户”的模式,办起了几十个333.3~2000hm2大小不等的蔬菜基地、特色水果基地和药材基地,建成了果蔬保鲜中心,组建了销售中心。通过企业建基地、小额信用贷款扶植农户进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得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户也不会因贷款难而丧失追求农村新的经济增加点的机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武汉新洲区农信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成效显著。2002年,全区小额信贷累计投向渔业4000多万元,蔬菜1400多万元,蘑菇700多万元,蛋鸡680万元,鸡汤420万元,木业220万元。仅大埠水产养殖区投放贷款达850万元,接近40%农户得到了贷款支持,新增精养渔池400hm2,新增黄颡鱼套养面积333.3hm2,促进了养殖业超常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业支柱产业的建设。通过调查,在当地通过贷款发展渔业的农户,户平收入增加2000元,人平纯收入达到了340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

2三大主要矛盾——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拦路虎”

2.1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信用社不良贷款5147亿元,占总贷款额的37%,已由19542家信用社资不抵债,占机构总数的55%.巨额亏损严重削弱了信用社的资金投放能力。央行为弥补信用社贷款资金的不足,采取了输血型的再贷款,但资金规模远不能满足,而且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信用社来说毕竟还是个新事物,处于试行阶段要其把大部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对于一向具有“城市化偏好”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确实还需要时间和勇气。从资金需求方面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成功运行,是解除我国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说明农村信用社的借贷资金不再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许多由于获得了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而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的农户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活广告,在这种示范效应下,需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农户肯定会有越来越多。随着该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会越来越大。

2.2单一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与多元化、多层次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

(1)期限。目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并未能建立起一种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中长期贷款,满足农户多方面需求的有效机制。由于农信社自身资金实力有限,现阶段农户小额信贷资金主要来自于央行的支农再贷款,而支农再贷款的期限一般较短,为6个月、9个月,最长为一年,并规定不得展期。

(2)利率。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借贷双方都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利率过低,小额信用贷款又会再次成为寻租的对象,中低收入农户又会面临再一次被边缘化的可能。如果利率过高,则会加重农户借贷成本,打消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的念头。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经营成本和农户的还贷能力实行浮动利率。

(3)金额。由于农产品需求结构多元化,农户的生产也不再局限于粮食生产,还要进行经济作物、特色养殖、花卉种植等,因此农户的贷款需求与以往相比大大增加。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设定农户小额贷款金额时,非但没能充分考虑到农户的实际贷款需求变化,而且从农村信用社或者信贷人员自身利益出发,为降低信贷风险,存在人为压低贷款额的现象。

2.3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信用社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其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喜事,即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信贷服务,为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又为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可能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但从农村信用社的角度来说,太多的利益外溢,因为其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是无法体现在其收益表上的,也就是外部化了,而且在现有体制下又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还有可能承担部分社会成本。因为在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特别是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尚未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可能会承担本应通过保险由社会共同承担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过程中仍出现严重的“扶富不扶贫”的现象。据报道,80%左右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际上是投向了高收人农户,在对中低收人农户发放贷款时,农村信用社仍然较为谨慎,中低收人农户可获得性仍然没有较大的改观。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为发达地区小额信贷资金机会成本会很高,农村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渠道。笔者曾对浙江省某市的一家农村信用联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就该信用联社发放农户小额信贷的总量来看,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3年的2900万增加到2004年的3400万,增长率为1.47%.但从其所占该农村联社当年贷款总额来看,该信用联社2003年的贷款总额为18.294亿元,2004年为19.218亿元,增长率为6.24%,明显高于农户小额贷款的增长速度,而且农户小额贷款所占总贷款的份额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分别只占1.59%和1.74%.

