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5:39:42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1

1.1科技投资力度不足福建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制约了科技创新发展和公共科技平台的建设。从图1可以明显的看出,福建的科技资金的投入要远低于台湾地区,特别是早期,福建的科技研发投入相当的有限,2000年闽台科技研发投入相差达20倍。经过10多年的发展,福建的科技研发投入正逐步与台湾缩小距离,但总体上仍远低于台湾地区。而园区的发展离不了资金的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技创新和科技平台的建设上的投入有限,加上园区中企业对科研投入也相对较少,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园区发展后劲。

1.2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通过对园区企业的务工人员进行人才结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比例较小为34%,而初、高中及以下文化仍占较大比例为66%。正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制约了闽台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导致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阻碍园区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3机制尚不完善,机构管理不明确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机制尚不完善,主要反映在园区台资企业与农民合作的利益协调,双方的合作缺乏严谨的合同制度,从而使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其次,目前园区管委会的建制还未完善,机构管理不明确,日常的管理只靠管委会办公室,势单力薄,园区发展的推动力量微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速度。

2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发展的对策

加强对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是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一大优势,应以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契机,解决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对台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2.1加大科技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资金的投入。以项目为载体,围绕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目标,每年扶持园区的科技项目10项以上,组织并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项目,重点支持园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主导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如果、茶深加工技术研发,花卉出口保鲜关键技术研发等。此外,还要积极扩大融资渠道,花大力气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完善园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的软、硬件设施。

2.2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主动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引进合作。并出台引进人才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农业管理和研究人才。聘请技术专家对园区企业进行指导、培训工作人员,并利用他们的技术力量对园区企业家、专业户、流通大户、农民等进行分层次的科技培训,培养出各类型的有用人才,提高企业及员工的自我创新能力和意识。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2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环境发生改变,我国农产品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此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有着显著贡献。

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第一。农业科技园区现在只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一种模式或一个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其地位并未得到完全确认。在各级政府与科技部门扶持上仍缺乏明确、稳定的支持政策和支持途径。第二,由于政府是投资主体,园区生产经营的机制不够灵活,直接经济效益不能完全保证,多数属于“形象工程”。第三,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不足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园区自身科技力量不足,二是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机制不畅问题。

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

1.实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发展模式

“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应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原则,使园区发展逐步走向规范。政府应高度重视,确实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促进本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大事来抓。在投资机制上,基本形成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营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格局。在管理模式上,都有园区地方领导小组和形式多样的、职能明确的园区管理机构,组织和协调服务,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导本地园区发展规划的制定及实施监督等,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如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并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如有些园区提出的“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园区运行机制,符合市场经济和产业化发展要求,基本上兼顾了企业、科技、农户各方面的利益,较好地协调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和农民受益的关系。在园区运作方式上,建立园区经营主体,实行公司制运作。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组建、管理和经营,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此外,发展以股份制经营运作带动园区的开发,在权益分配上实现股份化。

3.加强技术开发能力培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广纳人才、加强内引外联。建立稳定的技术依托和技术来源,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应成为各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科技支持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在运作方式上,有的园区采用联合或协作模式,与科研院所共同进行科技开发、研制,形成科研、试验、生产、销售的联合体,依靠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雄厚技术力量,筛选项目、引进成果、搞好技术储备和应用。有的园区采用引进或聘请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和先进科技成果。建立专家基金,专项用于专家报酬和科研成果开发与转化,提升园区项目科技水平。有的园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科技部门、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组成的多学科、多单位协同科技队伍,保障园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4.在农业科技园区创办农业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

一些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作用。创办“企业创业园”、“博士创业园”、“企业孵化中心”、“科技孵化园”等各种类型的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和培育各类科技型龙头企业,并鼓励科研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创办企业或采用各种方式参与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转让、承包与服务。孵化园为到园区创业的农业高科技人员提供生活、办公、实验场所,安排一定资金对入驻园区的农业科技生产加工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租赁等方面进行补贴,对土地征用、税收给予减免优惠,对申办企业的有关手续由园区管委会实行无偿服务等。

5.以农业科技园区为中心,构建区域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以科技为主线。信息交流为纽带,示范推广为手段,切实为农民办实事,把优良品种、先进技术、专业知识和大量的信息送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推动整个农业的上档升级。周边地区在示范区的引导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下,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等手段。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农村和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三、总结与讨论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3

第1条为了促进*市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农业工业化与产业化,依据《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市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示范与推动作用。通过园区的引导与示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

第二章管理及职责

第3条*市科技局负责市级及以上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责: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科技与产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和编制实施园区的发展规划及专项计划,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负责对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考核认定和审批、验收评估等工作的管理;

3.负责对县(市、区)及各级主管部门设置的农业科技园区的宏观管理与指导;

4.负责国家、省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与协调,承办国家及省对园区管理过程中交办的事宜。

第4条各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负责辖区范围内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政策和规划。依据全市农业科技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制定辖区内园区的发展规划和计划;

2.组织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申报初评工作;

3.承办市科技局在国家、省、市级科技园区管理过程中交办的有关指导、协调事宜。

第5条农业科技园区应依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各级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政策和规定,并结合本园区的具体条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2.制订本园区的建设和开发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

3.建立和完善园区统计、信息系统及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4.定期向科技主管部门反馈园区进展情况。

第三章审批与认定

第6条各地已建或新建的农业科技园区均可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从事单项或多项高效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或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的园区;

2.具有区域经济、技术、资源的代表性,功能设计合理,对区外有较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3.有较强的自我投资和开发能力,并能形成较大的产业化规模;

4.具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并与之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协作关系;

5.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第7条申报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应具备的材料:

1.农业科技园区申报书;

2.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

3.农业科技园区实施方案;

4.附件材料。

第8条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审批认定程序:

1.由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县(市、区)的科技主管部门进行初评推荐,经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市科技局;

2.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代市政府审批和管理;

3.经批准认定的农业科技园区颁发认定证书和牌匾。

第四章考核与评估

第9条各级农业科技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按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市级农业科技园区每两年进行一次考核、评估,主要标准与内容如下:

1.规模标准:园区均应有清楚的地域边界和一定的产业规模,以中心区和示范区两个层次规划管理。

2.科技标准:

(1)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有健全的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2)实施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高于当地水平,并具有辐射与引导作用;

(3)农业科技投资在整个园区投资中的比例不低于5%。

3.效益标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明显。

4.管理标准: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在制度建立及运行机制等方面适应园区的发展。

第10条各级园区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考核组对所属园区进行考核评估,并形成评估结论。

第五章运行与实施

第11条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但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有所侧重进行实施。

第12条农业科技园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本地经济和科技发展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13条农业科技园区应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吸纳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第14条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地政府应加强对园区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搞好园区的软硬环境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科技项目到园区落户。

第六章政策与待遇

第15条已批准认定的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的有关扶持政策。

第16条农业科技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经省认定后,可享受国家和地方赋予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各项优惠政策。进区有关农业项目,三年内所征农林特产税用于园区建设。

第17条各级政府在制订项目计划时,对园区申请的项目应优先考虑并在经费安排上给予倾斜。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4

关键词: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我国已经改革开放30多年,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了中国农业与农村进入了快速转型期。国务院历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提高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内容,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十二五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国内开始兴起。在加快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生产、农业新技术推广与示范、探寻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成效显著。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受到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企业的极力重视,出现了模式各异、类型多样、迅速跟进的发展良好态势。获得成绩的同时,设施重复建设、功能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明确、产业结构相同、带动能力差、运行机制与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以上诸多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方面还没有实现可依循的方法、可靠的建设模式和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早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建设过程中,盲目地模仿国外的或者其他地区的园区规划方案,没有根据本地的实际区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一些问题频频出现。加上农业科技园区又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园区有着自身功能多样性、生产的易变性、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市场变化的波动性等特征。农业科技园区的开发与规划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土地、农民和国家政策等多个因素,涉及推动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园区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复杂化。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吉林省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项目,以此来判定园区5~10年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确定思路,必须做好园区的功能布局的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统一,是政府、企业、学术界必须面对的一项研究课题。

2农业科技园区布局发展

在研究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布局时,基于前人对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结合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不断探索,以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园区的基本功能与布局,旨在为丰富和拓展关于农业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经济地理学和区域规划的理论知识。从现实情况来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鉴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区域之间差距很大,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条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是“放之四海皆标准”,必须根据实地情况,对不同产业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进行重新探索,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用于指导实践。其次,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家政策、土地流转、人口就业、功能布局、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以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与布局为主线,系统地分析了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情况和功能布局,对于公主岭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分析农业科技园区时,最先提出农业应该集约化生产的学者是德国经济学约翰·杜能(J·H·vonThünen,1783~1850),在他的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里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区位论的思想,依据德国市场和农业的关系,探索出因地价差异从而引起的农业分布现象,形成了著名的农业区位论。农业科技园区的产生是源于工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20世纪70年代末,在市场经济促进下,形成一种新型的组织管理模式———科技园区。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思·K·拉森是科技园区建设领域的开拓者,建立了一套评价科技园区指标体系,二位学者对美国“硅谷”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世界第一个科技园区建立的基本条件。在他们的著作《科学园里的技术》一书中,重点论述了运营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后期的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布鲁诺和狄波基(1982)在探析科技园区影响因素时,指出园区选址时应加大考虑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原料、政策的选购市场、生产工人、信息平台等要素。国外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发展类型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通常被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这种模式在以色列和日本被得到推广。另一种为假日农场(HolidayFarm),是将乡村观光活动与农业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观光农园。第三种是近年来欧美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起来的农业试验站,主要目的加快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研究和推广,旨在为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产业孵化、示范等活动。欧洲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与布局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RachelHill(2002)、StephenLyman、GeraldMcGwinJR,etal(1999)关于农业科技园区的景观布局、政策保证措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R.K.Skaggs(2005)对园区的旅游功能和基础设施规划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Anne-MetteHjalager(2004)、DerekHallet.al(2004)重点对园区的环境控制调控、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美国和日本等相关学者也对农业科技园区的保障政策、与企业合作模式、融资模式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3农业科技园区类型发展模式

在20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园区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30年的发展,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业科技园区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专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农业科技园区进行重点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里,以“农业科技园区”为关键词,一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105篇,说明农业科技园区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与评价,农业科技园区的功能布局,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区域地理学的全部领域。从字面上理解,其一人地关系里的“地”专指“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其二人地关系中“人”指人类社会和个体的“人”两个方面。而人类本身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通过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资源,包括水、煤、石油、天然气、土地,将资源和能源转换为人类社会生存的必需品,成为生产者;另一方面,人类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消费掉以后,不断向自然界返还废弃物,最终又转换为能量,所以人又是消费者。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类本身为了生存与发展,一直与地理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类劳动来实现。在现实中,人类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人类除了要处理自然地理环境的过程外,上升到更高层次,还要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这样才引起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本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学家辜胜阻提出了城镇化这一概念。笔者认为城镇化是城市化的递减层次,如果按着发展阶段来说,往往每个城市都是由小城镇发展到中小城市,再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镇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经阶段。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2011年,我国城镇化已经达到了51.27%,城镇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化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践行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发展经济学中的新概念,而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包含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城镇化,主要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改变以往专门注重城镇化的数量规模增长向注重质量与内涵型城镇化方向转化。

4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城镇化的人文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核心思想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每个人城乡之间自由迁徙的权利,在迁往市区以后,能够有基本的住房,同市民一样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医疗、社保等,这是从人权角度去考虑的城镇化,改变过去“要地不要人”的发展理念。(2)新型城市化的生态理念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当代人一定留给下一代人不少于自己的可利用的资源”。诚然,农业科技园区是人类创造的巨大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建立科技农业园区,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的餐桌食品。第二个目的就是建设好农业科技园区,将土地资源合理布局与规划,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第三是农业科技园区这一巨大人工制造生态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种自然资源,必须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不能超出这一限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3)新型城镇化的经济理念是“提高生产效率”。集约利用各种资源,进而增加经济效率是城市化经济理念的核心内容。工业化进程下的城市化是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对我国有着很深地启示。在实行工业化下的城镇化是需要集中各种资本、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以产业集群或者工厂等形式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如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都是新型工业化促进下的城镇化,即成立科技园区,由科技园区带动经济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园区内可以集中各种优势资源,最后形成产业化、商品化和国际化。科技园区在促进技术创新、孵化和诞生新企业、教育示范下游企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科技园区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营,传统的农业经营是单一的农业发展,经不起各种风险的考验。而农业科技园区是集各种风险投资、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的新产业,相比传统农业可以做好前期规划,将资金、原料、农产品的品质达到最优化,可以承担起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重任,将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波特对10个先进国家工业化现状进行考察时发现,产业集群是进行工业化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国家都有明显的各种产业进群现象。产业集群以理解为地理临近性和产生关联性,在特定的区域内有一种组合与竞争关系,地理上相对集中,大多数农产品已由严重短缺向相对过剩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坚持科技兴农,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国内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间的对立持续被激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情况下,生态环境品质越来越不能达到人们的要求。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型的产业集群,集农业生产、观光、研发多个功能于一体,在核心区布局着多个研发总部,在纵向上形成产业组合,组建多个产业链条,有利于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产品精深加工功能、创新功能、观展功能、经济功能和示范功能等等,让园区内的各种原料被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非常非常大。伴随着人们环保思想的持续提高,急切需要提升环境监测业务的品质和水准,让其可以为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决议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经过完善环境监测业务,能够成功的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精准性、合理性和成效性,达到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修护,为国内经济及社会的持续性发展建立稳固的根基。

参考文献:

〔1〕曾希柏,胡清秀.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22(03):55-59.

〔2〕卢凤君,孙世民.部级农业科技园区组织体系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0(02):19-22.

〔3〕刘长运.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02):74-79.

〔4〕宋涛.世界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03):88-96.

〔5〕朱海清,李崇光.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分析及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03):190-193.

〔6〕王欧.中国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3(04):25-28.

