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6:14:47

农业信贷

农业信贷范文篇1

1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扎实推进支农工作,结合福建“三农”发展需求实际,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和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1.1各种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持续增长

截至2010年末,福建银行业涉农贷款新增1098.1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三成。福建农信社资产总额2078.7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726.0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73.01亿元;1884个营业网点覆盖全省各乡镇,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涉农贷款余额931亿元,获得农信社信贷支持的农户数达到298万户,以占全省金融机构9.43%的存款,支撑了全省24.1%的涉农贷款投入;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4亿元,支持9500多家中小企业的发展。另统计数据显示,福建农行涉农贷款余额732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县域存、贷款分别比年初增加203亿元、161亿元,分别占全行增量的58.8%和65.6%。新增惠农卡172.4万张、农户贷款20.4亿元、农户授信4.02万户。

1.2加快布点延伸服务

2010年新开业7家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网点及55个县域以下邮政储蓄营业机构网点,10家商业银行县域以下网点正在筹建中。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步伐加快,福州、上杭、泉州、莆田等4家农村商业银行获准开业。福鼎恒兴、漳平民泰村镇银行也顺利开业,安溪民生村镇银行进入筹建前期准备阶段。涉农银行业分支机构的增多为支农服务注入活力。

1.3大力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

从当地实际出发,针对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在切实注重风险防范基础上,大力开展产品与服务创新。如福建农行结合“三农”实际,相继推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茶树抵押等15项金融产品,农民的生活生产与市民一样越来越方便。2010年3月22日,全国首张“金穗惠农——社保卡”在福建泉州惠安县首发。将惠农卡与社会保障卡合二为一,既有普通银行卡的功能,又能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小额贷款,还可作为农民参加新农合凭证,实现领取各项惠农补贴的功能。

2农村信贷供给缺口规模分析

由于福建省各地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准确地估算农业贷款规模十分困难。从理论上讲,一个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差距过大说明该金融机构的资金没有得到合理的运行。由此,可以得出,若一个地区农业存贷款差距过大,信贷资金供求缺口过大,则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地区农业信贷供给效率低。从表1可以看出,在1998—2009年间,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规模在不断壮大,但是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量还有很大缺口。农业存贷差逐年在增加,而且增加比例不断在扩大,侧面反映出福建省农村金融受到抑制,农业信贷供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从存贷差额这一指标为负数表明,福建间接融资需求量大,这也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数据相吻合:东、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61.6%、19.1%和16.0%,贷款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贷款在全国的占比低于存款2.3个百分点。

3农业信贷供给效率分析

3.1农业信贷供给效率的描述分析

由于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农业自我融资能力较差,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贷款几乎是外部融资的唯一方式。因此,农业贷款比例与其农业GDP比例差距不应太大,否则可认为农业信贷供给效率低。由于无法直接计算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供给效率,只能间接地测算。在这种情况下,农业信贷资金比重α应与农业产值比重β相一致。当农业信贷资金比重α小于农业产值比重β时,农业信贷供给的配给度为,即信贷需求缺口与信贷需求之比。表2为1998—2009年农业信贷供给的配给度的描述统计分析。从图1可以直观看出,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配给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4年后,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投入大量信贷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配给的程度。此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地满足了农村经济的信贷需求,拓展信贷领域,优化信贷投向,增加有效合理的信贷投入。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增加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作为资本要素的农业贷款,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投资,促进农村总产值增加。因此,不能光靠增加贷款规模,而忽略对其结构、效率进行合理优化配置。经济效率又被称作为资源利用效率,它等同于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农村资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充分发挥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帕累托农业贷款效率最优。从图2可以看到,福建省农业贷款增长率与农业GDP增长率基本上是呈相反方向发展,在2002—2004年间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农业贷款高速增长时,农业GDP增长却处于低点;而当农业贷款有所下降时,农业GDP却快速增长。并且农业贷款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农业GDP。这其中的原因:一是1998年国有银行大幅度撤并县域农村网点,缩减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必然会减少农业贷款量;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96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加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福建省农村信贷资金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信用社侧重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必然相应减少对一般农业,其是种养殖业的资金投入;二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性以及普遍存在严重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贷款对农村GDP影响,农业贷款配置效率不高;三是是长期以来,虽然政府和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但由于资金的逐利性,农业贷款并没有真正落到农村实体经济,没有真正达到支农作用,制约福建省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四是据中国人民银行抽样调查,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等地区的民间融资规模约占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民间融资的活跃发展形成了与正规金融的互补效应,为县域经济融资另辟蹊径,客观上减少对农业GDP的影响;最后,在图中直观看出,针对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复杂环境,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欧洲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不景气对福建省农产品出品贸易产生较大影响,间接影响了农业GDP的增长速度。

3.2农业信贷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

3.2.1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要计量农业信贷供给效率,就要计量农业贷款对农业GDP的作用。由于农业贷款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选取农业贷款作为被解释变量;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测量农业经济总量选用狭义上的农业GDP,包括福建省农、林、牧、渔产值作为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利用Wurgler[18]的方法,原始数据以1998—2009年福建省相应指标为研究样本,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1999—2010》。建立如下模型计量农业信贷供给效率见式(1):……(1)其中,C表示农业信贷规模,GDP表示农业GDP;模型(1)的表示农业信贷增长率,表示农业GDP增长率,α和β为待估参数,t表示时间,μt为误差项。β系数表示农业信贷增长率对农业GDP增长率的敏感程度,用以衡量农业信贷供给效率。β>0表明农业信贷供给效率较高,农业信贷供给效率得到改善。此时β值越大,农业信贷供给效率越高。同理,β<0表明农业信贷供给效率较低,农业信贷供给效率有待改进。

3.2.2协整检验首先对所有的相关指标都做了自然对数化处理,然后按照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的准则对模型中的时间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如果变量是单整的,那么将利用前述模型进行协整检验,确定农业贷款和农业GDP之间的长期关系。将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数据分析工具采用Eviews软件[19]。结果如下表:由表4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农业贷款与农业GDP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向量修正模型得到标准化的协整方程(2)。数β标准差(0.43535)较小,所以农业贷款对农业GDP的弹性的估计值是可靠的。回归结果显示,福建省农业贷款对农业GDP的弹性为-1.032299<0,这表明福建省农业信贷资源的分配对农业GDP增长并不敏感。反映出在1996年新一轮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以及1998年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并县域网点后,即使是新增的农业信贷投入,也会出现资金“逆向选择”现象,近十多年福建省来农业信贷资金配给效率较低。导致实力强的农村经济部门并没有因其实力信誉高而得到贷款,大部分的贷款分配到了能力较弱的农村经济部门,使得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在长期过程中并不能有效发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一结论与朱喜等[20]的研究相同。

4结论

福建省农业信贷供给缺口规模及其效率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农业信贷仍有很大缺口,农业信贷供给效率也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1)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及其功能定位上政府干预过度,政府主导的指令性信贷配置效率低下,不适当的农村经济发展,从而使得信贷政策导致高昂的成本;(2)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的边际资本投入产出率低。随着农业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的边际信贷资金利用率也在不断降低;(3)当前福建省农村金融机构缺乏金融功能上的竞争,不能保证金融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好地发挥金融的功能效应;(4)农村金融机构的安排忽视外界环境的特征。经验表明,如果一国或地区的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或滞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其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这种滞后现状将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剧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农业信贷范文篇2

中国金融机构资金充裕,但无法合理流到农村,满足不了农村需求。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向农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一些民间的非正规的金融组织。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主要是支持粮、棉、油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的营运需要,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体的收购、调销和储备贷款。在目前中国的政策性金融分工制度下,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把贷款发放给国有粮棉购销企业,支持政府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的资金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农业发展银行是间接与农户接触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则主要是直接面向农户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它们主要是为弥补农户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金缺口。但是根据最近一项对农村家庭的调查,只有16%的农户可以获得贷款,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是农民不太愿意借款,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农户缺乏担保品(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以及获得贷款的交易费用太高。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许多地方的金融机构都关闭了,又没有建立新的金融机构补充。因此,农民还有一部分借款即通过非正规的渠道获得。

2融资难依然是制约农户生产经营的瓶颈

我国由于农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转型,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在实践过程中却因为得不到信贷支持而错过较多的发展机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03年银行发放的农业短期贷款总计8412亿元人民币,仅占金融部门短期贷款业务的10%。有些农业产业化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地区,在农产品滞销或卖价较低的年份,收入不能支付再生产的各项费用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及时的信贷支持,造成农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以及扩大生产规模受阻的现象时有发生,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的瓶颈。