3三大有效措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发展的出路

3.1探索科学的运行机制——科学设计农户小额信贷的利率、期限和金额

一要本着为农户着想、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依据风险大小、信用高低和农户的偿还能力,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贷款利率;二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农业生产周期与农业资金周转速度相衔接,坚决克服人为缩短贷款期限和违背农户意愿安排贷款的做法;三要确定符合农户资金实际需求的贷款额。农户小额信贷以“小”为特征,主要解决单个农户的资金需求,防止“垒大户”造成的信贷风险。但小额信贷也不是越小越好,发放的贷款额应至少能维持农户整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量。

3.2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建立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

农业的双风险性使我们在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过程中,为保证小额信用贷款的良性循环,应规定农户投资的农业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是一种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转嫁给了社会的有效途径,并且符合分摊风险的互助原理。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我国自199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以来,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试点,但由于商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利润动机和实际政策功能之间的矛盾,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实践证明,这种商业化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明确界定农业保险公司的性质,专门办理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确定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确定其主要经营目标不是盈利,其经营目的、方式和规则等都是与商业保险不同。

3.3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给予优惠政策,引入竞争机制

给中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具有社会性,能增加社会福利。研究表明给穷人贷一美元比给富人贷同等数额的款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农信社的农户小额信贷将服务群体扩大到贫困者或低收入人群,则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行为,而且带有公共品性质。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原理,由于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公共品的供给永远是低于最佳供应水平,即公共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没有任何外部条件激励的情况下,向贫困者提供小额信贷显然是没有动力的。作为反贫困主体的国家,不能将带有反贫困性质的业务完全推给已商业化的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减少税费或资金的优惠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如在再贷款利率方面给以适当的优惠以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成本或调整支农再贷款期限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小额信贷营业税与所得税,鼓励农村信用社多发放小额贷款。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支持,允许像邮政储蓄等机构进入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这样不仅可以减低因农户业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压力,而且通过竞争,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增加农业投入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殷红霞。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效应及风险防范。[J].理论导刊,2004(9)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9

一、菲律宾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的支持

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着较高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如果想引进农业新品种或新项目面临的风险会更高,因此,从事农业生产的借款人想从农村信贷机构获得融资的可能性较低。农业保险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者的损失,也能降低农村信贷机构的风险,增加农业生产者获得信贷融资的可能性。菲律宾是发展中国家较早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国家之一,它将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较好地结合,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扩大了农业保险的业务面。它的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结合的业务涉及农民、涉农金融机构、农作物保险公司和政府四个方面。政府注资成立了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PCIC),并通过多种途径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扶持。它的农户可分为两种[2]:贷款农户和自筹资金农户,后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贷款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被视为自动参加农作物保险,贷款申请书即作物保险单,保费直接从贷款中扣除。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与所有涉农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及其他贷款机构等都有联系。这些机构是农作物保险公司授权的地方,他们代表农作物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并收缴保险费,同时将保险涉及的农业生产及保险单副本上报农作物保险公司。农作物保险公司还与农业部、部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为农作物保险公司提供农业生产的收获状况、损失金额等数据,农作物保险公司支付他们一定的佣金,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使得农作物保险公司获得更加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日本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对农村信贷的支持

在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当中,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农业信用保险系统是一项专门服务于农民的信用补充政策,它是在日本政府的参与下,对农协金融进行的政策性保障。日本农业信用基金由两部分组成,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和农业信用保险协会。各基金协会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当地的信用农协联合会、农协、农业生产者、市辖村部分公共团体等。其主要资金来源是都道府县的补助金、储备金的余额、各会员的出资等,主要业务是为农协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向生产者提供农业债务担保。农业信用保险协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各信用基金协会、日本政府以及农林中央金库等。它的主要业务是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的债务担保提供保险和利率较为优惠的贷款,目的在于补充并增强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的担保能力[3]。此外,它对那些没有经过农业信用基金协会担保而直接向信用农协联合会、农林中央金库申请贷款的农业经营者直接提供有关贷款保险的服务。中央保险公库由中央政府设立,它主要是分散农业信用保险协会的风险,这与日本中小企业的两级担保体系有相似之处。具体流程:农业经营者按时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缴纳足额担保费用,当其向农协等部门申请贷款时,应先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申请委托担保,获得书面承诺以后,便能够从农协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援助,如果贷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将代其偿还所欠金额。农业信用基金协会按时足额向信用保险协会交纳保险费。此后,如果发生代位偿还,信用保险协会可以支付农业信用基金协会代替偿还资金总额的70%。在回收债权以后,农业信用基金协会需以相同的比例向信用保险协会缴纳回收资金。目前,超过25%的农协贷款都享受着农业信用担保保险,这一制度对保证信贷资金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国外保险支持农村信贷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通过立法和提供费率补贴支持农业保险的开展

