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8:32:47

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范文篇1

农业保险是指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致使有生命的动植物发生死亡或损毁的经济损失,由保险人给予赔偿的一种保险。经营农业保险,成本高、费率高,定损理赔技术难度大,并面临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农业保险的以上特征,农业保险业务的纯商业化运作在国际上鲜有成功的例子。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农业保险视为准公共产品,对其从财税金融等方面进行倾斜扶持。

农业生产过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必然很大,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应是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的重点之一。但因为农保灾害机会多,损失率高,是一种受自然灾害制约较大的高风险的保险业务,不是赚钱的业务,商业性保险公司往往不愿意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前几年,我国农险保费收入一直呈大幅萎缩的态势。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解“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2004、2005、2006年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及“十一五”规划都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绍兴市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农业保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确保农业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

要增强农民的抗灾能力和灾后恢复再生产能力,必须搞好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是政府支农的重要手段,可以改善农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促进农业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绍兴市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绍兴市农业保险是在2006年开始试运作的。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先在经济基础较好、农民参保意识较强的上虞市摘试点,以补偿承保对象的物化成本为主,实行低保障起步,保大户大灾为主,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应对和化解大灾风险。2007年扩大到嵊州和绍兴县,2008年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2006年参保的险种4个,支付赔款110.8万元,赔付率为114.8%;2007年参保的险种8个,上虞、嵊州、绍兴三个县(市)全年共有参保农户2554户,参保面达65.7%,支付赔款552.56万元,赔付率为228.1%,2008年主要参保的险种10个(4个必保险种,6个可选险种)。截至11月底,全市共有参保农户3178户,参保面达88.9%,核定赔款金额115.48万元(非满期赔付)。

从3年运作情况来看,市场行情明显有以下几个特征:1、参保率和保险品种逐年提高;2、赔付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亏损现象依然存在,赔付率受当年度的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如2007年绍兴因受台风袭击,农作物受损严重,赔付率就高;2008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赔付率就相对较低;3、财政对参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及赔款补助标准在逐年提高。(2008年政府对农户保费的补贴水稻保费补贴为90%,大棚蔬菜、生猪、鸡、鸭、淡水鱼、林木为45%,能繁母猪为80%)。4、财政对共保体的经营扶持力度也不断增大。如免征其营业税、提高政府与共保体赔付比例等。

随着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渐增加,农民十分需要保险机构为他们提供农业保险风险屏障,解决在农业生产上的后顾之忧。总体上,绍兴的农业保险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并向好的态势发展。

三、绍兴市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农业保险补贴的实行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引导农民积极参保投保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是,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属于政策性保险,它在展业、承保、防灾减损、查勘理赔等方面的复杂性,加之农业保险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绍兴市是农业保险发展较好的地区,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的问题是:

(一)参保意识不强,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需求不足除了受农险的正外部性的影响外,还与农民参保意识不强有关。究其原因:一是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窄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二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绍兴是风水宝地,大的自然灾害少,参不参保无关紧要;三是注重眼前利益,缺少长远打算,只希望立竿见影短期见效,而不愿从长计议持续发展;四是存在观望心理。农民受自身素质的制约,理解和消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能力较弱,对政策缺乏了解,缺少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往往要等到周边农户得到实惠才会“怦然心动”,才去参保;五是心存疑惑、担心受骗。许多农民由于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不相信保险公司,优柔寡断,担心参保手续繁琐、理赔程序复杂,交了保费害怕得不到保障,因此投保积极性不高。

(二)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农业保险由于缺乏再保险机制,使得风险过于集中在保险经营主体自身,难于分散,影响经营主体的经营效果。而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普遍有再保险机制的支持。特别是在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可有效分散风险,减轻农民的负担。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在中央建立再保险基金,向经营农作物保险的保险人提供超额损失再保险。而我们由于再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主体数量少且不健全,导致再保险市场一方面供给主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与服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三)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必然会出现供给有限,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失灵。私人成本、收益和社会成本、收益间的差异是农业保险的正外部性。这样,全社会就搭了农险投保人的“便车”,导致市场需求不足。另外,保险人供给农业保险,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使全社会受益。当保险人供给农业保险的边际私人收益也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全社会又搭了农业保险人的“便车”,保险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反过来又影响到对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保险人和投保人都无法对其正外部性进行收费补偿,农业保险的消费量始终低于社会的理想消费量,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农业保险的供给量也小于社会理想的供给量,有效供给也不足。供需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也小于边际社会收益,边际私人成本大于边际社会成本,全社会又搭了农业保险人的“便车”,保险公司经营出现亏损,反过来又影响到对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保险人和投保人都无法对其正外部性进行收费补偿,农业保险的消费量始终低于社会的理想消费量,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农业保险的供给量也小于社会理想的供给量,有效供给也不足。供需不足,必然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

(四)保险中介机构缺位。保险中介机构的建立是保险市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缺少的完善和补充。它对保险的供求双方均能起到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实践证明,利用中介补助机构的做法在保险销售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保险产品的销售中,投保人大多缺乏对保险制度、保险产品的理解和选择,所以在购买保险产品时,熟悉保险产品的补助者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农村这样一个点多面广、业务分散的保险市场中,正是保险中介发挥作用的大好舞台。中介机构可以将保险产品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以较低的成本,打开农村广阔天地的保险大门。然而,从我们绍兴的实际情况来看,推销保险产品的几乎全部依靠保险公司内部的业务团队,保险中介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尚未得到发挥。

(五)信息不对称,导致三大技术因素受制约

1费率厘定难。由于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而每年的自然灾害情况又不一样,年际间差异大,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其费率的制定应当要以长期平均损失率为基础。进行加权平均后得出。而绍兴市目前有关农作物和养殖业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等信息不很完整,很难对保险费率作出精确的厘定。

2理赔定损难。农业保险作为一个新险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理赔的高难度性。一方面由于承保标的是动植物,受区域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其经济价值也随时期的变迁而不同,很难把握住其基本信息。因此,要制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让农户满意的理赔标准就较困难;另一方面农业保险定损理赔的技术难度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对定损人员的高要求。而目前我们从业人员大多数人是从其他行业转来的,对农业保险这个新险种没受过专门的培训,单一型多。复合型少;保守型多,开拓型少。

3费率居高不下。农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因素: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失控,通常是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和品种,农民是急于投保,其出险率和赔付率就高,保险公司亏损也大;相反,一些旱涝保收的地区和品种,农民则不愿参加保险,造成保险公司无利可获,经营成本上升,由此产生赔付率过高,费率过高。