〔7〕于平福.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评价体系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4,35(04):342-345.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5

关键词: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SWOT分析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2015年12月由科技部批复建设的第七批部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获批的第一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当地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板块。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各类技术集成推广的载体,强化引培市场主体,积极构建营销体系,在引进技术、培养人才、连通市场、产销对接、完善机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地产业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示范与推动作用。为了发挥优势,避开威胁,消除劣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对园区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

1园区建设概况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2016年建设以来,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建设原则,按照“一区双核、一园三区、四大基地”的规划布局和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装集成各种科技资源,强化创新创业扶持力度,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叠加,种植、养殖、加工三产融合,着力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要素聚集、竞争力强且优势明显的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建设模式,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探索多种经营机制,打造“园区+公司+基地+农户”“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加大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园区规划面积6万hm2,目前已累计投资40多亿元,集中流转土地1.373万hm2,建成高标准农田0.841万hm2,引进农业企业288家。在核心区建成占地3.733hm2的高标准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在先锋、土桥、尹集、刁祁等乡(镇)建成日光温室5126座,鑫河州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自建钢架大棚6050座;各蔬菜生产基地、土桥农贸市场和尹集农贸市场共建成库容500t以上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46座;在先锋乡、土桥镇各建成育苗中心1处,年育蔬菜种苗2500万株以上,满足了周边蔬菜生产的需求。2021年园区内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0.707万hm2,马铃薯生产基地0.42万hm2,特色林果基地1.053万hm2,标准化养殖场214个,饲草料加工企业3家。

2SWOT分析

2.1优势条件(S)

2.1.1自然条件优越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地处临夏县,黄河上游南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北塬灌区土地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和饲草资源,是临夏州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被称为“万顷塬”。同时,群众具有传统养殖经验,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2.1.2发展基础良好经过连续6年的建设,园区工作思路清晰、定位科学、目标合理、措施具体、保障得力,基础与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基本成型,优势突显;生产运营模式、运行机制、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三产融合深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园区的示范、推动功能已经凸显,综合效益已经体现。2.1.3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东邻临夏市,南接甘南州,西连青海省,北通永靖县,核心区内有临三公路贯穿全境,东接临夏市、北通莲花码头的园区产业大道即将建成。整个园区邻近临合高速、临大高速、临循高速,国道213线及省道310、309线穿境而过,临夏民用机场、兰合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同时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发展前景广阔。

2.2制约因素(W)

2.2.1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成果转化能力不足2018年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了蔬菜、花卉、畜牧等产业方面的科技研发团队8个,建成网络信息服务平台30个、电子商务中心1个,按照科技合作协议经常开展实地调研、培训交流、观摩考察等活动,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具体运行中与企业间的契合度不高、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发挥不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2.2.2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推进园区创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一些创新型技术人才和实用型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比较大。同时,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和有技术特长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比重较小。此外,科技人才回乡创业、创办领办企业方面存在短板,直接影响园区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持续发展后劲。2.2.3入园企业竞争创新意识低,产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园区内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发展不平衡,核心区带动力不足,示范区普及率不高,企业间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入园企业资金有限、科技投入少、创新意识及品牌意识淡薄、抱团发展意识不强。企业间同质化、低效益竞争严重,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契合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缺乏发展后劲,制约着园区发展和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发展机遇(O)

2.3.1政策机遇叠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1月2日)指出,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办好“双创”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出,要通过各项政策叠加,支持园区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研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园区发展优惠政策,加快园区发展。临夏县人民政府紧抓政策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批准授牌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并给予项目支持;2021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第九批国家果蔬种植及农业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为加快园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2.3.2政府助力叠加为切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强州富民战略,临夏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临夏州经济园区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临夏州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试行)》《临夏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临夏县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济临东西协作产业园)企业入驻优惠政策》《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从基础设施配套、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产业扶持、贷款贴息、市场免租等方面入手,持续为园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为园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引进来,留得住,稳发展”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入园企业的积极性。2.3.3科技人才叠加近年来,国家推行的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行动为科技人员走出机关单位,深入生产一线,领办、创办、帮办科技型实体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解决了部分人才不足的困境。2022年下派科技特派员167人,其中帮扶园区农业企业的达132人。同时,甘肃省“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行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共有21名“三区”科技人才派驻园区创业服务。

2.4威胁因子(T)

2.4.1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困难大部分农业企业所用土地都是从农民手中流转而来的,属集体所有,企业融资贷款不能用土地抵押,而农业设施及养殖的畜禽抵押较难,申请银行贷款不易通过,农业企业在生产的关键时节流动资金普遍缺乏,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园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合作社等从国有银行贷款的难度大,从社会渠道融资的成本高、风险大,严重制约着部分入驻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4.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深入虽然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融合程度低、层次浅。经营主体发育较慢,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各经营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2.4.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有许多困难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加,川塬区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成本逐渐提高,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园区作为当地农业科技创新、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生产要素聚焦的示范区,在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样板等方面尚有许多困难。

3结论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6

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突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漳浦县境内,距漳州市区26公里。也是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两部一办(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所在地。

园区以花卉、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及其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组织实施"3321"科技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分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3个产业科技园--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2个科技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一个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核心区规划面积1.5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2万亩。花卉科技园开发面积7600亩,果树科技园开发面积7100亩,茶叶科技园开发面积2200亩。

核心区位于漳州市漳浦县官淂镇的马口至长桥农场的三古之间,沿324国道两侧左右各1公里,长10公里,总面积1.5万亩,分为"三园二中心一基地,即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示范区在核心区周边,位于324国道三古至盘陀之间,长33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约5公里。是园区科技成果示范和产业化开发的园地,重点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和示范点、示范企业,形成以点带面格局。

辐射区:位于马口至盘陀324国道沿线各乡镇和农林场圃,总面积约32万亩。

核心区建设期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流动资金0.2亿元。本项目设计达产期年新增水果26.25万箱,花卉180万箱,茶饮料2.5万箱,速冻蔬菜(菇)50.15万箱,年新增产值38986万元。投资利润率2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7%,税前15.2%;税后投资回收期10.4年,税前6.4年。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投资利润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

存在问题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尤其在对台对外引进方面,应进一步吸引、扶持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有企业整体技术含量要进一步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主体的科技投入需加大。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要进一步拓宽。

二、江西南昌农业科技园

南昌农业科技园位于南昌市昌北蛟桥,西起梅林森林公园,东到赣江,南临部级南昌经济技术开放开发区,北接鄱阳湖,面积约18平方公里,核心项目区距南昌市中心仅11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约8公里,西靠"京九"铁路,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

园区气候温和,湿润,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地表水系除赣江、鄱阳湖等主流水系外,还有上池、杨家、官塘等湖泊,灌排及用水条件优越。土壤除红壤外,平原地带地层多属第四纪夹沙土,土壤多偏酸性和微酸性,耕作层多为近代河湖冲击覆盖,土质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好,适宜于畜牧养殖、食品加工、蔬菜、花卉、瓜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整个园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南昌农业科技园核心区面积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畜牧业高科技育种,乳制品及安全肉食品生产,畜牧养殖区生态良性循环,发展配套加工,对高效畜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技术进行示范,打造在江西乃至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畜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南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坚持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园区成立部级农业科技园管委会。按照规划,整个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建设分畜产品信息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现代科技种畜繁育区、生态养殖区、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生态果园区、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等九大功能区。具体内容为:

畜产品信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占地面积为33.3公顷,以招商、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开发等为主要任务,建设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办公会议中心、生物技术科研、商业金融、信息处理中心、产品性能检测中心,专家学者、留学归国人员实施高新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

现代科技种畜(猪、牛)繁育区:占地面积为63.3公顷,其中种牛繁育区40公顷,种猪繁育区23.3公顷,规划项目包括:超级猪繁育推广、乳牛胚胎移植、生物化工、高新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现代养殖生态区:占地面积80公顷,利用猪牛场处理过的废水,适当开辟鱼塘或种植水生经济作物以饲养部分水禽、鹅、鸭等,灌溉部分良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养殖-沼气(能源)-沼渣、沼液有机肥-种植-加工"系统。

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依托集团现有的乳品厂、饲养加工厂、新建微生物饲养添加剂厂,建设系列特异性免疫乳、功能性乳制品、生物制剂的生产基地。

设施农业种植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重点进行特种蔬菜、苗木组培、无性快繁、果树、造林、绿化苗木等种苗的繁育,通过组培车间、自动化育苗车间以及配套的炼苗温室等设施的建设,实现对国内外作物种苗的组培快繁、无毒种苗生产和转基因植物育种等生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牧草品种展示区:占地面积为30公顷,用于建立牧草育种中心,牧草种子检测中心、牧草试验及试种基地,采用组织培养及转基因高新技术加大对牧草品种的选择,提高牧草育种效率。同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的饲草种植示范区。

种草养畜示范区:占地面积为70公顷,以优质牧草的种植为纽带,发展以草畜(禽)结合为核心的许畜禽养殖业,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畜禽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占地面积为2公顷,建立集中的万头猪、牛粪污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以保护环境,促进生产。

生活休闲配套服务区:占地面积为64公顷,配套规划休闲垂钓区、珍禽观赏园、珍稀植物园、水上娱乐中心、体育健身俱乐部、儿童乐园、大自然旅游度假村等项目。

南昌农业科技园现有金牛集团、英雄乳业股份公司、省养猪育种中心、省奶牛育种中心等多家大中型涉农单位,整个园区畜牧业优势十分突出,注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畜牧业产业水平。南昌农业科技园以江西金牛企业集团的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兼顾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和畜牧产品加工,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动力,通过对良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及高科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种更新、质量提升,以产业化带动基地,加速畜牧业良种化进程和牛群改良步伐,促进奶牛业和肉牛业的发展,增加市场牛奶和优质肉牛的供应,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预计到2006年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园。届时科技园的年销售收入将达4.3亿元,利润3500万元,年上缴税金3000余万元,还将带动2万多农户致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存在问题:资金缺口大,财政投入有限;还没有明确给予园区优惠政策,影响招商进程;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有待加强。

三、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大丰试验基地为核心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广从公路西北侧,距广州市区35公里。核心面积3000亩,按高标准、现代化要求进行建设。园区的建设投资主体是广东省农科集团,该集团隶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集团的核心企业为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投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下设广东省田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五个子公司(企业),成员单位15个。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农业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园区的科技依托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人才、技术、资源、科技成果及科研设施等方面有雄厚优势。

园区主导产业:优良种子种苗、环保高效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信息、休闲农业等,分为农业科技创新区、高科技企业区、农作物种子工程示范区、良种苗木示范区、良种猪育种区、动物保健品技术开发区、农化服务区、功能食品开发区、休闲农业区、多功能综合管理区、花卉园林区、广东省现代农业信息网络中心等12个功能区。是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农业现代化基地。

园区1999年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2000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2001年被科技部列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源泉;建立农业高科技企业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示范和样板;培养和吸收一大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带动农民。

总体目标: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孵化器;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农业与市场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引进培养及技术培训普及的基地;全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示范样板。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项目规模不大,自动化程度滞后;园区在征地办理有关手续相当繁琐及时间太长,影响建设速度。

四、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

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寿光市洛城镇,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高,西北低,地貌单一,属暖温带沿海平原内陆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交通便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

园区重点是建立健全“三园”、“三区”、“五中心”。三园即由国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投入实施的蔬菜高新技术创新园、农业博士创业园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外商投资园。三区即蔬菜标准化试验示范区、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现代化设施实验示范区。五中心即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培训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展示交流中心、现代化生物工程种苗中心、蔬菜保鲜加工销售中心。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投资14000万元,其中各级科技经费投入880万元,寿光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社会融资9140万元,已建成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7.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已经装备了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组培室,建设了61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室、4000个现代化日光温室、6700平方米的展示交流中心。工厂化育苗500万株、12个品种,生产优质蔬菜5000万公斤,总收入12000万元。基本形成集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试验示范、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大的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现行管理体制未理顺;园区队伍素质不高;市场经营效益不太突出。

五、浙江嘉兴农业科技园区

嘉兴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嘉兴市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地处水网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和适合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品种的引进和创新。园区处于上海与杭州、苏州三市中间地带,区内有沪杭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发达,处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内,农产品可在3小时内外运。具备了发展外向型、城郊型农业以及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的良好条件。

园区布局与功能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园区功能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总规模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1.5万亩,示范区6.2万亩,辐射区27.3万亩。第二层次,在核心区块分东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科技孵化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对外农业招商区。示范、辐射区按各自生产功能和主导农产品布局,分精品蔬菜区、名特瓜果区、优质畜禽区、特种水产区、名特花卉水果区、渔菜共生区、优质粮油区、高产桑茧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

园区主要培育五大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种子种苗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休闲观光业。重点发展十大特色农产品:优质瘦肉型猪、湖羊、家禽珍禽、特种水产、精品蔬菜、西甜瓜、名特花果、无公害茭白、优质大米、双低油菜籽等。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与质量监控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效益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园区各项建设固定资产投资74150万元,采取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政府、企业、农民多元化投资,其中政府支持10000万元,市、区二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0万元,企业投资39150万元,农民自筹15000万元;此外流动资金安排7000万元,计划由企业、农民自筹2000万元,其余5000万元申请当地银行贷款解决。2002年吸纳资金1.01亿元,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1年13.77亿元增长15.47%,农村经济总收入117.5亿元,比2001年97.24亿元增长20.84%,农民人均纯收入5441元,比2001年5111元增长6.5%,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

存在问题:核心区的运作机制在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集聚、项目集聚、土地流转还缺乏配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六、黑龙江哈尔滨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10-17公里。所处地理位置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年平均气温3.5°C、无霜期134天,年降水量540mm,可满足一季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园区6万亩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灌溉、排水、规模化轮作和科学化经营管理。区内由京哈、哈双和江南中环三条柏油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园区布局如下:建设核心区示范1万亩,示范区开发5万亩,辐射区带动55万亩,其中哈尔滨10万亩,全省45万亩。核心区又分功能区:农作物集约化种植区3500亩,其中特用玉米1500亩,脱毒马铃薯种薯2000亩;设施园艺高效种植区1000亩,其中现代化智能温室15亩,节能日光温室100亩,塑料大棚200亩;优质畜牧规模化养殖区2000亩,其中高产奶牛核心区1000头,高产奶牛示范群1万头,优质猪存栏1万头,年出栏5万头;生态经济旅游观光区1500亩。

“十五”期间总投资15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417万元,科技示范投资3387万元,田间工程投资796万元,科技活动费600万元。资金来源构成,财政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哈尔滨市、区和企业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但是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园区的建设速度。

存在问题:资金短缺,创新能力弱。

七、河北三河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李旗庄镇,近邻京津,交通方便,有利于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京津“菜篮子”、“后花园”。建园伊始就制定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发展模式,坚持项目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截至目前,累计投资6800万元,现已经引进节水灌溉和微机自动控制、脱毒组培、工厂化育苗繁育、转基因奶牛等12项技术,引进美国红提葡萄、日本水梨、荷兰珍珠茄子、韩国梨及国内无籽西瓜、脱毒甘薯等名优中养新品种100余种,初步建成了先进技术、设施示范和高效栽培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林果良繁基地、花木基地、种植试验基地、养殖试验基地等7个示范、推广基地,年可提供优良品种育苗6000万株,畜禽良种50万头(只)。初步形成了以福成养牛集团、明慧养猪集团、天翔养殖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猪、肉牛、奶牛、肥肝鹅养殖产业;以燕赵园林公司为龙头的花卉、苗木产业;以航天繁育草种基地为龙头的牧草、城镇绿化草种植产业和以双龙种植公司为龙头的特种玉米种植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直接带动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农民已达1000多户,户均收入每年增加3000元。

八、吉林公主岭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公主岭市,地处世界第二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粮食资源丰富,城市功能健全,科技基础雄厚,是中国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

总体布局为:三大功能区、12个示范区。科教贸易区,有国家部委及省重点科研中心和基地14个,2002年承担了省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农业科技贸易城、农业会展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还与吉林大学联合创办了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技术示范区,2002年有5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始试验、示范,其中基因工程、等离子育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发展区,黄龙玉米有限责任公司、华正牧业集团等企业,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已经推出新的产业化项目,吉农公司、春光米业集团、天阳鹿业集团等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建设之中。

按照园区总体规划,截至2002年,一共运作以产业化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51个,已经全面对外招商,审批入区项目16个,计划投资总额5.25亿元,开工项目7个,现已经到位资金1亿元。

园区2003年新开工项目有:

1、人参果深加工项目

该项目由公主岭绿色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分二期建设,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投资7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1500万元。一期工程为一条生产线,年生产人参果酒150万瓶;人参果冰茶1000万袋。年产值6040万元,利税6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80人,还能带动500余户果农走上致富路。于2003年5月开工,8月份投入生产。

“人参果”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极高,能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力,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任何果品、果汁、饮用品无法相比拟的。“人参果”种植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亩产1万斤,是玉米产量的5-6倍,经济收入是玉米的十几倍。

2、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

园区高新农业发展局引荐外地客商在园区投资500万元建设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已于4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区位于园区北部,计划养殖规模为200头奶牛,项目总占地面积12.8公顷,其中养殖区面积1.2公顷,饲料基地面积11公顷。养殖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奶牛饲养舍1200平方米,乳品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成品及备品仓库建设面积500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奶牛运动场4000平方米,青贮窖12000立方米。

该项目发展模式计划为基地+农户形式,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五个乡镇100余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奶牛产业。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鲜奶2000吨,可现实销售收入400万元,利税120万元。

3、华成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华龙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是各种规格和样式的纸制品包装箱,该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行业和领域的产品包装,由于原材料成本低,产品价格廉,产品销往东北三省,畅销省内各个城市和各种行业。纸制品包装箱可回收和再利用,废品和附料可回收,对环境和各种包装产品无污染和腐蚀等作用,是首选的绿色环保包装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可观。公司现有工人15人,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10人,公司可生产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产品上百种。

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包装箱100万只,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00万元利税80万元。

4、向华牧业小区项目

该项目由园区科教信息局和计划经济发展局联合引荐并提供服务。由向华村刘兴业、李宏岩等七户农民共同投资兴建;一期投入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占地面积1.6公顷,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牛1500头,年总产值750万元,利税150万元。

该项目是解决农民养牛“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由科教信息局提供技术支持。

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石河子市北郊北泉镇石河子总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6.6°C,年实际日照时数2782小时,无霜期170天,年降雨量175.1mm,比较适合粮食、棉花、甜菜、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生长。