2.1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政策金融功能不全,难以承担政策性金融的重任。从其职能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来看,只不过是“国家粮食储备银行”或“收粮银行”。早期农业发展银行还承担以固定资产贷款为主体的各类农业开发和技术改造贷款等生产性贷款和扶贫贷款等功能,目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但后期由于政策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经营空间逐步缩小,经营困难也更加突出。我国农业资金运用着力点是农副产品的购销调存,支持的是农业生产的流通,或者说是农业生产的末端,而非始点。这与农业生产的关键即农业生产力的高低以及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和结构协调是不一致的。

2.2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趋于弱化。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出于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大批机构已从乡村撤离进入城市,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收缩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1998年至今,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共撤并3.1万个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致使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日益垄断化的趋势明显。由于基层金融机构收缩,网点不足,从而导致了农村资金严重外流。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以吸储上存方式使农村流出的资金估计达300亿元。作为商业银行的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化行为日益突出,出于追求效益的冲动,大规模压缩基层经营网点,而且,鉴于农业的弱质产业特征,资金回收期长,收益低而且风险大等具体特点,中国农业银行的资金投放已从以服务农业为主转为与工商业并举,竞争的视角也从农村转向城市。在现阶段,随着农业银行的业务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拓展,农业贷款仅占农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10%。目前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无异,使得它长期保持的农村金融主导地位大大弱化。

2.3农村信用社事实上已成为支农的主力军,但其也存在诸多矛盾。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受我国各个时期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一直没有成为真正的合作制,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历史包袱沉重等问题,在管理体制、经营体制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虽然农村信用社通过发放小额农业贷款,事实上成为支农的主力军,但杯水车薪,“一社”难支“三农”。

3对我国农业信贷创新发展的展望

3.1信贷品种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注入更多的农业信贷资金,农业信贷的新发展可体现在农业信贷品种的创新上———农产品抵押贷款。农产品抵押贷款是美国农业信贷中的一种,它最先是由美国农业部直属的农产品信贷公司提供的一种“无追索权贷款”,任务是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或对农业生产给予经济补贴,其资金主要是提供贷款和支持补贴,包括向执行休耕计划的农场提供农产品抵押贷款。具体做法为向农场主发放抵押贷款,抵押物为尚未收获的农产品。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农场主可以按市场价出售农产品,还本付息;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农场主可以把农产品以目标价格交给信贷公司,不必再还本付息。这是用金融的形式为农场主提供价格补贴,实质上是属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范畴。然而在我国,随着农业政策的落实、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是以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大范围内调整种养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以规模化、产业化和技术进步为重要依托,实现传统农业向一些特色农业转变,这必然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经营规模发生显著变化,也相应对金融服务提出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农村大规模的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可考虑拨款设立政策性的农村信贷机构———农产品信贷公司,发行农产品抵押贷款,这是一种以预期收益为抵押的信贷品种,在我国的实践主要可以针对特色农业开展,因为与传统农业相比较其具有风险低,预期收益高的特点,贷款农户将尚未产生收益的农产品或养殖物无追索权的抵押给农产品信贷公司,到时可以根据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或者在市场上出售产品,以现金归还贷款和利息,收回农产品抵押权,或者留下贷款,把抵押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目前在我国是一种可行的融资手段。而且与现存的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形成互补关系,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将资金用于国家粮食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不和农户有直接的业务接触,而农产品信贷公司则着眼于基层农户开展信贷工作。

3.2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3.2.1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银行,需发挥两项基本职能,除了为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收购和储备提供资金外,还应承担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弱质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贷款业务。赋予其引导和扶持国家亟需发展且宏观效益高于微观效益的弱质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的融资职能。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社会目标优先,兼营经济目标的原则,加快改造农业发展银行现有的经营机制。如上文所提到的设立农产品信贷公司直接服务于农户。

3.2.2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引导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资金投入农业和农村,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义务,规定金融机构将其在县域范围内吸收的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3.2.3创新农村信用社的多种组织形式,为充分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提供体制基础。应根据所在地实际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状况确定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模式。经济发达地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较强,农村信用社可以在自愿原则下进行股份制改造,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过渡。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差,则需要政府予以更多的扶持,可以继续发展和完善信用合作制,或实行股份合作制,或将现有的农村信用社改为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主要经营政策性贷款。总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要本着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农村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

农业信贷范文篇3

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资源的经济效率Odedokun﹙1992﹚[18]提出了经济效率概念。所谓资源的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边际生产力,即增加一单位资源所增加的产出。如果用e表示资源的经济效率,y表示收入,x表示生产中投入的某资源的数量,则有:e=ΔyΔx,或e=dydx﹙当Δx→0时﹚﹙1﹚Odedokun认为经济增长决定于资本的增加与资源经济效率的提高,并用模型表示为:Δyy=eΔky﹙2﹚﹙二﹚农业生产函数在此,根据资源的经济效率模型进一步分析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对农民收入效应的作用机理。在经济中,生产函数的通用形式为:y=f﹙x1,x2,…,xn﹚,其中x1、x2、…、xn表示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也就是说,产出是各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函数。但我们通常又将生产函数简化成:y=f﹙L,k﹚,其中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即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其他要素不变,就可以将产出看成是劳动与资本的函数。关于生产函数的形式,根据Parente和Prescott﹙1991﹚[19]的做法,对劳动投入如果施加一个容量限制L,那么生产函数可以表示成:y=kmin﹙L,L﹚θ﹙3﹚其中θ>0,表示劳动相对于单位资本的产出弹性。如果令m=min﹙L,L﹚θ,此时,m表示农业的最大劳动供给能力,则生产函数可以简化成:y=mk﹙4﹚﹙4﹚式表示劳动投入一旦固定,产出与资本投入则成正比,这时生产属于规模报酬不变,也就是说,产出同比于资本的增长而增长。﹙三﹚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的关系根据当期资本﹙kt﹚投入总量取决于前一期资本﹙kt−1﹚存量和本期资本投入,由于农业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支农投入、农业信贷投入和农民自主投入,则当期农业资本的表达式为:kt=﹙1−δ﹚kt−1+e﹙x1,x2,x3﹚﹙5﹚其中,δ表示农业资本的折旧率,k代表资本存量,x1、x2、x3分别表示财政支农投入资金、农业信贷资金、农民自主投资资金,t表示期数。那么由﹙4﹚、﹙5﹚式可得:﹙12﹚由﹙12﹚式可以看出,农民人均收入取决于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民自主投资以及各种资金的经济效率。其中e''''x1﹙0,0,0﹚、e''''x2﹙0,0,0﹚、e''''x3﹙0,0,0﹚的大小表示各种资金投入所引起的收入弹性,即各种资金对农民收入贡献的大小。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一﹚变量选取本研究主要探讨江西省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因此,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农业信贷、农民自主投资四个指标为变量,分别用符号Y、X1、X2、X3表示。﹙二﹚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的江西》、《江西统计年鉴》﹙2011、2012﹚,其中2010、2011年江西农业信贷数据从江西农业厅统计获得。为了消除价格影响,以1980年为基期﹙1980=100﹚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调整。为了消除经济数据时间序列所造成的异方差,对研究的经济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对数化序列分别记为:LnY、LnX1、LnX2、LnX3,这样既不会改变原经济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又更利于线性化经济变量,从而有利于模型建立,并能消除经济变量序列的异方差问题。

江西省财政支农、农业信贷与农民收入效应的实证分析

农业信贷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农村金融

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和脆弱性,农户因此而极易陷入融资困境。资金匮乏限制了农业扩大再生产,进而制约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农村信贷以服务农户为导向,丰富了农村金融市场,增加了农村资金供给,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同时,作为农村金融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保险,因其自身的风险补偿与风险管控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农户的生产风险,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理论上,农业保险以其独特的风险管控能力与农村信贷的资金融通能力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增加农村金融市场活力,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实践上,银保互联模式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来,各地积极响应,积极探索银保合作模式。在历时12年的探索与发展之后,二者协同发展已取得良好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问题需进一步解决。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探索如何实现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更好的协同发展,对于改善乡村经济和促进乡村振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其次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更好地协同发展,从而使农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切实提高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一、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不仅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而且能够丰富农村金融体系,缓解农户融资难题,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两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做出分析。

