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0:34:15

农业经济思想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1

[论文内容提要]陈亮作为南宋时期浙东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经济思想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商业、农业、财富、土地、财政、税收等等方面,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本文选取其农业思想进行分析,认为,陈亮经济思想的核心仍是农为邦本,他为农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建设性观点,不仅对南宋后浙东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天“三农”问题解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是浙东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崛兴于永康,无所承接,然其为学,俱以读书经济为事,嗤嗤空疏、随人牙后谈性命者以为灰埃。”经济思想是陈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亮的经济思想较为丰富,包括商业、农业、财富、土地、财政、税收等等方面,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其中,农业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陈亮受南宋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浙东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核心重农思想、农本思想和富民强国思想进行了突破和创新,丰富、发展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陈亮认为保护农民,稳定封建经济,关键在于发展农业。为此,他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包括土地政策、赋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发展农业经济的措施,概括地看,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

以农为邦本思想为指导,提倡积极的赋税、土地等政策,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经济。陈亮认为,重农才能立国,富民才能强国。因此,他积极倡导发展农业经济,“裕民力而俾之安于耕”,对汉文帝的“不求富国而求富民,故为治之先,勤于耕农是劝,今年以开藉田先农,明年减半租勉农,又明年以除租税赐农,野不加辟有诏,亲率农耕有诏”的重农政策极其推崇。他把发展农业,保护农民,上升到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高度来看待。他指出,“古者农自耕其田,其力与相若,其食与其口数相称。上之人劝之有其诚,董之有其官,赈之有其政。国以农为本,民以农为重,教以农为先,堕农有罚。……天下无浮食之民。故民力常裕。”

发展农业,不仅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重视,还有赖于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措施。针对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陈亮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赋税政策,免除各种苛敛之政,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思路。自北宋中期以至南宋,政府财政日趋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官俸开支巨大,军费开支空前浩繁,再加上统治者的恣意挥霍,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成倍增长。为弥补巨额的财政亏空,南宋政府便采取各种名目,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以至达到“不可以偏举,亦不能遍知”的程度,甚至连传统的夏、秋二项正税,也巧立名目,增加了各种附加税,增加了剥削。最有力的举证就是南宋小朝廷疆域远不如北宋,但其赋税收入却超过北宋。如北宋赋税最多的熙丰年间,年赋税收入约6000余万贯,而南宋淳熙时年均赋税收入达到6570万贯。对此,陈亮强烈要求南宋王朝的统治者放弃现行的苛敛政策,效法古代圣君的做法,“用民,岁不过三日,什一而税。不立意罔民利,不喜察以导民争。上下有制,未作为察,兵不吾蠹。使之各力其力,以业其业,休戚相同,有无相通”。“裕用于上下交窘之时,布信于法禁之所不及”,则“民是用宁,礼义是用兴”。唯此,才能发展农业,保护农民,稳固国家。

在封建社会里,土地兼并问题是封建王朝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民和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土地问题。如何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提高土地经营的绩效,才是保护农民利益、发展农业经济和提高封建国家财政、赋税收入的关键。陈亮从南宋时期土地兼并的现实出发,着眼谋求国家富强的目的看待农业发展问题,有区别地看待和妥善处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兼并问题。一方面,倡导保护小农经济,稳定农民生活,维护农民利益,这是封建国家维护统治的根本。陈亮生活的乾、淳时期正是南宋土地兼并最盛时期,许多官僚地主占据大批良田,形成“阡陌绳联,弥望千里”,相反广大农民无地可耕,沦落为佃农,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朝廷真正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广大农民仍然难免破产流亡,成为流民。这不仅对封建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将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因此,除积极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外,还应限制官僚地主的土地占有和制止不择手段、巧取豪夺的土地侵占。同时,作为事功学派代表的陈亮又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看到在封建社会里,无论是官僚地主的不择手段、巧取豪夺,还是有才能的人用合法手段的土地经营,其结果都将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因此,陈亮立足现实,为稳定农民生活设计方案。他认为,导致农民生活困苦的直接原因是地主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来源的不确定性,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作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陈亮反对笼统的、不分具体情况的“抑制兼并”和“打击豪强”,主张要区别看待和妥善解决日趋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他认为,那些靠自身才能,以合法手段获得土地、诚实经营的地主土地,应给予保护和支持。他倡导保护富民,反对一切“折困天下之富巨室”的行为,反对封建朝廷恣意向豪强增加赋税的做法,“时朝廷令两浙、江东人户田一万亩者,籴米三千石,抑配度牒,关子之属。公(指章服)以为:事类科敛,无体民经国之意。”在他看来,因经营有方而致田产巨大的豪强不仅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也是引导人们走向富裕的榜样,起着榜样示范作用。

发展农业,要重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陈亮认为,发展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关键。陈亮指出,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管理的不善、信息的不了解,经常导致所建水利工程不能发挥出预期效果,有些农田水利建设甚至于既劳民伤财,也无避免灾害之利,政府对此要高度重视。他指出要科学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就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为此,他希望年轻人去从事农业,潜心农田水利之法的研究,造福百姓,“使实利及民而惠足以政”。

发展农业,就要重视发展商业,强调“农商一事”,“农商相籍”,这是是陈亮农业思想最为突出和最闪光的地方。历代众多思想家大都主张“重农轻商”、“重农抑商”,认为重视农业生产,必须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实现“利出一孔”,使农业生产成为人民经济收入的唯一来源,推行“驱民归农”措施,传统农本思想将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孤立系统来看待,发展农业和繁荣工商业两者被对立起来,这种农本思想使整个社会经济严格地限制在自然经济的范围内,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法宝,但并不能真正实现和达到国富民强的目标。对此,作为浙东事功学派核心人物、永康学派代表人的陈亮,对传统农本思想的狭隘性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开放的“赖商而行”的新农本思想。陈亮主张“农商一事”、“农桑相籍”。国家要以农为本,教化要以农为先,天下无浮食之民,则民力常裕,国家富强。但发展农业,并不是以抑制商业的发展来实现的。相反,农业只有与商业协调发展,才能“展布四体,通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行而乐其生”。他从当时商品经济日趋发达的实际状况出发,主张朝廷不应守旧,一昧死抱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放,而要农商一事,农商互利,以此为目标调整改变政策,使农商相互为用,协调发展,所谓“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农商协调则为两利,相互损害,则为两病,“农与商不复相资以为用,求以自利,而不恤其相病”,则“郡县困匮,而其弊日又甚矣”。陈亮认为,农业和商业是构成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是联结其它经济要素的核心纽带,两者并无高低轻重之分。他强调:“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上下相恤,有无相通过,民病则求之官,国病则资诸民。”农商之间有行业分工,更有紧密联系,两者不仅是非对立、排斥的,相反是互利、促进的。农业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而商业的繁荣又能反过来成为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重视农业发展,就必须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只有发展商业,才能畅通农产品物流贸易,促进农业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只有协调发展,社会才能走向全面繁荣,进而实现民富国强的目标。任何歧视、压制、打击商业发展的举措,不仅不利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它还将严重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由于农业受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其生产的好坏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商业的发展,既可在丰年避免谷贱伤农局面,又可在灾年互通有无,帮助农民渡过难关。

