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区建设SWOT分析

时间:2022-10-08 15:42:10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SWOT分析

摘要:本文概述了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并对其发展进行了SWOT(发展优势、制约因素、发展机遇、威胁因子)分类分析,发现园区拥有强大的内部优势和众多机会,应实施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型战略。

关键词: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SWOT分析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2015年12月由科技部批复建设的第七批部级农业科技园区,也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获批的第一个部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当地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板块。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各类技术集成推广的载体,强化引培市场主体,积极构建营销体系,在引进技术、培养人才、连通市场、产销对接、完善机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地产业升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示范与推动作用。为了发挥优势,避开威胁,消除劣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对园区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

1园区建设概况

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2016年建设以来,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建设原则,按照“一区双核、一园三区、四大基地”的规划布局和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装集成各种科技资源,强化创新创业扶持力度,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叠加,种植、养殖、加工三产融合,着力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要素聚集、竞争力强且优势明显的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建设模式,实施旅游综合开发,探索多种经营机制,打造“园区+公司+基地+农户”“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加大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园区规划面积6万hm2,目前已累计投资40多亿元,集中流转土地1.373万hm2,建成高标准农田0.841万hm2,引进农业企业288家。在核心区建成占地3.733hm2的高标准智能化连栋温室1座,在先锋、土桥、尹集、刁祁等乡(镇)建成日光温室5126座,鑫河州塬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自建钢架大棚6050座;各蔬菜生产基地、土桥农贸市场和尹集农贸市场共建成库容500t以上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46座;在先锋乡、土桥镇各建成育苗中心1处,年育蔬菜种苗2500万株以上,满足了周边蔬菜生产的需求。2021年园区内建成高原夏菜生产基地0.707万hm2,马铃薯生产基地0.42万hm2,特色林果基地1.053万hm2,标准化养殖场214个,饲草料加工企业3家。

2SWOT分析

2.1优势条件(S)

2.1.1自然条件优越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地处临夏县,黄河上游南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北塬灌区土地面积较大,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和饲草资源,是临夏州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被称为“万顷塬”。同时,群众具有传统养殖经验,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2.1.2发展基础良好经过连续6年的建设,园区工作思路清晰、定位科学、目标合理、措施具体、保障得力,基础与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基本成型,优势突显;生产运营模式、运行机制、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三产融合深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园区的示范、推动功能已经凸显,综合效益已经体现。2.1.3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东邻临夏市,南接甘南州,西连青海省,北通永靖县,核心区内有临三公路贯穿全境,东接临夏市、北通莲花码头的园区产业大道即将建成。整个园区邻近临合高速、临大高速、临循高速,国道213线及省道310、309线穿境而过,临夏民用机场、兰合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同时地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发展前景广阔。

2.2制约因素(W)

2.2.1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成果转化能力不足2018年园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签订了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组建了蔬菜、花卉、畜牧等产业方面的科技研发团队8个,建成网络信息服务平台30个、电子商务中心1个,按照科技合作协议经常开展实地调研、培训交流、观摩考察等活动,在园区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标准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对称,具体运行中与企业间的契合度不高、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发挥不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2.2.2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推进园区创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特别是缺乏一些创新型技术人才和实用型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比较大。同时,人才分布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和有技术特长的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私营企业和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比重较小。此外,科技人才回乡创业、创办领办企业方面存在短板,直接影响园区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持续发展后劲。2.2.3入园企业竞争创新意识低,产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园区内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发展不平衡,核心区带动力不足,示范区普及率不高,企业间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入园企业资金有限、科技投入少、创新意识及品牌意识淡薄、抱团发展意识不强。企业间同质化、低效益竞争严重,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契合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缺乏发展后劲,制约着园区发展和产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发展机遇(O)

2.3.1政策机遇叠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1月2日)指出,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办好“双创”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指出,要通过各项政策叠加,支持园区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研发试验和示范推广,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所在地人民政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园区发展优惠政策,加快园区发展。临夏县人民政府紧抓政策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批准授牌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并给予项目支持;2021年4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第九批国家果蔬种植及农业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为加快园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2.3.2政府助力叠加为切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强州富民战略,临夏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临夏州经济园区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临夏州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试行)》《临夏州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临夏县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济临东西协作产业园)企业入驻优惠政策》《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从基础设施配套、土地流转、项目建设、产业扶持、贷款贴息、市场免租等方面入手,持续为园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为园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引进来,留得住,稳发展”的目标,充分调动了入园企业的积极性。2.3.3科技人才叠加近年来,国家推行的科技特派员农村创新创业行动为科技人员走出机关单位,深入生产一线,领办、创办、帮办科技型实体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解决了部分人才不足的困境。2022年下派科技特派员167人,其中帮扶园区农业企业的达132人。同时,甘肃省“三区”人才科技人员专项行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共有21名“三区”科技人才派驻园区创业服务。

2.4威胁因子(T)

2.4.1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困难大部分农业企业所用土地都是从农民手中流转而来的,属集体所有,企业融资贷款不能用土地抵押,而农业设施及养殖的畜禽抵押较难,申请银行贷款不易通过,农业企业在生产的关键时节流动资金普遍缺乏,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园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中小企业、合作社等从国有银行贷款的难度大,从社会渠道融资的成本高、风险大,严重制约着部分入驻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4.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深入虽然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融合程度低、层次浅。经营主体发育较慢,产业之间互联互通性不强,各经营主体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产品加工业相对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2.4.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有许多困难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加,川塬区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成本逐渐提高,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园区作为当地农业科技创新、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生产要素聚焦的示范区,在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样板等方面尚有许多困难。

3结论

经过SWOT分类分析,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良好的发展基础,明显的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及政策机遇叠加,政府助力叠加,科技人才叠加等发展机遇;面临着科技创新水平不高,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创新型人才相对匮乏,入园企业竞争创新意识低,产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等制约因素及投融资渠道相对单一,融资困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有许多困难等威胁因素。根据SWOT综合分析与评价矩阵表(表1)和分析图(图1)可以看出,园区拥有强大的内部优势和众多的机会,应实施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型战略。

作者:刘志艳 唐希贤 单位: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