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院所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2:19:38

农业科技院所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1

关键词:NPO农业科研农业科技院所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农业科学院,非营利的农业科学院(本文简称非营利院所)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主力。其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主要由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构成。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职能都是提供纯公共物品。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避免“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都要求非营利院所建立非营利组织。本文将非营利院所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而从事科技产品生产、流通,提供农业科技物品及其服务的社会组织。

有人根据其与政府的关系和法律地位,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官方和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有人根据服务本质,以及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对各种社会组织定性。政府是公共性最强、市场性最弱的组织,企业是市场性最强、公共性最弱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位于市场性和公共性的中间值之间。根据这样的定性构架,可以把非营利组织组织分为四类:公共性弱而市场性强的运营型组织,可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志愿者组织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弱的自治型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型组织;公共性强而市场性弱的保护型组织,如农业科技院所,这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一是服务大众的宗旨;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三是不使任何个人营私的管理制度;四是有合法免税地位;五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NGO正处于发育期,是一支正在成长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公共领域增加了新的制度资源”。

一、农业科研院所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必然性

科研机构分公益类和应用开发类二大类。历经20多年的探索,最终把农业科研性质重新定位为“公益性”,并已形成共识。很多国家都把农业科研作为政府保护的对象。

农业是弱势产业,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国农业还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

农业科研产品大多数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预测预报、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技术、食品安全、环境科学、政策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共性研究和关键性研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但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却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小农户承担不起农业科技投入,也不能承受推广成本——农业科技“试错”的高昂成本。

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应用年限短、地域明显、风险大等诸多特点。据统计,国内获科技进步奖的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6年~13年,而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使用5年~8年后就被淘汰,有些成果产出后甚至尚未推广应用就已过时,成为无效供给;与其他行业科研相比,农业科研的工作环境较苦,重复劳动较多,出成果较难,导致农业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总量缺乏,人才留住难、引进难。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因自身科技含量高、技术商品化难度大、保密性差等特点,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许多经营性高科技成果交给社会企业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不仅科研院所经济回报率低,而且往往导致科技成果半途夭折。如作物品种保护法也允许农民保存用于再生产的种子,这种做法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但减少了育种者的收益。

公益性农业科技院所转变为企业是不成功的。短期内政府投入虽减,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抗灾能力等都是不利的。在转制政策的压力下,过度地强调市场化,非营利院所主要精力不是用于如何满足学科需求和国家需求,而是热心于短、平、快的开发项目,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削弱农业科技创新力。同时在转企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下,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断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业科技院所流向高校和党政机关。

长期以来,农民无偿或低偿地使用农业科研成果,为农产品供求平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我国非营利院所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非营利组织遍布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国农业非营利组织极度缺乏。

1.非营利院所的原则

一是维护社会公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到支持和保护,符合非营利组织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所以,农业科技院所应该属于非营利组织。除具有一般非营利组织的共性以外,还具有“非营利院所盈利,可以按照规定比例返还给农户”的职能。

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上,与农民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非营利院所低价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如向农民推销科技产品,供应农业生产数据,只收手续费。非营利院所经营上述业务是赔本的。根据情况,可以用商业化的业务盈余来补贴这方面的支出。

三是奉献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动力主要是科学家的工作,获得农民的满意和社会的承认,这是农业科学家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通过非营利组织激发奉献精神,提高社会公德水平。非营利组织虽弘扬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但仍然要按个人的贡献分配,多劳多得。非营利院所的科学家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可根据任务目标,按照绩效进行评价,考核结果直接跟报酬挂钩。科技人员的贡献、专利可以作为股权和股票期权。志愿者和奉献者可以先领奖金,后捐款。

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非营利院所应该有合理利润,以引进和留住人才。但是要限制股金分红额。参照日本农协的做法,股金分红率,基层非营利院所限制在7%以内,省和中央科技院所限制在8%以内。按规定,基层院所每年的纯利润主要用于四个方面:25%作为发展非营利院所事业的准备金;10%作为积累金;7%作为分红金;45%作为农民利用院所产品和服务的返还金。除以上四项外的多余部分(13%),结转下年度分配。

四是自主、民主管理。首先,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向成员报告院所工作,听取成员、尤其是科学家意见,讨论和决议本院所的重大事宜。其次,非营利院所要拥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公开招聘制度,自主决定招聘人员数量、专业岗位设置、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及受聘人员的职位等级,通过合同方式确定科研机构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实行岗位责任管理,建立合理的职工解聘和辞退制度。对被聘用人员定期考评;对经考评不合格的人员、聘用合同到期后未续聘的人员和被辞退的人员,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解除合约。

五是发挥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更要发挥本院所专长,院所之间结成相互需求、互为市场的功能性联系,以推动共同成长。从专业化分工着眼,把非营利院所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分开,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协作,就会形成理想的机制性功能结构。通过国内外、省市内外的院所合作与联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

六是提高效益。引入合理、有效的课题全成本核算机制。资助方、受助方和科研人员都要按照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原则,加强对研发的成本控制。

2.非营利院所的配套条件

(1)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我国捐资助研的体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为非营利院所服务的筹资组织,使得一些组织或个人的捐款愿望无从实施,导致非营利院所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政府从非营利院所那里购买公共服务。

建立农业科技基金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科技基金会应该具有三点特性:一是在资金运用上不受来自任何部门的强制干预;二是通过自身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树立可信度,培育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着重提高科技产品质量,赢得社会认可;四是接受法律、和舆论的严格监督。

非盈利院所经费来源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以募集资金为辅。在院所初创时期,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投入;资金使用以政府监督、公众、媒介舆论监督为主,内部自律为辅。要向主管部门或单位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接受业绩考核。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对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运行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考核。

(2)加大法制保障。强有力的法制,才能杨善抑恶,使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制定《遗产法》和《捐赠法》,后者规定,当捐款人经济条件恶化时,财政和社会按照捐款的规模,给予回报性补助,保证捐款人的合法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诱导人们更多的捐款;只有《国有资产法》使国有资产不流失,才能鼓励人们向国有的非营利院所捐款。

参考文献:

[1]陈小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5;33;27;33

[2]牛若峰:论市场经济与农民自由联合[J].中国农村经济,1998(7)

[3]SalanmonL.M,AlteierH.KTheEmergingNonprofitSectorAnOverview[J].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5:1-10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2

关键词:NPO农业科研农业科技院所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农业科学院,非营利的农业科学院(本文简称非营利院所)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主力。其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主要由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构成。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职能都是提供纯公共物品。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避免“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都要求非营利院所建立非营利组织。本文将非营利院所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而从事科技产品生产、流通,提供农业科技物品及其服务的社会组织。

有人根据其与政府的关系和法律地位,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官方和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有人根据服务本质,以及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对各种社会组织定性。政府是公共性最强、市场性最弱的组织,企业是市场性最强、公共性最弱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位于市场性和公共性的中间值之间。根据这样的定性构架,可以把非营利组织组织分为四类:公共性弱而市场性强的运营型组织,可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志愿者组织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弱的自治型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型组织;公共性强而市场性弱的保护型组织,如农业科技院所,这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一是服务大众的宗旨;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三是不使任何个人营私的管理制度;四是有合法免税地位;五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NGO正处于发育期,是一支正在成长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公共领域增加了新的制度资源”。

一、农业科研院所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必然性

科研机构分公益类和应用开发类二大类。历经20多年的探索,最终把农业科研性质重新定位为“公益性”,并已形成共识。很多国家都把农业科研作为政府保护的对象。

农业是弱势产业,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国农业还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

农业科研产品大多数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预测预报、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技术、食品安全、环境科学、政策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共性研究和关键性研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但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却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小农户承担不起农业科技投入,也不能承受推广成本——农业科技“试错”的高昂成本。