陈亮虽然公开批判与否定了千百年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重本抑商观念,倡导重视商业,发展商品经济,但并没有走向贱农极端,对于重本思想,不仅没有否定,反而一再给予强调,把重农劝农作为治国之道的一项基本内容。综观陈亮的有关论述,不难发现,他反对的是斥商为末的贱商观念,对于以农为本的思想则是持完全赞同的态度。在他看来,从根本上讲,只有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商业的持久繁荣,并进而发挥其职能。他强调“治具之綦大者,不过数端已:制度也,时令也,养老而乞言也,崇儒而重道也,厚本而劝农也”。陈亮主张“农商一事”和“农商并重”,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农商并重的思想,但有学者指出,“只是为了纠正传统的重农轻商偏见,才较多地强调了商业的重要性。”“农商一事”和“农商并重”的核心是农。对商业的重视,一方面表现为一种逻辑关系,是农业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商业之所以要重视,关键还在于其服务农业的功能,能为封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更好地实现富民强国。从这一角度讲,只能说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商人阶层的代表。“不同于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而主张农商并重”。这表明,陈亮在体察社会经济内部结构和农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农本思想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农本狭隘思想的束缚,是对传统农本思想的深化和完善,并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是一种新农本主义思想,一种开放的农本思想,是传统农本思想发展的顶峰。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推动商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实为明代思想家公开倡导“农商皆本”思想铺平了思路、开了先河。有学者指出,“从历史的角度看,陈亮的见解对后来明代思想家正式提出‘农商皆本’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占优势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立国之本。农业的经济地位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就形成了牢固的农本主义思想,并导致封建政府在经济发展政策上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实,从本质上讲,农本思想则是重农思想的一种极端体现形式,重农思想本身不仅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是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封建社会中,在重农思想、农本思想指导下,推行了各种重农政策,使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在今天,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轻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料来源。农业发展可极大地提升农村购买力,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产品市场,还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资源等。无论是历史时期,还是在现实中国,农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加强农业,全面振兴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陈亮丰富的经济思想,蕴含了许多重要的价值,就其农业思想而言,也不例外。如果赋予它们反映时代特点和精神的崭新内容的话,陈亮农业经济思想的价值和现代意义就显露无遗了。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做好“三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既要立足实际,放眼世界,认清和研究各种新形势、新实际和新变化,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也要注重挖掘历史,努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思想中提取、吸收有益的东西,并赋予它们反映时代特点和精神的崭新内容。

[参考文献]

[1]《宋元学案》卷五十六《龙川学案》

[2]《陈亮集》卷二十《汉论•文帝朝》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2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粮食;发展;科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中历来倍受重视,关注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态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多次论述了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农业经济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农业是根本,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均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正经历着逐步由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邓小平在规划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时,高度评价了农业的战略地位,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农业也是重点”。[2]从而为我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准确的定位,这也是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对此,邓小平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离不开的第一产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农业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外汇、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几次大的起伏,都是因为农业的大起大落引起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3]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国民经济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设计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始终不忘农业。

第二,农村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和安定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当时其中80%是农民,这样庞大的群体能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局面稳定与否。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时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4]“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第三,农民富裕是全民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而我国人口中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民是我国人民的主体,农民的状况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是我们规划共同富裕历程的前提,也是我们衡量共同富裕的真正尺度。因此,邓小平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考虑的两个前提,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实际上就是从农村考虑的。在设计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步骤时,邓小平也着重从这一群体出发,指出: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6]“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二、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解放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取得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我们党对领导全国社会主义集体农业既缺乏经验,又缺乏清醒的头脑,农业在化和运动中遭到了严重挫折。上世纪60年代初,农业一度在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的极左路线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农业集体经济。

新时期,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正确把握农业长期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这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农业领域里的体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支持和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在我国农村全面铺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振兴了整个农业,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正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邓小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90年3月3日,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第一次飞跃”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在这一飞跃的实现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早在60年代他就萌发了这一思想。1959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农民自发地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包工、包产到户,当时的中央内部对此看法不一。邓小平同志坚决支持了当时农民的这一创造。1962年7月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的讲话时,他提出了支持的观点:“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9]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当然,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当时的包产到户仅仅是昙花一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再次兴起大包干,邓小平自始至终给予了肯定。当时,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冒风险率先搞起了包干到户,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反响,一些中央领导同志想不通,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坚决予以支持。1980年5月,他就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发表了讲话,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0]他的支持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热情,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得以在全国推行。此后,他还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显著变化和深刻意义,正如万里同志后来所说:“中国农村改革,没有邓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户分散生产经营形式引入到集体经济,赋予农民相应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产生了以农户为主的相对独立的新的经营层次。这样会不会削弱和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呢?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邓小平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坚定性,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方向。上世纪60年代,他在谈到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时,强调指出:“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12]把巩固集体经济与巩固社会主义相联系,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他在肯定包产到户时,针对部分同志的担心,又一次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13]上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十年左右的经验基础上,他在强调应当长期坚持这一制度的同时,再次强调: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高水平的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引起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这种经营方式是以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为基础的,形成了分散的、平均的、小规模经营格局。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种经营方式从长远来看会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实现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为此,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精神,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14]这条道路也就是,我们在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群众愿意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化、适度集约化之路。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要生存,一个国家要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就根本谈不上别的发展。因此,在确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了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在谈到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时,他特别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