(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难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农业保险人面临高监督成本和高赔付损失的两难选择,无疑都提高了保险人的经营成本,破坏了保险主体商业经营的利益。成本一旦过高,保险人就会减少农险产品的供应,或者根本不供应农险产品。事实上,由于农业保险点多面广,且生产分散,保险公司监督力度不够,农民文化程度又普遍偏低,更有少数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把保险当作“摇钱树”。因此,利用保险进行欺诈的道德风险事件也屡屡发生,特别是养殖业,更容易产生骗赔的现象,如上虞生猪的报损案,就出现了部分参保户多次报灾、以轻报重等虚报现象。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控制市场失灵。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不同于纯商业保险行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发挥职能进行调节,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是国外调节农业保险市场的成功办法。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制度的完善,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要继续提高财政对保费的补贴额度,对粮食、油料、肉、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宜给予100%的补贴;对其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再适当提高保费补贴。三要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连年亏损的经营主体——保险公司,视亏损程度也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四是扩大以险养险的范围,以其赢利弥补农业险的亏损,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2完善再保险机制,分散巨额风险。农业保险风险较大、赔付较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07年在三个试点县、市全年的赔付率高达228.1%。由于保险主体面对农业的非系统性风险需要独自承受高额经营成本,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更是回天无力,没有农业再保险的支持很难发展。因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利用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扩大风险分散面;另一方面可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大灾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预防在巨灾发生时能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赈款发放到每一位保户手中;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增强保险主体自身抗风险能力。

3加强保险队伍建设。由于农业保险点多面广,被保险人分布四面八方,加之农险标的是有生命力的动植物,它的形态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其价值也随时期的变迁而变动,一旦出险,现场勘察定损、赔付兑现所需人力、物力较其他险种多得多,且时间要求高。(如牲畜保险,牲畜死亡后会腐烂变质,查勘若不及时,则难以鉴定其原因)。这决定了农业保险核保和理赔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为此,一是要加强专业技能队伍建设,定期对核保和定损人员进行培训。二是要抓好农村保险中介和营销员队伍建设。保险中介机构的建立使保险供需双方更加合理、迅速地结合,减少了供需双方的辗转劳动,还可解决投保人因对保险专业知识缺乏而选择不好适合自身需要的保险产品的问题。

农业问题范文篇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进程的深入,改革的难度在增加。有些改革进展缓慢;改革缺乏突破力;有些改革尚处浅层;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平衡,整个社会缺乏改革的协调机制。

“十一五”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政府改革既连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连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另外,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同亿万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民生类制度的创新。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加入WTO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出口大幅增加,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成为稳定国际经济和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外资在出口中所占比例过大,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利用外资过程中在产业素质、资源、环境、劳工权益等方面也暴露出较多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要引导各地由追求引资数量与速度转到更加注重引资质量与效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关键在落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建立和谐社会,包括扩大就业、社会保障、调节分配以及文化体制、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

当前,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十一五”规划,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社会矛盾和冲突是基于利益基础上的冲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常修泽则强调,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社会。在创造活力过程当中要建立与市场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包括搞好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强社会组织秩序的新建,以及加强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等。

尽管人们已经开始接受“三农问题”这个提法,但并不理解这个三农问题背后隐含着很多深层次问题,恐怕不能用“强调农村市场化,强调农业增加更多的投入”等现行政策解决。农村存在的复杂问题,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

城镇化问题。且不说现在大城市吸纳农民的能力已经下降,从长期分析来看,即使我们加快城市化到2030年可能实现50%城市化率,到那时我们是16-17亿人口,按16.8亿计算仍然还有8.4亿人生活在农村;而在城市化加速阶段,按正常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每年被征占的土地至少在1200万亩以上。也就是说30年后,无论按新口径19.5亿亩算,还是按老口径14.5亿亩耕地算,都要减少3亿多亩,人均耕地面积也实际上会减少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农村这三个基本要素的配置关系能调节得了吗?

农业问题范文篇3

1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内容

1.1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为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民提供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提示农民在气象灾害到来之前做好防灾准备。

1.2提供防灾、减灾的农业气象决策依据根据所研究的成果,提供抗旱、抗低温、防霜等技术和措施,提供灾情信息。

1.3农业气象监测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提供作物长势、灾情、土壤水分、天气气候条件等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并分析气象条件利弊,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理建议。

1.4提供作物生长及农业气象产量预报提供播种、施肥、发育期、收获期预报。根据作物长势、面积及气象条件,进行农作物产量预报,定期向国家及省市提供预报结果,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1.5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区划每隔几年对全国各地农业气候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分区,服务于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农业生产发展。

1.6人工影响天气每年春季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及人工防雹作业,防御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在全国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7森林防火服务开展森林、草原火险气象预报,用气象卫星监测森林、草原火情。

1.8为生态建设服务生态环境变化与天气气候条件有直接关系,气象部门可提供对生态变化的监测结果,并提供与生态有关的气候环境变化资料及气候论证,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依据。

2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服务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提供的常规农业气象服务,特别是单一的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要。应及时调整目前农业气象观测的监测内容,根据当地种植的特色和需求,扩大农气观测项日,丰富情报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时效,并逐步开展精品经济作物的农业气象服务。

2.2仪器陈旧,人员知识老化仪器设备陈旧,现代化程度低,观测手段和方法简单,资料处理靠手工,技术更新太慢,人员知识老化,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并且流失严重,农气服务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拓展服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气象和遥感业务服务领域拓展的空间广阔,但现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尚不匹配,低水平重复较多,离形成业务服务能力还有较大差距,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和创新较少;对于综合性项目,缺乏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步子太慢,如调整农业气象观测内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信息化(如农气报表)工作滞后,急需建立新一代农业气象服务现代化系统。

3发展对策与思考

3.1发展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建立一批农业气候资源、森林与湿地气候资源、草原气候资源等开发示范基地。加强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气象科研与应用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示范服务。以区域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主线,研究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优化布局,进行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区、分类及评估;为区域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农民致富增收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3.2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在做好为大田农业服务的同时,要加强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名、优、特、新”农产品的服务措施。同时,为保证气象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更广泛直接地发挥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关键时期的重要作用,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气象信息服务的同时,开展针对县(市)乡镇等基层服务对象的精细气象信息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要发挥现代通信技术快速便利的优势。

农业问题范文篇4

1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灾害频繁,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在近几年的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

1.1从保险公司的角度分析

1.1.1保险标的分散,农业保险点多、线长、面广,经营分散黑龙江省地域广阔,农村交通不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逐户承保和逐地块查勘等方面有一定难度。

1.1.2经营方式单一目前农业保险公司开展的业务品种较为单一,主要是在垦区推行“互助共济,风险共担”的互助式保险模式。

1.1.3逆选择现象普遍存在在农业保险投保期间,农民往往选择性地参保,有目的地投保风险较大的标的,使危险集中。大量逆选择行为导致保险公司赔偿金额剧增,农业保险发展资金周转困难。

