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4:27:58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范文篇1

[关键词]围垦工程;水利工程;基塘工程;生态平衡

一、前言

珠江三角洲不象长江、黄河三角洲那样是单一河流冲积而成,而是由西、北、东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复合状态的三角洲。平原原为漏斗状的古海湾,珠江水系夹带着上游大量的泥沙,由于潮水的顶托作用在珠江口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沙洲或沙坦。沉积方式有海湾回流处的淤积发育,沿河岸发育,沿岛屿台地发育,以及两主流之间发育等类型。最后形成平原上河水纵横交错、纠缠复杂的状态。清代珠江三角洲沙田开发的历史,就是当地人民与水争地的历史。他们运用围海工程改变了珠江平原自然冲积的状态,使沧海变成良田;为了与洪水、潮水作斗争,他们不断地修筑水利工程,捍卫民居田土;他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基塘生产系统。

农业工程是对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对农业环境的改变,它不是单家独户的农户行为,而是

有目的、有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农业生产活动。清代珠江三角洲的围垦活动,水利设施的兴建与维护,连片基塘区的出现都有这样的特征,可称之为三大类型的农业工程。

二、围垦工程

珠江三角洲地区将濒海及江边的滩涂开发而成的土地称为沙田。自然沉积过程分为:鱼游阶段,即水下浅滩形成,离水下两米仅见沙形,鱼群尚可活动;橹迫阶段,即泥沙沉积水深一二米,潮退时船难以行驶;鹤立阶段,即潮水退时可见坦形,鹤可立于其上。人工围垦阶段有二,称为草埗阶段及围田阶段。前者泥土成浆,尚未可种植,可在沙坦上种植“朗”(粤语朗,有草字头)“芦”一类耐咸、耐浸的植物加速其淤积速度及改良土壤;后者可在沙坦上修筑围基,泥土坚实就可种植耐咸水、耐浸的“虾稻”。围垦工程就是将平原的自然冲积变为运用人工力量的成田过程。因此必须修筑堤围,所以围垦工程的出现与水利事业的发达很有关系。

唐代本区尚未有关于大规模堤围修筑的记载。宋代南迁人口多定居于本区腹部地带,逐步开发地势较低的河滩地。沿着东、西、北江及部分支流修建多处堤围。其中以西江的桑园围、东江的防潮堤等。宋元时代的大堤,主要作用是防洪防潮,捍卫民居田土,不具备围垦工程的意义。一些建于支流及海滨的小堤围,用于捍卫冲积已久的沙田,高程较低,规模也小,堤围内沙田多采用潮田方式耕作。

明代的堤围,分布于西北干流及支流上,即甘竹滩和官涌以南江河两岸。明代堤围开始有人工围垦的意义。围垦以平原腹部江河两岸冲积地为主。围垦的堤围还向滨海河口的新生浮露沙坦推进,集中分布于从顺德至香山之间的平原、新会东南部一带,以及番禺南部、东莞西部。围垦不限于冲积已久的“已成之沙”,而且扩展到仅见坦形的“新成之沙”,是明代围垦的显著特点。在顺德平原上,嘉靖年间已有“种芦渍土成田也,数千亩可趼而待也”(1),以及“筑堰堤,种草朗,辄成沃壤”(2)的记载,即在仅见坦形的沙坦上修筑堤围,以及种植“芦”一类耐咸、耐浸的植物,加速沙坦成田速度。可见明代大规模的人工促淤工程已出现于珠江口门地区。

清代大规模的围垦工程普遍出现于珠江口门的出海水道及滨海地带。一方面,由于内河两岸的沙坦已开发得差不多;另一方面,珠江口门滨海地区有广阔水面可供开发。清代中期以后这—地区的围垦工程发展最为迅速。在口门滨海地区大规模修筑堤围开发未成之沙是这时期人工围垦的显著特点。道光年间有人描述这一状况是:“昔筑石坝以护沙,今筑石坝以聚沙,昔因河以为田,今且筑海为田”(3)。大规模的围垦工程,使珠江三角洲主要大沙田的基本轮廓在清代已经具备。平原的冲积大大加快,急速地改变了珠江口的自然地貌,使之按人类意志形成农业地貌。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记载,使人强烈地感到这一巨大的变化。在珠江水道流经的顺德、香山、新会、番禺、东莞等地,以前的广阔水面上“石坝横截海中”(4),或“有靠河私设堤者,拦江私筑石坝者,海口不甚宽阔处圈田蓄沙,预图日后报垦者”(5)。

这一巨大变化的深层原因是清乾隆以后本区人口的急剧膨胀造成对土地的迫切需求。这一需求体现在本区宗族地主对珠江口滩涂水面的围垦活动中。宗族地主是人工围垦工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出资者。他们通过“报税承垦”等繁复的合法手续以及用“占沙”、“冒名承报”等非法手段策划围垦活动。策划者掌握了冲积地淤积成坦的规律,普遍在沙坦未成形时即沙坦的“鱼游”阶段就开始规划。清代人龙廷槐的《敬学轩文集》记载了珠江水流与潮水顶托而形成的“水静流下”的静水环境,使“淤泥下坠,淤积日久,水势便浅”,围垦策划者便“规度可以成坦者,报官承垦”,此时泥坦虽未成形,但可以“视水势之缓、急、广、狭以定其纵、横、长、短之数”,着手进行围垦。围垦的规模,据《敬学轩文集》记载,“民之报垦者,每案或数人,或数十人,以至数百人不等,自数顷以至数十顷、百顷亦不等”(6)。这类大规模围垦工程的普遍出现是本区沙田开发史的重大转折,使珠江口水面上的围垦处于无规划的极度混乱状态。珠三角的冲积特点使围垦乱上加乱。沙田的特点是,围垦之后的沙坦称为“母沙”,若干年后可以在堤围之外潜生暗长“子沙”,或称为“沙裙”,可以长成百亩至数百亩的冲积地。所以,一次规模的围垦之后,围垦的策划者就已注意到了泥沙的淤积情况,并着手以后的沙田扩张。有的强宗大族在家谱中详列将要淤积的沙坦,告诫子孙勿失时机围垦。有的甚至在沙坦未成形时,就在广阔水面上布下铁牛等标志作为日后报税承垦的依据(7)。这样就形成沙田区一种奇特的景观,在水静流平水面上的围垦本来就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数年、十数年、或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旧堤围之外又再出现新堤围,沙田不断侵蚀水面,河流流向或被改变,河流干道或被束窄,水势的变动似乎永无止境。

清代人工围垦工程的无序状况,另一原因是清政府的政策行为所致,其鼓励垦荒,增加土地的政策对这种盲目的围垦活动过分纵容。清初迁海,广大沙田区成为无人耕作的荒芜之地。但自康熙二十二年“展界”,“广东沿海地亩招民耕种”,沙田区的复垦、围垦又迅速发展。雍正年间曾通过规定“沿海沙坦出水后方准具报承垦,每人不过一顷,多者分承协筑”。乾隆三年改为不得超过五顷,乾隆七年又改为每人不超过一顷(8)。这些政策都意图限制宗族地主势力的围垦以及土地兼并的趋势。而后者通过“诡名承耕”等手段,在合法报耕手续的掩盖下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扩张。而由于沙田承垦以后的清丈、升科可以增加赋税,清政府对于这类围垦活动是睁只眼闭只眼,由此而缺乏对珠江水系围垦有力的宏观调控。

围垦工程的无序状态,还在于清政府对于危害水利的围垦活动约束不力。乾隆五十一年,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富勒浑奏,提到前总督李侍尧曾上奏朝廷,以围垦“关系水道,禁民圈垦”,但后来的前广东巡抚孙士毅上奏,却认为围垦“无阻水道,请弛禁给垦,以杜盗争讼”。富勒浑的奏文认为孙的说法是可行的,于是他派人在南、顺、莞、香、番六县测得六百余顷滩涂,认为这些滩涂“均边海,距水口甚远,亦无圈筑阻水争地之势,请准民承垦,按例升科”,得旨允行(9)。实际上从此给疯狂的圈筑活动大开方便之门。虽然后来乾隆五十三年,嘉庆八年、二十三年以及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均下旨严禁在内河道圈筑沙坦,实际上执行效果不大。到了道光年间,围垦石坝数量越来越多,水道阻塞造成水灾日渐加剧。道光九年、十年间,先后在番禺、东莞、香山、新会拆毁石坝七十二处(10)。但这并没阻吓违法围垦的出现,直到清末仍有人向朝廷建议拆毁这类工程建筑。

清代珠江口门地区大规模的人工围垦活动,大大加快了珠江三角洲的冲积与成田速度,沙田区的扩展使本区的土地资源迅速增加,清代沙田扩展面积比明代增加一倍以上。虽然清代本区沙田的增加面积难以统计出确切的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沙田的扩展使本区成为广东耕地增加最快的地区,是清代全省耕地增加的重要原因。沙田区成为本区重要的粮食产区与经济作物区,为清代本区的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水利工程

珠江三角洲的水利工程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山地丘陵间蓄水灌溉用的陂塘工程,二是江河滨海地区用作防洪防潮的堤坝,三是濒河滨海地区用作围垦的堤围。围垦的石坝有抵御潮水风浪的作用,围垦区内还筑基、分窦、修渠,成为独立的水利系统。围垦工程对水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围垦与河争地,与海争地,并限定河道,改变流向。上游河道的围垦,起到束水归槽的作用,河沙却淤积于下游河道加速堆积。而下游河道围垦,须修筑石坝,却顶托上游河水,使上游河道形成江心起沙,河道主流线偏折,折射冲基,造成基底被淘空险段,同时上游水流排泄不畅,水患加剧,则用于防水灾的堤围越修越多。围垦无规划,水利工程的兴建也无规划,各自为政,高低不一,或侵占河道,或造成彼岸冲刷。因此,清代的围垦工程与水利工程互为联系,互有影响,又存在难以协调,难以解决的矛盾。清代人对这一现象作了总结:“沙坦之承垦必筑石坝,石坝之争筑必碍下流,下流淤塞,决防之患在所难免。”(11)

清代是本区水灾最多的时期。过去,西江水患,只是南海、三水的三角洲顶部地区受灾最甚,顺德、香山地处出海口,水势易消。明清以来,顺德、香山之间的广阔海湾淤积成陆,出海水道加长,水势消退慢,顺、香平原受灾最甚。顺德的水灾以围垦高潮的乾隆年间至咸丰年间最为频繁,受灾程度最为严重,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以此时期最多。顺德县在咸丰年间境内遍筑堤围,至清末筑堤九十—处,长度十一万丈,占清代珠江三角洲堤围总长度的一半以上,南海县境堤围长度仅次于顺德(12)。东莞、番禺南部,新会南部沙田区因近出海口,水势宣泄快,堤围兴建均不及顺德、南海。

清政府对珠江水系的水利建设缺乏全面规划,但它作为水利建设的管理者、协调者、组织者,面对日益恶化的水利形势,对影响珠江三角洲水利全局特别是本区腹部的重要水利工程的管理还是比较重视的。清政府在清代前期采取的一些重大措施,对本区重要堤围的修建与维护有重要影响。对位于本区腹部桑园围的管理与维护就说明了这一点。

桑园围全长68.85公里,围内面积133.75平方公里,捍卫良田1500公顷,在清代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13),是本区桑基鱼塘集中地。堤围依山岗、丘陵、台地而建,西临西江正干流,东临北江正干流,三面有堤,设计上利用西、北江洪峰向下流游降低的水文特征建成开口围。其经济地位重要,而行政上横跨南海、顺德两县,以及其设计上的特点也是其管理维护的难点,加上自乾隆以来南海、顺德水患频繁,如无协调、统一、完整的管理,桑园围很难起到应有的防洪作用,所以此围的管理维护引起清代广东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重视。