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生存的压力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时刻重视粮食的生产。如果不首先解决吃饭问题,不解决温饱问题,局面将难以想像,一切都无从谈起。1982年5月,邓小平在同一位外国元首谈论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说:“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6]目前,我国由于人口的基数大,每年仍以近千万的速度增长,仅仅考虑硬性的生存性消费,粮食消费也会每年以相应的速度在增加,如果考虑到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则更大。而我们的耕地却一度以每年三四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诸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等等。即使不考虑耕地减少因素,耕地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可开发耕地约为1亿亩,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的耕地约1亿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可增加的耕地约1400万亩,合计仅仅只有2亿多亩。从上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一是需求量不断增长,二是供应量增长有限,粮食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针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83年,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做到粮食基本过关并不容易,要从各方面努力”。

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对抓农业的热情不够,把创政绩放在农业之外,农业基建投资严重不足,农村乱收费、乱摊派致使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逐年下降。自1985年之后,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粮食出现了4次下降。1985年下降6.9%,1988、1991和1994年分别下降2.2%、2.5%和2.5%,粮食总产量在1990年达到4.46亿吨以后连续4年俳徊不前。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提醒我们注意:“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农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安全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前途问题。

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

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一书中谈到农业问题时,将世界农业分为两种不同的耕作类型:一是发达国家的高效农业。在这种农业中,生产力水平和每个农民的产出水平都很高,所以极少量的农民便能够供养整个国家的人口;另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低效率和低生产率的农业。(在这种农业中,农业部门在许多情况下仅仅只能供养农业人口,根本谈不上供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水平都无法满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通过比较也可以找出解决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出路和希望,那就是由传统低效低产出的落后农业转向现代高效优质农业,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科教兴农”之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农业科技人员相对数量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人员,但大部分流到非农业部门,使得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拥有6名左右的农业科技人员,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40多。同时,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对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也缺少对科技的内在需求,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负担耕地0.32公顷,年生产粮食1200~1300公斤,只能供养3~4人,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可达100~200公顷,年生产粮食数10万公斤,可供养80~90人。

针对这样的对比差距,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教兴农”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0]政策可以影响人的积极性,科技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高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能否在生产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则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普及、推广与应用。我国属于耕地资源紧缺国家,不论从现实角度讲,还是从长远角度看,要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离不开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人才,离不开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对此邓小平提出:首先“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21]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化,二是农业的生物化。即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邓小平在谈到农业科技时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根本上说,最终还必须通过农民来完成,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对此,邓小平早在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各类学校的发展比例时就说:“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得到了切实提高,才能使他们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增强,才能使科技成果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经济领域,才能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另外,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还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等等。这些思想观点与上述几个方面一同构成了系统的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贯穿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思想。

【摘要】邓小平就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农业是根本,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两个飞跃;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等等。这一系列理论观点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的农业经济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粮食;发展;科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中历来倍受重视,关注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态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多次论述了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农业经济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农业是根本,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均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正经历着逐步由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邓小平在规划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时,高度评价了农业的战略地位,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农业也是重点”。[2]从而为我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准确的定位,这也是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对此,邓小平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离不开的第一产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农业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外汇、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几次大的起伏,都是因为农业的大起大落引起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3]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国民经济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设计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始终不忘农业。

第二,农村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和安定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当时其中80%是农民,这样庞大的群体能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局面稳定与否。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时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4]“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第三,农民富裕是全民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而我国人口中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民是我国人民的主体,农民的状况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是我们规划共同富裕历程的前提,也是我们衡量共同富裕的真正尺度。因此,邓小平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考虑的两个前提,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实际上就是从农村考虑的。在设计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步骤时,邓小平也着重从这一群体出发,指出: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6]“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二、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解放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取得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我们党对领导全国社会主义集体农业既缺乏经验,又缺乏清醒的头脑,农业在化和运动中遭到了严重挫折。上世纪60年代初,农业一度在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的极左路线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农业集体经济。

新时期,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正确把握农业长期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这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农业领域里的体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支持和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在我国农村全面铺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振兴了整个农业,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正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邓小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90年3月3日,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第一次飞跃”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在这一飞跃的实现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早在60年代他就萌发了这一思想。1959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农民自发地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包工、包产到户,当时的中央内部对此看法不一。邓小平同志坚决支持了当时农民的这一创造。1962年7月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的讲话时,他提出了支持的观点:“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9]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当然,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当时的包产到户仅仅是昙花一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再次兴起大包干,邓小平自始至终给予了肯定。当时,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冒风险率先搞起了包干到户,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反响,一些中央领导同志想不通,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坚决予以支持。1980年5月,他就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发表了讲话,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0]他的支持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热情,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得以在全国推行。此后,他还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显著变化和深刻意义,正如万里同志后来所说:“中国农村改革,没有邓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户分散生产经营形式引入到集体经济,赋予农民相应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产生了以农户为主的相对独立的新的经营层次。这样会不会削弱和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呢?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邓小平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坚定性,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方向。上世纪60年代,他在谈到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时,强调指出:“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12]把巩固集体经济与巩固社会主义相联系,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他在肯定包产到户时,针对部分同志的担心,又一次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13]上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十年左右的经验基础上,他在强调应当长期坚持这一制度的同时,再次强调: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高水平的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引起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这种经营方式是以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为基础的,形成了分散的、平均的、小规模经营格局。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种经营方式从长远来看会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实现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为此,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精神,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14]这条道路也就是,我们在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群众愿意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化、适度集约化之路。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要生存,一个国家要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就根本谈不上别的发展。因此,在确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了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在谈到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时,他特别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

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生存的压力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时刻重视粮食的生产。如果不首先解决吃饭问题,不解决温饱问题,局面将难以想像,一切都无从谈起。1982年5月,邓小平在同一位外国元首谈论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说:“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6]目前,我国由于人口的基数大,每年仍以近千万的速度增长,仅仅考虑硬性的生存性消费,粮食消费也会每年以相应的速度在增加,如果考虑到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则更大。而我们的耕地却一度以每年三四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诸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等等。即使不考虑耕地减少因素,耕地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可开发耕地约为1亿亩,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的耕地约1亿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可增加的耕地约1400万亩,合计仅仅只有2亿多亩。从上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一是需求量不断增长,二是供应量增长有限,粮食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针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83年,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做到粮食基本过关并不容易,要从各方面努力”。

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对抓农业的热情不够,把创政绩放在农业之外,农业基建投资严重不足,农村乱收费、乱摊派致使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逐年下降。自1985年之后,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粮食出现了4次下降。1985年下降6.9%,1988、1991和1994年分别下降2.2%、2.5%和2.5%,粮食总产量在1990年达到4.46亿吨以后连续4年俳徊不前。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提醒我们注意:“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农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安全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前途问题。