1.1.4农业巨灾风险难以规避一般性的商业保险可规避“巨大风险”,一般约定战争、骚乱、核爆炸、地震,甚至酒驾等均不属于保险责任。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有不规则性、突发性、损失巨大等特点,“特大灾难性事故不会发生”这一可保条件不能满足,从而使农业保险的超赔风险始终伴随左右。

1.1.5农业保险信息不对称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考虑,保险公司无法详细准确地了解农民参保的实际信息,如种了几块地,每块地种什么品种,地块的名称、位置、边界四至,每块地的品质特征及风险程度等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黑龙江省地域广阔,信息量大,且保险标的处于动态中,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详细信息。

1.1.6农业保险专业性强,人才匮乏农业保险工作涉及农学中的植物学、畜牧学以及气象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需要专业人才支撑。但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现状是,有丰富的农业保险实际经验的专业人才匮乏。这给大规模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带来许多困难。

1.2从农民的角度考虑

1.2.1农民缺乏风险意识,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几千年来传统思想影响,农民普遍存在靠天吃饭的想法,在农业保险推广的过程中甚至有农民认为这是向农民变相收费。农业保险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保险从建立到制度完善,花了近50年的时间,而我们农业保险工作刚刚起步,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完善。

1.2.2农业保险的高费用与农民的低收入之间的矛盾其一,农业生产受自热条件影响较大,有受灾害频繁、广泛的特点,保险的费用与费率不可能减低。其二,黑龙江省地广人希,农户与农作物种植地块分散。目前保险公司仅在县一级设置,且县级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不多,无力深入乡村开展保险工作。若深入乡村,交通不便,业务成本增加,增加的成本势必转移到农民身上。其三,借鉴国外发展农业保险的经验,农作物保险的费率一般在2%—15%之间,高于其他财产保险。而投保人是农民,农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缺乏投保的支付能力。农业保险的高费用、高费率与农民的低收入之间的矛盾,成为农业保险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

1.2.3缺乏法律法规支撑一方面,缺乏法律的支撑。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仅《保险法》第150条有“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不足以支持农业保险工作。二是缺乏强硬的政策支持。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充分利用财政与金融政策手段,结合市场机制,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确保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目前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政府的红头文件为支撑,但是地方财政保费补贴不具有可持续性、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不能有效地推进政策性保险工作,削弱了农业保险的吸引力,导致农民对投保农业保险缺乏积极性。

1.2.4经营管理的影响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存在管理问题。一是定赔理赔工作难。农业保险的标的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标的价格在不断变化,赔付应根据灾害发生的价值计算,但要正确估测损失程度,预测未来的产量、产品质量以及产品未来的市场价格较难,保险公司的赔付与农民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道德风险防范难。从农民的角度考虑,农业保险的保险利益是一件难以事先确定的预期收益,因此农业灾害损失中的道德风险因素分辨较难。作为被保险人的农民是弱势群体,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保险知识有限,容易出现交保险容易而理赔困难的情况,影响农业保险工作的推进。

2解决措施

面对黑龙江省农业保险推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2.1从政府的角度考虑

2.1.1加快立法工作专业的农业保险法是农业保险工作顺利有效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应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保险业务的协调运作。

2.1.2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农业保险具有非盈利的性质,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双重支撑。就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有两点,一是建立财政补贴制度。如黑龙江省,应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情况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在现有补贴范围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保险费补贴的投入。二是提供税收优惠。因农业保险的非盈利性,发达国家都对农业保险经营者实行免税政策。可借鉴此经验,减免经营农险的保险机构的所得税及其他税种,提高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2.1.3建立巨灾风险分散转移机制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风险。自然灾害发生有时间和空间的高度相关性,保险公司无法分散风险,经营风险较大。因此,笔者建议建立巨灾风险分散转移机制。一是建立再保险机制。应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最大限度分散农业保险的风险。二是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基金主要由国家、主管部门与保险公司共同出资组成一旦出现巨灾补偿,除了利用再保险机制转移风险外,剩余部分可通过农业保险风险基金来弥补保险公司因巨灾风险的亏损。以上两种方法,可增加保险公司的效能,保险公司无后顾之忧,可分出精力开发更多灵活有效的保险险种,促进农业保险业的发展。

2.1.4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对于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农业保险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新鲜事物,农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笔者建议,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广播电视系统、墙体广告、文化下乡等文化娱乐形式,大范围宣传农险保障意识,使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作用和功能有一个直观和正确的认识。二是宣传到村,保险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县级公司要宣传到位,深入村镇,增加宣传力度,提升保险公司的形象和服务。三是结合已经发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农险理赔事件进行宣传,使农民对农业保险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2.2从保险公司的角度考虑

2.2.1健全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农业保险需求巨大,应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经营主体。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如上海的“安信模式”、吉林省的“安华模式”、浙江省的“共保体”模式以及法国的“安盟模式”等,借鉴这些模式的有利部分,并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探索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商业化运作的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水平。

2.2.2建立灵活多样的投保机制农业生产中,农户更倾向于投资高风险的标的,在自愿投保的前提下,逆选择就难以避免,增加了赔付率。可以借鉴车船险的经验,实行强制投保和自愿投保相结合的方式。对重要农产品实行强制保险,以减少逆选择和营销费用,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而对附加值较高的农副业产品,可采取自愿投保的方式。灵活多样的投保机制,需要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基础,如强制性保险部分,需要政府予以一定的补贴。

2.2.3加强对农业保险人的培训和管理黑龙江省农村地域辽阔,县、乡、村分散,农业保险服务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农险人来开展业务。保险公司需要对农险人进行上岗前培训,加强管理。一是农业保险人的农村化、本土化,在县级公司重点培养镇村级农险人。二是加强对农业保险人的培训。制定并实施强有力的人才培养及储备战略,多层次、多渠道地挖掘农业保险人才,提供业务培训,通过农业保险人细致的营销工作,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的接受度。三是加强对农险人员的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符合农村实际的农险人业务管理和业绩考核办法。

2.3从农民的角度考虑

农业问题范文篇5

我省现行农业推广体系主要是政府为主导型农业推广模式。政府为主导型农业推广模式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隶属于各级政府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为主体,以承担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农民技术培训为任务,同时还承担部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可以说,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模式在计划经济时期,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农业和农村科技方针政策,大规模、大范围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以及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广泛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巩固我省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动我省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农业推广模式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推广方法均与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相应,具有明显的行政特征,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监督机制,特别是由于农业推广部门自身的局限,缺乏及时跟踪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的能力,影响的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进行农业推广体系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了。

二、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位

我省在1993年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前,就已经制定了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该法规的出台对于加强农业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多年来很少对此法规进行修改,有些条款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及农村发展的需要,并且缺少相应的实施条例来保证其顺利实施。已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制度中缺少对农业推广人员的监督与激励机制,这使得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准则,没有激情去研究技术传播科技,最终使得农业推广人员在工作上不作为。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管理上的缺位,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不作为,即农业推广体系中的管理者和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推广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尽到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职责;二是农业推广体系中的管理者没有对执行层面的农业推广人员的不作为进行应尽或必要的监管。以上这两方面导致了我省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是推广农业技术而是推销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多年来,农业推广机构形成了内容与形式不相符合的局面。