首先,由于清代广东地方政府的倡导,促进了桑园围岁修制度与管理机构的确立。清初期、北、东江水利分别由沿江州府专设官员管理。乾隆元年两广总督鄂弥达上疏言:“前经分设(西、北、东江)各属水利专员,动项岁修”。(14)可见三大河流重要堤围岁修制度大致始于清初康熙-乾隆年间。桑园围各基段自有基主,平时各堡、各甲自行维修。大修时施工总局机构扩充设总理、协理若干人,首事若干人。全围又分为7段,各设工程所,设知理或首事。大修时的施工总局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对工程规划、资金筹措与各基段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技术及工程验收,材料采买,堤围日常维护都逐渐形成一套严密的章程、制度。岁修制度确立以后,由围内各村、各堡落实堤围维护的分段负责制。道光十四年由广州知府核定的“章程”规定:“堤围巩固,全赖岁修,若非分段责成,必致岁修推诿。岁修废弛,则基患多而冲决易,分段经营,所以专责成而勤岁修”(15)。岁修制度的确立是桑园围安全的重要前提。如光绪十一年五月间,珠江水系汛期到,三江水齐涨,“沿江基围十决八、九”,独桑园围基段只是“间有颓塌”,当时人认为是“藉岁修之功”(16)。

第二,确立了堤围的官修与民修相结合的制度。清以前广东水利工程有民修,但民修使堤围维护无保证。乾隆元年鄂弥达建议改为官方出钱修围。乾隆七年中央政府认为官修负担过重,又要求广东政府仍改为民修。两广总督庆丰建议将“已建石工,与民修土工,一并交地方官,督率围民防护”,既不全为官修,也不完全为民修,地方官于“农隙时,督民培修”,如堤围冲决,小的缺口由围民“自行修补,永着为例”,若大的溃决,“民力不支”,由官方给予支持(17)。清代桑园围的民修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民修也带有官修的色彩。如桑园围施工总局的管理人物由官府“发给首事戳记,以为凭信”。桑园围的管理制度由当地主持修围的士绅讨论拟订之后,报南海、顺德县署及广州、广东政府“核批施行”,由南海、顺德县令“出示晓谕”,刻文于碑石竖于围的东西两岸沿河基旁(18)。

第三,确立了修筑堤围的资金来源。虽在明代曾有民间“论粮助筑”的办法,但没有形成制度,资金来源不稳定,使堤围修筑无保障。乾隆元年鄂弥达改官修以后,“动支运库子盐羡余银两”,作为修筑费用。后来庆复建议改为:堤围小修时,民间自行出资,如堤围大决,“冲损过多,民力不支,即于生息项下,奏请拨用”(19)。从此官府出资成为桑园围大修时,或遇灾严重溃决时修围的重要资金渠道。嘉庆末年,由总督阮元奏准朝廷拨银八万两交给商人生息,每年有利息四千六百两作为修围费用。此外,大灾时修围,还由官员带头发动社会捐资,如乾隆五十九年桑园围决,广东布政司、广州知府、南海县令均捐俸资助,并协调动员南海、顺德两县围内、围外士绅、商人捐资修围。此外,庆复建议“民修需费,按田匀派”(20)的做法实行后,使民间出资修围成为固定的制度。桑园围在改为民修与官修相结合之后,“按田匀派”的规定或按工等筹资方法,保证了堤围维护的部分资金来源。

第四,倡导从土堤改为石堤,使用新的修围方法与材料。乾隆元年,鄂弥达上疏言,广东基围“俱系土筑,每年不过增高培厚,险要之地,水大常致冲坍,欲除大患,莫如建筑石堤”,建议将堤围“顶冲险要者,先筑石工,以资捍御。次冲者陆续兴建”。工部同意其所请,“将广州所属围基,责令广、南(雄)、韶、连道;肇庆所属围基,责令肇、高、廉、罗(定)道,督率水利各官,即行雇募工役,分别首险、次冲办理。”(21)但事实上,将土堤改为石堤的决定在推行中,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以桑园围为例,至乾隆八年间,才始将土堤陆续改为石坝。顶冲险要段在嘉庆以后多改筑石堤、石护坡、石坝挑流。嘉庆二十四年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石工工程,建石基九千余丈(22),使桑园围得到比较彻底的加固。从《桑园围志》的记载来看,土坝抵御洪水时常致冲坍的难题在修建石坝以后得到了解决。如石坝抵御激流,会造成水流折射产生冲力,淘空彼岸底基,“回旋之水暗蚀基身”,后来就将堤身落石处,“作坡陀形,不与水争地”(23),就是将堤坝修筑成回旋状,水流不会直接冲击堤身,减少了水流折射所产生的冲击力对堤坝的损害。

第五,禁止在内河道圈筑堤围建造影响水利全局的水利设施。虽然这一措施在实际执行中仍遇到阻力。但广东地方政府对在南海、顺德一带尤其是对影响桑园围的违法水利工程是采取严厉措施的。如康熙四十五年,九江人关龙私筑围基,闭塞水道;同治四年,顺德人马应楷私筑扬石坝,“将江面淹塞一半”,当地士绅民众劝阻无效,都是在政府干涉下其非法行为才得以遏止(24)。道光九年,十年间广东地方当局查处珠江口门的七十二处违法石坝建筑,其中与桑园围有关的就有十多处。

以桑园围为代表的清代堤围是珠江三角洲珍贵的水利遗产。当时确立的堤围管理制度与维护措施至今仍有借鉴作用,有相当部分仍为当地沿用。当时修筑堤围的技术代表了本地区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有些技术措施在现代防洪、御洪斗争中仍被采用。明代起桑园围已从开口围向闭口围转变,到清代逐步从只具有单一防洪功能的水利设施向具有防洪、排灌的多功能水利系统转变,为连片基塘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四、基塘工程

基塘是珠江三角洲一种比较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粤语将有水的低洼地均称为塘,塘旁之地称为基。沙田开发的早期,地势较低,只能采用潮田方式耕作,潮水大进大出,只宜单季稻及挣蒿制。水利设施完善之后,堤围可控制潮水进出,单季稻的潮田或变为双季稻的围田,并由于渔业生产传统,在种植水稻之后还多养殖四大家鱼,形成稻鱼轮作的方式,还有的围田向基塘转变。南海、顺德的围田区成沙时间较早,用以保护民居田土的堤围兴建也较早,田土高程早已固定。而河床日渐淤高,形成水比田高的状况,堤围内土地越来越易受外浸内涝的威胁。经过历年的努力,堤围捍御洪水的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人们也将围内低洼土地从围田向连片的基塘区演变,以减少内涝的威胁。随着蚕桑业的发展,本区腹部残存的稻鱼轮作方式逐步让位于桑基鱼塘。

基塘的作业方式从明代中期起就已相当普遍,分布地点遍及番禺、南海、顺德、东莞、新会等地,而以南海、顺德为最集中。随着清代珠江水利形势的日益恶化以及大型水利工程从单一防洪功能向防洪、排灌综合功能完善,连片基塘区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水利工程系统的子系统。连片基塘区非单家农户所能为,主要是合村、合乡的宗族力量配合村堡水利工程而建设起来的,所以连片基塘区具有“农业工程”的特征。尤其是清代乾隆至咸丰、同治年间,南海、顺德连片基塘区的出现,往往与乡围一村一堡的独立水利系统相联系。大堤的岁修、大修只能降低水灾的为害程度,还不能完全确保低洼地免受外浸内涝的威胁。于是围内村堡有自建水利系统——乡围的需求。珠江干流两旁沿山岗、丘陵、台地冲积地而建的村堡及围田可自筑基围,形成独立的水利系统。于是清后期,大围内自建小围,围内有围,或小围联成大围,土堤变成石堤,或加高培厚,纵横交错,堤田遍布南海、顺德境内,一个小小的九江乡内也是堤围重叠,“堤日多则潦日横,而无堤者尤被其害”(25)。修堤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潦害,但有堤总比无堤为佳。但是乡围必须“多设窦闸,以时启闭”。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十三记载:乡围内有“窦、闸、渠、涌,所以通潮汐、防旱潦、便舟楫者也”。所以乡围实为具有防洪、排灌、航运功能的独立水利系统。纵横交错的大堤、小堤虽使“外潦久不为患,而稍洼之田(种植水稻)得应时播种者,犹十不二三”(26),于是清后期基塘区内残存的稻田,随着蚕桑业的兴起,就顺理成章地让位给基塘了。如民国《顺德县志》记载:“大墩围,仅障南便田亩,东北无围闸提束,每逢潦至,水从泾口逆入横流堡内,田禾尽没,基塘半空”。同治三年春,当地乡绅倡议在大墩围的东北口筑玉带围,修成之后,“洼田尽变沃壤,租息比旧倍增”(27)。很明显,大墩围,原也是开口围,玉带围与大墩围连接,成了闭口围,围内田地有了防御水患的独立水利系统,才有可能向连片基塘区转变。南海、顺德的淡水养殖业习惯要求池塘排灌便利。池塘价值高低也往往以此为标准。清末卢燮宸《粤中蚕桑刍言·养鱼事宜条例》记载:“鱼塘当涌近海,易于出水者,谓之头筒塘”,租价最高,如“先有塘阻其出水者,俟彼塘先行干底捉鱼上泥后,始可借其塘出水者,谓望天塘;有出水而未安窦塞者谓之野塘”,后二者租价最低。野塘还因其瘦,“只可种茨菇、菱藕之属”,而不能养鱼。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早期南海、顺德的鱼塘在村堡水利系统未完善之前,多建于当涌近海之地的堤围附近,以抬高塘的租价。如桑园围的早期维护,多就近取土作堤围材料以降低修围费用,同时也有开挖鱼塘谋求出租,租金作日后维护堤围费用的意思(28)。堤围附近的桑园芋地也挖为鱼塘。还有业主竟在堤围外修子堤挖鱼塘。堤围附近池塘的过度发展,削弱了堤围防御洪水的能力。嘉庆年间这些做法都被严禁(29)。有人甚至认为要在堤围基脚附近填塘固基确保堤围安全,但因池塘过多难以实行,在嘉庆2年的《章程》就规定凡建于大堤旁边的鱼塘,在冬闲时节,必须“将基脚培筑高厚”,并将所有大堤旁的鱼塘造册登记存案,以便稽查,并不准在堤围旁建新鱼塘(30);另一方面,村堡水利系统在清中叶以后逐步完善,鱼塘不一定当涌近海,只要有条件与村堡水利系统的排灌设施相连,就有可能建成租价较高的池塘。可见基塘工程与水利工程之间的关系是在形成过程中逐步协调的。

基塘工程除与水利工程有密切关系以外,基塘的工程技术还必须具有水利工程的功能,以适应基塘系统中所存在的水陆作用大循环的需要。据地理学家的研究,基塘特有的几项技术是影响基塘系统水陆作用大循环的主要因素(31)。清末《粤中蚕桑刍言》记载了以下几项基塘工程技术措施:1、基与塘保持适当比例。基塘比例不同,系统大循环的投入不同,产出就会产生差异。历史上年先后有八水二基,七水三基、四水六基、五水五基,甚至有水面宽、基面窄的瓦筒塘。到清代后期,经过南海农民的总结,普遍认为四水六基的比例最适度,《粤中桑刍言》记载:用池塘养鱼,“其法将四成为塘,六成为基”,这一比例保持池塘适当深度,基面适当高度,可免水浸作物;2、“培泥之法”。即将塘底泥戽上基面。于是每年有二、三次的“戽泥”作业,年末还排尽塘内之水捉尽杂鱼后,“即使挖泥上基面培桑也”,此时可以重新规划鱼塘深度与基面高度,使基塘保持合适比例;3、“鑲勘之法”,即用塘泥培护基脚,以防泥土倾卸入池塘,影响鱼塘的深度,这是保持基与塘之间比例的措施之一;4、“盘基之法”。将过高的基,“必须用锄盘低,可使之平挫如旧”。盘出之泥“就近倒于基内勘边”,以“镶阔基面”。上述的技术措施是基塘系统运行中重要环节,基与塘始终保持适当结构和比例,起到调节水、土、肥的作用,使基塘保持稳产高产,发挥水利功能。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先后经历了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类型。清代中后期,由于桑丝业刺激蚕桑业的发展,以桑园围为中心的南海、顺德蚕桑区及毗邻的香山、高明、新会的部分地区先后变成桑基鱼塘占优势的基塘区。