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

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一书中谈到农业问题时,将世界农业分为两种不同的耕作类型:一是发达国家的高效农业。在这种农业中,生产力水平和每个农民的产出水平都很高,所以极少量的农民便能够供养整个国家的人口;另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低效率和低生产率的农业。(在这种农业中,农业部门在许多情况下仅仅只能供养农业人口,根本谈不上供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水平都无法满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通过比较也可以找出解决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出路和希望,那就是由传统低效低产出的落后农业转向现代高效优质农业,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科教兴农”之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农业科技人员相对数量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人员,但大部分流到非农业部门,使得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拥有6名左右的农业科技人员,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40多。同时,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对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也缺少对科技的内在需求,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负担耕地0.32公顷,年生产粮食1200~1300公斤,只能供养3~4人,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可达100~200公顷,年生产粮食数10万公斤,可供养80~90人。

针对这样的对比差距,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教兴农”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0]政策可以影响人的积极性,科技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高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能否在生产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则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普及、推广与应用。我国属于耕地资源紧缺国家,不论从现实角度讲,还是从长远角度看,要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离不开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人才,离不开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对此邓小平提出:首先“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21]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化,二是农业的生物化。即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邓小平在谈到农业科技时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根本上说,最终还必须通过农民来完成,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对此,邓小平早在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各类学校的发展比例时就说:“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得到了切实提高,才能使他们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增强,才能使科技成果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经济领域,才能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另外,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还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等等。这些思想观点与上述几个方面一同构成了系统的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贯穿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思想。

【注释】

[1][2][3][4][5][6][7][8][15][17][18][20][21][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3、17、77、65、237、78、237、355、159、22-23、159、17、23、275.

[9][1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323、324

[10][13][14][16][19][2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15、315、362、406、40、108.

[11]张广友.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251

[1][2][3][4][5][6][7][8][15][17][18][20][21][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3、17、77、65、237、78、237、355、159、22-23、159、17、23、275.

[9][1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323、324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3

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内容丰富而深刻。他多次强调,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他认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业能不能发展,这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全面的现代化。只有近十亿农民进入了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小平同志还多次谆谆告诫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1]。可以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是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最基础的内容。

“民以食为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邓小平深刻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认为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如果我国粮食生产出了大问题,任何国家也救不了我们。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放松农业生产,想靠大量进口粮食过日子,是不切实际的危险想法。邓小平反复告诫我们,不管天下发生了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这就十分清楚地说明,考虑中国问题,首先必须要考虑农业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他认为,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在农村,工业的发展,商品的和其它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1]他还认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农业发展了就不会拖现代化的后腿,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问题就会解决。

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给农民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利益

邓小平尊重群众,时刻关注农民群众的意愿。特别强调农民问题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明晰了以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经济,搞好农村工作来解决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新思路。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农民问题当做中国最基本的问题、改革的先导、发展的基础、稳定的根本。把农民问题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认真总结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骤、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需要,提出以农民个人利益取代抽象的集体利益,充分肯定了农民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把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和农民物质利益的满足有机结合起来。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是唯心论。”[2]邓小平摒弃了过去只重视精神而忽视物质利益的做法,提出重视物质利益,实行多劳多得,提倡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农民追求正当物质利益的合理性。

邓小平尊重农民意愿,时刻关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尊重农民的意愿。“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村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3]他在1980年《关于农业政策问题》中指出,发展农业生产关键是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就必须“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愿意出发,这一点很重要。”[2]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他毫不隐讳他的思想是从群众中来的,并善于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的智慧。另外他还认为,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富起来。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明确指出:“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4]自始至终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并由此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伟大进程。

三、澄清在农民利益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把对农民利益问题的认识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

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农民利益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对待农民利益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源于其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不论是在列宁或斯大林时期直到苏联解体,一直沿用的政策是损害农民的利益。虽然列宁后来也意识到了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并指出应当承认和尊重农民的私人利益,并开始把满足农民愿望和要求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开始把农民利益问题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起来了。然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并不意味着农民利益问题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列宁去世后,斯大林再次犯了剥夺农民、侵犯农民的错误,而且这种错误一直延续到苏联解体。

中国与前苏联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落后的农业大国里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在民主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农民利益问题,所以革命很成功。但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期间,由于对农业的改造过急过快,迫使农民与土地、与劳动成果分离,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特别是“”、“”、“”,则是对农民生活资料和自主经营权的剥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创新,而且把政策创新的突破口放在占全国80%人口的农村。邓小平始终坚持把解决农民问题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标准与农民利益标准有机地统一起来。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人都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权利,应当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个人利益。把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作为新时期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的基本政策,从而启动以解决农村问题和满足农民利益为目标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使农民得到看得见和摸得着的物质利益,他在摒弃“贫困有利于社会主义”,“穷则革命富则修”的错误论调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贫穷,而是富。但是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由此可见,由于邓小平对农民利益问题的正确认识和深刻见解,不仅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而且也为党今后制定方针政策指明了方向。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是以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以农民利益问题为突破口的。这也正是邓小平把对农民利益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和创新结合起来的时代价值所在。