(二)农业推广人员配备不合理、后备资源匮乏

在我省的农业推广体系中,农业推广人力资源后备不足,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低。首先,由于农业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推广工作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村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其次,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够;第三,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以上几方面造成推广人员,尤其基层推广人员的素质低,解决不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造成农民对农业推广人员的不信任。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三)资金投入不足

在科技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各级政府都必须承担农业推广教育工作的责任,因而农业推广的经费,也就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摊,这些国家政府下拨的农业推广经费一般占到预算支出的0.6%-1.0%,而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目前尚不足,人均经费更少。而另外两个农业推广经费来源———专项推广项目经费和农技推广机构创收收入,其在推广机构总经费中所占比重一向很小。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将一些地方的推广服务部门推向市场,有的农业推广部门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出现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目前县乡两级农业推广费用短缺现象已成为制约农业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黑龙江省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推进组织创新,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创新农业推广体系,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先锋作用。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可以兴办经营实体,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鼓励中小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己选择,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着力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问题。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等。

(三)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政策支持

农业问题范文篇6

一、我国农业创名牌的主要难点

农业名牌是指农、林、牧、渔业中未经过加工或只经过初加工产品的著名品牌或商标。与工业品创名牌相比,农业创名牌存在着以下困难:

(一)创名牌意识薄弱。农业创名牌意识薄弱是阻碍我国农业创名牌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农民创名牌意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再加上思想观念陈旧,信息闭塞,“科技”、“名牌”等字眼在广大农民心目中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创名牌意识十分淡薄;②地方政府创名牌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对农业名牌缺乏必要的认识,思想观念滞后,如“中国人多,消费量大,不必创名牌”,“农产品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质量不稳定,不能创名牌”,“农产品产量高比什么都好”等,从而对农业创名牌缺乏正确的引导与扶持;③农业企业创名牌意识薄弱。农业企业是农业创名牌的主体,虽然有些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了一定的名牌意识,也创出了一些农业名牌,但大多数企业缺乏创名牌意识,常常仅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农产品名牌的创造与保护工作,导致农业创名牌止步不前。

(二)农业创名牌外部环境亟待改善。农业创名牌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农业创名牌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环节要求较高,因此,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创名牌的基础;②农业生产要素市场状况。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要素是造就农业名牌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断得到更新的同时,农业创名牌客观上要求对生产要素加以科学综合的运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缓慢,缺乏更新,农膜、肥料、农药、饲料等不仅质量不稳定,且市场价格没有得到较好控制,严重制约了农业创名牌战略的实施;③农产品市场经营环境。农业创名牌必须在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中,才可能得以产生和发展。如同工业品市场一样,我国农产品市场也存在着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而且情况更为严重,各种冒牌货冲击农产品市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极大地影响了农业创名牌的积极性。

(三)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创名牌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不可能创造出农业名牌,即使有,也不会保持长久。目前,在农业科技工作方面,我国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后继乏人,从而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创名牌的发展。人才的流失造成农业科技人员结构和队伍不稳定,进而从根本上制约着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取得的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中,只有30%-40%得到了转化,而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已达到70%-80%。

(四)农业资金不足。资金短缺是阻碍当前农业创名牌的又一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名牌的创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资金投入较少。据权威部门统计,4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近几年,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而且还在下降。而同期巴基斯坦、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均占其财政总支出的15%左右,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即使如此,资金到位率也不高且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农民收入增幅的下滑也影响到农业资金的投入,从而对农业创名牌带来不利影响。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农业创名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保险服务、信息与技术传播及一些基本的市场经营,对农业创名牌十分不利。①农业保险服务不能适应农业创名牌要求。农业保险是农业创名牌过程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服务,它为农业创名牌提供安全保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保险起步较晚。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又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再加上农民保险意识较差、经营风险集中引起保险公司赔付率偏高、资金短缺、人才缺乏、技术薄弱等诸多因素,使我国农业保险举步维艰,很不适应农业创名牌的要求;②信息与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业创名牌的需要。信息与技术是农业创名牌得以顺利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而目前,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不能满足农户生产要求,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尤为突出,无法满足农业创名牌的需要;③优良品种供给、农用生产资料和物资供给及产后储运、加工、保鲜措施支持等基本市场经营服务不到位也给农业创名牌带来困难。

二、我国农业创名牌应采取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名牌观念,增强创名牌意识是农业创名牌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不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农业创名牌就无从谈起。就政府而言,要做到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创名牌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首先摒弃那些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不断学习,树立名牌观念,将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业创名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要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陈旧的农业观念;再次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与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业创名牌给予积极支持。

(二)实施农业名牌发展战略,有计划,有重点地推动农业创名牌。实施农业名牌发展战略是加快我国农业创名牌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我们应看到,我国幅圆辽阔,地域差异较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切忌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要突出重点,紧抓优势产品,本着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的原则来推动农业创名牌。

(三)制定有利于农业创名牌的政策措施,积极扶植农业创名牌。农业创名牌需要政府支持,这一点被实践所证实。当前,应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与措施:(1)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同时,注重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技企业家和后备干部,大胆把年轻的优秀人才推向重要的科研、开发、推广工作和领导岗位。(2)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为此,笔者建议:①国家应增加农业创名牌的

农业问题范文篇7

为什么要试验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是什么?这是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地政府至今还不统一或存在众多疑惑的问题。他们说,办农业保险是中央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但我们地方花这么多的精力和金钱,有什么好处?加之中央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害怕遇到大灾还“吃不完兜着走”。这样,地方上的积极性会打折扣,而且这点有限的积极性也很难持久。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能力给农业保险试验以补贴,而且还想从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得到一些好处(从保险经办公司得到一些手续费收入)。这就更难期待农业保险试验的真正启动。

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组织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费用分担无章可循

各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不可能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是以行政组织和推动为主。有的试点省,例如浙江省、江苏省淮安市都将农业保险承保面作为试点市、县政府的业绩考核重要手段。因此,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外,地方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的农经中心等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宣传、展业、收费、查勘、定损、理赔工作。但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实际上是他们临时附加的一项工作,由于没有专门的编制和行政职责岗位,有关农业、财税、发改部门只能临时抽出一部分人员开展此项业务。鉴于我国农业经营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经营,各地用于农业保险的宣传、展业、查勘、定损的成本相当高,而保险公司从所收取的保费中提取的经营管理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给这些人员,这部分费用实际上还是由财政负担,但“师出无名”,有的试验地区根本没有这项费用,这些地方的区县乡镇基层干部也就没有积极性。这将可能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持续推进。