园区总面积为675.6公顷,分11个功能区,分别为:组培和生物技术中心30公顷,胚胎移植中心30公顷,作物种苗繁殖基地50公顷,绿化苗木生产基地60公顷,畜牧生产及繁殖区50公顷,设施栽培示范区30公顷,作物新品种种植示范区180公顷,优良绿化树种种植示范区20公顷,农产品储藏加工区20公顷,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展示及农业科普区。

园区总投资1135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50万元,建设期利息186万元,流动资金113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单位自筹、申请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及引进企业投资。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培训、生态观光收入,园区优质农产品如水果、花卉、蔬菜、种苗、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正常年份总收入可达到6480万元。2002年引入了新疆中季公司5万吨番茄加工项目等企业入园,吸收投资突破7710万元,同时园区自筹基建投资240万元。

十、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甘肃中南部祖历河支流关川河流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C,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雨量425.1mm,干旱缺水,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园区交通条件好,定临、定渭、巉郭公路穿境而过;312、210国道和陇海铁路纵穿而过。

园区总规划面积36万苗,其中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核心区分为高档食用菌、专用马铃薯种薯繁育、草木花卉、名优特新日光温室蔬菜、珍稀动物养殖、名贵中药材、经济林苑等8个小区。

园内培育的龙头企业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明珠生物工程公司、金泉菌业公司、金城菌业公司,截至目前已经繁育马铃薯原原种1500万粒。食用菌开发已经生产菌袋316万个,实现产值1476万元,同时带动224户农户,建造半地下温室240座,发挥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园区总投资287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358万元,建设期利息930万元,流动资金350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多渠道筹措,申请国家拨款5000万元,省地配套60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企业自筹6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万元,其余部分通过引进企业进园区等方式筹集。2002年园区完成投资14875万元,实现产值那4367.57万元

十一、重庆渝北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的规划布局,围绕重庆“十个百万产业化工程”和渝北区“三色”农业,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部级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项目),突出对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核心区分为A区和B区,总面积为1467公顷。

A区位于渝北回兴街道境内,面积8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时鲜蔬菜种植区、高新技术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出口(农副产品)加工区、乡镇企业高新技术区五个功能分区,含果糖、上湾、果园、石盘河等4个村。

B区位于渝北沙坪镇境内,面积667公顷,规划为花卉种植示范区,含新华、玉峰、桥田、玉皇、小屋、沙坪等6个村。

辐射区总面积120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花卉生产区、优质果品生产区和优质奶源生产区等四个功能分区,重点突出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接受核心区的辐射引导,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带动面上农业生产。

园区已经引进83个农业项目进入核心区A、B区,项目投资达1.9亿元,陆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1亿元,年利税达2000万元以上,

十二、宁夏吴忠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银川平原中南部,平均气温8.8°C,无霜期170天,日照充足,平均海拔113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田园整齐,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园区布局分为四个专业科技园,即奶产业科技园、肉牛肉羊科技园、无公害设施果菜科技园和节水型粮食科技园。每个专业科技园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核心区面积1万亩左右,示范区20万亩左右,辐射区30万亩左右,依据现有条件和生产实际,各专业科技园相对集中,但互相交叉。

园区总投资25450万元,其中肉牛羊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10000万元,奶牛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6000万元,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6000万元,节水农业、优质粮食生产园区3000万元,其他经费共计450万元。资金来源:农民与公司自筹投资1521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2640万元,国家补贴投资2600万元。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产值4.3亿元,年新增纯收入1.1亿元。

十三、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农区,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广阔,农业资源丰富。紧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距省会合肥250公里,交通通讯便捷,具有区位优势和良好地发展前景。

园区是安徽省唯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核心区已建成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果树示范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种羊场6个部分。科技园从农业标准化建设入手,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园区先后从日、美、法、以等国和国办科研院校引进10余位专家、1000多个优新品种、150多项农业新技术,经过筛选后,目前已按标准化的要求,采取“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核心区繁育种苗、种畜,在示范区、辐射区建立了各种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家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园区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农业引智先进集体”、省“农业引智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科技部列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733公顷,包括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优质果苗繁育区、高效经济作物区、优质粮食作物区、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示范区面积3667公顷。

园区组建了市种苗研究所、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等法人企业,并以此为发起人成立了安徽风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设置了风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花卉公司、果苗公司、脱毒种树种苗公司、瓜菜公司、种羊场、中日合资宿德农业有限公司等8家二级核算实体。

园区先后引进农业项目27个,农业高新技术82项,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果树、花卉、瓜菜、畜禽等优良品种737个,其中直接从国外引进253个,经过试验示范,已经筛选出64个新品种和35项农业先进技术在黄淮地区推广,已经累计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园区先后在建立了8个优新种苗繁育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万户致富,辐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基建前普遍提高了60%,其中脱毒种薯、种苗及农作物优新品种辐射到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十四、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杭州湾岸的慈溪市境内,分为三打板块,分别是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加工生产加工“孵化”板块、名特优水产品健康优质苗种生产及无公害养殖技术和加工“孵化”板块、宁波特色果树生产及储藏保鲜加工“孵化”板块。各板块又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目前,园区共有10家企业,其中核心企业4家,分别为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慈溪市徐龙鳗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2002年这四家核心企业共实现产值71265万元、销售67965万元,利税648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5374万美元。

园区坚持依靠农户,服务于农户的宗旨,把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研开发、示范带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基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基地、出口创汇的基地、农民致富的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研水平,2002年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3项。核心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售日本、美国、欧洲、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十五、四川乐山农业科技园区

乐山园区坐落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区域,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乐山市内有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人文景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为提升园区知名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园区定位于四川丘山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核心区突出技术集成、组装和创新;示范区突出特色和产业优势;辐射区突出示范和带动作用。园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建设格局,根据丘山区农业的特点,按照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和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利于带动千家万户的原则,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不同特色的六个专业科技园。

园区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你的战略方针,以“生态”建设和“生猪”产业为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科技园,以长江中上游生态重建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为重点,实施优良速生林苗木繁育生产,以及收集、筛选、保护、研究和开发四川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带动周边农民为每年30万亩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优质苗木。畜牧科技园依托全国唯一的猪肉出口新加坡的加工企业“四川井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扩大DLY、PIC种猪场,高标准建设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场,形成了高技术含量、标准化生产的种猪、仔猪繁育、安全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和药品安全配套的生产加工体系,实现加工出口60万头的生产规模,示范带动四川省三十个县农民生产增收致富。此外,代表乐山园区整体形象的农业科技孵化器、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综合展示区已经着手融资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园、花卉科技园、茶叶科技园、中药材科技园业已实施启动。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2.3492亿元,其中省市县支持资金投入2701万元,金融贷款投入3820万元,各园区业主投入1.6971万元。

园区具有四个特色:一是按照丘山区农业的特点和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围绕乐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大主导产业,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和一个园带动一个产业的格局。二是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实行业主负责制、产业化经营制、项目专家负责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三是科技体制有创新,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园区专家咨询体系,从园区规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咨询论证,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与集成组装。四是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上有特色,通过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专业科技园,一个专业园区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十六、大连金州国家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自然条件优越。距离大连市中心31公里、大连国际机场26公里,大窑湾港21公里,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从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成本低廉。

园区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目标,主导产业以蔬菜、果树和花卉为主。有如下分区:金科生态园艺场,规划面积600亩,计划投资1800万元,功能设置为新品种果树示范、反季节果树研究、蔬菜无土栽培和农业生态旅游,以蔬菜和果树为主;石河现代农业园区,规划4500亩,计划投资4000万元,功能设置为设施农业区、精品水果区、生态养殖区、加工储藏区、研发中心区和生活服务区,以果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付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规划2300亩,计划投资1300万元,功能设置为温室50亩,冷棚300亩,节水滴灌1300亩,以果树和苗圃为主。三十里堡镇良种奶牛繁育养殖示范区,规划5000亩,计划投资147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良种繁育区、规模化饲养区、牧草种植区和加工区,以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果树管理服务中心苗木基地,规划300亩,计划投资3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采穗圃100亩,苗圃100亩,母本园100亩,以蔬菜和粮油为主。

园区现已开发面积大50公顷,有大樱桃示范园1处,占地37公顷,共栽植大樱桃新品种34个,4.5万株,实行微喷灌溉和管网化打药;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日光温室50个,实现水果反季节生产;建有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日发光明家具有限公司、野田木业有限公司等蔬菜、林业、工业等加工企业8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十七、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设在太原市小店区农科院试验农场,总规模1200亩。示范区13个,分布在11个地市的13个生态类型区,总规模12000亩。辐射区以13个示范区为中心建设,总规模24万亩。

园区配合山西省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以种子苗木、饲草饲料、果品储藏和信息咨询四大产业为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以良种示范、饲草饲料品种与技术、保鲜技术、信息咨询为突破口,通过高效农业项目的实施,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共有10家,分别是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科萌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山西威科饲料科技公司、山西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治中日友好示范果园、太原金鹿园艺有限公司、山西晋华源花业有限公司、太原振华园艺有限公司。

2002年园区开发的科技项目有:枣保鲜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制完成了保鲜袋,储藏冬枣5万公斤;农业科技网建设,开发完成企业数据库,农业资源图库和万条信息库;蔬菜花卉基质研究开发,初步开发出了一品红栽培基质和西红柿基质;玉米蔬菜新品种开发,大丰系列玉米新品种已经完成区域试验。短枝大杏新品种开发,大田管理技术已经完成,正在探讨设施栽培技术;冬枣优质苗木开发,完成大田管理技术。

十八、深圳保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情况如下:

奶牛示范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饲养、管理现代化、智能华的奶牛生产、科研和农业观光基地,开业近6个月,已累计接待游客30000名,农业观光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眼示范项目占地500亩,已引进“储良、石碣”的新品种,所生产的龙眼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大宝鸽场示范区,存栏种鸽10万对,在周边形成了年产150万只小鸽的养殖、加工基地,带动9000余养殖专业户的发展。

正在建设的维生种苗厂预计投资1700万元,与美国维生公司合资建设,第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

中国光明配套系种猪繁育中心项目是以自有的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为基础,建设现代化的种猪繁育、检测及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开展种猪新品种品系的选育和提高。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平整,项目设计和预算等工作,预计2003年5月建成。

十九、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红庙子镇,101国道的南侧,占地2000亩,整个园区林网化、花园式布局,按具体实施的内容和规划布局的不同分为五大功能区:

养殖区占地900亩,建设年存栏30000头,年出栏100000头肥牛的大型肥牛场;年存栏100000只小尾寒羊养殖场,存栏500马鹿养殖场。

种植区占地500亩,包括蔬菜温室基地、葡萄基地、花卉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利用桔杆过腹转化的动物粪便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有机肥,采取立体套种模式形成生态复合型种植格局,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饲草料,形成了“三无”蔬菜基地、优质瓜果基地、温室花卉基地和优质饲草料基地。

加工区占地360亩,建设大型国际标准清真屠宰厂和肉类食品加工厂,建设万吨沼气厂和生物制品厂。

旅游观光区占地60亩,拥有15000平方米鱼池,特色瓜果采摘区。植物雕塑园及花园式带状绿化。

科研及管理占地80亩,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集科研展示、住宿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科研中、2000平方米的管理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烧烤中心。

园区现已经形成集种养加、科研、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二十、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以中心园区为主,以发展热带花卉、特色水果于蔬菜、生物农药为主导产业,着重抓好蒙自中心园区6500亩建设。包括:红河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500亩;沪滇农业科技合作示范项目500亩;优质葡萄引种栽培示范2000亩,人帅葡萄园艺场;石榴新品种引进及绿色食品种植示范500亩;优质大枇杷种植示范1000亩;优质小枣种植示范1000亩;优质水果、花卉组培基地;生物农药育苗基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000亩;培训、技术服务、信息网络中心——红河上海科技中心。

目前园区进入17家企业,投入总额12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发展,实现产值1.6亿元。

二十一、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域城乡交界地带,东起北川河,西至北川渠,南接城北毛胜寺,北与西宁市大通县相邻。土地总面积为22.83平方公里,核心区以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主进行建设,面积约6000亩,定位于高原特色的种业、食品加工和中藏药业。

园区成立了青海生物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青海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国有农牧控股公司、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三家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具体负责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承担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现已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累计完成投资8520万元。

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有34户企业入驻生物产业园,其中京科生物、宝鉴堂国药、大地药业、久美藏药、绿色药业、康普德生物、金柯藏药等22家企业已经完成投资21000万元,投资项目主要是生物制药、中藏药、高原特色食品、保健品加工等。

示范区也有21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企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园区青海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已形成脱毒马铃薯微型薯250万粒的生产规模,年产值300多万元;西宁市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已经引进各类新特品种40余个;辽青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室75栋,并引进推广了大量的优质苗木、花卉和蔬菜品种。2002年示范区农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比2001年增长了150元。

二十二、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进展如下:

1、良种繁育区。引进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2000支,建立良繁示范村2个,引入改良秦川牛繁育项目,胚胎移植、冻精制取中心工程已完成前期方案,即将启动。

2、规模养殖区。官池帖家、西寨西池秦川牛养殖小区规模达到500头以上。建设公共服务用房200平方米,配套青储池2000立方米,推广冬牧-70黑麦种植200亩。

3、肉牛育肥区。鸿达牛育肥场新建饲料加工用房300平方米,改建牛舍700平方米,青储池100立方米,牛存栏达300头以上。

4、草业开发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新品种2个,推广集约化连片种植3万亩,新建草产品加工厂1个,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5、市场交易区苏村秦川牛产地交易市场已新征土地100亩,并完成了场地平整。

6、加工招商区。结合实施国家财政部秦川牛产业化项目,景壁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新购肉制品生产设备1套,开发秦川牛肉系列食品,新增加工能力1000吨,隆发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蛋白饲料加工项目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试产。

7、综合服务区。占地82亩,建设用地基本落实,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

二十三、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拉萨市西郊,距拉萨市中心约8公里。它南依拉萨河、北靠l09国道、西邻拉萨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从园区的西南连架南北,整个园区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在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上成立的部级园区,是西藏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500亩,主要由核心区、示范辐射基地区两大板块组成。其中核心区3500亩,示范辐射基地区6000亩,园区建成后总辐射面积可达10万亩。

园区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为总体指导思路,总投入约1.42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园区规划设计由八个功能区(中心)组成:

1、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规划面积为333.5亩,建设两座面积各为5376平方米的现代化连栋温室,主要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以草莓、高档花卉种植为主;建设单栋面积420平方米的高效日光温室85栋,主要种植名、特、新反季节蔬菜和药用植物。

2、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规划面积94.2亩。主要建设内容有: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组培实验室一座,内设组培车间、种苗技术中心、芽苗车间、食用菌接种及配料车间;工厂化穴盘育苗车间6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面积5376平方米的两座连栋温室,用来进行种苗的繁育、驯化及工厂化育苗。

3、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园:该区规划面积151亩,共有七大项目组成,分别为:奶制品加工、绿色饮料系列加工、优质净菜系列加工、薯类系列加工、麦类系列加工、饲料加工和FD速冻产品。

4、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园区:该区规划面积523.1亩,共有5个项目区组成。一是家畜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区;二是优良牧草繁育示范区;三是草坪生产技术示范区;四是水产高效示范区;五是特色养殖区,包括西藏野生动物藏羚羊、雪鸡和藏猪、牦牛等特色动物。

5、西藏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该区规划面积124.5亩。共由三大示范区组成,分别为:(1)西藏高原农作物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基地;(2)规划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原作物综合实验中心,三是配套工程,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车间。

6、西藏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包括产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训中心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1.2亩。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面积3000平方米的展示大楼和配套工程;教育培训中心包括28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智能大楼;配套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带等。

7、招商引资区:占地面积444.2亩。藏药材、青稞麦片、羊肉加工等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中。

8、休闲娱乐区:整个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功能。另外在特定地段修建一些凉亭、钓鱼、茶园、餐饮等娱乐设施,占地209.6亩。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基本内容是: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五大功能,分别为:示范、辐射、培训、交流、观光。