(一)提高信用保障,缓解融资困境

农业生产天然的脆弱性,增加了农户的信用风险,且因为农户缺少抵押担保,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一方面,农业保险具有补偿性功能,在农户因自然灾害或意外遭受损失时,能够补偿农户部分损失,一定程度上起到担保抵押的功能,有效降低农户的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贷款意愿。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脆弱性使得信贷机构的贷款意愿不高的同时,也因贷款机构难以有效识别农户的信用风险,而导致贷款程序复杂,且贷款利率较高,从而导致农户融资困难。而农业保险为农户做了一定程度的信用保障,提高了信贷机构的预期收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村信贷利率。[1]

(二)借助农村信贷基础,提高农业保险普及程度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相对农村信贷而言比较滞后,农村信贷在我国农村地区已发展了较长的时间,建立了比较良好的金融基础和客户群体。但农户一直以来没有对农业保险形成正确的认知,且受限于狭窄的宣传渠道,使得农业保险没有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2]借助于众多农村信贷机构的网点和客户群体,能够拓宽农业保险的宣传渠道,提高农业保险普及程度,使农业保险能够真正地发挥惠农作用。

(三)建立信息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间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农村信贷机构掌握的客户信用风险数据,能够帮助农业保险机构有效地识别客户风险程度,防止产生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能够使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得到良性发展。银保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能够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评级体系以及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四)二者协同发展,健全金融体系

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前者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促进农户生产积极性,进而带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信用风险保障也为农户贷款创造了有力条件,使得信贷机构贷款意愿增强,由此不但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刺激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度;另一方面,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创新金融产品,丰富了农村金融市场,为满足农户多层次需求提供了可能,促进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二、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自中央倡导银保合作以来,我国多地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协同发展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二者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和农户生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的协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

在与农村信贷的合作过程中,农业保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押担保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较低。农户在遭遇风险时,农业保险补偿额使农户难以兼顾生产经营的恢复和偿还贷款,农村信贷回款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坏账风险依然很高,没有切实发挥农业保险降低贷款回收风险的作用。

(二)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有限

目前,农业保险不仅保障水平较低,且保障范围大多局限于粮食作物,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经济作物及畜禽等养殖业的发展。农户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并不困难,但农村经济的发展依靠经济作物的支撑,农业保险对这部分作物覆盖不足,导致农户依然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风险。农业保险保障范围较小限制了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不利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户在农业生产之外衍生出其他的贷款需求,诸如其他生产经营贷款需求和消费信贷需求,而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相对局限,难以满足农户多元化的资金需求,从而导致了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间的不匹配。

(三)农户参与程度低

虽然银保合作推行时间较久,但限于宣传渠道等因素,农户并没有对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等金融产品形成完善且正确的认识。农村金融环境复杂且金融基础较差,农户并不具有良好的金融基础和基本的金融素养,限制了农业保险的推广,进而限制了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进一步的协同发展。农户参与程度较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活跃度不高,难以有效发挥资金融通与资源配置功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四)缺乏联动机制

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间信息共享,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改进农村信用环境和建立农村信用评级机制,为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而言,信贷机构与农业保险机构间的业务发展较为独立,二者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业务联动机制,资源共享程度不高,这不仅限制了二者协同作用的发挥,而且不利于农村信用环境的改进。

(五)农村信贷机构效率较低

农村缺乏良好的金融基础,信用环境复杂,农户因缺少抵押担保等导致融资难,而贷款机构因难以识别客户风险,资金回收困难,预期收益率较低等原因,导致放贷意愿较低,进而导致农村信贷机构贷款过程复杂。信贷机构为有效识别客户信用使贷款手续繁杂,且贷款利率较高。低效率的农村信贷机构难以成为农户扩大再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

三、对策和建议

目前,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协同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障碍,难以有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力,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对此,本文将针对上文分析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带动农村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助推乡村振兴。

(一)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

一方面,农业保险应当积极寻求与农村信贷的合作,借助诸多的农村信贷机构网点,积极宣传农业保险,提升农户认知水平,提高农户参与程度。此外,各地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户金融知识的普及,使得当地农户对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逐步建立正确且完善的认识,帮助农户合理利用正确的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如此才能提高当地农户的金融参与程度,为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基础。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应当积极寻求突破,创新保险品种,扩大保障范围,在现有险种的基础上,增加对经济作物以及其他经营活动的保障,以满足农户日渐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保险需求。

(二)提高农业保险理赔力度

现有的农业保险理赔力度较低,农户在遭遇风险时难以兼顾生产经营与清偿贷款两方面的问题,农户仍然有较大的信用风险,不利于农村信贷业务的开展。由此,农业保险应当积极寻求险种创新,提高农业保险理赔力度,使得农户在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之外,有能力清偿贷款。如此才能切实降低农户信贷风险,提高信贷机构贷款意愿,为农户的扩大再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三)增强保险公司与信贷机构的联系

保险公司与信贷机构的合作,有利于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在现有模式中二者缺乏高效合作,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优势。因此,应当大力增强保险公司与信贷机构间的合作力度,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共享农户信用信息。二者可共同建立当地客户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和共享客户信用信息,以便在之后的业务开展过程中,能够有效识别客户信用状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分级,减少交易成本。借此,可建立农村信用评级机制,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四)活跃农村信贷市场

首先,政府及相关机构需拓宽农户抵押物的范围,积极推进土地权属的明确,使得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成为可能,由此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贷款意愿,而且也提高了信贷机构资金回流的可能性。其次,政府应积极发挥财政投资的杠杆效应,引导资金流向的同时能够撬动农业贷款资金。最后,农村信贷机构应简化农村信贷流程,便捷高效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五)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

第一,农业风险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各地之间存在较大的环境差异。各地政府应积极地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提高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及理赔力度。第二,各地的金融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较为明显,各地农户的金融意识、金融市场基础以及信用环境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应当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发展条件的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协同模式,针对各自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农村信贷资金投放的现状及问题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5):58-62.

农业信贷范文篇5

联社位于浙江省,有六社一部。在当地存贷排名第四位,存贷比例为70%。2008年贷款余额为190298万元,其中纯农业贷款余额37546万元,农户贷款23798万元,农业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贷款13748万元。农业贷款占全部贷款总额19.73%,贷款余额较2007年相比增长了3.53%。

(一)农户贷款数据分析截至2008年底,联社合计受贷农户1572户,其中用于农业设施建设等其他用途余额10307万元;用于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合计余额1373万元;用于发展农村工商业余额12118万元。表1是联社各分社农户贷款分析汇总情况分析。由表1可见,用于农村工商业和农业基础设施的贷款占了绝大多数,这为今后农业贷款的重点投放方向提供了参考。在农户贷款中,不良贷款余额合计976万元,占农业贷款比重2.6%,占全部贷款比重0.51%,反映出受贷农户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信用观念。

(二)农业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分析在联社受贷的农业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合计34户,其中农村经济合作社贷款开户合计19户,农业龙头企业贷款开户合计15户。其中农业龙头企业贷款余额1240万元;农村经济合作社贷款余额4756万元;农产品市场贷款余额1187万元;其他农业贷款余额6156万元,如表2所示。在农业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中,不良贷款合计余额544万元,占全部农业贷款比重1.52%,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0.29%,反映出受贷企业客户与农村经济合作社较强的经济实力及良好的信用观念。

(三)农业贷款形态、风险性及变化趋势分析截至2008年底,联社农户贷款抵押15163万元,保证8535万元,信用100万元,抵押贷款占农业贷款比42.4%。农业与农村经济组织贷款抵押4981万元,保证8767万元,抵押贷款占农业贷款比13.2%。全部农业贷款抵押率占比53.7%。抵押率仍然不高,反映出担保难仍然是目前农业贷款发放环节中的一个难点。2006年末,农业贷款余额达到38480万元,2007年末达到36266万元,2008年末达到37546万元。农业贷款变化出现了小幅度振荡起伏。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耕地逐步减少,传统农业的资金需求不如早期旺盛。而且2007年的贷款规模随着存款的萎缩也呈现谷底形状,贷款规模的萎缩主要原因是受存贷比例75%控制的影响。

二、联社在农业信贷上做出的努力

近年来,联社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信贷,通过制度建设,信贷人员配置,产品创新等方式,增加农业信贷投放量,为地区农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经营管理方面支持三农是信用社自身战略发展的目标定位。在组织体系方面,把经营决策中心下沉,给基层社更大决策权,使农业贷款业务经营能够真正立足于农村,减少农业贷款发放审批环节,缩短农户资金需求时间。目前联社的六社一部和下属营业网点,每个网点都设有信贷小组及客户经理。申请人在网点申请后,经信贷小组审核,若申请额度未超过联社规定的授信额,可以由该网点自行放贷,若额度超过规定须上报联社,由联社信贷管理小组对授信进行审批。在申请额度方面,自然人在有担保的情况下其授信额度是20万,在有抵押的情况下是100万;而企业在有担保的情况下其授信额度是100万,在有抵押的情况下是300万。