三、农民的自主投保意识参差不齐

农业保险对农业经营者来说虽然可以帮助他们分散生产风险,稳定其生产收入,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但是,由于农业灾害频繁,风险大,费率高,投保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不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收入主要不靠农业的农户来说收益更是相对有限),农户购买保险的支付能力有限或者虽然有支付能力但不感兴趣,这就使很大一部分农民即使有政府的部分保费补贴也不会自愿投保。但对于费率相对较低、政府补贴较高险种(例如浙江温岭的露地西瓜保险),农民感到有利可图时,其参与热情就比较高,甚至排队投保,100%投保。这种情况给农业保险经营如何平衡农民自愿投保和准确费率、适度财政补贴关系的研究带来了挑战。

四、地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

不少省、市、自治区虽然在试点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时提供了一部分财政补贴(有的补贴保险费的50%,有的补贴35%),但是,他们也担心全面铺开以后,财政补贴的压力必然增加。例如,江苏省金湖县现在只在该县的塔集镇开展农业保险试验,市县财政2005年的补贴额为13万多元,如果在全县推开水稻、三麦、养鱼保险,县财政每年将要为此补贴200多万元,而且这种补贴一旦实施,就不可能收回来,只可能增加,不能减少。因此,地方财政存在补贴的顾虑。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巨灾补偿基金的条件下,真的发生大灾需要巨额赔付时,财政兜不了底,到那时政府将失信于民。

目前能得到中央财政补贴的黑龙江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虽然在2004年和2005年拿到了4400万元的补贴,但是不仅数额不足,而且都是临时性的安排,没有长期保证。这对于一家只有数千万元家底的相互公司来说,经营风险相当大。

五、中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是一个未知数

政策性农业保险离不开财政支持,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支持。财政支持一般包括保险费的补贴和经营管理费补贴、在发生巨灾损失条件下的财政支持等。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条件下,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离开了中央财政的适当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恐难建立。而直到目前,中央财政没有任何有关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这是大多数省、市、区不敢进行试验的重要原因,即使开始试验的财政状况较好的省份,也对试验的可持续性没有信心。这一点也正是前20年农业保险试验失败的重要教训之一。当时不少地区也曾给与农业保险以补贴,但是他们能补“一阵子”,难补“一辈子”。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缺乏巨灾补偿准备和分散直接保险经营风险的再保险机制

各地在农业保险的试点中发现,如果不出现自然灾害或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农业保险费可以作为补偿基金积累起来;如果出现了较大灾害,农业保险可能会出现超赔(基金积累不足赔付)的现象;如果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损失巨大的自然灾害,靠农业保险的保费收人以及艰难的积累来赔付,很可能就是杯水车薪。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必须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同时,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再保险机制,使得风险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有效分散。而现在,尚无一个省、市、自治区在试验之初就着手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同时,部分试验的省、市、区也没有安排再保险。缺乏巨灾赔偿准备,也五分散风险的其他安排,这样的农业保险试验经营就成了一着“险棋”,等于将风险都集中到了政府身上。

七、某些筹资渠道的随意性对正规制度建设效力有限

在一些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地方,当地政府或保险经营机构力图拓展农业保险的资金筹集渠道,寻求一些产业化组织、龙头企业为投保农户提供保费补贴,或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展业,但这种非正规手段和制度是一种自愿行为,没有任何政策和规则约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只可以提倡,不可能要求。有多大推广价值,对正规制度建设能产生多大效力,还无法预见,因此也恐难纳入正规制度建设中来。

八、缺乏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的其他配套政策

除了财政支持政策的缺失之外,农业保险试验的其他配套政策和措施也还没有踪影,例如:

1.税收优惠政策。迄今为止,对农业保险的经营尚无任何税收政策的支持。曾有“经营农业保险免除营业税”的不成文规定至今还没有明文认可。而所得税对农业保险原则上依然征收。实际上,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费率和高赔付,使农业保险的试验经营已经举步维艰,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可能的经营结余并不能将其当作利润,而应当将其作为非常年份的赔偿准备基金。取消33%所得税征收规定是试验地区的普遍期盼。

2.“以险养险”政策。为了弥补农业保险准备基金的积累和增强偿付能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之一是给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某些盈利性较好的商业保险险种,甚至对这部分险种也不征营业税和(或)所得税。目前的试验中也有不少地方在这样试验。但因为没有任何规范和依据,各地也只能各行其是。例如,江苏让承保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借助该渠道同时向农民推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浙江省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动车辆保险”都指定向经营农业保险的“共保体”投保(7月1日“交强险”实施后尚无明文),上海允许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专业公司经营“农村建房保险”、“农业机械设备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但是各地的做法或者毫无依据,或者只是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当作一个保险市场上的一般竞争主体,或者对这部分非农险业务的税赋不免,因而对补充农业保险准备金或者“养险”的正面意义有限。

九、缺乏农业风险区域规划,费率厘定和调整没有依据

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教训表明,农业保险成功经营的基础之一,是做好农业风险区域规划。因为这是正确厘定和合理调整农业保险费率的最重要的依据。我国虽然试验了几十年的农业保险,但至今没有启动农业风险区划工作,这对试验非常不利。据浙江省的某些地方反映,该省某些地区农业自然风险比另一些地区大数十倍,但省里定的农作物保险费率全省各地相差很小(风险系数最大相差是1:1.6),显然违反了保险经营的风险一致性原则,致使其经营公平性受到广泛质疑。因为出一样多或略有差异的保险费而获得风险损失补偿的机会大不相同,风险小的地区的农户只有向风险大的地区的农户做贡献的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低风险地区的积极性。但是,因为没有风险区划作依据,同时又没有相关经营的长时间数据资料积累,其调整难度可想而知。

做农业风险区划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或某一个政府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立项并由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实施和完成。

十、专业技术和人才缺乏

农作物保险的专业性很强,要求从事试验经营的机构和人员既要掌握娴熟的保险经营技术(例如种植风险评估、费率厘定、保单设计等),又要掌握广泛的农业技术(掌握育种、土壤、耕作、植保、畜牧、畜禽疾病防治、气象、经营管理等)知识,不然无法正常试验经营。浙江省某地区2006年开办的“露地西瓜”保险,由于其条款、费率、承保方面的缺陷,农民排队买保险,而且100%投保,100%受灾,导致理赔遇到较大麻烦,最后不得不由省政府出面协调和拍板。