桑塘鱼塘是清代基塘工程技术中最成熟的类型。基与塘是密切结合连成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清末桑基鱼塘区还在种桑、养蚕、养鱼之外养猪,如清末的《岭南蚕桑要则》记载:顺德农家“皆仰给于人家之种桑、养蚕、养猪和养鱼…..鱼,猪、蚕、桑四者齐养。”养鱼、种桑、饲蚕、养猪的种群结构与食物链更趋合理,标志着清代基塘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使桑基鱼塘成为最具经济效益的基塘类型。据记载,桑基鱼塘的收益“十倍禾稼”,在变田为塘之后,“租入自倍”。桑园围的维护与管理所需的巨额费用,除了部分来自官助、捐助以外,有相当一大部分来自对围内田地基塘的按粮、按税、按租摊派。从这一意义上说,基塘也是珠江三角洲水利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水患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工程系统的关系

清代是珠江三角洲的水患最为严重的时期。以桑园围为例,明生水灾45次,决堤16次;清代也为45次,但决堤25次。民国时期水患频频发生,仅民国二年至七年,五年间年年决堤。清代的灾害程度也比明代严重。(31)珠江水系上游山区的滥行开垦以及河口地区的围垦工程的无规划发展,是珠江三角洲水灾逐步加剧的过程,也是本区的自然生态平衡不断遭到破坏的过程;而本区农业工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完善过程,是本区人民不断修复与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三类型的农业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三类型的农业工程与珠江患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的图表来表示:

上图说明,在控制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与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社会机制。这类社会机制的作用很值得研究。关于这一点需要专文论述,在此仅简述之。首先,最重要的是对农业工程系统进行宏观规划和宏观调控的机制。如缺乏这种宏观的规划与调控,势必加剧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内部平衡被破坏以后,新的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平衡建立过程中的无序化倾向。清代对重要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最大,但由于缺乏对围垦工程的规模、数量、堤围布局缺乏宏观调控与整体布局,致使清代珠江口围垦工程的无序化与失控,加剧了珠江水系的水患。这就需要另一种社会机制对宏观规划与调控的机制进行督促或推动。这一社会机制,就是以士绅为代表的社会舆论,要求对珠江水系上游山区的滥行开垦以及河口地区的围垦工程的无规划发展进行约束。其中最有名的是咸丰同治年间著名学者陈澧的《大水叹》,简直就是一篇有关珠三角区域生态平衡的论文,他指出珠江水系的水患首先是由于“大庾岭上开山田,锄犁狼藉苍崖巅。剥削山皮剩山骨,草树铲尽胡能坚。山头大雨势如注,洗刷泥土填奔川.遂令江河日加浅,洲渚千百相钩连”,其次是由于“海门沙田日加广,家家筑垒洪波上,海潮怒挟泥沙来,入此长围千万丈,三年种得草青青,五年输租报官长。”造成的结果是出海水道加长,“海门日远路日纾,坐见沧溟成土壤”,“欲驱山海尽成田,反使田畴尽成海”(32)。类似的言论不可能不对清政府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另一类社会机制,首先是以宗族为背景的农业社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以及社区水利工程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过程中士绅所发挥的作用。其次是本区社会下层群众对不合法的过度围垦的抗议活动。如在清后期顺德民众对豪绅私筑石坝的过激反应,几酿成变,引起清地方政府的重视。然后这几种社会机制在共同的社会利益的驱动下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拆毁私筑堤坝与遏制过度围垦,以及通过修筑、维护水利工程,采用与低田农业相适应的基塘工程,逐步使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归于平衡。

上图还表明,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须重视对农业工程的“价值评估”。当然,不可能苛求封建时代的政府做到这一点。但我们可以对此作一粗略的非量化的“价值评估”。围垦工程带来的是珠江三角洲最宝贵的土地资源;水利工程带来的是桑园围这一类具有显著防洪、灌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基塘工程带来的是至今仍为生态学家津津乐道的生态农业模式。这三类农业工程的“当代收益”是巨大的。但其“当代成本”也是高昂的。如清代对广东山地植被地滥垦滥伐,落后条件下的过度垦荒,造成了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堆积于河口地区,过度的围垦打乱了这个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引起水利、航运、渔业资源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如水患,此前已述,不赘;又如航运问题,淤沙石坝占据了深水航道,有碍船只通行与水流的宣泄,逐渐使航道淤浅船只改道,航运地理的改变使社会经济重新布局,清代道光以后,一些重要城镇如江门、佛山就是因为河道淤浅而使其贸易地位下降。又如渔业资源,珠江口的围垦,使咸淡水渔业资源受到损害,浮家泛宅以渔为生的蛋民顿失其业,被迫为沙田的业主承担筑坝围坦或从事耕作的艰苦劳动。当然,这三类型的农业工程的“代际受益”延续至今,但同时也付出了不菲的“代际成本”。

目前珠江口的生态平衡受到高度重视,并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与大量的资金投入,珠江堤围的御灾能力远胜于以前任何时代。但我们也应看到,珠江口主航道近年采沙过度,对水利工程造成重大隐忧;珠江口抢滩围垦,一直没有停止过的土地扩张对航道造成严重影响。再其次基塘区由于非工业用地的扩张而日渐萎缩,残存的基塘区也由于淡水养殖业的比较利益高,基面被蚕食,使基与塘的比例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不少池塘区甚至不见了“基”――只有窄窄的隔离池塘的土基,传统意义的基塘甚至消失了;今天农民多不采用传统的基塘技术措施,池塘日渐淤浅,其防内涝的功能大大减弱。这说明,现代珠江口的农业工程系统又经历着重大的变化。面对这一变化,如何在今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加强对农业工程的“价值评估”,将“当代受益”、与子孙后代享有的“代际受益”最大化,而将付出的“当代成本”与“代际成本”降至最低,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注释:

(1)嘉靖《广州志》卷15

(2)嘉靖《广东通志》卷20《风俗》

(3)(4)《曾君钊送郑云麓观察擢山东都转序》,光绪《重辑桑园圃志》卷15《艺文》。

(5)(10)朱士琦:《上粤中大府论西江水利书》,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5《艺文》。

(6)龙廷槐:《与湖中丞言粤东沙坦屯利弊书》、《敬学轩文集》卷1。

(7)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81、85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8)同注释(7),第36页

(9)《清实录广东史料》第3册,44页,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11)道光《新会县志》卷2《舆地·水利》。

(12)《珠江三角洲农业志》,第2册,3页。

(13)潘斯濂:《清设法筹还提用桑园围岁修本息银片》,(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奏议》。

(14)《清实录广东史料》,第1册,373页。

(15)(18)(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1《章程》

(16)冯式宗:《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序》

(17)(19)(20)《清实录广东史料》,第1册,471页

(21)《清实录广东史料》,第1册,373页

(22)道光《广东通志》卷115{水利

(23)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6《杂录上》

(24)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2《防患》

(25)(27)民国《顺德县志》卷4《建置略》三《堤筑》

(26)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3《渠窦》.

(28)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6《杂录上》:“堤工取土……远者,每土一方估钱三钱不等,取土之近者,每土一方亦估钱一钱四、五分不等”。故远近相差一倍或更多。

(29)(30)光绪《重辑桑园围志》卷11(章程)

(31)钟功甫等:《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研究》,129页,科学出版社,1987年

农业工程范文篇2

关键词:新工科;农业工程;毕业设计

“新工科”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研讨,我国工程教育翻开了新工科建设的新篇章。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工程类专业是工程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因此,农业工程类专业理所当然的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革的排头兵。毕业设计是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保证,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一、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基本都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对于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工程设计之后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毕业设计时间固定化,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应根据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农作物生长、收获季节,适当调整毕业设计时间,以满足涉农类毕业设计的需求。另外,农业工程类专业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较前三学年的课程学习任务偏少,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大四第一学期的业余时间,做一些适合秋季或对季节性要求不高的毕业设计题目,第二学期在签约企业或相关企业集中进行毕业实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毕业设计选题形式个性化

传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式大都是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选题,供学生选择,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对于热衷于科技实践的学生,这种方式属于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性较差,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也想做一些与硕士生导师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工程类专业知识涉及面较广,可由学生自主拟定题目,可以是涉农题目,也可以是非涉农题目。学生根据题目的相关性,自主选择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文献查阅,着力把控毕业设计的大方向,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有效补充、完善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毕业设计团队配置科学化

目前,虽然毕业设计是“一人一题”,但部分选题相关性较大,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根据选题组建不同的毕业设计团队,一个团队协同进行工程设计或实验。传统的团队配置方式,大多未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性格等。指导老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成绩好、态度认真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二,实践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三,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安排与性格外向的同学在一起组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力所能及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人才培养和工程研究的双丰收。

四、毕业设计内容现代化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对于科研型教师来说,考虑到本科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对科研项目的贡献度较低,索性将已成型的科研成果交由学生整理。而对于教学型教师来说,鉴于科研项目较少,故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过于陈旧,创新度匮乏。学校层面应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这两类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内容应引入“新工科”的现代教育理念,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引领性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行业融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可控化

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中期检查环节,侧重于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和完成质量情况,目的是使下一阶段能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目前采用的方式大多和研究生一样,由教研室组成中期检查小组,学生汇报毕业设计进度以及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中期检查小组针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就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特点来说,很多工程设计或实验成果在毕业设计后期才能获得,此种检查方法大多流于形式,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不可控。在注重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指导教师应定期(3~4周)召开毕业设计过程检查报告会,每次报告会邀请1~2名不同领域的老师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毕业设计过程检查的可控性。

六、毕业设计答辩形式多样化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的方式是成立答辩委员会,听取学生关于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PPT汇报,然后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由答辩委员会集体商议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而大多数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成果无法很好地使用PPT展示,可以采取现场演示答辩、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从而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质量。对于一次答辩不通过的学生,可组织进行二次答辩。

七、毕业设计实践与探索

(一)毕业设计分批实施。根据毕业课题特性、学生发展目标等,毕业设计工作分三批实施,尽量满足老师和学生的不同需求。1、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末启动第一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季节性(暑期)要求比较严格的涉农题目,实行老师申请开题、学生自愿选题的原则。指导老师在学期末向学院提出开题申请,学院批准后选题公告,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题,毕业设计的实验环节主要在暑期进行。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实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以及毕业论文撰写,第四学年其他时间的主要精力可放在考研或就业方面。2、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初启动第二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实行学生自主命题和自愿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自主命题的学生,可由学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亦可由学院根据命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为学生配备指导老师。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主要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可在签约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便更早地熟悉工作岗位。3、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初启动第三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第一学期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实行学生自愿选题和校外导师负责的原则。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且已确定导师的学生,可申请在硕士研究生录取高校进行毕业设计,提前熟悉研究生导师的课题方向。学生的研究生导师可聘为校外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院为学生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及答辩工作。(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1、学生选题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科学合理调配环节。系部通过日常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熟悉,而团委通过学生管理,一般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较为熟悉,系部和团委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调配学生选题,倡导学生互帮互助、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2、尝试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即为毕业生配备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多学科交叉与行业相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融合新工科,提高课题的创新度和实施成效,而且有利于指导老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3、摒弃形式,重在实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鉴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以及不同类型选题实验节点时间不一,系部不再统一组织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由指导老师根据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自行确定检查时间,并组织检查报告会。(三)毕业答辩。根据毕业设计的选题特性,由指导老师提出答辩形式申请、系部答辩小组研究确定,可以使用PPT现场演示答辩,也可以采用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对于2020届毕业设计,学生若无法在答辩时间返校参加现场答辩,可采用网络视频答辩的形式进行,不具备网络视频答辩条件的学生亦可申请采用答辩小组综合评定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单位的过渡。全面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重视该环节对于培养具有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新工科”学生起着关键作用。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实现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选题形式个性化、团队配置科学化、内容现代化、过程检查可控化、答辩形式多样化,可有效保障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

农业工程范文篇3

关键词:新工科;农业工程;毕业设计

“新工科”概念自2016年提出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并迅速组织研讨,我国工程教育翻开了新工科建设的新篇章。农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工程类专业是工程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科学相互渗透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因此,农业工程类专业理所当然的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改革的排头兵。毕业设计是高校“新工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保证,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一、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

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时间基本都在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对于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工程设计之后验证性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毕业设计时间固定化,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需求。应根据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农作物生长、收获季节,适当调整毕业设计时间,以满足涉农类毕业设计的需求。另外,农业工程类专业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较前三学年的课程学习任务偏少,对于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大四第一学期的业余时间,做一些适合秋季或对季节性要求不高的毕业设计题目,第二学期在签约企业或相关企业集中进行毕业实习活动,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毕业设计选题形式个性化