目前,园区第一期工程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设施工程已于2003年初面向全国无标底公开招标,并最终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超越京鹏温室工程公司中标。该工程项目于2002年9月29日正式开工。项目开工后,园区管理办公室首先成立了由甲乙双方和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项目指挥部,制定落实一周一会的例会制度,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西藏拉萨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部级农业示范园区”,又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青藏高原设施农业引智基地”,未来园区的发展将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特点,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园区建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市场与农产联接的纽带,现代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平台,成为我区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概况

2、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进展

3、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大事记

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2002年度报告

5、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6、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7、河北三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8、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9、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0、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1、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2、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3、上海浦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4、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5、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6、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7、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8、江西南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9、山东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0、河南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1、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2、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3、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4、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5、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6、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7、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8、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9、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0、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1、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2、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3、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4、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5、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

37、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8、青岛即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7

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突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漳浦县境内,距漳州市区26公里。也是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两部一办(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所在地。

园区以花卉、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及其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组织实施"3321"科技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分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3个产业科技园--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2个科技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一个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核心区规划面积1.5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2万亩。花卉科技园开发面积7600亩,果树科技园开发面积7100亩,茶叶科技园开发面积2200亩。

核心区位于漳州市漳浦县官淂镇的马口至长桥农场的三古之间,沿324国道两侧左右各1公里,长10公里,总面积1.5万亩,分为"三园二中心一基地,即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示范区在核心区周边,位于324国道三古至盘陀之间,长33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约5公里。是园区科技成果示范和产业化开发的园地,重点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和示范点、示范企业,形成以点带面格局。

辐射区:位于马口至盘陀324国道沿线各乡镇和农林场圃,总面积约32万亩。

核心区建设期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流动资金0.2亿元。本项目设计达产期年新增水果26.25万箱,花卉180万箱,茶饮料2.5万箱,速冻蔬菜(菇)50.15万箱,年新增产值38986万元。投资利润率2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7%,税前15.2%;税后投资回收期10.4年,税前6.4年。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投资利润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

存在问题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尤其在对台对外引进方面,应进一步吸引、扶持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有企业整体技术含量要进一步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主体的科技投入需加大。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要进一步拓宽。

二、江西南昌农业科技园

南昌农业科技园位于南昌市昌北蛟桥,西起梅林森林公园,东到赣江,南临部级南昌经济技术开放开发区,北接鄱阳湖,面积约18平方公里,核心项目区距南昌市中心仅11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约8公里,西靠"京九"铁路,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

园区气候温和,湿润,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地表水系除赣江、鄱阳湖等主流水系外,还有上池、杨家、官塘等湖泊,灌排及用水条件优越。土壤除红壤外,平原地带地层多属第四纪夹沙土,土壤多偏酸性和微酸性,耕作层多为近代河湖冲击覆盖,土质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好,适宜于畜牧养殖、食品加工、蔬菜、花卉、瓜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整个园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南昌农业科技园核心区面积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畜牧业高科技育种,乳制品及安全肉食品生产,畜牧养殖区生态良性循环,发展配套加工,对高效畜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技术进行示范,打造在江西乃至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畜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南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坚持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园区成立部级农业科技园管委会。按照规划,整个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建设分畜产品信息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现代科技种畜繁育区、生态养殖区、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生态果园区、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等九大功能区。具体内容为:

畜产品信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占地面积为33.3公顷,以招商、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开发等为主要任务,建设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办公会议中心、生物技术科研、商业金融、信息处理中心、产品性能检测中心,专家学者、留学归国人员实施高新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

现代科技种畜(猪、牛)繁育区:占地面积为63.3公顷,其中种牛繁育区40公顷,种猪繁育区23.3公顷,规划项目包括:超级猪繁育推广、乳牛胚胎移植、生物化工、高新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现代养殖生态区:占地面积80公顷,利用猪牛场处理过的废水,适当开辟鱼塘或种植水生经济作物以饲养部分水禽、鹅、鸭等,灌溉部分良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养殖-沼气(能源)-沼渣、沼液有机肥-种植-加工"系统。

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依托集团现有的乳品厂、饲养加工厂、新建微生物饲养添加剂厂,建设系列特异性免疫乳、功能性乳制品、生物制剂的生产基地。

设施农业种植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重点进行特种蔬菜、苗木组培、无性快繁、果树、造林、绿化苗木等种苗的繁育,通过组培车间、自动化育苗车间以及配套的炼苗温室等设施的建设,实现对国内外作物种苗的组培快繁、无毒种苗生产和转基因植物育种等生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牧草品种展示区:占地面积为30公顷,用于建立牧草育种中心,牧草种子检测中心、牧草试验及试种基地,采用组织培养及转基因高新技术加大对牧草品种的选择,提高牧草育种效率。同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的饲草种植示范区。

种草养畜示范区:占地面积为70公顷,以优质牧草的种植为纽带,发展以草畜(禽)结合为核心的许畜禽养殖业,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畜禽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占地面积为2公顷,建立集中的万头猪、牛粪污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以保护环境,促进生产。

生活休闲配套服务区:占地面积为64公顷,配套规划休闲垂钓区、珍禽观赏园、珍稀植物园、水上娱乐中心、体育健身俱乐部、儿童乐园、大自然旅游度假村等项目。

南昌农业科技园现有金牛集团、英雄乳业股份公司、省养猪育种中心、省奶牛育种中心等多家大中型涉农单位,整个园区畜牧业优势十分突出,注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畜牧业产业水平。南昌农业科技园以江西金牛企业集团的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兼顾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和畜牧产品加工,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动力,通过对良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及高科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种更新、质量提升,以产业化带动基地,加速畜牧业良种化进程和牛群改良步伐,促进奶牛业和肉牛业的发展,增加市场牛奶和优质肉牛的供应,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预计到2006年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园。届时科技园的年销售收入将达4.3亿元,利润3500万元,年上缴税金3000余万元,还将带动2万多农户致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存在问题:资金缺口大,财政投入有限;还没有明确给予园区优惠政策,影响招商进程;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有待加强。

三、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大丰试验基地为核心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广从公路西北侧,距广州市区35公里。核心面积3000亩,按高标准、现代化要求进行建设。园区的建设投资主体是广东省农科集团,该集团隶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集团的核心企业为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投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下设广东省田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五个子公司(企业),成员单位15个。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农业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园区的科技依托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人才、技术、资源、科技成果及科研设施等方面有雄厚优势。

园区主导产业:优良种子种苗、环保高效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信息、休闲农业等,分为农业科技创新区、高科技企业区、农作物种子工程示范区、良种苗木示范区、良种猪育种区、动物保健品技术开发区、农化服务区、功能食品开发区、休闲农业区、多功能综合管理区、花卉园林区、广东省现代农业信息网络中心等12个功能区。是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农业现代化基地。

园区1999年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2000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2001年被科技部列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源泉;建立农业高科技企业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示范和样板;培养和吸收一大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带动农民。

总体目标: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孵化器;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农业与市场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引进培养及技术培训普及的基地;全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示范样板。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项目规模不大,自动化程度滞后;园区在征地办理有关手续相当繁琐及时间太长,影响建设速度。

四、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

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寿光市洛城镇,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高,西北低,地貌单一,属暖温带沿海平原内陆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交通便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

园区重点是建立健全“三园”、“三区”、“五中心”。三园即由国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投入实施的蔬菜高新技术创新园、农业博士创业园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外商投资园。三区即蔬菜标准化试验示范区、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现代化设施实验示范区。五中心即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培训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展示交流中心、现代化生物工程种苗中心、蔬菜保鲜加工销售中心。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投资14000万元,其中各级科技经费投入880万元,寿光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社会融资9140万元,已建成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7.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已经装备了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组培室,建设了61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室、4000个现代化日光温室、6700平方米的展示交流中心。工厂化育苗500万株、12个品种,生产优质蔬菜5000万公斤,总收入12000万元。基本形成集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试验示范、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大的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现行管理体制未理顺;园区队伍素质不高;市场经营效益不太突出。

五、浙江嘉兴农业科技园区

嘉兴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嘉兴市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地处水网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和适合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品种的引进和创新。园区处于上海与杭州、苏州三市中间地带,区内有沪杭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发达,处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内,农产品可在3小时内外运。具备了发展外向型、城郊型农业以及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的良好条件。

园区布局与功能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园区功能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总规模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1.5万亩,示范区6.2万亩,辐射区27.3万亩。第二层次,在核心区块分东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科技孵化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对外农业招商区。示范、辐射区按各自生产功能和主导农产品布局,分精品蔬菜区、名特瓜果区、优质畜禽区、特种水产区、名特花卉水果区、渔菜共生区、优质粮油区、高产桑茧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

园区主要培育五大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种子种苗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休闲观光业。重点发展十大特色农产品:优质瘦肉型猪、湖羊、家禽珍禽、特种水产、精品蔬菜、西甜瓜、名特花果、无公害茭白、优质大米、双低油菜籽等。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与质量监控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效益农业发展保障体系。

园区各项建设固定资产投资74150万元,采取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政府、企业、农民多元化投资,其中政府支持10000万元,市、区二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0万元,企业投资39150万元,农民自筹15000万元;此外流动资金安排7000万元,计划由企业、农民自筹2000万元,其余5000万元申请当地银行贷款解决。2002年吸纳资金1.01亿元,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1年13.77亿元增长15.47%,农村经济总收入117.5亿元,比2001年97.24亿元增长20.84%,农民人均纯收入5441元,比2001年5111元增长6.5%,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

存在问题:核心区的运作机制在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集聚、项目集聚、土地流转还缺乏配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六、黑龙江哈尔滨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10-17公里。所处地理位置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年平均气温3.5°C、无霜期134天,年降水量540mm,可满足一季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园区6万亩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灌溉、排水、规模化轮作和科学化经营管理。区内由京哈、哈双和江南中环三条柏油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园区布局如下:建设核心区示范1万亩,示范区开发5万亩,辐射区带动55万亩,其中哈尔滨10万亩,全省45万亩。核心区又分功能区:农作物集约化种植区3500亩,其中特用玉米1500亩,脱毒马铃薯种薯2000亩;设施园艺高效种植区1000亩,其中现代化智能温室15亩,节能日光温室100亩,塑料大棚200亩;优质畜牧规模化养殖区2000亩,其中高产奶牛核心区1000头,高产奶牛示范群1万头,优质猪存栏1万头,年出栏5万头;生态经济旅游观光区1500亩。

“十五”期间总投资15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417万元,科技示范投资3387万元,田间工程投资796万元,科技活动费600万元。资金来源构成,财政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哈尔滨市、区和企业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但是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园区的建设速度。

存在问题:资金短缺,创新能力弱。

七、河北三河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李旗庄镇,近邻京津,交通方便,有利于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京津“菜篮子”、“后花园”。建园伊始就制定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发展模式,坚持项目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截至目前,累计投资6800万元,现已经引进节水灌溉和微机自动控制、脱毒组培、工厂化育苗繁育、转基因奶牛等12项技术,引进美国红提葡萄、日本水梨、荷兰珍珠茄子、韩国梨及国内无籽西瓜、脱毒甘薯等名优中养新品种100余种,初步建成了先进技术、设施示范和高效栽培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林果良繁基地、花木基地、种植试验基地、养殖试验基地等7个示范、推广基地,年可提供优良品种育苗6000万株,畜禽良种50万头(只)。初步形成了以福成养牛集团、明慧养猪集团、天翔养殖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猪、肉牛、奶牛、肥肝鹅养殖产业;以燕赵园林公司为龙头的花卉、苗木产业;以航天繁育草种基地为龙头的牧草、城镇绿化草种植产业和以双龙种植公司为龙头的特种玉米种植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直接带动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农民已达1000多户,户均收入每年增加3000元。

八、吉林公主岭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公主岭市,地处世界第二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粮食资源丰富,城市功能健全,科技基础雄厚,是中国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

总体布局为:三大功能区、12个示范区。科教贸易区,有国家部委及省重点科研中心和基地14个,2002年承担了省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农业科技贸易城、农业会展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还与吉林大学联合创办了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技术示范区,2002年有5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始试验、示范,其中基因工程、等离子育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发展区,黄龙玉米有限责任公司、华正牧业集团等企业,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已经推出新的产业化项目,吉农公司、春光米业集团、天阳鹿业集团等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建设之中。

按照园区总体规划,截至2002年,一共运作以产业化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51个,已经全面对外招商,审批入区项目16个,计划投资总额5.25亿元,开工项目7个,现已经到位资金1亿元。

园区2003年新开工项目有:

1、人参果深加工项目

该项目由公主岭绿色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分二期建设,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投资7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1500万元。一期工程为一条生产线,年生产人参果酒150万瓶;人参果冰茶1000万袋。年产值6040万元,利税6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80人,还能带动500余户果农走上致富路。于2003年5月开工,8月份投入生产。

“人参果”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极高,能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力,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任何果品、果汁、饮用品无法相比拟的。“人参果”种植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亩产1万斤,是玉米产量的5-6倍,经济收入是玉米的十几倍。

2、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

园区高新农业发展局引荐外地客商在园区投资500万元建设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已于4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区位于园区北部,计划养殖规模为200头奶牛,项目总占地面积12.8公顷,其中养殖区面积1.2公顷,饲料基地面积11公顷。养殖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奶牛饲养舍1200平方米,乳品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成品及备品仓库建设面积500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奶牛运动场4000平方米,青贮窖12000立方米。

该项目发展模式计划为基地+农户形式,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五个乡镇100余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奶牛产业。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鲜奶2000吨,可现实销售收入400万元,利税120万元。

3、华成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华龙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是各种规格和样式的纸制品包装箱,该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行业和领域的产品包装,由于原材料成本低,产品价格廉,产品销往东北三省,畅销省内各个城市和各种行业。纸制品包装箱可回收和再利用,废品和附料可回收,对环境和各种包装产品无污染和腐蚀等作用,是首选的绿色环保包装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可观。公司现有工人15人,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10人,公司可生产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产品上百种。

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包装箱100万只,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00万元利税80万元。

4、向华牧业小区项目

该项目由园区科教信息局和计划经济发展局联合引荐并提供服务。由向华村刘兴业、李宏岩等七户农民共同投资兴建;一期投入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占地面积1.6公顷,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牛1500头,年总产值750万元,利税150万元。

该项目是解决农民养牛“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由科教信息局提供技术支持。

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石河子市北郊北泉镇石河子总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6.6°C,年实际日照时数2782小时,无霜期170天,年降雨量175.1mm,比较适合粮食、棉花、甜菜、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生长。

园区总面积为675.6公顷,分11个功能区,分别为:组培和生物技术中心30公顷,胚胎移植中心30公顷,作物种苗繁殖基地50公顷,绿化苗木生产基地60公顷,畜牧生产及繁殖区50公顷,设施栽培示范区30公顷,作物新品种种植示范区180公顷,优良绿化树种种植示范区20公顷,农产品储藏加工区20公顷,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展示及农业科普区。

园区总投资1135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50万元,建设期利息186万元,流动资金113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单位自筹、申请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及引进企业投资。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培训、生态观光收入,园区优质农产品如水果、花卉、蔬菜、种苗、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正常年份总收入可达到6480万元。2002年引入了新疆中季公司5万吨番茄加工项目等企业入园,吸收投资突破7710万元,同时园区自筹基建投资240万元。

十、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甘肃中南部祖历河支流关川河流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C,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雨量425.1mm,干旱缺水,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园区交通条件好,定临、定渭、巉郭公路穿境而过;312、210国道和陇海铁路纵穿而过。

园区总规划面积36万苗,其中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核心区分为高档食用菌、专用马铃薯种薯繁育、草木花卉、名优特新日光温室蔬菜、珍稀动物养殖、名贵中药材、经济林苑等8个小区。

园内培育的龙头企业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明珠生物工程公司、金泉菌业公司、金城菌业公司,截至目前已经繁育马铃薯原原种1500万粒。食用菌开发已经生产菌袋316万个,实现产值1476万元,同时带动224户农户,建造半地下温室240座,发挥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园区总投资287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358万元,建设期利息930万元,流动资金350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多渠道筹措,申请国家拨款5000万元,省地配套60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企业自筹6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万元,其余部分通过引进企业进园区等方式筹集。2002年园区完成投资14875万元,实现产值那4367.57万元

十一、重庆渝北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的规划布局,围绕重庆“十个百万产业化工程”和渝北区“三色”农业,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部级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项目),突出对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核心区分为A区和B区,总面积为1467公顷。