(二)业务拓展方面

1.推进支农产品创新。设计并逐步推出很多新的信贷产品,农业信用贷款,农业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等。农业贷款最大的问题是担保难,联社工作的中心是不断探索新的担保品种,降低农业贷款门槛,让更多的农民从中收益。表3是联社09年计划农业贷款产品明细。

2.合理规划拓展营业网点。联社在全区共有网点34个,基本上做到了在全区全辖的分布。为了尽快树立信用联社是当地人自己的银行的网点形象,联社将对一些网点进行内部设施改造,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层次。

3.加强区内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联社支农信用卡户数共计179户,金额合计565万元,发放贷款192万元;累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60万元,余额350万元,涉及农户16户;评定信用村23个,贷款额度875万元。联社计划继续扩大信用村评点面,达到全区自然村数量的70%,进一步推广支农信用卡和小额信用贷款,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

(三)贷款流程方面在贷款流程上,联社引入了贷款集中出账方式。贷款集中出账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下设的放款中心将基层授信单位的贷款申请统一进行审查发放的业务处理方式。授信单位、信贷科门、放款中心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个授信业务流程中的必经环节。各环节的分工可概括为:授信单位提出申请、信贷科门审查、放款中心放款。放款中心设置由联社信贷副主任直接领导,由信贷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合规部门监督的运营方式。

(四)信贷风险控制方面以贷款五级分类标准统计,2008年联社各项贷款190298万元,其中正常类148954万元,关注类30951万元,次级类3938万元,可疑类1769万元,损失类4686万元,不良贷款10393万元,占比5.46%。联社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信贷风险:

1.下乡实地考察。主要考察贷款申请人经营状况、信用状况、财务状况、非财务状况。由于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贷款用途控制较难,贷款中存在多余款项。信贷员往往通过“三费三品”即电费、水费、税费和产品、人品、抵押品来衡量贷款企业的真实状况。

2.“安贷保”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在农户贷款业务中引入保险机制,既解决了农户贷款发展农业因风险出现的致贫问题,又降低了农业贷款的风险,保证了信用社资金安全,借款人、贷款人、保险公司三方合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昔日贷款中存在的一大难题,达到“三赢”的效果。

3.针对不良贷款。一是开展全辖不良贷款调查分析工作,落实清收责任制,将加速抵债资产变现作为抓降工作的突破口;二是提高风险意识,继续强化贷款五级分类认定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分类的准确性并保全债权;三是建立监控台账,对不良贷款实行按月跟踪监控,并做好新增不良贷款赔偿制度的落实、考核和认定工作。

三、联社在农业信贷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信贷规模受限该联社农业贷款只占全部贷款总额的19.73%,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信贷额必须占总信贷额的70%的要求。同样,浙江地区很多农信社面临这样的问题。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农信社片面追求自身效益和利润,不愿意搞太多高风险低收益的农业贷款。而且国家也没有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1],通过规定农业信贷比例来硬性要求,导致很多农信社弄虚作假,靠统计方式和报表数字来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此外农业信贷规模达不到要求的原因还有如下:

1.城市化进程太快。浙江很多地区农业产值占当地GDP的比重太少,有相当一部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从事纯农业劳动的人减少。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地区都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较多,传统农业份额逐步减少。这是浙江地区的独特现状,并不具有全国广泛性,但是这也提供了一些思考,在制定政策上是否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情考虑农业信贷,而不是规定“一刀切”的统一政策。

2.农民自身原因。农民天性质朴,害怕贷款到期后无法偿还而受到处罚,或者缺乏自信,认为信用社不会给他们贷款,而且农业贷款手续与企业贷款差不多,农民往往不愿意这么麻烦,所以一旦有资金需求偏向于向亲戚朋友借款。很多人认为农民信用观念淡薄,素质低下会造成信用风险,其实在实地调查中会发现,农业信贷不良占比要小于其他贷款,很多农民是很诚实守信的。3.贷款产品利率较高。许多企业负责人表示与信用社的合作多年来一直很愉快,但较高的利率是他们有可能选择其他商业银行的主要原因。小额贷款时利息尚可承受,但办理大额贷款,矛盾就比较突出。

(二)客户流失严重,缺乏优良客户信用社的企业客户有着很高的忠诚度,维持10年以上信贷关系的企业占了近50%。而且信用社客户呈现出相对大龄的特征,30-40岁阶段占了2/5,40-60阶段占了1/3左右,30岁以下的年轻客户数量较少。农村青年一代对信用社的感情并没有上一辈那么深厚,很多富二代在接替企业后,往往放弃信用社另寻其他大银行存贷。青年一代是未来最庞大的潜在客户,目前对于开拓新客户的力度不够。此外优良客户少,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客户仅占3.2%,一般客户占了一半以上。

(三)信贷风险控制存在缺陷

1.制度建设落后。由于省联社的间接管理,各种管理办法与实际有所脱离,出现了金融产品,管理制度,业务操作落后于市场发展。甚至有些制度是科室内部自定,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是错误的。例如,根据风险控制要求规定,企业资产负债比率超过60%时,联社不得向其发行承兑汇票。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办法按照要求执行,很多农业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都超过这一比率,如果按要求执行可能很多业务无法开展。

2.征信系统落后。由于技术方面原因,个人和企业的征信系统较为落后,广大农户没有征信数据。此外在浙江某些地区有一个现象,严重,借高利贷很多,一些借款人往往会涉赌,这方面防范的力度还需加大。

四、发展农业信贷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市场不断放开,金融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农业银行的重返乡镇,股份制银行的跨区经营,邮政储蓄银行的陆续挂牌开业,对农村信用社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冲击,大力发展农业信贷成为其根本任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高素质信贷队伍人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主体。首先,促使现有信贷人员学习掌握相关的经济法律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运用金融、会计、法律等综合知识的能力,不断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能独立分析判断借款人的经营管理状况和经营成果好坏,以确保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其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贷款管理与风险防范相挂钩的奖惩机制。将所有贷款切块按户分解到全体信贷人员,并落实市场拓展,贷款利息收入,不良贷款压缩,业绩与信贷人员奖罚挂钩。最后,推动服务形象建设,加强员工对顾客的服务意识,拉近与当地居民和企业的感情。

(二)丰富农业信贷产品和业务

1.创新信贷产品。做强小额信贷,根据农村资金需求变化,扩大小额信贷的面和量,提高授信额度。根据农户的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和还款来源,合理确定授信额度和还款期限。现在一些基层社感觉贷款期限不规范,很多都是定为半年,归还后再续贷,最好是根据生产周期或者销售周期来确定贷款周期。做优农户(小企业)联保、支农信用卡、“信用村”、失地农户创业贷款、担保公司贷款等。积极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承兑汇票、票据贴现、保函等业务,满足中小企业及块状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2.拓展零售信贷业务和低风险贷款业务。在加强客户市场的分析研究,细分市场,扩大营销的基础上,加大零售银行业务的细分和贷款有效投放,提高零售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的占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开展,参与支持新农村的开发既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又符合农信社的办社宗旨。可以积极参与支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额大,风险小,还款相对有保证。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改善服务,完善贷款担保手续,加快贷款发放进度。

3.开拓相关中间业务。拓宽包括贴现和银行承兑汇票在内的各种类型信贷品种的营销渠道。农信社业务的主要优势在于办理业务的高效率,小额贷款的方便性,如保险,代收水电费,工资等成为很多客户选择农信社的理由,可以逐渐开办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手机账单等等。而且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企业状况,和商业银行合作,推出国际业务。某些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对外出口占了很大比例,农信社的相关配套服务也是一块待开发的空间。

(三)优化客户结构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充分挖掘客户层。对于已有客户,要通过客户联谊会,产品推介会等形式,促成他们对农信社贷款新业务,新产品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富二代等青年客户要加强感情联络,树立农信社品牌形象。对于暂时不具备信贷条件的客户,要加强在信贷,理财方面的引导和培育,扩大潜在目标客户群。