菲律宾政府于1978年6月颁布了《农作物保险法》,并对农作物的保险费率作了具体规定,由政府、银行和农户三方共同承担。而日本的农业信用担保保险制度主要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这两国的农民参与农业保险不仅可以得到政府的直接补贴,还可以得到信贷机构的支持。而信贷机构虽然分摊了部分投保成本,但农户投保后,如果遭受损失,保险机构会对农户进行赔偿,这就降低了农户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

(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有机结合

菲律宾和日本都对与金融机构存在债务关系的农户或农村企业进行强制保险,而对没有借款申请的农户或农村企业实行自愿保险。在菲律宾,如果农民向政府信贷机构申请贷款,将被强制参加农业保险,贷款机构从贷款中扣除保险费,并将保险费划到地区保险办事处[4]。信贷机构就相当于菲律宾作物保险公司的保险。不贷款农户自愿参加农作物保险,购买保险需交纳现金,并签订合同。而日本,农业经营者需要按时向农业信用基金协会缴纳足额担保费用,才能享受到信用担保保险制度的益处。

(三)谨慎选择承保险种和保险水平

菲律宾农作物保险公司在进行风险保险时以以下三个因素为主:1.风险能够对农民生产造成困难;2.风险是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3.灾害造成的损失能够测量。比如,以水稻为承保对象,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水稻产量数据分散,只能选取农户农业投入为依据,以将农民财富恢复到购买保险以前的财富数量为标准。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经营者参保后的道德风险。

(四)设定合理的免赔额度,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为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费由农作物的标准生产成本确定,如果发生损失,按实际发生成本进行赔偿。进行赔偿时,分为全部损失赔偿和部分损失赔偿。设立一定的免赔额度,对自然灾害实行相对免赔和病虫害的绝对免赔。对自然灾害进行相对免赔是为了避免小额赔款的频繁发生,减少工作量。对病虫害进行绝对免赔,是为了促使农民更关心农业生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采取科学的定损理赔方法

在菲律宾,投保人必须在损失发生10天内向保险机构发出通知,定损员要保证在收到通知后30天内确定损失。定损员将保险地区与原保单确定的地区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全损还是部分损失。如果是全损,定损员应该根据“农场标准计划和预算表”估计损失的实际发生成本,并计算赔偿金额。如果是部分损失,定损员则必须到农场进行实地调查,以确定受损情况,如果不能去农场进行调查,需要依照收货商和授权农民合作社提供的数据确定损失情况。农作物保险公司拥有近百名专职定损员,如果发生较大自然灾害,后备定损员将参与定损小组。这些后备定损人员都是具有较强农业技术的学生和农民。