四、把农民利益与社会稳定的大局联系起来,使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农民利益的实现和保护程度关系到中国社会稳定的大局。邓小平指出:“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的人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也是不行的。”[1]“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1]可见邓小平对农民在中国社会稳定中的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指出了农民是影响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政治变量,其价值不可低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日益增强,他们的社会作用越来越显著。要稳定农民,必须关注他们的愿望,满足他们的利益。而农民对政府的态度,则取决于他们的利益是否得到应有的实现和保护。只有农民的利益不断得到实现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农民对政府的认同感和向心力才会增强,社会才能获得稳定的根基。可见,邓小平同志把农民利益从单纯的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来思考,把农民利益问题的解决与保护中国社会稳定的大局联系起来,这对于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其所蕴涵的时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五、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对当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新重农思想提供了精神营养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实行的都是“以农为本”的重农主义,但邓小平的重农思想和历史上传统的重农思想确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上的“重农”以重税为前提,实行的是剥农、夺农的重农政策。而邓小平的重农思想则是从重视农民利益入手,把农民利益纳入社会主义改革的范畴,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机制,既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能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实现和保护;既能使农民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真正地共同富裕起来,又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的重农思想中所蕴涵的对农民利益问题的深切关注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新“重农”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新一届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表明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所奉行的新重农思想是把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体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新一届领导集体奔着为广大农民群众谋求利益的目的,逐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政策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在经济上实行藏富于民的政策,维护他们的利益,确保他们的利益;在政治上善待他们,尊重他们,给他们充分的民主权利;在文化上教育他们,帮助他们,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讲民主、讲科学、讲公德等现代文明意识。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针对农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深层次矛盾,以改革作为解决农民利益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在重农方面进行大胆的政策创新。如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民免税、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各项制度。可以说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农思想和邓小平重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农民利益的实现。通过重视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解决凸显的“三农”问题。所以,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对当前新农村经济建设仍具有十分深远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4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制度体系不完善。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完善,这主要是受外界环节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经济管理问题较为普遍,弱化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规范性。同时,当前我国农村资源较为匮乏,各项管理制度十分落后,和现代化城市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出现脱节的现象,再加上经济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降低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受到制度缺陷的影响,财务管理人员常常没有根据制度要求来操作,财务数据记录过于随意,财务核查不严格,进而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1.2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较为落实,一方面是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仍采用手工管理方式,通过传统的笔纸记录信息,尽管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促进经济管理方式的创新,但没有大范围应用在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中,无法符合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加大了财务信息化设备的引进,但使用频率较少,仍以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为主,无论是在财务数据整合还是在数据处理等方面,都存在低效的情况,降低农业经济管理水平[1]。1.3管理认知不足。在农业经济管理中,高素质管理人才是必要条件,这是影响农业经济管理质量的核心因素。但就目前而言,受到农村经济或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现有专业管理人员或是财务人员极为匮乏,一些农村财务人员还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无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财务信息化技术,降低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国家相关部门或是领导层都十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政策,当地方经济管理人员认知不够,没有正确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更新管理思想和观念,降低了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观性,没有根本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政策,并在实际工作中纰漏不断,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加大农业经济管理力度,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资源投入、技术引进等方面入手,改变原有的管理局面,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构建完善管理模式,进而保证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1转变管理思想,完善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先从思想观念入手,转变原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基层管理人员,都要正确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形成主观意识,自觉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政策,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2]。除了思想观念之外,要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体系,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管理体系,要求管理人员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知识,丰富理论知识,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创新农业发展观,推动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扩展农业经济增长渠道,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促进农业深加工发展,形成多元化农产品,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2.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是农业经济管理改革的首要任务,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现状,要从人才培养方面入手,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思想教育,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形势,定期组织交流培训活动,邀请领域专家或是高素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通过定期的培训活动,锻炼和培养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强化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同时,为了跟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现代化经济管理意识,不断学习和自我优化,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意识,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2.3加大资源投入,促进规模发展。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度,根据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加大资金扶持,出台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政策,吸引大量高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化设备与管理技术,根据农村经济现状,组建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建设农村特色产业,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要求[3]。同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农民、企业、市场之间的关联性,为当地经销商制定针对性政策优惠,促进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互利互惠,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4引入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发展策略,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同时,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收集和处理农业经济相关信息,实时掌握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管理系统运行情况,自动评估农业经济管理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持续性改进,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综合水平[4]。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展望

3.1现代化。在农业经济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已步入新的阶段,逐渐融入到各个农业生产环节中,在管理方向方面更加倾向于农业经济深加工与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近几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思维方式逐渐现代化,以促进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3.2信息化。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信息思想都促进了各行各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而信息化也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信息的普及,信息会进入到农业经济管理领域中,以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信息意识,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管理效果。

4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要了解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及时发现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不足之处,转变管理思想,加强人才培养和资源投入,引入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刘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15):226.

[2]王翠莲.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45,156.

[3]刘玉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18,20.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5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应重视农业经济发展,解决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发展的矛盾,推进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不仅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的需要,也是我国国富民强的发展需要。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价值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融入其中,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优化农业经济生产结构,提升农业经济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生产质量。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具体表现以下方面。首先,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确保农产品稳定供应,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物质需求。从人们生活层面分析,支撑人们社会行为的是物质保障,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生产值,满足物质供应需要,推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1]。其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拓宽农业经济生产规模,推进生产经验、技术的共享模式,农产品生产效率提高,进一步使农民收获更多经济效益。再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持自然与农业生产核心发展,农业经济的生成依托于自然,从长远发展视角出发,推进农业经济生产模式、技能优化,可以实现农业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生态平衡。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2.1农业生产规模小。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看,我国农业生产规模较小,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例如,我国农业经济生产大都立足于农民自身,农民缺乏市场营销经验,重视农业生产效度,忽视农业生产利益的回收效度,生产效率低,影响我国整体农业经济发展。2.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效度。首先,在农业灌溉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差,形成水资源浪费情况。其次,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运用,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与此同时,化肥、农药的不当运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们的安全饮食形成一定的危害。2.3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不足。当今,推进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模式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经济生产模式创新发展的需要。发展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模式,不仅为农业经济生产模式提供技术、知识、经验支撑,更能够提升农业经济生产值,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发展效度不足,不利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农民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对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农民观念陈旧,喜欢运用传统生产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经济生产产量的提升,制约了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的有效实施。

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3.1推进生态平衡。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推进生态平衡,有助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宣传,出台农业经济生产与保护自然环境的相关政策方针,提升农民农业经济生态平衡意识,使农民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生产。其次,政府加强村落引领,落实政策方针,授予村政府职权,重视农业经济生产效度,并且规范农业经济生产模式,严抓破坏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事例。村委通过广播形式,普及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宣传正确农业生产模式,重视知识、技能的引领,使农民规范生产模式,进而维护农村生态平衡。帮助农民合理选择、运用农药、化肥,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济创新、持续发展。3.2加强先进技术的运用。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加强运用先进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模式转变,进而提升农业经济生产效益。首先,因地适宜运用生产技术,栽种培养高产的农作物,提升农业经济生产产量。其次,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依托互联网平台,构建网络农业生产平台,以板块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构建农业经济生产数据库,加强网络农业经济生产信息资源的运用,推进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网络农业经济生产平台,农民根据自身农作物生产模式,在线获取相关的农作物知识、生产技能等。再次,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相关农业生产培训工作,使农民在家中就能够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获取更多利润。3.3拓宽农业经济生产规模。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拓宽农业经济生产规模,提升农业经济生产效益,进而实现农村地区新农村建设。在拓宽农业经济生产规模中,借助网络,推进个体农业生产融合,促进技术、知识分享,进而扩大农业经济生产规模。村委发挥引领作用,根据个体生产模式,推进个体农业经济生产合作模式,使更多个体融入到大规模生产行列中,提升农业经济生产产量。依托于电子商务环境,以网络商务平台为导向,加强农产品经营、运营,使农产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经营,拓宽农产品销售面,提升农产品销售量,使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中获取较大的经济利润,进而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4结束语