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应用年限短、地域明显、风险大等诸多特点。据统计,国内获科技进步奖的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6年~13年,而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使用5年~8年后就被淘汰,有些成果产出后甚至尚未推广应用就已过时,成为无效供给;与其他行业科研相比,农业科研的工作环境较苦,重复劳动较多,出成果较难,导致农业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总量缺乏,人才留住难、引进难。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因自身科技含量高、技术商品化难度大、保密性差等特点,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许多经营性高科技成果交给社会企业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不仅科研院所经济回报率低,而且往往导致科技成果半途夭折。如作物品种保护法也允许农民保存用于再生产的种子,这种做法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但减少了育种者的收益。

公益性农业科技院所转变为企业是不成功的。短期内政府投入虽减,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抗灾能力等都是不利的。在转制政策的压力下,过度地强调市场化,非营利院所主要精力不是用于如何满足学科需求和国家需求,而是热心于短、平、快的开发项目,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削弱农业科技创新力。同时在转企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下,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断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业科技院所流向高校和党政机关。

长期以来,农民无偿或低偿地使用农业科研成果,为农产品供求平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我国非营利院所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非营利组织遍布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国农业非营利组织极度缺乏。

1.非营利院所的原则

一是维护社会公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到支持和保护,符合非营利组织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所以,农业科技院所应该属于非营利组织。除具有一般非营利组织的共性以外,还具有“非营利院所盈利,可以按照规定比例返还给农户”的职能。

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上,与农民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非营利院所低价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如向农民推销科技产品,供应农业生产数据,只收手续费。非营利院所经营上述业务是赔本的。根据情况,可以用商业化的业务盈余来补贴这方面的支出。

三是奉献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动力主要是科学家的工作,获得农民的满意和社会的承认,这是农业科学家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通过非营利组织激发奉献精神,提高社会公德水平。非营利组织虽弘扬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但仍然要按个人的贡献分配,多劳多得。非营利院所的科学家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可根据任务目标,按照绩效进行评价,考核结果直接跟报酬挂钩。科技人员的贡献、专利可以作为股权和股票期权。志愿者和奉献者可以先领奖金,后捐款。

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非营利院所应该有合理利润,以引进和留住人才。但是要限制股金分红额。参照日本农协的做法,股金分红率,基层非营利院所限制在7%以内,省和中央科技院所限制在8%以内。按规定,基层院所每年的纯利润主要用于四个方面:25%作为发展非营利院所事业的准备金;10%作为积累金;7%作为分红金;45%作为农民利用院所产品和服务的返还金。除以上四项外的多余部分(13%),结转下年度分配。

四是自主、民主管理。首先,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向成员报告院所工作,听取成员、尤其是科学家意见,讨论和决议本院所的重大事宜。其次,非营利院所要拥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公开招聘制度,自主决定招聘人员数量、专业岗位设置、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及受聘人员的职位等级,通过合同方式确定科研机构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实行岗位责任管理,建立合理的职工解聘和辞退制度。对被聘用人员定期考评;对经考评不合格的人员、聘用合同到期后未续聘的人员和被辞退的人员,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解除合约。

五是发挥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更要发挥本院所专长,院所之间结成相互需求、互为市场的功能性联系,以推动共同成长。从专业化分工着眼,把非营利院所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分开,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协作,就会形成理想的机制性功能结构。通过国内外、省市内外的院所合作与联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

六是提高效益。引入合理、有效的课题全成本核算机制。资助方、受助方和科研人员都要按照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原则,加强对研发的成本控制。

2.非营利院所的配套条件

(1)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我国捐资助研的体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为非营利院所服务的筹资组织,使得一些组织或个人的捐款愿望无从实施,导致非营利院所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政府从非营利院所那里购买公共服务。

建立农业科技基金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科技基金会应该具有三点特性:一是在资金运用上不受来自任何部门的强制干预;二是通过自身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树立可信度,培育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着重提高科技产品质量,赢得社会认可;四是接受法律、和舆论的严格监督。

非盈利院所经费来源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以募集资金为辅。在院所初创时期,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投入;资金使用以政府监督、公众、媒介舆论监督为主,内部自律为辅。要向主管部门或单位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接受业绩考核。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对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运行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考核。

(2)加大法制保障。强有力的法制,才能杨善抑恶,使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制定《遗产法》和《捐赠法》,后者规定,当捐款人经济条件恶化时,财政和社会按照捐款的规模,给予回报性补助,保证捐款人的合法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诱导人们更多的捐款;只有《国有资产法》使国有资产不流失,才能鼓励人们向国有的非营利院所捐款。

参考文献:

[1]陈小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5;33;27;33

[2]牛若峰:论市场经济与农民自由联合[J].中国农村经济,1998(7)

[3]SalanmonL.M,AlteierH.KTheEmergingNonprofitSectorAnOverview[J].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5:1-10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3

[关键词]NPO农业科研农业科技院所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农业科学院,非营利的农业科学院(本文简称非营利院所)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主力。其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主要由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构成。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职能都是提供纯公共物品。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避免“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都要求非营利院所建立非营利组织。本文将非营利院所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而从事科技产品生产、流通,提供农业科技物品及其服务的社会组织。

有人根据其与政府的关系和法律地位,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官方和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有人根据服务本质,以及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对各种社会组织定性。政府是公共性最强、市场性最弱的组织,企业是市场性最强、公共性最弱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位于市场性和公共性的中间值之间。根据这样的定性构架,可以把非营利组织组织分为四类:公共性弱而市场性强的运营型组织,可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志愿者组织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弱的自治型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型组织;公共性强而市场性弱的保护型组织,如农业科技院所,这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一是服务大众的宗旨;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三是不使任何个人营私的管理制度;四是有合法免税地位;五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NGO正处于发育期,是一支正在成长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公共领域增加了新的制度资源”。

一、农业科研院所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必然性

科研机构分公益类和应用开发类二大类。历经20多年的探索,最终把农业科研性质重新定位为“公益性”,并已形成共识。很多国家都把农业科研作为政府保护的对象。

农业是弱势产业,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国农业还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

农业科研产品大多数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预测预报、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技术、食品安全、环境科学、政策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共性研究和关键性研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但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却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小农户承担不起农业科技投入,也不能承受推广成本——农业科技“试错”的高昂成本。

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应用年限短、地域明显、风险大等诸多特点。据统计,国内获科技进步奖的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6年~13年,而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使用5年~8年后就被淘汰,有些成果产出后甚至尚未推广应用就已过时,成为无效供给;与其他行业科研相比,农业科研的工作环境较苦,重复劳动较多,出成果较难,导致农业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总量缺乏,人才留住难、引进难。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因自身科技含量高、技术商品化难度大、保密性差等特点,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许多经营性高科技成果交给社会企业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不仅科研院所经济回报率低,而且往往导致科技成果半途夭折。如作物品种保护法也允许农民保存用于再生产的种子,这种做法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但减少了育种者的收益。

公益性农业科技院所转变为企业是不成功的。短期内政府投入虽减,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抗灾能力等都是不利的。在转制政策的压力下,过度地强调市场化,非营利院所主要精力不是用于如何满足学科需求和国家需求,而是热心于短、平、快的开发项目,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削弱农业科技创新力。同时在转企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下,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断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业科技院所流向高校和党政机关。

长期以来,农民无偿或低偿地使用农业科研成果,为农产品供求平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我国非营利院所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非营利组织遍布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国农业非营利组织极度缺乏。

1.非营利院所的原则

一是维护社会公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到支持和保护,符合非营利组织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所以,农业科技院所应该属于非营利组织。除具有一般非营利组织的共性以外,还具有“非营利院所盈利,可以按照规定比例返还给农户”的职能。