2.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在结合资信评定及其它途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筛选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对资信程度较高、产品有市场效益、社会信誉好的企业优先支持;对暂时遇到困难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给予适当扶持和政策倾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贷款进行有效控制;对处于衰退期或经营状况恶化的企业实行信贷退出机制。这对于预防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十分必要。[2]

(四)提高服务和贷款营销质量

1.全员营销和设立外聘村级客户经理。农信社应该建立全员营销的观念,深入农村开展宣传。但是员工由于日常操作工作的牵制,就会在信贷工作上影响对农户的服务质量,造成农村信贷工作机关化,信贷人员工作官僚化。而推广外聘村级客户经理(农村联络员),与农户直接沟通,有利于组织和集中农村闲散资金,使农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得到信贷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提高收入水平。外聘村级客户经理具备一般信贷员所不具备的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摸清农户资金需求和信用情况,推荐农户贷款和协助农信社清收贷款,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为改善信贷服务,强化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且建立外聘村级客户经理,对于农信社宣传国家农村金融方针政策,增进广大农民对农信社工作的理解支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外聘村级客户经理端正了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和方向,使农信社找准了市场定位。

2.实施差别化服务。差别化服务是指在细分客户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务,通过提供精细化的优质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差别化服务早已为各大商业银行和城市中小银行广泛运用,然而在农信社却还鲜见。因此,实施差别化服务是农信社积极应对日益激烈的农村金融竞争,提升自身竞争实力的必要手段。实施差别化服务并不意味着降低低端客户的服务标准,相反,这意味着客户将得到更优质的服务。[3]

(五)完善信贷制度建设

1.实行差别授权,建立快速的信贷审批机制。首先,确定基层社审批制度。根据各基层社的经营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授权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按照“一社一策、区别授权”的原则确定信贷业务审批额度,在此审批额度内,由基层社确定贷款的发放。其次,制定统一授信制度。对超过基层社授信范围的客户核定综合授信额度;对在基层社授信范围内的客户,由基层社进行综合授信和审批。授信范围包括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信用证、保函等业务。对超过基层社权限范围的,由基层社按照规定上报联社贷款管理委员会审核,这样既提高办贷款的速度,又方便农村各类经济组织贷款。

农业信贷范文篇6

一、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以风险防范为核心,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努力化解农信社历史包袱,促进轻装上阵、改革发展。我区农村信用社以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大力完善体制机制,稳步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经营业务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止年末,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638.64亿元,同比增长45.44%,新增贷款突破200亿元,其中90%以上投向“三农”。

二、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充分调动、集中民间资本,大力发展县域小额贷款公司,强化县域、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已审批小额贷款公司59家,注册资金26.95亿,遍布全区13个地州市,累计发放贷款64.16亿元。其中,投向“三农”贷款6.40亿元,占23.83%。

三、大力推进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根据新疆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人口密度、路途远近及需求情况,制定实现全疆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计划并推进实施,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普惠制金融服务,缩小了南北疆差距,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截至目前,我区211个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通过设立金融服务站、流动服务车、自助银行和邻近网点的延伸服务等方式,已全部实现了金融服务覆盖。积极会商自治区财政加大支持力度,力争三年内对所有通电和网络畅通乡镇全部安装ATM机,强化偏远农村金融服务。

四、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改善信用环境

研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自治区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村(乡)支书信贷协管员”制度,选拔出合格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协管员,帮助发放、清收贷款。

制定信用贷款优惠政策,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创新支农服务方式,拓展小额农贷新产品,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支持守信农民先富起来,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的推动下,截止年末,全区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余额556.47亿元,比年初增加225.29亿元,增幅68.03%,占贷款总额的78.97%,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金融服务。

五、建立农村金融服务考核奖励机制,加强政策支持

一方面,为调动各涉农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研究建立了信贷支农考核奖励机制,对各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支农政策和信贷投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信贷支农表现突出的金融机构进行表彰,财政每两年拿出100万元,对农村金融服务先进个人进行一次奖励。配合财政部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共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另一方面,由自治区金融办牵头,自治区财政、国税、地税,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新疆银监局和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共同参加,全面调研目前新疆金融机构农户贷款发放情况,深入分析农户贷款风险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农户贷款利息补贴方案,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我区农户贷款进行补贴。同时,积极引导人民银行加大支农再贷款支持力度。

六、加大资本市场对涉农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全力支持我区涉农龙头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加快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的领头羊。经过自治区金融办(上市办)、地州市政府共同培育,“十一五”期间我区新增涉农上市公司3家(西部牧业、天康生物、新研股份),占全区新增上市公司总数的30%;三家涉农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36.7亿元,主营收入达到29.2亿元,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二是将涉农龙头企业的培育作为“自治区百家重点培育成长性企业”工程的重点内容。在全疆挖掘筛选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涉农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政策支持和金融服务,加快其成长,目前已有32家涉农龙头企业纳入到“自治区重点培育成长性企业”工程,占已纳入企业总数的38.6%;三是通过举办“股权投资与新疆跨越式发展高峰会”、“优势资源企业改制上市推进会”等,引导股权投资企业对我区涉农龙头企业的关注和投入,促进股权资本和涉农产业资本有机对接,支撑涉农企业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有近10家涉农企业引入了股权投资。

七、大力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产业化风险防范体系

农业信贷范文篇7

通过对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合作过程中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的保障作用,农村信贷对用于农业保险的资金保障,分析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合作过程的现实可行性。(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合作的前提条件。因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的范围广泛,而且在服务的目的、风险、对象等方面与农村信贷存在着很多的共性,使得二者在开发设计新的农业产品方面存在合作的基础。首先,通过农村信贷机构使保险机构减少了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骗保的现象等;其次,农村信用社也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获得更多的信息,确保投放的资金安全可靠。总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合作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二)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村信贷资金使用价值。在信贷机构借款的农户,其生产经营的农业生产资料大部分属于抵抗灾害能力较差的农作物。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信贷机构经常出现借出款项无法收回的现象,虽然国家规定可以适当的调节利率,弥补损失,但是利率提高后并不能真正地改变现状。而具有政策补贴以及缴费低等特点的农业保险改变了农户贷款难的状况。(三)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使得农户的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即使发生一些意外使其农业遭受损失,保险机构也会给予一定的赔偿,改变了农户所面临的收入不稳定性的状况,而且提高了向信贷机构借款的能力,贷款不再是农民的困难,介入资金后投向农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资金的良性运动。

二、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把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结合起来,是借鉴美国等国家开展农业保险的经验,我国对于农业保险和农村信贷的合作尚处于基础阶段,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进一步的分析。(一)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力度。当前,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信贷机构都是按照其实际的需要以及内部要求为主要出发点各自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农业信贷产品与农业保险产品在设计方面有不匹配的现象,由于基层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缺少自主权,由于农业保险为农村信贷提供的风险保障的作用有限,是由其上级掌握产品的服务和创新,很难充分有效地参与保险与信贷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二)无抵押且交易成本高。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都具有收益低、风险高、相对分散的特点,由于农户的贷款额度相对较小,而且缺少财务资料记录和风险抵押,信贷机构很难用传统的贷款分析技术来确定贷款的对象。所以,贷款机构很难确定贷款对象的成本。从农业保险的角度看,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其交易成本提高。但是,其问题是因为监督成本与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保险公司想完全消除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极其困难。(三)保险理赔慢,信贷资金及保险补贴拨款时间久。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合作的是起始阶段,农民的补贴和信贷资金很难准时地到农户的手中,使贷款的农户无法及时购买生产使用的各种生产资料,阻碍了农业的生产。很多农民在与农村信用社签约后信贷资金都没有到账,申请贷款的合作社在偿还贷款后没有收到政府的补贴。另外,在投保农户的经营过程中有意外事故出现时,农业保险公司的理赔都是很缓慢的,不能及时得到高效率的理赔服务。