传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式大都是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选题,供学生选择,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目前,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大部分为涉农领域,对于热衷于科技实践的学生,这种方式属于被动接受,自主选择性较差,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也想做一些与硕士生导师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工程类专业知识涉及面较广,可由学生自主拟定题目,可以是涉农题目,也可以是非涉农题目。学生根据题目的相关性,自主选择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文献查阅,着力把控毕业设计的大方向,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能有效补充、完善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毕业设计团队配置科学化

目前,虽然毕业设计是“一人一题”,但部分选题相关性较大,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根据选题组建不同的毕业设计团队,一个团队协同进行工程设计或实验。传统的团队配置方式,大多未考虑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性格等。指导老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成绩好、态度认真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二,实践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应安排与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在一起组队。第三,性格内向的学生应安排与性格外向的同学在一起组队。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力所能及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还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取得人才培养和工程研究的双丰收。

四、毕业设计内容现代化

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状况是,对于科研型教师来说,考虑到本科生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对科研项目的贡献度较低,索性将已成型的科研成果交由学生整理。而对于教学型教师来说,鉴于科研项目较少,故每年的毕业设计选题过于陈旧,创新度匮乏。学校层面应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这两类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内容应引入“新工科”的现代教育理念,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引领性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行业融合,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可控化

毕业设计过程中有中期检查环节,侧重于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度和完成质量情况,目的是使下一阶段能更好地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目前采用的方式大多和研究生一样,由教研室组成中期检查小组,学生汇报毕业设计进度以及毕业设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中期检查小组针对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就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特点来说,很多工程设计或实验成果在毕业设计后期才能获得,此种检查方法大多流于形式,导致毕业设计过程不可控。在注重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指导教师应定期(3~4周)召开毕业设计过程检查报告会,每次报告会邀请1~2名不同领域的老师参加,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毕业设计过程检查的可控性。

六、毕业设计答辩形式多样化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采用的方式是成立答辩委员会,听取学生关于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PPT汇报,然后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由答辩委员会集体商议评定学生毕业设计答辩成绩。而大多数农业高校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成果无法很好地使用PPT展示,可以采取现场演示答辩、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从而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质量。对于一次答辩不通过的学生,可组织进行二次答辩。

七、毕业设计实践与探索

(一)毕业设计分批实施。根据毕业课题特性、学生发展目标等,毕业设计工作分三批实施,尽量满足老师和学生的不同需求。1、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末启动第一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季节性(暑期)要求比较严格的涉农题目,实行老师申请开题、学生自愿选题的原则。指导老师在学期末向学院提出开题申请,学院批准后选题公告,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题,毕业设计的实验环节主要在暑期进行。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一学期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实验数据汇总、整理、分析以及毕业论文撰写,第四学年其他时间的主要精力可放在考研或就业方面。2、第四学年第一学期初启动第二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实行学生自主命题和自愿选题相结合的原则。对于自主命题的学生,可由学生自行联系指导老师,亦可由学院根据命题涉及的技术领域,为学生配备指导老师。本批学生第四学年第二学期主要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可在签约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以便更早地熟悉工作岗位。3、第四学年第二学期初启动第三批毕业设计工作,主要针对第一学期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实行学生自愿选题和校外导师负责的原则。对于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且已确定导师的学生,可申请在硕士研究生录取高校进行毕业设计,提前熟悉研究生导师的课题方向。学生的研究生导师可聘为校外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学院为学生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主要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及答辩工作。(二)毕业设计过程管理。1、学生选题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增加科学合理调配环节。系部通过日常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等方面较为熟悉,而团委通过学生管理,一般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较为熟悉,系部和团委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科学、合理调配学生选题,倡导学生互帮互助、团队协作、共同进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2、尝试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即为毕业生配备科研型教师和教学型教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多学科交叉与行业相融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毕业设计融合新工科,提高课题的创新度和实施成效,而且有利于指导老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3、摒弃形式,重在实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鉴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较短以及不同类型选题实验节点时间不一,系部不再统一组织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由指导老师根据毕业设计进展情况,自行确定检查时间,并组织检查报告会。(三)毕业答辩。根据毕业设计的选题特性,由指导老师提出答辩形式申请、系部答辩小组研究确定,可以使用PPT现场演示答辩,也可以采用实验展示答辩、成果验证性答辩等多种形式。对于2020届毕业设计,学生若无法在答辩时间返校参加现场答辩,可采用网络视频答辩的形式进行,不具备网络视频答辩条件的学生亦可申请采用答辩小组综合评定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中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单位的过渡。全面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重视该环节对于培养具有个人效能、知识能力、学术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新工科”学生起着关键作用。加强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实现毕业设计时间灵活化、选题形式个性化、团队配置科学化、内容现代化、过程检查可控化、答辩形式多样化,可有效保障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

农业工程范文篇4

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创新教育是时展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作为综合性学科的农业工程专业,应该培养综合型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1]。如何使农业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和训练,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和重要研究课题。

1农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农业工程教育的不足

传统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较为模糊,培养内容相对滞后,培养过程形式单一,具体表现有“填鸭式”满堂灌和“封闭式”循环,过程形式化明显,没有正确认识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较为普及和大众化,一般农业工程类院校存在扩招任务较重、各高校生源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综合素质出现下降趋势等问题,使农业工程院校对教育的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2]。

1.2农业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薄弱

目前,我国农业方面法令法规不断完善,表明对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因此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不断更新的农业工程问题,该专业的人才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综合运用各种农业知识实现对农业问题的有效解决[3]。而目前国内培养农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多注重基础知识教育,缺乏创新能力培养。高等教学研究应继承和发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办学传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创新。在此基础上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3种教学理念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意识”为考核指标,学习国内外农业工程专业的优秀教学方法初步建立起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2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建议

2.1以实践教学为基础进行课程结构改革

近十几年,为了适应个性化培养要求和学分制的特点,各大学普遍增大了选修课比例,压缩了必修课比例,为了体现通识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各校开设选修课的数量和门类也在增加,这为学生选课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在这种大环境下,科学设定必要的核心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合理的核心知识骨架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2.2加强农业工程专业师生之间的互动

人才培养环节是灵活多变的,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培养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农业工程专业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不仅与课程的具体内容、授课时间、教师教育水平有关,还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关[4]。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通过优化整合、突出实践,使学生获得平面与立体同步的知识与信息,建立多媒体动态同步教学、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现场示范、案例分析、创新设计大赛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因此,教师不仅仅清楚授课目标,还应有灵活的教育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创新性教育建设

目前师资队伍创新性教育不足,新技术发展了解不够,这对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培养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深度方面不利。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教育观念,使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新技术的学习及新装备的考察实现师资队伍的提升。

2.4改善实验、实习条件

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实验课、课外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有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逐步达到实验课独立开课的要求。应充分利用学校对工科教学条件改善倾斜的有利时机,改善实验条件,对满足基本实验要求的设备及时更新补足数量;加大对设计性实验所需设备的购置;鼓励教师对创新性实验自制设备,同时多与其他高校建立联系互相学习,共同提高[5]。同时构建大学生创新大赛为主的学术科技活动的运行保障机制,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将课外科技活动列入教学实践计划,开展学术科技和学科竞赛,将有效提高农业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5推进课程实践化建设

利用科研课题推进课程实践化建设。建立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三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6]。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增强学生毕业后对应职岗位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及独立创业的能力。

2.6以科学研究项目促进教学

借助承担课题机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意识地让农业工程专业大学生参与新机器的研发、试制与试验优化过程,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课题执行中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建立科技研发同步教学功能的课堂教学课件与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平台。创建人才合作平台,利用高校承担部级课题的有利条件,与企业共同制订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逐步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要求。

2.7建立创新型教育保障体系

开展教学法的研究。要重组教学内容,在降低学时的条件下不降低课程质量,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采取外出参观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推进教学改革。此外,还将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建立创新型教育保障体系,学习实验技术逐步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7]。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教育制度的建设。

3结束语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从事农业方面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少,这对于农业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高校应该进行创新教育改革,通过对学生创新教育的不断探索,借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当今社会对农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郭雯雯 倪志伟 刘志深 杨红光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婕.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教育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1(15):47,64.2011(15):47,64.

[2]王敏,张丽芳,余萍.“创新+工程实践”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4(16):64-65.

[3]康海彦,刘雪平,杨治广,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76-77.

[4]杨瑞霞.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4-17.

[5]姜远平,刘少雪.从工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看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4,2(5):55-58.

农业工程范文篇5

1.1产业兴旺。发展乡村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当前,农村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全产业链开发不够;乡土特色产业挖掘不足,乡村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重产量、轻质量,重产值、轻生态的现象仍然存在。乡村产业兴旺,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以及服务“三农”的乡村服务业和服务城镇居民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注重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尽可能把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1.2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些年农村人居环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6年底,全国还有近1/3的行政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比例不到一半,80%的村庄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这些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短板。生态宜居,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3乡风文明。乡风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村民对待生产、生活、家庭、社会和自然的态度。当前,部分乡村陈规陋习仍然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成为农民小康路上的拦路虎。移风易俗要树立价值引领,突出文化熏陶,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推进农村文体事业发展,提升农民素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培育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社会风气。1.4治理有效。治理有效是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发展,农村基层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各种诉求和纠纷不断增多。原有的治理手段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治理有效,要以公平正义的法制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差异化自治为核心,注重激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力,发挥政府、社会、个人的协调配合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1.5生活富裕。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近年来,农民收入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增长幅度,农民生活水平已有很大改观。但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逐年加大,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比2012年增加了8895元。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素质,激发农民生产创业的积极性,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1.6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根据党的十八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中国在建立农村社保体系、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打破,城乡之间要素市场仍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1.7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党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在观念上、认识上、工作部署上的重大转变和创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主要体现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并将其全面落实到工作部署、规划引领、投入保障、督导考核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上来。1.8农业农村同步现代化。当前,农业现代化程度与工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现代化程度差距更大,全国还有1/3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硬化。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的现代化。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腿和短板,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小康,实现与工业和城镇协同发展,同步迈入现代化。1.9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是中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到2050年中国仍将有1亿左右的小农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促使两者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构建“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新模式,更好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1.10责权一致的管理新格局。责权一致是履行职责、提高效能、考核问责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农业农村管理职能分散,不同程度存在“九龙治水”现象。2018年在原农业部基础上,新组建农业农村部,将分散在国家发改委、财政、国土、水利等诸多部门的农业投资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项目的管理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设在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形成了“三农”工作一盘棋的格局。