农业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农业保险;市场主体;合作机制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且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所以农业是风险较高行业。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规避的有效工具,在稳定农村社会生活、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农业正处于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既是促进金融更好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利用农业保险的重要功能及其外部效应的必然选择。2004年,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惠农政策列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2007年,内蒙古、新疆、四川、湖南、江苏、吉林等6个省区分别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5个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农业保险试点。[1]此后,农业保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覆盖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加。随着对农业保险认识的不断加深,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也逐步提升。然而,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体系仍问题重重,从政府的补偿机制到市场监管,从保险公司操作的费率厘定难到高成本、高赔付问题的长期存在,农业保险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农户、保险公司和政府是农业保险市场的三大主体。应从三者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出发,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体系,更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三大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保险供求不平衡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年均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有2亿多农村人口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2]近些年,随着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加剧了农业自然灾害的强度、频率及变异性,农户普遍渴望通过农业保险规避农业风险。但一直以来,由于农业比较收益较低、农业生产增收能力有限,加之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涨,导致农户的农业保险支付能力一直较低。在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中,各个农户的经济行为独立、决策分散,导致羊群效应突出,即个别农户的购买行为很难起到有效的带头示范作用。随着非农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比的增加,很多农民更愿意选择其他途径来增加收入,而只将土地通过流转获得基本的保障性收入。同时,从当前农业保险的补偿水平看,一般不超过当地之前几年平均产量的70%,补偿水平不高,与实际损失之间相差较大,不利于提升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此外,我国农村地区普遍信息建设滞后,农户对于农业保险及自然灾害预防等相关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地方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农户对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最新动态知之甚少,无法及时获取农业保险方面的最新惠农措施,加之农民大多根据自身的经验做出生产决策,导致通过农业保险降低风险的意识普遍不强。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农户农业保险需求不足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农业经营风险大多由农户自己承担,而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必然导致农户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结果只能是等待救灾援助。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保险需求也随之日益旺盛,但农户农业保险需求的制约因素仍有待解决。

(二)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积极性不高

保险公司是农业保险经营的主体,因而其经营管理的水平及对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保险能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更偏重于政策性保险,①而商业性保险公司属于盈利机构,其重视的主要是能够获得足够经济利益的保险业务,因而对于无法获利或获利微薄、风险较大的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并没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因此,来自政府的补贴和引导是保险公司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重要前提。从经营原则讲,大数法则是保险公司业务选择的基础,是保险公司降低自身风险、实现利润的关键。农业保险标的具有独特的生长、繁育过程,与大数法则存在冲突,②这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长期高于财险赔付率,尤其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巨额赔款往往会使保险公司难以为继。从经营技术讲,农业保险也有其特殊性。保险费的确定需要以一定的保险金额为基础,但以平均保额损失为基础计算的农业保险保费,并不能满足保险费确定所遵循的条件法则。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林业保险、渔业保险。以种植业保险为例,由于作物有生长期和收获期两个主要阶段,农作物保险金额就需要区分为生长期农作物保险金额和收获期农作物保险金额两类。但事实上由于土地前期投入的资金、劳动力存在不同,使每块土地的实际产量和预期平均产量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保险费相同情况下农户所获得的财产期望效用存在差异的结果,进而引发农业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技术人才匮乏,而实践中既要求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保险知识,还需要熟悉农业生产,加之经营农险没有成功经验可循,因而各保险公司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上,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组织形式单一,一般为专业性农险公司和综合性财险公司,③且在县域以下设立营业网点的保险公司很少,无法满足农村多样化、差异性的农业保险需求。为降低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险公司只能选择提高保险产品的价格,但这又会使风险较低的农户选择退出,进一步抑制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的积极性。

(三)政府的引导作用有待增强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对农业适度保护的国际惯例,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符合WTO规则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通过政府引导,充分运用各类政策工具调动社会主体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可有效应对农业自然灾害问题,使农业保险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定位不清,④导致农业保险市场难以规范。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正效应,政府理应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进行补贴,政府也可因此节约大量农业救灾款项和物资。但实践中,保险公司的纳税负担一直较重,政府对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税收支持力度明显不够,且征收农业保险业务所得税,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开展积极性受到抑制。同时,由于对农业保险“准公共产品”属性认识不足,导致财政补贴供给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分成补偿机制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到位。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执行情况和全过程管理缺乏监管,作为政策保险的政策属性不突出。

二、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应正确认识农业保险的性质、业务内容和功能,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在明确农业保险“准公共品”属性基础上,合理设计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尤其需要保证地方农险保费财政补贴的落实,杜绝因地方财政吃紧而套取国家相关补贴资金的情况。同时,虽然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其运行仍应以市场机制为主,[4]因此,应促进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既可支持农户成立农业互助保险公司,也可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吸引商业保险公司利用现有网络从事农业保险业务。各主体可划分经营区域、范围和品种,在服务专业化和创新上下功夫,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主要经营风险较高的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这是因为,一是种养规模和结构对农业稳定影响较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可通过是否提供保险及补贴力度大小来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二是其他经营主体参与风险较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的意愿较低。作为副业的养殖业及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粮食作物,可由农业互助保险公司来经营,其特点可有效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商业性保险则可提供更加丰富的农业保险服务,①并通过形成各类业务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保险公司的整体收益水平。而且商业性保险公司的进入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程度,给整个农业保险市场带来活力。此外,保监会应制定农业保险市场准入条件和市场退出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如建立诚信“黑名单”、及时制定农业保险事业公报等,对各类农业保险市场主体进行及时监督,促进多方合作共赢机制的形成。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虽然2004年农业保险就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但我国一直没有出台农业保险方面的专门法律,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农业保险的商业性与政策性不易区分。2013年3月1日,我国《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但其法律层次仍然较低。应加快制定《农业保险法》,②且保监会应通过监管保证法律落实及保险销售和索赔的公正性。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尽快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为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如,美国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1938年,美国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实行国营农业保险,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代表政府从事农作物保险业务;1980年修订了《农作物保险法》,改国营为发放经营管理费用补贴,吸引私营保险公司经营农作物保险业务;1994年颁布《农作物保险改革法》,政策性农业保险由私营公司经营,政府提供费用补贴、再保险支持和税赋优惠等支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政府与企业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建立起适合于美国的相对成功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5]加拿大在1959年通过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限定农业保险只能由非营利性保险公司经营,即实行国有垄断经营,直至今天依然如此。总之,完善的法律体系可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而且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有效管控、避免恶性竞争等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其次,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支持政策。我国《农业保险条例》规定,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但如何补贴资金缺乏明确规定。为提高补贴资金的利用效率,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农业风险的差异性进行分级对待。如,可将技术含量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划分为一级,提供较高的保费补贴,补贴可达到70%以上甚至全额补贴,以提高其出口创汇的能力;将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划分为二级,补贴水平在40%~70%之间,因为适当的补贴可促进保险公司正常开展相关农业保险业务;将房屋、机械及个人医疗、责任、意外伤害和养老保险等划分为三级,且为维持保险公司参与的积极性,补贴水平可在40%以下,这也可保证保险公司“以险养险”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设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以应对巨灾给农业生产、农户和保险公司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最后,制定有利于农业保险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减免保险公司的相关营业税,以此激励其主动从事农业保险业务;通过减免相关人员的个人所得税,激励从业人员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的积极性。此外,还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种养结构以及可能发生灾害的情况,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之,农业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既可确保农民和保险公司的利益,也可降低商业保险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农业保险的更快发展。