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要以可持续思想理念为导向,推进农业经济生产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思想观念,推进农业生产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拓大农业经济生产规模,进而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农村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提高的基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的推进,国家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并提高了对三农事业的重视度。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各地政府也设立了相符合的惠农政策,并且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监督力度,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部分限制条件,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发展相比,农业经济缺乏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农业技术装备和科研水平都处于下风,没有良好的实现资源分配,导致与新农村建设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是当前重点关心的问题,抓住根本,立足于实际,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农村经济综合水平,更好的推动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

农业经济管理是运用农村优势实现良好的资源分配,随着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发挥出地理、市场经济、人才等方面的优势[1]。新农村建设是全方位推动农村的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农业经济管理是保证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保障各个经济生产活动有序的进行。农村经济管理也是三农发展的关键,实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进步。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尤为重要,是对新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利用政策扶持、整合产业结构,逐渐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

2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农业经济管理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的关键,现阶段,大部分农村没有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对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中的知识分子大都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很少参与当地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留下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无法对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积极的帮助。结合对农村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处于劳动力输出阶段,对农业的劳作模式守旧,缺乏新意,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种养大户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并且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经营方法,与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相接近,但是,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对其的宣传力度和执行情况不佳,没有积极主动的响应国家和政府下达的政策,于是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较多的问题。

2.2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

农业经营规模大,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经济制度管理的支持,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时代变化较快,传统的农业经济制度不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没有结合市场需要和要求进行宏观调控,使得农业经济制度不具备可行性和实际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生产经济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便会增加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难度。相关的政府部门没有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2],没有形成廉正的政府干部作风。目前,多处农村干部拿着国家工资只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没有切实关注农民农业的发展状况,便不能实现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并给予鼓励和资金补贴,但是有部分资金流入少数思想不正的基层干部手中,加上土地流转方式存在问题,最后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没有足够流动资金的支持,严重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空间。

2.3缺少农业经济管理人才

我国农业经济大都来源于农村,但是大部人高能技术性人才均在城市中发展,农民与城市的人才比例严重失衡。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以粗放经营的方式进行,导致生产量和产出率低,提高农业生产率需要借助于人才的智慧带动,为农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但是农村人才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导致资源丰富的区域得不到良好利用和分配,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在农村留下的村民具有文化水平较低的特点,不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农业发展,常以跟随农作物的动态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缺乏,管理人员没有立体化、多层次的管理理念,在经营农作物的过程中,常以以往习惯判断产品的需求,没有足够理论知识的支撑,导致农作物的随意性,对区域特色、镇品村品开发困难,不能够有效引导农民解放思想,不利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2.4农业生产设备落后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村设备水平有着较大的功劳,实现机械化农业建设在少数农村得到了良好的实施,但是大部分农村还没有普及到,于是农业产量和经营没有得到高效运转。农业经济设备涉及到农作物的播种到收获,其中包括水利、电力、交通、收割等应用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优势突出,但是农村生产中普及率较低。在部分农村这些设备相对落后,没有高新技术设备的支持,也不能够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变。另外,没有落实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于是就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地没有凸显出产业特色不能够吸引更多企业为之输送高技术人才和投资,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优化途径

3.1转变农民思想

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带动农业经济水平提高,针对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正确认识的问题,相关政府必须引起重视。政府应当对明确自身的主体责任,指导农民转变思想,知识改变的是理念,让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产生重视。市场具有无形的宣传力量,市场也是促使农民养成生产习惯的重要角色,因此要形成现代化市场,引进专业农业人员对农民生产加以指导。国家要重视对农民知识的培养,要让农民对今后的农业经济管理产生认可,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为农业经济发展而努力。

3.2完善农村经济建设管理体系

农业经济的高效发展,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针对管理体系中的不足加以优化和改善,并针对农业经济涉及到了各个模块加以有效管理,加大管理制度,促使村民规范经营农业产品。对农产品设置各项指标,并明确其中的行为标准,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管理制度要充分适应市场变化,并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目标,并拓宽经营渠道。对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可以建立奖惩制度,使公职人员明确岗位职,积极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关注农业发展动态,及时向村民提供有效建议和改进方向。需要加大监督部门的监督力度,创建公正廉明的政府,杜绝贪污腐败现象,严禁乱收费现象,保证正常的资金流动。通过要重视培养公职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进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效提高。

3.3全面优化农业经济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可以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想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规划,在进行规划本地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需要充分考虑本地资源和水土特征,才能更加准确的判断出最佳种植物,并完成后续的生产计划和市场分析。部分农村不能够正确的选用农作物,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到本地进行分析,带领村民学习和进步。为了保证农业产品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可以招收部分经销商,对农业生产添加销售生产链[3],保证农业产品能够稳定进入市场,在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种植区域可以结合本地特征种植富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并创建属于本地的特色品牌,可以增加营销量,促使农业经济向特色化、乡土化方向发展。全面优化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产品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经济效益。

3.4重视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农村集中的劳动者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因此,需要引导和指导劳动者学习新思想、新种植方法和理论,采取系统化的专业管理培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要前提,要重视劳动者基本素质与判断能力的培养。经商者通常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并具有灵敏的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农业劳动是另一种经商模式,但是也需要具备洞察市场的能力。在日常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培养劳动者的合作和协作精神,要结合自己对农作物的需要去改善农作物,不要坐以待毙,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产量与质量。要多总结和学习种植经验,并调研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农业产品的社会效益。

4结语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尽管国家和政府都很重视,但提高农业经济水平是需要国家、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要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以正确的思想和眼光对待问题。相关政府要加大对管理措施执行效果的监督力度,保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农村发展要实现合理的资源分配,发现当地优势,给予多方位的开发,加大对经济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玉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20,(14):130-131.