农业信贷制度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

农业经济和优化县域金融机构服务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三农”经济发展中应该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只有对农业产品进行有效规划和定位,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完善并服务优化,才能确保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1农业经济与金融市场路径依赖和金融服务制度问题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资金需求膨胀和供给约束的阻碍。近年来,随着国家提高对农业的重视度,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更加科学专业。农村经济组织成立以及农业企业加入,使得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农业的资金需求总量也迅速上升[1]。农村经济主体还处于发展初期,资本实力还很薄弱。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获取资金。虽然社会上很多商业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集约力度,但他们普遍追求低风险高利润的商业化目标,而农业生产属于“低收益高风险”行业,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不会贷款给农业经济主体。部分地方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开展支农业务,但是只针对相关农产品收购,如粮食、食用油等,对于贷款业务开放的很少。农业银行大多实行城市化的经营模式,对授权和授信以及评级制度等严格要求,无法满足农业信贷资金需求。银行的信贷资金大多供给少数具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经济,对农业信贷的供给很少。调查显示,大部分农业信贷资金来自当地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主力,但大部分为农户的小额贷款,只能保障农户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无法满足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的资金需求。1.2农业市场风险对金融组织的支农业务造成影响。近年来,各项支农政策出台,对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落实,促使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但农业经济依然受到市场信息滞后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放缓。同时,受到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较大规模禽流感等影响,加大了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对规模农户和农业企业进行资金扶持的过程中,要对农业市场风险和信贷约束进行双重考虑,这就会对农业信贷造成一定影响,阻碍了农业企业化的发展[2]。1.3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业经济需求。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业经济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不对称。一些金融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对农村和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没有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支农服务不到位。例如有的农户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但是无法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因而无法贷款;有的农户有贷款需求,但是不知道如何申请贷款。其次,信贷工作人员较少,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在金融信贷服务系统中,专职的信贷工作人员较少,无法及时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造成金融服务效率低下。再次,金融服务机构缺乏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对农户贷款造成了一定影响[3]。1.4相关政府部门的扶持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不健全。农业属于弱质产业,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性义务和风险。这违背了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理念,也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农业经济的支持率。这种情况与地方相关政府对市场风险的补贴、信用建设、农业风险投资以及保险等的金融安全运行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2农业经济发展与优化金融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2.1完善相关政策,促进金融服务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首先,树立大农业观念,把农业经济发展归纳到县域经济中,严格防范市场失衡现象。其次,加强对农业产业的专业指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和处在成长阶段的农业企业进行专业指导,让农户和企业更加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应与地方政府进行沟通交流,对本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制定明确的金融服务实施计划和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对信贷投向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加大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和农业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人民银行可以通过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相关政策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再次,构建有效的信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了解农业项目的发展状况、生产周期以及资产质量等情况,从而对农业产业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在金融系统中信息,适当开展政策指导与调整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农业信贷风险。最后,完善信用建设与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的信用制度体系,通过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信用评价。将不良信用者进行公布并拉入黑名单,同时实行相应的惩戒和信用再造,促使人们提高对信用体系的重视,从而促进农业金融协调发展。2.2金融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制度,明确职责。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完善的制度,对相关金融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加大金融部门对农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农业银行要提高机构运作效率,做好职能转换工作。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方式,以政策性信贷的方式积极开展助农贷款业务,还可以适当开展粮食加工等商业性信贷业务。对支农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对龙头企业、规模农户、农村建设等进行重点支持。其次,农村信用社应当以小额农户贷款和联户联保贷款为基础,对农户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以及其他农产品经营等进行资金支持。再次,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公约,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引导,使其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改善农户资金短缺的状况。还可以引导民间自发性的金融支持,从多方面解决农村资金缺乏问题。2.3完善信贷创新和风险定位体系。首先,开展多样化的信贷业务。金融机构要在现有的信贷种类基础上,对信贷业务进行创新,开展多样化的信贷业务,加强信贷种类的开发工作。例如针对产业链中的个体农户,可以通过龙头企业进行担保贷款,使其形成利益关系,促使个体农户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可以实行抵押贷款;对普通产业化企业,可以实行协议贷款,协议贷款可以先由乡镇政府部门拿出3%~4%的财政收入作为协议贷款风险补偿金存入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风险,先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偿还,剩余部分由贷款企业和政府部门按照一定比例分别进行偿还。对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资产抵押贷款时,政府部门可以进行协调,以多家企业联保的方式开展。其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金融服务部门除处理信贷业务外,还要开展汇兑、结算、票据以及理财等业务。特别是地方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业务电子化,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业务更加快捷高效的开展。再次,完善风险定价体系。金融机构要根据市场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定价体系,对农业市场进行科学有效分析,根据市场风险进行合理的贷款定价,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公平开展金融服务,实现效益与信誉的有机统一。2.4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首先,各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扶持政策,指导金融行业的工作有序开展,从而起到维持市场秩序的作用。其次,地方政府可以将每年的支农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以项目融资贴息的方式进行支付,引导其他社会金融机构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再次,对于优质的农业龙头企业,可以考虑让其发行短中期债券或者加入创业板市场,开展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的融资。最后,政府还可以结合金融部门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开展财产抵押贷款。农民可通过房屋抵押办理个人经营贷款,还可以通过林权、土地抵押进行大额度的贷款业务。针对专业种植大户的贷款服务可以在贷款期限和额度上给予扶持,如将额度提升到1000万,贷款期限可长达5年等,还可以进行大中型农机具的抵押、农副产品抵押以及“公司+农户”等“三农”特色担保方式提供贷款服务。

3结束语

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优质的金融服务。要不断完善相关金融政策,并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实施计划。金融部门自身也要完善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扶持,建立相应的帮扶政策,对金融行业进行指导,维护市场秩序,发挥政府功能,引导更多的社会金融机构参与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从而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宝玉.简析农业经济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优化问题[J].农家参谋,2018(1):30.

[2]康绍大,陈金香.基于农业经济视角探讨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优化方向[J].农业经济,2016(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