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上,与农民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非营利院所低价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如向农民推销科技产品,供应农业生产数据,只收手续费。非营利院所经营上述业务是赔本的。根据情况,可以用商业化的业务盈余来补贴这方面的支出。

三是奉献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动力主要是科学家的工作,获得农民的满意和社会的承认,这是农业科学家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通过非营利组织激发奉献精神,提高社会公德水平。非营利组织虽弘扬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但仍然要按个人的贡献分配,多劳多得。非营利院所的科学家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可根据任务目标,按照绩效进行评价,考核结果直接跟报酬挂钩。科技人员的贡献、专利可以作为股权和股票期权。志愿者和奉献者可以先领奖金,后捐款。

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非营利院所应该有合理利润,以引进和留住人才。但是要限制股金分红额。参照日本农协的做法,股金分红率,基层非营利院所限制在7%以内,省和中央科技院所限制在8%以内。按规定,基层院所每年的纯利润主要用于四个方面:25%作为发展非营利院所事业的准备金;10%作为积累金;7%作为分红金;45%作为农民利用院所产品和服务的返还金。除以上四项外的多余部分(13%),结转下年度分配。

四是自主、民主管理。首先,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向成员报告院所工作,听取成员、尤其是科学家意见,讨论和决议本院所的重大事宜。其次,非营利院所要拥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公开招聘制度,自主决定招聘人员数量、专业岗位设置、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及受聘人员的职位等级,通过合同方式确定科研机构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实行岗位责任管理,建立合理的职工解聘和辞退制度。对被聘用人员定期考评;对经考评不合格的人员、聘用合同到期后未续聘的人员和被辞退的人员,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解除合约。

五是发挥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更要发挥本院所专长,院所之间结成相互需求、互为市场的功能性联系,以推动共同成长。从专业化分工着眼,把非营利院所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分开,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协作,就会形成理想的机制性功能结构。通过国内外、省市内外的院所合作与联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

六是提高效益。引入合理、有效的课题全成本核算机制。资助方、受助方和科研人员都要按照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原则,加强对研发的成本控制。

2.非营利院所的配套条件

(1)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我国捐资助研的体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为非营利院所服务的筹资组织,使得一些组织或个人的捐款愿望无从实施,导致非营利院所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政府从非营利院所那里购买公共服务。

建立农业科技基金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科技基金会应该具有三点特性:一是在资金运用上不受来自任何部门的强制干预;二是通过自身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树立可信度,培育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着重提高科技产品质量,赢得社会认可;四是接受法律、和舆论的严格监督。

非盈利院所经费来源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以募集资金为辅。在院所初创时期,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投入;资金使用以政府监督、公众、媒介舆论监督为主,内部自律为辅。要向主管部门或单位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接受业绩考核。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对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运行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考核。

(2)加大法制保障。强有力的法制,才能杨善抑恶,使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制定《遗产法》和《捐赠法》,后者规定,当捐款人经济条件恶化时,财政和社会按照捐款的规模,给予回报性补助,保证捐款人的合法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诱导人们更多的捐款;只有《国有资产法》使国有资产不流失,才能鼓励人们向国有的非营利院所捐款。

参考文献:

[1]陈小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5;33;27;33

[2]牛若峰:论市场经济与农民自由联合[J].中国农村经济,1998(7)

[3]SalanmonL.M,AlteierH.KTheEmergingNonprofitSectorAnOverview[J].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5:1-10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4

关键词: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对策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业科技成果是否能够得到转化决定着农业科技是否能够成为实际的生产力。因此,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是实现农业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包括政府主导型、市场(企业)主导型、科研院所主导型、高校主导型、中介组织主导型等[1]。其中,科研院所主导型是指以科研院所为农业科技成果主要提供者的模式。科研院所主导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人才资源、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示范上都具有独特的自身优势,是一种高效的重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也是科研院所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目前由于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很多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较低,成果转化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还有待提高。因此,从全方面分析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乃至推动地方现代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科技成果缺乏市场竞争力。地方农业科研院所除了基础研究之外,转化的科技成果主要有选育的品种、集成的栽培种养技术、研发的农用投入品等。以选育品种为例,近年来,随着优质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品种越来越多,农作物品种的成果转化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导致了科研院所有大批育成品种无法得到转化,成果转化价格也越来越低。其根本原因在于科研成果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品种审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一些科研团队的科研工作未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导致育成品种缺乏特色优势,难以在层出不穷的品种中脱颖而出。1.2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之前,首先要对农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然而,在农作物品种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上,一些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还存在不足。一是农作物品种权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很多科技人员都把精力放在农作物品种权申请上,但在品种权申请以后,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却缺乏对品种保护措施的落实。二是专利权保护力度不足。近年来,农业科技领域的专利权申请和授权数量都有大幅上升,但很大一部分的专利权没有进行专利保护续费,从而导致专利保护失效。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在于部分专利的实际价值不高,申请专利是以完成科研项目目标任务或争取相关奖励为目的;另一方面在于没有将专利权保护的意识落到实处。1.3农业科技人员缺乏开阔的成果转化思维。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及其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培育、成果转化方式、成果转化途径等方面缺乏开阔的市场思维。近年来,在种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大多是在育成品种通过审定后,以品种经营权许可方式通过协议定价将成果转化给种业公司,由种业公司进行市场开发和推广。因此,地方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方式较为单一,转化途径也很局限。在集成栽培种养技术方面,与地方政府、农业企业和农业园区等的合作形式也缺乏多样性,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方面,也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优势。1.4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存在2个方面的不足:一是部分地方科研院所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科技人员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科技创新工作上,在科技成果宣传与推广、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力不从心。这需要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部门或专职人员将本单位的科技成果进行管理和对外转化,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部分地方科研院所在人员安排上未能做到人尽其用,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缺乏对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1.5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管理不到位。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未能做好整体规划与管理。单位内部的各个科研团队的成果转化工作主要由团队负责人安排、团队内部人员实施,包括育成农作物品种的成果示范推广与宣传,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联系与合作等基本是由科研团队内部人员自行处理。整个单位在成果转化方面缺乏统一管理。二是部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缺乏协同合作。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平台资源有限,因而在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上,地方农业科研院所更应该加强内部各团队之间以及与政府、企业、高校、部级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

2对策

2.1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仍然是获得良好、可转化科技成果的基础[2]。因此,在注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仍然要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首位。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取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成果时,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良好转化。一是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要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交流与合作,深入基层了解实际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同时,还要深入市场了解消费者对农业和农产品的需求变化。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开阔研究思路,加强特色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农业投入品的开发、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等科技创新工作。二是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要鼓励科技人员跳出传统农业和科研学术思维,开阔创新思维,在乡村振兴、科技扶贫中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作用。三是要加强各科研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针对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各科研团队的优势和特长,充分挖掘相关研究内容,有目的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形成一套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开发技术链条。例如,针对低糖摄入人群,以筛选含高直链抗性淀粉的玉米、小麦品种后进行深加工。2.2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落实保护措施。加强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保障[3]。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应当积极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加强管理,完善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从多方面鼓励科技人员在品种权和专利上加强保护申请,为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例如,在品种选育方面,应当加强在材料鉴定、品种审定、品种权申请、专利申请之后的可持续保护工作,尤其是优异性状材料的保护,防止材料流失。2.3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开展多形式合作。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经营权许可、专利转让等单一的形式。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农业种植基地、观光园、采摘园等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一方面,将对方的农业场所作为成果转化的展示基地,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从而带动周边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合作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合作[4-5]。此外,地方农业科研院所还可以创建所属农产品品牌,凝聚合心力,将本单位的优质品种、技术和产品冠以该品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生产,与农产品运营公司进行合作推广。尤其是具有特色、市场需求大的农产品,可做成一系列产品。例如,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玉米、紫色土豆、紫色甘薯。2.4完善成果转化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明确和落实相关责任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保障[6-7]。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集中管理。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应当加强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整体规划,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职管理部门或落实专职管理人员,明确权责,规范流程,定期梳理单位内较为成熟的、可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做到重点突出、集中宣传推广。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例如,提高成果完成人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尤其是第一完成人;提高年终考核指标中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的权重比例等。

参考文献

[1]熊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外生向内生转变的机制与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9(11):83-92.