[2]王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183.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义;问题;策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其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时期,国内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业已滞后于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标准。随着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这推动农业经济日益发展为生态化、科技化的方向。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因此,探究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显得非常迫切和有意义。下面,笔者主要对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问题进行了简要地探究。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服务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由本质上而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即有效统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通过一系列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一系列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信息。当前时期,人们逐步认知与肯定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国内不少行业都试着应用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以使管理日益发展为科技化、信息化的方向。受到社会发展形势的影响,国内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伟大的创举,其不但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而且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备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具体来讲,如下所述。(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减小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和水平逐步提升,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也奠定了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的大大创新,从而使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当前时期,随着科技信息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在农业领域中逐步引入和渗透,这非常便于管理农业经济工作,不但显著地减小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传递信息的速度加快,并且逐步变得复杂化和繁琐化,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市场变化的需求,农业领域务必踏上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也基本优化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农业发展政策,并且,在农业经济管理上基本都根据时代的发展规律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健全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注重调研市场需求的情况,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生产工作,也正是这样,才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的提升。这意味着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农民只有快速地把握农业方面的市场改变情况以及发展规律,才能够迅速地共享技术与信息,确保尤为便捷地进行农业生产工作,以避免存在缺少信息以及技术的尴尬局面。鉴于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但显著提升了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而且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缺少较强的信息化思想观念。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是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管理困难的一个根本原因。由于很多农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专注发展农业,不认可外界的知识,从而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或思想。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由于村领导或干部都是当地选拔,其思想水平较低、文化素质不高,这导致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使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难以很好地执行。特别是对于当今明确的一系列农村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等),农村领导或干部难以真正地理解,从而难以引导村民开展经济建设工作。鉴于此,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不管是领导或干部,还是村民,都较难体现自身的示范带头或组织参与作用,从而造成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二)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农村缺少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由于农村的主导群体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未曾接受相关教育或培训工作,也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从而造成农村严重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并且,因为农村环境条件较差,不少城市的信息化技术人才不想去农村发展,所以这就造成农村非常缺少信息化技术人才,从而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进行。(三)缺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难以顺利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关键要素还在于农村缺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政府部门投入的信息化建设资金较少,因此广大农村区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缺乏,像是网络覆盖不完善、缺少先进的农机设施等,这造。成农民仅仅应用固有的生产方式。再者,一些农村区域缺少便捷的交通,这也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四)信息化技术缺少较快的更新速度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经济发展要求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理论不断发展和进步,然而缺少丰富的实际应用经验,因此固有的信息化技术是不是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这个问题还需要考证。并且,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技术缺少较快的更新速度,这也是造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

(一)提高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在于农民群众,只有实现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提升,才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一是应有效地结合一系列的媒体宣传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让农民群众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所在。二是区域政府部门需要对推广信息化知识实施相应的投入,主动一系列种类的专题讲座,以使农民群众掌握基础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知识。三是为农民群众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有效地发挥一系列公益性信息技术设施(像是图书馆)的作用,从而普及信息化知识。(二)吸收和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能够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缺少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问题。一是吸收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农业种植区能够以大学生专业对口人才引进的手段,吸收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其薪资水平能够根据区域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标准实时发放。针对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较大成就的专业信息化技术人才,能够实现其工资福利待遇水平的适度提高,且能够颁发奖励证书或荣誉证书,从而防止流失人才。二是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区域政府能够在地方村民或人才市场中直接选拔若干勤劳能干、思维灵活、学习热情高涨的青年人群,培训其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且开展实际操作的教育,确保在考核合格之后才正式上岗工作。(三)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在建设基础设施上,有关部门应积极扶持,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健全信息化设施。不但注重建设硬件设施,而且还应加速研发软件设施,并且建设一致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从而统一信息标准,以有效地集成农业经济信息,确保实时更新农业经济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库,农业经济部门也能够跟有关部门强化信息沟通,从而共享信息数据,推动进一步挖掘和广泛采集农业经济的数据信息,为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带来相应的科学指导,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四)加速研发信息化技术。根据当今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而言,研发信息技术显得非常迫切。这是因为加速研发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数量与质量的大大提高,以有效统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在保留固有高效农业经济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信息化技术,将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积极应用和推广于种植技术、输送领域、生物工程等环节,从而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跟农业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务必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这就需要提高农民群众的信息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吸收和培养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速研发信息化技术,从而使农村建设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林世国.加强农村经济管理,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4).

[2]张连馥.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浅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12).

[3]薛贤明.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3).

[4]胡铁流.强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前行[J].吉林农业,2016(14).

[5]陈秀梅,王秀云.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吉林农业,2017(24).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8

关键词:经济管理;乡村振兴;新农村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同时也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1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基础经济建设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农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健全有着必然联系。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发展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社会经济水平和农业发展环境等条件进行的宏观管理的,农业部门指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对农村生产信息、资料的不断规划,进一步进行决策调控,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健全农业管理体系。农村的公共事业建设需要经济的强有力支持,故而强化经济管理体系,有利于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管理水平,进而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

2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中,以往的管理制度是建立在二元制经济模式基础上的,随着中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老旧的管理制度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并且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新模式下的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与发展都需要较为完善的体系作为保障,从现阶段的管理体制来看,还没有做到与农村社会结构以及农民利益结构相融合。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很多经济实施措施无法落实,限制了农村的经济发展。2.2基层领导工作者意识落后。基层领导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带领着农民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国家下发的管理制度并没有很重视,缺乏较高的执行力,所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在基层的表现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基层领导工作者意识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很多人思想比较保守,基层领导对于新模式下的新思想不能及时转变,没有对经济管理有深刻的认识,文化素质低,所以难以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1]。2.3公众事业的发展滞后不前。公众事业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同步进行的,公众事业可以改变农民的生活条件、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国当下的农村公众事业建设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农村公众事业的建设基础设薄弱,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基层政府对公众事业的发展表现的不重视,无法全面开展公众事业的建设。如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合格甚至有的地区根本没有开展。2.4农民利益得不到良好维护。农民群众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效的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对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从现在的农村发展现状分析,由于地方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政府的处理政策是草草了事,没有深入了解事件产生的原因,损失造成的后果只能由农民群众承担。这种做法严重打击了农民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的积极性。2.5农民的知识素养仍需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导致了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对于新模式下的新思想不容易接受,很多人难以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很多基层领导者,对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知识素养也表现的参差不齐,领导与群众知识结构单一,思想理念与新时期不相融,所以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发展落后不前。