(三)刺激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推进农业保险试点经营

作为农业保险的受益者,农户参保的积极性本应很高,但由于容易出现政府或保险公司单方面主导市场的情况,加之农户对农业保险相关事宜了解有限,导致农户往往凭感觉或通过用脚投票进行选择,结果出现农户参与度较低的现象。对此,政府可通过让参保农户优先享有农业信用贷款和农技服务等优惠措施吸引农民参保。针对农户对保险条款及合同权益知之甚少、购买保险时从众效应明显及出现保险事故后不知如何理赔、遇到保险公司扯皮推诿时不知如何处理等直接抑制其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情况,一方面,通过对农业保险的广泛宣传,使农民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农业保险,增强风险保障意识,并自觉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应使农业保险成为稳定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风险管理工具,加速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可通过广播、电视、杂志、讲座等传统传播方式及手机、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手段进行宣传,利用典型案例和保险赔付事件,加深农户对农业保险程序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农业保险各经营主体树立诚信合作意识。保险机构应加强自身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经营手段,设计贴近农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加强理赔服务创新,简化理赔程序,提高理赔效率。[6]保监会也应对农业保险市场进行必要监管,保证保险产品及价格的公平合理,建立惩罚机制,防范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失信问题的出现,避免“争利推责”现象的产生。此外,应大胆推广农业保险试点经营,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将成功的做法和模式推向全国。目前,农业保险在部分省区试点后,国家已提出进一步扩大承保范围和保费补贴比例等举措,推动农业保险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农业保险也在探索由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的可能性,对于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可采取强制参加农业保险的做法。在分级补贴和中央、地方财政分摊制度确定后,农业保险应继续加大试点经营力度,鼓励各地根据地方实际大胆创新,并及时总结经验、及早推向全国,真正发挥农业保险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作者:赵艳 付宗平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黄正军,钟晓霞.论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博弈格局与制度建设[J].江苏农业科学,2011(4):535-537.

[2]黄亚林.农业保险市场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09(2):78-81.

[3]张洪涛.保险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00-203.

[4]李铁强.改造传统农业———一个学说史的梳理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90.

农业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支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三农问题在我国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而农业科研单位负担着科技兴农的重要任务,其中项目研发及相关资金管理是农业科研单位的重要内容,科研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推进科研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农业农村农民造福。当前,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资金在管理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资金不能确保专款专用,资金预算管理、支出管理不够完善,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的农业科学研究水平提升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如何规范有效地做好农业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一、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的预算管理不科学。在申报项目资金预算的实际过程中,各项目申报人为了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往往会虚增项目预算额度;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未经过科学地论证,这就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能科学合理地分析完成项目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的编制通过“拍脑袋”即兴发挥而成,特别是基建工程项目,大部分基建项目的概算情况与后期实际执行相差甚远。在项目预算下达后,规范的项目管理单位会要求各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的明细预算,并定期对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督促项目负责人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进度。但实际上很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未按照规范方式进行管理,即使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管理,大部分也流于形式。2、项目资金支出管理不完善。当前,我国财政资金管理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财政资金的上报、审批、下达有个过程,就是项目支出预算下达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延迟收到项目资金,而项目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出于对资金专款专用的考虑不允许事业单位扯用其他用途资金提前垫支,这就直接影响到项目工作的正常启动和执行。另一方面,由于前期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项目资金也未进一步细化,项目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就存在项目资金部分明细支出执行进度缓慢;部分项目指标未按规定执行,如劳务费支出超过项目总额的比例规定,项目支出中大量列支办公设备;年底突击花钱,列支许多与项目无关的费用。3、项目的报销管理方式落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品类繁多,项目资金通过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农口部门等多渠道方式拨付使用,大部分单位项目资金在财务管理上采用简单传统的纸质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到来,给项目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传统的项目财务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种种不适,例如由于财务人员在月末才能归集费用的滞后性导致项目预算超支;项目明细实际支出与预算相差较大;项目负责人经常来财务部门查项目支出情况;同一项目多个名称造成财务人员混淆不清等等。4、项目资金支出的绩效考核不到位。大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对项目的绩效考评不重视,项目完结后未继续对项目进行后续跟踪和考核。同时由于绩效考评体系不够完善,单位的项目预算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各项目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也无法对来年的项目申报和预算安排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和相关依据。而且,不健全的项目绩效考核机制和惩罚机制使得项目预算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免受制约,不能很好地推动其合理使用项目资金,降低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加强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建议

1、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建构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是规范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管理的关键之一,且能够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精细化、统一化与规范化,项目预算以过去的历史资料作为基础,合理预估项目经费额度及明细预算,同时,将同类别的小项目合并成大项目进行申报,科学合理地设定绩效考核目标。对于大型基建项目,还应当聘请专家或中介机构制定合理预算或概算。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也对项目管理和预算编制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定期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和预算编制能力。2、完善项目支出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项目资金类型制定各类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预算管理、项目支出方式、资金管控方式及项目验收绩效目标评价等。加大项目的管控力度,从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对项目资金进行动态评价分析,及时纠正并防控相关风险。另外,在项目支出财务系统上,对各个项目实行专账管理,按照项目管理制度设置明细子目单独核算,同时让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的预算、支出、评价、验收的各个阶段,监督项目执行的全过程。3、采用“互联网+”项目财务管理网络管理平台方式规范管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单位项目、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应紧跟其步伐,建议将“互联网+”与项目财务管理相结合,通过进一步优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流程,采用远程报账系统,通过预算指标控制,建立一套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具有申报、管理、审批、核算和查询等功能的财务与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对财务报销、项目管理进行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4、完善项目绩效的考评制度,健全项目奖惩激励制度。构建贯穿项目全过程的绩效考评制度。在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构建上,重点推进和落实项目绩效目标的申报和审核评价工作。在项目申报时,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执行进度和相关情况实时追踪;在项目完成后,根据前期的绩效目标,聘请专家或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价。同时也应当建立项目奖惩激励制度,对于评分高效果显著的项目,来年应当重点关注,并适度增加项目资金额度,对于评分低且未完成绩效目标的项目,来年酌情考虑项目资金的安排情况。

参考文献:

[1]康忠芳.科研事业单位项目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4):184-185.

[2]林孔智.探析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管理制度的构建[J].海峡科学,2012(5):42-43.