[2]万丙良,陈少愚,葛双桃,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能力提升[J].湖北农业科学,2017(22):4399-4411.

[3]温雯,唐浩,崔野韩,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现代种业发展[J].中国种业,2018(3):1-4.

[4]刘涛,曹永生,任天志,等.浅议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发展: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9(5):16-19.

[5]王丽娟,信丽媛,梁凤莲,等.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研究: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学学报,2019,9(12):78-82.

[6]陈乾,倪建平.倚创新驱动发展谋成果转化新局: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化工作探索与实践[J].农业科技管理,2018(1):67-70.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5

一、调研目的

了解有关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投入等情况,探讨我区农业科研体制深化改革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调研方式

实地考察*省、*省、*省的农业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召开相关座谈会,听取相关省科技厅和农科院有关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经验介绍。

三、外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三省和*科技进步的基本情况

20*年,*省、*省和*省和*的人均GDP分别为6742元、9459元、13123元和11417元,*人均GDP高于*和*。

20*年,*省、*省和*省和*的全省财政总收入分别为556.57亿元、1111亿元、1119.3亿元和703.86亿元,过去三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7%、10.77%、14.86%和13.98%,*处于四省区的中等水平。

20*年,全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0.64%、0.58%、0.71%和0.38%;*处于全国倒数第三位,与全国平均水平1.42%比相差3.7倍。

20*年,在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排位分别为28位、29位、15位和30位,*在全国各省的排位中仅高于西藏。

(二)进行农业科研机构的整合,但都没有进行转制改革

*省、*省、*省除了个别的粮油加工研究所、农机研究所外,其它的包括供销部门的食用菌研究所、水利研究所等农业科研院所都没有进行转制改革。

1、*省把原属农业厅的农业科研所划归省农科院管理。

20*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省政府决定进行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把原农业厅所属的8个农业科研所,均划归省农科院管理,保留二级法人资格,并对各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重组设置,新设了中药材和马铃薯的研究。但林科院、水利研究所、农机所、烟叶研究所没有划进农科院。目前,*省农科院共有18个研究所,在职职工1475人,科技人员比重达到54%,正高和副高职称人员153人,博士10名,硕士25名。*省农科院利用百年大庆的时机,省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大大改善了农科院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增强了农科院的科研实力。*省委、省政府把8所农业科研所归并到农科院后,由于相近学科力量整合,使该省农科院的科研实力得到较大加强和提高。

2、*省进行省农科院属的研究所调整与改革,与地市政府或企业联合办所(办院),加强省市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成果的转化。

*年至20*年,*省农业科研体制与*一样,没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省的农业科研院所共有23个,农科院管理的15个,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桑蚕蜜蜂业。农业院所没有进行部门间的合并整合。省农科院与各市州的农科所只是农业科研协作与竞争的关系。

20*年,*省农科院撤消了所属研究所的二级法人资格。进行了研究方向调整与改革,保留了6个所,新建3个研究所,重组6个研究所。确定了5大领域10大研究方向,扩充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检测、农业经济的研究;并提出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省机构编制部门也积极支持省农科院机构调整,在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上给予灵活安排。*省农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958人,科技人员1001人,比重达到51.1%。博士4名,硕士152人。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稳定增长,20*年事业费为9500万元,科研经费4729万元。

*省农科院实行开放办院,联合办院,通过内部改革,实行课题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近年来,*省农科院与地州市政府或企业共建了7个农业研究所,如*省农科院曲靖万寿菊研究所、富源魔芋研究所、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红瑞柠檬研究所,加强和促进地州市农科所的合作与发展,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地方特色产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

目前,*省的畜牧、兽医、水产、食用菌等研究所仍归属农业厅、供销社等部门管理。

3、*省进行一所两制改革,进行科研和开发分开管理,以成果商品化为突破口,加强内部管理机制创新改革。

农业厅所属的研究所开展一所两制,进行科研和开发分开管理,以成果商品化为突破口,今后还要加强内部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向创新人才倾斜,加强人才培养和条件平台建设。*省计划把畜牧、水产的科研院所整合,成立养殖业科学研究院。

*全省现有23个农业科研院所,省农科院管理的有13个,其余归农业厅和供销社等部门管理,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重复设置的不多。

*省农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727人,其中高级职称450人。*省农科院获得国家特等发明获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各1项,其他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为全国各省级农科院之首。通过抓重点学科的建设,在经费和人员配置上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对引进的博士给予增加编制,形成了一支700人的创新团队,获得成果1500多项。

省林业厅所属的林科院,增挂中国林科院*分院牌子,获得的国家科研经费从200-300万元增加到20*年的*多万元。对地市林科所的改革,通过重点投入,建设区域性林科所或增挂省林科院分院的牌子。

*省14个市有13个农业科研所。相对我国其他省份而言,市级农科所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三)农业科研院所定位于公益性,省级所实行全额拨款,市县多为差额拨款

1、*省农业科研院所人员编制压缩,省级院所从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

*年,*省根据科技部的部署开始搞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技术开发类院所全部转制,象农科院这类公益性科研院所仅保留原有编制的57%。有收入的公益性院所,不管创收多少,工资部分全拨,但办公经费和职工福利费仅拨一半。后来,经*农科院积极反映,办公经费和职工福利费拨款提高到了80%。期间,*农学院也合并到了*大学,对农业科研重视不够。这轮改革,使*省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受到了削弱。

20*年,全国科技大会后,*省纠正了以前的一些做法,明确了农业科研院所的公益性职能,省属农业科研院所实行全额拨款,但市县所大部分仍然为差额拨款。

2、*省农业科研院所全部是全额拨款,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稳定增长。

*省农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958人,科技人员1001人,比重达到51.1%。博士4名,硕士152人。事业费和科研经费稳定增长,20*年,省农科院事业费为9500万元,科研经费4729万元,并且每年安排基本业务费500万元。

*省地州市和各县的农业科研所有的是全额拨款,有的为差额拨款。

3、*省的农业科研院所从全部差额拨款改为省级全部为全额拨款,市县农科所大多为差额拨款。

20*年,全国召开农业科技大会后,*省按照社会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功能重新定位,对农业科研院所由过去的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并重新进行了定编核定,进行岗位设置改革,按比例定岗,提高科技人员中级人员的比例,对农业科研出院所聘用的后勤管理人员、科研辅助工人等也给予人员核定,给予财政拨款补助。

(四)加强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省农科院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力度,与泰国的大学合作,培养硕士和博士。现有博士20多人。同时,以优惠政策大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引进博士奖励住房100平方米,给予安家费8000元、科研启动费2万元。

*省农科院与中南大学合作办研究生分院,培养硕士和博士。各科研所对在读硕士补助1万元、博士补助3万元,鼓励科技人员攻读更高的学位。对引进的博士,引进1个,就增加编制1个。

(五)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拍卖,加速成果转化

1、*省进行农业科研所开办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试点。

*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建立科技开发公司、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进行,直接服务农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省的马铃薯、油菜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先进行列,成果的推广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省油菜研究所建立了3个控股公司,直接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省油菜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农业新品种)通过拍卖,使研究成果得到及时的转化和推广,每个新品种可获得200-300万元的收益,强调研究成果必须转化,使研究、转化和推广相益得彰,达到良性互动,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2、*省进行成果拍卖,实行所内的研究和开发两种内部管理机制。