三、解决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合作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立法监督制度,并且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合作过程中信贷和保险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信贷和农业保险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采取兼业模式,农村信贷机构并不承担法律风险,保险公司承担着所有的法律风险,从而导致合作的进程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明确规定二者的法律责任。加速制定《农业保险法》,并且明确主体的权利以及农户、保险机构、政府机关、信贷机构的责任,这使得农业信贷和农村保险之间合作的利益得到保障。(二)加大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扶植力度1、加强村镇银行的扶植政策。着重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建议可以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资金拆借公司,或者地方政府也可以一些财政的大户,将存款入存村镇银行,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同时也可以起到提升示范的效应。国家应该针对村镇银行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帮扶政策,加大银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参考农村信用社改革时期的政策,根据相关的文件规定可以适当的免除企业所得税。针对村镇银行业务核算系统的完善,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支持村镇银行以直接联系的方式加入银联网络系统、大小额恢复系统等,帮助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2、加强农村保险的扶植政策。政府也应该对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财政扶植,对其涉农保险业务税费予以减免优惠,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农业保险准备金。村、县财政部门将收取的保费实行专户存储政策,每年年底结余的资金全部都转成巨灾风险的准备金,作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农业巨灾带来的超赔风险基金,可以采取“以险养险”的策略,经营多样化的商业性保险类型,增加投保的单位,这样就可以扩大保费的收入,从而提高了风险的分散能力。(三)建立风险分散和控制机制。控制和分散巨灾风险的基本管理策略。建立巨灾风险再保险体系,再保险是主要承保了包括海啸、地震、冰雪灾害、台风等在内的巨灾风险的再保险业务,对于巨灾风险分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分保机制使巨灾风险转移到国际市场。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对巨灾风险的进行风险保障,增强了农业对于巨灾风险的抵御能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农业巨灾风险基金作为化解巨灾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是政府部门、农业保险公司以及行业协会三方共同组成的,把社会各界的资金聚集起来,有效地针对巨灾风险的防范以及对于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利益进行维护。(四)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和控制机制的构建1、农险业务方面。中央高度重视对于巨灾风险的控制,明确地指出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农业保险长效的发展十分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分散和控制机制主要是由几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以及少数国有商业性保险公司承担。2、再保险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开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业保险的风险更加集中,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可以通过农业保险机构和中国再保险集团之间同业分保。3、在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方面。我国目前也正在各地进行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尝试,与此同时对巨灾风险的准备金制定上限,防止其过度积累。总之,我国仍处于巨灾风险基金使用的初始阶段,很多方面仍需改进。4、在巨灾证券化方面。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存在一个非常大的矛盾就是需求和供给之间无法有效对应,因此把保险市场上的风险转嫁到证券市场,但我国当前阶段实行巨灾证券化操作性不高。(五)完善金融业信息共享系统,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立。(1)我国相关部门应着重发展和完善银行、证券、保险及外汇管理的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各行业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建立起金融业信息共享系统;(2)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同时,搜集和整合相关的信息,从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3)各部门、各地区也要积极配合企业和个人的征信体系建设,从而使得金融业信息共享系统得到完善,并且能够充分掌握已经整合的信用信息。

参考文献:

[1]孟春.中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唐金成.现代农业保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张浩,李前进,吴莹.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研究[J].上海金融,2010(3).

[4]王戈锋.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互动机制的对接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6).

[5]郑洵.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发展[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2006.

[6]曾光.农村信贷担保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7]张立焕.农户信贷市场供求失衡[D].吉林农业大学,2008.

[8]朱喜,李子奈.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信贷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6.7.

[9]赵文昆.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10]张凯,李磊宁.我国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7(3).

农业信贷范文篇8

(一)农业获得贷款的支持低,农民贷款困难重重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即仅为全国每1元CDP获得贷款水平的46%。虽然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单位GDP所需贷款可能比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62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实际发生过借款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51%。在有过借款的农户中,从亲戚朋友中借款的占58%,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占37%。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供给不足

尽管我国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日益萎缩;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信贷等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名不副实;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信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愈加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影响了其支农的积极性,支农后劲不足。总体来看,金融业支农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撤并和职能调整后,所剩无几的机构和网点几乎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很大部分通过上存净流出农村;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将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其中各乡镇及所辖农村占50%以上,成了加剧农村资金外流的“罪魁祸首”之一;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的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信贷投放上也逐渐偏离农村经济。目前,农信社每年投入农村的资金仅占其吸收存款总额的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一方面,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流向、流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市场调配信贷资源的作用很难发挥

农业信贷市场是促进农业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增加农业信贷资源总量供给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逐渐确立了在农业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面对近乎垄断的农业信贷市场,农信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动力,支农积极性减弱,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贷款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作用。

(五)农业信贷管理机制不畅,信贷业务滞后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周期性”等特点,要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应该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的信贷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和贷款责任追究制,影响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对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上收贷款权限,基层行授信权限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普遍实行第一责任制风险管理和贷款终身追究制,在目前信贷激励与风险约束不对等的情况下,导致信贷员“慎贷”、“惜贷”、“怕贷”思想严重,限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二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5千到1万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贷款利率偏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100%不等,有的还“一浮到顶”,与农业生产收益率较低的现实相比,农民难以承受,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四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的生产周期延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目前县级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县市甚至还没有一家担保公司,且涉农业务稀缺,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种养业农民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之于贷款门槛以外,担保抵押物缺失已经成为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

二、农业信贷制度效用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制度一般具有提供激励机制、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抑制人的机会主义等功能,其中激励和约束是制度的核心功能。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制度创新。农业信贷制度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具体效用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信贷制度一方面硬化了农业投入约束机制,使得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供给;另一方面,利率控制、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作为农业信贷制度的重要措施将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

(二)打破垄断,有效发挥农业信贷市场的作用

农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制度建设。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激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组织进入农业信贷市场,从而打破目前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的局面,引导农业信贷市场竞争有序的发展。

(三)增强风险管理,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农业信贷高风险的特性,不但抑制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贷作用的发挥。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增强农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控性,有效地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四)改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

有效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应当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信贷制度针对农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额度偏低、信贷期限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信贷抵押担保难等问题,通过改进信贷方式、创新信贷品种、下放贷款权限、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为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五)强化、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农业信贷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当地,同时通过利率控制、税收优惠等条件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租金,从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投向农村经济。

三、我国农业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农业信贷制度是对金融机构的农业和农村信贷行为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其目的就是在该制度下,农村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配置信贷资金,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农业信贷制度主要由农业信贷组织制度、农业信贷业务制度、农业信贷管理制度和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等四部分构成。构建我国的农业信贷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农业信贷组织制度

农业信贷组织是构成农业信贷市场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各种农业信贷机构、农业信贷服务组织、农业信贷管理机构等。农业信贷组织制度是规定农业信贷组织设立、运行、关闭等规则的制度体系。一个有效的农业信贷组织制度体系应当能够使组织制度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农业信贷组织激励与约束相容,相互竞争并充满活力,使得农业信贷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目前我国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今后将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等金融机构将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二)农业信贷业务制度

农业信贷业务制度是对农业信贷机构信贷业务的设计与规范,主要包括农业信贷机构设计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农业信贷利率制度和农业信贷担保制度。

1农业信贷结构设计制度。依据实际信贷需求的不同导向,金融机构对信贷类型、种类、期限、额度等设计不同的结构组合。一般来说,我国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合作金融主要提供流动性、短期、小额、信用性贷款;政策性金融主要提供流通领域的短期、专项性贷款;商业性金融主要提供中长期、固定、大额、担保、抵押、质押性贷款。

2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我国对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都规定了严格的、详细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借款用途、还贷能力、还贷计划与方式、借款人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等。规定授信条件是为了保证信贷安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授信条件实施信贷投放。

3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授信权限即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权力限制,包括对授信类型、授信对象、授信项目、授信额度等自主选择权与决定权的限制。授信权限规定了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信贷关系的范围边界。我国农业信贷授信权限仍相对有限,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形成对农村金融需求满足一定程度的抑制。

4农业信贷利率制度。我国农业信贷利率制度设计,具体包括:商业性金融提供农业信贷利率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执行标准,依据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实际利率水平,特别贷款项目可以享受优惠利率;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利率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标准执行,其中的政策性信贷利率则由国务院或中央银行指定利率。政策性信贷的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商业性信贷实际利率水平,形成的利差由中央银行或国家财政给予补救;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的支农信贷利率在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的基础上,其实际执行利率可上浮50%。

5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制定、信贷担保制度,是为了促进并维护金融机构资金融通安全与效率,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的实现,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面向“三农”的信贷,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担保,但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户小额信贷则属于无担保信用贷款。