2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农业工程科技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研发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工程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1农业机械化工程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高效、精准、节能型农机装备研发制造不断突破,169kW以上的动力换挡拖拉机实现量产,高端农机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逐步打破,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2017年全国农机总动力9.88亿kW,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2004~2017年,全国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由110万台增加到670万台,每百户农民拖拉机拥有量从6台增加到13台,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6%。2.2农业水土工程促进旱涝保收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国水土资源不足并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条件趋紧的状况,针对上述问题,农业水土工程长期以来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农业绿色高效节水、农业旱涝灾害预防消减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为保护水土资源、提高水土利用效率、改善水土环境、确保粮食安全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中国耕地面积13500万hm2,有效灌溉面积6781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0.2%,比2012年提高了8.5%;节水灌溉面积3432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0.6%,比2012年提高了9.9%。农业用水量3766亿m3,比2012年减少了3.6%;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84万hm2,比2012年提高了22%。可以说,在中国耕地资源、水资源等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农业水土工程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产品旱涝保收和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装备基础。2.3土地利用工程促进农业生产能力提升。中国人多地少,优质耕地不足。2016年中国人均耕地面积973m2(1.46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且中、低等级的耕地占比达67%以上,50%的耕地无有效灌溉条件。近年来,土地利用工程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复垦、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在耕地质量变化快速评价、耕地保护监控预警技术、区域基本农田保护技术、砒砂土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井工煤矿边开采边复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以来,全国整理农用地3533万hm2,建成高标准农田2687万hm2,补充耕地185万hm2,其中,补充耕地70%来源于土地整理复垦,保证了全国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经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单产平均提高10%~20%。2.4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科技创新取得长足进步,在农户储粮、果蔬采后贮藏保鲜与加工干燥、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发、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示范应用,为农产品减损保质、节本增效和附加值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7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2年的1.9∶1提升到2.3∶1。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5农村能源工程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十二五”以来,农村能源工程以农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农村生产和生活节能为主攻方向,在生物质发电与热电联产技术、生物质燃气技术、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和太阳能、地热能利用技术,以及生物质炉具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根据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行业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户用沼气4057万户,年总产气量97.6亿m3;规模化沼气工程11万处,年产气量26.1亿m3;省柴节煤灶10676万台,节能炉2769万台;70020万t秸秆通过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得到有效利用。2017年全国生物质发电量约798万kW•h,比2015年增长了60%。农村能源工程的不断发展,为大幅提升农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有力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6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鼓励和引导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模式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畜禽粪污沼气工程和堆肥发酵技术模式研究,“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养殖等种养循环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据行业统计,2016~2018年,全国建成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00余个,项目区内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畜禽粪便、秸秆、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循环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大田作物使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可达到30%以上;有力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守住绿水青山提供了坚实支撑。2.7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促进农业增产增效。近年来,农业建筑与生物环境工程快速发展,形成了日光温室主动蓄热放热系统规模化生产技术与工艺、植物工厂化生产技术与配套控制装备、畜禽新型健康养殖技术与工艺、池塘陆基和浅海设施养殖以及网箱工程技术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中国设施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根据行业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设施园艺面积370万hm2,占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的80%;连栋温室面积99.9万hm2;作为装备水平最高的玻璃温室,全国有9000hm2,位居世界第二。全国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0万hm2,占蔬菜播种总面积的17%;设施蔬菜产量近3亿t,占蔬菜总产量的38%,产值980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9%。与露地生产相比较,设施农业通过稳定的环境调控,实现了周年生产,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以设施园艺为例,单位面积的年平均产值比露地生产高3~5倍,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2.8农业农村信息化工程促进智能农业发展。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二五”以来,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时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农业智能传感与控制系统、智能化农业装备、农机田间作业自主系统、农业图像识别技术、农作物遥感监测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科研体系初步形成,研发推出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品。智能农牧场、智能渔场、智能化植物工厂、智能化农产品加工车间相继建立,智能农业蓬勃发展。2.9农业农村规划设计科学谋划“三农”发展长期以来,为科学确定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和重点工程,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重点举措,扎实推动“三农”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包括全国和区域的五年发展规划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工程等一批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既是“三农”工作的路线图,又是有力的工作抓手,为有效统筹各方资源、集中各方力量,统领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遵循。

3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课题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振兴”的主要任务,其中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课题,也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3.1产业振兴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课题。3.1.1迫切需要提升农业水土工程技术水平,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实现藏粮于地。2016年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仅为49.7%。中低产田占比仍然较高,高标准农田只占耕地总面积23.8%。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农业稳定发展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限制因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确保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6.7×108hm2(10亿亩)。这给农业工程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积极研发适宜不同地区的水土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农田耕地质量提升及改土培肥等工程技术、模式和装备。3.1.2迫切需要提高农产品加工贮藏工程技术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当前,中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比美国低20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比美国低1.8个点。迫切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及销售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着重在农产品减损、商品化处理、副产物综合利用、保鲜冷链运输、精深加工等重点环节上开发出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3.1.3迫切需要提高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设施农业等农业工程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手段。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依然不高。据相关测算,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德国的1/5、日本的1/9、韩国的1/5;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和设施农业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这亟需在资源节约型农业机械、设施智能生产、农业遥感与监测技术、精准农业和智能装备、农业大数据等农业工程技术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以现代装备和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3.2生态振兴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课题。3.2.1迫切需要提高资源利用工程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中国化肥施用量全球第一,但平均化肥利用率仅为35%,明显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农药平均单位面积用量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以上。畜禽粪污约38亿t,40%以上未有效利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物质投入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22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物质投入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发力度,推广先进适用装备,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和装备支撑。3.2.2迫切需要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技术水平,促进生态宜居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好的硬仗。2018年,中国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在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治理、村容村貌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在继续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农村改厕、清洁生产、村庄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提升技术装备研发和工程集成创新的能力和水平。3.2.3迫切需要提高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水平,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积极开展农村水生生态修复,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大行动,加强矿区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和自然岸线修复,探索实施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工程等。这一系列重大工程和重大修复治理项目涉及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土地利用工程、农业系统工程等诸多领域,亟需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围绕生态环境修复,提出适合不同地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实施路径。3.3人才振兴对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提出的新课题。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给农业工程提出了十分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这些都是亟需破解的难点课题,需要大批农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潜心研究,集中攻关,才能得到解决。当前,农业工程人才明显不足,全国高校中仅有70余所设置了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8所高校具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亟需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4新时期农业工程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使命光荣、任务艰巨,需要广大农业工程科技工作者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新形势,围绕农业工程科技创新新课题,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工作。4.1树立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和集成作用。乡村振兴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农业工程涉及生物、工程、机械、信息、经济等诸多要素,是高度融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时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等特征。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创新思维模式,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科学统筹,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围绕行业发展和实际需求,综合集成农业工程理论、方法、技术和装备,提供整体、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4.2聚焦提质增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走质量兴农之路。在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上,也要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由注重增产向提质增效、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推出一批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工程技术和装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4.3强化循环发展理念,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不相协调,成为乡村振兴推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亟需在农业工程技术创新、规划编制、项目策划和工程设计中,全面统筹农业农村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村庄空间布局,研究提出种养循环化、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生态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和工程解决方案,推动建立项目微循环、村庄小循环、乡镇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农业循环体系,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与村镇居住相适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农业农村发展格局。4.4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数字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和智慧农业发展。2017年Technavio咨询公司报告提出,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农业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针对数字农业发展的巨大需求,要抓紧建立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的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突破数字农业应用的理论、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创制一批农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作业和智能服务等重大数字农业技术产品,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4.5突出融合发展,做好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农业工程科研机构要发挥专业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强的优势,统筹编制好乡村振兴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在乡村振兴规划中,要突出融合发展。一是注重城乡融合,坚持城乡空间布局相统一、产业发展相促进、公共服务相一致、基础设施相匹配。二是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坚持全链条发展和龙头带动,构建利益链接机制,推进品牌强农。三是注重功能融合,坚持绿色生产与生态保障相促进、农业文化旅游相结合。四是注重产村融合,坚持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资产,增强农村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五是注重农业与互联网融合,坚持推进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全程可追溯和数字乡村建设。六是注重要素融合,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吸引人才下乡返乡。七是注重协作融合,建立规划编制的部门协作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和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的积极性。4.6加强学科建设,开设急需专业培养急需人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农业农村规划、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数字农业、农业遥感、设施种养工程、农村能源工程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但目前,国内高校基本没有开设上述学科和专业,有条件的院校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开设相应学科和专业,加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强化农业工程人才培养。

5结论

农业工程范文篇6

第一,发挥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促进作用。

虽然现阶段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革新步伐越来越快,但针对专业认证提出的科研项目并不多。构建具有国际等效性的专业认证制度,一方面能优化国内农业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促进农业工程教育的继续革新。

第二,做好校企联合的创新工作。

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作为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教学的重难点,利用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实践培训,不仅能在彼此配合中向学生传递更多专业知识和理论技巧,而且可以构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对我国农业教育而言,有关实践能力的课程或培训活动占比很少,在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中没有形成根据课程需求形成产学研相互协调发展的教育机制。因此,在实践中无法合理的锻炼学生的农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第三,向着国际化稳步发展。农业经济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础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各国高等农业工程教育也要根据这一变化进行调整。通过借鉴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最终可以得到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体系。本书作者根据当前我国农业建设发展和科技环境,推出了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并对当前农业工程院校人才培养薄弱点进行了深层探索。比如说,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探讨了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与主要内容,在阅读时读者可以在了解知识经济时展需求的基础上,从互联网时代入手对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自主学习等理论模型进行探讨,并从中找到未来农业人才培养革新方向。具体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加强人才质量的监管力度。对农业工程类人才而言,知识储备与技能应用缺一不可,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要重点锻炼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其中,实验室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实施实践训练的主要平台,加强这一区域的教学监管力度,安排专职员工进行资金、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并基于实践教学要求构建督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团队,安排经验丰富、能力卓越的专业教师实施活动设计和效果监管。例如,高等院校在遵守育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为农业工程技术类专业生构建了创新教育体系,这样既能为农业高校生传递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又可以结合不同条件设计多样化的实践环节。第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督导制度。一方面要从多渠道聘请优秀的督导员,突破传统结构单调的教育管理模式,科学分配实践农业教学的督导工作。例如,从行业中聘请专业,在企业中聘请技术骨干等,都能为高等农业院校督导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监督和督导之间的关系,将工作重心放在“引导”上,并提出科学的指导目标,以此促进高等农业工程教育更快发展;同时,还要保障督导制度可以稳步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三,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构建评价体系。

农业工程范文篇7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区农业组织化、产业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做精、做优、做强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区实施农业“工程”。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型专业农民,使其成为农业发展和农业新技术应用的主体;培育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努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农业旅游开发龙头企业,并培育形成一些有相当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是培育扶持1000名新型专业农民;二是培育扶持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培育扶持30家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农业旅游开发龙头企业;四是培育打造5个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商标)。

三、主要措施

(一)以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抓手,培育扶持新型专业农民。

1、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和“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整合培训资源,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内涵,提高培训质量。重点利用区农业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基地,对农民广泛开展专业基础和实用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广大农民更新思维理念,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各类新型专业农民,鼓励并扶持他们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农业加工和农业服务业,积极创办合作农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2、全区每年计划培育扶持新型专业农民300-400名,三年内培育扶持新型专业农民1000名以上。对从事规模经营的新型专业农民,可优先获得政府强农惠农政策、优先获得免费培训、优先获得规模经营权、优先获得农业部门“科技入户”指导和定点式、定位式跟踪服务。对优秀新型专业农民予以表彰、奖励。

3、努力培育专业农民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人,积极挖掘乡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积极进取、勤劳致富。加强对农民的民主、法制、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用新思想、新观念武装头脑。

(二)以加快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为目标,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1、在发展方向和形式上,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切实增强合作社的生命力,进一步促进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和适度规模经营,并坚持参与兴办主体多元化。通过村级组织和村组干部组织创办;从事优势产业的专业大户、农村能人牵头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创办;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引导技术人员参与创办等形式,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技术、资金、网络优势,扶持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

2、在合作层次上,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开展单项或多项合作;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一体化经营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引导同一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组成联合社,实行跨区域、集团式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带动作用,积极吸纳各种人才。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投资参股、挂职指导等形式参加合作社,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3、在内部管理上,农业部门要加强指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范化建设,并作为合作社享受政策扶持的重要条件。积极引导、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农村专业协会向合作社转型,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逐步实现产权明晰化、管理民主化、财务规范化、服务优质化、经营效益化的目标。

4、全区计划花三年时间重点培育扶持1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品牌建设、社员培训、标准化生产、信贷扶持、销售渠道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对新组建的、吸纳成员在15人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工商登记注册和农业部门验收确认后,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对经营业绩良好、管理比较规范、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合作社,要安排资金进行项目扶持。

(三)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重点,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农业旅游开发龙头企业。

1、多途径多元化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起点高、上规模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利用其先进的农产品贮运、保鲜、加工、包装新技术,实行原料生产基地化、区域化,使之成为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二要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使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三要整合资源兴办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我区工业经济特别是各镇(工业区)的工业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各镇(工业区)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创办独资、合资、合作等各种类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引导、培育成为“产前、产中、产后整体经营,多种经营主体利益均沾”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积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区、镇财政部门应积极安排专项资金,为龙头企业在品牌创建、质量认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金融部门要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农业贷款;区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要充分发挥作用,为农业生产解决资金困难;并探索用土地经营权和多年生作物为抵押的方式,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级农业产业化项目优先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及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