3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服务策略

3.1构建健全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首先,政府部门要利用转变资源的方式将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改革,确保农村经济能够转型,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可以在健康、可持续的模式下得以快速发展,并且能够保证有效的转移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其次,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实施农业多元化的生产模式。时代的进步,使得农业发展的观念与模式逐渐改变。农产品的深加工与产业化是当今流行的发展趋势,积极的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扩大农业的发展市场,建设农业成果示范基地,利用先进的发展经济策略带领农民走向新农村发展模式当中来。农业的科学化让农产业的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空间增大,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2]。最后,政府部门要立足于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制度实施上要严格遵守制度,达到预期生产目标,确保农村经济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下有条不紊的持续增长。3.2加强对领导的宣传培训提高认知。加强与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改变基层领导对于体系的认识尤为重要,要取得基层领导的关注。基层领导必须真正的从思想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改革转变认识态度,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才能保证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顺利进行。上级领导深入基层,对乡镇领导委员会进行思想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乡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能力,提高思想认知,认识并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在工作的开展中,起到主导的地位,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3.3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公共事业的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中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一直处于一个被动以及不完善的状态,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需要大批人才型劳动者以及农民劳动者,所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可以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到预算体系里面,上级部门更要重视协调好乡镇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于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以及教育事业的问题也应加大重视,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政府的强有力保证,使得农民建设者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热情与信任,保证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3.4制定维护农民利益的体制。农民权益的维护是发展新农村、开展农业经济建设的基础。因此,强化农村的经济管理,必须要从基础上推进新农村的不断发展,并优化维护农民利益体制,确保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是受益的。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不仅要重视农业,更要重视农民。农民群众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基层领导深入农民群众当中去,发现并倾听农民的心声,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制定正确有效的应多措施,确立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管理机制,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农民与领导将农业经济的发展共同当作目标,这样有利于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3.5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中国农村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有思想、有知识、有眼光、有作为、有担当的新农村人才是未来农村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一定要加入到发展战略中。政府要积极对农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宣传,采用多种形式以及现代化的手段对农民劳动者进行思想教育以及专业培训。因此,还需要在思想上对农民加以引导,使其接受新的知识与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动性,积极投入农业经济管理的建设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

4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起到领导作用。注意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带他们走向基层,参与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作中,并制定激励政策,壮大人才队伍,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兴叶.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20,22.

[2]周瑞端.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吉林农业,2015,(13):66.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方式;问题;建议

1.基层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滞后。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庞大的工作,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在国家层面比较完善,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在大多农村地区,农业经济管理力量依然很薄弱,导致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较低。究其原因,在于缺乏专业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因而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使得经济管理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效率低下。目前,大多数基层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思想意识沉旧,因此难以满足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市场的需求。所以总的来看,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依然比较落后,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落后的管理模式有待改变。1.2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现代农业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大多农村地区已覆盖互联网,但信息技术在地方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还比较少,从而影响了农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1.3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从促进农业产业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制定和出台的法律法规较多,也比较完善,但是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实施细则还不多,缺乏具体的、可操作、可落地的细化规定。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土地和农业生产等,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权、土地转让或承包,以及农业经济收入等。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法律条例,尤其在涉及农民经济利益方面更要重视,但当前这方面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使得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在处理农民经济问题时缺乏重要依据,因而难以合理维护农民利益、协调农民利益关系等。1.4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落后。我国大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农民思想比较守旧,农户不愿发展新型农业生产,也不愿将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土地经营依然以一家一户的老旧模式种植为主,因此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导致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也造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如何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摒弃老旧的农业种植观念,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做的工作。1.5农业发展水平低。在一些气候和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干旱、多雨、极端天气较多,或丘陵、高原等地的农业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尤其在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无法形成规模化和机械化,加之农业技术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复杂的气候和地形也导致生产成本增高,因而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探索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制定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至关重要。

2.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建议

2.1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促进农业良好发展的前提,面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力量薄弱的现实,必须面面俱到,完善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执行力和管理效率。首先,要优化管理模式,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责任心,进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2.2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信息技术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化不仅能够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最新的信息,也能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产品价格动态变化等,还能指导农产品的销售。同时,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经济管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进而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经济更好发展。因此,在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中,要不断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对农经管理人员和农民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应用和培训,务必使其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2.3完善农业经济相关法律法规。面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的现状,相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和出台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或条例,以便合理处理农民诉求、维护农民利益、协调农民利益关系等。2.4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创新发展思路。当前,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然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对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的农民,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合理引导,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为其讲解和宣传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或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演示生产技术,让其切身看到和体验到新技术和新方法带来的成果,这样才能解放农民思想,进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对于气候条件复杂和多山地区的农村,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农业和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农业经济思想范文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

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科学技术被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寻找出一条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做好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下面结合实际对此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1.1农业经济管理更加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向现代农业管理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药内容就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实践提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的重要物质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已经无法阻挡。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将着重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在注重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将对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转变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和思维也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后必须重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农业经济管理也需要顺应时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市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新要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当中,以提高信息交换的实效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1.3农业经济管理生产化

随着农业合作政策的出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利益政策连接起来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某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不仅使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得以满足,也促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充实了农民的腰包,增强了的农业经济效益。由此可知,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也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建立健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尚未给予农业经济发展高度的重视,且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工业发展,这样导致当前仍然未建立健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导致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和农业社会结构不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失去了执行力,不利于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2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导都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且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农业经济管理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样使得他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求的指导下有充足的执行动力,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原本应当避免的漏洞,对农业经济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够及时吸取新政策的营养,不能够在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模式加以研究,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主动探究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不仅有的管理人员不具有比较高的执行能力,而且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当地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造成某种程度的限制。

3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就要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以优化和完善,建立一个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变化需要。此外,还需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如应当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善新型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3.2重视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全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

3.3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发展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吸引和招收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合作社,注重原料生产加工,做好农产品原料加工的基地规划和特色产业园建设,使其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体系的构建要求。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产业,促使农民、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关部门需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产业化经营商相应的优惠,促使其更好地发展,以促进相关专业化合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4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不同的农业发展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投入,从而帮助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此外,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加快我国农业的建设。与此同时,不仅要鼓励技术人员勇于创新,以研发出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化技术,还需要重视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教授给农民一些最基本的农业信息化知识,确保他们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化能力。总之,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实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保证农村经济可以一直沿着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道路稳定向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

参考文献:

[1]肯四才.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经济管理,2014(12):143.

[2]王丽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