(三)农业信贷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国务院、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银行行业法规法令,为了保障信贷资金的顺畅流动及其收益安全,我国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资金运行与管理,主要实行:借款人申请制度、贷款行长负责制、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特派参与监督制、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信贷绩效评估制。农村合作金融的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参照商业性金融的信贷管理制度执行;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有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四)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得农业信贷具有高风险性,严重制约着农业信贷的发展,削弱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效应。因此,建立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对增强农村金融基础,提升农业金融支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说,对于合作金融提供的农业信贷,应在坚持合作制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合作金融体制、改进合作金融治理、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等制度途径加以风险防范与处置;对于商业性金融提供的农业信贷,则应在坚持市场化定位的原则基础上,坚持面向“三农”的根本宗旨,通过机构改革、信贷结构优化与调整、转换运营重心(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扩大信贷跨度)、有效剥离不良资产、相机拓展城市业务等制度途径加以风险防范与处置;对于政策性金融提供的农业信贷,则应在坚持“政策性与银行性”均衡的原则基础上,明确界定政策性金融的信贷权限与支持边界、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信贷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信贷资金的封闭运行与管理机制、健全自营制与制相结合的经营体制等制度途径加以风险防范处置。

农业信贷范文篇9

(一)农业获得贷款的支持低,农民贷款困难重重

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农业信贷投入总量有了大幅增加,但投入不足问题依然严重。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1.07:1。而第一产业GDP为247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与GDP之比为0.49:1,即仅为全国每1元CDP获得贷款水平的46%。虽然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单位GDP所需贷款可能比二、三产业要低一些,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单位农业GDP获得贷款支持明显偏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62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63%的农户有借款需求,实际发生过借款行为的农户占样本的51%。在有过借款的农户中,从亲戚朋友中借款的占58%,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占37%。根据调查推算,目前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农户能够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二)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供给不足

尽管我国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益,而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滞后,支持农村经济无利可图,还可能带来金融风险,因此,机构网点大量从县域农村撤出,上收贷款权限,导致农业信贷资金日益萎缩;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只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信贷等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名不副实;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但农信社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愈加严重的商业化倾向,影响了其支农的积极性,支农后劲不足。总体来看,金融业支农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农村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撤并和职能调整后,所剩无几的机构和网点几乎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在农村吸储余额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很大部分通过上存净流出农村;定位“只吸收存款不发放贷款”的邮政储蓄,将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收入。资料表明,截至2006年12月末,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6万亿元,其中各乡镇及所辖农村占50%以上,成了加剧农村资金外流的“罪魁祸首”之一;农村信用社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将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的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信贷投放上也逐渐偏离农村经济。目前,农信社每年投入农村的资金仅占其吸收存款总额的70%左右,而且这一比重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社会资金流失使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资金“反哺”的支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必然会加剧资金供求的矛盾:一方面,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旺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流向、流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四)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市场调配信贷资源的作用很难发挥

农业信贷市场是促进农业信贷资源配置优化,增加农业信贷资源总量供给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农村信用社逐渐确立了在农业信贷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面对近乎垄断的农业信贷市场,农信社缺乏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的动力,支农积极性减弱,业务“非农化”倾向明显,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流动,真正需要资金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贷款的支持,严重影响了市场对信贷资源的配置作用。

(五)农业信贷管理机制不畅,信贷业务滞后

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性、分散性、波动性、周期性”等特点,要求农业信贷资金的投入应该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的信贷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和贷款责任追究制,影响对农业信贷的投入。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对资金实行集约化管理,上收贷款权限,基层行授信权限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贷款发放普遍实行第一责任制风险管理和贷款终身追究制,在目前信贷激励与风险约束不对等的情况下,导致信贷员“慎贷”、“惜贷”、“怕贷”思想严重,限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二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偏小。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5千到1万元的小额农贷授信额度远远不够,资金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三是贷款利率偏高。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普遍上浮20%~100%不等,有的还“一浮到顶”,与农业生产收益率较低的现实相比,农民难以承受,也与国家的惠农政策相悖。四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的生产周期延长,而目前农金部门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1年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律。五是农业贷款抵押担保难。目前县级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部分县市甚至还没有一家担保公司,且涉农业务稀缺,大部分农村中小民营企业和种养业农民因缺少担保而被拒之于贷款门槛以外,担保抵押物缺失已经成为农民贷款难的突出问题。

二、农业信贷制度效用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生产力,有效的制度安排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制度一般具有提供激励机制、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抑制人的机会主义等功能,其中激励和约束是制度的核心功能。化解农村金融抑制,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制度创新。农业信贷制度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信贷资金投入提供了制度保障,其具体效用有以下几点。

(一)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信贷制度一方面硬化了农业投入约束机制,使得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受时间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能够得到稳定和持续的供给;另一方面,利率控制、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作为农业信贷制度的重要措施将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

(二)打破垄断,有效发挥农业信贷市场的作用

农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制度建设。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激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金融组织进入农业信贷市场,从而打破目前农村信用社垄断农业信贷市场的局面,引导农业信贷市场竞争有序的发展。

(三)增强风险管理,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农业信贷高风险的特性,不但抑制了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信贷作用的发挥。农业信贷制度的建立,将增强农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可控性,有效地防范农业信贷风险。

(四)改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

有效的农业信贷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应当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农业信贷制度针对农业信贷业务中存在的信贷结构不合理、信贷额度偏低、信贷期限不符合农业生产周期、信贷抵押担保难等问题,通过改进信贷方式、创新信贷品种、下放贷款权限、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为完善农业信贷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五)强化、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农业信贷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放当地,同时通过利率控制、税收优惠等条件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租金,从而引导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投向农村经济。

三、我国农业信贷制度构建的基本框架

农业信贷制度是对金融机构的农业和农村信贷行为的制度安排或制度规定,其目的就是在该制度下,农村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配置信贷资金,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农业信贷制度主要由农业信贷组织制度、农业信贷业务制度、农业信贷管理制度和农业信贷风险控制制度等四部分构成。构建我国的农业信贷制度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农业信贷组织制度

农业信贷组织是构成农业信贷市场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各种农业信贷机构、农业信贷服务组织、农业信贷管理机构等。农业信贷组织制度是规定农业信贷组织设立、运行、关闭等规则的制度体系。一个有效的农业信贷组织制度体系应当能够使组织制度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农业信贷组织激励与约束相容,相互竞争并充满活力,使得农业信贷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目前我国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今后将增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探索适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等金融机构将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共同发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

(二)农业信贷业务制度

农业信贷业务制度是对农业信贷机构信贷业务的设计与规范,主要包括农业信贷机构设计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农业信贷利率制度和农业信贷担保制度。

1农业信贷结构设计制度。依据实际信贷需求的不同导向,金融机构对信贷类型、种类、期限、额度等设计不同的结构组合。一般来说,我国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合作金融主要提供流动性、短期、小额、信用性贷款;政策性金融主要提供流通领域的短期、专项性贷款;商业性金融主要提供中长期、固定、大额、担保、抵押、质押性贷款。

2农业信贷授信条件制度。我国对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都规定了严格的、详细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包括:借款用途、还贷能力、还贷计划与方式、借款人资信状况、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等。规定授信条件是为了保证信贷安全,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必须严格依照授信条件实施信贷投放。

3农业信贷授信权限制度。授信权限即对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放信贷资金的权力限制,包括对授信类型、授信对象、授信项目、授信额度等自主选择权与决定权的限制。授信权限规定了金融机构信贷行为和信贷关系的范围边界。我国农业信贷授信权限仍相对有限,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将形成对农村金融需求满足一定程度的抑制。

4农业信贷利率制度。我国农业信贷利率制度设计,具体包括:商业性金融提供农业信贷利率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作为执行标准,依据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实际利率水平,特别贷款项目可以享受优惠利率;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利率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标准执行,其中的政策性信贷利率则由国务院或中央银行指定利率。政策性信贷的实际利率通常小于商业性信贷实际利率水平,形成的利差由中央银行或国家财政给予补救;农村合作金融提供的支农信贷利率在参照商业性金融信贷利率的基础上,其实际执行利率可上浮50%。

5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对金融机构提供信贷制定、信贷担保制度,是为了促进并维护金融机构资金融通安全与效率,保障金融机构金融债权的实现,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债权人利益有效保护。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面向“三农”的信贷,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担保,但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农户小额信贷则属于无担保信用贷款。

(三)农业信贷管理制度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国务院、中央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银行行业法规法令,为了保障信贷资金的顺畅流动及其收益安全,我国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资金运行与管理,主要实行:借款人申请制度、贷款行长负责制、审贷分离制、分级审批制、特派参与监督制、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制度、信贷绩效评估制。农村合作金融的信贷资金、政策性金融中的非政策性信贷资金的管理参照商业性金融的信贷管理制度执行;政策性金融中的政策性信贷(如粮油棉收购专项信贷资金、扶贫贷款、康复扶贫贷款、边境贫困国有农牧场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林业贷款、治沙贷款、专项基本建设贷款、专项技术改造贷款)等实行封闭运行与封闭管理制度。