3、全区每年计划培育扶持农业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旅游开发龙头企业-10个。对开拓我区农民致富途径成绩显著的龙头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对新引进的注册资本在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科研、精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五年内按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所形成的区地方财力部分给予45%的奖励;对新引进的其他农业企业,五年内按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所形成的区地方财力部分给予35%的奖励;对区内新认定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五年内按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所形成的区地方财力部分给予45%的奖励。

(四)以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为核心,培育打造知名农业品牌。

1、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夯实农业品牌化基础。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

2、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培育扶持银龙蔬菜、皇母蟠桃、阿强羊肉等为代表的主体品牌,并加强品牌宣传、维护和推广,提高我区农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企业与农民之间建立更加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转。

3、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品牌农产品质量。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增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要特别注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工作。

4、全区花三年时间,计划培育打造市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商标)5个。对新获得部级品牌称号的企业,从获得品牌称号起,以认定年为基期,五年内对其每年的增加值、营业收入与基期相比实现的增量部分形成的区地方财力奖励45%;对新获得市级品牌称号的企业,从获得品牌称号起,以认定年为基期,五年内对其每年的增加值、营业收入与基期相比实现的增量部分形成的区地方财力奖励35%。对获得市以上的知名农业品牌或商标(如国家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产品、上海市名牌产品等),除给予一次性奖励外,在全区大力宣传。

农业工程范文篇8

1.1土壤质量的概念及内涵

20世纪90年代,土壤质量的相关研究开始深入开展,科学家们相继提出土壤质量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土壤质量概念是:在生态系统边界内保持作物生产力、维持环境质量、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土壤质量由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根据土壤质量的定义,土壤质量评价综合了三类不同的功能,具有很强的功能属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土壤质量评价还具有目的属性。由于评价者目的不同,侧重的土壤功能不一样,导致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差异。

1.2土壤质量的评价尺度

土壤质量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土壤质量评价首先必须确定空间和时间尺度。在空间尺度方面,Karlen等建立了包含5个基于不同目的的土壤质量评价尺度框架。第1尺度为点尺度,用于研究土壤变化的机理;第2尺度为面尺度,用于研究土壤质量随土地管理方式变化的规律;第3尺度为田块尺度,用于依据土壤特性开展土壤管理;第4尺度为农场尺度,用于监控土地使用情况,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第5尺度为地区尺度,用于开展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第1和第2尺度为微观尺度,对其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土壤质量;第3至第5尺度为宏观尺度,对其研究可以监测土壤质量的变化。在时间尺度方面,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作物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土壤质量,土壤质量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评价的时间范围也很重要。研究土壤质量变化必须有时间和起点的概念,否则很难确切说明土壤质量的升高和降低,肥力的熟化与退化。国际农业工程项目一般是在国外某地区规划并开垦出几千公顷至几万公顷不等面积的土地,为所在国政府建设大型农场,开展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加工业,提高所在国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发展水平。因而在空间尺度上主要为农场尺度和田块尺度,在农场尺度提供项目用地的规划和设计,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田块尺度提供具体作物种植的土壤管理。在时间尺度上,项目开发阶段土壤保持其“初始状态”,项目所在地可能是草原、可能是灌木林、可能是矿区复垦地、可能是沼泽地、也可能是早已荒废的曾经的农田;项目建设阶段土壤要经历开垦、耕地、整地、种植等人为活动,造成当地土壤耕层状态的较大改变;项目运营阶段,由于每一个种植季对土壤管理措施的不同以及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土壤质量也会随之改变。

1.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土壤质量是由动态变化的多种因素来决定的,土壤质量无法通过人类感官或测量仪器直接获得,而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构建土壤质量指标体系综合量化来表达。选择合适的土壤评价指标是土壤质量评价的关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三类,他们共同来表达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然而,选择合适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非易事,人们在不同时空尺度下进行土壤评价时,用到的指标涵盖了土壤质量的各个方面,多达50多种。有些研究人员选择了20多种指标,有的选择10多种指标,而有的仅选择几种指标进行土壤质量评价。这是因为针对不同的土壤功能,所使用的指标是不一样的,对某一功能而言是高质量的土壤对其他功能未必是高质量的,不同土壤系统之间土壤评价指标差异很大。目前,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仍然只是从不同关心角度进行的尝试,没有形成一个合适的体系和标准。由于土壤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土壤性质时空变异性以及获取土壤指标数据成本高等因素,显然不可能获取所有指标数据。因此,在选择最能反映土壤质量状况的指标,即土壤参数最小数据集来评价土壤质量。最小数据集能够大量减少使用评价指标的数量,应用上可以通过测定较少数据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在发现某些指标异常时再进行进一步测定。我国曾对四类重要土壤(水稻土、红壤、潮土和黑土)的肥力、环境、健康质量最小数据集和评价体系进行过具体研究,研究认为土壤肥力质量最小数据集应为pH值、有机质、质地、速效磷、速效钾、容重和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健康质量最小数据集应为pH值、有机质、质地、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六六六、滴滴涕。这些研究为国际农业工程项目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4土壤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不像空气和水质量一样具有确定的标准和固定的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土地有多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如果没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土壤对于不同用途的评价结果就会很不一致。例如,在土壤中施加有毒的除草剂和杀虫剂来抑制目标生物时,使土壤变得不清洁,但却提高了土壤作物生产的质量;用于捕捉污染物、充当过滤器功能的土壤却不能用土壤的肥力指标去评价。一种土壤对于一种功能或生产具有优良的品质,对另一种功能或生产可能具有很差的品质。因此,土壤质量的评价应采用相对质量而非绝对质量。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方法。定性评价是首先通过实地调查给土壤各指标进行打分,然后综合各土壤指标的分数给土壤质量不同等级的评价,该方法对土壤指标的评判主要是基于感官调查而不是使用仪器测量,评价的准确性有赖于实践经验,评价直观、快速、简便,但缺少数据支持,评价准确性低。定量评价方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应用广泛,定量评价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指数法,其评价过程是:选择评价指标;通过建立隶属度函数或其他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使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使用相关系数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据量化的指标体系和权重体系计算得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定量分析法比较复杂,若无法正确地进行指标归一化处理并合理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的土壤质量评价结果可能与实际不符。

2国际农业工程项目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1评价最小数据集

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农业工程项目的目标国家基本为发展中国家,项目所在地主要分布在非洲、拉美和东南亚区域。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一般较低,其农业发展也属于生存型农业,建设农业工程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区域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抑或是建设示范型农场,藉此推动农业发展,但项目区土壤评价标准依然是以农业产出为主。在项目开发阶段,企业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土壤的宜耕性,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明确项目风险;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进行土壤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土壤质量的变化,确保具备满足合同要求粮食产出的土壤条件。因此,基于土壤质量评价的目的性,指标选择主要是土壤环境指标和土壤肥力指标。国际农业工程项目中,应用以下3条原则选择指标:

(1)指标的重要性和稳定性高:选择的指标应该是能够反映土壤环境和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且这些指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具有考察的价值;

(2)指标数据获取能力强:在国际农业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阶段,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在国外进行,土壤样本的获取、保存并运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都非常不易,在选择指标时应当考虑指标数据能否获取;

(3)指标数据获取成本可接受:不能不加限制地扩大指标体系,应考虑项目成本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指标。土壤环境指标的评价是保障农产品产地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应当对土壤的环境指标进行评价,判断项目用地是否具备农作物种植的基本条件,应对镉、汞、砷、铜、铅、锌、镍、六六六、滴滴涕等环境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土壤pH值不仅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影响微生物活性,还对植物生长有很大影响。土壤肥力的高低决定了项目所在地作物的生长潜力,土壤基础肥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投入到土壤成本的大小。当土壤基础肥力较低时,企业投入的提高土壤肥力的费用就会相应增加;当土壤基础肥力较高时,企业投入项目用于保持土壤肥力的费用就会相应降低。土壤有机质(SOM)对土壤本质的所有方面都产生强烈影响,它首先是植物氮、磷、钾的主要营养源,作为主要物质和能源调节土壤生物的生态动力,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且被认为是土壤质量和健康的中心指标。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项非常稳定的自然属性,它可以反映母质的来源和成土过程的某些特征,对土壤肥力有很大的影响,各类作物需要适宜的土壤质地。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溶液为中性(pH=7)时,每千克土所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CEC是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之一。土壤的其他物理指标在经过开垦和耕作之后会有很大改变,指标稳定性低;土壤生物环境指标重要性不够,不易测量,且在经过开垦和耕作后会发生很大变化;土壤的生态指标虽说对土壤质量评价具有一定影响,但重要性不够,且不易进行指标量化。

2.2样品采集方法

国际工程中土壤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困难性要远高于国内工程。在本文推荐的指标体系中,已充分考虑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土壤质地指标数据可以用手测法现场测得,也可以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获得。其余指标数据可以经过一次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获得。

2.3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依据现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土壤质量评价都是在一定时空尺度,采用相对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然而,受项目所在国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项目所在地一般没有建立统一的土壤质量评价标准或相应的研究体系,项目土壤质量评价很难找到合适的参照指标。我国虽然有许多类型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可供参考,鉴于与项目所在国不在同一时空尺度,因此不具备直接使用的可行性。我国幅员辽阔,土壤和作物种类繁多,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多土壤和作物关系的科研成果,并建立了一些标准或方法,可作为国际农业工程项目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借鉴。本文推荐使用“一览表法”,即将本文推荐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这些标准进行逐项对照检查,找出各指标存在的差距。在项目开发阶段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正确决策,评估项目风险;在项目建设期能够对项目用地进行合理地规划;在项目运营期能够找出土壤管理和改良的方向。