开展成果转化形式的探索,进行成果拍卖转化,与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进行内部机制改革,通过课题奖、论文奖、成果奖、转化提成奖等多种方式,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转化提成奖的比例低于国家的规定和高校的标准。

省农业厅所属的研究所开展一所两制管理,进行科研和开发分开管理,以成果商品化为突破口,进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收入向创新人才倾斜,科技成果及时得到转化和推广。

(六)各省大幅度地提高省级科技三项经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总量增长迅速,但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偏低

1、各省大幅度增长科技经费的投入

20*年,全国有14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超过50%,全国各省科技三项经费拨款达到678.8亿元,比20*年增长28.8%。经过三年的增长,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区市省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都翻了一番以上。20*年,*省、*省和*省和*的省本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分别为2亿元、5亿元、2.5亿元和1.7亿元,过去三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98%、35.72%、43.28%和12.31%,*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率都低于其它3个省,特别是经费增长率,*不足其它3省的1/2。

20*年,*省级财政科技三项经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由20*年的8700万元增加到1.37亿元,增加5000万元,增长了57.47%,各市(州、地)级财政科技经费(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也达到3.89亿元。*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年后,省级财政科技经费按每年20%的比例增长。20*年,*省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了2亿元(*仅1.7亿元)。

20*年,*省颁布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行动计划的决定》,组织实施8大科技工程,20*年省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5亿元(新增2.5亿元),州市县财政每年配套5亿元,设立专项财政资金,5年计划筹措500亿元资金。

20*年,*省本级财政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增加1.2亿元,比20*年增长141%。

2、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增长,但总体水平低。

各省财政农业科研投入约占科研投入的总量的30%-40%,随着科技三项经费的总量增长,农业科研经费也随之增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已由1999年的占GDP的0.23%上升到20*年的0.56%,但离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研投入标准(1%)的仍然相差很远,发达国家达到2%-5%。我区农业科研投入为农业总产值的0.17%,约为农业GDP的0.3%,自治区本级农业科研经费为5000多万元,与周边省区相比,无论总量还是比例都相对较低,对农业科研投入的增长比例也不高。

(七)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农业创新岗位制度

根据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精神,全国各地积极贯彻,加快本省农业科技条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改善科研条件,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各省都提出了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正在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不改变原有机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通过整合全省的农业科研资源,投入资金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区域性农业试验站,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研力量,进行农业科研机制创新,研究中心跳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管事不管人,按创新岗位给予专项经费保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目前,*还没有提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方案和规划。

1、*省

20*年上半年,*省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方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目前正在等待省财政厅的最后审批。计划建立*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不改变原有机构管理体制的情况下,通过整合全省的农业科研资源,投入2亿元,建立17个农业研究中心,重点建设实验室和区域性农业试验站,设置创新岗位,使农业科研有固定的经费投入,每年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业务经费3000万元。

2、*省

*省提出,今后几年计划投入3亿元建立*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靠原有农业科研院所,不打破原有院所的管理,围绕产业发展建立20个农业研究专业中心。研究中心整合全省资源,与地州市联合,管事不管人,进行农业科研机制创新,按创新岗位给予专项经费保障。研究中心跳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

3、*省已开工建设

20*年,*省已开工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计划总投资4亿元,下设20个研究中心、2个基地、13个试验站,进行全省农业科研资源的整合,设置创新岗位300个。

(八)改革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方式

20*年,*省颁布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行动计划的决定》,组织实施8大科技工程。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宏观研究,进行产业5年布局,从宏观层面突破,通过行业、领域顶层设计,根据行业和领域发展方向,滚动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构造、策划重大专项,整体推进产业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战略联盟,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加强农业科研投入,进行科研院所内部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开展银企合作,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促进产业技术的进步。行动计划工程中安排农业科研的经费达到35-40%。

(九)各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经验及其问题

1、经验和特点

*省:调整农业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进行机构合并与调整;农业科研投入大幅度增长。

*省:及时调整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省市联合办院办所,促进成果转化;农业科研投入大幅度增长;改革农业科研计划项目的管理方式,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

*省:及时重新核定职能和进行定岗定编,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由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与企业合作,采用成果拍卖、成果商品化内部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农业科研经费的筹措方式;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起步早,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通过与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院,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争取国家支持力度大,获得的国家农业科研经费多。

2、存在的经验教训

*省:压缩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员编制;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没有形成省市联合和联动的体系,省强而市县弱,产学研联合的程度有待提高。

*省:农业科研机构管理分散,多头管理;种植业研究力量强,畜牧业研究力量薄弱;科研人员待遇不高,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省:省级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少,造成省级农业科研经费不足;激励机制没有重大突破,科研人员待遇不高;地市农科所是差额拨款,经费不足,主要精力花在搞开发、搞创收、求生存,职工人多,而科研人员少,留不住人才,科研条件薄弱。

*

四、体会与启示

(一)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力度,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科研周期长、保密性差,成果应用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农民,科研单位难以通过成果的转让获得相应的收益。农业是弱质产业,是各国政府的保护产业,WTO贸易谈判的重点和难点在农业,特别是最近的粮食危机警示我们,农业科研绝不能放松,只能强化。

各省的农业科研投入近年来已大幅度增长,最近3年已增长一倍以上,多的省增加了10倍,而*农业科研投入增长率一直都保持在12-15%之间,需要进一步增加。

(二)必须加强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力度,稳定农业科研院所

我区提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保证,农业科研院所属公益性机构,需要进行调整,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研是一个多头管理工作,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由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改革,并制定相关政策与之配套。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要正确处理好行政与科研的关系,理顺科研院所的管理关系,改革农业科研计划项目的支持和评价方式,并逐年增加经常性科研经费的比例,使科研工作有固定和长期的经费渠道。根据20*年12月29日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关于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制定出*稳定支持农业科研院所的政策措施。

(三)整合农业相关科技资源,增加农业科研实力,提高农业科研水平

据了解,全国32个省级农科院中目前只有*、*、*等3个省区的农科院是非综合性的,仅为种植业的科研,其它省的农科院都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合并的。*种植业科研院分属多部门管理,重复设置,学科交叉,资源分散,多而不强;养殖业研究力量弱,特别是市级缺乏畜牧水产的科研和转化机构,*海洋研究所改制后,海洋养殖的公益性研究缺乏。需要对科研院所进行资源重组、合并与加强,减少管理层级。

(四)农业科研与转化推广相脱节,没有形成上下联合,体系不完整,机构配置上“重研究,轻转化”现象严重,成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区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推广工作的人数多,成果转化力量和能力很弱,是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薄弱环节。在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和干部考核中,过于强调研究成果和论文数量,科技人员不愿搞推广,成果转化率低,研究与推广脱节。自治区、市、县的农科所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研究转化推广断裂。需要加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机构的设置和布局,形成自治区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重点在研究、市级重点在转化、县级重点在示范推广的科技创新体系。根据农业区域的特点,建立区域性试验站(分院、分所)。要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工作,通过转化,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整合农业科研资源的有效手段

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等9个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20*》3号)精神,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由*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农业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农技推广体系组成。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可有效地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研力量,进行农业科研机制创新,研究中心跳出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机制,管事不管人,按创新岗位给予专项经费保障,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据了解,这项工作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已陆续进入了实施操作阶段,*需要尽快启动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和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和组建实施。

(六)要放开搞活和壮大农业科研院所

我国农业经营分散,单一农户难以抗拒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效益不高,风险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科研院所的基础条件、人才、成果和收入分配政策及评价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研究院所创新水平不高,能力不足,政府的投入有限,要发展就必须采取搞活。对农业科研院所的深化改革,要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给农业科研机构宽松的政策环境,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路子,搞活经济,壮大科研开发实力,开展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推广等综合业务,为农业科研单位壮大实力提供有利条件,以吸收更多高级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服务。