A区位于渝北回兴街道境内,面积8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时鲜蔬菜种植区、高新技术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出口(农副产品)加工区、乡镇企业高新技术区五个功能分区,含果糖、上湾、果园、石盘河等4个村。

B区位于渝北沙坪镇境内,面积667公顷,规划为花卉种植示范区,含新华、玉峰、桥田、玉皇、小屋、沙坪等6个村。

辐射区总面积120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花卉生产区、优质果品生产区和优质奶源生产区等四个功能分区,重点突出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接受核心区的辐射引导,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带动面上农业生产。

园区已经引进83个农业项目进入核心区A、B区,项目投资达1.9亿元,陆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1亿元,年利税达2000万元以上,

十二、宁夏吴忠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银川平原中南部,平均气温8.8°C,无霜期170天,日照充足,平均海拔113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田园整齐,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园区布局分为四个专业科技园,即奶产业科技园、肉牛肉羊科技园、无公害设施果菜科技园和节水型粮食科技园。每个专业科技园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核心区面积1万亩左右,示范区20万亩左右,辐射区30万亩左右,依据现有条件和生产实际,各专业科技园相对集中,但互相交叉。

园区总投资25450万元,其中肉牛羊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10000万元,奶牛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6000万元,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6000万元,节水农业、优质粮食生产园区3000万元,其他经费共计450万元。资金来源:农民与公司自筹投资1521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2640万元,国家补贴投资2600万元。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产值4.3亿元,年新增纯收入1.1亿元。

十三、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农区,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广阔,农业资源丰富。紧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距省会合肥250公里,交通通讯便捷,具有区位优势和良好地发展前景。

园区是安徽省唯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核心区已建成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果树示范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种羊场6个部分。科技园从农业标准化建设入手,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园区先后从日、美、法、以等国和国办科研院校引进10余位专家、1000多个优新品种、150多项农业新技术,经过筛选后,目前已按标准化的要求,采取“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核心区繁育种苗、种畜,在示范区、辐射区建立了各种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家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园区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农业引智先进集体”、省“农业引智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科技部列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733公顷,包括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优质果苗繁育区、高效经济作物区、优质粮食作物区、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示范区面积3667公顷。

园区组建了市种苗研究所、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等法人企业,并以此为发起人成立了安徽风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设置了风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花卉公司、果苗公司、脱毒种树种苗公司、瓜菜公司、种羊场、中日合资宿德农业有限公司等8家二级核算实体。

园区先后引进农业项目27个,农业高新技术82项,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果树、花卉、瓜菜、畜禽等优良品种737个,其中直接从国外引进253个,经过试验示范,已经筛选出64个新品种和35项农业先进技术在黄淮地区推广,已经累计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园区先后在建立了8个优新种苗繁育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万户致富,辐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基建前普遍提高了60%,其中脱毒种薯、种苗及农作物优新品种辐射到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十四、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杭州湾岸的慈溪市境内,分为三打板块,分别是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加工生产加工“孵化”板块、名特优水产品健康优质苗种生产及无公害养殖技术和加工“孵化”板块、宁波特色果树生产及储藏保鲜加工“孵化”板块。各板块又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目前,园区共有10家企业,其中核心企业4家,分别为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慈溪市徐龙鳗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2002年这四家核心企业共实现产值71265万元、销售67965万元,利税648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5374万美元。

园区坚持依靠农户,服务于农户的宗旨,把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研开发、示范带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基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基地、出口创汇的基地、农民致富的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研水平,2002年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3项。核心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售日本、美国、欧洲、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十五、四川乐山农业科技园区

乐山园区坐落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区域,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乐山市内有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人文景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为提升园区知名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园区定位于四川丘山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核心区突出技术集成、组装和创新;示范区突出特色和产业优势;辐射区突出示范和带动作用。园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建设格局,根据丘山区农业的特点,按照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和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利于带动千家万户的原则,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不同特色的六个专业科技园。

园区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你的战略方针,以“生态”建设和“生猪”产业为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科技园,以长江中上游生态重建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为重点,实施优良速生林苗木繁育生产,以及收集、筛选、保护、研究和开发四川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带动周边农民为每年30万亩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优质苗木。畜牧科技园依托全国唯一的猪肉出口新加坡的加工企业“四川井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扩大DLY、PIC种猪场,高标准建设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场,形成了高技术含量、标准化生产的种猪、仔猪繁育、安全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和药品安全配套的生产加工体系,实现加工出口60万头的生产规模,示范带动四川省三十个县农民生产增收致富。此外,代表乐山园区整体形象的农业科技孵化器、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综合展示区已经着手融资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园、花卉科技园、茶叶科技园、中药材科技园业已实施启动。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2.3492亿元,其中省市县支持资金投入2701万元,金融贷款投入3820万元,各园区业主投入1.6971万元。

园区具有四个特色:一是按照丘山区农业的特点和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围绕乐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大主导产业,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和一个园带动一个产业的格局。二是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实行业主负责制、产业化经营制、项目专家负责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三是科技体制有创新,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园区专家咨询体系,从园区规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咨询论证,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与集成组装。四是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上有特色,通过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专业科技园,一个专业园区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十六、大连金州国家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自然条件优越。距离大连市中心31公里、大连国际机场26公里,大窑湾港21公里,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从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成本低廉。

园区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目标,主导产业以蔬菜、果树和花卉为主。有如下分区:金科生态园艺场,规划面积600亩,计划投资1800万元,功能设置为新品种果树示范、反季节果树研究、蔬菜无土栽培和农业生态旅游,以蔬菜和果树为主;石河现代农业园区,规划4500亩,计划投资4000万元,功能设置为设施农业区、精品水果区、生态养殖区、加工储藏区、研发中心区和生活服务区,以果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付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规划2300亩,计划投资1300万元,功能设置为温室50亩,冷棚300亩,节水滴灌1300亩,以果树和苗圃为主。三十里堡镇良种奶牛繁育养殖示范区,规划5000亩,计划投资147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良种繁育区、规模化饲养区、牧草种植区和加工区,以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果树管理服务中心苗木基地,规划300亩,计划投资3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采穗圃100亩,苗圃100亩,母本园100亩,以蔬菜和粮油为主。

园区现已开发面积大50公顷,有大樱桃示范园1处,占地37公顷,共栽植大樱桃新品种34个,4.5万株,实行微喷灌溉和管网化打药;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日光温室50个,实现水果反季节生产;建有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日发光明家具有限公司、野田木业有限公司等蔬菜、林业、工业等加工企业8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十七、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设在太原市小店区农科院试验农场,总规模1200亩。示范区13个,分布在11个地市的13个生态类型区,总规模12000亩。辐射区以13个示范区为中心建设,总规模24万亩。

园区配合山西省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以种子苗木、饲草饲料、果品储藏和信息咨询四大产业为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以良种示范、饲草饲料品种与技术、保鲜技术、信息咨询为突破口,通过高效农业项目的实施,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共有10家,分别是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科萌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山西威科饲料科技公司、山西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治中日友好示范果园、太原金鹿园艺有限公司、山西晋华源花业有限公司、太原振华园艺有限公司。

2002年园区开发的科技项目有:枣保鲜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制完成了保鲜袋,储藏冬枣5万公斤;农业科技网建设,开发完成企业数据库,农业资源图库和万条信息库;蔬菜花卉基质研究开发,初步开发出了一品红栽培基质和西红柿基质;玉米蔬菜新品种开发,大丰系列玉米新品种已经完成区域试验。短枝大杏新品种开发,大田管理技术已经完成,正在探讨设施栽培技术;冬枣优质苗木开发,完成大田管理技术。

十八、深圳保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情况如下:

奶牛示范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饲养、管理现代化、智能华的奶牛生产、科研和农业观光基地,开业近6个月,已累计接待游客30000名,农业观光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眼示范项目占地500亩,已引进“储良、石碣”的新品种,所生产的龙眼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大宝鸽场示范区,存栏种鸽10万对,在周边形成了年产150万只小鸽的养殖、加工基地,带动9000余养殖专业户的发展。

正在建设的维生种苗厂预计投资1700万元,与美国维生公司合资建设,第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

中国光明配套系种猪繁育中心项目是以自有的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为基础,建设现代化的种猪繁育、检测及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开展种猪新品种品系的选育和提高。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平整,项目设计和预算等工作,预计2003年5月建成。

十九、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红庙子镇,101国道的南侧,占地2000亩,整个园区林网化、花园式布局,按具体实施的内容和规划布局的不同分为五大功能区:

养殖区占地900亩,建设年存栏30000头,年出栏100000头肥牛的大型肥牛场;年存栏100000只小尾寒羊养殖场,存栏500马鹿养殖场。

种植区占地500亩,包括蔬菜温室基地、葡萄基地、花卉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利用桔杆过腹转化的动物粪便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有机肥,采取立体套种模式形成生态复合型种植格局,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饲草料,形成了“三无”蔬菜基地、优质瓜果基地、温室花卉基地和优质饲草料基地。

加工区占地360亩,建设大型国际标准清真屠宰厂和肉类食品加工厂,建设万吨沼气厂和生物制品厂。

旅游观光区占地60亩,拥有15000平方米鱼池,特色瓜果采摘区。植物雕塑园及花园式带状绿化。

科研及管理占地80亩,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集科研展示、住宿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科研中、2000平方米的管理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烧烤中心。

园区现已经形成集种养加、科研、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二十、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以中心园区为主,以发展热带花卉、特色水果于蔬菜、生物农药为主导产业,着重抓好蒙自中心园区6500亩建设。包括:红河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500亩;沪滇农业科技合作示范项目500亩;优质葡萄引种栽培示范2000亩,人帅葡萄园艺场;石榴新品种引进及绿色食品种植示范500亩;优质大枇杷种植示范1000亩;优质小枣种植示范1000亩;优质水果、花卉组培基地;生物农药育苗基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000亩;培训、技术服务、信息网络中心——红河上海科技中心。

目前园区进入17家企业,投入总额12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发展,实现产值1.6亿元。

二十一、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域城乡交界地带,东起北川河,西至北川渠,南接城北毛胜寺,北与西宁市大通县相邻。土地总面积为22.83平方公里,核心区以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主进行建设,面积约6000亩,定位于高原特色的种业、食品加工和中藏药业。

园区成立了青海生物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青海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国有农牧控股公司、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三家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具体负责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承担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现已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累计完成投资8520万元。

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有34户企业入驻生物产业园,其中京科生物、宝鉴堂国药、大地药业、久美藏药、绿色药业、康普德生物、金柯藏药等22家企业已经完成投资21000万元,投资项目主要是生物制药、中藏药、高原特色食品、保健品加工等。

示范区也有21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企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园区青海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已形成脱毒马铃薯微型薯250万粒的生产规模,年产值300多万元;西宁市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已经引进各类新特品种40余个;辽青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室75栋,并引进推广了大量的优质苗木、花卉和蔬菜品种。2002年示范区农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比2001年增长了150元。

二十二、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进展如下:

1、良种繁育区。引进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2000支,建立良繁示范村2个,引入改良秦川牛繁育项目,胚胎移植、冻精制取中心工程已完成前期方案,即将启动。

2、规模养殖区。官池帖家、西寨西池秦川牛养殖小区规模达到500头以上。建设公共服务用房200平方米,配套青储池2000立方米,推广冬牧-70黑麦种植200亩。

3、肉牛育肥区。鸿达牛育肥场新建饲料加工用房300平方米,改建牛舍700平方米,青储池100立方米,牛存栏达300头以上。

4、草业开发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新品种2个,推广集约化连片种植3万亩,新建草产品加工厂1个,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5、市场交易区苏村秦川牛产地交易市场已新征土地100亩,并完成了场地平整。

6、加工招商区。结合实施国家财政部秦川牛产业化项目,景壁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新购肉制品生产设备1套,开发秦川牛肉系列食品,新增加工能力1000吨,隆发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蛋白饲料加工项目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试产。

7、综合服务区。占地82亩,建设用地基本落实,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

二十三、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拉萨市西郊,距拉萨市中心约8公里。它南依拉萨河、北靠l09国道、西邻拉萨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从园区的西南连架南北,整个园区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在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上成立的部级园区,是西藏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500亩,主要由核心区、示范辐射基地区两大板块组成。其中核心区3500亩,示范辐射基地区6000亩,园区建成后总辐射面积可达10万亩。

园区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为总体指导思路,总投入约1.42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园区规划设计由八个功能区(中心)组成:

1、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规划面积为333.5亩,建设两座面积各为5376平方米的现代化连栋温室,主要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以草莓、高档花卉种植为主;建设单栋面积420平方米的高效日光温室85栋,主要种植名、特、新反季节蔬菜和药用植物。

2、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规划面积94.2亩。主要建设内容有: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组培实验室一座,内设组培车间、种苗技术中心、芽苗车间、食用菌接种及配料车间;工厂化穴盘育苗车间6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面积5376平方米的两座连栋温室,用来进行种苗的繁育、驯化及工厂化育苗。

3、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园:该区规划面积151亩,共有七大项目组成,分别为:奶制品加工、绿色饮料系列加工、优质净菜系列加工、薯类系列加工、麦类系列加工、饲料加工和FD速冻产品。

4、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园区:该区规划面积523.1亩,共有5个项目区组成。一是家畜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区;二是优良牧草繁育示范区;三是草坪生产技术示范区;四是水产高效示范区;五是特色养殖区,包括西藏野生动物藏羚羊、雪鸡和藏猪、牦牛等特色动物。

5、西藏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该区规划面积124.5亩。共由三大示范区组成,分别为:(1)西藏高原农作物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基地;(2)规划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原作物综合实验中心,三是配套工程,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车间。

6、西藏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包括产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训中心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1.2亩。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面积3000平方米的展示大楼和配套工程;教育培训中心包括28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智能大楼;配套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带等。

7、招商引资区:占地面积444.2亩。藏药材、青稞麦片、羊肉加工等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中。

8、休闲娱乐区:整个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功能。另外在特定地段修建一些凉亭、钓鱼、茶园、餐饮等娱乐设施,占地209.6亩。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基本内容是: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五大功能,分别为:示范、辐射、培训、交流、观光。

目前,园区第一期工程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设施工程已于2003年初面向全国无标底公开招标,并最终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超越京鹏温室工程公司中标。该工程项目于2002年9月29日正式开工。项目开工后,园区管理办公室首先成立了由甲乙双方和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项目指挥部,制定落实一周一会的例会制度,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西藏拉萨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部级农业示范园区”,又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青藏高原设施农业引智基地”,未来园区的发展将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特点,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园区建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市场与农产联接的纽带,现代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平台,成为我区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概况

2、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进展

3、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大事记

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2002年度报告

5、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6、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7、河北三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8、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9、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0、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1、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2、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3、上海浦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4、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5、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6、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7、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8、江西南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9、山东寿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0、河南许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1、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2、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3、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4、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5、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6、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7、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8、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29、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0、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1、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2、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3、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4、宁夏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5、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

37、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38、青岛即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8

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突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是福建省唯一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漳州市漳浦县境内,距漳州市区26公里。也是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国家两部一办(外经贸部、农业部、国台办)批准的海峡两岸(福建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所在地。

园区以花卉、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及其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组织实施"3321"科技示范工程,即建设3个分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3个产业科技园--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2个科技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一个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核心区规划面积1.5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2万亩。花卉科技园开发面积7600亩,果树科技园开发面积7100亩,茶叶科技园开发面积2200亩。

核心区位于漳州市漳浦县官淂镇的马口至长桥农场的三古之间,沿324国道两侧左右各1公里,长10公里,总面积1.5万亩,分为"三园二中心一基地,即花卉科技园、果树科技园、茶叶科技园、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农产品加工基地。

示范区在核心区周边,位于324国道三古至盘陀之间,长33公里,宽1公里,总面积约5公里。是园区科技成果示范和产业化开发的园地,重点建设若干示范项目和示范点、示范企业,形成以点带面格局。

辐射区:位于马口至盘陀324国道沿线各乡镇和农林场圃,总面积约32万亩。

核心区建设期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0.8亿元,流动资金0.2亿元。本项目设计达产期年新增水果26.25万箱,花卉180万箱,茶饮料2.5万箱,速冻蔬菜(菇)50.15万箱,年新增产值38986万元。投资利润率25%;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1.7%,税前15.2%;税后投资回收期10.4年,税前6.4年。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投资利润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以上。