3结束语

农业工程范文篇9

一、力抓三项重点工作

牢固树立民生至上的思想,第一。紧紧围绕农民保收增收主线,致力在生产发展上谋求大突破。从中央、国务院到各级都提出了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这样一个大的主题,从我来说,尤其从农村来讲,保民生的任务尤其艰巨、尤为重要、尤为迫切。晋中各县市是一个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乡村,多年来,农民就业主要依靠在企业务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务工收入,但是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以焦炭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受到入口受阻的严重影响,可以说的整个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为强烈的冲击,因为的主导产品是焦炭,主要以出口为主,而前半年出口的焦炭寥寥无几,尤其在五月份更是零出口,整个山西都是零,焦炭入口受到严重影响之后,焦化企业都是最长时间地延长结焦时间。上游产业洗煤企业多数都被迫关停,煤矿产业由于市场影响加之资源整合不能正常开工生产,所以,支撑经济主力的煤焦产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冲击。企业的严重开工缺乏致使全市有23万农民从企业回到农村,回到农村在短时间内一时难以找到理想的岗位或者找到一份好的职业,而且从农村来讲,也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岗位,这样下来,就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农民劳力闲置,农民保收增收压力非常大。这种严峻的形势也促使我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的农业,重新把农业的位置、农业的级次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到今年前半年,市委、市政府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倾注的精力、花费的心血,投入的资金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农业上做文章?历来讲,靠激进农业发展的路子肯定行不通,经过慎慎、全面考察之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致力在提升农业发展级次、提升农业产出效益、提升农业对农民收入贡献份额上谋求大突破。具体从四个方面来讲:一是力推温室大棚大发展,力争使现代高效设施农业成为促动农民收入提高的增长极,农业级次提升的加速器。2000年,就曾提出百村万棚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当时日光能温室的产出效益和企业务工收入没有明显的比较效益优势,辛辛苦苦一年搞一个日光能温室的收入和一个成年劳力在企业就业的收入差不多,甚至不如在企业就业收入多。因而老百姓发展温室的积极性不太大,效果很不理想,全市农业依然是处于激进农业的级次上,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效益非常有限,加之耕地非常有限,其中还有一半是旱地,要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较高的效益必需在高效设施农业上大做文章。而时至今日,晋中其他县市尤其是榆次、太谷发展得非常好,以温室大棚为主的高效农业提供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实践证明,高效农业完全可以在农民就业增收中发挥重大作用。老百姓收入的重要份额是来自于高效农业,历来讲,为了破解闲置劳力就业难题,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从2007年开始营造氛围,2008年典型先行,以星星之火的势头率先打造出了一批发展的亮点,推出了一些典型,类似于张兰镇孙村,去年发展了45个日光能温室,每个日光能温室的收入都在4万元左右,4万元的收入对现在老百姓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一个成年劳力在2008年收入最高的时候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只有2万元左右,但是今年能够收入1万多元也就很不错了所以4万元相对于务工收入比较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老百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今年我市将在高效农业上谋划做篇大文章,经过层层发动、逐级申报、认真落实,今年要搞15002000个日光能温室,土地面积约50007000亩(现在日光能温室和过去的不同,现在一个日光能温室的棚地面积为1.21.5亩,加上露地面积总计一个大棚占地约3.5亩,搞1500个就要占地5000亩,搞2000个就要占地7000亩。现在已经围绕15002000个的任务层层分解到人,已经落实到农户和地块,但是时下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日光能温室绝不强硬摊派,也不硬性下任务,主要缘于充分宣传发动的效果,组织召开了多次会议,主要让有发展欲望的村主动申报,15002000个的任务是申报的结果,而且我还很理性地把今年计划发展10个以下的村剔除出来,因为发展太少形不成规模、形不成市场,也不会体现出很好的效益来,所以今年搞日光能温室的都是10个以上的村。值得注意的过去的一个温室占地6-7分,现在一个温室相当于过去的一个甚至一个半,所以现在10个温室就相当于过去的20至25个,这样形成规模之后,就形成了市场,销售也比较方便,效益也就非常理想,因此我提出发展日光能温室首先就是要考虑适度规模,规模太小暂时不发展。为了确保把1500个日光能温室真正建设好,发展好,近日我组织了50人的考察团赴山东青州、寿光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团有10个农业局的技术专家,25个村的支书或者村长,还有局部乡镇领导,都是一线上真正操作这件事情的同志,共同到日光能温室最发达的地方进行了考察学习。青州、寿光考察之后,效果大大出乎我意料,考察第一天我依照观光路线看了三元朱村,看了几个市场,第二天随同寿光市蔬菜局局长又专门深入到和非常贴近的乡村进行了考察,大家很受触动,深受启发。三元朱村通过发展日光能温室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今年要达到1.5万元,马寨村全村680口人,发展了437个日光能温室,户均三个,这个村老百姓住的统一规划设计,自己投资新盖的别墅,家家户户有轿车,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发展,刚开始发展了17个日光能温室,之后逐年推广,发展到现在437个。通过采访几个老百姓了解到一个大棚除去一切开支后的纯收入能够达到5万元,毛收入能够达到10万元,专门采访的一户村民,一家有3个大棚,毛收入达到25万元。这个村家家户户住别墅、开轿车,这个村的例子对考察团的支部书记们抚慰和震撼非常大,大家都实地入棚进行了观赏,大棚的构造和的大棚也差不多,但就在于发展的理念,马寨村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当推进到一定地步老百姓认可之后,就成了发展的主力,现在山东寿光市已经发展到45万个日光能温室,80余万亩蔬菜,寿光也有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心,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物流市场,销售的蔬菜不只来自当地,还有哈尔滨、内蒙古等全国各地的蔬菜都要到这个市场进行交易,蔬菜产业带动了整个寿光经济的腾飞,寿光现在全国百强县市的第43位,寿光市去年的可用财力为22亿元,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工业强市、农业富民”发展路子。马寨村、韩家村都是和的农村很贴切的村,但是这些村给大家的启示非常大,应该说考察之后大家消除了顾虑,坚定了信心,增强了动力。坚信,今年15002000个日光能温室完全能够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因为到目前为止,发展这些温室的土地已经全部落实到户,而且这次考察团中25个村的支部书记扛着日光能温室发展的大头,考察之后他都纷纷表示还要增加。发展日光能温室我还有诸多优势,譬如区位优势、交通优势、需求优势、区域经济发达优势等集聚形成的市场优势,老百姓消费蔬菜是靠外调,自身蔬菜消费市场很大,再加上灵石、孝义等周边市场也很大,所以固有市场的潜力很大,只要我抓好利用好,定会大有作为。二是继续推动养殖业扩规上档升级,力争使畜牧业在农民就业增收中的份额实现快速提升。综合评价的农业,如果说能够拿进去和榆次、太谷、平遥相比拼的那就是养殖业。得益于工业企业比较发达,随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引导企业调产转型,有相当一局部企业把发展的目光盯到农业上,尤其是养殖业上,所以现在已经发展了12个万头猪场,这些万头猪场大部分都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普遍的特点是规模比较大,建设档次和科技含量也比较高,应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平安型、健康型的大型养殖企业,前两天晋中市畜牧工作会也参观了荣凯、帅达两个万头猪场。着眼于如何破解今年金融危机对老百姓收入带来的冲击,推动大型规模养殖业的同时,把着力点同时放在鼓励扶持适度规模养殖上。所谓适度规模养殖就是通过搞养殖的农户不再需要搞其他产业就可以实现全家收入的稳定增加。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必需有一定的规模,具体规模要求比如生猪饲养一年出栏就需达到200头,那么一个家庭的收入就比较可观,如果一年出栏50头,这个产业就不能保证一个家庭的生活。所以面对今年劳力闲置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号召大力提倡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对饲养量300500头的猪,包括一定规模的牛、羊,政府将通过协调贷款,财政补贴利息进行扶持,目的就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给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增收渠道。截止目前,市畜牧局签字同意给老百姓支持给予贴息贷款的户数已经达到2500户,将解决6000万元贷款,补贴500余万元利息,2500户就能解决1万人的保收增收问题,15002000个日光能温室相当于也是15002000户,这样下来,通过发展日光能温室和畜牧养殖就可以解决2万人的保收增收问题。保证适度规模养殖的同时,也大力推动大型规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这段时期,养殖业效益极度下滑,已经到盈亏的平衡点,这种情况下,保住的规模养殖场也就保住了畜牧业的大头,所以我也采取协调解决贴息贷款的方式予以扶持,关于这些事情我都已经和信用联社进行了对接。三是大力发展高效干果经济林,力争使这一潜在富民产业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一个保证性产业。丘陵山区的面积比较大,这里的农民如何实现增收,发展日光能温室条件所限,搞规模养殖靠自身实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也比较困难,但是发展以核桃、红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是非常有潜力的尤其令人欣慰的有全国最大的新鲜核桃仁加工企业,这个企业位于连福镇西杨屯村,一年加工新鲜核桃仁1200吨,新鲜核桃仁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直接带动解决5000余户妇女劳力的就业,现在已经形成了买山西、卖全国的格局,即在全国范围内收购核桃,加工成新鲜核桃仁之后销售到全国各地,这个产业一年的销售产值能够达到2亿元,剩到收入能够达到1亿多元,这块收入非常大,现在正在规范引导其进一步做强做大。但我有了加工销售的龙头,却没有基地,所以要依托这一优势加快发展核桃干果经济林基地,今年新发展核桃干果经济林1.3万亩,成活率能够达到85%以上,通过继续几年发展之后,完全可以达到10万亩,按每斤8元计算,每亩可以收入1500元,今年老百姓发展的积极性非常大,而且我将继续几年搞下去,发展核桃干果经济林政府每亩补贴200元,200元基本就够苗木款,以后逐年再补100元,连续补三年用于管护,这个产业既然发展起来就要发展好,使其真正发展成为老百姓的富民产业,按20万农民来讲,10万亩核桃干果经济林就是人均半亩,那么人均就会有600700元的核桃干果经济林的收入。四是充分依托乡村积极发展能够使广大农民充分就业增收的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力争使农民在务工务农之外寻求一条新的重要增收渠道。农民的收入渠道来源很单纯,主要是务工收入这个大头,农业只是补充。服务业发展也不充分,随着乡村规模的扩大,可能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农民,特别是近郊的农民、城中村的农民就可以依托乡村发展服务业来实现自己的就业,现在城区面积框架已经拉大到50平方公里,10个乡镇中有7个乡镇成为城郊乡镇,有50个村成为城中村、近郊村、远郊村,所以乡村化进程的推进速度相对其他地方肯定要快一些,依托发展服务业也包括休闲观光农业,也有很多地方有条件发展。总之,就是要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实现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全力保证农民收入困难形势下能够平稳增长。

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的惠农惠民政策,第二。紧紧围绕提高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主题,全力保证“五个全覆盖”落到实处。关于“五个全覆盖”任务进展情况:一是实施8所中小学的校舍平安工程,总面积14059平米,投资1445万元。目前已有5所学校工程完工或部分完工,完成投资600万元。二是实施2个村、6.5公里的村通水泥(油)路工程,投资250万元。万关线至北山头村通工程,已经完成路面工程3.2公里,完成投资90万元,5月下旬前路面工程将全部完工。三是实施10处饮水平安工程,总投资637万元,解决14个自然村,14255人,142头大畜的饮水平安问题。目前全部完成了实地勘测工作,初步设计完成70%已批复的工程全部开工。四是投资150万元,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新建的30个村卫生室已基本竣工,等待卫生部门审核完毕,予以挂牌。五是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已制定了实施方案,今年将完成159个行政村的入户工程。关于沼气建设情况:市的沼气建设从2006年起步,2007年实现了大的突破,2008年继续巩固,2009年又有了新的内容,毫不夸张地讲,全省范围内,户用沼气发展数量是最多的今年底,激进地讲的户用沼气将达到2万户,全省也是独一无二的2007年我力推沼气建设,带领农业局一班人,和人大、政协分管农业领导共走过了83个村,因为当时老百姓对发展沼气不认可,村干部对推进沼气建设也有抵触情绪,乡镇干部感到很为难,这种情况下就逐村进行推进,一个村一个村地落实,而且打破惯例,提前发放启动资金,极大地调动起了老百姓的积极性,2007年当年就推广7000余户。此基础上,2008年继续推进,今年已经发展到老百姓推着干部搞,甚至有些村民直接找到农业局主动要求搞,老百姓真正地看到沼气这种清洁能源的好处,加之随着洗煤企业工艺装备水平不时提高,发生煤泥的质量越来越差,可燃物越来越少,也刺激了老百姓发展沼气建设的积极性,所以现在户用沼气推广非常顺利,仅连福镇今年已经发展到700多户,市财政在这方面力度也很大,每个补贴500元。今年在农村新能源发展方面又有新亮点,现有2个大型沼气和4个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全部竣工之后,将有7个村,近2500余农户享受到类似乡村集中供气带来的便利。尤其是东大期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园,建设起一个万头猪场,一个300头牛场,一个大型沼气(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50个日光能温室,一个初具雏形的农业循环园。

坚定不移地推进“创三优”工作,第三。让广大农民继续地尽享优美的生存居住环境。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方面我去年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去年因为农村环境整治起步阶段整治不到位,效果不好,遭到张璞市长的批评,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因此免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件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大大抚慰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的全面开展,去年,市乡村三级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达到5000万元以上,仅市财政投资1500万元。之所以会拿出这么多资金整治农村环境,因为多少年来老百姓是通过燃用煤泥取火,燃用煤泥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农村随处可见的垃圾,垃圾解围村庄、垃圾沿路堆放、垃圾沿河堆放、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非常严重,所以去年市委、市政府在农村不境整治上是下了大决心的环境整治上我提出了煤泥入院、粪堆出村、垃圾根治、绿化跟进、美化提升”思路,而且专门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相当于乡村环卫局,有专门人员全天候在农村巡查,还配备了照相机、摄像机等专门仪器,对问题严重的地段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单,逾期不改严厉处罚。今年我重点是考虑长效机制的落实,现在正在依照晋中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方法措施深入推进,近期我将举行乡镇环卫所,农村环卫站的挂牌,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这件事情。对于一个村来讲,首先是煤泥入院,农家肥送到田间地头,垃圾做到日积日运日清,也就是当天发生的垃圾当天清运,送到山头、沟边用于填沟造地,对于清理煤泥、垃圾后腾出的空闲地,迅速跟进,用绿化占领,如果绿化不占领,那么形成反弹之后煤泥又会原处堆放,要立即采取行动,美化提升就是去年我搞了60个园林村,这些园林村有别于其他地方,这些园林村普遍都搞了能够给老百姓提供公共活动、休闲娱乐这样的小公园、小广场,今年我仍然是这个规范,尽管经济条件不允许,但是有些自身实力很强的村自己搞园林村,搞公园广场,比如西大期、穆家堡、板峪等村等村今年搞的比去年的规模都大,规范也高,这就说明园林村建设确实是老百姓拥护支持的一件大好事,今年的环境综合整治关键是如何坚持长效机制,实现持久的效果,这项工作正在依照晋中市的安排稳步扎实地推进。