五、建议

(一)成立自治区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利于统一部署和协调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事宜。

在机构整合、创新环境和平台建设、人才吸引和培养政策、财政科研投入的增加、科技投入机制的创新、岗位设置、人员定编、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部署,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进行自治区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机构整合和学科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科研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逐步改变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的格局,把农业厅、水产畜牧兽医局、农垦局等部门所属的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合并调整,归属农科院管理,形成起管事、管人、管财相统一的管理机制;或另外成立畜牧水产科学院,加强*特色畜牧水产业科学研究。通过机构、人才、资源的整合,加强创新平台的建设,使创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三)加强和改善自治区级和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协作关系。根据农业区域特点,在原有地市级农科所的基础上,建立若干区域性的*农科院市级分院,以市级政府为主导,市与自治区共建,*农科院与各分院具有业务指导关系,对分院的人才培养、科研项目进行指导与合作,开展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科研、技术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鼓励和支持市县级农业科研所与市县农业推广机构合并。

加强自治区和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工作,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站,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铁支持力度,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其它的市县级农业科研所与市县农业推广机构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市县农业科研所的场地,可作为农业成果转化的试验、示范基地。增设市级畜牧、水产试验场或研究转化机构。

(五)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

从3-5年中期目标入手,对重点产业、领域进行顶层设计,策划一批重大专项,一次布局,连续性地分年度组织实施;改革农业科技的科研与转化推广成果评价与奖励政策,加强对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的奖励工作。要切实改善农业科研资金投入结构,避免和减少农业科研项目年年申请、年年变更的现象,减少急功近利的项目,落实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形成长期的科研大协作,推进重大研究项目。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6

关键词:NPO农业科研农业科技院所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农业科学院,非营利的农业科学院(本文简称非营利院所)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主力。其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主要由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构成。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职能都是提供纯公共物品。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避免“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都要求非营利院所建立非营利组织。本文将非营利院所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而从事科技产品生产、流通,提供农业科技物品及其服务的社会组织。

有人根据其与政府的关系和法律地位,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官方和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有人根据服务本质,以及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对各种社会组织定性。政府是公共性最强、市场性最弱的组织,企业是市场性最强、公共性最弱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位于市场性和公共性的中间值之间。根据这样的定性构架,可以把非营利组织组织分为四类:公共性弱而市场性强的运营型组织,可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志愿者组织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弱的自治型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型组织;公共性强而市场性弱的保护型组织,如农业科技院所,这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一是服务大众的宗旨;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三是不使任何个人营私的管理制度;四是有合法免税地位;五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NGO正处于发育期,是一支正在成长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公共领域增加了新的制度资源”。

一、农业科研院所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必然性

科研机构分公益类和应用开发类二大类。历经20多年的探索,最终把农业科研性质重新定位为“公益性”,并已形成共识。很多国家都把农业科研作为政府保护的对象。

农业是弱势产业,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国农业还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

农业科研产品大多数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预测预报、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技术、食品安全、环境科学、政策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共性研究和关键性研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但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却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小农户承担不起农业科技投入,也不能承受推广成本——农业科技“试错”的高昂成本。

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应用年限短、地域明显、风险大等诸多特点。据统计,国内获科技进步奖的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6年~13年,而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使用5年~8年后就被淘汰,有些成果产出后甚至尚未推广应用就已过时,成为无效供给;与其他行业科研相比,农业科研的工作环境较苦,重复劳动较多,出成果较难,导致农业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总量缺乏,人才留住难、引进难。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因自身科技含量高、技术商品化难度大、保密性差等特点,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许多经营性高科技成果交给社会企业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不仅科研院所经济回报率低,而且往往导致科技成果半途夭折。如作物品种保护法也允许农民保存用于再生产的种子,这种做法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但减少了育种者的收益。

公益性农业科技院所转变为企业是不成功的。短期内政府投入虽减,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抗灾能力等都是不利的。在转制政策的压力下,过度地强调市场化,非营利院所主要精力不是用于如何满足学科需求和国家需求,而是热心于短、平、快的开发项目,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削弱农业科技创新力。同时在转企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下,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断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业科技院所流向高校和党政机关。

长期以来,农民无偿或低偿地使用农业科研成果,为农产品供求平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我国非营利院所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非营利组织遍布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国农业非营利组织极度缺乏。

1.非营利院所的原则

一是维护社会公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到支持和保护,符合非营利组织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所以,农业科技院所应该属于非营利组织。除具有一般非营利组织的共性以外,还具有“非营利院所盈利,可以按照规定比例返还给农户”的职能。

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上,与农民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非营利院所低价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如向农民推销科技产品,供应农业生产数据,只收手续费。非营利院所经营上述业务是赔本的。根据情况,可以用商业化的业务盈余来补贴这方面的支出。

三是奉献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动力主要是科学家的工作,获得农民的满意和社会的承认,这是农业科学家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通过非营利组织激发奉献精神,提高社会公德水平。非营利组织虽弘扬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但仍然要按个人的贡献分配,多劳多得。非营利院所的科学家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可根据任务目标,按照绩效进行评价,考核结果直接跟报酬挂钩。科技人员的贡献、专利可以作为股权和股票期权。志愿者和奉献者可以先领奖金,后捐款。

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非营利院所应该有合理利润,以引进和留住人才。但是要限制股金分红额。参照日本农协的做法,股金分红率,基层非营利院所限制在7%以内,省和中央科技院所限制在8%以内。按规定,基层院所每年的纯利润主要用于四个方面:25%作为发展非营利院所事业的准备金;10%作为积累金;7%作为分红金;45%作为农民利用院所产品和服务的返还金。除以上四项外的多余部分(13%),结转下年度分配。

四是自主、民主管理。首先,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向成员报告院所工作,听取成员、尤其是科学家意见,讨论和决议本院所的重大事宜。其次,非营利院所要拥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公开招聘制度,自主决定招聘人员数量、专业岗位设置、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及受聘人员的职位等级,通过合同方式确定科研机构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实行岗位责任管理,建立合理的职工解聘和辞退制度。对被聘用人员定期考评;对经考评不合格的人员、聘用合同到期后未续聘的人员和被辞退的人员,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解除合约。

五是发挥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更要发挥本院所专长,院所之间结成相互需求、互为市场的功能性联系,以推动共同成长。从专业化分工着眼,把非营利院所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分开,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协作,就会形成理想的机制性功能结构。通过国内外、省市内外的院所合作与联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

六是提高效益。引入合理、有效的课题全成本核算机制。资助方、受助方和科研人员都要按照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原则,加强对研发的成本控制。

2.非营利院所的配套条件

(1)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我国捐资助研的体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为非营利院所服务的筹资组织,使得一些组织或个人的捐款愿望无从实施,导致非营利院所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政府从非营利院所那里购买公共服务。

建立农业科技基金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科技基金会应该具有三点特性:一是在资金运用上不受来自任何部门的强制干预;二是通过自身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树立可信度,培育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着重提高科技产品质量,赢得社会认可;四是接受法律、和舆论的严格监督。

非盈利院所经费来源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以募集资金为辅。在院所初创时期,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投入;资金使用以政府监督、公众、媒介舆论监督为主,内部自律为辅。要向主管部门或单位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接受业绩考核。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对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运行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考核。

(2)加大法制保障。强有力的法制,才能杨善抑恶,使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制定《遗产法》和《捐赠法》,后者规定,当捐款人经济条件恶化时,财政和社会按照捐款的规模,给予回报性补助,保证捐款人的合法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诱导人们更多的捐款;只有《国有资产法》使国有资产不流失,才能鼓励人们向国有的非营利院所捐款。

参考文献:

[1]陈小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5;33;27;33

[2]牛若峰:论市场经济与农民自由联合[J].中国农村经济,1998(7)