农业信贷范文篇10

与国际农业产业发展相比,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仍不健全、资金供应不足,甚至很多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大片的金融空白。嘉兴作为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因此,通过对农业发展中各个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量以及具体需要何种类型金融产品的调查,能更好地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对农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背景

1.嘉兴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形势成效明显

嘉兴市的农业发展成熟,基础好,潜力大,具有特色产业,区域布局清晰。其中,畜牧、蚕桑、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名特优水产品、优质水果和优势特色食用菌等为主的七大主导产业区域格局基本确立。嘉兴市在地域上基本形成了以嘉善县、南湖区、海盐县、平湖市为主的生猪养殖集聚区,以海宁市、桐乡市为主的茧丝绸产业区,以嘉善县、南湖区、平湖市交界处为中心的东南部大棚瓜果蔬菜设施农业区等。这些成熟的农业集群,便于分析农业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的共性,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供应链金融现状的资料,有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2.当前金融支持农业新发展形式尚存在升级空间

嘉兴现代农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迈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第一步,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先行区。但客观分析嘉兴农业现状,与现代农业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仍存在以下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组织化程度低下;大部分农产品在市场分级、精细程度、产品品质等方面与国际市场要求尚存在很大的距离,难以适应城乡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对农业企业的调查结果

在对农业企业发放的问卷中,共发放30份,实际有效回收25份。这其中包括了嘉兴的龙头及大、中、小型各个层次的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大多倾向于商业银行的筹融资方式。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息率相比于债券等筹资方式,比较稳定。在影响农业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选择中,选择企业规模的占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向银行贷款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大部分选择了缺乏有效担保。说明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条件是需要有效的担保,而有效的担保则与企业的规模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企业在进行筹融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需要固定资产的抵押和有效的担保,从而对企业的筹融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企业注意方面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选择银行时更加注重的是效率,由于银行的审判时间影响了企业的一些决策方向,所以获得资金过程的时间越短越能够得到企业的欢迎。在各个金融机构当中,能够获得的贷款的金额十分接近而且利息率相差也不会很大,所以放贷速度更加成为了主要的选择因素。问卷反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并不了解或者采用除商业银行的方式进行筹融资,其他的筹融资的方式的宣传力度有限,是企业拘泥于商业银行贷款的形式中,降低了市场中资金的使用和流转效率。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以及法规已经比较完善,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企业的青睐,其他的筹融资方式还需要完善其法律法规。在选择农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中,企业希望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放宽贷款的条件,同样也希望政府能够通过改善融资、担保体系来使企业能够更轻松、更多地贷到款。

(二)对个体农户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中,个体农户的家庭人口数约为3.2人,其中在外务工人数为1.8人,平均每户有耕地面积0.945亩。2012年家庭人均收入为14365元,其中涉农收入为5315元,务工收入为9049元,总支出约为7811元。在农户的收入形式中工资收入占到了63%,超过了涉农收入。在调查的农户中,大多数家庭只是将农业生产当作副业。除去家庭中未参与生产劳动的人员,家庭中主要的人都基本在从事在第二、三产业的工作。在调查人群中,约有89%的人有银行贷款的需求,但只有37%的人得到了当地银行的满足。在2010年至2012年中,有21%的人得到了银行信贷。个体农户基本都存在着资金的短缺,主要是以短期且小额的贷款需求为主。在2010年至2012年中获得的信贷有81%属于农村信用社,7%属于农业银行,2%属于邮政储蓄银行,8%属于村镇银行,1%属于小额贷款公司,1%属于其他金融机构。在信贷的担保抵押方式中,有8%是凭自己信用贷款,14%是找人担保,73%是以房产抵押,3%是以存单、国债等质押,还有2%是其他的方式。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中,农户倾向于农村信用社,并且主要是用房产和担保人以及个人信用为主,最多的是房产。相对于企业,银行贷给个体农户的风险要大上许多,所以基本上只接受固定资产质押的方式,这样在个体农户需要再次进行贷款时,就缺少了有效抵押物。而即使获得的信贷资金89.29%投向于子女上学、盖房、婚丧嫁娶、支付医疗费等生活性支出,由此可以看出,个体农户用于农业再生产的比例十分有限。在需要多少资金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生活要求的问题中,农户需要的资金额度在各个层次都有,但主要是小额贷款。个体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一些生活过程中,小额资金的周转,所以只需要满足个体农户的小额贷款的质押、信用评级问题就能大大地满足农户的需求。在向他人借贷的借贷利率调查中,有20%是在10%以下的利率,有26%是在10%到15%的利率,有46%是在15%到20%的利率,有7%是在20%到30%的利率,有2%是在30%以上的利率。在民间的借贷中,利率分布主要是集中在15%到20%,并且在各个层次的利率都有,相比银行给出的利息率,民间的更加高一些。所以若银行能够解决个体农户借贷的风险控制的问题,农户就会倾向于选择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贷款。

(三)对银行的调查结果

在对银行的调查中,有近40%的银行针对农业(的贷款占其贷款的发放总量比重超过50%。截至2012年3月末,浦发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3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2亿元。在发放的全部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82%,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从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对农业贷款的利润率比其他行业较高。农业信贷并不是十分方便,农户贷款仍有门槛限制。银行拒绝贷款给农业企业或个人的原因可以看出,如果能够解决在贷款过程中,控制风险降低坏账率,银行还是愿意借款给企业和个人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信用评级和担保物上,若能够有完善的信用评级制度,则银行能够放心地借给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人群,若能够开发出多种担保形式和担保物,则能给更多的企业和个体农户提供贷款的机会。在调查中大多数银行表示希望通过农业信贷支持促进农业产业集群。银行能够提供较低盈利贷款,说明还有大量的款项并没有贷出,需要有更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如果农业通过集群发展的形式,降低农业本身存在的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盈利率,相信银行会十分愿意借给这些更低风险的农业产业,从而实现双赢。

四、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从金融机构角度看

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嘉兴从2004年就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消除,体制政策制约已成为嘉兴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瓶颈”。

2.嘉兴市农业担保机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

正常运作的农业担保机构各县、市、区平均还不到一家,这与幅员辽阔的农村市场与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显然不相适应。

3.商业银行收益低,难度大,服务不到位

对多数商业银行来说,农业类贷款企业规模小,难度大,风险大,收益低。因此,专业人员配置极少,贷款品种设计、业务模式研究等方面重视不够,服务不到位,这也是导致农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直接因素。

(二)从企业角度看

1.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有效抵押资产少

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仅有300家,且大部分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总体上规模较小,创品牌能力不足,辐射面不宽,带动力不强。绝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都是从事初级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不多,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

2.受自然因素影响大,贷款风险高

农业中小企业,多是从事与农产品原料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服务相关的业态类型,与立地条件联系密切,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业产业要素的复杂性、生产环境的多变性及不可控性决定了农业中小企业贷款较其他行业存在更多的不可控和高风险性。

(三)从农民角度看

1.农民缺乏贷款所需的抵押品

农民由于没有足够的抵押而缺乏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这是金融机构不予放贷的主要原因。另外,从银行贷款,要办理抵押,不仅环节多、手续繁,而且费用大,需要去公证部门公证,登记费、鉴证费、评估费等等各种各样的费用相加,增加了农民从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

2.农村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农村金融业务的有效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经营形式,导致生产规模小、可用于贷款抵押担保的资产少,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生产水平低;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少产业支撑,负债能力低。

五、对农业借贷机制的对策研究及优化设计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

嘉兴地区农业发达且嘉兴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往的嘉兴市政府的政策中,政府注重的往往是直接对农民的补助,虽然这样对农民的生活同样有所改善,但却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农业和农业企业的高风险、低收益,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要低于支持高收益产业,因此,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扶持,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鼓励他们提高服务质量,而这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如对金融机构开发的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对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金融服务网点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等。

(二)金融机构调整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政策

农业企业发展呈现特色化、区域化、集中化的趋势,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县域特色产业研究,加强与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金融业务整体合作,对企业信贷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嘉兴地区的主要农业产业为桑蚕、鸡鸭生猪等牲畜等,并且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分区的集群特征。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针对这点,对不同的行业设立不同的信贷政策。例如,针对桑蚕业可以创造用桑蚕的半成品、成品等作为质押物,从而可以增加贷款的可能性。

(三)加大农业小微企业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对市场需求、金融产品与同业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