二、落实四项保障措施

最充分地运用和掌握好国家的利农惠农政策机遇。现在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倾斜力度是非常大的公共财政很大一块都倾斜到三农”工作上,第一。从我来讲,就是要全力以赴抓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尽可能让的老百姓通过我努力更多地享受国家公共财政阳光的普照,类似于我市的沼气建设,近几年任何一个县没有我争取到资金多,沼气建设争取到上级的资金达5000余万元,水利方面,包括饮水平安工程、新水源工程、骨干坝、淤地坝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都争取了很多资金,而且都在几千万元以上,林业方面也是如此,大力发展汾河生态护岸林,争取的资金也比较多。包括农机补贴资金在晋中也是数额比较大的这几年我争取回来的资金远远大于财政投入农业的资金,而且都实打实用到农民头上。今年也要尽可能争取这方面的资金,类似农业局,水利和农综开发办争取水利资金的同时,今年也争取到投资几百万元的节水灌溉项目,而且连续三年持续实施。饮水平安这几年一直困扰农村的发展,正好省里推进“五个全覆盖”积极争取上级投资效果也很好。还有是这几年我乡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农村的变化也很大,尤其是农村的骨架道路投巨资进行大的改善,从去年以来,投资在2亿元以上,而且我突破了一些交通上的瓶颈,跨铁路桥、公路桥、汾河桥上做了很多文章,汾河上今年新建两座桥,加上去年竣工通车的共三个桥,而且今后还要陆续再建几个汾河桥,不只沟通了两岸,也进一步拉近了和孝义的距离,实现了多少年来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愿望。穿铁路的大桥从去年以来,正在施工和已经竣工的也有三、四座,很好地沟通了南北交通,突破了这个瓶颈,另外还有几条主干道,都是原来的基础上高标准重新翻修,所以现在农村道路建设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说前几年交通还是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几年则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最充分地发挥好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引导服务支持作用。时下的三农”工作,第二。如果政府不过多地倾斜精力也能过得去,但是如果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整个农村的和谐发展,市委、市政府应该在这方面特别地倾斜,因为农业在全国来讲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讲是一个弱质产业,相对乡村来讲,农村是一个不发达区域,农民相对富裕阶层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尤其是农业相对工业来讲是一条短腿,同晋中其他县市来比也较落后。如果不在高效农业上做文章,那么十亩地比不上太谷一亩地收益的局面始终不可能扭转,农民依靠土地实现增收也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政府就应该在这方面予以足够倾斜。首先是理念上的倾斜,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就是一种理念的提升,秦市长和已经升任晋中人大副主任的杨书记对农业是特别厚爱,杨书记还曾带领考察团专门赴成都考察学习高效农业,秦市长在农业上事事倾斜,事事支持,事事兑现。比方在2007年,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仍然把沼气建设资金全部兑现,全部发放到村,正是由于这一次的取信于民,之后市委、政府号召什么,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都积极主动响应。2008年秦市长主导提议市财政拿出600万元用于园林村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也拿出1500余万元而且单独设立农环办等等这都是超凡规的举措。今年尽管财政也比较困难,但是对农业的投入有增无减,市委、政府仍然专门拿出1000万元资金作为高效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关于“三农”发展的重点会议秦市长都要参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度是非常大的从现在看,尽管丧失了进入晋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机遇,但我相信只要我自己加快发展步伐,发展好之后还是有可能纳入这个园区,进而享受进入园区后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此市政府还专门和山西农大联手结对隆重地举行了对接仪式,由山西农大为我市全面提供技术服务,全面衔接农大的服务。这些事情都是市委、市政府主导推动下做成的

最充分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相对其他地方来讲,第三。工业发达是最大的优势,工商企业家人数多、队伍大、级次高也是明显的比较优势,发展社会各项事业都离不开这些精英分子和中坚力量的支撑,做好“三农”工作更离不开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方面,充分依托和发挥好工业优势,大力推进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工带农、以工介农工作开展,早在2008年,市委、政府提出了一企推一村、共建新农村”战略举措,效果非常好,企业从资金、物资等各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大数在2亿元,安泰集团和维峰煤业分别拿出500万元用于义安村和城寺村的新农村建设。今年,总结去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提出了百企推百村、共建新农村”百企不只局限于本地的企业,还进一步扩大到驻介企业,比如汾西矿业集团、铁路系统等驻介企业都纳入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企业行列,今年的效果应该说比去年更好一些,安泰集团首先提出将在今后三年拿出1.5亿元主导推动义安村的新农村建设,还有很多企业作为都很大。煤矿比较多,煤炭产量居晋中第二,但是随之带来的房屋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是多少年来悬而未决的大问题,直接关乎老百姓的生命财富平安,急需躲避搬迁,资金主要来源于煤矿老板,这几年我下大力气解决,进展顺利,效果显著,已有22个村竣工或加紧施工,这些村规划设计新,建设规范高,普遍都是多层住宅花园式小区,加之普遍紧靠城市、集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又辅之以集中供热、供气等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所以,一经建成就成为我市新农村的典范,成为展示我市新农村良好风貌的一道亮丽风景,一个村的搬迁资金都在几千万甚至上亿元,都是以工补农的结果。从更宽领域上推进以工补农,就是引导企业家进入农业领域发展高效农业,领办龙头企业,新发展的12个万头猪场都是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有的企业原先从事煤炭产业发展得就很好,但介入农业做得也很大,类似于维群集团,已经形成了20万吨玉米淀粉、5万吨结晶糖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现正新上的5万吨谷氨酸和6万吨味精项目,已经和河南莲花味精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全部达产达效之后,集团产值能够达到15亿元。路鑫集团在义安镇万户堡地区流转了1200亩土地,计划发展日光能温室,而且专门派人随考察团到寿光、青州进行了观赏学习;大佛寺煤矿的老板利用填沟造地现在已经整理出300400亩土地,计划发展苗木花卉基地,工业企业领办农业企业发展高效农业大势渐浓。以工补农还有另外一个层次,财政收入大数来自于工业,现在财政投入农业的资金越来越大,实则上也是以工补农的力度越来越大。

最充分地引导维护好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第四。最大限度调动发挥好其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贵在引导、贵在教育。当前形势下,应该更多地为农民考虑、谋划一些事情,才干够更好地赢得民心。从沼气建设推进三年的效果来看,也充分说明只要我把惠民工程办好,老百姓也一定是积极拥护的去年搞园林村建设可以说是真正惠及百姓的大好事,没有一个老百姓反对,今年搞日光能温室大棚,从报名的情况来看,老百姓发展的欲望非常强烈。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一切事情都必须以他为主,政府全力做好引导、服务和支持。

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2006年确定的10个试点村全部具备了十有十个一的条件,一是十有十个一”完成情况。截止目前我市有新农村试点村、重点推进村82个。2007年的19个重点推进村、2008年的28个重点推进村也已全部具备了十有十个一的条件,2009年有8个具备了十有十个一的条件,共计65个村已具备了十有十个一的条件。

专门聘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承担设计,二是重点推进村规划编制、四化四改”推进情况。2009年重点推进村的规划编制在去年西刘屯、西段屯、小宋曲、穆家堡等村规划的基础上。今年新确定的25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已有8个村完成规划,连福镇的张良、西湖龙、西狐3个重点推进村现正着手规划,25个重点推进村的规划年底全部完成。全面完成村村通水泥路的基础上,25个推进村已全部完成了主街道硬化,4个村已达到户户通”其余村小街道的硬化工程将在年内全部完成。村庄绿化上,坚持把建设环村林带、街巷绿化以及建设小公园、小游园、小广场一并考虑实施,截止目前,25个村已全部达到园林村的规范。路灯亮化上,25个村的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的亮化工程已经展开,年内将全部完成。25个重点推进村已全面实施饮水平安和户用沼气建设。截止目前,25个重点村共建户用沼气1025户。

市完成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7255人,转移人数655人,农业科技培训人数7.2万人,培养科技示范户372户。其中完成国家“阳光工程”培训人数748人,转移428人。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再就业我专门出台了政策措施:一是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二是完善政策促就业。原来一个农民工只能免费培训一次,现在放宽了这一标准,接受过免费培训的农民工还可以再次接受免费培训。另外,劳动部门还设置专项资金对吸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企业进行补助。三是改善返乡农民工守业环境,包括对守业小额贷款进行贴息、为农民工守业减免各种费用、降低或者减免租金等一些优惠政策。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今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任务1.19万人,其中阳光工程第一批任务下达600人;培养科技示范户500户,农民科技培训11万人次。截止6月底前。

三品基地2个,四是农产品质量平安和农药执法开展情况。全市有三品企业1个。有生产记录、执行无公害生产规范,今年46月份抽检蔬菜水果样品75个,其中不合格样品3个,合格率达99.6%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农药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展开“市农药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30户,涉及6乡镇18个村。

其中玉米25万亩,五是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今年我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万亩。小麦15万亩,涉及10个乡镇231个村,5万余农户。全市配方肥施用面积20万亩,配方肥使用45吨。并设立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5个、千亩示范区20个;示范区面积7万亩。小麦亩增产量28公斤,玉米亩增产量40公斤,40万亩总增产1420万公斤,亩节肥1.7公斤,总节肥34万公斤,每亩节本增效30.3元,总节本增效1212万元,肥料利用率提高4.3个百分点。

农业工程范文篇10

我们要以“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为载体,围绕创建国际知名学院的目标,与国际知名的马里兰大学食品学院,国内重要的中国农大、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重点学科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谋划未来发展方向,明确中长期目标和近期任务,探索促进学院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

我们要继续加强学科及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平台建设,为学院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围绕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深入研究如何凸显食品学科在产学研紧密结合上的办学特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方向、突出特色,协调推进学科、人才、平台建设,努力提升学院科技自主创新水平。

结合我们对过去工作的总结,特别是结合与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差距,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围绕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有一流的人才能办一流的学院,才能出一流的的成果,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我们要坚定人才强院的战略目标,始终抓住人才建设这一首要任务不放松,大胆工作,把引进和使用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取得实效。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住国际金融危机的大好机遇,争取在领军人才的引进上有所突破。二是继续做好学科骨干的引进,面向国际国内,从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吸引博士毕业生,从国内有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水平学校,选留博士生,特别是有工作经验的博士生。三是要充分利用学校人才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在职读攻读学位、国内进修或去国外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加强现有年轻人的培养提高;另一方面创造条件,鼓励年轻科教人员积极申报新世纪优秀人才、拔尖人才、青年学术骨干等项目。四是努力创造创业创新的平台、营造宽松、宽容、宽厚、和谐的引才用才环境,使引进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干得好。

二、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具有竞争实力的学科团队

学科是学院发展的支柱,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学院现状,立足西部区位特色,凝练学科方向、整合现有人员,培育学科梯队,建设好学科基础,增强学科发展动力,形成具有一定实力和竞争优势的学科团队。围绕学科创新团队,实行以课题和研究方向为导向的集团化作业,优化资源、经费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不同层次人员特长,聚集团队的整体势力争取重大项目,完成国计民生急需的重大食品课题,同时积极争取教育部重点学科和*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时代精神、较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学院是人才培养的执行者,我们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的特色,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输送大批基础好、动手能力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专门人才。

四、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

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

首先加强中心站的管理。目前有六个中心站依托于我院,即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杨凌)分中心、*省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这些中心站既要完成省部级下达的任务,又要为教学科研服好务。划归学院后改善和加强了学院的实验条件,但是也存在着设备老化、低层次一般性人员多,掌握新技术的人才力量薄弱且数量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将学院的新设备和技术人员调剂补充到中心站,充实了其技术力量和服务功能,但与社会和学校的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资源没有很好的发挥优势。对此,我们要加强管理,逐个分析调研,找不足、查漏洞,把它们做强做大,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科研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为民生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加强科研平台管理:经过几年建设,四个科研平台已经成为教学科研的主要支撑条件,使用频率很高,已初显成效,但也存在设备不足、维修困难、不能全天候开放等问题,对此,需要协调解决,统筹管理。