[3]SalanmonL.M,AlteierH.KTheEmergingNonprofitSectorAnOverview[J].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5:1-10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7

关键词:NPO农业科研农业科技院所

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是农业科学院,非营利的农业科学院(本文简称非营利院所)是农业科研院所的主力。其实现制度创新,建立起系统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竞争力。

市场经济,主要由政府、市场和各种非营利组织构成。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职能都是提供纯公共物品。建立有效且有限的政府,避免“政府失灵”及“市场失灵”,都要求非营利院所建立非营利组织。本文将非营利院所定义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公益而从事科技产品生产、流通,提供农业科技物品及其服务的社会组织。

有人根据其与政府的关系和法律地位,大致将其分为两类:官方和民间的非营利组织。有人根据服务本质,以及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对各种社会组织定性。政府是公共性最强、市场性最弱的组织,企业是市场性最强、公共性最弱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位于市场性和公共性的中间值之间。根据这样的定性构架,可以把非营利组织组织分为四类:公共性弱而市场性强的运营型组织,可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志愿者组织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弱的自治型组织;学校、医院等公共性和市场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型组织;公共性强而市场性弱的保护型组织,如农业科技院所,这种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一是服务大众的宗旨;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三是不使任何个人营私的管理制度;四是有合法免税地位;五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

总体上看,我国NGO正处于发育期,是一支正在成长的社会力量,“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为公共领域增加了新的制度资源”。

一、农业科研院所成为非营利组织的必然性

科研机构分公益类和应用开发类二大类。历经20多年的探索,最终把农业科研性质重新定位为“公益性”,并已形成共识。很多国家都把农业科研作为政府保护的对象。

农业是弱势产业,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国农业还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

农业科研产品大多数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预测预报、栽培管理技术、水土保持技术、食品安全、环境科学、政策研究和基础性研究、共性研究和关键性研究具有纯公共产品特性,但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却很难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小农户承担不起农业科技投入,也不能承受推广成本——农业科技“试错”的高昂成本。

农业科研具有周期长、应用年限短、地域明显、风险大等诸多特点。据统计,国内获科技进步奖的农业科研成果研究周期一般为6年~13年,而生产中一般的技术性成果使用5年~8年后就被淘汰,有些成果产出后甚至尚未推广应用就已过时,成为无效供给;与其他行业科研相比,农业科研的工作环境较苦,重复劳动较多,出成果较难,导致农业科研单位高学历人才总量缺乏,人才留住难、引进难。

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因自身科技含量高、技术商品化难度大、保密性差等特点,以及国家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许多经营性高科技成果交给社会企业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不仅科研院所经济回报率低,而且往往导致科技成果半途夭折。如作物品种保护法也允许农民保存用于再生产的种子,这种做法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但减少了育种者的收益。

公益性农业科技院所转变为企业是不成功的。短期内政府投入虽减,但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抗灾能力等都是不利的。在转制政策的压力下,过度地强调市场化,非营利院所主要精力不是用于如何满足学科需求和国家需求,而是热心于短、平、快的开发项目,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严重削弱农业科技创新力。同时在转企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下,一些高层次人才不断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业科技院所流向高校和党政机关。

长期以来,农民无偿或低偿地使用农业科研成果,为农产品供求平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我国非营利院所向非营利组织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大的空间,非营利组织遍布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我国农业非营利组织极度缺乏。

1.非营利院所的原则

一是维护社会公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到支持和保护,符合非营利组织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所以,农业科技院所应该属于非营利组织。除具有一般非营利组织的共性以外,还具有“非营利院所盈利,可以按照规定比例返还给农户”的职能。

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经营上,与农民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关系,非营利院所低价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技,如向农民推销科技产品,供应农业生产数据,只收手续费。非营利院所经营上述业务是赔本的。根据情况,可以用商业化的业务盈余来补贴这方面的支出。

三是奉献社会。非营利组织的动力主要是科学家的工作,获得农民的满意和社会的承认,这是农业科学家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通过非营利组织激发奉献精神,提高社会公德水平。非营利组织虽弘扬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但仍然要按个人的贡献分配,多劳多得。非营利院所的科学家享受公务员的待遇,可根据任务目标,按照绩效进行评价,考核结果直接跟报酬挂钩。科技人员的贡献、专利可以作为股权和股票期权。志愿者和奉献者可以先领奖金,后捐款。

根据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非营利院所应该有合理利润,以引进和留住人才。但是要限制股金分红额。参照日本农协的做法,股金分红率,基层非营利院所限制在7%以内,省和中央科技院所限制在8%以内。按规定,基层院所每年的纯利润主要用于四个方面:25%作为发展非营利院所事业的准备金;10%作为积累金;7%作为分红金;45%作为农民利用院所产品和服务的返还金。除以上四项外的多余部分(13%),结转下年度分配。

四是自主、民主管理。首先,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向成员报告院所工作,听取成员、尤其是科学家意见,讨论和决议本院所的重大事宜。其次,非营利院所要拥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公开招聘制度,自主决定招聘人员数量、专业岗位设置、不同等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及受聘人员的职位等级,通过合同方式确定科研机构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再次,实行岗位责任管理,建立合理的职工解聘和辞退制度。对被聘用人员定期考评;对经考评不合格的人员、聘用合同到期后未续聘的人员和被辞退的人员,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解除合约。

五是发挥优势。“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更要发挥本院所专长,院所之间结成相互需求、互为市场的功能性联系,以推动共同成长。从专业化分工着眼,把非营利院所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分开,按照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协作,就会形成理想的机制性功能结构。通过国内外、省市内外的院所合作与联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

六是提高效益。引入合理、有效的课题全成本核算机制。资助方、受助方和科研人员都要按照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原则,加强对研发的成本控制。

2.非营利院所的配套条件

(1)加大财政投入。由于我国捐资助研的体制不完善,缺乏专门为非营利院所服务的筹资组织,使得一些组织或个人的捐款愿望无从实施,导致非营利院所资金不足。这就需要增加财政投入,政府从非营利院所那里购买公共服务。

建立农业科技基金会,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农村科技基金会应该具有三点特性:一是在资金运用上不受来自任何部门的强制干预;二是通过自身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树立可信度,培育稳定的资金来源;三是着重提高科技产品质量,赢得社会认可;四是接受法律、和舆论的严格监督。

非盈利院所经费来源必须以国家投入为主,以募集资金为辅。在院所初创时期,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投入;资金使用以政府监督、公众、媒介舆论监督为主,内部自律为辅。要向主管部门或单位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接受业绩考核。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对非营利科研机构的运行绩效定期进行评估考核。

(2)加大法制保障。强有力的法制,才能杨善抑恶,使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业。制定《遗产法》和《捐赠法》,后者规定,当捐款人经济条件恶化时,财政和社会按照捐款的规模,给予回报性补助,保证捐款人的合法利益和基本生存条件,诱导人们更多的捐款;只有《国有资产法》使国有资产不流失,才能鼓励人们向国有的非营利院所捐款。

参考文献:

[1]陈小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5;33;27;33

[2]牛若峰:论市场经济与农民自由联合[J].中国农村经济,1998(7)

[3]SalanmonL.M,AlteierH.KTheEmergingNonprofitSectorAnOverview[J].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1995:1-10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8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农业科技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管理机制和创新、服务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条市和区、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农业科技进步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规定负责农业科技进步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业科技进步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本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实现稳定的投入增长。

本市应当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安排用于农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技术引进等科技兴农项目的资金。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部门的计划,安排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资金。

本市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参与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

第六条以市或者区、县财政性资金设立农业科技项目的,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立项指南。

农业科技项目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行招投标。

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专家评审、项目承担单位及相关人员的信用评估、资金使用监管、项目成果绩效评估等制度。