存在问题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尤其在对台对外引进方面,应进一步吸引、扶持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有企业整体技术含量要进一步提高,增强产品竞争力。企业主体的科技投入需加大。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咨询等中介服务要进一步拓宽。

二、江西南昌农业科技园

南昌农业科技园位于南昌市昌北蛟桥,西起梅林森林公园,东到赣江,南临部级南昌经济技术开放开发区,北接鄱阳湖,面积约18平方公里,核心项目区距南昌市中心仅11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约8公里,西靠"京九"铁路,105国道,昌九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

园区气候温和,湿润,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地表水系除赣江、鄱阳湖等主流水系外,还有上池、杨家、官塘等湖泊,灌排及用水条件优越。土壤除红壤外,平原地带地层多属第四纪夹沙土,土壤多偏酸性和微酸性,耕作层多为近代河湖冲击覆盖,土质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好,适宜于畜牧养殖、食品加工、蔬菜、花卉、瓜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整个园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

南昌农业科技园核心区面积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园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畜牧业高科技育种,乳制品及安全肉食品生产,畜牧养殖区生态良性循环,发展配套加工,对高效畜产品生产的一系列技术进行示范,打造在江西乃至在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现代畜产品养殖示范基地。

南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坚持走"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企业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园区成立部级农业科技园管委会。按照规划,整个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建设分畜产品信息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现代科技种畜繁育区、生态养殖区、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生态果园区、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等九大功能区。具体内容为:

畜产品信中心及电子商务交易区:占地面积为33.3公顷,以招商、高新科技成果、产业开发等为主要任务,建设开发区管委会的行政办公会议中心、生物技术科研、商业金融、信息处理中心、产品性能检测中心,专家学者、留学归国人员实施高新技术创新的展示平台。

现代科技种畜(猪、牛)繁育区:占地面积为63.3公顷,其中种牛繁育区40公顷,种猪繁育区23.3公顷,规划项目包括:超级猪繁育推广、乳牛胚胎移植、生物化工、高新农业信息资源开发。

现代养殖生态区:占地面积80公顷,利用猪牛场处理过的废水,适当开辟鱼塘或种植水生经济作物以饲养部分水禽、鹅、鸭等,灌溉部分良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养殖-沼气(能源)-沼渣、沼液有机肥-种植-加工"系统。

安全畜产品配套加工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依托集团现有的乳品厂、饲养加工厂、新建微生物饲养添加剂厂,建设系列特异性免疫乳、功能性乳制品、生物制剂的生产基地。

设施农业种植区:占地面积为100公顷,重点进行特种蔬菜、苗木组培、无性快繁、果树、造林、绿化苗木等种苗的繁育,通过组培车间、自动化育苗车间以及配套的炼苗温室等设施的建设,实现对国内外作物种苗的组培快繁、无毒种苗生产和转基因植物育种等生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牧草品种展示区:占地面积为30公顷,用于建立牧草育种中心,牧草种子检测中心、牧草试验及试种基地,采用组织培养及转基因高新技术加大对牧草品种的选择,提高牧草育种效率。同时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化的饲草种植示范区。

种草养畜示范区:占地面积为70公顷,以优质牧草的种植为纽带,发展以草畜(禽)结合为核心的许畜禽养殖业,形成新的生产模式带动周边,起到示范推广的作用。

畜禽粪肥现代化处理示范区:占地面积为2公顷,建立集中的万头猪、牛粪污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以保护环境,促进生产。

生活休闲配套服务区:占地面积为64公顷,配套规划休闲垂钓区、珍禽观赏园、珍稀植物园、水上娱乐中心、体育健身俱乐部、儿童乐园、大自然旅游度假村等项目。

南昌农业科技园现有金牛集团、英雄乳业股份公司、省养猪育种中心、省奶牛育种中心等多家大中型涉农单位,整个园区畜牧业优势十分突出,注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畜牧业产业水平。南昌农业科技园以江西金牛企业集团的产业为基础,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兼顾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和畜牧产品加工,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动力,通过对良种的培育、引进、扩繁及高科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品种更新、质量提升,以产业化带动基地,加速畜牧业良种化进程和牛群改良步伐,促进奶牛业和肉牛业的发展,增加市场牛奶和优质肉牛的供应,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预计到2006年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园。届时科技园的年销售收入将达4.3亿元,利润3500万元,年上缴税金3000余万元,还将带动2万多农户致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存在问题:资金缺口大,财政投入有限;还没有明确给予园区优惠政策,影响招商进程;园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有待加强。

三、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白云、大丰试验基地为核心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广从公路西北侧,距广州市区35公里。核心面积3000亩,按高标准、现代化要求进行建设。园区的建设投资主体是广东省农科集团,该集团隶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集团的核心企业为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母公司),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投资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下设广东省田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五个子公司(企业),成员单位15个。广东省农科集团有限公司已被国家外经贸部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农业部等八部委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园区的科技依托单位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人才、技术、资源、科技成果及科研设施等方面有雄厚优势。

园区主导产业:优良种子种苗、环保高效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信息、休闲农业等,分为农业科技创新区、高科技企业区、农作物种子工程示范区、良种苗木示范区、良种猪育种区、动物保健品技术开发区、农化服务区、功能食品开发区、休闲农业区、多功能综合管理区、花卉园林区、广东省现代农业信息网络中心等12个功能区。是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农业现代化基地。园区1999年被广东省政府列为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2000年被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为“广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2001年被科技部列为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科技源泉;建立农业高科技企业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示范和样板;培养和吸收一大批优秀人才,建立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作出贡献。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带动农民。

总体目标: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孵化器;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农业与市场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引进培养及技术培训普及的基地;全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示范样板。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项目规模不大,自动化程度滞后;园区在征地办理有关手续相当繁琐及时间太长,影响建设速度。

四、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

山东寿光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寿光市洛城镇,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高,西北低,地貌单一,属暖温带沿海平原内陆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交通便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

园区重点是建立健全“三园”、“三区”、“五中心”。三园即由国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投入实施的蔬菜高新技术创新园、农业博士创业园和外商独资经营的外商投资园。三区即蔬菜标准化试验示范区、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区、蔬菜现代化设施实验示范区。五中心即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培训中心、蔬菜高新技术展示交流中心、现代化生物工程种苗中心、蔬菜保鲜加工销售中心。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投资14000万元,其中各级科技经费投入880万元,寿光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社会融资9140万元,已建成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7.5万亩,辐射区35万亩。已经装备了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组培室,建设了61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化育苗室、4000个现代化日光温室、6700平方米的展示交流中心。工厂化育苗500万株、12个品种,生产优质蔬菜5000万公斤,总收入12000万元。基本形成集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试验示范、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培训等综合功能大的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

存在问题:资金不足;现行管理体制未理顺;园区队伍素质不高;市场经营效益不太突出。

五、浙江嘉兴农业科技园区

嘉兴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嘉兴市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地处水网平原,河流纵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和适合国内外市场销售的新品种的引进和创新。园区处于上海与杭州、苏州三市中间地带,区内有沪杭铁路、沪杭甬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320国道、京杭大运河等,水陆交通发达,处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内,农产品可在3小时内外运。具备了发展外向型、城郊型农业以及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区的良好条件。

园区布局与功能分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园区功能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总规模面积35万亩,其中核心区1.5万亩,示范区6.2万亩,辐射区27.3万亩。第二层次,在核心区块分东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高新科技孵化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和对外农业招商区。示范、辐射区按各自生产功能和主导农产品布局,分精品蔬菜区、名特瓜果区、优质畜禽区、特种水产区、名特花卉水果区、渔菜共生区、优质粮油区、高产桑茧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

园区主要培育五大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种子种苗业、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信息产业、农业休闲观光业。重点发展十大特色农产品:优质瘦肉型猪、湖羊、家禽珍禽、特种水产、精品蔬菜、西甜瓜、名特花果、无公害茭白、优质大米、双低油菜籽等。建立完善五大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与质量监控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效益农业发展保障体系。转园区各项建设固定资产投资74150万元,采取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政府、企业、农民多元化投资,其中政府支持10000万元,市、区二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0万元,企业投资39150万元,农民自筹15000万元;此外流动资金安排7000万元,计划由企业、农民自筹2000万元,其余5000万元申请当地银行贷款解决。2002年吸纳资金1.01亿元,200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1年13.77亿元增长15.47%,农村经济总收入117.5亿元,比2001年97.24亿元增长20.84%,农民人均纯收入5441元,比2001年5111元增长6.5%,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

存在问题:核心区的运作机制在市场化、企业化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园区建设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人才集聚、项目集聚、土地流转还缺乏配套。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六、黑龙江哈尔滨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满族乡,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10-17公里。所处地理位置属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年平均气温3.5°C、无霜期134天,年降水量540mm,可满足一季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园区6万亩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耕作、灌溉、排水、规模化轮作和科学化经营管理。区内由京哈、哈双和江南中环三条柏油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园区布局如下:建设核心区示范1万亩,示范区开发5万亩,辐射区带动55万亩,其中哈尔滨10万亩,全省45万亩。核心区又分功能区:农作物集约化种植区3500亩,其中特用玉米1500亩,脱毒马铃薯种薯2000亩;设施园艺高效种植区1000亩,其中现代化智能温室15亩,节能日光温室100亩,塑料大棚200亩;优质畜牧规模化养殖区2000亩,其中高产奶牛核心区1000头,高产奶牛示范群1万头,优质猪存栏1万头,年出栏5万头;生态经济旅游观光区1500亩。

“十五”期间总投资15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417万元,科技示范投资3387万元,田间工程投资796万元,科技活动费600万元。资金来源构成,财政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哈尔滨市、区和企业投资7600万元,每年1520万元。但是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园区的建设速度。

存在问题:资金短缺,创新能力弱。

七、河北三河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李旗庄镇,近邻京津,交通方便,有利于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京津“菜篮子”、“后花园”。建园伊始就制定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发展模式,坚持项目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截至目前,累计投资6800万元,现已经引进节水灌溉和微机自动控制、脱毒组培、工厂化育苗繁育、转基因奶牛等12项技术,引进美国红提葡萄、日本水梨、荷兰珍珠茄子、韩国梨及国内无籽西瓜、脱毒甘薯等名优中养新品种100余种,初步建成了先进技术、设施示范和高效栽培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林果良繁基地、花木基地、种植试验基地、养殖试验基地等7个示范、推广基地,年可提供优良品种育苗6000万株,畜禽良种50万头(只)。初步形成了以福成养牛集团、明慧养猪集团、天翔养殖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猪、肉牛、奶牛、肥肝鹅养殖产业;以燕赵园林公司为龙头的花卉、苗木产业;以航天繁育草种基地为龙头的牧草、城镇绿化草种植产业和以双龙种植公司为龙头的特种玉米种植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直接带动从事特色种植养殖的农民已达1000多户,户均收入每年增加3000元。

八、吉林公主岭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公主岭市,地处世界第二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粮食资源丰富,城市功能健全,科技基础雄厚,是中国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

总体布局为:三大功能区、12个示范区。科教贸易区,有国家部委及省重点科研中心和基地14个,2002年承担了省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农业科技贸易城、农业会展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还与吉林大学联合创办了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技术示范区,2002年有5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开始试验、示范,其中基因工程、等离子育种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发展区,黄龙玉米有限责任公司、华正牧业集团等企业,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已经推出新的产业化项目,吉农公司、春光米业集团、天阳鹿业集团等一批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建设之中按照园区总体规划,截至2002年,一共运作以产业化为主的高新技术项目51个,已经全面对外招商,审批入区项目16个,计划投资总额5.25亿元,开工项目7个,现已经到位资金1亿元。

园区2003年新开工项目有:

1、人参果深加工项目

该项目由公主岭绿色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分二期建设,占地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投资7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一期工程1500万元。一期工程为一条生产线,年生产人参果酒150万瓶;人参果冰茶1000万袋。年产值6040万元,利税61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80人,还能带动500余户果农走上致富路。于2003年5月开工,8月份投入生产。

“人参果”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极高,能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力,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是任何果品、果汁、饮用品无法相比拟的。“人参果”种植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亩产1万斤,是玉米产量的5-6倍,经济收入是玉米的十几倍。

2、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

园区高新农业发展局引荐外地客商在园区投资500万元建设洪鹤奶牛养殖示范小区项目,已于4月20日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区位于园区北部,计划养殖规模为200头奶牛,项目总占地面积12.8公顷,其中养殖区面积1.2公顷,饲料基地面积11公顷。养殖区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标准化奶牛饲养舍1200平方米,乳品加工车间200平方米,成品及备品仓库建设面积500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奶牛运动场4000平方米,青贮窖12000立方米。

该项目发展模式计划为基地+农户形式,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五个乡镇100余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奶牛产业。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鲜奶2000吨,可现实销售收入400万元,利税120万元。

3、华成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项目

华龙包装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是各种规格和样式的纸制品包装箱,该产品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诸多行业和领域的产品包装,由于原材料成本低,产品价格廉,产品销往东北三省,畅销省内各个城市和各种行业。纸制品包装箱可回收和再利用,废品和附料可回收,对环境和各种包装产品无污染和腐蚀等作用,是首选的绿色环保包装制品,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可观。公司现有工人15人,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5人,技术工人10人,公司可生产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产品上百种。

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包装箱100万只,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产品销售收入300万元利税80万元。

4、向华牧业小区项目

该项目由园区科教信息局和计划经济发展局联合引荐并提供服务。由向华村刘兴业、李宏岩等七户农民共同投资兴建;一期投入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0万元,流动资金150万元;占地面积1.6公顷,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牛1500头,年总产值750万元,利税150万元。

该项目是解决农民养牛“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由科教信息局提供技术支持。

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石河子市北郊北泉镇石河子总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年平均气温6.6°C,年实际日照时数2782小时,无霜期170天,年降雨量175.1mm,比较适合粮食、棉花、甜菜、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生长。

园区总面积为675.6公顷,分11个功能区,分别为:组培和生物技术中心30公顷,胚胎移植中心30公顷,作物种苗繁殖基地50公顷,绿化苗木生产基地60公顷,畜牧生产及繁殖区50公顷,设施栽培示范区30公顷,作物新品种种植示范区180公顷,优良绿化树种种植示范区20公顷,农产品储藏加工区20公顷,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展示及农业科普区。园区总投资11357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50万元,建设期利息186万元,流动资金113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单位自筹、申请国家投资、银行贷款及引进企业投资。经营收入来源主要有技术培训、生态观光收入,园区优质农产品如水果、花卉、蔬菜、种苗、畜禽产品、水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正常年份总收入可达到6480万元。2002年引入了新疆中季公司5万吨番茄加工项目等企业入园,吸收投资突破7710万元,同时园区自筹基建投资240万元。

十、甘肃定西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甘肃中南部祖历河支流关川河流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典型的北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3°C,年平均无霜期141天,年平均降雨量425.1mm,干旱缺水,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园区交通条件好,定临、定渭、巉郭公路穿境而过;312、210国道和陇海铁路纵穿而过。

园区总规划面积36万苗,其中核心区1万亩,示范区5万亩、辐射区30万亩。核心区分为高档食用菌、专用马铃薯种薯繁育、草木花卉、名优特新日光温室蔬菜、珍稀动物养殖、名贵中药材、经济林苑等8个小区。

园内培育的龙头企业有: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明珠生物工程公司、金泉菌业公司、金城菌业公司,截至目前已经繁育马铃薯原原种1500万粒。食用菌开发已经生产菌袋316万个,实现产值1476万元,同时带动224户农户,建造半地下温室240座,发挥了较好的辐射作用。

园区总投资2878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358万元,建设期利息930万元,流动资金3500万元。项目资金采用多渠道筹措,申请国家拨款5000万元,省地配套6000万元,地方配套1000万元,企业自筹6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0万元,其余部分通过引进企业进园区等方式筹集。2002年园区完成投资14875万元,实现产值那4367.57万元

十一、重庆渝北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的规划布局,围绕重庆“十个百万产业化工程”和渝北区“三色”农业,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部级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项目),突出对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功能。核心区分为A区和B区,总面积为1467公顷。