农业问题范文篇10

农业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一直以来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农产品贸易、农业政策是历史上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是整个经济全球化中步伐最慢的一个。

农业问题受到各个国家高度关注,因为它涉及到安全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文化问题、环保问题等等。从19世纪末开始,农业在整个国际贸易中处于保护主义时代。

第一个农业贸易保护方案可以追溯到1840年英国制定的《谷物法》。日本在20世纪初对它的大米实行保护,到目前为止仍是全世界保护程度最高的。

在世界贸易框架中,由于受当时整个国际市场贸易冲突的影响,农业贸易自由化在1986年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才开始作为议题正式提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农业自由化与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密切相关。

美国是要通过农产品挣钱的,所以提倡贸易自由化;而对欧洲和日本来讲,它们不具备比较优势,开放市场对它不利,执政党的选票恐怕也会大受影响,因此不得不采取保护措施。

美欧的分歧使整个农业谈判非常困难,农业贸易自由化的步伐非常缓慢。乌拉圭回合这一谈就谈了7年,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美欧在农业补贴上意见不一致。

结果直到1994年才真正形成一个WTO的农业协定,它的生效意味着当时关贸总协定的成员以及1995年以后世贸组织的成员,应该按照它的要求逐步推动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这就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方面的背景。

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意味着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如果你设立关税妨碍进口,就要降低关税;如果你用的是复杂的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农产品进口,就必须全部取消————要么转化为世贸组织所允许的关税,也就是关税化;要么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也要用新的关税配额管理来调整你的进口政策。

不是简单的市场开放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50%—60%人口务农,70%多的人生活在农村。因此,任何一个开放的步骤都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利益格局。

要有多大程度的开放性才能保住我们的农业,并促进改革进一步深化?这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

确实,我们在谈判中承诺开放市场,但决不仅仅是开放市场,还涉及在国内的农业政策上、农产品的出口竞争上、出口补贴上、有关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上、深层次的管理上等很多方面。如果只是简单的开放市场,闸门我可以随时拉上,一个产品进入过多,我不相信一个政府就没办法把它限制住————对我的市场有影响,为什么不能限制?

不仅如此,它还对你国内的支持、农业政策等都有要求。尤其是我们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太多的考虑竞争问题,都是政府在考虑,包括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品质都是政府来想办法。

实际上这不是政府的事情,应该是企业的事情,而过去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企业基本没考虑提高国际竞争力。从此之后,我们将面临着组织化程度非常高、竞争能力非常强的跨国公司,我们不怕产品来,我们是怕公司来,谁能应对它?没有。

市场存在失控危机

在开放农产品市场承诺条件谈判时,对肉类、蔬菜水果、加工食品按要求降低关税。在此过程中,大豆、大麦最引人关注,大豆1996年就开放了,开放市场的负面影响最近几年开始显现,如果评估关税下降对农产品的影响,可以参考现在这两种农产品所出现的问题,而我们对此还没有很好的方式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

WTO的农业承诺在1995年以来出现很多问题,从关税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在关税化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关税高峰,这些国家在将非关税转化为关税时,它们认为敏感的产品提高关税,导致出现一定比例的高关税产品,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关税升级即产品加工程度不断提高,关税随之增高。如果是原料,关税就比较低,如果是加工品,关税会随之增高,这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非常不利的局面,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加工能力、工业基础普遍落后于发达国家,会打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限制工业化推进。

而中国正是在这种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谈判,要取得贸易公平化的环境,作为被动一方是不容易的,引起国内的忧虑是很正常的。

粮、棉、油、糖、毛产品,国家一直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按要求要转化为关税配额管理。

关于关税配额管理,对中国来讲,第一是没有经验,第二我们探索这个办法需要一定的过渡期,我国的过渡期没有别国那么长。农业协定规定,农业发达国家1995年开始到2001年结束,有6年的过渡期,发展中国家到2005年结束,有10年过渡期,我们如果今年年底加入,过渡期实际上只有二三年,想在这么短的时间把关税配额管理机制弄清楚,从技术上看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由于它本身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怎样按世贸组织规定搞好配额管理对我们是个挑战。我们不是保护自己的市场,只是要求对等,如果其他国家可用的办法而限制在我国使用,对我们来讲这是不公平的。

赢得国际市场的代价

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农业都采取高补贴的措施,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农产品市场的扭曲,因此国内的农产品价格都是适中的。它们又都是农产品的出口国、进口国,这种扭曲就被传递到国际市场。

美国担心中国的农产品今后在国际市场与它竞争,它希望把中国的农业补贴限制在一个潜在的水平,这是美国的战略意图。

提高产品竞争力就要加大国内支持,但现在国内支持空间又受到限制,包括我们的粮食政策及其他宏观政策都要作出调整,这对中国农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只有通用的绿箱政策可以用来扶持农业发展。

在出口竞争问题上,中国承诺不再对出口补贴。让人担心的是,在美国要求中国搞自由贸易的同时,它作了许多不公平的促进出口的措施,这也造成出口上的不公平竞争。

在动植物卫生措施方面,1986年—1993年谈判形成一个动植物卫生协定(SPS),要求中国在动植检方面保持一致,我们中国的农产品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就是受到技术性的贸易壁垒限制。外,国民待遇会导致国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进入————获得贸易权之后,将影响中国整个农产品营销体系、服务体系发生深刻变革。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快。而现在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各地区各省相对分割,通过开放的压力消除地区保护,否则将被国外各个击破,可能出现大家都不愿见到的“南进北出”。

国内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国内市场的农产品分配面临跨国公司的垄断。当这一产业的企业还没形成的时候,市场已经被人占了,你根本就没有机会成长。

我们必须认真估计WTO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自然也会给我们带来机遇。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

在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对产业化路子,利用WTO的市场规则是可以实现这一平稳过渡的。这种国际化的压力有助于我们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保卫中国农业

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很严峻的形势。

我们重点关注的农产品粮棉油纺毛,由于国内资源禀赋的特征,不具备国际竞争优势,开放后必然受到质优价廉的国际商品的冲击,我国国内农产品主产区会受到不利影响,农民的收入、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

与之同时,原本具有比较优势的蔬果、肉类产品,原因是它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体现在劳动力廉价上。但我们的产品长期以来按照过去的供求格局来定位生产,在相应的质量、卫生、技术标准上没有考虑到国际市场的要

求,本身的科技含量是不够的,在品质上是难以竞争的。而发达国家技术方面的壁垒又比较高,船破又碰顶头雨,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出口受到限制。在这种利益平衡的格局下,从贸易的角度看,进口的冲击要比出口的机遇大。

从政府的角度看,政府解决目前的农村剩余劳力力问题增加了难度。对农村的市场化改革是比较成功的,但成功的背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现在农村改革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比如粮食体制改革在市场化问题上取得了成绩,可能会腾出粮食主产区一部分市场,但如果这部分市场自己没占着,反让国外给挤占了,这意味了什么?

农村问题事关全局,加入WTO使解决农村矛盾的变量增加了,难度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