第七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科技、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种源、装备、生态和信息等领域的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参与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申报国家的农业科技研究重大项目。凡获得国家农业科技研究重大项目的,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给予配套项目支持。

第八条本市应当定期编制农业科技成果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对下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税收、贷款的优惠或者研发经费的补助:

(一)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作,向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

(二)农业科技成果权利人采取成果转让、以成果作为投资或者许可他人使用成果等方式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

(三)自主创新取得农业科技成果的权利人,在本市经成果转化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且未获得政府资助的。

鼓励和支持本市农业科技成果权利人以成果转化等形式为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服务。

第九条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设置综合性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承担下列公益性职能:

(一)引进、试验、示范农业关键技术;

(二)监测、预报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害、动物疫病等农业灾害,提供防治和处置技术指导;

(三)提供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检验技术服务;

(四)提供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技术服务;

(五)提供农业技术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服务;

(六)其他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农业技术人员,组建村级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的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十条本市依法保护农业方面的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为申请人、权利人提供相关服务。

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申请农业方面的知识产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向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费、审查费等资助。

第十一条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为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研发活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本市应当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本市应当制定农业重点领域的科技人才开发目录,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本市应当采取措施减免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种植、养殖等专业学生的学费。

第十三条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培训计划和农民的专业技术、实用技术等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市和区、县科技、农业、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组织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到乡、镇、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

第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9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把农业科技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增加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管理机制和创新、服务体系。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第四条市和区、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农业科技进步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市和区、县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规定负责农业科技进步工作。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业科技进步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本市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实现稳定的投入增长。

本市应当根据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安排用于农业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技术引进等科技兴农项目的资金。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部门的计划,安排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资金。

本市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参与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投入。

第六条以市或者区、县财政性资金设立农业科技项目的,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立项指南。

农业科技项目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实行招投标。

项目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专家评审、项目承担单位及相关人员的信用评估、资金使用监管、项目成果绩效评估等制度。

第七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科技、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种源、装备、生态和信息等领域的现代农业科技研究,参与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申报国家的农业科技研究重大项目。凡获得国家农业科技研究重大项目的,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给予配套项目支持。

第八条本市应当定期编制农业科技成果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对下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税收、贷款的优惠或者研发经费的补助:

(一)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作,向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

(二)农业科技成果权利人采取成果转让、以成果作为投资或者许可他人使用成果等方式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

(三)自主创新取得农业科技成果的权利人,在本市经成果转化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且未获得政府资助的。

鼓励和支持本市农业科技成果权利人以成果转化等形式为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服务。

第九条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发展需要,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设置综合性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承担下列公益性职能:

(一)引进、试验、示范农业关键技术;

(二)监测、预报农作物和林木病虫草害、动物疫病等农业灾害,提供防治和处置技术指导;

(三)提供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检验技术服务;

(四)提供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技术服务;

(五)提供农业技术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服务;

(六)其他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农业技术人员,组建村级农业技术服务队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的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第十条本市依法保护农业方面的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为申请人、权利人提供相关服务。

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申请农业方面的知识产权,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向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费、审查费等资助。

第十一条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平台,为农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科技研发活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本市应当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本市应当制定农业重点领域的科技人才开发目录,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本市应当采取措施减免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种植、养殖等专业学生的学费。

第十三条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制订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培训计划和农民的专业技术、实用技术等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免费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市和区、县科技、农业、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组织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到乡、镇、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民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

农业科技院所范文篇10

在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而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由于缺乏主体地位,其应有的作用提升缓慢,使得其对科技投入和产出不能提出明晰的统计指标,导致科技支撑容易丧失准确方向和适宜力度,严重影响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科技统计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不象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工作具备产出性,因而极易被忽视。目前90%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没有专职的科研统计人员,均以其他管理人员兼职,科技统计力量极为薄弱。同时,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活动多是由兼职统计人员单独完成,科技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指标间的概念混淆。科研统计主要是为制定规划和政策,确立发展目标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没有规范、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就不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但科技统计工作涉及面广,耗时长,尤其是规模较大、成果较多的农业科研院所,每年的统计报表工作量大,表间关系及其复杂,只要统计指标稍微变化,就会影响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的分配和合理利用。统计指标内容繁多,指标的连续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中国在对科技活动、特别是R&D(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的定义方面,存在地区之间统计对象主体差异较大、与国际统计口径不一致的现象[3]。每一农业科研院所每年均需针对不同的上级部门报送相似又不同的科技统计,更换表头、形式或改换一两个指标的统计报表在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工作中尤为常见。此外,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管理普遍信息化程度低,各项科技统计调查之间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和工作关系协调,难以实现信息综合利用和信息共享。

2科技统计的设计原则

OECD是最早开始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笔者结合目前科技管理创新需要,在遵从以下指标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现有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指标进行调整和改进。

2.1科学性

所设计的统计指标应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科技活动,从而为当地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导向性信息服务。

2.2全面性

统计指标应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地农业科技发展条件,科技活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揭示农业科技活动的内在规律以及科技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2.3可比性

科技统计指标中各指标的设置和含义应一致,以便科技活动统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指标设计时应借鉴国内外同行通行的标准和规范,这不但能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也方便统计结果在同行之间进行分析比较。

2.4可行性

主要指所设计的指标在全面反映科技活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数据观察统计,同时指标简单、明了,不会引起统计人员理解歧义和偏差。同时,指标间不存在信息重叠,以免影响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统计指标的构建

本文所构建的科技统计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活动过程,包括科技投入、科技活动以及科技产出3个一级指标,并在3个阶段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二级和三级统计指标(见表1),从而构建适合农业体系科研活动客观实际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在二级和三级指标方面,主要是根据农业科技过程中的主要涵盖范围及服务主体进行设计。区别于一般高校的科技统计指标,本文在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中加入了技术获取投入和服务三农的科技成果,使农业科研活动得到更好的诠释。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科技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共享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表1的科研投入性指标中,特别强调了信息化投入情况。实现科技统计信息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提高了科技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统计指标主要根据内部结构特征对所有指标进行分组,但随着农业科技活动集约化程度以及科技知识的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各科技统计指标日趋复杂化,统计指标之间没有明确可分的界限,即使是一些科技统计比较先进的国家,也不能够解决科技统计的隐匿性所产生的问题。

4科技统计的采集及其共享平台的构建

4.1科技统计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统计主要是以年报表的形式进行量化,并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自动化处理。但由于各研究所统计口径和分类不统一,数据准确性差,时效性弱,致使综合利用难度大、利用效率低。同时,各科研院所统计人员大多为临时抽调,工作连续性差。岗位认识程度低,专业知识缺乏,统计业务不熟悉,在统计数据采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误差,严重影响农业科研统计质量与绩效。农业科技统计由于受到资金、时间的影响,信息化以及共享程度低。采集系统启动时间较长,传统数据采集业务处理时间长、上传数据速度慢,成本高,这大大限制了科技统计进程。因此,建立数字化采集及共享平台,可以弱化科技统计因工作量大而对其他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数据采集信息化后,可以随时对资源数据库进行修改和整理,从而大大节约了重复投资的成本。

4.2科技统计数字化平台

对科研统计数据的收集,主要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构建数字化共享平台,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归档、传输、更新,从而建立完善的科技统计资源数据库,并运用区域网络环境,达到科研院所之间信息共享,减少对统计资料进行人工查询和处理的时间。科技统计数字化平台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化平台存在于全国各大高校中,如西安财经学院设计的科技统计在线和检索系统平台,在二级学院需要信息时,在平台内及时、准确地检索出各类数据[4]。由此可见,将科技资源及科技信息,从而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从而为各领导阶层提供适宜的科学依据。而科研统计信息化,可以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改革,从而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科技创新。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