A区位于渝北回兴街道境内,面积8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时鲜蔬菜种植区、高新技术农业区、生态农业区、出口(农副产品)加工区、乡镇企业高新技术区五个功能分区,含果糖、上湾、果园、石盘河等4个村。

B区位于渝北沙坪镇境内,面积667公顷,规划为花卉种植示范区,含新华、玉峰、桥田、玉皇、小屋、沙坪等6个村。

辐射区总面积12000公顷,规划有无公害优质蔬菜生产区、花卉生产区、优质果品生产区和优质奶源生产区等四个功能分区,重点突出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生产,接受核心区的辐射引导,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带动面上农业生产。

园区已经引进83个农业项目进入核心区A、B区,项目投资达1.9亿元,陆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1亿元,年利税达2000万元以上,

十二、宁夏吴忠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银川平原中南部,平均气温8.8°C,无霜期170天,日照充足,平均海拔1130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田园整齐,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园区布局分为四个专业科技园,即奶产业科技园、肉牛肉羊科技园、无公害设施果菜科技园和节水型粮食科技园。每个专业科技园设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核心区面积1万亩左右,示范区20万亩左右,辐射区30万亩左右,依据现有条件和生产实际,各专业科技园相对集中,但互相交叉。

园区总投资25450万元,其中肉牛羊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10000万元,奶牛高效集约化养殖及产业化经营园区6000万元,高标准设施农业园区6000万元,节水农业、优质粮食生产园区3000万元,其他经费共计450万元。资金来源:农民与公司自筹投资15210万元,银行贷款5000万元,地方财政投资2640万元,国家补贴投资2600万元。项目完成后可年新增产值4.3亿元,年新增纯收入1.1亿元。三、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农区,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广阔,农业资源丰富。紧靠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距省会合肥250公里,交通通讯便捷,具有区位优势和良好地发展前景。

园区是安徽省唯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核心区已建成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果树示范园、园艺园、农作物品种园、种羊场6个部分。科技园从农业标准化建设入手,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园区先后从日、美、法、以等国和国办科研院校引进10余位专家、1000多个优新品种、150多项农业新技术,经过筛选后,目前已按标准化的要求,采取“园区+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核心区繁育种苗、种畜,在示范区、辐射区建立了各种农作物、蔬菜、花卉、果树、家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20多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几年来,园区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农业引智先进集体”、省“农业引智示范基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5月,被科技部列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核心区733公顷,包括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优质果苗繁育区、高效经济作物区、优质粮食作物区、优良种畜繁育基地、农产品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示范区面积3667公顷。

园区组建了市种苗研究所、市农业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等法人企业,并以此为发起人成立了安徽风华农科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设置了风华农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花卉公司、果苗公司、脱毒种树种苗公司、瓜菜公司、种羊场、中日合资宿德农业有限公司等8家二级核算实体。

园区先后引进农业项目27个,农业高新技术82项,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果树、花卉、瓜菜、畜禽等优良品种737个,其中直接从国外引进253个,经过试验示范,已经筛选出64个新品种和35项农业先进技术在黄淮地区推广,已经累计产生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

园区先后在建立了8个优新种苗繁育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万户致富,辐射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基建前普遍提高了60%,其中脱毒种薯、种苗及农作物优新品种辐射到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

十四、宁波慈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杭州湾岸的慈溪市境内,分为三打板块,分别是优质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和加工生产加工“孵化”板块、名特优水产品健康优质苗种生产及无公害养殖技术和加工“孵化”板块、宁波特色果树生产及储藏保鲜加工“孵化”板块。各板块又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目前,园区共有10家企业,其中核心企业4家,分别为慈溪市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慈溪市徐龙鳗业有限公司、浙江海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台逸农业有限公司。2002年这四家核心企业共实现产值71265万元、销售67965万元,利税648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5374万美元。

园区坚持依靠农户,服务于农户的宗旨,把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研开发、示范带动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园区成为现代农业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基地、新技术应用推广的基地、出口创汇的基地、农民致富的基地。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提升园区整体科研水平,2002年实施科技项目45项,其中国家星火项目3项。核心企业都是外向型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销售日本、美国、欧洲、香港和东南亚等地。

十五、四川乐山农业科技园区

乐山园区坐落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区域,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乐山市内有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乐山大佛、峨眉山等人文景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为提升园区知名度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园区定位于四川丘山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核心区突出技术集成、组装和创新;示范区突出特色和产业优势;辐射区突出示范和带动作用。园区采取“一区多园”的建设格局,根据丘山区农业的特点,按照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和优势产业相对集中、利于带动千家万户的原则,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设不同特色的六个专业科技园。园区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你的战略方针,以“生态”建设和“生猪”产业为重点建设项目。生态科技园,以长江中上游生态重建和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为重点,实施优良速生林苗木繁育生产,以及收集、筛选、保护、研究和开发四川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带动周边农民为每年30万亩的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工程提供优质苗木。畜牧科技园依托全国唯一的猪肉出口新加坡的加工企业“四川井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扩大DLY、PIC种猪场,高标准建设万头良种仔猪繁育场,形成了高技术含量、标准化生产的种猪、仔猪繁育、安全饲料生产、疫病防治和药品安全配套的生产加工体系,实现加工出口60万头的生产规模,示范带动四川省三十个县农民生产增收致富。此外,代表乐山园区整体形象的农业科技孵化器、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综合展示区已经着手融资建设,特色经济作物园、花卉科技园、茶叶科技园、中药材科技园业已实施启动。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2.3492亿元,其中省市县支持资金投入2701万元,金融贷款投入3820万元,各园区业主投入1.6971万元。

园区具有四个特色:一是按照丘山区农业的特点和乐山农业产业区划的要求,围绕乐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五大主导产业,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和一个园带动一个产业的格局。二是运行机制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实行业主负责制、产业化经营制、项目专家负责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三是科技体制有创新,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园区专家咨询体系,从园区规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咨询论证,进行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与集成组装。四是通过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上有特色,通过扶持培育龙头企业,建设专业科技园,一个专业园区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

十六、大连金州国家科技园区

园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自然条件优越。距离大连市中心31公里、大连国际机场26公里,大窑湾港21公里,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从境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运输成本低廉。

园区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目标,主导产业以蔬菜、果树和花卉为主。有如下分区:金科生态园艺场,规划面积600亩,计划投资1800万元,功能设置为新品种果树示范、反季节果树研究、蔬菜无土栽培和农业生态旅游,以蔬菜和果树为主;石河现代农业园区,规划4500亩,计划投资4000万元,功能设置为设施农业区、精品水果区、生态养殖区、加工储藏区、研发中心区和生活服务区,以果树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付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规划2300亩,计划投资1300万元,功能设置为温室50亩,冷棚300亩,节水滴灌1300亩,以果树和苗圃为主。三十里堡镇良种奶牛繁育养殖示范区,规划5000亩,计划投资147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良种繁育区、规模化饲养区、牧草种植区和加工区,以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金州区果树管理服务中心苗木基地,规划300亩,计划投资300万元,功能区设置为采穗圃100亩,苗圃100亩,母本园100亩,以蔬菜和粮油为主。

园区现已开发面积大50公顷,有大樱桃示范园1处,占地37公顷,共栽植大樱桃新品种34个,4.5万株,实行微喷灌溉和管网化打药;建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日光温室50个,实现水果反季节生产;建有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日发光明家具有限公司、野田木业有限公司等蔬菜、林业、工业等加工企业8家,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十七、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设在太原市小店区农科院试验农场,总规模1200亩。示范区13个,分布在11个地市的13个生态类型区,总规模12000亩。辐射区以13个示范区为中心建设,总规模24万亩。园区配合山西省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主要以种子苗木、饲草饲料、果品储藏和信息咨询四大产业为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以良种示范、饲草饲料品种与技术、保鲜技术、信息咨询为突破口,通过高效农业项目的实施,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共有10家,分别是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科萌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山西威科饲料科技公司、山西龙田保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治中日友好示范果园、太原金鹿园艺有限公司、山西晋华源花业有限公司、太原振华园艺有限公司。

2002年园区开发的科技项目有:枣保鲜技术研究与开发,研制完成了保鲜袋,储藏冬枣5万公斤;农业科技网建设,开发完成企业数据库,农业资源图库和万条信息库;蔬菜花卉基质研究开发,初步开发出了一品红栽培基质和西红柿基质;玉米蔬菜新品种开发,大丰系列玉米新品种已经完成区域试验。短枝大杏新品种开发,大田管理技术已经完成,正在探讨设施栽培技术;冬枣优质苗木开发,完成大田管理技术。

十八、深圳保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情况如下:

奶牛示范场已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饲养、管理现代化、智能华的奶牛生产、科研和农业观光基地,开业近6个月,已累计接待游客30000名,农业观光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眼示范项目占地500亩,已引进“储良、石碣”的新品种,所生产的龙眼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大宝鸽场示范区,存栏种鸽10万对,在周边形成了年产150万只小鸽的养殖、加工基地,带动9000余养殖专业户的发展。

正在建设的维生种苗厂预计投资1700万元,与美国维生公司合资建设,第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

中国光明配套系种猪繁育中心项目是以自有的独立知识产权技术为基础,建设现代化的种猪繁育、检测及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开展种猪新品种品系的选育和提高。项目总投资1400万元,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征用、平整,项目设计和预算等工作,预计2003年5月建成。

十九、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红庙子镇,101国道的南侧,占地2000亩,整个园区林网化、花园式布局,按具体实施的内容和规划布局的不同分为五大功能区:

养殖区占地900亩,建设年存栏30000头,年出栏100000头肥牛的大型肥牛场;年存栏100000只小尾寒羊养殖场,存栏500马鹿养殖场。

种植区占地500亩,包括蔬菜温室基地、葡萄基地、花卉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利用桔杆过腹转化的动物粪便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有机肥,采取立体套种模式形成生态复合型种植格局,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瓜果和饲草料,形成了“三无”蔬菜基地、优质瓜果基地、温室花卉基地和优质饲草料基地。

加工区占地360亩,建设大型国际标准清真屠宰厂和肉类食品加工厂,建设万吨沼气厂和生物制品厂。

旅游观光区占地60亩,拥有15000平方米鱼池,特色瓜果采摘区。植物雕塑园及花园式带状绿化。

科研及管理占地80亩,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集科研展示、住宿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科研中、2000平方米的管理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烧烤中心。

园区现已经形成集种养加、科研、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二十、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以中心园区为主,以发展热带花卉、特色水果于蔬菜、生物农药为主导产业,着重抓好蒙自中心园区6500亩建设。包括:红河云南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500亩;沪滇农业科技合作示范项目500亩;优质葡萄引种栽培示范2000亩,人帅葡萄园艺场;石榴新品种引进及绿色食品种植示范500亩;优质大枇杷种植示范1000亩;优质小枣种植示范1000亩;优质水果、花卉组培基地;生物农药育苗基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1000亩;培训、技术服务、信息网络中心——红河上海科技中心。

目前园区进入17家企业,投入总额125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发展,实现产值1.6亿元。二十一、青海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域城乡交界地带,东起北川河,西至北川渠,南接城北毛胜寺,北与西宁市大通县相邻。土地总面积为22.83平方公里,核心区以青海省生物科技产业园为主进行建设,面积约6000亩,定位于高原特色的种业、食品加工和中藏药业。

园区成立了青海生物产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青海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海国有农牧控股公司、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三家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具体负责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承担生物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措,现已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累计完成投资8520万元。

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已有34户企业入驻生物产业园,其中京科生物、宝鉴堂国药、大地药业、久美藏药、绿色药业、康普德生物、金柯藏药等22家企业已经完成投资21000万元,投资项目主要是生物制药、中藏药、高原特色食品、保健品加工等。

示范区也有21家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企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园区青海马铃薯研究开发中心已形成脱毒马铃薯微型薯250万粒的生产规模,年产值300多万元;西宁市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已经引进各类新特品种40余个;辽青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日光节能室75栋,并引进推广了大量的优质苗木、花卉和蔬菜品种。2002年示范区农业结构得到较大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比2001年增长了150元。

二十二、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园区建设进展如下:

1、良种繁育区。引进安格斯肉牛细管冻精2000支,建立良繁示范村2个,引入改良秦川牛繁育项目,胚胎移植、冻精制取中心工程已完成前期方案,即将启动。

2、规模养殖区。官池帖家、西寨西池秦川牛养殖小区规模达到500头以上。建设公共服务用房200平方米,配套青储池2000立方米,推广冬牧-70黑麦种植200亩。

3、肉牛育肥区。鸿达牛育肥场新建饲料加工用房300平方米,改建牛舍700平方米,青储池100立方米,牛存栏达300头以上。

4、草业开发区。引进国外紫花苜蓿新品种2个,推广集约化连片种植3万亩,新建草产品加工厂1个,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5、市场交易区苏村秦川牛产地交易市场已新征土地100亩,并完成了场地平整。

6、加工招商区。结合实施国家财政部秦川牛产业化项目,景壁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建生产车间300平方米,新购肉制品生产设备1套,开发秦川牛肉系列食品,新增加工能力1000吨,隆发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蛋白饲料加工项目土建工程和设备购置已基本完成,并投入试产。

7、综合服务区。占地82亩,建设用地基本落实,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

二十三、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位于拉萨市西郊,距拉萨市中心约8公里。它南依拉萨河、北靠l09国道、西邻拉萨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从园区的西南连架南北,整个园区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在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上成立的部级园区,是西藏自治区“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500亩,主要由核心区、示范辐射基地区两大板块组成。其中核心区3500亩,示范辐射基地区6000亩,园区建成后总辐射面积可达10万亩。

园区建设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为总体指导思路,总投入约1.42亿元,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园区规划设计由八个功能区(中心)组成:

1、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区:规划面积为333.5亩,建设两座面积各为5376平方米的现代化连栋温室,主要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以草莓、高档花卉种植为主;建设单栋面积420平方米的高效日光温室85栋,主要种植名、特、新反季节蔬菜和药用植物。、工厂化种苗繁育工程中心:规划面积94.2亩。主要建设内容有:面积为2000平方米的组培实验室一座,内设组培车间、种苗技术中心、芽苗车间、食用菌接种及配料车间;工厂化穴盘育苗车间6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面积5376平方米的两座连栋温室,用来进行种苗的繁育、驯化及工厂化育苗。

3、农畜产品加工示范园:该区规划面积151亩,共有七大项目组成,分别为:奶制品加工、绿色饮料系列加工、优质净菜系列加工、薯类系列加工、麦类系列加工、饲料加工和FD速冻产品。

4、高原畜牧水产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示范园区:该区规划面积523.1亩,共有5个项目区组成。一是家畜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区;二是优良牧草繁育示范区;三是草坪生产技术示范区;四是水产高效示范区;五是特色养殖区,包括西藏野生动物藏羚羊、雪鸡和藏猪、牦牛等特色动物。

5、西藏农作物良种繁育与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区:该区规划面积124.5亩。共由三大示范区组成,分别为:(1)西藏高原农作物现代种植技术示范基地;(2)规划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原作物综合实验中心,三是配套工程,包括600M2的生物肥料车间。

6、西藏现代农业展示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基地包括产品展示中心、交流教育培训中心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11.2亩。产品展示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面积3000平方米的展示大楼和配套工程;教育培训中心包括2800平方米的接待中心和1200平方米的智能大楼;配套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和绿化带等。

7、招商引资区:占地面积444.2亩。藏药材、青稞麦片、羊肉加工等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中。

8、休闲娱乐区:整个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功能。另外在特定地段修建一些凉亭、钓鱼、茶园、餐饮等娱乐设施,占地209.6亩。

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定位基本内容是:高新、高效、特色、产业化。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五大功能,分别为:示范、辐射、培训、交流、观光。

目前,园区第一期工程项目——高原现代园艺与药用植物栽培设施工程已于2003年初面向全国无标底公开招标,并最终由北京机械研究所超越京鹏温室工程公司中标。该工程项目于2002年9月29日正式开工。项目开工后,园区管理办公室首先成立了由甲乙双方和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项目指挥部,制定落实一周一会的例会制度,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西藏拉萨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被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准为“部级农业示范园区”,又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青藏高原设施农业引智基地”,未来园区的发展将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特点,面向国内外市场,将园区建成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市场与农产联接的纽带,现代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平台,成为我区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样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概况

2、科技部:2002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进展

3、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大事记

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2002年度报告

5、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6、天津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7、河北三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8、山西太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9、内蒙古赤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0、辽宁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1、吉林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2、黑龙江哈尔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3、上海浦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4、江苏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5、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6、安徽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17、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度报告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9

关键词:5G;云计算;农业科技园;物联网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更加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因此,智慧城市变成了全球城市发展的新的风向标。智慧城市建设引入了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的高科技与最前沿的技术,这些科技信息技术让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化,使城市运转更加高效,方便了城市的外来人员,使城市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人们使用新的科技与最前沿的技术指导城市的发展规划,管理城市更加便捷,使城市服务更加便利化,让城市能够充分利用与调配资源。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园区的发展便成为了城市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元素,与智慧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智慧园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元素,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智慧城市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表现形式。产业园区作为新型战略性的产业重要实现途径,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也为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天地,因此产业园区需要引进新技术指导园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园区更加智能,更加智慧,所以发展集聚性的产业与园区成为政府主要工作任务与焦点[1]。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园区的建设在全国遍地开花,东南沿海的城市与其他一些大城市把园区的发展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程。智慧园区的发展视情况而定,在园区的发展形式上,智慧园区的建设主体内容与架构有所不同,同时智慧园区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差异,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2]。在智慧园区发展当中,特别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成为了国家布局中一个重要的战略,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了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的板块、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的要求,要重点建设农业园区,加快建设农业智慧园区。

2智能平台总体设计

智慧园区建设的整体设计融合了尖端和最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要根据当地农业科技园区的现状,同时也要符合当地农业现状与农业生产及销售需求,农业科技园区信息化的建设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及当地信息化建设状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重点考量的是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及农产品生产销售等相关的业务办理等。智慧园区信息化的建设在底层要考虑数据的收集、上传、处理,同时也要考虑使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建设智慧园区要根据建设模块、建设重点内容的目标定位及实施流程进行设计[3]。智慧园区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包含多个模块,设计方案中的大数据平台的模块建设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及现状进行,设计方案要满足不同的人的需求,要满足不同的单位及群体的需求及现状,同时也要参考单位与政府的规划。设计方案时要根据当地的信息化现状及不同单位、部门的现状和需求等情况进行分析。智慧园区的大数据平台规划的重点定位是指在智慧园区的总体规划中对重点建设的内容进行规划、设计、管控。智慧园区建设重点包含园区基础网络建设、数据平台及数据库的建设、智能应用的建设。首先,智慧园区的基础网络建设是园区重要的基础,基础网络建设包含5G网络建设、园区宽带网络建设、园区大楼的弱电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建设、涉及到农业生产及销售的物联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其次,是大数据平台建设,农业生产涉及到土地资源、环境监测与管理、企业管理、车辆管理等相关领域应用,需收集整合类似应用数据,根据需求建设响应数据库,如土地资源数据库、环境监测数据库、企业管理数据库、车辆管理数据库等。最后,要建设的是智慧园区的各种智能应用,如建设便民服务系统、一卡通系统、环境监控监测管理系统等。根据建设的紧迫性,分阶段制定和实施智慧园区总体建设方案。智慧园区的建设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步进行实施:第一阶段(初期),着重解决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对涉及的相关机房与基础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升级改造,同时对紧急应用的基础平台与紧急使用的应用系统进行小量的建设与规划;第二阶段(完善),在上一阶段基础上完善大数据平台的功能与应用,开发与创建园区成熟的智能应用;第三阶段(拓展),可以拓展智能应用的前期开发建设,挖掘深度、拓宽范围,实现全方位的智能服务;第四阶段(开发),智能园区可不断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园区内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相应的功能应用,在大数据平台建设完成后,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用于指导智慧园区的相关决策,同时要建设领导驾驶舱,便于对各项事务进行分析与决策。

3智慧园区平台设计

智慧园区的整个智能平台的设计在技术方面要结合现在的最新技术,同时也要考虑技术的超前性;在现状方面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状况及信息化建设状况,同时也要考虑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整个平台既要完成对底层数据的收集、上传,又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使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开发与挖掘。因此,智慧园区的整个智能平台设计要考虑从底层到应用各方面,整个平台的逻辑架构分别是基础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表示层和服务层[4],具体如图1所示。

3.1基础层

这是智慧园区的基础设施,是智能平台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有园区的基础网络设施、基础硬件设施、各类应用系统相关的设备、机房、智慧园区的指挥管理中心、相关的综合布线系统等设施设备。主要解决智慧园区的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梳理、汇聚及传递。

3.2数据层

这是智慧园区的数据中心,是整个平台的数据来源,存储了各类数据,用于对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把收集到的数据分类进行存储。把相关类型的数据分类建立数据库,形成多种类型的动态数据库,这样有利于智慧园区的各种相关数据资源进行集中分类存储,分别供数据平台提取,进行数据的处理、资源共享及交换。

3.3平台层

这是智慧园区整个平台的核心层,是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内容,整个平台中智能应用的数据处理中心,不仅要对基础层收集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分析、处理等操作步骤形成有用的数据信息,以供各种智能应用调用,还要对应用层的各种智能应用支持,实现智能应用的良好的体验感觉。智慧园区的数据平台基于GIS系统与BIM系统来实现园区的虚拟化功能,平台构件中主要包含了数字白板。

3.4应用层

设计了多种智能应用,主要为农业科技园区的日常运营管理和服务提供方便。

3.5表示层

这是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功能和应用服务的通道与展现方式,面向使用者的移动终端、电脑、园区消息展示大屏幕等终端设备,是使用者使用各种智能应用的入口通道。

3.6服务层

智慧农业科技园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员工、智慧园区的运营人员及来访参观人员。

4智慧农业科技园区平台建设内容

智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建设,其主要的内容有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应用系统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网络建设、指挥控制中心建设、机房建设及相关弱电配套建设;平台建设包括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数据平台建设及数据仓库的建设、数字白板建设、管理服务平台建设。

4.1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智慧农业科技园的智能平台建设的奠基石,只有这些基础设施建成之后,才能提供给智慧园区相应的服务,智慧园区的管理借助这些基础设施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智慧园区的各种智能应用及相关的智能服务体验是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成基础上实现的。智慧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有各种智能应用的底层设备,还要有基础网络相关的硬件基础,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中含有通信网络建设、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相关的应用功能要实现对设备接入进行管理,对园区的安全进行管理,对园区的相关的能源进行监测、控制、管理等。农业科技园区基础网络架构如图2所示。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网络建设主要含有园区的宽带网络的建设、移动接入网络建设、园区内的建筑物图2农业科技园区基础网弱电综合布线系统建设、农业生产传感器网络建设、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物联网建设。这些基础网络为农业科技园区智能平台的各种业务系统的处理提供了数据信息,同时为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收集、聚集、处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我们准备通过使用有线接入网络来解决办公楼和设施的综合网络布线的问题。在农业生产物联网的建设中,要使用LoRa、窄带物联网、5G、无线网、蓝牙等多种技术方式进行组网[5]。数据中心机房是园区弱电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是各种存储设备、相关的应用系统设备、数据处理设备集中放置地,也是园区的运营中心、平台的控制中心。门禁管理主要解决科技园区的进出口/楼宇进出口的管理、园区的进出人员的管理、园区车辆进出的管理。停车管理系统管理车辆的进出与停车及其他的门禁系统、访客管理系统等。

4.2数字白板建设

智慧科技园区数字化建设不是单一系统的建设,是在GIS地图系统与BIM系统建设基础上进行建设,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物理空间智能平台上虚拟建设一个比较直观的园区空间的可视化图形。把相关的数据库加载一起使用,处理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相关的数据库,例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传感器网络数据、生态环境数据、人员活动数据等各种数据,利用平台与相关的数据科技模拟出供管理人员直观观看的一些图像与表格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信息,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做出相关决策,构建出直观的领导驾驶舱。农业科技园区智能平台建设要采用先进的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不可更改的技术,对关键信息采用无核心处理的分布式技术,支持广泛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对信息实现不可更改的加密处理。数字白板一方面可以展示图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相关的历史记录与数据进行探索研究,同时可以保护数据不被篡改,这样既保护了数据提供商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数据及相关的记录进行数字确认。

4.3运营管理平台建设

智慧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平台负责整个智慧园区智能系统的智能化应用正常运转,管理整个园区,并服务相关的人员。整个智慧园区的智能系统有智慧停车系统、生产物联网管理系统、监管系统、能源管理系统、园区环境监管平台、园区安全系统、OA系统。生产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主要是解决各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联网监管及相关的生产数据收集、汇聚、传输、处理等相关问题,可以对相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终端设备进行协同监管,管理平台可以同时调用相关的智能平台与园区OA协同办公系统进行工作,这样能够保障园区收集的数据格式统一,有利于园区相关的数据的统一采集、传输和分类存储,能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

4.4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服务平台主要为智慧园区内相关企业提供相关的综合服务,同时也要为园区的相关人员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利用园区相关的运营管理平台解决数据处理问题,同时也要和其他的相关服务平台接通,这样能够实现园区内的相关数据及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主要服务对象有企业和企业员工、园区的管理人员。入驻园区的企业,借助园区的在线协同办公系统、产品交易服务、专家咨询服务、园区环境数据共享服务等相关平台功能,实现相关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员工与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使用园区的物业服务、一卡通服务、通知公告等相关的配套服务功能。此外,综合服务平台还可以将生产时收集的数据信息交给处理平台,通过分析平台进行处理,提取相关的关键性信息,能够指导园区的运营管理服务。

5结语

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智能平台的方案设计,应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的ICT技术,解决传统农业科技园区长期面临的综合保障薄弱、运营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业务创新难度大、服务体验差等痛点。智慧平台的建设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园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茂春.智慧园区总体规划与建设[J].智能建筑,2015(8):41-44.

[2]朱敏,杨会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J].移动通信,2013,37(5):56-58.

[3]王龙飞,黄海岸.智慧园区整体规划咨询探讨[J].移动通信,2015,39(19):45-49.

[4]周雷雷,江伟,王猛,等.智慧园区规划方案探讨[J].物联网学报,2017,1(3):72-76.

农业科技园区范文篇10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它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

我国农业科技园创建10年来,走出了中国农业的特色之路,并创建了诸多的经营模式,如潍坊模式(企业化模式)、顺义模式(政府+企业模式)、唐河模式(院地联营型运行模式)等等,为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它既适宜都市农业的发展,又适宜山区农业的发展。各园的建设模式及特点归纳如下。

1.国内建设模式

1.1企业化模式农业高新技术走廊运行模式(即潍坊模式):该模式有4条高新技术走廊,总长达250km,集中了27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面积达12万hmZ,形成了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各类项目区和示范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政府+企业模式(顺义模式)该模式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水、电、路)后,政府逐步退出园区的管理,交给园区管委会代行管理,由园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引资、物业服务及各方关系的协调,向社会公开招租,引人企业进行功能区建设、项目承包和管理,企业根据其承包责任的大小等内容,一方面向有关部门缴纳一定的园区使用租金;另一方面又与承包范围内的农民扫钩。与农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通过合同形式组织农民进爷生产。

1.3院地联营型运行模式(唐河模式)该模式是由地方政府充当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户联系的纽带,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把农业科研单位的高新技术成果引人到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试验、示范,然后再把成熟实用的高新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并使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应用利益机制来加快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改造,建立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模式。即“政府+科技成果+示范园+农户”模式。

1.4离效农业示范园的运行模式(许昌模式)该模式适宜在农村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在高效示范区中创业新机制。方法是实行“公司运行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使农业科技创新始终与市场紧密联系,使农业科技的推广始终与千家万户相联,增加农民收人,使农业科技人员的业绩始终与报酬相连.这种“高效农业园区+机制创新+农户”的运行模式,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经济和农民收人都获得了较大增长,开创出一条有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搞笑之路。

1.5锦绣大地模式《北京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为农业科技园建设和运行的主体,由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引进和开发。北京锦绣大地农业科技园区是由北京锦绣大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成立建设的。公司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现代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改造传统农业,其发展方向为工厂化农业、分子农业和观光农业,通过市场开拓和营销、种业开发,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生产、交易和深加工,建立起延伸的产业链条,拓宽农业领域。现已形成了种植业、畜牧业、观光农业三大支柱产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6公司+农户型模式(温氏模式)这是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农业科技园运行模式。该公司位于距广州市180km的粤西山区新兴县勒竹镇,前身是勒竹镇的一个民办鸡厂。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过11年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立畜牧业养殖示范园,引导广大山区农民打破了把养鸡作为家庭副业的传统模式,实行基地化、专业化、商品化规模生产,走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之路,实现了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历史大跨越,为山区农民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1.7外向型高科技农业园区经营模式(珠海模式)是以提高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含量为主要手段,通过生产优质、特色农产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中,园区的农产品生产主要是围绕出口创汇来进行的。因此提高技术含量,引进作物优良品种,把农产品粗放生产的资源消耗型转变为精致农产品生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外向型高科技农业园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产品出口具有比其它地区的优势。珠海外向型高科技园在原珠海市农科所的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并通过转制,兼并与引进外资、技术等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外向型农业科研、生产与出U创汇基地。至2000年底,该所(中心)已发展成为拥有近亿元固定资产和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经济实体,成为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外向型高科技农业园区之一。

1.8工厂化农业开发区运行模式《孙桥模式)工厂化农业开发区运行模式,是以现代科技武装的工厂化、设施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生物工程与设施农业相关的加工工业为主导,以内外贸为纽带,走产、加、销一体化,农、科、游相结合的农业工业化道路,发挥生态示范、推广辐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和出口创汇五大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始建于1994年,到2000年止,在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企业化、科技化、设施化、区域化、规模化和生产、科普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中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1.9持续商效农业示范园区运行模式(张掖模式)该模式是指以实现农业持续高效为核心,以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实用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为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区域特征,建立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运行模式。自1998年以来,张掖市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域特征,以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全面开展了有关持续高效农业新技术的各项攻关研究和实用技术的组装集成示范及技术培训工作,完成了石岗墩、新墩、上秦、党寨、西洞5个科技示范园小区的建设。并进行多项攻关研究,其中小麦、玉米带田微垄沟灌节水技术,冬前节灌贮水技术,农田水肥管理及预测预报体系,提高苹果、梨坐果率研究,农田土壤风蚀控制,荒漠化防治及宜农荒地开发,氮肥对土壤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进展。

2国外农业科技园的主要类型

基本主题都是用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向游人展示新的生产模式。农业科技示范现已成为国外农业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农业科技园的类型有如下几种:

2.1示范农场

是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如以色列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科研单位和生产基地的结合,针对干旱和沙漠化的生产条件,建立了多个以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农场,并通过创建专门的基金支持试验示范农场的建设与运营。假日农场主要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事活动的展示示范和农业休闲为主要内容,假日农场的种类很多,大致包括:1.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自己摘果、种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

2.2农业公园

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在一体。例如日本的葡萄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有关葡萄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农业公园的面积因性质和功能而异,既有迷你型的水稻公园,也有几十公顷的果树公园。

2.3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园,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热带植物、水耕设施、传统农具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和生态农业示范,向游客传授农业知识。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

2.4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以林为主,具有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多种景观。在树种结构上针叶树、阔叶树与果树树种相结合;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空间布局上,林、果、渔、菜、花相结合。以森林风光与其他自然景观为主体,配套一定的服务设施、必要的景观建筑,在这里,人们可尽情享受自然风光。

3专家关干农业科技园的特征和类型的研究概述

3.1.特征的研究许

越先认为有“三个特征点”:一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制高点。二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生长点。三是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结合的紧密型结合点。陈阜等认为特征有:(约农业科技园是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一方面体现现代农业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作用和效果,为农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农业科技园区同时具有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特点,能够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和管理经营。(3)引导和带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蒋和平等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的基本特征是:科技、生产、市场于一体,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设施、品种、技术相融合,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多学科相结合,高新技术、常规技术、传统技术组装配套,企业化借欲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实现周年均衡生产、调剂供应市场,提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吴沛良认为农业科技园区至少应当有四个基本特征: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经营管理机制新。索玉华认为具有研究功能、孵化培育功能、生态功能、农业信息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